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房地產行業立邏輯有哪些?
房地產行業邏輯主要有兩個,“加杠桿”+“土地增值’邏輯轉變。以往靠加杠桿實現規模超車的經驗難以復制。
(1)穩健龍頭受益
穩健龍頭明顯受益,仍享有較寬裕的增速空間;高負債企業則需控制債務,失去逆襲機會,嚴重者還要面臨降杠桿過程中帶來的資金鏈鳳險,經營獲現能力重要性凸顯,需加快周轉回籠資金。
(2)風險較大的高杠桿房企可能伴隨以下特征:
土儲少或者布局差、短期有拿地壓力;去化存在難度,資金回籠有障礙;規模較小,降杠桿過程中面臨業務進一步萎縮的鳳險。
(3)試點企業怎么看?
對于試點企業而言,短期內降杠桿壓力大,但中長期有助于試點企業的債務安全,且不排除作為試點可享有一定政策支持,對債權投資者長期看反而是利好。

2、房地產行業利差走勢如何?
(1)2016年,公司債券募集資金不得用千購置土地。
(2)2017年,強調房地產信托業務合規性,禁止銀行理財和信托資金通過銀信業務違規流入房地產。
(3)2018年,限制資管產品多層嵌套。禁止資金池業務。
(4)2019年,約談地產信托體量大的信托公司。對在3家以上銀行業金融機構有貰款余額且合計50億以上的,應建立聯合授信機制。
(5)2020年,重捉“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開展對12家試點房企座談會,提出“三條紅線”監管標準,分檔限制融資。

文本由@栗栗-皆辛苦 整理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房地產行業:工業區房地產業報告及2021年發展前景-210707(16頁).pdf
2021年房地產行業中國物流地產供需結構及重點公司分析報告.pdf
畢馬威:房地產行業數字化轉型之路年度評估(35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