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綠色化學
綠色化學的定義源于美國《綠色化學》雜志,主要是指在制造化學類產品期間使用無毒、無污染的原材料,從根源上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并將反應物的原子全部轉化為期望的最終產物。其綠色化學指的是一種清潔、環保、無污染的化學,可以有效構建出可持續發展的化學生態。

2.綠色化學十二原則
綠色化學的12項原則是:
(1)預防廢棄物(Prevent waste):設計化學合成,預防廢棄物產生,不留下任何需要處理或凈化的廢棄物。
(2)原子經濟最大化(Maximize atom
economy):設計合成工藝過程,使最終產品中含有最大比例的起始原料。即使有廢棄物,廢棄的原子應該很少或沒有。
(3)設計低危險性化學合成工藝(Design less hazardous chemical
syntheses):設計的合成工藝過程使用和生成對人類或環境低毒或無毒的物質。
(4)設計更安全的化學品和產品(Design safer chemicals and
products):設計完全有效,且只有很低毒性或者根本無毒的化學產品。
(5)使用更安全的溶劑和反應條件(Use safer solvents and reaction
conditions):避免使用溶劑、分離劑或其它輔助性化學品。如果你必須使用這些化學品,應使用更安全的化學品。
(6)提高能源效率(Increase energy efficiency):盡可能在室溫和常壓下進行化學反應。
(7)使用可再生原料(Use renewable
feedstocks):使用可再生的,而不是消耗性原材料??稍偕牧贤ǔ碜赞r產品或者其他過程的廢棄物。消耗性原材料是由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氣或煤炭)制取或者開采礦物獲得。
(8)避免化學衍生物(Avoid chemical
derivatives):避免使用阻斷或保護性基團,或者如果可能的話,避免做出任何臨時性更改。衍生物使用額外的試劑和產生廢棄物。
(9)使用催化劑,而非化學計量的試劑(Use catalysts, not stoichiometric
reagents):通過利用催化反應,盡量減少廢棄物產生。
少量使用有效的催化劑,并且能夠多次進行單個反應。催化劑優于化學計量的試劑,后者過量使用且只進行一次反應。
(10)設計使用后可降解的化學品和產品(Design chemicals and products to degrade after
use):設計在使用后分解為無害物質的化學產品,以便其不會在環境中累積。
(11)實時進行分析,預防污染(Analyze in real time to prevent
pollution):包括在合成過程中進行實時監測和控制,以盡量減少或消除副產品的生成。
(12)盡量減少發生事故的可能性(Minimize the potential for
accidents):設計化學品及其物理形態(固體、液體或氣體),以盡量減少發生化學事故,包括爆炸、火災以及環境排放的可能性。
3.綠色化學與凈化污染的差別
綠色化學通過最大限度減少或消除化學原料、試劑、溶劑和產品的危害,在源頭削減污染。綠色化學與凈化污染,也稱為修復補救(remediation)不同,后者涉及到處理廢物流(末端處理)或者清理凈化環境泄漏物和其他排放物。
修復補救可能還包括將危險化學品與其他物料分離開然后進行處理,使其不再具有危害性或者濃縮后進行安全處置。
大多數修復補救活動不涉及綠色化學。修復補救將危險物質從環境中清除掉;而綠色化學首先要防止危險物質進入環境。
如果一項技術能夠減少或淘汰用于凈化環境污染物的危險化學品,該技術將有資格作為一項綠色化學技術。
以上就是有關于綠色化學的定義、原則及其與凈化污染的區別的全部介紹,如果還想了解更多化工產業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網站。
推薦閱讀
什么是危險化學品?有哪些?
什么是濕電子化學品?分類有哪些?應用在哪些領域?
《綠色和平:電力系統脫碳新動能——電化學儲能技術創新趨勢報告(2022)(82頁).pdf》
化學試劑行業報告:國產替代任重道遠化學試劑初露鋒芒-220712(15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