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跨鏈
跨鏈(Inter-Blockchain)指的是通過一個技術使價值跨越鏈與鏈之間的障礙,實現直接流通。區塊鏈是分布式總賬的一種:一條區塊鏈是一個獨立的賬本,兩條不同的鏈是兩個不同的獨立的賬本,兩者之間無關聯,本質上價值無法實現賬本間轉移。但對具體的某個用戶來說,在一條區塊鏈上存儲的價值能夠變為另一條鏈上的價值,這就創造了價值的流通??珂溸^程必須保證跨鏈信息真實可信以及整個跨鏈交易的原子性(指交易處理的某個環節停止,整個交易能夠撤銷,而不會存在部分成功、部分失敗的情況)。

2 跨鏈技術分類
現有的跨鏈技術方案主要有四大類,分別是公證人機制(Notary
schemes)、側鏈/中繼(Sidechains/relays)、哈希鎖定(Hash-locking)、分布式私鑰控制(Distributed private
key control)等。
(1)公證人機制(Notary
schemes):在此機制下,跨鏈雙方共同引入一個共同信任的第三方作為中介,由這個共同信任的中介進行跨鏈消息的驗證和轉發。
(2)側鏈/中繼(Sidechains/relays):側鏈技術是相對于主鏈而言的,側鏈需要一份實現主鏈網絡數據獲取的智能合約,其中包含側鏈數據和主鏈數據切換機制的方法,通過智能合約使主鏈和其它側鏈進行交互。中繼技術將私有鏈/聯盟鏈融入到公有鏈的共識網絡中,同時又能保有私有鏈/聯盟鏈的原有的數據隱私和許可使用的特性,因此中繼技術也可以將多個區塊鏈互相連接,實現區塊鏈的即時拓展性和可擴展性。

(3)哈希鎖定(Hash-locking):能夠構建多個不同的鏈下支付通道,通道共同構成一個網絡。交易雙方的數目比較小的微支付能夠利用一系列的鏈下協議完成,拓展主鏈的性能,實現跨鏈。

(4)分布式私鑰控制(Distributed private key
control):是基于密碼學中的多方計算和門限密鑰的一種技術,通過采用分布式節點來控制區塊鏈系統中各種資產的私鑰,分離數字資產的使用權和所有權,安全轉移鏈上資產的控制權至非中心化系統中,同時把鏈上的資產映射到跨鏈中,實現不同區塊鏈系統間的資產流通和價值轉移。

3 為什么要跨鏈
(1)跨鏈有助于解決鏈與鏈之間價值流動受限的問題。由于當前區塊鏈應用場景豐富,但鏈與鏈之間壁壘高,缺乏統一的互聯互通機制,而單鏈受到去中心化、可擴展性和安全性的權衡的限制,難以支持高交易吞吐量和低延遲的業務應用,通過跨鏈技術有助于解決上述瓶頸,實現多鏈協作的多層多鏈架構。
(2)跨鏈有助于實現資產跨鏈:通過跨鏈技術,不同區塊鏈的用戶可以完成積分、證件、收藏品等資產的跨鏈轉移。
(3)跨鏈有助于實現數據跨鏈:用戶可以通過跨鏈技術完成不同區塊鏈上數據的更新和同步,將同構鏈/異構鏈的鏈上賬本數據進行可信傳遞。
(4)跨鏈有助于實現業務跨鏈:跨鏈技術幫助區塊鏈服務商實現業務高耦合、流程復雜的異構區塊鏈間的業務橫向打通。通過跨鏈技術,相同或是不同的區塊鏈服務主體能夠擴大業務規模,提高技術服務能力。
(5)跨鏈有助于打通聯盟鏈與公有鏈:基于跨鏈技術,聯盟鏈的資產可以連入全球的公有鏈,從而獲得更為廣泛的認證
來源:《通信行業區塊鏈系列報告五:鏈間通信創造價值流動跨鏈技術應用勢在必行-220116(18頁).pdf》
推薦閱讀:《中鈔區塊鏈技術研究中心:陸羽跨鏈協議白皮書(29頁).pdf》
《微眾銀行:WeCross技術白皮書:區塊鏈跨鏈協作平臺(44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