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電氣:駕馭數字化轉型-數字化賦能綠色智能制造高管洞察2022(42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施耐德電氣:駕馭數字化轉型-數字化賦能綠色智能制造高管洞察2022(42頁).pdf(42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數字化賦能綠色智能制造高管洞察 2022施耐德電氣商業價值研究院成立于 2021 年 5 月。遵循嚴格的方法和為社會做貢獻的使命,我們通過對中國經濟、產業和商業進行嚴謹、實用和創造性的研究,為公眾和商界提供融合全球智慧的專業洞見,致力于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社會和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領先智庫。我們的研究團隊匯集了綠色智能制造、綠色能源管理領域的一線專家、深耕前沿技術的研發工程師、參與行業政策和標準制定的專家學者,也聚集了來自業界各科研院所的學術界領袖、為企業掌舵的管理層,以及來自于通訊、信息安全、互聯網、管理咨詢、市場研究等領域的生態伙伴專家。我們的研究內容涵蓋行業、技術、宏觀等方面,同時基于自身發
2、展以及所提供的企業咨詢服務中的積累,將深入探討企業戰略、研發管理、供應鏈管理、營銷、財務、人力資源、品牌推廣等話題,并與社會積極分享研究成果。我們的研究方法結合定性和定量分析,通過一線調研,以數據驅動分析,實現深層價值提煉,進而幫助企業中高管理層把脈宏觀,見微知著,助力企業探索可持續發展之道,把握時代機遇,加速變革轉型。施耐德電氣 商業價值研究院介紹推薦序1前言:企業數字化轉型進展與挑戰31規劃先行 111.1頂層規劃 以最小投資達成最大收益121.2戰略制定五大基石 定制、迭代是主旋律152場景聚焦 182.1場景驅動確立八大價值場景192.2行動指南最大化協同軟硬件等各方資源243敏捷韌性
3、253.1應對復雜環境,企業須提升敏捷韌性263.2打造敏捷韌性的關鍵 供應鏈274生態共贏324.1數字化轉型呼喚生態圈334.2聯合創新是生態圈重要合作模式354.3聯合創新之三大挑戰與應對37結語:加速轉型邁向綠色智能制造 39關于作者 40 目錄CONTENTS1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制造業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內容。數字化轉型作為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重要手段,是數字經濟的主戰場。推進數字技術與生產經營管理深度融合,對制造業進
4、行全流程、全鏈條、全要素的數字化改造,可以有效推動制造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實現從數量擴張向質量提升的 轉變。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深入實施數字經濟發展戰略,數字經濟成為我國經濟發展中創新最活躍、增長速度最快、影響最廣泛的領域,推動生產生活方式發生深刻變革。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全球數字技術和產業發展深度交融,積極參與數字經濟國際合作是促進高水平開放的重要路徑。作為從事國際產業合作的專業機構,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長期以來圍繞數字技術、數字基礎設施、融合應用、國際規則制定等數字經濟發展重點領域,打造高質量的多雙邊國際合作平臺,為我國構建良好數字經濟國際合作環
5、境做出積極貢獻。這次與施耐德電氣商業價值研究院共同編寫的駕馭數字化轉型 數字化賦能綠色智能制造高管洞察2022報告,基于對10大主要行業,125家制造企業高管的調研和訪談,客觀全面地呈現了當前中國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現狀和面臨的主要挑戰,深刻洞察總結了企業數字化轉型領軍企業在規劃先行、場景聚焦、敏捷韌性、生態共贏四方面的重要成功經驗。數字化浪潮席卷之下,只有能夠成功駕馭數字化轉型的弄潮兒,才能在大浪淘沙中基業長青。希望我們的報告能夠有助于廣大制造企業更好把握數字化轉型的戰略戰術,實現高質量 發展。推薦序:加快數字化轉型 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 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副主任 羅發明
6、2推薦序:數字賦能 加速邁向可持續的未來工業從手工流水的早期工廠到無人值守的智慧工廠,從大規模、大批量的剛性生產到模塊化、定制化的柔性生產,從事后維護到AI、大數據賦能的預測性維護,從封閉的專有體系轉向開放自動化工業領域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變革與進步,不難發現,數字化技術正是實現諸多轉變的重要基石。無論是基于企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抑或平衡“人、利潤、地球”三重底線,工業企業都需要在各個層面提升自動化水平、業務敏捷性、創新與可持續能力。未來工業側重數字化與可持續的雙維發展,隨著科技產業化的步伐逐步加快,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只有在數字化思維加持下,智能制造與綠色制造并舉,才能實現企業的高質量可持續
7、發展,以數字化賦能的綠色智能制造,正推動工業領域加速邁向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工業:數字化解決方案是引領零碳時代,驅動未來工業發展的關鍵。我們需要將5G、AI、大數據、數字孿生、工業物聯網等數字化技術引入到工業設計、生產、運營、營銷的全過程,以數字化手段增強工廠的信息感知能力,充分挖掘和利用數據價值,提升資源配置與運行效率,實現企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最大化。數字化運營很 大 程 度 上 改 變了工 業領域的工作方式,使其變得更安全、更高效、更具價值。秉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我們認為數字化的本質與最終目的仍是賦能員工,進而賦能管理、賦能決策。得益于數字孿生技術和運營人員培訓模擬軟件等新興技術的支持,現有
8、人才的能力得以提升,也培育出更多復合型人才,更好地順應數字化時代的發展需求;另一方面,強大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 工業自動化業務中國區負責人 龐邢健的數字化能力與先進的技術洞察及深厚的行業Know-How 和業務專業知識相結合,護航工業企業的數字化升級與落地之路?;貧w業務價值,只有結合具體工業應用場景,為用戶帶來可衡量價值的數字化技術才能激發出工業場景生產力與效率的極大潛力。智能、互聯,數字化的底層邏輯決定了任何一家企業都難以憑借一己之力掌控數字化世界。只有積極擁抱產業生態,與產業鏈上下游合作伙伴攜手,才能更好地應對市場上各項不確定性因素以及不斷變化的市場態勢。見微知著,一幅未來工業的“數字化”
9、畫卷正徐徐展開,我們需要更為“大膽”地行動起來,施耐德電氣將持續強化包括軟件在內的數字化優勢,依托軟硬件、服務與生態的全面協同創新,攜手創新生態圈與產業鏈上下游合作伙伴,助力工業企業高效率、高韌性、高水平地邁向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工業。駕馭數字化轉型數字化賦能綠色智能制造高管洞察2022也是施耐德電氣商業價值研究院針對工業領域推出的一系列思考之一,從綠色智能制造到工業碳中和,再到細分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從碳中和物流園區到工業信息安全,開啟洞察報告與施耐德電氣一起洞悉工業未來圖景吧!推薦序3 駕馭數字化轉型前言:企業數字化轉型進展與挑戰調研范圍(此次調研由施耐德電氣商業價值研究院與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
10、濟技術合作中心聯合發起)125家制造企業高管參與本次調研10大主要行業門類90%的受訪者擔任數字化轉型高級管理職務*74%調研企業屬大型和特大型企業機械制造化工油氣建材電子制造特大型企業(年收入 50 億元)電器制造其他中型企業(4 億元 年收入 0.2 億元)汽車制造礦業冶金制藥食品飲料大型企業(50 億元 年收入 4 億元)38%37%26%*包括董事長、總裁、信息化總監、IT與數據管理負責人等注釋:個別圖表使用了2022年與2021年調研對比數據,因各年調研企業不同可能存在對比差異,但不影響整體趨勢判斷 22%15%13%10%9%8%7%6%6%5%4進展一:轉型加速,五成以上受訪企業
11、達到先進水平在席卷全球的數字化浪潮中,中國制造企業正躬身實踐數字化轉型并取得了長足進展:從圖1可以看出:處于“先進數字化水平”的企業比例從2021年的45%上升到2022年的54%;且從圖2實施階段來看,處在“全面推進階段”和“成熟優化階段”的企業比例都分別提升了15%和1%。這些數據變化背后的原因是:越來越多企業意識到必須在數字化顛覆大潮中求生存、謀發展。宏觀政策:“十四五”規劃提出,到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 GDP 比重達到10%,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市場需求:制造業由批量化向定制化的生產方向發展,需利用數字化手段加快滿足客戶定制化、多樣化和高
12、端化需求;企業自身:企業增長模式逐步從高耗能、粗放型轉向精細化、智能化的高質量增長方式,數字化轉型是企業提升運營管理水平、構建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機遇。2022年與2021年企業數字化水平對比*基礎數字化水平:信息化水平還比較低或信息化工具僅在局部環節應用*先進數字化水平:能夠實現各獨立系統間的互聯互通或數據價值的鉆取與分析(圖 1、圖 2)數據來源:施耐德電氣商業價值研究院 綠色智能制造高管調研 2021 vs.2022您認為貴企業現階段的數字化水平如何?(單選)您認為貴企業的工廠數字化處于何種階段?(單選)基礎數字化水平*先進數字化水平*成熟優化階段 全面推進階段戰略規劃及局部試點階段模式創新
13、階段 前言:企業數字化轉型進展與挑戰55%100%100%100%100%65%20%12%26%5%11%4%57%46%45%54%2022年 2022年 2021年 2021年 5“數字化轉型是必選題。從外部看,有國家監管要求如完善藥品信息化追溯體系、推進藥品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等;從內部看,數字化是對藥品的質量管理、研發水平、生產管控、供應鏈管理等各環節的重要助力?!敝袊锛夹g股份有限公司信息部負責人 姜寶剛“隨著人口紅利慢慢消失,制造業的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提升會成為中國經濟未來發展要求。如何繼續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答案就在數字化轉型?!蹦暇┬茇堧娮友b備有限公司人工智能研發中心主
14、任 應仲文 駕馭數字化轉型6“施耐德電氣有186年的歷史,從一個非常傳統的制造業慢慢轉型過來。我們最早是做鋼鐵,在當時工業產業革命最輝煌的時候,我們逐步轉型到電力;70年代,逐步明確兩個大方面,一個是能源管理,一個是自動化;現在所謂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中,通過數字化真正賦能,將能源領域與自動化結合提升效率,產生更多潛力?!笔┠偷码姎馊驁绦懈笨偛?、中國區總裁 尹正進展二:戰略聚焦,促進業務高效和可持續發展數字化轉型應服務于企業戰略目標 即促進業務高效和可持續發展:對于存量業務而言,意味著降本增效、管理變革等;對于增量業務而言,則意味著模式創新、新業務增長等。(圖 3)數據來源:施耐德電氣商業價值研
15、究院 綠色智能制造高管調研2022提高效率、降低運營成本管理變革提速制造/業務模式創新解決生存問題業務增長客戶體驗提升27%22%17%14%12%8%請問貴企業數字化轉型計劃達成或已經達成以下哪些戰略目標?(最多選四項)前言:企業數字化轉型進展與挑戰7進展三:數據采集初見成效、數據應用有待提升數字化時代數據成為新的生產要素,也體現企業的創新能力。此次調研結果表明:領軍企業基本做到了數據全面采集,后續工作重點在于挖掘數據價值;而非領軍企業的首要挑戰是如何加強底層數據采集工作。企業數據治理現狀(百分比為達到相應數據治理能力的企業比例)14%8%61%數據采集:利用多種采集方式(掃碼、RFID、P
16、LC)實現了數據全面采集,建立數據平臺數據分析:集團級別有專門的數據分析團隊,有統一的數據分析平臺和工具支持數據整合:搭建數據統一模型,按照端到端業務流程,重構以對象、事件和流程為視角的數據結構數據應用:能夠利用模型實現縱向一個目標,一套方法,一個模型的工作方式不斷優化和賦能業務(圖 4)數據來源:施耐德電氣商業價值研究院 綠色智能制造高管調研2022“數字化轉型要先有數字,所有生產過程的數據采集要到位,現在很多企業沒有真正把一個車間的所有數據采集全。如果底層信息不能完整地采集上來,數字化轉型就是空中 樓閣?!苯K康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 紀志成 駕馭數字化轉型領軍企業非領軍企業6%42
17、%1%26%89%8企業數字化轉型面臨重重挑戰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但是其進一步推進提升還面臨諸多挑戰,在實施數字化轉型的企業中,超過50%的企業未達轉型預期1。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問題:制定戰略目標92%的高管認為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前提是清晰、定制化的戰略規劃,但已經制定轉型戰略并展開行動的企業僅占 50%90%的高管認同數字化轉型要找準切入點,但是場景眾多、如何抉擇?96%的企業供應鏈受到疫情沖擊,企業應如何利用數字化轉型提升響應速度和抗風險能力?83%的高管認為數字化時代,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擴展至生態圈。企業應如何與其所在的生態系統互動,加速轉型從而創造新的發展機遇?平衡效率韌性挖掘實施
18、場景共創創新生態(圖 5)數據來源:施耐德電氣商業價值研究院 綠色智能制造高管調研2022 注1:施耐德電氣商業價值研究院數字化賦能綠色智能制造高管洞察2021報告 前言:企業數字化轉型進展與挑戰9領軍企業成功駕馭轉型,凸顯四大價值主張在數字化轉型道路上,各企業取得的收益不盡相同。在參與本次調研的125家企業中,我們從企業運營水平和企業數字化水平兩個維度定義出19家數字化轉型領軍企業,并在接下來的報告內容中嘗試對其成功經驗進行總結,以助力更多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領軍企業定義企業運營水平高高低低企業數字化水平領軍企業占比:15%領軍企業定義標準:企業運營水平高:行業排名前5%,且營收
19、規模10億元 企業數字化水平高:數字化應用場景和數據治理能力兩個維度合計滿分60分,領軍企業得分40分(圖 6)來源:施耐德電氣商業價值研究院 綠色智能制造高管調研2022 駕馭數字化轉型10領軍企業在數字化轉型浪潮中脫穎而出,并在營收增長、管理變革等方面獲得長期競爭優勢。這些少數突圍者到底有何過人之處?他們又做對了什么?對此我們進行了廣泛調研和總結,結合當前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面臨的實際情況,發現領軍企業在以下四方面表現突出:領軍企業善于從以下四方面推動轉型:規劃先行、場景聚焦、敏捷韌性、生態共贏規劃先行場景聚焦敏捷韌性生態共贏100%(領軍企業中已制定轉型戰略并開展行動的企業比例)1.5倍(
20、領軍企業與非領軍企業數字化場景整體成熟度對比)*10%(領軍企業相對非領軍企業抗風險 能力提升的百分點)*79%(領軍企業中處于開放式創新和生態創新階段的企業比例)*:整體場景包括研發設計、精益生產、供應鏈管理、資產管理、服務主動化、能源管理、碳排放管理、業務模式創新得分加總*:此處抗風險能力主要指供應鏈受疫情影響程度,影響程度越低代表企業抗風險能力越強(圖 7)數據來源:施耐德電氣商業價值研究院 綠色智能制造高管調研2022 前言:企業數字化轉型進展與挑戰啟程路徑著力融合111規劃先行系統的規劃無疑是一種預先的演練,不僅可以提早發現問題,還可以從最佳實踐中獲取經驗,構建更適合自身的推進方式,
21、并且也能夠在遇到變化和困難之時堅持既有方向確保結果達成。12“數字化轉型是大方向,剛開始肯定要謀劃好、定位要清楚,到底為什么做數字化;定位好了后面就是資源怎么配備?!毙馒P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副總經理 趙春財1.1 頂層規劃以最小投資達成最大收益超八成領軍企業認同規劃先行數字化轉型是系統工程,如何統一戰略方向、找準實施場景、調配系統資源,并在實踐中不斷調整,將考驗領導者的戰略眼光和頂層規劃能力。從調研結果來看,84%的領軍企業非常認同頂層規劃的重要性,占比遠超非領軍企業。(圖 8)數據來源:施耐德電氣商業價值研究院 綠色智能制造高管調研2022 請問您在多大程度上認同“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前提是清
22、晰、定制化的數字化戰略”?(單選)(5分為非常認同,1分為非常不認同)84%58%16%33%0%0%0%0%0%8%5分4分3分2分1分領軍企業非領軍企業 規劃先行13“對于盈趣而言,數字化轉型是內外部因素雙驅動下的必然選擇:從內部看在企業發展中發現短板,而數字化能帶來提升;從外部看很多海外客戶需要進行過程管理,傳統方式是海外客戶派專人來現場1-2個月管理質量、把控供應鏈等環節,而數字化轉型可以實現數據透明化,海外客戶可以全流程同步自己所要的數據和信息,節約了成本,從而也提升了盈趣作為全球創新消費電子成果研發和產業化基地的競爭優勢?!睆B門盈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 陳建成領軍企業戰略制定已
23、形成先發優勢盡管企業認識到頂層規劃對于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但制定戰略步伐并不一致:100%的領軍企業都已制定轉型戰略并展開行動,與非領軍企業相比先發優勢明顯。請問貴企業數字化轉型戰略規劃的現狀是?(單選)領軍企業非領軍企業100%10%27%21%0%0%0%42%尚未制定 數字化轉型戰略正在制定 數字化轉型戰略已制定數字化轉型戰略 但是尚未開展行動已制定數字化轉型戰略 并開展相應行動(圖 9)數據來源:施耐德電氣商業價值研究院 綠色智能制造高管調研2022 駕馭數字化轉型14頂層規劃推進挑戰 不同企業差異明顯調研發現,企業在頂層規劃制定中普遍面臨幾大挑戰,但對不同階段的企業,挑戰的優先級也不
24、盡相同。從前三大挑戰來看,領軍企業更加注重“抬頭看路”利用規劃明確數字化轉型對于企業的長期競爭力提升和投資回報;而非領軍企業更加注重“低頭干活”企業往往面臨更大的短期生存壓力,而忽視頂層規劃價值和發展的可持續性。請問貴企業做數字化轉型規劃時面臨的挑戰是?(多選)領軍企業面臨的挑戰非領軍企業面臨的挑戰 目標不明確、成功標準不清晰 21%0%如何實現長期發展和 短期利益平衡25%20%頂層規劃難以落地實施 16%27%2缺乏全局觀和 系統規劃能力 30%0%投資收益回報難以衡量32%23%3頂層規劃如何持續提升 企業競爭力31%27%1213注釋:百分比為選擇5分即挑戰非常大的企業比例(圖 10)
25、數據來源:施耐德電氣商業價值研究院 綠色智能制造高管調研2022“公司數字化轉型規劃的挑戰是轉型策略怎么定:一種說法是從下到上,像搭積木一樣搭起來;另外一種說法是從集團角度、最高層來推動,下面各個部門再展開;還有一種混合方式由最高層決定、又結合業務部門需求。目前業界比較大的挑戰是,頂層架構規模非常大的話投資回報就可能很難衡量?!惫诮菘萍加邢薰局圃霫4.0負責人 王多福 規劃先行15數字化轉型戰略規劃因行業、企業的差異需要定制化。施耐德電氣商業價值研究院在自身實踐和咨詢經驗基礎上,以尋找方向鎖定收益對標先進借力技術補齊能力為主線,從“定目標”和“找路徑”的角度,總結出戰略制定五大基石2:定目標
26、:戰略意圖和市場洞察的價值在于助力企業尋找轉型方向、鎖定中長期收益;找路徑:最佳實踐、技術趨勢和能力差距的價值是將企業中長期收益的方向、目標轉化為組織能力的過程。各個視角不是孤立不變的,企業還需根據自身實踐和環境變化,進行動態調整。1.2 戰略制定五大基石定制、迭代是主旋律注2:“戰略意圖”和“市場洞察”部分關鍵問題參考陳雪頻著一本書讀懂數字化轉型 駕馭數字化轉型16數字化轉型戰略制定五大基石:戰略意圖、市場洞察、最佳實踐、技術趨勢、能力差距“集團層面非常重視數字化,會主導和把握數字化戰略規劃大方向、子公司參與,子公司可以圍繞大方向有一定自主權,包括具體策略、實施展開?!编嵵萏趴煽诳蓸凤嬃嫌?/p>
27、限公司資訊科技部經理 王志主要目標:認知、補齊組織能力差距關鍵問題:目前公司數字化轉型現狀如何?與企業績效KPI或目標的差距在哪里?需要構建哪些能力?如領導力、員工能力如何與數字化目標匹配;組織結構設置、激勵政策;執行力建設等主要目標:學習最佳路徑、減少風險關鍵問題:本行業有哪些最佳實踐?跨行業有哪些最佳實踐?(圖 11)來源:施耐德電氣商業價值研究院 內部視角外部視角能力差距5戰略意圖12市場洞察4技術趨勢3最佳實踐數字化轉型 價值/效益主要目標:合理利用技術為企業創造最大收益關鍵問題:成熟技術:如何最大化利用成熟技術達到最大收益,如自動化技術對產能的釋放、能源管理技術助力雙碳目標的實現等
28、前瞻技術:未來行業有哪些技術創新?這些技術創新將如何影響到企業的 創新?規劃先行主要目標:了解市場機會和客戶需求關鍵問題:行業數字化整體水平如何?數字化對企業的競爭環境有什么影響?數字化對客戶價值有哪些 影響?主要目標:制定方向、統一共識關鍵問題:企業將在哪些領域實現數字化轉型?數字化會為企業創造哪些 價值?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愿景和短期目標是什么?17攜手欣美探索智慧工廠轉型建設客戶背景及挑戰:欣美公司立足成套電氣制造行業,業務覆蓋國內及多個東南亞國家,現已形成年產值逾10 億元的生產規模。2019年欣美公司啟動了智慧工廠建設的戰略規劃,希望以打造集團及業內標桿的“燈塔工廠”為標準,建設現代化的
29、數字化工廠,為業務發展注入內生動力;在此背景下,欣美進行轉型面臨的挑戰有:如何制定適用于欣美的最佳轉型目標與轉型戰略,以達成數字化轉型與建設智慧工廠的目標;需要引入先進企業管理理念與數字化轉型方法支撐轉型落地;需要制定明確的轉型規劃與實施路線圖,配合組織變革等抓手確保轉型成功。施耐德電氣解決方案:施 耐 德 電 氣 與 欣 美 圍 繞 以“數 字 化 轉 型 頂 層 規 劃”,“精 益 生 產 規 劃 與 建 設”,“綜合能源管理規劃”為轉型切入點,助力欣美電氣全面啟動智慧工廠建設,探索成套電氣設備行業發展的新模式,利用技術賦能,重塑業務能力,逐步踐行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戰略決策??蛻魞r值:在施耐
30、德電氣解決方案的助力下,欣美電氣在數字化轉型頂層規劃、精益試點產線、精益體系評估方面都取得明顯價值:頂 層 規 劃:完 成 總體藍 圖 設 計 和 1-2年 的 轉 型 提 升 關 鍵 話 題 與 實 施 路 線 圖,包 括 精準 營 銷 規 劃、供 應鏈 體系 規 劃、綠 色 的 設 備 能 源管 理、工 業 互 聯 平臺頂 層 規 劃及設 計等;精益試點產線:完成精益試點產線改造,建立合理的車間整體布局,節省生產區域面積;減少在制品,提升生產效率;排程、生產管理模式更加合理,縮短了制造周期;提供全過程詳細的作業指導,提高員工作業安全保障;精益體系評估:樹立精益建設目標,循序漸進地逐步構建精
31、益體系;綜合能源管理:完成企業綠色設備能源管理及工業互聯平臺方案規劃,助力欣美降低度電成本,減少一次設備擴容投資,推動能源精細使用。駕馭數字化轉型182場景聚焦把各個場景當成相對獨立的單元進行設計和管理,可成為局部達成數字化轉型效果的關鍵抓手。隨著一系列關鍵場景數字化的實現和業務價值的形成,強化企業推動轉型的決心。19數字化轉型要以場景驅動,新技術要真正落地、發揮作用,就需要融入各行業的生產、運營場景。我們從制造業企業常見八大場景出發,發現數字化在精益生產實踐最為成熟,是所有企業的必選題;而碳排放管理是新生事物,關注度正不斷提升。2.1場景驅動確立八大價值場景精益生產是必選題 碳排放管理關注度
32、不斷提升主要場景對比 領軍企業 vs.非領軍企業(各場景成熟度打分,滿分為5分)4.03.93.73.73.73.63.63.12.72.62.62.62.42.42.22.0(圖 12)數據來源:施耐德電氣商業價值研究院 綠色智能制造高管調研2022精益生產能源管理研發設計資產管理碳排放 管理服務 主動化業務模式創新供應鏈 管理領軍企業非領軍企業企業平均 駕馭數字化轉型20從前面主要場景成熟度對比來看,精益生產得分最高(圖12),這表明隨著制造業不斷升級,企業認識到精益生產在控制成本、提高效率及優化質量等方面創造優勢。為了幫助企業更好地了解精益生產并逐步搭建起精益階梯,施耐德電氣將精益生產按
33、成熟度劃分為5級(圖13),并根據不同的成熟度提出了企業相應的發展方向(圖14)。精益生產 內部效率提升仍是企業第一選擇精益生產成熟度劃分(百分比為處于不同成熟度的企業比例)(圖 13)數據來源:施耐德電氣商業價值研究院 綠色智能制造高管調研20222%維持傳統手工生產傳 統手工生 產,只關注產量,還未到追求精益的階段39%產線生產操作環節應用精益生產精益生產的范圍目前只在產線生產操作 環節,沒有與 數字化相結合生產流程優化與系統賦能結合精益生產流程優化與數字系統賦能相結合,達到精益數字化水平26%自動化與數字化系統賦能結合基本實現自動化與數字化的結合。通過數字化技術反向優化自動化,提升精益水
34、平28%5%生產資源自組織、自優化基于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生產資源自組織、自優化,滿足個性化、柔性化生產需求 場景聚焦1234521精益生產在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特點及轉型方向(圖 14)來源:施耐德電氣中國綠色智能制造管理咨詢團隊階段特點:精益轉型方向:轉型收益:生產流程不連續 業務流程與生產流程協同性差 運營數據收集與分析缺失 轉變中高層管理理念 搭建精益方法論 基于精益工具展開實踐 嘗試通過數據進行管理 中層管理者在精益思維下領導力提升 業務流程的優化與協同改善 企業效率的整體設計與評估 結合業務特點開始考慮數字化需求 數字化深度融入業務管理與生產流程 指導未來智能制造的戰略 規劃 有持續改
35、善的規劃團隊和創新平臺 員工數字化能力提升 生產布局與產線設計統籌考慮 業務流程與生產流程的協調性增強 能夠透過數據看問題,嘗試自我改善 生產流程依托數字化平臺進行運轉 業務流程數字化提升了管理 效率 數據自動采集與分析,助力持續改善績效指標的提升(生產效率、生產周期、質量、財務等)實現可視化管理,提升管理效率清晰的智能制造戰略及規劃藍圖精益人才的培養精益啟蒙與初步實踐階段精益全面 提升階段行業標桿與持續改善階段31245“光伏行業以前注重擴大規模、增長模式粗放,對于數字化轉型和精益生產重視不夠。隨著近兩年行業競爭不斷加劇,企業降本增效壓力增大,加快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和精益管理實踐,成為當前階段
36、提升企業競爭力的不二選擇?!碧┲葜衼砉怆娍萍加邢薰靖笨偨浝?李熾 駕馭數字化轉型22精益管理助力配電箱廠數字化轉型客戶背景及挑戰:配電箱產品具有結構復雜、定制化、少量多樣的特點,導致企業生產工藝多樣、物料管理困難、生產周期長等運營管理痛點。作為首批引入施耐德電氣綠色智能制造精益咨詢落地的多家客戶,希望在精益化及數字化轉型之路上走在競爭對手前面,領跑低壓終端配電設備行業。施耐德電氣解決方案:首先,是精益改造試點產線,以一條產線精益改進為切入點,設計流動式產線代替“地攤式”生產,引入流動、齊套生產方式,積累精益示范經驗;其次,配備生產過程的績效即時化管理及目視化管理監控生產狀態,打造透明化工廠基
37、礎;再次,培養精益相關人才,確保精益化轉型可持續發展;最后,樹立精益建設目標與路徑,循序漸進開展變革項目,逐步構建精益體系??蛻魞r值:引入能確保生產流動起來、減少在制品、生產效率提升的生產方式(生產能力提高20%、庫存減少75%);培養科學的計劃排程、生產管理模式,縮短制造周期(交貨期縮短59%);利用新技術及工位設計,提升效率(產線面積節省30%);引入即時化管理工具與建議,推動管理變革。場景聚焦23碳排放管理 企業開始積極探索低碳轉型為了將全球變暖控制在1.5攝氏度(與工業化前的水平相比),必須在2030年前減少30-50%的碳排放,在2050年前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3。實現低碳發展已成為全
38、球共識,中國也提出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碳減排目標,其中企業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主體。從本次調研數據看,企業在碳排放管理實踐上開始積極探索,雙碳相關行業、區域政策也在完善中。挑戰之處也是機遇所在,我們建議企業盡早展開分析和行動,以此構建企業的長期競爭力。相關洞察可關注施耐德電氣商業價值研究院發布的 碳中和及可持續發展高管洞察 系列報告。注3:施耐德電氣 回到2050 1.5C 比想象中更可行報告碳排放管理成熟度劃分(百分比為處于不同成熟度的企業比例)(圖 15)數據來源:施耐德電氣商業價值研究院 綠色智能制造高管調研2022“雙碳戰略對于國家和企業都有很現實的
39、意義。對于企業來說,部分省市企業需要進行碳履約,和企業的用能總量和用能結構直接相關,超過核定值的碳排放量企業需要到市場上購買,另外能源的價格也是呈現上漲的趨勢,所以從社會環境因素和企業發展的成本因素考慮,企業必須走節能減碳的發展道路?!北本┦卒摾滠埍“逵邢薰臼紫こ處?李鳳惠30%無管理沒有碳排放管理體系、制度和工具39%手工管理制定碳排放管理制度、具有手工 量化能力和工具企業級碳排放管理開發企業碳信息管理系統,對碳排放源進行追蹤、核算和分析18%產品級碳排放管理實現產品層級的全流程碳排放追蹤、核算和分析8%5%平臺級碳排放管理搭建碳排放管理開放平臺,積極參與碳交易 駕馭數字化轉型12345
40、242.2行動指南最大化協同軟硬件等各方資源綠色智能制造正由IT驅動轉向工業場景驅動,針對前面提出的八大場景我們做了初步總結(如圖16):各企業應結合自身特點確定價值場景,再充分利用軟件、硬件、系統和服務資源,實現數字化典型應用。主要場景分類行動指南(軟件、硬件、系統和服務)舉例研發設計數字化 采用三維建模、仿真優化等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以及構建平臺提高數字設計協同應用率等舉措,實現數據驅動的產品開發與技術創新,提高設計和工藝開發效率,縮短研發周期 車間/工廠的數字化設計、建造、施工與交付 產品數字化設計與仿真 工藝流程模擬和仿真 工藝數字化設計生產運營智能化(包括精益生產、供應鏈管理、資產管
41、理)推行精益管理和業務流程再造,以提升包括生產過程、運營系統和供應鏈管理等在內的企業整體價值鏈的精干程度、得到業務流程的最佳實踐方式 進行信息化、自動化改造,并結合數據治理技術(數據采集、分析、整合和應用),向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的工業4.0方向不斷演變 精益生產管理 車間智能排產、先進過程控制,資產性能優化,一體化運營中心 產線柔性配置、人機協同作業 主動型供應鏈服務主動化 制定客戶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數據、業務流程規范 構建統一的數字化客戶管理及客戶服務中心,探索平臺化、集成化、場景化增值服務 主動式服務推送 產品遠程運維 數據增值服務低碳及可持續發展(包括能源管理和碳排放管理)建立能源管理
42、系統,通過能耗全面監測、能效分析優化和能源平衡調度,實現面向制造全過程的精細化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成本 開發碳資產管理平臺,集成智能傳感、大數據和區塊鏈等技術,實現全流程碳排放追蹤、分析、核算和交易。廠務管理和控制系統 能源管理系統 碳排放管理系統業務模式創新 重視數字化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數據的采集與智能分析,通過業務流程、業務場景的數字化最終改變或重構企業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 積極參與建設產業鏈數字化生態協同平臺,探索跨企業合作新模式 用戶直連制造 網絡協同制造(圖 16)來源:施耐德電氣商業價值研究院“對制造業更重要的是讓產品更有競爭力,如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縮短交付周期
43、商業模式對于互聯網企業和風投企業比較流行,但是對制造企業不會那么凸顯,主要是結合主業的增值服務?!比恢毓す煞萦邢薰局悄苤圃煅芯吭涸洪L 董明楷“軟件賦能全生命周期的效率提升。軟件不僅可以幫助實現高效的產品和生產設計,還能找到現有技術水平下,資源和能源效率提升的最優解:通過數據化和可視化,企業可以在產品和生產的各個階段,識別效率提升關鍵點,實現從設計、建造到運營、維護的全生命周期效率提升與可持續發展?!笔┠偷码姎飧呒壐笨偛?,工業自動化業務中國區負責人 龐邢健 場景聚焦253 敏捷韌性敏捷韌性不僅要求企業自身善于做出變化,也要善于應對環境的變化,并在其中找到恰當的平衡。因此,在明確的目標下,路徑
44、上的靈活性是確保企業投入與產出能夠相對平衡的有效模式。263.1 應對復雜環境,企業須提升敏捷韌性中國人民銀行相關報告指出,我國經濟發展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4,如新冠疫情反復、地緣政治紛繁復雜、貿易摩擦頻發、技術革新加快使企業認識到提升敏捷韌性、從被動反應到主動應對的重要性 即不可簡單地追求高速增長,而應更多著眼于可持續、更加靈活的發展模式,以提高企業在面臨重大沖擊時的應對能力。這要求企業重構端到端的業務流程,并做好基礎保障和數字化支撐兩方面能力。雖然敏捷韌性涉及企業的方方面面,但供應鏈作為企業與上下游相交的節點,是企業受到外部壓力時首先產生問題的環節,也是體現敏捷韌性能力的關鍵
45、。因此,我們將供應鏈的敏捷韌性作為重點展開,探討供應鏈面臨的挑戰和轉型方向。外部環境復雜性增加要求企業提升敏捷韌性,從被動到主動應對新冠疫情新技術、新業務模式地緣政治貿易摩擦敏捷韌性要求重構企業端到端流程研發計劃采購生產物流服務基礎保障數字化支撐文化建設數據分析組織架構流程固化工作流程智能決策績效管理快速響應(圖 17)來源:施耐德電氣中國綠色智能制造管理咨詢團隊注4:2022年第一季度 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 敏捷韌性273.2 打造敏捷韌性的關鍵供應鏈九成以上企業供應鏈受到疫情影響(圖 18)數據來源:施耐德電氣商業價值研究院 綠色智能制造高管調研2022貴企業供應鏈受疫情影響程度是?(單選
46、)36%59%4%1%局部環節受影響沖擊整體生產經營活動嚴重影響整體生產經營活動基本沒有影響 駕馭數字化轉型28行業特點決定供應鏈受影響程度不同貴企業供應鏈受疫情影響程度是?(單選)0%0%0%0%0%0%0%0%0%0%0%0%5%4%17%9%6%22%21%23%33%36%50%50%50%50%56%44%44%55%67%74%73%73%27%11%汽車制造電子制造機械制造電器制造建材礦業冶金化工油氣食品飲料制藥離散制造業:以汽車、電子、機械和電器等為代表的離散制造業,生產活動受到較為嚴重影響 其產品一般由多個零部件經過一系列并不連續的工序加工裝配而成,供應鏈長、企業多,每個企業
47、負責其中某一部件,對供應鏈整體依賴程度高流程制造業:以建材、礦業冶金、化工油氣等為代表的流程制造業,生產活動受到明顯沖擊 其原材料高度依賴海外市場,在疫情全球性蔓延情況下,國際物流受阻、原材料短缺及價格大幅上漲等成為影響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混合制造業:以食品飲料、制藥等為代表的混合型制造業,生產活動整體影響不大 雖前端生產屬流程、后端包裝屬離散,但原材料基本可依賴本地化供應,生產鏈條較短基本沒有影響 局部環節受影響 沖擊整體生產經營活動 嚴重影響整體生產經營活動 “在全球新冠疫情不斷加劇的形勢下,不斷提升整個供應鏈的效率,來抵消原材料、運輸成本上漲的影響,對于家電企業來說是重大的考驗?!焙P偶瘓F
48、流程IT與數據管理部供應鏈解決方案部部長 胥玉蕾(圖 19)數據來源:施耐德電氣商業價值研究院 綠色智能制造高管調研2022 敏捷韌性29供應鏈挑戰常態化 企業成本上升居首位疫情新常態下,貴企業供應鏈面臨以下哪些挑戰?(選擇最重要的三項)原材料價格上漲物流運輸周期長、成本上升供應商交貨周期延長原材料緊缺人員、生產活動限制導致產能下降一線業務員工招聘困難交貨不及時、違約風險等 導致企業現金流緊張 24%23%18%14%8%6%8%(圖 20)數據來源:施耐德電氣商業價值研究院 綠色智能制造高管調研2022提升敏捷韌性 打造主動型供應鏈為了更好地闡釋供應鏈敏捷韌性轉型,施耐德電氣將供應鏈管理按成
49、熟度劃分為5級(如圖 21),并根據不同的成熟度級別提出了企業相應發展方向(如圖22)。駕馭數字化轉型30主動型供應鏈價值共享優化,測量和改善伙伴生態網的績效以滿足客戶需求,同時保證效率,數字化技術實現自動決策和執行,開展創新模式跨部門可視化端 到 端 供 應 鏈 流程,研產供銷財數據一致,IT支持跨流程可見性和流程績效衡量單部門標準化供應鏈相關部門實現單部門的流程和作業標準化,衡量績效并為決策提供數據,有ERP、儀表盤等IT支持供應鏈管理成熟度劃分(百分比為處于不同成熟度的企業比例)供應鏈管理轉型方向及能力搭建(圖 21)數據來源:施耐德電氣商業價值研究院 綠色智能制造高管調研2022(圖
50、22)來源:施耐德電氣中國綠色智能制造管理咨詢團隊供應鏈 轉型方向:供應鏈 轉型能力:銷售、采購、制造、計劃、物流等供應鏈核心環節流程體系搭建、明晰的業務管控規則和支撐業務運作的完整數字化系統,實現單個供應鏈環節最優運營 通過客戶協同、協同計劃、協同設計、供應商協同,建立端到端的供應鏈管理組織職責、流程、管理規則和數字化系統,實現端到端供應鏈最優運營 在協同的基礎上,通過供應鏈控制塔,結合高級分析和智能預警等技術手段,主動應對供應鏈運營過程中的潛在風險建立預警和應急處理機制,對風險進行快速識別和應對打造以客戶為中心的端到端一體化供應鏈體系使用數字化手段強化供應鏈的快速響應能力做好組織、人員的轉
51、型和能力支撐 人機料法環的韌性4基礎型供應鏈協同型供應鏈主動型供應鏈13425“汽車玻璃雖然只是汽車生產的其中一個環節,但汽車的產業鏈比較長,這也是實施數字化很重要的原因,因為有了數字化才能夠了解供應鏈上所有廠家的材料、運輸、庫存等情況,才能在不確定因素或者變化比較多的情況下應對各種問題?!蹦称嚵悴考靖笨偛?%被動響應供 應 鏈 被 動 響 應客戶需求,企業部門間的目標是孤立的,無系統支撐,數據分析能力有限1234547%26%協同型供應鏈協同型供應鏈,關注 整 體 供 應 鏈 績效,多企業、實時、快速的數據分析與預測15%4%敏捷韌性31端到端協同 重塑敏捷韌性供應鏈客戶背景及挑戰:客
52、戶是充電樁龍頭企業,近年來市場需求增加、產品技術迭代以及由新冠疫情、國際形勢、大宗物料等外部環境變化導致的原材料供應波動給客戶的交付帶來了巨大挑戰。在經歷多次供貨風險后,客戶意識到供應鏈已跟不上業務發展的腳步,需通過管理變革擺脫當前困境,支撐企業成長。施耐德電氣解決方案:為實現敏捷、高質量、成本最優的產品交付,客戶選擇與施耐德電氣合作,共同推進以敏捷、韌性為核心的供應鏈能力優化,引入施耐德電氣多年全球供應鏈管理的最佳實踐,快速提升供應鏈端到端協同、敏捷響應、及時交付的能力。施耐德電氣提出“戰略 運營 執行 數字化支撐”自上而下的整體思路,從計劃、采購、精益切入,強調全過程的知識轉移,優化客戶供
53、應鏈管理體系。以供應鏈規劃為始,將集成、敏捷、韌性的理念進行公司范圍的推廣,并輔導客戶重塑供應鏈績效體系;在計劃專項,設計并落地 SIOP 產銷協同機制,幫助客戶減輕部門隔閡,形成運營層產品管理、需求管理、生產計劃與排程、庫存管理與物料計劃的方案串聯;在采購管理部分,優先完善客戶采購組織,設立品類經理與項目采購團隊,再積極推動品類管理策略和研發采購協同機制的落地,同時建立物料標準化與風險管控流程、風險采買流程及多源備份清單,減少供應波動所帶來的影響;工廠側執行層的改善主要落在精益專項,通過產線、倉庫、物料配送的改造,提升生產效率、減少浪費,同時輔助質量成本、客戶滿意課題,強化客戶質量管理體系。
54、客戶價值:能力改善:包括端到端環節協同、響應能力提升、商務風險降低,計劃、采購、精益管理有高效策略、有實用方法、有清晰規則;指標優化:銷售占比80%的產品可1天交貨,成品庫存周轉少于40天,按時交付率、銷售準確度、新產品按時上市率等指標均有明顯提高。駕馭數字化轉型324生態共贏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既需要企業內部跨部門協作,也需要整合外部資源彌補自身的不足,從這個角度來看,無論是企業內部還是外部,構建生態圈對于推動數字化轉型都至關重要。33實現數字化轉型,任何企業或組織都不能單獨完成。數字化轉型是場景驅動,需要深入各個應用場景,多方合作伙伴共同參與,從而覆蓋從頂層規劃、藍圖設計、架構搭建、軟件開發
55、、系統實施、應用交付以及數據分析、優化控制等多種環節,單靠一家企業勢必無法覆蓋每個專業領域,因此要聯合各種類型、各個行業的生態圈伙伴,各施所長,才能高效推動數字化轉型。4.1 數字化轉型呼喚生態圈請問您認為以下哪些因素能夠激勵企業構建生態圈?(多選)29%25%17%17%12%日益激烈的 市場競爭競爭可能來自傳 統 競 爭 對手,也可能來自其他行業的破局者企業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技 術 創 新 加快、新冠疫情反復等都使企業面臨的不確定性增加客戶需求的 逐漸提高產品生命周期更短以快速滿足變化的客戶需求企業內部資源和能力有限客戶對整體解決方案需求越來越多,單個企業難以滿足需求市場上沒有成熟集成方案
56、面對客戶定制化需求時,市場上往往沒有成熟解決方案(圖 23)數據來源:施耐德電氣商業價值研究院 綠色智能制造高管調研2022“未來企業的平臺化、生態圈都很重要,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各企業要從資本、技術、供應鏈等各方面去實現連接。企業做生態的模式也在發生變化,以前生態伙伴更多是經銷商,商務型、區域性的,但真正有價值的是解決行業問題,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會扮演好鏈主的作用,與不同應用行業的企業一起做好行業解決方案和產品研發?!眰骰瘓F有限公司 CIO 賴江龍 駕馭數字化轉型34施耐德電氣生態圈三大特征 丟棄“老大”思維:不同場景下,某一家企業可能是核心,也可能是支持者,既可以做太陽,也可以做月亮或星星,
57、從而形成一個覆蓋面廣、富有活力的生態圈;一縱(IT與OT深度融合):以數字化為基礎的新技術(AI、大數據、云計算)與傳統行業緊密結合,可以創造巨大的可衡量價值。隨著數字化轉型加速,數字化應用正從單點向產業縱深方向發展。數字化的朋友圈涉及從咨詢到軟件、設備、一直到最終落地的應用等更廣泛范圍的伙伴;一橫(覆蓋全生命周期):通過開放的平臺,施耐德電氣邀請包括客戶在內的所有合作伙伴一起參與從前期的設計,到后期安裝、運維、調試、升級、改造在內的所有環節,與合作伙伴共同創造更完整的端到端數字化解決方案。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戰略與業務發展中國區負責人,商業價值研究院院長 熊宜 生態圈有多種模式,普遍劃分為
58、商業生態圈和非商業生態圈:商業生態圈包括供應鏈上的客戶、供應商、分銷商等傳統商務伙伴;非商業生態圈則可以是合作院校、行業協會、標準化協會、初創技術公司甚至政府等合作伙伴。這些不同圈層的生態伙伴,是通過怎樣的合作模式互相賦能、最大化發掘生態圈潛力?生態共贏35數字經濟時代,企業對外開放的程度越高,越容易捕獲外部有價值的新想法獲得創新的思路,加快創新速度,提高創新能力5。施耐德電氣基于創新發展階段和企業開放程度兩個維度,將企業創新模式分為五個階段(如圖24),調研結果發現,領軍企業的創新階段正從開放式創新演進為生態創新(如圖25):因為融合了開放式創新和生態創新兩種階段的優勢,更加強調合作伙伴之間
59、互相協作、相互賦能,也更符合數字化時代企業靈活多元的特性,因此聯合創新成為目前備受推崇的創新模式。4.2 聯合創新是生態圈重要合作模式注5:創新開放度對企業動態創新能力的影響企業創新模式的五個階段 企業開放程度創新的不同發展階段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第三階段第四階段第五階段企業內部研發零散外部合作創新驅動型 投資并購開放式創新生態創新企業內部建立實驗室和研發中心與外部企業基于零散需求和項目進行合作通過投資并購增強企業創新能力或擴展新業務與客戶、政府、初創公司等外部伙伴合作,引入外部創新能力并形成創新機制建立生態合作體系,與生態伙伴長期互利和深層融合的合作模式,打造聯合解決方案,共同服務最終客戶注釋:
60、從第一階段到第五階段為遞進包含關系,即當前階段包含前一階段的創新實踐(圖 24)來源:施耐德電氣商業價值研究院 駕馭數字化轉型36處于創新不同階段的企業比例 領軍企業 vs.非領軍企業請問貴企業的生態圈實踐處于哪一階段?(單選)企業內部研發零散外部合作創新驅動型 投資并購開放式創新生態創新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第三階段第四階段第五階段0%0%18%32%4%18%21%36%24%47%注釋:從第一階段到第五階段為遞進包含關系,即當前階段包含前一階段的創新實踐(圖 25)數據來源:施耐德電氣商業價值研究院 綠色智能制造高管調研2022領軍企業非領軍企業 生態共贏37聯合創新雖強調引入外部資源,但并不
61、意味著沒有邊界,在與外部合作創新過程中企業可能面臨諸多挑戰,對此施耐德電氣試圖從領軍企業的實踐中總結應對經驗,期待各企業在實踐中不斷調整應對方式。4.3 聯合創新之三大挑戰與應對聯合創新三大挑戰挑戰一:識別自身需求挑戰二:確定合作模式21%的受訪高管表示挑戰在于如何系統化地識別自身的聯合創新需求以及判斷合適的合作伙伴 建立機制:定期向各業務部門收集需求并制定刷選機制,重點是選出可復制性強、業務協同性高,可行性大的需求 標桿引領:根據具體標桿項目梳理需求,后期可視情況擴展復制 精準合作:根據企業需要,如以能力互補、市場通路協同等對潛在合作伙伴進行分類,針對自身和合作伙伴的特點、訴求,確立雙方或多
62、方合作要點32%的受訪高管表示,如何確定與合作伙伴的合作模式和商業模式挑戰較大應對建議(圖 26)來源:施耐德電氣中國區企業聯盟與數字化生態團隊挑戰三:維持長期合作 產生價值:不管是對客戶還是合作伙伴,一定要真實地給與價值,避免形式化和價值真空 體現公平:既要在合作形式上體現尊重,又要有公平的價值分享機制27%的高管表示,發展與合作伙伴的長期合作、形成協作粘性最為挑戰“要建立長期合作關系,一是不斷提升企業自身的市場競爭力,讓合作伙伴看到你的價值;二是凝聚互利共贏的意識、學會換位思考,合作過程中多溝通、多從合作伙伴角度給予理解和支持?!庇I達(重慶)有限公司總經理 尤三華“產業生態圈能夠將價值鏈
63、上的各缺口連接起來,為客戶實現真實的價值。順豐的整個生態是圍繞產業發展方向、供應鏈重點行業展開的。比如在醫療領域,順豐通過醫療生態合作伙伴帶入,為醫院提供快件的收發系統,這部分就已聚合了一千多家合作伙伴。全國公立醫院一萬三千余家,我們通過生態合作伙伴觸達合作的,已有近三千家,其中的七百余家醫院,深度使用了順豐提供的全方位服務?!表権S科技有限公司生態市場負責人 馮楊 駕馭數字化轉型38創贏計劃發起背景:面對市場上客戶日益增長的多元化智能制造需求,打造基于新技術的整體解決方案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施耐德電氣通過舉辦綠色智能制造創贏計劃大賽,聯合行業龍頭企業,孵化中小新銳技術企業,共同打造面向行業的新
64、技術解決方案,形成最強生態圈。強大的生態伙伴:創贏計劃已連續舉辦多屆,作為發起者與主辦方,施耐德電氣在2022年第三季中攜更多生態伙伴為參賽企業提供支持,包括工信部國合中心、中科創達、亞馬遜云科技、清華大學全球產業研究院、智慧工廠研究院,創業邦等并組成導師天團與“綠色智能制造技術融合創新專家委員會”,集中了各方優勢資源,共同打造業內領先的可落地、可復制的聯創解決 方案。創新成績斐然:邁入綠色智能制造創贏計劃發展的第三年,施耐德電氣創新推出“雙營”模式:加速營對外招募中小企業,聚焦打造PoC聯創方案;成長營匯聚前兩季優秀入營企業,專注PoC 聯創方案的落地和規?;?。其中在第三季活動中總共180多
65、家企業提交報名信息、12家創新技術企業進入加速營。生態共贏共創生態圈 共筑工業夢 施耐德電氣綠色智能制造創贏計劃39 企業:響應 準備 加速路注6:新華網 習言道丨“數字經濟事關國家發展大局”注7:李克強“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方針注8:新華網 習言道丨“數字經濟事關國家發展大局”加速轉型 邁向綠色智能制造數字經濟事關國家發展大局6。從外部環境看,世界經濟格局正在深刻調整,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面臨沖擊,不穩定性明顯增加;從國內發展看,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7,而數字經濟因其發展速度之快、影響范圍之廣正成為重塑全
66、球經濟結構、驅動轉型發展的重要力量8。對制造企業來說,數字化轉型已成為驅動企業業務增長的引擎,于廣大中小企業而言更是生死存亡之戰。為了幫助企業更好地應對轉型挑戰、洞悉轉型方法,施耐德電氣商業價值研究院與工信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聯合發起橫跨 10 余個行業門類、不同規模企業的高管調研,采用定量問卷和深度訪問形式,深入分析、挖掘領軍企業的優勢所在,最后撰寫成此份高管調研報告。展望未來,隨著數字技術發展、雙碳目標提出,未來的工業既要智能高效、又要綠色低碳,而這都離不開數字化轉型?;谑┠偷码姎馍虡I價值研究院的調研,數字化轉型的領軍企業,集中呈現“規劃先行”、“場景聚焦”、“敏捷韌性”和“生態共贏”四大價值主張。跟隨這些領軍企業的步伐,以四大主張為綱領,并在具備數字化轉型成功經驗和從戰略規劃到落地執行整體解決方案的合作伙伴助力下,制造企業可以通過數字化轉型實現綠色智能制造,從而共創高效、可持續的未來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