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醫療信息化
醫療信息化是用信息化的手段對醫院管理、診療流程進行信息化、數字化改造,同時實現公共衛生及區域醫療資源的整合和共享。醫療信息化不斷發展,醫院是核心,但是其內涵已經遠超過醫院信息化本身,現在的醫療信息化需要從更廣義的角度去理解,也可叫做醫療健康信息化,涉及的領域包括但不限于醫院、區域醫療及公共衛生、 醫藥醫保、互聯網醫療、生命科學數字化等。

早在2009年,新醫改政策公布開始,眾多部門開始制定和發布與醫療信息化相關的政策。衛生部“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衛生信息化是深化醫療改革的重要任務。衛生部初步確定了中國醫療信息化建設的路線圖,簡稱“3521工程”,即建設國家級、省級和地市級三級衛生信息平臺,加強公共衛生、醫療服務、新農合、基本藥物制度、綜合管理5項業務應用,建設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2個基礎數據庫和1個專用網絡建設。2015年《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15-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分級診療、醫聯體、全面改善醫療服務計劃等醫療健康行業政策的高頻出臺,明確市場了對醫療信息化的需求

2 醫療信息化發展階段
我國醫療信息化經歷了三個階段:醫院管理信息化(HIS)階段、臨床管理信息化(CIS)階段和互聯互通整合階段(GMIS)階段。
(1)HIS階段:目標是提升醫院管理效率,以HIS建設為主。HIS系統以經濟核算為主軸,主要是實現對醫院人流、物流、財流的綜合管理。主要以門診掛號、住院登記、住院收費、設備管理等為主,完全以醫院內部收費管理為核心。HIS目前基本普及,但增量市場空間依然存在;
(2)CIS階段:主要內容是各類臨床應用,是以病人為核心、對診療流程進行管理的系統,主要有電子病歷系統(EMR)、醫療影像系統(PACS)、化驗系統(LIS),手術麻醉系統等。獲得政策重點支持,建設成熟度相對不高。目前,我國的醫療信息化已進入以CIS為主的發展階段;
(3)GMIS:即互聯互通整合階段,隨著醫院各個科室的信息化建設成熟,一方面將醫院內部的數據互聯互通,通過共享與數據價值挖掘進一步提升醫院管理和臨床決策水平;不同醫療機構的數據互通將有助于分工協作,提升整體效率。

3 醫療信息化上市公司
醫療信息化行業企業大致分為三類,一類以創業慧康、衛寧健康、和仁科技等公司為代表,專注醫療信息化領域,以HIS系統為基礎,逐步向醫療信息管理系統延伸。第二類以東軟集團、東華軟件為代表,從事IT集成和行業軟件服務,醫療信息化只占公司業務的一部分。第三類以思創醫惠為代表,通過并購切入醫療信息化領域,形成雙主業。
不同廠商的優勢領域有所不同,如創業慧康、衛寧健康等公司核心產品是HIS系統,和仁科技核心產品是電子病歷EMR系統,麥迪科技核心產品是手術麻醉系統等。根據《中國醫療IT解決方案市場份額》報告顯示,在醫療信息化市場,東軟集團在收入規模和市占率上連續八年居中國醫療IT解決方案廠商第一位。

參考資料:《醫療信息化企業商業模式創新與績效研究》
推薦閱讀:《【公司研究】衛寧健康-新一代產品加速云化轉型創新業務漸入佳境.pdf》
《【研報】計算機行業醫療信息化系列報告之健康險篇:醫療信息化富貴“險”中求pdf》
《【研報】計算機行業醫療信息化系列研究5:互聯網醫療研究框架診療篇-20200728[53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