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設備行業專題:通用設備行業研究框架-231215(44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通用設備行業專題:通用設備行業研究框架-231215(44頁).pdf(44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20232023年年1212月月1515日日行業專題行業專題通用設備行業研究框架通用設備行業研究框架證券分析師:吳雙證券分析師:王鼎0755-819813620755-S0980519120001S0980520110003證券研究報告證券研究報告|行業研究行業研究 行業專題行業專題 投資評級:超配投資評級:超配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核心觀點核心觀點 通用通用設備設備:廣泛應用于廣泛應用于多個下游行業,兼具周期性和成長性多個下游行業,兼具周期性和成長性 通用設備包括機床及刀具、工控及工業機器人、注塑機、激光設備、叉車、減速機等,
2、具備一定的標準品屬性,下游通??蓮V泛應用到汽車/電子/家電/包裝/日用品等大部分制造領域。通用設備做為中游工業投資品,是由下游需求驅動的周期成長賽道,其中成長性是由當下中國所處產業升級階段所決定的,周期性是由下游資本開支波動傳導至上游形成周期性去庫存補庫存(庫存周期)所引起的。周期屬性:周期屬性:3-43-4年一輪周期,年一輪周期,領先子行業已呈現底部復蘇態勢,明后年有望迎來上行周期領先子行業已呈現底部復蘇態勢,明后年有望迎來上行周期 通用設備完整庫存周期一般3-4年,2002年以來已經歷6輪周期驗證,當前自2021年下半年已下行近兩年半,下行時間顯著拉長,主要原因在于:1)上一輪景氣周期受益
3、中國供應鏈較好保障滿足全球需求及中國新能源產業爆發,庫存水平處于較高位置;2)新一輪周期在當前需求相對放緩過程中拉長了去庫存的過程。當前看,2023Q3以來叉車/注塑機/機床等行業數據已呈現企穩弱復蘇態勢,我們認為即使在需求疲軟的背景下當前整體庫存已處于底部企穩階段,向下空間有限,明后年將迎來上行周期,純周期角度看復蘇力度可能弱于上一輪,其中下游跟新能源關聯不大的細分子行業有望呈現更好的復蘇彈性。成長屬性:產業升級及進出口替代奠定成長基本盤,品類及領域拓展凸顯個股阿爾法成長屬性:產業升級及進出口替代奠定成長基本盤,品類及領域拓展凸顯個股阿爾法 在“產業升級和自主可控”時代背景下,通用設備將充分
4、受益下游各行業的快速成長,不過多行業對沖使得行業爆發性相對弱于專用設備,但穩定性和持續性相對更好。具體來看通用設備可主要分為核心零部件和整機兩個環節:整機:整機:包括注塑機、數控機床、叉車、工業機器人等,下游較為分散,具備一定的議價權,產品、技術及渠道等構成行業競爭要素,充分受益于產業升級、進口替代和出口替代等機會,龍頭公司持續提升份額。核心零部件:核心零部件:包括工控及FA自動化、減速機、激光、刀具等,整機的上游,單行業空間進一步收斂,但通用屬性更強,更偏底層的技術決定了相對更高的壁壘,呈現出較好的競爭格局,優秀企業受益行業發展的同時,可通過產品升級和品類拓展等方式進一步加速成長。投資建議投
5、資建議:積極布局受益順周期、具備阿爾法的優質龍頭公司:積極布局受益順周期、具備阿爾法的優質龍頭公司 建議積極關注受益順周期復蘇,且同時疊加自主可控/出口替代邏輯具備阿爾法的優質龍頭公司。零部件環節推薦匯川技術、綠的諧波、柏楚電子、國茂股份、華銳精密、怡合達,關注英威騰/雷賽智能/禾川科技/信捷電氣/銳科激光;整機環節推薦伊之密和杭叉集團,關注安徽合力、海天精工、科德數控、紐威數控、拓斯達。風險提示風險提示:宏觀經濟下行;原材料漲價;匯率大幅波動。2xXfXaZcZeYfYoMpPoPqOoO8OaOaQmOpPsQtQkPnMnPfQpOyQ9PqRmNxNpNuNMYrQqQ請務必閱讀正文之
6、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關注產業鏈中重點投資標的關注產業鏈中重點投資標的3表1:國內通用設備產業鏈行業重點企業(截止至20231214)所屬子行業所屬子行業股票代碼股票代碼公司名稱公司名稱總市值總市值歸母凈利潤(億元)歸母凈利潤(億元)PEPE投資評級投資評級億元億元2022A2022A2023E2023E2024E2024E2025E2025E2022A2022A2023E2023E2024E2024E2025E2025E工控系統300124.SZ匯川技術1,61743.20 50.47 62.35 78.32 37 32 26 21 買入自動化零部件301029.SZ怡合達1445.0
7、6 6.05 7.88 9.68 29 24 18 15 增持諧波減速器688017.SH綠的諧波2531.55 1.41 1.76 2.24 163 179 144 113 買入激光器及控制系統688188.SH柏楚電子3614.80 7.14 9.50 12.37 75 51 38 29 買入刀具688059.SH華銳精密511.66 1.70 2.57 3.48 31 30 20 15 增持注塑機300415.SZ伊之密804.05 4.64 6.42 8.68 20 17 13 9 買入減速機603915.SH國茂股份1114.14 3.88 5.29 6.34 27 29 21 18
8、 買入叉車603298.SH杭叉集團2059.88 14.75 18.18 21.76 21 14 11 9 買入資料來源:Wind,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及預測(注:總市值以2023/12/14日收盤價計算)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表2:通用設備產業鏈細分領域及標的細分領域細分領域標的標的工控工控匯川技術、英威騰、雷賽智能、禾川科技、信捷電氣、正弦電氣、偉創電氣、麥格米特、新時達、藍海華騰工業機器人工業機器人埃斯頓、機器人、埃夫特、綠的諧波、拓斯達自動化及零部件自動化及零部件怡合達、奧普特、凌云光、天準科技、矩子科技激光設備激光設備大族激光、柏楚電子、銳科激光、杰普特、德
9、龍激光、英諾激光、維宏股份、金橙子機床及刀具機床及刀具海天精工、創世紀、秦川機床、科德數控、華中數控、華東數控、紐威數控、國盛智科、匯洲智能、日發精機、宇環數控、青海華鼎、昊志機電、華銳精密、歐科億、中鎢高新、廈門鎢業、恒鋒工具、沃爾德、新銳股份、鼎泰高科叉車叉車杭叉集團、安徽合力、諾力股份、金道科技注塑機注塑機海天國際、伊之密、泰瑞機器、力勁科技、震雄集團、克勞斯減速機減速機國茂股份、中大力德、豐立智能、雙環傳動資料來源:Wind,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通用設備產業鏈標的梳理通用設備產業鏈標的梳理4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51.0 1.0 一張圖看懂通用設備研究框架一張圖
10、看懂通用設備研究框架 所處階段:整體仍處于成長階段所處階段:整體仍處于成長階段 商業模式:商業模式:中游工業投資品,是由下游需求驅動的周期成長賽道;跟蹤要點:跟蹤要點:1 1)長期跟蹤:)長期跟蹤:跟蹤下游核心產業的發展情況,判斷行業發展階段和國產化/出口推進節奏;2 2)中)中端短期跟蹤:端短期跟蹤:庫存周期位置、行業及公司訂單情況。重要催化:重要催化:1)下游主要產業爆發,拉動整體增速中樞上移(:行業增長;:進口及出口替代等,市場份額加速提升);2)周期景氣顯著上行。當前判斷:通用設備行業復蘇在即當前判斷:通用設備行業復蘇在即 1)通用設備基本面向下空間已極其有限,企穩待復蘇;2)在宏觀需
11、求趨緩背景下,通用設備有望實現溫和復蘇,超額復蘇彈性建議關注國產替代空間大、新業務拓展能力強的具備明顯阿爾法的優質龍頭公司。圖1:通用設備行業發展示意資料來源:Wind,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注:通用設備周期波動次數僅做示意,不代表實際次數。行業發展階段下游終端下游終端萌芽期萌芽期下游終端下游終端成長期成長期下游終端下游終端成熟期成熟期下游終端下游終端衰退期衰退期產能通用設備下游需求1輪周期當前時點成長機遇:成長機遇:1、產業升級:能源革命、數字浪潮、人形機器人;、產業升級:能源革命、數字浪潮、人形機器人;2、阿爾法:進口替代、新品迭代、品類拓展;、阿爾法:進口替代、新品迭代、品類拓展;3、新
12、市場:出口替代。、新市場:出口替代。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02020303目錄目錄0404商業模式:核心零部件和整機解析基本概念:行業概況及代表公司周期屬性:庫存周期底部,有望企穩復蘇成長屬性:產業升級,進出口替代加速60505投資建議:優選具備阿爾法的優質龍頭公司0606風險提示0101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圖2:通用行業簡覽資料來源:Wind,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研究整理1.1 1.1 行業簡覽:定義及各子行業介紹行業簡覽:定義及各子行業介紹通用設備行業通用設備行業:按照下游覆蓋范圍分類,機械設備行業可分為專用設備和通用設備,其中通用設備能廣泛應用
13、于下游多個行業,具備一定的標準品屬性,具體來看通用設備可主要分為核心零部件和整機兩個環節,核心零部件是整機的上游:核心零部件:核心零部件:刀具、工控系統(控制器/PLC/驅動器/變頻器等)、激光器及控制系統、FA自動化零部件、減速機、其他零部件;整機:整機:機床、工業機器人、激光設備、注塑機、叉車、起重運輸設備、其他通用設備。7上游刀具減速機其他零部件工控激光器及控制系統FA自動化零部件1、核心零部件汽車制造航空航天交通運輸消費電子石油化工光伏鋰電消費服務通信行業教育科研醫療健康船舶海工半導體建筑建材通用設備機床激光設備叉車工業機器人注塑機其他通用設備2、整機終端應用中下游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
14、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表3:子行業代表公司分類分類子行業子行業全球市場規模全球市場規模/國內市場規模國內市場規模代表公司代表公司市值市值(億元)(億元)代表公司代表公司市值市值(億元)(億元)核心零部件工控系統18000+億元/3400+億元匯川技術1,629柏楚電子358減速機4700+億元/1300+億元國茂股份112綠的諧波254刀具2700+億元/500+億元中鎢高新156自動化零部件-/1500+億元怡合達103激光器及控制系統1200+億元/700+億元銳科激光141泵4000+億元/2000+億元凌霄泵業57閥門4000+億元/2000+億元紐威股份125華銳精密53電機700
15、0+億元/2000+億元臥龍電驅154整機機床5700+億元/3000+億元海天精工130叉車2000+億元/600+億元杭叉集團203安徽合力117工業機器人1200+億元/600+億元埃斯頓225注塑機700+億元/300+億元海天國際161資料來源:上市公司報告、Report Linker、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IFR、智研咨詢、QY Research、Mordor Intelligence、中商情報網、尚普咨詢、觀研報告網、貝哲斯、華經產業研究院、中商產業研究院、美國物料搬運雜志、觀知海內咨詢,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單位:億元;市值截止日期:2023年12月12日;備注:全球規模按照2
16、022年人民幣與美元的平均匯率計算得到)1.2 1.2 行業簡覽行業簡覽:各:各子行業典型代表公司子行業典型代表公司 產業鏈視角:核心零部件和整機產業鏈視角:核心零部件和整機8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02020303目錄目錄0404商業模式:核心零部件和整機解析基本概念:行業概況及代表公司周期屬性:庫存周期底部,有望企穩復蘇成長屬性:產業升級,進出口替代加速90505投資建議:優選具備阿爾法的優質龍頭公司0606風險提示0101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圖圖3 3:設備設備制造業進入產業升級期第二階段制造業進入產業升級期第二階段,高端制造迎來成長大機遇,高
17、端制造迎來成長大機遇 資料來源:工信部,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2.1 2.1 產業升級、自主可控和出口替代,高端制造迎來成長大機遇產業升級、自主可控和出口替代,高端制造迎來成長大機遇 設備設備制造業進入產業升級期第二階段,高端制造業進入產業升級期第二階段,高端設備設備自主可控、智能制造引領未來自主可控、智能制造引領未來 高端高端設備設備自主可控自主可控:核心設備國產化是產業自主崛起的基礎,突破核心高端設備的瓶頸,才會實現下游產業真正的自主化、產業化,重點產業有:半導體設備、高端機床及刀具、工控設備、工業機器人、激光設備、科學儀器等;產業升級大勢所趨產業升級大勢所趨:在數字浪潮和能源變革的大時代
18、,工業互聯和萬物互聯讓社會效率不斷提升,新能源利用讓社會成本不斷降低,中國正在迎來全方位的產業升級,“雙碳”目標引領下的新能源和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數字化制造步入黃金發展期。從進口替代到出口替代:從進口替代到出口替代: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展現出強大的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海外市場打開更大空間。復蘇期復蘇期(1978-801978-80年年代末)代末)快速發展期快速發展期(9090年代年代-20-20世世紀末)紀末)產業升級期產業升級期I I(2121世紀初世紀初-至至今)今)產業升級期產業升級期IIII(未來(未來2020年)年)百廢待興,逐步復蘇百廢待興,逐步復蘇1 1、民營制造崛起、民營制造
19、崛起2 2、外資制造進入、外資制造進入1 1、中低端制造高度國產化、中低端制造高度國產化2 2、高端制造部分國產化、高端制造部分國產化1 1、能源革命和數字浪潮:碳中和、智能制造機器換人;、能源革命和數字浪潮:碳中和、智能制造機器換人;2 2、中國制造、中國制造中國創造:高端制造從終端到核心零部中國創造:高端制造從終端到核心零部件的全面國產化件的全面國產化3 3、進口替代、進口替代出口替代:從中國工廠到世界工廠出口替代:從中國工廠到世界工廠中國名片中國名片 軌交行業軌交行業 面板行業面板行業 光伏行業光伏行業 消費級無人機行業消費級無人機行業 核電行業核電行業 進一步重點發展的設備行業進一步重
20、點發展的設備行業 光伏設備光伏設備 風電設備風電設備 新能源汽車設備新能源汽車設備 激光設備激光設備 半導體設備半導體設備 工業機器人工業機器人 工控設備工控設備 高端機床高端機床 航空航天設備航空航天設備 科學儀器科學儀器 高端醫療高端醫療設備設備 先進軌交設備先進軌交設備 10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表4:零部件的細分子行業資料來源:上市公司報告、Report Linker、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IFR、智研咨詢、QY Research、Mordor Intelligence、中商情報網、尚普咨詢、觀研報告網、貝哲斯、華經產業研究院、中商產業研究院、美國物料搬運雜志、觀知
21、海內咨詢,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單位:億元;備注:全球規模按照2022年人民幣與美元的平均匯率計算得到)全球市場規模全球市場規模/國內市場規模(國內市場規模(20222022)過去三年的年均增長率(國內)過去三年的年均增長率(國內)競爭格局競爭格局工控系統18000+億元/3400+億元12.21%2022年我國工控系統市占率前三依次為匯川技術(21.5%)、西門子(10.5%)、松下(8.0%)。減速機4700+億元/1300+億元4.58%2022年以SEW、弗蘭德和住友為代表的外資品牌定位高端通用減速機,合計市占率約15-20%;以國茂股份、江蘇泰隆、寧波東力為代表的國產知名品牌定位中
22、端通用減速機,合計市占約20%;其他國產小品牌合計市占率超過60%。FA自動化零部件-/1500+億元11.54%自動化零部件細分行業,產品具有種類多、規格雜、非標化等特點。因此,自動化零部件行業產品需求和供應均較為分散,難以實現批量生產,行業內規模效應不顯著。刀具2700+億元/500+億元9.22%2022年我國刀具市占率前三依次為株洲鉆石(5.6%)、山特維克(5.6%)、肯納金屬(3.2%),華銳精密、歐科億的市占率均小于1%。激光器及控制系統1200+億元/700+億元13.13%2022年我國光纖激光器市占率前三依次為IPG(28.1%)、銳科激光(27.3%)、創鑫激光(18.3
23、%)。泵4000+億元/2000+億元4.23%2022年全球多級離心泵市場的前三大廠商依次是格蘭富(15%)、伊巴拉(12%)、KSB(10%)。閥門4000+億元/2000+億元6.05%市場集中度較低,市場中企業較多,競爭較為激烈,其中紐威股份、中核科技、道森股份、江蘇神通為行業中重點企業。電機7000+億元/2000+億元7.20%以西門子、ABB、安川等為代表的外資品牌形成其工業電機產品憑借成熟的技術和完善的生產線占據了絕大部分的國內中高端市場。2.2 2.2 零部件零部件:通用性更強,技術壁壘高,:通用性更強,技術壁壘高,競爭格局更好競爭格局更好空間空間:為終端需求的三階收斂,通用
24、性更強應用更廣,需通過產品升級/品類拓張/下游領域拓張打開成長空間。成長性及持續性成長性及持續性:在“產業升級和自主可控”時代背景下將有持續較高增速,整體完成產業升級后增速將逐步放緩。議價權議價權:處于上游的環節,技術壁壘更高,同時下游相對分散,對比通用設備整機有更強的議價權,容易形成更好且相對穩定的競爭格局。11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表5:整機的細分子行業資料來源:上市公司報告、Report Linker、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IFR、智研咨詢、QY Research、Mordor Intelligence、中商情報網、尚普咨詢、觀研報告網、貝哲斯、華經產業研究院、中商產
25、業研究院、美國物料搬運雜志、觀知海內咨詢,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單位:億元;備注:全球規模按照2022年人民幣與美元的平均匯率計算得到)空間空間:為終端需求的二階收斂,下游分布廣泛,故空間大于專用設備空間,在產業升級和自主可控時代屬于周期成長賽道。成長性及持續性成長性及持續性:在“產業升級和自主可控”時代周期成長,相比比專用設備覆蓋領域廣泛,受單一下游行業波動影響有限,短期爆發性不如專用設備,但穩定性和持續性相對更好。議價權:議價權:相對標準化產品,下游相對分散,對比專用設備有相對更強議價權,產品、技術和渠道等構成行業競爭要素,充分受益于產業升級、進口替代和出口替代等機會,龍頭公司持續提升份
26、額。全球市場規模全球市場規模/國內市場規模(國內市場規模(20222022)過去三年的年均增長率(國內)過去三年的年均增長率(國內)競爭格局競爭格局機床5700+億元/3000+億元5.36%2022 年我國中低端數控機床市占率前三依次為創世紀(23.8%)、秦川機床(13.5%)、海天精工(12.6%)。叉車2000+億元/600+億元11.73%2022年我國叉車市占率前三依次為安徽合力(25%)、杭叉集團(23%)、浙江中力(15%)。注塑機700+億元/300+億元6.32%2022年我國注塑機市占率前三依次為海天國際(44%)、伊之密(8%)、震雄集團(8%)。工業機器人1200+億
27、元/600+億元16.52%2022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占率前三依次為發那科(14.4%)、ABB(8.8%)、安川(8.4%)。2.3 2.3 整機:空間更大整機:空間更大,成長性及持續性較好成長性及持續性較好12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02020303目錄目錄0404商業模式:核心零部件和整機解析基本概念:行業概況及代表公司周期屬性:庫存周期底部,有望企穩復蘇成長屬性:產業升級,進出口替代加速130505投資建議:優選具備阿爾法的優質龍頭公司0606風險提示0101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圖4:庫存周期的主要特征資料來源:Wind,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
28、理3.1 3.1 概念介紹:通用設備的庫存周期概念介紹:通用設備的庫存周期基本概念:基本概念:美國經濟學家約瑟夫基欽(Joseph Kitchin)在1923年于經濟周期中的周期與傾向中提出,通過對利率、物價、生產和就業等數據的統計研究,發現一個期限長度約2-4年的庫存周期。該周期本質上反映的是企業按照需求變動而調節生產活動的滯后時間。在市場需求和企業生產的動態調整下,工業品庫存呈現周期波動:14被動補庫存被動補庫存主動去庫存主動去庫存 被動去庫存被動去庫存 主動補庫存主動補庫存收入降低收入降低庫存提升庫存提升收入降低收入降低庫存降低庫存降低收入提升收入提升庫存提升庫存提升收入提升收入提升庫存
29、降低庫存降低主動補庫存(主動補庫存(收入上升,庫存上升收入上升,庫存上升):):市場需求加速增長,產品銷量持續提升,企業采取主動措施,根據銷售趨勢定期監測庫存水平,及時地補貨,以滿足未來需求,避免庫存短缺。被動補庫存(被動補庫存(收入下降,庫存上升收入下降,庫存上升):):市場需求開始下滑,產品銷量開始下滑,但需求規模仍保持在較高水平,會繼續消耗庫存,此時企業的庫存水平降低到某個預定的安全庫存點以下,企業會被動性地進行補貨,以確保庫存不會耗盡。主動去庫存(主動去庫存(收入下降,庫存降低收入下降,庫存降低):):市場需求加速下滑,產品銷量迅速下滑,企業采取主動的銷售策略,例如促銷活動、折扣或廣告
30、宣傳,減少庫存積壓。被動去庫存(收入上升,庫存降低):被動去庫存(收入上升,庫存降低):經濟復蘇,市場需求開始增長,產品銷量提升,庫存中的商品被被動性地銷售,此時企業沒有明確的銷售計劃,而是根據實際需求來銷售庫存。00.511.522.533.50306090120150180210240270300330360390420450480510540庫存收入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5%0%5%10%15%20%25%30%35%2000/042000/102001/042001/102002/042002/102003/042003/102004/042004/102005
31、/042005/102006/042006/102007/042007/102008/042008/102009/042009/102010/042010/102011/042011/102012/042012/102013/042013/102014/042014/102015/042015/102016/042016/102017/042017/102018/042018/102019/042019/102020/042020/102021/042021/102022/042022/102023/042023/10工業企業的產成品存貨同比增速圖5:2003-2023年國內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
32、同比增速資料來源:Wind,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跟蹤指標:中觀層面上可用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的同比增速變化來反映庫存周期的波動。跟蹤指標:中觀層面上可用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的同比增速變化來反映庫存周期的波動。庫存周期時間平均庫存周期時間平均3-43-4年:年:2002年以來,我國工業企業經歷了6輪完整的庫存周期,持續時間在29-48個月之間,平均時間39個月。2020-20232020-2023周期分析:周期分析:1)景氣強度及持續時間顯著強于2013-2016、2016-2019,主要系受益中國供應鏈較好保障滿足全球需求及中國新能源產業爆發,疊加原材料價格上漲,名義存貨值增速更高。2)當前已處
33、于工業產出品存貨同比增速的底部位置。3.2 3.2 中觀數據驗證:工業企業的庫存周期中觀數據驗證:工業企業的庫存周期已處于底部位置已處于底部位置1539個月48個月34個月41個月43個月48個月以上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圖6:中國工業企業出口交貨值及同比增長情況(單位:億元)圖7:主要原材料價格變化情況(結算價單位:美元/噸)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資料來源:Wind,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3.3 3.3 中觀數據驗證:最新一輪庫存周期分析中觀數據驗證:最新一輪庫存周期分析162020-20232020-2023年庫存周期:出口業務需求較好及原材料上
34、漲推動實現更高的工業企業產存品存貨同比增速年庫存周期:出口業務需求較好及原材料上漲推動實現更高的工業企業產存品存貨同比增速1 1)出口業務影響:)出口業務影響:上一輪周期中國制造業出口同比增速維持較高水平,帶動國內企業經營實現更好表現,當前中國制造業出口處于同比負值區間,處于下行階段,呈現一定壓力;2 2)原材料價格影響:)原材料價格影響:上一輪周期中鋼、銅、鋁等主要原材料價格大漲使得國內企業經營名義增速更高,當前原材料價格回落,設備企業盈利空間有望適當修復。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2015-012
35、016-012017-012018-012019-012020-012021-012022-012023-01LME銅現貨結算價LME鋁現貨結算價鋼材綜合價格指數(右)-20%-10%0%10%20%30%4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200201201201201201201201201201201202202202202當月值同比增速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表6:制造業周期性波動資料來源:Wind,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研究整理3.4 3.4 庫存周期解讀庫存周期解讀:強、弱庫存周期:強、弱庫存周期17大周期
36、大周期波動區間波動區間時間跨度(月度)時間跨度(月度)強強/弱周期弱周期2002.10-2006.5庫存上行區間:2002.10-2004.1125強周期庫存下行區間:2004.12-2006.5172006.6-2009.8庫存上行區間:2006.6-2008.827強周期庫存下行區間:2008.9-2009.8122009.9-2013.8庫存上行區間:2009.9-2011.926強周期庫存下行區間:2011.10-2013.8222013.9-2016.6庫存上行區間:2013.9-2014.812弱周期庫存下行區間:2014.9-2016.6222016.7-2019.11庫存上行區
37、間:2016.7-2018.826強周期庫存下行區間:2018.9-2019.11152019.12-至今庫存上行區間:2019.12-2022.429強周期庫存下行區間:2022.4-至今20強、弱庫存周期:強、弱庫存周期:庫存周期分為“強周期”和“弱周期”,如果補庫時間更長則為“強周期”,去庫時間更長則為“弱周期”。過去的6輪庫存周期中有5輪為強周期,分別是2002-2006、2006-2009、2009-2013、2016-2019、2020-2023年,補庫存持續時間較長。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圖8:2003年-2023年國內制造業上市公司存貨水平及同比增速資料來
38、源:Wind,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20%0%20%40%60%80%10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2003Q12003Q32004Q12004Q32005Q12005Q32006Q12006Q32007Q12007Q32008Q12008Q32009Q12009Q32010Q12010Q32011Q12011Q32012Q12012Q32013Q12013Q32014Q12014Q32015Q12015Q32016Q12016Q32017Q12017Q32018Q12018Q32019Q12019Q32020Q12020Q3202
39、1Q12021Q32022Q12022Q32023Q12023Q3單季度收入/億元單季度存貨/億元單季度預收+合同負債/億元單季度收入-同比增速單季度存貨-同比增速單季度預收+合同負債-同比增速48個月34個月41個月47個月以上3.5 3.5 中觀數據驗證:中觀數據驗證:制造制造企業(不包含新能源企業)的庫存周期企業(不包含新能源企業)的庫存周期1839個月股票范圍:股票范圍:選取證監會行業分類中的制造業行業公司,并剔除市值500億元以上的新能源行業制造公司。數據處理辦法:數據處理辦法:以單季度為一個時間周期,統計出單季度收入以及單季度末存貨、合同負債以及同比增速情況。分析:分析:在2002
40、-2016年的4輪周期趨勢與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增速基本一致,2016-2019、2020-2023年的2輪周期中存貨同比增速高點領先于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3-4個季度達到,我們認為主要在于新能源等先進制造產業對需求進一步拉動所引起的。本輪周期:本輪周期:在新能源方向確定、投資需求放緩的背景下將實現溫和復蘇,反彈力度有待評估。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圖9:我國金屬切削機床產量及同比增長情況 圖10: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及同比增長情況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3.6 3.6 微觀細分行業驗證:機床有所回暖,工業機器人仍
41、承壓微觀細分行業驗證:機床有所回暖,工業機器人仍承壓機床數據已有所回暖:機床數據已有所回暖:金屬切削機床產量同比增速過去兩輪基本與庫存周期趨勢一致,增速見頂時間早于產成品存貨。當前看2023年8月機床產量同比增速轉正,9-10月同比增速分別達12.50%、23.30%,環比也呈現逐月改善趨勢,機床產量數據呈現企穩復蘇態勢。工業機器人仍承壓:工業機器人仍承壓: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增速過去兩輪基本與庫存周期趨勢一致,增速見頂時間早于產成品存貨。當前看,工業機器人同比增速仍處于同比下滑區間,仍然承壓。103%-19%81%-18%-20%0%20%40%60%80%100%120%0123452016
42、-042016-092017-022017-072017-122018-052018-102019-032019-082020-012020-062020-112021-042021-092022-022022-072022-122023-052023-10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萬臺)同比增長1912.50%23.30%-30%-20%-10%0%10%20%30%40%50%0123456789102014-032014-112015-072016-032016-112017-072018-032018-112019-072020-032020-112021-072022-032022-112
43、023-07金屬切削機床產量(萬臺)同比增長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圖11:我國叉車銷量及同比增長情況 圖12:我國電動叉車銷量及同比增長情況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6%5%108%27%-26%65%12%-10%16%21%-45%-30%-15%0%15%30%45%60%75%90%105%120%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40,0002014-012014-102015-072016-042017-012017-102018-072019-042
44、020-012020-102021-072022-042023-012023-10中國叉車銷量(臺)當月同比增長3.7 3.7 微觀細分行業驗證:叉車行業復蘇趨勢明顯微觀細分行業驗證:叉車行業復蘇趨勢明顯20叉車行業復蘇趨勢明顯:叉車行業復蘇趨勢明顯:叉車銷量同比增速過去兩輪基本與庫存周期趨勢一致,增速見頂時間早于產成品存貨。當前看2023年2月叉車銷量同比增速轉正,9-10月同比增速分別達16.28%、20.69%,同期電動叉車銷量同比增速分別達19.39%、31.89%,環比也呈現逐月改善趨勢,叉車銷量數據呈現企穩復蘇態勢。19%32%-50%0%50%100%150%200%010,00
45、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2019-012019-062019-112020-042020-092021-022021-072021-122022-052022-102023-032023-08中國電動叉車銷量同比增長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圖13:2006年-2023年海天國際的存貨周期及業績周期資料來源:Wind,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20%-33%132%-14%13%30%-14%63%-23%-60%-40%-20%0%20%40%60%80%100%120%140%0204060801001201401
46、601802005-122006-062006-122007-062007-122008-062008-122009-062009-122010-062010-122011-062011-122012-062012-122013-062013-122014-062014-122015-062015-122016-062016-122017-062017-122018-062018-122019-062019-122020-062020-122021-062021-122022-062022-122023-062023-12營業總收入(億元)凈利潤(億元)營收同比(%)3.8 3.8 企業案例:
47、注塑機以海天國際為代表呈典型企業案例:注塑機以海天國際為代表呈典型3-43-4年一輪周期年一輪周期2120%135%-14%14%30%-15%64%-21%-30%-15%0%15%30%45%60%75%90%105%120%135%150%05101520253035402005-122006-062006-122007-062007-122008-062008-122009-062009-122010-062010-122011-062011-122012-062012-122013-062013-122014-062014-122015-062015-122016-062016-12
48、2017-062017-122018-062018-122019-062019-122020-062020-122021-062021-122022-062022-122023-062023-12存貨(億元)營收同比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02020303目錄目錄0404商業模式:核心零部件和整機解析基本概念:行業概況及代表公司周期屬性:庫存周期底部,有望企穩復蘇成長屬性:產業升級,進出口替代加速220505投資建議:優選具備阿爾法的優質龍頭公司0606風險提示0101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圖14:世界、美國、中國65 歲及以上人口占總數的百分比(%)
49、資料來源:世界銀行,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圖15:人口老齡化與經濟增長關系圖資料來源:Acemoglu and Restrepo(2017),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4.1 4.1 成長屬性關鍵因子:機器換人大勢所趨,高端設備自主可控成長屬性關鍵因子:機器換人大勢所趨,高端設備自主可控分析通用設備的各子行業,成長驅動的關鍵因子主要包括機器換人和自主可控分析通用設備的各子行業,成長驅動的關鍵因子主要包括機器換人和自主可控機器換人的大背景:機器換人的大背景:隨著中國老齡化加劇,機器換人已是大勢所趨。中國政府已在積極推動傳統制造業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加速技術紅利替代人口紅利,推動經濟持續增長。自主可控:
50、自主可控: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至今,已經到了從中低端領域跨越至高端領域的攻堅期,自主可控大勢所趨。23024681012141618196019631966196919721975197819811984198719901993199619992002200520082011201420172020世界美國中國18%16%14%12%10%8%6%4%2%0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圖16:各子行業基本情況(增長率為近五年國內市場復合增長率)資料來源:上市公司報告、Report Linker、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IFR、智研咨詢、QY Research、Mordor Intel
51、ligence、中商情報網、尚普咨詢、觀研報告網、貝哲斯、華經產業研究院、中商產業研究院、美國物料搬運雜志、觀知海內咨詢,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單位:億元;市值截止日期:2023年11月23日;備注:全球規模按照2022年人民幣與美元的平均匯率計算得到)4.2 4.2 各子行業增長率、國產化率及國內市場規模一覽各子行業增長率、國產化率及國內市場規模一覽24增長率國產化率工控系統工業機器人減速機諧波減速器機床刀具叉車電機激光器注塑機-6%-4%-2%0%2%4%6%8%10%12%14%16%18%0%10%20%30%40%50%60%70%80%90%100%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
52、其項下所有內容4.3 4.3 工業機器人:國內過去五年工業機器人:國內過去五年CAGRCAGR為為13.68%13.68%,國產化率持續提升,國產化率持續提升市場規模:市場規模:根據IFR數據,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從2018年的1110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1312億元,2018-2022年CAGR為3.73%,同期我國市場規模分別為336/585億元,對應CAGR為13.68%,處于成長階段。目前我國工業機器人密度仍落后于日本和北美等地區,再考慮到我國龐大的制造業工人基數,機器換人空間大,行業成長性強。競爭格局:競爭格局:根據MIR數據,我國工業機器人領域的國產化率持續提升,從2015年的
53、18%提升至2023年H1的44%。過去工業機器人市場長期由外資壟斷,日本發那科、瑞士 ABB、日本安川、德國庫卡“四大家族”的市場占有率超過50%,但近年來國產替代進程在逐步加快,核心部件、智能設備等關鍵技術攻關突破,內資品牌如埃斯頓和匯川技術等市場份額逐年增加。25圖17:2018-2022年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單位:億元)圖18:2022年競爭格局(內圈國內,外圈全球)圖19:2015-2022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的國產化率資料來源:IFR,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備注:全球規模按照2022年人民幣與美元的平均匯率得到)資料來源:MIR,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資料來源:MIR、公司公告,國信
54、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18%20%24%27%30%29%32%36%44%10%15%20%25%30%35%40%45%5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H1國產化率(%)發那科,15%ABB,11%安川,9%庫卡,7%愛普生,20%雅馬哈,5%埃斯頓,3%匯川技術,3%其他,28%發那科,17%ABB,16%安川,13%庫卡,12%愛普生,8%雅馬哈,3%埃斯頓,6%匯川技術,5%其他,20%-20%-15%-10%-5%0%5%10%15%20%25%3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20182019202020212022
55、全球中國全球市場增長率中國市場增長率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圖20:2018-2022年工控系統市場規模(單位:億元)圖21:2022年中國通用伺服系統競爭格局圖22:2018-2022年中國主要工控產品的國產化率資料來源:中國工控系統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投資戰略預測報告(2022-2029年),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備注:全球規模按照2022年人民幣與美元的平均匯率得到)資料來源:MIR,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資料來源:GGII、MIR,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4.4 4.4 工控系統:國內過去五年工控系統:國內過去五年CAGRCAGR為為8.47%8.47%,中高端加速國
56、產替代,中高端加速國產替代市場規模:市場規模:根據觀研報告網數據,全球工控系統市場規模從2018年的1.12萬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1.79萬億元,2018-2022年CAGR為10.84%,同期我國市場規模分別為2436/3371億元,對應CAGR為8.47%,其中我國PLC、伺服系統、變頻器市場規模分別為124/170億元、133/180億元、473/591億元,過去五年CAGR分別為6.70%/9.18%/5.46%。工控系統作為智能制造的中樞,具備長期發展前景。競爭格局:競爭格局:全球范圍內工控系統行業的主要廠商包括 ABB、西門子、臺達、施耐德、安川等,但國產品牌在部分細分賽道上已經
57、具備競爭優勢,例如匯川技術在小型PLC和通用伺服等領域的國內市場份額排名第一。未來國產品牌基于產品平臺積累,市場份額有望繼續提升,其中伺服系統和PLC領域有匯川技術、禾川科技、信捷電氣、雷賽智能等,變頻器領域有匯川技術、偉創電氣和英威騰等。26匯川,21.50%西門子,10.50%松下,8.00%安川,7.70%三菱,7.50%臺達,6.10%禾川,3.40%施耐德,1.30%山洋,1.70%其他,34.00%12%12%18%24%31%11%12%11%7%9%33.0%33.9%34.2%37.1%38.4%5%10%15%20%25%30%35%40%45%20182019202020
58、212022Q3伺服系統PLC低壓變頻器-5%0%5%10%15%20%25%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2000020182019202020212022全球中國全球市場增長率中國市場增長率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圖26:2018-2022年PLC市場規模(單位:億元)圖27:2018-2022年伺服系統市場規模及增速圖28:2018-2022年變頻器市場規模及增速資料來源:睿工業、觀研報告網,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備注:全球規模按照2022年人民幣與美元的平均匯率得到)資料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
59、整理(備注:全球規模按照2022年人民幣與美元的平均匯率得到)資料來源:QYResearch、觀知海內咨詢,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備注:全球規模按照2022年人民幣與美元的平均匯率得到)4.4 4.4 工控系統:國內過去五年工控系統:國內過去五年CAGRCAGR為為8.47%8.47%,中高端加速國產替代,中高端加速國產替代27圖23:2022年中國小型PLC市場競爭格局 圖24:2022年中國通用伺服系統市場競爭格局圖25:2022年中國低壓變頻器市場競爭格局資料來源:匯川技術年度報告,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資料來源:匯川技術年度報告,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資料來源:匯川技術年度報告,國信
60、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15%15%16%54%匯川技術西門子ABB其他21%10%8%8%53%匯川技術西門子松下安川其他12%41%10%37%匯川技術西門子三菱其他0%2%4%6%8%10%12%14%16%05010015020025030035040020182019202020212022全球中國全球市場增長率中國市場增長率-10%-5%0%5%10%15%20%25%0200400600800100020182019202020212022全球中國全球市場增長率中國市場增長率-4%-2%0%2%4%6%8%1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201820192020
61、20212022全球中國全球市場增長率中國市場增長率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圖29:2018-2022年工業自動化市場規模(單位:億元)圖30:2021年中國FA市場的市場競爭格局圖31:怡合達與米思米國內收入差距逐步減小資料來源:QY Research,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備注:全球規模按照2022年人民幣與美元的平均匯率得到)資料來源:怡合達公告、智研咨詢,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資料來源:怡合達公告,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4.5 4.5 FAFA自動化零部件:國內過去五年自動化零部件:國內過去五年CAGRCAGR為為9.36%9.36%,龍頭潛力大,龍頭潛力大28市
62、場規模市場規模:根據QY Research和中商情報網數據,全球工業自動化市場規模從2018年的1.42萬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1.54萬億元,2018-2022年CAGR為2.54%。同期我國工業自動化市場規模分別為1845/2611億元,對應CAGR為9.36%。根據MIR數據,FA自動化零件在自動化設備市場中占比55%,未來隨著自動化設備應用的廣泛推廣,自動化零部件的市場規模將不斷增長。競爭格局競爭格局:市場集中度較低,龍頭米思米只占國內市場份額的3%左右。米思米在行業中較早采用一站式供應多種零部件模式,在全球及中國市場形成了一定的先發優勢和市場規模。國產品牌怡合達在中國市場一般采用與米
63、思米類似的一站式供應多種零部件模式進行經營,已經具有一定的市場規模和本地化服務優勢,近年來營收規??焖僭鲩L,市場份額正不斷提升。米思米,3%怡合達,1%其他,96%-15%-10%-5%0%5%10%15%20%25%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20182019202020212022全球中國全球市場增長率中國市場增長率-10%0%10%20%30%40%50%60%70%80%05101520253035404520182019202020212022米思米中國市場營收怡合達自動化零部件營收米思米增速怡合達增速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
64、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圖32:2018-2022年減速機市場規模(單位:億元)圖33:2022年競爭格局(內圈國內,外圈全球)圖34:國內市場減速機市場份額分布情況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BRC、ReportLinker,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備注:全球規模按照2022年人民幣與美元的平均匯率得到)資料來源:MIR DATABANK、前略產業研究院,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資料來源:中國精密減速器行業現狀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外資品牌(SEW、弗蘭德、住友等)15%國產知名品牌(國茂股份、江蘇泰隆等)20%其他國產品牌,65%弗蘭德,6%SEW,6%倫茨,2%布雷維尼
65、,1%其他,80%4.6 4.6 減速機:國內過去五年減速機:國內過去五年CAGRCAGR為為4.22%4.22%,加速中高端國產替代,加速中高端國產替代29市場規模:市場規模: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和RBC等數據,全球減速機市場規模從2018年的3706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4678億元,2018-2022年CAGR為6.51%。同期我國減速機市場規模分別為1114/1321億元,對應CAGR為4.22%。在下游行業應用場景不斷豐富、需求愈發多樣化的背景下,減速機的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市場格局:市場格局:減速機行業市場化程度較高,弗蘭德和SEW的全球市場份額分別為6%,其他企業市場份額約1%-2
66、%,而在國內市場,外資品牌弗蘭德和SEW憑借一定的技術和品牌優勢在高端市場處于領先地位,內資品牌如國茂股份等發展迅速,在中低端市場占據一定份額。未來,國內大型減速機企業憑借日益提高的產品質量、較高的性價比和及時到位的銷售服務,市場份額有望不斷提升。0%20%40%60%80%100%120%20112019SEW和西門子國茂股份等內資品牌其他品牌0%1%2%3%4%5%6%7%8%9%1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20182019202020212022全球中國全球市場增長率中國市場增長率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圖35
67、:2018-2022年諧波減速機市場規模(單位:億元)圖36:2022年競爭格局(內圈國內,外圈全球)圖37:2014-2021年我國諧波減速器國產化率資料來源:華經產業、中商產業,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全球及中國數據為機器人諧波減速器市場規模)資料來源:華經產業、中商產業,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資料來源:中國精密減速器行業現狀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4.7 4.7 諧波減速器:國內過去五年諧波減速器:國內過去五年CAGRCAGR為為10.76%10.76%,國產化率持續提升,國產化率持續提升30市場規模:市場規模:根據華經產業及中商產業數據,全球機器人諧波減速器市
68、場規模從2018年的25.9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29.0億元,2018-2022年CAGR為5.98%。同期我國減速機市場規模分別為11.4/21.0億元,對應CAGR為10.76%。在下游行業應用場景不斷豐富、需求愈發多樣化的背景下,減速機的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國內諧波減速器產業在國家政策支持下迎來快速發展時期。市場格局:市場格局:當前全球精密減速器市場呈現出以日本企業一派獨大的高度集中化局面,2021年哈默納科在國內/國際市場的市占率分別達到38%/60%。近年來,國內諧波減速器產業受益于政策和主要下游行業的驅動,從事諧波減速器的研發和生產的廠商有所增加,并已成功突破了國際品牌在國內市場
69、的壟斷,如綠的諧波,2022年在國內的市占率已經達到26%,未來市場份額有望持續提升。11%14%20%23%32%33%39%41%0%5%10%15%20%25%30%35%40%45%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國產化率(%)納博特斯克,38%哈默納科,26%住友,8%SPINEA,7%其他,4%,11%納博特斯克,60%哈默納科,15%住友,10%SPINEA,5%其他,10%-20%-10%0%10%20%30%05101520253020182019202020212022全球中國全球市場增長率中國市場增長率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
70、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圖38:2018-2022年數控機床市場規模(單位:億元)圖39:2022年數控機床競爭格局(內圈國內,外圈全球)圖40:2014-2021年我國機床行業國產化率情況資料來源:VDW、華經產業,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備注:全球規模為全球產值數據,根據VDW披露的匯率計算。)資料來源:MIR,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智研咨詢,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4.8 4.8 機床:國內過去五年機床:國內過去五年CAGRCAGR為為-2.33%-2.33%,中高端產品加速國產替代,中高端產品加速國產替代31市場規模:市場規模:根據德國機床制造商協會(VDW)及華經
71、產業數據,全球市場規模從2018年的6279億元下滑至2022年的5685億元,2018-2022年CAGR為-1.97%。同期我國機床市場規模分別為3327/2957億元,對應CAGR為-2.33%。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以及國內企業不斷追求創新的背景下,中國機床行業發展迅速,行業規模不斷擴大,在國際市場中的地位也逐漸提升。競爭格局競爭格局:從數控機床整體市場市占率來看,2022年我國數控機床行業頭部企業市占率均未超過10%,但國產數控機床企業份額明顯提升。其中,排名前五的企業包括創世紀、臺群精機、山崎馬扎克、津上機床、海天精工等。在高端領域,國內產品的競爭力與發達國家機床企業相比有待提高。根據前
72、瞻研究院數據,2021年我國高檔數控機床國產化率僅約6%。2%3%5%6%6%6%45%50%55%60%65%68%65%70%75%80%82%85%0%10%20%30%40%50%60%70%80%90%201420152016201720182021高端數控機床中端數控機床低端數控機床創世紀,7.0%臺群精機,6.8%山崎馬扎克,6.5%津上,6.2%海天精工,5.6%北京精雕,5.0%德馬吉森精機,3.3%其他,59.6%創世紀,45.0%臺群精機,22.6%山崎馬扎克,32.4%-30%-25%-20%-15%-10%-5%0%5%10%15%20%010002000300040
73、0050006000700020182019202020212022全球中國全球市場增長率中國市場增長率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4.9 4.9 切削刀具:國內過去五年切削刀具:國內過去五年CAGRCAGR為為5.70%5.70%,國產化率提升至,國產化率提升至75%75%32市場規模市場規模:根據QY Research數據,全球切削刀具市場規模從2018年的2338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2613億元,2018-2022年CAGR為2.78%。同期我國切削刀具市場規模分別為421/512億元,對應CAGR為5.70%。隨著國內終端用戶生產觀念逐漸從“依靠廉價勞動力”向“改進加
74、工手段提高效率”進行轉變,以及機床市場的轉型升級,我國刀具消費規模仍存在較大提升空間。競爭格局競爭格局:目前,國際刀具行業競爭格局大致分為三個陣營。第一陣營是以山特維克為代表的歐美刀具企業,在高端定制化刀具領域始終占據著主導地位。第二陣營是以三菱綜合材料為代表的日韓刀具企業,在高端制造業的非定制化刀具領域贏得了眾多廠商的青睞。國產刀具廠商如歐科億及華銳精密市占率穩步增長,刀具國產化率由2020年合計占比69%增長至2022年的75%。圖41:2018-2022年切削刀具市場規模(單位:億元)圖42:2021年中國刀具市場競爭格局圖43:2014-2022年中國刀具行業的國產化率資料來源:QYR
75、esearch,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備注:全球規模按照2022年人民幣與美元的平均匯率得到)資料來源: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資料來源: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64%63%63%65%65%65%69%71%75%55%60%65%70%75%80%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國產化率山特維克,12%IMC,6%三菱,4%肯納金屬,4%歐士機,3%其他,71%-10%-5%0%5%10%15%05001000150020002500300020182019202020212022全球中國全球市場增長率中國市
76、場增長率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4.10 4.10 叉車:國內過去五年叉車:國內過去五年CAGRCAGR為為10.98%10.98%,國產化率提升空間大,國產化率提升空間大33市場規模:市場規模:根據QY Research和華經產業的數據,全球叉車市場規模從2018年的1496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2007億元,2018-2022年CAGR為8.32%。同期我國叉車市場規模分別為400/566億元,對應CAGR為10.98%。我國平衡重叉車鋰電化空間充足,2022年我國叉車電動化滲透率(不含三類車)為28.6%,叉車市場規模仍有較大提升空間。競爭格局:競爭格局:目前,國內叉
77、車行業以杭叉集團、安徽合力等為代表的大型企業占據了國內市場主導地位,合計市占率約50%,市場格局較為穩定。國際市場方面,2022年安徽合力和杭叉集團的海外市占率不到10%,提升空間充足。與全球龍頭豐田工業相比,我國2022年安徽合力和杭叉集團的收入分別為157億元和144億元,皆不到豐田工業叉車部門同期收入(約1142億元)的20%。圖44:2018-2022年叉車市場規模(單位:億元)圖45:2021年叉車行業競爭格局(內圈國內,外圈全球)圖46:2012-2019年我國電動叉車的國產化率情況資料來源:QY Research、華經產業,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備注:全球規模按照2022年人民
78、幣與美元的平均匯率得到)資料來源: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工業車輛分會,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資料來源:中國產業信息網,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19%21%24%23%25%29%31%34%9%6%3%4%4%4%4%3%0%5%10%15%20%25%30%35%40%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電動倉儲電動乘駕式安徽合力,25%杭叉集團,23%浙江中力,15%中國龍工,8%諾力,7%其他,22%安徽合力,49%杭叉集團,7%浙江中力,6%中國龍工,23%諾力,15%其他,28%-10%-5%0%5%10%15%20%25%30%35%40%050010001
79、5002000250020182019202020212022全球中國全球市場增長率中國市場增長率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圖47:2018-2022年我國激光切割運控系統市場(單位:億元)圖48:2021年激光控制系統競爭格局(內圈中低功率,外圈高功率)圖49:2019-2022年我國高功率激光切割控制系統國產化率資料來源:華經產業,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備注:全球規模按照2022年人民幣與美元的平均匯率得到)資料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資料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柏楚電子、維宏股份、奧森迪科,90%其他,10%柏楚電子、維宏股份、
80、奧森迪科,20%其他,80%4.11 4.11 激光控制系統:激光控制系統:國內過去五年國內過去五年CAGRCAGR為為43%43%,高功率替代空間大,高功率替代空間大34市場規模:市場規模:根據華經產業數據,我國中低功率運控系統市場規模從2018年的4.5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10.03億元,2018-2022年CAGR為23.51%,同期我國高功率運控系統市場規模從2018年的2.10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10.19億元,2018-2022年CAGR為43.41%。未來激光切割設備作為傳統金屬切削機床的升級替代品,市場滲透率將持續攀升,預計激光控制系統的需求將保持較高速度增長。競爭格局競爭
81、格局:我國激光系統控制行業的市場集中度較高。低功率領域主要由柏楚電子、維宏股份和奧森迪科等三家公司主導,合計市場占有率高達90%,而在高功率激光切割控制系統領域中,目前國際廠商依然占據絕對優勢,為中國市場主導者,國產產品所占據的市場份額幾乎全部為柏楚電子所占有,為20%。預計未來隨著國產品牌逐步進入高功率激光市場,其市場份額將進一步提升。10%17%22%20%0%5%10%15%20%25%2019202020212022國產化率0%10%20%30%40%50%60%70%80%90%02468101220182019202020212022高功率低功率高功率同比增速低功率同比增速請務必閱
82、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4.12 4.12 注塑機:國內過去五年注塑機:國內過去五年CAGRCAGR為為5.04%5.04%,高端產品加速國產替代,高端產品加速國產替代35市場規模:市場規模:根據QY Research數據,全球注塑機市場規模從2018年的578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655億元,2018-2022年CAGR為3.55%。同期我國注塑機市場規模分別為227/280億元,對應CAGR為5.04%。模壓成型設備下游應用領域發展前景良好,長期來看,市場需求將持續增長。競爭格局:競爭格局:國際市場方面,德國、意大利、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占據高端注塑機市場份額,其中德國和意大利
83、主要生產精密注塑機和大型注塑機,日本主要生產電動注塑機。國內市場方面,海天國際、震雄集團、伊之密和泰瑞機器等龍頭企業占據中高端市場,眾多中小型企業占據中低端市場。隨著國內龍頭企業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在高端市場領域也正逐步縮小與國外注塑機高端企業的差距。圖50:2018-2022年注塑機市場規模(單位:億元)圖51:2021年我國注塑機競爭格局圖52:2016-2022年我國注塑機國產化率資料來源:QY Research,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備注:全球規模按照2022年人民幣與美元的平均匯率得到)資料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資料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
84、78%82%85%82%86%74%76%78%80%82%84%86%88%20182019202020212022國產化率海天國際,44%伊之密,8%泰瑞機器,3%震雄集團,8%力勁科技,4%其他,33%-10%-5%0%5%10%15%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20182019202020212022全球中國全球市場行增長率中國市場增長率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02020303目錄目錄0404商業模式:核心零部件和整機解析基本概念:行業概況及代表公司周期屬性:庫存周期底部,有望企穩復蘇成長屬性:產業升級,進出口替代加速360505投資建議:優選
85、具備阿爾法的優質龍頭公司0606風險提示0101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圖53:匯川技術的通用自動化業務為第一大收入來源圖54:匯川技術2022年營業收入同比28.23%圖55:匯川技術2022年歸母凈利潤同比20.89%資料來源:公司公告、Wind、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資料來源:公司公告、Wind、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Wind、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5.1 5.1 匯川技術匯川技術:國內工控龍頭:國內工控龍頭37公司共有五大塊業務,通用自動化業務收入占比約公司共有五大塊業務,通用自動化業務收入占比約50%50%。整體情況:整體情況:公司共有五大業
86、務板塊,通用自動化/新能源車電驅&電源系統/電梯/工業機器人/軌道交通占比分別50%/22%/22%/2%/2%。通用自動化通用自動化:公司是國內工控龍頭,產品涵蓋通用變頻器、通用伺服系統、電液伺服系統、PLC&HMI、CNC、高性能電機、氣動等和解決方案。在近兩年經濟疲軟、通用自動化需求承壓的環境下,公司把握結構性機會,憑借交付能力和解決方案優勢實現較快增長。2022年公司通用自動化業務實現收入114.65億元,同比增長27.64%,其中通用變頻器/通用伺服系統/PLC&HMI/電液系統收入為43.29/49.89/13.13/4.50億元,2022年通用伺服系統在中國市場份額約21.5%,
87、位居第一,PLC大量切入高端應用領域,訂單增速超80%。公司近公司近5 5年收入年收入/業績業績CAGRCAGR達達3737%/%/3232%,盈利能力略有下滑,盈利能力略有下滑:營收/凈利潤從2017年的47.77/10.60億元增至2022年的230.08/43.20億元,CAGR達36.94%/32.44%,實現穩健較快增長;毛利率/凈利率從2017年的45%/23%下滑至2022年的35%/19%,主要系拓展新能源車等戰略業務加大投入。核心看點:核心看點:公司是國內工控龍頭,增長韌性較強,長期受益于智能制造及產業升級大趨勢,發展空間廣闊。公司通用伺服系統市場競爭力強,國內份額第一,大力
88、發展工業機器人,布局直線導軌等核心部件業務。4,7775,8747,39011,51117,94323,0084,7820%10%20%30%40%50%6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201720182019202020212022 2023Q1營業收入(百萬元)同比增速1,0601,1679522,1003,5734,320747-40%-20%0%20%40%60%80%100%120%14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201720182019202020212022 2023Q1歸母凈利潤(
89、百萬元)同比增速49.83%22.11%22.44%2.44%2.02%1.17%通用自動化新能源車電驅&電源系統電梯電氣大配套工業機器人軌道交通其他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5.2 5.2 綠的諧波綠的諧波:國內諧波減速器龍頭:國內諧波減速器龍頭38公司主要業務為諧波減速器,收入占比超公司主要業務為諧波減速器,收入占比超93%93%。諧波減速器諧波減速器:公司自2003年起主攻諧波減速器,經過10年技術積累2013年實現產品上市銷售且快速放量,打破國外壟斷,實現規?;a,當前已處于國內龍頭地位,產品廣泛應用于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高檔數控機床、航空航天、醫療器械及新能源
90、設備等領域。公司諧波減速器產品性能和穩定性不弱于國外品牌,具備更高產品性價比/更優現場服務能力/更短交貨周期/更快售后響應速度等優勢,積累了一大批工業機器人行業的優質龍頭客戶,市占率持續提升。2022年公司諧波減速器實現收入4.16億元,同比增長-0.19%,占公司總收入的93.43%。公司近公司近5 5年收入年收入/業績業績CAGRCAGR達達20%/26%20%/26%,盈利能力保持穩?。?,盈利能力保持穩?。籂I收/凈利潤從2017年的1.76/0.49億元增至2022年的4.46/1.55億元,CAGR達20.47%/26.16%,持續穩健增長;2015-2022年公司毛利率/凈利率維持在
91、47%-53%/30%-43%,盈利能力維持穩定。核心看點:核心看點:公司是國內諧波減速器龍頭,較早突破核心技術,并實現規?;a。公司產品市場認可度高,已進入國內外工業機器人頭部廠商,市場份額不斷提升。圖56:綠的諧波的諧波減速器業務為第一大收入來源圖57:綠的諧波2022年營業收入同比0.54%圖58:綠的諧波2022年歸母凈利潤同比-17.91%資料來源:公司公告、Wind、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資料來源:公司公告、Wind、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Wind、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17622018621744344689-40%-20%0%20%40%60%80%10
92、0%120%0100200300400500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Q1營業收入(百萬元)同比增速4965588218915525-60%-40%-20%0%20%40%60%80%100%120%140%050100150200201720182019202020212022 2023Q1歸母凈利潤(百萬元)同比增速93.43%5.76%0.79%0.03%諧波減速器及金屬部件機電一體化產品其他業務智能自動化裝備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5.3 5.3 伊之密伊之密:國內:國內模壓成型設備模壓成型設備龍頭龍頭39公司主要業務為公司主要業務為注
93、塑機、壓鑄機注塑機、壓鑄機,收入占比,收入占比近近90%90%。整體情況:整體情況:公司2022年注塑機/壓鑄機/橡膠機/其他產品收入分別為:26.58/5.76/1.39/0.61億元,占比為72.21%/15.65%/3.78%/1.74%。模壓成型設備:模壓成型設備:公司成立于2002年,主業為注塑機和壓鑄機,下游廣泛應用于汽車、家電、3C、包裝及建材等領域,20多年發展從一個新進入者成為注塑機/壓鑄機行業第二,公司過去10年營收/歸母凈利潤CAGR達15.62%/18.21%。公司在行業下行期逆勢擴產,2022年購建固定資產等支付現金達4.52億元,已為下一輪注塑機景氣周期及一體化壓鑄
94、新業務做好充分產能儲備。公司近公司近5 5年收入年收入/業績業績CAGRCAGR達達1313%/%/8 8%,盈利能力略有下滑,盈利能力略有下滑:營收/凈利潤從2017年的20.08/2.75億元增至2022年的36.80/4.05億元,CAGR達12.88%/8.04%,實現穩健增長;毛利率/凈利率從2017年的37%/14%下滑至2022年的31%/11%。核心看點:核心看點:公司是國內領先的模壓成型設備供應商,自身阿爾法注塑機業務有望穩健增長,一體化成型壓鑄機已突破,壓鑄機將有更大彈性空間。圖59:伊之密的注塑機業務為第一大收入來源圖60:伊之密2022年營業收入同比4.16%圖61:伊
95、之密2022年歸母凈利潤同比-21.43%資料來源:公司公告、Wind、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資料來源:公司公告、Wind、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Wind、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 注塑機72%壓鑄機16%橡膠注射機4%其他收入2%其他業務6%注塑機 壓鑄機 橡膠注射機 其他收入 其他業務0%5%10%15%20%25%30%35%40%45%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201720182019202020212022營業收入(百萬元)同比增速-50%0%50%100%150%200%01002003004005006002
96、01720182019202020212022歸母凈利潤(百萬元)同比增速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02020303目錄目錄0404商業模式:核心零部件和整機解析基本概念:行業概況及代表公司周期屬性:庫存周期底部,有望企穩復蘇成長屬性:產業升級,進出口替代加速400505投資建議:優選具備阿爾法的優質龍頭公司0606風險提示0101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經濟復蘇不及預期的風險經濟復蘇不及預期的風險若宏觀經濟不景氣,下游行業可能會減少對通用設備的需求,通用設備行業將受到階段性影響,相關公司的經營業績也將面臨一定的不利影響。原材料漲價原材料
97、漲價的風險的風險通用設備的原材料主要由鋼材、生鐵等大宗原材料加工而成。因此,大宗原材料價格的波動將對相關公司的生產經營產生一定影響。若原材料價格上漲,將給相關公司的成本控制帶來較大的壓力,從而影響公司的利潤。匯率大幅波動的風險匯率大幅波動的風險部分公司有一定規模體量的外銷收入,同時產品原材料中電控元件等主要從日本和美國等國進口。相關的出口產品和進口材料的主要結算貨幣為美元、歐元和日元,因此人民幣對美元、歐元和日元的匯率波動對部分公司的財務狀況產生一定影響。41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關注產業鏈中重點投資標的關注產業鏈中重點投資標的42表7:國內通用設備產業鏈行業重點企業(截
98、止至20231214)所屬子行業所屬子行業股票代碼股票代碼公司名稱公司名稱總市值總市值歸母凈利潤(億元)歸母凈利潤(億元)PEPE投資評級投資評級億元億元2022A2022A2023E2023E2024E2024E2025E2025E2022A2022A2023E2023E2024E2024E2025E2025E工控系統300124.SZ匯川技術1,61743.20 50.47 62.35 78.32 37 32 26 21 買入自動化零部件301029.SZ怡合達1445.06 6.05 7.88 9.68 29 24 18 15 增持諧波減速器688017.SH綠的諧波2531.55 1.
99、41 1.76 2.24 163 179 144 113 買入激光器及控制系統688188.SH柏楚電子3614.80 7.14 9.50 12.37 75 51 38 29 買入刀具688059.SH華銳精密511.66 1.70 2.57 3.48 31 30 20 15 增持注塑機300415.SZ伊之密804.05 4.64 6.42 8.68 20 17 13 9 買入減速機603915.SH國茂股份1114.14 3.88 5.29 6.34 27 29 21 18 買入叉車603298.SH杭叉集團2059.88 14.75 18.18 21.76 21 14 11 9 買入資料
100、來源:Wind,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及預測(注:總市值以2023/12/14日收盤價計算)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免責聲明免責聲明分析師承諾分析師承諾作者保證報告所采用的數據均來自合規渠道;分析邏輯基于作者的職業理解,通過合理判斷并得出結論,力求獨立、客觀、公正,結論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響;作者在過去、現在或未來未就其研究報告所提供的具體建議或所表述的意見直接或間接收取任何報酬,特此聲明。重要聲明重要聲明本報告由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已具備中國證監會許可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制作;報告版權歸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我公司”)所有。,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
101、告而視其為客戶。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使用、復制或傳播。任何有關本報告的摘要或節選都不代表本報告正式完整的觀點,一切須以我公司向客戶發布的本報告完整版本為準。本報告基于已公開的資料或信息撰寫,但我公司不保證該資料及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本報告所載的信息、資料、建議及推測僅反映我公司于本報告公開發布當日的判斷,在不同時期,我公司可能撰寫并發布與本報告所載資料、建議及推測不一致的報告。我公司不保證本報告所含信息及資料處于最新狀態;我公司可能隨時補充、更新和修訂有關信息及資料,投資者應當自行關注相關更新和修訂內容。我公司或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本報告中所提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并進行交
102、易,還可能為這些公司提供或爭取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或金融產品等相關服務。本公司的資產管理部門、自營部門以及其他投資業務部門可能獨立做出與本報告中意見或建議不一致的投資決策。本報告僅供參考之用,不構成出售或購買證券或其他投資標的要約或邀請。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和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個人的投資建議。任何形式的分享證券投資收益或者分擔證券投資損失的書面或口頭承諾均為無效。投資者應結合自己的投資目標和財務狀況自行判斷是否采用本報告所載內容和信息并自行承擔風險,我公司及雇員對投資者使用本報告及其內容而造成的一切后果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證券投資咨詢業務的說明證券投資咨詢業務的說明本公司具備中國證監
103、會核準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證券投資咨詢,是指從事證券投資咨詢業務的機構及其投資咨詢人員以下列形式為證券投資人或者客戶提供證券投資分析、預測或者建議等直接或者間接有償咨詢服務的活動:接受投資人或者客戶委托,提供證券投資咨詢服務;舉辦有關證券投資咨詢的講座、報告會、分析會等;在報刊上發表證券投資咨詢的文章、評論、報告,以及通過電臺、電視臺等公眾傳播媒體提供證券投資咨詢服務;通過電話、傳真、電腦網絡等電信設備系統,提供證券投資咨詢服務;中國證監會認定的其他形式。發布證券研究報告是證券投資咨詢業務的一種基本形式,指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咨詢機構對證券及證券相關產品的價值、市場走勢或者相關影響因素進行分
104、析,形成證券估值、投資評級等投資分析意見,制作證券研究報告,并向客戶發布的行為。國信證券投資評級國信證券投資評級投資評級標準投資評級標準類別類別級別級別說明說明報告中投資建議所涉及的評級(如有)分為股票評級和行業評級(另有說明的除外)。評級標準為報告發布日后6到12個月內的相對市場表現,也即報告發布日后的6到12個月內公司股價(或行業指數)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的漲跌幅作為基準。A股市場以滬深300指數(000300.SH)作為基準;新三板市場以三板成指(899001.CSI)為基準;香港市場以恒生指數(HSI.HI)作為基準;美國市場以標普500指數(SPX.GI)或納斯達克指數(I
105、XIC.GI)為基準。股票投資評級股票投資評級買入股價表現優于市場代表性指數20%以上增持股價表現優于市場代表性指數10%-20%之間中性股價表現介于市場代表性指數10%之間賣出股價表現弱于市場代表性指數10%以上行業投資評級行業投資評級超配行業指數表現優于市場代表性指數10%以上中性行業指數表現介于市場代表性指數10%之間低配行業指數表現弱于市場代表性指數10%以上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深圳深圳深圳市福田區福華一路125號國信金融大廈36層郵編:518046 總機:0755-82130833上海上海上海浦東民生路1199弄證大五道口廣場1號樓12樓郵編:200135北京北京北京西城區金融大街興盛街6號國信證券9層郵編:10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