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森哲(Accenture)發布了《快速實現面向未來的性能:通過智能操作提升每個決策》。報告指出,研究中只有7%的組織處于未來準備水平,那么其他組織如何才能快速達到這一水平呢?
為未來做好準備的道路不一定是線性的,每個組織都將采取獨特的方法來實現未來準備,因為它將技術、人才、數據和流程與業務戰略結合起來,以改進運營模式。
相對較少的行業處于未來準備水平,在三年內預計相當多的行業將躍升,特別是汽車、保險和銀行業(見圖)。

組織要做好未來準備,必須注意三件事:
一、知道最終目標
82%的面向未來的組織希望在未來三年內跨企業擴展領先實踐,86%面向未來的組織預計商業和技術部門將在三年內全面合作。
組織傾向于過于循序漸進地進行運營改進。
研究中有82.2%的組織希望在未來三年內將領先的實踐擴展到整個企業,其中86.3%的人希望在此期間業務和技術職能部門充分合作。相比之下,27.9%的高效組織希望在三年內實現這樣的協作水平,但只有3.3%的人說他們現在這樣做了。
二、知道關鍵步驟:自動化、擴充和數據驅動
在一個成熟度級別和下一個成熟度級別之間有許多步驟,但有些步驟不能跳過。以下是埃森哲認為至關重要的三點:
1.大規模自動化
到2023年,預計其運營模式運行端到端數字化流程的公司高管人數是現在的近5倍。
在具備未來可操作性的組織中,38.4%的組織正在擴展人工智能,63%的組織計劃在三年內擴展人工智能。然而,目前只有1%的高效組織在擴展人工智能,19.5%的組織預計在三年后會擴展人工智能。只有1%的高效組織在擴展人工智能,事務性任務減少72%。
2.用科技充實人才
通過培養一支人+機器的勞動力隊伍,技術可以幫助人們,組織可以分配工作來實現效率。然后,人們將獲得更多的創造性和批判性思維,這是發現新的價值來源的最佳方式。
超過三分之一(34.2%)的面向未來的組織已經大規模地采用了敏捷勞動力戰略。他們可以利用生態系統伙伴,根據需要調動具有特殊技能的人員。
三年后,這一數字預計將上升到71.2%,但只有2.5%的高效組織在規模上采用了敏捷勞動力戰略,只有28.1%的人希望在三年內實現這一目標。
3.致力于數據驅動的決策:使用更好、更多樣化的數據
經驗和直覺至關重要,然而,隨著業務復雜性的成倍增加,對全面、高質量數據的需求也隨之增加,從而為決策提供信息。通過使用不同的數據(結構化和非結構化、內部和外部、價值鏈和筒倉)和提高數據質量,管理人員將能夠在一個連續的反饋循環中綜合兩者的優點。
超過一半(52.1%)的具有未來運營準備的組織已經在大規模使用分析,只有2.5%的高效組織持相同觀點。
過去組織至少需要三年的時間才能提高一個操作成熟度級別,現在得益于云技術以及云技術如何增強數據和分析能力,向前推進要容易得多。面向未來的組織在為現有流程大規模使用云基礎設施方面表現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成熟度(90.4%),超過78%的人已經計劃在未來三年內探索新的領域來擴展云計算并實現價值最大化。
三、知道如何跨越成熟度水平:生態系統關系研究進展
未來準備為組織帶來競爭優勢和靈活性,但短期內的效率和盈利能力是不夠的。需要一個靈活的運營模式,一個跨學科團隊和技術的優化組合,這些團隊和技術在廣泛的合作伙伴生態系統中按需工作。
超過四分之三(76.7%)的人希望在三年內擴大他們的利益相關者經驗/生態系統伙伴關系戰略(高于目前的31.5%)。相比之下,22.3%的高效組織預計在三年內實現規模擴張,高于目前的2.8%。
文本由@云閑 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埃森哲(Accenture):快速實現面向未來的性能:通過智能操作提升每個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