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個體經濟作為互聯網時代涌現的新型經濟模式,對我國數字經濟轉型有著重要作用,但其由于其發展剛剛起步,還存在許多的不確定性;那么新個體經濟的發展到底面臨著哪些問題呢?能夠解決這些問題的主要措施有哪些?下面的文章將對此進行簡單介紹。
新個體經濟發展的原因
(1)新職業涌現 多樣選擇拓寬人生舞臺: 互聯網的發展和疫情的到來加快了線上經濟和數字經濟發展的步伐,也催生了更多樣的新職業。
(2)大平臺賦能“新個體”煥發數字生機:如阿里巴巴于今年2020年4月發起了春雷計劃2020,成立零售通“護小店,穩就業”品牌聯盟,號召小店上游的品牌、經銷商推出如開辟線上到家渠道,讓小店長出數字化經營能力等硬核舉措幫助百萬小店。美團先后發布“春風行動”百萬小店計劃及升級版等幫扶舉措,通過免除傭金、流量扶持、供應鏈保障、優惠利率貸款等舉措,用數字化手段助力小店活下去。

發展新個體經濟面臨的問題
(1)基本法規制度缺乏:首先是對新個體經濟從業者的勞動權益缺乏法規制度的充分保障。比如,靈活用工、分時就業帶來的是“去勞動關系化”的就業模式,這可能導致就業安全性弱化,使得新個體經濟從業者受法律保護程度較弱。其次是缺乏消費者權益的法規制度保護。此外,由于許多新個體經濟缺乏工商登記注冊,而平臺與政府的統計口徑存在標準不統一的情況,難以建立規范的統計監測體系,這就使得政府難以出臺針對性的支持措施,也難以實施扶持、監管、征稅和處理法律糾紛等。
(2)社會認同感還較低:新個體經濟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其得到社會認同需要經歷一個過程。當前,社會上依然存在新個體經濟“不務正業”的陳舊觀念和誤解,影響了新個體經濟從業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這些觀念使得新個體經濟很難獲得政府、金融機構、社會資本、法律機構的大力支持,嚴重阻礙了新個體經濟的發展。
(3)自身發展較為短視:新個體經濟是一種新業態、新模式,但許多從業者依然秉持著“舊思維”,難以適應新個體經濟的發展要求。此外,由于平臺提供了各式各樣的功能服務,這使得新個體經濟的從業門檻不斷降低,也使得從業者形成了依賴平臺的惰性,抑制了其自身的創新動機。
發展新個體經濟措施
(1)政府要實施政策“組合拳”,加大對新個體經濟的扶持力度:首先是進一步降低新個體經濟的進入門檻、創業成本、運營成本,尤其是降低新個體經濟的平臺使用服務費和融資成本。其次是營造支持新個體經濟發展的社會氛圍,包括給廣大新個體經濟從業者“正名”。最后,由于新個體經濟發展日新月異,在實踐中還會涌現出許多新業態、新模式,政策支持層面要堅持與時俱進的發展理念。
(2)加快完善法規制度體系,切實保障各類主體的權利:首先是完善保護新個體經濟從業者權利的法規制度;其次是科學制定行業的監管制度,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利。
以上就是有關于新個體經濟發展的原因、面臨的問題及主要解決措施的全部內容,如果還想了解更多經濟發展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本文由@AG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什么是新個體經濟?新個體經濟的特點有哪些?
她經濟是指什么?出現的原因是?有哪些特征?
什么是灣區經濟?有什么特征?全球灣區經濟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