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圖表中我們可以看出車載芯片可以分為功能芯片和主控芯片兩種:
1、功能芯片:用于發動機控制、電池管理、信息娛樂系統等。NXP、德州儀器、瑞薩、英飛凌等傳統芯片廠商長期與車企合作開發,已形成較高的競爭壁壘。
2、主控芯片:智能座艙、自動駕駛等需要高性能的主控芯片來控制。目前車企均選擇高通、Mobileye、英偉達芯片。我們預計國內芯片企業突破口在定制化芯片(ASIC)的開發,如地平線、寒武紀均為定制型智能芯片。
不同車型的車載芯片對比情況分析
英偉達車載芯片是Xavier和orin,其算力分別是30TOPS和200TOPS,功能消耗大概在30-70W之間,產量時間是18年-22年之間。英達偉的主要和做伙伴是大眾、寶馬、奔馳、奧迪、豐田、福特、小鵬、采埃孚等。其優劣勢主要是:
優勢:Orin系列水平大幅領先,平臺開放,完整軟件平臺加速運算速度。
劣勢:研發能力需求高,產品主要為ADAS芯片。
特斯拉車載芯片是FSD其算力是72TOPS,功能消耗大概在36W,產量時間是2019。英達偉的主要和做伙伴是特斯拉。其優劣勢是:
優勢:成本低。能耗低,與算法匹配度高。
劣勢:技術要求高,開發周期長。
Mobileye車載芯片是EyeQ4和EyeQ5,其算力分別是2.5TOPS和24TOPS,功能消耗大概在6-10W之間,產量時間是2018-2021年。英達偉的主要和做伙伴是通用、寶馬、奧迪、沃爾沃、蔚來、長城、采埃孚等。其優劣勢是:
優勢:量產功能齊全,算法精度高,技術要求低。
劣勢:黑盒不可再開發,無法獲取數據,法定制化。
地平線車載芯片是J2、J3和J5,其算力是4TOPS、5TOPS和96TOPS,功能消耗大概在2-15W之間,產量時間是2019-2020年。英達偉的主要和做伙伴是上汽、長安、東風、比亞迪等。其優劣勢是:
優勢:核心技術自主研發,計算平臺開放,本土化服務能力。
劣勢:與車企合作時間短,芯片性能不高。
華為車載芯片是Ascend310
D其算力是8-16TOPS,功能消耗大概在8W,產量時間是2018。英達偉的主要和做伙伴是比亞迪、奧迪等。其優劣勢是:
優勢:本土化服務能力,創新構架、操作系統以及加速運算平臺。
劣勢:起步時間晚。

文本由@栗栗-皆辛苦 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 “碳中和”下新能源的加速增長和供需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