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時代的發展,電子行業也逐漸發展迅速,其中電子元器件是我國電子行業發展的主要細分行業之一,我國為了促進其發展,發部了一些相關性的政策,加強行業發展。
2012年國務院發不了《“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為我國“十二五”電子元器件產業的戰略發展指明了方向。
2012年工信部發不了《電子信息制造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指出電子材料和元器件是電子信息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處于產業鏈前端、是通信、計算機及網絡、數字音視頻等系統和終端產品發展的基礎。
2015年國務院發不了《中國制造2025》提出,強化工業基礎能力,解決影響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產品性能和穩定性的關鍵共性技術。
2016年國務院發不了《“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做強信息技術核心產業,順應網絡化、智能化、融合化等發展趨勢,提升核心基礎硬件供給能力”,提升“新型片式元件”供給保障能力。
2017年發改委發不了《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明確將“新型片式元件”、“通信基站用石英晶體振蕩器”、高端“壓電晶體材料”作為電子核心產業列入指導目錄。
2018年工信部、發改委發不了《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
年)》,提出深入落實“寬帶中國”戰略,加快第五代移動通信(5G)標準研究、技術試驗,推進5G規模組網建設及應用示范工程。
2019年國務院發不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加強戰略性、網絡型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穩步推進通信網絡建設”等內容。
2020年工信部發不了《關于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提出加快5G網絡建設部署:豐富5G技術應用場景,促進5G終端消費,加快用戶向5G遷移,推動“5G+醫療健康”創新發展,實施“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促進“5G+車聯網”協同發展,構建5G應用生態系統。
2021年工信部發不了《基礎電子元器件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優勢產品競爭力進一步增強,產業鏈安全供應水平顯著提升,面向智能終端、5G、工業互聯網等重要行業,推動基礎電子元器件實現突破,增強關鍵材料、設備儀器等供應鏈保障能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2023年電子元器件銷售總額達到2.1萬億元。

文本由@栗栗-皆辛苦 整理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泰晶科技-國產替代疊加下游高景氣,晶振龍頭加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