復旦智庫:獨立寒秋:“后疫情時代”的中國經濟(附下載地址) 三個皮匠 關注三個皮匠(ID:www3mbang)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行業研究報告 2020-04-01 09:23:57 作者:三個皮匠 2051 收藏 ?三個皮匠微信公眾號每天給您帶來最全最新各類數據研究報告自 2020 年 1 月以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簡稱新冠疫情)在中國全國范圍內蔓延,傳染人數多,感染強度大,持續時間長,牽動了 14 億國人的心。據報道,截止2 月低,全國累計共有確診病例近 8 萬例,累計死亡病例近 3000 例。為打贏這場戰役,中央和各級地方政府出臺了前所未有的封城、限制出行、延期復工復學等一系列臨時性政策,這些政策縱然會對當前的經濟產生一些負面沖擊,給人民的生活工作造成諸多不便,但猶如刮骨療傷,它們將是我們最終取勝的關鍵。然而,除了繼續全方位動員應對疫情,我們必須要警惕和預防疫情向經濟領域的蔓延,對中國的經濟金融和社會發展造成的大規模沖擊。同時,我們還需要關注疫情過后如何盡快恢復經濟社會,畢竟疫情終會過去,生活工作總要繼續。放眼世界,2020 年中國面臨更加緊張的國際形勢,西方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加上目前疫情前期企業停產歇業,多方面原因致使我國進出口貿易發展困難重重。我們不能忘記,2020 年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由此可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研判疫情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并做出相應調整,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如果把今年的新冠疫情與曾經出現過的類似疫情做對比,關于對經濟的影響可以從兩種思路來分析。一種是以 2003 年 SARS、2009 年美國 H1N1 病毒等過往中外疫情事件為基準的歷史經驗分析:2003 年 SARS 突發危機導致我國當年二季度 GDP 增長大幅下滑,但隨后兩個季度的高速增長基本抵消了這一頹勢;2003年全年我國GDP增長高達10%,從時間序列數據做的定量分析表明,SARS 疫情對全年 GDP 增長幾乎沒有明顯的影響。鑒于 SARS等危機爆發、防控和恢復過程的實際表現,這種分析認為此次新冠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有限。另一種是結合我國當前經濟走勢的理論推演分析:2003年我國剛剛加入WTO不久,經濟正處于高速發展的階段,而當前我國經濟正處于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增長的轉型階段,面臨的內外部壓力和不確定性更大;產業結構上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更強,而第三產業正是受此次疫情影響最大的產業。鑒于此,這種分析認為此次新冠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將遠超過去的SARS危機。以上兩種分析從不同視角出發,均有其可取之處。但這里我們還想再強調一點,就是疫情會帶來的中長期產業結構變化。面對疫情,大眾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取消聚會、減少外出;這對旅游、餐飲、院線等傳統線下服務產業、房地產行業和部分制造業造成了嚴重沖擊,但同時也帶動了線上辦公、教育、消費等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整個已經規模龐大的醫療衛生體系的擴容和更新換代也將帶動很多相關產業的發展。疫情過后新興產業的崛起將為經濟恢復帶來新的生長極,這些來自市場的力量將會推動中國經濟中長期積極健康發展。考慮全年的情況,如果不再出現外部的其他沖擊,及時和持續的政策調整應該能確保GDP增長率的下降幅度不超出0.5-1個百分點之間,也就是GDP實際增長率保持在5-5.5%。這與趨勢性增長偏離不大。本次疫情對中國經濟帶來新的挑戰,經濟走勢最終影響取決于疫情持續時長,疫情持續時間越長,企業復工越慢,整體經濟受到沖擊越大。給定現在的情況,最可能的情形是,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長會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但隨著有利于增長恢復的宏觀政策調整到位,下半年起,經濟增長會有加快的趨勢。近期防疫控疫階段,大眾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取消聚會、減少外出,這對旅游、餐飲、院線等傳統(線下)服務產業和房地產和部分制造業造成了嚴重沖擊,但同時也帶動了線上辦公、教育、消費等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疫情過后新興產業的崛起將為經濟恢復帶來新的生長極,這些來自市場的力量將會推動中國經濟中長期積極健康發展。(關注公眾號“三個皮匠”,獲取最新行業報告資訊) 本文標簽 復旦 獨立 疫情 時代 時期 中國經濟 下載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