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經濟數據邊際改善銀行信貸投放適度靠前發力-230131(18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銀行業:經濟數據邊際改善銀行信貸投放適度靠前發力-230131(18頁).pdf(18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證券研究報告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免責聲明 行業行業動態動態報告報告 Table_IndustryName 銀銀行業行業 Table_ReportDate 2023 年年 1 月月 31 日日 經濟數據邊際改善經濟數據邊際改善,銀行信貸投放適度靠前發力,銀行信貸投放適度靠前發力 銀行業銀行業 核心觀點核心觀點:推薦推薦 (維持維持評級評級)經濟指標整體偏弱但呈現邊際改善跡象經濟指標整體偏弱但呈現邊際改善跡象 2022 年 GDP 同比增長 3%,與前三季度持平,Q4 單季同比增長 2.9%,低于 Q3 水平。12 月單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較 11 月
2、有所收窄;11 月固定資產投資額同比增長 3.23%,實現回暖;12 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 1.8%,降幅收斂;12 月出口同比下降 9.9%,表現較弱;PMI 錄得 47%,維持在榮枯線以下。新增社融新增社融低于預期低于預期,企業中長期貸款,企業中長期貸款持續持續高增高增 12 月新增社融 1.31 萬億元,低于1.6 萬億元的預期值,同比少增 1.05 萬億元,較 11 月進一步回落,政府債和企業債融資發行減少是主要因素。12 月,新增人民幣貸款 1.44 萬億元,同比多增 4004 億元;新增政府債券 2781 億元,同比少增 8893 億元;企業債融資減少 2709 億元,同比
3、多減 4876 億元;新增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 1485 億元,同比少增 366 億元;表外融資 減少 1748 億元,同比少減 4970 億元。結構上看,受地產銷量下滑和疫情反復沖擊消費影響,居民部門貸款增長偏弱。12 月單月居民部門新增貸款 1753 億元,同比少增 1963 億元;企業部門貸款結構進一步優化,中長期貸款突破萬億,同比持續多增。12 月單月企業部門新增人民幣貸款 1.26 萬億元,同比多增 6017 億元。其中,新增中長期貸款 1.21 萬億元,同比多增 8717 億元。銀行信貸工作會議要求信貸投放適度靠前發力、優化結構銀行信貸工作會議要求信貸投放適度靠前發力、優化結構
4、會議研究部署落實金融支持穩增長有關工作,指出各主要銀行要合理把握信貸投放節奏,適度靠前發力,進一步優化信貸結構,精準有力支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重點領域、薄弱環節。整體來看,銀行信貸投放力度有望繼續保持強勁并面臨開門紅,同時結構優化有望繼續帶動細分領域貸款高增。(1)基建投資有望繼續成為信貸投放重要抓手,進一步撬動企業中長期貸款投放,當前階段重點考慮去年四季度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使用完畢以及年初開工項目所產生的配套融資。(2)制造業貸款或持續受益設備更新改造再貸款和財政貼息政策合理影響。(3)房貸利率政策調整機制以及優質房企風險化解有助地產類(含按揭)融資需求逐步修復。(4)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支持
5、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延續實施,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綠色發展等領域的支持力度,綠色信貸市場空間廣闊。(5)小微企業融資環境將持續改善。投資建議投資建議 穩增長政策導向有望不變,疫情防控措施優化,地產領域風險持續化解,銀行經營環境向好,壓制估值的因素基本出清,向上修復空間打開。當前階段銀行板塊估值性價比高、配置價值凸顯,持續看好年初信貸開門紅下的銀行板塊投資機會。我們維持“推薦”評級,個股方面,推薦寧波銀行(002142),江蘇銀行(600919)、招商銀行(600036)、平安銀行(000001)、和興業銀行(601166)。需要關注的重點公司需要關注的重點公司 股票股票代碼代碼 股票股票名
6、稱名稱 BVPS(元元)PB(X)2022021 1A A 2022022 2E E 2022023 3E E 2022021 1A A 2022022 2E E 2 202023 3E E 002142.SZ 寧波銀行 22.63 23.83 27.92 1.45 1.38 1.17 600919.SH 江蘇銀行 10.31 11.57 13.04 0.72 0.64 0.57 600036.SH 招商銀行 29.01 32.84 37.20 1.42 1.26 1.11 000001.SZ 平安銀行 16.77 18.79 21.22 0.89 0.80 0.71 601166.SH 興業
7、銀行 28.80 32.23 36.20 0.61 0.55 0.49 資料來源:東方財富 choice,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整理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宏觀經濟增速不及預期導致銀行資產質量惡化的風險。分析師分析師 張一緯:010-80927617:zhangyiwei_ 分析師登記編碼:S0130519010001 行業動態報告行業動態報告/銀行業銀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免責聲明。1 目目 錄錄 一、銀行業定位:金融市場參與主體,具有信用創造職能.2(一)金融發揮資源配置核心職能,滿足社會再生產中投融資需求.2 1.金融系統通過資金融通將資源配置到優質企業和部門,支撐經
8、濟穩健高質量增長.2 2.金融機構需持續深化改革創新業態,以適應經濟結構和發展模式的變革.2(二)社融結構尚未發生根本性轉變,銀行業仍起主導作用.2 1.實體經濟 80%以上資金依舊來自間接融資,銀行是企業融資的核心渠道.2 2.金融體系基礎制度建設仍有待進一步完善,以拓寬實體企業融資渠道.3 二、銀行業在資本市場中的發展情況.3(一)上市家數 42 家,流通市值占比有所下降.3(二)年初至今板塊表現弱于滬深 300,估值處于歷史偏低位置.4 三、經濟數據和信貸結構改善,銀行信貸面臨開門紅.4(一)經濟數據邊際略有改善,銀行信貸投放適度靠前發力.4 1.經濟數據邊際改善,2022 年全年 GD
9、P 同比增長 3%.4 2.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調整機制建立,利好銀行地產類貸款投放和不良出清.5 3.銀行信貸工作會議召開,要求信貸投放適當靠前發力、優化結構.5 4.銀行公募持倉改善,股份行機構偏好度提升.6(二)新增社融低于預期,企業中長期貸款持續高增.6 1.新增社融低于預期,企業債和政府債發行減少是主因.6 2.金融機構居民貸款表現依舊偏弱,企業中長期貸款持續高增.7 3.居民存款增速快于企業存款,或受理財凈值下滑贖回及預防性儲蓄影響.8(三)MLF 和 LPR 利率與上月持平.9(四)業績增速放緩、江浙成渝地區中小行繼續領跑.9 1.銀行利潤增速放緩,城商行表現超預期,息差下行壓力
10、緩解.9 2.資產質量穩中向好,資本充足率回升.10 3.三季度上市銀行業績小幅增長,江浙成渝地區中小行盈利表現繼續領跑.11 四、傳統業務盈利空間收窄,財富管理轉型重塑競爭格局.12(一)傳統業務利潤空間收窄,業務轉型加速.12(二)中間業務重要性提升,財富管理轉型成為共識.13(三)金融科技應用程度加深,加速渠道、經營和風控變革.14 五、投資建議及重點公司.15 六、風險提示.15 WWiZrUlZoZaXzRvN8OdN8OoMoOtRmPlOrRsQkPpPpObRoOwPvPtQsRxNtQrN 行業動態報告行業動態報告/銀行業銀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免
11、責聲明。2 一、銀行業定位:金融市場參與主體,具有信用創造職能一、銀行業定位:金融市場參與主體,具有信用創造職能 (一)金融發揮資源配置核心職能,滿足社會再生產中投融資需求 1.1.金融系統通過資金融通將資源配置到優質企業和部門,支撐經濟穩健高質量增長金融系統通過資金融通將資源配置到優質企業和部門,支撐經濟穩健高質量增長 金融的核心功能是為實體經濟主體再生產提供合理有效的資源配置。金融系統通過將閑散的可投資資金整合,引導其有序地流向實體產業,滿足企業和個人的投資需求;金融系統為企業提供融通資本、投資渠道、金融信息、風險管理等工具,滿足企業的融資和再生產需求。高效的金融體系能夠通過風險信息的反饋
12、,降低投資者交易和監督成本,引導資源由低效率組織機構向優質組織機構轉移,通過優勝劣汰機制,提高服務實體經濟質量。2.2.金融機構需持續深化改革創新業態,以適應經濟結構和發展模式的變革金融機構需持續深化改革創新業態,以適應經濟結構和發展模式的變革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金融體系積極適應實體經濟結構和發展模式變革并提供與之相配套的服務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金融體系需持續深化改革,創新業態,提升資源配置質效,引導資金向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新興行業和資金匱
13、乏的民營、小微企業轉移。(二)社融結構尚未發生根本性轉變,銀行業仍起主導作用 1.1.實體經濟實體經濟 80%80%以上資金依舊來自間接融資,銀行是企業融資的核心渠道以上資金依舊來自間接融資,銀行是企業融資的核心渠道 相較國際市場,我國社會融資結構嚴重失衡,直接融資占比偏低。從社融結構上看,以銀行貸款為代表的間接融資是我國企業的主要融資渠道。截至目前,我國企業債券融資占社融比重 9.01%,股票融資占比 3.09%,直接融資占比合計 12.1%。證監會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國際比較專題研究中整理的來自世界銀行數據顯示,1990 年至 2012 年間,G20 成員國平均直接融資比重從 55%上升至
14、66.9%,美國直接融資占比維持在 80%以上。我國直接融資比重合計不足15%,遠落后于美國。圖圖 1 1: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結構: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結構 資料來源:東方財富 choice,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整理 0%50%100%201712312018123120191231202012312021123120221231人民幣貸款外幣貸款委托貸款信托貸款企業債券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政府債券其他 行業動態報告行業動態報告/銀行業銀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免責聲明。3 2.2.金融體系基礎制度建設仍有待進一步完善,以拓寬實體企業融資渠道金融體系基礎制度建設仍有待進
15、一步完善,以拓寬實體企業融資渠道 直接融資對資本市場體系有更高的要求,基礎制度建設有待進一步深化。目前,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市場化程度和法律體系均需完善,以進一步提升企業直接融資效率,后續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改革深化有望延續。債權融資對企業信用要求更高,由于我國目前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信用體系,沒有背書的中小企業難以通過發行債券獲得直接融資,企業主體不得不轉向間接融資來解決自身融資問題。展望未來,我國金融體系基礎制度建設未有根本性變化環境下,間接融資仍將是我國的核心融資渠道。二、銀行業在資本市場中的發展情況二、銀行業在資本市場中的發展情況 (一)上市家數 42 家,流通市值占比有所下降 截至 20
16、23 年 1 月 30 日,上市銀行數量為 42 家,上市銀行總市值 9.54 萬億元,占全部 A股總市值的 10.15%;上市銀行流通 A 股市值 6.29 萬億元,占全部 A 股流通市值的 8.8%,占比較年初有所下降。圖圖 2 2:我國上市銀行流通市值及占比我國上市銀行流通市值及占比 資料來源:東方財富 choice,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整理 圖圖 3 3:我國上市銀行家數我國上市銀行家數 資料來源:東方財富 choice,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整理 0%5%10%15%20%02000004000006000008000002016-12-302017-12-292018-12-282019
17、-12-312020-12-312021-12-312022-12-302023-01-30銀行流通A股市值(億元)全部A股流通市值(億元)占比0510152025303540452016-12-30 2017-12-29 2018-12-28 2019-12-31 2020-12-31 2021-12-31 2022-12-30 2023-01-30我國上市銀行家數 行業動態報告行業動態報告/銀行業銀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免責聲明。4(二)年初至今板塊表現弱于滬深 300,估值處于歷史偏低位置 截至 2023 年 1 月 30 日,銀行指數與年初相比上漲 3.48
18、%,低于滬深 300 指數 4.07 個百分點;當前銀行板塊估值 PB 僅為 0.52 倍,處于歷史偏低位置。圖圖 4 4:年初至今銀行板塊累計漲幅與滬深年初至今銀行板塊累計漲幅與滬深 300300 對比對比 資料來源:東方財富 choice,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整理 年初至今漲幅以 2021 年 12 月 31 日為基期計算 圖圖 5 5:銀行(中信)板塊歷年來銀行(中信)板塊歷年來 PBPB 水平水平 資料來源:東方財富 choice,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整理 三、三、經濟數據和信貸結構改善,銀行信貸面臨開門紅經濟數據和信貸結構改善,銀行信貸面臨開門紅 (一)經濟數據邊際略有改善,銀行信貸投放
19、適度靠前發力 1 1.經濟數據邊際改善,經濟數據邊際改善,2 2022022 年全年年全年 GDPGDP 同比同比增長增長 3%3%經濟指標整體偏弱但呈現邊際改善跡象。2022 年 GDP 同比增長 3%,與前三季度持平,Q4 單季同比增長 2.9%,低于 Q3 水平。12 月單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1.3%,較 11月有所收窄;11 月固定資產投資額同比增長 3.23%,實現回暖;12 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 1.8%,降幅收斂;12 月出口同比下降 9.9%,表現較弱;PMI 錄得 47%,維持在榮枯線以下。0%1%2%3%4%5%6%7%8%2023010320230104
20、202301052023010620230109202301102023011120230112202301132023011620230117202301182023011920230120滬深300銀行指數0.00.20.40.60.81.0201901022019020120190312201904122019051720190619201907192019082020190920201910292019112820191230202002072020031020200410202005152020061620200720202008192020091820201028202011272
21、020122920210129202103092021040920210514202106162021071620210817202109162021102720211126202112282022012820220308202204112022051620220616202207182022081720220919202210262022112520221227市凈率PB(MRQ)|【剔除規則】不調整 行業動態報告行業動態報告/銀行業銀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免責聲明。5 2.2.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調整機制建立,利好銀行地產類貸款投放和不良出清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
22、調整機制建立,利好銀行地產類貸款投放和不良出清 近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發布通知,決定建立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動態調整機制。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和同比連續 3 個月均下降的城市,可階段性維持、下調或取消當地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下限。住房貸款利率政策與新建住房價格走勢掛鉤、動態調整,有利于支持城市政府科學評估當地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化情況,“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地支持剛性住房需求,形成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運行的長效機制。對于銀行業而言,我們總體認為利大于弊:一是新的調整機制傾向于需求層面,對銀行資產端定價影響偏積極,體現在:(1)按揭利率依舊高于對公和票據,如果需求回升帶動信貸
23、投放,將有利于優化資產結構,提振整體收益率。截至 2022 年 12 月末,居民部門累計新增中長期貸款 2.75 萬億元,同比下降 54.77%。需求偏弱對相關貸款增長的制約明顯,2023 年受益地產政策供需兩端綜合發力,預計會有改善空間。(2)相比于 5 年期 LPR 下調,此次調整僅針對部分區域的首套住房,對存量按揭貸款利率的影響更小。二是銷量修復有望改善房企流動性,加速銀行不良風險出清。截至 2022 年 11 月末,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中定金和個人預售款的占比依舊高達 21.33%。就當前階段來看,住房銷售對于房企現金流和償債能力的影響較大,也是銀行對公房地產貸款資產質量實質性改善的
24、關鍵所在。不完全統計顯示,截至2022年6月末,29家上市銀行房地產貸款平均不良率3.28%,部分銀行的對公房地產貸款不良率超過 10%,仍有改善空間。3 3.銀行銀行信貸工作會議信貸工作會議召開,召開,要求要求信貸信貸投放投放適當靠前發力、優化結構適當靠前發力、優化結構 1 月 10 日,央行、銀保監會聯合召開主要銀行信貸工作座談會,研究部署落實金融支持穩增長有關工作。會議要求保持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持力度,加大金融對國內需求和供給體系的支持,做好對基建投資、小微企業、科技創新、制造業、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的金融服務,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同時指出各主要銀行要合理把握信貸
25、投放節奏,適度靠前發力,進一步優化信貸結構,精準有力支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重點領域、薄弱環節。要加強跟蹤監測,及時跟進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配套融資,延續發揮好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和財政貼息政策合力,力爭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要繼續用好碳減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科技創新再貸款、交通物流專項再貸款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不斷完善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常態化支持機制。用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等優惠政策,加力支持小微市場主體恢復發展。整體來看,銀行信貸投放力度有望繼續保持強勁并面臨開門紅,同時結構優化有望繼續帶動細分領域貸款高增。(1)基建投資有望繼續成為信貸投放重要抓手,進一步撬
26、動企業中長期貸款投放,當前階段重點考慮去年四季度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使用完畢以及年初開工項目所產生的配套融資。(2)制造業貸款或持續受益設備更新改造再貸款和財政貼息政策合理影響。(3)房貸利率政策調整機制以及優質房企風險化解有助地產類(含按揭)融資需求逐步修復。(4)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延續實施,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綠色發展等領域的支持力度,綠色信貸市場空間廣闊,測算未來 30 年實現雙碳目標所需規模在 135-450 萬億元(5)小微企業融資環境將持續改善,普惠小微貸款增速連續四年保 行業動態報告行業動態報告/銀行業銀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27、免責聲明。6 持在 20%以上,去年 11 月新發放的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是 4.9%,處于歷史較低水平,且金融對小微企業貸款市場化的延期達到 30%。4 4.銀行公募銀行公募持倉改善持倉改善,股份行機構偏好度,股份行機構偏好度提升提升 公募基金發布 2022Q4 重倉持股數據。由于主動型基金持倉數據更能反映市場風格變化,我們對公募基金重倉股數據中的投資類型進行篩選,以主動型基金作為統一口徑,計算并分析基金持倉數據變化。2022Q4 基金對銀行板塊持倉依舊處于低配狀態,低配比例收窄。2022Q4 銀行板塊的低配比例為 6.28%,較 Q3 受窄 0.13 個百分點。其中,國有行、股份行
28、和農商行低配比例 4.29%、2.34%和 0.1%,較 Q3 變化 0.07、-0.04 和 0.02 個百分點,城商行超配 0.45%,較 Q3 擴大 0.11個百分點。2022Q4 基金對銀行整體持倉回升,股份行改善幅度較大。2022Q4 基金對銀行持倉總市值為 959.04 億元,較 Q3 增長 0.49%,在中信一級行業中排名第 11,較 Q3 提升 1 名;持倉占比為 2.9%,較 Q3 增加 0.09 個百分點;2011-2022Q4,基金對銀行整體持倉占比均值為 5.52%,中位數為 5.15%,當前持倉占比處于 2011 年以來的偏低水平。細分領域來看,國有行、股份行、城商行
29、和農商行持倉占比分別為 0.24%、0.89%、1.69%和 0.09%,較 Q3 分別變化-0.06、0.11、0.07 和-0.03 個百分點。城商行和農商行的持倉占比高于歷史均值和中值,國有行與股份行的持倉占低于歷史均值和中值。2011-2022Q4,國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和農商行的持倉占比均值分別為 1.04%、3.95%、0.63%和 0.085%,中位數分別為 1%、2.98%、0.56%和 0.08%?,F有重倉股中,股份行機構偏好度提升明顯。2022Q4,基金重倉數量排名靠前的銀行包括寧波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興業銀行和江蘇銀行,重倉基金數量分別為 476、409、212、1
30、98 家和 142 家,較 Q3 分別變化 36、22、74、41 和-64 家;重倉持股總市值和持倉比例排名前五的銀行分別為寧波銀行、招商銀行、成都銀行、杭州銀行和江蘇銀行,重倉市值分別為 279.03、192.01、96、79.82 和 59.04 億元,較 Q3 分別變化 12.34%、7.4%、-6.68%、-5.06%和-6.48%;持股比例分別為 0.84%、0.58%、0.29%、0.24%和 0.18%,較 Q3 分別變化 0.11、0.05、-0.01、-0.01 和-0.01 個百分點。(二)新增社融低于預期,企業中長期貸款持續高增 1.1.新增社融新增社融低于預期低于預期
31、,企業債和政府債發行減少企業債和政府債發行減少是主因是主因 12 月新增社融 1.31 萬億元,低于 1.6 萬億元的預期值,同比少增 1.05 萬億元,較 11月進一步回落。截至 12 月末,社融存量 344.21 萬億元,同比增長 9.58%,為全年最低。政府債和企業債融資發行減少是主要因素。12 月,新增人民幣貸款 1.44 萬億元,同比多增 4004億元,優于 10 月和 11 月水平;新增政府債券 2781 億元,同比少增 8893 億元,主要受到去年同期高基數影響;企業債融資減少 2709 億元,同比多減 4876 億元,預計與債市調整有關;新增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 1485 億
32、元,同比少增 366 億元;表外融資 減少 1748 億元,同比少減 4970 億元。行業動態報告行業動態報告/銀行業銀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免責聲明。7 圖圖 6 6:月度社會融資數據:月度社會融資數據 資料來源:東方財富 choice,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整理 圖圖 7 7:單月新增社會融資規模主要分項規模單月新增社會融資規模主要分項規模 資料來源:東方財富 choice,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整理 備注:表外融資包含委托貸款、信托貸款和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 2.2.金融機構居民貸款表現依舊偏弱,企業中長期貸款金融機構居民貸款表現依舊偏弱,企業中長期貸款持續持續高增高增
33、 截至 12 月末,金融機構貸款余額 213.99 萬億元,同比增長 11.05%,較 11 月末有所回升;金融機構新增人民幣貸款 1.4 萬億元,同比多增 2700 億元,主要來自企業中長期貸款的貢獻。受地產銷量下滑和疫情反復沖擊消費影響,居民部門短貸和中長期貸款增長偏弱。12 月單月居民部門新增貸款 1753 億元,同比少增 1963 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 113 億元,同比多減 270 億元;新增中長期貸款 1865 億元,同比少增 1693 億元。企業部門貸款結構進一步優化,中長期貸款突破萬億,同比持續多增。12 月單月企業部門新增人民幣貸款 1.26 萬億元,同比多增 6017
34、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 416 億元,同比少減 638 億元;新增中長期貸款 1.21萬億元,同比多增 8717 億元,或受益于基建相關配套融資增加、設備更新改造再貸款投放以及地產融資政策改善影響。0%2%4%6%8%10%12%14%16%0501001502002503003504002019013120190331201905312019073120190930201911302020013120200331202005312020073120200930202011302021013120210331202105312021073120210930202111302022013120
35、22033120220531202207312022093020221130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社融存量同比萬億元萬億元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201901312019033120190531201907312019093020191130202001312020033120200531202007312020093020201130202101312021033120210531202107312021093020211130202201312022033120220531202207312022093020221130社會融資增量:當月值億元億元
36、-10000-5000050001000015000200002021123120221231億元億元 行業動態報告行業動態報告/銀行業銀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免責聲明。8 圖圖 8 8:金融機構貸款數據:金融機構貸款數據 資料來源:東方財富 choice,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整理 圖圖 9 9:金融機構貸款數據:金融機構貸款數據-按部門按部門 資料來源:東方財富 choice,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整理 3.3.居民存款增速快于企業存款,或受理財凈值下滑贖回居民存款增速快于企業存款,或受理財凈值下滑贖回及預防性儲蓄影響及預防性儲蓄影響 12 月,M1 和 M2 同比分別
37、增長 3.7%和 11.8%,M1-M2 剪刀差擴大;截至 12 月末,金融機構存款余額 258.5 萬億元,同比增長 11.3%,12 月單月新增存款 7242 億元,同比少增 4358 億元;其中,居民部門新增存款 2.89 萬億元,同比多增 1 萬億元,企業部門新增存款 824 億元,同比少增 1.28 萬億元,財政存款減少 1.09 萬億元,同比多減 555 億元。圖圖 1010:M1M1 和和 M M2 2 資料來源:東方財富 choice,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整理-80-60-40-200204060800500000100000015000002000000250000020191
38、201202001012020020120200301202004012020050120200601202007012020080120200901202010012020110120201201202101012021020120210301202104012021050120210601202107012021080120210901202110012021110120211201202201012022020120220301202204012022050120220601202207012022080120220901202210012022110120221201金融機構:各項貸款
39、余額新增人民幣貸款同比|百分比變化億元億元%-5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202112312022113020221231億元億元-200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202112312022113020221231億元億元-14.0-12.0-10.0-8.0-6.0-4.0-2.00.02.04.06.08.0-4.00-2.00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20191201202001012020020120200301202004012020050120200
40、601202007012020080120200901202010012020110120201201202101012021020120210301202104012021050120210601202107012021080120210901202110012021110120211201202201012022020120220301202204012022050120220601202207012022080120220901202210012022110120221201M1:同比M2:同比剪刀差%行業動態報告行業動態報告/銀行業銀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免
41、責聲明。9 圖圖 1111:金融機構存款數據:金融機構存款數據 資料來源:東方財富 choice,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整理(三)MLF 和 LPR 利率與上月持平 2023 年 1 月 16 日,1 年期 MLF 利率為 2.75%,與上月持平。截至 1 月 20 日,1 年期 LPR報 3.65%,5 年期以上 LPR 報 4.3%,均與上月持平。圖圖 1212:央行中期借貸便利(央行中期借貸便利(MLFMLF)利率)利率和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和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LPR)資料來源:東方財富 choice,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整理(四)業績增速放緩、江浙成渝地區中小行繼續領跑 1.1.銀行利潤
42、銀行利潤增速放緩增速放緩,城商行表現超預期城商行表現超預期,息差,息差下行壓力緩解下行壓力緩解 2022 年前三季度,商業銀行合計實現凈利潤 1.71 萬億元,同比增長 1.24%,增速較 2022H1出現大幅收窄。分銀行類型來看,國有行、股份行凈利潤表現穩健,同比分別增長 6.33%和 9.04%;城商行凈利潤增速超預期,同比增長 15.61%,農商行凈利潤同比下降 57.74%,降幅較大。與此同時,銀行整體息差下行壓力有所緩解。2022 年前三季度,商業銀行凈息差為 1.94%,環比2022H1 持平。02468101214050000010000001500000200000025000
43、00300000020191201202003012020060120200901202012012021030120210601202109012021120120220301202206012022090120221201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同比%億元億元-30000-20000-1000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201912012020020120200401202006012020080120201001202012012021020120210401202106012021080120211001202112012022
44、02012022040120220601202208012022100120221201新增人民幣存款居民戶:新增存款企業部門:新增存款財政:新增存款億元億元2.42.52.62.72.82.93.03.13.23.33.42019010120190401201907012019100120200101202004012020070120201001202101012021040120210701202110012022010120220401202207012022100120230101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利率:1年3.03.54.04.55.0202002012020040120
45、200601202008012020100120201201202102012021040120210601202108012021100120211201202202012022040120220601202208012022100120221201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1年:月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5年:月%行業動態報告行業動態報告/銀行業銀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免責聲明。10 圖圖 1313:商業銀行凈利潤及增速:商業銀行凈利潤及增速 資料來源:Wind,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整理 圖圖 1414:商業銀行凈息差:商業銀行凈息差 資料來源:Wind,中
46、國銀河證券研究院整理 2.2.資產質量穩中向好,資本充足率資產質量穩中向好,資本充足率回升回升 截至 2022 年 9 月末,商業銀行不良率 1.66%,環比下降 0.01 個百分點;其中,國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和農商行不良率分別為 1.32%、1.34%、1.89%和 3.29%,環比分別變化-0.02、-0.01、0 和-0.01 個百分點;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 205.54%,環比上升 1.75 個百分點。其中,國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和農商行撥備覆蓋率分別為 246.62%、213.13%、194.71%和 139.6%,環比分別變化 1.36、0.45、3.52 和 2.03 個百分點。
47、-15-10-5051015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2019-032019-062019-092019-122020-032020-062020-092020-122021-032021-062021-092021-122022-032022-062022-09商業銀行:凈利潤商業銀行:凈利潤:同比%億元億元-80-60-40-20020大型商業銀行:凈利潤:同比股份制商業銀行:凈利潤:同比城市商業銀行:凈利潤:同比農村商業銀行:凈利潤:同比%1.801.851.901.952.002.052.102.152.202.25商業銀行:凈息差%行業動態報告行業動態報告/銀
48、行業銀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免責聲明。11 圖圖 1515:商業銀行不良率和撥備覆蓋率:商業銀行不良率和撥備覆蓋率 資料來源:Wind,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整理 除農商行外,各銀行資本充足率均有回升。截至 2022 年 9 月末,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5.09%、12.21%和10.64%,環比分別下降0.21、0.13 和 0.12 個百分點。其中,國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和農商行資本充足率分別為 17.61%、13.54%、12.85%和 12.03%,環比分別變化 0.35、0.26、0.12 和-0.21 個百分點。圖圖
49、 1616: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 資料來源:Wind,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整理 3 3.三季度上市銀行業績小幅增長,江浙成渝地區中小行盈利表現繼續領跑三季度上市銀行業績小幅增長,江浙成渝地區中小行盈利表現繼續領跑 2022 年前三季度,42 家上市銀行累計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 2.83%和 8.02%。其中,杭州銀行、成都銀行、江蘇銀行、蘇州銀行、常熟銀行、江陰銀行、瑞豐銀行、南京銀行、寧波銀行、齊魯銀行和廈門銀行等 11 家銀行的營收和凈利增速均超過了兩位數。從貸款投放上看,42 家上市銀行累計貸款余額較年初增長 9.92%;國有大行依舊是投放主力,累計貸款余額較
50、年初增長 11.34%;城商行和農商行累計貸款余額較年初分別增長 11.35%和 8.58%,成都銀行、寧波銀行、杭州銀行等江浙成渝地區優質城農商擴張較快,增速多在 20%以上,遠超上市銀行整體水平;股份行在按揭需求方面的制約明顯,累計貸款余額較年初僅增長 6.01%。0.01.02.03.04.05.02018-032018-062018-092018-122019-032019-062019-092019-122020-032020-062020-092020-122021-032021-062021-092021-122022-032022-062022-09不良貸款比例:商業銀行不良貸
51、款比例: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比例:股份制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比例:城市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比例:農村商業銀行%1001502002503002014-032014-062014-092014-122015-032015-062015-092015-122016-032016-062016-092016-122017-032017-062017-092017-122018-032018-062018-092018-122019-032019-062019-092019-122020-032020-062020-092020-122021-032021-062021-092021-122022-03202
52、2-062022-09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撥備覆蓋率:大型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股份制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城市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農村商業銀行%9101112131415162014-032014-092015-032015-092016-032016-092017-032017-092018-032018-092019-032019-092020-032020-092021-032021-092022-032022-09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商業銀行:一級資本充足率商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911131517192014-032014-092015-032015-092016-032016-
53、092017-032017-092018-032018-092019-032019-092020-032020-092021-032021-092022-032022-09資本充足率:大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股份制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城市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農村商業銀行%行業動態報告行業動態報告/銀行業銀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免責聲明。12 圖圖 1717:上市銀行業績表現上市銀行業績表現 資料來源:東方財富 choice,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整理 圖圖 1818:上市銀行貸款上市銀行貸款規模增長情況規模增長情況 資料來源:Wind,東方財富 choice,中國銀河證
54、券研究院整理 四、四、傳統業務盈利空間收窄,財富管理轉型重塑競爭格局傳統業務盈利空間收窄,財富管理轉型重塑競爭格局 (一)傳統業務利潤空間收窄,業務轉型加速 受經濟增速和信貸需求減弱、金融機構讓利實體以及資本監管強化等因素的影響,銀行傳統存貸款業務盈利空間收窄,資本壓力上升,過去以規模驅動增長的模式難以為繼。2022 年以來,累計新增信貸投放偏弱、月度波動較大。2022 年,累計新增貸款 20.91 萬億元,同比增長 4.89%,整體增速偏低;2022 年三季度末上市銀行平均凈息差為 2.05%,較 2021 年下降5BP。0%2%4%6%8%10%12%14%0100002000030000
55、400005000060000700002020/12/312021/12/312022/9/30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營收增速凈利增速億元億元-20%-10%0%10%20%30%40%江陰銀行浙商銀行杭州銀行南京銀行廈門銀行江蘇銀行蘇州銀行貴陽銀行平安銀行滬農商行蘇農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上海銀行浦發銀行渝農商行青農商行西安銀行營收增速凈利增速020000040000060000080000010000001200000140000016000002019/12/31 2020/12/31 2021/12/31 2022/9/30總貸款六大行貸款股份行貸款城商行貸款農商行
56、貸款億元億元0%5%10%15%20%25%30%35%40%成都銀行杭州銀行常熟銀行長沙銀行南京銀行瑞豐銀行江蘇銀行廈門銀行紫金銀行郵儲銀行興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滬農商行渝農商行貴陽銀行光大銀行中信銀行西安銀行蘭州銀行民生銀行貸款增速 行業動態報告行業動態報告/銀行業銀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免責聲明。13 圖圖 1919:新增信貸情況及上市銀行凈息差新增信貸情況及上市銀行凈息差 資料來源:Wind,東方財富 choice,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整理 圖圖 2020:金融機構貸款利率與存款定價改革的影響金融機構貸款利率與存款定價改革的影響 資料來源:Wind,中國銀河
57、證券研究院整理(二)中間業務重要性提升,財富管理轉型成為共識 相比于表內存貸款業務,以財富管理和投行為代表的中金業務具備資本消耗少、周期性弱、市場空間廣闊且利潤率相對較高等優點,成為銀行布局的重點方向。目前上市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占比處于較低水平,但隨著上市銀行對大零售領域的布局持續深入,客戶資產穩步積累,財富管理中長期價值不變,有助持續增厚中間業務收入。2022 年前三季度,42 家上市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占比為 14.54%,短期受到代銷業務波動影響,但多家銀行零售 aum 保持穩步擴張,部分大行和中小行在私行領域布局取得較好成效。截至 2022 年 6 月末,多家銀行的零售aum 保持穩步擴
58、張,較年初增速在 4%-12%之間,均實現正增長;私行 aum 分化明顯,大行規模效應突出,而部分區位優勢明顯的中小行業務規模擴張較快如寧波銀行。-10-505101520253035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2018013120180430201807312018103120190131201904302019073120191031202001312020043020200731202010312021013120210430202107312021103120220131202204302022073120221031社會融資增量:新增人民幣貸款:累計值
59、億元億元%1.90%1.95%2.00%2.05%2.10%2.15%2.20%2.25%2019/12/312020/12/312021/12/312022/3/312022/6/302022/9/30凈息差0.001.002.003.004.005.006.007.002019030120190501201907012019090120191101202001012020030120200501202007012020090120201101202101012021030120210501202107012021090120211101202201012022030120220501202
60、2070120220901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加權平均利率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加權平均利率:一般貸款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票據融資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個人住房貸款%0.01.02.03.04.05.0國有行-pre國有行-post其他行-pre其他行-post基準利率%行業動態報告行業動態報告/銀行業銀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免責聲明。14 圖圖 2121:上市銀行中間業務收入情況:上市銀行中間業務收入情況 資料來源:東方財富 choice,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整理 圖圖 2222:部分上市銀行零售金融與私行部分上市銀行零售金融與私行 aumaum 資
61、料來源:公司公告,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整理(三)金融科技應用程度加深,加速渠道、經營和風控變革 除了財富管理外,銀行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投入力度也在持續加大,數字化轉型已成為銀行突破獲客短板、深耕存量價值、提升服務效率和強化風險管控的重要手段。依據艾瑞咨詢發布的 2020 中國金融科技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19 年銀行業金融科技資金投入為 230.8 億元,預計 2023 年能達到 457.9 億元,復合增速達 18.68%;單個銀行來看,已經披露相關數據的上市銀行年報信息顯示,2020 年,金融科技投入超過 100 億元的銀行有 5 家即工農中建和招商銀行;其中,招商銀行的金融科技占營業收入比重超
62、過 4%,位列行業第一,以光大銀行、中信銀行、華夏銀行和平安銀行為代表的股份制銀行金融科技投入占均超過 3%,處于領先水平。此外,按照零壹財經發布的金融科技子公司大全統計,截至 2021 年 4 月,商業銀行已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 12 家,籌備中金融科技子公司 2 家,短期大多以服務母公司銀行業務為主,中長期向外輸出技術和方案為同業賦能,將 B 端服務作為主營業務收入來源,實現技術變現。13.0%13.5%14.0%14.5%15.0%15.5%16.0%16.5%17.0%17.5%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2019/12/312020/12/
63、312021/12/312022/3/312022/6/302022/9/30中間業務收入中收貢獻度億元0%2%4%6%8%10%12%14%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40000160000180000200000工商銀行郵儲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興業銀行光大銀行民生銀行上海銀行南京銀行長沙銀行青島銀行零售AUM較年初增速億元-50%-40%-30%-20%-10%0%10%20%3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私行AUM較年初增速億元 行業動態報告行業動態報告/銀行業銀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
64、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免責聲明。15 圖圖 2323:銀行業金融科技投入金額與上市銀行金融科技投入占比:銀行業金融科技投入金額與上市銀行金融科技投入占比 資料來源:艾瑞咨詢,公司公告,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整理 金融科技對銀行的賦能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適應客戶消費習慣變遷,立足互聯網企業思維開展線上業務,借助流量+場景等形式獲客,提供相應的產品和服務,尤其適用于疫情影響下的非接觸式金融場景。二是運用大數據等技術構建算法和模型,依托用戶生命周期、行為偏好、資產負債以及外部征信、財稅等海量數據進行全面畫像和智能營銷,精準定位客戶需求,提供個性化、定制化的解決方案,從而深度發掘存量客戶價值,優化經營效率與
65、客戶體驗。三是借助智能風控應對欺詐、反洗錢及違約等多類風險,構建長尾客戶信用體系,對中小微企業和低收入消費金融客戶實現差異化定價和有效的風險管控,降低信用成本。整體而言,金融科技應用深化正在加速銀行渠道、經營和風控變革,能夠幫助銀行優化客戶體驗、應對金融脫媒壓力并有效管理信用風險、拓展服務半徑,成為改善銀行盈利質量的核心手段。五五、投資建議及、投資建議及重點公司重點公司 穩增長政策導向有望不變,疫情防控措施優化,地產領域風險持續化解,銀行經營環境向好,壓制估值的因素基本出清,向上修復空間打開。當前階段銀行板塊估值性價比高、配置價值凸顯,持續看好年初信貸開門紅下的銀行板塊投資機會。我們維持“推薦
66、”評級,個股方面,推薦寧波銀行(002142),江蘇銀行(600919)、招商銀行(600036)、平安銀行(000001)、和興業銀行(601166)。表表 1 1:重點公司重點公司 BVPSBVPS PBPB 代碼代碼 公司簡稱公司簡稱 2021A2021A 2022E2022E 2023E2023E 2021A2021A 2022E2022E 2023E2023E 002142.SZ 寧波銀行 22.63 23.83 27.92 1.45 1.38 1.17 600919.SH 江蘇銀行 10.31 11.57 13.04 0.72 0.64 0.57 600036.SH 招商銀行 29
67、.01 32.84 37.20 1.42 1.26 1.11 000001.SZ 平安銀行 16.77 18.79 21.22 0.89 0.80 0.71 601166.SH 興業銀行 28.80 32.23 36.20 0.61 0.55 0.49 資料來源:東方財富 choice,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整理 六六、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宏觀經濟增速不及預期導致銀行資產質量惡化的風險。0.0%1.0%2.0%3.0%4.0%5.0%0100200300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招商銀行郵儲銀行中信銀行交通銀行浦發銀行光大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民生銀行華夏銀行廣發銀行金融科技資金投入金融科技投
68、入占營收比重億元 行業動態報告行業動態報告/銀行業銀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免責聲明。16 插 圖 目插 圖 目 錄錄 圖 1: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結構.2 圖 2:我國上市銀行流通市值及占比.3 圖 3:我國上市銀行家數.3 圖 4:年初至今銀行板塊累計漲幅與滬深 300 對比.4 圖 5:銀行(中信)板塊歷年來 PB 水平.4 圖 6:月度社會融資數據.7 圖 7:單月新增社會融資規模主要分項規模.7 圖 8:金融機構貸款數據.8 圖 9:金融機構貸款數據-按部門.8 圖 10:M1 和 M2.8 圖 11:金融機構存款數據.9 圖 12:央行中期借貸便利(MLF
69、)利率和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9 圖 13:商業銀行凈利潤及增速.10 圖 14:商業銀行凈息差.10 圖 15:商業銀行不良率和撥備覆蓋率.11 圖 16: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11 圖 17:上市銀行業績表現.12 圖 18:上市銀行貸款規模增長情況.12 圖 19:新增信貸情況及上市銀行凈息差.13 圖 20:金融機構貸款利率與存款定價改革的影響.13 圖 21:上市銀行中間業務收入情況.14 圖 22:部分上市銀行零售金融與私行 aum.14 圖 23:銀行業金融科技投入金額與上市銀行金融科技投入占比.15 表 格 目表 格 目 錄錄 表 1:重點公司.15 行業動態報告行業動態報
70、告/銀行業銀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免責聲明。17 分析師簡介及承諾分析師簡介及承諾 Table_Resume 張一緯:銀行業分析師,瑞士圣加侖大學銀行與金融碩士,張一緯:銀行業分析師,瑞士圣加侖大學銀行與金融碩士,2016 年加入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從事行業研究工作,證券從業年加入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從事行業研究工作,證券從業6 年。年。本人承諾,以勤勉的執業態度,獨立、客觀地出具本報告,本報告清晰準確地反映本人的研究觀點。本人薪酬的任何部分過去不曾與、現在不與、未來也將不會與本報告的具體推薦或觀點直接或間接相關。評級標準評級標準 行業評級體系行業評級體系 未來 6
71、-12 個月,行業指數(或分析師團隊所覆蓋公司組成的行業指數)相對于基準指數(交易所指數或市場中主要的指數)推薦:行業指數超越基準指數平均回報 20%及以上。謹慎推薦:行業指數超越基準指數平均回報。中性:行業指數與基準指數平均回報相當?;乇埽盒袠I指數低于基準指數平均回報 10%及以上。公司評級體系公司評級體系 推薦:指未來 6-12 個月,公司股價超越分析師(或分析師團隊)所覆蓋股票平均回報 20%及以上。謹慎推薦:指未來 6-12 個月,公司股價超越分析師(或分析師團隊)所覆蓋股票平均回報 10%20%。中性:指未來 6-12 個月,公司股價與分析師(或分析師團隊)所覆蓋股票平均回報相當?;?/p>
72、避:指未來 6-12 個月,公司股價低于分析師(或分析師團隊)所覆蓋股票平均回報 10%及以上。免責聲明免責聲明 table_avow 本報告由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河證券)向其客戶提供。銀河證券無需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若您并非銀河證券客戶中的專業投資者,為保證服務質量、控制投資風險、應首先聯系銀河證券機構銷售部門或客戶經理,完成投資者適當性匹配,并充分了解該項服務的性質、特點、使用的注意事項以及若不當使用可能帶來的風險或損失。本報告所載的全部內容只提供給客戶做參考之用,并不構成對客戶的投資咨詢建議,并非作為買賣、認購證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請或保證??蛻舨粦獑渭円揽勘?/p>
73、報告而取代自我獨立判斷。銀河證券認為本報告資料來源是可靠的,所載內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擔保其準確性或完整性。本報告所載內容反映的是銀河證券在最初發表本報告日期當日的判斷,銀河證券可發出其它與本報告所載內容不一致或有不同結論的報告,但銀河證券沒有義務和責任去及時更新本報告涉及的內容并通知客戶。銀河證券不對因客戶使用本報告而導致的損失負任何責任。本報告可能附帶其它網站的地址或超級鏈接,對于可能涉及的銀河證券網站以外的地址或超級鏈接,銀河證券不對其內容負責。鏈接網站的內容不構成本報告的任何部分,客戶需自行承擔瀏覽這些網站的費用或風險。銀河證券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可參與、投資或持有本報告涉及的證券或進
74、行證券交易,或向本報告涉及的公司提供或爭取提供包括投資銀行業務在內的服務或業務支持。銀河證券可能與本報告涉及的公司之間存在業務關系,并無需事先或在獲得業務關系后通知客戶。銀河證券已具備中國證監會批復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除非另有說明,所有本報告的版權屬于銀河證券。未經銀河證券書面授權許可,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發、轉載、翻版或傳播本報告。特提醒公眾投資者慎重使用未經授權刊載或者轉發的本公司證券研究報告。本報告版權歸銀河證券所有并保留最終解釋權。聯系聯系 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院研究院 機構請致電:機構請致電:深圳市福田區金田路 3088 號中洲大廈 20 層 深廣地區:蘇一耘 0755-83479312 suyiyun_ 程 曦 0755-83471683 chengxi_ 上海浦東新區富城路 99 號震旦大廈 31 層 上海地區:何婷婷 021-20252612 陸韻如 021-60387901 luyunru_ 北京市豐臺區西營街 8 號院 1 號樓青海金融大廈 北京地區:唐嫚羚 010-80927722 tangmanling_ 公司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