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氫能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李龍.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1 中國氫能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李龍.pdf(21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中國氫能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中國氫能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人:李龍報告人:李龍2023年年10月月123目目 錄錄全球氫能產業發展綜述中國氫能產業發展現狀中國氫能產業發展趨勢全球氫能產業發展綜述思維創造世界思維創造世界(一)全球氫氣產量超(一)全球氫氣產量超9400萬噸,天然氣制氫超過六成萬噸,天然氣制氫超過六成氫能作為潔凈能源利用是未來能源變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球各國積極制定氫能戰略。2022年,全球氫氣產量約為9477.1萬噸,其中天然氣制氫5847.4萬噸,占比約61.7%;煤制氫1762.7萬噸,占比約18.6%;工業副產氫1686.9萬噸,占比17.8%;由于技術成熟度不高以及尚未形成
2、規?;?,電解水制氫、含CCUS技術的化石燃料制氫等清潔氫的產量較低,約為180.1萬噸,占比1.9%。2022年全球氫氣生產來源結構數據來源:國際能源署,賽迪顧問整理 2023,02(二)氫氣消費集中于工業領域,石油精煉與合成氨合計占比近八成二)氫氣消費集中于工業領域,石油精煉與合成氨合計占比近八成2022年,全球用于石油精煉的氫氣約4022.3萬噸,占氫氣總消費量的42.4%;3431.5萬噸氫氣用于合成氨,占氫氣總消費量的36.2%;用于生產甲醇的氫氣約1487.1萬噸,占氫氣總消費量的15.7%;另有503.1萬噸氫氣用于煉鋼,占比5.3%;用于交通運輸、電力和建筑行業的氫氣需求較低,占
3、比約0.3%。2022年全球氫氣消費應用結構數據來源:國際能源署,賽迪顧問整理 2023,02(三)中國氫氣消費遙遙領先,遠超美國、中東與歐洲三)中國氫氣消費遙遙領先,遠超美國、中東與歐洲從全球氫氣的消費區域來看,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氫氣消費國,2022年消費占據全球37.2%;美國消費1288.3萬噸氫氣,占比13.6%;中東消費1198.6萬噸氫氣,占全球12.6%;歐洲和印度分別消費866.5萬噸和846.6萬噸。2022年全球氫氣消費區域結構數據來源:國際能源署,賽迪顧問整理 2023,02(四)基礎設施四)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迅速,建設發展迅速,加氫站數量穩定增長加氫站數量穩定增長隨著氫燃料
4、電池汽車的不斷推廣,全球加氫站的數量也在穩步增長。2020-2022年全球加氫站數量以20.6%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增長,截至2023年2月,全球已建成加氫站數量為815座,其中最主要的增量來自于中國。2020-2022年全球加氫站數量及增長數據來源:賽迪顧問 2023,02中國氫能產業發展現狀思維創造世界思維創造世界(五)氫(五)氫能產業鏈全景圖能產業鏈全景圖化石能源制氫煤制氫天然氣制氫石油類燃料制氫工業副產氫焦爐氣制氫氯堿副產氣制氫丙烷脫氫副產氣制氫乙烷裂解副產氣制氫電解水制氫太陽能發電制氫風電制氫水電制氫等或堿性水電解制氫質子交換膜電解制氫固體氧化物電解制氫 上上 游游 下下 游游加氫站外供
5、氫加氫站/站內制氫加氫站高壓氣氫加氫站/液氫加氫站儲氫高壓氣態儲氫液態儲氫固態儲氫運氫高壓長管拖車/管道液氫罐車/有機液體罐車低壓高密度固態儲罐/貨車交通領域氫燃料電池車氫燃料電池飛機氫燃料電池船舶儲能領域氫儲能工業領域合成氨合成甲醇冶金煉鋼建筑領域燃燒供熱燃料電池發電制氫中國石油隆基綠能美錦能源東華能源儲運中材科技石化機械加注國富氫能冰輪環境重重點點廠廠商商中中游游國家電投國富氫能華昌化工陽光電源交通中國重汽東風汽車宇通客車上汽長城工業寶武鋼鐵建筑國家電投京能電力(六)中國氫能產業逐漸(六)中國氫能產業逐漸由高速增長轉變為高質量增長由高速增長轉變為高質量增長2022年,中國氫氣產量達3526
6、.2萬噸,規模增長率較前兩年有所降低,是由于煤制氫和天然氣制氫是中國當前最主要的氫氣來源,但不使用CCUS技術下的煤制氫和天然氣制氫存在碳排放,化石能源制氫逐漸受到管控,從氫氣產量來說,中國逐漸由高速增長轉變為高質量增長,清潔氫氣的占比將逐漸提高。2020-2022年中國氫氣產量規模與增長數據來源:賽迪顧問 2023,02(七)煤制氫和天然氣制氫占比超八成,其他制氫技術占比低七)煤制氫和天然氣制氫占比超八成,其他制氫技術占比低2022年,中國共生產氫氣3526.2萬噸。從氫氣制取環節來看,煤制氫2041.5萬噸,占總氫氣來源的57.9%;來源于天然氣制氫的氫氣產量為787.6萬噸,占比較202
7、1年有了較大提高,為22.3%;工業副產氫650.8萬噸,占比18.5%。電網電力、可再生能源電力電解水制氫等其他制氫方式的占比較低,僅占總氫氣產量1.3%。2022年中國氫氣生產來源結構數據來源:賽迪顧問 2023,02(八)氫氣生產集中于西北、華北、華東地區,三地合計占比超七成八)氫氣生產集中于西北、華北、華東地區,三地合計占比超七成從生產氫氣的地域分布來看,中國氫氣主要生產于西北、華北、華東三個地區,合計占比達77.1%,西北地區氫氣產量971.6萬噸,華北地區氫氣產量886.1萬噸,華東地區859.6萬噸。中南、東北、西南三地氫氣產量遠低于前者,合計808.9萬噸。2022年中國氫氣生
8、產區域結構數據來源:賽迪顧問 2023,02(九)中國氫氣消費集中于化工業領域,交通、發電等其他領域占比低九)中國氫氣消費集中于化工業領域,交通、發電等其他領域占比低2022年,中國氫氣消費主要集中于石油精煉、制甲醇、合成氨及其他工業領域,分別消費1012.4萬噸、988.1萬噸、975.5萬噸和547.6萬噸。由于中國氫能產業處于發展初期,交通、發電等其他領域的應用市場尚未打開,處于示范應用階段,氫氣消費僅占比0.1%。2022年中國氫氣消費應用結構數據來源:賽迪顧問 2023,02中國氫能產業發展趨勢思維創造世界思維創造世界(十)(十)中國中國氫氣產量穩定上升,氫氣產量穩定上升,2025年
9、規模有望突破年規模有望突破4300萬噸萬噸2022年,中國氫能產業首個頂層規劃發布,地方規劃也密集出臺,政策帶來的產業促進效應將在未來幾年逐步顯現。由于化石能源制氫過程存在碳排放,將受到限制,中國氫能產業由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賽迪顧問預計2023-2025年間,中國氫能產業規模將以7.4%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增長,2025年預計達到4339.9萬噸。2023-2025年中國氫能產量規模與增長預測數據來源:賽迪顧問 2023,02(十一)化石能源制氫比例將下降,工業副產氫及其他制氫技術占比將提高十一)化石能源制氫比例將下降,工業副產氫及其他制氫技術占比將提高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
10、35年)中明確表示“構建清潔化、低碳化、低成本的多元制氫體系,重點發展可再生能源制氫,嚴格控制化石能源制氫?!敝袊?、化工行業較為發達,存在豐富的工業副產氫資源,且工業副產氫在技術、經濟、環境方面在短期內比較有優勢,占比會有所提高。使用CCUS的制氫方式以及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更加符合低碳清潔的要求,且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可以消納可再生能源電力,是最為理想的制氫方式,雖然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目前占比較低,但有許多項目已經進入示范運營階段,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占比將不斷提高。2023-2025年中國氫氣生產來源結構預測數據來源:賽迪顧問 2023,02(十二)西北、華北地區氫氣產量占比將提高,
11、華東產量占比稍微降低十二)西北、華北地區氫氣產量占比將提高,華東產量占比稍微降低預計2023-2025年,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示范項目以及風光氫儲一體化示范項目較多的區域如西北、華北,氫氣產量占比將進一步提高;化石能源制氫占比高的區域,如華東地區氫氣產量占比將有所降低。2023-2025年中國氫能生產區域結構預測數據來源:賽迪顧問 2023,02(十三)交通、儲能等其他領域成為重要增長點,氫氣消費量持續增長十三)交通、儲能等其他領域成為重要增長點,氫氣消費量持續增長隨著各地氫能規劃的出臺以及兩批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進入到示范期的中后期,用于交通、風光氫儲一體化、氫冶金等多元應用領域的氫能市場
12、將逐漸打開,雖然目前基數較低,但占比將快速提高。預計2023-2025年中國氫能的消費結構將出現變化,用于交通、儲能等其他領域的氫能占比將從2022年的0.1%提高至1.3%。2023-2025年中國氫能消費結構預測數據來源:賽迪顧問 2023,02(十四)十四)驅動驅動與阻礙因素與阻礙因素政策驅動消納需求制約因素 國家及地方紛紛出臺氫能產業頂層設計,加強氫能布局 中國可再生能源裝機領跑全球,電力消納需求加速綠氫發展 人才、技術與經濟性,制約氫能推廣(十五)主要趨勢十五)主要趨勢1 1、多元化應用場景正加快、多元化應用場景正加快構建構建2 2、高壓氣態運氫仍為現階段主流方式,長期管道運氫趨勢、高壓氣態運氫仍為現階段主流方式,長期管道運氫趨勢明確明確3 3、制氫技術階段性不同,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為最優解、制氫技術階段性不同,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為最優解 工業:合成氨、制甲醇 交通:氫燃料汽車、飛機、船舶 電力:發電、儲能 建筑:熱電聯共、戶用燃氣摻氫 高壓氣態運氫:前期投資小、技術較為成熟、短距離、小規模 管道運氫:前期投資高、但管道建成后運氫的效率和成本都具有優勢、長距離、大規?!叭阶撸骸被覛渲饾u退產能、藍氫先行引領、綠氫迅速跟上THANK YOUTHANK YOU您永遠的決策伙伴!您永遠的決策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