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邦:2022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發展報告(68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創業邦:2022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發展報告(68頁).pdf(68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創業邦2022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發展報告2022.12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據總覽:n 總體情況:2019-2022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共發布四個批次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累計認定8997家,其中,第一批復核通過155家、第二批認定通過1584家、第三批認定通過2930家、第四批認定通過4328家?!笆奈濉睍r期目標數量10000家。n 區域分布:小巨人企業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數量TOP5省份為浙江、廣東、山東、江蘇、北京;TOP5城市為北京、上海、深圳、寧波、重慶。n 行業分布:小巨人企業以制造領域為主,主要集中在智能制造、材料等領域。n 成立年限:小巨人企業平均成立年限為16年,超八成企
2、業在10年以上;其中,浙江小巨人平均成立年限為18年,廣東、北京14年。n 一級市場:2180家小巨人企業獲得過VC/PE投資,占比24.2%;主要集中在廣東、浙江、北京、江蘇、上海等地區;機構投資者踴躍參與投資,其中深創投、毅達資本參與投資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超過100家。n 新三板掛牌:683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新三板掛牌,其中創新層84家、基礎層599家;主要集中在浙江、廣東、山東、北京、湖北等地區。n 上市企業:649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上市,其中,美股1家、港股8家(包括3家二次上市)、A股主板153家、創業板238家、科創板204家、北交所48家;主要集中在江蘇、浙江、廣東、
3、上海、北京等地區;超八成企業市值在100億元以下。n 主要城市:小巨人企業數量TOP5城市為北京、上海、深圳、寧波、重慶,不同城市小巨人平均成立年限、主要行業存在差異;各城市從資金獎勵、融資服務、平臺服務、人才培訓、知識產權服務等方面制定政策措施,支持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PART 1 專精特新企業發展體系 l“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為國家工信部主導的企業扶持政策,圍繞中國制造2025十大重點領域、突破“四基”發展瓶頸為重點發展方向,旨在堅實產業基礎、加強技術創新、破解“卡脖子”技術和補產業鏈關鍵環節。發展背景:制造業補鏈強鏈,破解“卡脖子”技術數據來源:國家發展改革委,創業邦研究中心整理重點領
4、域關鍵核心技術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卡脖子”問題普遍存在問題普遍存在產業鏈痛點產業鏈斷點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集成電路、工業軟件等)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領域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領域航空發動機、農業裝備航空發動機、農業裝備領域領域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領域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領域先進軌道交通裝備領域先進軌道交通裝備領域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領域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領域產業鏈上下游共生產業鏈上下游共生發展生態不完善發展生態不完善專業技術特別是高端專業技術特別是高端人才人才儲備不足人才人才儲備不足區域產業鏈同質競爭區域產業鏈同質競爭現象突出現象突出發展歷程:2021
5、年上升為國家戰略,2022年寫進二十大報告,頂層設計持續推進2011-2013年2014-2016年2021年2017-2020年政策試點政策試點國務院、工信部出臺相關政策支持國務院、工信部出臺相關政策支持集中爆發集中爆發中央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升至國家戰略政治局會議上升至國家戰略2022年 工信部2011年9月發文“十二五”中小企業成長規劃、2013年7月出臺關于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專精特新”的內涵和工作部署。2015年2月關于加快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的若干意見、中國制造2025、“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支持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 工信部2017年開展制造業單項冠
6、軍企業評定,2018年末開展了首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工作,帶動“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北京、浙江等地零星出臺相關政策支持。2021年7月,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提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021年9月,北京證券交易所宣布設立,核心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服務。各地政府熱度提升,31省市集體出臺政策加大支持力度。探索起步探索起步明確明確“專精特新專精特新”具體內涵具體內涵體系推廣體系推廣工信部牽頭工信部牽頭“專精特新專精特新”企業培育認定體系企業培育認定體系l專精特新概念自2011年開始萌芽,2013年起在工信部的主導下在全國試點并逐步推廣,2018年“專精特新小巨人”的培育目標和申報標準提出,
7、2021年中央政治局會議加上北京證券交易所的成立,培育“專精特新”企業上升為國家戰略,全國各地進入集中爆發階段。持續深入持續深入“專精特新專精特新”寫進二十大報告寫進二十大報告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2022年11月,證監會、工信部印發關于高質量建設區域性股權市場“專精特新”專板的指導意見。培養體系:“專精特新”是中小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11.7萬家入庫創新型中小企業6萬多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8997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萬家10萬家100萬家工信部認定省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認定省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認定“十四五”時期培育目標數量1183家單項
8、冠軍企業1千家工信部認定創新型中小企業具有較高專業化水平、較強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是優質中小企業的基礎力量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實現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發展,創新能力強,質量效益好,是優質中小企業的中堅力量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位于產業基礎核心領域和產業鏈關鍵環節,創新能力突出、掌握核心技術、細分市場占有率高、質量效益好,是優質中小企業的核心力量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長期專注于制造業特定細分產品市場,生產技術或工藝國際領先,單項產品市場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的企業l根據2022年6月初,工信部印發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暫行辦法,提出優質中小企業培育的三個層次,包括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
9、新“小巨人”企業。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需同時滿足專、精、特、新、鏈、品六個方面指標l根據工信部印發的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暫行辦法,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認定需同時滿足專、精、特、新、鏈、品六個方面指標。專精特新小巨人專業化 長期專注并深耕于產業鏈某一環節或某一產品。企業從事特定細分市場時間達到3年以上,主營業務收入總額占營業收入總額比重不低于70%,近2年主營業務收入平均增長率不低于5%。精細化 生產技術、工藝及產品質量性能國內領先,注重數字化、綠色化發展,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供應鏈管理等環節,至少1項核心業務采用信息系統支撐。取得相關管理體系認證,或產品通過發
10、達國家和地區產品認證(國際標準協會行業認證)。企業資產負債率不高于70%。特色化 技術和產品有自身獨特優勢,主導產品在全國細分市場占有率達到10%以上,且享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擁有直接面向市場并具有競爭優勢的自主品牌。創新能力 一般性條件(同時滿足):(1)營收1億元以上,研發占比不低于3%;營收5000萬元-1億元,研發占比不低于6%;營收5000萬元以下、近2年新增股權融資總額8000萬元以上,研發費用3000萬元以上、研發人員占比50%以上。(2)自建或與高校院所聯合建立研發機構。(3)擁有2項以上類知識產權。創新直通條件(滿足一項即可):(1)近三年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排名前三。(2
11、)進入創客中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全國50強。產業鏈配套 位于產業鏈關鍵環節,圍繞重點產業鏈實現關鍵基礎技術和產品的產業化應用,發揮“補短板”“鍛長板”“填空白”等重要作用。主導產品所屬領域 從事細分產品市場屬于制造業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軟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和產業技術基礎;或符合制造強國戰略十大重點產業領域;或屬于網絡強國建設的信息基礎設施、關鍵核心技術、網絡安全、數據安全領域等產品。國家政策:相關政策頻出,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日期政策名稱出臺部門主要內容2011年9月十二五中小企業成長規劃工信部將“專精特新”發展方向作為中小企業轉型升級、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途徑。2011年1
12、2月關于印發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的通知國務院支持中小企業加快技術進步,促進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支持工藝專業化企業發展,健全協作配套體系,提高中小企業聚集度,發展產業集群。2012年4月關于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國務院鼓勵小型微型企業發展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農業和文化產業,走“專精特新”和與大企業協作配套發展的道路2013年7月關于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的指導意見工信部通過加大財稅金融扶持、建立和完善服務體系等一系列措施,不斷提高“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數量和比重,提高中小企業的整體素質。2015年2月關于加快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的若干意見國務
13、院鼓勵創新型、創業型和勞動密集型中小微企業發展,支持企業走“專精特新”和與大企業協作配套發展的道路。2016年6月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工信部圍繞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培育一大批主營業務突出、競爭力強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鼓勵中小企業與大企業、龍頭骨干企業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2016年7月“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國務院支持高成長性的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發展,培育一批掌握行業“專精特新”技術的“隱形冠軍”。2018年11月關于開展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工作的通知工信部明確了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定義,計劃利用三年時間(2018-2020年),培育600家左右專精特
14、新“小巨人”企業。2019年4月關于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以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為基礎,在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和產業技術基礎等領域,培育一批主營業務突出、競爭力強、成長性好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21年1月關于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工信部財政部2021-2025年中央財政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將安排100億元以上獎補資金,分三批(每批不超過三年)支持1000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加大創新投入。2021年7月關于加快培育發展制造業優質企業的指導意見工信部等六部門為加快培育發展以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提出了完善
15、金融財政和人才政策措施等十條意見 2021年11月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辦實事清單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從加大財稅支持力度、完善信貸支持政策、暢通市場化融資渠道、推動產業鏈協同創新、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推動數字化轉型等10個方面提出31項具體舉措。2022年3月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國務院首次將專精特新企業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著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在資金、人才、孵化平臺搭建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2022年5月關于開展“攜手行動”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2022-2025年)工信部等十一部門通過政策引領、機制建設、平臺打造,推動形成協同、高效、融合、順暢的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
16、生態,有力支撐產業鏈供應鏈補鏈固鏈強鏈2022年10月關于知識產權助力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國家知識產權局深化實施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推進工程,助力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創新發展l“專精特新”概念于2011年提出,2018年工信部明確“小巨人”企業評價標準,2021 下半年730 政治局會議將“專精特新”提升至國家戰略層面。國家政策:提供財稅、融資、資金獎勵等扶持舉措資料來源:2021年關于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辦實事清單 中央財政安排獎補資金,由省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商同級財政部門統籌。提供技術創新、上市輔導、創新成果轉化與應用、數字化智能化改造
17、、知識產權應用、上云用云及工業設計等服務。公共服務示范平臺財稅支持012021-2025 年,中央財政累計安排100億元以上獎補資金,分三批重點支持1000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提供“點對點”精細服務,確保稅費政策直達快享、應享盡享。信貸支持02建立名單推送共享機制,量身定制金融服務方案。加大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其信用貸款投放。鼓勵開發銀行為其技術改造和轉型升級提供金融支持。在區域性股權市場推廣設立“專精特新”專板,完善債券融資增信機制。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引導社會資本加大對其股權投資規模。支持更多企業上市、掛牌融資,探索在新三板掛牌開辟綠色通道。推動行業龍頭企業對“小巨人”企業開放資
18、源要素。向大型骨干企業定向推薦不少于1000家“小巨人”企業,不少于1500項技術產品。優先參與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對接高校、科研院所等技術成果轉移,促進產學研協同創新。完善知識產權、測試認證、計量技術等服務。提供數字化轉型評價診斷服務和解決方案,推動企業上云開展智能制造進園區活動,推廣1000個以上應用場景,培育智能制造新模式資金獎勵被認定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獎勵600萬元/家,每年200萬元產業鏈協同04企業創新05市場化融資03l聯動相關部門提供財稅和信貸支持、暢通市場化融資渠道、產業鏈協同創新、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助力企業開拓市場、精準對接服務等。組織人才培訓搭建高層次人才供給通道
19、推動建立專家志愿服務團或服務工作站人才支持07在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等設立“專精特新”展區開展中小企業跨境撮合活動提供出口信用保險支持市場開拓08精準對接09數字化轉型06建設全國中小企業服務一體化平臺移動端推動省級以上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和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舉辦全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峰論壇省市政策:小巨人企業最高獎勵200萬元,鄭州、廣州市獎補力度大省市自治區/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證獎補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認證獎補“單項冠軍”企業/“單項冠軍”產品的企業獎補政策依據北京市一般20-30萬元;門頭溝、石景山區50萬元;一般30-50萬元通州最高80萬元;門頭溝、東城區80萬元
20、;通州最高100萬元北京市關于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天津市最高不超過50萬元最高不超過100萬元天津市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上海市不低于10萬元;浦東新區25萬元;不低于30萬元;浦東新區研發資助最高不超過100萬;奉賢區最高補貼50萬;金山區最高補貼60萬;松江區最高補貼40萬金山區一次性100萬元上海市助行業強主體穩增長的若干政策措施等重慶市渝北區20萬元;南岸、北碚5萬元;巴南區10萬元榮昌區最高100萬;渝北區50萬元;巴南區20萬元榮昌區最高200萬重慶市推進“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計劃(20222025年)深圳市最高20萬元(各區政策不同)最高
21、50萬元(各區政策不同)300萬/200萬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培育壯大市場主體的實施意見鄭州市一次性獎勵50萬元一次性獎勵200萬元一次性獎勵500/100萬元鄭州市關于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哈爾濱市-一次性補貼100萬300萬/200萬哈爾濱市人民政府關于支持民營經濟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加快推動哈爾濱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實現工業強市的若干政策措施山西省一般最高不超過30萬元一般不超過50萬元山西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作方案等安徽省 一次性獎補80萬元一次性100萬元一次性200萬元安徽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倍增行動方案等福建省20萬元50萬元福建省加大力度助企紓
22、困激發中小企業發展活力的若干意見山東省一次性100萬元一次性200萬元山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方案湖北省20/30萬元一般50萬元;襄陽80萬元,東湖高新區60萬元關于金融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等廣東省廣州50萬元一次性扶持;其他20萬元珠三角地區每家企業獎補100萬元,粵東、粵西、粵北地區每家企業獎補120萬元。廣州黃浦區、開發區200萬元一次性扶持、廣州市天河區100萬;韶關市最高補貼100萬200萬/100萬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于下達2022年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獎補資金安排計劃的通知、廣州市黃埔區 廣州開發區進一步支持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辦法實施細則等甘
23、肅省30萬元50萬元甘肅省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辦實事清單廣西壯族自治區不超過50萬元不超過100萬元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培育提升行動計劃注:由于政策具有時效性,請以各地政府機構、科委網站最新公告文件為準,本報告總結各地2021-2022年最新政策,僅供參考。PART 2 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概況各批次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分布情況數據來源:工信部、創業邦研究中心整理。創業邦睿獸分析共收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9023家l2019-2022年,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共發布四個批次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累計認定8997家,其中,第一批復核通過155家、第二批認定通過1584家、第三批認定通過29
24、30家、第四批認定通過4328家。248174429304357155158429304328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公示認定/復核通過四批專精特新小巨人累計培育數量第一批2%第二批18%第三批32%第四批48%四批專精特新小巨人數量分布1070868754704589502480 477399373350338 337279257212192162140103686659575345342613124020040060080010001200浙江廣東山東江蘇北京上海安徽湖北湖南河南福建四川河北遼寧重慶江西天津陜西
25、山西廣西云南貴州吉林新疆黑龍江甘肅寧夏內蒙古青海海南西藏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區域分布:浙江、廣東、山東、江蘇小巨人企業數量遙遙領先數據來源:創業邦睿獸分析l根據睿獸分析收錄的9023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浙江、廣東、山東、江蘇、北京、上海位列前6名,數量均超500家,合計占比近五成,以上六省市第四批公示企業數量均超過或接近前三批認定數量總和。其中浙江小巨人企業數量達到1070家,位列全國首位。l從區域分布來看,小巨人企業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中部地區的安徽、湖北、湖南、河南位列第七至第十位,西部以四川、重慶領先。全國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地區分布東部61%中部22%西部13%東北4%5
26、89502443282257209208198192169148142141140121主要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寧波、重慶小巨人企業數量位居全國城市前五數據來源:創業邦睿獸分析l從城市來看,北京、上海、深圳、寧波、重慶五個城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位居全國前列,其中京、滬、深三地均超過400家,位于全國第一梯隊,寧波、重慶在250家以上。l部分城市第四批新增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較多,實現總量排名提升,如深圳從第四位上升至第三位,超越寧波;武漢、杭州、蘇州第四批小巨人企業數量均超過100家,同時超過各自地區前三批之和,進入全國十強。全國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城市分布(TOP15)0100200
27、300400500600700北京上海深圳寧波重慶武漢杭州成都天津蘇州青島廈門長沙合肥廣州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行業分布:主要集中在智能制造、材料等制造領域數據來源:創業邦睿獸分析l專精特新小巨人主要集中在智能制造、傳統行業、新材料等領域,其中智能制造主要集中在高端制造設備、集成電力等領域,傳統行業主要集中在化工、金屬材料(金屬機械器件)等領域。從各批次小巨人企業行業分布來看,材料、能源電力等行業占比提升,智能制造行業占比有所下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行業分布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各批次行業分布3195296915327755444394394303872852802201921271269288
28、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智能制造傳統行業材料汽車交通能源電力醫療健康環保企業服務硬件信息通信人工智能物聯網生物科技消費大數據物流倉儲農業40.6%32.0%37.9%34.8%26.5%33.0%31.9%33.8%15.5%17.4%15.3%18.0%7.1%8.3%10.3%7.6%7.1%5.2%5.9%6.3%7.1%5.7%4.6%4.6%5.2%4.9%4.6%5.0%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第一批占比第二批占比第三批占比第四批占比智能制造傳統行業材料汽車交通能源電力醫療健康環
29、保平均成立年限16年,超八成企業在10年及以上,浙江平均18年、廣東北京平均14年數據來源:創業邦睿獸分析l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平均成立年限為16年,成立年限在10年及以上企業占比達到80.3%,主要集中在10-20年之間,其中成立年限在11-15年、16-20年的企業分別占比26%、27%。l各省市因產業結構不同,小巨人企業成立年限略有差異,其中浙江小巨人成立年限10年以上占比達到84.3%,平均成立年限為18年,江蘇(78.4%、17年)、山東(77.3%、16年)緊隨其后,而廣東、北京小巨人成立年限10年以上占比在70%以下,平均成立年限均為14年。4%20%26%27%16%7%1-5年
30、6-10年11-15年16-20年21-25年25年以上0%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100%浙江廣東山東江蘇北京上海安徽湖北湖南河南1-5年6-10年11-15年16-20年21-25年25年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成立年限分布主要省份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成立年限分布PART 3 資本參與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各級資本市場參與情況數據來源:創業邦睿獸分析l截至2022年11月15日,9023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2180家獲得過VC/PE投資,占比24.2%;新三板掛牌企業683家,占
31、比7.6%;上市企業649家,占比7.2%;其中,A股主板153家、創業板238家、科創板204家、北交所48家、港交所8家、美股1家。獲得VC/PE投資新三板掛牌A股主板上市創業板上市科創板上市北交所上市港交所上市美股上市上市企業24.2%2180家7.6%683家7.2%649家1.7%153家2.6%238家2.3%204家0.5%48家0.1%8家0.01%1家1286125815061590908424.6 3,975.5 1,246.3 1,539.9 1,862.1 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020040060080010001200
32、14001600180020182019202020212022(1-10)融資事件數量(起)融資總額(億元)投融資趨勢:專精特新小巨人融資熱度逐漸恢復數據來源:創業邦睿獸分析l2018年-2022年10月,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融資事件數量總體呈現穩步上升態勢,2021年達到1590起。受疫情等因素影響,2020年融資金額下滑明顯,之后開始穩步恢復提升,2022年1-10月達到1862.1億元,已超過2021年全年融資金額。2018-2022年10月全國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融資趨勢融資區域分布:廣東、浙江、北京、江蘇、上海領先數據來源:創業邦睿獸分析l從各省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融資態勢來看,202
33、2年1-10月,廣東、浙江、北京、江蘇、上海五省市處于領先水平,融資事件數量均在90起以上,融資金額均在140億元以上。從城市來看,北京、上海、深圳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融資事件數量遙遙領先其他城市。2022年1-10月小巨人企業融資事件省份分布(Top15)135112106989256443129262222212115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020406080100120140160廣東浙江北京江蘇上海山東湖北四川安徽福建遼寧陜西河南湖南江西融資事件數量融資金額(億元)10692903531242421
34、19191817171515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020406080100120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蘇州武漢嘉興成都寧波南京西安無錫廣州常州廈門融資事件數量融資金額(億元)2022年1-10月小巨人企業融資事件城市分布(Top15)融資行業分布:智能制造為主,汽車交通、能源電力融資活躍度提升數據來源:創業邦睿獸分析l從行業分布看,2018-2022年10月,智能制造、傳統行業、材料領域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融資事件數量和融資金額均明顯領先于其他行業。對比2022年1-10月和近五年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融資行業分布情況,汽車交通、能源電力
35、融資活躍度逐漸提升,汽車交通融資事件數量由第七位提升至行業第四位,能源電力由第八位提升至第六位,企業服務、人工智能、醫療健康領域融資活躍度有所降低。2018-2022年10月小巨人企業融資事件數量及金額行業分布2022年1-10月小巨人企業融資事件數量及金額行業分布373193126847872695950390.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智能制造傳統行業材料汽車交通企業服務能源電力人工智能醫療健康硬件物聯網2022年1-10月融資事件數量2022年1-10月融資金額(億元
36、)23850.001000.002000.003000.004000.005000.006000.0005001000150020002500智能制造傳統行業材料企業服務人工智能醫療健康汽車交通能源電力硬件環保2018-2022年10月融資事件數量2018-2022年10月融資金額(億元)獲得VC/PE投資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占比不足1/4,地區間差異較大,北京最高數據來源:創業邦睿獸分析l根據睿獸數據統計,獲得VC/PE投資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180家,占比達到24.2%。從主要省市(小巨人企業數量大于100家)來看,不同區域資本市場發展程度不同,各省市小巨人獲VC/PE投資比重差異較大,
37、北京占比最高,達到48.7%,其次是上海(35.9%)和廣東(32.3%),總量排名靠前的浙江(20.6%)、山東(15.9%)低于平均水平,四川(27.8%)、陜西(30.9%)則高于平均水平。0.0%10.0%20.0%30.0%40.0%50.0%60.0%020040060080010001200浙江廣東山東江蘇北京上海安徽湖北湖南河南福建四川河北遼寧重慶江西天津陜西山西廣西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獲得私募股權融資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獲得私募股權融資比重獲得私募股權融資比重平均水平主要省市專精特新小巨人(超過100家)獲得VC/PE投資的企業占比24.2%不同行業領域獲得VC/PE投資
38、比重差異較大,大數據、人工智能獲投占比最高數據來源:創業邦睿獸分析l不同行業領域在商業模式、發展速速、可復制性發展等存在差異,獲得VC/PE投資的企業占比差距較大,大數據、人工智能領域占比超過50%,能源電力、智能制造等領域在1/4左右,而材料、傳統行業等不足20%。主要行業領域專精特新小巨人(超過100家)獲得VC/PE投資的企業占比54.8%50.0%42.0%41.1%39.4%32.8%29.8%28.3%27.6%25.8%23.8%22.9%21.8%18.8%15.5%0.0%10.0%20.0%30.0%40.0%50.0%60.0%大數據人工智能 醫療健康 企業服務物聯網生物
39、科技 信息通信硬件消費能源電力 智能制造環保汽車交通材料傳統行業融資輪次:融資事件集中在A輪數據來源:創業邦睿獸分析l2018年至2022年10月,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融資事件主要集中在A輪(1660起),A輪之后融資事件數量逐漸減少,種子輪及天使輪融資事件數量較少。從融資金額看,B輪融資總額最高,達到369.8億元,B輪之后輪次隨著融資事件數量減少,融資總額也逐漸降低。2018-2022年10月小巨人企業融資事件輪次分布(單位:起)2018-2022年10月小巨人企業融資輪次金額分布(單位:億元)353181660112557322453224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
40、016001800種子輪天使輪A輪B輪C輪D輪E輪F輪Pre-IPO輪3.715.2240.4369.8304.9183.791.828.468.9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種子輪天使輪A輪B輪C輪D輪E輪F輪Pre-IPO輪機構投資者踴躍參與投資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據來源:創業邦睿獸分析l根據睿獸分析統計數據,有4800余家投資機構參與投資過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其中深創投、毅達資本參與投資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超過100家,達晨財智、海通開元、同創偉業、金浦投資、中芯聚源、深圳高新投、東方富海、中金資本等機構參投專精特新小巨人超過40家。
41、投資機構投資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Top10)參投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案例華大九天天岳先進翱捷科技安路科技新雷能怡和嘉業圣湘生物捷捷微電鋮昌科技皓元醫藥道通科技凌云光奧浦邁禾川科技蘭衛醫學金盤科技東芯半導體鳴志電器安旭生物春立醫療上機數控海優新材中微半導百普賽斯歐科億華海清科唯科科技必易微威派格天益醫療江波龍廣立微安集科技金宏氣體英集芯中微半導路維光電寶德計算機掌動智能科脈技術我武生物芯碁微裝帝科股份同有科技井松智能菲沃泰捷強裝備心瑋醫療微步在線馭勢科技1761359764605453535044深創投毅達資本達晨財智海通開元同創偉業金浦投資中芯聚源深圳高新投東方富海中金資本多層次資本市場深化
42、改革,促進科技與資本融合,更好支撐中小企業發展數據來源:創業邦睿獸分析l資本市場持續深化改革,多層次資本市場逐漸形成。2018年11月5日,科創板宣布設立;2019年6月13日,科創板正式開板;2021年9月3日,北交所注冊成立;2021年11月15日,北交所開市;2022年11月18日,區域性股權市場“專精特新”專板支持政策發布。多層次資本市場服務中小企業,促進科技與資本融合、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目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有683家新三板掛牌企業、649家上市企業。大型特大型企業科技型創業型中小企業創新型中小企業創新型創業型成長型中小企業其他中小微企業442家(科創板204、創業板238)4
43、8家683家(創新層84、基礎層599)培育中153家(上交所75、深交所78)新三板北交所科創板、創業板主板創新層基礎層區域性股權市場專精特新小巨人上市/掛牌企業數量區域性股權市場設立專精特新專板,更好服務中小企業,暢通市場化融資渠道l2022年11月18日,中國證監會、工信部聯合印發關于高質量建設區域性股權市場“專精特新”專板的指導意見,提高區域性股權市場“專精特新”專板建設質量,通過與其他層次資本市場的有機銜接,使企業更快進入資本市場,補齊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結構性短板。尚未達到規范層或培育層標準的專板企業。聚焦服務對象 省級以上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評價或認定的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
44、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政府投資基金所投資的企業,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基金投資的中小企業;其他符合專精特新發展要求或具有相應潛力的企業。提供高水平服務 基礎服務:管理支持、管理咨詢、培訓交流、政策對接等;融資服務:綜合運用股權、債券、信貸以及地方金融工具;上市培育:證券交易所、全國股轉系統與區域性股權市場共同建立企業上市培育系統;股權激勵:為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計劃相關的股份(股權)、期權提供登記托管、轉讓、信息披露等服務;服務創新:基礎服務、融資服務、投后服務、財務顧問、創業債權、優先股(權)等,可申請單項業務試點。分層管理體系 區域性股權市場應對專板企業建立分層管理體系,并為各層企業提供與
45、其特點和需求相適應的基礎服務和綜合金融服務。根據企業發展情況每年調整其所在層次,及時清退不符合準入條件或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企業。孵化層規范層培育層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獲得過B輪以上私募股權融資的專板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擬上市后備企業;主營業務明確,具有持續經營能力,營業收入、凈利潤等財務指標達到上海、深圳、北京證券交易所或全國股轉系統創新層相應指標50%以上,且具備上市潛力或具有明確上市規劃的企業。鼓勵已進入上市輔導期的企業和擬申請IPO的全國股轉系統摘牌企業進入培育層。新三板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占比約一成,新掛牌小巨人企業數量逐漸提升l根據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統計,截至2022
46、年11月17日,新三板掛牌企業6607家,創新層1702家(25.8%)、基礎層4904家(74.2%)。根據睿獸分析平臺數據,目前有683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新三板掛牌上市(10.3%),創新層84家(12.3%)、基礎層599家(87.7%),隨著新三板深化改革,北交所開市,在新三板掛牌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逐漸增多。592484599683其他小巨人-創新層小巨人-基礎層數據來源: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創業邦睿獸分析2013-2022年專精特新小巨人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109317118180362251063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20132014201
47、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專精特新小巨人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新三板掛牌企業小巨人掛牌企業新三板企業:浙江、廣東、山東等區域領先l專精特新小巨人新三板掛牌企業主要分布在浙江、廣東、山東、北京、湖北等省份,前五省份合計占比達42.0%,從城市來看,北京48家專精特新小巨人新三板掛牌企業位居全國城市首位,上海、武漢緊隨其后,數量均超20家。數據來源: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創業邦睿獸分析78605748444236363531272625241801020304050607080浙江廣東山東北京湖北江蘇河北上海安徽河南遼寧四川湖南福建山西483622181615141
48、31313131312121101020304050北京上海武漢深圳天津成都蘇州廣州杭州嘉興太原西安湖州長沙沈陽專精特新小巨人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省份分布(Top15)專精特新小巨人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城市分布(Top15)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上市步伐加快l截至2022年11月15日,專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業數量達到649家,2020年至今每年新增上市企業均在100家以上,并呈逐年上升趨勢。2022年1-10月,共有133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上市,接近2021年全年水平。132116132532581150120137133020406080100120140160201020112012201420
49、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1-10)2010-2022年10月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上市情況數據來源:創業邦睿獸分析上市企業:上市小巨人企業集中在江浙地區l專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業主要分布在江蘇、浙江、廣東、上海、北京等省份,前五省份合計占比達62.9%,從城市來看,上海66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業位居全國城市首位,北京、深圳、蘇州緊隨其后,數量均超40家。664747403322211918141413131210010203040506070上海北京深圳蘇州杭州成都無錫南京合肥嘉興臺州常州寧波廣州天津專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業數量省份分布(Top15)專精特新小巨
50、人上市企業數量城市分布(Top15)11410379664732292720181616141010020406080100120江蘇浙江廣東上海北京安徽山東四川河南湖北福建湖南遼寧陜西天津數據來源:創業邦睿獸分析1670150712174861247578238204480500100015002000上證主板深證主板創業板科創板北交所全部企業數量小巨人企業數量上市企業:創業板小巨人企業最多,科創板小巨人企業占比超四成l根據睿獸分析平臺數據,截至2022年11月15日,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有649家上市企業,其中美股1家、港股8家(含3家二次上市企業)、A股主板153家、創業板238家、科創
51、板204家、北交所48家,其中,主板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占比約4.8%,創業板小巨人占比19.6%,科創板小巨人占比42.0%,北交所小巨人占比38.7%。專精特新小巨人上市板塊分布各上市板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分布情況4.5%5.2%19.6%42.0%38.7%數據來源:創業邦睿獸分析,Wind海外上市,9,1%主板,153,24%創業板,238,37%科創板,204,31%北交所,48,7%89.388.067.588.413.744.744.735.859.28.80.050.0100.0上證主板深證主板創業板科創板北交所市值均值(億元)市值中值(億元)2.42.21.31.50.6
52、1.51.20.91.10.50.01.02.03.02021年凈利潤均值(億元)2021年凈利潤中值(億元)14.2%11.4%14.9%20.0%15.6%12.9%9.05%14.41%19.55%13.85%0.0%5.0%10.0%15.0%20.0%25.0%2021年凈利潤率均值2021年凈利潤率中值26.420.610.38.14.915.013.77.45.63.30.010.020.030.02021年營業收入均值(億元)2021年營業收入中值(億元)上市企業:主板小巨人規模最大,科創板小巨人凈利潤率最高,北交所企業規模尚小l從市值來看,上證主板小巨人平均市值最高,為89.
53、3億元左右,北交所小巨人平均市值最低,僅為13.7億元,科創板小巨人市值中位數為59.2億元,北交所小巨人市值中位數為8.8億元。從收入來看,上證主板小巨人平均收入最高,為26.4億元,北交所小巨人平均收入最低,不足5億元。從凈利潤來看,上證主板小巨人企業平均凈利潤最高,為2.4億元,北交所小巨人企業平均凈利潤最低,為0.6億元。從凈利潤率來看,科創板小巨人企業平均凈利潤率最高,為20%,深證主板小巨人企業凈平均利潤率最低,為11.4%。數據來源:創業邦睿獸分析。數據截至2022年11月15日小巨人企業市值(2022年11月15日)小巨人企業營業收入(2021年)小巨人企業凈利潤(2021年)
54、小巨人企業凈利潤率(2021年)上市企業:超八成企業市值在100億元以下,江蘇、上海、北京總市值位列前三l根據睿獸分析平臺數據,截至2022年11月15日,649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業市值總額4.85萬億元,平均市值75億元。專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業市值主要集中在100億元以下,占比達到81%,市值在500億元以上的企業只有8家。l從地區來看,江蘇114家專精特新特新小巨人上市企業總市值8246億元,位列全國首位,其次是上海6910億元、北京5881億元、浙江5714億元、廣東4782億元,其中北京、上市平均市值超100億元,云南因有市值超千億的恩捷股份,平均市值達到434億元。專精特新小巨人
55、上市企業市值區間分布數據來源:創業邦睿獸分析,數據截至2022年11月15日10億以下4%10-30億28%30-50億26%50-100億23%100-200億13%200-500億5%500億以上1%專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業總市值TOP10省份8246 6910 5881 5714 4782 1731 1695 1520 1342 1257 02040608010012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江蘇上海北京浙江廣東山東云南四川安徽陜西小巨人上市企業總市值(億元)小巨人上市企業數量專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業市值TOP10序號企業名稱所屬行業領域地區
56、上市時間上市板塊市值(億元)1恩捷股份新能源云南-玉溪2016-09-14深交所主板14572愛美客醫療健康北京2020-09-28創業板10403圣邦股份智能制造北京2017-06-06創業板6594斯達股份智能制造浙江-嘉興2020-02-04上交所主板6265禾邁電子智能制造,能源電力浙江-杭州2021-12-20科創板6026凱萊英醫療健康,生物科技天津2016-11-18深交所主板5867華大九天智能制造北京2022-07-29創業板5648上機數控智能制造江蘇-無錫2018-12-28上交所主板5489德方納米材料廣東-深圳2019-04-15創業板49810派能科技能源電力上海2
57、020-12-30科創板495數據來源:創業邦睿獸分析,數據截至2022年11月15日上市企業:649家小巨人實現總收入近8000億元,超六成企業營收低于10億元l649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業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總額7993.3億元,同比增長35.2%,企業營收均值12.3億元,中位數為7.4億元;2022年1-9月,640家上市小巨人企業實現營業收入總額6895.4萬億元,同比增長22.6%。營收在5億元以下的企業占比32%,營收在5-10億元的企業占比32%。2021年53家企業營收同比下降,2022年1-9月211家企業營收同比下降。2021年專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業營業收入區間分布數
58、據來源:創業邦睿獸分析,數據截至2022年11月15日35.2%22.6%0.0%10.0%20.0%30.0%40.0%2021年2022年1-9月占比8.2%2021年53家負增長占比33%2022年1-9月211家負增長總營收增速變化營收下降占比1億元以下0%1-5億32%5-10億32%10-20億22%20-30億8%30-50億4%50-100億1%100億以上1%上市企業:649家小巨人實現總利潤超千億,超五成企業凈利潤低于1億元l649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業2021年實現凈利潤總額1001.7億元,同比增長38.8%,企業凈利潤均值1.5億元,中位數為0.9億元;2022年1
59、-9月,640家上市小巨人企業實現凈利潤總額811.5億元,同比增長18.6%。凈利潤在5000萬元以下(含虧損)企業占比約20%,凈利潤在5000萬元-1億元的企業占比31%。2021年27家企業出現虧損,虧損面為4.2%,2022年1-9月52家企業虧損,虧損面擴大至8.1%。數據來源:創業邦睿獸分析,數據截至2022年11月15日2021年專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業凈利潤區間分布38.8%18.6%0.0%10.0%20.0%30.0%40.0%2021年2022年1-9月總利潤增速變化虧損面變化4.2%2021年27家虧損8.1%2022年1-9月52家虧損虧損4%0-1000萬1%100
60、0萬-5000萬15%5000萬-1億31%1-2億29%2-5億15%5-10億4%10億以上1%PART 4 城市/區域案例主要城市:北京小巨人企業最多,深圳企業最年輕l北京、上海、深圳、寧波、重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均超250家,位居全國前5位。全國小巨人企業平均成立年限為16年,從主要城市來看,深圳、北京小巨人企業平均成立年限較低,分別為13.9年和14.4年,寧波、重慶小巨人企業平均成立年限較高,分別為18.0年和17.2年。l不同城市小巨人企業成立年限的差異與城市的主導產業結構不同有關,科技服務相對發達的北京、上海平均成立年限較低,深圳電子制造業發達,企業平均成立年限最低,偏傳統
61、制造領域的城市,如寧波、重慶平均成立年限較高。5.0%2.0%2.7%3.5%6.3%28.4%21.9%29.9%8.2%17.3%23.5%29.9%29.4%18.4%21.2%26.4%23.7%25.1%34.4%23.9%11.8%14.9%10.0%25.5%17.3%5.0%7.6%2.9%9.9%14.1%北京上海深圳寧波重慶1-5年6-10年11-15年16-20年21-25年25年以上14.415.413.918.017.2589502443282257主要城市小巨人企業成立年限分布主要城市小巨人企業數量平均成立年限 主要行業領域智能制造、企業服務智能制造、傳統行業智能制
62、造、傳統行業、硬件智能制造、傳統行業、材料傳統行業、智能制造、汽車交通數據來源:創業邦睿獸分析北京:589家專精特新小巨人,超四成企業集中在海淀4851663340.0%1.0%2.0%3.0%4.0%5.0%6.0%7.0%8.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數量在全國占比l北京目前擁有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89家,位居全國城市首位,占比6.5%,其中第一批4家(2019年公示5家,2022年復核通過4家)、第二批85家、第三批166家、第四批334家。平均成立年限14年,其中6-10年企業占比28%。從地區分布來看,海淀區264家,占全市比重達到4
63、4.8%。從行業分布來看,智能制造165家,占比28.0%,其次為企業服務133家,占比22.6%。26496433835262318987665410100200300海淀區大興區朝陽區昌平區豐臺區順義區通州區房山區石景山區懷柔區東城區平谷區西城區密云區門頭溝區延慶區1-5年5%6-10年28%11-15年24%16-20年26%21-25年12%25年以上5%各批次分布成立時間分布地區分布行業分布165133666160463936353433322815050100150200智能制造企業服務傳統行業人工智能醫療健康大數據信息通信材料物聯網環保能源電力硬件汽車交通生物科技數據來源:創業邦
64、睿獸分析北京:多維度資金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十四五目標培育500家小巨人企業l北京市提出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隱形冠軍,形成梯隊培養格局,到“十四五”末,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500家,對企業技術創新、集約發展、融資、上市、市場開拓及相關服務給予資金等支持。北京市關于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2021年12月,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發展目標到“十四五”末,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500家,市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1000家,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到5000家。提升技術創新能力推動集約集聚發展加大融資支持力度加強上
65、市培育服務助力國際市場開拓強化全面精準服務支持企業申報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的研發及成果轉化項目,對項目設備購置、房租、研發投入等分檔支持,第一年最高支持200萬元,第二至三年支持金額最高不超過500萬元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技術改造項目,最高3000萬元;存量產業空間改造為企業研發或生產用房,最高5000萬元;圍繞龍頭企業薄弱環節,組織組織企業開展揭榜攻關和樣機開發,根據項目投入最高5000萬元支持支持企業通過融資租賃方式研發、檢測、生產等設備,每年最高1000萬元補貼;用好北京股權交易中心“專精特新板”,為企業提供掛牌展示、托管交易、投融資、培訓輔導等服務支持企業在新三板掛牌并給予資金補貼;
66、支持企業在A股或境外主要證券交易所上市,市級財政按規定給予每家總額不超過300萬元的資金補貼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設或并購企業、開展裝備制造和國際產能合作等項目,貸款貼息給予不超過3年、每年最高500萬元支持和投資性補助最高100萬元一次性支持匯聚一批券商、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機構,為企業提供全面診斷、技術創新、上市輔導、工業設計等服務,對服務效果突出的平臺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關于推進北京市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的指導意見2019年12月,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u 鼓勵“專精特新”,推動企業轉型升級u 鼓勵中小企業專注核心業務,支持中小企業提高專業化生產、服務和協作
67、配套的能力,為大企業、大項目和產業鏈提供零部件、元器件、配套產品和配套服務u 提升技術實力,增強企業創新能力u 鼓勵中小企業設立研發機構,重視研發隊伍建設,加大研發投入和技術改造投資力度,提升生產技術水平。引導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資源為中小企業提供產品研發、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等支持和服務u 加大培育力度,構建企業培養體系u 建立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庫,實行動態管理,層層遞進,最終發展培育一批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隱形冠軍,形成梯隊培養格局u 完善公共服務,助力企業資源融通u 不斷完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構建資源整合、空間聚合、服務融合、政策
68、適合的中小企業服務生態,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服務力度北京:全周期、全環節、全方位服務專精特新企業l2022年3月和6月,北京市經信局共發布兩批次支持服務“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和服務產品推薦名單,涉及25家平臺、10類127項服務產品。為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打造”12345“工作體系,全周期、全環節、全方位加強“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和服務政策服務政策宣傳、解讀、推送服務創新和技術服務技術研發支持、小試中試、檢驗檢測、知識產權、技術中介、成果轉化、人才對接及共性技術等服務數字化賦能服務上云用云、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等服務工業設計服務產品設計、功能設計、結構設計、品牌設計融資對接
69、服務投融資對接、融資培訓、項目推介管理咨詢服務管理制度、生產運營、質量標準等管理咨詢診斷服務市場開拓服務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展覽展示、營銷對接等服務培訓服務面向中小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技術工人等多層次的培訓服務法律維權服務法律顧問、宣傳、咨詢、援助等服務其他服務創業、財稅、培育跟蹤、志愿服務等其他方面服務5681553671115設立“專精特新”成長基金,總規模5億元北京通企服版APP移動平臺設立“專精特新”服務專區十四五“高精尖”產業規劃、“專精特新”發展指導意見、“專精特新”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實施細則等信貸融資股權融資中小企業“暢融工程”聯合6家銀行發布24款
70、“專精特新貸”專屬信貸產品3個服務載體上市工程、晉層工程、掛牌工程、儲備工程“專精特新融通發展”平臺“金融顧問信息服務”平臺,建立“專精特新”企業金融顧問服務機制產業支持、創新支持、資金支持、人才支持、服務支持北京市服務“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和服務產品1套政策體系2條融資渠道4大上市工程5類創新要素上海:502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三成企業成立年限在11-15年l上海目前擁有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02家,位居全國城市第二位,占比5.6%,其中第一批12家、第二批63家、第三批182家、第四批245家。平均成立年限15年,其中6-10年企業占比22%,11-15年企業占比30%
71、。從地區分布來看,浦東新區115家,位居全市首位,占全市比重達到22.9%,嘉定、松江、閔行均超過50家。從行業分布來看,智能制造187家,占比達到37.3%,其次為傳統行業120家,占比23.9%。12631822450.0%1.0%2.0%3.0%4.0%5.0%6.0%7.0%8.0%050100150200250300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數量在全國占比1-5年2%6-10年22%11-15年30%16-20年24%21-25年15%25年以上7%1157070663933232318151084332050100150浦東新區嘉定區松江區閔行區金山區青浦區奉賢區楊浦區徐匯區寶山區長
72、寧區普陀區靜安區虹口區黃浦區崇明區各批次分布成立時間分布地區分布行業分布187120655040403029242423222013050100150200智能制造傳統行業材料醫療健康企業服務汽車交通能源電力人工智能信息通信硬件物聯網環保生物科技大數據數據來源:創業邦睿獸分析上海:全國率先實施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工程,十四五目標培育1000家小巨人企業l自2011年開始,上海在全國率先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程,并出臺了多項政策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上海市提出,“十四五”期間培育一千家左右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上海市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系列政策上海市專精特新企業目標、獎勵情況強化優質中小企
73、業的動態管理,建立健全“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機制?!笆奈濉逼陂g,努力在全市推動培育十萬家左右創新型中小企業、一萬家左右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一千家左右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目標:1000家 上海市經信委上海市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實施細則,2022.11對入選市級、國家級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實現獎勵全覆蓋,由各區對新認定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給予不低于10萬元獎勵,對新認定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給予不低于30萬元獎勵。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助行業強主體穩增長的若干政策措施,2022.9專精特新企業獎勵:市級10萬、國家級30萬2011.04關于加快促進“專精特新”中小
74、企業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意見2015.06上海市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2019.09上海市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2021.07上海市先進制造業發展“十四五”規劃2021.12上海市“十四五”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規劃2022.01上海市關于推進知識產權服務“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工作方案2022.09上海市助行業強主體穩增長的若干政策措施2022.11上海市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實施細則上海:多舉措并舉,持續深入賦能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l上海是國內最早開展專精特新企業服務的地區,在人才服務、貸款擔保、知識產權服務等方面持續深入推進。專精特新貸款擔
75、?!皩>匦隆逼髽I領軍人才培訓班知識產權服務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022年9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印發上海市助行業強主體穩增長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推廣“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碼上貸”,深入實施知識產權服務“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項行動,推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屬服務包,在上海市企業服務云開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服務專窗,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供一門式服務。u 自2011年起,上海市中小企業發展服務中心堅持人才培養領先,在全國率先舉辦“專精特新”企業領軍人才培訓班,持續舉辦了10年,參與培訓企業家超過2000人。u 聯合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為“專精特新”企業掌舵人開展能力提升培訓。u 持續開展“回爐計
76、劃”,周期性帶領培訓班老學員重返課堂,不斷接收新觀念,新知識,了解新形勢,感受新動能。u 為符合條件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供最高1000萬元的貸款擔保。u 合作銀行: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浦發、興業、上行、上海農商行。u 對上海市專精特新名單內中小企業提供單戶300萬元信用擔保貸款;對屬于上海市重點產業領域企業、連讀兩年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億元或者年利潤超過1000萬元等條件的重點企業提供最高1000萬元信用擔保貸款。u 上海市知識產權局優先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申報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和優勢企業、市專利試點示范單位。u 組織開展“知識產權宣傳周”系列活動,內容包括政策解讀、知識產權金融、P
77、CT及外觀設計國際申請等u 組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服務團隊,向“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供知識產權創造、運營、法律等咨詢服務。深圳:443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主要集中在寶安區和南山區,近五成為智能制造行業l深圳目前擁有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43家,位居全國城市第三位,占比4.9%,其中第一批6家、第二批27家、第三批134家、第四批276家。平均成立年限13.8年,其中6-10年企業占比30%,11-15年企業占比29%。從地區分布來看,寶安區145家、南山區130家,領先全市其他區。從行業分布來看,智能制造209家,占比47.28%,其次為傳統行業68家,占比15.3%,硬件63家,占比14.2%
78、。145130524926221342050100150200寶安區南山區龍崗區龍華區光明區福田區坪山區羅湖區鹽田區各批次分布成立時間分布地區分布行業分布1-5年3%6-10年30%11-15年29%16-20年25%21-25年10%25年以上3%6271342760.0%1.0%2.0%3.0%4.0%5.0%6.0%7.0%050100150200250300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數量在全國占比2096863343230272623222015119050100150200250智能制造傳統行業硬件人工智能材料企業服務醫療健康信息通信物聯網消費能源電力汽車交通環保生物科技數據來源:創業
79、邦睿獸分析深圳:出臺系列政策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十四五目標培育600家小巨人企業l深圳出臺系列政策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提出2025年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超過600家。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培育壯大市場主體的實施意見2022年4月到2025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量超過1.5萬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超過600家,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達到80家以上,境內外上市公司突破600家將專精特新“小巨人”、單項冠軍等優質企業納入便利直通車服務。對入選市級、省級、國家級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最高獎勵10萬元、20萬元、50萬元。支持公共服務示范平臺為專精特新等優質企業提供技術創新、上市輔導、創
80、新成果轉化與應用等普惠服務,對服務質量高、效果好的機構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加快建設一批向中小企業開放的公共中試平臺及成果轉化平臺,支持行業龍頭企業、科研機構等建設中試生產線并向社會開放,符合條件的給予最高1000萬元資助。聚焦“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委托第三方開展產業緊缺人才培訓和企業家培育工程,對第三方機構按照每人每次最高2萬元予以資助。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目標:2025年超過600家專精特新企業獎勵:市級10萬、省級20萬、國家級50萬公共服務示范平臺獎勵:100萬公共中試平臺及成果轉化平臺獎勵:1000萬人才培育、企業家培育:2萬元/每人次財稅支持企業融資研發創新人才培育數字化轉型質
81、量品牌市場開拓產業空間精準服務專精特新企業認定獎勵;加強減稅降費服務,為專精特新企業開通稅費服務直通車提升融資服務水平;擴大間接融資規模;降低企業融資難度;加強投資機構引導;支持企業上市融資支持設立研發機構;激發創新活力;加大創新扶持力度;鼓勵企業融通創新;優化創新生態;加強知識產權管理加強企業家培育;保障用人用工;深化校企聯合培養模式;強化人才政策支持加快數字化轉型升級;打造智能制造標桿;支持綠色低碳發展;提升工業設計水平強化質量管理;加強品牌建設,對企業主導、參與標準制定、提升自主品牌影響力給予資助擴展國內市場;開拓海外市場;加強推廣應用;強化產業協作加快建設專精特新園區;強化產業空間保障
82、,拓展企業發展空間深化政府服務;促進社會服務;增強法治意識深圳市關于促進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見稿)2022年9月,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深圳:前海股權交易中心設立“專精特新培育板”,助力企業邁向更高層次資本市場l為更好發揮多層次資本功能與作用,進一步支持和促進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更有效地配合專精特新企業培育行動,深圳股交推出“專精特新培育板”,2021年11月24日,“專精特新培育板”正式開板,現已初步形成“特色信息展示、資本市場服務、定制融資服務、科創屬性評價”四大特色服務體系,助力優質企業逐步成長為省市級、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并計劃從中遴選重點培育對象,助推其走向北交所、
83、滬深交易所等更高層次的資本市場。為企業提供深圳前海股權交易中心“專特培育板”信息展示服務服務專精特新板塊展示專屬股權融資路演、專屬線上信貸產品、常年股權融資顧問、常年債權融資顧問定制融資服務員工持股平臺與股權激勵咨詢、托管,中小企業財稅法培訓服務,走向證券交易所系列課程,商業計劃書輔導資本市場服務為企業提供基于“科創屬性評價”的知識產權布局與風險評估報告科創屬性評價專精特新培育板專精特新培育板寧波:282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主要集中在智能制造、傳統行業l寧波作為全國工業大市和先進制造業基地,目前擁有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82家,位居全國城市第四位,占比3.1%,其中第一批4家(2019年公示5
84、家,2022年復核通過4家)、第二批50家、第三批127家、第四批101家。平均成立年限18年,其中16-20年企業占比34%,21-25年企業占比26%。從地區分布來看,鄞州區60家、慈溪市46家,領先全市其他地區。從行業分布來看,智能制造134家,占比約47.5%,其次為傳統行業,占比37.6%。4501271010.0%0.5%1.0%1.5%2.0%2.5%3.0%3.5%4.0%4.5%5.0%050100150200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數量在全國占比6046323231241918118020406080鄞州區慈溪市北侖區鎮海區余姚市江北區海曙區奉化區象山縣寧??h1-5年4%6
85、-10年8%11-15年18%16-20年34%21-25年26%25年以上10%各批次分布成立時間分布地區分布行業分布134106564519159876664050100150智能制造傳統行業材料汽車交通硬件能源電力醫療健康環保企業服務物聯網消費信息通信人工智能數據來源:創業邦睿獸分析寧波:十四五目標培育600家小巨人企業l寧波制定系列政策措施,扶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發展,在獲評、上市等方面給予資金獎勵。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目標:2025年達到60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獲評獎勵:100萬元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上市補助:100萬元2021年9月寧波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寧波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86、十四五”規劃力爭到2025年,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數量達到10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達到600家,成為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之城。2020年12月寧波市政府發布關于加快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對獲評國家級領航企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級“隱形冠軍”企業,市級財政給予最高500萬元、300萬元、100萬元、50萬元分檔獎勵。2022年2月寧波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寧波市財政局印發“鳳凰行動”寧波計劃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新上市的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補助200萬元,新上市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端服務業企業、科創板企業補助100萬元。寧波市專精特新中小
87、企業認定條件:2022年5月,寧波市印發寧波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認定條件:1.在寧波市轄區內工商注冊登記、連續經營且從事細分市場2年以上、具有獨立發展資格的中小企業。2.企業實施系統化品牌培育戰略并取得良好績效,擁有與主營業務相關的自主品牌,主導產品在細分領域市場占有率位居前列。3.企業上年度研發費用總額不低于150萬元,營業收入總額及研發費用總額占營業收入總額比例復合條件。4.參與寧波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的企業,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評價指標綜合評分不低于60分。一級指標二級指標專業化指標企業年度主營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比例、企業從事特定細分市場年限精細化指
88、標企業主導產品競爭力水平、企業數字化轉型水平特色化指標上市階段、創新研發載體建設、參與標準制(修)訂、產業導向創新型指標與企業主導產品有關的有效知識產權數量、研發人員占比經營成效指標近2年主營業務收入或凈利潤平均增長率、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資產負債率寧波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評價指標體系寧波:“資本、創新、人才、數字化、法律、宣傳”六大維度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l寧波探索“資本、創新、人才、數字化、法律、宣傳”六大維度,依托“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賦能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質量發展,開展企業創新能力提升、上市融資輔導、創新成果轉化、數字化賦能、高端人才培育、法律咨詢、政策輔導、資源對
89、接等全方位服務。六維賦能2021年11月26日,寧波股權交易中心“專精特新板”開板,為企業提供股權融資、企業路演、上市輔導、財務顧問等綜合性金融服務。幫助企業對接滬深北三大交易所,打通企業上市最后一公里;寧波建設銀行為企業提供信用貸款,通過科技支出確定貸款額度。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公共技術中心,通過技術培訓、成果推介、技術培訓、專家問診、重點企業一對一服務和協助中試線建設等形式,服務小巨人企業;西北工業大學寧波研究院,與企業共建聯合實驗室,聯合開展技術攻關,為企業技術創新賦能。寧波拓智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為小巨人企業提供數字化調研診斷、項目落地、數字化管理培訓等服務,組織企業去數字化燈塔工廠對標學習
90、。浙江和義觀達律師事務所推出商業秘密保護和維護、對外宣傳和虛假宣傳等法律服務項目,幫助企業建立商業秘密保護制度,提升企業形象。寧波市職業經理人協會策劃開展“小巨人啟示錄”報道系列活動,對企業經營、發展、創新等方面給予報道,推廣小巨人成功經驗。資本賦能創新賦能數字化賦能宣傳賦能法律賦能鄞州鄞創大學生創業園與知名高校合作,對企業負責人進行高端培訓;寧波第二技師學院組織企業技能人才雙洽會;余姚市健峰管理培訓學校為企業設計培訓項目和培訓體系。寧波市鄞州鄞創大學生創業園人才賦能重慶:257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主要集中在傳統行業、智能制造、汽車等領域l重慶目前擁有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57家,位居全國城市
91、第五位,占比2.8%,其中第一批5家、第二批60家、第三批53家、第四批139家。平均成立年限17.2年,其中16-20年企業占比24%,11-15年企業占比21%。從地區分布來看,渝北區47家,位居全市首位,占全市比重達到18.3%。從行業分布來看,傳統行業88家,占比34.2%,智能制造73家,占比28.4%,汽車交通72家,占比28.0%。4721181715141412111001020304050渝北區九龍坡區江津區北碚區南岸區巴南區璧山區綦江區銅梁區沙坪壩區1-5年7%6-10年17%11-15年21%16-20年24%21-25年17%25年以上14%560531390.0%0.
92、5%1.0%1.5%2.0%2.5%3.0%3.5%4.0%020406080100120140160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數量在全國占比各批次分布成立時間分布地區分布行業分布8873723914121099755020406080100傳統行業智能制造汽車交通材料環保企業服務硬件醫療健康信息通信能源電力物聯網人工智能數據來源:創業邦睿獸分析重慶:系列政策支持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目標培育300家小巨人企業l重慶市推出“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300家等一系列目標,并提出包括加強孵化培育、夯實科技支撐、加大金融支持、優化公
93、共服務、優化財政政策,共30條具體措施。2018.06關于實施中小企業“萬千百十”五年培育成長計劃的通知經過5年培育,力爭全市新增“四上”企業10000戶,總量達到30000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0000戶;專精特新”企業1000戶以上,“小巨人”企業100戶以上,隱性冠軍”企業50戶以上。加強“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發展的通知2020.10到2025年,全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1600戶,其中,“小巨人”150戶、“隱形冠軍”60戶的新目標,還指出“專精特新”企業應成為發展新興產業的新引擎、引領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主力軍。重慶市推進“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計劃(202220
94、25年)2022年2月,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展目標到2025年,全市創新型中小企業達到2.5萬家,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到2500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300家,新增上市企業25家。(一)加強孵化培育,構建“專精特新”企業生成體系(1)支持各類高新技術產業研究院發展,(2)組建10個技術創新戰略聯盟,(3)重點支持10家中小企業孵化器建設,(4)重點培育10個市級重點關鍵產業園(二)夯實科技支撐,推動“專精特新”企業持續創新(三)加大金融支持,增強“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后勁(四)優化公共服務,解決“專精特新”企業困難問題(五)優化財政政策,增強“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動力(5)企業
95、建立研發準備金制度、(6)組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7)推動企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8)川渝科技資源共享平臺、(9)提升產品質量(10)組建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基金、(11)搭建銀企對接通道、(12)銀行再貸款、再貼現專屬產品、(13)專精特新貸、(14)無還本續貸、(15)中長期融資、(16)企業債券融資項目儲備和推薦輔導、(17)重慶股份轉讓中心“專精特新板”、(18)專精特新企業上市培育服務平臺(19)公共服務平臺體系、(20)高價值專利培育中心、(21)法律援助、專業咨詢、(22)服務聯系機制、(23)專業人才評定、(24)首臺(套)等政策、(25)組織參加展會、(26)企業融通發
96、展平臺(27)小巨人資金獎勵、(28)智能化改造資金支持、(29)研發投入資金支持、(30)上市資金獎勵推出“專精特新信用貸”,對“專精特新”企業、“小巨人”企業、“隱形冠軍”企業、國家級“小巨人”企業分別給予300萬、500萬、700萬、1000萬元授信。同重慶銀行簽訂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戰略合作協議2021.06關于專家賦能“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2022.06優選114名專家“點對點”對接118家小巨人企業,安排300名專家“面對面”聯系2365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重慶市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系列政策重慶:發布專精特新企業服務包,包括人力咨詢、知識產權等20項具體服務l為進一步
97、支持重慶市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2022年3月31日,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發布了重慶市第一批“專精特新”企業服務包。企業服務包共有20項具體服務,免費提供給小巨人企業,以優惠價格提供給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企業產線關鍵數據匯聚展示建設服務單位:重慶市西艾公共服務平臺類別:數字化賦能服務企業智能制造產線咨詢規劃服務單位:重慶市西艾公共服務平臺類別:數字化賦能服務企業材料檢驗校準服務單位:重慶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類別:檢測校準企業技術創新咨詢顧問服務單位:重慶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類別:創新和技術企業消防安全顧問服務單位:重慶市消安公共服務平臺類別:管理咨詢企
98、業建筑消防安全隱患排查技術服務單位:重慶市消安公共服務平臺類別:創新和技術企業高價值專利培育顧問服務單位:重慶市西知公共服務平臺類別:創新和技術企業知識產權維權顧問服務單位:重慶市西知公共服務平臺類別:知識產權法律企業股權融資咨詢規劃服務單位:重慶市股轉中心公共服務平臺類別:融資上市企業人力資源合規化建設診斷服務單位:重慶市菲斯克公共服務平臺類別:管理咨詢企業安全生產顧問服務單位:重慶市萬匯安全公共服務平臺類別:創新和技術企業技術創新專利導航服務單位:重慶市顧迪公共服務平臺類別:創新和技術企業核心品牌“商標確權”顧問服務單位:重慶市顧迪公共服務平臺類別:知識產權法律企業政策顧問服務單位:重慶市
99、賽斯公共服務平臺類別:管理咨詢企業數字化轉型咨詢服務單位:重慶市賽斯公共服務平臺類別:管理咨詢企業數字化采購服務單位:重慶市港澳大家公共服務平臺類別:數字化賦能企業工業設計提升咨詢服務單位:重慶市中工研院公共服務平臺類別:工業設計賦能企業管理干部隊伍培養服務單位:重慶市智善公共服務平臺類別:教育與培訓企業精益化轉型服務單位:重慶市智善公共服務平臺類別:管理咨詢企業數字化轉型咨詢和落地服務單位:重慶市渝企云公共服務平臺類別:管理咨詢重慶市第一批“專精特新”企業服務包共有20項具體服務,由國家支持的17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提供,包含了人力資源、知識產權、數字化轉型、管理咨詢、管理人員培訓、企
100、業融資、材料檢驗檢測、工業設計、消防安全、產業政策咨詢等多方面內容。重點省份:浙江小巨人企業最多、江蘇上市小巨人最多,廣東VC/PE覆蓋率較高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小巨人企業上市數量獲得VC/PE投資的企業數量VC/PE覆蓋率7048681070江蘇廣東浙江1147910320328022028.8%32.3%20.6%l數據速覽:浙江專精特新小巨人數量最多、江蘇省上市數量最多、廣東省企業獲得VC/PE投資數量最多和VC/PE覆蓋率也高寧波,282杭州,208溫州,107嘉興,104臺州,91紹興,84其他,194深圳,444廣州,121東莞,109佛山,47惠州,37珠海,32其他,78蘇州
101、,169南京,105無錫,88常州,81南通,60泰州,46其他,155小巨人上市VC/PE投資寧波杭州杭州杭州嘉興寧波溫州臺州嘉興嘉興寧波紹興臺州紹興湖州紹興溫州金華浙江各地區小巨人企業數量廣東各地區小巨人企業數量江蘇各地區小巨人企業數量小巨人上市VC/PE投資深圳深圳深圳廣州廣州廣州東莞東莞東莞佛山惠州珠?;葜萆穷^佛山珠海佛山惠州小巨人上市VC/PE投資蘇州蘇州蘇州南京無錫南京無錫南京無錫常州常州常州南通南通揚州泰州泰州南通數據來源:創業邦睿獸分析浙江: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作位居全國前列l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總量1070家,位居全國第一,加大創新支持和融資支持力度。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總量
102、1070家小巨人上市企業103家獲得VC/PE投資的小巨人企業220家小巨人企業VC/PE覆蓋率20.6%到2025年,累計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5萬家以上、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萬家以上、省級“隱形冠軍”企業500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00家,新增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130家左右,推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發展工作繼續走在全國前列。整體概況、批次分布省級支持政策培養目標加大創新支持力度 支持企業開展創新研究。在全面執行國家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基礎上,鼓勵有條件的市、縣(市、區)對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再按25%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標準給予獎補。加強創新載體建設和科技
103、成果轉化。鼓勵企業通過并購或自建方式在海外設立研發機構,研發投入總金額高于1000萬元的,按核定研發投入的5%給予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加快建設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試驗區,依托中國浙江網上技術交易市場3.0,為中小企業成果轉化提供一站式全鏈條服務,暢通創新成果轉化渠道。161433086030100200300400500600700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加大融資支持力度來源: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大力培育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加強直接融資服務。推進企業上市“一件事”集成辦理,為企業股改、掛牌和上市提供優質服務。鼓勵地方政府對在A股或境外主要證券交易所上
104、市的企業給予一定獎勵。推動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創新金融服務模式。強化央行再貸款再貼現等政策工具支持,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給予專項授信額度、貸款期限、利率優惠等政策傾斜。鼓勵金融機構創新“專精特新”專屬信貸產品,開展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知識產權保險等業務。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加強對單戶擔保、再擔保金額在1000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融資增信服務,平均擔保費率保持在1%以下。鼓勵各地通過擔保業務獎補、貸款風險補償、貸款貼息、風險分擔等方式,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供特色化融資支持。浙江:寧波、杭州引領全省,杭州的上市企業數量、VC/PE覆蓋率均位列第一05010015020
105、0250300寧波杭州溫州嘉興臺州紹興湖州金華麗水衢州舟山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28220810710491847269222110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對比上市數量對比VC/PE覆蓋率對比寧波、杭州、溫州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位列全省三甲。杭州、泰州、嘉興、寧波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業數量超過10家。杭州、嘉興、紹興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VC/PE覆蓋率均高于20%。數據來源:創業邦睿獸分析,數據截至2022年11月15日33141413106552105101520253035杭州嘉興臺州寧波紹興溫州湖州金華衢州舟山765131171098743136.5%18.1%29.8%20.2%
106、13.9%13.0%7.5%7.7%19.0%13.6%10.0%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01020304050607080杭州 寧波 嘉興 紹興 湖州 金華 溫州 臺州 衢州 麗水 舟山獲得VC/PE投資小巨人VC/PE覆蓋率廣東:總量全國第二,在貸款貼息、一次性獎補等給予大力支持l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總量868家,位居全國第二。在貸款貼息、一次性獎補等方面給予明確的政策支持。131192874490100200300400500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總量868家小巨人上市企業79家獲得VC/PE投資的小巨人企業
107、280家小巨人企業VC/PE覆蓋率32.3%支持工信部認定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認定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對其獲得商業銀行人民幣貸款并在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期間實際發生的利息總額達到30萬元及以上的支出給予補助,補助額度按照單個企業的補助比例最高不超過利息的50%,補助金額最高不超過100萬元。對2022年國家新認定的第四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予以一次性獎補。珠三角地區每家企業獎補100萬元,粵東、粵西、粵北地區每家企業獎補120萬元?!笆奈濉逼陂g,廣東將力爭培育超10萬家創新型中小企業、1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20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廣東已培育
108、認定45家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152家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和22家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93家省級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同時,2022年廣東首次開展創新型中小企業評價,預計將超過2.6萬家。整體概況、批次分布省級支持政策培養目標貸款貼息公共服務體系一次性獎補掛牌上市融資“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投融資對接機制,拓寬融資渠道,加快上市步伐,力爭5年推動300家中小企業掛牌上市融資。來源: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于做好2022年省級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民營經濟及中小微企業發展)項目入庫工作的通知、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于下達2022年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獎補
109、資金安排計劃的通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東省進一步支持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紓困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廣東:深圳小巨人總量、上市企業數量等引領全省,廣州、東莞位列第二梯隊0100200300400500深圳廣州東莞佛山惠州珠海中山江門韶關肇慶汕頭清遠茂名陽江潮州揭陽湛江汕尾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4441211094737321815131164322211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對比上市數量對比VC/PE覆蓋率對比深圳、廣州、東莞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位列全省三甲,其中深圳超過444家。深圳、廣州、東莞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業數量位列全省三甲。除清遠、陽江外,深圳、廣州的專精特新小巨
110、人VC/PE覆蓋率均高于30%。數據來源:創業邦睿獸分析,數據截至2022年11月15日4712743221101020304050深圳廣州東莞惠州汕頭佛山珠海揭陽清遠184372297543321141.4%30.6%20.2%28.1%14.9%13.5%26.7%16.7%23.1%50.0%9.1%50.0%0.0%10.0%20.0%30.0%40.0%50.0%60.0%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深圳 廣州 東莞 珠海 佛山 惠州 江門 中山 韶關 清遠 肇慶 陽江獲得VC/PE投資小巨人VC/PE覆蓋率江蘇:總量全國第四,積極推動“智改數轉”、“千企升
111、級”行動計劃l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總量704家,位居全國第四,積極推動“智改數轉”、“千企升級”三年行動計劃。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總量704家小巨人上市企業114家獲得VC/PE投資的小巨認企業203家小巨人企業VC/PE覆蓋率28.8%整體概況、批次分布省級支持政策培養目標“千企升級”“智改數轉”10951734260100200300400500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 省級財政每年安排12億元專項資金,采取貸款貼息、有效投入補助等方式,支持工業企業“智改數轉”。截至2022年6月底,全省重點圍繞智能化數字化技改項目、企業上云、智能制造診斷服務等方向,共梳理了36697個“智改數轉”項目,有效
112、投入預計達7227.7億元,銀行貸款409.2億元。對標“隱形冠軍”,推進千企升級計劃,形成一批具有產業鏈關鍵環節掌控力的單項冠軍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到2025年,新增省級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700家以上。領軍企業引領帶動作用不斷增強,營業收入超百億元工業企業160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3000家,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占據價值鏈中高端的自主品牌企業。為推進實施江蘇省“千企升級”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和2022年度中小企業量質提升工作重點任務清單,圍繞先進制造業集群和產業鏈關鍵核心環節,聚焦工業“六基”領域,江蘇省工信廳組織開展2022年度“千企升級
113、”企業入庫培育和創新型中小企業評價工作,目前13市入庫企業達20900家。來源:江蘇省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江蘇省“千企升級”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江蘇:蘇州、南京、無錫引領全省,蘇州上市企業數量最多、南京VC/PE覆蓋率最高050100150200蘇州南京無錫常州南通泰州揚州鹽城鎮江徐州淮安連云港宿遷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1691058881604643282717141313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對比上市數量對比VC/PE覆蓋率對比蘇州、南京、無錫、常州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位列全省前四位,數量在80家以上。蘇州、無錫、南京的專精特
114、新小巨人上市企業數量位列全省三甲。南京、徐州、蘇州、連云港、無錫的專精特新小巨人VC/PE覆蓋率均高于30%。數據來源:創業邦睿獸分析,數據截至2022年11月15日40211913733222201020304050蘇州無錫南京常州南通泰州揚州連云港宿遷徐州鎮江58472722129764422234.3%44.8%30.7%27.2%27.9%15.0%25.9%35.3%8.7%30.8%7.1%14.3%15.4%0%5%10%15%20%25%30%35%40%45%50%010203040506070蘇州南京無錫常州揚州南通鎮江徐州泰州連云港鹽城淮安宿遷獲得VC/PE投資小巨人VC
115、/PE覆蓋率PART 5 趨勢建議政策持續深入實施,專精特新企業迎來發展機遇期l專精特新概念自2011年開始萌芽,2021年上升為國家戰略,國家及各省市相關政策密集發布。2019-2022年,工信部累計認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8997家,預計到“十四五”末將超額完成目標(十四五目標值為1萬家)。各省市也陸續發布支持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開展區域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審核工作。專精特新企業迎來發展機遇期,未來將涌現出更多專精特新企業。2022年6月初,工信部印發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暫行辦法提出,“十四五”期間,在全國推動培育一百萬家創新型中小企業、十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一萬家專精特
116、新“小巨人”企業。習近平致2022全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大會的賀信中小企業聯系千家萬戶,是推動創新、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希望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聚焦主業,精耕細作,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為中小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加大對中小企業支持力度,堅定企業發展信心,著力在推動企業創新上下功夫,加強產權保護,激發涌現更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習近平2022年9月8日1551739466989971000020192020202120222025E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累計培育數量及目標值目標值資本市場深化改革,將持續賦能
117、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l資本市場持續深化改革,對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未來專精特新企業上市步伐將會加快,也來越多的專精特新企業將會上市??苿摪逶O立,新三板深化改革,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建設四板專精特新專板,為專精特新企業走向資本市場,暢通了多層次融資渠道,部分專精特新企業有提前上市的可能,投資機構投資回報周期縮短,退出渠道逐漸豐富完善。n2018年11月5日n2019年7月22日科創板宣布設立n2021年4月6日科創板開市,試點注冊制落地n2021年9月3日深交所主板和中小板合并正式實施n2021年11月15日北交所注冊成立,以新三板精選層為基礎組建北交所n2022年11月18日北
118、交所正式開市交易n2020年7月27日區域性股權市場“專精特新”專板支持政策發布n2020年8月24日新三板精選層正式設立并開市交易創業板注冊制首批企業上市交易資本市場持續深化改革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新三板四板多層次資本市場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硬科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務于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尽叭齽撍男隆薄可钊胴瀼貏撔买寗影l展戰略,適應發展更多依靠創新、創造、創意的大趨勢,主要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并支持傳統產業與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深度融合?!緦>匦隆繄猿址談撔滦椭行∑髽I的市場定位。維持新三板基礎層
119、、創新層與北交所“層層遞進”的市場結構,暢通北交所在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紐帶作用,形成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成長路徑。新三板(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是服務創新型、創業型、成長型中小企業的市場。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明確了層次化、立體化的改革大方向。四板(區域性股權市場)是中小企業踏入資本市場成本最低最平穩起步的地方,對于廣大中小企業進入資本市場是一個最佳選擇?!皩>匦隆睂0褰ㄔO聚焦于服務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投資機構要做好專精特新企業的“陪跑者”,與企業共同成長l專精特新是具有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特征的企業,對解決“卡脖子”難題、提升產業鏈穩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國家大力支
120、持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出臺了系列支持政策;資本市場持續深化改革,股權投資市場退出將更通暢。投資專精特新特新企業,應該深刻認識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特點,了解企業發展訴求,為企業提供全產業鏈賦能,幫助企業實現穩定成長。發展專精特新成為各界共識專精特新是中小企業的發展方向,專精特新企業已經成為各地政府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專精特新企業創新能力強、掌握核心技術、成長性好。投資專精特新企業退出渠道暢通在北京證券交易所設立的背景下,股權投資市場退出將更通暢。北交所將形成科技、創新和資本的聚集效應,逐步發展成為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主陣地。專精特新企業VCPE投資覆蓋率較低根據
121、睿獸數據統計,獲得VC/PE投資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180家,僅為24.2%,不足1/4,更多優質的專精特新企業有待培育、挖掘。幫助企業開展項各類資源對接;幫助企業完善銷售渠道,梳理經營戰略及商業模式 財務、行政管理等方面制度完善;幫助企業做好市場宣傳,提升企業在資本市場的關注度。幫助企業充實業務技術骨干;補充在財務、市場等方面的專業人才。幫助企業開展新技術、新產品研發、開展成果轉化;幫助被投儲備產業領域人才等。財務支持業務拓展人才補充企業治理專精特新企業盈利能突出專精特新企業營收、利潤保持雙位數增長。2021年,649家小巨人上市企業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5.3%;凈利潤總額同比增長38.
122、8%。2022年1-9月,營收、利潤保持雙位數增長態勢。專精特新企業多處于中上游環節,通常規模較小專精特新企業多為產業鏈配套企業,位于中上游環節,發揮“補短板”“鍛長板”“填空白”等作用,聚焦細分市場,行業市場規模通常不大。專精特新企業通常技術壁壘高,存在信息差專精特新企業多集中在工業“四基”領域,具有一定技術壁壘,需要投資者了解行業相關知識,容易存在信息差。專精特新企業投資價值與痛點投資專精特新需要與企業共同成長,為企業賦能政府引導、企業創新、平臺支撐、要素賦能,多方共建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生態l從國家到各地方,紛紛將發展專精特新企業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發展專精特新企業,重點在于打
123、造適于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的產業創新生態,需要發揮政府、企業、平臺以及各類創新要素作用,通過政府政策措施引導、企業自主創新、平臺資源支撐、各類創新要素賦能聚集,推動政產學研金合作,各方合力,打造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生態。企業創新補短板。圍繞工業“四基”領域、制造強國戰略明確的十大重點產業領域“補短板”??萍汲晒D化。專精特新企業可重圍繞前沿信息技術、智能制造技術、生物技術、材料技術等開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發揮企業直接面向市場的作用,推動技術產業化應用。數智化改革創新。通過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技術開展數字化改革,促進企業降本增效,提升供應鏈管理能力,拓展企業業務領域。企業創新政府引導平
124、臺支撐要素賦能 科技服務平臺。扶持一批技術交易、知識產權服務以及財務法律等各類商務平臺發展,為企業提供專業服務支持。市場服務平臺。對接專業交易平臺、出海服務平臺、國際電商平臺等,為企業業務拓展提供支持,幫助企業拓展市場渠道。產學研合作平臺。鼓勵專精特新企業與行業頭部企業合作設立技術聯合開發平臺,與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研究實驗室等。頂層設計。政府部門制定頂層規劃設計,通過資金補貼、財稅支持等形式對專精特新企業進行扶持培育。政府購買。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形式,為專精特新企業提供財務、法律、知識產權等服務。政府優先購買專精特新企業的新技術、新產品。需求征集。通過網絡調查、走訪調研等形式,定期征集專精特新
125、企業企業需求,解決企業關注問題。綠色通道。為專精特新企業在上市、用地、空間租賃、人才落戶及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開辟綠色通道。資本賦能。為專精特新企業在貸款、融資提供支持。引導VCPE投資專精特新企業,健全IPO、并購市場,為風險投資提供完善的退出渠道。人才賦能。推動專精特新企業管理者、專業技術人員等知識更新。推動企業與外部專家人才對接合作。技術賦能。推動高??蒲性核夹g創新成果與專精特新企業業務需求相結合,促進技術轉化落地。數字賦能。用數據驅動專精特新企業產品設計創新、生產過程創新、營銷推廣創新、業務模式創新。創業邦是領先的國際創新生態服務平臺,為高成長企業、金融機構、產業大公司、政府園區提供全方位的媒體資訊、數字會展、數據研究、創新咨詢、教育培訓、資本對接等服務。睿獸分析是創業邦旗下橫跨一二級市場的綜合性創新數據平臺,致力于通過即時、有效、可觸達的行業一手數據,為大企業、地方政府、金融機構、投資機構等經濟主體,提供強有力的創新驅動與投資決策依據。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