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皮匠微信公眾號每天給您帶來最全最新各類數據研究報告
中國企業創新現狀
1.中國企業創新個體特征
為了評估中國上市企業創新的個體特點,我們從創新的主體力量、創新領域、上市板塊、所有權屬、不同制造行業、不同服務行業等角度來分析關于中國創新的詳細情況。(原文來自皮匠網,關注“三個皮匠”微信公眾號,每天分享最新行業報告)
民營企業成為創新主體力量,通信電子、專用設備、家用電氣等成為主要創新領域
民營企業成為創新的主體力量。從不同所有權屬的企業數量來看,民營企業數量達1083家,占樣本數比重的72.2%;中央國有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共有301家,占樣本比重20.06%;公眾企業和集體企業共有67家,占比為4.47%;外資企業有49家,占比為3.27%。
電子通信、專用設備、家用電氣、化學制造和醫藥制造業成為五大主要創新領域。五大主要創新領域其上市企業均有100家以上,總數為672家,占樣本數量比重的44.62%。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公司有168家,創新均值為32.21,在五大創新領域中創新力最強;專用設備制造業公司132家,創新均值為28.86;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公司均為129家,創新均值分別為29.54、25.62;醫藥制造業公司114家,創新均值為27.36。
主板企業規模對企業創新力作用明顯,中小板、創業板企業在互聯網與軟件信息技術領域創新力強。
主板企業規模對企業創新實力影響明顯。從創新力排名來看,主板企業創新力最佳,創新均值為28.81。從分項指標來看,主板企業在創新環境和資源能力上均表現最好;創業板企業在創新績效上最出色。具體來看,主板企業在C1輕工制造、C2輕工制造、C3重工制造、C4精密制造領域其創新力均優于中小板企業和創業板企業;中小板企業和創業板企業在I6互聯網與軟件信息技術領域其創新力強于主板企業。主板企業由于企業規模和融資優勢原因,投入到創新領域的資源較多,故而其創新力更強;中小板企業和創業板企業由于在I6領域創新環境優越和民營企業相互競爭所致,其在該領域創新力強。
中央國有企業創新力整體較強,其他權屬企業創新力局部較強
在不同所有權結構中,中央國有企業創新力最強。從分項指標來看,中央國有企業創新環境和資源能力排名第1,公眾企業創新績效排名第1,外資企業在創新資源排名居末。具體而言,中央國有企業在醫藥制造業、金屬制品業、通用設備制造、專用設備制造、通信電子設備、信息技術服務等多個領域創新水平較高;地方國有企業在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領域創新水平較高;民營企業在信息技術服務、通信電子設備領域創新水平突出;外資企業在汽車制造業領域創新水平較高;公眾企業在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上創新水平較高。我們認為,由于中央國有企業得到更多政府服務支持和創新資源優勢,因而其創新實力整體較強;其他權屬企業或因地方產業扶持,或因企業相互競爭,或因產業對外開放早等緣故進而產生創新力強的現狀。
重工制造業創新力更強,輕工業中家具制造業有望率先突破
重工制造業比輕工制造業創新力更強。在重工制造業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鐵路等運輸設備制造業其創新均值達到30以上,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其創新均值達到27以上;在輕工制造業中,除了家具制造業創新均值達到29.03以外,其他如造紙及紙制品業、食品加工業等其創新均值尚未及26,其創新力低下。
重工制造業在創新環境、資源能力和創新績效上整體優于輕工制造業。重工制造業創新環境得分均達到10以上,輕工制造業中除家具制造業、制鞋業等環境得分均大于11外,其余輕工行業均小于10。電氣機械制造、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汽車制造等其創新資源得分均大于7,食品制造、皮革制品和制鞋業等輕工行業創新資源得分均小于4。重工制造業其創新績效得分大于11,輕工造紙業、橡膠和塑料制品業、皮革制品和制鞋業等其得分均小于10。現代服務業創新力更強,傳統服務業創新力亟須提高
從創新力排名來看,現代服務業創新力更強,傳統服務業創新力較低?,F代服務業中廣播、電視、電影和影視錄音制作業創新力最強,創新均值為39.34;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商務服務業、專業技術服務業創新力度較強,創新均值達到33以上。傳統服務業中道路運輸業創新力較強,創新均值達到32.06,這得益于國家重視交通基礎設施投入;零售業、新聞和出版業、批發業、倉儲業等創新力較低,創新均值均小于 28。
與傳統服務業相比,現代服務業創新環境更優、創新資源更豐富、創新績效水平更高。商務服務業創新環境最優,得分均值為17.72;廣播和影視錄音制作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專業技術服務業其創新資源較為豐富,得分均值分別大于10;廣播、電視、電影和影視錄音制作業創新績效排名第1,得分均值為17.31,表明該行業創造更多知識產權和經濟效益。
2.中國新經濟企業創新特征
依據深圳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和《北京市新經濟活動類別》方法,并結合上市企業2017年主營產品及其所處新經濟行業類別,將新經濟行業分為新型互聯網、智能行業、生物醫藥、文化創意、綠色環保5個領域,以此評估不同新經濟行業的企業創新力及其創新環境、資源和績效的差異特征。
研究表明,新經濟企業創新以市場拉動為主,資源投入集中在應用層面,結果是互聯網應用、智能商用等新經濟創新水平高;由于基礎研究資源投入少,導致新型互聯網基礎服務、智能生產、新能源業務、生物藥品制造等基礎服務、生產的新經濟原始創新力薄弱。
總體來看,新經濟呈現以市場拉動為主,資源配置集中在應用層;原始創新能力薄弱,缺少在技術上的研發投入,體現為“四強、四弱、一偏低”。
新型互聯網應用服務企業創新力強,其基礎服務企業創新力弱
新型互聯網企業共有102家,涵蓋軟件開發、互聯網商業、通信設備、基礎服務業(如數據中心)四個領域,其創新均值為36.67,處于較高水平,表明該行業整體創新實力較強。依據創新力排名,軟件開發企業創新力最強,互聯網商業居次,通信設備制造排第三,互聯網基礎服務排第四。從分項指標來看,互聯網商業在創新環境和創新績效上得分最高,軟件開發在資源能力得分最高,通信設備、基礎服務企業在各項得分均較弱。這表明,重視市場應用、提升專業服務水平對互聯網企業特別是應用型互聯網企業的創新績效和創新水平有重要推動作用。
從地區創新力來看,深圳新型互聯網企業創新力最強,其它城市呈追趕趨勢。深圳在軟件開發、互聯網商業和通信設備領域創新實力最強;杭州在軟件開發和互聯網商業領域創新力強;北京在軟件開發、通信設備領域創新力強;上海整體較弱。這說明,盡管新型互聯網應用服務企業整體創新力較強,但在不同城市通信設備行業創新力存在比軟件開發或互聯網商業強的現狀。智
能應用服務企業創新力強,智能生產設備企業創新力弱
智能行業的企業共有87家,涵蓋提供智能家居、智能商用(如智能終端)、智能生產(如工業機器人)、智能工程(如智能交通)等智能產品及服務,依據創新力排名,智能家居、智能商用等智能應用服務企業創新水平高,智能工程、智能生產等智能企業創新水平弱。從分項指標來看,智能商用服務企業創新環境最優,智能家居生產企業其資源能力和創新績效分別最強;相比,智能工程、智能生產設備的企業創新環境和資源能力均較薄弱??傊?,智能應用服務企業由于其創新環境優越,并重視創新資源投入,其創新水平更高。
從地區創新力來看,深圳智能企業創新力最強,其他城市局部較強。深圳智能企業其細分領域創新力均達到40以上,且智能生產企業、智能工程企業比智能商用企業創新水平高,說明深圳具有一批原始創新力最強的上市智能企業。北京和杭州在智能商用領域創新力突出,上海其智能工程企業比智能商用服務企業創新力突出。
資源利用企業創新力強,新能源企業創新力弱
綠色環保企業共有35家,覆蓋資源利用(如工業廢物資源化利用)、環保設備制造、環境治理(如綠化服務)和新能源業務,其創新均值為32.48,高于非綠色環保企業的創新水平。其中,資源利用企業創新力最強,創新均值為43.79,這有助于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和減少污染;新能源企業創新水平較低,創新均值為28.46,表明企業在綠色能源開發上仍較薄弱。從分項指標來看,廢棄資源利用企業在創新環境、資源能力和創新績效得分上均優于其他綠色環保行業,環境治理服務企業創新環境得分較低,新能源企業的資源能力和創新績效得分較弱。整體來看,綠色環保企業應該改善創新環境,加大創新資源投入,并提升創新績效。
文化娛樂企業創新力強,文化傳播企業創新力弱
文化創意企業共有33家,包含文化娛樂(如網游)、電視影視、專業服務(如會展服務)、工藝設計、文化傳播(如出版),創新均值為30.23,比非文化創意企業創新均值高1.78。其中,文化娛樂和電視影視創新力強,創新均值分別為34.76、33.86;工藝設計和文化傳播創新力薄弱,創新均值分別為25.66、25.64。從分項指標來看,電視影視創新環境最優,文化傳播創新環境較差;文化娛樂創新資源較為豐富,專業服務、工藝設計、文化傳播等其創新資源較為匱乏;文化娛樂業創新績效最優,文化傳播業最弱。文化創意企業其創新力仍有較大提升空間,特別應在文化傳播、工藝設計等文化基礎行業加大資源投入,提高其服務水平和品牌影響力。
生物醫藥企業創新水平整體偏低
生物醫藥企業共有49家,包括生物醫藥流通、生物醫藥制造、醫療器械制造三個領域,其創新均值為28.29,比非生物醫藥企業創新得分低0.21,表明生物醫藥企業亟須整體提升創新水平。在分項指標上,生物醫藥流通領域創新環境最優,生物藥品制造創新環境最差;生物醫藥流通、醫療企業制造、生物藥品制造創新資源得分均較低,說明生物醫藥行業創新資源整體投入較少;醫療器械制造領域創新績效最優。生物醫藥行業特別生物藥品制造業應改善創新環境,加大創新資源投入,解決中國醫藥行業原始創新能力薄弱的現狀。
3.變化趨勢
為了進一步評估中國上市企業的創新特點,將2016年與2017年的數據進行比較,可以找出關于中國創新更多的信息。
創新水平與創新資源、創新績效均實現上升,地區差異擴大。
2016-2017樣本上市企業創新水平與創新資源、創新績效得分均實現提高。與2016年相比,2017年上市企業創新得分增加了0.41,這主要歸因于企業擴大創新資源投入和提升創新績效價值。具體而言,2017年上市企業資源能力得分增加了0.72,表明企業重視加大創新資源投入;2017年上市企業創新績效得分增加了0.27,表明企業創新的技術價值和商業價值的凸顯。創新環境得分由2016年的11.07下降到2017年的10.48,原因是由于地方政府效率差距拉大。整體來看,在企業繼續加大創新投入和提高創新績效的同時,應促進地方政府為企業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務。
新型互聯網和智能行業引領趨勢,文化創意企業創新力降幅最大
對于創新得分增加較快的新經濟行業,在創新環境、資源能力和創新績效上均有所提升。移動互聯網行業是新經濟中創新進步最快的行業,而文化創意行業創新水平有一定的下降趨勢。從分項指標來看,移動互聯網企業在資源能力上保持其相對優勢,但是智能行業和綠色環保行業在創新投入上呈現快速追趕勢頭,說明部分企業意識到增加創新投入對企業創新能力的重要性。智能行業其創新績效得分增幅較大,說明該行業企業由于關注智能應用及其消費市場促使了企業創新價值的實現,對提升企業創新水平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創業板企業創新力顯著上升,中小板企業創新環境有待改善
對于創新得分顯著增加的板塊企業,主要因為創新資源的投入和創新績效的提升。與2016年相比,2017年創業板企業創新得分增加了0.7,高于主板企業和中小板企業的0.2,表明創業板企業創新力顯著上升。創業板企業因為資源得分和績效得分分別增加0.8、0.38,從而實現創新水平的顯著提升;中小板企業在資源得分和績效得分增加上均優于主板企業,但在創新環境得分上劣于主板企業,致使出現中小板企業和主板企業創新得分增加上出現平衡狀態。創新資源投入和創新績效提升是創新力增長主要動力
對于創新得分顯著增加的所有權屬企業,主要因為創新資源的投入和創新績效的提升。從創新得分增加值來看,與2016年相比,2017年集體企業、公共企業、中央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其創新得分增加值分別為1.63、1.53、1.26、0.36。從分項指標來看,集體企業、中央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公共企業其資源得分增加值分別為1.52、0.78、0.77、0.70,其績效得分增加值分別為-0.22、0.34、0.26、1.07,這說明企業創新水平的提升主要因為加大研發投入和提升創新績效。情況比較特殊的是,外資企業創新水平由2016年的27.92下降到2017年的27.39,因資源增加值和績效增加值的上升不足以彌補創新增加值和環境增加值的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