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學:2024年國際天然氣市場分析與趨勢預測報告(26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北京理工大學:2024年國際天然氣市場分析與趨勢預測報告(26頁).pdf(26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能源經濟預測與展望研究報告能源經濟預測與展望研究報告 FORECASTING AND PROSPECTS RESEARCH REPORT CEEP-BIT-2024-007(總第(總第 79 期)期)2024 年國際天然氣市場分析與趨勢預測年國際天然氣市場分析與趨勢預測 2024 年年 1 月月 7 日日 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 http:/ 能源經濟預測與展望研究報告發布會能源經濟預測與展望研究報告發布會 主辦單位: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 碳中和系統工程北京實驗室 能源經濟與環境管理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協辦單位:北京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 碳中和系統與工程管理國際合作
2、聯合實驗室 北京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研究基地 中國“雙法”研究會能源經濟與管理研究分會 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源經濟專業委員會 煤炭經濟研究編輯部 中國煤炭學會碳減排工程管理專業委員會 特別聲明特別聲明 本報告是由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團隊完成的系列研究報告之一。如果需要轉載,須事先征得中心同意并注明“轉載自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系列研究報告”字樣。2024 年國際天然氣市場分析與趨勢預測年國際天然氣市場分析與趨勢預測 執 筆 人:周游、張佳佳、張良愷、李茜、滕遠 作者單位: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 聯 系 人:周游 研究資助:北京理工大學青年教師學術啟動計劃(X
3、SQD-202113007)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 5 號 郵編:100081 電話:010-68918551 傳真:010-68918651 E-mail:you_ 網址:http:/ Center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Research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5 Zhongguancun South Street,Haidian District,Beijing 100081,China Tel:86-10-68918551 Fax:86-10-68918651
4、 E-mail:you_ Website:http:/1 2024 年國際天然氣市場分析與趨勢預測年國際天然氣市場分析與趨勢預測 一、一、2023 年國際天然氣市場價格走勢回顧年國際天然氣市場價格走勢回顧 2023 年,全球經濟復蘇緩慢、中國新冠疫情政策放開、俄烏沖突引發的天然氣危機緩和,多重因素影響天然氣價格走勢,上半年JKM 和 TTF 震蕩下落,下半年 JKM 和 TTF 波動回升。HH 價格維持低位穩定。由于歐亞兩大需求地區在 LNG 市場上的競爭,JKM 和 TTF價格關聯性強、走勢基本相同。2023 年三大國際天然氣價格走勢如圖 1 所示。圖 1 三大國際天然氣市場價格(數據來源:
5、S&P Global Commodity Insights)具體分析如下:1-6 月,去年冬季相對暖和、歐盟成員國自愿削減天然氣需求增強儲氣、地緣沖突短暫冷卻,TTF 小幅震蕩下落,第一季度均價為16.69 美元/百萬英熱單位,第二季度均價為 11.20 美元/百萬英熱單位。2 JKM 價格從 20 美元/百萬英熱單位左右呈下降趨勢,5 月進一步下降到 9 美元/百萬英熱單位左右。HH 價格第一季度呈下降趨勢,降幅相對較大。1 月 48 個州大部分地區氣溫溫和,與過去十年相比 HDD(取暖指數)減少 16%,需求縮小,同時干天然氣產量比五年平均水平高11%。第二季度,價格相對平穩,4、5 月份
6、維持低位在 2.5 美元/百萬英熱單位以下。6 月波動上升,低氣價削弱上游開采活動,鉆機數量減少,且天然氣庫存增幅低于預期,帶動價格低位反彈。7-9 月,挪威管道檢修擾動供應端,TTF 預備低位震蕩回升,第三季度均價為 10.56 美元/百萬英熱單位。JKM 價格 7 月在高庫存和低需求的背景下穩定在 11 美元/百萬英熱單位。8 月,澳大利亞主要天然氣項目罷工的不確定性導致價格小幅上漲,在 9 月實施罷工后JKM 價格升至 15 美元/百萬英熱單位。HH 價格保持在 2.5 美元/百萬英熱單位上下。10-12 月,澳大利亞工人罷工危機、巴以沖突加劇、紅海格局嚴峻、采暖季供熱需要,TTF 持續
7、緩慢波動上行,第四季度均價為 13.57美元/百萬英熱單位。JKM價格10月受中東沖突爆發等因素影響,JKM價格升至 17 美元/百萬英熱單位。11 月地緣政治風險有所緩解,價格穩定在 14 美元/百萬英熱單位。12 月價格季節性波動至 15 美元/百萬英熱單位左右。HH 價格 10-11 月呈 M 形態,北美地區存在降溫預期,取暖用氣需求增加,LNG 出口有所減弱。3 二、世界天然氣供需格局判斷二、世界天然氣供需格局判斷(一)北美(一)北美 1.美國發電用氣擴大,美國發電用氣擴大,LNG 出口持續增長出口持續增長 天然氣在美國能源格局中發揮核心作用,天然氣需求在 2023 年第一季度到第三季
8、度同比增長 0.8%(50 億立方米)。由于天氣溫和,由于天氣溫和,居民和商業天然氣消費在前三季度同比收縮超 6%(100 億立方米)。節能改造、用能效率提升和熱泵推廣推動居民和商業部門天然氣消費減少,預計節能改造、用能效率提升和熱泵推廣推動居民和商業部門天然氣消費減少,預計 2024 年居民和商業天然氣需求下降。年居民和商業天然氣需求下降。2023 年美國前三季度實際 GDP 分別增長 2.2%、2.1%和 5.2%,經濟復蘇表現超預期,但前三季度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平均值為 47,通脹壓力在短期內難以消除,高通脹持續打壓需求、銀行業危機沖擊信貸市場,致制造業萎縮依然持續,通脹壓力在
9、短期內難以消除,高通脹持續打壓需求、銀行業危機沖擊信貸市場,致制造業萎縮依然持續,前三季度工業用氣需求同比下降 1%(20 億立方米)。天然氣需求增長完全由電力部門推動,天然氣需求增長完全由電力部門推動,天然氣發電需求增長了6%(160 億立方米)。水電和煤電在前三季度同比下降了近 20%,天然氣發電占比從 2021 年 1 月的 34%上升到 2023 年 8 月的 45%以上,創下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月度平均水平。2023 年共有 16 家天然氣發電廠投產,新增總發電能力達到 8.6GW。天然氣價格大幅下跌,燃煤電廠退役,風電和水電發電量低,部分地區制冷需求高天然氣價格大幅下跌,燃煤電廠退役,
10、風電和水電發電量低,部分地區制冷需求高等因素綜合作用,導致天然氣占比增加。預計 2024 年可再生能源的持續擴張,電力部門消費有所減少,居民和商業需求逐漸減少,天然氣總體需求量會有所下降。天然氣總體需求量會有所下降。4 圖 2 美國分部門日均天然氣消費量(數據來源:EIA)美國天然氣出口持續走高,成為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國美國天然氣出口持續走高,成為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國。Calcasieu Pass 繼續擴產和自由港 LNG 出口終端恢復運營,LNG 產量提高。全球 LNG 需求保持強勁且持續增長,特別是歐洲。隨芬蘭、德國、意大利和西班牙再氣化新終端上線,歐洲再氣化能力持續擴大,LN
11、G 需求增多,加大對美國 LNG 進口以彌補俄羅斯管道進口的減少和補充庫存。隨 LNG 出口項目的建成,預計 2024 年 LNG 出口進一步擴大。5 圖 3 美國天然氣出口量(數據來源:EIA)2.美國氣田產量創新高,庫存水平略漲美國氣田產量創新高,庫存水平略漲 美國天然氣產量創新高,根據 EIA 數據美國 2023 年的日均產量為 103.36Bcf,同比增長 4.15%。自 2023 年初以來,美國天然氣價格開始下跌,企業為降低開發成本,減少鉆井活動,傾向于向投資者返還資金和償清債務,開支更多地用于支付因通脹帶來的高額勞動力成本,而非提高油氣產量。因此,活躍鉆井數大幅下降,活躍鉆井數大幅
12、下降,2023 年前四個月,天然氣鉆機數在 150162 個之間波動,5 月份開始下降,9 月 8 日降至最低點 113 個鉆機,截至 2023 年 12 月 8 日為 119 個,同比 2022年下降了 23.23%。天然氣產量的大幅增長主要因為由石油驅動的頁巖開采區的伴生氣產量的增加。由石油驅動的頁巖開采區的伴生氣產量的增加。二疊紀(Permian)盆地是伴生氣的最大來源,其產,量在 2023 年 1 月至 7 月期間同比增長了 10%,達 4.8 億立方米/天,為歷史最高水平。2023 年前八個月,僅二疊紀盆地的天然氣產量就占美國天然氣增量的 30%。輕質致密油的持續開發和天然氣與石6
13、油比率的提高促進天然氣產量的增加。增加輸送能力是消除二疊紀盆地瓶頸的關鍵。增加輸送能力是消除二疊紀盆地瓶頸的關鍵。到 2023 年底,墨西哥灣海岸快線、二疊紀高速公路和惠斯勒管道的擴建將增加 170 億立方米/年的輸送能力。Matterhorn Express 管道項目(260 億立方米/年)預計將于 2024 年投入使用。得益于山谷(Mountain Valley)管道項目(210 億立方米/年)的啟動,阿巴拉契亞(Appalachian)盆地的天然氣輸出量預計將在 2022 年至 2026年間增加 6%(200 億立方米),該項目預計于 2024 年投入運營。其他頁巖氣產量預計在 2022
14、-2026 年間將增加近 15%(500 億立方米)。圖 4 美國區域頁巖氣產量(數據來源:EIA)美國 2023 年注氣季開始時,儲氣庫的注氣量達到,儲氣庫的注氣量達到 43%,比五年平均水平高出近 20%(80 億立方米)。美國國內天然氣產量的強勁增長支撐了第二季度高于五年平均水平7%的凈注入量,凈注入量為290億立方米。第三季度產量增長放緩,加上天然氣發電需求高漲和液化天然氣出口增加,抑制了儲氣庫注氣量,為 160 億立方米,比五年平均水平低 25%。雖然注氣放緩緩解了美國的儲氣過剩,但 9 月底的庫存水平仍比五年平均水平高出 5%,達到 81%的填充水平。相比之下,7 常規天然氣產量在
15、預測期內將繼續下降。預計到 2026 年,頁巖氣產量將占美國天然氣總產量的近 80%。美國天然氣產量增加主要由向全球天然氣市場的 LNG 出口量增加以及向墨西哥的管道天然氣輸送量增加驅動。天然氣國內需求微弱下降,出口強勁增長推動天然氣生產,預計天然氣國內需求微弱下降,出口強勁增長推動天然氣生產,預計 2024 年產量增加。年產量增加。(二)歐盟(二)歐盟 1.天然氣市場供應緊張,天然氣市場供應緊張,LNG 成最大變量成最大變量 歐盟歐盟 27 國本土天然氣產量持續萎靡,荷蘭格羅寧根氣田關閉。國本土天然氣產量持續萎靡,荷蘭格羅寧根氣田關閉。根據 Eurostat 數據,2023 年前九個月本土天
16、然氣產量 295 億立方米,相較 2021 年下降 23.37%,主要是因為歐洲最大天然氣氣田荷蘭格羅寧根氣田的關閉。根據路透社信息,格羅寧根氣田 2023 年僅產氣 105 億立方米,到 2024 年降為零,其他氣田產氣量同比下降 34.34%。2024 年,預計歐盟天然氣產量下行壓力增大預計歐盟天然氣產量下行壓力增大。圖 5 歐盟本土產量(數據來源:Eurostat)俄烏沖突和挪威管道檢修高位,管道氣進口嚴重受限。俄烏沖突和挪威管道檢修高位,管道氣進口嚴重受限。根據8 Eurostat 數據,2023 年前九個月歐盟總進口 3575 億立方米,同比下降 22.50%。Entsog 數據統計
17、,2023 年前 50 周,LNG 進口占總量的41.74%,為歐盟提供1274億立方米的天然氣。挪威占比第二為28.28%,相比 2022 年下降 4.45%,主要是由于挪威管道夏季大量檢修。受俄烏沖突影響,由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占比從 2021 年的 41.34%驟降至9.18%,主要是因為俄羅斯管道氣總供應量大幅下降Tukstream 小幅波動,Nord Stream和Yamal停氣斷供,Ukraine供應同比下降31.67%。管道氣被制約,管道氣被制約,LNG 成歐盟天然氣最大變量,再氣化產能利用率成供給瓶頸信號燈。成歐盟天然氣最大變量,再氣化產能利用率成供給瓶頸信號燈。根據 GIE-A
18、LSI 數據,2019-2021 年擁有 LNG接收站的歐盟國家平均再氣化產能利用率是 50.20%,2023 年上升至66.31%。2023 年 9 月 19 日,歐盟與卡塔爾達成兩項規模最大、期限最長的 LNG 供應協議,與俄羅斯天然氣“硬脫鉤”。圖 6 歐盟進口來源情況(數據來源:Entsog)地緣政治局勢變化,進口地緣政治局勢變化,進口 LNG 備受影響。備受影響。紅海航運危機持續,中東 LNG 到歐洲的船運時間延長,成本增加。根據卓創資訊數據,9 2023 年中東 LNG 流向歐洲的占比降至 13%,對應美國 LNG 去往歐洲的占比增長至 41%。另外,巴以沖突升級將導致塔爾瑪氣田暫
19、停生產,使得以色列向埃及的出口大幅減少,進而間接影響埃及向歐洲出口天然氣。2.暖冬及經濟復蘇緩慢,天然氣需求弱勢暖冬及經濟復蘇緩慢,天然氣需求弱勢 為應對地緣政治威脅、增強能源供應安全,歐盟確立自愿消減為應對地緣政治威脅、增強能源供應安全,歐盟確立自愿消減15%天然氣需求目標天然氣需求目標(相比過去五年的平均天然氣消費量)。據Eurostat 數據統計,截止 2023 年 9 月,歐盟共出口 1406 億立方米天然氣(包括歐盟內部流通),比 2022 年前九個月下降 28.71%。歐盟內陸消費量達 2345.62 億立方米,同比下降 9.99%,相較 2021 年前九個月的 2909.05 億
20、立方米減少 19.37%。暖冬壓制家庭取暖需求預期,天然氣消費總體呈暖冬壓制家庭取暖需求預期,天然氣消費總體呈“U 型型”季節性走勢。季節性走勢。根據 Eurostat,2019-2022 年采暖季(每年 11 月到次年 3 月)平均天然氣消費量占當年總量的 56.03%,并逐年微弱抬升。圖 7 歐盟內陸消費(數據來源:Eurostat)全球經濟復蘇緩慢且不均衡,因工廠關?;蜣D向其他燃料,歐洲全球經濟復蘇緩慢且不均衡,因工廠關?;蜣D向其他燃料,歐洲10 工業需求受壓制,預計工業需求受壓制,預計 2024 年工業用氣增速緩慢。年工業用氣增速緩慢。根據 IMF 數據,2022 年的全球經濟增長率為
21、 3.5%,預計 2024 年低至 2.9%。電力方面,歐盟整體用電量減少,用氣發電需求疲軟,疊加可再生能源發電持續建設。電力方面,歐盟整體用電量減少,用氣發電需求疲軟,疊加可再生能源發電持續建設。歐洲電力生產涉及多種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和生物質能等。根據 Eurostat 數據,截止 2023年 8 月,凈發電總量達 1704417.39 GWh,同比下降 4.42%,其中,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高達 30.64%。天然氣發電占比 17.34%,發電量為 295540.453 GWh,較 2022 年下降 14.30%,主要由于水力、風力和太陽能發電量平均同比上漲 11.44%
22、,一定程度上替代氣電需求。3.天然氣保持庫存高位,周環比下降天然氣保持庫存高位,周環比下降 利用烏克蘭庫容增強儲氣,提供額外冬季保障。利用烏克蘭庫容增強儲氣,提供額外冬季保障。2023 年夏季開始,歐盟向烏克蘭反向輸氣,采暖季再從烏克蘭氣庫提取天然氣。根據 GIE 數據,截止 2023 年 12 月初,歐盟天然氣存儲率達 88.69%,同比上升 4.84%,高于前年 30.36%。AGSI 數據顯示,2023 年 12 月,歐盟天然氣儲氣量達 989.97 億立方米,比 2022 年同期增長 6.78%,周環比下降 2.6%。歐盟接近滿庫入冬,無極端寒冷天氣前提下將不會發生氣源短缺危機。11
23、圖 8 歐盟天然氣儲量(數據來源:AGSI)注:最大值和最小值時間范圍是 2015-2020 綜上,綜上,紅海危機持續、荷蘭格羅寧根氣田關閉、俄烏沖突長期持續等多重因素交織影響下,2024 年,歐盟天然氣供給端上行壓力增大年,歐盟天然氣供給端上行壓力增大,進口重心轉移至美國和卡塔爾,與亞洲 LNG 市場競爭加大。值得注意的是,供應端愈發依賴 LNG 意味著 TTF 價格波動易受外界擾動影響。2024 年,歐盟成員國自愿削弱天然氣需求目標延長,存氣省氣節能,大力普及發展可再生能源,天然氣需求受限。年,歐盟成員國自愿削弱天然氣需求目標延長,存氣省氣節能,大力普及發展可再生能源,天然氣需求受限。(三
24、)亞洲(三)亞洲 1.供給供給 1.1 日韓日韓LNG進口小幅減少,中國進口小幅減少,中國LNG進口仍處在恢復階段進口仍處在恢復階段 2023年1-11月,日本共進口液化天然氣59.39MT(百萬噸),同比下降9.93%;2023年1-10月,韓國共進口液化天然氣35.71MT,同比減少6.96%,主要由于相對溫和的天氣、工業需求疲軟和核能供應增加。2023年1-11月,中國共進口液化天然氣63.06 MT,同比上升7.91%,12 主要由于服務業的恢復、水電下降和夏季高溫導致的發電用氣量增長,但尚未恢復到2021年同時期87.12MT的水平。圖9 2023年中日韓三國LNG進口量(數據來源:
25、JOGMEC)1.2 巴拿馬運河擁堵限制美亞巴拿馬運河擁堵限制美亞LNG貿易貿易 2023年7月以來,巴拿馬運河受罕見干旱影響,水位處以低位,導致運河擁堵,船舶通行量下降,等待時間上升。根據巴拿馬運河管理機構公告,自2023年第四季度起,運河將進一步限制船舶通行數量至18艘,僅為運河正常通行數量的一半。巴拿馬運河是美國與東北亞LNG貿易的重要通道,運河擁堵將降低運輸效率,提升運輸成本,限制東北亞進口LNG供應。預計預計2024年,美亞年,美亞LNG貿易將繼續受限。貿易將繼續受限。1.3 日韓天然氣庫存保持高位日韓天然氣庫存保持高位 經歷了2022年的天然氣短缺危機后,2023年日韓天然氣庫存處
26、于高位。截止2023年12月,日本發電用LNG庫存量265萬噸,高于2022年與過去五年平均庫存水平。截止2023年第三季度,韓國天然氣天然13 氣庫存量492.1萬噸,同比增長23.8%。預計預計2024年,日韓天然氣庫存仍將保持高位。年,日韓天然氣庫存仍將保持高位。圖10 日本發電用LNG庫存情況(數據來源:METI)圖11 韓國天然氣庫存情況(數據來源:KESIS)2.需求需求 2.1 日韓天然氣消費萎靡,中國天然氣恢復式增長日韓天然氣消費萎靡,中國天然氣恢復式增長 截止2023年7月,日本電力部門消費LNG20.79萬噸,同比下降23.8%,主要由于2023年核能發電的使用。城燃消費L
27、NG17.29萬噸,同比下降10.78%。2023年前三季度,韓國天然氣消費量3196萬噸,同14 比下降3.29%,主要來自城燃消費、制造業用氣的減少。2023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約為3750億立方米,主要增量來自于交通和公共服務用氣。2.2 經濟增長經濟增長 內需旺盛,日本經濟或將迎來溫和復蘇。內需旺盛,日本經濟或將迎來溫和復蘇。2023年,日本經濟表現亮眼,前三季度實際GDP增速1.7%,主要得益于出口和強勁的消費。據日本內閣數據,由于進口強勢的預期,將2024年實際GDP增速從1.3%上調至1.6%。預計預計2024年日本經濟迎來溫和復蘇。年日本經濟迎來溫和復蘇。通脹走高,韓國經濟發展
28、面臨壓力。通脹走高,韓國經濟發展面臨壓力。2023年,韓國高利率和高通脹共存。自2022年以來,韓國央行已提高基準利率8次,但尚未緩解通脹壓力。2023年11月,韓國居民生活用電和燃氣價格分別同比上漲14%和5.6%。根據韓國央行預測,主要由于疲軟的國內外需求和緊縮性的貨幣政策,2024年經濟增速從2.2%下調至2.1%。2.3 核能發電發展核能發電發展 日韓非化石能源進一步發展。日韓非化石能源進一步發展。據日本能源經濟部披露,2023年日本重啟三臺核能發電設備平均運行9個月發電量為82.8TWh。據日本能源經濟部預計,2024年日本將重啟三臺核能發電設備,并將總運行設備數量維持在16臺。據韓
29、國能源經濟研究院披露,過去五年,韓國核能發電年均增長率3.5%,可再生能源發電年均增長率9.6%。預計預計2024年,日韓核能發電比例將繼續提高。年,日韓核能發電比例將繼續提高。2.4 天氣因素天氣因素 23年暖冬形式或將不再持續。年暖冬形式或將不再持續。據日本氣象組織披露,2023年冬季15 日本平均溫度同比降低0.6攝氏度。同時,該組織預測,2024年夏季和冬季平均溫度將同比降低2.1攝氏度和0.3攝氏度。韓國能源經濟研究院披露,2023年韓國HDD為2372.9,低于2022年2567.1水平,并預測2024年HDD為2433.9。預計預計2024年,日韓年,日韓HDD水平將上升。水平將
30、上升。(四)中國(四)中國 1.經濟恢復支撐天然氣市場持續復蘇經濟恢復支撐天然氣市場持續復蘇 據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發布報告顯示,2023 年 1-9 月我國天然氣消費量約 2709 億立方米,2023 年全年天然氣消費量約 3750 億立方米,同比增加 199 億立方米,增幅 5.6%。天然氣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將達到 9.0%,增加 0.6 個百分點。由于 2022 年經濟形勢低迷,天然氣消費量受宏觀經濟影響首次下降,天然氣消費量受宏觀經濟影響首次下降,2023 年天然氣市場增量以恢復性增長為主年天然氣市場增量以恢復性增長為主,預計在 2022-2026 年期間,需求增長將保持強勁,平均每
31、年 8%。從消費結構來看,2023 年我國天然氣消費以城市燃氣和工業燃料為主,占比之和約為 75%。2023 年城市燃氣用氣占比約38.8%,增量達到 132 億立方米。城市燃氣增量主要來自交通(城市燃氣增量主要來自交通(LNG重卡銷售火爆)和公共服務用氣。公共服務用氣同比增加重卡銷售火爆)和公共服務用氣。公共服務用氣同比增加 35 億立方米;交通用氣同比大幅增加億立方米;交通用氣同比大幅增加50億立方米。億立方米。工業燃料用氣占比約36.4%,同比下降1.6個百分點,工業用氣增長不及預期,這主要受需求疲軟、出口放緩、庫存堆積、氣價偏高、煤炭政策寬松等因素影響工業用氣增長不及預期,這主要受需求
32、疲軟、出口放緩、庫存堆積、氣價偏高、煤炭政策寬松等因素影響,工業增長乏力,2021 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9.6%,2022 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 3.6%,2023 年全年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超4.3%,不及預期。2023 年發電用氣占總用氣量的 16.9%,截至 202316 年底,我國天然氣發電總裝機容量 12219 萬千瓦,占全國總裝機的4.4%,遠低于四分之一左右的全球平均水平,預計到 2025 年,我國天然氣發電裝機容量將會突破 1.5 億千瓦,占總裝機容量的 6%左右。2024 年,中國天然氣發電需求量將持續上升?;び脷鈱⒄伎傆脷饬康?8.0%。中國天然氣市場發展
33、總體平穩。中國天然氣市場發展總體平穩。2024 年中國經濟有望在提質增量中穩步前行,初步預計2024年全國天然氣消費量3850億3900億立方米,增長主要受城市燃氣和發電用氣驅動。但預計隨著上游成本壓力趨緩和中下游需求得到有效提振,工業經濟有望持續恢復,從而帶動工業天然氣需求增長。圖 12 中國天然氣消費量(數據來源: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2.立足國內擴大生產,提升自主能力立足國內擴大生產,提升自主能力 2023 年以來,我國天然氣產量快速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 年 1-11 月份,天然氣累計產量 2095.9 億立方米,2022 年1-11 月份為 1974.0 億立方米,
34、同比上漲 6.18%。2022 年 12 月 27 日長慶油田成為了我國首個年產 500 億立方米特大氣區,每年增產天然氣超 20 億立方米,累產超 6000 億立方米。2023 年 12 月 14 日,西17 南地區建成年產 400 億立方米大氣區,2023 年我國海洋油氣產量有望再創新高,新增產量 19 億立方米,約占全國天然氣產量增量的 15%。以能源飯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為目標,堅持加大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力度堅持加大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力度,體現了把能源保供穩價放在首位,提高安全保障水平的基本原則。預計 2024 年中國天然氣產量約為 2400 億立方米。圖 13 中國天
35、然氣生產量(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3.天然氣進口穩步增長天然氣進口穩步增長 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研究報告,1-11 月我國天然氣累計進口量10739.7 萬噸,同比增長 8.5%。2023 年 19 月天然氣總進口量達 1208億立方米,同比增加 116 億立方米,增幅 10.6%。其中:進口管道氣501 億立方米,同比增加 23 億立方米,增幅 4.8%,受俄烏沖突影響,俄羅斯出口中國管道天然氣逐年上漲,根據海關數據顯示,2023 年 1月-11 月,中國進口俄羅斯管道氣價值總額合計 412 億元,約為 2022年全年的 1.5 倍。2022 年受世界年受世界 LNG 市場價格暴增影響,液化天
36、然氣進口量大幅下降市場價格暴增影響,液化天然氣進口量大幅下降,2023 雖有所上升但進口 LNG 量仍不及 2021 年水平,截至 2023 年 12 月 24 日,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中國 LNG18 綜合進口到岸價格指數為 178.46,同比下降 18.24%,中國作為進口國,2023 年 1 月-11 月進口 LNG 貨值約 2743 億元,2022 年 1 月-11月約為 3072 億元,這主要得益于 2023 年整體氣價趨于平穩。進口進口LNG以長協為主導。以長協為主導。2023年前三季度,我國LNG進口長協量為4099.8萬噸,同比增加 53%,占進口總量的 73.76%。202
37、4 年長協凈新增約530 萬噸。較 2023 年略有減少,預計 2024 年中國進口 LNG 量將會達到 7900 萬噸。圖 14 LNG 進口量(數據來源:海關總署)4.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推進 10 年間,中國與有關國家和地區先后共同建成投產了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 ABC 線、中緬原油和天然氣管道、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等跨境油氣管道,西氣東輸三線、西氣東輸四線、中俄東線等一批干線管道加快建設,天然氣管輸能力和互聯互通水平不斷提升干線管道加快建設,天然氣管輸能力和互聯互通水平不斷提升。截至2023 年,中國已形成儲氣庫有效庫容量超 843.11 億立方米,預測 2024年,儲氣庫
38、有效庫容量繼續增加 34.6 億立方米。根據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發布報告,截至 2023 年 8 月,我國內地和港澳地區已累19 計投產 LNG 接收站 28 座,總接收能力 11277 萬噸/年。青島、天津LNG 接收站共 4 座 LNG 儲罐建設持續推進,同時,我國對廣東 LNG接收站在建項目投資加快釋放,環渤海區域一批 LNG 接收站在建項目總體進入施工尾段。根據氣庫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已投及擬在建LNG 接收站累計接轉能力 34040 萬噸/年。三、三、2024 三大國際天然氣價格走勢判斷三大國際天然氣價格走勢判斷(一)北美(一)北美 用能效率的提高和熱泵的使用使得居民和商業領域天然
39、氣消費量減少,由于可再生能源的強勁擴張發電用氣會逐漸縮減,預計預計 2024年美國天然氣消費略微下降。年美國天然氣消費略微下降。隨管道產能增加,美國對墨西哥出口持續增長;隨德克薩斯州 Golden Pass 和路易斯安那州 Plaquemines 兩個新液化天然氣項目的上線,美國液化天然氣出口將在 2024 年繼續增長。預計預計 2024 年,美國天然氣整體需求在出口增加推動下增長。年,美國天然氣整體需求在出口增加推動下增長。天然氣出口推動美國產量增長,美國國內消費量下降,迅速擴大的 LNG 出口和對墨西哥輸氣的持續擴大驅動產量增長。預計預計 2024年,美國天然氣產量增速變緩,保持在年,美國
40、天然氣產量增速變緩,保持在 1.5%左右。左右。運用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的天然氣價格預測,結合預測模型客觀計算和專家的主觀判斷,結果表明:2024 年天然氣出口量增加,產量增速變緩,推動年天然氣出口量增加,產量增速變緩,推動 HH 價格上行,均價將在價格上行,均價將在 2.90-3.54美元美元/百萬英熱單位。百萬英熱單位。(二)歐盟(二)歐盟 根據 IMF 數據,預計 2024 年全球經濟增長率低至 2.9%,全球經20 濟疲軟,歐洲工業復蘇遲緩,工業用氣上行壓力大。REPowerEU 計劃、歐盟大力普及發展可再生能源及其技術,抑制天然氣消費。2024年,預計歐盟天然氣需求增長
41、緩慢。年,預計歐盟天然氣需求增長緩慢。供氣結構待完善,過度依賴 LNG 進口使 TTF 價格易受市場供需格局影響,但增氣注氣、庫存高位、克制用氣等舉措,能在一定程度上削減供給端擾動,排除突發事件影響,預計預計 2024 年歐盟本土產量下降壓力大,供給量保持平緩。年歐盟本土產量下降壓力大,供給量保持平緩。美國新 LNG 出口裝置投產,重點供應歐洲,歐洲建設大量浮式再氣化接收站項目,加上高位庫存,歐洲供需格局逐步寬松。但巴拿馬運河擁堵、巴以沖突、超出預期的天氣變化、天然氣供給國的不確定性因素仍可能對 TTF 價格造成沖擊,對對 TTF 價格產生提振作用。價格產生提振作用。運用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環境
42、政策研究中心的天然氣價格預測,結合預測模型客觀計算和專家的主觀判斷,結果表明:2024 年年 TTF價格小幅抬升,需求端緊縮,供給端或將保持平穩。預計價格小幅抬升,需求端緊縮,供給端或將保持平穩。預計 TTF 天然氣均價將在天然氣均價將在 15-18 美元美元/百萬英熱單位。百萬英熱單位。(三)亞太(三)亞太 2024年,日韓LNG進口將進一步萎縮,中國或取得恢復式增長。但受制于巴拿馬運河堵塞問題導致的美亞天然氣貿易不暢和日韓天然氣庫存的短期高位,展望展望2024年,東北亞天然氣供給端偏緊。年,東北亞天然氣供給端偏緊。2024年,雖日韓核電的發展將一定程度限制天然氣需求,但鑒于2024年中日韓
43、高預期的經濟增長和寒冷的天氣因素,展望展望2024年,東北亞天然氣需求端小幅抬升。年,東北亞天然氣需求端小幅抬升。21 運用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的天然氣價格預測,結合預測模型客觀計算和專家的主觀判斷,結果表明:2024年年JKM價格小幅抬升,供給端偏緊,短期或將保持穩定。預計價格小幅抬升,供給端偏緊,短期或將保持穩定。預計JKM天然氣均價將在天然氣均價將在15.5-17美元美元/百萬英熱單位。百萬英熱單位。22 參考文獻參考文獻 1 Bruegel.European natural gas importsEB/OL.(2023-12-20)2024-01-07.https:/ww
44、w.bruegel.org/dataset/european-natural-gas-imports.2 卓創資訊能源觀察.紅海局勢升級 歐洲天然氣價格迎入冬以來最大漲幅EB/OL.(2023-12-20)2024-01-07.https:/ IMF.World Economic Outlook,October 2023EB/OL.(2023-10-10)2024-01-07.https:/www.imf.org/en/Publications/WEO/Issues/2023/10/10/world-economic-outlook-october-2023.4 IEEJapan.Econom
45、ic and Energy Outlook of Japan for FY2024EB/OL.(2023-12-21)2024-01-07.https:/eneken.ieej.or.jp/data/11538.pdf.5 KEEi.Korean Mid-term Energy Demand OutlookEB/OL.(2023-11-13)2024-01-07.https:/ EIA.Short-term Energy OutlookEB/OL.(2023-12-12)2024-01-07.https:/www.eia.gov/outlooks/steo/pdf/steo_full.pdf.
46、7 IEA.Medium-Term Gas Report 2023EB/OL.(2023-10)2024-01-07.https:/www.iea.org/reports/medium-term-gas-report-2023.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簡介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簡介 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是 2009 年經學校批準成立的研究機構,掛靠在管理與經濟學院。能源與環境政策中心大部分研究人員來自魏一鳴教授 2006 年在中科院創建的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CEEP-BIT)面向國家能源與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重大戰略需求
47、,針對能源經濟與氣候政策中的關鍵科學問題開展系統研究,旨在增進對能源、氣候與經濟社會發展關系的科學認識,并為政府制定能源氣候戰略、規劃和政策提供科學依據、為能源企業發展提供決策支持、為社會培養高水平專門人才。中心近年部分出版物中心近年部分出版物 魏一鳴.碳減排系統工程:理論方法與實踐.北京:科學出版社,2023.魏一鳴,梁巧梅,余碧瑩,廖華.氣候變化綜合評估模型與應用.北京:科學出版社,2023.廖華,朱躍中.我國能源安全若干問題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23.劉蘭翠,劉麗靜.碳減排管理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3.唐葆君,王璐璐.碳金融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3.余
48、碧瑩.碳減排技術經濟管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3.唐葆君.項目管理能源項目為例.北京:科學出版社,2022.余碧瑩,張俊杰.時間利用行為與低碳管理.北京:科學出版社,2022.沈萌,魏一鳴.智慧能源.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22.魏一鳴.氣候工程管理:碳捕集與封存技術管理.北京:科學出版社,2020.中心近年中心近年“能源經濟預測與展望能源經濟預測與展望”報告報告 總期次總期次 報告題目報告題目 總期次總期次 報告題目報告題目 1“十二五”中國能源和碳排放預測與展望 42 2019 年光伏及風電產業前景預測與展望 2 2011 年國際原油價格分析與走勢預測 43 經濟承壓背景
49、下中國能源經濟發展與展望 3 2012 年國際原油價格分析與趨勢預測 44 2020 年光伏及風電產業前景預測與展望 4 我國中長期節能潛力展望 45 砥礪前行中的新能源汽車產業 5 我國省際能源效率指數分析與展望 46 2020 年國際原油價格分析與趨勢預測 6 2013 年國際原油價格分析與趨勢預測 47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項目進展與布局展望 7 2013 年我國電力需求分析與趨勢預測 48 2020 年碳市場預測與展望 8 國家能源安全指數分析與展望 49 我國“十四五”能源需求預測與展望 9 中國能源需求預測展望 50 基于行業視角的能源經濟指數研究 10 2014 年國際原油價格
50、分析與趨勢預測 51 全球氣候保護評估報告 11 我國區域能源貧困指數 52 全球氣候治理策略及中國碳中和路徑展望 12 國家能源安全分析與展望 53 新能源汽車產業 2020 年度回顧與未來展望 13 經濟“新常態”下的中國能源展望 54 碳中和背景下煤炭制氫的低碳發展 14 2015 年國際原油價格分析與趨勢預測 55 2021 年國際原油價格分析與趨勢預測 15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展望 56 中國省際能源效率指數(2010-2018)16 我國區域碳排放權交易的潛在收益展望 57 后疫情時代中國能源經濟指數變化趨勢 17“十三五”及 2030 年能源經濟展望 58 電力中斷對供應鏈網
51、絡的影響 18 能源需求預測誤差歷史回顧與啟示 59 2022 年國際原油價格分析與趨勢預測 19 2016 年國際原油價格分析與趨勢預測 60 全國碳中和目標下各省碳達峰路徑展望 20 2016 年石油產業前景預測與展望 61 邁向碳中和的電力行業 CCUS 發展行動 21 海外油氣資源國投資風險評價指數 62 中國碳市場回顧與展望(2022)22“十三五”北京市新能源汽車節能減排潛力分析 63 全球變暖對我國勞動力健康影響評估 23“十三五”碳排放權交易對工業部門減排成本的影響 64 中國上市公司碳減排行動指數研究報告 24“供給側改革”背景下中國能源經濟形勢展望 65 2022 年中國能
52、源經濟指數研究 25 2017 年國際原油價格分析與趨勢預測 66 省級能源高質量發展指數研究(2012-2022 年)26 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2016 回顧與 2017 展望 67 中國電力部門省際虛擬水流動模式與影響分析 27 我國共享出行節能減排現狀及潛力展望 68 2023 年國際原油價格分析與趨勢預測 28 我國電子廢棄物回收處置現狀及發展趨勢展望 69 中國碳市場回顧與最優行業納入順序展望(2023)29 2017 年我國碳市場預測與展望 70 我國 CCUS 運輸管網布局規劃與展望 30 新時代能源經濟預測與展望 71 全球變暖下區域經濟影響評估 31 2018 年國際原油價格
53、分析與趨勢預測 72 邁向中國式現代化的能源發展圖景 32 2018 年石化產業前景預測與展望 73 2024 年中國能源經濟指數研究及展望 33 新能源汽車新時代新征程:2017 回顧及未來展望 74 低碳技術發展產業鏈風險評估和展望 34 我國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回收處置現狀、趨勢及對策 75 中國省際能源高質量協同發展測度 35 我國碳交易市場回顧與展望 76 實現碳中和目標的 CCUS 產業發展展望 36 新貿易形勢下中國能源經濟預測與展望 77 2024 年國際原油價格分析與趨勢預測 37 2019 年國際原油價格分析與趨勢預測 78 2024 年成品油價格分析與趨勢預測 38 我國農村居民生活用能現狀與展望 79 2024 年國際天然氣市場分析與趨勢預測 39 高耗能行業污染的健康效應評估與展望 80 中國碳市場建設成效與展望(2024)40 我國社會公眾對霧霾關注的熱點與展望 81 中國能源經濟形勢分析與研判(2024)41 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水平分析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