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半導體設備企業有哪些
在美國限制華為等公司芯片獲取渠道的背景下,我國正大力支持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以下將對我國半導體設備企業進行梳理:
1、華峰測控:以測試系統為主的半導體設備企業,2020年公司收入3.97億元,凈利潤1.48億元;目前公司為國內前三大半導體封測廠商模擬混合測試領域的主力測試設備供應商,并進入了國際封測市場供應商體系,在臺灣、東南亞、日本和歐洲等地區都有裝機。
2、北方華創:以刻蝕機、
PVD、立式爐、清洗機為主的半導體設備企業,2020年公司收入60.56億元,凈利潤1.97億元;刻蝕機、PVD、立式爐、清洗機等產品在集成電路、先進封裝主流客戶實現規模銷售,應用領域包括集成電路、半導體照明、新能源光伏、新型顯示等。
3、長川科技:以測試機、分選機及自動化生產線為主的半導體設備企業,2020年公司收入8.04億元,凈利潤0.44億元;公司產品從關鍵零部件的設計、選材到自動控制系統的軟件開發等均為自主完成。
4、至純科技:以濕法清洗設備為主的半導體設備企業,2020年收入13.97億元,凈利潤1.11億元,公司能提供到 28
納米節點全部濕法工藝,用戶有中芯國際、華虹集團、長鑫存儲、華為、華潤、燕東、臺灣力晶等。

中國半導體設備需求
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大陸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為136億美元,主要在2015-2019年這段時間迎來爆發,年復合增長率高達25%,在全球市場規模占比也不斷增加,2019年占比22.5%。

根據各類數據統計,國內8/12寸晶圓廠在建及擬建項目,合計投資規模在6800億到8500億元左右,假設晶圓廠建設75%投資于各類設備的采購,僅新廠建設便可拉動半導體設備需求空間達5000億元以上。除新建晶圓廠所帶來的設備需求外,未來國內落后制程產線有望升級,進一步擴大設備需求空間。
根據假設各類設備占比估算細分領域設備市場空間,其中光刻、薄膜和刻蝕設備市場空間約在1000億元以上,量測設備約500億元,清洗設備400億元,其余如注入、熱處理和CMP等設備需求空間大約在200億元左右。

來源:《精選2021年機械行業下游需求趨勢分析報告36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