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邊緣數據中心
邊緣數據中心的定義是相對于云數據中心而言的;即相比于部署在中心地段的云數據中心,二三線城市的幾百個機架的數據中心可以稱之為邊緣,主要滿足當地的業務需求;也就是說由于5G的部署,需要有適量的邊緣數據中心的支撐,它們通常部署在小區、高速路、飛機場和工廠等靠近最終用戶的區域。

2.為什么要建設邊緣數據中心
在各種新興信息技術發展歷程中,其最終落地都需要基礎設施層面的支撐,通過數據中心領域的變革真正實現推廣應用。在邊緣計算模式下,為更好地支撐高密度、大帶寬和低時延業務場景,唯一有效的方式為在靠近用戶的網絡邊緣側構建業務平臺,即通過建設邊緣數據中心,提供存儲、計算、網絡等資源,將部分關鍵業務應用下沉到接入網絡邊緣,以減少網絡傳輸和多級轉發帶來的帶寬與時延損耗。
3.邊緣數據中心核心技術
基礎設施技術
(1)安全性方面:邊緣數據中心則由于其位置的特點,很難做到像云數據中心一樣嚴密的物理安全。因此,IT設備的物理安全、信息安全和網絡安全面臨很大的挑戰,需要更精細的手段進行預防。區塊鏈發展成為防篡改的關鍵技術,通過區塊鏈技術來進行邊緣數據中心組網和信息傳輸,可以防止任何一個服務器節點或者硬盤等部件被惡意替換、攻擊和控制,并帶來的信息泄露和安全風險。
(2)可靠性方面:由于空間和噪音等問題,邊緣數據中心部署柴油發電機的可能性比較低,如何提高邊緣數據中心的用電可靠性?UPS會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備用電源的邊緣化也是一個發展方向,機架鋰電池以及服務器后備電源都會有用武之地。
(3)綠色節能方面:對于規模只有幾個或者幾十個機架的邊緣數據中心來說,很難實現能耗和性能的平衡。市電直供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PUE的降低;由于電力供應的瓶頸造成的散熱問題會使邊緣數據中心的溫度范圍相對變大,需要有更加寬溫運行的網絡和服務器設備來適配,這將有利于
PUE 的優化。邊緣數據中心的實際條件,也在綠色節能方面提供了很大的創新空間。
分布式處理技術
學術界對分布式系統的定義是“一組計算機一起工作,以最終用戶身份顯示為一臺計算機”。分布式系統通過網絡將一組計算機連接起來,使其面向用戶時為一臺計算機,所有的工作通過分布式的方式進行。從數據中心的視角來看,云數據中心顯然是一個集中的典型,各個邊緣數據中心可以視為各個獨立的IT資源,分布式系統即為將各個獨立的邊緣數據中心通過分布式系統集成為一個邏輯上的整體,進行統一的資源管理和調配,為各類用戶提供計算和存儲資源。
在10M、100M接入的時代,想要實現這個目標很難。當邊緣數據中心的數據量達到一定規模之后,網絡會成為一個很大的瓶頸。如果時延過大,分布式顯然也就失去了意義和價值。隨著相關國家戰略的實施和無線技術的發展,邊緣數據中心的網絡接入迎來了巨大的突破。根據相關數據,5G的“無線接入密度能達到
10Tbit/s/km2 ,用戶體驗速率能達到 1Gbit/s,時延僅為1ms”。
以上就是有關于邊緣數據中心的定義、建設原因及核心技術的全面梳理,如果還想了解更多大數據產業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網站。
推薦閱讀
什么是云原生數據湖?怎么樣?簡單介紹
邊緣設備是什么意思?邊緣設備有哪些?
《開放數據中心標準推進委員會:邊緣數據中心應用場景白皮書(28頁).pdf》
《DPU 加速邊緣計算.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