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gPong:2023跨境電商匯率風險中性白皮書(47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PingPong:2023跨境電商匯率風險中性白皮書(47頁).pdf(47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跨境電商 匯率風險中性白皮書 PingPong FX 1 前言前言 全球化正經歷深刻的變革,基于比較優勢和效率的世界貿易正在發生改變。隨著美蘇地緣政治沖突的緩和,30 多年來,全球化好處似乎是顯而易見且無可爭議的,世界各地的企業和政府在運作時都假設經濟和金融全球化將繼續快速發展,生產、消費和投資流的相互關聯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廣泛的選擇和有吸引力的價格,使企業能夠擴大市場并提高供應鏈的效率,同時,全球資本市場擴大了私人和公共借款人獲得信貸的機會并降低了其成本,理論上世界各國能夠基于互惠互利的自由貿易建立一系列雙贏的伙伴關系。然而,發展的不同步、全球再分配讓一部分人群感受到邊緣化和疏遠感,政治極化
2、現象在一些國家出現,最為明顯的表現是英國公投脫離歐盟,美國的政治素人特朗普當選、并發動針對中國的貿易戰和關稅戰,新冠疫情和俄烏戰爭又進一步全球供應鏈的調整,尤其是地緣政治沖擊之下,部分企業開始選擇增加供應鏈彈性而非單純考慮效率,從“效率優先”轉向“以防萬一”。我們認為,全球化的模式將會發生深刻的變化,過去的全球化是基于各國的稟賦優勢,美歐發達經濟體提供資金、技術,并作為消費國提供消費市場和全球金融市場,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和俄羅斯等作為生產的資源提供國,而中國和東亞及東南亞國家則作為生產國,整合資源之后生產,并銷往歐美等消費國,而資源國和生產國獲得的銷售資金又回到消費國的發達金融市場進行投資
3、,從而完成全球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資金的大循環。 2 圖 1:全球貿易分工格局 但過去的全球化模式使得部分國家的分配不公日益凸顯,感覺被邊緣化的人群使得其政治態度極化,部分國家開始推動逆全球化浪潮,試圖通過“友岸外包”、“近岸外包”和“去風險”等方式推動全球供應鏈分散化。即便如此,我們認為全球化并不會逆轉,“碎片化的全球化”是全球經濟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全球化將從“資源國”、“生產國”到“消費國”的貿易大循環,向更多貿易集團演變,各個貿易集團內仍然會有生產和消費的分工,貿易集團之間也仍然會基于稟賦和效率進行跨集團貿易。這是當今世界面臨的深刻變化,在這個轉變的過程之中,世界貿易將暫時呈現日益分裂
4、的特征,一些貿易集團可能比其他大多數集團更具流動性,全球化將變得更加復雜和多極化,這將導致全球范圍內的通貨膨脹維持在更高水平,短期內也將降低全球的潛在經濟增長,避免這種結果的關鍵在于各國政府和多邊機構如何應對新的經濟現實。日益碎片化的全球化中,過去以美元為中心的結算體系也將被改變,轉向更多元化的結算貨幣,更多的本地貨幣將參規則體系規則體系 貿易規則 知識產權 勞動權益 環境規則 資金結算體系資金結算體系 清算規則 Swift,Chips 等 金融市場 消費國消費國 生產國生產國 資源國資源國 跨國企業跨國企業 跨國生產 跨國貿易 技術轉移 中國、東南亞、日本、韓國及德國等 澳大利亞、南美、中東
5、、俄羅斯及非洲等 美國、歐盟及英國等 3 與到全球貿易的結算之中,也就意味著跨境貿易企業也將面臨更為復雜的匯率風險環境。在人民幣匯率上,經過“811 匯改”之后,人民幣雙向波動日益顯著,并隨著中國外貿的發展和國際化步伐的推進,尤其是通過跨境電商,我國貿易企業與越來越多的新興市場國家開展直接面向終端消費者的貿易往來,直接接受消費者的本地貨幣付款。更多的本地貨幣收款,使得跨境電商面臨更復雜的人民幣匯率環境,尤其是小幣種,一方面,人民幣兌小幣種的匯率波動更為顯著,不確定性更大,匯率風險更高;另一方面,人民幣兌小幣種的套期保值工具仍不夠完備,套期保值衍生品缺乏,交易流動性也比較差。因此,在人民幣雙向波
6、動常態化的背景下,匯率風險中性已經成為跨境電商風險管理的重要議題,讓跨境電商企業聚焦主業,通過合理的套期保值工具降低匯率風險,盡量降低匯率波動對企業經營的影響,首先,需要跨境電商梳理清晰的匯率風險管理目標,建立制度和流程,明確考核指標;其次,需要行業機構為跨境電商客戶提供科學可量化的工具,以實現匯率風險的計量、分析和策略執行的有效性評估,在專業資源、策略機制和系統支撐等關鍵能力上為跨境電商提供幫助。為響應監管部門大力提倡的匯率風險中性理念,PingPong 作為支撐我國跨境電商新業態發展的重要服務機構,撰寫和發布面向跨境電商的匯率風險中性白皮書,以期在原有全球化格局正在被深刻變革重構、新秩序正
7、在形成的環境中,利用 PingPong 的專業優勢,為跨境電商提供更為完整的匯率風險中性實踐框架,尤其是幫助跨境電商客戶理解宏觀環境演變,解讀人民幣匯率政策演變和市場趨勢的變化,認識匯率風險中性所需要的外匯套期保值產品、保障制度和專業系統, 4 助力跨境電商提升抵御風險的能力、實現匯率風險中性,促進跨境電商新業態的更好發展,也將有助于我國供應鏈在“碎片化的全球化”的新局面中繼續保持競爭力。 5 一、一、宏觀背景宏觀背景(一)(一)貿易全球化走向多體系貿易全球化走向多體系 近些年來,我國貨物貿易正經歷深刻變化。首先,從整體貿易的角度,我國貨物貿易連續 6 年保持全球第一大貨物國地位,同時國際市場
8、布局更加多元化。隨著 2001 年加入 WTO,我國與全球的貿易額迅速增長,截至 2022 年末,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貨物貿易國,按照美元計,2022 年,貨物進出口總額 6.31萬億美元,其中出口 3.59 萬億美元,出口占全球份額達 14.4%;從出口目的地來看,新興市場尤其是東南亞、非洲、大洋洲和拉丁美洲呈現上升趨勢,尤其是東南亞和其他“一帶一路”國家正成為我國重要的貨物貿易伙伴國。圖 2:中國對外貿易出口目的地變化 其次,從全球的視角來看,全球貿易格局正經歷重塑,全球價值鏈未來將呈全球價值鏈未來將呈現“友岸化”和“近岸化”特征現“友岸化”和“近岸化”特征。此前,全球價值鏈布局以效率為
9、先,跨國企業傾向于在全球范圍內選擇經濟成本較低而效益較高的區域進行產業鏈布局,但2016 年以來,中美貿易摩擦、新冠疫情及烏克蘭危機等事件的沖擊之下,歐美部分國家以“安全性”需求為借口試圖重塑全球價值鏈,將給全球貿易帶來深刻影9%17%19%6%4%8%2%18%15%14%6%5%5%3%0%2%4%6%8%10%12%14%16%18%20%東盟美國歐盟拉丁美洲非洲日本大洋洲2010年2022年 6 響。一方面,美國和歐洲試圖降低對我國供應鏈的依賴度,反過來我國出口對美國市場依賴度也將被動降低,實際上,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報告測算,兩個假設的地緣政治集團之間的貨物貿易增長比集團內部
10、的貿易增長慢 4%至6%1;另一方面,我國將構建“內循環”和“外循環”的經濟發展模式,在“外循環”的經濟協作中更加積極融入全球價值鏈,通過融入與東盟十國 RCEP 協定,繼續展開中日韓自貿協定(FTA)談判,深化和非洲的貿易合作,甚至加入新版本的全面與金部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CPTPP),通過削減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強化區域內貿易投資往來,塑造我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在這樣的格局下,過去多邊貿易框架下以中國、美國、德國和日本等為主的生產制造國為核
11、心的貿易格局,有可能演變為多個體系的貿易格局。1 世界貿易組織(WTO):2023 世界貿易報告 7 圖 3:全球貿易格局示意圖2 此外,從貨物貿易形態來看,貿易數字化使得全球貿易碎片化將日益顯著,貿易環節、貿易服務和貿易主體的數字化不斷升級,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快速發展,將成為高效率地彌合全球供應鏈和全球消費者的重要手段。一方面,推行脫鉤、友岸外包、近岸外包等逆全球化舉措,將縮短全球價值鏈,不可避免導致全球貿易呈現出集團化、區域化、碎片化和分散化的特點;另一方面,信息技術在貿易各環節中的廣泛應用催生出新的模式和業態,有助于降低國際貿易中的信息不對稱,信息技術不僅使得線上貿易的供求信息和資金交
12、易數據可以以近乎零邊際成本迅速地在世界范圍內傳輸,同時也為專業機構提供數字化的企業資源管 2 資料來源:“三足鼎立”的新全球化雙層治理體系,鞠建東,彭婉,余心玎。中國中國 HUN BLR NOR GBR GRC CZE AUT UKR SVK LTU ROM BGR FRA RUS NLD BEL ESP POL FIN PRT SWE DNK 德國德國 SVN IRL ITA CHE VNM KWT DNK IRN LAO THA ISR IDN OMN MYS KHM IND SGP MAC HKG PAK KOR MMR KAZ LBN TUR BRN JPN PHL NZL ZAF D
13、ZA MAR BRA ARG AUS EGY PER NGA OOL CHL 美國美國 CAN MEX 8 理系統、運輸管理系統、線上銷售平臺和便捷的跨境電子支付手段,使得兼具高效率、低成本優勢的服務成為可能。以跨境電商為形態的貿易數字化,能夠使得供應鏈和消費者供需雙方產生信息反饋,快速接納需求,快速部署生產和銷售,并通過跨境支付便捷地完成交易,因此能夠更好彌合全球產業鏈和消費者的需求。實際上,根據商務部的數據,近年來跨境電商保持快速發展勢頭,5 年來增長近10 倍,2022 年跨境電商出口 2.1 萬億元,同比增長 9.8%,“跨境電商+產業帶”已經成為推動我國外貿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新動
14、能。圖 4:我國貨物和服務貿易與 GDP 情況 數據來源:Wind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40,000 45,000-15%-10%-5%0%5%10%15%20%25%30%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貨物和服務凈出口GDP增長貢獻率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億人民幣) 9 圖 5:貨物貿易占 GDP 比重(單位:%)數據來源:Wind(二)全球匯率市場波動加劇全球匯率市場波動加劇 1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帶來常態化雙向波動人民
15、幣匯率市場化改革帶來常態化雙向波動 對于跨境電商而言,無時不刻不受到匯率市場變化的影響,其中人民幣往往作為電商的主流財務記賬貨幣,境內采購和運營成本普遍以人民幣支付,但作為出口跨境電商,往往收到的是外幣資金,因此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對跨境電商有巨大的影響。追根溯源,我們不妨回顧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經歷的 30 多年的改革,理解以市場為基礎雙向波動的市場化匯率形成機制的意義。這個過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0 圖 6:人民幣匯率與美元指數走勢 數據來源:Wind 第一個階段是 1994 年 1 月至 2005 年上半年。1994 年開始,人民幣匯率終于邁出市場化改革的第一步,標志性事件是人民幣匯率雙
16、軌制度被終結,官方匯率與外匯調劑價并軌,人民幣匯率從 5.8 一次性貶值至 8.6,貶值幅度大約 33%,并允許人民幣每天掛牌匯率在0.3%之間波動。不過,很快遇到 1997 年亞洲金融危機,鑒于部分國家貨幣匯率大幅度下跌,我國則維持人民幣匯率兌美元基本錨定 8.27 左右的水平,高度穩定持續到 2005 年 7 月份。第二個階段是 2005 年 7 月至 2010 年,我國又重啟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方向還是以市場供需為基礎,允許人民幣對美元“雙向波動”。不過,很快又遇到2008 年美國“次貸危機”導致的金融危機,人民幣重新釘住美元,基本穩定在6.83 左右交易;金融危機穩定之后的 2010
17、年 6 月,人民幣兌美元從 6.83 的固定匯率制度又回到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此后,2012 年 4 月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波動幅度進一步擴大至1.0%,2014 年進一步擴大至2.0%,市場化改革開始加速。第三個階段是 2015 年 8 月份至今。2015 年 8 月 11 日,央行宣布調整人民607080901001101201305.506.006.507.007.508.008.509.009.501993-12-152000-12-152007-12-152014-12-152021-12-15美元兌人民幣美元指數(右軸) 11 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做市商參考上日銀行間外匯市
18、場收盤匯率,向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提供中間價報價,雖然“811”匯改帶來了人民幣匯率的巨大波動,但通過這次改革,形成了“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的人民幣中間價定價機制,并且這個制度在往后不斷完善,人民幣匯率制度的規則性、透明度、市場化水平顯著提升。所以,為什么跨境電商需要關注匯率風險?從人民幣匯率改革的脈絡也可以看出,人民幣匯率的演進方向非常明確,外匯市場供需是基礎,匯率雙向波動是常態,未來人民幣匯率目標仍是合理均衡。實際上,從上圖可以看出,盡管在不同的階段人民幣匯率都會有漲跌,但整體的趨勢波動幅度加大,并且雙向波動、不可預測性越來越強。圖 7:美元兌人民幣月度波動率的年平均水平 數據來源:
19、Wind 表表 1:人民幣匯率改革的重要節點:人民幣匯率改革的重要節點 時間時間 標志性措施標志性措施 事件描述事件描述 1994-2005 匯率并軌 一次性從 5.78 貶值至 8.67,亞洲金融危機開始后,收緊人民幣匯率波動幅度,對美元價格維持在 8.27 元上下 此階段的特征是逐步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 人民幣兌美元的日內波動幅度限制在0.3%之間 -2%0%2%4%6%8%10%12%14%16%18%-1%0%1%2%3%4%5%6%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
20、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平均月波動年度波動幅度(右軸) 12 時間時間 標志性措施標志性措施 事件描述事件描述 2005-2015“721”匯改 2005 年 7 月 21 日,央行宣布“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當日人民幣交易價格調整為 1 美元兌換 8.11 元人民幣,升值約 2%;2007 年 5 月 21 日人民幣匯率浮動幅度由 0.3擴大至 0.5 2012 年 4 月 14 日又由 0.5擴大至 1 2014 年 3 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波幅由 1%擴至 2%2015
21、-至今“811”匯改 2015 年 8 月 11 日,人民幣中間價形成機制改革 2015 年 10 月,遠期購匯風險準備金 20%2016 年 4 月,全口徑跨境資金宏觀審慎管理 2017 年 5 月,引入逆周期因子 2018 年 8 月,外匯風險準備金上調至 20%從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的進程可以看出,市場化改革的核心目的是打消人民幣匯率的一致性預期,主要體現實際的供求關系。當人民幣匯率出現一致性貶值或升值預期時,監管仍然會采取一系列政策工具進行引導,如下表所示。表表 2:人民幣匯率管理的重要工具:人民幣匯率管理的重要工具 管理工具管理工具 出現時間出現時間 貶值貶值 升值升值 最近使用最近使
22、用 當前狀態當前狀態 外匯存款準備金率 2005 年 下調 上調 2023 年 9 月 下調 2 個百分點至 4%遠期售匯風險準備金率 2015 年 上調 下調 2022 年 9 月 由 0%上調至 20%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 2016 年 上調 下調 2023 年 7 月 全口徑上調至 1.5 離岸央行票據發行 2018 年-發行 2023 年 9 月 滾動續作,增發 100 億元 逆周期調節因子 2017 年 啟用 啟用 不定時間 啟用 因此,跨境電商要關注匯率,關注匯率雙向波動之后造成的潛在匯率風險,但絕對不能押注在升值或貶值的趨勢上,其中,中間價機制便是理解人民幣雙向波動的重要途徑
23、。2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更講究雙向波動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更講究雙向波動 人民幣匯率的交易基本邏輯包括中間價(fixing)和市場交易價格形成兩個部分,中間價由各家報價銀行每天早晨報出,人民銀行會進行處理并于 09:15 分向市場公布,銀行間市場參與者在 09:30 正式開盤后,會在以中間價中樞的2%的漲跌停范圍內交易。因此,人民幣的中間價與市場供求關系都會對當天的匯率 13 產生顯著影響。具體來看,在中間價形成部分,2015 年 8 月人民銀行針對人民幣兌美元的中間價形成機制進行改革,并在 2017 年 5 月引入逆周期因子,如下所示。當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當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
24、間價=上一日收盤價上一日收盤價+一籃子貨幣一籃子貨幣+逆周期因子逆周期因子 這樣的機制意味著,前一天的市場供求關系、以及夜間國際匯率市場的波動都會影響當天的中間價,并且在市場出現一致性的貶值或升值預期時,逆周期因子還將發揮重要影響?!肮┣箨P系+國際匯率波動+市場情緒”三大要素都會影響第二天的中間價,這就會使得人民幣匯率價格更市場化,充分反映國際市場的變化。同時,該機制還不會讓企業和機構“追漲殺跌”形成一致性預期,簡單地說,若市場上貶值預期太濃厚,大家都賭貶值,或者反過來都賭人民幣升值,那么逆周期因子就會發揮作用把每天成交的中樞往回拉。這就要求跨境電商企業,千萬不能賭人民幣匯率的單向預期,不要賭
25、具體點位,根本原因在于難以把握影響匯率的諸多的因素。圖 8:美元兌人民幣與主流貨幣對波動率 數據來源:Wind-5.0%0.0%5.0%10.0%15.0%20.0%25.0%2023202220212020201920182017201620152014201320122011201020092008200720062005200420032002200120001999199819971996美元兌人民幣歐元兌美元英鎊兌美元美元兌日元美元兌瑞士法郎美元兌加元澳元兌美元 14 圖 9:銀行代客遠期交易量持續上升 數據來源:Wind 圖 10:銀行代客收付款差額與人民幣走勢 數據來源:Wind
26、 3全球貨幣匯率波動加劇全球貨幣匯率波動加劇 近年來,國際外匯市場經歷了較大的波動,核心原因在于新冠疫情爆發時,歐美發達國家紛紛實施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向市場注入大量的流動性,而當疫情結束,又于 2022 年開啟流動性收縮和加息的進程。當發達國家的貨幣如潮水涌向全球,便會帶動全球股票、債券和大宗商品價6.006.206.406.606.807.007.207.4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2010/3/12010/9/12011/3/12011/9/12012/3/12012/9/12013/3/12013/9/12014/3/12014/9/12015/3/120
27、15/9/12016/3/12016/9/12017/3/12017/9/12018/3/12018/9/12019/3/12019/9/12020/3/12020/9/12021/3/12021/9/12022/3/12022/9/12023/3/1代客遠期結匯簽約銀行代客遠期售匯簽約美元兌人民幣(右軸)66.577.588.5-800-600-400-20002004006008002005-062006-022006-102007-062008-022008-102009-062010-022010-102011-062012-022012-102013-062014-022014-10
28、2015-062016-022016-102017-062018-022018-102019-062020-022020-102021-062022-022022-102023-06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差額美元兌人民幣(右軸,逆序) 15 格走強,以及新興市場國家貨幣的升值,帶動全球通脹上升;而當潮水退去,則出現高估值的權益資產價格下跌,匯率波動增大。美元潮水的上漲與退潮使得各國貨幣兌美元的匯率造成劇烈波動,自然也會反映在這些國家的貨幣兌人民幣的匯率中,并且由于交叉貨幣之間存在價格關系,例如對于歐元兌人民幣(EUR/CNY)匯率有大致的無套利關系:EUR/CNY=EUR/USDUSD/CNY 因
29、此,各國貨幣兌美元的匯率波動,必定導致人民幣兌各國貨幣的更加劇烈的波動。這對于在全球各個站點進行平臺銷售、結算本地貨幣的跨境電商而言,實際意味著更為復雜的匯率市場環境,在關注這些貨幣兌人民幣的匯率時,不光要理解全球匯率市場變化的邏輯,還要關注美元與人民幣的匯率走向。圖 11:主要發達國家貨幣貨幣兌美元波動情況 數據來源:Wind -20.0%-15.0%-10.0%-5.0%0.0%5.0%10.0%15.0%歐元兌美元日元兌美元英鎊兌美元澳元兌美元瑞郎兌美元加元兌美元 16 圖 12:主要新興市場貨幣兌美元波動情況 數據來源:Wind 圖 13:人民幣兌主要貨幣的年漲跌幅 數據來源:Wind
30、 4匯率不可預測要求跨境電商回歸套保本質匯率不可預測要求跨境電商回歸套保本質 如同圖 13 所示,人民幣兌主要貨幣的年度漲跌幅度平均在 5%以上,而對于跨境電商而言,天然存在境內采購到海外平臺銷售回款的時間差,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對匯率風險進行管控,則容易收到匯率不利波動的影響,從而造成結匯價格變差所產生匯兌損失,而匯兌損益則會計入財務費用,直接影響跨境電商的凈利潤。-37.2%-30.1%-40.0%-30.0%-20.0%-10.0%0.0%10.0%20.0%雷亞爾兌美元墨西哥比索兌美元韓元兌美元越南盾兌美元印尼盧比兌美元印度盧比兌美元盧布兌美元林吉特兌美元2019202020212022
31、2023-7.7%-12.5%-15.0%-10.0%-5.0%0.0%5.0%10.0%15.0%20.0%人民幣兌歐元人民幣兌英鎊人民幣兌日元人民幣兌澳元人民幣兌加元人民幣兌美元人民幣兌瑞郎人民幣兌墨西哥比索 17 匯率不利波動匯率不利波動匯兌損益科目匯兌損益科目財務費用財務費用凈利潤凈利潤 按照已經上市的跨境電商平均不足 10%的凈利潤率分析,假設外幣收款遇到 2%幅度匯率的不利影響,對凈利潤率的影響將達到 20%;而且這種影響并無法被時間平滑,如簡單地理解為今年出現匯兌損失,明年就會有匯兌收益,實際的情況可能是操作人員被市場推著走,出現“追漲殺跌”心理,從而導致“吃肉的時候沒怎么吃上,
32、挨打的時候沒少挨打”。以某一家在 A 股上市的跨境電商企業為例,其年度報告詳細記錄了當期和上期的匯兌損益情況。作為出口跨境電商,該公司 2021 年全年人民幣僅僅升值1.4%,卻遭遇 6522 萬人民幣的匯兌損失;而在 2022 年和 2023 年半年度,人民幣分別貶值 9.1%和 5.7%,按道理應該獲得更多的匯兌收益,但該公司實際上能夠獲得匯損收益遠遠低于遭遇匯兌損失時的金額。表表 3:某:某 A 股上市跨境出口電商的匯損損益情況(股上市跨境出口電商的匯損損益情況(單位單位:元元)科目科目 2023 上半年上半年 2022 年年 2021 年年 匯兌損益 3-7,335,949.66-13
33、,984,111.00 65,223,621.69 財務費用 66,283,073.48 101,045,215.10 239,553,376.61 凈利潤 6,186,860.35 17,842,262.58 673,483,128.69 數據來源:Wind 3 匯兌損益在財務科目中,正數表示匯兌損失,負數表示匯兌收益。 18 二、二、跨境電商匯率風險管理現狀跨境電商匯率風險管理現狀(一)(一)跨境電商匯率風險管理的整體情況跨境電商匯率風險管理的整體情況 為梳理我國跨境電商企業匯率風險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我們針對不同規模、品類和目的市場的跨境電商,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針對跨境電商對匯率風險
34、的了解、匯率風險管理的目標和存在的問題等維度進行調研。從接受調研的跨境電商的規模來看,小型電商占比 18.2%,中型、大型和特大型分布占比 45.5%、27.3%和 9.1%。從品類來看,主要集中在 3C 消費電子、家居、服飾鞋履、玩具、戶外和寵物類。從銷售目的地來看,主要以歐美和日韓發達市場為主,多數跨境電商同時在多個市場平臺銷售,其中 80%的客戶在北美站點銷售,同時有 60%電商在歐洲有銷售。圖 14:調研跨境電商的規模分布 數據來源:調研 18.2%45.5%27.3%9.1%小型中型大型特大型 19 圖 15:調研跨境電商的品類分布 數據來源:調研 圖 16:調研跨境電商主要市場分布
35、 數據來源:調研(二)(二)跨境電商匯率風險管理的認知跨境電商匯率風險管理的認知 從接受調研的跨境電商來看,近 70%的電商知道匯率波動風險的存在或者接觸過匯率風險中性的宣傳,對匯率風險管理的必要性也有所感知,并且有 10%的電商表示已經和銀行開展過匯率套期保值的交易,但同時,也有 20%的受訪者表示并沒有聽說過“匯率風險中性”或“匯率久賭必輸”。19.0%9.5%23.8%14.3%4.8%9.5%9.5%4.8%4.8%家居寵物類3C服飾鞋履汽配玩具戶外個護其他80%60%10%10%0%10%20%30%40%50%60%70%80%90%北美歐洲日韓東南亞 20 圖 17:跨境電商對匯
36、率風險中性的了解情況 數據來源:調研 對于所關注的風險類型方面,所有客戶都表示關注資金安全,并由 60%的客戶選擇關注匯率風險,這顯示匯率風險已經成為多數客戶的顯性問題。圖 18:跨境電商關注的風險類型 數據來源:調研 而對于“如果進行匯率套期保值,會對業務敞口的多大百分比進行套期保值”的問題,40%的受訪者會考慮對沖 30%以下的敞口,30%考慮對沖 30%至 70%的敞口,30%的受訪者考慮對沖比率設定在 70%-100%,沒有受訪者表示會設定超40%30%10%20%0%5%10%15%20%25%30%35%40%45%知道“匯率久賭必輸”知道匯率風險中性知道且和銀行做過套保沒有聽說1
37、00%60%10%0%0%20%40%60%80%100%120%資金安全風險匯率風險利率風險其他: 21 過 100%的對沖比率。從這個結果來看,相當部分的跨境電商客戶還是習慣于隨行就市,有資金需求時才去進行換匯操作。圖 19:調研跨境電商的套期保值比例分布 數據來源:調研 對于跨境電商匯率風險的來源,70%的受訪者表示其主要來源是電商業務的外匯回款,另有 40%的客戶意識到賬上的外匯資金也有匯率風險。10%的客戶表示境外的外幣付款也是造成其匯率風險的來源。圖 20:客戶認為的匯率風險來源 數據來源:調研 40%30%30%0%0%5%10%15%20%25%30%35%40%45%低于30
38、%30%-70%70%-100%高于100%70%10%0%40%0%10%0%10%20%30%40%50%60%70%80%電商收款境外付款外幣負債外匯資金海外并購其他 22 (三)(三)跨境電商匯率風險管理現狀及問題跨境電商匯率風險管理現狀及問題 我們同時也針對跨境電商在開展匯率風險管理問題的現狀和面臨的問題開展調研,在匯率風險管理過程中,制度、管理辦法和流程設計非常重要,但遺憾的是,80%的受訪者表示當前并沒有成文的管理辦法。圖 21:跨境電商是否有匯率風險管理制度 數據來源:調研 除了缺乏管理制度,受訪者中 60%還表示缺乏專業人員是造成其匯率風險管理的障礙,也有 50%的受訪者表示
39、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20%的受訪者缺乏相應的管理系統。但并沒有受訪者表示缺乏交易機構,這也意味著獲得匯率風險管理的渠道是暢通的,主要問題還是跨境電商自身如何建立制度和組建相應的人才隊伍。20%80%0%10%20%30%40%50%60%70%80%90%有沒有 23 圖 22:跨境電商匯率風險管的難點 數據來源:調研 對于“如果管理匯率風險,將會考慮采用何種外匯產品”的多選問題,50%的受訪者考慮使用外匯遠期和即期,這表明簡單易懂的外匯產品是跨境電商企業的首選,對于更為復雜的外匯掉期和外匯期權也有 10%的跨境電商表示可以考慮使用。顯示在跨境電商開展匯率風險管理時,相關機構應該以直接和簡單的
40、外匯產品為主要的服務方向。圖 23:對沖外匯風險使用產品分布 數據來源:調研 50%60%0%20%20%10%0%10%20%30%40%50%60%70%缺乏專業知識缺乏專業人員缺乏交易機構缺乏管理系統沒有障礙不清楚50%50%10%0%10%20%0%10%20%30%40%50%60%外匯即期外匯遠期外匯期權外匯期貨外匯掉期其他 24 對于匯率風險管理效果的期待,70%的受訪者表示其主要預期是降低匯率風險,但也有 10%的受訪者表示希望獲得更高的收益,另有 10%的受訪者是希望能夠增加業務量,20%的受訪者表示不清楚。這顯示仍有部分跨境電商受訪者,并不十分清楚匯率風險管理對企業經營的真
41、正意義不在于獲得高收益,通過匯率風險管理也并不能直接推動業務量增加。圖 24:開展外匯衍生品的預期目標 數據來源:調研 70%10%10%20%0%10%20%30%40%50%60%70%80%降低風險追求高收益增加業務量不清楚 25 三、三、企業踐行“匯率風險中性”時存在的問題企業踐行“匯率風險中性”時存在的問題(一)(一)缺乏制度性保障缺乏制度性保障 除了部分上市公司,當前我國大多數跨境電商并沒有完整的匯率風險管理制度,缺乏成文的制度。首先,缺乏制度保障會導致匯率風險管理目標不明確,執行人員不敢作為,缺乏激勵相容的手段。一方面,成文的匯率風險管理制度,能夠讓公司的管理層、財務人員以及業務
42、人員都能夠理解公司開展匯率風險中性的必要性以及目標,管理層需要意識到匯率風險可能對利潤造成不利影響,劇烈的匯兌損益將會直接影響凈利潤,上竄下跳的匯兌損益一方面讓企業難以正確評估哪些是確定性的經營收益,哪些是單純市場匯率波動帶來的影響,容易干擾企業經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有些年份過高的匯兌收益,會讓一些企業以為市場匯率會對它繼續有利,甚至走向賭匯率方向;而某些年份遭遇巨大的匯兌損失,又可能直接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管理層需要明確,匯率風險管理的目的并不是為了“增加利潤”,也不是為了完全“消滅匯率風險”,而是為了“鎖定主業合理的利潤”,讓財務報表中的匯兌損益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區間。其次,缺乏制度保障使
43、得執行部門缺乏安全感,也缺乏主動進行匯率風險管理的意愿。財務部或資金部作為企業匯率風險管理的執行部門,但沒有明確的管理制度保障,執行部門往往會出現“不敢做”和“不愿做”的問題,“不做不錯”和“少做少錯”,“套保交易 盈利 時老板覺得是應該的”,“而套保交易 虧損時老板會質疑是否應該做”。最后,缺乏制度明確的匯率風險管理目標,也就缺乏相關的激勵機制,使得執行人員在真正落地執行時,缺乏安全感,在工作過程中,可能已經按照專家的 26 建議執行匯率風險中性,或者已經按照既定策略將套期保值比率控制在合理水平,但由于這些目標并非公司內部通過制度明確的目標,或者僅僅是執行部門與管理層口頭約定的目標,在最終考
44、核時,公司往往將風險管理目標與利潤目標混為一談,難以針對清晰的風險管理目標對執行人員進行合理的考核和激勵。(二)(二)缺乏專業團隊缺乏專業團隊 缺乏專業人員已經成為制約我國跨境電商開展匯率風險中性的重要因素。企業在執行匯率風險中性的過程中,事前需要分析公司的業務特征以確定匯率風險來源,指定匯率風險中性的目標;事中涉及匯率風險敞口測算,情景分析和壓力測試,并且需要最終指定套期保值的交易策略,以及將其執行落地;事后則要對套期保值的有效性進行回溯,并完成相關的報告。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具備一定外匯產品知識、理解外匯市場和風險管理制度的專業人才。但在跨境電商領域,除了少數規模較大的電商企業配置完善的外匯風
45、險管理崗位,多數電商企業并沒有專職的外匯崗位人員,一般是財務或資金崗位人員兼職,有時甚至是老板自己下場進行結匯或購匯操作,難以形成專業人做專業事情的局面。(三)(三)匯率風險中性的意識不夠匯率風險中性的意識不夠 跨境電商企業的“匯率風險中性”意識仍然相對薄弱,普遍認為匯率有漲有跌、有時掙有時虧,沒必要套期保值,以及在商品定價時已經留有足夠的成本匯率,只要收到外匯回款再結匯就行。當然也有更多人存在一定的僥幸心理,認為只要沒有鎖匯,就能夠有機會獲得更高的結匯匯率。(四)(四)跨境電商開展匯率中性的特殊性跨境電商開展匯率中性的特殊性 一是,跨境電商的應收應付產生匯率風險敞口,但與傳統貿易基于合同訂單
46、的交易方式不同,跨境電商應收應付具有高頻、碎片化以及幣種多的特點,使得 27 電商企業匯率風險測算難度較大,如果基于訂單測算敞口,訂單可能又來自于不同平臺,數據格式以及數據更新的頻率有差異,加上數據量大使得企業面臨數據處理難題,如果基于預測的訂單,則又存在預測敞口與實際訂單敞口有差距的問題。二是,跨境電商的收款賬戶多和幣種較多,在諸多的業務環節產生匯率風險敞口,管理匯率風險難度較之傳統外貿企業更大。一方面,諸多的跨境電商可能在全球多個國家設有站點,跨境 B2B 的客戶也與世界各國的企業發生著貿易業務,隨著支持更多本地化幣種結算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出現,所涉及的外匯幣種則更多;另一面,跨境電商在境內
47、外的銀行賬戶,以及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收款賬戶中的存量外匯資金也可能帶來匯率風險敞口,但這些賬戶往往也較為分散,難以高效率地統一管理。此外,電商在平臺訂單、物流訂單、平臺傭金、廣告費用以及境外繳稅等環節都會產生匯率風險敞口,其中有些敞口可以形成自然對沖,有一些敞口涉及多個貨幣對,無法自然對沖,則需要跨境電商對其進行專門的匯率風險對沖。 28 圖 25:跨境電商多平臺經營往往面臨多樣化的結算貨幣 數據來源:市場調研 三是,跨境電商高頻小額的訂單交易,與傳統銀行的服務模式有較大差別??缇畴娚虩o論是進行平臺銷售,還是獨立站銷售,都會面臨電子化的高頻訂單源源不斷生成,并且不同國家的站點還有不同的幣種,也就
48、意味著從匯率風險管理的角度,面臨訂單碎片化、幣種分散化的特點。當然,在實際操作中,跨境電商可以通過預測性銷售額來計量外匯風險敞口,但也存在的準確性以及后續的調整問題。67.913%13.223%5.426%4.601%2.813%1.965%1.142%0.923%0.569%0.313%0.311%0.237%0.206%0.175%0.130%0.037%0.009%0.007%0.002%0.566%USDEURGBPJPYCADMXNHKDCNHAUDPLNSGDIDRPHPTHBAEDRONMYRCZKNZD 29 圖 26:跨境電商基本業務流程 圖 27:跨境電商產生匯率風險的環節
49、(五)(五)跨境電商開展匯率中性的必要性跨境電商開展匯率中性的必要性 首先,電商收款的匯款周期相對較長??缇畴娚掏枰刃胁少?、生產并通過跨洋運輸進入電商平臺當地的倉庫,再進行平臺銷售,如果受到物流延誤、銷售淡旺季的影響,疊加平臺設置的賬期等因素,從采購生產到最終外匯回款往往有 2-3 個月的周期,在 2-3 個月的時間里,匯率市場可能已經出現劇烈的波動,如果不進行有效的匯率風險管理,則可能出現財務損失,甚至因為匯兌損失侵蝕凈利潤。境內經營境內經營人民幣采購發生人民幣采購發生成本匯率成本匯率跨境物流跨境物流平臺銷售平臺銷售平臺結算平臺結算平臺賬期平臺賬期提現結匯提現結匯結匯成人民幣結匯成人民
50、幣實際結匯匯率實際結匯匯率跨境電商跨境電商 B2C 平臺平臺 B2B 平臺平臺 境外消費者境外消費者 跨境物流跨境物流 境外物流境外物流 收單機構收單機構 跨境支付跨境支付 物流 資金流 跨境物流 10-20 天 平臺賬期 10-20 天 配送 2-20 天 結算 2-14 天 國內供應商國內供應商 境內物流 跨境支付 預期利潤=平臺匯款成本匯率-人民幣成本 實際利潤=平臺匯款實際結匯匯率-人民幣成本 30-60 天 匯率可能不利變化 30 圖 28:人民幣兌主要貨幣月波動分布4 數據來源:Wind 其次,跨境電商以中小企業為主,從采購到資金匯款的鏈條長,涉及的環節也多,一旦遇到匯率大幅度波動
51、,其抗風險能力弱;另一方面,如果跨境電商在定價時預留充足的匯率成本,則可能影響前端產品的競爭力,反之,如果基于靜態匯率的折算報價比較激進,由于跨境電商本身的凈利潤率普遍較低,激進的報價又可能影響凈利潤。簡而言之,跨境電商的匯率風險和綜合資金管理已經成為維持穩健經營的重要因素。(六)(六)跨境電商的匯率風險管理之路跨境電商的匯率風險管理之路 首先,中小跨境電商可以樹立較為明確的套期保值比率目標,并且采用盡可能簡單的策略。一方面,中小電商企業可以梳理業務回款、平臺費、物流費和廣告費等支出,盡量利用應收和應付的自然對沖,減少需要對沖的匯率風險敞口;另一方面,在風險敞口的測算方面,根據歷史上同類賬單周
52、期的訂單記錄,以及當期的市場環境等預測粗略的風險敞口,并利用遠期、掛單和即期等產品,實現 4 時間維度是 2021 年至 2023 年 9 月末。5.2%6.3%8.0%7.8%6.0%6.6%2.2%2.8%1.2%3.4%2.6%3.6%0.7%1.0%1.0%1.5%1.0%1.5%0.0%1.0%2.0%3.0%4.0%5.0%6.0%7.0%8.0%9.0%人民幣兌美元人民幣兌歐元人民幣兌英鎊人民幣兌日元人民幣兌韓元人民幣兌澳元最高中間平均最低 31 既定的套期保值比率目標,同時根據線上訂單的變化不斷調整敞口預測和套期保值交易。例如:預測口徑敞口:預測口徑敞口:平臺銷售預測金額-外幣
53、平臺費用-廣告費-其他外幣支出 實際發生口徑敞口:實際發生口徑敞口:已發生未套保訂單金額-外幣平臺費用-廣告費-其他外幣支出 鎖匯比率指定:鎖匯比率指定:回款比率 60%,設定設定遠期鎖匯比率:遠期鎖匯比率:例如 N%,40%預測口徑敞口40%實際發生口徑敞口40%設定實時換匯比率:設定實時換匯比率:100%-N%,60%預測口徑敞口60%實際發生口徑敞口60%其次,規模較大的跨境電商,則應該建立覆蓋匯率風險管理的事前防范、事中監控和事后處理的框架。這個體系包括管理制度、專業崗位和流程控制,其中,匯率風險管理制度昭示公司自上而下來開展匯率風險管理,所以制度將會明確匯率風險管理的目標,規定風險管
54、理業務的權限審批制度、授權程序、授權額度和應急預案;明確各個團隊的職責,以及對執行結果的考核標準,制度的核心目的是給執行的團隊建立“敢做”、“應該如何做”和“如何評判做得好不好”的保障。同時,有條件的跨境電商還應該建立明確的執行專業團隊,負責梳理公司跨境業務和資金流的梳理,以建立合理的匯率風險敞口計量模型,開展壓力測試,根據制度執行套期保值目標,分析和報告套期保值的有效性結果。 32 四、四、跨境電商匯率風險中性路徑跨境電商匯率風險中性路徑 在風云變幻的外匯市場面前,跨境電商天然面臨著匯率風險,避無可避,逃無可逃,只能選擇積極面對。在諸多的應對策略中,最科學、最穩健的策略是,秉承風險中性意識,
55、建立匯率風險中性的制度和流程體系,以規避當前存在的套保主動性不強、受匯率走勢影響大、專業性不足等問題。下文將從企業實務出發,具體地闡述如何建立匯率風險中性的制度和流程體系,以及在體系框架下,如何制定精細化的管理策略。(一)(一)建立匯率風險中性的制度和流程體系建立匯率風險中性的制度和流程體系 企業匯率風險管理,首先就需要基于企業自身實際情況,建立風險中性、簡單適用、流程規范、落地高效的管理機制。一個有效的的管理制度有利于“敞口分析管理決策交易審批事后評價內外部監督”五大環節的實施順暢,具體可分為規范制度、團隊建設、部門協作、考核評價規范制度、團隊建設、部門協作、考核評價四個部分。1規范制度:確
56、定目標、制度和流程規范制度:確定目標、制度和流程(1)基本原則:靜態基本原則:靜態/動態保值,年度內不輕易變更動態保值,年度內不輕易變更 基于一個公認的基本原則來決策,是匯率風險管理的首要前提。否則各個部門、團隊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目標,風險管理這件事情就無法持續地、統一地貫徹下來。為了將基本原則固化下來,且落到制度層面,外匯保值操作小組需要在公司層面制定一份年度外匯套期保值策略,又外匯交易領導小組領導共同簽署,明文約定,根據公司業務特征,公司確定何種策略作為外匯保值中長期策略。如因敞口特征變化、管理策略變更等原因,公司內部需要調整管理原則,需經由內部一致同意,重新制定年度外匯套期保值策略,
57、一經制定,不可 33 輕易變更。(2)決策制度:分層決策,層級內扁平化管理決策制度:分層決策,層級內扁平化管理 為了決策高效,同時規避教練員又是運動員的情況,建議團隊劃分為領導小組、交易小組 2 層。決策層聽取并制定長短期策略,并通過 OA 等形式留檔,操作層根據定稿的策略執行計劃,無需一一匯報,進而提升決策效率。(3)策略落地策略落地:交易先行,策略范圍內的交易無需匯報交易先行,策略范圍內的交易無需匯報 為高效地捕捉市場機會,減少頻繁匯報對外匯保值操作小組的時間占用,建議交易先行,在月度策略范圍內的交易執行無需匯報。在精細化的管理模式下,每日都可能發起交易,且市場瞬息萬變,匯報前后可實際成交
58、的匯率都可能發生巨大變化,這對申請人、審批人都有決策挑戰,因此,筆筆審批不具備可行性、合理性,也未必可實現公司效益的最大化。(4)審批流程:增加月度策略審批,簡化單筆交易審批審批流程:增加月度策略審批,簡化單筆交易審批 為兼顧合規性和高效性,建議增加月度策略的正式審批、用印和留檔,且保障單筆交易審批流程,交易先行,流程及時后補及審批完成。部分企業仍停留在單筆審批,或微信群溝通的形式完成匯報,雖然從操作上更為簡便,但從效率上、規范上都有待提升,且通過群聊溝通的形式在事后回溯會存在較大困難。2團隊建設:人力、物力等基礎設施團隊建設:人力、物力等基礎設施(1)人力儲備:領導層人力儲備:領導層+執行層
59、執行層 人力支持是外匯管理得以支撐的根本。而在企業實務中,中小型的企業通常不會為外匯配備較全面的人力,而僅僅由財務/資金經理兼任。在成熟的企業結構中,建議構建“領導層+執行層”的雙層結構,各個層級相應的權責需要明確劃分,且落在制度層面,可供參考的詳情如下: 34 1)外匯交易領導小組的權責外匯交易領導小組的權責 第一,第一,制定目標套保比率。制定目標套保比率。外匯交易領導小組組員根據自身風險偏好,在互不干擾的情況下,獨立決策選擇自身的基準指標,經匯總后交由外匯交易領導小組組長,由組長制定最終的套保比率指標。領導小組可制定基準目標套保比率,也可制定“目標+浮動”區間,具體根據公司的風險偏好、外匯
60、團隊的授權程度。第二,第二,審批年度套保額度。審批年度套保額度。外匯交易領導小組根據年度業務范圍、敞口預計情況,以及上一年度的衍生品額度,制定本年度的套保額度。若是上市公司,還需要涉及信息披露,需由操作小組提交董辦。關于套保額度的公告需由董辦、業務部門雙方共同關注,由董辦提醒,業務部門提交年度需求,需避免衍生品額度中斷的情況。第三,第三,敲定月度套保策略。敲定月度套保策略。外匯交易領導小組根據提報的月度策略,結合對未來業務發展的預計、匯率走勢的觀點、套保比率的傾向,審閱、修正、敲定月度套保策略。月度策略一旦制定,需通過正式文件發出,且當月外匯保值操作小組需在月度策略的框架內嚴格執行。2)外匯保
61、值操作小組外匯保值操作小組的權責的權責 第一,第一,敞口的統計與預判。敞口的統計與預判。明確被套期業務的范圍,及時按管理頻率收集、統計存量情況,并按管理策略預估未來敞口情況。在精細化的管理模式下,需外匯保值操作小組自行監控敞口變化情況,至少保持每周更新的頻率,原則上更新頻率不宜過低,否則起不到精細化管理的效果。第二,第二,制定日常制定日常/專項管理策略。專項管理策略。針對日常經營的外匯風險,按月由外匯保值操作小組根據敞口情況、市場分析及預判獨立制定,其內容涵蓋月度市場分析、套保策略、交易策略等,以文檔形式提報給領導小組。針對日常敞口以外的外匯 35 風險,由外匯交易專員制定專項保值方案,經外匯
62、交易組長審批通過后操作;因銀行授信不足、外管政策限制等客觀因素無法操作套期保值的背景業務,由外匯交易員制定間接對沖方案,經外匯交易組長審批同意后操作,上述類型的業務以管理風險為最終目的,建議不納入外匯交易考核范圍。第三,第三,日常外匯交易實操。日常外匯交易實操。根據公司確定的和不確定的敞口,在套保比率區間內擇機操作外匯保值,在控制公司匯率風險的前提下,優化保值成本。外匯保值操作小組需遵循的細則:在交易過程中,外匯保值操作小組需遵循五大原則,包括總敞口指導交易原則、交易主體相匹配原則、到期日按實分布原則、逐筆合同匹配原則、保值業務轉換原則。第四,第四,風險對沖情況自查。風險對沖情況自查。風險對沖
63、情況主要側重于套期有效性,包括套保比率的穩定性、合規性,以及損益對沖情況,通常以內部自查為主,外部監控為輔。內部自查需由外匯保值操作小組貫徹到工作習慣中,包括通過系統/臺賬的形式,掌握分主體、分期限的、實時的敞口情況、套保比率情況、套保損益情況。外部監管需主要關注于是否存在交易違規,包括內控制度、上市公司披露制度等,對上市公司尤為重要。第五,第五,外匯交易檔案管理。外匯交易檔案管理。在精細化管理的同時,做好交易明細記錄,交易申請書、證實書、估值書留檔,形成固定流程,為后續應對監管做好檔案管理工作。(2)資源儲備:授信資源儲備:授信/保證金保證金 資源儲備和資金支持是對沖交易得以開展的基本條件。
64、對于企業發起的外匯交易來說,銀行/機構通常是需要占用授信額度或者收取保證金,以保證衍生品在市場波動的情況下,確保交易的安全和信譽。部分企業因為經營效益較好,信 36 譽較佳,且有穩定的結售匯實需,可以獲得銀行/機構給予的外匯交易授信,即可在不繳納保證金的情況下發起外匯交易。對企業來說,從優化管理成本的角度,一定是優先爭取授信,其次支付保證金。如遇到不同機構的換匯價格有差異,需要結合資金成本、換匯成本兩部分綜合考慮,來選擇最終想要成交的對手方。(3)產品儲備:“一個原則、三個不做”產品儲備:“一個原則、三個不做”企業匯率避險通常需要遵循“一個原則、三個不做”,主要解釋了要不要做衍生品對沖、如何選
65、擇合適的產品的問題?!耙粋€原則”即自然對沖為主、衍生品交易為輔。通常外貿企業以外幣收匯為主,部分企業會優先以同幣種的外匯支付給國內供應商,或會通過外幣融資來對沖凈結匯風險,即設定融資幣種和收入幣種相匹配,進而實現提前收匯,未來可歸還到期的外幣融資?!叭齻€不做”原則,即看不懂的不做、帶觀點的不做、多重目標的不做。第一,產品角度,以簡單適用為原則,選擇匯率風險管理工具應與自身業務能力相匹配?;乇芘c自身業務能力不匹配、過于復雜的外匯衍生品,防止因套期保值工具運用不當放大風險。實務中,某些企業會產生畏難情緒,首次接觸便覺得衍生品過于復雜、看不懂,但不得不提醒的是,越早掌握外匯產品的邏輯,便越早掌握了未
66、來應對匯率風險的工具,懂得大企業、同業都是在通過什么途徑管理,以及其中的哪些可以借鑒到本企業中。第二,期限角度,建議結合合同訂單情況,初期無需采取過于復雜的交易策略,敞口管理方式上通??梢韵鄬Υ植?,優先以建立機制、熟悉產品、了解其對報表的影響為主;在成熟期,可在敞口精細化管理的基礎上,以不同的產品對不 37 同的敞口類型做保值,如固定敞口以遠期為主,浮動敞口以期權為主。第三,交易處置,建議在初期就充分了解外匯交易對現金流的影響,切忌在交易到期才意識到主體錯配、資金不足、期限錯配等問題。通常來說,優先交割,其次選擇展期,最次平倉。交割更符合套期保值原理,且對報表影響低,無需使用套期會計就可以達到
67、風險對沖的目的;而平倉看似對現金流管理的影響小,但會放大企業對交易損益的感受度,甚至可能導致企業從保值走向投機。為了規避如上可能出現的情況,可以在資金平衡排布時提前考慮外匯交易的交割情況,如確實無需交割,也建議通過“掉期+平倉”來進行。(4)系統儲備:“手工系統”、“低頻高頻”系統儲備:“手工系統”、“低頻高頻”系統儲備是匯率風險管理的一大利器。當前,大部分跨境企業依舊在使用Excel 表格來管理匯率風險,在公司小、業務單一、貿易量少的情況下尚可運轉,但隨著公司逐漸壯大,便可發現手工模式面臨敞口更新慢、信息收集難、呈現不直觀等問題,在市場變動劇烈的時候可能來不及應對,甚至發現的時點非常滯后。M
68、anaX 是企業財資管理的科技大腦,旨在通過系統解決企業在匯率風險管理、資金管理兩大模塊的痛點問題。在匯率風險部分,海量財經資訊給企業送上密切相關的國家、貨幣相關的消息,且通過打通財務和業務維度,可實現即時的、全面的風險敞口管控;此外,一鍵直連 PingPong 換匯平臺,還可享受全場景、各幣種、各品類的換匯服務,無論市場和業務如何變化,都可隨時隨地、實時生成最新的匯率風險對沖效果的評估報告??偟膩碚f,通過系統來管理匯率風險可以降低風險、控制成本、提高競爭力,并幫助企業做出更明智的決策,企業經營者和外部投資者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3部門協作:重視風險,密切協作,提高配合度部門協作:重視風險,密切
69、協作,提高配合度 38 匯率風險潛藏在公司日常經營的各個環節,無時無刻不在發生,包括資金部的一筆即期換匯,業務部簽訂一筆訂單,以及會計部做一筆分錄。這就導致了,匯率風險管理不可能僅僅依靠外匯率風險管理不可能僅僅依靠外匯團隊,而是需要公司內相關團隊都對自己工作匯團隊,而是需要公司內相關團隊都對自己工作可能導致的匯率風險有充分的敏感性,對風險管理給予更高的關注度和主動性??赡軐е碌膮R率風險有充分的敏感性,對風險管理給予更高的關注度和主動性。通常,公司內資金部、業務部、會計部與匯率風險管理的關系最為密切,需要在事前達成一致、事中密切協作、事后科學評判。團隊協作做得好,可以讓部門間的隱形門消失無蹤,而
70、通常,因為匯率風險管理天然的跨部門問題,部門的掣肘、分歧會極大地影響最終的套保策略的落地和效果的保障。(1)資金部:優先統一管理,其次保持密切協作資金部:優先統一管理,其次保持密切協作 在很多企業中,資金部會統管資金和即期交易,遠期交易可能由資金部統管,也可能由財務部、業務部提出,這就導致了其中存在管理目的沖突、管理界限不明的問題。通常來說,通常來說,凡外匯交易凡外匯交易通常通常需要納入需要納入外匯外匯團隊內統一管理,團隊內統一管理,包括即遠期、外幣存款等。如根據公司實際情況,外匯交易分別由 2 個團隊管理,則需要保持密切溝通、協作,遇到沖突時有決策者統一目標,明確指令。(2)業務部:更新已有
71、敞口,及時捕捉新風險業務部:更新已有敞口,及時捕捉新風險 業務部需及時提供已有業務的敞口數據,包括已簽訂的采購銷售合同、未來一定期限內預計發生的購銷業務(如有),以供外匯團隊提前部署未來一定期限的交易。與業務部相關的制度中,需要約定允許的敞口預測浮動范圍,即在浮動范圍內的預測偏差是可容忍的,浮動范圍外的偏差而導致的匯兌損益需要各個業務線自行承擔。針對潛在敞口,業務部和外匯團隊共同負責在業務前線捕捉新增的匯率風險,將匯率風險管理前置到商務環節,包括參與商定業務模式、定價模式等。 39 (3)會計部:及時處理,且嚴格遵循會計準則會計部:及時處理,且嚴格遵循會計準則 會計部需遵循金融工具準則,及時核
72、算衍生品損益,包括平倉盈虧、浮動盈虧、保證金占用(如有)等。隨著未來交易對手方逐漸增加,內部管理逐漸精細化,交易品種、頻次、擇機程度大概率會增加,交易的核算方式也可能有差異,這將對未來會計部的衍生品核算提出更高的要求。4考核評價:從執行情況、損益情況兩個角度出發考核評價:從執行情況、損益情況兩個角度出發 外匯衍生品業務屬于高風險業務,關于外匯交易的執行情況、損益情況的合理考核則尤為重要??己俗龅煤?,可便于監控風險對沖情況,降低公司客觀、外匯團隊主觀操作可能的風險。建議考核制度可從執行情況、損益情況兩個角度出發,綜合評價外匯團隊的管理情況。套期保值的評價方法眾多,建議從“執行情況”、“損益情況”
73、2 個角度出發,分為四個維度對外匯團隊進行綜合評價。實操中,需要根據臺賬/系統支持情況,以不增加過多工作量為原則,盡可能兼顧 2 個角度,適度選擇合適自身的評價方法,無需強求在考核角度面面俱到。此外,考核制度通常滯后于管理制度,需待管理和交易機制逐漸完善之后,再完善考核制度為時不晚。表表 4:套保效果的評價方法套保效果的評價方法 序號序號 項目項目 公司維度公司維度/團隊維度團隊維度 1 套保執行情況 各項得分 2 套保有效性 3 套期保值成本 4 套期保值效果 綜合計分 算術平均/加權平均 (1)套保執行情況套保執行情況 第一,第一,套保比率超限。套保比率超限。外匯保值操作小組負責外匯衍生品
74、交易,考核期間內,對確定性、不確定性業務的實際套保比率不得超出目標區間。套保比率超限即指 40 的是,在考核期的某時間段內違背套保比率原則的情況,通常包括以下無意超限和有意超限,具體可通過統計超出的次數、幅度及持續天數。第二,第二,交易規模及額度超限交易規模及額度超限。根據衍生品額度,制定外匯團隊的交易規模/保證金/額度上限,并據此實時監控,頻率可根據公司實需設定。從實操角度,建議初期按月監控,在月度報告中說明,如是上市公司,還需要在定期報告月份及時告知信息披露團隊。(2)套保有效性套保有效性 無論是否選用套期會計,都可以基于套期保值的定義,通過套期保值需要遵循的原則來判斷套保有效性情況。若選
75、用套期會計,則可得出定量的結果;若不選用套期會計,則可從定性角度,評價實際的套保交易與公司業務背景的匹配程度,即外匯保值操作小組需遵循五大原則,包括總敞口指導交易原則、交易主體相匹配原則、到期日按實分布原則、逐筆合同匹配原則、保值業務轉換原則。(3)套期保值成本套期保值成本 套期保值交易的成本,包括保證金、手續費、利息費用等方面。成本越低,則可說明外匯團隊采取的套期保值措施越有效,對公司的效益貢獻越大。建議的測算方式為,通過 ManaX 系統支持,自動計算每筆交易的遠期匯率和實際成交匯率的差異,體現出銀行的劣化點差,以激勵外匯團隊、資金部努力尋找新的對手方,或接入新銀行時加大談判力度,在每筆交
76、易實操中盡可能對比各個銀行的報價,成交時優化價格等等。(4)套期保值效果套期保值效果 套期保值效果可以區分 2 個視角,即業務維度、財務維度,其原因在于,由 41 于匯兌損益的核算規則限制,業務視角和財務視角的匯兌損益有天然差異,考核制度需要界定 2 個視角擇其一,或者 2 者兼顧三種方案。需要注意的是,考核與否存在其利弊,首先需要確定的是,是否需要通過考核損益來評價外匯團隊。好處在于,可通過考核激勵團隊熟悉市場、優化成本、擇優成交,盡可能地為公司效益做貢獻。弊端在于,考核可能激發外匯團隊的道德風險,如為了博取更好的價格私自投機,持有過大倉位等。在評價角度,可從采用絕對值、收益率 2 個視角,
77、根據實需采用。建議在管理初期的企業,優先采用【計算公式【計算公式 1】,待管理模式成熟后選用【計算公式【計算公式 2】。針對上市公司,損益觸及【計算公式【計算公式 3】的情況下需及時在公司內預警?!居嬎愎健居嬎愎?1】考核總損益=目標套保比率*確定性業務總損益+保值業務總損益【計算公式【計算公式 2】外匯交易收益率=R/P 其中,R 為某段時間的考核總損益,P 保值交易實際占用授信/保證金金額?!居嬎愎健居嬎愎?3】合計損益/上一經審計歸母凈利潤-10%,且合計損失大于 1000 萬人民幣,需預警。5 5 參考資料: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規范運作指引第六章 第一節 上市公司已交易衍生品
78、的公允價值減值與用于風險對沖的資產(如有)價值變動加總,導致合計虧損或者浮動虧損金額每達到公司最近一年經審計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的 10%且絕對金額超過 1000 萬人民幣的,公司應當及時披露。 42 (二)(二)制定精細化的管理策略制定精細化的管理策略 在建立起匯率風險管理的制度和流程之后,就需要根據企業實需,選擇適合自身的精細化管理策略。本節列舉了六類不同的管理策略,涵蓋了業務、財務、現金流等各個視角,包含了存量敞口、未來敞口等維度,企業可以采用某一種、某幾種方式組合的方式管理,以構成最適合企業自身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表表 5:精細化管理的“六大策略”精細化管理的“六大策略”避險
79、視角避險視角 避險方式避險方式 業務特征業務特征 適用企業適用企業 基于業務購銷訂單 完全避險 確定性高、期限明確 跨境電商客戶、一般貿易企業 基于目標套保比率 動態避險 確定性+預測業務 制度上充分放權、擁有專業的外匯團隊 基于現金管理 綜合策略 重點關注存量資金管理 重視資金管理、資金富余的企業 基于預期現金流 預算避險 合同周期較長 大型企業,資金部統管外匯 基于報表管理 財務維度避險 關注會計風險 編制財務報表的企業,財務部統管外匯 基于最大 VaR 關鍵指標避險 其他模式的輔助指標 適用面廣,資產類型多 1基于業務購銷訂單的完全避險:逐筆管理基于業務購銷訂單的完全避險:逐筆管理 從企
80、業實際購銷環節分析,基于業務視角可以發現企業的“簽訂訂單實際收付”往往存在時間差,進而產生避險需求。該類業務通常為高可能性以及確定性的業務,由于實際發生的概率高,且日期相對明確,因此可設置相對較高的套保比率。由于成本匯率、訂單利潤都較為明確,企業通常也愿意按照賬期管理風險敞口。該模式適用于 2 類企業:一是跨境電商客戶,通常有固定的賬期;二是一般貿易企業,可能是處于發展初期的小公司,或者是某大公司在有明確的合同的場景下、針對特定敞口進行專項套保。該模式的優點在于,套保關系非常明確,不太可能出現超額套保的情況;但缺點在于,較高的套保比率雖然可以大比例地規避匯率風險,但同時需要較高的保值成本,且放
81、棄了擇機交易可能獲得的更高的套保效果。 43 2基于目標套保比率的動態避險:滾動管理基于目標套保比率的動態避險:滾動管理 在企業業務類型豐富、訂單/合同量較大的情況下,隨著公司逐漸壯大,以及外匯團隊能力的提升,基于訂單的完全避險可能已無法滿足公司實需,可考慮轉變為基于目標套保比率的動態避險。該管理模式對于業務類型的限制更少,除了確定性較高的業務外,也可以基于公司的穩健經營的預期,鎖定更長的套保期限,降低固定套保頻率,而將工作重心轉向根據市場分析結論動態調整套保比率,追求套保整體的損益最大化。該模式適用的企業,一是企業制度上充分放權給外匯團隊,有較好的風控機制來規避道德風險;二是團隊專業度較高,
82、有人力來進行通盤的管理,且有能力分析、研判瞬息萬變的外匯市場。其原因在于,團隊要想結合市場分析靈活操作,必須要有快速的反應機制,不受事前授權、審批資金等等環節的限制,而避免錯過寶貴的市場機會。該模式的優點在于,充分發揮團隊能力,抓住市場機會,盡可能優化套保成本;但缺點在于,若市場行情不符合預期,或衍生額外的道德風險,可能會增加公司套保成本。3基于現金管理的綜合策略:存量資金管理基于現金管理的綜合策略:存量資金管理 針對某些資金充裕的跨境電商企業,以及重視資金管理的企業,也會選擇針對賬戶中存量的貨幣資金進行統籌管理。該管理模式的主要標的就是企業內各個主體、各個賬戶中存量的資金,各個幣種需要結合其
83、對應的匯率走勢,以及收付款計劃的判斷,選擇合適的時機進行即期結售匯、遠期、掉期等操作,目的是為了提高綜合的持有收益。該模式適用的企業主要是重視資金管理的企業,以及資金富余的企業,該類 44 企業主要面臨的匯率風險就體現在賬戶中的貨幣資金,而在其他的業務類型上面臨的匯率風險幾乎為零,或者存在小額敞口,但對整體效益沒有太大的影響。該模式的優點在于,一是管理標的非常明確,時機的好壞對企業的感知最為直接;二是損益的測算相對簡單,且可以直觀地體現在賬面中。該模式的缺點在于,一是對匯率風險的應對能力很低,更多地是隨行就市,把握短線機會,一旦出現趨勢性行情,可能出現持幣觀望、但再也等不到機會的情況;二是對匯
84、率風險的管理風險局限,忽略了未來業務導致的未來現金流的影響。4基于預期現金流的預算避險:未來資金管理基于預期現金流的預算避險:未來資金管理 針對模式 3 存在的缺陷,部分企業會選擇疊加管理未來資金流,即預算套保模型。該模式通常適用于大型企業,或合同周期較長、資金規模較大的企業,該類企業從業務視角出發,提前部署對于未來現金流的潛在風險,通常由資金部統管外匯。針對未來現金流部分,由于其確定性相對較低,屬于可能性敞口,因此其套保比率目標需要低于確定性敞口。如何界定預期現金流,最快速、最全面的方法是利用公司編制預算的契機,同步編制外匯敞口預算表。例如,中大型跨境企業或上市公司,會定期編制半年度/年度財
85、務預算,在獲取本幣維度的預算數據同時,可以同步獲取外幣的情況,根據最新情況調整預算。該模式的優點在于,一是可以提前部署管理未來匯率波動風險;二是對匯率風險管理的維度更為全面,考慮了未來敞口的影響。但是,該模式的缺點在于,從現金流的角度出發,通常無法兼顧對財務報表的影響,而大型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需要面臨投資者對報表的關注,又需要盡可能降低匯兌損益對報表的影響。 45 5基于報表管理的財務維度避險:資產負債管理基于報表管理的財務維度避險:資產負債管理 針對模式 4 存在的缺點,基于報表管理的財務維度避險模式可以有效地規避這類問題。本模式主要針對會計風險,就表內的外幣貨幣性項目,以及未來的表外因素
86、入表后將對報表產生影響的項目進行管理。該模式的適用面最廣,規范編制財務報表的大中小企業都可采用,通常由財務部主導,主要目的是為了規避匯率風險對報表的影響,其中最為關注的是利潤表中的匯兌損益科目。因此,不少企業會按月滾動對沖,月初開倉,月末平倉,以最直接、最粗暴的方式對沖賬面匯兌損益。該模式的優點在于,一是敞口取數較為簡單,不需要從業務維度出發,節約人力;二是減少了跨部門協同的問題,財務部基本可以獨立管理。該模式的缺點在于,一是敞口取數雖然簡單但粗糙,忽略了預期現金流發生的時點,對沖期限選擇上受限;二是容易忽略隱性的匯兌損益,如未來的表外因素入表后對報表的影響。6基于最大基于最大 VaR 的關鍵
87、指標避險:指標管理的關鍵指標避險:指標管理 VaR 模型對企業來說看似陌生,但其管理方式其實和企業常用的情景分析十分類似。VaR(Value at Risk)即在險價值,是指給定持有期間和置信水平(通常是 95%或 99%),在市場波動穩定的情況下,企業持有的敞口可能發生的最大潛在損失。即在正常市場的情況下,對某一投資組合或金融工具可能發生的損失加以度量,表示潛在盈虧的大小。從企業實務出發,單一使用該模式的可行性不高,而最優選擇是將其作為其他模式的輔助指標。如,在對沖效果相類似的外匯產品中,優先選擇對公司的潛在損失最小的對沖策略。 46 基于最大 VaR 的關鍵指標避險模式,其最大優點是提供了一個統一的方法來測量風險,把風險管理中的潛在損失直觀地表達出來;第二,若企業內還存在其他類型的資產的風險,如股票、期貨,也可通過 VaR 來評估,使得不同類型資產的風險之間具有可比性,逐漸成為聯系整個企業或機構的各個層次的風險分析、度量方法。其缺點在于,企業無法通過簡單的計算自行獲得,而需要依賴系統支持,但這一點無須擔心,ManaX 風險管理系統中即將可提供 VaR 的指標管理維度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