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分析 > 2022國內ai醫療行業分析,發展現狀及趨勢一覽

2022國內ai醫療行業分析,發展現狀及趨勢一覽

1.AI醫療發展歷程

我國AI醫療行業起1978年,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皆處于緩慢發展階段,直至2018年起,我國AI醫療才開始稍有起色,截止至今,國內AI醫療大致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

(1)探索期——2018年前

1978年,“美幼波肝病診療程序”被認為是第一次將專家系統應用到中醫領域,此后,“中國中醫治療專家系統”、林如高骨傷計算機診療系統”相繼出現,可以認為是醫療Al的雛形;

1996年,專注人工智能研發的廠商相繼出現;

經過20余年的發展,人工智能研發企業數量達到頂峰,2015年后醫療Al投融資數量逐年攀升,百度、阿里、騰訊等巨頭進入市場,市場開始整合。

(2)市場啟動期——2019-2025年

2018年,秉承國家級政策,各省市地方關于醫療Al的政策相繼出臺,推動醫療Al項目落地。2018年,“百度醫靈”,阿里“ET醫療大腦2.0、 騰訊“數字醫療裝備研發專項”等發布、啟動,進一步推高市場熱度。

(3)高速發展期——2025-

經過長期探索,廠商可以找到被用戶付費認可的服務方式,找到合理的盈利模式,IPO開始。

IPO熱點轉移,廠商收入增加,實現盈利。

(4)市場成熟期——未來

經過高速發展,市場進入成熟期。新技術、新替代性模式成為廠商需要面對的新風險。新技術、新替代性模式出現,產品、廠商開始逐漸退出市場。

AI醫療行業

2.AI醫療行業市場現狀

(1)投融資事件

目前,隨著國際和國內AI醫療的熱度持續上升,資本投入了更多關注。2020年我國醫療融資事件數遞減,但融資總額卻強勁走高,到達歷史最高的接近40億元,其中AI新藥研發是最熱門醫療AI融資領域。

2021年9月1日-2022年8月31日(后簡稱2022統計年)總計發生醫療AI相關融資事件112起,相較2020年9月1日-2021年8月31日(后簡稱2021統計年)融資事件總量略有減少。

將2021統計年融資事件進行拆分可見,新藥AI研發以43起名列第一,AI影像37起位居第二。但到了2022統計年,AI影像企業大量遞交招股書導致一級市場融資數量驟降至26起,造成融資總量有所下滑。

(2)細分市場

輔助診療:輔助診療是醫療Al在院內場景應用涵蓋范圍較廣,目前已經實現電子病歷、醫學影像、基因檢測、CDSS (臨床決策支持系統)、輔助治療、醫療機器人等多個應用落地,為實現診療流程標準化賦能,提升診療規范性和準確性。其中,醫療機器人融資規模增速明顯,同時出現很多大額融資,主要集中在手術機器人領域,2021年融資規模達到了15.91億美元。

AI醫療行業

AI+藥物研發:國內Al+藥物研發起步較晚,目前仍處于大規模投入階段,應用主要集中在藥物研發和臨床試驗階段,數據與算法的挑戰也尤為明顯,但已存在商業化結果,科技巨頭和傳統藥企紛紛布局,也涌現了一批專 注于賽道的初創企業,藥物發現與臨床測試階段研發外包市場規模持續增長,Al+藥物研發潛在市場規模大。預計到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到410億元。

AI醫療行業

AI+健康管理:AI+健康管理服務場景集中在健康體檢市場,也可以為企業提供職工健康管理服務以及合作保險公司等,隨著體檢市場規模的持續增長,以及個人用戶的健康管理意識的提升和付費習慣的培養,AI+健康管理也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預計到2023年,我國體檢服務市場規模將達到3364億元。

AI醫療行業

3.AI醫療行業發展趨勢

(1)解決數據壁壘問題,提升數據利用效率

當前,AI醫療行業數據安全存在爭議、數據利用效率低且數據成本高,未來,如何獲取大量優質數據的積累和共享,淬煉出更精準的算法賦能醫療行業的發展將成為AI醫療需要攻克的主要方向。

(2)探索可持續的多元盈利模式,推動醫療Al商業化落地

醫療AI面臨著醫院付費意愿不強、C端用戶使用習慣和付費習慣有待培養、醫保政策等配套基礎設施尚不完善等問題,要實現規模商業化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未來,醫療AI企業將持續探索多元商業變現模式,持續打磨產品,增加產品線,拓展合作醫療機構范圍,以實現可持續盈利。

以上梳理了AI醫療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行業分析欄目。

參考報告:

易觀分析:2022年中國醫療AI市場洞察報告(19頁).pdf

動脈網:2022醫療AI行業報告(91頁).pdf

推薦閱讀:

2022年中國數字醫療商業化發展趨勢及醫療AI公司研究報告(63頁).pdf

36氪:AI醫療行業研究報告(43頁).pdf

本文由作者2200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禁止轉載。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本文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報告

2021年精達股份產品應用與各業務經營狀況分析報告(27頁).pdf
2021年精達股份產品應用與各業務經營狀況分析報告(27頁).pdf

公司扁線技術全行業領先,募資擴產打開新的發展周期公司早在 2015 年就在天津工廠上馬新能源汽車用精密扁線項目,憑借公司在電磁線領域多年的技術積累以及豐富的制造經驗,一舉拿下了嚴苛的日系汽車用精密扁線的訂單,并成功量產,打破了外資漆包線廠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用扁線的壟斷地位。并與合肥工業大學合作研發扁線拉絲模具

精達股份-扁線浪潮席卷龍頭先聲奪人-210707(35頁).pdf
精達股份-扁線浪潮席卷龍頭先聲奪人-210707(35頁).pdf

漆包線其下游應用場景主要包括:家用電器、電力設備、工業電機、汽車、電動工具等。其中,家用電器、電力設備、工業電機合計占比達到 82 %,是最為主要的下游需求。家電業務經過多年的高速發展,已經步入穩定階段,2019 年至今的行業增速基本維持在個位數。根據中國電器工業協會電線電纜分會的測算,漆包線業務區域特征明

【公司研究】精達股份-切入電驅扁線開啟二次成長-210408(31頁).pdf
【公司研究】精達股份-切入電驅扁線開啟二次成長-210408(31頁).pdf

公司扁線技術全行業領先,募資擴產打開新的發展周期公司早在 2015 年就在天津工廠上馬新能源汽車用精密扁線項目,憑借公司在電磁線領域多年的技術積累以及豐富的制造經驗,一舉拿下了嚴苛的日系汽車用精密扁線的訂單,并成功量產,打破了外資漆包線廠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用扁線的壟斷地位。并與合肥工業大學合作研發扁線拉絲模具

2021年精達股份公司未來前景與扁線電機發展趨勢分析報告(35頁).pdf
2021年精達股份公司未來前景與扁線電機發展趨勢分析報告(35頁).pdf

軍工行業增長確定性強,近幾年中國國防支出始終保持穩定增長,未來幾年我國軍用電子、航空航天等行業將快速發展,這些領域的通信終端對信號傳輸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半柔、低損、微細、穩相等高端射頻同軸電纜產品的需求增長將更為明顯。以上領域對高品質的金屬復合導體產品的需求將持續增長。5G 行業應用推廣正在快速落地,保持

【公司研究】精達股份-開啟新的產能擴張新能源汽車發展帶來新增量-20200717[17頁].pdf
【公司研究】精達股份-開啟新的產能擴張新能源汽車發展帶來新增量-20200717[17頁].pdf

證券證券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公司公司深度報告深度報告工業工業| 電力設備電力設備審慎推薦審慎推薦-A(首次首次)精達股份精達股份600577.SH目標估值:4.7-5.2元當前股價:4.23元2020年年07月月17日日開啟新的產能擴張,新能源汽車發展帶來新增量開啟新的產能擴張,新能源汽車發展帶來新增量基礎

2021年精達股份公司競爭優勢與中國電磁線行業研究報告(21頁).pdf
2021年精達股份公司競爭優勢與中國電磁線行業研究報告(21頁).pdf

電機有自供和外供兩類供應形式。電機行業競爭者可以分成整車廠自供和第三方外供兩大類。采取自供的整車廠有比亞迪、北汽新能源和宇通客車,國外如特斯拉和大眾也采用自供的模式。第三方外供可以分成三類:1)主營新能源車電驅動的公司,如上海電驅動和深圳大地等;2)其他技術同源而切入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的公司,例如做控制技術的

精達股份-投資價值分析報告:電機電磁線優質企業受益扁線滲透率提升-210719(22頁).pdf
精達股份-投資價值分析報告:電機電磁線優質企業受益扁線滲透率提升-210719(22頁).pdf

 電機有自供和外供兩類供應形式。電機行業競爭者可以分成整車廠自供和第三方外供兩大類。采取自供的整車廠有比亞迪、北汽新能源和宇通客車,國外如特斯拉和大眾也采用自供的模式。第三方外供可以分成三類:1)主營新能源車電驅動的公司,如上海電驅動和深圳大地等;2)其他技術同源而切入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的公司,例如

寧波精達-公司首次覆蓋報告:專用沖床細分龍頭新能源設備爆發向上-20220120(26頁).pdf
寧波精達-公司首次覆蓋報告:專用沖床細分龍頭新能源設備爆發向上-20220120(26頁).pdf

智能制造 2022 年 1 月 20日 寧波精達(603088.SH) 專用沖床細分龍頭,新能源設備爆發向上 請通過合法途徑獲取本公司研究報告,如經由未經許可的渠道獲得研究報告,請慎重使用并注意閱讀研究報告尾頁的聲明內容。 公司報告 公司首次覆蓋報告 推薦推薦(首次首次) 01 月月 19 日:日:10.0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