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生產者責任(EPR)計劃為廢物管理提供急需的資金,并可成為提高廢物收集和回收率的有效手段。然而,與在線銷售快速增長相關的“搭便車”行為正在損害這些計劃的可行性,這使得人們意識到到需要采取額外措施來支持其運營。
互聯網的出現,以及由此帶來的網上零售的增長,改善了市場準入,為消費者帶來了重要的利益。與此同時,在線零售——尤其是與跨境銷售同時存在的情況下——已開始對傳統監管框架的運作產生不利影響。
“生產者責任延伸計劃”(EPR)的搭便車就是這樣一個例子,即產品投放市場時不附帶或部分附帶所需的EPR費用?,F在,消費者與國外銷售者的接觸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在許多情況下,這些銷售者不遵守銷售國的EPR規定。這就產生了幾個問題:
?不承擔實際的“回收”義務,從而導致終端產品的回收率較低。
?不支付EPR費用的“搭便車”行為導致了廢物管理活動的融資問題。
?由于低估投放市場的產品數量而搭便車,可能導致對銷售過回收率的高估。
搭便車現象可能在以高值重比為特征的產品類別中最為普遍,比如電氣和電子設備(EEE)?,F有信息表明,目前經合組織國家市場上的電子設備價值的5%-10%未支付電子設備回收費用。隨著在線銷售的持續增長,搭便車現象只會增加而不太可能消失。
在電子環保政策和在線銷售背景下,政府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解決“搭便車”問題:
?提高意識:在線賣家缺乏意識似乎是問題的一部分。這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來解決,包括制定自愿的電子商務行為守則,或通過生產者責任組織(PRO)和在線市場增加推廣。
?改善執法:故意回避EPR義務也是一個問題。為每個司法管轄區建立單一的生產者電子登記冊,以及建立一個可舉報“搭便車”行為的簡單機制,將有助于執法。在超國際層面,更好地協調執法活動將提高成本效益。
?監管措施:EPR法規仍然很復雜,在很多情況下,對賣家來說可能是模棱兩可的。從中期來看,制定統一的 EPR
注冊框架將簡化跨轄區的行政程序并降低生產商的合規成本。從長遠來看,以自己的名義出售電氣和電子設備的網站可能會被要求在線顯示其PRO注冊的詳細信息。











數據來源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生產者責任延伸(EPR)及其對在線銷售的影響(英文版)(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