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級多晶硅產業發展現狀
電子級多晶硅指專門用于制造電子元器件和芯片的多晶硅,其特性決定了電子元器件和芯片的品質和性能,是電子產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的電子級多晶硅產業得到迅猛發展,經歷了從小試牛刀到大規模生產的發展歷程。目前,我國的電子級多晶硅產業已發展到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水平,具有完整的產業體系,以及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可滿足絕大多數電子產品的需求。
多晶硅按純度可分為太陽能級和電子級,其中太陽能級多晶硅中硅純度為99.9999%,主要用于太陽能電池芯片的生產制造,電子級多晶硅中硅純度達到99.999999999%,主要用于半導體芯片制造。我國目前的多晶硅總產能為1.9萬t,已有10個省市的19家企業建成了相應生產裝置,年生產規模從100t到1500t不等;在建的多晶硅產能有5.8萬t,涉及16個省市31家企業;還有60家多晶硅企業正在規劃建設中?,F有的多晶硅生產工藝技術主要有改良西門子法、硅烷法等。改良西門子法的生產流程是利用氯化氫和工業硅粉在一定的溫度下合成三氯氫硅,然后對三氯氫硅進行分離精餾提純,提純后的三氯氫硅在氫還原爐內進行化學氣相沉積反應得到高純多晶硅。國內外現有的多晶硅廠大多采用此法生產太陽能級與電子級多晶硅,目前,該方法所生產的多晶硅占世界多晶硅生產總量的70%~80%,但此方法的核心技術至今壟斷在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家的幾家大企業手中,并對中國實行技術封鎖、市場壟斷,國內多晶硅項目大多引進俄羅斯技術,工藝水平相對落后。硅烷法與改良西門子法接近,只是中間產品不同,改良西門子法的中間產品是三氯氫硅,而硅烷法的中間產品是硅烷。硅烷法首先通過四氯化硅氫化法、硅合金分解法、氫化物還原法、硅的直接氫化法等方法來制取硅烷,然后將制得的硅烷氣提純后在熱分解爐中生成純度較高的棒狀多晶硅。與改良西門子法相比,該工藝生產的多晶硅純度高,對生產的安全性要求也較高。改良西門子法和硅烷法既可用于電子級多晶硅的生產,也可用于太陽能級多晶硅的生產
電子級多晶硅產業發展難題
近年來,在“一帶一路”政策的不斷拓展和加深推動下,我國電子級多晶硅產業發展逐步優化,但仍存在著一些挑戰。
首先,我國電子級多晶硅產業的技術和設備水平落后,多晶硅晶體硅含量不夠高,優質多晶硅晶體也很難獲得,質量維持和穩定性差,導致制程設備改進投入大,成本上升,生產效率低了很多。
其次,我國電子級多晶硅產業受到環境條件的制約,污染較嚴重,環境監督力度加大,一些以前可以承擔產業發展負擔的企業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響。
此外,由于目前我國汽車電子技術發展緩慢,高端電子產品的需求量較小,使得電子級多晶硅行業的發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其存在的問題也顯而易見。
解決上述問題,需要提高多晶硅產品的質量和可靠性,加大研發力度,完善生產工藝,加強政府監管,調整市場環境等措施。同時,日益加強的國際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也在激發我國多晶硅產業的發展,促使企業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提升產品質量。未來,我國電子級多晶硅產業將會取得更大發展,在晴雨表中填補一顆新的璀璨星。
總之,通過深入了解我國電子級多晶硅產業發展現狀和存在的難以克服的難題,將有助于我們立即采取有效行動,積極推動我國電子級多晶硅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