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尼韋爾:未來燃料-霍尼韋爾氫能工業與應用白皮書(2022)(23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霍尼韋爾:未來燃料-霍尼韋爾氫能工業與應用白皮書(2022)(23頁).pdf(23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未來燃料霍尼韋爾氫能工業與應用白皮書氫氣用途廣泛且儲量豐富,在世界各國實現其氣候目標的過程中可以大有可為。事實上,氫氣在歐盟委員會 2050 年的所有八種凈零排放情景中都有體現。美國能源部于去年頒布了兩黨基礎設施法案,其中包括提供 80 億美元興建氫能樞紐,以擴大零碳氫和低碳氫在工業、電力、住宅和運輸領域的應用。在此基礎上,能源部同時發布了相關計劃促進對氫能經濟的重大投資。如果能夠以可持續的方式生產和運輸氫氣,低碳氫就可能轉變為世界需要的日常替代能源。的確,在政府和私營部門不斷增加氫能解決方案投資的情況下,氫能有望成為使用最廣泛的多用途能源之一。據研究機構預測,到 2050 年,低碳氫將滿足全
2、球最終能源需求的 7%,其總體需求將從目前的幾乎為零增長到 2.11 億噸。氫能還可以在能源安全和經濟增長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尤其是正當世界各國在四處尋求減少對油氣進口的依賴。近期區域沖突的爆發和歐洲國家的能源緊張更凸顯出這一問題的嚴重性。歐盟委員會公布了一項新計劃,其中核心措施之一就是“可再生氫”。為實現歐盟在今年年底前將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減少三分之二的戰略,該提案謀求促進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并將 2030 年的綠氫產能目標提高到當前的四倍。發展綠氫和藍氫的另一個推動力是“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理念的興起,以及全球客戶對環保議題的關注。從大型零售商到科技巨頭,再到運輸業巨頭,各公司都
3、在承諾減少供應鏈中的碳排放量,因此,采用清潔氫能也具有良好的經濟意義。氫能未來三步走氫能經濟還剛剛萌芽,但隨著世界繼續尋找應對氣候變化的創新解決方案,氫能正被證明是一種可行的能源和經濟增長驅動力。氫能進一步得到廣泛使用需要三個前提:生產規?;?、降低存儲輸送成本,以及激勵措施加速氫能應用。上游-氫氣生產規?;?,增加供應和生產。第一步是提高“藍氫”和“綠氫”的供應和可用性。目前,投入使用的大多數氫氣為“灰氫”,這是一種碳密集度最高的氫氣?;覛涫窃谖床捎枚趸紲p排技術的情況下以化石燃料制成的氫氣,其生產過程伴隨著二氧化碳的排放。綠氫的生產采用電解工藝,該工藝不會產生對環境有害的二氧化碳,使用的電力
4、來自太陽能發電和風電等可再生能源,因此具有可持續性。然而,要大幅增加零排放綠氫的供應并降低生產成本,仍然需要大量的研發和資金投入。藍氫和灰氫一樣來自化石原料,但與灰氫不同的是,其生產過程排放的二氧化碳經過碳捕集處理,序 言未來燃料:如何建設一個真實的氫能經濟 霍尼韋爾總裁兼首席運營官柯偉茂(Vimal Kapur)序 言因此,藍氫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較灰氫顯著降低。綠氫是所有氫形式中最清潔的,在實現綠氫的大規模生產和供應之前,藍氫是一項關鍵的過渡型技術。中游-降低氫氣存儲輸送成本,基礎設施至關重要。大規模使用氫能的第二個關鍵因素是降低氫氣存儲和輸送成本。當前氫氣的運輸主要以高壓氫氣罐車,液態氫罐車
5、運輸為主。罐車運輸的有效運輸載荷小的問題限制了氫氣的運輸,從規?;斔蜌錃獾慕嵌葎荼匦枰⒓儦浠蛘邠綒漭斔凸艿酪员闾岣咻斔鸵幠?,降低氫氣輸送成本。除此之外,將氫氣轉換為甲醇和液氨也是大規模、較為安全高效的存儲和輸送氫的方式。為了實現預期的氫能商業化及工業規模生產,相關行業現在必須優先考慮減少排放的解決方案,同時建設支持未來可再生氫能的基礎設施。事實上,國際能源轉型委員會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全球工業脫碳用氫,可能需要在未來 30 年花費 15 萬億美元左右的投資。該研究還表示,其中大約 85%的投資將用于發電,剩余 15%將用于氫能的生產設施、運輸和存儲。開發一個可自我維持的生態系統將成為決定
6、綠氫規?;l展的關鍵因素。這需要各行各業的組織機構攜手合作,向同一個目標邁進。參與的實體將涉及從上游生產到下游封存的價值鏈上的所有階段。氫能價值鏈中有眾多不同的利益相關方,他們將以各自的方式作出貢獻,共同打造出能夠自我維持的氫能經濟。下游-氫氣利用的規?;?,激勵措施可加速氫能應用。氫能廣泛應用需要的第三個要素,就是提供稅收優惠等激勵措施,以此加速氫能經濟的發展,并最大程度地降低初始成本。雖然電力和天然氣公用事業越來越多地考慮增加對低碳氫的投資,但當前藍氫和綠氫生產技術與設備的價格居高不下,仍然是限制氫能發展的主要障礙。在美國,一個積極的進展來自國會立法,將首次為零碳氫和低碳氫能源生產提供稅收抵
7、免,以刺激氫能投資。此外,美國國內稅收法的第 45Q 節也有助于持續推動低碳氫能的發展。該法案為碳捕集和碳封存提供每噸最高 50 美元的稅收抵免,新提案可能會將這一數字提高到每噸 85 美元。美國國會同時也在致力于為氫能源行業以及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行業奠定基礎。美國參眾兩院通過了綜合撥款法案,該法案提出了氫能產業的關鍵稅收優惠和規定,包括為氫能和燃料電池技術辦公室提供 1.5 億美元的撥款。未來之路要面對和解決迫在眉睫的全球氣候危機,可持續能源扮演的角色至關重要,而我們需要立即采取行動。隨著越來越多的組織為更好地達成全球氣候目標而實施凈零戰略,氫能在這些戰略中的地位也在日益提升。但
8、這只是旅程的開始,通往凈零的道路復雜而又漫長。氫能和碳捕集的作用及各種應用尚未被廣泛了解或接受。積極的一面是,氫這種物質非常容易獲得,它是宇宙中儲量最豐富的元素。我們只需要找出經濟且高效地利用氫氣的方法。令人鼓舞的是,當前世界正朝著這個方向發展,市場上已經有多種新技術可以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提供幫助。未來燃料霍尼韋爾氫能工業與應用白皮書近年來,全球各地氣候急劇變化和自然災害頻發,為實現到 21 世紀末控制全球升溫在 2以內的目標,世界各國正全方位努力推動能源體系向低碳化、無碳化發展。同時,在“雙碳”目標的推動下,化石能源的生產和利用面臨更嚴格的碳排放約束,能源結構轉型有望加速推進。氫能作為一
9、種可再生清潔高效二次能源,得益于資源豐富、來源廣泛、燃燒熱值高、清潔無污染、利用形式多樣、可作為儲能介質及安全性好等優點,將助力能源、交通、石化、鋼鐵等多個領域實現低碳化,正逐步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發展的重要載體。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制氫國之一,年制氫產量約 3300 萬噸(達到工業氫氣質量標準的約 1200 萬噸),氫能產業呈現積極發展態勢。在我看來,在能源低碳轉型進程中,氫能將在很多行業扮演減碳角色。具體來說,氫能產業鏈包括上游制氫(制備-存儲-運輸-加注),下游氫氣作為能源的應用以及作為工業原料或燃料的應用三個關鍵領域。從上游制氫來看,根據路線不同,可分為化石能源制氫、工業副產氫、電解水制氫
10、以及其它新型制氫技術幾種形式。我國要結合資源稟賦特點和產業布局,因地制宜選擇制氫技術路線,在焦化、氯堿、丙烷脫氫等行業集聚地區優先利用工業副產氫,在風光水電資源豐富地區開展可再生能源制氫示范。從下游中的能源應用來看,在推進氫能在交通領域的示范作用外,可以積極探索氫能在工業生產中作為高品質熱源的應用。從下游中的工業原料應用來看,要逐步探索工業領域的替代應用,不斷提升氫能利用經濟性,拓展清潔低碳氫能在化工行業替代的應用空間。開展以氫作為還原劑的氫冶金技術應用,擴大工業領域氫能替代化石能源應用規模,積極引導合成氨、合成甲醇、煉化、煤制油氣等行業由高碳工藝向低碳工藝轉變,促進高能耗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當
11、前,中國氫能產業正處于快速發展初期。未來,隨著頂層設計和統籌謀劃的進一步明確,技術研發和產業資本的持續投入,我國氫能產業將迎來快速發展的新機遇。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中國“雙碳”目標和能源轉型的背景下,氫能將會像光伏、風電一樣迅猛發展,為全球和中國的社會和經濟發展注入綠色新動能,引領新浪潮。氫能產業發展初期的新機遇北京億華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張國強序言.1未來燃料:如何建設一個真實的氫能經濟 .1氫能產業發展初期的新機遇.31 前言.51.1 氫能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選擇 .51.2 氫能產業鏈的重要環節.62 氫氣制取過程中的關鍵技術.72.1 灰氫制造技術.82.2 藍氫制造技術.10
12、2.3 綠氫制造技術.113 氫作為能源的應用技術.123.1 氫作為能源的行業應用.123.2 純氫/摻氫燃燒的關鍵技術.134 氫作為原料或燃料的應用技術.154.1 氫氣在煉化生產中的應用.164.2 氫氣在甲醇生產中的應用.184.3 氫氣在合成氨生產中的應用.204.4 氫氣在鋼鐵冶煉中的應用.204.5 小結.21目 錄目 錄未來燃料霍尼韋爾氫能工業與應用白皮書氫能(氫的能源生產和利用)是應對氣候變化、建設脫碳社會的重要產業方向,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紛紛制定氫能路線圖,加快推進氫能產業的布局。氫能產業也是我國能源戰略布局的重要部分,相關政策相繼出臺
13、,就在2022年3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了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 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指出,要持續推進綠色低碳氫能制取、儲存、運輸和應用等各環節關鍵核心技術研發,結合資源稟賦特點和產業布局,因地制宜選擇制氫技術路線,逐步推動構建清潔化、低碳化、低成本的多元制氫體系。1.1 氫能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選擇規劃明確,到 2025 年,要形成較為完善的氫能產業發展制度政策環境,產業創新能力顯著提高,基本掌握核心技術和制造工藝,初步建立較為完整的供應鏈和產業體系,清潔能源制氫及氫能儲運技術取得較大進展,初步建立以工業副產氫和可再生能源制氫就近利用為主的氫能供應體系;
14、到 2030 年,形成較為完備的氫能產業技術創新體系、清潔能源制氫及供應體系,產業布局合理有序,可再生能源制氫廣泛應用,有力支撐碳達峰目標實現;到 2035 年,形成氫能產業體系,構建涵蓋交通、儲能、工業等領域的多元氫能應用生態??稍偕茉粗茪湓诮K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明顯提升,對能源綠色轉型發展起到重要支撐作用1。1 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 年)前言5 形成較為完善的氫能產業發展制度政策環境 產業創新能力顯著提高 基本掌握核心技術和制造工藝 初步建立較為完整的供應鏈和產業體系 清潔能源制氫及氫能儲運技術取得較大進展 初步建立以工業副產氫和可再生能源制氫就 近利用為主的氫能供應
15、體系 形成較為完備的氫能產業 技術創新體系 清潔能源制氫及供應體系 產業布局合理有序 可再生能源制氫廣泛應用 有力支撐碳達峰目標實現 形成氫能產業體系 構建涵蓋交通、儲能、工業等 領域的多元氫能應用生態 可再生能源制氫在終端能源消 費中的比重明顯提升 對能源綠色轉型發展起到重要 支撐作用2025 年2030 年2035 年1根據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的統計,當前我國氫氣產能為 4000 萬噸,產量為 3300 萬噸,為全球最大的產氫國2。我國氫氣生產利用主要在以石化化工行業為主的工業領域,從用途來看,以“原料”利用為主,用于生產甲醇、合成氨等化工產品,“燃料”利用為輔,少量作為工業燃料使用。根據
16、中國氫能聯盟預測,在 2030 年碳達峰愿景下,我國氫氣的年產量預期達 3715 萬噸,在終端能源消費中占比約為 5%。在 2060 年碳中和愿景下,我國氫氣的年需求量將增至 1.3 億噸左右,在終端能源消費中占比約為 20%。其中,工業領域用氫占比仍然最大,占氫總需求量 60%2。氫能是“雙碳”目標下的必然選擇,從氫能產業鏈上來看,包括上游制氫,中游存儲、輸送,下游用氫三個關鍵領域。上游制氫根據路線不同,可分為化石能源制氫、工業副數據來源:中國氫能聯盟1.2 氫能產業鏈的重要環節產氫、電解水制氫以及其它新型制氫技術等幾種形式。中游氫氣存儲和輸送主要涉及高壓儲氫罐、高壓管式運輸車輛、高效氫壓機
17、、氫氣或摻氫輸送管線及計量儀表、摻氫后端氣體分離等環節。下游氫氣的應用前景廣闊。氫氣作為一種高效低碳的二次能源,可應用于汽車燃料電池動力系統替代傳統燃油動力,節約石油消費,也可以將氫氣直接燃燒或者摻入天然氣燃燒來降低燃燒過程中的碳排放。以氫氣替代一氧化碳(CO)作為還原劑的氫冶金技術可以節省焦炭的使用、減少因原料帶來的二氧化碳(CO2)排放。用“綠氫”替代“灰氫”作為化學品生產原料應用可以替代化石原料制氫,以降低化工生產環節的碳排放量,促進合成氨、合成甲醇、煉化、煤制烯烴等行業由高碳工藝向低碳工藝轉變,作為清潔的工業原料,實現工業的深度脫碳。2 2022 年中國氫能行業技術發展洞察報告前 言6
18、當前我國氫氣產能4000萬噸產量3300萬噸在 2030 年碳達峰愿景下,我國氫氣的年產量預期達3715萬噸,在終端能源消費中占比約為5%在 2060 年碳中和愿景下,我國氫氣的年需求量將增至1.3億噸左右,在終端能源消費中占比約為20%單位:萬噸20202030E2040E2050E2060E中國氫能年產量預測14000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0未來燃料霍尼韋爾氫能工業與應用白皮書根據氫氣生產來源和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情況,一般可將氫能分為灰氫、藍氫、綠氫?!盎覛洹笔侵咐没剂鲜?、天然氣和煤制取氫氣,制氫成本較低但碳排放量大;“藍氫”是指使用化石燃料制氫的同時
19、,配合碳捕捉和碳封存技術,碳排放強度相對較低但捕集成本較高;“綠氫”是利用風電、水電、太陽能、核電等可再生能源電解制氫,制氫過程幾乎沒有碳排放,但成本較高。目前,氫的制取主要有三種較為成熟的技術路線:一是以煤炭、天然氣為代表的化石能源重整制氫;二是以焦爐煤氣、氯堿尾氣、丙烷脫氫為代表的工業副產氣制氫;三是電解水制氫。7 利用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氣和 煤制取氫氣 制氫成本較低但碳排放量大 使用化石燃料制氫的同時,配合碳捕捉和碳封存技術 碳排放強度相對較低但捕集 成本較高 利用風電、水電、太陽能、核電等可再 生能源電解制氫 制氫過程幾乎沒有碳排放,但成本較高灰 氫 藍 氫 綠 氫制取過程中的關鍵技術
20、氫氣制取過程中的關鍵技術2氫制取過程中的關鍵技術2.1 灰氫制造技術天然氣水蒸氣重整制氫(SMR)目前為國內外普遍采用的天然氣制氫工藝路線,和煤制氫相比,用天然氣制氫產量高、加工成本較低,排放的溫室氣體少。在美國和中東等地,大部分專有制氫裝置采用天然氣制氫,因此天然氣成為國外較普遍的制氫方法,但在中國,天然氣價格相對較高,因此中國大多數制氫廠通過煤氣化制氫。8煤制氫的本質是以煤中的碳取代水中的氫,最終生成氫氣和 CO2,其成本低,技術成熟,運用廣泛。以煤氣化為例,其工藝流程是將煤炭經高溫氣化形成合成氣,然后通過水煤氣變換反應進一步將合成氣中的 CO 與水反應,生成氫氣與 CO2,最后進行混合氣
21、體凈化、分離、氫氣提純、尾氣處理等工序,最終得到高純度氫氣。由于煤中含有硫等雜質,由氣化和變換反應生成的氫氣需要采用脫硫和脫碳技術,后用變壓吸附(PSA)純化技術制成高純度的氫氣。脫硫和脫碳一般采用低溫甲醇洗或者霍尼韋爾的 SelexolTM工藝技術。焦爐煤氣是煉焦的副產品,氫氣含量超過 50%。過去焦爐煤氣的處理方法是“一燒了之”,而在“碳中和”背景下,凈化和回收焦爐煤氣中的氫氣可以在中短期提供一個碳減排的路徑?;裟犴f爾提出了一個新的焦爐煤氣制造氫氣的技術,煤制氫(1)天然氣制氫(2)工業副產氫(3)與用變壓吸附從焦爐煤氣中提取氫氣相比,該技術的產氫量大大提高。以一個國內大型鋼鐵企業提供的焦
22、爐煤氣流量和成分為例,每小時 18000 立方米的焦爐煤氣中含有 58%的氫氣,如果采用傳統的變壓吸附提取氫氣,氫氣的產量在每小時 6000 立方米,采用霍尼韋爾 UOP 新的焦爐煤氣制氫技術,同樣的焦爐煤氣,未來燃料霍尼韋爾氫能工業與應用白皮書再生部分加熱裝置Rx 流出物壓縮機干燥器新鮮和回收進料H2回收冷箱分餾部分凈氣(H2)產品回收部分CCR催化劑循環反應部分9霍尼韋爾 UOP傳統的變壓吸附氫氣的產量在每小時6000立方米氫氣的出產量可以超過每小時20000立方米產氫量提高到三倍多丙烷脫氫丙烷脫氫工藝是丙烷在一定范圍的壓力和溫度條件下,通過合適的催化劑作用發生脫氫反應,從中獲取丙烯和氫氣
23、?;裟犴f爾的烷烴脫氫技術就是典型代表霍尼韋爾有丙烷脫氫制丙烯、丁烷脫氫制丁烯并進一步脫氫生產丁二烯的技術。丙烷脫氫制丙烯是目前市場上最主要的定向丙烯生產技術。其中霍尼韋爾 OleflexTM丙烷脫氫技術是目前行業前沿水平的丙烷脫氫工藝,因為采用基于環保高效的鉑系催化劑的移動床工藝,并配有催化劑連續再生系統(CCR),所以霍尼韋爾 OleflexTM工藝技術具有更低的丙烷單耗,更低的生焦量,也就是更低的 CO2排放、更低的操作成本和更高的在線率。同時,霍尼韋爾 OleflexTM工藝也可以用于 C4的單獨脫氫,或者 C3/C4的混合脫氫。其氫氣的出產量可以超過每小時 20000 立方米,產氫量提
24、高到三倍多。同時,這個新的制氫技術也可以與碳捕集技術相結合來實施 CO2的捕集與封存,由此可以更進一步減少碳排放。廢氣廢氣輸出蒸汽變換氣 天然氣水 空氣尾氣二氧化碳精餾系統附加高純度氫氣產品高純度二氧化碳液體氫氣蒸汽甲烷重整氫氣PolybedTM 變壓吸附煤制氫和天然氣制氫是目前最經濟、也是最為廣泛應用的制氫技術。煤制氫一般包括煤氣化、凈化、CO 變換以及氫氣提純等環節。煤制氫在煤氣化及 CO 變換過程中會釋放大量的 CO2。未集成 CCUS(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的煤制氫的碳強度約為 19 kg CO2/kg H2。天然氣制氫一般包括原料氣處理、蒸汽轉化、CO2.2 藍氫制造技術變換和氫氣
25、提純等環節。天然氣制氫在蒸汽轉化及 CO變換環節會釋放大量的 CO2,未集成 CCUS 技術的天然氣制氫的碳強度約為9.5 kg CO2/kg H2。因此,在“雙碳”的背景之下,煤制氫和天然氣制氫因其較高的碳強度,并不符合低碳的發展方向。10增加氫氣的總回收率增壓的運行成本CO2煤制氫新工藝結合變壓吸附(PSA)液體 CO2分離技術氫制取過程中的關鍵技術“藍氫”是在灰氫的基礎上結合CCUS技術獲取的氫氣。藍氫的制取通過 CCUS 技術捕獲化石能源制氫過程中排放的 CO2從而在理論上減少碳排放水平,是氫氣制取由灰氫向綠氫發展的過渡環節。集成 CCUS 技術的煤制氫的碳強度可低至 3 kg CO2
26、/kg H2,集成 CCUS 技術的天然氣制氫的碳強度則可低至 1 kg CO2/kg H2。煤炭是我國的戰略資源,作為原料使用的煤炭不直接計算碳排放。因此,伴隨 CCUS 技術的逐步成熟以及成本的下降,煤制氫在中國將具有相對的優勢和持續發展的潛力?;裟犴f爾發明了一項煤制氫以及天然氣制氫的藍氫生產工藝,這個新工藝結合 PSA 和液體 CO2分離技術將現有的工藝進行優化。它有兩大特點:其一,增加氫氣的總回收率;其二,降低 CO2增壓的運行成本。由于新工藝產生的 CO2是液體 CO2,因此當需要高壓CO2(一般封存和利用 CO2都需要高壓)時,可以通過泵輸送,而不是壓縮機,這樣可以節省大量的壓縮能
27、耗。在目前綠氫成本高企的情況下,煤制氫以及天然氣制氫的藍氫是一個相對低成本的 CO2減排工藝技術?;裟犴f爾發明的這項天然氣制氫的藍氫工藝將在美國的印第安納州進行產業化,每年可捕集和封存 165 萬噸 CO2,是截至目前已知世界上最大的單體裝置之一3。天然氣制氫3 2021 年 6 月 16 日霍尼韋爾官方新聞稿美國的最大碳捕集和封存項目之一采用霍尼韋爾技術 https:/ 未來燃料霍尼韋爾氫能工業與應用白皮書未來,綠氫將逐步對灰氫和藍氫進行替代?!熬G氫”技術是通過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后產生電流去電解水,生產氫氣。該技術在不排放 CO2的同時產生大量的氫氣和氧氣。根據中國氫能聯盟對未來中國
28、氫氣供給結構的預測,中短期來看,中國氫氣來源仍以化石能源制氫為主,以工業副產氫作為補充,可再生能源制氫的占比將逐年升高。預計到 2050 年,約70%左右的氫氣由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取,其余 20%由化石能源制取,10%由生物制氫等其它技術供給4??稍偕茉粗茪涞年P鍵核心技術是高效的電解水制氫技術。電解水制氫就是在直流電的作用下,通過電化學過程將水分子解離為氫氣與氧氣,分別在陰、陽兩極析出。電解水方法根據使用電解質的不同,分為堿性水電解(ALK)、質子交換膜電解(PEM)、固體2.3 綠氫制造技術氧化物電解(SOEC)、堿性陰離子交換膜電解(AEM)四種。四者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即在氧化還原反應
29、過程中,阻止電子的自由交換,而將電荷轉移過程分解為外電路的電子傳遞和內電路的離子傳遞,從而實現氫氣的產生和利用。在電解水制氫技術上,霍尼韋爾利用其膜制造和催化劑生產領域的優勢,正在開發高效的質子膜、陰離子膜、催化劑和膜電極等?;裟犴f爾新技術專注于質子交換膜電解(PEM)和堿性陰離子交換膜電解(AEM)的催化劑涂層膜(CCMs)?;裟犴f爾最新的 CCMs 已在實驗室測試中顯示,通過突破性的專有高離子通量膜和高活性催化劑,可實現更高的電解槽效率和更高的電流密度,預計這將使電解槽成本降低 25%。煤空氣蒸汽氣化提純一氧化碳水煤氣變換二氧化碳變壓吸附氫氣變壓吸附氫氣附加高純度氫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高純
30、度二氧化碳液體二氧化碳精餾系統11CCMs可實現更高的電解槽效率和更高的電流密度電解槽成本降低25%高活性催化劑專有高離子通量膜4 2022-2028 年中國氫能源行業市場發展調研及未來前景規劃報告煤制氫氫能作為一種清潔、高效、安全、可持續的二次能源,其熱值可達 142 KJ/g,重量能量密度約是天然氣的 2.5在交通運輸領域,氫燃料電池是氫能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徑。氫燃料電池原理是氫與氧結合生成水的同時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和熱能,具有很高的理論經濟性。目前來看,隨著國家氫能產業的推進和技術的成熟,交通領域應用的商業化進程正在加速,且交通運輸領域成長性很強。根據中汽協發布的數據,3.1 氫作為能源的
31、行業應用2021 年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產銷量分別為 1777 輛和1586 輛,同比分別增長 48%和 35%5。據 2021 年初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 2.0預計,2025 年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將達到 10 萬輛左右,將成為新能源汽車的重要組成部分。12氫作為能源的應用技術倍、石油的 3 倍、煤炭的 4.5 倍,意味著消耗相同質量的天然氣、石油、煤炭和氫氣,氫氣所提供的能量最大。2021 年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777輛1586輛同比分別增長48%35%2025 年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將達到10萬輛左右氫可作為能源應用于交通行業,也廣泛應用于工業燃燒降低碳排放。在
32、工業領域,熱能的主要來源是電加熱和燃料燃燒加熱兩種形式,雖然電能的使用在不斷上升,但是在需要高強度供熱的工業應用領域,利用燃燒獲得熱能的方式在今后相當長的時間內仍無可替代,而且相當一部分的電能也需通過燃燒產生。目前燃燒所用的燃料主要是以碳氫化合物為主體的化石燃料,這也是碳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燃燒過程中使用氫替代部分化石燃料是有效降低碳排放的手段。在發電領域,我國已有天然氣摻氫的商用項目落地。今年初,國家電投集團宣布,其首個燃氣輪機摻氫燃燒示范項目正式投運,這是全球范圍內首個在天然氣商業機組中進行摻氫燃燒的聯合循環、熱電聯供示范項目,改造后的機組具備了純天然氣和天然氣摻氫兩種運行模式的兼容能力6
33、。5 https:/ http:/ 10%50%才能獲得相同的熱容量。氫氣的層流火焰傳播速度明顯高于天然氣,然而天然氣摻氫后,很多燃燒器上的可見火焰長度變化并不大。但是高火焰傳播速度可能會引起共振并產生嘯叫。隨著摻氫量的增加,絕熱燃燒溫度(亦稱“火焰溫度”)會隨之升高,從而會加劇產生氮氧化物(NOx),尤其是當摻氫量 50%的時候,NOx會大幅上升。因此,讓使用氫燃料的燃燒器實現超低 NOx排放是一個重要的課題。鑒于氫氣的特性,燃燒應用的控制設備及燃燒器需要與之匹配。如,氫原子很小,會帶來泄漏隱患;氫的燃點非常低,很小的靜電火花就可能引起火災;氫具有非常寬的爆炸極限范圍(LEL-UEL,4%7
34、7%),事故風險因此大幅上升;其火焰傳播速度高(可達 3.46m/s),可能導致火焰上移,造成燃燒器局部高溫、回火;此外,特定的燃燒器設計還可能導致 NOx生成量上升。這些都對控制設備及燃燒系統的設計、制造,及現場的施工和調試有更高的要求,以確保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天然氣混合,或作為純氫可在燃氣輪機、加熱器、鍋爐或發電等其它能源應用中燃燒,但也不是簡單的“拿來即用”,仍需要解決氫燃燒設備及附件的兼容性問題和燃燒過程中的附帶污染物排放問題。3.2 純氫/摻氫燃燒的關鍵技術13設計一個可以實現摻混比例可調并且可以精確控制空燃比的燃燒控制系統,需要有對系統主要組成部件的特性有深入了解,并且有深厚的設
35、計和應用的實戰經驗積累。通常來說,若在天然氣中摻入 10%20%的氫氣,通常只需調整燃燒器,尤其對于能精確調節空燃比的低 NOx的解決方案,調整會更簡單。若摻氫量不斷變化,則須額外添加空燃比控制部件。若摻氫量較高,則必須選擇適用的燃燒器類型?;裟犴f爾熱能解決方案和 UOP 凱勒特作為全球領先的燃燒解決方案提供者、工業加熱燃燒設備制造和供應商,一直都在積極應對氫燃料的到來?;裟犴f爾研發并測試了大量支持氫燃料的工業燃燒器產品組合,可提供完整的燃燒系統,從燃氣進口的手動閥門到最終的燃燒器,包括其中的調壓器、流量計、自動切斷閥、壓力開關、流量調節閥和燃燒器。對于天然氣燃燒設備,如進行摻氫燃燒,其燃料處
36、理系統、閥門和管道以及燃燒室硬件需要進行更改,以滿足其安全性?;裟犴f爾對系統中的每個組成部分,結合技術分析,實驗室試驗和 CFD 計算分析,進行了氫燃料適用性評估,可有效保障氫氣燃燒設備的安全啟停和控制。14氫作為能源的應用技術純氫摻氫氫原子小帶來的泄漏隱患問題燃點非常低帶來的易引燃問題非常寬的爆炸極限范圍帶來的事故風險大幅上升問題火焰傳播速度高問題特定的燃燒器設計還可能導致 NOx生成量上升問題未來燃料霍尼韋爾氫能工業與應用白皮書氫氣不僅是一種清潔能源,也是一種十分重要的工業原料。公開的數據顯示,目前的氫能在工業領域的消費占比為,生產合成氨用氫占比為 37%,甲醇用氫占比為 19%、煉油用氫
37、占比為 10%,直接燃燒占比為15%,其它領域占比為 19%7。在化學工業中,氫氣是合成氨、甲醇等的主要原料之一。在煉油工業中,氫氣被廣泛用于對石腦油、粗柴油、燃料油和重油的脫硫、石油煉制、催化裂化,以及不從氫氣在工業領域的消費來看,中國絕大部分的氫氣都由工業過程消耗掉了,其中尤以煉化和化工行業(即合成氨和甲醇工業)的氫氣消耗最多,占比達到66%。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化工與材料的需求量還會增加,因此化工行業的規模還有進一步擴大的可能,其用氫量也會相應增加,但是增加量比較有限。然而,氫氣作為能源的需求會大大增加。雖然2020 年我國氫氣主要消費途徑占比 生產合成氨用氫(%)甲醇用氫(%)
38、煉油用氫(%)直接燃燒(%)其他(%)直接燃燒 15%煉油用氫 10%其他19%37%19%生產合成 氨用氫甲醇用氫15數據來源:中國煤炭加工利用協會飽和烴等的加氫精制,以提高油品的質量;尼龍塑料、農藥、油脂化學和精細化學品加工中都需要加入氫氣來生產相應產品;在冶金工業中,有色金屬如:鎳、鈦、鎢、鉬等的生產和加工中,氫氣被用于作為還原劑和保護氣;在硅鋼片、磁性材料生產中,也需要高純氫氣作保護氣,以提高磁性和穩定性;在精密合金退火和粉末冶金生產中,薄板和帶鋼軋制中常用氫-氮做保護氣。煉化與化工行業的用氫量增加有限,但目前這些行業所用氫氣絕大部分是灰氫,制氫過程產生大量 CO2排放,而在“雙碳”目
39、標下,灰氫的應用會逐步降低,因此清潔氫氣,如綠氫和藍氫的生產與應用,在煉化與化工領域將有很廣闊的前景。此外,在“雙碳”目標的要求下,氫氣在鋼鐵、冶金領域的需求也將會大大增加。7 平安證券-制氫篇:副產氫已占先機,綠氫有望開新局氫作為原料或燃料的應用技術4 煉油廠主要環節對氫氣的需求*煉油廠總工藝流程設計過 程耗氫量(對原料)%直餾石腦油加氫精制0.1直餾煤油加氫精制0.3催化裂化汽油加氫脫硫0.2-0.5直餾柴油加氫精制0.5-0.7焦化汽柴油加氫精制1.0-1.5催化裂化柴油加氫精制0.7-1.0柴油深度加氫脫硫、脫芳烴2.0-3.2減壓蠟油加氫精制2.0-3.0常壓渣油加氫脫硫1.2-1.
40、5減壓渣油加氫脫硫1.5-2.0煉油廠的主要任務就是從原油中提煉出汽柴油、航煤等燃料油?,F代煉油廠增加了石化產品的生產,逐漸將煉油廠轉化為煉化一體化工廠。氫氣是煉油廠的寶貴資源,煉廠需要大量氫氣來降低汽油柴油中的硫和氮含量,同時在加氫裂化中加大對渣油、重油的轉化,以生產更多的汽柴油。隨著對煉油產品的含硫量要求越來越嚴苛,煉油廠對氫的需求將會不斷增加。目前中國煉油廠的氫氣主要有兩個來源,煉油廠副產氫氣和專門的制氫裝置生產的氫氣。煉油廠的副產氫氣主要來自催化重整裝置生產高辛烷值汽油的工藝,以及催化裂化工藝。重整裝置生產的氫氣濃度高,約占原油總量的 0.5%1%8,容易回收,因此幾乎每一個煉油廠都將
41、重整裝置的氫氣回收并加以利用。催化裂化裝置出來的氫氣,其濃度比較低,并且含氫氣體中含有一些難以脫除的雜質,因此不是所有的催化裂化裝置生產的氫氣都得到回收,還有的被當成燃料氣燃燒生熱。4.1 氫氣在煉化生產中的應用 未來煉廠流程工藝原油煤油燃料氣氣體裝置甲烷轉化正構烷烴乙烯(C2=)丙烯(C3=)苯PXLAB蒸汽裂解丙烷脫氫芳烴聯合 重整MaxEneTM 洗滌劑加氫裂化 芳烴抽提烯烴裂解LPGLPGLCO燃料氣LPGLPG燃料氣燃料油Uniflex MC C4=-C10=FCC16氫作為原料或燃料的應用技術數據來源:中國煤炭加工利用協會8 煤制氫與天然氣制氫成本比較分析及建議,石油煉制與化工20
42、18 年 1 月第 49 卷第 1 期未來燃料霍尼韋爾氫能工業與應用白皮書重整裝置是各煉廠最重要的生產高辛烷值汽油的生產裝置之一,它在生產高辛烷值汽油的同時,生產了大量的副產氫氣,重整副產氫氣約占原油總量的0.5%1%,是大煉化中的主要氫氣來源。除了煉廠回收副產氫以制氫外,國內煉油企業一般都設有專有制氫裝置。制氫的原料主要有兩種,即天然氣和煤。天然氣通過蒸汽重整制氫,而煤通過煤氣化來制氫。正如前面章節所說,需要在灰氫制取的過程中增加 CCUS技術的應用,才能減少碳排放。許多國家已宣布未來將禁止生產化石燃油汽車,成品油需求在碳達峰后將逐步減少。這些年,我國汽油產量增速明顯放緩,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
43、的數據,柴油產量自 2017 年后開始下降。與此同時,世界各國經濟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促進了石化產品和有機材料需求的不斷增長。因此,煉廠迫切需要轉型,由以生產汽柴油為主轉型為以生產石化產品為主,甚至完全生產石化產品。丙烷脫氫裝置產能分布美國頁巖氣革命的成功為世界帶來了大量的輕烴原料,從而催生了新的工藝技術與路線。以丙烯為例,在頁巖氣革命之前,丙烯幾乎都通過石腦油裂解來生產,它是乙烯生產的副產物。頁巖氣革命帶來相對廉價的丙烷,因此丙烷脫氫制丙烯呈爆發式增長。根據目前世界上丙烷脫氫裝置的產能分布,可以看到中國處于世界領先地位9。此外,大量乙烷也被應用到蒸汽裂解制乙烯的工藝過程中。相比于
44、石腦油制乙烯,乙烷制乙烯的產率高、成本低,具有很強競爭力。輕質化趨勢將改變煉化企業氫氣來源,當烷烴的分子量越小時,石化產品原料的輕質化179 數據來源申萬宏源-烯烴行業展望深度報告10 Anjar Ray,Amar Anumakonda,第 26 章從生物質燃料中生產綠色液體碳氫燃料,學術出版社,587-608,2011中國美國俄羅斯沙特55%14%3%11%埃及3%泰國3%西班牙3%比利時1%馬來西亞2%韓國5%它的氫/碳原子比越高,因此脫氫生產烯烴可以產生大量高濃度、易于回收的氫氣。輕烴化的一個重要影響就是幫助煉化企業降低對外部氫氣的依賴,以及減少專用制氫裝置的需求。除乙烷和丙烷外,世界上
45、天然氣的儲量按能量當量比原油要高,因此也可以從天然氣來制取石化產品。比如,天然氣制乙烯的工藝就是目前正在開發的工藝技術10,相比于乙烯的氫/碳原子比為 2,甲烷的氫/碳原子比是 4,由甲烷來生產乙烯可以釋出大量氫氣。煉油到石化生產的轉化未來煉化企業的一個重要轉型就是由生產汽柴油轉向生產石化產品,最終到完全生產石化產品。煉廠主要負責三烯和三苯的生產,如果一個煉廠完全只生產石化產品,就可能產生大量副產氫氣。從化學原理出發,原油中的氫/碳原子比例為 2 左右,而烯烴的氫/碳原子比也是 2,芳烴的氫/碳原子比則是 1(苯)、8/7(甲苯)和 5/4(二甲苯),所以如果將原油完全用于生產烯烴,碳、氫能夠
46、平衡;如果生產芳烴,則原油中的氫有富余。由于原油脫硫、脫氮需要氫氣,裂解也需要氫氣,未來的煉廠根據烯烴和芳烴的產品比例就可以在氫氣上做到平衡,而如果多用輕質原料來生產烯烴,則煉廠還有可能由于氫氣富余而實現氫氣出口??傊?,煉化企業由于脫硫、脫氮、裂解等工藝需要大量的氫氣,目前氫氣的來源為煉廠副產氫和由天然氣或者煤制取的氫氣。隨著煉廠轉型生產更多的石化產品,對氫氣需求的影響也會趨向復雜。首先,重油的裂解和利用需要更多的氫氣,但煉廠原料的輕質化,以及煉廠三烯、三苯產量的增加也會生產更多的副產氫,從而降低外部對氫氣需求的依賴。從長遠看,煉化如果轉型成完全生產石化產品,并帶入輕質烷烴如乙烷和丙烷等,則可
47、實現氫氣自給自足,甚至能夠對外銷售富余的氫氣。1811 Makarand R.Gogate,“甲醇制烯烴工藝技術:現狀和未來”,石油科技,37(5),559-565,201912“霍尼韋爾 UOP 和道達爾化工成功展示 MTO 生產塑料”,綠色汽車大會, 氫氣在甲醇生產中的應用霍尼韋爾于上個世紀 80 年代發明了甲醇制烯烴的技術(MTO)11,打開了由甲醇生產化學品的路徑,甲醇變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有機化工的基本原料。后來霍尼韋爾又在 MTO 的基礎上,與法國的道達爾一起發明了烯烴裂解技術(OCP)12,MTO 結合 OCP 技術可以提高由甲醇制烯烴的產率和經濟性,因此,甲醇的應用得到更進一步的
48、推廣?;裟犴f爾甲醇制烯烴與烯烴裂解聯合流程工藝乙烯丙烯C4+OCP 烯烴裂解工藝C4/C和C6+凈化氣體分離單元水MTO回收單元輕烯烴空氣甲醇再生氣 甲醇制烯烴MTO氫作為原料或燃料的應用技術低濃度氫氣的回收對于高濃度的氫氣如從催化重整和烷烴脫氫(丙烷脫氫產丙烯)工藝出來的副產氫,煉廠一般已經做到回收,但是對于低濃度的副產氫氣,如催化裂化、延遲焦化和蒸汽裂解的副產氫氣,今后也可以采用變壓吸附(PSA)、膜分離、深冷等工藝或者工藝結合來提取,從而回收。未來燃料霍尼韋爾氫能工業與應用白皮書煤制甲醇工藝中CO2主要是在CO變換反應中產生的,而之所以要進行 CO 變換是因為煤氣化得到的合成氣的氫氣含量
49、太低,達不到甲醇合成需要的氫/碳比例。在碳中和的年代,我們需要避免 CO2的產生,因此可以將綠氫導入煤氣化的合成氣中來調節氫/碳比例,大大減少煤制甲醇工藝過程中的 CO2排放。將電解水制綠氫的工藝引入煤制甲醇是個行之有效的辦法,因為電解水產生的氧氣可以送入氣化爐來代替高能耗和高成本的空氣分離所產生的氧氣。除了變換反應產生CO2外,煤氣化也生成一定的 CO2,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導入更多的綠氫來將煤氣化生成的 CO2在甲醇合成反應器中直接合成甲醇,這樣甲醇合成反應器中將同時有如下兩個主反應:CO 甲醇合成:CO+2H2-CH3OH CO2甲醇合成:CO2+3H2-CH3OH+H2O綠氫在煤制甲醇中的
50、應用可以降低甚至完全消除工藝過程的 CO2排放,這為中國發展綠色煤化工提供了一條可行的技術路徑。國際上甲醇大部分通過天然氣蒸汽重整,變換反應和甲醇合成來生產。眾所周知,我國能源國情為“富煤、貧油、少氣”,因此煤制甲醇成為我國甲醇生產最主要的生產方式,煤制甲醇產能占全國總產能的 77.3%13,此外,我國還有少量天然氣和焦爐煤氣制甲醇。煤制甲醇工藝由煤氣化和變換反應組成,在氣化過程中,煤中含有的少量硫都轉化為 H2S 和少量的 COS,同時在氣化和變換反應中,有大量 CO2產生,煤制甲醇工藝一般采用低溫甲醇洗將硫和 CO2分步脫除,1913 “氮肥甲醇行業生產技術創新發展成績顯著”,中國化工報,
51、2021 年 7 月 22 日煤制甲醇工藝流程圖中國甲醇主要來源當然,也可以選用其它物理溶劑如霍尼韋爾 UOP 的SelexolTM工藝脫除硫和碳。N2O2 CO2空氣煤煤氣化 CO 變換空氣分離煤制備(漿或粉)水弛放氣循環甲醇合成甲醇精制甲醇產品硫磺產品硫磺工廠合成氣壓縮低溫甲醇洗 H2S 焦爐煤氣制甲醇 煤制甲醇8.9%77.3%天然氣制甲醇13.2%4.3 氫氣在合成氨生產中的應用在國民經濟中,氨占有很高的地位,它是我國無機工業的重要產品之一。液氨不僅可以直接作為肥料使用,而且以氨作為原料可以合成工業上的氮肥,如尿素、硝酸銨、磷酸銨、氯化銨以及各種含氮復合肥,同時氨也是合成燃料以及碳纖維
52、生產的基本有機原料。合成氨(N2+3H2-2NH3)是指氮氣和氫氣在高溫高壓和催化劑的作用下經過化學反應直接生產氨,其原料中的氮氣可以通過空氣分離而來,而氫氣可以由前一章節討論的制氫技術來生產。煤制合成氨(先制氫)是中國目前廣泛采用的工藝路線。但是雙碳目標下,合成氨需要尋找一條更為低碳的合成技術路線。用綠氫來代替煤制氫氣就可以達到這一目標,因此合成氨將是綠氫的另一個較大的應用領域。有報道稱14,合成氨可以作為一種運輸氫的介質,通過綠氫產生合成氨后,液氨可以做跨洋運輸,這樣像日本、韓國等缺乏可再生能量資源的國家也可以用到綠氫。除了煉化、甲醇合成、合成氨等大量用氫的化工工業外,其它一些較小規模的化
53、工工業也需要用到氫氣,包括植物油和油脂制高碳醇、醛類加氫制醇、亞硝酸鹽加氫制胺、苯加氫制環己烷、過氧化氫合成、硝基化合物加氫制胺、羧酸和馬來酸加氫制醇、HCl 生產、非飽和油和油脂加氫飽和等。氫氣作為還原劑被廣泛應用到化工工藝中,這些工藝過程用氫量較少,但產品的價值相對比較高,因此它們很有可能是電解水制綠氫的一個合適運用場景。4.4 氫氣在鋼鐵冶煉中的應用煉鋼主要分為采礦(鐵礦石和煤)、選礦、備料與煉焦、煉鐵、煉鋼等幾個關鍵步驟。傳統的高爐煉鐵選用焦炭作為原料之一,通過焦炭燃燒提供還原反應所需要的熱量并產生還原劑 CO,在高溫下利用 CO 將鐵礦石中的氧奪取出來,將鐵礦石還原得到鐵,并產生大量
54、CO2。目前的煉鋼企業大都采用該技術,因此鋼鐵行業碳排放量大,污染嚴重。在“雙碳”目標下,鋼鐵工業急需改進工藝,減少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未來,氫氣的應用將在煉鐵(鋼)過程減少碳排放起到關鍵作用,氫氣可代替 CO 成為氧化鐵的還原劑,氫氣煉鐵(鋼)將大大減少鋼鐵工業的碳排放。根據遠東資信報道,截至 2020 年,我國鋼鐵企業平均噸鋼碳排放量為 1765 公斤。采用基于天然氣的煉鐵工藝,可以將噸鋼碳排放降至 940 公斤;而使用 80%的氫氣和 20%的天然氣則可以降至 437公斤;如果完全使用氫氣煉鋼,則可以實現 CO2的“零排放”15。2014 Wan Zhijian,Youkun Tao,J
55、ing Shao,Yinghui Zhang,Hengzhi You,“氨作為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的一種有效氫能載體和清潔能源”,能源轉型管理,228(15),2021 15 遠東資信,“國內鋼鐵行業碳中和路徑”天然氣煉鐵工藝氫氣天然氣使用 80%的氫氣和 20%的天然氣則可以降至437公斤可以將噸鋼碳排放降至940公斤如果完全使用氫氣煉鋼可以實現 CO2的“零排放”氫作為原料或燃料的應用技術未來燃料霍尼韋爾氫能工業與應用白皮書4.5 小結氫氣已被廣泛應用到煉化和化工工業中。在煉化工業,目前煉廠的副產氫氣一般不能滿足全廠氫氣的需求,因此需要煤制氫和天然氣制氫,這些制氫方法產生大量 CO2排放,對
56、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個挑戰。在需要較大成本下降的情況下,藍氫和綠氫的應用可以幫助煉化行業減碳。從中短期來看,煉廠一方面還需要滿足汽柴油的需求,另一方面要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也就是增加重油的裂解,這些改造會提高煉廠對氫氣的需求。從長遠來看,碳中和時代的煉廠將生產很少,甚至完全不生產汽柴油,而是由原油生產烯烴和低碳芳烴;同時,煉廠也會走原料輕質化的道路,比如使用乙烷、丙烷等石化原料生產烯烴,這兩方面的變化都會產生更多的副產氫氣。因此,碳中和時代的煉化企業完全有可能做到氫平衡,也就是除副產氫氣外,不需要額外的氫氣,如果原料和產品結構好(多用輕質原料和多產芳烴),則煉化企業還可以輸出副產氫氣。在鋼鐵、
57、冶金和煤化工(煤制甲醇)和合成氨工業,由于“雙碳”目標的要求,氫氣的應用還有非常大的需求空間,綠氫和藍氫在這些工業中的需求增長將是巨大的。21生物基燃料賦能 氫經濟 藍氫氫氣綠氫二氧化碳捕集合成氣天然氣化石燃料原料發電電解槽交通建筑 霍尼韋爾LOHC(液態有機氫運輸)工業霍尼韋爾(中國)有限公司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隸屬于霍尼韋爾特性材料和技術集團,前身為 2018 年成立的霍尼韋爾(中國)有限公司環境保護研究院。升級后的研究院融合了該業務集團的創新力量和專家,涵蓋了研發、技術、市場、產品等各個領域??沙掷m發展研究院低碳中心(以下簡稱“低碳中心”)成立于2021 年 8 月,專注于研究低碳技術發展和
58、市場需求,以霍尼韋爾創新的產品和技術為引擎,推動低碳解決方案在中國市場的開拓和實施,助力客戶可持續發展以及中國“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的實現。低碳中心繼發布第一本煉化行業低碳發展白皮書后,在成立一周年之際,又發布了以綠色技術促進可持續發展霍尼韋爾 2022 低碳發展綠皮書,此次氫能工業與應用發展白皮書是低碳中心發布的第一本氫能行業應用的白皮書,后續還將有更多的研究洞見與大眾見面?;裟犴f爾特性材料和技術業務集團是全球領先的特性材料、工藝技術和自動化方案供應商。該集團下屬霍尼韋爾 UOP 擁有超過 4900 個專利和應用,并且全球廣泛使用的 36 種煉油工藝中的 31 種是霍尼韋爾UOP 的發明。此外,UOP 技術助力全球 60%汽油、40%液化天然氣和 70%聚酯纖維的生產。集團下屬過程控制部是分布式控制系統(DCS)的發明者,引領工業自動化行業長達半個世紀之久,其技術應用于全球超過 15000 家生產基地,覆蓋超過 125 個國家和地區。集團下屬高性能材料部專業生產多樣的高性能產品,包括環境友好型制冷劑、發泡劑和氣霧劑。編輯委員會感謝參與攥寫未來燃料霍尼韋爾氫能工業與應用發展白皮書的各位編者:周麓波 張奎山 楊 悅 顧 昕 李策己 路振龍 汪明月 鄧晶尹 吳 翀感謝他們基于對行業發展和相關技術應用的洞察和提出的獨到見解和前瞻看法。關于我們22關于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