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中國零售企業品類分析現狀調研與實施(2023)(35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中國零售企業品類分析現狀調研與實施(2023)(35頁).pdf(35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中國零售企業品類分析現狀調研與實施(中國零售企業品類分析現狀調研與實施(20232023)中國零售業供應鏈優化手冊中國零售業供應鏈優化手冊系列二系列二目錄目錄01調研背景02零售企業品類分析頂層設計03零售企業品類分析執行04零售企業品類分析數字化支持05零售企業品類分析挑戰與展望201 01 調研背景調研背景前言近年來,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與PwC(普華永道)持續開展了中國零售業企業供應鏈KPI研究。研究顯示,與歐美等國相比,我國供應鏈管理效率與水平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為此,從2020年起,CCFA計劃用8-10年的時間,基于零售商的七大供應鏈關鍵流程,梳理出一套符合我國零售企業特點的
2、供應鏈能力提升系列實施指引。2021年正式發布了打造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精準需求預測的供應鏈優化手冊。2022/23年,再次攜手PwC、Blue Yonder,調研走訪多家行業頭部企業,推出基于零售商現狀和展望的第二本優化手冊,名為2022中國零售企業品類分析現狀調研與實施。資料來源:Blue Yonder4資料來源:Wilson.M(2023),PwC study shows what consumers want for better in-store experiences,Chain Store Age,Editor-in-Chief,available at: 融合(Phygital)。
3、”其精髓在于通過現實和虛擬體驗的實時交互對接,給人們帶來虛實結合、穿越時空的活動空間和全新體驗。而對于零售商來說,在滿足消費期待的同時,維持一定程度的盈利率,也需要通過數字技術支持和持續優化。過去年的經驗表明,好的品類分析可以持續支持業務需求、減少庫存并提升營收和毛利率。5由品類分析對企業戰略進行解碼,結合行業變化可有效指導營銷與供應模式規劃及日常運營。本次調研意在了解零售企業品類分析現狀,探索提升方向中國零售行業品類分析現狀中國零售行業品類分析現狀調研背景調研背景信息收集信息收集調研目的調研目的調研對象調研對象調研內容調研內容通過數據統計及調研問卷分析,了解中國零售企業品類分析現狀品類分析現
4、狀,厘清業態間發展差異業態間發展差異,為企業品類分析提升方向提供參考提供參考主要針對覆蓋多種業態的零售企業(大中型超零售企業(大中型超市,社區便利店,專賣店及電商)市,社區便利店,專賣店及電商)為在同緯度間進行比較,問卷涉及品類分析頂品類分析頂層設計、執行、數字化支持及挑戰與展望層設計、執行、數字化支持及挑戰與展望四個維度的基本信息及標準化的數據收集企業現狀自評及2021年全年數據品類分析頂層設計:品類分析頂層設計:企業對品類分析定位及應起到的作用缺乏足夠認知,管理層級,職能權責設定等缺少清晰規劃品類分析執行:品類分析執行:缺少科學的體系建設(商品組合策略、選品、商品下架及價格管理),營銷及供
5、應端協同不充分品類分析數字化支持品類分析數字化支持:缺少專業的系統應用,數據完整性低,多數企業品類分析仍停留在對業務運營現狀的描述階段品類分析現狀品類分析現狀品類分析意義品類分析意義承接企業戰略及定位,為企業盈利模式轉變為企業盈利模式轉變,營銷和供應模式規劃及日常運營提供指導,有效構建企業中有效構建企業中長期盈利能力長期盈利能力6全渠道布局加劇同時經受疫情影響,零售行業市場變得更為復雜,品類分析可作為零售企業應對變化和風險的關鍵抓手20202020年年20212021年年20222022年年(YTDYTD)中國消費品同比增長前五品類28.927.49.810.812.011%11%13%202
6、0202125.5202214%-11%-5%線下增長率網上增長率線下零售額網上零售額中國零售品不同消費方式變化零售業線下消費受環境影響明顯,近3年線下零售額波動顯著疫情推動新零售業務持續發展,網上零售額保持10%以上的增速,由品類分析出發,規劃全渠道運營是零售企業的關鍵課題中國消費者在非必需品的消費上變得更為保守,偶然性消費變得更少越來越多消費者在近三年減少非必需品的支出,例如服裝,電子產品。零售企業需要精細的品類分析,洞悉市場變化辦公用辦公用品品6%日用品日用品6%糧油食糧油食品品5%化妝品化妝品8%飲料飲料7%金銀珠金銀珠寶寶35%飲料飲料25%煙酒煙酒24%化妝品化妝品21%辦公用辦公
7、用品品20%中西藥中西藥品品12%糧油食糧油食品品12%辦公用辦公用品品9%飲料飲料8%煙酒煙酒7%(萬億,%)(%)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普華永道分析7品類分析可助力零售企業聚焦活躍SKU數量,降低倉儲物流等成本,從而提升現金流,有效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活躍SKU數量(按業態)大中型超市品類結構更為復雜,精益的品類分析可以幫助企業聚焦活躍SKU,從而提高單品貢獻,提升企業盈利能力電商不受門店貨架制約,普遍SKU數量較其他業態更多12,2306948,5006,1004336,300大中型超市社區便利店專賣店-50.1%32,00030,700電商2.7%大中型超市 社區便利店2.3%專賣店電商1
8、.4%3.3%3.6%3.0%7.4%7.0%-39.1%零售企業整體品類分析領先企業倉儲物流成本占比(按業態)大中型超市多采用較為集中的倉儲物流網絡,倉儲物流成本占比最低;社區便利店與專賣店更為關注周邊客群的需求多樣性,供應網絡相對復雜;電商服務覆蓋的區域更為廣泛,倉儲物流成本最高品類分析領先的企業在各業態均能有效降低倉儲物流成本(中位數)品類分析領先企業:企業由獨立的品類分析部門嚴格依據企業制定的選品體系,考核制度等執行(中位數)8零售企業通過精細化品類分析有針對的提升主要品類商品的周轉天數,可顯著提高供應鏈資金效率,為企業經營提供保障45523466922582753整體非食品生鮮食品飲
9、料冷凍-50.7%-63.4%-41.4%零售企業整體品類分析領先企業食品飲料,非食品,冷凍因商品范圍廣泛可通過品類分析聚焦目標客群需求,提升庫存周轉生鮮因商品對保鮮要求高,零售企業在日常運營中會更為關注,品類分析提升效果不顯著大中型超市品類更為復雜,制定明確的品類規劃為企業提升庫存周轉的效果更為顯著經營不同品類的電商企業庫存周轉天數差異大(330天),分析中選取同類企業進行比較5431281342252110大中型超市社區便利店專賣店電商-22.4%零售企業庫存周轉天數(按品類)零售企業庫存周轉天數(按業態)(中位數)(中位數)品類分析領先企業:企業由獨立的品類分析部門嚴格依據企業制定的選品
10、體系,考核制度等執行9空間和品類分析的效益提升標桿自動化大幅減少人自動化大幅減少人員低價值的作業時員低價值的作業時間;更多時間專注間;更多時間專注于高價值的策略分于高價值的策略分析和優化析和優化減少缺貨減少缺貨改善毛利改善毛利增加營收增加營收(更快速的上架周期更快速的上架周期)提升勞動力提升勞動力效率效率減少庫存持減少庫存持有成本有成本基于門店冗余或積壓基于門店冗余或積壓庫存的調整減少每年庫存的調整減少每年節省節省一次性的庫一次性的庫存節省存節省實際更細顆粒度實際更細顆粒度的數據驅動更精的數據驅動更精準貨架陳列參數準貨架陳列參數指導供應鏈;而指導供應鏈;而非采用全局平均非采用全局平均商品陳列位
11、置的可視商品陳列位置的可視度及自動優化能力度及自動優化能力優化貨架庫存強大的分析優化能力,更有目標性和針對性的貨架分配更多數據驅動、更多數據驅動、策略性的門店庫策略性的門店庫循環優化調整循環優化調整 減少慢銷品的寬度和深度 基于商品實際流速科學合理安排貨架空間損益損益影響影響(年度年度)資產負債資產負債影響影響(一次性一次性)20%20%-50%50%1.0%1.0%8.0%8.0%不同程度不同程度5%5%-25%25%1.0%1.0%-4.0%4.0%50 50-300 BPS300 BPS基于實際績效確定基于實際績效確定上架品項和多少上架品項和多少為暢銷和高利潤商品提供更多機會(例如自有品
12、牌和高端品牌的策略應用于自動選品和空間分配邏輯)名詞釋義:損失和收益,指企業的利潤或虧損;:企業資金的取得為資產、企業資金的運用和存在狀況為負債數據來源:Blue Yonder全球客戶統計10本次品類分析調研關鍵發現/機會點關鍵管理體系建設不充分(如商品組合策略、選品、商品下架等)執行中考核缺少財務指標指導,且由于數據分析困難,分析頻次處于低頻狀態營銷及供應端協同不充分,未起到職能間聯動的作用零售企業應更深入的挖掘品類分析在企業經營及運營中的核心作用通過清晰的職責及管理層級設定,夯實品類為基礎的前臺利潤轉型策略,提升企業中長期盈利能力零售企業需要轉變傳統的數據分析觀念,更多關注品類分析,從科學
13、的數字化規劃開始選擇專業系統,逐步提升數據可獲得性,構建有針對的分析體系缺少專業的管理工具、清晰的流程以及專業人才是零售企業品類分析面對的主要挑戰新零售與全渠道的持續發展,如何通過品類分析更快的應對需求變化,有效優化內部資源是企業需要迫切提升的能力品類分析執行品類分析執行挑戰與展望挑戰與展望數字化支持數字化支持頂層設計頂層設計1102 02 零售企業品類分析頂層設計零售企業品類分析頂層設計從品類分析的作用可以看出,目前零售企業對品類分析的理解及重視程度不高。以品類分析為核心,科學的制定企業經營和業務運營規劃,才能更好的發揮其作用活活躍躍SKU 43%92%定位消費者保障業績外部高效協同提升供應
14、鏈效率優化內部資源51%40%12%零售企業品類分析成熟度自評零售企業品類分析成熟度自評6.97.96.4整體外資中資品類分析的概念引進以來已經逐步被各零售企業了解,但從企業認為的品類分析作用中可以看出,目前企業的認識不夠充分,應將其作為企業經營、業務運營的核心,才能更充分的發揮作用企業經營、業務運營的核心,才能更充分的發揮作用多數企業仍將定位消費者作為品類分析的主要作用,少數企業能少數企業能夠考慮對財務、內外部協調的作用夠考慮對財務、內外部協調的作用品類分析缺少財務指標衡量,將無法引導內外部聯動及清晰定位缺少財務指標衡量,將無法引導內外部聯動及清晰定位消費者消費者零售企業認為品類分析的作用零
15、售企業認為品類分析的作用13品類分析需要充足的市場信息及消費者偏好作為指引,但因外部信息獲取難,零售企業的品類層級設定及執行過程中往往都缺少了這個重要因素77%54%46%42%20%目標客群需求門店定位及形象價格帶覆蓋行業趨勢各品類銷售貢獻零售企業品類層級設定關注要素零售企業品類層級設定關注要素零售企業品類分析執行關注要零售企業品類分析執行關注要素素關注價格帶覆蓋而未結合行業趨勢及目標客群需求考量的品類層級設定,極易造成企業品類設定過于繁雜,陳舊與目標客群脫節品類設定過于繁雜,陳舊與目標客群脫節僅有少部分企業能夠綜合考量品類與渠道間的適配性目前企業對品類分析執行更多依賴品類自身的職責推動,內
16、部監控指引,因品類直接與消費者對接,缺少外部輸入的執行將無法缺少外部輸入的執行將無法應對多變市場趨勢及消費者需求變化應對多變市場趨勢及消費者需求變化且缺少清晰的職責及管理層級也容易造成跨職能協同困難73%51%46%29%27%明確的流程有KPI指標監控營銷及供應端協同清晰的職責及管理層級多變的市場指導14明確的職責設定,高層充分參與,清晰的決策機制,是品類分析有效執行的關鍵保障8%48%44%品類分析由采購負責未設置相關職責獨立的品類分析職責高流轉SKU/庫存SKU沒有獨立的職責79%有獨立的職責48%+30.3%組織內各層級(總部/區域/渠道/門店)對于品類的決策機制未形成統一的認識,缺少
17、統籌和一致規劃,將造成各門店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后端運營成本過高企業設定獨立的品類分析職責能夠更好的保障整體規劃的有效閉環及落地實施,有助于提高品類分析效率,降低庫存成本和供應鏈風險,其管理效果提升顯著51%設立了分層決策機制79%缺少分層決策機制+27.4%69%19%12%有明確的管理機制及高層參與有明確的管理機制,無高層參與無明確的管理機制高流轉SKU/庫存SKU品類分析職責設定品類分析職責設定品類分析決策機制品類分析決策機制1503 03 零售企業品類分析執行零售企業品類分析執行為應對復雜多變的消費者需求及市場變化,零售企業需要通過定期優化商品組合以實現提升運營效率,達成SKU規劃設定的
18、管理目標17可實現月度優化的多為社區便利店等商品SKU總量不大的企業,因多數企業缺少按品類/渠道的財務分析支撐,商品組合的高頻優化有一定困難部分專賣店因其定位明確,品類及SKU總量較小能夠做到在每次選品時進行全品類組合優化零售企業商品組合優化頻率零售企業商品組合優化頻率半數以上的企業已經意識到精簡品類及SKU在長期戰略發展的重要性,品類繁多導致管理效率低下,庫存成本居高,活躍SKU占比明顯低于其他企業提高商品組合優化頻率將直接影響企業SKU數量規劃落地,幫助企業更快應對市場變化零售企業零售企業SKU數量變化數量變化2020年V.S.2021年42%27%27%每季度每半年每月4%每次選品時42
19、%54%4%減少增加1718在商品組合策略管理中關鍵要素考量不全及關鍵部門參與不足,直接制約零售企業商品組合策略的目標實現及選品方案的多樣性調研顯示企業更多通過利潤貢獻及客群需求制定商品組合策略。未能充分結合商品自身屬性,并結合渠道適配對消費者有效觸達的影響品類分析對庫存管理及供應鏈的延展指導在多數企業中未得到釋放目前零售企業中門店/渠道的參與度不高,近7成的企業仍是采用總部統管的模式,其中因消費端需求信息獲取不暢,受制于供應鏈庫存壓力,僅半數的總部集權企業有意打造千店千面的特色零售網絡根據企業現狀設定總部與門店/渠道的管理層級將更好的幫助企業提升有效選品零售企業商品組合策略關注要素零售企業商
20、品組合策略關注要素零售企業選品實施現狀零售企業選品實施現狀73%品類的利潤貢獻目標客群需求商品屬性適配銷售渠道商品庫存結構商品供應穩定92%41%31%27%12%69%31%總部負責總部與門店/渠道協同負責具體設定具體設定50%33%17%品類占比及商品均不同品類占比同,商品不同品類占比及商品占比均相同87%13%18零售企業在選品及商品下架時缺少戰略目標、供應穩定及財務指標的有效指引及商品組合完整性的整體考量,將無法形成品類分析的有效閉環零售企業選品關注要素零售企業選品關注要素零售企業商品下架關注要素零售企業商品下架關注要素46%37%15%12%8%4%4%供應穩定渠道匹配商品屬性消費者
21、需求歷史經驗利潤貢獻公司戰略96%63%46%35%21%利潤貢獻客戶需求商品組合完整性供應穩定庫存周轉零售企業選品差異較大,關注要素的集中度不高,整體無超過50%占比的要素多數企業依歷史經驗按照消費者的需求進行選品,在過程缺少利潤貢獻與公司戰略的結合,易造成企業的經營活動與財務目標脫節與選品不同,大多數零售企業在商品下架時主要關注商品的利潤貢獻。未充分考慮商品組合完整性的下架行為,對企業經營利潤更具破壞性隨著國內供應鏈成熟度的逐步提升,因供應不穩定導致的商品下架占比最低19零售企業可以通過自有品牌提高消費者粘性,提升盈利能力,但目前多數業態的自有品牌占比不高且在構建過程中的缺少財務指標考量零
22、售企業自有品牌設定關注要素零售企業自有品牌設定關注要素零售企業自有品牌占比零售企業自有品牌占比(按SKU數量統計)零售企業基本一致認為客戶需求是自有品牌設定時的最關鍵要素,而缺乏整體、全維度的科學思考對管理成本的關注度不高,表明由采銷模式向產銷模式轉變過程中的風險尚未引起零售企業重視除電商外,零售企業整體自有品牌占比偏低,大中型超市因品類覆蓋最為廣泛在各業態中自有品牌提升空間最大相較而言電商因其天然特性,能夠更好的通過分析目標客群的需求設定自有品牌,其占比最高96%73%46%42%12%管理成本供應穩定性客戶需求利潤貢獻產研能力6%8%7%30%電商大中型超市專賣店社區便利店20在零售行業中
23、商品定價可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零售企業需通過價格管理體系的構建及定期跟蹤,確保定價合理通過調研了解到,目前零售企業的價格管理體系與財務脫節。企業簡單的依照品類角色,自身定位及同行定價出發,缺少整體的價格帶覆蓋及利潤貢獻考量,未能對業績目標達成提供保障含有生鮮的大中型超市和即食商品較多的社區便利店更多采用按天調價的措施,其中精細化程度更好的企業可通過一天多調的方式確保利潤最大,庫存最優專賣店與電商則更多采取月度或不定期的跟蹤調價措施價格管理體系構建關注要素價格管理體系構建關注要素零售企業價格調整頻率零售企業價格調整頻率(按最頻繁的品類)85%73%58%50%23%8%企業定位價格帶覆蓋客群定位
24、品類角色同行定價利潤貢獻61%15%13%11%不定期(按促銷/季節)每天一次每月每天多次21周期性的全面考核是及時掌握品類分析效果的必要條件,目前零售企業能夠依照自身特點設定固定的考核周期,但考核的全面性有待提升零售企業品類考核關注要素零售企業品類考核關注要素85%81%37%28%27%庫存周轉銷售貢獻利潤貢獻消費者相關自有品牌占比更多的企業在品類考核時關注簡單的財務指標,如銷售(銷售額、坪效/米效果)及利潤貢獻(毛利增長及毛利率)缺少與消費者相關(客單價、復購率等),自有品牌(毛利率,占比等)等指標的關聯,企業將無法制定行之有效的品類改善措施品類的復雜程度及企業關注要素直接決定考核頻率,
25、半數以上的企業依照市場趨勢為各品類設定不同的考核頻率,提升運營效率應對市場變化僅有部分專賣店及社區便利利店因SKU數量不多,能夠做到在選品時進行全品類考核零售企業品類考核頻率零售企業品類考核頻率55%21%19%5%因品類而異設定不同頻率每年/每半年全品類考核每季度/每月全品類考核每次選品時全品類考核22零售企業可通過品類分析解碼中長期戰略,協同營銷策略及日常運營落地實施,實現經營目標的達成品類分析與營銷端協同點品類分析與營銷端協同點(整體)品類分析與營銷端協同點品類分析與營銷端協同點(按業態)85%70%48%46%15%定位客群提高銷量明確商品賣點提升用戶粘性提升獲客能力提高客單價簡單的依
26、照目標客群、商品賣點設定品類容易造成品類繁雜、商品過多,導致復購率不高,從而加重企業日常運營難度,且對利潤貢獻無益多數企業未能有意識的通過精細化品類分析,制定商品組合及推廣策略,直接提升客單價,提高企業盈利能力由于品類覆蓋廣,用戶信息獲取困難等原因,目前多數大中型超市未通過品類分析有效定位客群,提升用戶粘性專賣店與社區便利店因其自身定位清晰,能夠更好的通過品類分析定位客群,明確商品賣點,提升獲客能力77%42%52%86%50%60%35%25%提升用戶粘性定位客群提高銷量明確商品賣點73%7%提高獲客能力提高可單價大中型超市社區便利店專賣店電商僅標注同維度中最高及最低分值23由品類分析的視角
27、關注庫存及成本的協同能提升階段現金流,零售企業應更多關注完美訂單及響應效率,打造與品類相協調的柔性供應體系品類分析與供應端協同點品類分析與供應端協同點(整體)品類分析與供應端協同點品類分析與供應端協同點(按業態)相較供應鏈的運營效率,零售企業更多關注品類分析對庫存及成本的指引。忽略完美訂單,響應效率等運營考量,不利于企業品類分析對供應鏈的指導落地,直接影響中長期盈利能力構建部分大中型超市自運營線上業務平臺,可通過規劃線上業務品類提升完美訂單及供應鏈響應效率電商的最終交付通常由第三方快遞完成,且通常品類較多由品類分析提升服務水平的空間不大72%60%62%63%80%86%25%庫存優化完美訂單
28、增加成本領先響應效率提升33%大中型超市專賣店電商社區便利店77%73%43%42%庫存優化成本領先完美訂單增加響應效率提升僅標注同維度中最高及最低分值24為應對不確定性,零售企業應依照品類分析結合自身特性設定庫存管理模式,避免因粗暴標準化而造成的高缺貨率門店/渠到第一時間掌握商品銷售情況,更多由門店/渠道決策的補貨機制其節奏更強調實時性。多為社區便利店、生鮮占比較大的大中型超市僅有少部分的專賣店因品類高度聚焦,可通過總部為各門店/渠道進行周期補貨經過一年疫情影響,零售企業紛紛通過提高商品儲備來避免缺貨,近9成企業缺貨率低于10%其中總部統一的周期補貨對快速的市場變化反應不及時,從而缺貨率10
29、%以上的企業主要集中在采用此種補貨策略的專賣店零售企業補貨機制零售企業補貨機制零售企業全品類缺貨率零售企業全品類缺貨率83%實時補貨17%周期補貨100%周期補貨84%16%周期補貨實時補貨69%8%23%總部與門店/渠道協同完成門店/渠道負責總部負責協同的補貨頻協同的補貨頻率率總部負責的補總部負責的補貨頻率貨頻率門店門店/渠道負責的補貨渠道負責的補貨頻率頻率46%42%12%低于5%處于5%10%高于10%2504 04 品類分析數字化支持品類分析數字化支持目前零售行業嚴重缺乏專業的品類系統,內部數據可獲得性差,外部市場數據與內部數據匹配性低,導致可用于品類分析的數據極少僅有4%的零售企業使
30、用專業的品類數字化工具。目前企業的數字化建設多圍繞財務,供應鏈開展,缺少品類分析應用通常品類分析相關系統僅為主數據管理,多數企業相關系統仍停留在滿足訂單執行階段數據的完整性及準確性是數據分析的關鍵要素。企業通過人工統計,分系統提取等形式收集的數據中,僅有8%的數據可直接用于品類的經營分析零售企業使用品類專業系統現狀零售企業使用品類專業系統現狀用于品類經營分析的數據占比用于品類經營分析的數據占比96%4%使用專業的品類系統無專業的品類系統8%92%直接用于品類分析用于其他分析以數據字段的分析用途統計27因缺乏專業系統,且數據完整性低直接導致零售企業品類分析在整體數據分析中占比最低,數字分析的應用
31、方向仍未突破傳統觀念54%訂單管理財務管理65%采購管理庫存管理品類分析46%38%15%零售企業數據分析應用現狀零售企業數據分析應用現狀零售企業品類數據分析能力現狀零售企業品類數據分析能力現狀11%9%80%可建模預測無數據分析僅能對現狀分析零售企業的數據分析仍主要用于財務、訂單等方面,并未用于指導品類決策企業需要更多結合外部數據有針對的建立品類分析體系,如從選品到商品下架,品類規劃及SKU規劃等零售企業更多的停留在針對現狀的報表分析。更有小規模,年限短的社區便利店未開展品類維度的數據分析受限于客群及市場數據獲取困難,9%可通過建模進行預測的企業主要集中在電商及線上業務占比較大的專賣店以數據
32、字段的分析用途統計28品類分析不僅僅需要自上而下的管理貫通,還需要能與業務和管理相匹配的數字化支持才能承載管理需求、從海量數據中探尋其背后的真正價值用戶可操作性強用戶可操作性強先進的計算模型先進的計算模型自動化結果輸出自動化結果輸出海量數據分析海量數據分析封閉過程管理封閉過程管理準確的決策建議準確的決策建議關鍵管理行為關鍵管理行為品類布局品類布局商品選品策略商品選品策略品類組合規劃品類組合規劃門店類型細分門店類型細分門店資源管控門店資源管控目標群體定位目標群體定位商品陳列商品陳列品類分析落地品類分析落地數字化承載與支持數字化承載與支持品類分析是零售業的經營語言,是企業戰略發展目標的具體表達,也
33、是保障目標實現、提升運轉效率核心動能,先進的數字化工品類分析是零售業的經營語言,是企業戰略發展目標的具體表達,也是保障目標實現、提升運轉效率核心動能,先進的數字化工具的增速賦能在當下零售變革的環境下愈發凸顯具的增速賦能在當下零售變革的環境下愈發凸顯企業戰略發展企業戰略發展門店運營執行門店運營執行企業的市場定位企業的發展方向轉型與變革管理職能規劃成本結構重組資源投入分配29店 1店3店 2門店/消費者群組細分持續的本地化選品優化調整按店群的陳列規劃模板按門店的自動陳列出圖千店千樣的陳列布局規劃市場市場渠道渠道渠道渠道大數據分析和洞察大數據分析和洞察品類決策的精準貫徹品類決策的精準貫徹實時響應和動
34、態調配實時響應和動態調配最小投入最佳回報最小投入最佳回報集成數字化集成數字化品類分析平臺品類分析平臺零供協同必要基礎零供協同必要基礎優秀的品類分析工具其價值會隨著品類分析水平的提升而放大,不僅僅體現在人力和規范,為企業的戰略執行、決策制定提供強有力的支撐群組3群組1群組2注:m指貨架節數,如1m為一節貨架;2m為二節貨架3005 05 零售企業品類分析挑戰與展望零售企業品類分析挑戰與展望品類分析領先企業更為重視先期規劃,跨職能協同及數字化等方面,其成熟度高于零售企業整體零售企業整體品類分析成熟度:零售企業整體品類分析成熟度:32領先企業品類分析成熟度:領先企業品類分析成熟度:8 8分分5.85
35、.8分分缺少高效的系統化運營及直觀的業務指標指引:缺少高效的系統化運營及直觀的業務指標指引:部分企業僅搭建了核心管理系統,缺少品類的專業管理系統應用缺少以品類分析為核心的指標體系構建,未形成以財務為基準,指導品類分析決策及行動的數字化支持品類分析的過程管控,數字化程度更高:品類分析的過程管控,數字化程度更高:領先企業數字化基礎更為堅實。選址、貨架管理等能夠通過專業系統高效完成,提升大數據處理的準確性及效率領先企業更多結合品類樹,產品生命周期等多維度構建商品的數字化指標體系品類分析的先期規劃意識更高:品類分析的先期規劃意識更高:調研發現,領先企業的組織職責分工明確且穩定,管理制度完善,考核機制及
36、指標完整領先企業均設有獨立的部門負責品類分析,且有清晰的匯報監督機制以品類分析貫穿業務的意識不足,無法實現閉環管理:以品類分析貫穿業務的意識不足,無法實現閉環管理:僅40%的企業能夠有意識的通過品類分析貫穿業務運營,提升跨職能協同,關鍵部門無法形成合力不利于企業商品力的構建更多通過品類分析實現跨職能高效協同,打造商品力:更多通過品類分析實現跨職能高效協同,打造商品力:100%的領先企業在品類分析時會綜合考慮企業內部的資源優化,確保職能部門能夠形成以商品為核心的業務運營、團隊管理缺乏管理機制,以快速調整替代先期規劃:缺乏管理機制,以快速調整替代先期規劃:大部分企業未通過獨立的品類分析部門引導企業
37、的品類規劃,缺乏完善的管理機制55%以上的企業以季度/月的高頻次指標跟蹤,進行品類績效回顧并作出相應調整,領先企業占比僅為25%品類分析領先企業:企業由獨立的品類分析部門嚴格依據企業制定的選品體系,考核制度等執行32挑戰:挑戰:缺少專業工具、管理機制有待完善及缺乏專業人才是目前零售企業品類分析面對的主要挑戰-20%30%80%商品數量過多關鍵部門職責變動大缺乏專業人才管理機制待完善數字化程度低77%58%42%38%31%經營時間經營時間1515年以上的企業年以上的企業,因其部門職責設置未能及時調整而對企業造成挑戰新興的互聯網式企業新興的互聯網式企業,因其快速試錯,快速調整的定位影響職責劃分,
38、對企業造成挑戰新零售擴張勢頭持續,全渠道業務場景覆蓋勢必增加零售企業品類分析的復雜度。零售企業應選擇專業的管理系統,構建品專業的管理系統,構建品類分析體系類分析體系,提升日常運營效率,為關鍵決策提供有效的數字支持零售企業需提升對品類分析的重視,以其為核心構建商品力需要完善的管理機制建立,如組織保障、監督機制、跨職能協同如組織保障、監督機制、跨職能協同機制等機制等品類分析貫穿企業經營活動的始終,營銷形式及供應方式的轉型升級也加大了既能理解業務運營全域又能通曉消費者需求發既能理解業務運營全域又能通曉消費者需求發展趨勢展趨勢的專業能力要求消費者越來越追求商品的多樣性及差異化,導致各品類的商品各品類的
39、商品推新速度加快,零售商品總量持續增加推新速度加快,零售商品總量持續增加,如何從中挑選適合零售企業售賣的商品,是關鍵難題零售企業在品類分析中面對的主要挑戰零售企業在品類分析中面對的主要挑戰33展望:展望:經調研發現,零售企業應將全渠道場景運營的思維貫穿品類分析,實現營銷端增效,內部資源優化及專業的數字化賦能“更快的對行業變化做出反應”“更好的觸達目標消費者的需求”“更高效的渠道管理,拓展新渠道,管理已有渠道。為不同渠道提供差異化的營銷策略,為企業增收增效”“更多平衡營銷端/供應端的資源,實現資源優化提升企業盈利能力”“更準確的數據企業運營數據分析,支持業務決策”77%62%58%73%27%零
40、售企業的品類分析需在消費者洞察和行業分析起始,就充分考慮目標客群的全場景需求,企業應加強:建立全渠道思維與品類分析的思考建立全渠道思維與品類分析的思考,如:品類構建時如何充分考慮,市場、渠道及消費者需求變化;品類考核的績效指標如何充分考慮符合行業發展規律等構建完善的線上線下一盤貨管理機制構建完善的線上線下一盤貨管理機制,如:終端的消費者及渠道信息應怎樣支持品類績效指標評估等明確市場調研明確市場調研/消費者洞察結果的運用方向消費者洞察結果的運用方向,如:往往企業的調研結果僅對部分項目有效,企業需制定可將行業分析與企業戰略設定充分結合的規劃方案全鏈路數字化實施及數據分析,支持全渠道運營全鏈路數字化
41、實施及數據分析,支持全渠道運營:全鏈路的系統化管理全鏈路的系統化管理是數據可獲得的保障,隨著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深入,企業應加強自身系統配置及系統間融合的能力零售企業需要構建符合自身現狀及發展的品類分析體系,品類分析體系,包含數據池,指標池,報表管理等內部資源優化的能力建設,提升全場景運營效率內部資源優化的能力建設,提升全場景運營效率:品類設置要充分考慮線上線下業務、營銷端及供應端的資源配置,以更好聚焦并減少溝通成本充分利用兩端的信息反饋,更好洞察市場34項目委員會項目委員會專家組成員專家組成員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供應鏈專業委員會編輯組成員編輯組成員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彭建真秘書長()田芮豐行業創新與發展部主任()普華永道商務咨詢:鐘曉揚ESG戰略主管合伙人()王喆ESG戰略總監()邱月明ESG戰略經理()Blue Yonder科技集團:王偉資深零售供應鏈轉型顧問()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