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格局
自主品牌在國內市場上漸漸發力,新能源汽車行業漸漸形成符合市場發展且競爭力充分的車型體系。由于政策等因素的影響,僅有特斯拉實現了真正意義的全球化銷售,目前市場上的絕大多數車企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依然有賴于本土市場的支撐。中國市場自主化率能夠實現
80%,車企在新能源領域的產品隨著市場的推動快速迭代,漸漸推出了符合中國本土市場并具備競爭力的車型,如比亞迪 漢、蔚來、小鵬、理想,MiniEV 等

在2020年1月-11月,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中特斯拉以15%的市場份額獨占鰲頭,大眾集團占據13%,通用集團、現代起亞汽車集團和雷諾日產聯盟均占據7%的全球市場份額,比亞迪汽車、寶馬集團、戴姆勒集團、吉利控股集團占據6%

2 碳中和目標下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展望
2.1 2025年前
(1)政策層面:中國政府基于環保、能源安全、技術發展的考慮,仍會選擇純電動汽車作為發展方向,優惠政策會偏向于純電動汽車。
(2)技術層面:電動車技術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逐漸推進,續航問題也在不斷改善,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認知、認可程度越來越高,純電動汽車銷量仍會有較快的增長。
(3)電力來源:以化石能源為主,但將逐步建設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廠,儲能設備初步建設。
(4)空間分布:大城市的充電樁建設較為完備,開純電動汽車體驗與傳統汽車相近,但在其他一些充電設施建設還不是十分到位的城市,會選擇混動汽車作為交通工具。
2.2 2025年-2030年
(1)政策層面:政府補貼政策轉換為溫和方式。政策推動因素逐漸減弱,消費者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汽車類型。
(2)技術層面:電動汽車充電技術較為成熟,電池容量滿足大部分出行需求,基礎設施建設也較為完備。人們對電動車的認知改變,自動駕駛技術逐漸成熟極大的方便了生活。電動車、插電混動汽車占有1/3左右的銷量。氫燃料電池成本不斷下降,儲氫、制氫技術獲得突破。
(3)電力來源:化石燃料與可再生能源各占一半,太陽能、風能、核能在發電占比中逐步提高,儲能設備建設較為完善。
(4)空間分布:大中城市充電設備均有較完善的建設,新能源汽車成本逐漸與傳統汽車持平,新能源汽車向中小型城市擴展。
2.3 2030年后
(1)純電動汽車市場占有率不斷提高,混動汽車、傳統汽車銷量下降,在發達地區占有率超過傳統燃油車。
(2)氫燃料電池技術成熟,制氫效率大幅度提高,制氫過程產生的碳排放逐漸減少,政府開始鼓勵氫燃料電池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銷量逐漸提高,與電動汽車銷量逐漸持平。
(3)電力來源:太陽能、風能、核能在占據主導地位,儲能設備建設完善。
2020 年 11 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
(2021—2035
年)》,指出需堅持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發展方向,深入實施發展新能源汽車國家戰略,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加快建設汽車強國?!兑巹潯分赋鑫覈履茉雌嚢l展的愿景為,到
2035 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
20%左右,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燃料電池汽車實現商業化應用,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規?;瘧?。
推薦閱讀:
《【精選】2021年新能源行業日本降碳發展趨勢分析報告(61頁).pdf》
《巨量引擎:中國汽車品牌及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藍皮書(110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