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與亞洲開發銀行聯合發布了《氣候風險國家概況:印度尼西亞》。
報告指出,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也是東南亞最大的經濟體。
近幾十年來,該國經濟快速增長導致貧困減少,貧困率從1999年的24%減半到2020年的9.78%,危險易發地區有3個高人口密度,加上對該國自然資源基礎的強烈依賴,使印度尼西亞容易受到預計的氣候變化和氣候變化的影響。
亞洲開發銀行估計,到2100年,氣候變化的影響可能占印尼國內生產總值的2.5-7%,最貧窮的國家首先承受這一負擔。
一、印尼氣候概況
印度尼西亞的月平均氣溫全年保持不變,約為25-26攝氏度。相比之下,月平均降雨量有相當大的變化。最低的降雨量是在6月至9月的旱月,當時6月和7月的月平均降雨量約為160毫米-180毫米。與季風有關的降雨最高的月份發生在10月至5月之間。5月和11月的平均降雨量為300毫米,大約是最干燥月份的兩倍。
印度尼西亞的月平均氣溫和降雨量(1991-2020年)

對于印度尼西亞,這些模型在所有排放場景中都顯示了一致的變暖趨勢。然而,降雨的預測不那么確定,并且根據RCP場景和模型的不同而不同。預計的降水趨勢確實顯示,西部和南部地區的降雨有可能增加,南部島嶼的降雨可能減少;極端降雨事件的強度增加。
CCKP模型集合的中值和括號中的第10-90百分位數

二、印尼氣候相關自然災害
1、熱浪
印尼經常經歷高溫,平均每月最高氣溫約為30.6°C。印尼的氣溫非常穩定,最熱的月份是10月,最高氣溫為31.1°C.
熱浪的當前中值概率約為2%。熱指數是另一種氣候條件測量,通過相對濕度更好地捕捉人體所經歷的有效溫度。35°C的熱指數通常被強調為一個閾值,超過這個閾值,條件對人類健康變得極其危險。根據RCP8.5的規定,印度尼西亞一年中幾乎每天都在經歷極其危險的情況。
使用熱指數>35°C的天數的預測

2、干旱和火災風險
印度尼西亞面臨的嚴重氣象干旱的年中值概率約為4%,其標準化降水蒸發指數(SPEI)低于?2。與西亞和中亞相比,東南亞經歷干旱強度極端增加的可能性較小。90年代發生嚴重干旱的年變化分別從4%增加到9%。在全國范圍內,關于氣候變化對印尼水資源壓力和干旱的影響的研究很少。然而,考慮到更嚴重的干旱與厄爾尼諾事件的聯系,預計干旱的頻率和強度將會增加。
2080-2099年,印尼在四種排放途徑下發生“嚴重干旱”的年概率

3、洪水
即使在符合《巴黎氣候協定》的較低排放路徑下,幾乎所有亞洲國家都面臨著極端河流流量增加的趨勢。歷史上本來是每100年流量的1%,有可能變成1年的流量。在南亞,東南亞和東亞的大多數地區,每50年發生一次或25年發生一次的事件。這種流量的增加可能導致受極端洪水影響的人口增加817,000–2,537,000人。
本文由@云閑 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世界銀行:氣候風險國家概況:印度尼西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