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設備與新能源行業:2022海外新能源車市場回顧-230315(21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電力設備與新能源行業:2022海外新能源車市場回顧-230315(21頁).pdf(21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1 證券研究報告 電力設備與新能源電力設備與新能源 2022 海外新能源車市場回顧海外新能源車市場回顧 華泰研究華泰研究 電力設備與新能源電力設備與新能源 增持增持 (維持維持)研究員 申建國申建國 SAC No.S0570522020002 +(86)755 8249 2388 研究員 邊文姣邊文姣 SAC No.S0570518110004 SFC No.BSJ399 +(86)755 8277 6411 行業行業走勢圖走勢圖 資料來源:Wind,華泰研究 2023 年 3 月 15 日中國內地 專題研究專題研究 海外市場銷量穩
2、步增長,美國利好政策有望刺激需求海外市場銷量穩步增長,美國利好政策有望刺激需求 根據 Marklines,22 年海外市場新能源車銷量同比+64.70%。其中,美國市場 22 年累計銷量 98.46 萬輛,同比+49.79%,銷量增長態勢良好,21 年美國政府開始推進電動化,近期減少通脹法案正式落地,其中的電車稅收抵免政策有望加速新能源車市場發展。歐洲市場趨于成熟,受宏觀經濟及能源危機影響增速有所放緩,全年銷量同比+14.17%,在 21 年同期的高基數銷量下,歐洲市場整體銷量仍維持了增長態勢。從需求端和政策端展望,我們認為海外新能源車市場將持續增長,全球電動化進程穩步推進,未來可期。車企端車
3、企端看,特斯拉看,特斯拉行業龍頭優勢顯著行業龍頭優勢顯著且穩固且穩固 特斯拉 2022 年銷量排行穩居榜首,共銷售 82.85 萬輛(同比+47.32%)。大眾集團海外新能源車市場銷量增速放緩,以累計銷量 59.36 萬輛(同比+2.24%)在海外市場中位列第二。其他海外主要車企中,現代-起亞全年累計銷售新能源車 46.44 萬輛,同比+44.34%,增速亮眼;Stellantis 全年累計銷售新能源車 43.47 萬輛,同比+36.96%。從各車企的銷量增速來看,盡管受到俄烏沖突、芯片短缺、宏觀經濟活動不確定性影響,同比增速有所下滑,但整體新能源汽車市場依舊增長態勢良好。從海外的行業格局看,
4、特斯拉的龍頭優勢顯著且穩固。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達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達 517.9GWh,海外市場寧德時代趕超松下,海外市場寧德時代趕超松下 據 SNE Research 數據,22 年全年全球電動車電池裝機量達到 517.9GWh,同比+71.8%,維持高增長。1-12 月裝機量前十名的企業中,海外企業占 4家,市占率為 31%,較 21 年繼續下滑,同比-11.2pct,但仍在全球動力電池市場中占到了近三分之一份額。2022 年全年 LG 新能源在除中國外的市場裝機量達到 62.5GWh,約占其全球裝機量的 88.78%。寧德時代和松下位列第二、第三,海外裝機量達 48.8GWh/37.5G
5、Wh。得益于中國制造電動車出口銷量的增加,寧德時代在海外市場取得較顯著的增長。從從 22Q4 財報看,海外電池廠盈利能力分化財報看,海外電池廠盈利能力分化 海外電池廠商盈利能力逐漸分化,LG 新能源優勢明顯,22Q4 營業利潤為2370 億韓元,同環比+212%/-55%,受益于規模效應+降本措施,全年營業利潤首次突破 1 萬億韓元。SKI Q4 因產能擴張,電池業務虧損為 2566 億韓元,同比縮小 17%,環比擴大 91%。三星 SDI Q4 能源業務因一次性成本支出較高,營業利潤為 3591 億韓元,同環比+198.8%/-25.9%。松下 22Q4能源業務收入為 2474 億日元,同環
6、比+25.6%/+2.2%,但受原材料價格影響,營業利潤下降至 60 億日元,同環比-97%/-96%。風險提示:1)新能源車產銷量不及預期;2)動力電池行業競爭加劇導致價格和毛利率低于預期;3)疫情持續時間長于預期;4)數據更新不及時,或者原始數據修正,而導致分析有偏差的風險。(25)(15)(4)717Mar-22Jul-22Nov-22Mar-23(%)電力設備與新能源滬深300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2 電力設備與新能源電力設備與新能源 正文目錄正文目錄 新能源車:海外市場銷量穩步上升,美國利好政策有望刺激需求新能源車:海外市場銷量穩步上升,美國利
7、好政策有望刺激需求.3 海外市場整體增速放緩,特斯拉優勢明顯.3 歐洲多國優惠政策退坡,但新能源車銷量仍維持增長.5 美國減少通脹法案落地,有望帶動市場增長提速.7 電池:電池:22 年全球裝機量高增長,年全球裝機量高增長,LG 新能源海外市占第一新能源海外市占第一.11 從電從電池廠池廠 Q4 財報看海外電池,盈利能力分化財報看海外電池,盈利能力分化.12 LG 新能源:規模效應+降本措施見效,22 年營業利潤提升.12 SKI:23 年擴大電池投資,公司預計銷量翻倍增長.13 三星 SDI:盈利能力破紀錄,能源業務改善顯著.14 松下:盈利能力下滑,2023 年 IRA 或改善盈利能力.1
8、5 風險提示.18 nNqRWW8ZaYaYvZeXwV7NcM7NnPpPoMnOiNoOsRlOrQnQ9PmNyQMYpOmNMYmOpO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3 電力設備與新能源電力設備與新能源 新能源車:海外市場銷量穩步上升,新能源車:海外市場銷量穩步上升,美國利好政策有望刺激需求美國利好政策有望刺激需求 海外市場整體增速放緩海外市場整體增速放緩,特斯拉優勢明顯特斯拉優勢明顯 22 年年海外海外各國新能源車銷量穩步增長各國新能源車銷量穩步增長。據 Marklines 數據,2022 年全球新能源車累計銷量1047.56 萬輛,同比+64.7%。
9、從月度銷量看,年底是新能源車的銷售旺季,12 月相比 1 月增長達103.71%。其中,海外(除中國市場外)電動車累計銷量達392.91萬輛,同比+28.88%,從每季度內分月度銷量看,季度末月的通常銷量更高。海外主要市場中,美國 22 年累計銷量 98.42 萬輛,同比+49.79%;歐洲主要國家市場 22 年累計銷量為 241.04 萬輛,同比+14.17%。與 2021 年相比,2022 年海外新能源車銷量同比增速明顯放緩,但仍保持穩步增長趨勢。圖表圖表1:全球市場全球市場 2022 年月度銷量年月度銷量 圖表圖表2:海外市場海外市場 2022 年月度銷量年月度銷量 資料來源:Markl
10、ines,華泰研究 資料來源:Marklines,華泰研究 全球電動化滲透率穩步增長,上升全球電動化滲透率穩步增長,上升態勢良好。態勢良好。22年12月全球新能源車滲透率達到18.05%,同比+6.2pct,繼續創下歷史新高。1-12月全年累計滲透率為13.31%,相較于21年的7.91%,同比+5.39pct。從變化的趨勢來看,21 年至今的增長態勢明顯。相比歐洲和中國市場,美國市場的滲透率還有較為顯著的上升空間,所以全球的電動化滲透率發展仍處在可提升階段。圖表圖表3:全球電動化滲透率全球電動化滲透率 資料來源:Marklines、華泰研究 -60%-40%-20%0%20%40%60%80
11、%100%120%0200,000400,000600,000800,0001,000,0001,200,0001,400,000202201202202202203202204202205202206202207202208202209202210202211202212(輛)全球yoyqoq-60%-40%-20%0%20%40%60%0100,000200,000300,000400,000500,000600,000202201202202202203202204202205202206202207202208202209202210202211202212(輛)海外yoyqoq0%2
12、%4%6%8%10%12%14%16%18%20%202101202102202103202104202105202106202107202108202109202110202111202112202201202202202203202204202205202206202207202208202209202210202211202212全球滲透率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4 電力設備與新能源電力設備與新能源 海外市場中海外市場中特斯拉全年銷量位列第一,大眾占比下滑位列第二特斯拉全年銷量位列第一,大眾占比下滑位列第二。2022 年 1-12 月累計銷量中,特斯
13、拉居首位,銷量 82.85 萬輛,同比+47.32%。大眾集團位居第二,銷量 59.36 萬輛,同比+2.24%。市占率方面,特斯拉由 2021 年的 18.58%攀升至 21.09%,超越大眾重回榜首,大眾集團則由 2021 年的 19.20%下滑至 15.11%。其他海外主要車企中,現代-起亞 1-12 月累計銷售 46.44 萬輛,同比+44.34%;Stellantis1-12 月累計銷售 43.47 萬輛,同比+36.96%;寶馬集團 1-12 月累計銷售 31.76 萬輛,同比+26.27%,分別位居第 3-5 位。從各車企的銷量增速來看,2022 年全球汽車市場受疫情、俄烏沖突及
14、供應鏈挑戰等因素影響,相較 2021 年同比增速有所減緩,但整體增長態勢依舊良好。圖表圖表4:海外銷量分車企海外銷量分車企 2022 年年 1-12 月月 2021 年年 1-12 月月 銷量(萬輛)銷量(萬輛)同比同比 占比占比 占比占比 Tesla 82.85 47.32%21.09%18.58%大眾集團 59.36 2.24%15.11%19.20%現代-起亞汽車集團 46.44 44.34%11.82%10.36%Stellantis 43.47 36.96%11.06%10.29%寶馬集團 31.76 26.27%8.08%7.94%梅賽德斯-奔馳集團 25.04/6.37%/雷諾-
15、日產聯盟 24.60 8.09%6.26%7.50%吉利控股集團(Geely)23.67 31.66%6.02%5.88%福特集團 16.29 47.17%4.15%3.67%資料來源:Marklines、華泰研究 從車型看海外市場,特斯拉從車型看海外市場,特斯拉 Model Y 穩居第一穩居第一。Model Y 2022 年 1-12 月累計銷量 40.96萬輛,同比+76.74%,市場占比 10.42%,取代 Model3 位居榜首,首次奪得全球電動車年度銷冠。Model 3 在海外市場位列第二,全年銷量 34.45 萬輛,同比+23.14%,市場占比8.77%。特斯拉的兩款車型競爭力強勢
16、,持續鞏固特斯拉在市場的領先地位。從熱門車型售價看,特斯拉的兩款車型價格起售價分別 62,990 美元和 46,990 美元,相對都較高,說明海外市場新能源車的購車者對于價格敏感度較低。圖表圖表5:海外市場分車型海外市場分車型 2022 年年 1-12 月月 2021 年年 1-12 月月 車型車型 車企車企 銷量(萬輛)銷量(萬輛)同比同比 占比占比 占比占比 Model Y Tesla 40.96 76.74%10.42%7.74%Model 3 Tesla 34.45 23.14%8.77%9.27%IONIQ 5 現代-起亞汽車集團 9.69 118.05%2.47%1.48%ID.4
17、 大眾集團 8.85 23.34%2.25%2.39%EV6 現代-起亞汽車集團 7.64 304.16%1.94%0.84%NIRO 現代-起亞汽車集團 7.48-3.98%1.90%2.60%Mustang Mach-E 福特集團 7.07 29.42%1.80%1.82%Fiat 500 Stellantis 6.48 55.06%1.65%1.39%XC40(Volvo Cars(2011-)吉利控股集團(Geely)6.16 4.80%1.57%1.96%Leaf 雷諾-日產聯盟 5.54-10.54%1.41%2.06%資料來源:Marklines、華泰研究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
18、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5 電力設備與新能源電力設備與新能源 歐洲歐洲多國優惠政策退坡多國優惠政策退坡,但,但新能源車銷量新能源車銷量仍維持增長仍維持增長 歐洲主要國家高基數下歐洲主要國家高基數下同比同比仍增,仍增,發展態勢良好發展態勢良好。2022 年歐洲市場整體銷量 247.04 萬輛,同比+14.17%,其中 EV 有 152.7 萬輛,占比 61.82%,PHEV 有 94.29 萬輛,占比 38.18%,EV 的市場份額與 2021 年的 54.9%相比有所提升,總體占比較為均衡。2022 年歐洲由于面對疫情影響、俄烏戰爭和能源危機所帶來的壓力,歐洲乘用車市場需求整體下
19、滑,新能源汽車也受到整體汽車市場消費低迷影響,整體銷量增速有所放緩,同時,居民電價的上漲也使電動車的使用成本快速提升。夏季歐洲河流水位偏低,疊加俄羅斯天然氣受到制裁,作為二次能源的電力價格飆升,德國充電已達到加油成本的 50%。滲透率方面,12 月歐洲市場整體滲透率(單月新能源車銷量占所有汽車銷量比例)達到 34.22%,盡管 2021 年 12月達到高點 22.21%后有所下滑,22Q4 以來迅速回升,發展趨勢良好,2022 年累計滲透率為 21.18%,同比+3.79pct。圖表圖表6:歐洲市場歐洲市場 2022 年月度銷量年月度銷量 圖表圖表7:歐洲電動化滲透率歐洲電動化滲透率 資料來源
20、:Marklines,華泰研究 資料來源:Marklines,華泰研究 政策政策有望持續有望持續推動電動車滲透率提升推動電動車滲透率提升。2 月,歐盟 27 國環境部長一致通過了2035 年歐洲新售燃油轎車和輕型商用車零排放協議,該協議規定到 2035 年,歐盟范圍禁止再銷售新的汽油和柴油驅動汽車、輕型商用車、HEV混合動力車以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在排放目標上,到 2030 年,歐盟范圍內銷售的燃油轎車需實現較 21 年下降 55%的減排目標,小貨車則需實現 50%的減排目標。我們認為,隨著更為嚴格和詳細的時間表出臺,歐洲的新能源車滲透率仍將持續提升。22 年年德國、英國、法國、
21、德國、英國、法國、瑞典瑞典的銷量在歐洲市場持續名列前茅。的銷量在歐洲市場持續名列前茅。德國全年銷量為 81.28 萬臺,同比增 20.79%;英國銷量為 38.55 萬臺,同比增 20.65%;法國銷量為 33.33 臺,同比+8.40%;瑞典銷量為 16.2 萬臺,同比增 20.59%。德國銷量占到歐洲市場的 33%,大幅領先于其他歐洲國家。從 EV/PHEV 比例上看,德國、瑞典占比較為平均,EV 占比略高于PHEV,英國、挪威 EV 占比大幅高于 PHEV,意大利 PHEV 占比高于 EV。但是從銷量增速上看,能源價格上漲對 PHEV 車型消費造成一定抑制,相較去年同期,歐洲主要國家(英
22、國、法國、意大利、瑞典、挪威)PHEV 的銷量增速明顯慢于 EV。圖表圖表8:歐洲主要國家歐洲主要國家 2022 銷量概覽銷量概覽 銷量銷量(萬輛)(萬輛)同比同比 滲透率滲透率 EV 同比增速同比增速 PHEV 同比增速同比增速 德國 81.28 20.79%27.93%459674 31.11%353173 9.56%英國 38.55 20.65%20.28%283816 41.51%101659-14.53%法國 33.33 8.40%17.30%207657 25.56%125644-11.57%瑞典 16.20 20.59%49.13%95532 65.80%66468-13.36%
23、挪威 15.44 1.67%73.51%138260 21.58%16122-57.72%意大利 14.31-10.62%9.77%51637-24.19%91500-0.57%荷蘭 10.71 15.15%34.15%72595 16.58%34533 12.25%資料來源:Marklines、華泰研究 -60%-40%-20%0%20%40%60%80%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350,000400,000450,000202201202202202203202204202205202206202207202208202209202
24、210202211202212(輛)歐洲yoyqoq0%5%10%15%20%25%30%35%40%202101202102202103202104202105202106202107202108202109202110202111202112202201202202202203202204202205202206202207202208202209202210202211202212歐洲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6 電力設備與新能源電力設備與新能源 圖表圖表9:歐洲歐洲新能源車新能源車銷量分車企銷量分車企 2022 年年 1-12 月月 2021 年年
25、1-12 月月 銷量(萬輛)同比 占比 占比 大眾集團 51.73-0.41%20.94%24.39%Stellantis 36.49 28.04%14.77%12.91%現代-起亞汽車集團 25.50 18.00%10.32%9.65%寶馬集團 24.71 16.54%10.00%9.34%Tesla 22.82 37.56%9.24%7.81%梅賽德斯-奔馳集團 21.91/8.87%/雷諾-日產聯盟 18.18-5.41%7.36%9.11%吉利控股集團(Geely)18.04 23.93%7.30%6.67%資料來源:Marklines、華泰研究 大眾集團在歐洲新能源車市場銷量大眾集團
26、在歐洲新能源車市場銷量同比下滑同比下滑。2022 年大眾集團在歐洲的新能源車銷量為51.73 萬輛,同比-0.41%,市場份額相比 2021 年的 21.73%有小幅回落,跌至 20.94%。其中宏觀經濟下行、通脹利率齊上漲是導致銷售額下滑的主要原因,盡管之前的供應鏈零件短缺問題有所緩解,但歐洲地區的能源危機正在推高使用成本,預計 23 年歐洲車市銷量可能仍低于疫情前正常水平。位居第二名的 Stellantis 集團 2022 年銷量 36.49 萬輛,同比+28.04%,市場占比達到 14.77%,與 2021 年的 12.91%相比市場占比有小幅提升。特斯拉 2022 年歐洲銷量同比提升
27、37.56%,達 22.82 萬輛,特斯拉工廠產能爬坡促使銷量大幅回升。ModelY 奪得歐洲銷量冠軍奪得歐洲銷量冠軍,同比銷量高增同比銷量高增 340.57%。特斯拉 ModelY 以 13.5 萬輛的銷量,登頂歐洲車型銷量榜第一,成為歐洲最暢銷電動車車型,同比增幅高達 340.57%。與 2021 年的1.44%相比,2022 年 Model Y 市場占比大幅提升至 5.47%。作為全球市場的熱門車型,依托其品牌優勢+智能電動化壁壘+完善的基建鋪設,ModelY 在歐洲延續了它的風潮。另外,因匯率變化,歐洲的特斯拉車型價格相對美國更低,性價比提高。且考慮 22 年 9 月德國燃油補貼措施到
28、期,油價大幅上漲,也推動特斯拉成為了當月德國所有乘用車銷量第一。同屬特斯拉的 Model 3 緊隨其后,2022 年銷量為 8.9 萬輛,同比-33.74%。Stellantis 的 Fiat 500 位列第三,2022 年銷量為 6.45 萬輛,同比 54.96%。圖表圖表10:歐洲市場分車型歐洲市場分車型新能源車銷量新能源車銷量 2022 年年 1-12 月月 2021 年年 1-12 月月 車型車型 車企車企 銷量(萬輛)銷量(萬輛)同比同比 占比占比 占比占比 Model Y Tesla 13.50 340.57%5.47%1.44%Model 3 Tesla 8.90-33.74%3
29、.60%6.33%Fiat 500 Stellantis 6.45 54.96%2.61%1.94%ID.4 大眾集團 6.36 18.81%2.57%2.50%XC40(Volvo Cars(2011-)吉利控股集團(Geely)5.77 10.39%2.33%2.44%NIRO 現代-起亞汽車集團 5.45-6.52%2.21%2.72%Kuga 福特集團 5.30 22.45%2.14%2.02%ID.3 大眾集團 5.21-23.14%2.11%3.20%資料來源:Marklines,華泰研究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7 電力設備與新能源電力設備與新
30、能源 圖表圖表11:歐洲新能源車最新政策歐洲新能源車最新政策 國家國家 最近政策變動時間最近政策變動時間 最新稅率政策最新稅率政策 最新補貼政策(補貼上限)最新補貼政策(補貼上限)德國 補貼下調實施時間:2023 增值稅在 2020.7.1-2020.12.30 日從 19%降至 16%40000 歐元以下的 BEV:4500EUR(2023);3000EUR(2024)40000-65000 歐元的 BEV:3500EUR(2023)法國 補貼下調實施時間:2021.7.1 BEV 和 PHEV 可享受 50的折扣,或根據省份不同規定免征購置稅 除了家庭更換柴油車的 5000EUR 補助之外
31、其余所有補助都下調1000EUR 私人購買 45000 歐元以下的 BEV:6000EUR 私人購買 45000-60000 歐元的 BEV:2000EUR 公司購買 45000 以下的 BEV:4000UER 公司購買 50000 歐元以下的 PHEV:1000EUR 英國 補貼下調實施時間:2022.6.14 4 萬英鎊以下車型免交所得稅+公司稅減免 低于 32000 英鎊的 BEV 汽車:取消補貼 BEV 小型貨車:2500GBP BEV 大型貨車:5000GBP BEV 小型卡車:16000GBP BEV 大型卡車:25000GBP BEV 出租車:7500GBP BEV 摩托車:50
32、0GBP 意大利 補貼上調實施時間:2022.4.6 五年內免交年度所有權稅,之后減稅 75%;BEV(不超過 3.5 萬歐元):4000EUR 隨舊車報廢 BEV:4000EUR+2000EUR PHEV(不超過 4.5 萬歐元):1250EUR 隨舊車報廢 BEV:1250EUR+1250EUR 減免 25%的公司稅 挪威 購買電動汽車,購置稅和增值稅全免,道路稅優惠 對于價格超過 50 萬克朗(4.7 萬歐元)的BEV,超出部分征收 25%的增值稅,超過 100萬克朗的部分征收 12.5%的增值稅。瑞典 補貼:2022.11.8 福利稅(benefit value=價格基數(2021 年
33、:47600)0.29 稅務:2021.7.1+利息相關金額(=新車價格1.35%)+價格相關稅(全部新車價格13%)+車輛稅 對電力汽車,若其價格高于同類型燃油車的,按同類燃油車價格算稅 荷蘭 補貼下調實施時間:2022.1 注冊稅:全電動汽車和插混汽車均免征稅 BEV(1200EUR-45000EUR):3350EUR 購置稅:全電動汽車免征,而插電汽車有50的折扣 BEV(二手):2000EUR 混合動力車型和價格在 4.5 萬歐元以上的純電動車將不予考慮 西班牙 MOVE III 推出時間:2021.4.10 免注冊稅 BEV 轎車:5500EUR BEV 客車:6000EUR BEV
34、 中卡:8000EUR BEV 重卡:15000EUR 資料來源:各國政策官網、華泰研究 美國減少通脹法案落地美國減少通脹法案落地,有望帶動市場增長提速,有望帶動市場增長提速 美國美國 22 年年累計銷量同比高增,累計銷量同比高增,22Q4 持續創新高。持續創新高。2022Q4,美國新能源車銷量 27.98 萬輛,同比+34.85%,環比+12.56%。12 月新能源車滲透率達 7.75%,為歷史最高,但橫向與中歐對比,美國新能源車市場目前尚在向上爬坡期。2022 年累計銷量 98.46 萬輛,滲透率 6.86%,同比+2.63pct。全年 EV 累計銷量 80.15 萬輛,同比+62.5%,
35、PHEV 銷量 18.32萬輛,同比+11.59%,增速有所提高。從 EV/PHEV 占比上看,美國市場純電份額顯著高于PHEV,EV 占比高達 81.40%。我們認為,2023 年隨著美國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正式落地,將大幅提高本土新能源廠商的熱情和消費者的親睞,銷量有望進一步攀升。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8 電力設備與新能源電力設備與新能源 圖表圖表12:美國市場美國市場 2022 年月度銷量年月度銷量 圖表圖表13:美國電動化滲透率美國電動化滲透率 資料來源:Marklines,華泰研究 資料來源:Marklines,華泰研究 美國市場特斯拉優勢一騎絕
36、塵,美國市場特斯拉優勢一騎絕塵,傳統車企增長迅速傳統車企增長迅速。作為美國市場的本土企業,特斯拉 2022年累計銷量達 52.24 萬輛,同比+46.17%,市場占比 53.06%,21 年占比為 54.03%,市場呈現一超多小的格局。但相對 21 年來看,排名二三的企業市占率有提升。排名第二的福特集團銷量 74015 輛,市場占比 7.5%,2021 年銷量位列第二的豐田集團掉出前八。特斯拉的優勢明顯,美國銷量占其全球市場(除中國市場外)銷量的 69.6%。但是從同比增速看,傳統車企電動化轉型成功,銷量增長正在快速提升,排名前列的傳統車企增速都超過 100%。政策推動下美國 OEMs 紛紛開
37、始布局電動化,長期看,美國市場即將進入高速增長的階段,仍有較大的電動化發展空間。圖表圖表14:美國分車企銷量美國分車企銷量 2022 年年 1-12 月月 2021 年年 1-12 月月 車企車企 銷量銷量(萬輛)(萬輛)同比同比 占比占比 占比占比 Tesla 52.24 46.17%53.06%54.03%福特集團 7.40 122.74%7.52%5.09%現代-起亞汽車集團 7.32 131.41%7.44%4.85%Stellantis 6.56 121.84%6.66%4.53%大眾集團 4.92 12.74%5.00%6.69%寶馬集團 4.18 67.85%4.24%3.81%
38、通用集團 3.92 57.71%3.99%3.81%吉利控股集團(Geely)3.70 18.92%3.76%4.77%資料來源:Marklines,華泰研究 美國市場偏好中大型車,特斯拉品牌優勢明顯。美國市場偏好中大型車,特斯拉品牌優勢明顯。特斯拉的三款車型都位列銷量榜前五,最暢銷車型為 Model Y,銷量為 24.73 萬輛,Model X 首次上榜,銷量位列第七。四款車型占據了美國市場的半壁江山,占比共 53.06%,品牌優勢盡顯。其產品矩陣也在持續更新,未來更符合美國市場偏好的 Cybertruck 量產后將會帶動特斯拉市場地位的進一步穩固。因美國鄉村地區多,地廣人稀等原因,美國市場
39、對 SUV 以及大尺寸、大排量的皮卡等大型車輛有傳統的偏愛,所以與海外市場整體趨勢不同,美國 SUV 或皮卡銷量較好。對應消費者偏好,產品矩陣正在持續完善中,銷量靠前的 Wrangler 和 Mustang Mach-E 兩款電動 SUV/皮卡銷量已經達到 41526/39458 輛,市場占比為 4.22%/4.01%。-40%-20%0%20%40%60%80%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202201202202202203202204202205202206202207202208202209202210202211202212標題美國yo
40、yqoq0%1%2%3%4%5%6%7%8%9%202101202102202103202104202105202106202107202108202109202110202111202112202201202202202203202204202205202206202207202208202209202210202211202212美國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9 電力設備與新能源電力設備與新能源 圖表圖表15:美國市場分車型美國市場分車型 2022 年年 1-12 月月 2021 年年 1-12 月月 車型車型 車企車企 分類分類 銷量(萬輛)銷量(萬輛
41、)同比同比 占比占比 占比占比 Model Y Tesla SUV 24.73 130.32%25.12%29.18%Model 3 Tesla 轎車 21.55 174.36%21.89%18.68%Wrangler(Jeep(2009-)Stellantis 皮卡 4.15 173.03%4.22%3.68%Mustang Mach-E 福特集團 皮卡 3.95 145.39%4.01%1.50%Model S Tesla SUV 3.50 232.93%3.55%1.61%Bolt EUV Chevrolet 轎車 2.71 971.70%2.75%0.39%Model X Tesla
42、SUV 2.46 125.04%2.50%1.68%IONIQ 5 現代-起亞汽車集團 轎車 2.30 15020.92%2.33%0.02%資料來源:Marklines,華泰研究 圖表圖表16:美國新能源車相關政策梳理美國新能源車相關政策梳理 類別類別 時間時間 事件事件/條例條例 內容內容 新能源車補貼 2009 新能源車補貼法案 金額&要求:補貼下限為 2500 美元金/輛,最低電量 5Kwh,超過部分每Kwh 可抵扣稅款 417 美金,全部補貼上限為 7500 美金/輛 退坡:當單一車企的所有補貼車輛達 20 萬輛時開始退坡(當季和下季度仍可享受),退坡期 1 年,前兩季度為退坡前 5
43、0%的補貼金額,后兩季度為退坡前的 25%補貼金額。滲透率/排放 2020 年 7 月 凈零排放計劃 撥款 2 萬億美元,2050 達到凈零排放 2020 年 12 月 電動車推廣計劃 2026 前電動車滲透率達到 25%,創造 100 萬個電動車行業就業機會 2021 年 8 月 GHG 政策更新 EPA 新發布的政策計劃在 2023 年縮緊碳排放指標 10%,并相應在 2024年至 2026 年每年縮緊約 5%2021 年 8 月 NHTSA 提出進一步增強 CAFE 的監管力度 預計在 2026 年將家用汽車和輕型卡車的平均燃油經濟性指標提升至48.5mpg。2021 年 8 月 新能源
44、車政策更新 到 2030 年,零排放汽車占美國乘用車和輕卡新車銷量的 50%政府采購 2021 年 11 月 基建法案 投入 75 億美元采購低排放、零排放的大巴及渡輪,將提供數千輛電動校車(其中 25 億購買零排放大巴,25 億購買低排放大巴,25 億購買低排放渡輪)電動車基建支持 2021 年 4 月 替代燃料走廊計劃(美國交通部/第五輪計劃)允許使用包括電力在內的替代燃料車輛在認證的高速路行駛(覆蓋 134個州際公路和 125 條高速公路/國道、49 個州)2021 年 4 月 美國能源部投資 3400 萬美元 2000 萬美元加速商用 PEV 和其配套的基礎設施,展示 PEV 技術(汽
45、車、巴士、校車等)2021 年 4 月 美國交通部國家公路性能項目 2021 年投入 231 億美元用于電動車基礎設施建設和安裝(包括停車設施、充電設施、相關培訓等),總共有 15 個項目(419 億美元)可以幫助建設電動車基建 2021 年 11 月 基建法案 投入 75 億美元建設電動車充電站,以完善全國電動車充電網絡 資料來源:白宮官網、華泰研究 減少通貨膨脹減少通貨膨脹修正案已提交至國會以尋求寬限期修正案已提交至國會以尋求寬限期。22 年 9 月 29 日參議員 Warnock 向參議院提交了修正案提案Affordable Electric Vehicles for America A
46、ct of 2022,希望為受影響的汽車制造商爭取更多時間來遵守新規則。提案內容包括,將原法案中“車輛最終組裝地為美國”的執行時間由 2023 年 1 月 1 日推遲至 2026 年 1 月 1 日;“受關注國家”電池關鍵礦物禁令由 2025 年起改為 2026 年起;“受關注國家”電池組件制造安裝禁令由2024 年改為 2025 年起等。根據國會官網,該法案目前處于已提交參議院,下一步需要對應委員會(參議院財政委員會)審核,如不通過則作廢;如通過則由參議院投票;通過后眾議院投票,最后由總統簽字立法。修正案仍處于早期階段,后續進程需要持續跟蹤。目前美國本土自給能力不足,對海外產業鏈依賴性高,同
47、時歐盟、日韓加等國家政府都對 IRA 中的歧視補貼條款提出反對意見,未來 IRA 具體實施細節仍有商榷空間。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10 電力設備與新能源電力設備與新能源 圖表圖表17:美國美國減少通脹法案減少通脹法案電動車的稅收抵免政策電動車的稅收抵免政策 重建美好法案(重建美好法案(BBB)減少減少通脹法案通脹法案 抵免上限 1.25 萬美元 7,500 美元 抵免金額 1、基礎稅收抵免 4,000 美元 2、美國工會生產/組裝抵免 4,500 美元 3、電池本土制造抵免 500 美元 4、純電容量40kwh,插混油箱2.5 加侖 抵免 4,500 美元
48、 1、關鍵金屬原材料的開采加工回收(+$3750)1.1、2025 年,若電池中的關鍵礦物是由“受關注國家”開采、加工或回收的,不可獲得抵免【被禁止的國家包括中國、俄羅斯】1.2、不涉及禁止國家的情況下,一定比例的金屬原材料需要從與美國有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開采或加工,或一定比例需要在北美回收(24 年以前為 40%,而后每年+10%至 27 年的 80%)2、電池組件制造和組裝(+$3750)2.1、2024 年起,若其電池所包含的任何組件是由“受關注國家”制造或裝配的,不可獲得抵免 2.2、不涉及禁止國家的電池,以價值衡量,電池需要有一定比例在北美生產或組裝(24 年以前為 50%,24-2
49、5 年 60%,而后每年+10%直至 29 年的 100%)兩大要求均滿足,則上限為兩大要求均滿足,則上限為$7500,滿足其中一項則補,滿足其中一項則補貼上限為貼上限為$3750。消費者收入限制 適用總收入低于 20 萬美元的個人,低于 50 萬美元的聯合申報者 適用總收入低于 15 萬美元的個人,低于 30 萬美元的聯合申報者 價格限制 適用低于 80,000 美元的零排放貨車、SUV 和卡車;低于 55,000 美元的電動轎車 適用低于 80,000 美元的零排放貨車、SUV 和卡車;低于 55,000 美元的電動轎車 二手電動汽車 滿兩年抵免 2,000 美元,電池容量大于 40kwh
50、 追加 2,000 美元 4,000 美元 對車企的銷量限制 取消現行法案中對車企的 20 萬輛車上限要求 取消現行法案中對車企的 20 萬輛車上限要求 資料來源:白宮官網、華泰研究 減少通脹法案也涵蓋了對新能源制造行業相關的稅收抵免。減少通脹法案也涵蓋了對新能源制造行業相關的稅收抵免。制造稅收抵免政策獨立于新能源車稅收抵免,旨在減輕新能源產業鏈制造商面臨的成本負擔,將適用于 2022 年 12月 31 日之后在美國本土生產和銷售的部件。其中,2023 年的電池電芯補貼 35 美元/kWh,電池模塊補貼 10 美元/kWh,電極材料補貼生產成本的 10%。作為原材料的關鍵礦產稅收抵免的金額為全
51、部生產成本的 10%。該抵免將從 2030 年開始退坡(2030 年:75%;2031年:50%;2032 年:25%;2033 年:0%)。鋰電池制造的原材料加工與電池組生產對于技術、資本、人力的需求都十分密集,短期內美國本土企業制造能力很難追趕,制造端的補貼更大可能刺激海外電池企業在美國設廠,長期有望提升美國在動力電池產業鏈上各環節的制造能力。圖表圖表18:美國減少通脹法案新能源制造稅收抵免美國減少通脹法案新能源制造稅收抵免 產業鏈環節產業鏈環節 抵免對象抵免對象 抵免金額抵免金額 電池 電芯(12 Wh 容量)$35/kWh 電池模塊(7 kWh)$10/kWh 電極材料(陰極、陽極、鋁
52、箔、溶劑、添加劑、電解質鹽)生產成本的 10%關鍵礦產 對純度有特定要求的:鋁、銻、重晶石、鈹、鈰、銫、鉻、鈷(轉化為硫酸鈷)、鏑、銪、螢石、釓、鍺、石墨、銦、鋰(轉化為碳酸鋰或氫氧化鋰)、錳、釹、鎳(轉化為硫酸鎳)、鈮、碲(轉化為碲化鎘)、錫、鎢、釩、釔 需純化至最低 99%的:砷、鉍、鉺、鎵、鉿、鈥、銥、鑭、镥、鎂、鈀、鉑、鐠、銠、銣、釕、釤、鈧、鉭、鋱、銩、鈦、鐿、鋅、鋯 全部生產成本的 10%的稅收抵免 資料來源:白宮官網、華泰研究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11 電力設備與新能源電力設備與新能源 電池:電池:22 年全球裝機量高增長,年全球裝機量高增
53、長,LG 新能源海外市占第一新能源海外市占第一 22 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超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超 517GWh,寧德時代穩居第一寧德時代穩居第一。據 SNE Research,2022 年1-12 月全球電動車電池裝機量達到 517.9GWh,同比+71.8%。1-12 月裝機量前十名的企業中,海外企業占 4 家,市占率達到 31%,同比-11.2pct,但仍在全球動力電池市場中占到了近三分之一份額。LG 新能源緊跟寧德時代的腳步,2022 年裝機量達到 70.4Gwh,同比增速 18.5%,增速放緩。比亞迪位列第三,裝機量達 70.4Gwh,同比增加 167.1%??傮w看,海外電池廠裝機量
54、仍處于增長趨勢中,但同比增速呈現下滑趨勢,預計未來發展趨于穩定。圖表圖表19:1-12 月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月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 TOP10 2022 年年 1-12 月月 2021 年年 1-12 月月 排名排名 公司名公司名 裝機量(裝機量(GWh)市占率市占率 同比增速同比增速 裝機量(裝機量(GWh)市占率市占率 1 寧德時代 191.6 37.00%92.50%99.5 33.00%2 LG 化學 70.4 13.60%18.50%59.4 19.70%3 比亞迪 70.4 13.60%167.10%26.4 8.70%4 松下 38 7.30%4.60%36.3 12.00%5 S
55、KI 27.8 5.40%61.10%17.3 5.70%6 三星 SDI 24.3 4.70%68.50%14.5 4.80%7 中創新航 20 3.90%151.60%8 2.60%8 國軒 14.1 2.70%112.20%6.7 2.20%9 欣旺達 9.2 1.80%253.20%2.6 0.90%10 孚能科技 7.4 1.40%215.10%2.4 0.80%其他 44.5 8.60%55.90%28.5 9.50%合計 517.9 100.00%71.80%301.5 100.00%資料來源:公司公告、華泰研究 海外電池廠在海外裝機海外電池廠在海外裝機量優勢明顯,寧德時代量優勢
56、明顯,寧德時代實現較快增長實現較快增長。2022 年全年 LG 新能源在除中國外的市場裝機量達到 65.2GWh,約占其全球裝機量的 88.78%。寧德時代趕超松下,位列第二,海外裝機量達 48.8GWh,在海外市場實現較快增長。據 SNE Research,寧德時代海外裝機量的顯著增長得益于標致 e-208/2008、MG ZS 和特斯拉 Model 3(中國制造并出口到歐洲、北美和亞洲)的銷量增加。松下/SK On 位列第三/第四,海外裝機量達37.5GWh/27.8GWh。目前在海外市場方面,海外電池廠的優勢還是較為明顯。圖表圖表20:1-12 月主要電池廠各區域裝機量月主要電池廠各區域
57、裝機量 海外裝機量(海外裝機量(GWh)全球裝機量(全球裝機量(GWh)中國裝機量(中國裝機量(GWh)LG 新能源 65.2 70.4 5.20 寧德時代 48.8 191.6 142.8 松下 37.5 38.0 0.5 SK ON 27.8 27.8/三星 SDI 24.0 24.3 0.3 遠景動力 AESC 4.3 4.3/資料來源:公司公告、華泰研究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12 電力設備與新能源電力設備與新能源 從電池廠從電池廠 Q4 財報看海外電池,盈利能力分化財報看海外電池,盈利能力分化 LG 新能源:新能源:規模效應規模效應+降本措施見效
58、,降本措施見效,22 年營業利潤提升年營業利潤提升 22Q4 收入持續創新高,年收入同比增收入持續創新高,年收入同比增 43%。22Q4 營收 8.54 萬億韓元(約人民幣 470 億元),同比+92%,環比+12%,繼續創造歷史季度收入新高,主要是因主要客戶對動力電池的需求提升,ESS 電池的銷量有增長,以及通用合資的電池廠一期建設完成。22 年收入 25.6萬億韓元(約人民幣 1408 億元),符合 Q3 的指引 25 萬億韓元,同比增速為 43%。主要系22 年下半年所有產品線的出貨量都伴隨下游需求旺盛而上漲,另外成本轉嫁全面落地,ASP提升。展望展望 23 年,隨著年,隨著新產能釋放以
59、及新興市場的需求放量,公司預計年收入將提升新產能釋放以及新興市場的需求放量,公司預計年收入將提升25-30%,對應,對應 32-33 萬億(約人民幣萬億(約人民幣 1760-1815 億元)韓元,另外將通過持續降本億元)韓元,另外將通過持續降本+增加增加產品競爭力和差異性提升營業利潤率。產品競爭力和差異性提升營業利潤率。圖表圖表21:LGES 分季度收入及增速分季度收入及增速 圖表圖表22:LGES 分季度盈利能力分季度盈利能力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華泰研究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華泰研究 22 年營業利潤首次突破年營業利潤首次突破 1 萬億韓元。萬億韓元。前期與客戶對價格傳導機制的談判順利,A
60、SP 有所提升,下半年開始反映在業績上,此外規模效應也進一步提升,但是因為 4 季度確認了一筆一次性支出,所以營業利潤環比有下降,為 2370 億韓元(約人民幣 13 億元),同環比+212%/-55%,營業利潤率為 2.8%,同環比+1pct/-4pct。一次性支出為員工激勵的確認,以及 ESS 電池的更新,根據財報,如果排除這些一次性因素的影響,營業利潤率和 22Q3(6.8%)基本持平。全年的營業利潤為 1.2 萬億韓元(約人民幣 66 億元),同比+58%。營業利潤率為 4.7%,同比提升 0.3pct。主要系規模效應以及降本措施生效,另外加大了對價格較便宜的金屬的使用。持續擴產中,持
61、續擴產中,2023 年預計產能年預計產能將達到將達到 300GWh。目前公司還有四個工廠在建設中,即將投入使用,分別是:加拿大的 Stellantis 合資工廠,美國的通用合資工廠、本田合資工廠,以及位于印度尼西亞的現代合資工廠。位于波蘭和中國的袋裝和圓柱電池產能已經建設完成,位于美國的通用合資工廠 1 期已經爬坡完成,第二期正在運營中。從 2023 年的布局看,仍然是亞洲的產能最多:歐洲 90GWh,亞洲 155GWh,北美 55GWh。從 Capex 看,22 年為 6.3 萬億韓元,同比提升了 58%,公司預計 23 年將繼續提升 50%以上,產能建設速度保持較快的步伐。2025 年預計
62、產能將達到 540GWh,建設重心在北美。-100%-80%-60%-40%-20%0%20%40%60%80%100%12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20Q120Q220Q320Q421Q121Q221Q321Q422Q122Q222Q322Q4(十億韓元)收入qoqyoy-15%-10%-5%0%5%10%15%20%(600)(400)(200)020040060080020Q120Q220Q320Q421Q121Q221Q321Q422Q122Q222Q322Q4(十億韓元)營業利潤營業利潤率(%)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
63、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13 電力設備與新能源電力設備與新能源 圖表圖表23:LGES 預計產能預計產能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華泰研究 SKI:23 年擴大電池投資,年擴大電池投資,公司公司預計銷量翻倍增長預計銷量翻倍增長 電池業務銷售額維持高增長,電池業務銷售額維持高增長,營業利潤虧損擴大。營業利潤虧損擴大。由于歐美新工廠投產和運營順利,Q4 電池銷量維持高速增長,創下季度銷量新高,電池業務收入 1.91 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 100億元),同比+170%,環比+31%。但由于公司進行產能擴張增加了固定成本,第四季度電池業務的營業利潤較 Q3 下降了 1220 億韓元,虧損擴
64、大至 2566 億韓元(約合人民幣 13.83億元),營業虧損環比擴大 91%,同比縮小 17%。營業利潤率為-9%,同比收窄 20pct,環比擴大 3pct。全年電池收入 7.62 萬億韓元,同比+51%,符合 Q3 的公司指引。全年營業虧損 9912 億韓元,同比虧損幅度擴大 45%。圖表圖表24:SKI 收入、利潤拆解收入、利潤拆解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華泰研究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14 電力設備與新能源電力設備與新能源 展望:展望:預計隨著歐洲三號工廠、美國二號工廠和 BlueOvalSK 工廠(SKon 和福特合資)、中國鹽城二期工廠的新產能增
65、加,電池銷量將持續增長。同時公司計劃積極擴展新客戶,深耕不斷增長的電動汽車市場(同比增長 45%),以及不斷增加公司在電池產業鏈上的議價能力,以此來提高盈利能力。IRA 法案影響:法案影響:公司預計從 2023 年開始受益。公司根據已公布的 IRA 條款測算,從 2023年到 2025 年,IRA 法案預計給公司帶來約 4 萬億韓元的收益。長期來看,從 2026 年起,預計隨著美國產量大幅上升,IRA 帶來的收益更為可觀??傄巹澁a能總規劃產能 281GWh,美國第二工廠和匈牙利第二工廠產能爬坡。,美國第二工廠和匈牙利第二工廠產能爬坡。去年 Q4 公司將產能建設計劃提速,2022 年目標由 60
66、GWh 提高到 77GWh,22Q4 公司維持該目標。2025 年預計產能達到 222GWh,較原目標 125GWh 提升 76%。其中,美國的產能將達到 94GWh以上,產能占比最高,可以看出公司未來對美國電池市場的重視以及高增長空間的預期。22 年下半年新工廠的良率和產量將提升至與其他成熟工廠相同,帶動電池業務銷售收入增長。圖表圖表25:三星三星 SDI 產能規劃產能規劃 國家國家 規劃產能(規劃產能(GWh)2020 2021 2022E 2023E 2025E 中國 常州工廠(BEST JV)7.5 7 7 7 7 7 惠州工廠(EUE JV)10 5 10 10 10 鹽城工廠(SK
67、OJ JV)27 15 27 27 27 鹽城工廠(SKOY)33 33 美國 第一工廠 10 10 10 10 第二工廠 12 12 12 BLUEOVALSK 129 72 歐洲 匈牙利第一工廠 7.5 7.5 7.5 7.5 7.5 7.5 匈牙利第二工廠 10 10 10 10 匈牙利第三工廠 30 30 韓國 5 5 5 5 5 5 總產能 281 19.5 39.5 76.5 88 222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華泰研究 SKIET 材料業務:材料業務:經營虧損縮小,因為公司增加了對主要大客戶的產品銷售。22Q4 收入為425 億韓元,環比下降 201 億韓元,營業利潤為-49 億韓
68、元,虧損環比縮小 82%。展望 2023年,公司將通過擴大銷售和持續降低生產成本,來逐步提高利潤。產能方面,根據 2022Q1公告,2022 年預計產能為 15.3 億平方米,目前波蘭仍有三個工廠在建設中,分別于 23-24年投產,2025 年規劃產能為 40.2 億平方米。圖表圖表26:SKIET 材料業務產能規劃材料業務產能規劃(億(億平方米)平方米)國家國家 規劃產能規劃產能 2020 2021F 2022F 2023F 2024F 2025F 歐洲 15.4 3.4 3.4 8.9 15.4 15.4 中國 6.7 3.4 5 6.7 6.7 6.7 6.7 韓國 5.2 5.3 5.
69、2 5.2 5.2 5.2 5.2 其他 12.9 12.9 總產能 40.2 8.7 13.6 15.3 20.8 27.3 40.2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華泰研究 三星三星 SDI:盈利能力破紀錄,能源業務改善顯著:盈利能力破紀錄,能源業務改善顯著 22Q4 公司收入再創記錄,能源業務維持高增長。公司收入再創記錄,能源業務維持高增長。四季度公司總營收 5.97 萬億韓元,營業利潤 4980 億韓元,總營收再次打破了季度記錄,由于一次性支出的增加營業利潤下滑明顯。Q4 能源業務(即鋰電池業務)收入 5.34 萬億韓元(約 290 億人民幣),同比增長 71.9%,環比增長10.5%,營業利潤
70、為3591億韓元(約19.75億人民幣),同比+198.8%,環比-25.9%。營業利潤率為 6.7%,同比+2.8pct,環比-3.3pct,能源業務的營業利潤下滑。由于一次性成本的支出,四季度盈利能力有所下滑,如果不考慮這些成本,盈利能力與三季度持平。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15 電力設備與新能源電力設備與新能源 圖表圖表27:三星三星 SDI 分季度電池裝機量分季度電池裝機量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華泰研究 動力電池業績維持高增長,盈利能力維持穩定。動力電池業績維持高增長,盈利能力維持穩定。與 Q3 相比,大型鋰離子電池(LIB)業務的業績依舊亮眼。在高
71、端電動汽車強勁需求的加持下,動力電池業務通過擴大 Gen.5、ESS電池和多用途電池等產品的銷售,實現了收入增長,但由于一次性成本的支出盈利能力有所下滑,如果不考慮一次性支出,盈利能力環比持平。小型 LIB 業務方面,公司將 PT 需求低迷的影響降至最低,并增加電動汽車銷量,同時切入了大客戶的新軟包電池產品。三星三星 SDI 預計預計 23 年年 Q1 業績將繼續增長,大型業績將繼續增長,大型 LIB 業務銷售進入旺季。業務銷售進入旺季。動力電池業務部門預計,伴隨匈牙利 P5 電池生產線的投產,動力電池的銷量 23 年 Q1 將大幅增長。23 年將繼續努力獲取下一代平臺P6(第 6 代)和 4
72、6 電池的訂單。隨著美國公用事業銷售的擴大,預計 ESS 業務的銷售額將增加。小型鋰離子電池業務方面,預計銷售額將上升,主要系新款旗艦智能手機的發布,將推動軟包電池銷量的增長。電池產能方面,匈牙利工廠或擴產電池產能方面,匈牙利工廠或擴產,23 年下半年總產能或擴大至年下半年總產能或擴大至 60GWh。22 年 8 月 24日,據韓媒 ETNews 報道,三星 SDI 董事會最終確認了投資 2 萬億韓元擴大匈牙利電動汽車電池產能的計劃。據透露,除了擴建匈牙利工廠外,三星 SDI 23 年下半年還將把產能擴大到 60GWh/年。60GWh 的產量將使其能夠為超過 100 萬輛電動汽車安裝大容量電池
73、。與匈牙利工廠目前的生產能力相比,產量可能會增加 70-80%。圖表圖表28:三星三星 SDI 產能規劃產能規劃 基地基地 規劃產能規劃產能(GWh)2020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韓國蔚山工廠 5 5 5 5 5 5 5 韓國 4680 產線 1 1 1 1 匈牙利工廠 48 15 15 28 30 45 48 馬來西亞工廠 812 5 8 8 天津合資工廠/西安合資工廠 21 12 12 12 19 21 21 無錫合資工廠 2 1 2 2 2 2 Stellantis 合資工廠 33 23 美國工廠 待定 合計 122 32 33 47 62 82
74、108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華泰研究 松下:盈利能力下滑,松下:盈利能力下滑,2023 年年 IRA 或改善盈利能力或改善盈利能力 能源業務能源業務 22Q4 收入提升,盈利能力大幅下滑。收入提升,盈利能力大幅下滑。22Q4(松下財年 23Q3)能源業務的收入為 2474 億日元(約合 129.94 億元人民幣),同比+25.6%,環比+2.2%,主要系電動汽車電池產量和銷量增加。但由于原材料價格上漲,疊加消費市場疲軟導致的消費電池銷量下降,以及固定成本增加,能源業務的盈利能力環比大幅下降。調整后的營業利潤為 60 億日元(約合 3.15 億元人民幣),同比-97%,環比-96%。營業利潤率為
75、 0.2%,同環比-9.6/4.84pct。024681012010020030040050060021Q121Q221Q321Q422Q122Q222Q322Q4(%)(十億韓元)能源業務營業利潤能源業務營業利潤率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16 電力設備與新能源電力設備與新能源 圖表圖表29:松下分季度能源業務收入(調整口徑后)松下分季度能源業務收入(調整口徑后)圖表圖表30:松下分季度電池業務營收(松下分季度電池業務營收(十億日元十億日元)資料來源:公司公告、華泰研究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華泰研究 上調上調 23 財年(財年(22Q2-23Q1)能源業務
76、收入預期,下調營業利潤預期。)能源業務收入預期,下調營業利潤預期。松下預計 23 財年能源業務收入為 9540 億日元(約合 500.7 億元人民幣),同比 22 年增長 23%。盡管消費應用(如 PC/游戲)的鋰電池需求下降,但由于動力電池高增長預期不變,預期較 10 月公布的數字上修 10 億日元。調整后營業利潤預期為 420 億日元(約合 22 億元人民幣),同比-40.7%,對應的利潤率為 4.4%,該數字較 22 年 10 月預期下調了 150 億日元,主要系消費類電池市場需求急劇下降,以及上游原材料價格的持續上漲。圖表圖表31:松下能源業務調整后營收松下能源業務調整后營收 資料來源
77、:公司公告、華泰研究 美國堪薩斯工廠開始建設,預計美國堪薩斯工廠開始建設,預計 25 財年投產。財年投產。22 年 11 月,松下堪薩斯州工廠于 11 月開始建設,生產 2170 圓柱形動力電池,計劃于 2025 財年投產,初始年產能預計為 30GWh。另外,公司正在翻新和歌山工廠大樓,預計在 24 財年向北美市場供應 4680 電池。目前松下的電池產能約為 50GWh,公司預計 2029 財年產能將達到 150-200GWh,其中約 90%在北美。-20%-10%0%10%20%30%40%50%60%70%05010015020025030021Q121Q221Q321Q422Q122Q2
78、22Q322Q423Q123Q223Q3(十億日元)energy營收yoyqoq05010015020025030022Q122Q222Q322Q423Q123Q223Q3動力電池消費電池-6%-4%-2%0%2%4%6%8%10%12%(10)(5)051015202521Q121Q221Q321Q422Q122Q222Q322Q423Q123Q223Q3(十億日元)Energy調整后營業利潤Energy調整后營業利潤率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17 電力設備與新能源電力設備與新能源 圖表圖表32:松下電池產能規劃松下電池產能規劃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華泰
79、研究 公司工廠符合公司工廠符合 IRA 條件,預計有助于提升盈利能力。條件,預計有助于提升盈利能力。松下能源業務預計將有資格獲得第 45X節中的“電池(35 美元/kWh)”優惠,具體獲利工廠為堪薩斯州新工廠和內華達工廠??八_斯州新工廠是公司北美戰略中的重要一環。公司測算內華達和堪薩斯工廠分別將從 IRA 中獲利 13 和 10 億美元/年。未來將加強北美本土供應鏈和通過擴大 2170 電池的銷售和 4680電池的商業化實現利潤增長。圖表圖表33:報告提及公司報告提及公司 公司簡稱公司簡稱 代碼代碼 蔚來汽車 9866 HK/NIO US 比亞迪 002594 CH,1211 HK 上汽集團
80、600104 CH 特斯拉 TLSA US LG 新能源 373220 KS 松下 6752 JP SK On 未上市 三星 SDI 006400 KS 國軒高科 002074 CH 蜂巢能源 未上市 LG 化學 051910 KS 寶馬 BMW GR 吉利汽車 175 HK 大眾集團 現代汽車 Stellantis 雷諾汽車 福特汽車 通用汽車 梅賽德斯-奔馳 寧德時代 VOW GR 005380 KS STLA US RNO FP F US GM US MBG GR 300750 CH 資料來源:Bloomberg,華泰研究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18
81、 電力設備與新能源電力設備與新能源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1)新能源車產銷量不及預期;)新能源車產銷量不及預期;新能源車產銷量是衡量行業景氣度的重要指標,若新能源車產銷量不及預期,則影響行業的景氣程度,對產業內公司業績產生不利影響。2)動力電池行業競爭加劇導致價格和毛利率低于預期;)動力電池行業競爭加劇導致價格和毛利率低于預期;若動力電池行業競爭加劇,電池價格降幅超預期,產業鏈內公司營收和毛利率將會承壓,拖累行業內公司業績。3)疫情持續時間長于預期;)疫情持續時間長于預期;若疫情出現反彈或者持續時間超預期,會拖累新能源車市場銷量增長態勢。4)數據更新不及時,或者原始數據修正,而導致分析有偏差的風險
82、。)數據更新不及時,或者原始數據修正,而導致分析有偏差的風險。本報告分析基于Marklines、SNE Research 等公司提供的行業數據,若數據更新不及時,或者原始數據修正,將會導致分析出現偏差。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19 電力設備與新能源電力設備與新能源 免責免責聲明聲明 分析師聲明分析師聲明 本人,申建國、邊文姣,茲證明本報告所表達的觀點準確地反映了分析師對標的證券或發行人的個人意見;彼以往、現在或未來并無就其研究報告所提供的具體建議或所表迖的意見直接或間接收取任何報酬。一般聲明及披露一般聲明及披露 本報告由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已具備中國證監會
83、批準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以下簡稱“本公司”)制作。本報告所載資料是僅供接收人的嚴格保密資料。本報告僅供本公司及其客戶和其關聯機構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本報告基于本公司認為可靠的、已公開的信息編制,但本公司及其關聯機構(以下統稱為“華泰”)對該等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本報告所載的意見、評估及預測僅反映報告發布當日的觀點和判斷。在不同時期,華泰可能會發出與本報告所載意見、評估及預測不一致的研究報告。同時,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的價格、價值及投資收入可能會波動。以往表現并不能指引未來,未來回報并不能得到保證,并存在損失本金的可能。華泰不保證本報告所含信息保
84、持在最新狀態。華泰對本報告所含信息可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資者應當自行關注相應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不是 FINRA 的注冊會員,其研究分析師亦沒有注冊為 FINRA 的研究分析師/不具有 FINRA 分析師的注冊資格。華泰力求報告內容客觀、公正,但本報告所載的觀點、結論和建議僅供參考,不構成購買或出售所述證券的要約或招攬。該等觀點、建議并未考慮到個別投資者的具體投資目的、財務狀況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時候均不構成對客戶私人投資建議。投資者應當充分考慮自身特定狀況,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報告內容,不應視本報告為做出投資決策的唯一因素。對依據或者使用本報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華泰及作者均不承擔任
85、何法律責任。任何形式的分享證券投資收益或者分擔證券投資損失的書面或口頭承諾均為無效。除非另行說明,本報告中所引用的關于業績的數據代表過往表現,過往的業績表現不應作為日后回報的預示。華泰不承諾也不保證任何預示的回報會得以實現,分析中所做的預測可能是基于相應的假設,任何假設的變化可能會顯著影響所預測的回報。華泰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圍內,與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關系。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華泰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提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頭寸并進行交易,為該公司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或者金融產品等相關服務或向該公司招攬業務。華泰的銷售人員、交易人員或其他專業人士可能會依據不同假設和標
86、準、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頭或書面發表與本報告意見及建議不一致的市場評論和/或交易觀點。華泰沒有將此意見及建議向報告所有接收者進行更新的義務。華泰的資產管理部門、自營部門以及其他投資業務部門可能獨立做出與本報告中的意見或建議不一致的投資決策。投資者應當考慮到華泰及/或其相關人員可能存在影響本報告觀點客觀性的潛在利益沖突。投資者請勿將本報告視為投資或其他決定的唯一信賴依據。有關該方面的具體披露請參照本報告尾部。本報告并非意圖發送、發布給在當地法律或監管規則下不允許向其發送、發布的機構或人員,也并非意圖發送、發布給因可得到、使用本報告的行為而使華泰違反或受制于當地法律或監管規則的機構或人員。本報告
87、版權僅為本公司所有。未經本公司書面許可,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翻版、復制、發表、引用或再次分發他人(無論整份或部分)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權。如征得本公司同意進行引用、刊發的,需在允許的范圍內使用,并需在使用前獲取獨立的法律意見,以確定該引用、刊發符合當地適用法規的要求,同時注明出處為“華泰證券研究所”,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關責任的權利。所有本報告中使用的商標、服務標記及標記均為本公司的商標、服務標記及標記。中國香港中國香港 本報告由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制作,在香港由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向符合證券及期貨條例及其附屬法律規定的機構投資者和專業投
88、資者的客戶進行分發。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受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監管,是華泰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后者為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在香港獲得本報告的人員若有任何有關本報告的問題,請與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聯系。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20 電力設備與新能源電力設備與新能源 香港香港-重要監管披露重要監管披露 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的雇員或其關聯人士沒有擔任本報告中提及的公司或發行人的高級人員。有關重要的披露信息,請參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的網頁 https:/.hk/stock_disclosure 其他信
89、息請參見下方“美國“美國-重要監管披露”重要監管披露”。美國美國 在美國本報告由華泰證券(美國)有限公司向符合美國監管規定的機構投資者進行發表與分發。華泰證券(美國)有限公司是美國注冊經紀商和美國金融業監管局(FINRA)的注冊會員。對于其在美國分發的研究報告,華泰證券(美國)有限公司根據1934 年證券交易法(修訂版)第 15a-6 條規定以及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人員解釋,對本研究報告內容負責。華泰證券(美國)有限公司聯營公司的分析師不具有美國金融監管(FINRA)分析師的注冊資格,可能不屬于華泰證券(美國)有限公司的關聯人員,因此可能不受 FINRA 關于分析師與標的公司溝通、公開露面和所持
90、交易證券的限制。華泰證券(美國)有限公司是華泰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后者為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任何直接從華泰證券(美國)有限公司收到此報告并希望就本報告所述任何證券進行交易的人士,應通過華泰證券(美國)有限公司進行交易。美國美國-重要監管披露重要監管披露 分析師申建國、邊文姣本人及相關人士并不擔任本報告所提及的標的證券或發行人的高級人員、董事或顧問。分析師及相關人士與本報告所提及的標的證券或發行人并無任何相關財務利益。本披露中所提及的“相關人士”包括FINRA 定義下分析師的家庭成員。分析師根據華泰證券的整體收入和盈利能力獲得薪酬,包括源自公司投資銀行業務的收入。華泰
91、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其子公司和/或其聯營公司,及/或不時會以自身或代理形式向客戶出售及購買華泰證券研究所覆蓋公司的證券/衍生工具,包括股票及債券(包括衍生品)華泰證券研究所覆蓋公司的證券/衍生工具,包括股票及債券(包括衍生品)。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其子公司和/或其聯營公司,及/或其高級管理層、董事和雇員可能會持有本報告中所提到的任何證券(或任何相關投資)頭寸,并可能不時進行增持或減持該證券(或投資)。因此,投資者應該意識到可能存在利益沖突。評級說明評級說明 投資評級基于分析師對報告發布日后 6 至 12 個月內行業或公司回報潛力(含此期間的股息回報)相對基準表現的預期(A 股市場基準為滬深 3
92、00 指數,香港市場基準為恒生指數,美國市場基準為標普 500 指數),具體如下:行業評級行業評級 增持:增持:預計行業股票指數超越基準 中性:中性:預計行業股票指數基本與基準持平 減持:減持:預計行業股票指數明顯弱于基準 公司評級公司評級 買入:買入:預計股價超越基準 15%以上 增持:增持:預計股價超越基準 5%15%持有:持有:預計股價相對基準波動在-15%5%之間 賣出:賣出:預計股價弱于基準 15%以上 暫停評級:暫停評級:已暫停評級、目標價及預測,以遵守適用法規及/或公司政策 無評級:無評級:股票不在常規研究覆蓋范圍內。投資者不應期待華泰提供該等證券及/或公司相關的持續或補充信息
93、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21 電力設備與新能源電力設備與新能源 法律實體法律實體披露披露 中國中國: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具有中國證監會核準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經營許可證編號為:91320000704041011J 香港香港: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具有香港證監會核準的“就證券提供意見”業務資格,經營許可證編號為:AOK809 美國美國:華泰證券(美國)有限公司為美國金融業監管局(FINRA)成員,具有在美國開展經紀交易商業務的資格,經營業務許可編號為:CRD#:298809/SEC#:8-70231 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
94、南京 北京北京 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228號華泰證券廣場1號樓/郵政編碼:210019 北京市西城區太平橋大街豐盛胡同28號太平洋保險大廈A座18層/郵政編碼:100032 電話:86 25 83389999/傳真:86 25 83387521 電話:86 10 63211166/傳真:86 10 63211275 電子郵件:ht- 電子郵件:ht- 深圳深圳 上海上海 深圳市福田區益田路5999號基金大廈10樓/郵政編碼:518017 上海市浦東新區東方路18號保利廣場E棟23樓/郵政編碼:200120 電話:86 755 82493932/傳真:86 755 82492062 電話:86
95、21 28972098/傳真:86 21 28972068 電子郵件:ht- 電子郵件:ht- 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 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 99 號中環中心 58 樓 5808-12 室 電話:+852-3658-6000/傳真:+852-2169-0770 電子郵件: http:/.hk 華泰證券華泰證券(美國美國)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美國紐約公園大道 280 號 21 樓東(紐約 10017)電話:+212-763-8160/傳真:+917-725-9702 電子郵件:Huataihtsc- http:/www.htsc- 版權所有2023年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