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2019年中國云計算行業研究報告(51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前瞻:2019年中國云計算行業研究報告(51頁).pdf(51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2019年 中國云計算行業研究報告 前瞻產業研究院出品 目目 錄錄 CONTENT 0101 0202 0303 0404 0505 云計算產業概述 云計算產業現狀 云計算典型應用領域 云計算典型企業分析 云計算產業發展趨勢 01 云計算云計算產業概述產業概述 1.1 云計算定義 1.2 云計算發展歷程 1.3 云計算服務模式 1.4 云計算部署模式 1.5 云計算產業鏈 1.1 云計算定義 現階段,云計算的概念被大眾廣為接受的是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的定義:云計算是一 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模式,用戶可通過其提供的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網絡訪問,進入可配置的計算 資源共享池(資源包括
2、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軟件,服務等),這些資源能夠被快速提供,同時 實現管理成本或與服務供應商交互的最小化。云計算有五大基本特征、三種服務模式和三大部署方式。 基本特征基本特征 服務模式服務模式 部署部署方式方式 廣泛網絡接入快速彈性伸縮計費服務方式按需自助服務資源池化共享 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PaaS(平臺即服務)SaaS(軟件即服務) 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 云云計算五計算五大大特征、三特征、三種服務模式和三大部署方式種服務模式和三大部署方式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1.2 中國云計算發展歷程 中國云計算始于2007年,先后經歷了市場導入階段、成長階段、成熟階段等。目前中國云計算
3、產業的 發展落后于美國5年左右,正處于廣泛應用階段。 中美云計算產業發展歷程對比中美云計算產業發展歷程對比 2005年 概念興起 2005-2009年 技術驅動 2008-2010年 用戶廣泛采用 2010年至今 企業到公眾 2007-2009年 學習美國 2009-2012年 政策驅動 2013-2015年 云服務落地 2015-2018年 用戶廣泛采用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1.3 云計算三種服務模式 根據服務模式的不同云計算可以分為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PaaS(平臺即服務)和SaaS(軟件即服務)。 IaaS IaaS 通過Internet為用戶提供基礎資源服務和業務快速
4、部署能力;IaaS服務模式下消費者掌控操作系統、存儲 空間、已部署的應用程序及網絡組件(如防火墻、負載平衡器等),但并不掌控云基礎架構。 PaaS PaaS 是構建在基礎設施之上的軟件研發平臺;PaaS服務模式下消費者使用主機操作應用程序,但并不掌控操作 系統、硬件或運作的網絡基礎架構。 SaaS SaaS 是一種通過Internet提供軟件的模式:消費者使用應用程序,但不掌握操作系統、硬件或者網絡基礎架 構。IaaSPaaSSaaS Applications Data Runtime Middleware O/S Virtualization Servers Storage Networki
5、ng Applications Data Runtime Middleware O/S Virtualization Servers Storage Networking Applications Data Runtime Middleware O/S Virtualization Servers Storage Networking 用 戶 負 責 管 理 用 戶 負 責 管 理 賣 家 負 責 管 理 賣 家 負 責 管 理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1.4 云計算部署模式 云計算擁有三大部署模式,分別是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公有公有云:云:云服務可被任意云服務客戶使用,且自愿被云
6、服務提供者控制的一種云部署模型。 私有私有云:云:云服務僅被一個云服務客戶使用,且資源被該云服務客戶控制的一類云部署模型。私有云可 由云服務客戶自身或第三方擁有、管理和運營。 混合混合云:云:是上述兩種云計算部署模式的混合體。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1.5 云計算產業鏈 按照產業結構來看,云計算產業鏈可以分為上游核心硬件(芯片:CPU、內存等)、中游IT基礎設備 (服務器、存儲設備、網絡設備等)以及下游云生態(基礎平臺、云原生應用等)三部分。 資料來源: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國云中國云計算產業鏈結構圖計算產業鏈結構圖 上游核上游核 心硬件心硬件 芯片:CPU、內存
7、中游中游IT 基礎基礎 設備設備 下游云下游云 生態生態 內存 云集成服務 云解決方案 云服務/平臺 云外包/IT咨詢 PaaS運營 運營服務 IaaS運營 SaaS運營 服務器 路由器 存儲 網關 交換機 防火墻 用戶用戶 政府云、交通 云、金融云等 設備設備 智能手機、電 腦、物聯網感 知終端等 02 云云計算產業現狀計算產業現狀 2.1 云計算產業市場環境 2.2 云計算產業市場現狀 2.3 云計算細分市場現狀 2.4 云計算產業競爭格局 2.1 云計算產業政策環境 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將使得全球經濟格局重新洗牌,而云計算作為數據化和智能化的基礎設施, 正是抓住這輪機遇的重要內容
8、。 2015年是中國云計算政策元年,國務院先后出臺了三項與云計算密切相關的政策文件,分別從產業發展、行 業推廣、應用基礎、安全管理等多重要環節進行調控。 2018年,工信部對企業上云做出計劃性指南,實現從科研成果到產業化落地實施到進一步研發的效益閉環。 20152015- -20192019年國家層面云計算政策匯總(一)年國家層面云計算政策匯總(一)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1 云計算產業政策環境 20152015- -20192019年國家層面云計算政策匯總(二)年國家層面云計算政策匯總(二)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2.1 云計算產業市場規模 近年來,在政府和產業的雙重
9、推動下,中國云計算產業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快上云的步伐。在云計 算加速落地的市場需求的推動下,我國云計算市場開始進入行業云時代。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2018年中國云計算產業市場規模達到962.8億元,同比增長39.2%。 20152015- -20192019年中國云計算產業規模及增長率情況(單位:億元,年中國云計算產業規模及增長率情況(單位:億元,% %) 387.3 514.9 691.6 962.8 1312.5 29.1% 32.9% 34.3% 39.2% 36.3%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0 200 400 60
10、0 800 1000 1200 1400 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E 市場規模(億元)同比增長(%) 資料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2.2 云計算使用率情況 20182018年中國云計算使用率情況(單位:年中國云計算使用率情況(單位:% %) 沒有云計算應用, 41.4% 公有云, 36.4% 私有云, 14.1% 混合云, 8.1% 其他,58.6% 資料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2018年中國企業應用云計算的比例達到58.6%。其中采用公有云的比例達到 36.4%,采用私有云的比例達到14.1%
11、,采用混合云的比例達到8.1%。 2.2.3 云安全需求情況 2018年,行業出現更多針對云管理平臺、工作負載和企業SaaS應用的攻擊。各安全企業紛紛布局云安 全防線,切實提供云服務安全應用,保護包含用戶信息的應用及服務免予侵擾。 根據賽迪統計,2018年,中國云安全服務市場規模達到37.8億元,同比2017年增長44.8%,中國云安全 服務市場處于爆發式增長階段。 20142014- -20212021年中國云安全服務市場規模及預測(單位:億元,年中國云安全服務市場規模及預測(單位:億元,% %) 9.8 12.8 18.2 26.1 37.8 55.1 80.0 115.7 30.6% 4
12、2.2% 43.4% 44.8% 45.8% 45.2% 44.6%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E2020E2021E 市場規模(億元)同比增長(%) 資料來源:賽迪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3.1 公有云市場保持高速增長 20162016- -20222022年中國公有云市場規模及增長率情況(單位:億元,年中國公有云市場規模及增長率情況(單位:億元,% %) 170.1 264.8 437.4 668.3 949.6 1297
13、.8 1731.3 55.7% 65.2% 52.8% 42.1% 36.7% 33.4% 0% 10% 20% 30% 40% 50% 60% 7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E2020E2021E2022E 市場規模(億元)同比增長(%) 資料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公有云市場方面,互聯網企業需求保持高速增長,傳統企業上云進程加快,拉動了公有云市場規??焖僭鲩L。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2018年中國公有云市場規模達到437.4億元,同比增長65.2%;預
14、計2019-2022年 仍將處于快速增長階段,到2022年中國公有云市場規模將達到1731.3億元。 2.3.1 中國公有云市場以IaaS為主 在公有云細分市場中,IaaS增長最為迅速,市場規模由2014年的26.2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270.4億元, 占公有云市場比重也由37%大幅提升至62%。 20142014- -20182018年中國公有云細分市場規模(單位:億元)年中國公有云細分市場規模(單位:億元) 26.2 42 87.4 148.7 270.4 3.8 5.2 7.6 11.6 21.8 40.2 55.3 75.1 104.5 145.2 0 50 100 150 200
15、250 300 350 400 450 500 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 IaaSPaaSSaaS 37% 41% 51% 56% 62% 5% 5% 4% 4% 5% 57% 54% 44% 39% 33%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 IaaSPaaSSaaS 20142014- -20182018年中國公有云細分市場占比(單位:年中國公有云細分市場占比(單位:% %) 資料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3.2 私有云市場穩步增長 20
16、162016- -20222022年中國年中國私有私有云市場規模及增長率情況(單位:億元,云市場規模及增長率情況(單位:億元,% %) 344.8 426.8 525.4 644.2 787.8 961.9 1171.6 23.8% 23.1% 22.6% 22.3% 22.1% 21.8% 20.5% 21.0% 21.5% 22.0% 22.5% 23.0% 23.5% 24.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E2020E2021E2022E 市場規模(億元)同比增長(%) 資料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前瞻產業研
17、究院整理 私有云市場方面,在企業轉型和國家政策的驅動下,尤其是大中型企業在IT創新方面的訴求和意愿強烈,拉動 了私有云市場規模穩步增長。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2018年中國私有云市場規模達到525.4億元,同比增長23.1%;預計未來幾年仍 將保持穩定增長,到2022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171.6億元。 2.3.2 私有云市場軟件和服務占比穩定提升 2018年私有云硬件市場規模為371億元,占比為70.6%,與2017年相比下降0.5個百分點;軟件市場規模 達到83億元,占比為15.8%,較2017年上升0.2個百分點;服務市場規模達到71億元,占比為13.6%,占 比進一步提升0.3個
18、百分點。 20172017年中國私有云市場構成(單位:年中國私有云市場構成(單位:% %) 硬件 71.1% 軟件 15.6% 服務 13.3% 硬件 70.6% 軟件 15.8% 服務 13.6% 20182018年中國私有云市場構成(單位:年中國私有云市場構成(單位:% %) 資料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4.1 云計算產業區域競爭格局 從區域的角度來看,華北、華東、華南是中國云計算產業發展的主導區域,主要是因為這些區域集中 了中國最主要的互聯網企業和金融、消費品、制造業等行業用戶。其中,華北地區份額最高,達到 23.1%;其次是華東地區,占比為21.7%。 201
19、82018年中國云計算產業區域結構(單位:年中國云計算產業區域結構(單位:% %) 華北, 23.1% 華東, 21.7% 華南, 20.2% 華中, 12.6% 西南, 9.1% 西北, 7.9% 東北, 5.4% 資料來源: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4.2 云計算產業行業競爭格局 從行業的角度來看,當前中國云計算用戶主要集中在互聯網、交通、物流、金融、電信、政府等領域。 近年來,各行業數據量激增,更多領域開始利用云計算技術挖掘數據價值,雖然互聯網行業仍是主導, 但交通物流、金融等行業的云計算規模也占據著重要地位。 資料來源: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8
20、2018年中國云計算產業行業結構(單位:年中國云計算產業行業結構(單位:% %) 60.3% 7.8% 6.2% 5.7%5.5% 4.2% 3.6% 3.1% 3.6% 0% 10% 20% 30% 40% 50% 60% 70% 互聯網交通物流金融電信能源制造政府醫療其他 2.4.3 云計算產業企業競爭格局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調查統計,阿里云、天翼云、騰訊云占據公有云IaaS市場份額的前三名,光 環新網、Ucloud、金山云處于第二集團;阿里云、騰訊云、百度云位于公有云PaaS市場前三;用友、 金蝶、暢捷通位居公有云綜合SaaS第一梯隊。 20182018年公有云年公有云IaaSIaa
21、S市場份額(單位:市場份額(單位:% %) 阿里云 36.0% 天翼云 11.6%騰訊云 10.9% 光環新網、 Ucloud、金 山云 12.4% 其他 29.1% 資料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82018年公有云年公有云PaaSPaaS市場市場TOP3TOP320182018年公有云綜合年公有云綜合SaaSSaaS市場市場TOP3TOP3 03 云計算典型應用領域云計算典型應用領域 3.1政務云市場發展概況 3.2金融云市場發展概況 3.3交通運市場發展概況 3.4醫療云市場發展概況 3.5能源云市場發展概況 3.6電信云市場發展概況 3.1.1 政務云市場規模
22、20172017- -20212021年中國政務云市場規模及增長率情況(單位:億元,年中國政務云市場規模及增長率情況(單位:億元,% %) 292.6 370.8 505.4 644.9 813.2 26.7% 36.3% 27.6% 26.1%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2017年2018年2019E2020E2021E 市場規模(億元)同比增長(%)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引導和行業發展的推動下,我國政務云發展迅猛,在助力政務建設、打破信息孤島、實現 數據共享共治方面效果顯著。
23、 根據中國信通院及云計算開源產業聯盟數據,2018年我國政務云市場規模達到370.8億元。 資料來源:中國信通院、云計算開源產業聯盟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3.1.2 政務云覆蓋率情況 20182018年政務云省級行政區覆蓋率情況(單位:年政務云省級行政區覆蓋率情況(單位:% %) 已建或在建 100.0% 未建 0.0% 已建或在建 75.0% 未建 25.0% 20182018年政務云地市級行政區覆蓋率情況(單位:年政務云地市級行政區覆蓋率情況(單位:% %) 資料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我國政務云發展經歷了多年的培育和探索階段,已經進入了全面普及的階段。 根據中國信息
24、通信研究院數據,2018年政務云已經實現在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實現覆蓋,地市級行政區覆蓋比 例達到75%。 3.1.3 政務云市場主要參與者 基礎電信企業基礎電信企業 傳統傳統IT廠商廠商 互聯網企業互聯網企業 系統集成商系統集成商 目前,政務云已經成為各大云計算廠商競爭最為激烈的領域之一,其主要參與者可以分為四類,一是中國電 信、中國聯通等基礎電信企業;二是浪潮云、曙光云、華為云等傳統IT企業;三是以騰訊云、阿里云、京東 云、數夢工場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四是太極軟件、神州數碼等系統集成商。 資料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3.2.1 金融云概況 “互聯網+金融”時代對金融行
25、業的技術架構提出了新的要求,產品迭代越來越快,交易峰值無法預測等挑戰要 求金融行業必須盡快利用云計算技術提升信息化水平。 金融云具體可分為銀行、證券、保險、互聯網金融四個細分領域,四個細分領域由于在監管要求和業務需求上 有所不同導致金融云在行業應用。 銀行 金融云金融云 保險 互聯網 金融 證券 金融細分金融細分行業監管要求和業務需求行業監管要求和業務需求 資料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3.2.2 金融云整體應用狀況 根據中國信通院調查數據,2018年87.98%的金融機構已經或計劃使用云計算技術。其中41.18%的金融機構已經 在應用云計算技術。 在已經使用云計算的金融機
26、構中,69.57%的機構采用私有云的方式,19.25%的機構使用行業云,11.18%的機構 使用公有云的部署模式。 20182018年金融機構云計算應用情況(單位:年金融機構云計算應用情況(單位:% %) 暫時沒有計劃 12.02% 有計劃使用 46.80% 已經使用 41.18% 私有云 69.57% 行業云 19.25% 公有云 11.18% 20182018年金融機構云計算部署模式情況(單位:年金融機構云計算部署模式情況(單位:% %) 資料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3.3.1 交通云概況 目前我國交通行業已經進入經營組織化、運輸專業化、發展規?;年P鍵時期,但仍然面
27、臨著基礎設施利用率 和共享度低,系統分散獨立、可靠性低、擴容難、新系統上線周期長,數據缺乏統一管理部署、安全性不高等 行業信息化發展的問題。 云計算技術具有虛擬化、彈性可擴展的計算能力以及按需購買等特點,是解決交通行業海量數據信息存儲、應 用負載波動需求、數據共享、高可用性及高穩定性、綜合交通業務融合等問題的有力武器。 基礎設施利用率 和共享度低 系統分散獨立、 可靠性低 系統擴容難、新 系統上線周期長 數據缺乏統一管 理,安全性差 交交 通通 信信 息息 化化 存存 在在 的的 問問 題題 海量數據信息 存儲 數據共享、高可 用性及高穩定性 應用負載 波動需求 綜合交通業務 融合 資料來源:
28、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3.3.2 交通云應用情況 目前云計算在軌道交通、鐵路交通、航空運輸以及物流運輸等方面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應用。 軌道軌道交通交通 無錫地鐵、南京地鐵實現了地鐵生 產系統、開發測試環境、辦公OA系 統、便民系統全部上云,全面提升 業務應用系統的持續服務能力。 鐵路交通鐵路交通 蘭州鐵路營業線安全管控信息平臺 開展基于視頻分析的安全風險預警 智能化應用,為用戶提供了人機互 控一體化安全綜合管控平臺。 航空運輸航空運輸 中航信建設了遠程、跨區域、高效 兼容自主可控的業務云平臺,各類 業務數據交互效率顯著提高,更加 符合航空運輸便利、快捷、可靠、 高效的業務發展
29、要求。 物流運輸物流運輸 百世匯通等物流企業構建云平臺, 通過計算機虛擬化、存儲虛擬化、 網絡虛擬化技術實現了整個構架的 靈活性和高可擴展性,使應用能夠 快速在云上實現擴展。 資料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交通交通運在各領域應用狀況運在各領域應用狀況 3.4.1 醫療云概況 新醫改實施以來,我國醫藥衛生事業已取得了巨大的進展及成就,但是面臨的問題依舊嚴峻,醫療資本配置 失衡問題未有根本性扭轉,云計算的快速發展為破解以上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 云計算幫助醫療機構實現互聯網+,將醫院的信息系統,大數據、科研查詢、HIS、EMR、PACS等業務系統部署 在云端,充分發揮云的優勢,滿
30、足在大規模云計算環境下對高可用、高可靠、動態調配、動態擴展的要求。 專有云專有云A專有云專有云B 安 全 隔 離 醫院醫院A醫院醫院B 私有云私有云 個人個人健康健康 數據中心數據中心 PACSHISRISEMROA 信息系 統平臺 區域醫 療協作 臨床 系統 運營 管理 IT基礎 構架 大型醫院大型醫院 區域數據區域數據 中心中心 社區 醫院 健康體 檢機構 醫院醫院A醫院醫院B 私有醫療云架構私有醫療云架構公共公共醫療云架構醫療云架構區域區域醫療云架構醫療云架構 資料來源:金山云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3.4.2 醫療云市場規模 醫療云能夠將醫院業務系統快速部署和統一運維,醫院可以通過購買更
31、少的硬件設備和軟件,來降低一次性 采購成本,通過更自動化的管理降低人力成本。 醫療行業云計算應用已經完成了市場培育期,即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根據IDC研究,2018年中國醫療云IT總 支出達到50.52億元人民幣,預計2023年將達到168.8億元人民幣,2018至2023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27.3%。 20182018年中國醫療云年中國醫療云ITIT支出及復合增速預測(單位:億元,支出及復合增速預測(單位:億元,% %) 10.51 17.34 22.67 35.4% 24.0% 25.4%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0 5 10 15 20 25
32、專業醫療云醫院私有云區域衛生云 2018年IT支出(億元)2018-2023復合增速(%) 資料來源:IDC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3.5 能源云概況 電力、石油、化工等傳統能源企業擁有大型集團企業共有的信息化痛點:管理成本高、數據互通難、運維效 率低等。同時也具有服務對象廣泛、信息量巨大、業務周期峰值明顯等行業特色。 云計算具有的虛擬化、彈性可擴展以及資源共享等特點,是解決能源行業信息化問題的有效途徑。 計算資源 云云計算在能源行業的應用計算在能源行業的應用 存儲資源網絡資源安全防護能源能源云平臺云平臺 電力電力行業應用行業應用油氣油氣行業應用行業應用 發電 集團 電網 公司 用戶 智能光伏發
33、電智能電網 電力ERP智能配電監測 智能電力運維營銷管控 智能能源管理充電樁 電安全預警儀智能電表 油氣藏、井 筒、管道高 性能模擬 上游中游下游 智慧勘探生產 決策 智能地質建模 油氣罐監控預 測性維護 智能運輸調配 智能煉化 智能管網 智慧銷售平臺 槽車智能調度 平臺 油氣站智能 終端 資料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3.6 電信云概況 根據服務對象的不同,可以將運營商電信云分為面向CT的云和面向IT的云。CT云側重于網絡的云化,意在建 設云化的新型電信網絡服務環境;IT云是針對運營商內部的應用系統的云化,如賬單、計費、客服、客戶關 系等系統的云化。 NFV MANO V
34、NF Cloud OS NFVI SDN 虛擬基礎設施 物理基礎設施 面面 向向 CT 業務支撐系統 運營支撐系統 應用系統 Cloud OS 虛擬基礎設施 物理基礎設施 面面 向向 IT 電信云構架電信云構架 資料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04 云云計算典型企業分析計算典型企業分析 4.1AWS 4.2阿里云 4.3騰訊云 4.4天翼云 4.1.1 亞馬遜AWS產品體系 Amazon Web Services(AWS)是全球最全面、應用最廣泛的云平臺,從全球數據中心提供超過165項功能齊全 的服務。 AWS提供了大量基于云的全球性產品,其中包括計算、存儲、數據庫、分析、聯
35、網、移動產品、開發人員工 具、管理工具、物聯網、安全性和企業應用程序等。 AWS成本管理成本管理區塊鏈區塊鏈業務應用程序業務應用程序計算計算客戶參與客戶參與 數據庫數據庫開發開發人員工具人員工具最終用戶計算最終用戶計算游戲技術游戲技術物聯網物聯網 Machine Learning管理管理與監督與監督媒體服務媒體服務遷移與傳輸遷移與傳輸移動移動 聯網和內容分發聯網和內容分發機器人技術機器人技術衛星衛星安全性、身份與合規安全性、身份與合規存儲存儲 AWS產品體系產品體系 資料來源:AWS全球基礎設施官網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4.1.2 亞馬遜AWS全球網絡 截至2019年10月,AWS云在全球22個
36、地理區域內運營著69個可用區,并宣布計劃增加開普敦、雅加達和米蘭三 個區域,同時再增加9個可用區域。 20132013- -20192019年亞馬遜年亞馬遜AWSAWS云基礎設施數量(單位:云基礎設施數量(單位:個個) 0 3 0 14 6 7 7 32 35 35 49 55 62 69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 新建可用區數量(個)累計數量(個) 截至截至20192019年年1010月亞馬遜月亞馬遜AWSAWS云基礎設施分布圖云基礎設施分布圖 資料來源:AWS全球基礎設施官網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37、 4.2.1 阿里云發展歷程 阿里云創立于2009年,起源與亞馬遜AWS類似,開展云業務主要是為了提升IT運營效率。阿里在2008年便確定 “云計算”和“大數據”戰略,決定自主研發大規模分布式計算操作系統“飛天”;2009年阿里云計算有限 公司正式;2018年9月,阿里云推出飛天系統 2.0 版本,成為面向萬物智能的云操作系統。 2008年年 飛天飛天團隊團隊 正式組建正式組建 2009年年 阿里云計算阿里云計算 有限公司正有限公司正 式成立式成立 2011年年 阿里云官網上線,阿里云官網上線, 開始大規模對外提開始大規模對外提 供云計算服務供云計算服務 2013年年 阿里云計算獲得全阿里云計
38、算獲得全 球首張云安全國際球首張云安全國際 認證金牌(認證金牌(CSA- STAR) 2014年年 阿里云成為中國第一阿里云成為中國第一 家提供海外云計算服家提供海外云計算服 務的公司務的公司 2015年年 阿里云美西數據中心投入試阿里云美西數據中心投入試 運營,向北美乃至全球用戶運營,向北美乃至全球用戶 提供云計算服務提供云計算服務 2015年年 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將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將 所有數據存儲、計算任所有數據存儲、計算任 務全部遷移至飛天平臺務全部遷移至飛天平臺 2016年年 阿里云實現全球互阿里云實現全球互 聯網市場覆蓋聯網市場覆蓋 2017年年 阿里云與奧運會、阿里云與奧運會、
39、世界杯、聯通等進世界杯、聯通等進 行合作行合作 2018年年 推出飛天系統推出飛天系統2.0 資料來源:阿里云官網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4.2.2 阿里云基礎服務體系 阿里云提供云全線服務(IAAS+PAAS+SAAS),部署模式上,包括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提供計算、存 儲、安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服務產品。 其中云計算基礎服務包括:彈性計算、存儲服務、CDN與邊緣、數據庫、云通信及網絡。 阿里云阿里云計算基礎服務體系計算基礎服務體系 資料來源:阿里云官網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4.2.3 阿里云基礎設施布局情況 目前,阿里云在全球 19 個地域開放了 56 個可用區,在全球部署 200 多個飛
40、天數據中心,為全球數十億用 戶提供可靠的計算支持。 阿里云全球基礎設施布局情況阿里云全球基礎設施布局情況 資料來源:阿里云官網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4.3.1 騰訊云發展歷程 騰訊云主要基于社交和游戲的基礎,將行業方案和騰訊自有生態結合,打造不同行業的解決方案,打造差異 化競爭。 騰訊云于2010年正式對外提供云服務,于2013年面向全社會開放。2014年騰訊云計算有限公司成立,2018年 11月騰訊自研云原生數據庫 CynosDB 發布,這是國內首個全面兼容開源數據庫 MySQL 和 PostgreSQL 的 NewSQL 數據庫產品,融合了傳統數據庫、云計算和新硬件的優勢,性能最高可以達到
41、MySQL 數據庫的八 倍,PostgreSQL 四倍,而成本僅為商業數據庫的1/15。 2010年年 騰訊騰訊云正云正 式對外提式對外提 供云服務供云服務 2013年年 騰訊騰訊云面向全云面向全 社會開放,云社會開放,云 安全上線安全上線 2014年年 騰訊騰訊云計算有云計算有 限公司成立限公司成立 2017年年 國內國內首發首發FPGA云云 服務器;正式推出服務器;正式推出 第三代云服務器第三代云服務器 2018年年 發布自研云原生發布自研云原生 數據庫數據庫CynosDB 騰訊騰訊云發展歷程云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騰訊云官網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4.3.2 騰訊云基礎服務體系 資料來源:騰訊
42、云官網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騰訊云主要提供 IAAS 層和 PAAS 層云服務,SAAS 層云服務主要是通過合作方式開展,從部署模式上看,主 要提供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其中云計算基礎服務包括:計算、存儲、網絡、數據庫、CDN與加速、Serverless、云通信、數據處理、中間 件、量子技術、視頻服務。 騰訊騰訊云基礎服務云基礎服務 計算計算存儲存儲網絡網絡Serverless數據庫數據庫CDN與加速與加速云通信云通信數據處理數據處理中間件中間件視頻服務視頻服務量子技術量子技術 騰訊騰訊云計算基礎服務體系云計算基礎服務體系 4.4.1 天翼云發展歷程 中國電信于2008年開始布局云計算,20
43、09年啟動翼云計劃,2012年正式成立云計算分公司。中國電信股份有限 公司云計算分公司(天翼云)是中國電信旗下直屬專業公司,集市場營銷、運營服務、產品研發于一體。 “天翼云”不僅為用戶提供云主機、云存儲、桌面云、專屬云、混合云、CDN、大數據、云專線、云間高速等 全線產品,同時為政府、醫療、教育、金融等行業打造定制化云解決方案,同時,還為小微及初創企業提供扶 持。 2009年年 翼云計劃啟動翼云計劃啟動 2012年年 云云計算分公司計算分公司 正式成立正式成立 2016年年 天翼天翼云云3.0發布發布 2017年年 全面落實“全面落實“2+31+X” 資源布局資源布局 2018年年 中國電信率
44、先啟中國電信率先啟 動智能云改戰略動智能云改戰略 天翼天翼云發展歷程云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中國電信天翼云官網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4.4.2 天翼云資源布局情況 中國電信天翼云為全國最大的IDC基礎設施服務提供商和云服務提供商,擁有516個數據中心,2+31+X戰略布局 覆蓋全國,內蒙、貴州兩超大規模云基地;全國31省、自治區核心云資源池;下沉到地市的私有云、CDN等X節 點滿足隨時隨地的上云需求。 中國天翼中國天翼云一省一池資源布局云一省一池資源布局中國天翼中國天翼云海外布局情況云海外布局情況 資料來源:中國電信天翼云官網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05 云云計算產業發展趨勢計算產業發展趨勢 5.1行
45、業中長期規劃 5.2行業發展規模預測 5.3行業發展趨勢預測 5.4行業發展建議 5.1 行業中長期規劃:到2020年全國新增上云企業100萬家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云計算創新發展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的意見國務院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 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云計算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等部署要求,推動企業 利用云計算加快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推動企業上云實施指南(2018-2020年)明確目標:到2020年,全國新增上云企業100萬家,形成典型標桿 應用案例100個以上,形成一批有影響力、帶動力的云平臺和企業
46、上云體驗中心。 2020年年 全國新增上云全國新增上云 企業企業100萬家萬家 形成典型標桿應形成典型標桿應 用案例用案例100個以上個以上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0202020年企業上云發展目年企業上云發展目 標標 5.2 行業發展規模預測:2024年云計算產業規模將突破4000億元 20192019- -20242024年中國云計算產業規模預測(單位:億元)年中國云計算產業規模預測(單位:億元) 1312.5 1737.4 2259.7 2902.9 3628.6 4445.1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5000
47、2019E2020E2021E2022E2023E2024E 市場規模(億元) 資料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隨著互聯網產業快速發展和傳統企業大量上云,云計算正逐步成為國家發展戰略,中國云計算市場規模雖相對 占比較小,但增長勢頭強勁。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預計2019年中國云計算產業規模將達到1312.5億 元,2024年中國云計算產業規模將達到4445.1億元。 5.3 行業發展趨勢預測:多云策略成企業上云共識 考慮到數據安全性、供應商鎖定、云服務成本效益等問題,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采用多云策略。多云是由 多個云服務組成的云計算方法,其來自多個云供應商的公共云或私
48、有云。根據IDC預測,到2020年90%以上的企 業將使用多種云服務和平臺。 20202020年采用多種云服務或平臺企業比例(單位:年采用多種云服務或平臺企業比例(單位:% %) 采用多種云服務或平采用多種云服務或平 臺臺, 90% 未采用多種云服務或平未采用多種云服務或平 臺臺, 10% 資料來源:IDC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5.4 行業發展建議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 云計算發展白皮書2019,對我國云計算產業發展提出了五大建議:持續 創造良好的云計算發展環境、著力發展云原生技術能力及應用實踐、穩步構建開源風險管理和治理體系、不斷 加強云計算產業鏈上下游合作、持續增強傳統行業供需雙方
49、信任度。 持續創造良好的云持續創造良好的云 計算發展環境計算發展環境 資料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著力著力發展云原生技發展云原生技 術能力及應用實踐術能力及應用實踐 穩步穩步構建開源風險構建開源風險 管理和治理體系管理和治理體系 不斷加強云計算產不斷加強云計算產 業鏈上下游合作業鏈上下游合作 持續增強傳統行業持續增強傳統行業 供需雙方信任度供需雙方信任度 掃碼下載APP 全球產業分析聚合平臺 , 適時分析全球產業變遷趨勢, 深度把握全球經濟脈動。 10000+ 行業干貨 免費領取 1000+ 行業報告 快速下載 1000000+ 行業數據 任君使用 500+ 行業研究員 解答你的問題 10000+ 全球新興產業前瞻性分析 365+ 每日全球財經大事 一手掌握 報告制作:前瞻產業研究院 聯系方式:400-068-7188 前瞻產業研究院是中國產業咨詢領導者!隸屬于 深圳前瞻資訊股份有限公司,于1998年成立于 北京清華園,主要致力于為企業、政府、科研院 所提供產業咨詢、產業規劃、產業升級轉型咨詢 與解決方案。 前瞻產業研究院 前瞻經濟學人APP是依托前瞻產業研究院優勢建立 的產經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