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衛星互聯網應用場景、產業鏈拆解及未來市場需求分析報告(35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3衛星互聯網應用場景、產業鏈拆解及未來市場需求分析報告(35頁).pdf(35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2 0 2 3 年深度行業分析研究報告3XiXmWjWcZnVmQrNnQ6MbP7NmOrRtRsRlOoPpPeRmNoR8OqQxOuOmOoQwMoNmM目錄3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行業概述:天地互聯,萬物融合行業概述:天地互聯,萬物融合1.1 衛星互聯網是衛星通信技術的發展產物1.2 衛星互聯網技術發展迅速,具有高帶寬、低時延、廣覆蓋等特點1.3 衛星互聯網融合 5G/6G、開發 AI、低軌高通量衛星技術1.4 衛星互聯網應用場景廣闊1.5 Starlink發展迅速,旨在實現全球高速互聯網接入服務1.6 集中力量辦大事,我國星座計劃發展后勢強勁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低軌衛星產業鏈拆解低軌衛星
2、產業鏈拆解:橫跨軍民領域的千億新賽道橫跨軍民領域的千億新賽道2.1 全球市場:各國陸續發力,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時期2.2 衛星互聯網產業鏈:衛星制造、衛星發射、地面設備、衛星運營及服務四大環節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數據要素時代,高精度時空數據商用化或加速數據要素時代,高精度時空數據商用化或加速3.1 數據要素法律法規及會計處理準則逐步完善3.2 數據要素愈發重要,高精度時空數據應用場景或為未來大趨勢1.1 1.1 衛星互聯網是衛星通信技術的發展產物衛星互聯網是衛星通信技術的發展產物4資料來源:AI 技術在衛星通信/互聯網領域的應用綜述,中國衛星互聯網產業發展研究白皮書,方正證券研究所 衛星通信是無線
3、通信領域的一項新型技術,是微波通信的一種。衛星作為中繼站發射和接收無線電波,實現在兩個或多衛星通信是無線通信領域的一項新型技術,是微波通信的一種。衛星作為中繼站發射和接收無線電波,實現在兩個或多個地面站之間的通信。個地面站之間的通信。衛星通信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是衛星及地面控制設備和用戶終端。衛星端衛星端是通信中繼站,用以接收地面設備發送的信號波并放大,再轉發給另一臺地面設備,現階段主要是利用同步軌道衛星對地球進行全方位覆蓋。地面控制設備地面控制設備包括信關站、網絡控制中心和衛星控制中心,可對空中衛星系統進行跟蹤、監測等,以控制通信系統的正常運營。用戶端用戶端主要包括各類用戶終端,如機載終端、船
4、載終端、車載終端及固定站等。衛星通信組成架構 衛星互聯網是衛星通信技術的發展產物衛星互聯網是衛星通信技術的發展產物,即在太空使用低軌高通量衛星以實現高帶寬低時延寬帶覆蓋,這些衛星組成的星座便可作為空中基站來達到與地面移動通信類似的效果。衛星互聯網主要以低軌衛星為主進行搭建,低軌衛星一般指高度在 5001500 km,質量在1001000 kg的現代衛星,其制造和發射成本低,落地信號強,運行速度快,并且可以做到信號全覆蓋。衛星軌道類型衛星軌道類型軌道高度軌道高度衛星用途衛星用途LEO(低地球軌道)3002000千米對地觀測、測地、通信等MEO(中地球軌道)200035786千米導航GEO(地球靜
5、止軌道)35786千米通信、導航、氣象觀測等SSO(太陽同步軌道)高度小于6000千米觀測等衛星軌道細分分類1.1 1.1 衛星互聯網是衛星通信技術的發展產物衛星互聯網是衛星通信技術的發展產物5資料來源:AI 技術在衛星通信/互聯網領域的應用綜述,衛星互聯網發展現狀及政策分析,方正證券研究所 衛星互聯網衛星互聯網與地面通信系統地面通信系統相結合的空天地一體化網絡空天地一體化網絡實現星地互聯的全方位深度融合。天基網絡天基網絡由地球靜止軌道衛星、中地球軌道衛星、低地球軌道衛星及地面的信關站組成。衛星間鏈接成星座構成天基網絡??栈W絡空基網絡主要由無人機、直升機、飛艇等多種空中基點和高空通信平臺構成
6、。地基網絡地基網絡由地面通信系統組成,包括移動通信基站、機動或固定信關站和核心網。核心網將蜂窩網絡和天基網絡進行了融合。信關站之間通過鋪設或者租賃網絡資源形成一張連通的地面網絡??仗斓匾惑w化網絡架構衛星互聯網發展歷程 自20世紀80年代末至今,全球衛星互聯網發展已有30多年歷史,可劃分為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第一階段是20世紀80年代末至2000年,當時的衛星通信發展定位是“全面替代通信系統全面替代通信系統”。第二階段第二階段是2000年至2014年,發展定位由第一階段的“全面替代通信系統”轉變為“地面通信系統的備份和填隙地面通信系統的備份和填隙”。第三階段第三階段是2014年至今,發展定位進
7、一步明確為“與地面通信形成互補融合的無縫隙通信網絡與地面通信形成互補融合的無縫隙通信網絡”。1980s1980s-2000200020002000-2014201420142014至今至今“全面替代通信系統”“全面替代通信系統”:主要代表有銥星、泰利迪斯,但由于市場定位不明,建設成本太高,研發周期過長,大多數衛星項目以失敗告終?!暗孛嫱ㄐ畔到y的備份和填隙”:“地面通信系統的備份和填隙”:主要代表有新銥星、全球星等,由于投入成本更低、市場定位更契合實際,具有一定的市場競爭力,但衛星部署規模較為有限?!芭c地面通信形成互補融合的“與地面通信形成互補融合的無縫隙通信網絡”:無縫隙通信網絡”:主要代表有
8、 Starlink、OneWeb。該階段定位更加精準、技術不斷進步、成本大幅下降,發展前景可期。1.2 1.2 衛星互聯網技術發展迅速,具有高帶寬、低時延、廣覆蓋等特點衛星互聯網技術發展迅速,具有高帶寬、低時延、廣覆蓋等特點6資料來源:衛星互聯網組網技術研究,方正證券研究所 微波通信和激光通信是目前最成熟、最常用的衛星通信手段。微波通信和激光通信是目前最成熟、最常用的衛星通信手段。微波通信優勢:成本低廉、測距方式靈活、組網靈活方便、跟瞄捕獲容易、系統可靠性較高。不足:1)長距離傳輸能耗大,傳輸速率受到限制。2)需要申請特定的頻段,避免通信頻率重疊和信號干擾。激光通信優勢:傳輸速率高、無頻段限制
9、,且對其他任何星間通信不會造成干擾。不足:其對鏈路的建立過程有非常高的要求,一般只能一對一的傳輸。微波通信將微波作為傳輸的介質,而無需使用固體介質。微波具有頻率高、波長短的特點,在空氣中直線傳播,遇到障礙物會被反射或阻斷。衛星通信常使用L、S、C、X、Ku和K頻段的電磁波,而當前大多數低軌衛星星座選用高頻段的Ka或V電磁波實現全球通信服務。衛星通信電磁波通信光通信微波通信太赫茲通信激光通信量子通信衛星通信方式ITUIEEE頻率/GHZ應用場景UHF(Ultra High Frequency)分米波頻段UHF0.3-1電視、空間遙測、雷達導航、點對點通信、移動通信L1-2S2-3SHF(Supe
10、r High Frequency)厘米波頻段S3-4微波接力、衛星和空間通信、雷達C4-8X8-12Ku12-18K18-27Ka27-40EHF(Extremely High Frequency)毫米波頻段毫米波頻段Q33-50雷達、微波接力、射電天文學V50-75W75-100衛星通信系統鏈路頻率1.2 1.2 衛星互聯網技術發展迅速,具有高帶寬、低時延、廣覆蓋等特點衛星互聯網技術發展迅速,具有高帶寬、低時延、廣覆蓋等特點7資料來源:國外低軌衛星互聯網發展最新態勢研判,方正證券研究所 低軌衛星互聯網關鍵技術快速發展低軌衛星互聯網關鍵技術快速發展,衛星通信系統容量性能快速攀升。衛星通信系統容
11、量性能快速攀升。高軌高通量衛星容量在 2000 年左右普遍小于5Gbit/s,2011 年首次達 100Gbit/s,2017 年首次達300Gbit/s,2023 年發射的衛訊3(Viasat3)衛星容量已突破1Tbit/s。另一方面,從一顆衛星所代表的單位性能質量密度(即容量/質量)角度來看,2010 年以前的早期寬帶衛星,第二代高吞吐量衛星(HTS)系統,以“星鏈”為代表的低軌星座階段,已經突破 80(Mbit/s)/kg,而且隨著后續衛星能力升級,有望進一步升高,甚至衍生出航天版“摩爾定律”,推動技術、應用全面進入“新時代”。衛星虛擬化地面站體系框架1.2 1.2 衛星互聯網技術發展迅
12、速,具有高帶寬、低時延、廣覆蓋等特點衛星互聯網技術發展迅速,具有高帶寬、低時延、廣覆蓋等特點8資料來源:Darkening_Low-Earth_Orbit_Satellite_Constellations_A_Review,方正證券研究所 衛星互聯網是一種能夠完成向地面和空中終端提供寬帶互聯網接入等服務的新型網絡衛星互聯網是一種能夠完成向地面和空中終端提供寬帶互聯網接入等服務的新型網絡。1 1)廣覆蓋廣覆蓋:作為地面網絡的補充和延伸,實現廣域無縫隙覆蓋,有效解決通信基礎設施匱乏地區互聯網接入問題。2 2)寬帶化寬帶化:高頻段、多點波束和頻率復用等技術的使用顯著提升了通信能力,降低了單位寬帶成本
13、,能滿足高信息速率業務的需求,極大的拓展了應用場景。3 3)低延時低延時:衛星網絡布置于近地軌道,數據信號在衛星與地面終端往返傳輸延時被降低,達到幾十毫秒級別的較低延時。4 4)低成本:)低成本:與地面5G基站和海底光纖光纜等通信基礎設施相比,具有顯著成本優勢?,F代小衛星研發制造成本低,軟件定義技術又可以進一步延長在軌衛星使用壽命。相對優勢 LEO衛星星座可以從550km的軌道高度提供低延遲、高帶寬互聯網,明顯優于GEO互聯網衛星。GEO互聯網衛星始終與地球的特定區域保持一致并因此具有更高的延遲以及更低的帶寬。LEO衛星在壽命結束后可以脫離軌道、避免碰撞,有助于減少地球軌道上的太空垃圾數量,避
14、免引發Kessler效應。相對劣勢 與GEO星座相比,LEO星座需要更多的衛星才能提供相同的覆蓋范圍。GEO、MEO和LEO衛星的覆蓋范圍和距離比較1.3 1.3 衛星互聯網融合衛星互聯網融合 5G/6G5G/6G、開發、開發 AIAI、低軌高通量衛星技術、低軌高通量衛星技術9資料來源:衛星互聯網+5G 融合測試及應用前景展望,AI 技術在衛星通信/互聯網領域的應用綜述,方正證券研究所 隨著衛星互聯網和5G網絡建設的逐步深入,衛星+5G的網絡融合技術可以在以下方面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利用衛星網絡廣域覆蓋的特點,可以極大拓展5G 基站的部署范圍。利用衛星網絡天然的廣播優勢,并結合MEC邊緣計算技
15、術,可以實現廣域內容播發,分擔地面傳輸網絡負荷,增強網絡彈性,大幅節約成本。衛星鏈路與地面傳輸網絡可以共同承載5G 網絡業務,增強網絡容災能力,并且結合網絡切片和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提高總體網絡效能和安全性。通過衛星鏈路建立的5G基站可以實現按需布站,節約設備和建站空間及能耗。天地一體化網絡架構 加入加入 AI AI 技術,可以使之適應未來衛星互聯網的多層次、巨型化、天地融合的發展趨勢,也可以實現衛星網絡內部資源技術,可以使之適應未來衛星互聯網的多層次、巨型化、天地融合的發展趨勢,也可以實現衛星網絡內部資源的有效管理和分配。的有效管理和分配?!耙恍嵌嘤?、多星協同、天基組網、智能自主”為未來重要技
16、術發展趨勢。通過軟件技術實現衛星的自主任務控制和切換,打造太空云平臺,可極大降低未來大規模星座地面運控的復雜度。同時,隨著未來太空中衛星數量的高速增長,衛星軌道逐漸擁擠,碰撞風險不斷增加,自主運行衛星可實現在軌自動避讓等操作。AI融入6G通信1.4 1.4 衛星互聯網應用場景廣闊衛星互聯網應用場景廣闊10資料來源:谷歌學術Space-Terrestrial Integrated Internet of Things 國外低軌衛星互聯網發展最新態勢研判,方正證券研究所 地形和局部條件(即缺乏蜂窩覆蓋,無法部署光纖)可能會使很難有可用的基礎設施將數據從網關傳輸到核心網絡。地形和局部條件(即缺乏蜂窩
17、覆蓋,無法部署光纖)可能會使很難有可用的基礎設施將數據從網關傳輸到核心網絡。在這種情況下,使用衛星作為這些放置在地面上的網關的回程是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解決方案。地球衛星在天空中的位置穩定,非常適合從地面網繼數據,只需要配備固定的高增益天線和合適的電源,就能夠建立地面到地球靜止軌道的遠程連接。GEO、MEO和LEO衛星的覆蓋范圍和距離比較1.4 1.4 衛星互聯網應用場景廣闊衛星互聯網應用場景廣闊11資料來源:全球低軌衛星星座應用與發展,方正證券研究所 衛星星座在諸多應用方面顯示出優勢與特點,極大革新與重新塑造衛星通信、遙感等領域的整體格局衛星星座在諸多應用方面顯示出優勢與特點,極大革新與重新塑
18、造衛星通信、遙感等領域的整體格局。1)通信應用:對于衛星通信業務的劃分,國際電信聯盟有明確的定義,一般按照業務類型可分為固定通信、移動通信和廣播分發三類。衛星通信具有抗毀性強、覆蓋范圍廣、通信距離遠、部署快速靈活、通信頻帶寬、傳輸容量大、性能穩定可靠、不受地形和地域限制等優點,可以實現有線電話網和地面移動通信網均無法實現的廣域無縫隙覆蓋。2)遙感應用:遙感技術的應用已經相對比較成熟,其原理是利用各類傳感儀器對那些遠距離目標輻射或反射的電磁波、微波信息進行采集、處理和成像,從而實現對地面某些目標探測與識別的一種對地觀測的技術。3)增強導航應用:低軌衛星導航信號增強能夠彌補現有中高軌導航衛星信號收
19、斂慢、信號弱的不足?;诘蛙壭l星的導航信號增強沒有進行實際應用,但優勢明顯。相比于地基信號增強,基于低軌衛星信號的信號增強之波束覆蓋范圍大,可方便地實現全球范圍內信號增強的需求。1.5 1.5 StarlinkStarlink發展迅速,旨在實現全球高速互聯網接入服務發展迅速,旨在實現全球高速互聯網接入服務12 StarlinkStarlink是是SpaceXSpaceX于于20152015年提出的低軌衛星互聯網系統,旨在通過超過萬顆低軌衛星實現全球高速互聯網服務覆蓋。年提出的低軌衛星互聯網系統,旨在通過超過萬顆低軌衛星實現全球高速互聯網服務覆蓋。通過火箭回收技術,SpaceX使用獵鷹9號重型運
20、載火箭實現一箭多星的發射方式,降低了發射成本,占據了近地軌道和軌位頻率資源,使Starlink計劃在星座項目中脫穎而出。Starlink計劃特點包括大規模、全球覆蓋、低時延、大容量、商業價值大以及廣闊的軍事應用前景,是成功發射衛星最多、最快、得到落地批準國家最多、用戶數量規模最大、全球影響力最高的衛星星座項目。Starlink衛星迭代演進過程Starlink發展歷程及關鍵點資料來源:站長之家,佳美財經,Starlink系統分析及對我國衛星互聯網發展的啟示,方正證券研究所2015年提出大規模巨型星座計劃。2017年注冊“Starlink”商標。2018年2顆原型試驗衛星發射。LEO、VLEO計劃
21、獲FCC批準2019年V0.9版本衛星成功發射V1.0版本衛星成功發射2020年推出第一代地面終端。系統在北美地區啟動公測。2021年完成第一軌道層部署,正式營運基于V1.5衛星啟動第二軌道層部署2022年Starlink衛星互聯網接入服務遍布32個市場區域2023年計劃將服務擴展至亞洲、非洲和中東地區。1.5 1.5 StarlinkStarlink發展迅速,旨在實現全球高速互聯網接入服務發展迅速,旨在實現全球高速互聯網接入服務13 根據根據 satellitemapsatellitemap,截至,截至20232023年年1010月月5 5日,日,SpaceX SpaceX 已經發射了已經發
22、射了 5104 5104 顆顆 StarlinkStarlink 衛星,其中衛星,其中 4266 4266 顆處于工作狀態。顆處于工作狀態。星鏈衛星入軌數量劇增(數據截至2023年10月5日)星鏈星座組網規模資料來源:satellitemap,方正證券研究所1.5 1.5 StarlinkStarlink發展迅速,旨在實現全球高速互聯網接入服務發展迅速,旨在實現全球高速互聯網接入服務14 StarlinkStarlink 星鏈項目計劃于星鏈項目計劃于 2025 2025 年完成年完成 12,000 12,000 顆低軌衛星的部署。顆低軌衛星的部署。LEO星座整體向更低軌道發展。殼層 1主要內容
23、是將1725 顆Ka/Ku 頻段衛星部署于72個550km角53的軌道面上;殼層2-5主要內容是將 2824 顆 Ka/Ku 頻段衛星部于 570 km、560 km、540 km、560km 軌道上,軌道面分別為 36、6、72、4,計劃實現全球組網。VLEO星座發射 7,518 顆 V 頻段衛星運行在不超過 346km 的超低軌道,時延比 LEO 衛星更低,最終實現“Starlink 衛星”覆蓋全球。Starlink 項目計劃主要參數星座名稱星座名稱數量數量主用頻段主用頻段軌道參數軌道參數StarLink LEO4408Ku、Ka、星間激光通信1584km(53)1584km(53 2)7
24、20km(70)348km(97 6)172km(97 6)StarLink V-LEO7518V、星間激光通信345 6km(53)340 8km(48)335 9km(42)資料來源:satellitemap,衛星互聯網未來應用場景及安全性分析,方正證券研究所1.6 1.6 集中力量辦大事,我國星座計劃發展后勢強勁集中力量辦大事,我國星座計劃發展后勢強勁15 中國多個近地軌道衛星星座計劃也相繼啟動,發展后勢強勁。中國多個近地軌道衛星星座計劃也相繼啟動,發展后勢強勁。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攜手合作,有望推動中國衛星互聯網產業邁向跨越式發展,領先實現空天地一體大規?;ヂ?。我國航天、電子等部門分別啟
25、動了鴻雁、虹云和天象等低軌星座衛星互聯網工程建設計劃。在 2020 年啟動的新基建計劃中,衛星互聯網首次被納入通信網絡基礎設施范疇。中國的近地軌道衛星星座計劃資料來源:鋮昌科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方正證券研究所屬性屬性星座名稱星座名稱運營方運營方用途用途衛星數量衛星數量國有鴻雁星座東方紅衛星移動通信有限公司衛星互聯網(寬帶)324天基互聯星座上海蔚星數據科技有限公司衛星互聯網(寬帶)186虹云工程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衛星互聯網(寬帶)156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中國電科 38 所衛星互聯網(寬帶)100行云工程航天行云科技有限公司衛星互聯網(寬帶)80“瓢蟲系列”衛星西安中科天塔科技
26、股份有限公司衛星互聯網(寬帶)72微景一號深圳航天東方紅海特衛星有限公司遙感80民企銀河 Galaxy 銀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衛星互聯網(寬帶)1000天啟北京國電高科科技有限公司衛星互聯網(寬帶)36靈鵲北京零重空間技術有限公司遙感378“星時代”AI星座計劃成都國星宇航技術有限公司遙感192吉林一號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遙感13816 中國星網集團統籌中國衛星互聯網發射任務。中國星網集團統籌中國衛星互聯網發射任務。根據中國星網向ITU提交的星座頻譜申請,中國星網計劃建設一個包含12992顆衛星的龐大星座系統。從目前已經發布規劃的星座計劃數量來看,未來中國星網將成為我國衛星互聯網行業的“
27、帶頭人”。因此,我國必須加快發展低軌通信星座,搶占可用頻率使用權,為確立太空優勢奠定基礎。中國衛通運營管理著17顆優質的在軌民商用通信廣播衛星,覆蓋中國全境、東南亞、南亞、中東、非洲以及歐洲和太平洋地區。中國低軌衛星星座申請情況中國衛通在軌民商用衛星資料來源:我國低軌衛星互聯網發展的問題與對策建議,中國衛通官網公司簡介,方正證券研究所公司名稱公司名稱數量數量星網公司(GW)12922航天科技(鴻雁)72航天科工(虹云)156銀河航天650中國電科(天象)1201.6 1.6 集中力量辦大事,我國星座計劃發展后勢強勁集中力量辦大事,我國星座計劃發展后勢強勁17 根據ITU數據,2020年我國向I
28、TU遞交了包含兩個名為GW-A59和GW-2的寬帶互聯網星座計劃,計劃發射的衛星總數量達到12992顆。其中,GW-A59星座包括了6080顆衛星,GW-2星座包含了6912顆衛星。根據里程碑規則推算,GW星座有望在10年內建成使用。在2029年GW星座要完成至少1299顆衛星的發射入軌;在2032年完成至少6496顆衛星的發射入軌;并在2034年底前,GW星座有望建設完成并投入使用。GW-2GW-A59資料來源:ITU,方正證券研究所1.6 1.6 集中力量辦大事,我國星座計劃發展后勢強勁集中力量辦大事,我國星座計劃發展后勢強勁1.6 1.6 長三角九城合推“長三角九城合推“g60g60星鏈
29、”計劃,星鏈”計劃,未來將實現超未來將實現超1200012000顆衛星組網顆衛星組網18 20212021年年1111月,在第四屆進博會期間,長三角“月,在第四屆進博會期間,長三角“G60G60科創走廊”正式發布“科創走廊”正式發布“G60G60星鏈”計劃。星鏈”計劃。該計劃提出,九城市將積極推動技術聯合攻關,產業鏈上下游銜接,市場與應用開發創新協同,合力打造以“G60星鏈”為龍頭的衛星互聯網集群?!癎60G60星鏈”產業基地在上海松江啟航,打造國內首個衛星互聯網產業集群。星鏈”產業基地在上海松江啟航,打造國內首個衛星互聯網產業集群。該項目將依據衛星互聯網產業鏈上下游協同性強的特征,以全球低軌
30、衛星通信網絡建設運營為抓手,通過產業生態打造、專業化孵化、多產業融合、創新要素集聚等手段,帶動衛星及部組件研發制造、通導遙終端與網絡設備、網絡運營和衛星運維、行業應用與增值服務等產業發展。G60星鏈產業基地發展規劃資料來源:新浪財經,方正證券研究所長三角首個衛星制造的“燈塔工廠”1.6 1.6 長三角九城合推“長三角九城合推“g60g60星鏈”計劃,星鏈”計劃,未來將實現超未來將實現超1200012000顆衛星組網顆衛星組網19“G60G60星鏈”產業基地一期項目在上海松江啟動星鏈”產業基地一期項目在上海松江啟動,實驗衛星完成發射并成功組網,將實施實驗衛星完成發射并成功組網,將實施129612
31、96顆,未來將實現一萬兩千多顆,未來將實現一萬兩千多顆衛星的組網。顆衛星的組網。該項目由松江區、聯和投資、臨港集團三方共同打造,將建設長三角首個衛星制造的“燈塔工廠”。該基地占地面積120畝,建筑面積20萬平方米,將建設數字化衛星制造工廠、衛星在軌測運控中心、衛星互聯網運營中心。其中,衛星工廠的設計產能將達到300顆/年,單星成本將下降35%。預計于2023年投入使用。項目規劃分三期建設,“十四五”期間完成“項目規劃分三期建設,“十四五”期間完成“152”152”工程:工程:即建成1個全球低軌衛星通信星座,建成面積超500畝的衛星互聯網產業集群,形成規模超200億的衛星互聯網產業創新應用生態。
32、“G60G60星鏈”計劃發布首期規模星鏈”計劃發布首期規模100100億元的長三角億元的長三角G60G60科創走廊科技成果轉化基金??苿撟呃瓤萍汲晒D化基金。在科技部指導下,由長三角G60科創走廊聯席辦牽頭,會同九城市人民政府共同出資,并引入社會資本聯合發起設立的長三角首個跨區域科技成果轉化基金。資料來源:新浪網,網易新聞,方正證券研究所長征六號運載火箭將“松江”和“G60”成功送入軌道“G60星鏈”產業基地項目效果圖目錄20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行業概述:天地互聯,萬物融合行業概述:天地互聯,萬物融合1.1 衛星互聯網是衛星通信技術的發展產物1.2 衛星互聯網技術發展迅速,具有高帶寬、低時延、廣
33、覆蓋等特點1.3 衛星互聯網融合 5G/6G、開發 AI、低軌高通量衛星技術1.4 衛星互聯網應用場景廣闊1.5 Starlink發展迅速,旨在實現全球高速互聯網接入服務1.6 集中力量辦大事,我國星座計劃發展后勢強勁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低軌衛星產業鏈拆解低軌衛星產業鏈拆解:橫跨軍民領域的千億新賽道橫跨軍民領域的千億新賽道2.1 全球市場:各國陸續發力,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時期2.2 衛星互聯網產業鏈:衛星制造、衛星發射、地面設備、衛星運營及服務四大環節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數據要素時代,高精度時空數據商用化或加速數據要素時代,高精度時空數據商用化或加速3.1 數據要素法律法規及會計處理準則逐步完善3.
34、2 數據要素愈發重要,高精度時空數據應用場景或為未來大趨勢2.1 2.1 全球市場全球市場:各國陸續發力,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時期各國陸續發力,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時期21資料來源:新浪財經,UCS,方正證券研究所 通信衛星發射已步入爆發式增長階段。通信衛星發射已步入爆發式增長階段。自 2015 年 SpaceX 發布 Starlink 計劃以來,OneWeb、亞馬遜等眾多科技巨頭相繼發布了衛星互聯網星座計劃,一場轟轟烈烈的國際衛星互聯空間爭奪戰就此拉開帷幕。由 SpaceX 星鏈建設引發的軌道和頻譜資源爭奪戰愈演愈烈。UCS 數據顯示,全球發射的通信衛星由 2009 年的 30 顆提升至 2021
35、年的 1301 顆,復合增速高達 33.6%,尤其是 2020 年后,隨著 SpaceX 公司的星鏈項目進入大規模建設階段,通信衛星發射已步入爆發式增長階段。各國的星座項目也相繼從申報進入了實質性的建設階段,全球范圍內的衛星互聯網基建浪潮愈涌越強。各國的星座項目也相繼從申報進入了實質性的建設階段,全球范圍內的衛星互聯網基建浪潮愈涌越強。僅 2022 年全球發射的2119顆衛星中,就有2096 個運行于近地軌道,占比超過 98%。截止2022年底,全球共計6718顆衛星,其中近地軌道衛星5937顆,占比超過88%。全球通信衛星產業市場規模已超千億,衛星電視直播市場份額巨大。根據SIA數據,至20
36、21年底,全球衛星通信行業市場規模約為1816億美元,同比增長24.28%。其中,衛星電視直播占據全球衛星通信服務業77%的市場份額。2022年不同軌道衛星發射數量占比2009-2021年通信衛星發射情況(個)0.0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400.00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LEOMEOGEOEllipticalLEOMEOGEOEliioptical2022年不同軌道衛星在軌數量占比2.1 2.1 全球市場全球市場:各國陸續發力,行業
37、進入高速發展時期各國陸續發力,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時期22資料來源:SIA、微視航天公眾號,前瞻產業研究院,方正證券研究所 目前全球整個衛星市場行業空間約為目前全球整個衛星市場行業空間約為40004000億美元。億美元。美國衛星工業協會(SIA)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衛星行業總產值3840億美元,同比增長37.63%。按上下游劃分子行業,衛星產業可以劃分為:衛星制造、火箭發射、地面設備與衛星運營及服務。其中衛星制造:2022年產值$158億(84%是商業通信衛星),占比4.11%;火箭發射:2022年產值$70億(56%是美國發射),占比1.82%;地面設備:2022年產值$1450億(約82%
38、用于GNSS),占比37.76%;衛星運營及服務:2022年產值$1133億(約82%服務于個體消費者,約16%服務于企業),占比29.51%。自2017年以來,全球衛星市場行業收入規模呈震蕩上升趨勢,其中,衛星運營及服務產值呈緩慢下降趨勢。2017-2022衛星子行業產值情況(十億美元)050100150200250300201720182019202020212022衛星制造火箭發射地面設備衛星運營及服務6%2%52%40%衛星制造火箭發射地面設備衛星運營及服務2022衛星子行業產值分布23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方正證券研究所 我國衛星應用行業市場規模穩步提升,但增速有所放緩。截至20
39、20年底,我國衛星應用行業市場規模約為3998億元,相比上一年增長8.76%。我國衛星應用產業規模2.1 2.1 全球市場全球市場:各國陸續發力,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時期各國陸續發力,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時期0.000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51015202530354045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市場規模(百億元)YOY(%)2.2 2.2 衛星互聯網產業鏈:衛星制造、衛星發射、地面設備、衛星運營及服務四大環節衛星互聯網產業鏈:衛星制造、衛星發射、地面設備、衛星運營及服務四大環節24衛星產業鏈資料來源
40、:中國知網,中國衛星互聯網產業發展白皮書等,方正證券研究所25 衛星制造環節主要包括衛星平臺、衛星荷載、衛星監測。衛星制造環節主要包括衛星平臺、衛星荷載、衛星監測。衛星平臺包含結構系統、供電系統、推進系統、遙感測控系統、姿軌控制系統、熱控系統以及數據管理系統等;衛星載荷環節包括天線分系統、轉發器分系統以及其它組件;衛星檢測環節主要包括元器件測試、可靠性篩選試驗以及其他業務。衛星制造環節星時代-16衛星示意圖2.2 2.2 衛星互聯網產業鏈:衛星制造、衛星發射、地面設備、衛星運營及服務四大環節衛星互聯網產業鏈:衛星制造、衛星發射、地面設備、衛星運營及服務四大環節資料來源:中國知網,中國衛星互聯網
41、產業發展白皮書,央視新聞,方正證券研究所26 中國衛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的正式成立中國衛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的正式成立,促進規?;a,加速構建我國衛星通信網絡促進規?;a,加速構建我國衛星通信網絡2021 年 4 月26日,國資委組建中國衛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旨在加快解決各類星座的亂局,促進衛星規?;a、部署批量發射計劃、管理巨型星座運行,滿足我國構建全球寬帶衛星通信網絡的重任,這是立足國家戰略全局,順應科技產業變革大勢的舉措。我國或具備年產我國或具備年產10001000顆以上衛星制造能力顆以上衛星制造能力其中,2018年,作為國有企業代表之一的航天五院通信衛星事業部在天津航天城建設批量衛星
42、生產線,預計實現年出廠130顆衛星的總裝能力,滿足鴻雁星座生產能力需求,屆時每周出廠2.5顆的速度將超過美國銥星每周出廠1-1.5顆的歷史記錄。2019年9月,衛星互聯網企業銀河航天已完成最新一輪融資,投后估值近80億元人民幣,銀河航天將在南通重點打造新一代衛星智能制造超級工廠,向年產300-500顆衛星邁進,該工廠建成后將是我國商業航天領域首條對標“星鏈計劃”具備低成本、批量化制造新一代低軌寬帶通信衛星的智能生產線。2019年,航天科工二院啟動建設我國首條小衛星智能生產線,耗時429天于2021年建成并實現衛星成品下線。2.2 2.2 衛星互聯網產業鏈:衛星制造、衛星發射、地面設備、衛星運營
43、及服務四大環節衛星互聯網產業鏈:衛星制造、衛星發射、地面設備、衛星運營及服務四大環節航天科工二院智能生產線衛星通信系統測試 二十大報告強調航天強國,衛星制造需求增加二十大報告強調航天強國,衛星制造需求增加2022年,在2021中國的航天中提及的“未來五年,中國將持續完善國家空間基礎設施”以及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大報告講話中對“航天強國”的表述變化下,可以預見,“十四五”未來幾年,“國家隊”有望進行更多的衛星部署規劃,同時民營企業也在加速入場,各類商用空間基礎設施計劃不斷被提出。資料來源:星網集團,航天五院,航天二院等,方正證券研究所27 衛星發射環節主要由火箭制造和發射服務組成。衛星發射環節主要由
44、火箭制造和發射服務組成?;鸺圃熘饕ㄍ七M系統、箭體制造、遙測系統、發動機制造、制導和控制系統以及安全自毀系統;發射服務包括火箭控制系統、逃逸系統、發射及遙測系統以及發射場建設等。資料來源:中國知網,中國衛星互聯網產業發展白皮書,新浪軍事,方正證券研究所衛星發射環節衛星發射圖2.2 2.2 衛星互聯網產業鏈:衛星制造、衛星發射、地面設備、衛星運營及服務四大環節衛星互聯網產業鏈:衛星制造、衛星發射、地面設備、衛星運營及服務四大環節28 海南文昌國際航天城持續推動海南文昌國際航天城持續推動“三區三鏈三區三鏈”建設建設,加速打造航天產業集群加速打造航天產業集群文昌國際航天城起步區一期工程項目由中國
45、能建葛洲壩一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金額約67.42億元,占地面積3558畝。項目建設內容包括航天城范圍內土地前期開發及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等,合同工期為5年?;鸺b配廠房計劃于2023年底前竣工,衛星總裝測試廠房已完成主體建設,2023年正式投入使用;二期的火箭部件裝配與測試中心及衛星研發中心兩個項目已開工建設。同時,航天城著手開展商業航天類企業火箭發射需求、衛星產業鏈企業投資需求論證工作。遙感衛星應用產業綜合信息與服務平臺已于2022年10月開工建設,航天超算中心項目進入全面沖刺階段。該項目23年計劃投資如下:資料來源:中國網新聞中心,文昌市人民政府網,海南政府公告等,方正證券研究所
46、項目名稱項目名稱文昌航天超算中心文昌航天超算中心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項目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項目火箭部件裝配與測試中心火箭部件裝配與測試中心衛星研發中心衛星研發中心遙感衛星應用產業綜合信息與服務平遙感衛星應用產業綜合信息與服務平臺建設項目臺建設項目投入金額投入金額(萬元)(萬元)120000 399390 50662 48852 40417 我國超低軌通遙一體衛星星座正式啟動建設,計劃我國超低軌通遙一體衛星星座正式啟動建設,計劃1212月發射首顆衛星。月發射首顆衛星。據新華網披露,根據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空間工程總體部發布的建設計劃,超低軌通遙一體衛星星座將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逐步完善的原則分三階
47、段實施,計劃2023年完成超低軌通遙一體衛星星座首發星發射,計劃2024年完成9星業務驗證星簇發射,預計2027年完成192顆星在軌組網,2030年完成300顆星在軌組網運行,形成全球15分鐘響應能力,助推空間經濟發展。我國已有酒泉、太原、西昌、文昌發射場,象山商用發射場在建我國已有酒泉、太原、西昌、文昌發射場,象山商用發射場在建發射發射中心中心酒泉酒泉太原太原西昌西昌文昌文昌象山象山每年承擔每年承擔航天任務航天任務20次以上30次以上25次以上10-12100發特征特征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在60多年里共發射了近300顆衛星、14艘神舟飛船,并發射天宮一號、天宮二號,進行了上千次其他各類火箭發射試
48、驗。截止至22年,太原中心已具備運用多種模式發射多類型號、多個射向火箭衛星的能力,綜合發射能力實現了每年3次到30次以上的跨越式發展。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拓展形成了6型火箭的測試發射能力,中心年發射能力已提升至25次以上。發射數量約占我國同期發射總數的40%、投送載荷總質量的77%,并成為我國率先突破200次大關的發射中心。這是一座生態環保,適于國際合作交流的現代化發射場。椰樹掩映,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由發射、技術、試驗協作等區域組成,主要執行我國新一代無毒、無污染、大直徑、大推力運載火箭(長征5號)發射任務。預計象山航天發射中心建成后,將會具備每年發射100發商業火箭,同時擁有重型運載火箭發射能
49、力,一舉躍升為千億級大型航天發射中心,以及配套的航天產業基地。2.2 2.2 衛星互聯網產業鏈:衛星制造、衛星發射、地面設備、衛星運營及服務四大環節衛星互聯網產業鏈:衛星制造、衛星發射、地面設備、衛星運營及服務四大環節29 地面設備主要包括固定地面站、移動地面站、用戶終端。地面設備主要包括固定地面站、移動地面站、用戶終端。固定地面站包含天線系統、發射系統、接收系統、通信終端系統、控制分系統、電源系統;移動地面站包括集成式天線、調制調節器以及其它設備;用戶終端主要包括設備上游關鍵零部件、下游終端設備。資料來源:中國知網,中國衛星互聯網產業發展白皮書,中國衛通,方正證券研究所地面設備地面設備圖2.
50、2 2.2 衛星互聯網產業鏈:衛星制造、衛星發射、地面設備、衛星運營及服務四大環節衛星互聯網產業鏈:衛星制造、衛星發射、地面設備、衛星運營及服務四大環節30資料來源:中國衛星互聯網產業發展白皮書,盛世華遙官網,方正證券研究所 全球衛星導航設備全球衛星導航設備(GNSS)(GNSS)市場發展迅速市場發展迅速地面設備制造按照設備分類來看,全球衛星導航設備(GNSS)市場發展迅速,市場規模由2014年的311億美元增長至2021年的1097億美元;網絡設備及大眾消費設備市場則發展較為平穩。2.2 2.2 衛星互聯網產業鏈:衛星制造、衛星發射、地面設備、衛星運營及服務四大環節衛星互聯網產業鏈:衛星制造
51、、衛星發射、地面設備、衛星運營及服務四大環節 推進衛星通信系統與地面信息通信系統深度融合,加速布局衛星通信推進衛星通信系統與地面信息通信系統深度融合,加速布局衛星通信2021年11月工信部發布政策“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強調加強衛星通信項層設計和統籌布局。推動高軌衛星與中低軌衛星協調發展;推進衛星通信系統與地面信息通信系統深度融合,初步形成覆蓋全球、天地一體的信息網絡,為陸??仗旄黝愑脩籼峁┤蛐畔⒕W絡服務。衛星導航設備網絡設備大眾消費設備2021年全球衛星地面設備制造行業按設備分類 資源三號衛星地面系統地面接收站網建設項目竣工資源三號衛星地面系統地面接收站網建設項目竣工2019年12
52、月,資源三號衛星地面系統地面接收站網建設項目在北京順利通過竣工驗收。項目邊建設邊運行,出色完成了我國資源三號系列衛星的組網運行,并兼顧完成高分專項(民用部分)衛星、空間科學衛星系列衛星以及國外衛星的數據接收任務,支持我國多顆新一代遙感衛星工程試驗和在軌測試,成為國家地理空間信息重要基礎設施和可靠運行性平臺。資源三號衛星地面系統31衛星運營及服務主要包括衛星移動通信服務、寬帶廣播服務以及衛星固定服務等。衛星運營及服務主要包括衛星移動通信服務、寬帶廣播服務以及衛星固定服務等。衛星移動通信服務包括以移動數據、移動語音;寬帶廣播服務包括衛星電視服務、衛星廣播服務以及衛星寬帶服務;衛星固定服務包括轉發器
53、租賃以及管理網絡服務等。我國地面運營商有北斗導航運營商、遙感數據運營商、衛星通信運營商等。加強加強5G5G覆蓋,加速覆蓋,加速6G6G融合。融合。衛星通信可將由地表范圍2D式的“人口覆蓋”,演變為3D式的“全球空間覆蓋”。非地面與地面通信系統的一體化,將直接實現全球的3D式覆蓋,不僅能在全球范圍內提供寬帶物聯網和廣域物聯網服務,還將支持精確增強定位導航、實時地球觀測等新功能。資料來源:中國知網,中國衛星互聯網產業發展白皮書,鳳凰網等,方正證券研究所衛星運營及服務珠海一號服務圖2.2 2.2 衛星互聯網產業鏈:衛星制造、衛星發射、地面設備、衛星運營及服務四大環節衛星互聯網產業鏈:衛星制造、衛星發
54、射、地面設備、衛星運營及服務四大環節目錄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行業概述:天地互聯,萬物融合行業概述:天地互聯,萬物融合1.1 衛星互聯網是衛星通信技術的發展產物1.2 衛星互聯網技術發展迅速,具有高帶寬、低時延、廣覆蓋等特點1.3 衛星互聯網融合 5G/6G、開發 AI、低軌高通量衛星技術1.4 衛星互聯網應用場景廣闊1.5 Starlink發展迅速,旨在實現全球高速互聯網接入服務1.6 集中力量辦大事,我國星座計劃發展后勢強勁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低軌衛星產業鏈拆解低軌衛星產業鏈拆解:橫跨軍民領域的千億新賽道橫跨軍民領域的千億新賽道2.1 全球市場:各國陸續發力,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時期2.2 衛星互聯
55、網產業鏈:衛星制造、衛星發射、地面設備、衛星運營及服務四大環節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數據要素時代,高精度時空數據商用化或加速數據要素時代,高精度時空數據商用化或加速3.1 數據要素法律法規及會計處理準則逐步完善3.2 數據要素愈發重要,高精度時空數據應用場景或為未來大趨勢323.1 3.1 數據要素法律法規及會計處理準則逐步完善數據要素法律法規及會計處理準則逐步完善33 中共中央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國務院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構建適應數據特征、符合數字經濟發展規:構建適應數據特征、符合數字經濟發展規律、保障國家數據安全、彰顯創新引
56、領的數據基礎制度。律、保障國家數據安全、彰顯創新引領的數據基礎制度。意見于2022年12月2日發布,是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參與國際高標準數字規則制定,構建適應數據特征、符合數字經濟發展規律、保障國家數據安全、彰顯創新引領的數據基礎制度,充分實現數據要素價值、促進全體人民共享數字經濟發展紅利。意見主要內容資料來源:國務院,方正證券研究所相關法律法規相關法律法規主要內容主要內容總體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工作原則遵循發展
57、規律,創新制度安排;堅持共享共用,釋放價值紅利;強化優質供給,促進合規流通;完善治理體系,保障安全發展;深化開放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建立保障權益、合規使用的數據產權制度探索建立數據產權制度,推動數據產權結構性分置和有序流通建立合規高效、場內外結合的數據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完善和規范數據流通規則,構建促進使用和流通、場內場外相結合的交易制度體系建立安全可控、彈性包容的數據要素治理制度把安全貫穿數據治理全過程,構建政府、企業、社會多方協同的治理模式,創新政府治理方式,明確各方主體責任和義務,完善行業自律機制,規范市場發展秩序,形成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相結合的數據要素治理格局。保障措施加大統籌推進力度,強
58、化任務落實,創新政策支持,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和行業在制度建設、技術路徑、發展模式等方面先行先試,鼓勵企業創新內部數據合規管理體系,不斷探索完善數據基礎制度。3.1 3.1 數據要素法律法規及會計處理準則逐步完善數據要素法律法規及會計處理準則逐步完善34 在會計處理準則方面,財政部于在會計處理準則方面,財政部于20232023年年8 8月月2222日發布了日發布了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并將于,并將于20242024年年1 1月月1 1日起日起施行。施行。相關規定的落地,將有助于加強企業數據資源管理,規范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發揮數據要素價值,推動數字
59、經濟發展。我們認為,圍繞數字經濟和數據要素的政策逐步完善,以運營商為代表的數據要素擁有者及數字經濟產業鏈有望持續受益。這份規定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企業使用的數據資源,如果符合相關條件,應當確認為無形資產,將無形資產的攤銷金額計入當期損益或相關資產成本,并按照收入準則等規定確認相關收入。企業日?;顒又谐钟?、最終目的用于出售的數據資源,如果符合相關條件,應當確認為存貨,應當按照存貨準則將其成本結轉為當期損益,并按照收入準則等規定確認相關收入。企業出售未確認為資產的數據資源,應當按照收入準則等規定確認相關收入。資料來源:財政部,方正證券研究所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數據資源和數據資產的區別
60、3.2 3.2 數據要素愈發重要,高精度時空數據應用場景或為未來大趨勢數據要素愈發重要,高精度時空數據應用場景或為未來大趨勢35 海洋時空基準網:海洋時空基準網:海洋時空基準網由布設在海洋表面、水體中以及海洋底部的時空基準站組成,以海洋表面基準站裝備的高精度北斗/GNSS衛星動態定位結果為基準,對水下和海底基準站展開吉學定位和時間傳遞,同時進行海洋重力測量、隨力測量和慣性導航,并將結果與GNSS陸地大地控制網合,提供海洋基準站在地球坐標系中的精確坐標及其隨時間變化的信息。智能汽車創新發展:車用無線通信技術智能汽車創新發展:車用無線通信技術(Vehicle to Everything,V2X)是
61、將車輛與一切事物相連接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其中V代表車輛,X代表任何與車交互信息的對象,當前X主要包含車、人、交通路側基礎設施和網絡。高度車聯網和自動駕駛需要高精度地理和時間信息,以實現厘米級定位和時鐘同步。高度車聯網和自動駕駛需要高精度地理和時間信息,以實現厘米級定位和時鐘同步。智能汽車基礎地圖是自動駕駛所必需,由高精度時空基準網絡提供支持(而這離不開衛星互聯網的大力發展),以實時增強定位和時頻同步。海洋時空基準網的全局概覽圖資料來源:海洋時空基準網的進展與趨勢,東方財富網,方正證券研究所智能汽車創新發展36 具有意圖具有意圖/軌跡共享的高級自動駕駛:軌跡共享的高級自動駕駛:高級駕駛可實現
62、半自動或完全自動駕駛。假設車輛間距離更長,每個車輛和/或RSU 與附近的車輛可以共享從其本地傳感器獲得的數據,從而允許車輛共享相互之間的軌跡或實時動作。此外,本車與附近的車輛還可很好的共享其駕駛意圖,便于更安全的旅行、避免碰撞和提高交通效率。5G5G-V2X V2X 可以實現具有更嚴格要求的自動駕駛新用例??梢詫崿F具有更嚴格要求的自動駕駛新用例?;?G NR 的 C-V2X 將提供更高的吞吐量、更低的延遲和更好的可靠性。它還將支持寬帶測距和定位,以提供更精確的定位精度。5G-V2X將成為一種利用車輛作為移動傳感器平臺的超遠距離、高精度的新型傳感器。V2xV2x中的擴展傳感器提升自動駕駛性能:
63、中的擴展傳感器提升自動駕駛性能:擴展傳感器是指車輛獲取有關其周圍物體信息的能力,這些物體位于其自身車載傳感器的視野之外可以檢測到這些物體的其他附近車輛對其進行處理,然后將它們廣播出去以幫助周圍的其他車輛建立環境感知,為區域內的車輛提供更完整的交通環境圖。V2xV2x中的行駛編隊:中的行駛編隊:編隊使車輛形成緊密協調的“列車”,顯著縮短車輛間距,從而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效率。它還提高了燃油效率,降低了事故率,并通過釋放駕駛員執行其他任務來提高生產力。車隊內的車輛必須能夠定期交換信息并發送制動和加速等事件通知。典型的V2X落地場景功能5G-V2X資料來源:焉知汽車,方正證券研究所3.2 3.2 數據要素愈發重要,高精度時空數據應用場景或為未來大趨勢數據要素愈發重要,高精度時空數據應用場景或為未來大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