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布式數據庫系統
分布式數據庫系統是一群物理上分布在不同場地,但邏輯上又彼此有著緊密關聯的數據庫系統,它利用計算機網絡將各個節點連接起來,共同組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分布式數據庫系統通過適當的數據冗余,增加了系統的效率和可靠性;通過提供局部的數據自治和全局的數據共享,使系統具有快速的數據處理能力。

2.分布式數據庫系統原理
分布式數據庫系統主要有兩種方式解決單機數據庫的低擴展能力:數據分片和讀寫分離。
(1)數據分片(Sharding)的原理就是將數據做水平切分,類似于hash分區
的原理,通過應用架構解決訪問路由和數據合并的問題。Sharding架構的優勢在于,集群擴展能力很強,幾乎可以做到線性擴展,而且整個集群的可用性也
很高,部分節點故障,不會影響其他節點提供服務。Sharding原理簡單,容易實現,是一種非常好的解決數據庫擴展性的方案。
(2)讀寫分離架構利用了數據庫的復制技術,將讀和
寫分布在不同的處理節點上,從而達到提高可用性和擴展性的目的。最通常的做法是利用Replication技術,Master
DB承擔寫操作,將數據變化復制到多臺Slave DB上,并承擔讀的操作。這種架構適合read-intensive類型的應用,通過增加Slave
DB的數量,讀的性能可以線性增長。為了避免Master DB的單點故障,集群一般都會采用兩臺Master
DB做雙機熱備,所以整個集群的讀和寫的可用性都非常高。
3.分布式數據庫系統特點
(1)復制透明性
用戶不用關心數據庫在網絡中各個節點的復制情況,被復制的數據的更新都由系統自動完成。在分布式數據庫系統中,可以把一個場地的數據復制到其他場地存放,應用程序可以使用復制到本地的數據在本地完成分布式操作,避免通過網絡傳輸數據,提高了系統的運行和查詢效率。但是對于復制數據的更新操作,就要涉及到對所有復制數據的更新。
(2)易于擴展性
在大多數網絡環境中,單個數據庫服務器最終會不滿足使用。如果服務器軟件支持透明的水平擴展,那么就可以增加多個服務器來進一步分布數據和分擔處理任務。
(3)獨立透明性
數據獨立性是數據庫方法追求的主要目標之一,分布透明性指用戶不必關心數據的邏輯分區,不必關心數據物理位置分布的細節,也不必關心重復副本(冗余數據)的一致性問題,同時也不必關心局部場地上數據庫支持哪種數據模型,分布透明性的優點是很明顯的,有了分布透明性,用戶的應用程序書寫起來就如同數據沒有分布一樣,當數據從一個場地移到另一個場地時不必改寫應用程序,當增加某些數據的重復副本時也不必改寫應用程序,數據分布的信息由系統存儲在數據字典中,用戶對非本地數據的訪問請求由系統根據數據字典予以解釋、轉換、傳送。
以上梳理了分布式數據庫系統的定義、原理及特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什么是分布式電源?特征及分類介紹
什么是分布式數據庫?分類有哪些?特點是?
什么是分布式存儲?技術有哪些?與傳統存儲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