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工信部、科技部、財政部等六部委《加快培育發展制造業優質企業的指導意見》
推動產業數字化發展,大力推動自主可控工業軟件推廣應用,提高企業軟件化水平;依托優質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或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開展協同創新,加大基礎零部件、基礎電子元器件、基礎軟件、基礎材料、基礎工藝、高端儀器設備、集成電路、網絡安全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產品、裝備攻關和示范應用。
2021.04工信部 《“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
智能制造裝備和工業軟件技術水平和市場競爭力顯著提升,國內市場滿足率分別超過70%和
50%。主營業務收入超50億元的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達到10家以上。建造一批智能制造領域創新載體和服務平臺,并形成服務網絡。
2021.04工信部、發改委、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1年第9號》
明確《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所稱國家鼓勵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必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在中國境內依法設立,從事集成電路設計、電子設計自動化(EDA)工具開發或知識產權(IP)核設計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
2021.03國務院《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2021-2025 年)
瞄準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生物育種、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領域,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
2021.03發改委 《關于加快推動制造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加快發展工業軟件、工業互聯網,培育共享制造、共享設計和共享數據平臺,推動制造業實現資源高效利用和價值共享。力爭到2025年,制造服務業在提升制造業質量效益、創新能力、資源配置效率等方面的作用顯著增強。
2021.02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工業軟件”重點專項2021年度項目申報指南建議》
工業軟件首次入選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批重點專項,工業軟件已經成為國家科技領域最高級別的戰略部署。
2020.12工信部《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 年)》
計劃推進工業互聯網基礎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網絡、標識、平臺、安全等領域一批關鍵技術實現產業化突破,工業芯片、工業軟件、工業控制系統等供給能力增強。計劃基本建立統一、融合、開放的工業互聯網標準體系,關鍵領域標準研制取得突破。
2020.08國務院《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
從財稅、投融資、研究開發、進出口、人才、知識產權、市場應用、國際合作等8個方向出臺40項支持政策,深化產業國際合作,提升產業創新能力和發展質量,推動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的國產化替代進程。
2019.10工信部《關于加快培育共享制造新模式新業態,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
加快推進中小企業上云,推動計算機輔助設計、制造執行系統、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工業軟件普及應用,引導廣大中小企業加快實現生產過程的數字化。
2019.08發改委《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
明確了各行業鼓勵類、限制類、淘汰類的具體內容。其中,電子設計自動化(EDA)、制造執行系統(MES),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輔助工程(CAE)、工藝規劃(CAPP)等工業軟件被劃入“鼓勵類”的信息產業。
2019.5財政部《關于集成電路設計和軟件產業企業所得稅政策的公告》
依法成立且符合條件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和軟件企業,在2018年12月31日前自獲利年度起計算優惠期,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稅率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并享受至期滿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