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的持續發展也帶來了一定問題,其中就包括不良資產的形成,數據顯示,我國2020年不良資產規模為5.21萬億元,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持續優化不良資產的格局將會是未來經濟發展的持續目標。那么不良資產到底是指什么?銀行的不良資產有哪些?如何處置最好?下面的文章將對此進行回答。
1.不良資產是什么
不良資產指的是銀行業金融機構以及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經營中形成、通過購買或其他方式取得的不良信貸資產和非信貸資產。政府的不良資產,證券、保險、基金、信托的不良資產,非金融企業的不良資產適用統一會計準則,該類不良資產是指企業尚未處理的資產凈損失和潛虧(資金)掛帳,以及按財務會計制度規定應提未提資產減值準備的各類有問題資產預計損失金額。我國銀行不良貸款債權在不良資產行業中占據主要份額。

2.銀行不良資產有哪些
銀行的不良資產包括如下:
(1)銀行不能按時,足額的進行資產重組就是銀行不良資產,銀行不良資產也就是按照不良資產的嚴重程度,可以選擇銀行破產清算或照事先約定的期限、按照事先約定的利率地進行資產重組。
(2)銀行投放貸款處于呆滯就是銀行不良資產,銀行不良資產就是銀行投放貸款后形成的銀行信貸資產中不符合安全性、流動性、效益性原則處于逾期、呆滯、呆賬狀態而面臨風險的部分貸款。
(3)銀行不能正常收回或已收不回的貸款就是銀行不良資產。
3.銀行不良資產的處置方式
(1)剝離體制原因形成的不良信貸資產。國家對銀行和企業的體制性欠賬應拿出一塊體制性資源作補償,把貸款改為投資,就是把企業無法歸還銀行的貸款轉為對企業的投資,主要是指一些關系國計民生及社會穩定的大型企業拖欠的貸款。
(2)專業銀行實行公司化。專業銀行公司化,旨在建立產權明晰,責權分明,不受政府行政干預,“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求平衡,自我約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的經營機制。
(3)構建國有企業集團,推進企業進行資產重組。找法網提醒您,企業集團是適應現代生產力規模經濟要求而產生的一種企業組織形式。
(4)強化銀行信貸管理。
(5)依法治貸。
以上就是有關于不良資產的定義、銀行不良資產內容及處置方式的全面梳理,如果還想了解更多金融行業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無形資產營運是什么?無形資產如何營運?
什么是資產管理業務、信托業務?二者有什么區別?
什么是加密資產?特征是?與數字貨幣的區別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