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建筑能源站的探索與設計.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零碳”建筑能源站的探索與設計.pdf(22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零碳”建筑能源站的 與 2023年中國制冷展 2023-5-13目 錄 建筑能源 與 能源站“零碳”能源站設計探索與實踐三“零碳”建筑能源 解讀二一 1)2)摘自:中國建筑節能協會能耗統計專委會(2018年)構 成“零碳”建筑能源 解讀“零碳”建筑能源 解讀“零碳”建筑能源 解釋(1)減碳 化石能源(2)可用 可再生能源(3)吸碳 捕捉、森林“零碳”建筑能源 解讀2023-5-13目 錄 建筑能源 與 能源站“零碳”能源站設計探索與實踐三“零碳”建筑能源 解讀二一1)建筑運行能耗:北方供暖+公共建筑+城鎮住宅+農村住宅;2)建筑(物)用能=建筑能源 供能:電、燃氣、供熱(冷)、生物質與太陽能
2、;功能:。關注 運行能耗;應關注供冷、供熱;建筑碳的“抓手”。建筑能源中“量大可控”建筑能源 與 能源站中深層熱能(熱泵)供熱供冷地源熱泵供冷、供熱冰蓄冷供冷云服務河水源熱泵供冷、供熱云服務云服務云服務云服務深井提供:30-40熱水或60-80地熱水云服務深層干熱巖供熱、供冷供熱井提供約200過熱蒸汽利用峰谷電價移峰填谷燃氣分布式冷熱電三聯供電鍋爐(蓄熱)燃氣供熱(調峰)供冷水供冷熱供冷熱供冷熱供冷熱供熱供冷熱生產余熱供冷熱建筑能源 與 能源站供暖:90-35熱水供冷:1.5-18冷水建筑能源 與 能源站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水能、氫能、生物能 等潔凈煤和油、天然氣、核能 等太陽能、風能、地熱
3、能、水能、氫能(生物能)核能2023-5-13目 錄 建筑能源 與 能源站“零碳”能源站設計探索與實踐三“零碳”建筑能源 解讀二一“灰”氫(煤化工)“綠”氫“零碳”能源站設計探索與實踐能源中心鳥瞰圖供能用戶鳥瞰圖 2022年8月1日一期機房“零碳”能源站設計探索與實踐供 電 1)來源 光伏、市電(備)、氫;2)用電 能源站、基站、用戶;3)調節 蓄氫。供 熱 1)來源 光伏、氫和5G余熱、制冷熱泵;2)用熱 能源站、用戶;3)間接供熱 地源熱泵、電鍋爐、蓄熱罐。供 冷 1)來源 光伏(電)、熱泵;2)用電 能源站、基站、用戶;3)調節 地源熱泵、蓄冷罐、消防水池(5G)1)項目年光伏發電量約為
4、項目年光伏發電量約為200萬萬kWh,全年基本全年基本運行零碳;運行零碳;2)“地源熱泵地源熱泵+氫能余熱氫能余熱”使用率使用率90%,年耗能折電約,年耗能折電約150萬萬kWh,每年總降低碳排放約,每年總降低碳排放約4200tCO2。l聯通聯通5G數據機房全年需制冷,機房數據機房全年需制冷,機房PUE設計值接近于設計值接近于1.1。聯通5G基站1.光伏發電優先自用或供給運動員村,有余電無法消納時儲氫。儲的氫和外購的氫共同供應燃料電池,其中按照設計工況外購的氫氣占比在97%左右(光伏一般可消納完,余電量很少)。燃料電池在發電時有余熱,目前燃料電池的規模是640kW,余熱量約840kW。1.本項
5、目為“地面+屋面”光伏電站,采用單晶單面550Wp組件,廠區共安裝2086塊,裝機總容量為1147.300kWp(其中:屋面142塊,裝機容量78.100kWp,占地面積800;地面1944塊,裝機容量1069.200kWp,占地面積10000)。光伏全年發電量約為180萬度電(累年平均)。類別承擔負荷/萬kWh占比氫燃料電池11344%淺層地源熱泵11043%電鍋爐3413%合計257100%類別承擔負荷/萬kWh占比淺層地源熱泵112100%1.項目2022年8月6日,被央視一套新聞聯播評價為和。2.秦創原 模式西交大(管曉宏院士)+中建西北院(周敏大師)+中核匯能(國企);3.項目采用“光伏+地源熱泵+氫能”等清潔可再生能源,年耗能折電約 150萬 kWh,相較于同類系統(燃氣+電制冷)能耗降低 80%,同時光伏年發電量為 180 萬kWh,項目運行零碳,每年降碳約 8400 tCO2.“零碳”能源站設計探索與實踐 謝 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