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宏圖-公司深度報告:前瞻布局數據要素AI賦能產品體系-230719(32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航天宏圖-公司深度報告:前瞻布局數據要素AI賦能產品體系-230719(32頁).pdf(32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公 司 研 究 2023.07.19 1 敬請關注文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18%-4%10%24%38%22/7/1922/10/1823/1/1723/4/18航天宏圖滬深3006 航天宏圖(688066)公司深度報告 前瞻布局數據要素,AI 賦能產品體系 分析師 張初晨 登記編號:S1220523070001 強烈推薦(維持)公 司 信 息 行業 IT 服務 最新收盤價(人民幣/元)66.16 總市值(億)(元)171.98 52 周最高/最低價(元)107.21/54.11 歷 史 表 現 數據來源:wind 方正證券研究所 相 關 研 究 航天宏圖:業績保持較高增速,遙感應用場景日益
2、豐富助力公司快速發展2022.05.02 航天宏圖:遙感衛星應用市場快速拓展,2021 年業績高速增長2022.02.08 航天宏圖:特種領域新簽 2.79 億大訂單,災普業務合同金額累計超 7 億2021.12.30 航天宏圖:遙感應用加速普及,業績保持較快增長2021.10.30 國內領先的遙感應用大數據服務商,步入高質量成長期。國內領先的遙感應用大數據服務商,步入高質量成長期。公司致力于衛星應用軟件國產化,打造自主可控的空間信息處理系統,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軟件平臺 PIE 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公司 2019-2022 年營收、歸母凈利潤復合增長率分別為 59.9%、46.48%。
3、2022 年實現營收 24.57 億元,空間基礎設施、PIE+行業、云服務三條產品線收入分別為 1.90、21.88、0.78 億元。伴隨公司“增強上游數據獲取能力,加快平臺云化轉型速度,擴大下游行業應用領域”,營收規模高增確定性強,同時客群結構與商業模式改善有望提升盈利能力。衛星應用領域持續拓展,數據自給影響深遠。衛星應用領域持續拓展,數據自給影響深遠。重視數據要素頂層設計及產業發展重要性,據國家工信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測算,2021 年我國數據要素市場規模達 815 億元,預計十四五期間市場規模復合增速將超 25%,2022 年數據存儲、分析、加工空間分別為 180、175、160 億元。其中
4、衛星數據在實景三維,水利,農業,軍工等領域應用正高速發展。公司宏圖一號衛星星座打造天地一體化應用解決方案,補齊無人機群數據源,PIE+業務將逐步接入公司衛星、無人機群數據。依托“自有數據+云+應用+生態”服務模式,有望顯著改善公司項目獲取能力、毛利率、現金流、客戶粘性。打造“天權”打造“天權”CVCV 大模型,大模型,AIAI 賦能遙感生態體系。賦能遙感生態體系。公司大模型旨在解決“AI+遙感”業務模式下樣本標注及模型泛化的局限性,致力構建“分割、檢測、生成”一體化生態體系。公司將在“AI+遙感”技術領域持續發力,以千萬級樣本數據、數百張高性能 GPU 算力資源為支撐,不斷優化“天權”遙感大模
5、型,結合 PIE-Engine 軟件體系,通過 AI 技術賦能,探索“大模型訓練+小模型部署”落地應用,大幅提升遙感數據處理與應用交付效率。辯證看待營收增速,靜待估值切換時點。辯證看待營收增速,靜待估值切換時點。公司已成為行業內少數具備承擔總體項目能力的單位之一,特種領域接力實景三維、耕地保護、土壤普查等民品需求。此外公司在建設營銷體系及特種領域預研的初期投入大量的研發、營銷費用,展望未來三年,公司成長持續性與盈利彈性有望超預期,后續數據業務、云服務、拓展 B/C 端應用場景值得期待。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預計公司 2023-2025 年營業收入分別為35.67/50.16/
6、68.85 億,同比增長 45.17%/40.62%/37.26%。同時實現歸母凈利潤 4.23/6.31/9.42 億元,同比增長 60.13%/49.29%/49.15%,PE 為39/26/17,維持“強烈推薦”投資評級。風險提示:風險提示:公司星座計劃建設不及預期風險;下游行業需求或者市場拓展不及預期風險;衛星行業競爭加劇風險;技術研發風險。方 正 證 券 研 究 所 證 券 研 究 報 告 航天宏圖(688066)公司深度報告 2 敬請關注文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Table_ProFitForecast 盈 利 預 測(人民幣)單位/百萬 2022 2023E 2024E 2025E
7、 營業總收入 2457 3567 5016 6885(+/-)%67.32 45.17 40.62 37.26 歸母凈利潤 264 423 631 942(+/-)%32.06 60.13 49.29 49.15 EPS(元)1.43 1.63 2.43 3.62 ROE(%)9.8 13.6 17 20.5 PE 60 39 26 17 PB 5.89 5.25 4.40 3.54 數據來源:wind 方正證券研究所 注:EPS 預測值按照最新股本攤薄 4WnUbUiVaX9XNAcVmRbRdN9PnPoOpNmPiNoOrOlOpNrRaQoPrRwMsRnMNZoNnO航天宏圖(688
8、066)公司深度報告 3 敬請關注文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正文目錄 1 深耕遙感衛星應用行業,云業務開啟第二增長曲線.5 1.1 致力于衛星應用軟件自主可控,扎根衛星應用十余載.5 1.1.1 自研遙感軟件 PIE 構筑平臺生態優勢,提供多行業衛星技術解決方案。.5 1.1.2 公司股權架構穩定,董事長深耕遙感衛星行業.6 1.2 國內首個遙感云服務平臺 PIE-Engine 為公司產品服務的核心。.7 1.2.1 公司基于 PIE-Engine 構建出三條產品線.8 1.2.2 三條產品線助力公司全方位發展.9 1.3 營收利潤穩步增長,高研發投入穩定技術優勢.10 2 數據要素打開商業化空
9、間,下游應用行業前景廣闊.11 2.1 遙感衛星發射數量快速增長,商業化潛力可觀.11 2.2 數據要素開發拓展市場空間,遙感應用逐漸商業化.12 2.3 遙感衛星應用精細化下沉,下游場景空間廣闊.14 2.3.1 實景三維中國建設速度加快,市場空間快速擴張.15 2.3.2 智慧水利與農業農村.16 2.3.3 應急管理:風險普查積累大量數據,后續建設仍存在大量規劃.18 2.4 產業政策帶動軍工信息化發展,衛星應用是重要支撐.18 3 自研衛星成功發射布局全產業鏈,云轉型計劃進展順利.20 3.1 公司 InSAR 衛星成功發射,改變盈利模式布局全產業鏈.20 3.1.1 SAR 衛星解決
10、數據獲取問題,資產無人機滿足數據更多需求.21 3.1.2 向上游拓展全產業鏈閉環,盈利模式向 B、C 端訂閱模式轉變.23 3.2 云服務需求隨數據量增大,公司云產品服務成熟.25 3.2.1 公司云遙感產品 PIE-Engine 技術成熟.25 3.2.2 云服務客戶解決方案多樣,業務模式向 SaaS 轉型.26 4 盈利預測、業務拆分.26 4.1 關鍵假設.26 4.2 可比公司估值對比.29 5 風險提示.30 航天宏圖(688066)公司深度報告 4 敬請關注文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圖表目錄 圖表 1:公司發展歷史.5 圖表 2:公司 PIE 平臺以及 PIE-Map 迭代進程.6
11、 圖表 3:公司股權結構.7 圖表 4:公司 PIE-Engine 產品.8 圖表 5:公司基于 PIE-Engine 打造出的三條產品線.9 圖表 6:公司 2019-2023Q1 營業收入與增速.10 圖表 7:公司 2019-2023Q1 歸母凈利潤與增速.10 圖表 8:公司 2019-2023Q1 研發支出與占比.11 圖表 9:公司 2019-2022 年研發人員數量與增速.11 圖表 10:2016-2022 年我國遙感衛星發射數量.12 圖表 11:2021 年 1-9 月中國與全球各類在軌衛星占比.12 圖表 12:2017-2022 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與增速.12 圖表 1
12、3:2017-2022 年我國數字經濟增速與 GDP 增速.12 圖表 14:數據要素相關政策.13 圖表 15:2016-2025 年數據要素市場規模預測及增速.13 圖表 16:遙感衛星下游場景.14 圖表 17:關于全面推進實景三維中國建設的通知內容概括.15 圖表 18:2019-2025 年實景三維市場規模預測.16 圖表 19:2020-2022 年實景三維項目數量.16 圖表 20:公司智慧水利相關產品.17 圖表 21:公司智慧鄉村解決方案核心優勢.17 圖表 22:軍工信息化相關政策.19 圖表 23:2013-2023 國防支出.19 圖表 24:全球各國在軌衛星數量.20
13、 圖表 25:全球各國在軌衛星數量占比.20 圖表 26:公司一號雷達衛星星座.21 圖表 27:光學遙感衛星與 SAR 遙感衛星對比.21 圖表 28:公司無人機相關產品.23 圖表 29:衛星產業鏈.24 圖表 30:公司“一云、一球、一套工具集”產品體系.25 圖表 31:公司分產品營收預測.28 圖表 32:公司費用率預測.28 圖表 33:公司盈利情況預測.29 圖表 34:可比公司估值表.29 航天宏圖(688066)公司深度報告 5 敬請關注文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1 1 深耕遙感衛星應用行業,云業務開啟第二增長曲線深耕遙感衛星應用行業,云業務開啟第二增長曲線 1.11.1 致力
14、于衛星應用軟件自主可控,扎根衛星應用十余載致力于衛星應用軟件自主可控,扎根衛星應用十余載 公司創立公司創立于于 20082008 年,致力于衛星應用軟件國產化,年,致力于衛星應用軟件國產化,打打破國內市場常年被國外壟破國內市場常年被國外壟斷的格局斷的格局,使國家擁有自主可控的空間信息處理分析軟件,擺脫對外依賴。使國家擁有自主可控的空間信息處理分析軟件,擺脫對外依賴。經歷多年行業深耕積累,形成了覆蓋研制、產品規劃、運營推廣等全周期研發管理模式,始終保持技術先進性和架構穩定性,保障公司的技術和產品對行業需求的高度覆蓋,滿足各行業對空間信息的深度需求。公司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對地觀測項目對地
15、觀測項目:公司創立之初通過承做行業應用系統軟件開發項目實現收入并將收入投入衛星應用技術研發,在 2009 年推出遙感基礎軟件 PIE。2010年公司主要承接政府對地觀測系統項目,順勢在 PIE 基礎上進行二次開發,研發了適合行業需求的業務系統解決方案,構建了上百個場景專業應用,實現了遙感技術產業化。2)遙感衛星應用遙感衛星應用:2014 年,公司研發出北斗基礎軟件平臺 PIE-Map。2017 年,PIE 入選中央國家機關軟件協議供貨清單,是遙感類唯一入選的產品。2019 年,中國測繪學會認定,公司研發的國產自主高分遙感處理系統研制與應用技術上整體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3)云服務云服務:2018
16、 年開始,公司大力發展云服務,公司在 2020 年將遙感技術與云計算技術相融合推出了中國首個遙感云平臺 PIE-Engine,實現遙感基礎軟件的國產化替代。展望未來,公司將進一步加強核心產品競爭力、注重品牌建設的同時,在營銷上自上而下,鋪開地方和海外營銷網絡,品牌建設、布局營銷網絡;在業務模式上,隨著自主商業 SAR 衛星星座建設的全面啟動,公司將穩步向空天信息產業鏈上游拓展。圖表1:公司發展歷史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方正證券研究所 1.1.11.1.1 自研遙感軟件自研遙感軟件 PIEPIE 構筑平臺生態優勢,提供多行業衛星技術解決方案。構筑平臺生態優勢,提供多行業衛星技術解決方案。作為國內
17、首批從事衛星應用與時空大數據賦能行業的平臺化公司,航天宏圖始作為國內首批從事衛星應用與時空大數據賦能行業的平臺化公司,航天宏圖始終扎根于空天數據賦能行業。終扎根于空天數據賦能行業。通過深度參與國家空間基礎設施建設等重大科研及戰略項目以及持續的高研發投入的沉淀,公司研發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軟件平臺 PIE,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技術國際領先?;诖撕诵钠脚_形成的軟件生態優勢,使得公司得以復用基礎軟件平臺,快速、低成本的拓展多行業應用,并已扎根于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應急管理、氣象、海洋、航天宏圖(688066)公司深度報告 6 敬請關注文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水利、農業等多個行業,提供
18、數據監測分析、信息挖掘等服務。公司形成了“核心系統平臺+行業深度應用+產業數字化、信息化服務”穩定的商業模式,是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智慧地球時空大數據服務商,為政府、企業以及其他有關部門提供基礎軟件產品、系統設計開發和數據分析應用服務。圖表2:公司 PIE 平臺以及 PIE-Map 迭代進程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方正證券研究所 1.1.21.1.2 公司股權架構穩定,董事長深耕遙感衛星行業公司股權架構穩定,董事長深耕遙感衛星行業 截至截至 20232023 年年 3 3 月月 3131 日日,公司創始人王宇翔、張燕夫婦分別直接持有公司,公司創始人王宇翔、張燕夫婦分別直接持有公司 2.92.91
19、 1%和和 18.18.7272%股份。股份。公司第二大股北京航星盈創為公司的員工持股平臺,直接持有公司 8.79%股份,其中王宇翔為航星盈創普通合伙人。王宇翔、張燕和北京航星盈創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為一致行動人,共計直接持有公司 30.42%的股份。公司董事長王宇翔畢業于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地圖與地理信息系統專業,入選國家“萬人計劃”,深耕衛星應用、軟件技術領域多年,現任中國遙感應用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海洋工程咨詢協會海洋衛星工程分會理事、中國測繪地理信息學會理事、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天空地協同遙感監測精準應急服務體系構建與示范項目”專家組成員。航天宏圖(688066)公司深度報告
20、 7 敬請關注文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圖表3:公司股權結構 資料來源:Wind,方正證券研究所 1.21.2 國內首個遙感云服務平臺國內首個遙感云服務平臺 PIEPIE-EngineEngine 為公司產品服務的核心。為公司產品服務的核心。公公司整合多年司整合多年積累的積累的系列軟件的技術優勢和行業經驗,系列軟件的技術優勢和行業經驗,于于 20202020 年發布年發布國內首個國內首個遙感云服務平臺遙感云服務平臺 PIEPIE-EngineEngine。PIE-Engine 對國內遙感行業具有跨時代意義,直接對標 Google Earth Engine,在自主可控、國產數據適配等方面具有突出優
21、勢,構建了“開放+共建+共享”的遙感云生態,在云上打通了衛星應用的上、中、下游,一站式提供數據獲取、數據分析、產品服務。用戶可在平臺上傳自己的數據、注冊自己的算法,并與他人實現成果共享,實現資源的高效率流轉與利用,激發遙感應用產業活力,推動遙感應用技術進步。如今,PIE-Engine 已在自然資源、應急管理、生態環境、氣象海洋等行業與領域得到廣泛應用。通過精細化運維,公司力求將遙感應用延伸至更廣范圍,解決用戶痛點,助力政府精細化監管及數字化轉型。航天宏圖(688066)公司深度報告 8 敬請關注文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圖表4:公司 PIE-Engine 產品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方正證券研究所
22、 1.2.11.2.1 公司公司基于基于 PIEPIE-EngineEngine 構建出三條產品線構建出三條產品線 多年以來,公司順應產業發展的階段、交付形式的升級,針對不同行業應用場多年以來,公司順應產業發展的階段、交付形式的升級,針對不同行業應用場景,向產業鏈上下游探索延伸,基于景,向產業鏈上下游探索延伸,基于 PIEPIE-EngineEngine 平臺陸續推出了空間基礎設平臺陸續推出了空間基礎設施規劃與建設、行業應用服務以及云服務三條產品線。施規劃與建設、行業應用服務以及云服務三條產品線。根據公司 2022 年報顯示,空間基礎設施規劃與建設產品線營收占比 7.7%,在衛星應用產業鏈中處
23、于關鍵核心位置;PIE+行業產品線營收占比 89.1%,且近年營收增幅明顯,為公司業績提速的主要驅動力,未來仍有望延續較高增速;云服務產品線營收占比最低,為 3.2%,但作為公司新項目發展迅速,已步入成熟階段,未來增長空間潛力較大。航天宏圖(688066)公司深度報告 9 敬請關注文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圖表5:公司基于 PIE-Engine 打造出的三條產品線 資料來源:公司 2020 年業績說明會,方正證券研究所 1.2.21.2.2 三條產品線助力公司全方位發展三條產品線助力公司全方位發展 1 1)空間基礎設施規劃與建設產品線在衛星應用產業鏈中處于關鍵核心位置??臻g基礎設施規劃與建設產品
24、線在衛星應用產業鏈中處于關鍵核心位置??臻g基礎設施由天基系統、地面系統及關聯系統組成,可為廣大用戶提供遙感信息、通信廣播、導航定位等服務。公司響應國家“新基建”相關規劃,開展包括衛星星座、數據中心等基礎設施建設。建設主要包括提供方案論證和咨詢設計服務的空間基礎設施規劃設計,以及基于 PIE-Engine 提供時空大數據分析服務和多行業深層應用的空間基礎設施系統建設兩部分。2 2)PIE+PIE+行業產品線為公司績提速的主要驅動力。行業產品線為公司績提速的主要驅動力。公司公司基于核心平臺 PIE-Engine,依托接收的衛星、雷達、無人機、地面監測等多源數據,經過大數據分析,實現結合具體行業的監
25、測、預警、決策輔助、智慧管理等產品服務。行業解決方案覆蓋自然資源、應急管理、生態環境、氣象海洋、農業林業、環境咨詢、水文水利、防災減災、城市規劃等。未來應用場景精細化下沉,不同行業間應用領域融合,將帶動整體市場空間增長,產品線前景廣闊。3)云云服務產品線為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和推廣力度的潛力產品線。服務產品線為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和推廣力度的潛力產品線。公司應用云計算技術對 PIE 系列軟件進行云化改造,構建 PIE-Engine 云服務平臺。公司集合前沿技術成果,面向細分行業方向,采用云原生技術架構,引接國內外數十顆衛星數據資源,形成了全面對標美國 Google Earth Engine 的
26、數字地球云平臺。云平臺能夠融合遙感、北斗、物聯網等多源感知數據,提供監測、預測、分析為一體的快速、定量、準確的業務化流程服務,為行業客戶提供深度解決方案。數據源方面,截至 2022 年上半年,PIE-Engine 已接入衛星遙感數據集個數 160 余種,覆蓋超過 20 多個領域,數據總量近 航天宏圖(688066)公司深度報告 10 敬請關注文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20PB;數據處理方面,空間和時間分辨率指標不斷提高,其中天基高分辨率數據可達到亞米級精度,航空攝影精度可達厘米級,具備每日更新的能力。產品服務方面,通過“云+端”場景化應用,為行業客戶提供數據支持和管理服務,且從單純項目定制交付向
27、以“訂閱制”為核心的 SaaS 模式轉變。1.31.3 營收利潤營收利潤穩步增長,穩步增長,高研發投入穩定技術優勢高研發投入穩定技術優勢 公司營收利潤均穩定增長。公司營收利潤均穩定增長。近年來公司圍繞產業生態發展規律,按照“增強上游數據獲取能力,加快平臺云化轉型速度,擴大下游行業應用優勢”的發展理念,完善自身經營布局。公司通過自主研發,在遙感數據領域形成了多項核心技術,核心產品競爭力不斷增強,全國營銷網絡日臻完善,分支機構訂單大幅增長,最終實現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的穩步增長。2022 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24.57 億元,同比增長 67.32%,2019-2022 年復合增長率為 59.9%。同時
28、公司2022 年實現了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 2.64 億元,同比增長 32.06%,2019-2022 年復合增長率為 46.48%。圖表6:公司 2019-2023Q1 營業收入與增速 圖表7:公司 2019-2023Q1 歸母凈利潤與增速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wind,方正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wind,方正證券研究所 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奠定公司技術優勢。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奠定公司技術優勢。為迎接數字中國建設規劃以及遙感衛星商業化,公司近年來瞄準數字孿生、人工智能以及平臺云化等先進核心信息技術持續加大核心產品的研發投入,2022 年公司研發支出 2.96 億元,同比增長39
29、.97%,近年來研發費用占比始終保持在 10%以上。同時公司加強高水平研發人員的引進,推動產品快速迭代,應用場景迅速落地。利用人才優勢,公司組建了以北京為首的研發中心,建立完善的產品研發體系,保證公司產品與市場的有效結合,推動公司技術發展。0 00.10.10.20.20.30.30.40.40.50.50.60.60.70.70.80.80 05 510101515202025253030201920192020202020212021202220222023Q12023Q1營業總收入營業總收入(億元億元)增速增速0 00.10.10.20.20.30.30.40.40.50.50.60.6
30、-1.5-1.5-1-1-0.5-0.50 00.50.51 11.51.52 22.52.53 3201920192020202020212021202220222023Q12023Q1歸母凈利潤(億元)歸母凈利潤(億元)增速增速航天宏圖(688066)公司深度報告 11 敬請關注文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圖表8:公司 2019-2023Q1 研發支出與占比 圖表9:公司 2019-2022 年研發人員數量與增速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wind,方正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wind,方正證券研究所 2 2 數據要素打開商業化空間,下游應用行業前景廣闊數據要素打開商業化空間,下游應用行業前
31、景廣闊 2.12.1 遙感衛星發射數量快速增長,商業化潛力遙感衛星發射數量快速增長,商業化潛力可觀可觀 近年來近年來商業航天產業商業航天產業的的興起興起帶動了帶動了遙感衛星、導航衛星、通信衛星持續發射遙感衛星、導航衛星、通信衛星持續發射。在國內大力加強數字基礎建設的環境下,以數據要素為驅動的商業模式逐漸形成,遙感衛星應用逐步向商業化、大眾化服務應用拓展。衛星應用逐步貼近生活、走進生活,商業化發展前景十分可觀。遙感衛星商業化應用場景豐富。遙感衛星商業化應用場景豐富。遙感衛星應用利用空天地一體化時空大數據感知手段獲取的大尺度、全要素地物、地表數據,是推動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數據要素產業重要方向。其
32、中數字化轉型以及數據要素的價值變現為以遙感和北斗導航技術為代表的下一代空間信息產業發展帶來了眾多新需求。隨著遙感+北斗導航產業政策落地,衛星應用的市場化應用和產業化規模逐步在在生態環境、海洋漁業、氣象、農林等生產端,城市監管、電力水利、農業保障等政府治理端以及娛樂、教育、文旅等生活場景體現。數字要素正不斷賦能新產業,重塑產業競爭新格局,并將深刻改變產業發展模式和運行效率,為產業帶來較大的市場機遇與發展空間。遙感衛星發射數量近年快速上升,商業化占比提升空間較大遙感衛星發射數量近年快速上升,商業化占比提升空間較大。近年來衛星組件化、頻譜化、批量化生產工藝持續優化變革,衛星研發和制造能力不斷提升,衛
33、星發射制造成本將顯著降低,發射數量明顯增加。2022 年我國新發遙感衛星數量為 105 顆,同比增長 72%。2021 年 1-9 月,我國商業遙感衛星占比為 28%,遠低于 71%的全球數據,隨著衛星商業化趨勢的來臨以及下游應用的成熟,我國衛星遙感商業化將受益于衛星發射數量以及商業化占比的雙重增加刺激,有較大發展空間。0 00.050.050.10.10.150.150.20.20.250.250.30.30 00.50.51 11.51.52 22.52.53 33.53.5201920192020202020212021202220222023Q12023Q1研發支出(億元)研發支出(億
34、元)研發占比研發占比0 00.050.050.10.10.150.150.20.20.250.250.30.30.350.350 01001002002003003004004005005006006007007002018201820192019202020202021202120222022研發人員數量研發人員數量增速增速航天宏圖(688066)公司深度報告 12 敬請關注文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圖表10:2016-2022 年我國遙感衛星發射數量 圖表11:2021 年 1-9 月中國與全球各類在軌衛星占比 資料來源:觀研報告網,共研產業咨詢,方正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方正證券
35、研究所 2.22.2 數據要素開發拓展市場空間,遙感應用逐漸商業化數據要素開發拓展市場空間,遙感應用逐漸商業化 數據要素是指參與到社會生產經營活動中,為所有者或使用者帶來經濟效益的數據要素是指參與到社會生產經營活動中,為所有者或使用者帶來經濟效益的數據資源數據資源。根據數據要素白皮書(2022 年)的定義,信息和知識均可納入數據要素討論的范疇。經過遙感衛星持有者處理后的遙感數據受益人包括遙感衛星持有者以及國家。遙感數據在被處理后基于客戶的需求遙感數據在被處理后基于客戶的需求具備商業價值和使用具備商業價值和使用價值,完全契合數據要素的定義價值,完全契合數據要素的定義,其應用也,其應用也適配數據要
36、素市場機制適配數據要素市場機制。隨著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隨著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國家國家對對數字經濟的重視性不斷提高。數字經濟的重視性不斷提高。在國家發布的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等重大規劃提出,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和數字中國建設規劃是數字時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重要引擎,數據要素通過釋放數據資源價值對數字中國建設形成支撐。同時我國數字經濟規模也在穩定擴張,由 2017 年的 27.2 萬億增長至2022 年的 50.2 萬億,CAGR 13.04%且每年增長率基本保持在 10%以上。自 2012年以來,我國數字經濟增速已經連續 11 年顯著高
37、于 GDP 增速,數字經濟持續為國民經濟增長保駕護航。由此可見數字對于國內經濟的“穩定器”,“加速器”作用。圖表12:2017-2022 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與增速 圖表13:2017-2022 年我國數字經濟增速與 GDP 增速 資料來源:2023 年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研究報告,方正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2023 年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研究報告,方正證券研究所 0 0202040406060808010010012012020162016201720172018201820192019202020202021202120222022遙感衛星發射數量(顆)遙感衛星發射數量(顆)民用民用,3%3%民用民
38、用,5%5%軍用軍用,12%12%軍用軍用,29%29%政府政府,14%14%政府政府,38%38%商業商業,71%71%商業商業,28%28%0%0%10%10%20%20%30%30%40%40%50%50%60%60%70%70%80%80%90%90%100%100%全球全球中國中國民用民用軍用軍用政府政府商業商業0 00.050.050.10.10.150.150.20.20.250.250 0101020203030404050506060201720172018201820192019202020202021202120222022我國數字經濟規模(萬億元)我國數字經濟規模(萬億
39、元)增速增速0 00.050.050.10.10.150.150.20.20.250.25201720172018201820192019202020202021202120222022GDPGDP增速增速數字經濟增速數字經濟增速航天宏圖(688066)公司深度報告 13 敬請關注文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數據要素政策頻出,加快市場建設步伐。數據要素政策頻出,加快市場建設步伐。為加速數字中國的建設,國家陸續發布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自然資源、氣象、農業、水利、城市治理等領域也相繼發布了數字化、信息化建設規劃。同時國家民
40、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 年)指出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對衛星遙感應用提出了多樣化、精細化、高時效性觀測需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 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了十四五期間加快遙感應用產業發展的要求。在數據要素發展以及遙感衛星應用落地的雙重需求下,市場建設節奏加快。圖表14:數據要素相關政策 日期 政策名稱 主旨 2015.10.26 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 年)探索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市場化、商業化發展新機制,支持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建設的應用開發,促進衛星應用產業可持續發展 2021.3
41、.1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 提出打造全球覆蓋、高效運行的通信、導航、遙感空間基礎設施體系,加快交通、能源、市政等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明確十四五期間加快遙感應用產業發展 2022.1.12“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 強化高質量數據要素供給,加快數據要素市場化流通,全面深化重點產業數字化轉型,到 2025 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 GDP 比重達到 10%2023.2.27 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 推動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農業、工業、金融、教育、醫療、交通、能源等重點領域,加快數字技術創新應用。2023.3.7 組建國家數
42、據局 協調推進數據基礎制度建設,統籌數據資源整合共享和開發利用,統籌推進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數字社會規劃與建設。數據來源:方正證券研究所整理 我國數據要素市場蓬勃發展,我國數據要素市場蓬勃發展,20252025 年規模有望達年規模有望達 17491749 億元。億元。隨著政策的不斷落地催化,即使在疫情的影響下 2021 年我國數據要素市場規模達到了 815 億元,同比增長 15.8%。預計“十四五”期間市場規模復合增速將超過 25%,到 2025年規模有望達到 1749 億元。圖表15:2016-2025 年數據要素市場規模預測及增速 資料來源: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方正證券研究所 0
43、.0%0.0%20.0%20.0%40.0%40.0%60.0%60.0%80.0%80.0%100.0%100.0%120.0%120.0%0 02002004004006006008008001000100012001200140014001600160018001800200020002016201620172017201820182019201920202020202120212025E2025E市場規模(億元)市場規模(億元)增速增速航天宏圖(688066)公司深度報告 14 敬請關注文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2.32.3 遙感衛星應用精細化下沉,下游場景空間廣闊遙感衛星應用精細化下沉
44、,下游場景空間廣闊 十四五規劃推動天基觀測服務體系高質量發展,航空航天新基建的進程也在持十四五規劃推動天基觀測服務體系高質量發展,航空航天新基建的進程也在持續推進。續推進。從主要領域上看,我國的衛星服務體系建設正在分層次有步驟推進和下沉。在水利與農業領域:水利部制定印發2022 年推進智慧水利建設水資源管理工作要點,要點強化業務應用、統籌推進水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建設。中國氣象局印發的農業與生態氣象衛星遙感應用工作方案(2022-2025 年),要求建立國省協同的植被生態衛星遙感監測業務,提升植被生態衛星遙感檢測能力。在氣象領域:“十七部門”聯合印發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 2035提出加強氣候變化監
45、測預警和風險管理,完善氣候變化觀測網絡,構建具有高時空分辨率、觀測要素齊備的地空天一體化國家氣候觀測網等體系能力,提升衛星觀測數據的服務能力。在應急領域:成都等多地印發地質災害全域綜合整治行動計劃提出推進完成地質災害易發區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評價及區劃。國家持續在政策和投資方面大力推進遙感衛星在各領域的服務能力。圖表16:遙感衛星下游場景 行業行業 功能功能 主要用途主要用途 自然資源自然資源 調查監測評價調查監測評價 土地利用宏觀監測、國土資源調查、森林與濕地資源調查、草地資源監測、水資源土地利用宏觀監測、國土資源調查、森林與濕地資源調查、草地資源監測、水資源動態監測動態監測 開發利用監管開發利
46、用監管 土地資源全天候監測、礦山開發秩序監管、國有林區管理情況監管土地資源全天候監測、礦山開發秩序監管、國有林區管理情況監管 生態環境生態環境 大氣環境監測大氣環境監測 大氣質量監測、大氣污染預測分析、秸稈焚燒火點監測、城市施工裸地揚塵監測大氣質量監測、大氣污染預測分析、秸稈焚燒火點監測、城市施工裸地揚塵監測 調查監測分析調查監測分析 生態資源調查分析、生態環境監測評估、生態氣象貢獻分析、生態功能價值評估分生態資源調查分析、生態環境監測評估、生態氣象貢獻分析、生態功能價值評估分析、生態資產核算分析、生態紅線綜合監管析、生態資產核算分析、生態紅線綜合監管 應急管理應急管理 災害監測分析災害監測分
47、析 災情智能多級報送、災害遙感監測分析、災害大數據分析、災害風險規劃災情智能多級報送、災害遙感監測分析、災害大數據分析、災害風險規劃 應急指揮調度應急指揮調度 應急人員搜救、應急物資管理調度、災情現場決策支持、災情會商研判應急人員搜救、應急物資管理調度、災情現場決策支持、災情會商研判 氣象氣象 風云三號衛星風云三號衛星 天氣應用、氣候應用、大氣環境、自然災害、陸表生態、海洋生態、農業氣象天氣應用、氣候應用、大氣環境、自然災害、陸表生態、海洋生態、農業氣象 風云四號衛星風云四號衛星 云圖解譯、臺風應用、暴雨強對流應用、氣候監測與資源評估云圖解譯、臺風應用、暴雨強對流應用、氣候監測與資源評估 高分
48、資料氣象高分資料氣象應用應用 森林草原火災監測、洪澇災害監測、植被監測、海冰監測、藻類監測、積雪覆蓋監森林草原火災監測、洪澇災害監測、植被監測、海冰監測、藻類監測、積雪覆蓋監測、地質災害監測測、地質災害監測 短時臨近預報短時臨近預報 雷達氣象監測、高影響天氣判識、雷達臨近預報、衛星短臨預報雷達氣象監測、高影響天氣判識、雷達臨近預報、衛星短臨預報 海洋海洋 海洋資源監測海洋資源監測 海岸帶變化監測、海島監測、海上目標監測海岸帶變化監測、海島監測、海上目標監測 海洋應急監測海洋應急監測 臺風監測、海洋溢油監測、海洋赤潮監測臺風監測、海洋溢油監測、海洋赤潮監測 水利水利 水土保持業務水土保持業務 水
49、土保持監測、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信息化監管水土保持監測、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信息化監管 江河湖泊業務江河湖泊業務 河湖管理監測、河湖四亂監測、水利四亂整治、河湖岸線、水域面積和水體水量監河湖管理監測、河湖四亂監測、水利四亂整治、河湖岸線、水域面積和水體水量監測、水體水質監測反演測、水體水質監測反演 水利監督業務水利監督業務 水利工程安全運行監測、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全國旱情綜合監測、山洪災害監測預水利工程安全運行監測、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全國旱情綜合監測、山洪災害監測預警警 農業農業 農業資源調查農業資源調查 農業普查、兩區劃定農業普查、兩區劃定 農業生產監管農業生產監管 作物長勢動態監測、科學種
50、植決策制定作物長勢動態監測、科學種植決策制定 航天宏圖(688066)公司深度報告 15 敬請關注文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資料來源:公司招股說明書,方正證券研究所 2.3.12.3.1 實景三維中國建設速度加快,市場空間快速擴張實景三維中國建設速度加快,市場空間快速擴張 實景三維時空大數據平臺通過對影像、視頻、街景、實景三維等多源數據的管實景三維時空大數據平臺通過對影像、視頻、街景、實景三維等多源數據的管理、發布、展示及應用分析,實現海量時空數據的一體化管理,理、發布、展示及應用分析,實現海量時空數據的一體化管理,為數字中國提為數字中國提供統一的空間定位框架和分析基礎。供統一的空間定位框架和分
51、析基礎。實景三維數字政府、數字經濟重要的戰略性數據資源和生產要素,已經納入“十四五”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規劃。衛星遙感數據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對實景三維中國的建設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公司在實景三維中國建設專項中深度參與國家級標準編制,推出實景三維模型制作與發布系統 PIE-TDModeler,已具備實景三維中國建設全方面支撐能力。20222022 年年 2 2 月月 2424 日,自然資源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推進實景三維中國建設日,自然資源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推進實景三維中國建設的通知,明確了實景三維中國建設的目標、任務及分工等。的通知,明確了實景三維中國建設的目標、任務及分工等。通知提出了兩大建
52、設目標以及五大建設任務,提出了在 2025 年實現為數字中國、數字政府和數字經濟提供三維空間定位框架和分析基礎以及 2035 年完成 80%以上的政府決策、生產調度和生活規劃的目標。圖表17:關于全面推進實景三維中國建設的通知內容概括 內容 兩大建設目標 2025 年實現 5 米格網的地形級實景三維實現對全國陸地及主要島嶼覆蓋 5 厘米分辨率的城市級實景三維初步實現對地級以上城市覆蓋 國家和省市縣多級實景三維在線與離線相結合的服務系統初步建成,地級以上城市初步形成數字空間與現實空間實時關聯互通能力 2035 年,優于 2 米格網的地形級實景三維實現對全國陸地及主要島嶼必要覆蓋 優于 5 厘米分
53、辨率的城市級實景三維實現對地級以上城市和有條件的縣級城市覆蓋 國家和省市縣多級實景三維在線系統實現泛在服務,地級以上城市和有條件的縣級城市實現數字空間與現實空間實時關聯互通,服務數字中國、數字政府和數字經濟的能力進一步增強 五大建設任務 地形級實景三維建設 城市級實景三維建設 部件級實景三維建設 物聯感知數據接入與融合 在線系統與支撐環境建設 數據來源:關于全面推進實景三維中國建設的通知,方正證券研究所 實景三維市場規模增長迅速,項目數量同比增長實景三維市場規模增長迅速,項目數量同比增長 3 3 倍,有望帶動關聯市場有望倍,有望帶動關聯市場有望達到達到 400400 億規模。億規模。根據泰伯智
54、庫發布的中國實景三維市場研究報告(2023),2022 年實景三維市場規模由 2021 年的 4.25 億元增長到 13.58 億元,同比增長220%。項目數量由 2021 年的 64 個增長至 257 個,同比增長 3 倍。由于相關技術成熟,從今年起到 2025 年,將是實景三維建設的發力期,實景三維直接市場到 2025 年將達到 40 億人民幣,關聯市場有望達到 400 億。航天宏圖(688066)公司深度報告 16 敬請關注文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圖表18:2019-2025 年實景三維市場規模預測 圖表19:2020-2022 年實景三維項目數量 資料來源:中國實景三維市場研究報告(2
55、023),方正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中國實景三維市場研究報告(2023),方正證券研究所 2.3.22.3.2 智慧水利與農業農村智慧水利與農業農村 智慧水利是以智慧城市為代表的智慧型社會衍生的水利領域相關理念。智慧水利是以智慧城市為代表的智慧型社會衍生的水利領域相關理念。智慧水利融合云計算、物聯網、時空大數據等技術的創新綜合應用場景,利用技術創新實現更好的水務信息化建設。國家大力投入建設水利智慧化轉型,2021-2022年,水利部印發了關于大力推進智慧水利建設的指導意見、“十四五”期間推進智慧水利建設實施方案,還同步印發了智慧水利建設頂層設計、“十四五”智慧水利建設規劃,明確了推進智慧水利建
56、設的規劃。根據中研網預測,預計 2023 年全國水利建設投資將達到 1.3 萬億,水利信息化建設規模有望在 450億左右,市場空間廣闊。公司積極參與智慧水利相關領域業務。公司積極參與智慧水利相關領域業務。公司推出融合實景三維可視化技術結合航空、航天遙感、傳感器等多元數據的智能水務分析系統平臺,可以進行高精度水位、流速識別等真三維實景再現,有效保障水庫、流域、灌區安全。同時公司牽頭和水利部合作的國家重點研發課題為公司在水利數字孿生領域積累了寶貴的技術經驗,在三維建模之外融入氣象環境等多維數據做融合應用,大數據分析,依托專業算法做推演模擬為決策提供支撐,為孿生水利工程提供增量價值,未來流域數字孿生
57、、水庫孿生、山洪監測等會是持續需求。0 01 12 23 34 45 56 67 70 05 510101515202025253030353540404545201920192020202020212021202220222023E2023E 2024E2024E 2025E2025E市場規模及預測(億元)市場規模及預測(億元)增速增速0 05050100100150150200200250250300300202020202021202120222022航天宏圖(688066)公司深度報告 17 敬請關注文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圖表20:公司智慧水利相關產品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方正證券研
58、究所 數字鄉村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數字鄉村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2022 年 1 月中央網信辦等 10 部門印發了數字鄉村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 年)。計劃要求統籌使用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衛星及民商遙感衛星等資源,構建農業天基網絡,形成常規監測與快速響應的農業遙感觀測能力,建設天空地一體化農業觀測網絡。同年 2 月份的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工作方案也明確了利用遙感、地理信息和全球定位技術、模型模擬技術和空間可視化技術等,統一構建土壤三普工作平臺的方向。公司在智慧農村解決方案有多項核心優勢。公司依托多年積累的先進遙感觀測
59、和處理能力,建立海量農業與遙感大數據引擎,通過高維信息智能感知與大數據挖掘技術,將成熟的信息化產品和數據分析服務下沉至鄉村,結合農產品監測,規劃治理,農業信息化轉型等固有成熟業務助力鄉村振興及其衍生領域。賦能農業農村產業化經營與管理、提高鄉村治理能力,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助力鄉村振興。圖表21:公司智慧鄉村解決方案核心優勢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方正證券研究所 航天宏圖(688066)公司深度報告 18 敬請關注文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2.3.32.3.3 應急管理:風險普查積累大量數據,后續建設仍存在大量規劃應急管理:風險普查積累大量數據,后續建設仍存在大量規劃 20202020 年開展的第一
60、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程年開展的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程收集與整理了收集與整理了風險因素和風險因素和基礎數據?;A數據。在調查過程中,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得到了充分應用。如運用高分辨率遙感影像,輔助各類調查和評估。在風險普查結束后,“十四五”應急管理體系建設規劃指出,后續以風險普查數據為基礎,延續相關領域的應用,包括未來災害區劃、風險監測預警網絡體系建設;衛星遙感網絡建設;應急管理信息化建設;天地一體化工程的核心建設;建立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調查評估指標體系;形成分區域、分類型的國家自然災害綜合風險基礎數據庫等。數據在采集后的定期更新、儲存、應用和成果檢驗
61、將是下一步建設重點。公司在風險普查專項中積累了行業優勢:公司在風險普查專項中積累了行業優勢:(1)業務下沉至大量的區縣級客戶,了解地方特點和需求,針對性提供了完整解決方案,為將來開展深度應用合作打下堅實基礎,具有先發優勢。(2)參與了風險普查專項和相關標準制訂,具備技術理解先發優勢。(3)參與了部委級總體平臺建設。將來應急管理領域仍將是公司業務增長的重要組成部分。2.42.4 產業政策帶動軍工信息化發展,衛星應用是重要支撐產業政策帶動軍工信息化發展,衛星應用是重要支撐 軍工信息化指的是軍工信息化指的是通過對信息資源的有效運用提高軍隊核心戰斗力而建設的國通過對信息資源的有效運用提高軍隊核心戰斗力
62、而建設的國防信息體系防信息體系。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推動下,國際軍事競爭格局正在發生歷史性變化。信息的價值日益增長,已經成為有價值的作戰武器和雙方爭奪的重點,也使得信息在戰爭中的作用和行為方式發生了重大的改變。而遙感衛星作為信息收集的重要手段,可以為軍方提供關鍵的地理信息,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有關政策不斷推進軍工信息化建設。有關政策不斷推進軍工信息化建設。早在 2016 年 7 月,國家就發布了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其中提出了加快信息強軍,構建現代軍事力量體系的戰略,指出要堅定不移把信息化作為軍隊現代化建設發展方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 2035 年遠景目
63、標綱要指出,要加快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發展,全面加強練兵備戰,提高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戰略能力,確保 2027 年實現建軍百年奮斗目標。航天宏圖(688066)公司深度報告 19 敬請關注文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圖表22:軍工信息化相關政策 日期 政策 內容 2016.5 軍隊建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 到 2020 年,軍隊要如期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發展戰略第二步目標,基本完成國防和軍隊改革目標任務,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構建能夠打贏信息化戰爭、有效履行使命任務的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2016.7 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 積極適應國家安全形勢新
64、變化、信息技術發展新趨勢和強軍目標新要求,堅定不移把信息化作為軍隊現代化建設發展方向,貫徹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戰略思想,在新的起點上推動軍隊信息化建設跨越發展。2019.7 新時代的中國國防 戰爭形態加速向信息化戰爭演變,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取得重大進展,但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提出推進國防科技和軍事理論創新發展,構建現代化武器裝備體系,建設一切為了打仗的現代化后勤。2021.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 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 加快武器裝備現代化,聚力國防科技自主創新、原始創新,加速戰略性前沿 性顛覆性技術發展,加速武器裝備升級換代和智能化武器裝備發展。數據來源:方正證券研
65、究所整理 軍費穩定增長支撐軍工信息化市場空間膨脹。軍費穩定增長支撐軍工信息化市場空間膨脹。近年來,我國的國防支出穩定提升,常年維持在 5%以上。2023 年 3 月 6 日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新聞發言人譚克非確認 2023 年國防支出預算達到 1.58 萬億元,比上年執行數增長 7.2%。根據思瀚產業研究院的計算,2017-2021 年我國國防支出復合增速為 7.22%,同期 GDP 及財政支出增速則分別為 8.28%和 4.87%;我國國防支出的增長速度略低于 GDP 的增長速度,高于財政支出的增長速度,國防費用的增長能夠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維持更穩定的發展??梢愿玫闹螖U大軍工信
66、息化相關產業空間。圖表23:2013-2023 國防支出 資料來源:思瀚產業研究院,方正證券研究所 中國在軌衛星數量全球第二,距第一有較大差距,后續發展潛力較大。中國在軌衛星數量全球第二,距第一有較大差距,后續發展潛力較大。根據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2022 年)的數據,截至 2022 年底,全球在軌航天器數量達到 7218 個。其中美國 4731 個,占全球總數的 65.5%;中國 704 個,0 00.020.020.040.040.060.060.080.080.10.10.120.120.140.140 0200020004000400060006000800080001000010
67、0001200012000140001400016000160001800018000201320132014201420152015201620162017201720182018201920192020202020212021202220222023E2023E國防支出(億元)國防支出(億元)增速增速航天宏圖(688066)公司深度報告 20 敬請關注文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占全球 9.7%,穩居世界第二;俄羅斯 219 個;日本 108 個。由于衛星為軍工信息化收集信息部分的重要組件,為拉近與美國之間的差距,未來中國衛星產業仍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圖表24:全球各國在軌衛星數量 圖表25:
68、全球各國在軌衛星數量占比 資料來源: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2022 年),方正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2022 年),方正證券研究所 公司針對軍工信息化研發出虛擬仿真產品。公司針對軍工信息化研發出虛擬仿真產品。公司的虛擬仿真產品面向軍隊指揮機關、部隊、研究院所以及航天、航空、船舶、電子、兵器等國防工業部門,采用仿真建模、虛擬現實、人工智能、地理信息、智能交互、LVC 等先進技術,搭建作戰運用仿真實驗平臺。產品分為模擬訓練、裝備仿真、作戰研究仿真三個方向,提供工作全流程和平臺支持,實現裝備作戰效能評估、作戰方案優化仿真,實現裝備操作訓練和組網戰術模擬訓練,實現體系級對抗環
69、境下的裝備和作戰聯合試驗。3 3 自研衛星成功發射布局全產業鏈,云自研衛星成功發射布局全產業鏈,云轉型計劃進展順利轉型計劃進展順利 3.13.1 公司公司 InSARInSAR 衛星成功發射,改變盈利模式布局全產業鏈衛星成功發射,改變盈利模式布局全產業鏈 2022023 3 年年 3 3 月月 3030 日,日,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成功發射長征二號丁火箭,長征二號丁火箭,其中其中攜帶了由公司自主研發的“一主加三輔”攜帶了由公司自主研發的“一主加三輔”四顆分布式干涉合成孔徑雷達(四顆分布式干涉合成孔徑雷達(InSARInSAR)衛星(宏圖一號衛星(宏圖一號 010
70、1 組衛星組衛星)。)。這是國際上首個“1+3”車輪編隊構型的分布式干涉 SAR 衛星星座,可實現多基線干涉成像,在城市地質災害監測、海洋監測、洪澇災害監測、地表沉降監測等方面具備優勢。衛星的成功發射代表著公司“女媧星座”計劃的順利進行,公司可以依托 InSAR 實時數據源和無人機數據源,在自主研發的 PIE-Engine 遙感云服務平臺支持下,形成天地一體化應用解決方案,為線上客戶提供訂閱制信息產品服務以及為線下客戶提供軟硬一體化解決方案。這代表著公司的盈利模式將由項目定制交付向以“訂閱制”為核心的模式轉變。0 0500500100010001500150020002000250025003
71、000300035003500400040004500450050005000美國美國中國中國俄羅斯俄羅斯日本日本美國美國,65.54%65.54%中國中國,9.75%9.75%俄羅斯俄羅斯,3.03%3.03%日本日本,1.50%1.50%其他國家其他國家,20.17%20.17%美國中國俄羅斯日本其他國家航天宏圖(688066)公司深度報告 21 敬請關注文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圖表26:公司一號雷達衛星星座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方正證券研究所 3.1.13.1.1 S SARAR 衛星解決數據獲取問題,資產無人機滿足數據更多需求衛星解決數據獲取問題,資產無人機滿足數據更多需求 SARSA
72、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即合成孔徑雷達,是一種主動式的對地觀),即合成孔徑雷達,是一種主動式的對地觀測測高分辨率高分辨率系統系統。SAR 通過天線給物體發射能量,同時也通過 SAR 接收能量,全部的能量都通過電子設備記錄下來,最后形成圖像,并具有一定的地表穿透能力。因此,SAR 系統在災害監測、環境監測、海洋監測、資源勘查、農作物估產、測繪和軍事等方面的應用上具有獨特的優勢。傳統光學雷達則需要讓光子穿過光圈形成影像,容易受到天氣原因造成的光源不足的影響。SAR 則不受天氣等因素的影響,同時具有一定的穿透性,可以更全
73、面,具體的獲取觀測目標的信息。圖表27:光學遙感衛星與 SAR 遙感衛星對比 光學遙感衛星光學遙感衛星 SARSAR 遙感衛星遙感衛星 圖像案例圖像案例 成像原理成像原理 被動觀測,接受目標反射或者輻射的光譜被動觀測,接受目標反射或者輻射的光譜能量,得到強度幅值能量,得到強度幅值 主動發射雷達信號,接收其回波,獲取目標微波主動發射雷達信號,接收其回波,獲取目標微波散射特性,包括幅度以及相位信息散射特性,包括幅度以及相位信息 航天宏圖(688066)公司深度報告 22 敬請關注文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數據特征數據特征 信息豐富,結構特征連續,容易識別分類信息豐富,結構特征連續,容易識別分類 紋理
74、信息豐富,成像處理,信息解譯比較困難;紋理信息豐富,成像處理,信息解譯比較困難;人眼目視直觀性不強人眼目視直觀性不強 工作條件工作條件 受氣候和光線條件限制,晚上,有云霧,受氣候和光線條件限制,晚上,有云霧,雨雪,雜光干擾均不能觀測,雨雪,雜光干擾均不能觀測,全天時,全天候,低頻穿透植被等地物遮蓋全天時,全天候,低頻穿透植被等地物遮蓋 建設頻段建設頻段 可見光,紅外可見光,紅外 C C 波段,波段,X X 波段波段 資料來源:方正證券研究所整理 自產無人機自產無人機補全公司空間數據獲取體系補全公司空間數據獲取體系,輔助衛星完成公司空天地,輔助衛星完成公司空天地全息感知體全息感知體系系。無人機測
75、繪具有機動靈活,高分辨率,高頻次等特點。飛行高度從 50 米到 1000米不等,實際測量精度達到了亞米級,測圖精度可以達到 1:1000??梢跃_的完成低空遙感作業,成為衛星遙感的重要補充并發揮獨特作用。由于外采無人機多為標準化產品,只能完成常規任務,性能難以滿足公司項目由于外采無人機多為標準化產品,只能完成常規任務,性能難以滿足公司項目的實際需求,公司搭建的實際需求,公司搭建從載荷零部件到指控平臺的軟硬件全要素無人機生產線從載荷零部件到指控平臺的軟硬件全要素無人機生產線。自產無人機可在特殊需求以及性能指標上進行針對性的優化設計。同時,自產無人機可以融合公司的平臺,軟件以及產品,集成度、可靠性
76、更好,更容易控制。此外,自產無人機在出現意外時能及時地響應維修需求,更好地提高作業效率和使用體驗。公司無人機技術已經成熟。公司無人機技術已經成熟。為推進無人機業務的進展,公司在湖南,南京,北京,佛山以及遼寧等地均成立無人機技術子公司。經過多年的積累,公司對于無人機航測系統及智能檢測技術的開發已經完成。硬件方面,公司的U15,UX15,UX25,U28 等 PIE 系列無人機已經可以滿足不同場景下的作業需求。軟件方面,公司的 PIE-UAV 無人機影像處理軟件 V6.3 可滿足多平臺、多載荷航空數據的特征提取匹配、DEM 生成、正射校正、影像拼接等一系列專業處理功能。廣泛應用于國土、測繪、農業、
77、林業、水利、環保等行業。航天宏圖(688066)公司深度報告 23 敬請關注文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圖表28:公司無人機相關產品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方正證券研究所 3.1.23.1.2 向上游拓展全產業鏈閉環,盈利模式向向上游拓展全產業鏈閉環,盈利模式向 B B、C C 端訂閱模式轉變端訂閱模式轉變 公司主營業務處于衛星產業鏈中、下游。公司主營業務處于衛星產業鏈中、下游。從產業鏈區分,衛星產業的上游為衛星制造與發射、中游為衛星數據處理、下游為衛星數據應用。公司的 PIE 產品線為政府,民間以及企業提供不同領域的解決方案,處于產業鏈中下游。航天宏圖(688066)公司深度報告 24 敬請關注文
78、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圖表29:衛星產業鏈 資料來源:公司招股說明書,方正證券研究所 公司全產業鏈布局穩定推進,業務模式向上游拓展探索第二增長曲線。公司全產業鏈布局穩定推進,業務模式向上游拓展探索第二增長曲線。近年來公司積極建設分布式干涉雷達衛星星座以及自研無人機產線,依托 SAR 實時數據源和無人機數據源,在自主研發的 PIE-Engine 遙感云服務平臺支持下,形成天地一體化應用解決方案,逐步開拓 B 端、C 端市場。至此公司完成了獨占性、高質量、低成本的穩定數據源體系,降低數據獲取成本,提升產品服務質量,形成產業鏈上下游貫通、星上地面一體化、云邊端協同化、全行業服務的商業模式,提高行業競
79、爭格局和市場份額。航天宏圖(688066)公司深度報告 25 敬請關注文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3.23.2 云服務需求隨數據量增大,公司云產品服務成熟云服務需求隨數據量增大,公司云產品服務成熟 隨著遙感圖像的分辨率以及獲取頻率的不斷提升,隨著遙感圖像的分辨率以及獲取頻率的不斷提升,對地觀測遙感數據對地觀測遙感數據急速增加急速增加,對數據存儲和計算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對數據存儲和計算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傳統桌面端遙感處理平臺受限于硬件設施難以滿足大規模遙感數據快速處理與分析的需求。遙感云計算平臺的快速發展可以突破傳統遙感技術算力要求高,數據儲存成本大的瓶頸,顯著降低本地硬件投入成本??蛻艨梢酝?/p>
80、過接入云平臺隨時調取以及自定義數據,滿足自身的個性化需求,大幅提升效率。云服務的普及將成為大趨勢。3.2.13.2.1 公司云遙感產品公司云遙感產品 P PIEIE-E Enginengine 技術成熟技術成熟 公司在原有的公司在原有的 PIE PIE 遙感圖像處理平臺的基礎上,結合云計算、人工智能、數字遙感圖像處理平臺的基礎上,結合云計算、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先進信息技術,構建了孿生等先進信息技術,構建了“一云、一球、一套工具集一云、一球、一套工具集”的產品體系的產品體系。針對云服務產品,公司在 2022 年發布了國內首個時空遙感云服務平臺 PIE-Engine(“一云”),并在其中集成了集
81、成 PIE-Engine Server 時空數據服務模塊、PIE-Engine Studio 遙感技術服務模塊、PIE-Engine AI 智能解譯服務模塊、PIE-Engine Factory 數據處理服務模塊,PIE-Engine UAV 無人機應用服務模塊等,滿足用戶基于云計算進行的數據分析以及業務構建需求,同時也為廣大 C 端用戶提供了低成本的工作平臺。目前 PIE-Engine 平臺現已覆蓋超過 20 個領域,數據總量近 20PB,數據集個數達到 160 多種,積累了 20 萬+的用戶。圖表30:公司“一云、一球、一套工具集”產品體系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方正證券研究所 航天宏圖(6
82、88066)公司深度報告 26 敬請關注文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3.2.23.2.2 云服務客戶解決方案多樣,業務模式向云服務客戶解決方案多樣,業務模式向 S SaaaaS S 轉型轉型 公司公司基于基于 PIEPIE-Engine Engine 開發的云平臺已初步形成開發的云平臺已初步形成“平臺平臺+SaaS+SaaS 應用應用”、“軟件軟件+數據數據”的的云服務云服務服務模式服務模式,同時適配同時適配阿里云,華為云等阿里云,華為云等多家國產軟硬件環境多家國產軟硬件環境。目前公司云服務客戶涵蓋多個產業并且公司能提供相對應的解決方案,業務模式逐漸向訂閱式的 SaaS 轉型。SaaSSaaS 服
83、務模式可持續性強,客戶粘性高,節省服務模式可持續性強,客戶粘性高,節省軟件定制的高成本,對毛利率起到改善作用。軟件定制的高成本,對毛利率起到改善作用。公司解決方案根據行業特點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1)政府業務:政府業務:在衛星數據的精度和頻次等技術指標達到要求后,公司為政府相關決策部門定時出具報告,開發云服務平臺,對服務區域進行網格化管理,結合衛星、無人機、地面站點多源數據融合做問題溯源分析,精確、精細治理輔助決策。2)電力:電力:在大范圍輸電線路火情監測方面公司有持續的業務合作。對于客戶的收費模式為衛星遙感數據頻次固定后,按面積收費,具有綜合成本更低、持續性更強的優勢。3)農業保險:農業保險
84、:客戶較為固定,公司為保險公司提供農業農產品長勢監測,產量預期等,輔助客戶做定損等方面決策。4)新能源:新能源:公司可提供風光電選址、發電量預測、精準氣象服務。公司開發的時空信息大數據平臺綜合利用不同傳感器的優勢特點,結合各種監測手段之間的互補關系,在時效性以及精準度、綜合成本等方面為客戶實現最優解決方案。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公司未來云服務的增長將體現在兩個方面: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公司未來云服務的增長將體現在兩個方面:1)隨著遙感下游應用場景的增加,結合公司自上而下的業務推廣模式,將標桿項目推廣復制,提升客戶的數量。2)針對每個行業的專業服務能力增強,使衛星數據應用具備產業化的能力,牽引每個行業
85、內業務數量增加,業務范疇變廣。同時多領域、跨行業的新興應用場景正在誕生,比如水利數字孿生、空間天氣等,未來都會成為目標領域。4 4 盈利預測盈利預測、業務拆分業務拆分 4.14.1 關鍵假設關鍵假設 行業行業角度角度 1 1)數據要素:數據要素:十四五期間國家明確了數據要素將作為未來國家經濟的重要發展方向,遙感數據符合數據要素定義將隨之受益。遙感衛星下游應用場景也相繼發布了數字化、信息化建設規劃。隨著數據要素市場的建設節奏加快,公司擁有的上游數據獲取渠道將為公司帶來明顯的業績增量。2 2)下游應用場景:下游應用場景:未來智慧水利、農業、軍工信息化、應急管理等行業都會面臨產業改造升級,會給以遙感
86、、北斗、無人機技術為代表的空間信息產業帶來較多的市場機遇與發展空間以及大量需求。公司會憑借對應產品以及解決方案保持相關業務持續增長。航天宏圖(688066)公司深度報告 27 敬請關注文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3)云化:云化:遙感衛星精確度清晰度的提升帶來了大量數據,傳統桌面端遙感處理平臺難以滿足大規模遙感數據快速處理與分析的需求。遙感云計算平臺的快速發展會成為解決方案。公司可以提供源遙感數據生產處理服務等 SaaS 應用服務,在目前業務量較小的情況下會呈現出高速發展。業務拆分:業務拆分:宏圖一號的發射以及公司云服務的持續開展給公司帶來盈利模式的改變,目前公司業務按照產品線拆分主要分為空間基礎設
87、施規劃與建設、PIE+行業、云服務三條產品線。我們認為隨著行業下游應用場景擴張帶來的需求量增加疊加十四五期間的政策不斷催化,三條產業線未來成長確定性較高。并且宏圖一號衛星的數據收集會給公司帶來額外的收入。我們對公司三條業務線做我們對公司三條業務線做出以下假設:出以下假設:1 1)空間基礎設施規劃與建設空間基礎設施規劃與建設:公司在原有業務規?;A上逐步承擔國家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建設的新任務。在 2008 年至 2018 年發射的 30 顆政府建設的民用遙感衛星中,公司為其中 23 顆衛星提供了地面應用系統設計;政府已立項并計劃未來發射的 34 顆政府建設遙感衛星中,公司參
88、與了 33 顆衛星的系統設計工作。隨著國家圍繞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的開展,公司空間基礎設施規劃與建設業務有望實現穩定增長。預 計 2023-2025 年 營 收 分 別 為 2.29/2.83/3.62 億 元,同 比 增 長20.5%/23.6%/27.9%。2)P PIE+IE+行業:行業:公司 PIE+行業業務逐步接入公司自主的衛星以及無人機群數據,依托“數據+云+應用+生態”的服務模式,提供一體化服務產品,目前已經覆蓋十多個行業。在此基礎上,公司重點布局特種行業、應急管理等熱門應用場景,訂單有望持續落地。預計 2023-2025 年營收增速較去年略有回落但會 穩 步 增 長,分
89、 別 為 31.99/44.89/61.11億,同 比 增 長 46.2%/40.3%/36.1%。3)云服務:云服務:PIE-Engine 現增加了超過 20 個航空航天 AI 模型以及 20 萬+樣本數據,增加了面向多行業的無人機服務能力以及面向全國地面沉降和大型基礎設施形變監測的 SAR 雷達數據 SaaS 服務。已初步形成“平臺+SaaS 應用”、“軟件+數據”的服務模式。當前行業對云計算需求持續增高,公司云服務預計 2023-2025 年營收會保持高增長,分別為 1.39/2.44/4.12 億,同比增長 78.3%/75.2%/68.9%。毛利率毛利率假設假設:公司 2022 年受
90、疫情影響毛利率有所降低,為 48.05%。由于公司盈利模式由從項目型營銷模式轉換成“平臺+服務”的訂閱制模式,硬件以及人力成本降低,疊加疫情恢復,我們預計公司未來毛利率會有所回升。2023-2025 年綜合毛利率為 51.63%/52.63%/53.68%。航天宏圖(688066)公司深度報告 28 敬請關注文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圖表31:公司分產品營收預測 2021 2022 2023E 2024E 2025E 空間基礎設施規劃與建設 收入(億元)1.57 1.9 2.29 2.83 3.62 YOY 21.02%20.53%23.58%27.92%PIE+收入(億元)12.68 21.8
91、8 31.99 44.89 61.11 YOY 72.56%46.21%40.33%36.13%云服務 收入(億元)0.44 0.78 1.39 2.44 4.12 YOY 77.27%78.3%75.2%68.9%營業收入 14.69 24.57 35.67 50.16 68.85 YOY 67.32%45.18%40.61%37.26%綜合毛利率 51.97%48.05%51.63%52.63%53.68%毛利(億元)7.63 11.80 18.42 26.40 36.96 數據來源:Wind,方正證券研究所 費用率費用率假設假設:銷售費用率銷售費用率:隨著下游市場需求增加,公司逐步加強營
92、銷隊伍建設進行市場推廣。銷售費用隨公司營收增長,費用率維持穩定。我們預計 2023-2025 年銷售費用率分別為 9.3%、9.3%、9.2%。管理費用率管理費用率:公司經營管理能力較為成熟,我們預計 2023-2025 年管理費用率分別為 10.93%、11.04%、11.25%。研發費用率研發費用率:公司研發能力為公司核心競爭力之一。由于云轉型的進展公司會在研發上進行額外投入。我們預計 2023-2025 年研發費用率分別為 12.79%、12.98%、13.13%。財務財務費用率費用率:2022 年公司財務費用率大幅增加,主要系報告期內借款增加產生的利息費用增加所致。我們預計 2023-
93、2025 年財務費用率將會稍有回落,分別為 1.3%、1.29%、1.19%。圖表32:公司費用率預測 2021 2022 2023E 2024E 2025E 銷售費用率 9.42%9.64%9.30%9.30%9.20%管理費用率 11.35%10.80%10.93%11.04%11.25%研發費用率 14.38%12.03%12.79%12.98%13.13%財務費用率 0.71%1.65%1.30%1.29%1.19%數據來源:Wind,方正證券研究所 根據以上假設,我們預計公司 2023-2025 年營業收入分別為 35.67/50.16/68.85億,同比增長 45.17%/40.6
94、2%/37.26%。同時實現歸母凈利潤 4.23/6.31/9.42 億元,同比增長 60.1%/49.3%/49.2%。對應 EPS 為 1.63/2.43/3.62 元,PE 為39/26/17。航天宏圖(688066)公司深度報告 29 敬請關注文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圖表33:公司盈利情況預測 單位(百萬)2022 2023E 2024E 2025E 營業收入 2457 3567 5016 6885 YOY 67.32%45.17%40.62%37.26%歸母凈利潤 264 423 631 942 YOY 32.06%60.13%49.29%49.15%EPS(元)1.43 1.63
95、2.43 3.62 P/E 60 39 26 17 數據來源:Wind,方正證券研究所 4.24.2 可比公司估值對比可比公司估值對比 我們選取與公司主營業務相似的中科星圖,北斗星通以及四維圖新作為可比公司。其中中科星圖以及北斗星通主營業務圍繞衛星應用展開。四維圖新業務涉及測繪以及云平臺 SaaS 服務??杀裙?2022-2024 年平均 PE 估值分別為101/156/69,我們預計航天宏圖 2022-2025 年 PE 估值分別為 60/39/26/17,維持“強烈推薦”投資評級。圖表34:可比公司估值表 代碼 股票名稱 2023/7/18 收盤價(元)總市值(億元)歸母凈利潤(百萬元)
96、PE 2022 2023E 2024E 2022 2023E 2024E 688568.SH 中科星圖 51.65 189 242.75 348.31 487.2 79 54 39 002151.SZ 北斗星通 33.89 174 145.22 218.06 315 124 80 55 002383.SZ 四維圖新 11.29 269-102.82 80.53 239.96-334 112 可比公司平均 PE 估值 101 156 69 688066.SH 航天宏圖 66.99 174 264 423 631 60 39 26 數據來源:Wind,方正證券研究所(注:數據截至 2023 年 7
97、 月 18 日,除航天宏圖外,其余標的均采用 wind 一致預期)航天宏圖(688066)公司深度報告 30 敬請關注文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5 5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1)1)公司星座公司星座建設建設計劃不及預期風險計劃不及預期風險 星座建設計劃對于公司拓展上游數據獲取渠道至關重要,是公司未來營收增速的核心因素之一。如果出現衛星發射失敗,建設周期大幅加長,獲取數據質量低下等問題將會對公司業績造成影響。2)2)下游行業需求下游行業需求或市場拓展不及預期或市場拓展不及預期風險風險 公司主要的營收來自于遙感行業應用,而遙感行業應用的增長來自于下游應用場景的增加,下游應用場景增速不達預期或市場需求改變
98、方向會導致公司主要營收來源減少,對公司業績造成影響。3)3)衛星行業競爭加劇風險衛星行業競爭加劇風險 目前衛星以及其應用行業正處于發展階段,市場潛力較大,目前從事相關產業的公司較少。如果有眾多新入場的公司加入競爭,會導致市場競爭加劇,公司的市場份額會縮小,對公司業績造成影響。4)4)技術技術研發風險研發風險 公司所處行業對技術要求極高且技術創新能力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如果技術研發進度緩慢或者核心人才流失會對公司的競爭力產生較大的影響。航天宏圖(688066)公司深度報告 31 敬請關注文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Table_Forcast 附錄:公司財務預測表 單位:百萬元 資產負債表資產負債表
99、2 2022A022A 2 2023E023E 2 2024E024E 2 2025E025E 利潤表利潤表 2 2022A022A 2 2023E023E 2 2024E024E 2 2025E025E 流動資產流動資產 4 4776776 55558080 70707575 8 8761761 營業總收入營業總收入 2457 3567 5016 6885 貨幣資金 1719 1638 1837 1886 營業成本 1276 1725 2376 3189 應收票據 15 17 18 20 稅金及附加 5 7 10 14 應收賬款 2039 2633 3489 4647 銷售費用 237 33
100、2 466 633 其它應收款 68 70 74 81 管理費用 265 390 554 775 預付賬款 44 66 85 114 研發費用 296 456 651 904 存貨 839 1089 1489 1906 財務費用 41 46 65 82 其他 53 66 84 106 資產減值損失(3)(3)(3)(3)非流動資產非流動資產 1 1193193 1 1489489 17151715 19190909 公允價值變動收益 0 0 0 0 長期投資 24 24 24 24 投資收益 1 0 0 0 固定資產 497 615 716 779 營業利潤營業利潤 278 444 662 9
101、82 無形資產 55 59 64 66 營業外收入 0 0 0 0 其他 617 790 911 1040 營業外支出 5 5 5 5 資產總計資產總計 5 5969969 70687068 87879191 1010671671 利潤總額利潤總額 273 439 657 977 流動負債流動負債 1 1992992 26392639 37371515 46494649 所得稅 9 16 26 35 短期借款 869 1187 1689 1948 凈利潤凈利潤 264 423 631 941 應付賬款 462 597 860 1115 少數股東損益 0 0 0 0 其他 661 855 116
102、6 1585 歸屬母公司凈利潤歸屬母公司凈利潤 264 423 631 942 非流動負債非流動負債 1 1267267 13091309 13551355 14061406 EBITDA 422 574 823 1169 長期借款 161 161 161 161 EPS(元)1.43 1.63 2.43 3.62 其他 1106 1148 1194 1246 負債合計負債合計 3 32 25 59 9 39483948 5075070 0 60605555 主要財務比率主要財務比率 2 2022A022A 2 2023E023E 2 2024E024E 2 2025E025E 少數股東權益
103、14 14 14 13 成長能力成長能力(同比增長率同比增長率%)股本 186 186 186 186 營業總收入 67.32 45.17 40.62 37.26 資本公積 1642 1651 1651 1651 營業利潤 27.51 59.78 49.15 48.30 留存收益 778 1180 1780 2675 歸屬母公司凈利潤 32.06 60.13 49.29 49.15 歸屬母公司股東權益 2696 3107 3707 4602 獲利能力獲利能力(%)%)負債和股東權益負債和股東權益 5965969 9 70687068 87918791 1067110671 毛利率 48.05
104、51.63 52.63 53.68 凈利率 10.75 11.85 12.58 13.67 現金流量表現金流量表 2 2022A022A 2 2023E023E 2 2024E024E 2 2025E025E ROE 9.8 13.6 17.0 20.5 經營活動現金流經營活動現金流(488)(488)186186 311311 483483 ROIC 6.4 8.4 10.3 12.9 凈利潤 264 423 631 941 償債能力償債能力 折舊攤銷 102 89 102 110 資產負債率(%)54.61 55.85 57.68 56.74 財務費用 42 46 65 82 凈負債比率(
105、%)14.11 26.02 31.23 30.83 投資損失(1)0 0 0 流動比率 2.4 2.1 1.9 1.9 營運資金變動(997)(542)(723)(962)速動比率 1.9 1.7 1.5 1.4 其他 101 170 237 312 營運能力營運能力 投資活動現金流投資活動現金流(291)291)(552552)(562562)(613613)總資產周轉率 0.52 0.55 0.63 0.71 資本支出(292)(458)(510)(550)應收賬款周轉率 1.52 1.53 1.64 1.69 長期投資 0 0 0 0 應付賬款周轉率 3.89 3.26 3.26 3.2
106、3 其他 1(94)(52)(62)每股指標每股指標(元元)籌資活動現金流籌資活動現金流 14771477 285285 4 44949 179179 每股收益 1.43 1.63 2.43 3.62 短期借款 516 318 502 259 每股經營現金-2.63 0.72 1.20 1.86 長期借款 11 0 0 0 每股凈資產 14.52 11.95 14.26 17.70 普通股增加 1 0 0 0 估值比率估值比率 資本公積增加 97 9 0 0 P/E 60 39 26 17 其他 852(42)(53)(80)P/B 5.89 5.25 4.40 3.54 現金凈增加額現金凈增
107、加額 7 70000 -8181 199199 4949 EV/EBITDA 38.52 31.73 22.55 16.11 數據來源:wind 方正證券研究所 航天宏圖(688066)公司深度報告 32 敬請關注文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分析師聲明分析師聲明 作者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保證報告所采用的數據和信息均來自公開合規渠道,分析邏輯基于作者的職業理解,本報告清晰準確地反映了作者的研究觀點,力求獨立、客觀和公正,結論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響。研究報告對所涉及的證券或發行人的評價是分析師本人通過財務分析預測、數量化方法、或行業比較分析所得出的結論,但使用以上信息和分
108、析方法存在局限性。特此聲明。免責聲明免責聲明 本研究報告由方正證券制作及在中國(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臺灣省除外)發布。根據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本報告內容僅供我公司適當性評級為 C3 及以上等級的投資者使用,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本公司的當然客戶。若您并非前述等級的投資者,為保證服務質量、控制風險,請勿訂閱本報告中的信息,本資料難以設置訪問權限,若給您造成不便,敬請諒解。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的內容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也沒有考慮到個別客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方正證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所載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投資者需自行承擔風險。本報告
109、版權僅為方正證券所有,本公司對本報告保留一切法律權利。未經本公司事先書面授權,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復制、轉發或公開傳播本報告的全部或部分內容,不得將報告內容作為訴訟、仲裁、傳媒所引用之證明或依據,不得用于營利或用于未經允許的其它用途。如需引用、刊發或轉載本報告,需注明出處且不得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評級評級說明:說明:類別類別 評級評級 說明說明 公司評級 強烈推薦 分析師預測未來12個月內相對同期基準指數有20%以上的漲幅。推薦 分析師預測未來12個月內相對同期基準指數有10%以上的漲幅。中性 分析師預測未來12個月內相對同期基準指數在-10%和10%之間波動。減持 分
110、析師預測未來12個月內相對同期基準指數有10%以上的跌幅。行業評級 推薦 分析師預測未來12個月內行業表現強于同期基準指數。中性 分析師預測未來12個月內行業表現與同期基準指數持平。減持 分析師預測未來12個月內行業表現弱于同期基準指數?;鶞手笖嫡f明 A股市場以滬深300 指數為基準;香港市場以恒生指數為基準,美股市場以標普500指數為基準。方正證券研究所方正證券研究所聯系方式聯系方式:北京:西城區展覽館路 48 號新聯寫字樓 6 層 上海:靜安區延平路71號延平大廈2樓 深圳:福田區竹子林紫竹七道光大銀行大廈31層 廣州:天河區興盛路12號樓雋峰苑2期3層方正證券 長沙:天心區湘江中路二段36號華遠國際中心37層 網址:https:/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