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無源傳感器
無源傳感器是指紅外、通訊偵查設備和雷達偵查設備(電子支援措施,即ESM)等,它們通過接受目標的紅外福射或電磁福射來獲取目標的方位信息和福射源信息,屬于被動探測設備。由于兩類傳感器獲取信息方式的差異,導致它們所得到的數據信息比較獨立,具有各自本身的特點。

2.無源傳感器有哪些
(1)光纖無源傳感器
光纖傳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光源發出的光經過光導纖維傳入光傳感元件;在光傳感元件中經光電轉換將測量檢測的參數調制成幅度、相伴、偏振等信息;最后利用微處理器,如頻譜儀等進行信號處理。光纖傳感器具有數據傳輸速度快和測試溫度高的特點,因信息傳播載體是光波而不受電磁輻射的影響。
(2)聲表面波無源傳感器
聲表面波(surface acoustic
wave,SAW)有著良好的聲電相互轉換和高效儲能特性,不僅具有較高的靈敏度、線性度和穩定性,而且作為無源傳感器,不需要附加電源部件,僅通過電磁波的能量來維系傳感器正常工作,傳感模塊尺寸較小,因而可以很好地適用于高速運轉、高溫高壓、狹窄的極端環境等測量場合。
SAW傳感器是電子技術與材料科學相結合的產物,它由SAW振蕩器、敏感的界面膜材料和振蕩電路組成。SAW傳感器的核心部件是SAW振蕩器,由壓電材料基片和沉積在基片上不同功能的叉指換能器所組成,其本質是利用叉指換能器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SAW傳感器無需額外提供能量,系統會利用自身收集的能量進行工作,這就大大擴展了SAW的應用領域。
(3)基于能源材料的無源傳感器
基于能源材料的傳感器可以將自然界中的光能、熱能、機械能等轉化為電能,從而實現為傳感器系統供電。當前,基于能源材料傳感器的國內外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光電、熱電、壓電無源傳感技術領域。
基于晶體的電光效應原理,利用電光晶體或光波導調制器制成電光式傳感器,配以光纖進行信號傳輸的傳感測量系統,可以對復雜環境中或小空間內的電磁脈沖場進行高保真的測量。與傳統的電測有源探頭、同軸電纜傳輸的傳感器相比,基于電光效應原理研制的各類無源傳感器具有寬頻帶、探頭部分無源化、抗干擾能力強、對被測對象擾動極小、靈敏度高等突出優點,可廣泛應用于高電壓、強電磁脈沖、雷電、強輻射區場強、高功率微波等電磁測量領域。
3.無源傳感器與有源傳感器的區別
(1)有源型傳感器即能量控制型傳感器,是從外部供給輔助能量使其工作的,并由被測量來控制外部供給能量的變化。例如,電阻應變測量中,應變計接于電橋上,電橋工作能源由外部供給,而由于被測量變化所引起應變計的電阻變化來控制電橋的不平衡程度。此外電感式測微儀、電容式測振儀等均屬此種類型。
(2)無源型傳感器即能量轉換型傳感器,是直接由被測對象輸入能量使其工作的,例如,熱電偶溫度計、彈性壓力計等。但由千這類傳感器是被測對象與傳感器之間的能量傳輸,必然導致被測對象狀態的變化,而造成測量誤差。
以上梳理了無源傳感器的定義、分類及其與有源傳感器的區別,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通信行業氣體傳感器篇:物聯網感知層~傳感器-220321(54頁).pdf
賽迪顧問:2021工業智能傳感器白皮書(21頁).pdf
知領:我國智能傳感器市場分析及對策研究(2021)(45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