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設備與新能源行業:景氣延續供需改善-220120(30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電力設備與新能源行業:景氣延續供需改善-220120(30頁).pdf(30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http:/ 請參考最后一頁評級說明及重要聲明 投資評級:投資評級:強于大市強于大市(維持維持) 報告日期:報告日期:2022 年年 01 月月 20 日日 行業表現行業表現 數據來源:WIND 相關報告相關報告 2019-12-31 2019-06-28 2019-06-15 景氣延續景氣延續 供需改善供需改善 電力設備與新能源電力設備與新能源 股票名稱 EPS PE 21E 22E 21E 22E 億緯鋰能 1.71 2.53 61 41 寧德時代 4.82 8.62 118 66 德方納米 2.87 4.49 111 71 璞泰來 1.83 2.47 75 56 恩捷股份 2.33 3
2、.36 110 76 當升科技 1.79 2.34 45 34 新宙邦 1.87 2.48 60 45 星源材質 0.41 0.81 85 43 中科電氣 0.54 1.04 53 28 欣旺達 0.72 1.10 49 33 容百科技 1.45 2.59 87 49 資料來源:WIND,長城證券研究院 電動車:電動車:中美中美歐電動車市場共振,全球電動車市場有望維持高景氣歐電動車市場共振,全球電動車市場有望維持高景氣。2021年以來, 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表現亮眼, 中歐美市場共振進一步提振了電動車行業的高景氣態勢。我國 1-11 月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達 299.0 萬輛,同比增長 166.8
3、%。歐洲 1-11 月新能源新車注冊量為 172.7 萬輛,已超過去年全年注冊數。美國市場增速恢復,1-11 月新能源汽車銷量達 54.68 萬輛。中國正逐漸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最大主力,增速趕超歐洲。全球政策進一步向電動車傾斜疊加需求端的改善, 未來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有望維持高速增長,我們預測 2021 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將達到 611.1 萬輛,同比增長近一倍。我們預計 2025 年全球電動車市場銷量可達 2488 萬輛,中國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交易市場。 動力電池:動力電池裝機量快速增長動力電池:動力電池裝機量快速增長,電池盈利修復可期,電池盈利修復可期。2021 年,中歐美三
4、大主要電動車市場表現亮眼, 帶動了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的快速增長。根據 SNE Research 的數據,2021 年 1-10 月,全球動力電池累計裝機量達 225GWh,同比增長 116.1%,我們假設美國和國內的平均單車帶電量在 2020 年后每年增長 2kwh, 歐洲地區考慮到歐盟碳排放標準進一步縮緊及 2035 年實現所有新車零碳的宏觀指引目標,假設歐洲地區平均單車帶電量未來五年每年增長 3kwh。 經測算, 我們預計經測算, 我們預計 2022 年國內動力電池年國內動力電池裝車量有望突破裝車量有望突破 272.5GWh,2025 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有望達到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有望達
5、到1524GWh。動力電池價格 10 月后進一步上漲,一定程度上對沖了原材料端價格上漲帶來的影響。 考慮到電動車需求火熱, 供需端有望進一步改善,且臨近年末新一批動力電池合同議價窗口即將打開,我們預計 2022 年動力電池成本壓力有望順利向下游傳導,電池廠商盈利能力有望得到改善。 電池材料:電池材料:供需供需緊張態勢短期內仍將維持,具有產能、技術優勢的企業緊張態勢短期內仍將維持,具有產能、技術優勢的企業有望受益有望受益。正極材料方面,三元材料、磷酸鐵鋰價格持續走高,電池結構-30%-20%-10%0%10%20%30%40%50%60%21/121/321/521/721/921/11電力設備
6、(申萬)滬深300核心觀點核心觀點 重點推薦公司盈利預測重點推薦公司盈利預測 證券研究報告證券研究報告 行行業業投投資資策策略略 行行業業報報告告 電電力力設設備備與與新新能能源源行行業業 行業投資策略 長城證券2 請參考最后一頁評級說明及重要聲明 的新創新有望重塑三元材料的競爭格局,高鎳三元滲透率有望進一步提升,具備設備、技術優勢的企業有望受益。負極材料方面,在能耗雙控政策縮緊的背景下,石墨化產能緊缺短中期內有望成為常態,預計 2025 年全球負極材料需求有望達到 198.12 萬噸,未來三年石墨化加工供需將進一步縮緊。隔膜方面,整體價格維持穩定,受制于設備廠商的產能限制,預計 2022 年
7、隔膜供需呈現偏緊態勢。電解液方面,六氟磷酸鋰產能緊缺大幅拉升了電解液價格,但隨著以多氟多、天賜材料、天機股份、永太科技為代表的電解液頭部企業產能逐步放量,預計六氟磷酸鋰緊缺態勢在2022 年有望得到改善。 投資建議:投資建議: 未來中美歐電動車市場將迎來共振, 電動車市場將維持高景氣周期,我們預計 2021-2025 年全球電動車 CAGR 約為 39.28%,2022-2023年國內電動車銷量有望達到 529.2、710.2 萬輛,海外電動車銷量有望達到479.9、706 萬輛。從投資層面上看,建議關注以下兩條投資主線:1)電池廠商, 推薦打入全球供應鏈的磷酸鐵鋰頭部電池廠商寧德時代、億緯鋰
8、能以及全球裝機量近兩年快速增長的電池廠商欣旺達。 2) 電池材料廠商,推薦具備產能規?;瘍瀯莸母裟堫^恩捷股份以及產能迅速擴張的隔膜頭部企業星源材質; 推薦有望受益電池結構新技術的正極頭部企業德方納米、當升科技、容百科技;推薦布局石墨化產能,規?;瘍瀯輲碛行Ы当镜呢摌O廠商璞泰來、 中科電氣。 推薦立足核心技術打造電解液一體化體系,打入全球供應鏈的電解液頭部企業新宙邦。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美國電動車政策落地不及預期,新能源市場競爭加劇,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產能消化風險,國內外新能源汽車銷量不及預期。 8YbWxUiXjZeVNAqRrQpPbR9R7NnPpPtRtRiNmMpNeRmMvN
9、aQoPmNwMmMoOxNqNsN 行業投資策略 長城證券3 請參考最后一頁評級說明及重要聲明 目錄目錄 1. 整車:產品消費力提升 全球需求共振 . 6 1.1 中國:爆款車型驅動消費力提升 . 6 1.2 海外電動車市場:頂層設計明確,需求端放量 . 9 1.3 中歐美市場共振 推升整車景氣上行 . 14 2. 動力電池:強勁需求帶動鋰電高景氣 . 15 2.1 磷酸鐵鋰電池滲透率進一步提升 . 15 2.2 成本逐步傳導,盈利修復可期 . 18 3. 材料:供需結構性緊缺 . 20 3.1 正極材料:三元、鐵鋰呈現雙足鼎立 . 20 3.2 負極材料:布局石墨化產能企業值得關注 . 2
10、4 3.3 隔膜:市場格局集中 2020 年供需偏緊 . 26 3.4 電解液:六氟磷酸鋰供需緊張態勢有望緩解 . 28 4. 投資建議 . 30 5. 風險提示 . 30 行業投資策略 長城證券4 請參考最后一頁評級說明及重要聲明 圖表目錄圖表目錄 圖 1:2021 年 1-11 月國內電動車分車型上險量(萬輛) . 8 圖 2:未來 5 年國內電動車銷量預測(萬輛) . 9 圖 3:2012-2020 美國電動車滲透率 . 12 圖 4:全球主要電動車市場銷量預測(萬輛) . 14 圖 5: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GWh) . 15 圖 6:2021 年 1-10 月全球動力電池市場格局 .
11、15 圖 7:2019 年以來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情況(GWh) . 16 圖 8:4680 電池 . 17 圖 9:結構化電池組 . 17 圖 10:國內主要電池廠商毛利率變化情況 . 18 圖 11:動力電池價格逐步提升 . 18 圖 12:2020-2021 年磷酸鐵鋰產量對比(萬噸) . 20 圖 13:2021 年磷酸鐵鋰正極價格變動(萬元/噸) . 20 圖 14:2019 年磷酸鐵鋰市場競爭格局 . 20 圖 15:2020 年磷酸鐵鋰市場競爭格局 . 20 圖 16:2019 年三元市場競爭格局 . 21 圖 17:2020 年三元市場競爭格局 . 21 圖 18:2019 年三
12、元正極產量格局 . 22 圖 19:2020 年三元正極產量格局 . 22 圖 20:高鎳三元與常規三元材料制作工藝差異 . 23 圖 21:2021 年 1-8 月國內負極石墨化產能分布 . 25 圖 22:2021 年負極石墨價格走勢(萬元/噸) . 25 圖 23:2020-2021H1 隔膜市場集中度情況 . 27 圖 24:2020 年濕法隔膜市場格局 . 27 圖 25:六氟磷酸鋰價格較 2020 年底上漲了近 4 倍 . 28 圖 26:電解液價格持續走高 . 28 表 1: 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修正前后單車積分計算對比 . 6 表 2:2020
13、年以來電動車相關政策整理 . 7 表 3:2020 年歐洲各國平均碳排放量(g/km)及碳排放目標差值(g/km) 。 . 10 表 4:歐洲地區電動車銷量預測 . 11 表 5:2009-2020 美國汽車銷量(萬輛) . 12 表 6:電動輕型卡車車型未來 3 年將在美國市場批量上市 . 13 表 7:各電池模組技術參數對比 . 16 表 8:動力電池需求測算(2021-2025 年) . 19 表 9:長遠鋰科生產成本構成 . 21 表 10:不同三元材料參數對比 . 22 表 11:不同三元材料元素占比及主要原材料價格變動情況 . 23 表 12:正極材料測算 . 24 表 13:石墨
14、化加工在生產成本中比重大 . 25 行業投資策略 長城證券5 請參考最后一頁評級說明及重要聲明 表 14:主要負極材料企業產能布局 . 26 表 15:石墨化加工供需進一步縮緊 . 26 表 16: 2021-2023 全球濕法隔膜需求測算. 27 表 17:未來三年六氟磷酸鋰供需測算 . 29 行業投資策略 長城證券6 請參考最后一頁評級說明及重要聲明 1. 整車:產品消費力提升整車:產品消費力提升 全球需求共振全球需求共振 1.1 中國:爆款車型驅動消費力提升中國:爆款車型驅動消費力提升 2021 年 1-11 月國內電動車累計銷售 299.0 萬輛,同比增長 166.8%,滲透率達到 1
15、2.7%。其中 11 月電動車銷量為 45 萬輛,同比增長 121.1%,環比增長 17.3%。2021 年 1-11 月期間,電動車月銷量同比增長均處于一倍以上,相比之下,乘用車整體銷量較 2020 年同比下降 4.7%。 電動車市場 2021 年全年表現超預期, 一方面歸因于政府出臺的貨幣寬松及財政補貼政策, 整個板塊從生產和估值的角度均有所提升; 另一方面, 行業內部政策推動,加上整車廠面對高漲的市場情緒先后進行新車型發布以及產業技術升級,給行業整體帶來超預期的發展,逐漸形成電動車由政策驅動轉至市場驅動的新格局。 政策傾斜政策傾斜加速加速電動車市場電動車市場發展發展,電動車市場未來空間確
16、定電動車市場未來空間確定。2020 年以來政府在減稅、對汽車制造商的直接補貼、消費者補貼及行業發展規劃等方面出臺了多項政策,為電動車市場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與指引: 2020 年 11 月國務院通過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 中指出,至 2025 年國內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應達到新車銷售總量的 20%,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應達到 20%。 由工信部指導,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牽頭組織編制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 2.0中預計至 2035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占汽車總銷量的 50%以上,其中混動新車將基本取代傳統能源乘用車; 2021 年 10 月國務院發布的2030 年前碳達
17、峰行動方案中明確指出,到 2030年,當年新增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的交通工具比例達到 40%左右。 補貼、雙積分標準補貼、雙積分標準縮緊縮緊,電動車市場由電動車市場由政策政策補貼驅動轉向市場驅動補貼驅動轉向市場驅動的高質量發展。的高質量發展。2020年以來,政府進一步縮緊了電動車補貼和雙積分的評判標準,旨在推動電動車行業由追求單一續航里程數、能量密度等性能指標向能耗控制和安全性的整車性能指標轉變,促進電動車產業的全面升級: 2020 年 4 月四部委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 ,2021-2022 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相比 2020 年分別退坡 20%、30%,城市
18、交通、道路客運、出租(含網約車) 、環衛、城市物流配送、郵政快遞、民航機場等黨政機關公務領域符合要求的車輛,補貼標準在 2020 年基礎上退坡 10 2020 年 6 月工信部發布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 (修改) , 明確了 2021-2023 年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分別為 14%、 16%、18%,此外對新能源單車積分計算進行了如下修改:1)降低標準車型積分 2)電耗系數由 0.5/1/1.2 倍三檔調整為 0.5/1-1.5 倍兩檔。 表表 1: 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修正前后
19、單車積分計算修正前后單車積分計算對比對比 修正前單車積分計修正前單車積分計算算 車輛類型車輛類型 標準車型積分標準車型積分 備注備注 純電動乘用車 0.012*R+0.8 1)R:電動汽車續駛里程(工況法),單位為 KM 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2 2)P:燃料電池系統額定功率,單位為 KW 行業投資策略 長城證券7 請參考最后一頁評級說明及重要聲明 燃料電池乘用車 0.16*P 3)標準車型積分上限為 5 分 4)車型積分計算結果按照四舍五入原則保留兩位小數 修正后單車積分計算修正后單車積分計算 車輛類型車輛類型 標準車型積分標準車型積分 備注備注 純電動乘用車 0.0056*R+0.4 1)R
20、:電動汽車續駛里程(工況法),單位為 KM 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1.6 2)P:燃料電池系統額定功率,單位為 KW 3)R 小于 100KM 時,標準車型積分統一為 0 分;R 小于 150KM 時,標準車型積分統一為1 分 燃料電池乘用車 0.08*P 4)純電動乘用車標準車型積分上限為 3.4 分,燃料電池乘用車標準車型積分上限為 6 分 5)車型積分計算結果按照四舍五入原則保留兩位小數 資料來源:工信部,長城證券研究院 表表 2:2020 年年以來電動車以來電動車相關相關政策整理政策整理 發布時發布時間間 政策政策 主要相關內容主要相關內容 2020 年 3月 關于加快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
21、法規政策體系的意見 建立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機制,有條件的地方對消費者購置節能新能源汽車等給予適當支持 2020 年 4月 關于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 根據成本變化等情況,調整優化新能源乘用車補貼標準,合理降低新能源客車和新能源專用車補貼標準 2020 年 4月 關于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 新能源推廣應用財政補貼實施期限延長至 2022 年底,2020-2022 年補貼標準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降低 10%、20%、30%。 2020 年 4月 關于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有關政策規定 自 2021 年 1 月 1 日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
22、,對購置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 2020 年 4月 關于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 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將延續至 2022 年底, 并平緩 2020-2022 年補貼退坡力度和節奏,加快補貼資金清算速度。加快推動新能源汽車在城市公共交通等領域推廣應用。將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的優惠政策延續至 2022 年底 2020 年 6月 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修改) 降低了標準車型積分;電耗系數由 0.5/1/1.2 倍三檔調整為 0.5/1-1.5 倍兩檔;明確了2021-2023 年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分別為 14%、16%、18% 2020 年 9月
23、 關于開展燃料電池示范應用的通知 支持燃料電池汽車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和產業化應用,中央財政通過對新技術示范應用以及關鍵核心技術產業化應用給予獎勵,加快帶動相關基礎材料、關鍵零部件和整車核心技術研發創新 2020 年11 月 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2021-2035 年) 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 20%左右,力爭經過 15 年的持續努力,我國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質量品牌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 2020 年12 月 關于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 2021-2022 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相比 2020 年分別退坡 20%、30%,城
24、市交通、道路客運、出租(含網約車)、環衛、城市物流配送、郵政快遞、民航機場等黨政機關公務領域符合要求的車輛,補貼標準在 2020 年基礎上退坡 10 2021 年 2月 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 推廣綠色低碳運輸工具,淘汰更新或改造老舊車船,港口和機場服務、城市物流配送、郵政快遞等領域要優先使用新能源或清潔能源汽車 2021 年 3月 關于開展 2021 年新能源汽車活動下鄉活動通知 2021 年 3 月-12 月,鼓勵參加下鄉活動的新能源汽車行業相關企業積極參與“雙品網購節”,支持企業與電商、互聯網平臺等合作舉辦網絡購車活動,通過網上促銷等方式吸引 行業投資策略 長
25、城證券8 請參考最后一頁評級說明及重要聲明 發布時發布時間間 政策政策 主要相關內容主要相關內容 更多消費者購買 2021 年11 月 關于提前下達 2022 年節能減排補助資金預算的通知 針對新能源汽車補貼,安排約 385 億元資金,包括 2019-2020 新能源汽車補貼預撥資金183 億元,2016-2018 補貼 99.8 億元,2019 補貼 101.85 億元 資料來源:工信部,國務院,財政部,長城證券研究院 國內自主品牌崛起國內自主品牌崛起,五菱宏光五菱宏光 MINI EV 銷售銷售亮眼亮眼。2020 年,隨著電動車市場氛圍的高漲以及需求端的火熱, 各大整車廠先后推出新車型, 主
26、要包括小鵬 P7、 特斯拉 Model Y、蔚來 ET7、比亞迪漢、五菱宏光 MINI EV 等,其中低價車型五菱宏光 MINI EV 優勢明顯。2021 年 1-11 月新能源汽車分車型上險量中,五菱宏光 MINI EV 以 37.07 萬輛的上險量居榜首,比亞迪秦、Model 3、Model Y、比亞迪漢的上險量位居 2-5 位。 圖圖 1:2021 年年 1-11 月國內電動車分車型上月國內電動車分車型上險險量(萬輛)量(萬輛) 資料來源:新車交強險購買數,乘用車銷量查詢,長城證券研究院 2022 年多款車型集中推出年多款車型集中推出,新爆款車型有望脫穎而出。新爆款車型有望脫穎而出。進入
27、 2022 年,各大造車新勢力及傳統車廠將進一步完善車型矩陣,多款新車型有望集中推出,以上汽大眾 ID.3、即將量產的小鵬 P5、 奔馳純電 SUV 車型 EQA/EQB 系列以及比亞迪的海洋系車型為主的新車型值得期待: 上汽大眾:上汽大眾:上汽大眾于 2021 年推出 ID.3 車型,并將于 2022 年正式國產。此前 ID.4和 ID.6 兩款車型均采用上汽、一汽的雙版本策略,但本次 ID.3 車型作為緊湊型兩廂電動車僅在上汽大眾投產。 國產 ID.3將采用模組電池包, 電池容量為57.3kWh, NEDC續航里程達到 430km。 小鵬:小鵬:小鵬將繼 G3、P7 后推出旗下第三款量產車
28、型 P5。作為全球首款產激光雷達智能汽車,小鵬 P5 的雙激光雷達組合可以為整車前方提供 150超寬點云視野,搭配整車 13 個高清攝像頭、5 個毫米波雷達、12 個超聲波傳感器、2 個車規級激光雷達共 32 個傳感器及 1 組高精度定位單元的配置,可以更好地應對復雜的路面環境。 奔馳:奔馳:梅賽德斯-奔馳在 4 月上海車展首次公布其純電 SUV 車型 EQA/EQB。兩款車型均基于 MEA EVA II 全新純電模塊化平臺打造,其中,EQB 搭載英偉達 Parker 128芯片、6 核 CPU、256 核 GPU 與 8GB DDR4 高頻內存將支持完整的 L2 級駕駛輔助系統。續航方面,續
29、航里程超過 500km,快充情況下僅需 45 分鐘可將電量從 10%充至 80%。 34.4113.5112.1312.049.557.726.696.356.325.98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五菱宏光MINI比亞迪秦 Model 3Model Y比亞迪漢理想ONE奇瑞EQ1奔奔AION. S歐拉R 行業投資策略 長城證券9 請參考最后一頁評級說明及重要聲明 比亞迪:比亞迪:推出全新緊湊型 SUV 元 PLUS,該車將在 2022 年 1 月 1 日正式預售,22年一季度上市.該車作為e平臺3.0的首款純電動SUV, 采用比亞迪自
30、研的刀片電池、八合一電動力總成和寬溫域高效熱泵,能夠實現最多 1000 公里續航,最快百公里加速 2.9 秒, 低溫續航最高能提升 20%, 充電 5 分鐘續航最多提升 150 公里。 此外, 2022年比亞迪將繼續推出基于 e 平臺 3.0 打造的海鷗、海豹、海獅三款海洋系列車型。 2022 內國內電動車銷量有望達到內國內電動車銷量有望達到 529 萬輛萬輛。根據 2021 年 1-11 月汽車市場的表現來看,截至 11 月底,電動車市場滲透率已從 2015 年的 1.4%已經上升至 12.7%,電動車銷量也從 2015 年的 33.1 萬輛上升至目前的 297.6 萬輛,隨著年底消費者購買
31、熱情持續上升,加上部分消費者希望在 2022 年補貼退坡前,通過年底最后時機把握更加優惠的新能源汽車購買價格,我們預計 2022 年全年國內電動車銷量有望達到 529 萬輛,同比增長達 160% 從增量結構來看,我們認為 2022 年的重要增量主要源于高端放量的延續以及中端價格帶的崛起。隨著優質高端電動車型的爆發,憑借響應速度快、加速體驗好、動力性能強等操控優勢,以及智能化水平提升整體駕乘體驗,將吸引越來越多的高端消費人群向電動豪華車切換,而車企更多的產品條線的布局也在不斷完善,推出競爭力十足的產品。 圖圖 2:未來未來 5 年國內電動車銷量預測(萬輛)年國內電動車銷量預測(萬輛) 資料來源:
32、工信部,中汽協,長城證券研究院 1.2 海外海外電動車市場電動車市場:頂層設計明確,頂層設計明確,需求端放量需求端放量 歐洲歐洲市場:市場:碳排放要求驅動電動化加速碳排放要求驅動電動化加速 電動車電動車銷量維持高景氣,滲透率不斷增長銷量維持高景氣,滲透率不斷增長。根據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CEA)的數據,2021 年 Q1-3 歐洲新能源汽車注冊量約為 157.9 萬輛, 已超過 2020 年全年 136.7 萬輛的注冊量。 2021 年整個歐洲汽車市場持續受到芯片短缺因素的影響, 燃油汽車市場持續萎靡,但電動車滲透率上升較快。2021 年 Q3 歐洲汽油車注冊量下降 35%,柴油車下降 50
33、%以上, 2021 年 Q3 純電動汽車的銷量超過 30 萬輛,同比增長約 57%,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銷量超過 24 萬輛,同比增長月 38.9%。 汽車汽車碳排放標準進一步縮緊碳排放標準進一步縮緊,加速推進汽車,加速推進汽車電氣化電氣化。2020 年歐洲議會修訂歐盟法院規約第 3 號議定書 ,規定 2020 年 95%新登記乘用車的平均碳排放不超過 95g/km,至 2025年該目標為 80.8g/km,并且將 2030 年原定 59.5g/km 的目標下調至 48g/km,政策趨向嚴格。此外,2021 年歐盟公布的Fit For 55計劃中指出,到 2030 年,汽車制造商必須將201520
34、162017201820192020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銷量3351781261211373565297109401260滲透率 1.4%1.8%2.7%4.5%4.7%5.4% 12.7% 18.0% 23.0% 29.0% 37.0%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 行業投資策略 長城證券10 請參考最后一頁評級說明及重要聲明 新車平均排放量減少 55%, 到 2035 年實現所有注冊新車零排放。 根據 ACEA 的統計, 2020年歐洲地區新車平
35、均碳排放為 107.8g/km,離 2025 年 80.8g/km 的目標仍有一定距離。乘用車作為碳排放中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中期來看,為達到 2025 年碳減排目標,歐洲各國勢必將進一步加速推進汽車電氣化進程,我們預計未來 5 年,歐洲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在宏觀政策指引下維持高景氣狀態。 表表 3:2020 年歐洲各國平均碳排放量(年歐洲各國平均碳排放量(g/km)及)及碳排放目標差值(碳排放目標差值(g/km) 。 國家國家/地地區區 平均碳排放平均碳排放 離離歐盟歐盟 2025 年年碳排放碳排放目標差值目標差值 保加利亞 133 52.2 塞浦路斯 125 44.2 *波蘭波蘭 125 44.
36、2 斯洛伐克 121.8 41 愛沙尼亞 121 40.2 捷克 120.9 40.1 盧森堡 119.8 39 立陶宛 119.3 38.5 拉脫維亞 119.2 38.4 匈牙利 116.7 35.9 羅馬尼亞 115.4 34.6 斯洛文尼亞 114.1 33.3 *德國德國 113.6 32.8 奧地利 113 32.2 *西班牙西班牙 112.4 31.6 克羅地亞 112.2 31.4 *英國英國 111.5 30.7 *意大利意大利 108.6 27.8 比利時 107.7 26.9 希臘 107.3 26.5 愛爾蘭 106.2 25.4 馬耳他 101.4 20.6 芬蘭 1
37、00.3 19.5 *法國法國 98.5 17.7 葡萄牙 97.5 16.7 丹麥 95.3 14.5 瑞典 93.4 12.6 *荷蘭荷蘭 82.3 1.5 冰島 80.2 - 挪威 38.2 - 歐盟歐盟 108.2 27.4 歐洲地區歐洲地區 107.8 27 資料來源:ACEA,長城證券研究院; 注:歐洲地區為歐盟27國,冰島,英國及挪威;*代表歐洲主要經濟體 電動車補貼政策電動車補貼政策力度力度延續延續。2020 年以來,歐洲各主要經濟體紛紛加大了在電動車補貼方面的力度,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電動車平價和普及: 行業投資策略 長城證券11 請參考最后一頁評級說明及重要聲明 德國:2021
38、 年德國對新注冊新能源汽車實行雙倍獎勵,對符合標準的純電汽車補貼 3000 歐元,對符合標準的混合動力汽車補貼 2250 歐元。同時宣布補貼政策將從 2021 年延長至 2025 年。 法國:法國政府為新能源汽車購買者提供不同程度的補貼政策。對于標價 45,000歐元以下的車型,分別給予私人買家和企業買家 6,000、4000 歐元補貼。對于標價 45,000 歐元以上的車型,給予 2,000 歐元的補貼。全電動商用貨車補貼私人買家 7,000 歐元, 補貼企業買家 5,000 歐元。所有的補貼措施上限為總成本的27%。法國政府宣布補貼政策將延遲至 2022 年 7 月。 荷蘭:自 2020
39、年七月起,后來政府針對符合標準的新能源汽車提供相應補貼:要求汽車需為 100%電動乘用車且行駛里程高于 120 公里,可獲得補貼的汽車價格區間在 12,000 歐元至 45,000 歐元之間。對于二手新能源汽車的租賃和購買,政府將補貼 2,000 歐元,對于新車則將補貼 4,000 歐元,氫能源汽車暫時不包括在補貼范圍內。補貼政策將持續至 2025 年。 挪威:挪威政府提供的優惠政策主要集中在稅收方面:二手電動車的租賃及購買可免除購置稅和增值稅,新能源汽車車主每年可免繳道路交通保險稅。對于企業用車,根據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年份可以減免一定的公司汽車稅。另外,挪威不同的城市將根據情況落地針對新能源汽
40、車更加優惠的停車價格。 意大利: 落地的政策主要從二氧化碳排放量和是否報廢舊汽油車兩方面來衡量補貼發放的數量。 補貼僅給予碳排放量小于60g/km的車型。 對于碳排放小于20g/km的 M1 型號車輛,給予報廢舊車者 6,000 歐元補貼,非報廢者則給予 4,000 歐元補貼。對于碳排放大于 20g/km 且小于 60g/km 的 M1 型號車輛,給予報廢舊車者2,500 歐元補貼,非報廢者則給予 1,500 歐元補貼。在此基礎上,2021 年意大利政府在原補貼的基礎上加大補貼力度,對于報廢舊車者增加補貼 2,000 歐元,對于非報廢者增加補貼 1,000 歐元。 歐洲汽車電氣化頂層設計明確,
41、歐洲汽車電氣化頂層設計明確,2022 年歐洲電動車年歐洲電動車銷量銷量有望有望突破突破 300 萬輛萬輛。我們假設未來五年傳統燃油汽車碳排放量維持在 120g/km 不變,低碳汽車平均碳排放量為 50g/km,未來 5 年汽車總銷量在 2020 年汽車銷量的基礎上每年增長 5%。依照歐盟 ZLEV 的計算規則,在平均碳排放量計算中,2021 年內每輛銷售的零碳/低碳(碳排放量小于 50g/km)汽車視為1.64輛, 2022年銷售的零碳/低碳汽車視為1.33輛, 經測算后, 我們認為2021-2022年低碳汽車與零碳汽車銷售比為 7:3 能較為合理的滿足歐盟要求和歐洲汽車向零碳動過渡的趨勢,我
42、們預計 2022 年歐洲電動車銷量有望達到 307 萬輛。 表表 4:歐洲地區電動車銷量預測歐洲地區電動車銷量預測 2020 2021E 2022E 2023E 銷量(萬輛) 137.2 219.5 307.3 414.9 滲透率 11.5% 17.5% 23.3% 27.8% 平均碳排放量(g/km) 107.8 94.1 93 90 Yoy 160% 140% 135% 汽車總銷量(萬輛) 1194.0 1253.7 1316.4 1382.2 資料來源:ACEA,Markslines,EEA,長城證券研究院 注:歐洲地區為EU+英國+EFTA;假設2023年后低碳/零碳汽車銷售比為4:6
43、 美國美國:補貼刺激疊加消費驅動補貼刺激疊加消費驅動 電動車需求加速釋放電動車需求加速釋放 行業投資策略 長城證券12 請參考最后一頁評級說明及重要聲明 “拜登拜登時代”美國電動車重回高增長態勢時代”美國電動車重回高增長態勢。2021 年 1 月拜登政府正式上臺,宣布美國重返巴黎協定,并后續頒發一系列綠色經濟、基建、及新能源汽車相關的支持政策,加速推進了美國電動車的發展。根據阿貢實驗室的數據(ANL)2021 年 1-11 月美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 54.26 萬輛,其中 11 月美國電動車銷量達 4.7 萬輛,同比增長 57.2%。 重建更好未來法案獲眾議院批準重建更好未來法案獲眾議院批準,美
44、國美國新能源新能源長期長期發展發展框架框架正正逐步確立逐步確立。2021 年 11月,美國眾議院通過了拜登政府提出的 1.75 萬億美元重建更好未來 ,后續將交由參議院表決。該法案中的 5500 億美元將用于清潔能源發展和氣候投資,其中新能源汽車稅收最高抵免優惠將由當前的 7500 美元提升至 1.25 萬美元,此外,已累計銷售超過 20 萬輛的電動車廠商(通用、特斯拉)將重新獲得補貼資格,電動車補貼將在滲透率達到 50%之后進行逐步退坡。拜登政府上臺后圍繞電動車發展宏觀指引目標、補貼力度以及配套基建建設這三大領域擬定了一系列的新能源汽車政策,盡管當前民主、共和兩黨在具體投入方面仍存在一定分歧
45、,但從長期來看,后特朗普時期美國電動車的發展框架正逐步確立和完善。 輕型卡車成主流輕型卡車成主流, 電動車滲透率整體水平較低電動車滲透率整體水平較低。 美國汽車市場近年來越來越青睞以 SUV、皮卡為代表的輕型卡車車型, 2016年以來美國國內輕型卡車的銷售占比逐年增加, 到2020年輕型卡車占比已高達 76.43%。受制于輕型卡車電動車型較少,美國輕型卡車車型電氣化進程仍十分緩慢。根據 Marklines 和 NADA 的數據,近年來美國電動車滲透率增長較慢,2020 年美國電動車銷量為 33.2 萬輛,滲透率僅為 2.3%,從車型分類上看,2020 年轎車滲透率為 10.6%; 皮卡滲透率接
46、近 0%; SUV 滲透率上升至 4.2%, 主要系特斯拉 Model Y 開始放量。 表表 5:2009-2020 美國汽車銷量美國汽車銷量(萬輛萬輛) 年年份份 輕型卡車輕型卡車 轎車轎車 合計合計 輕型卡車占比輕型卡車占比 2009 494.5 545.6 1040.1 47.54% 2010 591.9 563.5 1155.4 51.23% 2011 664.5 608.9 1273.4 52.18% 2012 719.9 724.3 1444.2 49.85% 2013 794.2 758.3 1552.5 51.16% 2014 874.8 768.9 1643.7 53.22%
47、 2015 986.1 752.5 1738.6 56.72% 2016 1059.2 687.3 1746.5 60.65% 2017 1105.5 608.0 1713.5 64.52% 2018 1191.1 530.4 1721.5 69.19% 2019 1231.7 479.1 1710.8 72.00% 2020 1105.5 340.9 1446.4 76.43% 資料來源:NADA,長城證券研究院; 注:輕型卡車包含SUV、皮卡 圖圖 3:2012-2020 美國電動車滲透率美國電動車滲透率 行業投資策略 長城證券13 請參考最后一頁評級說明及重要聲明 資料來源:NADA,M
48、arklines,長城證券研究院 電動輕型卡車電動輕型卡車有望有望放量,放量,2022 年年美國電動車銷量有望突破美國電動車銷量有望突破 130 萬輛。萬輛。2021 年以來,多家車企相繼公布了未來五年的新車型量產計劃,大眾、寶馬、通用等傳統燃油車主機廠推出新車型以完善自身新能源汽車產品線,與此同時 Rivian、Lucid 等造車新勢力也陸續公布新產品以在未來市場攻占一席之地。綜合目前各家所公布的車型上來看,未來 4 年美國市場將迎來輕型卡車車型爆發期,電動輕型卡車有望加速放量,疊加美國新能源框架的逐步確立,我們預計 2022 年美國電動車銷量有望突破 130 萬輛,滲透率達到 9.4%。
49、表表 6:電動輕型卡車車型未電動輕型卡車車型未來來 3 年年將將在美國市場批量上市在美國市場批量上市 集集團團 品牌品牌 車型車型 種類種類 動力類型動力類型 電池容量電池容量(kWh) 里程里程(km) 預計價格預計價格 預計上市時間預計上市時間 大眾 奧迪 A6 e-tron 轎車 EV 100 700 $80,000 2023 Q4 e-tron SUV EV 77 400 $45,000 2022 e-tron Sportback SUV EV 86.5 360 $66,995 2022 大眾 ID.8 SUV EV 77 400 $45,000 2023 ID.Buzz Microb
50、us EV 111 400 $45,000 2024 寶馬 寶馬 i4 轎車 EV 81.5 480 $56,395 2022 iX SUV EV 106.3 480 $84,194 2022 通用 凱迪拉克 Lyriq SUV EV 100 480 $59,990 2022 Celestiq SUV EV 100 480 $100,000 2025 福特 福特 Explorer EV SUV EV 2023 林肯 Mark E SUV EV 98.8 640 $70,000 2022 Stellantis 道奇 eMuscle 轎車 EV 800 $50,000 2024 吉普 Wrangl
51、er Magneto EV SUV EV 2022 本田 本田 Prologue SUV EV 100 480 $45,000 2024 現代 現代 Ioniq 5 轎車 EV 77.4 490 $40,925 2022 起亞 EV6 SUV EV 77.4 480 $45,000 2022 豐田 雷克薩斯 RZ 450e SUV EV 2022 豐田 bZ4X SUV EV 71.4 450 $55,455 2022 戴姆勒 奔馳 EQA SUV EV 66.5 400 $57,000 2022 EQB SUV EV 66.5 400 $57,000 2022 EQC SUV EV 320
52、$65,000 2021 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總滲透率轎車滲透率SUV滲透率 行業投資策略 長城證券14 請參考最后一頁評級說明及重要聲明 EQE 轎車 EV 90.6 660 $65,000 2023 EQG SUV EV $150,000 2024 EQS 轎車 EV 107.8 700 $103,360 2022 Vision EQXX 轎車 EV 大于 100 1000 2022 Rivian Rivian R1S SUV EV 13
53、5 480 $72,500 2022 Tesla Tesla Roadster 轎車 EV 200 1000 $200,000 2022 Lucid Lucid Lucid Air 轎車 EV 113 650 $77,400 2021 Bollinger Bollinger B2 皮卡 EV 120 320 $125,000 2022 Canoo Canoo Pickup Truck 皮卡 EV 80 320 $40,000 2024 通用 雪佛蘭 Silverado 皮卡 EV 200 640 $50,000 2023 GMC Hummer 皮卡 EV 200 560 $79,995 202
54、2 福特 福特 F-150 Lightning 皮卡 EV 480 $39,974 2022 Stellantis RAM 1500 EV 皮卡 EV 150 800 $45,000 2024 Rivian Rivian R1T 皮卡 EV 180 640 $73,000 2022 Tesla Tesla Cybertruck 皮卡 EV 800 $40,000 2022 資料來源:各車企官網,長城證券研究院 1.3 中歐美市場共振中歐美市場共振 推升整車景氣上行推升整車景氣上行 2021 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表現亮眼, 中歐美市場共振提振了電動車行業的高景氣趨勢。我國 2021 年前 11
55、月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達 299.0 萬輛,同比增長 166.8%;歐洲 1-11 月新能源新車注冊量為 172.7 萬輛,已超過去年全年注冊數;美國市場增速恢復,1-11 月新能源汽車銷量達 54.68 萬輛。中國已成為全球市場最大主力,增速趕超歐洲。全球政策進一步向電動車傾斜疊加需求端的改善,未來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有望維持高速增長,我們預測 2021 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將達到 661.1 萬輛,同比增長約一倍??紤]到中歐美三大電動車主要地區大力推進碳中和戰略,我們認為未來中歐美市場共振將持續從而推動全球整車景氣的進一步提升,預計 2025 年全球主要電動車市場銷量可達 2488 萬輛,中國有望成
56、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交易市場。 圖圖 4:全球主要電動車市場銷量預測(萬輛)全球主要電動車市場銷量預測(萬輛) 355.6529.2710.2940.31259.6219.5307.3414.9539.4620.360.0133.6220.9360.4460.7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20202021E2022E2023E2024E2025E中國歐洲美國其他國家 行業投資策略 長城證券15 請參考最后一頁評級說明及重要聲明 資料來源:ACEA,歐盟官網,美國運輸數據局,工信部,中汽協,長城證券研究院 2. 動力電池動力電池:強勁需求帶動:強
57、勁需求帶動鋰電鋰電高景氣高景氣 電動車電動車需求火熱需求火熱,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快速增長。,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快速增長。2021 年,中歐美三大主要電動車市場表現亮眼,帶動了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的快速增長。根據 SNE Research 的數據,2021 年1-10 月,全球動力電池累計裝機量達 225GWh,同比增長 116.1%,其中寧德時代繼續以69.8GWh 的裝機量位居全球榜首,全球前十大電池廠商的市場份額合計達 88.6%。 圖圖 5: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GWh) 圖圖 6:2021 年年 1-10 月全球動力電池市場格局月全球動力電池市場格局 資料來源:SNE
58、Research,長城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SNE Research,長城證券研究院 2.1 磷酸鐵鋰磷酸鐵鋰電池滲透率電池滲透率進一步提升進一步提升 鐵鋰滲透率鐵鋰滲透率短期內短期內有望進一步提高有望進一步提高,鐵鋰、三元呈現螺旋交替上升趨勢鐵鋰、三元呈現螺旋交替上升趨勢。自我國大力發展電動車以來,國內鐵鋰和三元對主流位置的爭奪一直呈現周期性交替,綜合來看,可大致將我國鐵鋰、三元的市場地位變化分為四個階段: 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確立發展戰略確立,車企大力研發鐵鋰技術車企大力研發鐵鋰技術(2004-2009 年)年) :自 2004 年美國磷酸鐵鋰技術傳到中國以來,磷酸鐵鋰技術收到追捧
59、,以比亞迪為代表的汽車廠商加速發展磷酸鐵鋰的技術與應用。2009 年四部委聯合啟動了“十城千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應用工程” ,新能源汽車正式上升到國家戰略。 三元路線三元路線開始開始受到關注, 鐵鋰在商用車領域優勢明顯受到關注, 鐵鋰在商用車領域優勢明顯 (2010-2016 年年) : 2012 年 6 月,國務院正式印發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 年) ,計劃到 2015年,動力電池單體比能量達到 150wh/kg 以上;到 2020 年,動力電池單體比能量達到 300wh/kg 以上。此外,2012 年美國磷酸鐵鋰巨頭 A123 宣布破產,三元路線開始受到業內重
60、視。2009-2014 年,我國主要在公共領域推廣新能源汽車,車型以商用車為主,磷酸鐵鋰電池在安全性、壽命上的優勢明顯,裝車量處于絕對領先地位。根0.05.010.015.020.025.030.035.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2020202131.0%22.4%12.7%8.2%5.6%4.4%2.9%2.6%1.4%0.9%7.8%寧德時代LG新能源松下比亞迪SKI三星 SDI中航鋰電國軒高科遠景動力蜂巢能源其他 行業投資策略 長城證券16 請參考最后一頁評級說明及重要聲明 據中汽中心的數據, 2016 年我國磷酸鐵鋰電池出貨量達 20 Gwh, 占據高達
61、73%的市場份額,鐵鋰優勢明顯。 政策政策刺激加速三元發展,三元裝車量迎來爆發刺激加速三元發展,三元裝車量迎來爆發(2017-2019 年)年) :2016 年底四部委聯合發布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將電池包的能量密度以及續航里程作為主要指標,新能源汽車企業為追求高額補貼,逐步放棄磷酸鐵鋰動力電池從而轉向三元電池,三元電池占比不斷提升。根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的數據,2019 年我國三元電池裝機量達 40.5GWh,占比為 65.2%,磷酸鐵鋰裝機占比下降到了 33.4%。 補貼政策縮緊疊加電池結構創新,補貼政策縮緊疊加電池結構創新,三元、鐵鋰進入雙雄并立時代(三元、鐵鋰進入雙
62、雄并立時代(2020 年年-至今) :至今) :2019 年我國電動車補貼開始退坡,續航里程、電池能量密度、充電時間等考量標準進一步縮緊,主流車企更加注重成本控制。此外,比亞迪、寧德時代在 2020 年相繼發布了 CTP、刀片電池的模組結構改良技術,從電池結構著手,提高了電芯的空間利用率進而提升了電池的能量密度。磷酸鐵鋰電池受益于電池模組結構的改良,能量密度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接近主流三元電池的水平,磷酸鐵鋰電池低成本、高安全性的優點得到凸顯,鐵鋰裝車量進入快速增長期。2021 年 1-11 月,我國磷酸鐵鋰電池裝車量達 64.8GWh,裝機占比達到了 50.5%。 表表 7:各電池模組技術參
63、數對比各電池模組技術參數對比 刀片電池刀片電池 CTP 能量密度 一代技術系統能量密度可達 140Wh/kg;2025年有望突破 180Wh/kg 系統提升 10-15%,最大可達 200Wh/kg 空間利用率 體積利用率提升 50% 提升 15-20% 零部件數量 減少 40% 減少 40% 生產效率 提升 50% 成本 較傳統鐵鋰電池下降 30%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長城證券研究院 圖圖 7:2019 年以來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情況(年以來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情況(GWh) 資料來源: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長城證券研究院 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
64、014,0002020-012020-022020-032020-042020-052020-062020-072020-082020-092020-102020-112020-122021-012021-022021-032021-042021-052021-062021-072021-082021-092021-102021-11三元鐵鋰 行業投資策略 長城證券17 請參考最后一頁評級說明及重要聲明 電池結構再創新電池結構再創新, 三元高鎳三元高鎳有望加速發展有望加速發展。 去年 9 月的電池日上, 特斯拉相繼發布了 4680圓柱電池和新的結構電池組。4680 電池此次采用無極耳設計,減少
65、了電池的內阻,散熱性能有了進一步的提升,此外,特斯拉這次直接將電芯直接整合到了底盤,采用蜂窩設計,實現了電芯高度集成化。與方形電池相比,圓柱電池間空隙較大,散熱性能相對較好,且圓柱型外形結構更易承重,系統集成度更高,4680 電芯可以很好的和新的電池組技術相結合。我們認為此次特斯拉在電池結構上的創新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圓柱三元電池在散熱、成本上的優勢,圓柱電池在高端乘用車的應用有望進一步擴大,三元高鎳有望加速發展。 4680 電池電池:根據特斯拉的披露,4680 電池將在 2170 電池的基礎上能量提升 5 倍,里程提高 16%,成本下降 14%。以松下 2170 電池參數為基礎,我們預計 46
66、80 電池的能量密度有望在 2170 電池 247wh/kg 的基礎上提升至 283wh/kg,考慮到后續電芯材料的改進,未來能量密度有望突破 300wh/kg。在成本上,2020 年特斯拉的電池成本折合人民幣約為 0.96 元/wh,僅考慮電池結構上的創新,4680 電池成本在現有基礎上可下降 0.13 元/wh,若考慮到后續電芯材料、生產工藝上的改進,理論上未來 3年內電池成本最多可下降 0.54 元/wh。 結構化電池組:結構化電池組:作為特斯拉在 CTC 技術上的一次嘗試,結構化電池組沒有獨立的模組和電池包,電池組直接集成至底盤與車身結構融為一體,配合特斯拉前艙和后地板的一體壓鑄結構,
67、所需零件數量大幅減少,相同空間里能容納更多的電芯進而提高能量密度。根據特斯拉的披露,新的電池集成技術在重量上減少了 10%,續航能力提升里 14%,整體成本下降了 7%。 圖圖 8:4680 電池電池 資料來源:TESLA,長城證券研究院 圖圖 9:結構化電池組結構化電池組 行業投資策略 長城證券18 請參考最后一頁評級說明及重要聲明 資料來源:TESLA,長城證券研究院 2.2 成本逐步傳導,成本逐步傳導,盈利修復盈利修復可期可期 原材料供需錯位,電池廠商成本承壓。原材料供需錯位,電池廠商成本承壓。2021 年以來全球電動車市場表現搶眼,動力電池需求火爆,但隨即而然帶來的是原材料端的供需錯位
68、,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電池廠商成本不斷承壓,主要電池廠商毛利率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5 月以來電池價格逐步上漲,電池盈利修復可期。月以來電池價格逐步上漲,電池盈利修復可期。鋰電池價格 10 月后進一步上漲,一定程度上對沖了原材料端價格上漲帶來的影響??紤]到電動車需求火熱,供需端有望進一步改善,且臨近年末新一批動力電池合同議價窗口即將打開,我們預計 2022 年動力電池成本壓力有望順利向下游車企傳導,電池廠商盈利能力有望得到改善。 圖圖 10:國內主要電池廠商毛利率變化情況國內主要電池廠商毛利率變化情況 圖圖 11:動力電池價格逐步提升動力電池價格逐步提升 資料來源:WIND,長城證券研究院
69、資料來源:百川盈孚,長城證券研究院 未來電動車市場值得期待,未來電動車市場值得期待,2022 年國內動力電池裝車量有望突破年國內動力電池裝車量有望突破 270GWh。我們假設美國、國內和其他國家的平均單車帶電量在 2020 年后每年增長 2kwh,歐洲地區考慮到歐盟碳排放標準進一步縮緊及 2035 年實現所有新車零碳的宏觀指引目標,我們假設歐洲地區平均單車帶電量未來五年每年增長 3kwh。經測算,我們預計 2022 年國內動力電池裝車量有望突破 270GWh,2025 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有望達到 1524GWh。 0%5%10%15%20%25%30%35%2020-032020-06202
70、0-092020-122021-032021-062021-09寧德時代國軒高科億緯鋰能0.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1.002021-012021-022021-032021-042021-052021-062021-072021-082021-092021-102021-112021-12方型三元電芯方型鐵鋰電芯 行業投資策略 長城證券19 請參考最后一頁評級說明及重要聲明 表表 8:動力電池需求測算(動力電池需求測算(2021-2025 年)年) 2020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國內:國內: 中國電動
71、車銷量(萬輛) 136.7 355.6 529.2 710.2 940.3 1259.6 平均單車帶電量(kwh) 46.5 49 51.5 54 56.5 59 動力電池需求量(Gwh) 63.6 174.2 272.5 383.5 531.2 743.2 國內動力電池需求總計(國內動力電池需求總計(GWh) 63.6 174.2 272.5 383.5 531.2 743.2 海外:海外: 美國+其他國家電動車銷量(萬輛) 52.80 86.0 172.6 291.1 465.7 608.1 平均單車帶電量(kwh) 46.5 49 51 53 55 57 美國+其他國家動力電池需求量(G
72、wh) 24.6 42.1 88.0 154.3 256.2 346.6 歐洲電動車銷量(萬輛) 137.2 219.5 307.3 414.9 539.4 620.3 平均單車帶電量(kwh) 46.5 50 55 60 65 70 歐洲動力電池需求量(Gwh) 63.8 109.8 169.0 248.9 350.6 434.2 海外動力電池需求總計(海外動力電池需求總計(GWh) 88.4 151.9 257.1 403.2 606.7 780.8 全球全球動力電池需求總計(動力電池需求總計(GWh) 151.9 326.1 529.6 786.7 1138.0 1524.0 資料來源:
73、ACEA,歐盟官網,美國運輸數據局,工信部,中汽協,長城證券研究院 行業投資策略 長城證券20 請參考最后一頁評級說明及重要聲明 3. 材料材料:供需結構性緊缺供需結構性緊缺 3.1 正極材料正極材料:三元三元、鐵鋰鐵鋰呈現呈現雙雙足鼎立足鼎立 磷酸鐵鋰磷酸鐵鋰: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中期確定性較強中期確定性較強 鐵鋰鐵鋰量價齊提升量價齊提升。 2021 年以來, 正極材料產量呈現快速增長, 根據百川盈孚的數據, 2021年 1-11 月,我國鐵鋰產量高達 36.37 萬噸,同比增長 218.62%。此外受益于鐵鋰熱門車型的迭出, 鐵鋰需求量的火熱帶動了正極價格的提升,
74、1 月至 12 月, 鐵鋰正極價格從 3.85萬元/噸上漲到了 10.3 萬元/噸,漲幅達到 167.53%。 圖圖 12:2020-2021 年磷酸鐵鋰產量對比(萬噸)年磷酸鐵鋰產量對比(萬噸) 圖圖 13:2021 年磷酸鐵鋰正極價格變動(萬元年磷酸鐵鋰正極價格變動(萬元/噸)噸) 資料來源:百川盈孚,長城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WIND,長城證券研究院 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新玩家不斷涌現新玩家不斷涌現。根據 GGII 的統計,2020 年,德方納米、湖南裕能、國軒高科、貝特瑞、湖北萬潤 5 家企業占據了我國磷酸鐵鋰材料產量的前五,CR5 占比達 76%,較 2019
75、 的 CR5 提升 13pcts,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鐵鋰正極市場的火爆帶動了上游磷化工材料需求的火熱,以川發龍蟒、川恒股份、興發集團、新洋豐依為主傳統磷化工企業借助鋰礦資源的優勢開始紛紛布局磷酸鐵鋰。 圖圖 14:2019 年磷酸鐵鋰市場競爭格局年磷酸鐵鋰市場競爭格局 圖圖 15:2020 年磷酸鐵鋰市場競爭格局年磷酸鐵鋰市場競爭格局 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2020-012020-032020-052020-072020-092020-112021-012021-032021-052021-072021-092021-110.002.00
76、4.006.008.0010.0012.002021-012021-022021-032021-042021-052021-062021-072021-082021-092021-102021-112021-12德方納米德方納米, 29%貝特瑞貝特瑞, 15%湖南裕湖南裕能能, 10%北大先行北大先行, 5%安達科技安達科技, 4%斯特蘭斯特蘭, 3%其他其他, 34%德方納米貝特瑞湖南裕能北大先行安達科技斯特蘭其他德方納米德方納米, 20%湖南裕能湖南裕能, 15%國軒高科國軒高科, 15%貝瑞特貝瑞特, 14%湖北萬潤湖北萬潤, 12%比亞迪比亞迪, 7%其他其他, 17%德方納米湖南裕能
77、國軒高科貝瑞特湖北萬潤比亞迪其他 行業投資策略 長城證券21 請參考最后一頁評級說明及重要聲明 資料來源:GGII,長城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GGII,長城證券研究院 三元三元:高鎳加速滲透,高鎳加速滲透,競爭格局有望重鑄競爭格局有望重鑄 成本差異性小,競爭格局分散成本差異性小,競爭格局分散。5 系三元材料因其安全性高和性價比好,目前在三元正極中占據主流地位。根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鑫欏資訊的統計,2020 年 5 系三元材料產量占比為 53%;6 系三元材料產量占比為 20%;8 系三元材料產量占比為 22%。不同于其他電池材料,行業內直接原材料采購在生產成本上占比普遍高達 85%左
78、右,當前 5 系三元生產工藝較為成熟,各廠商生產技術、設備差異性不明顯,行業內競爭格局呈現分散的態勢, 競爭較為激烈。 根據高工鋰電的數據, 2020 年, 容百鋰電、 天津巴莫、長遠鋰科、當升科技和杉杉能源分別位列國內三元正極出貨量的前五,CR5 市占率達到 52%,較 19 年上升 2pct。 表表 9:長遠鋰科生產成本構成長遠鋰科生產成本構成 項目項目 2020 年度年度 2019 年度年度 2018 年度年度 直接材料 91.04% 92.75% 93.03% 能源動力 3.64% 3.64% 3.38% 人工 0.96% 0.96% 0.93% 制造費用 3.94% 2.65% 2.
79、67% 運輸費 0.42% - - 資料來源:公司招股書,長城證券研究院 圖圖 16:2019 年三元市場競爭格局年三元市場競爭格局 圖圖 17:2020 年三元市場競爭格局年三元市場競爭格局 資料來源:GGII,長城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GGII,長城證券研究院 高鎳車型陸續推出,高鎳車型陸續推出,高鎳三元高鎳三元滲透滲透率進一步提升率進一步提升。隨著電動車對續航里程的要求越來越高,車企陸續推出搭載高鎳三元的車型,在 2021 年 4 月上海舉辦的國際車展上,有超過40 款搭載高鎳三元的車型亮相,其中大眾 MEB 平臺車型、寶馬 iX 系列、奔馳 EQ 系列紛紛選擇了高鎳三元路線。2020
80、年高鎳三元滲透率提升較為明顯,根據根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鑫欏資訊的統計,2020 年我國 8 三元材料占比達 22%,較 19 年上升了約 11pct。 榮百科技, 12%長遠鋰科, 10%振華新材, 10%夏鎢新能, 9%天津巴莫, 9%其他, 50%榮百科技長遠鋰科振華新材夏鎢新能天津巴莫其他榮百科技, 14%天津巴莫, 11%長遠理科, 10%當升科技, 9%杉杉股份, 8%其他, 48%榮百科技天津巴莫長遠理科當升科技杉杉股份其他 行業投資策略 長城證券22 請參考最后一頁評級說明及重要聲明 圖圖 18:2019 年三元正極產量格局年三元正極產量格局 圖圖 19:2020 年
81、三元正極產量格局年三元正極產量格局 資料來源: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長城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長城證券研究院 高鎳三元高鎳三元是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是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在三元材料各元素中,鎳用于提升容量,鈷主要用于穩定結構, 錳/鋁用來改善材料的導電性。 目前三元材料能量密度的提升主要有兩條途徑:1)無鈷化提升材料克容量 2)單晶化提升材料電壓。相較于中低鎳三元材料,高鎳三元材料在性能優勢較為明顯,能有效解決未來電動車對高里程數的要求,一定程度上減少單 Wh 電池成本,因此我們認為高鎳三元未來將是三元材料發展的主要方向。 表表 10:不同三元材料參數對比不同三
82、元材料參數對比 項目項目 NCM333 NCM523 NCM622 NCM811 NCA 電池模組能量密度 150Wh/kg 165 Wh/kg 180 Wh/kg 200Wh/kg 200 Wh/kg 安全性 良好 較好 較好 達標 達標 瓦時成本 高 低 中 低 低 優點 倍率性能好 安全性好 綜合性能好 工藝成熟 容量相 對較高 容量高、循環性能較好 容量高 倍率性能好 缺點 能量密度低 成本較高 能量密度低 成本較高 工藝復雜 加工難度大 工藝復雜 加工難度大 電池產品相關影響 安全性較好,但容量較低且成本較高,目前用量較少 性能、成本、量產性上有較好平衡,廣泛用于數碼和車用電池 能量
83、密度較高但成本較高, 應用于高端車用電池 具有最高的能量密度、較低的綜合成本,對電池企業的生產技術和設備要求較高,用于高端車用電池 資料來源:容百科技招股說明書,長城證券研究院 高鎳三元技術壁壘較高,生產設備、技術差異性有望顯現。高鎳三元技術壁壘較高,生產設備、技術差異性有望顯現。與 5 系三元相比,高鎳正極為提高結構穩定性與熱穩定性,對配方、制作工藝要求較高,需要氧氣氛圍燒結、離子水洗滌。各廠商對濕度、溫度、一次合格率的控制差異性較大。此外高鎳三元鈷使用量較少,以 NCM811 為例,其鈷含量僅為 6.6%,能大幅減少對鈷資源的依賴,顯著降低電池成本。我們認為隨著高鎳三元滲透率的不斷提升,頭
84、部企業的技術、成本優勢有望充分體現,未來三元格局有望重塑。 5系系, 61.5%6系系, 18.5%NCA, 1.7%3系系, 7.3%8系系, 11.0%5系6系NCA3系8系5系系, 53%6系系, 20%NCA, 1%3系系, 4%8系系, 22%5系6系NCA3系8系 行業投資策略 長城證券23 請參考最后一頁評級說明及重要聲明 圖圖 20:高鎳三元與常規三元材料制作工藝差異高鎳三元與常規三元材料制作工藝差異 資料來源:長遠鋰科公司招股書,長城證券研究院 表表 11:不同三元材料元素占比及主要原材料價格變動情況不同三元材料元素占比及主要原材料價格變動情況 主要元素占比主要元素占比 三元
85、正極材料 鈷含量 鎳含量 錳含量 單 GWh 動力電池所需鈷(噸) 單 GWh 動力電池所需三元正極材料(噸) NCM523 12.20% 30.00% 16.70% 244 2000 NCM622 12.10% 36.30% 11.30% 218 1800 NCM811 6.60% 47.50% 5.50% 99 1500 原材料價格變動(萬元原材料價格變動(萬元/噸)噸) 原材料 2020 年度 2019 年度 2018 年度 價格 變動比例 價格 變動比例 價格 硫酸鎳 2.24 0.89% 2.22 0.84% 2.2 硫酸鈷 4.46 -2.98% 4.6 -46.91% 8.66
86、四氧化三鈷 17.11 9.86% 15.57 -46.15% 28.92 鎳豆 9.61 10.00% 8.73 -4.82% 9.17 硫酸錳 0.43 -15.21% 0.51 0.62% 0.51 資料來源:榮百科技官網,長遠鋰科招股說明書,長城證券研究院 未來未來供需供需展望展望: 2025 年全球年全球正極材料需求有望達正極材料需求有望達接近接近 300 萬噸。萬噸??紤]到當前磷酸鐵鋰性價比優勢凸顯,全球鐵鋰車型正逐步放量,我們假設到 2025 年,海外三元/鐵鋰裝車量占比為 6:4,國內三元/鐵鋰裝車量占比為 5:5,單 GWh 動力電池對應 2350 噸磷酸鐵鋰和 1650 噸
87、三元材料。 經測算, 到 2025 年, 全球磷酸鐵鋰和三元材料需求分別有望達到 162.5 萬噸和 137.4萬噸。 行業投資策略 長城證券24 請參考最后一頁評級說明及重要聲明 表表 12:正極材料測算正極材料測算 2020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國內:國內: 中國電動車銷量(萬輛) 136.7 355.6 529.2 710.2 940.3 1259.6 磷酸鐵鋰動力電池裝機量 21.7 83.6 136.3 195.6 270.9 379.0 三元動力電池裝機量(GWh) 41.9 90.6 136.3 187.9 260.3 364.2 國內動力
88、電池需求總計(GWh) 63.6 174.2 272.5 383.5 531.2 743.2 YOY 174.1% 56.4% 40.7% 38.5% 39.9% 磷酸鐵鋰需求(萬噸) 5.1 19.7 32.0 46.0 63.7 89.1 三元材料需求(萬噸) 6.9 15.0 22.5 31.0 43.0 60.1 海外:海外: 美國+其他國家電動車銷量(萬輛) 52.8 86.0 172.6 291.1 465.7 608.1 歐洲電動車銷量(萬輛) 137.2 219.5 307.3 414.9 539.4 620.3 磷酸鐵鋰動力電池裝機量(GWh) 35.3 60.8 102.8
89、 161.3 242.7 312.3 三元動力電池裝機量(GWh) 53.0 91.1 154.2 241.9 364.0 468.5 海外動力電池需求總計(GWh) 88.4 151.9 257.1 403.2 606.7 780.8 YOY 71.9% 69.2% 56.9% 50.5% 28.7% 磷酸鐵鋰需求(萬噸) 8.3 14.3 24.2 37.9 57.0 73.4 三元材料需求(萬噸) 8.7 15.0 25.4 39.9 60.1 77.3 全球磷酸鐵鋰需求全球磷酸鐵鋰需求(萬噸)(萬噸) 13.4 33.9 56.2 83.9 120.7 162.5 YOY 153.2%
90、 65.6% 49.3% 43.9% 34.6% 全球三元材料需求全球三元材料需求(萬噸)(萬噸) 15.7 30.0 47.9 70.9 103.0 137.4 YOY 91.6% 59.8% 48.0% 45.2% 33.4% 資料來源:GGII,長城證券研究院 3.2 負極材料負極材料:布局石墨化產能企業值得關注布局石墨化產能企業值得關注 能耗雙控政策縮緊,能耗雙控政策縮緊,負極材料價格負極材料價格上漲迅速上漲迅速。2021 年上半年,我國多省出現能耗雙控目標預警,云南、內蒙古、四川、河北等多省相繼出臺限電、停產措施。作為石墨化產能大省, 內蒙古占據了國內近 40%的石墨化產能, 根據鑫
91、欏資訊統計, 截止到 2021 年 9 月,國內負極材料石墨化產能在 82 萬噸,較年初僅增加 12 萬噸。2021 年以來內蒙古進一步縮緊了負極行業的用電政策,石墨化企業限電比例進一步擴大。3 月內蒙古發改委工信廳發布的關于調整部分行業電價政策和電力市場交易政策的通知中提到石墨化企業不再執行優先電力交易政策,此外,7 月內蒙工信廳發布的關于明確蒙西地區電力交易市場價格浮動上限并調整部分行業市場交易政策相關事宜的通知中提到石墨化企業 2021 年 8 月開始不再參與火電企業掛牌交易,可以根據企業用電量情況選擇參與相應的協商或競價交易,同時 2022 年 1 月起蒙西地區開始執行高峰期限電要求,
92、將嚴格控制高能耗企業的用電時間。受制于石墨化企業的限電停產,2021 年以來石墨化加工費用持續走高進而推動了石墨價格的大幅上漲,短期來看供需緊張態勢仍將持續。 行業投資策略 長城證券25 請參考最后一頁評級說明及重要聲明 圖圖 21:2021 年年 1-8 月國內負極石墨化產能分布月國內負極石墨化產能分布 圖圖 22:2021 年負極石墨價格走勢(萬元年負極石墨價格走勢(萬元/噸)噸) 資料來源:鑫欏資訊,長城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WIND,長城證券研究院 石墨化成本占比高石墨化成本占比高,石墨化自供,石墨化自供成盈利關鍵成盈利關鍵。負極材料生產中,石墨化加工是人造石墨制造中的關鍵環節,其費用
93、占生產總成本的 50%以上。石墨化過程中,由于需要使用高溫熱處理對原子重排及結構轉變提供能量,石墨化加工需要消耗大量電力,根據山河智能公告,傳統艾奇遜法、廂式裝爐法和連續石墨爐法的耗電約為 10000-12000、7000-8000和 5500kWh/噸。以尚太科技為例,100石墨化自供率下,負極材料電費 2018-2020 年在其成本中占比約為 28-29。能耗雙控政策下,短期內石墨化加工供需緊張態勢將持續,石墨化自供比例的提升將為負極材料企業帶來較大的降本空間。 表表 13:石墨化加工在生產成本中比重大石墨化加工在生產成本中比重大 項項目目 2019 2020 費用(萬元) 占比 費用(萬
94、元) 占比 直接材料 94,770.27 42.5% 98,915.79 39.6% 加工費 110,732.75 49.6% 128,038.08 51.2% 直接人工 3,616.67 1.6% 4,549.58 1.8% 制造費用 14,131.82 6.3% 18,473.28 7.4% 小計 223,251.51 100.0% 249,976.72 100.0% 資料來源:璞泰來2020年度報告,長城證券研究院 “兩高”項目審批標準縮緊“兩高”項目審批標準縮緊,布局負極石墨化企業值得關注布局負極石墨化企業值得關注。2021 年 9 月 16 日,國家發改委印發的完善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
95、雙控制度方案明確強調對新增能耗 5 萬噸標準煤及以上的“兩高”項目,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對照能效水平、環保要求、產業政策、相關規劃等要求加強窗口指導;對新增能耗 5 萬噸標準煤以下的“兩高”項目,各地區根據能耗雙控目標任務加強管理,嚴格把關。根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標準煤耗數據,2020 年全國供電標準煤耗 305.5 克/kwh,我們測算出 5 萬噸標準煤能耗相當于 1.64億度電,以傳統艾奇遜法耗電量計算,對應 1.36 萬噸石墨化產能。2021 年以來,以璞泰來、杉杉股份、凱金能源、中科電氣、尚太科技、翔豐華為代表的負極頭部企業加速擴產石墨化產能及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石墨化產能優勢明顯
96、。我們認為在“兩高”項目審批標準進一步縮緊的背景下,提前布局負極石墨化的頭部企業成本、石墨化產能優勢有望得到進一步凸顯。 內蒙古內蒙古, 39%山西山西, 11%四川四川, 11%河北河北, 7%其他其他, 32%內蒙古山西四川河北其他15,00025,00035,00045,00055,00065,00075,0002021-012021-022021-032021-042021-052021-062021-072021-082021-092021-102021-112021-12負極材料:中端人造石墨負極材料:高端人造石墨負極材料:低端人造石墨 行業投資策略 長城證券26 請參考最后一頁評
97、級說明及重要聲明 表表 14:主要負極材料企業產能布局主要負極材料企業產能布局 企企業業 產品產品 產能(萬噸)產能(萬噸) 2020 2021E 2022E 2023E 璞泰來 石墨化 6 11 15 20 負極材料 8 13 18 25 杉杉股份 石墨化 5.4 5.4 8 10.6 負極材料 12 12 15 18 中科電氣 石墨化 3.5 9.5 14 18 負極材料 5.2 10 20 24 尚太科技 石墨化 3.8 3.8 3.8 3.8 負極材料 3.1 3.1 6.6 10.1 翔豐華 石墨化 0.3 0.3 0.3 0.3 負極材料 3 4.5 6 9 合計 資料來源:GGI
98、I,高工鋰電,長城證券研究院 2025 年年負極材料負極材料需求有望達到需求有望達到 198.12 萬噸。萬噸。 我們假設單 GWh 動力電池對應 1300 噸負極材料,石墨化加工收得率為 90%,2021-2023 年行業開工率為 70%。經測算,我們預計到2025 年全球負極材料需求有望達到 198.12 萬噸,未來三年石墨化加工供需平衡將進一步縮緊。 表表 15:石墨化加工供需進一步縮緊石墨化加工供需進一步縮緊 2020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國內: 中國電動車銷量(萬輛) 136.70 355.60 529.20 710.21 940.26 125
99、9.62 國內動力電池需求總計(GWh) 63.57 174.24 272.54 383.51 531.25 743.18 YOY 174.12% 56.41% 40.72% 38.52% 39.89% 國內負極材料需求(萬噸) 8.26 22.65 35.43 49.86 69.06 96.61 海外: 美國+其他國家電動車銷量(萬輛) 52.80 86.00 172.61 291.09 465.73 608.15 歐洲電動車銷量(萬輛) 137.20 219.52 307.33 414.89 539.36 620.26 海外動力電池需求總計(GWh) 88.35 151.90 257.06
100、 403.21 606.74 780.83 YOY 71.93% 69.23% 56.85% 50.48% 28.69% 海外負極材料需求(萬噸) 11.49 19.75 33.42 52.42 78.88 101.51 全球負極材料需求(萬噸) 19.75 42.40 68.85 102.27 147.94 198.12 YOY 114.69% 62.38% 48.55% 44.65% 33.92% 石墨化產能(萬噸) 69.5 82.00 120.00 152.00 行業開工率 70% 70% 70% 石墨化有效產能(萬噸) 57.40 84.00 106.40 石墨化收得量(90%收得率
101、) 51.66 75.6 95.76 供需缺口(萬噸) 9.26 6.75 -6.51 資料來源:鑫欏鋰電,GGII,長城證券研究院 注:供需差值為正數代表產能大于需求 3.3 隔膜隔膜:市場格局集中市場格局集中 2023 年供需偏緊年供需偏緊 行業投資策略 長城證券27 請參考最后一頁評級說明及重要聲明 頭部公司地位穩固,行業集中度高頭部公司地位穩固,行業集中度高。與鋰電池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三大材料行業相比,隔膜行業呈現出重資產、行業良品率較低、隔膜涂敷技術門檻高的三大特征。對于小型或新進入的隔膜企業,在生產設備調試與改進能力上,由于其企業規模和生產設備調試經驗上較為欠缺,降本增效能
102、力有限,難以與行業內龍頭企業進行競爭。根據高工鋰電的數據,2021 上半年我國鋰電隔膜 CR6 企業市場占比為 78%,較 2020 年下降2.3pct; CR3 市場占比為 62.3%, 較 2020 年提升 0.6pct, 總體來看行業頭部公司地位穩固,行業集中度維持在高位。 圖圖 23:2020-2021H1 隔膜市場集中度情況隔膜市場集中度情況 圖圖 24:2020 年濕法隔膜市場格局年濕法隔膜市場格局 資料來源:GGII,長城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GGII,長城證券研究院 2023 年全球年全球濕法隔膜濕法隔膜需求量有望達到需求量有望達到 150.64 億平方米億平方米,供需端進一步
103、縮緊,供需端進一步縮緊。我們結合當前隔膜行業情況進行如下假設:1)單 GWh 鋰電池對應 1750 萬平方米隔膜;2)濕法隔膜成品收得率為 85%;3)到 2023 年,全球濕法隔膜占比為 81%。經測算,我們預計到2023 年,全球鋰電濕法隔膜需求有望達到 150.64 億平方米,未來三年濕法隔膜供需端進一步縮緊。 表表 16: 2021-2023 全球濕法隔膜需求測算全球濕法隔膜需求測算 2020 2021E 2022E 2023E 單 GWh 隔膜耗量 1750 1750 1750 1750 國內:國內: 中國電動車銷量(萬輛) 136.70 355.60 529.20 710.21 國
104、內動力電池需求總計(GWh) 63.57 174.24 272.54 383.51 YOY 174.12% 56.41% 40.72% 國內動力電池隔膜需求(億平方米) 11.12 30.49 47.69 67.12 海外:海外: 美國+其他地區電動車銷量(萬輛) 52.80 86.00 172.61 291.09 歐洲電動車銷量(萬輛) 137.20 219.52 307.33 414.89 海外動力電池需求總計(GWh) 88.35 151.90 257.06 403.21 YOY 71.93% 69.23% 56.85% 海外動力電池隔膜需求(億平方米) 15.46 26.58 44.9
105、9 70.56 全球動力電池隔膜需求(億平方米) 26.59 57.08 92.68 137.68 61.7%62.3%80.3%78.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20202021H1CR3CR6上海恩捷(含捷力、紐米), 44.9%星源材質, 19.5%中材科技(含中鋰), 18.0%河北金力, 8.5%滄州明珠, 1.8%其他, 7.3%上海恩捷(含捷力、紐米)星源材質中材科技(含中鋰)河北金力滄州明珠其他 行業投資策略 長城證券28 請參考最后一頁評級說明及重要聲明 2020 2021E 2022E 2023E 全
106、球消費電池隔膜需求(億平方米) 18.99 22.75 24.85 27.3 全球儲能電池隔膜需求(億平方米) 5.08 8.75 14.00 21.00 全球鋰電池隔膜需求(億平方米) 50.65 88.58 131.53 185.98 濕法隔膜需求占比 73% 75% 80% 81% 全球鋰電池濕法隔膜需求(億平方米) 36.97 66.43 105.22 150.64 濕法隔膜母卷產能(億平方米) 80.8 109.5 147.0 158.4 濕法隔膜成本收得率 85% 85% 85% 85% 濕法隔膜有效成品產能(億平方米) 68.7 93.0 125.0 134.7 供需缺口供需缺口
107、(億平方米)(億平方米) 31.71 26.60 19.73 -15.97 資料來源:GGII,長城證券研究院 注:供需差值為正數代表產能大于需求 3.4 電解液電解液:六氟磷酸鋰供需緊張態勢有望緩解:六氟磷酸鋰供需緊張態勢有望緩解 原材料原材料供需錯位供需錯位,電解液價格持續走高電解液價格持續走高。電解液作為鋰電池中的“血液” ,由溶質(以六氟磷酸鋰為主) 、溶劑和添加劑構成。從質量占比上看,電解液中溶劑占 80%-85%、溶質占 10%-12%、添加劑占 3%-5%;從成本占比上看,電解液成本中溶質占比 40-50%、溶劑占比約 30%、添加劑占比約 10-30%。2021 年以來,由于下
108、游電動車需求的火熱以及新產能投產較慢,六氟磷酸鋰價格持續走高,進一步帶動了電解液價格的快速增長。 圖圖 25:六氟磷酸鋰價格較六氟磷酸鋰價格較 2020 年底上漲了近年底上漲了近 4 倍倍 圖圖 26:電解液價格持續走高電解液價格持續走高 資料來源:WIND,長城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WIND,長城證券研究院 多家企業加速多家企業加速擴產擴產六氟磷酸鋰六氟磷酸鋰,供需緊張態勢有望改善供需緊張態勢有望改善。2020 年年底以來,多家企業相繼公布了六氟磷酸鋰的擴產計劃,未來三年設計總產能高達 26.29 萬噸,其中 2022 年新增產能達 5.3 萬噸,以多氟多、天賜材料、天機股份、永太科技為代表
109、的頭部企業正加速布局六氟磷酸鋰領域,打造原材料一體化布局。我們假設單 GWh 磷酸鐵鋰動力電池對應1400 噸電解液;單 GWh 三元動力電池對應 700 噸電解液;六氟磷酸鋰在電解液中占比為 12%。經測算,我們預計到 2023 年全球電解液需求達 118.69 萬噸,對應六氟磷酸鋰需求達 14.24 萬噸。 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2020-01-022020-03-022020-05-022020-07-022020-09-022020-11-022021-01-022021-03-022021-05-022021-07-022021-09-0
110、22021-11-02萬元/噸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2020-012020-032020-052020-072020-092020-112021-012021-032021-052021-072021-092021-11萬元/噸價格:電解液:高電壓:4.4V價格:電解液:磷酸鐵鋰價格:電解液:三元圓柱2.6Ah 行業投資策略 長城證券29 請參考最后一頁評級說明及重要聲明 表表 17:未來三年六氟磷酸鋰供需測算未來三年六氟磷酸鋰供需測算 2020 2021E 2022E 2023E 國內:國內: 中國電動車銷量(萬輛) 136.70 355.60
111、 529.20 710.21 磷酸鐵鋰動力電池裝機量(GWh) 21.70 83.64 136.27 195.59 三元動力電池裝機量(GWh) 41.87 90.61 136.27 187.92 國內動力電池需求總計(GWh) 63.57 174.24 272.54 383.51 國內動力電池電解液需求(萬噸) 5.97 18.05 28.62 40.54 海外:海外: 美國+其他國家電動車銷量(萬輛) 52.80 86.00 172.61 291.09 歐洲電動車銷量(萬輛) 137.20 219.52 307.33 414.89 磷酸鐵鋰動力電池裝機量(GWh) 35.34 60.76
112、102.82 161.28 三元動力電池裝機量(GWh) 53.01 91.14 154.24 241.93 海外動力電池電解液需求(萬噸) 8.66 14.89 25.19 39.51 全球動力電池電解液需求(萬噸) 14.63 32.94 53.81 80.05 全球消費電池電解液需求(萬噸) 15.19 18.2 19.88 21.84 全球儲能電池電解液需求(萬噸) 4.06 7.00 11.20 16.80 全球電解液需求(萬噸) 33.88 58.14 84.89 118.69 六氟磷酸鋰占比 12% 12% 12% 12% 六氟磷酸鋰需求(萬噸) 4.07 6.98 10.19
113、14.24 六氟磷酸鋰有效產能(萬噸) 5.06 8.05 12.29 26.10 供需差值(萬噸) 1.00 1.07 2.10 11.85 資料來源:GGII,長城證券研究院 注:供需差值為正數代表產能大于需求 行業投資策略 長城證券30 請參考最后一頁評級說明及重要聲明 4. 投資建議投資建議 未來中美歐電動車市場將迎來共振,電動車市場將維持高景氣周期,我們預計 2021-2025年全球電動車 CAGR 約為 39.28%,2022-2023 年國內電動車銷量有望達到 529.2、710.2萬輛,海外電動車銷量有望達到 479.9、706 萬輛。從投資層面上看,建議關注以下兩條投資主線: 1)電池廠商,推薦打入全球供應鏈的磷酸鐵鋰頭部電池廠商寧德時代、億緯鋰能以及全球裝機量近兩年快速增長的電池廠商欣旺達。 2)電池材料廠商,推薦具備產能規?;瘍瀯莸母裟堫^恩捷股份以及產能迅速擴張的隔膜頭部企業星源材質;推薦有望受益電池結構新技術的正極頭部企業德方納米、當升科技、容百科技;推薦布局石墨化產能,規?;瘍瀯輲碛行Ы当镜呢摌O廠商璞泰來、中科電氣。推薦立足核心技術打造電解液一體化體系,打入全球供應鏈的電解液頭部企業新宙邦。 5.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政策落地不及預期,新能源市場競爭加劇,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產能消化風險嗎,系統性風險,國內外新能源汽車銷量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