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國在深圳、上海、北京、廣州、天津、湖北、重慶、福建、四川等九個地區建立了碳交易試點交易所,以下是九大碳交易試點交易所規則介紹

1、深圳碳排放權交易所
配額總量4000萬噸(2015年),覆蓋范圍包括發電、供水、大型公共建筑和制造業、公共交通行業采用歷史排放法、行業基準法;碳配額分配機制是采用歷史排放法、行業基準法免費分配;預留3%用于拍賣;懲罰機制是補交等于超額排放量的配額,并繳納等于三倍碳價罰款;抵消機制是CCER履約比例不超過年度碳排放量的10%
2、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
配額總量1.05億噸(2020年);覆蓋范圍包括發電、電網、供熱;工業、航空、港口、水運、自來水生產;商場、賓館、商務辦公、機場;配額分配機制是采用行業基準線法、歷史強度法、歷史排放法免費分配,并對部分儲備份額競價發放;懲罰機制是由相關部門責令履行配額清繳義務,并可處以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抵消機制是CCER使用比例不得超過企業年度碳排放量的3%
3、北京市碳排放權電子交易平臺
覆蓋范圍包括電力、石化、熱力、水泥、城市公共交通運輸、民用航空運輸、其他服務業;配額分配機制是歷史總量法、歷史強度法、基準值法、先進值法免費分配;懲罰機制是根據違規碳排放量,按照市場均價的3至5倍予以處罰;抵消機制是用于抵消的碳減排量不高于企業當年碳排放配額量的5%
4、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
配額總量4.65億噸(2020年);覆蓋范圍包括電力、鋼鐵、石化、水泥、造紙、民航;配額分配機制是電力、航空免費分配比例分別為95%、100%,其他行業免費分配比例為97%;有償分配不超過500萬噸;懲罰機制是在下一年度配額中扣除未足額清繳部分2倍配額,并處5萬元罰款;抵消機制是CCER履約比例不得超過本企業上年度實際碳排放量的10%,且70%以上為本省自愿減排項目產生
5、天津排放權交易所
覆蓋范圍包括電力、熱力、建材、造紙、鋼鐵、化工、石化、油氣開采、航空;配額分配機制是采用歷史強度法、歷史排放法免費分配;部分配額有償競價發放;懲罰機制是差額部分在下一年度分配的配額中予以雙倍扣除;抵消機制是抵消量不得超出其當年實際碳排放量的10%
6、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
配額總量2.56億噸(2018年),覆蓋范圍包括電力、熱力、玻璃、陶瓷、有色金屬、鋼鐵、化工、水泥、石化、汽車及設備制造、供水、紡織、造紙、醫藥、食品飲料;配額分配機制是采用標桿法(水泥、電力)、歷史強度法(熱力、造紙、建材)、歷史法(其他行業)免費分配;懲罰機制是按照當年配額市場均價,對差額部分處以1倍以上3倍以下,但最高不超過15萬元的罰款,并在下一年度配額分配中予以雙倍扣除;抵消機制是抵消比例不超過該企業年度碳排放初始配額的10%
7、重慶碳排放權交易中心
配額總量1.00億噸(2017年);覆蓋范圍包括電力、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配額分配機制是采用歷史排放法免費分配;懲罰機制是按照清繳期屆滿前一個月配額平均交易價格的3倍予以處罰;抵消機制是每個履約期CCER使用數量不得超過審定排放量的8%,且對減排項目類型有所要求
8、福建碳交易所
覆蓋范圍包括電力、鋼鐵、化工、石化、有色、民航、建材、造紙、陶瓷;配額分配機制是采用基準線法、歷史強度法免費分配;懲罰機制是在下一年度配額中扣除未足額清繳部分2倍配額,并處以前一年配額市場均價1至3倍的罰款,但罰款金額不超過3萬元;抵消機制是用于抵消的林業碳匯項目減排量不得高于企業當年經確認排放量的10%,其他項目減排量不得超過5%
9、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
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是在川、藏政府的支持下,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利用市場化手段推動川藏地區節能減排,促進環保產業健康發展,集環境資源領域的股權、物權、債權、礦權、林權、特許經營權、知識產權等權益交易服務于一體的專業化綜合性資本市場服務平臺。



推薦閱讀:
《【精選】2021年全國碳交易體系及碳資產管理行業發展趨勢分析報告.pdf》
《【研報】環保行業碳中和系列報告:他山之石從歐盟碳交易看我國碳中和的投資機會-210317(23頁).pdf》
《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實務手冊(110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