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鐵鋰是什么?
磷酸鐵鋰是主流鋰電池正極材料,英文簡稱LFP,化學式為LiFePO4。磷酸鐵鋰多用于各種鋰離子電池,少數稱磷酸鋰鐵、鐵鋰等。與傳統的鋰離子二次電池正極材料相比,磷酸鐵鋰的來源更廣泛、價格更低廉、更環保。
磷酸鐵鋰的制備方法主要有固相法和液相法兩種,目前主流的工藝有草酸亞鐵工藝、全濕法工藝、鐵紅工藝、磷酸鐵工藝四種。其中,草酸亞鐵工藝是早期最常見的制備工藝,該種路線下磷酸鐵鋰成本較高。全濕法工藝是比較先進的制備工藝,但是該工藝需要在高溫高壓下反應,不利于工業化生產。鐵紅工藝制備的磷酸鐵鋰通常性能較差,而磷酸鐵工藝最有可能發展為磷酸鐵鋰制備的標準工藝。
磷酸鐵鋰電池在安全性、成本、高溫性能、循環性能方面具有突出的優勢,是商用電動汽車動力鋰離子電池的理想正極材料,預計未來在儲能領域也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四種主流鋰電池正極材料比較分析
正極材料約占鋰電池總成本的40%左右,正極材料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鋰離子電池的綜合性能。鈷酸鋰、錳酸鋰、三元鎳鈷錳(鋁)酸鋰、磷酸鐵鋰是四種已經大規模應用的正極材料。

1.鈷酸鋰
優點:制備簡單、比容量高、綜合性能好。
缺點:鈷昂貴,鈷酸鋰安全性差,不適用于電動汽車和儲能電站。
2.錳酸鋰
優點:制備簡單、原料豐富廉價。
缺點:嵌鋰容量相對較低,且有兩個放電平臺,高溫循環性能較差。
3.三元材料
優點:可逆比容量大、結構穩定、循環性能好。
缺點:含有鈷元素,成本相對較高,安全性能差。
4.磷酸鐵鋰
優點:原料廉價豐富、工作電壓適中(3.4v)平穩,理論比容量較高( 170mAh/g ) ,成本、循環性能、高溫性能、安全性能優勢突出。
缺點:比容量相比三元電池低,低溫環境放電較差。
無論是性價比較高的磷酸鐵鋰電池還是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電池,正極的成本占比都是四大材料中最高的。在磷酸鐵鋰電芯中,正極成本占比約29%;而在三元電芯中,正極成本占比約55%。


內容來源:
《磷化工行業梳理:農化產品為主精細化工品提高產業價值水平-220128(36頁).pdf》
推薦閱讀:
《【研報】新能源與汽車行業新能源鋰電池系列報告之四:鋰電正極高鎳三元與磷酸鐵鋰兩翼齊飛-210118(30頁).pdf》
《【精選】2021年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龍頭德方納米公司競爭優勢分析報告(27頁).pdf》
《廈鎢新能-首次覆蓋報告:鈷酸鋰正極龍頭三元材料領域孕育新機-211220(23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