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信&美世&奧緯咨詢:2023中國汽車行業出海白皮書(48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達信&美世&奧緯咨詢:2023中國汽車行業出海白皮書(48頁).pdf(48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順勢而為,出海新機遇達信中國、美世中國、奧緯咨詢聯合發布中國汽車行業出海白皮書目錄開篇語-威達信集團中國區總裁、美世中國區總經理 李兆琦 31.中國汽車行業總體趨勢.411 宏觀經濟情況 612 中國汽車市場規模 713 競爭格局 92.中國汽車行業出海歷程和挑戰 .1221 內在動因 1422 戰略意圖 1523 出海動態 1624 對車企的挑戰和啟示 21 3.中國汽車行業人才布局 .2331 國際人才派遣概況 2532 全球化人才管理挑戰 2733 全球化人才管理基本原則問題 2934 人才管理展望 31 4.中國汽車行業出海 ESG 挑戰 .3241中國車企 ESG 發展歷程 3442
2、 中國車企 ESG 挑戰 3543 ESG 政策應對 3644 員工福祉與 DE&I 的價值 38 5.中國汽車行業出海風險管理.3951 主要風險 4152 如何有效控制管理風險 436.展望-威達信集團的首席商務官 Joan Collar 45附錄 1:嘉賓介紹.47附錄 2:關于威達信集團.48順勢而為,出海新機遇。中國汽車行業出海白皮書。2李兆琦威達信集團中國區總裁、美世中國區總經理 本報告收錄并整理了“威達信中國 2023 汽車行業出海論壇”嘉賓們的現場分享,并以文字形式呈現。全球汽車行業正在經歷著深刻的變革,中國車企在國際舞臺嶄露頭角,無論是能源技術還是智能網聯系統,中國汽車產業的
3、設計創新和制造工業也正在跨越式的進步,不斷刷新著全球消費者對中國汽車的認知。當然,出海業務的發展給我們企業帶來巨大的機遇,隨之而來也有巨大的挑戰。不同國家的貿易規則、法規、政策文化,如何在市場環境中做出正確的戰略選擇,并且實現可持續發展,都是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問題。威達信認為,成功的出海之路離不開前瞻性的戰略、優秀的人才隊伍、高效的組織管控,以及良好的風險管理意識和手段。作為全球最大的風險管理咨詢和保險經紀集團公司,威達信集團旗下奧緯咨詢、美世中國、達信中國在戰略、人力資源和風險管理方面,有獨到洞見和深刻分析。圍繞中國汽車行業,我們將分享其在全球化進程中的心路歷程和思考洞見,站在市場的洪流之中
4、,幫助客戶解決問題,成為客戶長期的戰略伙伴。也祝愿中國汽車行業在走出去的征途中縱橫四海、行穩致遠。開篇語順勢而為,出海新機遇。中國汽車行業出海白皮書。31中國汽車行業總體趨勢中國經濟將保持微增長態勢,而消費信心進一步走弱對經濟復蘇帶來一定挑戰。激烈的國內市場競爭從某種程度上加速了中國車企的海外布局。對于中國新能源車來說,揚帆出海正當時。張君毅奧緯咨詢董事合伙人、大中華區汽車與工業品業務主管合伙人經過三年新冠疫情,市場亟待的強反彈并沒有如期而至。事實上,主流機構對中國經濟保持謹慎樂觀態度(圖1),實際數據顯示中國經濟未呈現預期的“強勢反彈”。當下及未來一段時間內,中國經濟將保持微增長態勢,而消費
5、信心進一步走弱(圖 2)對經濟復蘇帶來一定挑戰,整體經濟未來仍需要一定時間修復。為提振經濟,國家近期密集出臺了一系列“壓箱底”政策,其中也包括針對汽車制造行業的關于促進汽車消費的若干措施,從優化限購政策、降低購車成本、擴大車位供給等方面為汽車制造業創造更大的消費市場。受政策傳導機制、財政收入、地方執行力度等因素影響,政策落實效果有待逐步釋放。但放眼未來,巨大的國內市場需求、完善的工業結構、熟練的勞動力資源是中國經濟韌性的堅強后盾。圖 1:部分主流機構對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的預測 2020-2023E,%圖 2:2020 年-2023 年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以指數值 100 為基準中國
6、國務院惠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經濟學人智庫牛津經濟研究院高盛1.1宏觀經濟情況與此同時,中美博弈導致世界宏觀環境不確定性持續加劇,對中國汽車產業的技術發展、全球自由貿易、投資合作等方面產生深遠影響。這些潛在影響包括:全球市場跨境自由貿易受限 全球供應鏈受阻,區域內流通成為主流 國際投資與合作將受到更多限制 阻礙人才和知識的開放交流,高科技領域首當其沖未來,世界經濟環境不確定性主要圍繞中美及中歐展開,這對各方車企來說影響更為直接、深遠。24579368102020 2021 2022 2023E 2024E 2024E 2025E 2026E 2027E 2028E 2029E 2030E6
7、09012011010080701501401302020-012020-072021-012021-072022-012022-072023-012023-07126.4121.586.787.12024上海疫情封控導致信心受挫持續低迷的經濟情況導致消費信心開始下降走出疫情后,消費信心反彈預計短期內仍將持續下降一段時間再修復2020-012020-072021-012021-072022-012022-072023-012023-0720242029E2028E2027E2026E2025E2024E2023E2022202120202030E來源:國務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高盛、經濟學人智
8、庫、惠譽、牛津經濟研究院、世界銀行來源:國家統計局、奧緯咨詢分析順勢而為,出海新機遇。中國汽車行業出海白皮書。6其他美國歐洲中國乘用車中國商用車中國乘用車千人保有量(輛)2023-2030復合年均增長率2030市場份額+31%+01%+13%+33%-06%34%17%20%26%3%2032142252362472592712849832030F33165196261329592029F32164191252329352028F311163185243329122027F301163181235318972026F295164181226318912025F29116618421832876
9、2024F27816818621132852023E26616417920833聚焦汽車產業,中國、歐洲和美國仍將是全球最主要的三大市場,其中,中國市場乘用車銷量預計在 2030 年突破 2600 萬輛。龐大的市場規模促使不同車企將中國市場的定位,從單純的銷售中心和產能中心,提升到了更高的戰略地位。1.2中國汽車市場規模來源:奧緯咨詢分析圖 3:2023 年-2030 年全球輕型車銷量預測百萬輛,按區域順勢而為,出海新機遇。中國汽車行業出海白皮書。7中國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增長迅速,預計于 2030 年首次突破 80%,其中電池動力汽車(Battery Electric Vehicle,BEV)
10、占據主流,但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PHEV)車型將仍占有一席之地。2023 年,中國成為了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新能源概念是其背后的主要驅動因素。政策支持“2030 碳達峰”目標加速新能源汽車落地技術引領新能源汽車是中國主導車聯網(V2X)、智能座艙(smart cockpit)等技術的最佳載體,國家推動發展新能源汽車習慣養成消費者針對新能源汽車的消費習慣養成,里程焦慮緩解競爭內卷新能源車企數量眾多,競爭激烈,加速行業發展主要驅動力26.12030F25.22029F24.32028F23.522.62027F21.82026F21
11、.12025F20.82024F20.521%7%11%61%24%10%14%51%29%13%17%40%34%14%20%31%40%15%22%22%47%14%23%15%55%13%21%10%62%12%18%7%67%11%15%6%2023E2022燃料電池汽車及其他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油車來源:奧緯咨詢分析電池動力汽車圖 4:2022 年-2030 年中國乘用車銷量預測百萬輛,按動力類型圖 5:順勢而為,出海新機遇。中國汽車行業出海白皮書。8本年初的價格戰引發國內汽車企業大地震,后續雖逐漸趨緩,但汽車產業仍將經歷長期大洗牌。從今年 1 月開始的價格戰分為三個階段
12、:第一階段(1-6 月)“價格戰打響”特斯拉主力車型全系降價,超過 40 家汽車品牌參與價格調整。第二階段(7-12 月)“價格戰延伸”表現形式從簡單降價到結合產品升級和權益品質的綜合競爭。第三階段“價格戰持續”未來 3-5 年,各類車企被迫降價換銷量,行業整合加劇。導致價格戰的因素包括:1 整體需求增長平緩,產能供大于求2“油電同價”時代到來,插電式混動車(PHEV)對燃油車(ICE)車型“降維打擊”3 動力電池等核心零部件和原材料成本降低4 地方政府為本地車企發放購車補貼5“國六 B”排放標準實施預計前三個因素將在未來較長的時間里繼續左右價格戰,而價格戰也將引發汽車市場的長期演變。與此同時
13、,今年的銷量增長跟以往不同。過去各家車企百花齊放,而今年的銷量增長大部分集中在幾家頭部企業中,“強1.3競爭格局者愈強”成為明顯趨勢。在這樣的生產規模和生產體系下,頭部企業將有更大的實力和更多的資源去調整市場價格。對于未來競爭趨勢的研判:違背市場規律的措施不可持續政府直接補貼影響價格體系及消費者信心,且繁瑣的流程和標準影響購車體驗,投入產出效果甚微。虧損降價的簡單模式不可持續部分新勢力缺乏自我造血能力,研發、生產和供應鏈管理等核心競爭力缺失,簡單虧本銷售加劇被淘汰。整體行業利潤逐步均衡合資品牌在華長期保持高利潤,面臨競爭被迫降價,而新勢力企業利潤逐步轉正,行業整體利潤保持緩降或持平。價格競爭轉
14、變為價值競爭消費者更加成熟理性,車企需通盤提升包括產品力、品牌力、服務力、價格力在內的全生命周期用戶價值。順勢而為,出海新機遇。中國汽車行業出海白皮書。9海外品牌-新能源車海外品牌-燃油車自主品牌-新能源車自主品牌-燃油車3%64%33%0%5%62%31%2%11%56%30%3%23%50%23%4%33%45%18%4%10-15%20-30%50-60%10-15%2023E2030F2022202120202019預計 2023 年中 國自主 品牌 車型銷 量將首次 超 越海外品牌數據顯示,預計 2023 年中國自主品牌在本年度國內市場的銷售份額將占據 51%,這是自改革開放以來,中
15、國自主品牌在本年度國內市場的銷量首次超過海外品牌,預計到 2030 年,本土品牌在中國將占據 60-70%的市場份額。未來,海外品牌將在傳統燃油車市場保留一定優勢。受到自主品牌的競爭壓力影響,除特斯拉外的合資新能源車型發展將受限。自主品牌將成為市場的絕對主流,整體市占率超過 60%,其中新能源車型成為自主品牌發展的主要驅動力。行業整合的大勢是未來共識,但針對 2030 年后的中國汽車市場的具體市場格局特征,業界存在多種不同觀點:觀點一:20-30 家車企瓜分市場,10 家頭部車企將占據 60%的市場份額。觀點二:10 余家車企存活,頭部競爭更均衡,行業加速洗牌,但不會“一家獨大”。觀點三:10
16、 余家車企存活,但僅 3-5 家占據主流,數據和客群生態將擴大頭部企業優勢。來源:乘聯會、奧緯咨詢分析圖 6:2014 年-2030 年中國乘用車銷售占比%,按品牌類型順勢而為,出海新機遇。中國汽車行業出海白皮書。10面對行業變革,競爭加劇,奧緯咨詢提出了4 大層級的 9個核心能力,旨在面向未來地分析主流車企在中國市場的綜合競爭潛力。圖 7:奧緯咨詢汽車企業“競爭九力”評估框架基底條件A資源力 企業性質-央企、地方國企、民營自主車企、民營新勢力企業、外資企業等,不同類型企業資源和發展條件不同 股權結構-包含參股方背景、股權占比、資本獲取渠道等硬實力B2.研發力 研發投入水平 先進技術儲備6.組
17、織力 領導層/創始人能力 公司治理能力、組織能力9.生態力 生態合作能力,包括主導或參與的合作關系、合作伙伴質量等 核心資源掌控能力,在產業鏈上下游的布局情況7.人才力 核心技術人員儲備 人才吸引力8.文化力 企業文化和落實水平 員工滿意度5.運營力 供應鏈管理能力 成本控制水平4.營銷力 品牌形象與營銷水平 渠道建設和服務運營3.產品力 產品性能優勢 產品質量安全軟實力C生態競合D來源:奧緯咨詢分析順勢而為,出海新機遇。中國汽車行業出海白皮書。112中國汽車行業出海歷程和挑戰奧緯認為,在制定出海戰略時,車企應秉承自身戰略定位,立足出海發展意圖和價值主張,考量海外市場的戰略重要性和特質,并且充
18、分評估潛在的出海風險。同時,車企可圍繞宏觀環境與形勢、目的地市場潛力及目的地競爭情況三大維度,評估與篩選目標市場。而在選定市場后,運營體系、銷售服務體系和組織人才管理便成為車企制勝海外市場的關鍵主題。張君毅奧緯咨詢董事合伙人、大中華區汽車與工業品業務主管合伙人圖 8:領先車企通過全球化實踐輸出的價值主張手工作坊時代,汽車產量小,效率低,生產技術落后,急需新的作業方式提升產量規模工業開啟大規模生產時代1910s石油危機&嬰兒潮時代1970s新興市場快速崛起時代1980s電動化、智能化、數字化時代2020s代表企業:福特向世界輸出了流水線生產概念代表企業:領先電動車企業如特斯拉已著手布局,面向全球
19、市場持續輸出其技術和生產制造的競爭優勢代表企業:大眾等德系車企輸出先進的技術和研發流程、企業管理、生產經驗等代表企業:豐田輸出了“Just in Time”、“精益生產”的高效管理理念能源危機下油價飛漲,經濟受挫,車型迫切需要向小排量、低油耗轉型發達國家市場趨于飽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快速崛起,為汽車工業發展奠定基礎環境危機下各國加速發展電動車;工業 40 進一步推動汽車工業的高階轉型打造全球領先企業、突破本地市場發展瓶頸、肩負中國品牌發展使命這三大內在動因是車企出海的核心驅動力?;诓煌膬仍隍寗恿?,車企對出海的戰略意圖和期望達成的目標會有不同程度的考量,且常具備多元性特征。有的車企致力于拓展新
20、市場,通過國際市場尋找新的業務成長空間;而有的車企也會為了滿足海外投資人偏好,追求海外上市等。2.1內在動因來源:奧緯咨詢分析除了滿足企業自身發展需求,領先車企通過出海實踐向全世界輸出了更為深遠的核心價值,對汽車及跨行業的發展產生了舉足輕重的影響。例如,特斯拉作為當前時代電動車領域的代表性企業,為全球車企輸出創新性、引領性的技術和生產制造模式,同時實現價值輸出。雖然諸如一體化壓鑄等工藝也存在一定弊端和爭議,但是這種敢于挑戰傳統模式的實踐,在一定時期內引領了行業的發展,引得競爭對手的紛紛效仿。順勢而為,出海新機遇。中國汽車行業出海白皮書。1412面向內部的運營體系面向外部的銷售服務體系生產基地|
21、哪里生產?3能力支撐組織、管理與人才:人從哪里來?怎么管理?制造模式|怎么生產?供應鏈與物流|怎么運?品牌/產品組合|賣什么產品?營銷模式|怎么銷售?服務模式|怎么服務?在制定企業出海戰略時,中國車企應遵循三個原則:1.秉承企業的戰略定位如高科技創新企業,用戶型企業,輕資產模式等,堅守企業的發展之本。2.立足企業出海發展意圖和價值主張堅持企業的出海發展初衷不動搖,時刻牢記戰略目標和價值輸出。3.充分考量市場的戰略重要性和特質包括其市場本身的發展潛力和面對其他市場的覆蓋作用兩個方面。中國車企出海應該從“兩條鏈路+一個支撐”進行全方位的思考,制定相應的出海策略。兩條鏈路包括:面向內部的運營體系和面
22、向外部的銷售服務體系;一個支撐則是指能力支撐。運營體系需要解決的是:生產基地、2.2戰略意圖制造模式、供應鏈和物流的問題;銷售服務體系需要解決的則是:品牌/產品組合、營銷模式和服務模式的問題;而能力支撐的核心則來自于組織、管理與人才。同時,中國車企也可以通過對本地市場的發展潛力和對其他市場的覆蓋潛力兩個層級的分析,研判各主要區域市場的吸引力?;A層級:本地潛力-作為目標銷售與服務市場:考量其市場規模及發展潛力等。拓展層級:出口潛力-作為海外制造基地,覆蓋其他市場的“跳板”:考量向其他地區出口整車的潛力。而從宏觀環境與形勢、目的地市場潛力、目的地競爭情況三個維度進行系統性評估,也可以判斷中國車企
23、出海目標市場的吸引力。圖 9:“兩條鏈路+一個支撐”的出海發展策略 來源:奧緯咨詢分析順勢而為,出海新機遇。中國汽車行業出海白皮書。15新能源車燃油車2023 上半年2022202199261248622109160592192281123401548023435035035035035035035035020202019新能源占比21%21%27%33%25%超越韓國,成為世界第三汽車出口國超越德國,成為世界第二汽車出口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一汽車出口國,預計 2023年出口近 450 萬輛據乘聯會發布的汽車出口數據,今年上半年,中國汽車出口量(含乘用車及商用車)已達 234 萬輛,同比增長
24、 757%,僅僅半年的數據便已超過 2021 年全年 219萬輛的出口量。從當前中國車企出海進程來看,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已經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一的汽車出口國,中國汽車出口量已經連續三年實現高速增長。屬于中國車企的大航海時代已然開啟。隨著政策紅利的不斷釋放,同時受益于我國汽車制造比較優勢延續,疊加海外替代需求增長,將有效支撐汽車出口高景氣度延續。但是,全球嚴峻的經濟形勢、碳關稅等影響也要求本土車企積極做好應對舉措,例如,加速海外供應鏈布局、建廠等。2.3出海動態來源:乘聯會、奧緯咨詢分析圖 10:2019 年至 2023 年上半年中國汽車出口量萬輛順勢而為,出海新機遇。中國汽車行業出海白
25、皮書。16出海汽車品牌中,上汽、奇瑞和吉利引領本土燃油車出口增長,而特斯拉、東風和比亞迪占據了新能源車出口的主流。燃油車新能源車上汽奇瑞特斯拉吉利東風長安長城比亞迪江淮華晨76644927122497143115460705712452712361671431225143568245801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奧緯咨詢分析圖 11:2022 年中國汽車出口 OEM 排行萬輛順勢而為,出海新機遇。中國汽車行業出海白皮書。17造車新勢力作為中國車企的新生力量,紛紛“啟航”,劍指海外市場。這批新興崛起的中國車企結合自身品牌調性、產品結構與核心競爭力等多方因素,選擇契合戰略發展目標的出海路徑。小鵬迅
26、速搭建進入歐盟體系,導入“直營+授權”的新零售模式。蔚來通過輸出國內“用戶運營模式”,以租代售適應市場特性。與之呼應,零跑汽車和哪吒汽車選擇從新興國家市場起步。零跑汽車從以色列率先突破,圖 12:2023 年上半年中國車企在歐洲市場的銷量情況,按國家細分(輛)圖 13:2023 年上半年中國車企在歐洲市場的銷量情況,按車廠細分(輛)逐步進軍歐洲市場。哪吒汽車選擇“登陸東盟,開拓歐盟”的戰略,在東南亞站穩腳跟后拓展歐洲市場。在歐洲市場,中國車企迅速拓展,2023 年上半年銷量突破 14 萬輛。中國車企充分利用過剩產能、增加銷量、拓展品牌認知度,在歐洲等主流發達國家占據了半壁江山??紤]到國產車的海
27、外建議零售價較低以及出海初期的不確定性因素,中國車企短期內不會在歐洲等市場發起價格戰。新能源汽車燃油車英國西班牙意大利法國德國荷蘭瑞典挪威其他國家55%52%66%48%52%100%100%100%86%95%34%48%45%40,02719,16617,29615,75012,2599,5317,1742,61316,6375%14%0%0%0%其他107,55617,9265,7035,0594,209英國成為中國車企在歐洲的最大市場MG 占據了中國車企在歐洲超過 75%的總銷量來源: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CEA),奧緯咨詢分析順勢而為,出海新機遇。中國汽車行業出海白皮書。18在中國車
28、廠進入歐洲市場的征程中,品牌、產品、渠道和商業模式是它們面臨的四大挑戰。中國車企全球品牌基礎薄弱,尚缺乏品牌意識、溝通和價值定位;而中國汽車的“全球統一模式”對歐洲用戶的需求亦考慮不足。例如,一些歐洲用戶不喜歡車載數字助理,他們并不需要機器人對他們微笑,并認為機器人應用是對個人隱私的侵犯。另一方面,中國車企渠道網絡分散,對歐洲經銷商依賴度高,未能建立自己的銷售網絡。如果與實力較弱的經銷商合作,市場發展將受到不利影響。服務是汽車售后的核心,但優質服務需要中國車廠海量的投入。以蔚來為例,為了向用戶提供優質的服務,車企需要建設更多的換電站和蔚來汽車房屋,這需要大量的初始投資。然而,每個用戶產生的收入
29、卻相對較低。改變中國汽車質量低、設計花哨的刻板印象是提升中國汽車在歐洲市場競爭力的必要條件,同時也需要考慮成本和效果。中國車企正積極通過設立旗艦店、與當地經銷商合作、創新商業模式等方式,提升海外品牌形象和市場競爭力。例如,蔚來通過旗艦店,推廣品牌概念和形象,展示高端品牌形象和調性,樹立智能品牌形象;小鵬與當地經銷商合作,加快品牌傳播;領克則通過創新商業模式,提供多樣化的購買選擇,來擴大品牌影響力。截至 2023 年 5 月 31 日,領克在歐洲已經擁有超過 20 萬的訂閱會員。中國車企非常重視與經銷商、B2B 市場參與者、能源公司、金融機構和政府部門等積極合作,以建立當地生態系統。例如,比亞迪
30、已經在歐洲逐步建立完整的車輛生態系統。經銷商網絡140+經銷商分店 Hedin Mobility (瑞典、德國)Louwman(荷蘭)RSA(挪威)DENZEL(奧地利)Nic Christiansen Group (丹麥)2022 年 與 歐 洲領先的汽車租賃公司 Sixt 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Sixt 未來 6 年將購買 10 萬 輛比亞迪新能源車用于汽車租賃 2023 年 與 殼 牌合作,為比亞迪車主 提 供 10 萬張會員充電卡 比亞迪車主以折扣價在歐洲使用超 過 30 萬個殼牌充電站 2023 年 與 匈 牙利政府達成合作 將在歐洲建設首個中國新能源車工廠100,000 新能源車1
31、00,000+充電卡第 1 家 歐盟新能源車廠能源公司生產資源B2B 服務(汽車租賃)圖 14:比亞迪在歐洲逐步建立完整的車輛生態系統來源:公開信息,奧緯咨詢分析順勢而為,出海新機遇。中國汽車行業出海白皮書。19此外,除了整車出口,中國車企也著手在全球布局海外工廠。上汽集團、長城汽車和比亞迪先后在泰國建立了生產基地和組裝廠。吉利則早在 2017 年就與寶騰馬來西亞達成戰略合作,獲取當地產能和零部件供應鏈。除了新能源汽車 OEM 之外,新能源汽車電池等配套產業也在海外紛紛落地。2023 年,國軒高科與 Vingroup共同投資建設電池工廠,計劃年產能 5GWh,預計2023 年前投入運營。寧德時
32、代將授權 Arun Plus 使用CTP(高效成組)技術,預計 2024 年前向富士康泰國提供產品。圖 15:東南亞地區的中國新能源汽車 OEM 生產基地(部分)來源:東盟汽車乘聯會、案頭研究、奧緯咨詢分析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順勢而為,出海新機遇。中國汽車行業出海白皮書。20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海外市場構建競爭力的重要支柱,但全球化的供應體系對成本控制帶來巨大挑戰新市場與新供應商業務和新能源車型的拓展將面臨陌生的市場環境和品類,難以與“不熟悉的”供應商打交道供應保障國際市場復雜性增加、外部因素影響增加、交貨時間和成本發生變化,導致透明度缺失新技術技術不成熟,自動化程度低,新興企業缺乏直接的
33、汽車行業生產制造經驗時間壓力產品開發周期壓縮帶來更大的風險,工廠建設時間風險、供應風險等,影響的海外市場產品上市時間向電動化智能化轉型電池供應和原材料挑戰、電池制造技術不成熟、相關法律法規不熟悉項目管理企業的全球分布、同時運作多個項目的能力局限性以及加大外包引發的接口增多,導致項目管理日益復雜信息系統數字化程度提高,可用的 IT 資源有限,圍繞客戶界面所有權展開持續爭奪在中國車企征戰海外的同時,除了來自品牌、產品、渠道和商業模式的挑戰,海外生產也給車企的支撐體系供應鏈管理帶來了巨大壓力和挑戰。2.4對車企的挑戰和啟示圖 16:車企出海過程中的供應鏈挑戰來源:奧緯咨詢分析順勢而為,出海新機遇。中
34、國汽車行業出海白皮書。21圖 17:車企推進全球化布局的五大關鍵議題總結來說,中國車企制定全球化布局和出海戰略時需要進行系統性思考,既要考慮對應的體系戰略,也要考慮自身的供應鏈,還要考慮跨部門自上而下的能力。這種全局籌劃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系統工程。以史為鑒,研究以豐田為代表的傳統巨頭或以特斯拉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等領先車企全球化歷程的成功與失敗經驗是開啟全球化征程的第一步。車企全球化布局面臨的宏觀環境與形勢?車企全球化布局需要部署哪些資源基礎?車企進行全球化布局時所需的組織保障?車企應該如何推進全球化布局?車企進行全球化布局時采用的戰略節奏?車企進行全球化布局時面臨的主要風險?12345來源:奧緯
35、咨詢分析在進行全局籌劃之前,需要明確的是:1 全球化布局是中國車企實現長期優質發展的必經之路,也是中國車企未來增長的重要戰略支柱。2 公司領導層及各執行團隊都需要對全球化布局進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3 全球化戰略的制定需要從上到下、橫跨多部門的共同思考與貢獻。順勢而為,出海新機遇。中國汽車行業出海白皮書。223中國汽車行業人才布局在人力資源管理當中常常要面對的就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一家企業的發展到底是先要有業務還是先要有人才?很多成熟企業往往覺得未來的人才計劃取決于當下的業績。但“PPT 造車”這個網絡新詞顛覆了傳統的認知。能夠讓概念先于產品的企業肯定是人才先行。中國車企出??隙ㄐ枰\定而
36、后動,而這個“謀定”就是指先有人才戰略部署才會有業務戰略布局。龔鵬飛美世中國區合伙人到底是哪些企業在出海?數據顯示,今年以民營企業為主導,高科技、汽車和生命科學領先其他行業走在出海最活躍的前沿,其中東南亞國家備受矚目。汽車行業的定義正在逐步發生變化,高科技、互聯網行業也是汽車3.1國際人才派遣概況生命科學互聯網銀行/金融服務其他耐用品制造電力物流服務(非金融)家電其他易耗品制造石油工程建設其他非制造業房地產礦業化工工程機械零售和批發其他汽車高科技行業的一部分。未來,我們會看到越來越多的芯片企業,以及 AI 跟算法企業都加入到汽車行業當中。因此,中國車企出海不僅僅是指主機廠出海,接下來會有一系列
37、的硬件和軟件企業加入到出海大軍中。圖 18:順勢而為,出海新機遇。中國汽車行業出海白皮書。25根據 2023 年的預估,70%的企業出海人數不減反增。這從另外一個角度反映出,人才加碼意味著中國企業出海戰略不斷加碼。被派往海外的人才主要包括三種類型:銷售人才,中層管理人才和生產技術型人才。以往的中國車企特別關注歐洲和美國市場,但今年的情況發生了一些變化,今年中國企業往東南亞派遣的人數較以往出現了大幅增長,特別是泰國、印尼、越南等國家。而這些國家與中國車企未來海外布局息息相關。通過人才的流動,也可以感知到中國車企未來的戰略走向。圖 19:2023 年 Q1 企業預估海外派遣人數圖 20:不變減少增
38、加國際派遣員工數量國家 Top 101.美國2.日本3.德國4.新加坡5.越南6.印尼7.泰國8.印度9.墨西哥10.馬來西亞值得注意的是,在派駐海外的類型中,今年 84%的企業都出現了長期派遣。相較臨時商務出差和一年期以內的短期派遣,長期派遣是指一年以上的工作派遣,不僅僅把人才派遣到海外,更加希望這些派駐海外的人才能夠在當地長期扎根。這意味著中國企業不再滿足于在海外建立銷售中心,而是逐漸趨于“母體出?!?。越來越多的中國車企正在通過這種整體出海,在海外打造一個近乎完整的研銷一體化集團。這也是近期的明顯趨勢之一84%長期派遣66%商務出差51%短期派遣數據來源:2023 美世人才海外派遣最佳管理
39、實踐調研21%5%74%圖 21:順勢而為,出海新機遇。中國汽車行業出海白皮書。2665%47%72%74%54%39%提供當地獲取不到的特別專業技術或管理經驗提升品牌知名度知識和經驗的轉移國內市場飽和,實現市場多元化對人才進行職業發展/領導力培養獲取技術圖 22:業務驅動資料來源:美世中國企業海外派遣管理最佳實踐調研中國車企出海,除了由市場飽和度、品牌知名度帶來的直接業務驅動,還有一點是人才考量。很多國內車企也懷揣獲得國外先進技術和獨特人才的目的,開始海外布局,希望將海外的技術和人才反向引入國內。3.2全球化人才管理挑戰順勢而為,出海新機遇。中國汽車行業出海白皮書。27這種業務和人才的融合也
40、會為企業帶來諸多挑戰。這些挑戰主要來自四個方面:合規風險管理-入境及居留-用工條件-法定福利-個人所得稅跨文化差異-平等就業/就業歧視:種族、性別、膚色、宗教、國籍、個人缺陷-跨文化交際培訓人才吸引保留-薪酬-福利-派遣福利-繼任者計劃-晉升機制國際人才池的建立和管理-人才選拔-人才培訓-全流程管理平臺圖 23:人才考量具體來說,可能包括-如何協調全球的人員管理-沒有合適的派遣員工-員工體驗不佳-不熟悉當地的風土人情-在適應派駐國的工作與生活時遇到困難-派遣員工工作業績差-在當地找不到合適員工-缺乏全球統一的人才管理機制-工作沒有達到派遣員工的預期-本地雇傭員工無法融入企業-不了解各地區的法律
41、規范-以及其他員工們關于家庭的顧慮順勢而為,出海新機遇。中國汽車行業出海白皮書。28llllll往核心崗位持續輸送人才實現管控延續提升企業競爭力有效管理核心領導人才/高潛人才確保繼任人才儲備及企業全球化有效平衡外派員工與本地員工之間的結構一旦涉及到人才的全球化管理,那就絕非僅僅是單純的薪酬管理或者激勵機制,而是要確保找對人、管好人、分好錢。在進行全球化人才管理時,通??梢酝ㄟ^三大抓手來進行考量:1.往核心崗位持續輸送人才,實現管控延續不同于以往的單向輸送,最近幾年的新趨勢是中國車企會在海外招募人才派回國內,實現人才反向輸入。2.有效管理核心領導人才/高潛人才,確保繼任人才儲備及企業全球化3.3
42、全球化人才管理基本原則問題很多企業會將海外派遣作為繼任者計劃的一部分,甚至中有些企業會要求某個級別以上再晉升必須要有海外派遣的經驗。3.有效平衡外派員工與本地員工之間的結構,提升企業競爭力中國車企的海外分支機構會逐步形成兩個員工團體:第一種是國內派駐海外的,第二種是海外當地員工。這兩兩個群體如何平衡?薪酬、福利是否統一?而這些往往涉及到雇主品牌、雇主價值和當地的關系等因素。圖 24:順勢而為,出海新機遇。中國汽車行業出海白皮書。29全球化人才管理是一個企業全局化的管理問題,是從戰略到整體薪酬以及流程的整體配合。在全球化的不同階段,企業所面臨的問題和對應的解決方案也有所不同。當企業初涉海外運營時
43、,人才通常由總部派出,派信任的人前往當地完成工作。企業需要考慮的大多是如何提供派遣人才薪酬和激勵?是否能夠滿足派駐地/目的地國家的合規化考量?這個階段的解決方案聚焦于單個員工派遣津貼福利設計,以及合規化相關報告(雇傭條件、法定福利、個人所得稅等)。當企業逐步擴展海外業務時,人才通常由總部派出或派往總部,通過派遣人才以幫助國際業務發展。這一階段的企業通常亟需建立派遣政策,規范派遣流程。因此,派遣人才的細分;派遣管理體系搭建(管理流程、薪酬福利標準設計),更符合這個階段企業的需求。隨著企業國際化成熟度不斷加深,總部派遣人員逐步被第三國國民取代或當地雇傭,以此推動繼任者計劃,考量成本,進而發展全球化
44、視野人才的項目。企業的人才策略會聚焦在繼任者計劃,以及合理規劃派遣的周期管理。如何本地化派遣員工?跨文化差異怎么辦?這些都是企業需要面對的挑戰。這個階段的企業更需要通過成本測算,凈薪酬分析;派遣人才本地化方案;國際薪酬結構的設立和定期回顧;跨文化培訓等解決方案來應對這一階段的挑戰。當企業真正實現了全球化的整合和籌劃,通過全球人才流動的統籌安排,重新定義國際派遣并評估和管理ROI。這時,企業人才策略的重心將轉到健全的人才庫體系和職業通道設置,以及科學有效的衡量 ROI。那么,職業發展體系搭建/優化,政策細分和津貼福利的定期回顧,以及全球人力資源信息化工具這類更加專業和全面的為出海企業提供人才解決
45、方案。整體來看,中國企業在籌劃全球化人才管理時應該遵從的原則包括:效率:人力資源全球化的設計方法需要在實現各種人才流動的同時保證其效率是最優或相對最優的。成本:人力資源全球化的設計方法需要以可能最低的成本達到預期的效果。競爭力:人力資源全球化的設計方法應以吸引和保留最佳人才并且降低人才流失至競爭對手的風險為重要目標,尤其是當企業進入某些對該類人才極度缺乏的地區市場時。公平性:人力資源全球化的設計方法需要建立在一套預先定義并且清晰易懂的公平性邏輯規則上,并且能夠適用于所有可能的案例中。員工滿意度:盡可能提升派遣員工與當地雇傭員工的敬業度和滿意度。順勢而為,出海新機遇。中國汽車行業出海白皮書。30
46、1990外派管理2000國際派遣管理2010全球人才流動 2020+全球分散的勞動力 統一的政策 多種政策 細分政策 一體化的派遣管理 長期派遣中的外派人員 長期派遣員工 短期派遣員工 本地化員工 母國數量增長 傳統外派 全球流動員工 員工轉移 員工自愿的移動 海外當地雇傭 通勤員工(跨國/地區)多種短期/項目/輪崗派遣 將員工移動到崗位上(傳統派遣包括之前提到的所有派遣種類)將工作轉給員工(工作流動性)多部門輪崗/內部流動 外部流動/派遣 外派人員雖然很昂貴,但企業卻不得不承擔這項費用。雖然外派員工最終也會被當地人取代 我們需要除長期派遣之外的其他方法,需要更多的短期派遣以及本地化派遣員工
47、如何變得更具戰略性?我們需要更細分的方法并重新給關鍵業務分配預算 如何保持從危機中產生的反應性和敏捷性?我們需要一個更具彈性和流動性的模型來管理我們的國際勞動力 人事部門管理搬遷 專門的派遣團隊 派遣團隊與人才管理團隊及其他人事部門一起合作 人才流動專業團隊/敏捷的跨職能團隊 使用excel管理派遣 基礎的線上津貼計算工具 專門的派遣管理工具 用集成平臺來管理派遣人員各方面的事情;并讓所有業務利益相關者聯系起來從 90 年代開始,中國企業就開啟了逐步國際化的路程。從 1990 年至今,中國企業在全球化人才管理上歷經了若干階段。從 1990 年統一的政策管理,到 2020 年一體化的派遣管理,期
48、間經歷了巨大的變革。管理中國外派員工,除了薪酬和福利之外,職業上升通道需要進行非常大的考慮;管理海外員工,適配度是否3.4人才管理展望尊重當地文化是非常重要的關注點。而未來的全球人才管理需要關注兩個點:1 員工體驗感在整個全球人才管理當中非常重要。2 2 謀定而后動。在外派高潛人才之前,需要有較好的戰略規劃,以及一些周密的實施方案,確保人才能夠出得去、回得來、留得住、穩得牢。圖 25:展望 從外派管理到分散的勞動力順勢而為,出海新機遇。中國汽車行業出海白皮書。314中國汽車行業出海 ESG 挑戰如今,環境、社會責任與公司治理(ESG)所代表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已被越來越多的企業落實于經營管理額各個
49、層面中,也在重塑著整個商界的價值和生態。而在海外市場,外資資本是否會允許中國車企“侵蝕”本國市場份額,ESG 各項指標是否會成為我們發展的動力還是枷鎖,都需要全面的準備。關心員工健康與福祉是企業實現 ESG 戰略目標中的 S(social)的重要一環,也是中國車企在全球化之路不可忽視的重要一環。許炎冰美世中國區資深合伙人、美世達信員工福利中國區數智化業務總經理企業社會責任CSR、可持續發展和ESG,這三個名詞有關,但是也有不盡相同。企業社會責任 CSR 是 2001 年聯合國提出的,是指一家公司為解決法律義務之外的社會和環境問題而采取的自愿行動。公司可以參與企業社會責任活動,以提高聲譽,與利益
50、相關者建立關系,并為更大的利益做出貢獻。這些活動可能包括慈善事業、員工志愿服務計劃和可持續發展倡議??沙掷m發展目標是聯合國 2030 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列出的 17 項目標??沙掷m發展目標為全球可持續發展努力提供了一個框架,解決了貧困、不平等、氣候變化和環境可持續性等問題。許多可持續發展目標與企業社會責任問題密切相關,如負責任的消費和生產、性別平等、體面工作和經濟增長。ESG 是指一家公司在一系列環境、社會和治理標準方面的表現。ESG 問題作為評估公司可持續性和社會責任的一種方式,對投資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來說越來越重要。許多 ESG 問題與企業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目標問題密切相關,如環境影響、
51、勞工實踐、社區參與和公司治理。ESG 為什么受到重視追捧?1).投資人的角度i 超過 90%的關于 ESG 因素與公司財務業績之間關系的研究顯示出正相關。ii 在 20 年的時間里,在重大可持續性問題上表現最好的 20%比表現最差的 20%高出 5%。很多投資人把投資決策當中ESG作為重要的決策考量,很多投資人認為ESG表現好的企業具備長期的投資價值。投資、市場關注和上市公司都開始關注 ESG 的報告。2).監管機構角度i 全球已有 2000 多項與氣候相關的法律和政策。4.1中國車企 ESG 發展歷程ii 在全球最大的 50 個經濟體中,有超過 500 個可持續金融政策工具已經到位,其中 9
52、7%是在2000 年之后采用的。中國碳中和的 3060 計劃圍繞 ESG 有各種法律法規和政策扶持,中國為了實現雙碳計劃出臺了超過 275 個相關政策,逐步實現 ESG 的目標。同時,“1+N”的體系有10 個重點領域。這 10 個領域里有超過 6 個跟汽車行業相關,很多政府、監管機構的政策也在推動 ESG 的落地和實施。3).企業角度i 提高聲譽,轉化為高達 11%的高市值。ii 如果一家公司支持的問題與他們的信仰相悖,76%的消費者會拒絕購買產品。iii 全球 66%的消費者(以及 73%的千禧一代)愿意為可持續品牌支付更多費用。ESG 跟企業自身發展有關,企業要出海,海外企業可能跟中國合
53、作或者進口產品時,過去會做盡職調查,現在會關注品牌聲譽以及 ESG 的相關資質。ESG 對企業聲譽有非常大的助力。4).員工角度i 員工士氣提高 55%。ii 減少高達 50%的人員流動率,節省保留員工薪資的 90-200%。iii 生產力提高 16%,對股東價值有可衡量的影響。iv 特別是多元化和包容性(D&I)被認為促進創新,增長市場份額的可能性增加 45%,并有 70%的可能性捕獲新市場。ESG 對于提高員工士氣,減少員工流動率,提高人才留存率都起到了積極作用。ESG 正在推動各種決策制定,不再是事后考慮,而是企業出海應該放在當前的日程當中需要考慮的必備點。順勢而為,出海新機遇。中國汽車
54、行業出海白皮書。34圖 26:企業出海面臨的 ESG 挑戰“漂綠”Greenwash全生命周期減碳環境保護商業腐敗財務稅收貿易規則社會責任勞工管理碳關稅用戶數據隱私縱觀各類法律法規,歐盟的某些法律法規有標桿作用,例如 CSRD,即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指令,是歐洲綠協的重要組成部分,于 2022 年 11 月 28 日獲歐洲理事會正式通過,旨在推動歐盟 ESG 信息披露的法規,它要求任何與歐盟存在貿易關系非歐盟企業在未來必須進行ESG報告披露,否則其出口的商品會被拒絕進入歐盟市場。8 月 17 日,歐盟官方公示滿 20 天的歐盟電池和廢電池法規 將正式生效。根據 新電池法,自2027年起,動力電池
55、出口到歐洲必須持有符合要求的“電池護照”,記錄電池的制造商、材料成分、碳足跡、供應鏈等信息。這將對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出口歐洲產生重大影響。該法規頒布后,國內電池企業即將直面三大挑戰。挑戰 1:碳足跡聲明 面對新電池法,中國企業普遍缺乏成熟的數字化工具來搜集與供應鏈相關碳足跡 與碳足跡相關的標準數據庫不統一 國際互認機制未建立4.2中國車企 ESG 挑戰挑戰 2:電池材料回收利用 新電池法對動力電池的再生原材料提出比例要求,與國內暫未建立再生原材料認定機制的現實情況存在一定差距挑戰:電池護照高信息披露要求 一份符合新電池法要求的用戶友好型電池護照有多達 90 個強制性數據屬性以及自愿建議 根據新電
56、池法,在 2027 年前,進入歐洲的大部分動力電池需持有“電池護照”,對電池相關的主要信息進行披露不同國家和地區對于環境、社會和治理的要求和標準各不相同,因此在進入新市場之前,中國企業應該了解當地的 ESG 要求和法規,并確保企業的業務和行為符合當地的標準。據統計,在跨國業務過程中,中國企業主要面臨的ESG風險包括商業腐敗、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勞工權益、貿易規則、財務稅收、知識產權、數據保護、金融規則等。順勢而為,出海新機遇。中國汽車行業出海白皮書。354.3ESG 政策應對美世觀點 1:企業需要一套行動一致的 ESG 價值觀美世觀點 2:企業主動披露 ESG 益處顯著影響未來ESG 評級 A
57、ffect future ESG rating社會和環境積極影響 Positive impact on society and the environment成本節約 Cost savings財務業績改善 Improved financial performance緩解風險Mitigating risk提高聲譽 Improved reputation獲得資本的途徑 Access to capital增加創新 Increased innovation法規遵從性 Regulatory compliance吸引和留住人才Attracting andretaining talent為投資者提供更全面的
58、信息保持與行業市場同一個賽道提升客戶滿意度增強長期財務績效順應當下全球趨勢的雇主品牌傳播有助于提升業務穩定性利于提高多方信任體現企業責任及社會價值提高市場整體透明度中國企業要走向國際化,要 ESG 標準跟國際化接軌,不一定是通過 ESG 報告或者是 ESG 評級的標準就可以實現。這是自上而下的動作,我們需要特定的履歷,需要特別的關注,尤其是持續投入。中國車企的海外生態圈從單純的海外外包業務,到現在慢慢走向國際化,到未來走向 30 的形態,成為有中國根基的全球企業,這個過程中除了衡量標準、用工管理、薪酬服務、企業文化等,更重要的時如何將中國企業打造成為國際化企業。如何實現 30 形態,成為有中國
59、根基的全球企業?美世提出了以下四個觀點:圖 27:圖 28:順勢而為,出海新機遇。中國汽車行業出海白皮書。36美世觀點 3:融合型評級產品應用場景更加廣泛美世觀點 4:因地制宜構建 ESG 品牌影響力離不開員工福祉建設透明度、可信度、互動性、可比性資本端業務端品牌端HR 端 ESG 報告可用于投資人決策 運用于股票和債務分析 可配合路演活動 應對合作伙伴、客戶的 ESG 考核 用于供應鏈管理 用于同業比較 可作為風險管理工具 樹立公司形象 用于品牌宣傳EVP 塑造 用于PR公關目的,弱化過往負面新聞的影響 打造招聘市場的EVP 打造行業影響力,用于人才保留 推動 DEI、健康與福利等 HR 項
60、目的有效落地主動把握披露時機成本效益徽章效益本土化雇主品牌讓世界看到并認可合規:法定福利、數據保護和隱私安全文化融合:尊重和融入當地文化和環境競爭力:福利設計符合市場和人才期望社會責任與 ESGEVP 價值主張、DEI、風險管理員工健康與福祉員工健康對于降低風險、展示領導力、吸引和留住頂尖人才至關重要數字化ESG 數字化呈現、福利數字化管理,提升管理效能圖 30:圖 29:順勢而為,出海新機遇。中國汽車行業出海白皮書。374.4員工福祉與 DE&I 的價值如今,00 后和 Z 時代正在迅速的進入職場。根據全球調研報告,這個人群在 2025 年將占據勞動力市場27%。通過對他們的調研,發現這一代
61、年輕人在擇業時薪資排到第三位往后,他們更看重價值觀的認同,或是否被企業認可這些因素。對于好的雇主品牌,尤其是走在出海道路中的企業,他們不僅僅需要解決 ESG 的挑戰,更重要的制定能夠吸引人才的業務運營模式何人才管理模式。雇主品牌通過福利的建設、福利員工體驗跟品牌體驗構建的,過程當中離不開數字化手段。根據美世 2023 年福利科技報告顯示,福利科技體驗好的企業,員工會感受到雇主更關心他們的福祉,他們的福利更能滿足需求,他們在工作上的表現也蒸蒸日上。DEI 是優秀雇主品牌的其中的一個支柱。DEI 是指:Diversity(多樣性),Equity(平等),Inclusion(包容性),其核心含義也被
62、包括在了 ESG 發展戰略的 S(Society)和 G(Governance)中。DEI 作為一個先進的管理思想越來越多的領先企業率先納入組織戰略。人才是組織發展的核心要素,DEI 旨在為組織內的每一個員工提供平等的機會和發展。DEI 代表企業一定的企業形象和社會責任,也能夠縮短少數族裔和特定群體在醫療保障、健康福利、公共資源使用等方面的差距。當企業有好的福利,員工的滿意度、敬業度、感知度都會有顯著的提升,從而也會對業務帶來可持續發展的助力。因此,ESG 的轉型其實對很多企業來說不僅僅是雇主責任、社會責任或者是企業的產業責任,更是企業戰略轉型的選擇。順勢而為,出海新機遇。中國汽車行業出海白皮
63、書。385中國汽車行業出海風險管理出海戰略開啟新階段對車企而言既是機遇,亦是挑戰,車企在復雜的海外文化、政策、法律、自然環境下需要有足夠的風險管理能力,充分了解自身風險,通過合理的保險與風險管理解決方案有效轉嫁風險,為“產業出?!痹鰪姼偁幜陀绊懥?、中國汽車“走出去”和“走上去”保駕護航。羅佳文高級副總裁、達信保險經紀汽車版塊負責人中國車企出海面對的海外投資風險來自政治、經濟、技術等多個領域,存在諸多不確定性。除此以外,中國車企還需要了解汽車行業本身的風險特性。5.1主要風險嚴重程度人力資本連帶營業中斷產品召回和產品責任營業中斷網絡安全雇傭員工健康與安全知識產權信用風險監管合規兼并收購巨災所致
64、財產損失環境汽車技術失效危機響應和名譽風險人力資本圖 31:汽車行業-關鍵風險地圖發生頻率地緣政治風險 順勢而為,出海新機遇。中國汽車行業出海白皮書。41歷史上,汽車行業經歷的行業重大事件包括:全球“缺芯”事件根據汽車行業數據預測公司 Auto Forecast Solutions的數據,2021 和 2022 年兩年,由于芯片短缺全球汽車市場累計減產約 1494 萬輛汽車,損失金額高達約500 億美元。天津大爆炸、大型貨船沉船事件2015 年 8 月,天津港的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發生火災爆炸事故,造成 12428 輛車受損,損失超 20 億人民幣。2022 年 2 月,一艘從德國運往美國的載著
65、 3965 輛大眾集團汽車的大型貨船 Felicity Ace 號在大西洋亞速爾群島附近起火并沉入海底,損失約 4 億美元。墨西哥洪災損失2018 年 6 月墨西哥中部發生洪水,本田“塞拉亞”工廠內部進入大量洪水,造成廠房、設備、商品車庫存不同程度損壞,并造成停產。預計損失金額超 4 億美元。高田氣囊召回事件日本氣囊生產廠商高田生產的安全氣囊存在設計缺陷,導致氣體發生器的碎片飛出傷及車內人員。自 2009 年到迄今為止,高田氣囊事件在全球造成至少 28 人死亡,400 多受傷。全球涉及十三家汽車制造商,召回了超過1億臺車輛,為高田安全氣囊案的受害者提供高達約1.3億美元的賠償金。日產汽車瞞報巨
66、額薪酬導致美證監會起訴日產汽車提交的證券報告與實際不符,長期嚴重低估其費用并夸大利潤。公司還向投資者隱瞞了其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方面的重大缺陷。虛假陳述不僅欺騙了日產的投資者,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起訴日產及其前董事長欺詐指控,2019 年 9 月,日產同意支付 1500 萬美元的和解金。汽車行業的風險可能存在于供應鏈、倉儲、物流、產品安全、召回費用,甚至董事及高管在決策當中個人也可能存在風險?;谶@些,企業要關注的風險點包括:1 您的公司治理如何應對海外不同市場的法律法規要求?2 您海外倉/工廠所處地理位置受自然災害的影響程度如何?如何確保工廠設計建造和運營符合當地消防規定?3 在發生緊急情況/災
67、難時,您是否有完善的業務持續性計劃(BCP)確保人員和資產得到保護,并能夠快速恢復運行?4 您是否了解海外市場對產品缺陷召回的監管法律法規?您是否有完善的海外整車召回計劃?5 您是否有充足的保險保障車輛在倉儲、運輸過程中發生意外事故或不可抗力造成的經濟損失?6 物流銷售環節中,您與海外買家/物流倉儲供應商在商務合同中是否明確雙方合同責任和保險要求?您如何判斷海外買家/物流倉儲供應商提出合同的要求的合理性?7 您是否有充足的保險保障(部分)轉嫁供應鏈風險造成的經濟損失?8 您是否有充足的保險承擔由于車輛缺陷造成第三方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的經濟賠償損失?9 與其他出海車企購買的保險相比,您購買的保險
68、保障范圍和限額處于什么水平?10 您是否有充足的保險為企業以及高管承擔其管理疏忽造成的經濟賠償責任損失?順勢而為,出海新機遇。中國汽車行業出海白皮書。425.2如何有效控制管理風險圖 32:中國汽車出海方式和保險解決方案整車出口(CBU)散件出口(KD)品牌并收購(M&A)零基礎投資(Greenfield)貨運險/倉儲物流一體化保險(STP)產品責任險 信用險如有海外直營店/交付中心等需額外考慮:財產一切險、營業中斷險 公眾責任險 當地勞工責任險/雇主責任險 員工福利保險 品牌車險及延保 貨運險/倉儲物流一體化保險(STP)財產一切險、營業中斷險 商業綜合責任險(產品責任險+公眾責任險)當地勞
69、工責任險/雇主責任險 員工福利保險 董事及高管責任險 網絡安全責任險 品牌車險及延保 信用險 建筑安裝工程一切險、項目延遲保險 財產一切險、營業中斷險 貨運險/倉儲物流一體化保險(STP)商業綜合責任險(產品責任險+公眾責任險)并購保險(W&I)當地勞工責任險/雇主責任險 員工福利保險 董事及高管責任險 網絡安全責任險 品牌車險及延保 信用險 建筑安裝工程一切險、項目延遲保險 財產一切險、營業中斷險 貨運險/倉儲物流一體化保險(STP)商業綜合責任險(產品責任險+公眾責任險)當地勞工責任險/雇主責任險 員工福利保險 董事及高管責任險 網絡安全責任險 品牌車險及延保 信用險風險管理方式包括:1
70、風險太大,回避規避。2 風險較小,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可以自留。3 常規風險,控制或轉移。對于風險的控制,需要將防災防損工作要做在前面,對海外資產進行充分保護,其前提就是理解人、財、物這三個方向:1 企業是否了解當地的消防、法律法規?國家法規和國際標準之間怎么平衡?2 對于自然災害,企業是否有足夠預判?有沒有足夠的應對措施?3 對于意外事故,企業是否有防范措施和應對損失的能力?4 對于人員安全是否有足夠的制度化建立和風險管理體系?5 對于有可能影響市場占有率的風險,是否有應對策略?對于風險的轉移,主要依靠保險和合同:順勢而為,出海新機遇。中國汽車行業出海白皮書。43除了保險以外,企業還需要提前了
71、解當地稅務。在合理合規的情況下,實現降本增效。除了保險,合同轉移也是轉移風險的有效風險管理手段之一。了解法規,預判風險,做好風險控制或轉移,是中國車企出海過程中做好風險管理的核心思想。監管和稅務審閱對全球計劃進行審閱,確定和評估保險監管和稅務問題/風險全球風險轉移結構識別監管和稅務問題,審閱現有全球保險計劃結構確保其合規性保險安排協助全球保險計劃的戰略和設計以及保險公司的選擇本地強制保險識別本地強制保險要求,并結合自身風險和當地最佳實踐安排保險適當保險保費分配模型設計設計模型,并根據具體監管和稅收問題進行內部全球保費分配保前策略制定事先制定保險策略,審閱考慮全球保險計劃選項IRT保險監管和稅務
72、適用于:采購合同、銷售合同、物流倉儲合同、租賃合同、建筑合同等賠償責任條款 Indemnity Clauses保險條款 Insurance Clauses 免責條款 Hold Harmless Clause 不可抗力定義 Definition of Force Majeure 司法區域和管轄 Territory&Jurisdiction 放棄追償責任 Waive of Subrogation 保險險種 Type of Insurance 限額 Limit of Liability 附加被保險人 Additional Insured 保險憑證 Certificates/Evidence of C
73、overs 保險公司資質 Rating of Insurers圖 33:圖 34:順勢而為,出海新機遇。中國汽車行業出海白皮書。446展望中國的汽車工業正在迅速崛起,這種崛起不僅涉及到汽車消費市場,還包括上游、制造業、原始設備制造商,以及一整套解決方案的迭代升級。中國市場當前汽車銷售數量激增。由于國內市場趨于飽和,于是許多汽車制造商以及汽車工業產業鏈相關企業也開始了海外擴張。中國的電動汽車不僅外觀漂亮,而且在技術上也更為先進。到 2023 年,中國已經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隨著人們開始更多地考慮生態環保,也為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市場創造了巨大的空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考慮購買來
74、自中國的汽車。然而,中國汽車開始邁入國際市場時,仍需面臨諸多挑戰。這些風險包括:1 地緣政治引發的政策風險2 可持續性標準引發的監管風險3 VUCA 波動性引發的成本風險4 跨文化跨地域引發的品牌信任風險5 從供應限制、交通擁堵和氣候變化導致的供應鏈風險6 由跨地域擴張引發的人力資源風險其中,需要強調的是人力資源風險。我們總是討論實物資產,討論一系列轉型方面的問題,但很少談論人力資源風險的話題。其實,人力風險也是中國汽車出海需要開始考慮的重要問題之一。例如,當中國汽車需要進入泰國或菲律賓這樣的市場,企業是否有足夠的人才儲備?是否需要從零開始培養人才?這些都是中國汽車行業出海亟需解決的實際問題。
75、未來,當汽車制造商們決定拓展海外市場時,需要開始考慮的不僅僅是第一步,而要更深入地思考,并為隨之而來的一系列問題做好準備,包括市場準入、法規和義務等。不僅要確保供應鏈具備足夠的彈性以應對一系列的挑戰,也需要考慮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所有這些都是中國汽車考慮海外擴張時至關重要的考量點。當中國汽車準備擁抱挑戰時,衷心希望威達信集團能夠成為中國汽車企業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威達信集團旗下的子公司和遍布全球的專業網絡能夠為中國車企提供包括在戰略、人力資源和風險管理方面的完整解決方案,助力中國車企揚帆出海。Joan Collar威達信集團亞洲區首席商務官順勢而為,出海新機遇。中國汽車行業出海白皮書。46附錄
76、 1:嘉賓介紹李兆琦威達信集團中國區總裁、美世中國區總經理張君毅奧緯咨詢董事合伙人、大中華區汽車與工業品業務主管合伙人許炎冰美世中國區資深合伙人、美世達信員工福利中國區數智化業務總經理Joan Collar威達信集團亞洲區首席商務官龔鵬飛美世中國區合伙人羅佳文高級副總裁,達信保險經紀汽車版塊負責人順勢而為,出海新機遇。中國汽車行業出海白皮書。47威達信集團(Marsh McLennan)是一家全球性的國際集團公司,主要提供風險、戰略以及人力資源相關的專業服務,在全球擁有 85,000 名員工,年收入逾 200 億美元。通過其在各業內領先的子公司(Marsh,Mercer,OliverWyman
77、,GuyCarpenter),威達信集團幫助客戶應對日益變化和復雜的商業環境。關于達信(Marsh)達信(Marsh)是全球領先的保險經紀和風險咨詢公司,在 130 多個國家大約有45,000 名員工,致力于向全球商業企業和個人客戶提供數據驅動型風險解決方案和咨詢建議服務。達信是第一家進入中國的外資保險經紀公司。達信中國成立于1981 年,在中國服務超過 40 年。關于美世在美世,我們堅信能不斷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我們一起重新定義職場,重新制定退休計劃和投資方案,尋求真正能促進員工健康和福祉的方法。美世在全球 13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運營,擁有逾 25,000 名員工,分布于 43 個國家
78、和地區。美世達信員工福利致力于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成本管理、人員風險管理以及復雜的員工福利管理等服務。想要了解更多信息,請訪問 wwwmercercomcn。關于奧緯咨詢奧緯咨詢(Oliver Wyman)是一家國際管理咨詢公司,在全球 30 個國家的 70 個城市設有辦公室,擁有深厚的行業經驗和在戰略、運營、風險管理、組織轉型等領域的精深專業能力。奧緯咨詢在全球范圍內有 7000 多名專業人士,幫助客戶優化業務、改善運營、改進風險管理、提升組織績效,從而抓住極具吸引力的機遇。奧緯咨詢是威達信集團(Marsh McLennan,紐交所代碼:MMC)旗下業務之一。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訪問公司網站 wwwoliverwymancn。如您有以下方面的咨詢需求,歡迎點擊下方鏈接聯系我們。出海戰略(請發送郵件至奧緯咨詢 Enquiry.GC)人才管理(請發送郵件至美世中國 )風險管理(請發送郵件至達信中國 )2023 Mercer LLC.All rights reservedBusinesses of Marsh McLannan附錄 2:關于威達信集團達信中國官方訂閱號美世中國官方訂閱號奧緯咨詢官方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