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復合銅箔市場前景及行業重點公司梳理報告.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3復合銅箔市場前景及行業重點公司梳理報告.pdf(40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2023 年深度行業分析研究報告 2/42 正文目錄正文目錄 1 復合銅箔有望引領負極集流體創新發展新趨勢復合銅箔有望引領負極集流體創新發展新趨勢.6 2 顛覆傳統銅箔生產工藝,設備成為復合銅箔規?;南刃姓哳嵏矀鹘y銅箔生產工藝,設備成為復合銅箔規?;南刃姓?8 2.1 當前干濕混合兩步法為主流,工藝路線尚未明晰.8 2.2 工藝對比:復合銅箔相比傳統銅箔流程精簡、效率更高.12 3 材料體系創新大勢所趨,多輪驅動傳統銅箔去金屬化材料體系創新大勢所趨,多輪驅動傳統銅箔去金屬化.14 3.1 打開銅箔輕量化天花板,動力電池能量密度再上臺階.14 3.2 復合銅箔成本優勢凸顯,設備固定投資的成本
2、占比大.17 3.3 材料體系創新解決痛點,安全性和循環性能提升.20 4 復合銅箔市場前景廣闊,設備端是產業化關鍵復合銅箔市場前景廣闊,設備端是產業化關鍵.21 4.1 復合銅箔增長推動設備、基材細分市場高增.21 4.2 設備端成為降本瓶頸,工藝升級和快充要求也是關鍵.23 4.3 訂單落地產能建設加速推進,23 年有望成為量產突破元年.25 5 行業重點公司梳理行業重點公司梳理.26 5.1 寶明科技:鋰電銅箔新銳之星,厚積薄發跨界復合集流體領域.28 5.2 璞泰來:平臺型鋰電材料及設備龍頭,推進復合集流體產業化.29 5.3 東材科技:國內光學膜材料龍頭,基膜優勢布局復合銅箔.30
3、5.4 雙星新材:材料端優勢助力 PET 銅箔開發,6 月獲得首張 PET 訂單.31 5.5 諾德股份:傳統銅箔行業龍頭,復合銅箔進入試用階段.33 5.6 嘉元科技:高端鋰電銅箔引領者,積極布局 PET 銅箔.34 5.7 萬順新材:電池鋁箔業務積極拓展,6 月獲得首張復合銅箔訂單.35 5.8 英聯股份:易開蓋領域領跑者,加速復合集流體量產進程.36 5.9 重慶金美(非上市公司):PET 銅箔技術領先,與頭部企業深度綁定.37 5.10 東威科技:新能源電鍍設備領先供應商,出貨有望高增.38 5.11 驕成超聲:超聲波焊接設備制造商,助推 PET 銅箔大規模應用.40 VXfWmWiX
4、iYbYDWeXhUaQbP6MoMpPoMsRfQnNtMeRoOmRbRqRrNvPsRsQwMmMoQ 3/42 圖表目錄圖表目錄 圖 1:2019 年動力電池重量占比(單位:%).6 圖 2:2021 年動力電池成本占比(單位:%).6 圖 3:PET 銅箔結構.6 圖 4:重慶金美與下游聯合開發復合銅箔的歷史進程.7 圖 5:銅價與 PET 材料成本對比(單位:元/噸).8 圖 6:傳統鋰電銅箔加工費(單位:元/噸).8 圖 7:復合復合銅箔生產工藝流程.9 圖 8:真空磁控濺射示意圖.10 圖 9:PVD 原理.10 圖 10:堿性離子置換反應設備示意圖.11 圖 11:酸性離子置
5、換反應設備示意圖.11 圖 12:真空蒸鍍原理.12 圖 13:電解銅箔生產工藝流程圖.13 圖 14:新能源車國補對動力電池能量密度要求門檻(單位:Wh/kg).14 圖 15:鋰離子行業規劃條件引導不同類型電池向更高能量密度發展(單位:Wh/kg).14 圖 16:國內動力電池月度累計產量(單位:GWh,%).15 圖 17:2018-2021 年鋰電銅箔出貨結構(單位:萬噸,%).15 圖 18:不同厚度傳統銅箔下單面鍍銅層 1m+4.5m 基材 PET 銅箔的相對單位質量變化(單位:m,g/m2,%).16 圖 19:6.5mPET 銅箔單位質量隨鍍銅層厚度變化及與同厚度傳統銅箔相比單
6、位質量變化(單位:m,g/m2,%).16 圖 20:傳統銅箔極薄化和 PET 技術路線對 LFP 和 NCM 電池系統能量密度提升的影響(單位:Wh/kg,%).16 圖 21:相同銅價下 PET 銅箔成本構成(單位:%).18 圖 22:相同銅價下 6m 銅箔成本構成(單位:%).18 圖 23:不同銅價對 PET 銅箔、6m 傳統銅箔成本的轉折點及 PET 銅箔對傳統銅箔的降本比例(單位:元/m2,%).18 圖 24:不同銅價對 PET 銅箔、4.5m 傳統銅箔成本的轉折點及 PET 銅箔對傳統銅箔(單位:元/m2,%).18 圖 25:鋰離子電池安全失效的潛在原因.20 圖 26:鋰
7、離子動力電池隔膜穿刺原理.20 圖 27:傳統銅箔的安全性能較低.20 圖 28:復合銅箔提升電池安全性.20 圖 29:充電時鋰離子的嵌入和遷移過程.21 圖 30:放電時鋰離子的嵌入和遷移過程.21 圖 31:全球鋰電池需求結構(單位:GWh,%).22 圖 32:鋰電池復合集流體極耳焊接方法與流程示意圖.23 圖 33:NiCr 打底層能夠顯著改善鍍銅層方阻.25 圖 34:2021 年鋰電銅箔競爭格局(單位:%).25 圖 35:2022 年鋰電銅箔競爭格局(單位:%).25 圖 36:2022 年鋰電中游產業鏈競爭格局(單位:%).26 圖 37:2020 年全球 6m 及以下厚度產
8、能分布(單位:%).26 圖 38:2016-2023Q1 寶明科技營業收入及增長率(單位:百萬元,%).28 圖 39:2016-2023Q1 寶明科技歸母凈利潤及增長率(單位:百萬元,%).28 圖 40:2022 年寶明科技收入構成(單位:%).28 圖 41:2016-2023Q1 寶明科技銷售毛利率及凈利率(單位:%).28 圖 42:2016-2022 年璞泰來營業收入及增年長率(單位:百萬元,%).29 4/42 圖 43:2016-2022 年璞泰來歸母凈利潤及增長率(單位:百萬元,%).29 圖 44:2022 年璞泰來營收結構(單位:%).29 圖 45:2016-2022
9、 年璞泰來銷售毛利率及歸母凈利率(單位:%).29 圖 46:2016-2023Q1 東材科技營業收入及增長率(單位:百萬元,%).30 圖 47:2016-2023Q1 東材科技歸母凈利潤及增長率(單位:百萬元,%).30 圖 48:2022 年東材科技營收結構(單位:%).31 圖 49:2016-2023Q1 東材科技銷售毛利率和凈利率(單位:%).31 圖 50:2016-2023Q1 雙星新材營業收入及增長率(單位:百萬元,%).32 圖 51:2016-2023Q1 雙星新材歸母凈利潤及增長率(單位:百萬元,%).32 圖 52:2022 雙星新材營收結構(單位:%).32 圖 5
10、3:2016-2023Q1 雙星新材銷售毛利率和凈利率(單位:%).32 圖 54:2016-2023Q1 諾德股份營業收入及增長率(單位:百萬元,%).33 圖 55:2016-2023Q1 諾德股份歸母凈利潤及增長率(單位:百萬元,%).33 圖 56:2022 諾德股份營收結構(單位:%).33 圖 57:2016-2023Q1 諾德股份銷售毛利率(單位:%).33 圖 58:2016-2023Q1 嘉元科技營業收入及增長率(單位:百萬元,%).34 圖 59:2016-2023Q1 嘉元科技歸母凈利潤及增長率(單位:百萬元,%).34 圖 60:2022 嘉元科技營收結構(單位:%).
11、34 圖 61:2016-2023Q1 嘉元科技銷售毛利率和歸母凈利率(單位:%).34 圖 62:2016-2022 年萬順新材營業收入及增長率(單位:百萬元,%).35 圖 63:2016-2022 年萬順新材歸母凈利潤及增長率(單位:百萬元,%).35 圖 64:2022 年萬順新材營收結構(單位:%).35 圖 65:2016-2022 年萬順新材銷售毛利率(單位:%).35 圖 66:2016-2023Q1 英聯股份營業收入及增長率(單位:百萬元,%).36 圖 67:2016-2023Q1 英聯股份歸母凈利潤及增長率(單位:百萬元,%).36 圖 68:2022 年英聯股份營收結構
12、(單位:%).37 圖 69:2016-2023Q1 英聯股份銷售毛利率和凈利率(單位:%).37 圖 70:重慶金美產品發展歷程.37 圖 71:重慶金美復合集流體產品優勢.37 圖 72:金美 多功能復合銅箔(MC).37 圖 73:金美 多功能復合鋁箔(MA).37 圖 74:2016-2023Q1 東威科技營業收入及增長率(單位:百萬元,%).39 圖 75:2016-2023Q1 東威科技歸母凈利潤及增長率(單位:百萬元,%).39 圖 76:2022 東威科技營收結構(單位:%).39 圖 77:2016-2023Q1 東威科技銷售毛利率和凈利率(單位:%).39 圖 78:201
13、8-2023Q1 驕成超聲營業收入及增長率(單位:百萬元,%).40 圖 79:2019-2023Q1 驕成超聲歸母凈利潤及增長率(單位:百萬元,%).40 圖 80:2022 年驕成超聲營收結構(單位:%).40 圖 81:2019-2023Q1 驕成超聲銷售毛利率和凈利率(單位:%).40 表 1:非金屬基材性能對比(單位:g/cm3,10-5/C,cm,元/噸).7 表 2:高分子表面金屬化技術.8 表 3:“一步法”“兩步法”和“三步法”對比.9 5/42 表 4:復合復合銅箔與電解銅箔工藝對比.13 表 5:不同基材厚度和單面銅面厚度下 PET 銅箔相比 6m 銅箔減重比例測算(單位
14、:m,%).15 表 6:雙面光 6m 傳統銅箔和超薄 4.5m 銅箔成本拆分(單位:噸/噸,kwh/噸,元/kwh,元/噸,元/).17 表 7:4.5+1*2 PET 銅箔成本測算(當前,單位:元/m,kwh/m,t/m,元/噸,元/kwh).17 表 8:PET 成本對磁控濺射單工序良率及設備固定成本的敏感性(單位:%,萬元/臺,元/).19 表 9:PET 成本對水電鍍單工序良率及設備固定成本的敏感性(單位:%,萬元/臺,元/).19 表 10:4.5+1*2 PET 銅箔成本測算(規模量產后,單位:元/m,kwh/m,t/m,元/噸,元/kwh).19 表 11:不同針刺材料在熱失控
15、穿刺實驗中的結果.21 表 12:全球 PET 銅箔需求測算(單位:GWh,%,億,萬噸,臺,元/,元/噸,萬元/臺,億元).22 表 13:復合銅箔制造設備參數對比(單位:m/min,%,萬平方米).23 表 14:復合銅箔與傳統鋰電銅箔電阻及熱量對比(單位:m,m,mm,m).24 表 15:上游設備、基膜企業及中游鋰電銅箔等制造企業積極布局復合銅箔,2023 年量產在即.26 表 16:雙星新材主營業務.31 表 17:東威科技 新能源鍍膜設備和磁控濺射設備.38 6/42 1 復合銅箔有望引領負極集流體創新發展新趨勢復合銅箔有望引領負極集流體創新發展新趨勢 銅箔是鋰電池負極集流體材料。
16、銅箔是鋰電池負極集流體材料。銅箔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和機械加工性能,質地較軟、制造技術較成熟,不與鋰發生合金化反應,是鋰離子電池負極集流體的核心材料和動力電池企業供應鏈布局中重要一環。目前主要采用厚度約為 4.5-8m 的超薄電解銅箔作為負極集流體,其在動力電池重量占比在 10%-15%之間,僅次于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負極材料成本占比約 12%。圖1:2019 年動力電池重量占比(單位:%)圖2:2021 年動力電池成本占比(單位:%)資料來源:頭豹研究院,浙商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Visual Capitalist,浙商證券研究所 復合銅箔是傳統電解銅箔的良好替代材料。復合銅箔是傳統電解
17、銅箔的良好替代材料。復合銅箔是以厚度 4-6m的超薄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高分子材料作為基材,先采用真空沉積銅的方式制作一層約 50-80nm 的金屬層,將薄膜金屬化,然后采用水介質電鍍的方式將銅層加厚到 1m,復合銅箔整體的厚度在 58m 之間,導電性可20m,使得薄膜兩面均具備導電性,來代替傳統的電解銅箔。圖3:PET 銅箔結構 資料來源:重慶金美環評報告書,浙商證券研究所 復合銅箔的基材種類多樣,提升基材與鍍層之間的結合力是關鍵。復合銅箔的基材種類多樣,提升基材與鍍層之間的結合力是關鍵。復合銅箔的非金屬基材可使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氯乙烯(PVC)、聚酰亞胺(P
18、I)、聚丙烯(PP)等高分子材料。目前行業內主要使用 PET 和 PP 材料作為基材。與銅、鋁等金屬材料相比,高分子基材具有柔韌度高、密度低、可阻燃等優勢,能夠改善鋰離子電池的安正極材料30%負極材料20%電解液,10%-20%銅箔,10%-15%其他,10%-15%正極材料,50%人工和折舊,24%負極材料,12%隔膜,7%電解液,4%其他,3%7/42 全性,提升能量密度。然而,高分子基材與金屬鍍層之間結合力較差,導致金屬鍍層容易從基材表面脫落,可能影響銅箔在電池中的長期穩定性。PET 是現階段復合銅箔基材的主要選擇之一。是現階段復合銅箔基材的主要選擇之一。復合銅箔對基材的彎折性、透明度、
19、絕緣性、耐油性及耐酸性均有一定要求。PP 相較于 PET 密度更低,對于電池重量能量密度的提升更勝一籌,但高分子膜真空鍍銅的技術尚未成熟,PP 材料耐熱性差,容易在真空鍍銅環節受熱損傷,降低加工效率;PVC 的價格便宜,但耐油性較差,容易發生溶脹導致加工過程中材料損傷;PET 和 PI 更符合條件,適合用作復合銅箔的基材,PET 以其優異的絕緣性和耐熱性在市場上占據更多份額,同時熱膨脹系數低,有助于提升電池循環壽命。表1:非金屬基材性能對比(單位:g/cm3,10-5/C,cm,元/噸)材料 密度(g/cm3)透明度 熔化溫度()熱膨脹系數(10-5/C)體積電阻率(cm)抗彎強度 耐酸性 耐
20、油性 PET 1.37-1.40 透明 250-255 2 1019 9.8-12.6 優 抵抗幾乎所有溶劑 PP 0.89-0.91 透明-不透明 164-170 6-8.5 1016 4.2-5.6 良 抵抗(80 C 以下)PVC 1.38 透明-不透明 185-205 5-18.5 1016 10.2-12.0 良 在酮、酯中溶脹或可溶,芳香族中溶脹 PI 1.43-1.51 不透明 400 1.5 1016-1017 10.5-12.0 優 抵抗 資料來源:華陽物產株式會社,浙商證券研究所 上游制造廠商完成技術儲備,下游電池廠商替代需求迫切,復合銅箔即將開啟產業化上游制造廠商完成技術
21、儲備,下游電池廠商替代需求迫切,復合銅箔即將開啟產業化導入,有望引領負極集流體創新發展新趨勢。導入,有望引領負極集流體創新發展新趨勢。復合銅箔由于其具有低成本、輕量化、安全性等優勢,頭部電池廠商積極尋求傳統銅箔的替代方案,早在 2017 年即開始積極推進產業化進程,2020 年一季度末以來,銅價從底部區間最大漲幅近翻倍,疊加供需緊張助推傳統鋰電銅箔加工費在 2021 年上半年連環上漲,在原料端及加工端成本上漲雙擊下,電池廠商利潤空間壓縮,進一步催化了其對低成本復合銅箔的需求。目前,銅價仍處于 2000 年以來歷史高位,下游降本訴求強,經過前期技術迭代及工藝優化,復合銅箔已實現下游電池廠商的測試
22、驗證及小批量生產。隨著量產產線逐步釋放及工藝的持續優化,復合銅箔即將進入產業化量產導入時期,復合銅箔滲透將持續加深,有望逐步實現對傳統電解銅箔的替代。圖4:重慶金美與下游聯合開發復合銅箔的歷史進程 資料來源:金美新材料官網,浙商證券研究所 8/42 圖5:銅價與 PET 材料成本對比(單位:元/噸)圖6:傳統鋰電銅箔加工費(單位:元/噸)資料來源:Choice,浙商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鑫欏資訊,SMM,浙商證券研究所 2 顛覆傳統銅箔生產工藝,設備成為復合銅箔規?;南刃姓哳嵏矀鹘y銅箔生產工藝,設備成為復合銅箔規?;南刃姓?2.1 當前干濕混合兩步法為主流,工藝路線尚未明晰當前干濕混合兩步
23、法為主流,工藝路線尚未明晰 實現高分子表面金屬化的技術主要分為干法鍍膜和濕法鍍膜兩種。實現高分子表面金屬化的技術主要分為干法鍍膜和濕法鍍膜兩種。干法鍍膜又稱為真空鍍膜法,應用較多的是真空蒸鍍和磁控濺射。磁控濺射電鍍層細密,均勻性好,但有靶材利用率低下、微粒飛濺影響品質等問題;真空蒸鍍方法簡單、效率高,但是溫度高導致膜材容易熱失效。濕法鍍膜分為水電鍍和化學鍍,水電鍍上鍍速率高、結合力好,缺點是廢水污染問題;化學鍍能耗低,鍍層均勻性好、純度高,但成本較高、效率低,也有環保問題。復合集流體鍍銅現階段往往選擇其中一種或配合使用。表2:高分子表面金屬化技術 分類 工藝 原理 優點 缺點 干法鍍干法鍍 磁
24、控濺射磁控濺射 通過荷能粒子轟擊固體靶材,使靶材原子濺射出來并沉積到基體表面形成薄膜 電鍍層細密,均勻性好、可適應大規模工業化生產 靶材利用率普遍低下、微粒飛濺在薄膜表面會留下細微的氣孔會降低薄膜品質、基膜易擊穿 真空蒸鍍真空蒸鍍 在真空條件下用蒸發源加熱蒸發待蒸發物質,并使之氣化,氣化后粒子飛至基片表面凝聚成膜 成膜方法簡單、薄膜純度和致密性高、膜結構及性能獨特 工藝重復性差、鍍膜與基體黏結性較差、蒸鍍溫度高,膜材容易熱失效、良率低 濕法鍍濕法鍍 水電鍍水電鍍 以無氧銅作為陽極,以膜面金屬層為陰極,以含銅離子的溶液作為電解液,銅經電極反應還原成金屬原子,并在高分子材料上進行金屬沉積 結構致密
25、、表面平滑光亮、上鍍速率高、鍍層與高分子材料基體之間的黏結力高、工藝成本低 溶液損壞基材結構、廢水污染 化學鍍化學鍍 在具有靶等催化活性物質的表面,以甲醛等還原劑所具有的稀釋作用將物質表面的銅離子析出 鍍膜厚度均勻性、結合力等方面表現良好、鍍層純度高、硬度高、能耗低 沉積速度慢、配方中存在貴金屬鈀,成本較高、環境污染 資料來源:高分子表面金屬化姚建國,浙商證券研究所 復合銅箔的生產方式主要有“一步法”“兩步法”和“三步法”,目前“兩步法”使復合銅箔的生產方式主要有“一步法”“兩步法”和“三步法”,目前“兩步法”使用最廣泛。用最廣泛?!耙徊椒ā狈譃橐徊饺煞ㄅc一步全濕法。1)一步全干法:指僅利用
26、磁控濺射方式鍍銅,效率高但對設備要求高;2)一步全濕法:指僅利用化學鍍的方式沉積銅膜,所獲得的復合銅箔良率高同時無“邊緣效應”,但有效率低和污染問題;3)“兩步法”為磁控濺射+水電鍍,首先通過磁控濺射在塑料薄膜表面鍍上一層金屬層,使其能夠導電,其次再通過水電鍍的方式加厚金屬層,技術成熟,成本較低,目前使用最廣泛;4)“三步法”: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90000長江有色市場:平均價:銅出廠價:PET瓶片:常州華潤聚酯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50000鋰電銅箔加工費6m(元
27、/噸)鋰電銅箔加工費8m(元/噸)9/42 針對二步法磁控濺射后不平整的問題進行改善,在磁控濺射后進行真空蒸鍍最后進行水電鍍,利用蒸鍍加速金屬層的沉積,效率高,但是工序復雜且成本高、良率低,使用少。表3:“一步法”“兩步法”和“三步法”對比 一步全干法一步全干法 一步全濕法一步全濕法 兩步法兩步法 三步法三步法 工序 磁控濺射 化學鍍 磁控濺射+水電鍍 磁控濺射+真空蒸鍍+水電鍍 優點 鍍膜厚度均勻性、結合力等方面表現良好;縮短工序,生產效率高;流程簡單,降低了設備維護成本 縮短工序,流程簡單,降低了設備維護成本;無邊緣效應,能夠避免設備原因造成復合銅箔切邊損失,較為適合大寬幅復合薄膜的生產;
28、良率高 技術成熟,良率較高,成本較“三步法”更低;效率較“一步全濕法”更高 針對二步法磁控濺射后不針對二步法磁控濺射后不平整的問題進行改善:平整的問題進行改善:蒸鍍可以加速金屬膜沉積,效率高;鍍膜均勻性良好 缺點 對磁控濺射設備的要求高 使用貴金屬鈀導致成本較高;沉積速度慢,生產效率低;環境污染問題 鍍膜均勻性略差 工序復雜、工藝控制要求高;需要額外蒸鍍設備,成本較高;蒸鍍環節高溫易破壞基膜增加損耗導致良率低;難以大規模量產 代表企業 道森科技(磁控濺射一體機)三孚新科 重慶金美、寶明科技、雙星新材、萬順新材 資料來源:頭豹研究院,浙商證券研究所 以重慶金美為例,主要采用“兩步法”即通過真空濺
29、射及離子置換方式生產以重慶金美為例,主要采用“兩步法”即通過真空濺射及離子置換方式生產復合復合復合復合銅箔。銅箔。復合銅箔的制作工藝包含真空濺射活化、真空濺射鍍銅、堿性離子置換、酸性離子置換、防氧化處理、分切、烘干等,以高真空磁控濺射在基膜上金屬化,再以離子置換的方式增厚金屬層達到一定量的金屬銅覆蓋,提高復合材料對外導電性。圖7:復合復合銅箔生產工藝流程 資料來源:重慶金美環評報告書,浙商證券研究所 真空磁控濺射活化真空磁控濺射活化/鍍銅工藝采用真空磁控濺射方式,在真空磁控濺射設備中進行兩次鍍銅工藝采用真空磁控濺射方式,在真空磁控濺射設備中進行兩次鍍膜。鍍膜。通過物理氣相沉積(PVD)原理,在
30、 10-3Pa 的真空環境下通入純凈氬氣,純度99.99%。電子在真空條件下,在飛躍過程中與氬原子發生碰撞,使其電離產生出 Ar正離子和新的電子;受磁控濺射靶材背部磁場的約束,大多數電子被約束在磁場周圍,Ar 離子在電場作用下加速飛向陰極靶,以高能量轟擊 Cu合金靶表面,使靶材發生濺射,在濺射粒子 10/42 中,中性的靶原子或部分離子沉積在復合基膜上形成薄膜,真空磁控濺射活化過程的鍍膜厚度一般為 5-20nm,這樣在膜表上形成的銅堆積層的導電性為 10000-3000/m。真空濺射鍍銅工藝則以活化工藝后的物料作為基膜,以相同的原理在基膜上形成 10-40nm 的銅箔,鍍銅層的導電性提升至 1
31、0-20/m。兩個過程主要均為包括:陰極:Cu+2Ar+-Cu2+陽極:Ar-e-Ar+真空磁控濺射是金屬銅與非金屬基材形成強力附著的關鍵環節。真空磁控濺射是金屬銅與非金屬基材形成強力附著的關鍵環節。由于復合銅箔涉及到金屬材料和非金屬材料的連接,將金屬材料高附著地嵌入非金屬基材是避免不同材料之間滑脫、避免熱膨脹系數不同帶來材料分層的關鍵。真空磁控濺射利用高能量的濺射原子對基材的沖擊,實現金屬在非金屬中的嵌入,但濺射鍍膜法缺點在于成膜速度慢,使用該技術完成1m的金屬膜增厚的生產效率較低、耗時長,因此一般僅用真空磁控濺射完成金屬向基材的嵌入,增厚過程主要依賴后續工藝。圖8:真空磁控濺射示意圖 圖9
32、:PVD原理 資料來源:重慶金美環評報告書,浙商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Research Gate,浙商證券研究所 真空磁控濺射過程會產生不良區域,是工藝成本控制的關鍵步驟之一。真空磁控濺射過程會產生不良區域,是工藝成本控制的關鍵步驟之一。真空鍍銅后需要進入分切過程,切除膜面兩邊未被真空磁控濺射鍍到的區域或鍍膜不良區域,保障整個膜面的導電性,便于后續銅堆積層工藝的進行。分切工序會產生一定程度的材料浪費,因此需要優化真空磁控濺射過程控制工藝,提升鍍銅層的均一性和邊緣鍍層的利用率,通過良率改善帶來材料成本的降低、生產效率的提高。兩次離子置換實現鍍銅層增厚,導電性提升至目標水平。兩次離子置換實現鍍銅層
33、增厚,導電性提升至目標水平。經過真空磁控濺射后的膜面導電性達到離子置換的門檻,堿性離子置換工藝以無氧銅為陽極,真空磁控濺射鍍銅后的基膜為陰極,在焦磷酸銅、焦磷酸鉀、檸檬酸銨溶液為堿性離子置換藥劑,將陽極放入鈦藍制作的陽極袋中,膜面以 0.5-3m/min 速度在藥劑槽液下輥穿行,陰、陽極浸入藥劑槽中發生離子置換反應,膜面上的電子形成銅堆積層厚度約為 100nm,膜面導電性提升至 500m/m。經過水洗、分切、烘干工藝去除膜面表面藥劑,切去置換過程由于膜面邊緣增厚效應引起的 10-15m 增厚邊緣,避免卷邊和導電性分布不均勻。酸性離子置換工藝則以堿性置換后的物料作為基膜,以硫酸、銅離子、氯離子為
34、酸性藥劑,膜面以 3-5m/min 速度在酸 11/42 性藥劑槽液下輥穿行,以相同的原理形成銅堆積層厚度約為 900nm,鍍銅層的導電性提升至 10-20/m。兩個過程主要反應均為:陰極:Cu2+2e-Cu 陽極:Cu-2e-Cu2+圖10:堿性離子置換反應設備示意圖 資料來源:重慶金美環評報告書,浙商證券研究所 圖11:酸性離子置換反應設備示意圖 資料來源:重慶金美環評報告書,浙商證券研究所 后處理過程主要涉及抗氧化工藝。后處理過程主要涉及抗氧化工藝。由于銅很容易發生氧化反應,在空氣中與氧氣、水蒸氣反應生成氧化銅、氧化亞銅、氫氧化銅,采用阻隔空氣方法對銅堆積層進行抗氧化處理,形成厚度約為
35、30-60nm 的抗氧化膜,同時溶液中加入芳香烴化合物防止銅及其合金腐蝕變色。在經過烘干、分切工藝形成不同寬度、長度的產品。為了提升水電鍍前材料表層平整度,可引入真空蒸鍍工藝。為了提升水電鍍前材料表層平整度,可引入真空蒸鍍工藝。真空磁控濺射工藝后銅表面平整度較低,為提升水電鍍過程質量,三步法工藝會在真空磁控濺射工藝后增加真空蒸鍍過程。真空蒸鍍過程通過蒸發源使金屬加熱蒸發,當蒸發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大于蒸發源與基片間的線尺寸后,蒸發的粒子從蒸發源表面上逸出,在基片表面上凝結而生成薄膜。真空蒸鍍法制備膜的質量好,厚度可較準確控制,成膜速率快,效率高,缺點在于蒸鍍溫度較高,對基材的耐溫性要求嚴格。12/
36、42 圖12:真空蒸鍍原理 資料來源:鉭材在真空蒸鍍設備中的應用_程靜靜,浙商證券研究所 2.2 工藝對比:復合銅箔相比傳統銅箔流程精簡、效率更高工藝對比:復合銅箔相比傳統銅箔流程精簡、效率更高 傳統純銅箔生產基于電解原理,存在流程復雜,污染物多等問題。傳統純銅箔生產基于電解原理,存在流程復雜,污染物多等問題。傳統純銅箔生產工藝是利用電解原理在某些金屬表面上鍍一層其他金屬或者合金的過程,主要生產工藝流程包括電解液制備、生箔制造、表面處理、分切包裝以及相關的檢測控制等工序,通過調節生箔制造過程的電解工藝參數及配方、陰極輥轉速、電流等,即可生產出不同厚度的銅箔,生產流程較長、且更為復雜,生產過程的
37、污染物更多,廢料處理成本更高。復合銅箔生產過程工藝控制是關鍵,核心設備是量產產能釋放的先決條件。復合銅箔生產過程工藝控制是關鍵,核心設備是量產產能釋放的先決條件。復合銅箔對生產技術要求高,工藝控制不佳會導致電鍍層難增厚、掉粉、鍍銅層一致性差等問題?,F階段的產品良率較低,優化量產工藝控制、保證產品輸出質量是實現復合銅箔大規模量產及供應的關鍵。復合銅箔生產的核心設備包括真空磁控濺射設備、真空蒸鍍設備和水平鍍銅設備,核心設備供應是新增產線建設、量產產能釋放的基礎,而核心設備需求作為產能建設的先決條件,目前需求確定性強。13/42 圖13:電解銅箔生產工藝流程圖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浙商證券研究所 表
38、4:復合復合銅箔與電解銅箔工藝對比 對比項目 復合復合銅箔 電解銅箔 工藝原理 工藝 真空鍍膜+離子置換 溶銅電解+水電鍍 藥液/鍍液對比 成分簡單 只涉及到銅一種重金屬 成分復雜 涉及多種重金屬 基膜 PET/PP 銅 工序長度 8-10 13-15 粗化處理 不需要 基材平整、光亮 需要 為了保證銅箔與基材之間與較好的結合力,保證電流分布均勻 物料傳送 方式 連續離子置換法 多種金屬電鍍方式 優缺點 操作容易 效率高 與空氣接觸時間較短 鍍液容易滴漏 與空氣接觸時間長 生產環境 前工序真空腔體構成密閉環境 前工序在可密閉的電解設備中進行 水洗工序 只涉及堿/酸性自立置換后清洗 涉及多種金屬
39、電鍍,鍍后均需要清洗 前工序污染物 污水 無 有,含電解液和金屬廢水 廢氣 無 有揮發物廢氣 廢渣 有價值的金屬渣 無價值的含金屬泥,濾芯等 機械噪聲 真空泵 有 14/42 后工序污染物 污水 含藥劑液和金屬廢水 有,含電解液和金屬廢水 廢氣 有 有揮發物廢氣 廢渣 無價值的含金屬泥,濾芯等 無價值的含金屬泥,濾芯等 機械噪聲 有 有 資料來源:重慶金美環評報告書,浙商證券研究所 3 材料體系創新大勢所趨,多輪驅動傳統銅箔去金屬化材料體系創新大勢所趨,多輪驅動傳統銅箔去金屬化 3.1 打開銅箔輕量化天花板,動力電池能量密度再上臺階打開銅箔輕量化天花板,動力電池能量密度再上臺階 動力電池、消費
40、電池能量密度提升需求迫切,銅箔是動力電池能量密度提升的重要環動力電池、消費電池能量密度提升需求迫切,銅箔是動力電池能量密度提升的重要環節之一。節之一。動力電池能量密度提升對輕量化水平及整車經濟性具有較大價值,2017 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首次涉及動力電池能量密度要求,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國家補貼對動力電池系統能量密度要求逐漸提高,2019 年開始純電動乘用車、非快充純電動客車、專用車能量密度補貼門檻分別設置為 125Wh/kg、135Wh/kg、125Wh/kg。2021 年鋰離子電池行業規范條件引導動力、儲能、消費等不同類型電池向更高的能量密度發展,其中,消費型、三元能量型電池組能量密度底
41、線分別 180Wh/kg、150Wh/kg。銅箔是動力電池能量密度提升的重要環節之一,相較于 8m 純銅銅箔,6m 和 4.5m 可減少銅用量約 22.2%、44.45%,提升質量密度。圖14:新能源車國補對動力電池能量密度要求門檻(單位:Wh/kg)圖15:鋰離子行業規劃條件引導不同類型電池向更高能量密度發展(單位:Wh/kg)資料來源:發改委,工業與信息化部門,浙商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工業與信息化部門,浙商證券研究所 鋰電銅箔輕量化加速推進,傳統銅箔極薄化遭遇瓶頸。鋰電銅箔輕量化加速推進,傳統銅箔極薄化遭遇瓶頸。2022 年我國鋰電池累計出貨量655GWh,同比增長 100%,鋰電銅箔產
42、量約 38 萬噸,同比增長 63.68%。在輕量化和低成本的驅動之下,2021 年 6m 超薄鋰電銅箔出貨量 22.4 萬噸,同比增長 273.33%,占比79.72%,占比同比提升 31.72個百分點,成為鋰電銅箔供應的絕對主體,滲透率提升速度顯著。2020年以來 4.5m鋰電銅箔逐漸開始應用,2020、2021年出貨量分別為 0.30、0.60萬噸,分別占比 2.40%、2.14%,對于 6m 以下極薄銅箔的應用,一方面由于電池制造端涂布機、卷繞機等關鍵設備以及工藝技術水平無法解決生產過程中遇到的褶皺、斷帶等問題,另一方面,6m 以下極薄銅箔的厚度、抗拉強度、延伸率、耐熱性和耐腐蝕性等重要
43、技術指標難以滿足下游客戶的應用需求,厚度越薄對材料制造過程的工藝控制及一致性要求越0150300450600單體電池能量密度(Wh/kg)電池組能量密度(Wh/kg)15/42 高,目前傳統銅箔制造工藝能滿足車規級材料生產的極限厚度約為 3.5m。伴隨工藝進步,根據 GGII 預測,2025 年 5及 4.5m 超薄銅箔出貨占比有望超過 50%。圖16:國內動力電池月度累計產量(單位:GWh,%)圖17:2018-2021 年鋰電銅箔出貨結構(單位:萬噸,%)資料來源: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浙商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浙商證券研究所 PET 路線打開銅箔輕量化天花板,單位
44、面積銅箔質量對鍍銅層厚度敏感性高。路線打開銅箔輕量化天花板,單位面積銅箔質量對鍍銅層厚度敏感性高。PET 基材與銅的密度相差 6.47 倍,相同厚度下逐步提升基材厚度占比,降低鍍銅層厚度占比可進一步提升銅箔輕量化水平,且 PET 銅箔單位面積重量對鍍銅層厚度的敏感性高于基材厚度。根據測算;4.5m 基膜的復合銅箔,相較現階段主流的 6m 傳統銅箔,當單面鍍銅厚度為 0.5-1.5m 時,PET 銅箔單位質量可下降 38%-72%。表5:不同基材厚度和單面銅面厚度下 PET 銅箔相比 6m銅箔減重比例測算(單位:m,%)單面銅面厚度(單面銅面厚度(m)0.5 0.7 0.9 1 1.1 1.3
45、1.5 基材厚度(m)3.0-76%-69%-62%-59%-56%-49%-42%3.5-74%-68%-61%-58%-54%-48%-41%4.0-73%-66%-60%-56%-53%-46%-40%4.5-72%-65%-58%-55%-52%-45%-38%5.0-70%-64%-57%-54%-50%-44%-37%5.5-69%-62%-56%-52%-49%-42%-36%6.0-68%-61%-55%-51%-48%-41%-35%資料來源:中一科技公司公告,浙商證券研究所測算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20196.774.838.217.329
46、.926.385.726.667.646.679.046.2120202.890.904.484.725.205.356.087.458.629.8612.7315.14202112.059.4511.2812.9313.7915.2017.3519.4823.1725.1228.2331.63202229.6631.7739.1828.9635.5841.2947.2450.0859.1462.8263.4052.47202328.1741.4551.19010203040506070 16/42 圖18:不同厚度傳統銅箔下單面鍍銅層 1m+4.5m基材 PET銅箔的相對單位質量變化(單位:
47、m,g/m2,%)圖19:6.5mPET 銅箔單位質量隨鍍銅層厚度變化及與同厚度傳統銅箔相比單位質量變化(單位:m,g/m2,%)資料來源:中一科技公司公告,浙商證券研究所測算 資料來源:中一科技公司公告,浙商證券研究所測算 PET 銅箔推動動力電池能量密度再上臺階(相比同樣厚度傳統銅箔或更薄銅箔)。銅箔推動動力電池能量密度再上臺階(相比同樣厚度傳統銅箔或更薄銅箔)?;趯幍聲r代麒麟電池發布會公布磷酸鐵鋰電池系統、三元電池系統能量密度分別為160Wh/kg、255Wh/kg,根據 GGII 統計,傳統純銅銅箔在鋰電池系統重量中占比 10-15%,假設用 4.5m 傳統銅箔替代 6m 傳統銅箔,
48、對應磷酸鐵鋰電池、三元電池系統能量密度可分別提升約 3.73%、4.67%至 165.98Wh/kg、266.91Wh/kg;假設用單鍍銅層厚度 1m,基材厚度 4.5mPET 銅箔替代 6m 傳統銅箔,對應磷酸鐵鋰電池、三元電池系統能量密度可分別提升約 8.61%、10.90%至 173.78Wh/kg、282.80Wh/kg,相比傳統銅箔極薄化路線,PET銅箔可將電芯系統能量密度分別繼續提升4.70、5.95個百分點,推動動力電池能量密度再上新臺階。圖20:傳統銅箔極薄化和 PET 技術路線對 LFP 和 NCM 電池系統能量密度提升的影響(單位:Wh/kg,%)資料來源:寧德時代,海亮股
49、份,LatePost,浙商證券研究所 -70%-60%-50%-40%-30%-20%-10%0%010203040506070803.54.04.55.05.56.06.57.07.58.0單位面積重量(g/)單位重量降低比例(%)-80%-70%-60%-50%-40%-30%-20%-10%0%051015202530350.5 0.6 0.7 0.8 0.911.1 1.2 1.3 1.4 1.5單位面積重量(g/)單位重量降低比例(%)0.00%2.00%4.00%6.00%8.00%10.00%12.00%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
50、0NCMLFP6m傳統銅箔4.5m超薄銅箔6.5mPET銅箔4.5m超薄銅箔提升比例6.5mPET銅箔提升比例 17/42 3.2 復合銅箔成本優勢凸顯,設備固定投資的成本占比大復合銅箔成本優勢凸顯,設備固定投資的成本占比大 銅材在傳統電解銅箔成本中占比高,薄銅箔單位面積成本有效下降。銅材在傳統電解銅箔成本中占比高,薄銅箔單位面積成本有效下降。傳統電解銅箔成本構成主要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設備折舊、電費、其他制造費用等,以 2022 年年銅均價 5.98 萬元/噸(不含增值稅)計算,6m 直接材料成本占比約 84%,是銅箔的主要成本來源。假設 6m良率 80%,4.5m良率 75%,6m、4
51、.5m鋰電銅箔成本分別為 3.81、2.89 元/m2。表6:雙面光 6m傳統銅箔和超薄 4.5m銅箔成本拆分(單位:噸/噸,kwh/噸,元/kwh,元/噸,元/)成本項成本項 單位用量單位用量 單位單位 單價單價 單位單位 成本(元成本(元/噸)噸)成本(元成本(元/)構成比例(構成比例(%)6m 原材料 銅 1 噸/噸 5.98 萬元/噸 59800 3.21 84%直接人工 1300 0.07 2%制造費用 折舊 2000 0.11 3%電費 9500 kwh/噸 0.5 元/kwh 4750 0.26 7%其他 3000 0.16 4%合計 70850 3.81 100%4.5m 成本
52、項 單位用量 單位 單價 單位 成本(元/噸)成本(元/)構成比例(%)原材料 銅 1 噸/噸 5.98 萬元/噸 59800 2.41 84%直接人工 1387 0.06 2%制造費用 折舊 2133 0.09 3%電費 9500 kwh/噸 0.5 元/kwh 5067 0.20 7%其他 3200 0.13 4%合計 71587 2.89 100%資料來源:中一科技招股說明書,浙商證券研究所;注:1)成本項目皆為考慮良品率后;2)假設 6m良品率 80%,4.5m良品率 75%按照現階段銅價按照現階段銅價 PET 銅箔對銅箔對 6m 傳統銅箔可實現降本傳統銅箔可實現降本 4.67%。按照
53、上海有色網 2022年電解銅平均價 5.98 萬元/噸測算(不含增值稅),根據測算,PET 銅箔的單位面積成本約為 3.55 元/m2,6m、4.5m 傳統鋰電銅箔成本約為 3.81、2.89 元/m2,PET 銅箔相比 6m 銅箔實現降本 6.68%,在當前良率下與 4.5m 銅箔仍有一定差距。表7:4.5+1*2 PET 銅箔成本測算(當前,單位:元/m,kwh/m,t/m,元/噸,元/kwh)成本項成本項 單位用量單位用量 單位單位 單價單價 單位單位 成本(元成本(元/)構成比例(構成比例(%)原材料原材料 銅 18 g/59800 元/噸 1.68 47%PET 6.23 g/200
54、00 元/噸 0.18 5%設備折舊設備折舊 0.69 20%電耗電耗 0.42 kwh/0.50 元/kwh 0.29 8%水耗水耗 0.0007 t/3.6 元/噸 0.004 0%人工成本人工成本 0.504 14%其他成本其他成本 0.2 6%合計合計 3.55 100%資料來源:金美環評報告書,浙商證券研究所 18/42 PET銅箔成本結構中設備占比較大,材料成本顯著降低。銅箔成本結構中設備占比較大,材料成本顯著降低。按照上海有色網2022年電解銅平均價 5.98 萬元/噸測算(不含增值稅),根據測算,PET 銅箔設備成本、材料成本占比分別為 19.53%、52.27%,設備成本成為
55、影響成本的關鍵因素。圖21:相同銅價下 PET 銅箔成本構成(單位:%)圖22:相同銅價下 6m銅箔成本構成(單位:%)資料來源:浙商證券研究所測算;注:銅價 59800 元/噸(不含增值稅)資料來源:浙商證券研究所測算;注:銅價 59800 元/噸(不含增值稅)相對相對 6m 傳統鋰電銅箔,傳統鋰電銅箔,PET 銅箔在銅價大范圍內波動下具備成本優勢。銅箔在銅價大范圍內波動下具備成本優勢。當銅價逐漸下行,PET銅箔與 6m傳統鋰電銅箔的成本差異逐漸縮小,PET成本優勢衰減,在當前良率水平下,當銅價跌破 49000 元/噸(不含增值稅)時,PET 銅箔的成本優勢消失。2009-2022 年,銅價
56、最低點運行在 26500 元/噸(不含增值稅)之上,銅價最高點運行在 64000 元/噸(不含增值稅)之下,歷史均價 50000 元/噸(不含增值稅),因此,PET 銅箔在銅價正常范圍內波動下相對6m鋰電銅箔均具備成本優勢,對應歷史均價目前基本平價,對應歷史高點對應 11.5%的成本優勢。相對 4.5m 傳統鋰電銅箔,目前良率水平下尚不具備成本優勢,當銅價逐漸上行,PET 銅箔相對優勢提升。圖23:不同銅價對 PET 銅箔、6m傳統銅箔成本的轉折點及PET 銅箔對傳統銅箔的降本比例(單位:元/m2,%)圖24:不同銅價對 PET 銅箔、4.5m傳統銅箔成本的轉折點及PET 銅箔對傳統銅箔(單位
57、:元/m2,%)資料來源:中一科技公司公告,浙商證券研究所測算 資料來源:中一科技公司公告,浙商證券研究所測算 原材料,52%設備折舊,20%電耗,8%水耗,0%人工成本,14%其他成本,6%原材料,84%直接人工,2%折舊,3%電費,7%其他,4%-60%-50%-40%-30%-20%-10%0%10%20%30%40%01234567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500005500060000650007000075000800008500090000950001000004.5+2PET銅箔6m傳統銅箔降本比例(%)-70%-60%-5
58、0%-40%-30%-20%-10%0%012345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500005500060000650007000075000800008500090000950001000004.5+2PET銅箔4.5m傳統銅箔降本比例(%)19/42 固定成本下降途徑多樣,降低設備成本及提升產出效率是關鍵。固定成本下降途徑多樣,降低設備成本及提升產出效率是關鍵。隨著設備成本下降、單位時間有效產出增加,PET 銅箔制備成本呈現下降趨勢。在影響 PET 銅箔成本的眾多因素中,設備成本影響較大,可通過降低單臺設備成本、提升產品良率和單位面積加工速
59、度(即提升線速度和幅寬)實現設備折舊成本降低,其中,設備良率和單位面積加工速度的提升對成本的影響本質上均屬于通過增加制備銅箔面積的有效產出實現固定成本攤薄,進而實現總體成本下降。表8:PET 成本對磁控濺射單工序良率及設備固定成本的敏感性(單位:%,萬元/臺,元/)單工序良率(%)3.55 60%70%80%90%100%真空磁濺射設備成本(元/臺)2000 5.0 4.3 3.8 3.4 3.1 1800 4.9 4.2 3.8 3.4 3.1 1600 4.8 4.2 3.7 3.3 3.0 1400 4.7 4.1 3.6 3.3 3.0 1200 4.6 4.0 3.6 3.2 2.9
60、 1000 4.6 4.0 3.5 3.2 2.9 資料來源:東威科技公司公告,浙商證券研究所測算 表9:PET 成本對水電鍍單工序良率及設備固定成本的敏感性(單位:%,萬元/臺,元/)單工序良率(%)3.55 60%70%80%90%100%水電鍍設備成本(元/臺)1000 4.7 4.2 3.7 3.4 3.1 900 4.7 4.1 3.7 3.4 3.1 800 4.7 4.1 3.7 3.4 3.1 700 4.7 4.1 3.7 3.3 3.1 600 4.6 4.1 3.7 3.3 3.1 500 4.6 4.1 3.6 3.3 3.1 資料來源:東威科技公司公告,浙商證券研究所
61、測算 多因素共振影響下,多因素共振影響下,PET 銅箔有望實現銅箔有望實現 28.94%降本空間,相較傳統銅箔存在降本空間,相較傳統銅箔存在 25.14-40.67%的成本優勢。的成本優勢??紤]綜合良率(含設備)提升(從當前約 70%提升至 94%)、設備效率提升(磁控濺射線速度從 8.50m/min 提升至 15m/min,水電鍍線速度從 15m/min 提升至20m/min)、設備投資成本下降(磁控濺射設備從 1800 萬元/臺下降至 1000 元/臺,水電鍍設備從 1000 萬元/臺下降至 500 萬元/臺)、電耗下降、原材料價格下降等多因素疊加影響下,基于銅價價格保持現狀 59800
62、元/噸,PET 銅箔成本為 2.26 元/m2,相比當前有 36.31%降本空間,相較于 4.5、6m 傳統銅箔將分別實現 21.57%、40.57%的成本優勢。表10:4.5+1*2 PET 銅箔成本測算(規模量產后,單位:元/m,kwh/m,t/m,元/噸,元/kwh)成本項成本項 單位用量單位用量 單位單位 單價單價 單位單位 成本(元成本(元/)構成比例(構成比例(%)原材料原材料 銅 18 g/59800 元/噸 1.22 54%PET 6.23 g/15000 元/噸 0.10 4%20/42 設備折舊設備折舊 0.19 9%電耗電耗 0.33 kwh/0.50 元/kwh 0.1
63、8 8%水耗水耗 0.0007 t/3.6 元/噸 0.003 0%人工成本人工成本 0.376 17%其他成本其他成本 0.2 9%合計合計 2.26 100%資料來源:金美環評報告書,浙商證券研究所 3.3 材料體系創新解決痛點,安全性和循環性能提升材料體系創新解決痛點,安全性和循環性能提升 安全性是鋰離子電池大規模推廣前提和基礎,傳統銅箔存在一定的安全弊端。安全性是鋰離子電池大規模推廣前提和基礎,傳統銅箔存在一定的安全弊端。鋰離子電池安全失效的潛在原因有以下六個方面:局部過熱、負極析鋰、金屬顆粒異物、隔膜瑕疵、設計/制造缺陷以及極片變形微短路。一般來說,鋰離子電池發生事故主要是由于不可預
64、測的內短路所造成熱失控引起的。傳統銅箔在金屬疲勞斷裂或意外損壞情況下產生毛刺,穿透隔膜后使正負極接觸發生短路引起熱失控,從而導致電池自燃引起火災和爆炸。圖25:鋰離子電池安全失效的潛在原因 圖26:鋰離子動力電池隔膜穿刺原理 資料來源:鋰離子電池失效分析概述J.儲能科學與技術,浙商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Soteria Battery Innovation Group,浙商證券研究所 復合銅箔通過基材熔斷效應、吸收疲勞應力,雙管齊下提升動力電池安全性。復合銅箔通過基材熔斷效應、吸收疲勞應力,雙管齊下提升動力電池安全性。電極材料充放電過程存在金屬疲勞問題,尤其是快充情境下高倍率放電會大大減少材料的
65、循環壽命,負極集流體包裹在電極材料外,在疲勞應力的影響下容易發生斷裂產生毛刺。高分子材料彈性較大,可吸收部分疲勞應力減少金屬材料的疲勞斷裂。同時,復合材料絕緣性好,可以形成隔膜材料穿透的阻隔,在刺穿過程能夠形成斷路,避免短路導致熱失控。圖27:傳統銅箔的安全性能較低 圖28:復合銅箔提升電池安全性 21/42 資料來源:Soteria,浙商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Soteria,浙商證券研究所 表11:不同針刺材料在熱失控穿刺實驗中的結果 刺針材料 電壓驟降占比 壓降到 0V的時間長短 表面溫升100占比 銅 7/10 短 8/10 鋼 4/10 中 5/10 塑料 0/10 未發生大幅壓降 0
66、/10 資料來源:Elsevier,浙商證券研究所 表面光潔度高、溫度應力下材料變形協調性高,助推電池循環壽命提升。表面光潔度高、溫度應力下材料變形協調性高,助推電池循環壽命提升。決定充放電速度的因素主要有電池本身使用的電極材料、動力電池溫度以及銅膜厚薄及表面均勻程度。充電時,鋰離子從正極脫嵌,穿過隔膜與電子在負極匯合,放電時鋰離子從負極脫嵌,穿過隔膜與電子在正極匯合。復合銅箔提升電池壽命的關鍵在于:第一,水電鍍工藝制備銅箔的表面均勻性及光潔度好,表面缺陷少,能夠有效降低充放電過程鋰離子在集流體上的消耗,增加電池中自由移動的鋰離子數量。第二,集流體表面會涂敷導電漿料,漿料的熱膨脹系數小于金屬材
67、料,溫度交變帶來的材料形變不協調,可能導致充放電等溫度變化過程中出現漿料的脫落,而高分子基材的熱膨脹系數較小,能夠保持集流體界面的完整性,根據東威科技公司公告,復合銅箔可以實現電池循環壽命 5%左右的提升。圖29:充電時鋰離子的嵌入和遷移過程 圖30:放電時鋰離子的嵌入和遷移過程 資料來源:CNKI,浙商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CNKI,浙商證券研究所 4 復合銅箔市場前景廣闊,設備端是產業化關鍵復合銅箔市場前景廣闊,設備端是產業化關鍵 4.1 復合銅箔增長推動設備、基材細分市場高增復合銅箔增長推動設備、基材細分市場高增 動力鋰電池裝機占比高、增量大,輕量化驅動下有望率先實現復合銅箔搭載應用。動
68、力鋰電池裝機占比高、增量大,輕量化驅動下有望率先實現復合銅箔搭載應用。在雙碳戰略的指引下,(1)道路交通領域將實現全面電氣化,動力電池將貢獻全球鋰電裝機的最大增量,22-25 共三年 CAGR 達 47.19%;(2)以電化學儲能為代表的功率型儲能將在以可再生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的構建和改造中發揮巨大作用,22-25共三年 CAGR 達70.95%。(3)消費鋰電需求穩步增長。預計 2025 年全球鋰電裝機總量有望達到 2104GWh,22-25 共三年 CAGR 達 43.69%。動力電池領域裝機增量大、占比高,輕量化將率先驅動復 22/42 合銅箔在該領域的規?;a及應用,總體產能持
69、續釋放后會逐步向消費及儲能鋰電領域延伸。圖31:全球鋰電池需求結構(單位:GWh,%)資料來源:GGII,Marklines,SNE Research,GTM,BP,IRENA,前瞻研究院,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中汽協,浙商證券研究所 鋰電池開啟擴產狂潮,鋰電銅箔需求空間廣闊。鋰電池開啟擴產狂潮,鋰電銅箔需求空間廣闊。據起點研究不完全統計,截至 2022 年9月,全球主要電池廠商的產能規劃已達 5.09TWh,電池銅箔作為鋰電關鍵材料之一,未來有望隨鋰電池實際新增產能的釋放而快速放量。預計預計 2025 年,全球復合銅箔需求量達年,全球復合銅箔需求量達 48.62 億億 m2,2022
70、-2025 年年 CAGR 為為 214.97%。伴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和新能源發電配儲要求下新型儲能裝機需求的爆發,鋰電池行業迎來廣闊需求。假設 2025 年前復合銅箔應用集中體現在對動力電池領域傳統鋰電銅箔的替代,預計到 2025 年,動力領域滲透率達 23%,儲能和消費領域滲透率達 10%,對應復合銅箔需求量為 48.62 億 m2,2023-2025 年 CAGR 分別為 214.97%。表12:全球 PET 銅箔需求測算(單位:GWh,%,億,萬噸,臺,元/,元/噸,萬元/臺,億元)單位單位 2021 2022 2023E 2024E 2025E CAGR(2023E-202
71、5E)動力領域 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 GWh 298 517 857 1227 1650 38.80%國內 GWh 155 318 451 638 858 38.01%海外 GWh 143 200 406 589 792 39.67%復合銅箔滲透率%0%0%4%9%23%137.21%復合銅箔需求 億 m 0.00 0.00 4.00 12.79 43.38 229.24%其他領域 全球儲能電池需求 GWh 22 57 114 175 284 57.89%全球消費電池需求量 GWh 125 135 146 158 170 8.00%復合銅箔滲透率%0%0%3%5%10%82.57%復合銅箔需求
72、億 m 0.0 0.0 0.9 1.9 5.2 141.41%全球各領域合計 0%20%40%60%80%100%120%140%160%180%0500100015002000250020212022E2023E2024E2025E動力電池(GWh)儲能電池(GWh)消費電池(GWh)動力yoy(%)儲能yoy(%)消費yoy(%)23/42 全球復合銅箔滲透率(GWh 角度)%0%0%4%8%20%129.41%全球復合銅箔需求 億 m 0.00 0.00 4.90 14.70 48.62 214.97%資料來源:GGII,中汽協,浙商證券研究所測算 4.2 設備端成為降本瓶頸,工藝升級和
73、快充要求也是關鍵設備端成為降本瓶頸,工藝升級和快充要求也是關鍵 下游電池端工藝難度提升。下游電池端工藝難度提升。使用復合銅箔替代傳統鋰電銅箔涉及到電芯制造的相關工藝設備的參數調整、工序增加、設備增加和替換等等一系列問題,增加了電極材料涂布、極片輥壓及極片焊接的難度。例如由于復合集流體中的高分子薄膜形成的絕緣層會使得兩側金屬鍍層無法導通,使得傳統的焊接方式不再適用,目前需采用超聲波高速滾焊技術的極耳轉印焊工序,通過兩層金屬極耳夾住一層復合集流體的極耳部分進行焊接,再將多層金屬極耳分別與鋰電池的正極極耳或負極極耳焊接在一起,間接增加了制造成本。圖32:鋰電池復合集流體極耳焊接方法與流程示意圖 資料
74、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浙商證券研究所 集流體生產設備目前生產效率較低、工藝有待改進。集流體生產設備目前生產效率較低、工藝有待改進。真空濺射鍍膜設備方面,常出現箔材穿孔、鍍銅不均、基材起皺變形等問題,且受常規磁控濺射技術節拍限制,銅金屬的沉積速度為 2030nm/min,厚銅箔沉積時間長,難以實現卷對卷生產,阻礙了高效率交付,目前設備的線速度在 10m/min左右,騰勝科技的 2.5代新設備線速度據稱能夠達到 20m/min,但目前技術暫時無法實現 30m/min 速度;在水電鍍設備方面,目前大多為 PCB 電鍍設備企業進軍復合銅箔水電鍍領域,但由 PCB 電鍍遷移至復合銅箔電鍍時,基材的厚度降
75、低、幅寬增加,在更薄且更易變形的膜上鍍銅,需要更高難度的工藝改進,目前國內能夠量產水電鍍設備的企業主要是東威科技,其最新設備線速度在 15-20m/min,綜合良率約 90%。表13:復合銅箔制造設備參數對比(單位:m/min,%,萬平方米)企業企業 設備類型設備類型 設備圖片設備圖片 線速度(線速度(m/min)良率(良率(%)單臺年產能單臺年產能 (萬平方米)(萬平方米)24/42 匯成真空 真空磁控濺射 0.5-30-1089 東威科技 水電鍍 15-20 90%-真空磁控濺射 -90%-騰勝科技 真空磁控濺射 13-20 90%1100 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各公司官網,浙商證券研究所
76、 良率暫無行業統一評定標準,有較大提升空間。良率暫無行業統一評定標準,有較大提升空間。近期復合銅箔產品良率已有顯著提升,雙星新材 2022年 11月答投資者問時稱公司復合銅箔產品良率已達 92%,寶明科技目前的復合銅箔產品良率約 80%,三孚新科稱正在開發一步式全濕法復合銅箔化學鍍銅工藝,希望達到 95%良率。但總體而言行業現階段暫無統一的良率評定標準,未來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復合銅箔結構加大電池內阻影響快充性能,通過打底層工藝可改善。復合銅箔結構加大電池內阻影響快充性能,通過打底層工藝可改善。根據電阻 R 的計算公式(R=L/S,是電阻率,由材料性質決定;L 是長度;S 是橫截面積),當銅厚度
77、由電解銅箔的 4.5 m、6 m 降到復合復合銅箔的雙面共 2 m 時,經過焊接后,相應的銅箔阻值變為原始電解銅箔的 2.25 倍和 3 倍。根據焦耳定律,在充、放電電流不變的情況下,導體產生的熱量 Q 與其阻值 R 成正比,則在電池運行過程中,復合銅箔產生的熱量也將變為電解銅箔產生熱量的 2.25 倍和 3 倍,使電池內溫度升高并產生焦耳熱,電池整體的充、放電效率降低,使得應用復合銅箔后 4C 快充難以實現。根據華創真空的論文研究,通過增加3.3-8.3nm 的 NiCr 打底層后再進行鍍銅,電池方阻能夠顯著降低。表14:復合銅箔與傳統鋰電銅箔電阻及熱量對比(單位:m,m,mm,m)傳統 4
78、.5m 鋰電銅箔 傳統 6m 鋰電銅箔 6.5m 復合銅箔 銅厚度(m)4.5 6 2 銅電阻率(m)(25)0.0172 電流通過截面面積(m m)4.5 6 2 單位截面電阻值(m)3.8 2.9 8.6 電阻值倍率 2.25 3 1 產生熱量倍率 2.25 3 1 資料來源:花園新能源,浙商證券研究所測算 25/42 圖33:NiCr 打底層能夠顯著改善鍍銅層方阻 資料來源:卷繞鍍銅工藝對復合集流體電學性能影響研究,浙商證券研究所 4.3 訂單落地產能建設加速推進,訂單落地產能建設加速推進,23 年有望成為量產突破元年有望成為量產突破元年年 傳統電解銅箔行業傳統電解銅箔行業 CR5約約5
79、5%,龍電華鑫、德??萍嘉挥诟偁幐窬值谝惶蓐?。,龍電華鑫、德??萍嘉挥诟偁幐窬值谝惶蓐?。2022年鋰電銅箔行業 CR5約為 55%左右,相比于 2021年的 45%有所上升,主要系鋰電銅箔頭部企業產能擴產迅速,與第二三梯隊拉開差距。其中,龍電華鑫、德??萍己椭Z德股份產量占比均超過 10%,行業地位穩固,嘉元科技、銅博科技和長春化工(臺)緊隨其后。圖34:2021 年鋰電銅箔競爭格局(單位:%)圖35:2022 年鋰電銅箔競爭格局(單位:%)資料來源:中商情報網,浙商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GGII,浙商證券研究所 電池銅箔行業集中度低于鋰電池中游產業鏈平均水平,優質產能集中于我國大陸。電池銅箔行
80、業集中度低于鋰電池中游產業鏈平均水平,優質產能集中于我國大陸。鋰電池中游各產業鏈的行業集中度,正極材料-LPR、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的 CR3、CR5基本維持 50%、70%左右。相較而言,鋰電銅箔集中度較低,CR3、CR5 分別為 39%、55%。從優質產能分布來看,全球 6m 及以下產能集中在中國大陸和日韓,截止 2020 年底,中國大陸和全球 6m 及以下鋰電銅箔產能為 12.1、19.9 萬噸。靈寶華鑫,14%諾德股份,11%德??萍?9%嘉元科技,6%銅冠銅箔,5%禹象銅箔,5%臺灣長春,5%江銅耶茲銅箔,4%其他,41%龍電華鑫,15%德??萍?13%諾德股份,10%嘉元科技,1
81、0%銅博科技,7%長春化工(臺),6%華創新材,5%銅冠銅箔,4%中一科技,4%江銅銅箔,3%其他,24%26/42 訂單逐步落地產能建設加速推進,訂單逐步落地產能建設加速推進,23年有望成為量產突破元年有望成為量產突破元年年。目前具有先發優勢復合銅箔制造商已完成技術儲備,進入量產產能建設階段,近期雙星新材、萬順新材等陸續發布訂單公告,驗證下游客戶對于復合箔材的接受程度,此前市場爭論 PET 和 PP主流路線之爭,從實際情況看,下游對于兩者均有較好驗證,雙線推廣有望成為板塊趨勢。我們認為 23 年為復合銅箔產業突破元年,隨著量產產能釋放、技術迭代及規?;苿訌秃香~箔成本優勢持續加強,傳統電解銅
82、箔低端產品競爭力將大幅下滑,復合銅箔滲透率將迎來快速提升,新技術滲透從推動傳統銅箔低端產能加速出清,到實現負極集流體材料體系的全面變革。工藝技術領先、具備設備供應優勢、與下游電池廠商深度合作、量產產能率先釋放,或將成為未來負極集流體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圖36:2022 年鋰電中游產業鏈競爭格局(單位:%)圖37:2020 年全球 6m及以下厚度產能分布(單位:%)資料來源:鑫欏鋰電,GGII,浙商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浙商證券研究所 5 行業重點公司梳理行業重點公司梳理 上游設備廠、材料廠技術儲備完善,集流體生產商積極布局擴產,下游電池廠商需求上游設備廠、材料廠技術儲備完善,集流
83、體生產商積極布局擴產,下游電池廠商需求迫切,復合銅箔產業化導入在即。迫切,復合銅箔產業化導入在即?;趶秃香~箔安全性、輕量化等特點,下游電池廠商自2017 年起積極推進其研發進程,且由于近年銅價高企,下游廠商急需傳統銅箔替代品來降低電池成本,加速推動了復合銅箔的產業化進程。目前上游真空濺射鍍膜、水電鍍設備廠商積極研發新一代設備,大幅提高了設備線速度及良率;原先主營負極材料、鋁箔等其他領域的生產企業也逐步轉型布局復合銅箔,宣布投資建設復合銅箔生產基地,大部分生產商現已進入產品驗證及小批量生產階段。隨著未來量產產能釋放與工藝進一步優化,復合銅箔即將進入產業化導入期,滲透率有望迎來快速提升。表15:
84、上游設備、基膜企業及中游鋰電銅箔等制造企業積極布局復合銅箔,2023 年量產在即 公司類別 公司名稱 公司主業 轉型復合銅箔時間 布局情況 產能規劃 設備廠 東威科技 PCB 電鍍設備 2021 年 6 月 國內能夠量產水電鍍設備的唯一企業,已與雙星新材、日本 TDK 簽訂銷售合同。首臺真空磁控濺射雙面鍍銅設備已正式出貨。2022 年 8 月投資 10 億建設昆山東威新能源設備項目。驕成超聲 超聲波焊接設備 2021 年 12 月 公司超聲波滾焊設備已于 2017 年通過客戶驗證,焊接速度可達 80m/min 以上,目前已應用到寧德時代新型動力電池生產制造工序中。擬投資 2.38 億建設智能超
85、聲波設備制造基地。0%20%40%60%80%CR3CR5正極材料-LFP正極材料-NCM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銅箔韓國日進,13%諾德股份,10%韓國KCFT,10%日本古河,9%嘉元科技,7%華威銅箔,6%日本電解,5%靈寶華鑫,4%銅陵有色,3%三井金屬,3%其他,30%27/42 騰勝科技 真空應用設備 2017 年 2022 年推出 2.5 代真空鍍膜設備,線速度達20m/min。真空磁控濺射設備 2022 年底產能 35 臺,2023 年年底 60臺 匯成真空 真空應用設備-研發出一步法 PVD 磁控濺射卷繞鍍膜設備,線速度 0.5-30m/min-材料廠 雙星新材 光學材料 2022
86、 年 4 月 在已開發 4.5m 基材基礎上,正開發 3.5m 及以下的基材。目前強化 PET 材料已經批量供應客戶。復合銅箔首條線已經完成安裝調試產品開發對接市場,按計劃復合銅箔項目中的一期設備合同已落實簽訂。-東材科技 光學膜材料-依托現有的 PP 基膜生產經驗積累和核心技術儲備,積極開展新產品研發和工藝論證。于 2022 年初投資約 4 億元建設年產 3000 噸超薄聚丙烯(PP)薄膜項目,投資 5 千萬元建設復合銅箔集流體項目??递x新材 雙向拉伸聚酯薄膜 2022 年 多條產線具備量產 2.5-8mPET 復合集流體用聚酯基膜能力。已通過下游電池工廠驗證,并成功與下游多家大型集流體生產
87、商取得合作。正加快建設 80 萬噸/年功能性聚酯薄膜、PET 復合集流體基膜、鋰電隔膜等項目 制造廠 寶明科技 LED 背光源 2021 年年初 PET 銅箔生產良率達 80%,已送樣多家客戶,部分客戶下達小批量訂單??偼顿Y 60 億元建設寶明科技復合銅箔生產基地,一期項目11.5 億達產后年產約 1.4-1.8億平米鋰電復合銅箔 諾德股份 鋰電銅箔 2021 年 11 月 與下游客戶保持密切的技術交流,已經建立復合銅箔/鋁箔試驗線,目前處于產品送樣測試階段。-嘉元科技 鋰電銅箔 2020 年 8 月 目前已完成中試設備的市場調研、技術交流、工藝參數論證、中試生產線訂購等工作,后期將會送樣給下
88、游客戶進行產品驗證。-萬順新材 鋁箔 2021 年 1 月 復合銅箔已送樣寧德時代和比亞迪,進入客戶驗證階段。-重慶金美 復合集流體 2020 年 5 月 最早布局復合集流體,8m 復合鋁箔 2022 年 11月已實現量產。復合銅箔、鋁箔項目一期總投資 15 億元,滿產后復合銅箔、鋁箔可分別達到 0.48 億與 2.95 億平米,年產值 17.5億元。璞泰來 負極材料 2022 年 11 月 復合集流體有 5 年研發歷史,自主開發生產設備,有多項復合集流體專利,自有基膜產線,目前復合銅箔、鋁箔樣品已送樣客戶。在江蘇溧陽投資 20 億建設復合集流體研發生產基地,規劃年產 1.6 萬噸復合銅箔,預
89、計在 6-12 月內建成投產。英聯股份 易開蓋 2022 年 2022 年正式布局復合集流體“第二主業”,已攻克磁控濺射、真空蒸鍍等核心工序的工藝難點。投資 30.89 億元在江蘇高郵建設復合集流體項目,項目分為2 期,建設期約 3 年,總計投資建設 100 條復合銅箔和 10條復合鋁箔生產線,預計2025 年產能可達復合銅箔 5億、復合鋁箔 1 億。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浙商證券研究所 28/42 5.1 寶明科技:鋰電銅箔新銳之星,厚積薄發跨界寶明科技:鋰電銅箔新銳之星,厚積薄發跨界復合集流體復合集流體領域領域 鋰電銅箔新銳之星,厚積薄發跨界鋰電銅箔新銳之星,厚積薄發跨界復合復合銅箔領域銅
90、箔領域。寶明科技成立于 2006年,2020年在深圳交易所上市,是一家專注于包括 LED/CCFL 背光源及觸摸屏在內的新型平板顯示器件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的公司。2021 年公司設立子公司深圳新材料從事鋰電池開發(主要為鋰電復合銅箔)。完成完成復合復合銅箔送樣,產能建設加速推進。銅箔送樣,產能建設加速推進。公司 21 年初開始布局復合銅箔,自主研發的PET 銅箔可用于動力、儲能、消費領域,22 年 9 月 PET 銅箔良率可達 80%,22 年 5 月開始客戶送樣,比亞迪、億緯、欣旺達等客戶處于實驗測試階段,部分客戶已經下達小批量訂單。目前公司在積極布局 PP 路線并解決其銅層的附著力不佳
91、的問題。2022年 7月 7日公司公告擬投資 60億元(固定資產 50億元+流動資金 10億元),在贛州建設鋰電池復合銅箔生產基地。其中,一期項目投資 11.5 億元,二期擬投資 48.5 億元,建設期 1 年。贛州一期項目達產后年產約 1.5 億平米鋰電復合銅箔(配套電池 14-15GWh),建設周期約12月;2023年1月16日公司公告在擬在馬鞍石投資62億元建設復合銅箔基地。營收呈波動下降,歸母凈利潤增長迅速營收呈波動下降,歸母凈利潤增長迅速。2022年公司營收9.40億元,同比減少15.74%,主要系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下滑及 OLED 技術的替代,導致公司手機背光源收入持續下滑;實現歸
92、母凈利潤-2.23 億元,同比增加 36.96%,毛利率為 3.30%,主要系公司采取降本增效管理措施,盈利能力有所改善。2022年,公司LED背光源營收占比達到70.85%,為營業收入的第一大來源。圖38:2016-2023Q1 寶明科技營業收入及增長率(單位:百萬元,%)圖39:2016-2023Q1 寶明科技歸母凈利潤及增長率(單位:百萬元,%)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 圖40:2022 年寶明科技收入構成(單位:%)圖41:2016-2023Q1 寶明科技銷售毛利率及凈利率(單位:%)-40%-20%0%20%40%60%050010001
93、5002000營業總收入(百萬元)營業總收入yoy(%)-2000%-1000%0%1000%2000%3000%4000%-400-300-200-1000100200歸母凈利潤(百萬元)歸母凈利潤yoy(%)LED背光源器件,71%電容式觸摸屏,26%鋰電池PET復合銅箔制造,0%其他主營業務,1%其他業務,2%-40%-20%0%20%40%綜合毛利率(%)歸母凈利率(%)29/42 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 5.2 璞泰來:璞泰來:平臺型鋰電材料及設備龍頭,推進復合集流體產業化平臺型鋰電材料及設備龍頭,推進復合集流體產業化 平臺型鋰電材料及
94、設備龍頭。平臺型鋰電材料及設備龍頭。公司聚焦于鋰離子電池關鍵材料及自動化工藝設備領域,憑借在隔膜基膜、涂覆加工、涂覆材料、涂覆設備、PVDF 和粘結劑等領域的協同優勢,積極推進復合集流體量產,為下游客戶提供更多的產品組合和綜合解決方案服務。深度布局復合集流體,自主設計路線跑通,擬投資深度布局復合集流體,自主設計路線跑通,擬投資 20 億推進產業化。億推進產業化。公司自 2017 年起便已逐步開展對復合集流體業務的研發布局,受益長期在自動化設備、涂覆加工、鋁塑包裝膜業務等領域的持續投入和技術沉淀,以及技術團隊對鋰電池電化學體系的深刻理解,嘗試過多種技術路線,最終采用新型工藝,自主設計核心設備,工
95、藝方案在收率、一致性、產品性能、生產成本等方面都有顯著的競爭優勢。目前公司在復合銅箔的工藝技術方案已獲得國內頭部客戶的認可。2023 年 4 月公司宣布在江蘇溧陽投資 20 億建設復合集流體研發生產基地(一期),規劃年產 1.6 萬噸復合銅箔,預計在 6-12 月內建成投產。營業收入增長顯著,毛利率穩中有進營業收入增長顯著,毛利率穩中有進。2022年公司營收 154.64億元,同比增長 71.90%,主要系全球動力及儲能電池市場保持快速增長,需求旺盛;歸母凈利潤為 31.04 億元,同比上升 77.47%,毛利率為 35.66%,主要系公司持續降低成本、減少損耗,保證了業務的整體盈利水平。公司
96、負極材料收入占比達到 33.38%,為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圖42:2016-2022 年璞泰來營業收入及增年長率(單位:百萬元,%)圖43:2016-2022 年璞泰來歸母凈利潤及增長率(單位:百萬元,%)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 圖44:2022 年璞泰來營收結構(單位:%)圖45:2016-2022 年璞泰來銷售毛利率及歸母凈利率(單位:%)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 0%20%40%60%80%100%0500010000150002000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營
97、業總收入(百萬元)營業總收入yoy(%)-50%0%50%100%150%200%250%3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歸母凈利潤(百萬元)歸母凈利潤yoy(%)負極材料,33.38%基膜及涂覆隔膜,16.08%鋰電設備,10.47%PVDF(東陽光),8.00%石墨化加工,7.41%產業投資貿易管理及其他,7.26%鋁塑包裝膜,0.93%其他業務,0.21%內部抵銷,-16.27%0%5%10%15%20%25%30%35%4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綜合毛利率(%)歸
98、母凈利率(%)30/42 5.3 東材科技:國內光學膜材料龍頭,基膜優勢布局東材科技:國內光學膜材料龍頭,基膜優勢布局復合復合銅箔銅箔 公司是國內絕緣材料、光學膜材料行業龍頭。公司是國內絕緣材料、光學膜材料行業龍頭。公司成立于 1994 年,2011 年在上交所上市,公司主要從事化工新材料的研發、制造和銷售,以新型絕緣材料為基礎,重點發展光學膜材料、電子材料、環保阻燃材料等系列產品,廣泛應用于發電設備、特高壓輸變電、智能電網、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消費電子、光電顯示、電工電器、5G 通信等領域。擁有十余條從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引進的先進生產設備,并結合公司多年積累的制造經驗對進口生產線進行消化
99、、吸收和再創新,制造水平處于國內領先地位。投資投資 5 千萬布局復合銅箔千萬布局復合銅箔。截至 2022 年 9 月,公司共擁有 3 條聚丙烯(PP)薄膜生產線,其中有 2 條可用于生產薄型聚丙烯薄膜,年產能約為 4000 噸,并于 2022 年初投資約4 億元建設年產 3000 噸超薄聚丙烯(PP)薄膜項目,建設周期 24 個月;此外,公司圍繞未來發展戰略,密切關注下游產業技術變革所帶來的市場需求,依托現有的 PP 基膜生產經驗積累和核心技術儲備,積極開展新產品研發和工藝論證,投資 5 千萬元建設復合銅箔集流體項目。營收近年維持增長,毛利率整體保持穩定。營收近年維持增長,毛利率整體保持穩定。
100、2022 年公司營收 36.40 億元,同比增長12.57%,主要系電子材料板塊快速放量,產品銷量增加;歸母凈利潤為 4.15 億元,同比增長 21.73%;毛利率為 20.67%。公司新能源材料收入占比達到 36.33%,為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圖46:2016-2023Q1 東材科技營業收入及增長率(單位:百萬元,%)圖47:2016-2023Q1 東材科技歸母凈利潤及增長率(單位:百萬元,%)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10%0%10%20%30%40%50%60%70%8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營業總
101、收入(百萬元)營業總收入yoy(%)-100%-50%0%50%100%150%200%0100200300400500歸母凈利潤(百萬元)歸母凈利潤yoy(%)31/42 5.4 雙星新材:材料端優勢助力雙星新材:材料端優勢助力 PET 銅箔開發銅箔開發,6月獲得首張月獲得首張 PET 訂單訂單 高分子材料龍頭企業,五大板塊協同發展。高分子材料龍頭企業,五大板塊協同發展。雙星新材成立于 1997 年,2011 年在深交所上市,主要業務為先進高分子材料行業。目前已經形成光學材料、新能源材料、可變信息材料、熱收縮材料和聚酯功能膜五大板塊發展格局。2021年新能源材料單月銷量超過10000噸,背板
102、 PET 基膜領域的市占率高達 30%,處于行業龍頭地位。在客戶資源方面,目前公司海外擁有三星、LG 等優質客戶,國內擁有大批上市公司客戶,合計擁有眾多世界 500 強客戶。在生產技術方面,公司擁有包括磁控濺射在內的全套工藝技術,具備全產業鏈技術產品開發優勢,能根據實際需要改進工藝,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縮短生產周期,且業務覆蓋新能源材料、光學材料等多個板塊,用于維持公司毛利率的穩步提升。表16:雙星新材主營業務 業務板塊業務板塊 產品名稱產品名稱 產品應用產品應用 光學材料板塊 光學基材 離?;?、光學膜基材、MLCC 基材、防護基材、節能窗膜基材等 主要應用在液晶顯示、智能手機、觸摸面板等多個市
103、場 光學膜片 擴散膜、棱鏡膜、微透膜、光學復合膜片、保護膜、背涂膜等 新能源材料板塊 透明強化背板 PET 基膜、太陽能電池背材基膜、太陽能電池背板膜(包括乳白、半透明、不透明)等、PET 復復合銅箔膜合銅箔膜 滿足太陽能電池封裝材料的需求、復合銅箔用于滿足太陽能電池封裝材料的需求、復合銅箔用于鋰電池負極集流體鋰電池負極集流體 節能窗膜材料板塊 節能建筑膜 卡本無機碳膜、固色金屬磁控膜、納米陶瓷隔熱膜、高紅外反射隔熱膜(單銀/雙銀/三銀/極致四銀)、高清膜、防藍光膜等 主要應用于陽光房、交通工具,機場、賓館、學校、公共場所、民居等建筑門窗、隔斷、天棚等領域 車用太陽膜 三銀/雙銀/單銀高隔熱前
104、擋、TPU 車衣膜、極致四銀側后檔、控高級側后擋、全防紫外線前擋、高級金屬前擋/D 系列前擋、N 系列側窗、E 系列磁控碳膜側窗、SP 原色磁控系列、納米陶瓷磁控銀前擋系列、磁控銀前擋、藍銀等 主要應用于汽車等領域 家居安全膜 高端家具漆面保護膜、光學級安全膜、建筑玻璃幕墻外貼膜、防彈膜等 主要應用于家居、軍用、醫院、陽光房、賓館、公共場所等領域 護膚膜 隔熱護膚膜、全防紫外線護膚膜、高清晰度原色膜等 主要應用于汽車玻璃貼膜、建筑玻璃貼膜 調光玻璃膜 標準型、色彩型等 主要應用在智能家居、智能建筑視窗、酒店衛浴隔斷、櫥窗柜體展廳、戶外投影顯示、建筑外墻及汽車玻璃等領域 信息材料板塊 色帶打印類
105、 TTR 碳帶膜、高端 TTR 膜等 主要應用于打印色帶、條形碼、條幅、觸摸面板、平板、手機等領域 圖48:2022 年東材科技營收結構(單位:%)圖49:2016-2023Q1 東材科技銷售毛利率和凈利率(單位:%)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 新能源材料,36%光學膜材料,26%電子材料,22%電工絕緣材料環保阻燃材料,3%其他,1%0%5%10%15%20%25%30%綜合毛利率(%)歸母凈利率(%)32/42 光電顯示類 磁控濺射窗膜基材、調光玻璃用 ITO導電膜、IM 基膜、電致色變膜、柔性觸摸導電膜等 熱收縮材料板塊 PETG 收縮膜 雙向
106、拉伸 PETG 收縮膜、抗 UV 白色PETG 收縮膜等 主要應用于各種標簽、瓶用套裝、異形容器外用、包裝、醫藥等領域 PVC 膜 PVC 收縮膜、PVC 功能膜等 資料來源:雙星新材公司公告,浙商證券研究所 PET 銅箔自主開發,材料端具備先發優勢。銅箔自主開發,材料端具備先發優勢。公司依賴自身在 PET 材料研發、與自供上的基礎優勢(實現對外售)布局 PET銅箔賽道,在 2020年 8月進行 PET銅箔立項(自主研發),在 2022 年陸續開始對下游客戶進行送樣評價,2022 年 12 月完成首條 PET 復合銅箔設備安裝并送樣客戶(第一條產線年產能 350 萬,PET 銅箔成型寬度目前
107、1300mm,下一步正在研究 1680mm 寬幅,單卷長度 1200m/2200m/4200m),經客戶反復測試驗證,公司產品的密實度、延展性優于同行,2023 年 6 月公司公告獲得客戶首張 PET 產品訂單。此外公司也在對 PP材料相關產品進行研發。公司復合銅箔項目初期 5000 萬平方米,一期 2億平方米建設(設備合同已落實簽訂,計劃從 2023 年 5 月底陸續進場安裝調試。),二期5 億平方米建設 業績穩中略增,歸母凈利潤承壓。業績穩中略增,歸母凈利潤承壓。2022年公司營收 60.62億元,同比增加 2.20%,主要系行業產能釋放使產品價格非常態性下跌,公司加快調整產品結構;實現歸
108、母凈利潤247萬元,同比下降 99.31%;毛利率為 18.85%,主要系部分產品價格下行幅度較大。2022年,公司新能源材料鍍膜營收占比達到 18.48%,為營業收入的第三大來源。圖50:2016-2023Q1 雙星新材營業收入及增長率(單位:百萬元,%)圖51:2016-2023Q1 雙星新材歸母凈利潤及增長率(單位:百萬元,%)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 圖52:2022 雙星新材營收結構(單位:%)圖53:2016-2023Q1 雙星新材銷售毛利率和凈利率(單位:%)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 -3
109、0%-20%-10%0%10%20%30%4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營業總收入(百萬元)營業總收入yoy(%)-200%-100%0%100%200%300%4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歸母凈利潤(百萬元)歸母凈利潤yoy(%)光學膜,34%聚脂薄膜,27%新能源材料膜,18%可變信息材料膜,7%PVC功能膜,6%其他業務,8%0%10%20%30%40%綜合毛利率(%)歸母凈利率(%)33/42 5.5 諾德股份:傳統銅箔行業龍頭,諾德股份:傳統銅箔行業龍頭,復合復合銅箔進入試用階段銅箔進入試用階段 銅箔行業龍頭銅箔
110、行業龍頭,全球布局加速擴產全球布局加速擴產。諾德股份成立于 1987 年,1997 年在上交所上市,主要業務以銅箔行業為主。2021 年銅箔總銷量 3.51 萬噸,市占率 12%,排名第二。在客戶資源方面,公司已經與全球主流鋰電池制造商建立緊密合作關系,主要客戶群體包括 CATL、比亞迪、中創新航、國軒高科、億緯鋰能、孚能科技、LG 化學、松下、ATL、SKI 等國內外主流的電芯企業。生產技術方面,公司 4.5m、6m鋰電銅箔技術領先,已經實現量產,工藝上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復合銅箔已進入試用階段,公司根據市場需求變化進軍復合銅箔領域復合銅箔已進入試用階段,公司根據市場需求變化進軍復合銅箔領域。
111、2022 年 7 月 9日,公司與蘇州道森鉆采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共同研發 3m 等極薄銅箔及復合銅箔產品。公司正在推動復合銅箔的新材料的工藝研發和測試,并且已經可以進行小批量的樣板制作送往下游客戶試用。2023年 5月 26日,公司發布定增說明書,擬募資 1.76 億元,部分用于實施“復合銅箔集流體開發項目”,加快復合銅箔產業化布局。業績業績穩中有升穩中有升,歸母凈利潤承壓歸母凈利潤承壓。2022年公司營收 47.09億元,同比增加 5.93%,主要系下游需求增加,銅箔銷量快速提升;實現歸母凈利潤 3.52 億元,同比下降 13.04%;毛利率為 20.33%,主要系加工費下行影響
112、盈利能力。2022 年,公司銅箔業務營收占比達到91.03%,為營業收入最主要來源。圖54:2016-2023Q1 諾德股份營業收入及增長率(單位:百萬元,%)圖55:2016-2023Q1 諾德股份歸母凈利潤及增長率(單位:百萬元,%)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 圖56:2022 諾德股份營收結構(單位:%)圖57:2016-2023Q1 諾德股份銷售毛利率(單位:%)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20%0%20%40%60%80%100%120%010002000300040005000營業總收入(百萬元
113、)營業總收入yoy(%)-2000%0%2000%4000%6000%8000%-200-1000100200300400500歸母凈利潤(百萬元)歸母凈利潤yoy(%)銅箔行業,91%電線電纜及附件,7%貿易收入,2%其他業務,0%-10%-5%0%5%10%15%20%25%30%35%綜合毛利率(%)歸母凈利率(%)34/42 5.6 嘉元科技:高端鋰電銅箔引領者,積極布局嘉元科技:高端鋰電銅箔引領者,積極布局 PET 銅箔銅箔 高端鋰電銅箔引領者高端鋰電銅箔引領者,積極布局積極布局 PET銅箔銅箔。嘉元科技成立于2001年,專注各類高性能電解銅箔的研究、生產和銷售,是高端鋰電銅箔引領者
114、。公司已經與主流鋰電池制造商建立緊密合作關系,包括寧德時代、ATL、比亞迪、孚能科技及星恒電源;公司雙光 6m 極薄鋰電銅箔主要銷售給寧德時代、比亞迪和星恒電源,銷售金額占同類產品銷售金額比分別為 92.29%、1.28%和 0.68%。2022 年公司銅箔總銷售量約 4.91 萬噸,產銷率維持高位92.80%。產品良率和工藝技術領先,4.5m 銅箔已向寧德時代供應。此外公司積極在在PET銅箔領域進行布局,截止 23年 32月,已完成中試生產設備的市場調研、技術交流、工藝參數論證、中試生產線訂購等工作,后期將根據中試線到貨情況逐步安排生產并送樣給下游客戶進行產品驗證。營業收入高速增長,營業收入
115、高速增長,利潤水平承壓利潤水平承壓。2022 年公司營收 40.41 億元,同比增加 65.50%,主要系產能擴大、訂單增多、銷售額增加,實現歸母凈利潤達到5.21億元,同比下降5.36%,毛利率為7.95%,主要系銅箔加工費下滑,公司盈利能力下降;公司鋰電銅箔營收占比達到96%,為營業收入最主要來源。圖58:2016-2023Q1 嘉元科技營業收入及增長率(單位:百萬元,%)圖59:2016-2023Q1 嘉元科技歸母凈利潤及增長率(單位:百萬元,%)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 圖60:2022 嘉元科技營收結構(單位:%)圖61:2016-202
116、3Q1 嘉元科技銷售毛利率和歸母凈利率(單位:%)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40%-20%0%20%40%60%80%100%120%140%16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營業總收入(百萬元)營業總收入yoy(%)-100%-50%0%50%100%150%200%250%0100200300400500600歸母凈利潤(百萬元)歸母凈利潤yoy(%)鋰電銅箔,96%標準銅箔,4%其他業務,0%0%10%20%30%40%綜合毛利率(%)歸母凈利率(%)35/42 5.7 萬順新材:電池鋁箔業務積極
117、拓展,萬順新材:電池鋁箔業務積極拓展,6 月獲得首張月獲得首張復合銅箔復合銅箔訂單訂單 電池鋁箔業務布局面廣,積極擴產贏取市占率電池鋁箔業務布局面廣,積極擴產贏取市占率。萬順新材成立于 1998 年,自 2010 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以來,公司深耕鋁加工行業多年,通過產業鏈并購及增資擴產,已形成從鋁板帶(鋁箔坯料)到鋁箔、再延伸到涂碳箔縱向一體的鋁加工產業鏈條。安徽中基在建 7.2 萬噸,籌建 10 萬噸電池鋁箔產能,2024 年將形成 25.5 萬噸鋁箔總產能;公司收購深圳宇鏘 51%股權布局涂碳鋁箔技術,現有產能 3700噸/年,籌建年產 5萬噸新能源涂碳箔項目。儲備復合銅箔、鋁箔新技術
118、儲備復合銅箔、鋁箔新技術,6月底獲得首張訂單月底獲得首張訂單。公司在復合銅箔、鋁箔領域積極布局,通過引入進口設備及國產設備進行復合銅箔、鋁箔技術儲備,復合持續送樣下游客戶。2023 年 6 月 29 日,公司公告獲得首張復合銅箔產品訂單。營業收入穩步提升,盈利能力顯著修復營業收入穩步提升,盈利能力顯著修復。2022年公司營收 54.37億元,同比增長 7.28%,主要系鋁箔下游市場需求旺盛。歸母凈利潤為 2.04億元,同比增長 565%,主要系鋁加工業務放量,規模效應釋放;毛利率為 10.18%。2022 年公司鋁箔收入占比達到 63%,為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圖62:2016-2022 年萬順
119、新材營業收入及增長率(單位:百萬元,%)圖63:2016-2022 年萬順新材歸母凈利潤及增長率(單位:百萬元,%)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 圖64:2022 年萬順新材營收結構(單位:%)圖65:2016-2022 年萬順新材銷售毛利率(單位:%)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 0%10%20%30%40%5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營業總收入(百萬元)營業總收入yoy(%)-400%-200%0%200%400%6
120、00%800%-100-5005010015020025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歸母凈利潤(百萬元)歸母凈利潤yoy(%)鋁箔,63%貿易收入,26%轉移紙,6%復合紙,2%導電膜0%其他主營業務,2%其他業務,1%-5%0%5%10%15%2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綜合毛利率(%)歸母凈利率(%)36/42 5.8 英聯股份:易開蓋領域領跑者,加速復合集流體量產進程英聯股份:易開蓋領域領跑者,加速復合集流體量產進程 深耕金屬包裝領域多年,精益制造經驗豐富。深耕金屬包裝領域多年,精益制造經驗豐富。公司創立于 2006 年,專
121、業從事“安全、環保、易開啟”金屬包裝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2017 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目前已經成為雀巢、王老吉、聯合利華、中糧、養元智匯、飛鶴乳業等國內外知名企業的供應商,是國內唯一一家擁有全品類產線的易開蓋生產企業,干粉易開蓋領域國內市占率位居第一。目前公司擁有汕頭智能生產基地、山東基地和揚州飲料易開蓋基地三大智能化生產基地,具備豐富的精益制造與生產管理經驗。復合集流體“第二主業”已攻克技術難點,實現技術進步。復合集流體“第二主業”已攻克技術難點,實現技術進步。2022 年,英聯股份正式布局復合集流體“第二主業”,組建了一支覆蓋真空物理、光學膜、柔性材料等多領域專業經驗的技術開發團
122、隊,攻克了磁控濺射、真空蒸鍍等核心工序的工藝難點。英聯復合集流體產品不僅在延展性、貼合力、抗拉強度等指標上表現優異,并且解決了電芯產線中涂布、輥壓、極耳焊接等環節的工序適配難題。引進專業引進專業技術技術團隊團隊,投資投資 30 億建設復合銅箔鋁箔產線。億建設復合銅箔鋁箔產線。公司組建管理團隊和技術團隊,管理團隊由江蘇英聯總經理翁偉嘉先生帶領,外部吸收引進技術團隊人員,已組建一支由武俊偉博士領銜、覆蓋真空物理、光學膜、柔性材料等方面專業經驗的技術開發團隊,開展相關產品的研發工作。多名團隊成員在電子行業從事過本項目核心工藝磁控濺射、水電鍍相關的技術工作。公司采用兩步法,目前運行復合銅箔產線良率達到
123、 80%,良率水平仍在持續提升中,PET 和 PP 基膜均有使用。公司于 2023 年 4 月宣布投資 30.89 億元在江蘇高郵建設復合集流體項目,項目分為 2期,建設期約 3 年,總計投資建設 100 條復合銅箔和 10 條復合鋁箔生產線,預計 2025 年產能可達復合銅箔 5 億、復合鋁箔 1 億。2023 年計劃投資建設 10 條復合銅箔和 1 條復合鋁箔生產線,年產能 5000,目前已經建成 1 條復合銅箔產線,向東威科技采購的 10 條雙邊夾卷式水平鍍膜線已交付,向騰勝科技采購的真空鍍膜設備于 2023 年 2 月交付。營收穩步提升營收穩步提升。2022年公司營收 19.35 億元
124、,同比增長 5.74%,主要系出口收入增長;歸母凈利潤為-0.43億元,同比下降221.73%,毛利率為9.06%,主要系系產品毛利率下降、市場需求不足導致新建產能釋放未達預期。公司飲料易開蓋業務收入占比達到 34.99%,為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圖66:2016-2023Q1 英聯股份營業收入及增長率(單位:百萬元,%)圖67:2016-2023Q1 英聯股份歸母凈利潤及增長率(單位:百萬元,%)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20%0%20%40%60%80%100%05001000150020002500營業總收入(百萬元)營業總收入yoy(%)-2
125、50%-200%-150%-100%-50%0%50%100%150%-60-40-20020406080100歸母凈利潤(百萬元)歸母凈利潤yoy(%)37/42 5.9 重慶金美(非上市公司):重慶金美(非上市公司):PET 銅箔技術領先,與頭部企業深度綁定銅箔技術領先,與頭部企業深度綁定 PET銅箔技術領先,與頭部電池企業深度合作銅箔技術領先,與頭部電池企業深度合作。公司是 2015年成立至今專注于復合集流體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擁有自主開發的材料與工藝體系,2018 年其 12m 的復合鋁箔于海外一款車型實現了實車裝機,在安全性與能量密度上均取得了重大突破。2022 年量產6m 復合銅箔
126、與 8m 復合鋁箔。公司在 PET 銅箔領域布局早,技術迭代領先,已實現PET 銅箔的小批量生產。圖68:2022 年英聯股份營收結構(單位:%)圖69:2016-2023Q1 英聯股份銷售毛利率和凈利率(單位:%)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 圖70:重慶金美產品發展歷程 圖71:重慶金美復合集流體產品優勢 資料來源:金美新材料官網,浙商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金美新材料官網,浙商證券研究所 圖72:金美 多功能復合銅箔(MC)圖73:金美 多功能復合鋁箔(MA)資料來源:金美新材料官網,浙商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金美新材料官網,浙商證券研究所 干粉易
127、開蓋罐頭易開蓋,29%飲料易開蓋,35%其他業務,16%-10%0%10%20%30%40%綜合毛利率(%)歸母凈利率(%)38/42 客戶:客戶:2015 年開始新材料開發工作,2016 年便與客戶攜手開發復合集流體產品,寧德時代間接參股公司 21.26%股份,在復合集流體與產業化方面與雙方達成合作,是寧德時代復合集流體材料供應商之一。公司計劃 2024 年之前完成 2.4 億平寧德訂單的交付。產能產線:產能產線:公司 2021 年完成第一批設備。在成本存在問題,設備的產能和良率匹配度不及預期,未能直接達到物美價廉中“價廉”的目標,目前成本比傳統銅箔高 20左右。對設備進行升級換代,一邊和原
128、有供應商合作改造升級一代設備,一邊研究二代設備。5 月24 日上午,金美新材料新型多功能復合集流體擴產基地項目正式簽約落戶四川宜賓市南溪區,項目總投資 55 億元,分三期投資建設,主要用于建設生產新型多功能復合集流體 MA和 MC 產線,三期全部滿產后產能可實現超 100 億元年產值,每年可為新能源市場輸送約12 億的新型多功能復合集流體材料。5.10 東威科技:新能源東威科技:新能源電鍍設備電鍍設備領先領先供應商,供應商,出貨有望高增出貨有望高增 垂直連續電鍍設備龍頭,核心技術獨立自主掌控垂直連續電鍍設備龍頭,核心技術獨立自主掌控。公司成立于 2004 年,深耕電鍍設備市場近 20 年,20
129、21 年登陸上交所科創板,堅持在高端精密儀器電鍍設備及配套設備深耕,主要從事高端精密電鍍設備及其配套設備的研發、設計、生產及銷售,主要產品分為三大領域:1)高端印制電路(PCB)電鍍專用設備,市占率全球第一,2021 年占據國內及全球20%及 14.4%份額;2)五金表面處理專用設備;3)面向新能源動力電池負極材料專用設備及光伏領域專用設備的研發與制造。公司的垂直連續電鍍設備市占率在 50%以上,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純精密電鍍設備及技術服務的科創板上市公司。厚積薄發電鍍設備快速迭代,布局磁控濺射形成復合一體化方案。厚積薄發電鍍設備快速迭代,布局磁控濺射形成復合一體化方案。公司以 PCB 電鍍技術
130、積累為依托,實現復合銅箔生產核心設備的自主生產,是全球唯一能夠量產新能源鍍膜設備(卷式水平膜材電鍍設備)的廠商,通過長時間的試驗磨合,積累技術參數、迭代改進傳動等零部件設計,速度由原先的7-10m/min提升至15-20m/min(由最開始的6個銅槽、8 個銅槽逐漸發展為 12 個銅槽甚至更多,速度提升明顯,電鍍難度增加)。為解決鍍膜設備與磁控濺射設備前后端技術條件銜接及產品質量歸屬問題,公司新建真空鍍膜事業部,引入技術團隊制作真空磁控濺射設備,打造復合銅箔一體化設備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一體化服務。表17:東威科技 新能源鍍膜設備和磁控濺射設備 主要產品 圖示 應用領域 市場地位/核心優勢 卷
131、式水平膜材電鍍設備(新能源鍍膜設備)主要用于鋰電動力電池、儲能電池及消費電池行業制作陰極載流板,同時也可以應用鍍銅膜材集采生產,也可用于各個行業柔性材料的金屬化處理。國際首創,公司是目前國內乃至全球唯一實現新能源鍍膜設備規模量產的企業。39/42 磁控濺射卷繞鍍膜設備 主要用于鋰電動力電池、儲能電池、光伏等行業,亦可用于其他行業柔性材料的金屬化處理。國內領先,定位于國內高端真空電鍍設備。資料來源:東威科技公司公告,浙商證券研究所 動力、儲能、消費多場景開拓,磁控濺射設備動力、儲能、消費多場景開拓,磁控濺射設備 22 年底實現出貨,年底實現出貨,預計出貨高增預計出貨高增。公司積極推動應用場景從動
132、力電池不斷向儲能電池、消費電子電池的延伸。出貨及訂單方面,2022 年 12 月公司首臺真空磁控濺射雙面鍍銅設備已正式出貨。截止目前,公司相繼披露了寶明科技、客戶 D、客戶 L、勝利精密等多家公司的正式訂單和框架協議,目前合同金額遠超公司年初預期,根據公司公開調研紀要,預計今年產量不低于 130 臺左右,實現高速增長。營收與毛利同步上升,歸母凈利潤提升顯著營收與毛利同步上升,歸母凈利潤提升顯著。2022 年公司實現營收 10.12 億元。同比增長 25.74%,主要系公司加強市場開拓、拓展新領域、擴大銷售特別是新能源鍍膜設備銷售;實現歸母凈利潤 2.13億元,同比上升 32.58%,毛利率為
133、41.86%,主要系新業務快速發展,盈利能力提升。2022 年,公司垂直連續電鍍設備營收占比達到 66.08%,為營業收入主要來源。圖74:2016-2023Q1 東威科技營業收入及增長率(單位:百萬元,%)圖75:2016-2023Q1 東威科技歸母凈利潤及增長率(單位:百萬元,%)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 圖76:2022 東威科技營收結構(單位:%)圖77:2016-2023Q1 東威科技銷售毛利率和凈利率(單位:%)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 0%10%20%30%40%50%0200400600
134、80010001200營業總收入(百萬元)營業總收入yoy(%)0.00%20.00%40.00%60.00%80.00%100.00%050100150200250歸母凈利潤(百萬元)歸母凈利潤yoy(%)垂直連續電鍍設備,66%卷式水平膜材電鍍設備,15%龍門式電鍍設備,8%五金連續電鍍設備(原滾鍍設備),4%磁控濺射卷繞鍍膜設備,1%水平式表面處理設備,0%光伏鍍銅設備,0%其他主營業務,6%0%10%20%30%40%50%綜合毛利率(%)歸母凈利率(%)40/42 5.11 驕成超聲:超聲波焊接設備制造商,助推驕成超聲:超聲波焊接設備制造商,助推 PET 銅箔大規模應用銅箔大規模應用
135、 超聲波滾動焊接設備解決復合集流體與箔材焊接難題。超聲波滾動焊接設備解決復合集流體與箔材焊接難題。公司主要從事超聲波焊接、裁切設備和配件的研發、設計、生產與銷售,并提供新能源動力電池制造領域的自動化解決方案。公司自主研發的動力電池超聲波滾動焊接設備創造性地解決了鋰電池復合集流體和箔材之間焊接難度大、焊接效率低下的痛點問題,能夠在在大壓力和低振幅下實現連續焊接,且焊接速度可達 80m/min 以上,目前同行業內暫無同類設備,已應用到寧德時代新型動力電池生產制造工序中。復合集流體相關超聲波設備已通過驗證,建設智能超聲波設備制造基地。復合集流體相關超聲波設備已通過驗證,建設智能超聲波設備制造基地。公
136、司超聲波滾動焊接設備已于 2017 年通過客戶驗證,可實現復合銅箔或復合銅箔等材料與純金屬箔材進行焊接滾焊。公司于 2022 年 9 月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擬投資 2.38 億元在無錫建設智能超聲波設備制造基地,根據下游動力電池市場發展需求,擴大公司業務規模和生產能力。營收穩步增長,毛利率維持較高水平。營收穩步增長,毛利率維持較高水平。2022年公司營收 5.22億元,同比增長 40.97%;歸母凈利潤為 1.11億元,同比下降 59.95%,主要系產品結構變動;毛利率為 52.06%。公司動力電池超聲波焊接設備收入占比達到 53.88%,為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圖78:2018-2
137、023Q1 驕成超聲營業收入及增長率(單位:百萬元,%)圖79:2019-2023Q1 驕成超聲歸母凈利潤及增長率(單位:百萬元,%)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 圖80:2022 年驕成超聲營收結構(單位:%)圖81:2019-2023Q1 驕成超聲銷售毛利率和凈利率(單位:%)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 0%20%40%60%80%100%120%010020030040050060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Q1營業總收入(百萬元)營業總收入yoy(%)-200%0%200%400%600%800%1000%02040608010012020192020202120222023Q1歸母凈利潤(百萬元)歸母凈利潤yoy(%)動力電池超聲波焊接設備配件,19%動力電池制造自動化系統,12%汽車輪胎超聲波裁切設備,2%其他主營業務,2%檢測及其它設備,3%其他領域超聲波焊接設備,1%其他業務,0%0%20%40%60%8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Q1綜合毛利率(%)歸母凈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