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工業交換機行業滲透率、市場需求及相關標的分析報告(36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4工業交換機行業滲透率、市場需求及相關標的分析報告(36頁).pdf(36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2 0 2 3 年深度行業分析研究報告UZYZ1XDXOZ5XPZbRaO8OpNmMoMtPeRnNnPjMsQoP9PqRmMuOqMtMwMrQqP目 錄 1 工業網絡向融合化發展,工業以太網交換機滲透加速 2 工業交換機市場:下游增量需求增長,高端制造加速發展 3 行業相關標的 1.1 工業網絡:工業設備通信的管道 1.2 工業交換機:工業設備連接的匯聚者 2 定義:工業網絡是指安裝在工業生產環境中的一種綜合集成網絡,將工廠生產現場的各種要素連接在一起并提供可靠、實時通信的設施,集確定性、可靠性、靈活性于一體。工業網絡的概念已經從最初的工業控制網絡延伸到包含工業控制網絡(OT)、工業信
2、息網絡(IT)以及工業物聯網在內的網絡全集。工業網絡最重要的功能是實現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之間的通信,通常會在惡劣的環境下運行,所以對于連接性能和通信有著嚴格的要求。數據來源:王寶友5G推動工業網絡轉型升級,朱瑾瑜,陳潔,段世惠.確定性工業網絡架構與關鍵技術分析,智能制造之家,西南證券整理 1.1.1 工業網絡:工業設備通信的管道 工業網絡與傳統互聯網對比 特征 工業網絡 傳統互聯網 主要功能 物理實體設備控制 數據處理和傳輸 應用功能 制造業 企業 層次結構 深層的、功能上分離的層次結構,具有許多協議和物理標準 具有統一協議的集成層次結構和物理標準 故障級別 高 低 可靠性 高 低 傳輸時
3、間 250us10ms 50ms+確定性 高 低 數據組成 周期性和非周期性的小數據包 大且非周期性數據包 時間一致性 要求 不要求 3 數據來源:賈東耀,汪仁煌工業控制網絡結構的發展趨勢,梁曉輝,黃驊,張驥等工業網絡新技術研究與趨勢展望,西南證券整理 工業網絡經歷了計算機集中控制系統、集散控制系統、現場總線控制系統三個發展階段,目前正處于從現場總線技術到工業以太網的演進過程中。21世紀開始,IT與OT信息交互模式出現變革,工業網絡未來還將向5G、TSN、APL等新型網絡技術方向不斷演進。1.1.2 工業網絡發展:向廣泛而兼容趨勢前進 在CCS中,數字計算機取代了傳統的模擬儀表,使用更為先進的
4、控制技術;但由于控制簡單,直接面向控制對象,并未形成控制網絡體系。DCS的特點是“集中管理,分散控制”,降低局部對整體系統的損害程度,提高系統可靠性;但效率低下,傳輸可靠性差,成本高。FCS實現了各類工業數據信號的共總線傳輸,有接口簡單、協議開放、等突出優勢,但存在布線成本高、布線復雜、周期長的問題。工業以太網技術在標準以太網協議基礎上進行改進,從高速率、分組交換和同步機制三方面進行增強,以確保實時性和可靠性。4 1.1.3 工業網絡架構:工業交換設備連接工業網絡各層級 Level 4 Level 3 Level 2 Level 1 數據來源:常潔,王藝,李潔等工業通信網絡現有架構的梳理總結和
5、未來運營商的發展策略,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版本2.0),西南證券整理 Level 0 企業層:定義管理制造組織所需的與業務相關的活動,包括建立基礎車間調度、確定庫存水平以及確保物料適時適量適地進行生產。制造運營管理層:定義工作流的活動以產生所需的最終產品,包括生產期望產品的工作流活動、生產過程的協調與優化、生產記錄的維護等。SCADA層:定義監視和控制物理過程的活動,人機界面,SCADA等都是該級別的一部分。設備層:定義與感測和操縱物理過程以及過程參數的自動控制有關的活動。這包括傳感器,輸入/輸出(I/O)模塊,嵌入式控制器和執行器。定義實際的物理過程或物理生產過程。ISA-
6、95標準參考模型將工業互聯網系統分為五層,定義了從物理生產過程到企業管理各個層級所實現的功能。同時,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AII)也定義了工業網絡實施架構,包括設備層、邊緣層、企業層和產業層四個層級,各個層級通過工業總線、邊緣網關、工業以太網交換機、路由器和高質量專線等模塊相互連接,形成一套全流程、全業務的公司內網與公司外網數據互通體系。我國工業互聯網網絡實施框架 ISA-95標準參考模型 5 工業網絡分為有線通信和無線通信,其中有線通訊技術包括了現場總線和工業以太網等,工業無線則包括了Wi-Fi、LoRA等。工業以太網相較于現場總線有更易于集成、適用范圍更廣的優勢,有效解決了現場總線數據包
7、傳輸延遲、數據丟失的問題,但是成本較高,且受限于距離和帶寬。工業無線與前二者相比而言,不需要布置供電線路,同時能夠連接更多監測和控制點,但是存在容易被電磁干擾、標準多樣難以統一接口的問題。數據來源:智能制造之家,陳尚文現場總線標準的發展與工業以太網技術,西南證券整理 1.1.4 工業網絡分類:可分為有線網絡和無線網絡 工業網絡 有線通信 無線通信 現場總線 工業以太網 工業無線 優點 大幅縮減工廠的供電線路,簡單可靠 易于集成、適用范圍廣、技術成熟 不需要布置供電線路,能夠連接更多監測和控制點 缺點 數據包傳輸延遲、數據丟失、存在瞬時錯誤 成本較高、受限于距離和帶寬 容易被電磁干擾、標準多樣難
8、以統一接口 典例 Profibus、ModBus、DeviceNET、CANOpen、CC-Link、AS-I、Interbus、ControlNet Profinet、Ethernet/IP、Ethernet CAT、Modbus TCP 802.15.4、6LoWPAN、Bluetooth/LE、Cellular、LoRA、Wi-Fi、WirelessHART、ZigBee 工業網絡分類 6 數據來源:曾夢妤,甘露,張迪等以數字電網促進新型電力系統IT與OT融合的思考,王峰,于青民,黃穎等.工業互聯網網絡關鍵技術與發展研究,西南證券整理 工廠內網主要包括工業現場的生產網絡(OT)以及信息網
9、絡(IT)。OT以工業控制網絡為主,IT以工廠信息系統及辦公網絡為主。OT是以計算機技術為輔助的自動化技術運營技術,采用的通訊協議有OPC UA、DDS、FDT、DTM等。IT是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的軟件技術互聯網技術,采用的通訊協議有MQTT、AMQP、RESTful等。由于OT與IT數據網絡的傳輸協議有所差異,數據集成存在困難,無法滿足工業互聯網大趨勢下多種業務彼此協同、共網傳輸的需求,二者的融合發展十分關鍵,而工業以太網作為一種解決OT與IT互聯互通的方案在工廠內網架構中被大量應用。1.1.5 OT與IT融合發展,推動工業以太網滲透加速 OT-IT融合體系架構 OT與IT對比分析 特征 O
10、T IT 面向對象 面向工業,主要與機器交互 面向業務,主要處理信息 傳輸數據類型 監控、控制和監督數據 交易、語音、視頻和大容量數據 訪問限制 與外界相連,訪問不受限制 僅限于某些特權的人 風險類型 信息風險 自動化風險 網絡故障后果 壽命終止 數據丟失 環境變化 環境變化少,需求變化不頻繁 環境經常變化 對業務的影響 直接影響 取決于行業 安全級別 對設備進行物理訪問 對用戶和設備進行身份驗證 工作側重 控制和監控工業流程 支持業務流程 7 數據來源:于會群,黃貽海,彭道剛等工業以太網網絡互聯技術與發展,HMS Network2022年工業網絡市場份額報告,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5G+TSN
11、融合部署場景與技術發展白皮書 V1.0 版,西南證券整理 1.1.6 工業以太網及工業無線已成未來趨勢 目前5G、TSN、5G與TSN協同等新型網絡技術向工業領域滲透,促使工業網絡進入全面升級的新階段。TSN技術是面向工業特殊應用場景的新一代以太網標準,通過使用標準以太網的組性,改進數據鏈路層協議,基于QoS等級確定傳輸優先權,可在通用架構上實現跨越車間級、工廠級、企業級等務層級的直接通信,實現真正OT與IT的融合。5G技術以其高可靠、低時延的優越特性,為無線通信在工業控制網絡中的深入應用帶來技術可行性。5G與TSN協同可提供高可靠的移動性、靈活性、可重配置能力,有效降低運維成本,是智能工廠內
12、網中極富潛力的技術組合。工業網絡市場份額占比 5G與TSN融合部署總體參考架構 當前,企業所用的工業網絡中,工業現場總線、工業以太網等多種技術通常會同時部署使用。工業以太網對現場總線技術逐步實現替代。據HMS Networks發布的工業網絡市場份額報告,近6年工業以太網保持穩定的增長速度,并在2022年占全球自動化新安裝節點市場的66%,反觀工業現場總線新安裝節點市場占有率呈下隆趨勢,未來工業以太網將繼續向工業現場總線中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逐漸替代工業現場總線,成為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重要技術。8 1.2.1 工業交換機:用于工業環境信息傳輸的網絡設備 工業交換機是應用于工業控制領域數據傳輸和通信
13、的網絡交換設備,可耐受嚴苛的工作環境,對于連接性能有嚴格要求。工業交換機具有高效性、可靠性、安全性和易用性。其采用流控制、擁塞控制、錯包重傳等技術,確保數據傳輸的穩定和可靠;并且通過支持各種冗余技術和工業協議,提高網絡的可靠性、穩定性和兼容性,從而適應各種工業現場的數據通信需求。隨著電力、冶金、石化、環保、交通、建筑等行業的迅速發展,各行各業信息化建設對工業以太網交換機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其廣泛應用于在軌道交通、智能制造、智慧礦山、工業自動化控制系統中。數據來源:光路科技,西南證券整理 工業交換機的特點 特性 具體表現 高效性 支持全雙工通信,能夠同時進行發送和接收,數據傳輸速度快,能夠滿足工業
14、應用中的高速數據傳輸需求。同時,它還支持802.1Q VLAN和802.1p QoS等技術,可以實現多種數據流的優先級設置,確保網絡數據傳輸的效率 可靠性 采用了多種技術,如冗余備份、流控制、數據幀過濾等,確保網絡數據傳輸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在網絡異?;蛟O備故障時,它還可以通過RSTP、ERPS等協議,實現快速網絡恢復和設備切換,保障工業控制系統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安全性 支持多種安全協議,如802.1x認證、VPN、IPSec等,可以防止非法用戶和攻擊者對網絡進行攻擊和入侵。同時,它還支持ACL訪問控制列表、端口安全等技術,可以控制用戶的訪問權限,保證網絡的安全性 易用性 提供了友好的管理界面,
15、可以通過Web界面、SNMP等方式進行管理和監控。同時,它還可以支持自動發現和自動配置,可以快速地將新設備接入網絡,提高了網絡的易用性和管理效率 工業交換機示意圖 9 userid:93117,docid:154403,date:2024-02-26,1.2.2 工業交換機與商用交換機在環境適應方面存在較大壁壘 工業交換機和商業交換機在功能可用性方面相似,在環境適應性方面差別較為顯著。二者差別主要體現在溫度、濕度、鹽霧環境、振動環境、惡劣電磁干擾環境、海拔等各類環境下穩定可靠提供功能服務的能力。工業交換機在一些告警功能,冗余設計等方面也有考慮,這些是讓工業交換機迥異于商業交換機的根本原因,因此
16、二者替代彈性較小。數據來源:CSDN,西南證券整理 工業交換機與商用交換機對比分析 特征 工業交換機 商用交換機 環境適應性 氣候環境可靠性 寬溫型(-4085)、4%100%濕度、防霉防潮防鹽霧 055、10%90%濕度、無三防 機械環境可靠性 防摔、抗震,防護等級IP40以上 包裝防摔,防護等級IP20 電磁環境可靠性 工業三級、四級標準 最高工業三級 高海拔環境可靠性 支持海拔5km 2km以下 功能可用性 外觀 鋁合金外殼 塑殼或鈑金 預告和告警功能 支持事件預知,支持告警功能 無事件預知,無告警功能 工作電壓 范圍較寬(-956VDC供電,ADC220V供電可選)對電壓要求較高 冗余
17、電池設計 雙電源互為備份 交流單電源供電方式 安裝方式 DIN導軌、機架等安裝方式 機架、桌面安裝方式 散熱方式 無風扇外殼散熱,耐高低溫 風扇散熱 使用壽命 大于10年 3-5年 元器件 工業級 普通級 工作側重 控制和監控工業流程 支持業務流程 快速環網、冗余功能 系統冗余時間可以小于50ms 自愈時間達1030s 以上 10 1.2.3 工業交換機分類 數據來源:天柏科技集團,西南證券整理 分類標準 分類結果 主要特點 端口速率的一致性 對稱工業交換機 所有端口速率相同 非對稱工業交換機 具有不同速率的端口 結構 固定端口工業交換機 價格便宜,但自身提供的端口數量有限 模塊化工業交換機
18、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常用于核心工業交換機或融合工業交換機 傳輸速率 百兆以太網工業交換機 所有端口均為100M,同時具有2-4個1000M端口或插槽,其接口類型包括:100Base-TX雙絞線端口和100Base-FX光纖端口 千兆以太網工業交換機 接口類型包括:1000Base-T雙絞線端口1000Base-SX光纖端口1000Base_LX光纖端口1000 Mbps GBIC插槽1000Mbps SFP插槽 萬兆以太網工業交換機 主要以10Gbps模塊和插槽的形式提供 作業的協議層 二層工業交換機 主要用于實現局域網內主機間的快速信息交換 三層工業交換機 主要用于VLAN之間的線速
19、轉發 四層工業交換機 提供網絡應用資源的優化配置,實現服務質量、負載均衡和安全控制 是否有控制臺端口 智能工業交換機 也稱網管型工業交換機 傻瓜工業交換機 非網管型工業交換機 網絡位置 接入層工業交換機 100個信息點內,固定部署工業交換機,16-48個100M以太網接口,用于普通計算機的網絡接入,2-4個1000M端口或插槽,用于與上級交換面的千兆連接 匯聚層工業交換機 支持300個信息點及以下,接入層所有工業交換機均為1000M網絡接口,具有網絡管理功能,同時擁有多達10個10G端口或插槽,用于實現與上級交換面的千兆連接。核心工業交換機 支持500個信息點及以上 工業交換機可按功能和速率進
20、行分類。工業交換機依據傳輸速率可分為百兆、千兆、萬兆交換機,目前市場正向千兆、萬兆升級過程,高端高速交換機需求逐步提升。11 1.2.4 芯片為工業交換機主要成本,工業交換機下游應用廣泛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西南證券整理 工業交換機生產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包括芯片類、光器件、接插件、阻容器件、殼體、線路板等。其中芯片是公司重要的原材料,在公司產品硬件部分起到較為重要的作用,構成公司產品的核心零部件,例如三旺通信2017年到2020年各年度芯片采購金額占原材料采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37.20%、32.85%、31.74%和36.10%。工業交換機廣泛應用于智慧城市、礦山、軌道交通、電力及新能源、智能制
21、造等領域。各細分領域中應用場景較多,主要用途為組建工業互聯網通信網絡,實現設備之間信息傳輸作用,以承載不同應用場景中信息傳輸、工業控制的需求,實現工業數據的感知、匯總、分析、決策。三旺通信2020年工業交換機原料占比 工業交換機下游應用領域 下游 主要應用場景 用途具體說明 智慧 城市“電子警察”、“雪亮工程”通過在交通路口及街道布置攝像頭進行視頻抓拍和安防監控。攝像頭所拍攝的圖像數據與工業以太網交換機連接,通過工業以太網交換機與控制中心連接,從而實現監控數據實時分析和決策 停車場出入口檢測及監控系統 包含攝像頭、讀卡機、道閘等多種感應設備,感應數據通過工業以太網交換機傳遞至主控室,保障設備和
22、數據統一管理 隧道監控 包含照明、通風、信號、攝像等現場設備及PLC等采集設備,設備聯網產品將現場設備和采集設備的串口數據及現場總線數據轉換為工業以太網數據,并通過工業以太網交換機組建通信環網,與控制中心保持可靠通信 礦山 煤炭開采、集控 設備 是一套煤炭自動化挖掘設備,以工業以太網交換機為核心通信設備組成通信網絡,前端監控感知設備與控制設備數據通過通信網絡傳輸至控制中心,實現智能監測和集中控制 井下綜合監控 布有監控攝像頭、IP電話機、廣播音箱等裝置,獲取環境感知數據后匯入由工業以太網交換機組成的通信網絡,并進一步與控制中心電腦連接,實現煤礦開采挖掘實時監控和實時調度 軌道 交通 PIS系統
23、 可實現采集視頻監控數據,同時向乘客發送車輛到站信息、廣播語音信息、電視廣告視頻信息,包含LED顯示屏、廣播音箱等現場設備,后臺控制中心通過工業以太網交換機可對現場設備數據交互及集中管理 AFC系統 可實現自動售票、檢票,前端設備主要為自動售票設備、閘機設備,其收集客流進出站、票務信息后通過工業以太網交換機可將數據傳輸至后臺控制中心,實現地鐵售檢票自動化 電力及 新能源 變電站巡檢機器人 機器人多處設置傳感與執行等前端裝置,該等前端裝置與工業以太網交換機連接,通過工業以太網交換機與機器人控制中心CPU連接,實現機器人巡檢數據匯集及實時控制 電廠DCS系統、SCADA系統 包含對溫度、壓力、流量
24、、水位等要素監測的傳感設備及調節閥、開關閥、各種循環泵等執行設備,通過設備聯網產品轉換為工業以太網數據,并通過工業以太網交換機組成的通信網絡與主控室實現數據通信傳輸 智能 制造 工廠AGV(自動導航裝置)實現自動裝載、搬卸、運輸,通過工業無線AP連入工業網絡,其信息數據進一步通過工業以太網交換機傳輸至工廠控制中心,實現對AGV小車的無線控制 自動化產線 工業無線網關、串口服務器等設備聯網產品將工業自動化產線現場總線設備數據轉換為工業以太網數據,并通過工業以太網交換機實現數據交互和匯總 12 1.2.5 高速、智能、綠色是工業交換機未來發展趨勢 工業交換機需求逐步提升,技術創新、綠色環保、多元市
25、場成為未來發展主旋律。從時長性與實效性來看,工業以太網交換機未來將進一步完善自身的技術,力求加強防護技術、通訊實時性、穩定性等,而無線網絡、藍牙、5G、TSN等網絡技術的發展為工業以太網交換機技術的發展注入新的血液與活力。技術創新 綠色環保 多元市場 數據來源:劉莉莉淺析工業級以太網交換機發展現狀及應用,西南證券整理 大速率、高帶寬方向 智能化(支持數據智能診斷、智能安全防護、智能運維)對工業環境適應能力更高(如電磁兼容、寬溫運行、深水工作等適應能力),可靠性、實時性及穩定性更好 更加集成化(產品小型化,模塊集成度更高,可與多種工業設備嵌入集成)厚石新一代綠色節能工業交換機:厚石HS系列 節能
26、設計:采用更加環保的設計和制造材料,例如再生塑料、水晶玻璃和碳纖維等,以減少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睡眠模式:當網絡負載較低或沒有數據傳輸時,交換機進入睡眠狀態以降低功耗。功耗監測和分析:實時監測交換機的能源消耗情況,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優化。環境溫度管理:通過合理管理交換機運行環境的溫度 傳統工業自動化領域:控制領域與信息傳輸領域、電網、軌道交通領域 潛在市場:食品和飲料、醫療、農業、汽車制造和能源生產領域。未來工業交換機將針對不同細分市場,推出適應性強、性能優越的解決方案 工業交換機在食品和飲料行業的運用場景 13 目 錄 1 工業網絡向融合化發展,工業以太網交換機滲透加速 2 工業交換機市場:
27、下游增量需求增長,高端制造加速發展 3 行業相關標的 14 全球工業以太網交換機將以7.1%的復合增速增長。據CMI,2023年全球工業以太網交換機市場規模約為3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31億元。其中,中國市場約占全球市場的四分之一,市場規模約為57.8億人民幣。展望未來10年,市場將以8.4%的復合增速增長,到2032年工業以太網交換機全球市場規模有望達到68億美元。工業設備的連接數增長以及工業互聯網滲透為工業交換機市場提供增長動能。隨著工業4.0以及物聯網覆蓋率提升,工業設備連接數快速增長,帶動了交換端口數量的提升。從場景看,光伏儲能、智能駕駛、5G工廠等新型工業場景的增加也帶來了更多的工
28、業連接需求。數據來源:CMI,西南證券整理 2.1 工業互聯網市場:新型工業場景催生連接數,市場規模穩健增長 全球工業以太網交換機市場規模 中國市場占比情況 15 2.2 格局:歐美與臺資企業涉足市場較早,國內廠商大步追趕 數據來源:公司官網,西南證券整理 供應商 國別 廠家簡介 赫思曼(Hirschmann)德國 創立于1924年,產品范圍包括采用模擬和數字廣播電視傳輸技術的移動發射和接收系統,企業和工業網絡解決方案以及現場總線系統。西門子(SIEMENS)德國 始于1847年,專注于電氣化、自動化和數字化領域,在海上風機建設、聯合循環發電渦輪機、輸電解決方案、基礎設施解決方案、工業自動化、
29、驅動和軟件解決方案,以及醫療成像設備和實驗室診斷等領域占據領先地位。思科(CISCO)美國 始創于1984年,世界500強企業,全球領先的互聯網解決方案供應商,提供企業網絡、數據中心、安全和協作等解決方案。研華 中國臺灣 于1981 年成立,臺灣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產品包括嵌入式電腦、工業自動化產品、智能通信產品、智能系統、網絡通訊等產品,形成了覆蓋智慧工廠、智能零售、智能醫療、智能物流等多個領域的行業解決方案。摩莎(Moxa)中國臺灣 1987 年成立,主要產品包括工業網絡基礎設施、工業設備聯網、工業計算等產品,并為多個領域提供工業物聯網行業解決方案。東土科技工業 中國 成立于2000年,致
30、力于工業控制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研究,產品已廣泛應用高鐵、電網、石油化工、工廠自動化、清潔能源等領域。三旺通信 中國 創建于2001年,致力于工業互聯網通信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主打產品囊括工業以太網交換機、嵌入式工業以太網模塊、設備聯網產品、工業無線產品等領域。映翰通 中國 成立于2001年,為客戶提供工業物聯網通信(M2M)產品以及物聯網(IoT)領域“云+端”整體解決方案。國內工業交換機供應商 國外工業交換機供應商 16 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是實現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近年來,為了促進工業互聯網產業的發展,國家相關部門相繼出臺工信部等八部門關于加快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5G+工
31、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先導區試點建設指南“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先導區試點建設指南等一系列政策。數據來源:政府官網,西南證券整理 2.3 政策:國內新型工業化政策支持力度大,中央與地方均高度重視 發布日期 文件名 發布部門 重點 2023年12月 工信部等八部門關于加快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 工信部等八部 推動工業互聯網與重點產業鏈“鏈網協同”發展,充分發揮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和平臺作用,支持構建數據驅動、精準匹配、可信交互的產業鏈協作模式,開展協同采購、協同制造、協同配送、產品溯源等應用,建設智慧產業鏈供應鏈。2023年11月“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先導區試點建設指南 工信部辦公
32、廳 鼓勵各地以城市(地級及以上城市為單位開展先導區試點建設,通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夯實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融合應用創新、培育壯大產業生態、強化公共服務能力等舉措,激發各類市場主體創新活力,充分釋放“5G+工業互聯網”疊加倍增效應,加快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助力新型工業化。2023年11月 工信部辦公廳關于印發的通知 工信部辦公廳 深入推進“5G+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打造5G工廠中國品牌。2023年10月 工信部辦公廳關于推進5G輕量化(RedCap)技術演進和應用創新發展的通知 工信部辦公廳 推動行業龍頭企業、基礎電信企業打造模式創新、成效顯著、易復制推廣的5G RedCap應用示范標桿
33、。通過“綻放杯”5G應用大賽、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5G工廠名錄發布等活動,聚集優秀案例和資源,樹立先進典型,引導各行業應用創新發展,加快形成一批實現百萬連接的5G RedCap應用領域。2023年9月 工信部辦公廳關于組織開展2023年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示范申報工作的通知 工信部辦公廳 圍繞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聚焦“數字領航”企業、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特色專業型工業互聯網平臺等方向,遴選一批標桿示范項目,探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新業態和新模式,為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明確路徑和方向。2023年4月 關于推進IPv6技術演進和應用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 發改委等部門 加
34、快“IPv6+”技術在汽車、電子、鋼鐵、礦業、電力等工業生產領域的應用推廣,推動網絡切片、確定性網絡、應用感知網絡等“IPv6+”技術與5G、人工智能等相結合,打造高質量工業互聯網,滿足智能制造發展需求。2022年1月“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 國務院 建設可靠、靈活、安全的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支撐制造資源的泛在連接、彈性供給和高效配置。加強面向多元化應用場景的技術融合和產品創新,提升產業鏈關鍵環節競爭力,完善工業互聯網等重點產業供應鏈體系。2021年11月“十四五”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 融合發展規劃 工信部 到2025年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普及率達到45%,系統解決方案服務能力明顯增強,形成平臺
35、企業賦能、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新格局。2021年11月 工業互聯網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 指南(2021版)工信和標準委 到2023年,工業互聯網標準體系持續完善。到2025年,制定工業互聯網關鍵技術、產品、管理及應用等標準100項以上,建成統一、融合、開放的工業互聯網標準體系,形成標準廣泛應用、與國際先進水平保持同步發展的良好局面。17 工業互聯網區域發展邁向更高水平,各省區市工業互聯網政策深入推進。各地基于區域經濟發展基礎和產業特色,紛紛出臺推動工業互聯網發展的相關政策,通過財政、稅收、金融、人才等多元化政策工具,推動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和融合應用。數據來源:政府官網,西南證券整理 2.3 政策:
36、國內新型工業化政策支持力度大,中央與地方均高度重視 發布日期 文件名 發布部門 重點 2021年12月 北京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全面實施“3+3”行動工程,即實施供給質量提升3大行動、產業集群培育3大工程,到2023年,推進北京工業互聯網發展實現“一十百千”目標,將北京建設成為引領全國、影響世界的工業軟件創新高地、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高地、工業互聯網安全服務高地和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高地。2023年10月 上海市工業互聯網“標識滬通”行動計劃(2023-2025年)上海市通信管理局 到2025年,全市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相關機制基本健全,工業互聯網
37、標識解析體系逐步完善,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規?;瘧貌粩嘤楷F,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產業生態基本成熟,成為全國重要的工業互聯網應用創新發展高地,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貫通上海新型工業化體系的局面初步形成。2021年3月 推動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實施“智匯天津”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天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到2023年底,工業互聯網對制造業引領帶動效應更加顯著,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水平保持全國第一梯隊,基本建成國內領先的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示范區。2021年6月 廣東省工業互聯網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 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 廣東省通信管理局 到2023年,工業互聯網實現普及應用,制造業
38、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新模式、新業態廣泛推廣,產業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初步形成輻射帶動效應突出、示范引領作用明顯的國家工業互聯網示范區。2022年1月 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工業互聯網發展扶持計劃操作規程 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支持龍頭企業和服務商,針對研發設計、測試驗證、生產制造、供應鏈金融等環節,建設具備云仿真、數字孿生、供應鏈管理等功能的專業型工業互聯網平臺。2019年1月 江蘇省落實的推進計劃 江蘇工業和信息化廳 立足于江蘇兩化融合深入推進、工業互聯網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的基礎,完善對工業APP培育的載體與開發環境支持。加強部省合作,搶占關鍵共性技術突破平臺建設、標準規范制定等工
39、業APP培育的制高點加強省市聯動,形成上下承接、推動有力的工業APP培育工作機制:加強陪界合作與應用創新,構建多方參與、協同演進的工業APP應用生態。18 2023年我國工業互聯網核心產業規模達1.4萬億元。我國工業互聯網自2012年起步謀劃,經歷探索和快速推進期,目前已進入規模發展期。據工信部,2023年我國工業互聯網核心產業規模已達1.4萬億元,5年CAGR達12.7%。同時工業互聯網平臺已廣泛覆蓋我國所有41個工業大類,平臺工業設備連接數超9600萬臺套。5G工廠已覆蓋25個國民經濟大類,建設投資總額達97.3億元。企業利潤較疫情前實現增長,推動信息化投資。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規模以上企業
40、利潤數據來看,21、22年我國得益于疫后快速回復,工業企業利潤保持高增速;23年由于原材料成本上升、競爭加劇和需求下滑等原因有所下滑,但仍然較疫情前實現了增長。但我們認為,工業互聯網可以顯著幫助企業提升資金周轉率和降低管理運營費用,在成本上升和競爭加劇的情況下,企業信息化投入或有加速。數據來源:工信部,統計局,西南證券整理 2.4 細分驅動智能制造:制造業提升全球競爭力的必經之路 我國工業互聯網核心產業規模 我國工業企業利潤總額(*23年截至11月)19 煤炭無人化+安全監控需求對信息化提出要求。安全生產是煤炭行業的重中之重,“少人則安、無人則安”理念已成為煤炭智能化的發展目標。煤炭無人化化則
41、需要采煤系統,掘進系統,機電系統,運輸系統,通風系統,排水系統等六大系統能夠自主運行,同時在少人化的過渡階段,監測監控、人員定位、緊急避險、壓風自救、供水施救和通信聯絡等井下安全避險六大系統也在逐步建立,這對井上井下通信帶來了大量需求。礦山智能化通信設備需求將超百億。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2022年我國煤礦數量下降到4400個左右,大型煤礦占比27.3%,已建成智能化沒看572座,智能化煤礦滲透率為13%。我們假設大型煤礦通信設備價值量為2000萬元/座,中型礦區價值量為300萬元/座,井下通信設備替換周期為3年,在2035年全面實現煤炭智能化的背景下,智能化煤炭滲透率有望快速提升,我們預計年智
42、能煤礦通信設備需求在數十億規模,復合增長率超50%。數據來源: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西南證券測算(價值量及滲透率假設具有主觀偏差,測算結果與實際情況存在出入)2.4 細分驅動智能礦山:少人&安全需求對信息化提出要求 智慧礦山通信設備需求測算 20182018 20192019 20202020 20212021 20222022 2023E2023E 2024E2024E 2025E2025E 礦區數量(個)5268.0 4700 4500.0 4400.0 4100.0 4100.0 4000.0 大型煤礦(個)1200.0 1230.0 1230.0 1200.0 大型煤炭占比 27.3%30
43、.0%30.0%30.0%中型礦區占比 70.0%80.0%80.0%70.0%70.0%70.0%70.0%大型礦區通信價值量(萬)2000.0 2000.0 2000.0 2000.0 2000.0 2000.0 2000.0 2000.0 大型礦區通信市場規模(億)240.0 246.0 246.0 240.0 中型礦區通信價值量(萬)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中型礦區通信市場規模(億)110.6 112.8 108.0 92.4 86.1 86.1 84.0 智能化煤礦(個)71.0 242 572 820 1640
44、 2800 智能化化煤礦滲透率 0.0%0.0%5.4%13.0%20.0%40.0%70.0%新增需求(億)0.0 0.0 5.8 25.3 23.2 66.4 97.2 替換需求(億)0.0 0.0 5.8 25.3 智慧礦山通信設備年需求(億)智慧礦山通信設備年需求(億)0.0 0.0 0.0 0.0 5.8 5.8 25.3 25.3 23.2 23.2 72.2 72.2 122.5 122.5 yoyyoy 336.2%336.2%-8.2%8.2%210.7%210.7%69.7%69.7%20 光伏儲能系統中的監控傳感類設備均需要集中交換以連接網絡。如溫度傳感、濕度傳感、發電機
45、組自身數據傳輸等設備均有較多的數據傳輸需求,部分設備可使用工業無線模組統一接入工業無線網關再傳入數據平臺,部分設備對數據可靠性要求較高,則需要通過有線傳輸至工業交換機再接入網絡。光伏及儲能裝機量增速保持高增,零碳需求帶來長期增長。據儲能產業白皮書,全球光伏裝機量在2022年累積達11.9億千瓦,同比增速保持增長,達到25.8%;全球電化學儲能裝機量累計達4.1萬兆瓦,同比增速達80.4%。據CINNO,2022年中國新能源項目投資總額達9.2萬億人民幣,其中風電光伏占比36.9%、儲能占比29.3%。全球降低碳排放需求持續,綠電需求將帶來新能源裝機量的持續提升,進而帶來更多的工業通信設備需求。
46、數據來源:Wind,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23,西南證券整理 2.4 細分驅動光伏儲能:裝機量保持高位,帶動監控管理需求 全球及中國光伏裝機量累計值 全球及中國電化學儲能裝機量累計值 21 我國路網建設投入穩定。據國家統計局,2022年我國全國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17.7萬公里;全國公里里程達到535.5萬公里,公路密度進一步提升至55.8公里/平方公里,其中三級公路以上等級的占比達22.8%,約合122.1萬公里;完成公路固定資產投資2.9萬億元,同比增長9.7%。公路數字化轉型加速,車路協同帶動投資。2023年9月交通運輸部發布推進公路數字化轉型加快智慧公路建設發展的意見,要求2027年數字
47、化轉型取得明顯進展、2035年全面實現數字化轉型,路側支付、充電樁、流量監控等智能設備投資有望增長。此外,車路協同將對路側的監控、傳輸設備需求增長,拉動通信設備部署數量和投資額。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西南證券整理 2.4 細分驅動智能駕駛:車路協同網聯空間巨大 我國各省份高速公路里程(2022)省份 高速里程(KM)廣東 11210.51 云南 10249.06 四川 9179.71 貴州 8331.41 河北 8325.80 廣西 8271.19 山東 8047.69 河南 8009.38 內蒙古 7693.90 新疆 7647.05 湖北 7598.10 省份 高速里程(KM)湖南 733
48、1.00 江西 6728.29 陜西 6700.04 福建 5951.28 山西 5858.54 甘肅 5782.72 安徽 5477.03 浙江 5289.57 江蘇 5087.13 黑龍江 4659.28 吉林 4394.84 省份 高速里程(KM)遼寧 4347.79 重慶 4001.93 青海 3787.93 寧夏 2078.91 海南 1398.85 天津 1358.20 北京 1196.29 上海 850.97 中國全國中國全國 17.7317.73萬公里萬公里 22 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增速維持,開通城市持續增加。截至2023年,我國已有55個城市開通了306條城市軌交線路,比22年
49、新增2個城市、16條線路、581.7公里里程,增長速度保持平穩態勢。城市軌交在列車信號、進展閘機、售票系統、監控、通話等系統均對工業通信設備有較強需求,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預計將有34個城市開通軌交線路74條,通信設備需求有望持續增長。鐵路5G建設在即,鐵路數字化投資占比或提升。2023年10月工信部批復鐵路5G頻段,GSM-R系統向5G-R迭代將開始快速推進。據國鐵數字鐵路規劃,到2027年鐵路數字化水平大幅提升、2035年數字化轉型全面完成,鐵路數字化投資有望進一步增長。數據來源:城市軌道交通協會,鐵路總局,西南證券整理 2.4 細分驅動軌道交通:鐵路&城軌信息化需求高 我國城市軌交運
50、營線路情況 我國鐵路總里程 23 目 錄 1 工業網絡向融合化發展,工業以太網交換機滲透加速 2 工業交換機市場:下游增量需求增長,高端制造加速發展 3 行業相關標的 24 研華股份有限公司(Advantech)于1981年成立,主要產品包括工業電腦、工業自動化產品、工業網絡設備和物聯網產品。1999年研華股份在中國臺灣證券交易所上市。目前研華在中國、荷蘭、美國等全球21個國家設有分部,擁有員工近7300名。公司致力于工業自動化產品的研發、生產制造、推廣與服務,已成為國際工業級電腦自動化的領導品牌,08年工控機銷量居全球第一,已躋身于世界三大工控企業之列。公司已發展形成了工業自動化事業群、網絡
51、暨通訊計算機事業群、嵌入式計算機事業群、網絡應用事業群四大事業群體。數據來源:Wind,西南證券整理 3.1 研華:臺灣老牌工業自動化品牌 研華近2年股價與PE(TTM)相對走勢 研華近兩年PE(TTM)、PB(MRQ)情況 25 數據來源:Wind,公司公告,西南證券整理 工業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成為行業新的驅動力。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1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下滑2.7%;實現凈利潤19.4 億 元,同 比 增 長4.1%。增長主要來自于新能源行業的連接增量以及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帶來的新型計算增量。亞洲是主要收入來源,利潤水平穩定。從收入地區結構來看,亞洲和美洲是公司的收入
52、主要來源地,2022年合計占比達76%。2023年前三季 度,公司毛 利率 為40.3%,凈利率為17%,維持了穩中有升的態勢,增長主要來自規模效應和工業互聯網向高端化的發展趨勢??偁I收及其增速情況 凈利潤及其增速情況 產品&地區占比情況(2022)利潤率情況 3.1 研華:臺灣老牌工業自動化品牌 26 深圳市三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創建于2001年,2020年在上交所上市。是工業通訊網絡提供商,致力于工業互聯網通信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向客戶提供穩定性高且具成本效益的串口通信解決方案、串口設備聯網解決方案以及工業以太網交換機解決方案。公司積極發揮市場、研發、采購、服務等多方面的經營優勢,持續深耕
53、市場,加快技術創新。公司加快落地戰略規劃,聚焦工業交換主航道。堅定不移執行戰略規劃,專注于工業交換主航道、把握重點行業、重點客戶、重點區域。公司加大研發創新力度,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始終堅持以科技研發為根本,深度融入國家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將創新精神貫徹落實到技術、產品、行業整體解決方案的全生命周期。累計獲得發明專利21項,實用新型專利61項,外觀設計專利8項,軟件著作權146項。數據來源:公司公告,公司官網,西南證券整理 三旺通信發展歷程 2001年 公司成立。2006年 通過ISO9001:2000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009年 通過“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認證,成為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
54、新技術企業。2013年 通過國家“軟件企業認定”,成為國家雙軟企業 2017年 2020年 2021年 獲得“2016年中國中小企業創新100強”榮譽。成功在上交所上市;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稱譽。與上海電力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并成立聯合實驗室。2023年 牽頭編寫的TSN解決方案白皮書發布。3.2 三旺通信:工業交換機龍頭 27 數據來源:Wind,公司公告,西南證券整理 下游需求旺盛,營收快速增長。23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保持快速增長,主要是下游終端應用市場需求較為旺盛,公司訂單充足且持續增加。從行業板塊來看,工業互聯網板塊和智慧交通板塊高速增長。從產品結構來看,工業交換產品和
55、工業網關產品保持快速增長。持續加強研發和新市場開拓,提升公司競爭優勢。公司采取多行業布局戰略,深耕存量市場需求的同時,不斷開拓應用場景,并積極拓展國內國外兩個市場,以逐步提升公司品牌影響力和市場份額??偁I收及其增速情況 歸母凈利潤及其增速情況 產品占比情況 利潤率情況 3.2 三旺通信:工業交換機龍頭 28 東土科技發展歷程 3.3 東土科技:中國工業互聯網技術應用的領導者 北京東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2012年在深交所上市。主業聚焦工業互聯平臺、智慧城市及能源互聯網解決方案,致力于推動工業互聯網在通信協議、工業APP軟件承載平臺以及控制硬件平臺三個層面的技術統一。是工信部認定的
56、中國工業通信單項冠軍企業,是中國工業互聯網核心標準的主要起草單位。公司主營業務包括:工業級網絡通信產品:包括工業通信產品、多媒體融合通信系統及一體化解決方案,主要為客戶提供音視頻指揮調度、視頻會議、視頻值班、視頻監控等各類通信產品。公司較早進入該領域,在國內工業通信廠商中居于領先地位。智能控制器及解決方案:主要包括智慧交通、邊緣服務器、城市應急指揮系統、物聯網云平臺KyVista及LoRa無線物聯網解決方案。工業軟件:主要包括 Intewell 工業互聯網操作系統、MaVIEW 工業控制編程平臺、嵌入式系統 基礎軟件平臺。數據來源:公司官網,西南證券整理 2000年 公司成立。2006年 投入
57、工業交換機的研發和生產;整體變更為股份公司。2012年 成功在深交所上市。2014年 通過設立德國東土的方式開始開拓海外市場。2017年 2019年 2020年 發布Interwell工業互聯網操作系統;加入工業互聯網聯盟。獲得工信部第四批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獲得福布斯2020全球工業智能峰會湛盧獎。2023年 成立工業人工智能研究院,推動公司從工業互聯走向工業AI。29 數據來源:Wind,公司公告,西南證券整理 業務規模穩定增長,新興業務投入導致短期虧損。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6.5億元,同比增加11.6%;歸母凈利潤-1.7億元,同比減少170.89%,主要系公司智能控制等新型
58、戰略業務投入增長但相應的商業應用規模尚需一定周期體現所致。毛利率方面,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毛利率35.9%,同比下降3.9pct,主要系應用于防務領域的工業網絡產品毛利率下降所致。穩定性、時效性更高的TSN傳輸是發展方向。2022年,東土科 技發 布 了 國內 首 款TSN芯片KD6530芯片。KD6530芯 片 通 過“時 間 敏 感 網 絡(TSN)產業鏈名錄計劃”芯片模組類測試,成為首款進入名錄的TSN芯片。公司基于自主可控高性能芯片,已經研制出多款TSN網絡通信產品,并已在軌道交通、智能電網和高速公路等行業中獲得項目實施??偁I收及其增速情況 歸母凈利潤及其增速情況 產品占比情況
59、 利潤率情況 3.3 東土科技:中國工業互聯網技術應用的領導者 30 數據來源:公司官網,公司定期報告,西南證券整理 主要客戶 映翰通發展歷程 20012001年年 公司成立。20082008年年 德勤中國高科技高成長50強、德勤亞太地區500強、紅鯡魚亞洲創新企業100強。20102010年年 獲得頂級風險投資(德豐杰)支持、英特爾合作伙伴、中國移動物聯網模塊研發合作伙伴。20122012年年 成為施耐德全球技術合作伙伴(CAPP)和羅克、韋爾Encompass合作伙伴、成為GE醫療其全球供應商。20202020年年 20132013年年 20142014年年 20172017年年 2019
60、2019年年 完成股份制改造。3.4 映翰通:工業互聯網M2M通信旗手 北京映翰通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專注于工業物聯網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成立于2001年,2020年在上交所上市。公司致力于成為工業物聯網行業的引領者,利用物聯網技術幫助行業用戶有效收集和利用生產運營過程中產生的海量數據,以提高生產效率和決策能力,實現智能化升級。公司產品包括工業物聯網通信(M2M)產品以及物聯網(IoT)領域“云+端”整體解決方案,以工業物聯網通信產品為核心,向下拓展到傳感與控制產品,向上延展到設備云平臺和應用系統。20212021年年 20222022年年 20232023年年 入選北京高精尖企業100強。新三
61、板掛牌代碼:430642。定增引入戰略投資者南山阿斯特。大型城市配電網智能化運行關鍵技術及應用獲得電力科技創新獎企業一等獎。成功在深交所上市。入選北京市2021年度第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入選“北京民營企業中小百強”31 數據來源:公司定期報告、wind,西南證券整理 營業收入快速恢復,利潤雖歷經波動,有望迎來新增量。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3.5億元,同比增加23.3%,主要系本期各產品銷售額均有所增長所致;歸母凈利潤在2023三季度快速回升,達到0.7億元,同比增加36.4%。工業互聯行業格局穩固,公司毛利率穩中向好。23上半年公司工業通信、智能配電網、智能售貨產品分別同比增長
62、14.1%、32.5%、12.4%,國網IWOS集采節奏恢復,同時公司升級ADAIA100算法服務軟件,平臺落地更多省份帶來更多超市化采購服務收入。公司圍繞工業互聯網通信核心業務提升研發能力和經營能力,2023年Q3毛利率有所上升,為50.7%。從收入結構來看,公司主要業務為工業物聯網通信產品、傳感與控制產品和云平臺和應用系統收入,占總營收90%以上。公司各產品線研發團隊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積極圍繞傳感與控制、工業通信、云計算、人工智能四大核心技術領域,保證公司產品的升級迭代及新產品推出速度。公司營收情況 主營業務構成 毛利率、凈利率 歸母凈利潤情況 3.4 映翰通:工業互聯網M2M通信旗手 3
63、2 數據來源:公司官網,公司公告,西南證券整理 佳訊飛鴻發展歷程 19951995年年 北京佳訊飛鴻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20002000年年 “FH98數字專用通信系統”被列入北京市火炬計劃項目,并獲得“北康市科學技術進失獎”2002004 4年年 支持GSM-R鐵路無線調度技術的新產品成功中標青藏鐵路項目。20052005年年 為“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船的成功發射提供通信保障,公司產品和服務由此進入航天領域。20112011年年 20142014年年 20212021年年 20222022年年 公司登陸A股,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3.5 佳訊飛鴻:智慧調度系統龍頭 北京佳訊飛鴻電氣股份有限公
64、司成立于1995年初,是一家專注于通信、信息領域的新技術及新產品的自主研發與生產,并實現規模銷售的通信設備及解決方案提供商,為用戶提供技術支持、產品銷售、售后跟蹤服務以及系統技術保障等服務,是用戶可信賴的合作伙伴。佳訊飛鴻以交換技術、CTI技術、無線技術、語音視頻通信技術為依托,自主研發出了數字指揮調度、應急通訊、綜合監控、人工話務、數字錄音、CTI與信息服務六大系列。成功中標武漢海關監控指揮中心建設項目,標志公司在海關市場實現歷史突破。通過CMML2.0版成熟度最高等級5級評估認證,標志著研發管理能力獲國際權威認可。全資子公司六捷科技獲評2021年度北京市專精特新“小巨人。33 數據來源:公
65、司定期報告、wind,西南證券整理 公司營收情況 主營業務構成 毛利率、凈利率 歸母凈利潤情況 3.5 佳訊飛鴻:智慧調度系統龍頭 近兩年公司業績受宏觀不利因素影響,但整體營收仍逐年增長。公司客戶主要為政府單位、企事業單位等,因此公司業績與相關政府財政預算有一定相關性,2020 年前公司營收逐年穩步增長,2020 年起受宏觀經濟因素影響大幅下降,隨后恢復增長趨勢。2020 年至2023 年前三季 度公司總營 收分別 為9.6/10.3/11.5/6.8 億 元,YOY 為-28.2%/7.4%/10.9%/8.2%;歸母凈利潤分別為 1.2/1.2/0.6/0.3 億元,YOY 分別為-23.
66、5%/0.6%/-47.2%/32.4%。主營業務方面,交通行業相關業務貢獻公司主要營收。2023 年上半年指揮調度類產品 營 收 占 比 大 幅 恢 復 至 66.2%,我們預計未來將繼續貢獻公司主要業績增長。0.7 0.6 0.6 0.6 0.5 0.7 0.2 0.2 0.3 0.2 0.3 0.2 0.1 0.1 0.1 0.1 0.2 0.1 0.1 0.0 0.1 0.1 0%20%40%60%80%10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H1指揮調度類 智能應用類 行業物聯網應用類 維保服務類 12.2 13.4 9.6 10.3 11.4 6.8 0.0 0.1
67、 -0.3 0.1 0.1 0.1 -35%-30%-25%-20%-15%-10%-5%0%5%10%15%0246810121416201820192020202120222023Q1-3營業收入(億元,左軸)同比(右軸)1.3 1.5 1.2 1.2 0.6 0.3 0.1 0.2 -0.2 0.0 -0.5 0.3 -60%-50%-40%-30%-20%-10%0%10%20%30%40%00.20.40.60.811.21.41.61.8201820192020202120222023Q1-3歸母凈利潤(億元,左軸)同比(右軸)37.3%38.2%38.1%44.7%40.1%41
68、.0%10.8%11.3%12.2%11.5%5.3%4.7%00.10.20.30.40.5201820192020202120222023Q1-3毛利率 凈利率 34 數據來源:公司官網,公司定期報告,西南證券整理 海能達發展歷程 19931993年年 海能達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初創 20102010年年 海能達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201111年年 公司于深交所中小板掛牌上市;同年收購GmbH 20201212年年 2012 年收購德國 HMF 完善了公司 Tetra 產品線,使公司在 Tetra 領域從只提供終端 產品轉變為提供包括終端和系統的整體行業解決方案 2017201
69、7年年 20172017年年 20182018年年 收購英國上市公司 Sepura(已出售)2017 年收購加拿大諾賽特公司 深化管理變革,通過 ERP 重構項目、HRMS 項目著力打造符合企業發展階段的全面內部管控體系 3.6 海能達:全球領先的智能專用通信設備和解決方案提供商 海能達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領先的智能專用通信設備和解決方案提供商,1993年創立于深圳,致力于為公共安全、應急、能源、交通、工商業等行業客戶,在日常工作與應急調度時刻,提供更快、更安全、更多聯接的專用通信及指揮調度集成解決方案,為城市安全穩定、行業有序運轉提供保障。海能達提供多標準全系列通信產品及解決方案,包括數字
70、對講機與集群系統、LTE寬帶集群系統與智能對講機、指揮與調度、專網物聯與應急通信、衛星通信、智能配件、執法記錄儀、天饋子系統、集成通信及改裝車解決方案等,致力于將最先進的成熟科技靈活運用于解決客戶的問題,促進通信與管理的整合。20222022年年 20212021年年 確立了 步步為盈 的發展思路,從擴張型向效益型轉變,重塑企業文化,明確 2+3+1 戰略。與摩托羅拉的商業秘密侵權以及版權侵權 的訴訟斬獲有 利進展:判賠金額有所調減;駁回摩托羅拉追加賠償的動議 35 數據來源:公司定期報告、wind,西南證券整理 公司營業收入保持在穩定水平,實現扭虧為盈。營業收入端,2023年前三季度為36億
71、元,收入自20年后逐步穩定。歸母凈利潤方面,公司完成北美子公司剝離后,利潤水平逐步提升,后續在較高毛利的加持下,公司有望逐步實現困境反轉,凈利率加速提升。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已提升到50.3%,凈利率為3.9%。終端為主要收入來源,高毛利產品占比不斷提升。終端業務為公司主要的營收來源,占比整體保持在35%以上;系統業務營收占比于2019年開始回升,在2023 年上半年達到47.8%;OEM及其他毛利率較低的業務營收占比從 2019 年的 37.1%逐年下滑至 2023年上半年的 20.4%。公司營收情況 主營業務構成 毛利率、凈利率 歸母凈利潤情況 3.6 海能達:全球領先的智能專用
72、通信設備和解決方案提供商 29.2%37.1%26.1%21.1%16.7%20.4%28.8%27.2%33.4%34.9%43.6%31.8%42.0%35.7%40.4%44.0%39.7%47.8%0%20%40%60%80%10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H1OME數字 系統 終端 6.9%1.0%1.6%-11.5%7.2%3.9%47.3%39.0%47.6%43.0%46.7%50.3%-0.2-0.100.10.20.30.40.50.6201820192020202120222023Q1-3凈利率 毛利率 4.8 0.8 1.0 -6.6 4.1 1.5 0.9 -0.8 0.2 -7.9 1.6 -0.6 -1000%-800%-600%-400%-200%0%200%400%-8-6-4-20246201820192020202120222023Q1-3歸母凈利潤(億元)同比(%)69.3 78.4 61.1 57.2 56.5 36.0 0.3 0.1 -0.2 -0.1 0.0 0.0 -30%-20%-10%0%10%20%30%40%010203040506070809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Q1-3營業收入(億元)同比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