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業2024年中國乘用車市場展望:中高端市場發力自主品牌份額繼續提升-240311(31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汽車行業2024年中國乘用車市場展望:中高端市場發力自主品牌份額繼續提升-240311(31頁).pdf(31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024.03.11 中高端市場發力,自主品牌份額繼續提升中高端市場發力,自主品牌份額繼續提升 2024 年中國乘用車市場展望年中國乘用車市場展望 吳曉飛吳曉飛(分析師分析師)郁研郁研(研究助理研究助理)0755-23976003 021-38031026 證書編號 S0880517080003 S0880123070140 本報告導讀:本報告導讀:在出口和國內零售市場貢獻下,在出口和國內零售市場貢獻下,2024年中國乘用車銷量有望繼續穩步增長;自主品牌年中國乘用車銷量有望繼續穩步增長;自主品牌借助新能源車在中端和中高端市場繼續
2、發力,自主份額繼續提升。借助新能源車在中端和中高端市場繼續發力,自主份額繼續提升。摘要:摘要:自主整車龍頭和零部件細分龍頭有望繼續量價齊升,維持行業增持自主整車龍頭和零部件細分龍頭有望繼續量價齊升,維持行業增持評級。評級。2024 年自主品牌份額和均價持續提升,在出口和中高端品牌貢獻下盈利能力仍有繼續提升空間;零部件細分龍頭國內份額提升、電動智能化拉動單車價值持續提升。2024 年 Q2 開始對于銷量和盈利的悲觀預期有望逐步修正,疊加上政策預期不斷強化,板塊有望迎來估值修復行情,整車推薦標的江淮汽車、長安汽車、理想汽車、長城汽車、比亞迪,高景氣度新能源化主線,推薦標的無錫振華、拓普集團、雙環傳
3、動、新泉股份、愛柯迪、華域汽車、瑞鵠模具、模塑科技、多利科技、銀輪股份;智能化主線,推薦標的華依科技、科博達、德賽西威、保隆科技、星宇股份。2023 年乘用車批發銷量穩步增長,自主品牌在中端市場份額提升明年乘用車批發銷量穩步增長,自主品牌在中端市場份額提升明顯。顯。2023 年中國乘用車出口增速超過 60%,在 2022 年政策刺激后2023 年零售銷量仍小幅增長,批發銷量增長 10%創新高;新能源車銷量繼續高速增長,A0 級及其以上級別增速更快,在出口拉動下燃油車批發銷量與 2022 年基本持平;自主品牌份額提升明顯,中端市場的國產替代加速進行,自主車企價格帶提升趨勢明顯,二線合資品牌份額出
4、現明顯下滑,部分一線合資品牌折扣力度明顯提升。2024 年出口和零年出口和零售銷量仍有較大增長潛力,自主品牌有望在中高端售銷量仍有較大增長潛力,自主品牌有望在中高端市場加速發力,整體競爭壓力并沒有明顯提升。市場加速發力,整體競爭壓力并沒有明顯提升。2009-2017 年是中國乘用車銷量高速增長的時期,2024 年在以舊換新等政策支持下更新需求有望加速釋放帶動零售銷量繼續穩步增長,多家自主品牌在一帶一路國家持續發力帶動出口銷量繼續高增長;自主品牌一方面借助出口消化燃油車產能、提升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借助新能源車在中高端和高端市場進一步發力帶來單車均價的持續提升;2024 年市場庫存狀況好于 202
5、3 年,折扣力度依然維持在較高水平。2021 年以來乘用車板塊行情普遍存在先抑后揚特征,預計年以來乘用車板塊行情普遍存在先抑后揚特征,預計 2024 年年 3月開始板塊開啟修復行情。月開始板塊開啟修復行情。2021 年以來乘用車板塊通常在 Q1 有一定壓力,一方面是春節前后乘用車銷量有波動,市場對于當年的整體銷量會相對悲觀,另一方面春節后的促銷會引發市場對于競爭格局的擔憂、年降談判引發市場對于零部件公司盈利能力的擔憂;Q2 開始隨著終端銷量逐步恢復以及零部件公司業績持續高增長,市場的悲觀預期會逐步修正。我們預計 2024 年 3 月,隨著銷量結構的恢復以及政策預期的強化,乘用車板塊將開啟新一輪
6、修復行情。風險提示風險提示:部分出口市場的政策風險;競爭加劇盈利低于預期 評級:評級:增持增持 上次評級:增持 細分行業評級 相關報告 汽車 政策預期強化,更新需求有望加速釋放 2024.03.10 汽車春節因素擾動 2 月乘用車銷量 2024.03.10 汽車 重卡2 月銷量短期承壓,靜待后續回暖 2024.03.05 汽車1 月3.9 萬輛,出口表現強勁 2024.03.05 汽車政策預期強化,乘用車開啟估值修復 2024.03.03 行業深度研究行業深度研究 股票研究股票研究 證券研究報告證券研究報告 汽車汽車 行業深度研究行業深度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
7、的免責條款部分 2 of 31 目目 錄錄 1.盈利預測與估值.5 2.2023 年乘用車銷量穩步增長,自主品牌新能源快速崛起.6 2.1.需求復蘇疊加出口增長,2023 年乘用車銷量穩步向上.6 2.2.自主品牌份額顯著提升,出口市場貢獻重要增量.11 2.3.新能源銷量保持高速增長,自主和新勢力快速崛起.14 2.4.國產中高端汽車發力,自主品牌價格帶顯著提升.18 3.2024 年展望:自主品牌份額加速提升,中高端市場持續發力.21 3.1.批發銷量穩步增長,出口繼續貢獻增量,零售銷量有彈性.21 3.2.新能源銷量繼續快速增長,中高端市場加速放量.24 3.3.自主品牌份額加速提升,一
8、線日系和中高端德系面臨壓力,豪華車國產替代值得期待.27 4.風險提示.30 PW3U1XAYTUEYUWbRcMaQoMqQmOqMeRnNoNiNrQnPbRqRpOwMoOzQvPpOyR 行業深度研究行業深度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3 of 31 圖目錄圖目錄 圖 1:2023 年乘用車批發銷量達 2552 萬輛.6 圖 2:2023 年乘用車月度批發銷量穩中有升.6 圖 3:2023 年乘用車零售銷量達 2170 萬輛.6 圖 4:4Q23 乘用車零售銷量達 646 萬輛.6 圖 5:2023 年乘用車出口銷量達 383 萬輛.7 圖
9、6:乘用車月度出口銷量穩健增長.7 圖 7:2023 年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 886.4 萬輛.8 圖 8:2023 年新能源乘用車月度批發銷量同比穩增.8 圖 9:2023 年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 773.6 萬輛.8 圖 10:2023 年新能源乘用車月度零售銷量穩步提升.8 圖 11:2023 年新能源乘用車出口銷量達 104.8 萬輛.9 圖 12:2023 年新能源乘用車出口銷量穩中有增.9 圖 13:2023 年我國乘用車出口的新能源滲透率仍然低于批發和零售.9 圖 14:2023 年 12 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和零售滲透率超 40%.9 圖 15:2023 年國內乘用車優惠幅度
10、持續增加.10 圖 16:2023 年國內汽車經銷商庫存基本穩定.10 圖 17:2023 年汽車自主品牌批發銷量 1464 萬輛,同比+24%.11 圖 18:2023 年汽車自主品牌批發市占率 56%,同比+5pct.11 圖 19:2023 年汽車自主品牌零售銷量 1076 萬輛,同比+19%.11 圖 20:2023 年汽車自主品牌零售市占率 48%,同比+4pct.11 圖 21:乘用車價格區間逐漸上移.13 圖 22:2023 年中高端車型占比提升.13 圖 23:燃油車 10-15 萬價格和 20-25 萬價格車型銷量同比下滑(單位:萬輛).13 圖 24:燃油車 0-10 萬車
11、型銷量占比持續下滑.13 圖 25:新能源 15-20 萬元、35-40 萬元價格車型的銷量較快增長.14 圖 26:2023 年新能源乘用車價格帶持續上行.14 圖 27:增程與插混車型銷量增長勢頭強勁.14 圖 28:2023 年插電式混動銷量占比提升至 23%.14 圖 29:2023 年 A0 級及以上的銷量快速增長.15 圖 30:中高端新能源銷量增速較高,10 萬元以下車型銷量同比降低(單位:萬輛).16 圖 31:新能源汽車價格帶持續上移.16 圖 32:2023 年合資新能源銷量較低.18 圖 33:2023 年合資品牌新能源市占率合計約 7.4%.18 圖 34:2009 至
12、 2017 年期間國內乘用車銷量快速增長.22 圖 35:中國國內的汽車保有量持續提升.22 圖 36:A00 級市場有較多車型未達到工信部 2023 年調整后的技術要求 .26 圖 37:近年來 A00 新車上市數量持續減少,廠家推廣力度顯著減弱 26 圖 38:新能源正積分已經大幅多于負積分.26 圖 39:隨著越來越多的車企實現正負積分平衡,新能源積分交易總額和規模已經顯著減少.27 圖 40:2022 年新能源積分交易單價回落至 1000 元.27 圖 41:2023 年國產品牌銷量提升較快,合資銷量整體小幅降低.27 行業深度研究行業深度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
13、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4 of 31 圖 42:在 15 萬元以上市場,國產替代仍有較大空間.27 圖 43:日韓汽車市場的自主化率在 90%以上,德國和法國市場也較高.28 圖 44:2023 年中國 40 萬元以上豪華車銷量 185 萬輛.29 圖 45:進口車銷量較為穩定,2023 年約 45 萬輛.29 表目錄表目錄 表 1:重點公司盈利與估值表.5 表 2:2023 年我國汽車出口俄羅斯、墨西哥等國的銷量大幅增加.7 表 3:2023 年我國汽車出口智利、菲律賓等國的銷量同比減少.8 表 4:整車品牌銷量表現分化,自主品牌快速增長,傳統合資品牌銷量下滑.10 表 5:自主品牌出口
14、銷量快速增長.12 表 6:2023 年合資品牌零售銷量表現分化(單位,萬輛).12 表 7:2023 年低端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占比下降,中高端占比提升.14 表 8:2023 年理想、比亞迪分別貢獻增程式、插混式車型重要增量.15 表 9:從新能源各尺寸銷量 top1 的車型看,比亞迪在 A0、A 級和 MPV市場優勢顯著,特斯拉在 B級車市場領先.15 表 10:15-20 萬、20-25 萬和 30 萬元以上中高端車市場的新能源滲透率快速提升.16 表 11:2023 年比亞迪、特斯拉、理想新能源銷量貢獻靠前.17 表 12:部分 A00 級車型占比高的企業,新能源銷量同比下滑.17 表
15、13:2023 年合資新能源銷量較低(單位:萬輛).18 表 14:理想、騰勢、極氪等國產中高端品牌的銷量實現高增速.19 表 15:長城汽車 15 萬元以上車型的銷量占比提升(萬輛).19 表 16:長安自主品牌 15 萬元以上車型的銷量占比提升(萬輛).19 表 17:奇瑞 10-15 萬和 15-20 萬元車型的銷量占比提升(萬輛).19 表 18:吉利 15-20 萬元車型的銷量占比提升(萬輛).20 表 19:上汽自主 10 萬元以上的車型銷量占比均有提升,10 萬元以下的車型銷量占比下降(萬輛).20 表 20:騰勢、方程豹等高端品牌帶動了比亞迪 30 萬元以上車型的銷量快速增長(
16、萬輛).20 表 21:中國乘用車出海潛力巨大,出口一帶一路市場有望持續貢獻增量 .21 表 22:以舊換新等消費支持政策成為乘用車更新需求釋放的重要推動力 .22 表 23:比亞迪、華為、長安等十余家企業已獲得 L3 測試牌照.23 表 24:小鵬、華為等企業的高階智駕產品正在加快落地.23 表 25:大疆靈犀、毫末 Hpilot 等智駕產品有望快速開拓中端、中低端車型市場.24 表 26:理想、華為系和小米多款中高端車型預計將在 2024 年上市.24 表 27:自主品牌 2024 年將在中端市場發力,新車密集上市.25 表 28:多款國產豪華車突出了高階智能化或性能強勁等賣點.28 表
17、29:豪華車市場 BBA、保時捷等品牌市占率領先,并且市場份額的集中度較高.29 行業深度研究行業深度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5 of 31 1.盈利預測與估值盈利預測與估值 在電動化和智能化的雙輪驅動下,在電動化和智能化的雙輪驅動下,自主整車龍頭和零部件細分龍頭有望自主整車龍頭和零部件細分龍頭有望繼續量價齊升,維持行業增持評級。繼續量價齊升,維持行業增持評級。預計 2024 年自主品牌份額和均價將持續提升,在出口和中高端品牌貢獻下盈利能力仍有繼續提升空間。零部件細分龍頭的國內份額將繼續提升,電動智能化拉動單車價值持續向上提升。整車推薦標的江淮汽
18、車、長安汽車、理想汽車、長城汽車、比亞迪,高景氣度新能源化主線,推薦標的無錫振華、拓普集團、雙環傳動、新泉股份、愛柯迪、華域汽車、瑞鵠模具、模塑科技、多利科技、銀輪股份;智能化主線,推薦標的華依科技、科博達、德賽西威、保隆科技、星宇股份。表表 1:重點公司盈利與估值表:重點公司盈利與估值表 板塊 股票代碼 股票名稱 收盤價(3.11)PE EPS 評級 2022A 2023E 2024E 2022A 2023E 2024E 整車推薦標的 600418.SH 江淮汽車 16.9-23.4 120.4 168.6-0.7 0.1 0.1 增持 000625.SZ 長安汽車 15.1 19.0 13
19、.7 15.6 0.8 1.1 1.0 增持 2015.HK 理想汽車-W 144.2-增持 601633.SH 長城汽車 23.7 26.1 29.7 21.6 0.9 0.8 1.1 增持 002594.SZ 比亞迪 198.7 34.8 19.5 14.4 5.7 10.2 13.8 增持 新能源化主線推薦標的 605319.SH 無錫振華 19.7 49.2 17.9 14.1 0.4 1.1 1.4 增持 601689.SH 拓普集團 58.5 38.0 29.3 22.5 1.5 2.0 2.6 增持 002472.SZ 雙環傳動 24.2 33.1 24.9 18.5 0.7 1
20、.0 1.3 增持 603179.SH 新泉股份 44.7 46.0 26.3 19.4 1.0 1.7 2.3 增持 600933.SH 愛柯迪 20.7 28.0 21.8 15.7 0.7 1.0 1.3 增持 600741.SH 華域汽車 17.4 7.6 7.1 5.9 2.3 2.5 2.9 增持 002997.SZ 瑞鵠模具 27.0 35.5 24.5 16.9 0.8 1.1 1.6 增持 000700.SZ 模塑科技 6.1 12.2 10.2 7.7 0.5 0.6 0.8 增持 001311.SZ 多利科技 40.1 9.5 12.9 10.5 4.2 3.1 3.8
21、增持 002126.SZ 銀輪股份 18.2 37.8 24.5 18.7 0.5 0.7 1.0 增持 汽車智能化主線推薦標的 688071.SH 華依科技 31.1 62.3 41.5 17.7 0.5 0.8 1.8 增持 603786.SH 科博達 63.8 56.9 37.3 27.9 1.1 1.7 2.3 增持 002920.SZ 德賽西威 103.0 47.9 38.6 28.4 2.2 2.7 3.6 增持 603197.SH 保隆科技 48.7 46.9 23.2 18.1 1.0 2.1 2.7 增持 601799.SH 星宇股份 145.5 44.1 37.8 28.0
22、 3.3 3.9 5.2 增持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比亞迪盈利預測來自國君電新,理想汽車單位為港元,其余公司對應單位為人民幣元。行業深度研究行業深度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6 of 31 2.2023 年乘用車銷量穩步增長,自主品牌新能源快年乘用車銷量穩步增長,自主品牌新能源快速崛起速崛起 2.1.需求復蘇疊加出口增長,需求復蘇疊加出口增長,2 2023023 年乘用車銷量穩步向上年乘用車銷量穩步向上 乘用車市場潛力持續釋放,乘用車市場潛力持續釋放,2023 年批發銷量創新高。年批發銷量創新高。2023 年國內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
23、 2552 萬輛,同比增長 10%,連續三年保持同比增長,創下批發銷量歷史新高。隨著各類外部影響逐漸減弱,居民生活消費回歸正常節奏,購車需求持續增長。同時新能源汽車加速崛起,國內車企的產品力顯著提升,出口亦貢獻了重要增量,車企批發銷量實現正增長。圖圖 1:2023 年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年乘用車批發銷量達 2552 萬輛萬輛 圖圖 2:2023 年年乘用車月度批發銷量穩中有升乘用車月度批發銷量穩中有升 數據來源:乘聯會、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數據來源:乘聯會、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消費需求釋放消費需求釋放,疊加國產,疊加國產品牌競爭力提升,品牌競爭力提升,2023 年乘用車年乘用車零售銷量零售銷量同比同比
24、增長增長 6%。2023 年國內乘用車零售銷量 2170 萬輛,同比增長 6%,4Q23銷量 646 萬輛,同/環比分別增加 14.1%和 13.2%,年末銷量持續增長。從企業端看,比亞迪持續擴大其先發優勢,吉利、長安、長城等自主品牌加速電動化轉型,優質插混/增程車型加快上市。華為系品牌和小鵬等新勢力推出多款高階智駕車型,智能駕駛產品快速迭代,國產品牌競爭力不斷提升。圖圖 3:2023 年乘用車年乘用車零售零售銷量達銷量達 2170 萬輛萬輛 圖圖 4:4Q23 乘用車零售銷量乘用車零售銷量達達 646 萬輛萬輛 數據來源:乘聯會、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數據來源:乘聯會、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乘用車出
25、口延續強勢增長乘用車出口延續強勢增長。2023 年我國乘用車出口呈爆發式增長,全年銷量達 383 萬輛,同比增長 62%。其中上汽、奇瑞、長城、吉利、比亞 行業深度研究行業深度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7 of 31 迪等中系車出口加速,特斯拉(上海)的出口銷量也有同比增長。出口主要集中在俄羅斯、墨西哥、比利時、英國和澳大利亞等市場,俄羅斯市場的增量貢獻顯著,但對智利、菲律賓、沙特等國市場出口同比有所下滑。圖圖 5:2023 年乘用車年乘用車出口出口銷量達銷量達 383 萬輛萬輛 圖圖 6:乘用車月度出口銷量穩健增長乘用車月度出口銷量穩健增長 數據
26、來源:乘聯會、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注:不同機構統計數據有差異,體現在二手車、渠道庫存等。數據來源:乘聯會、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我國我國乘用車出口俄羅斯、墨西哥和一帶一路等地區的銷量快速增長。乘用車出口俄羅斯、墨西哥和一帶一路等地區的銷量快速增長。從海外目的地市場看,國產汽車東歐、東南亞、中亞、南美、西歐等地區,俄羅斯、墨西哥、泰國、西班牙、巴西和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家的銷量增速較快,對多個國家市場的銷量實現翻倍增長。表表 2:2023 年我國汽車出口俄羅斯、墨西哥等國的銷量大幅增加年我國汽車出口俄羅斯、墨西哥等國的銷量大幅增加 出口目的地出口目的地 2023 年年銷量銷量(萬輛)(萬輛)2023 同比
27、增長同比增長(萬輛)(萬輛)yoy(%)俄羅斯 75.5 64.0 556%墨西哥 34.6 13.9 67%泰國 10.5 9.0 602%西班牙 13.7 8.2 150%巴西 11.1 8.1 264%烏茲別克斯坦 9.3 7.7 510%吉爾吉斯斯坦 7.2 7.1 4384%哈薩克斯坦 8.7 6.9 402%白俄羅斯 9.1 6.7 288%阿聯酋 14.6 6.2 74%土耳其 7.6 6.1 423%英國 20.2 6.1 44%澳大利亞 18.6 5.8 45%荷蘭 5.6 4.1 275%加拿大 4.8 3.6 318%意大利 8.5 3.4 68%德國 5.8 2.2 6
28、2%韓國 3.3 2.2 194%以色列 6.3 2.0 48%數據來源:海關總署、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注:已刪除了所有單月純電動乘用車均 行業深度研究行業深度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8 of 31 價小于 3 萬元人民幣或均重小于 1 噸的車輛出口數據,近似剔除了低速電動車。表表 3:2023 年我國汽車出口智利、菲律賓等國的銷量同比減少年我國汽車出口智利、菲律賓等國的銷量同比減少 出口目的地出口目的地 2023 年年銷量銷量(萬輛)(萬輛)2023 同比減少同比減少(萬輛)(萬輛)yoy(%)智利 6.4 (7.4)-54%菲律賓 3.4 (2
29、.1)-37%沙特阿拉伯 18.3 (2.0)-10%埃及 2.7 (1.8)-40%馬來西亞 7.3 (1.4)-16%秘魯 4.2 (1.3)-23%數據來源:中汽協、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注:已刪除了所有單月純電動乘用車均價小于 3 萬元人民幣或均重小于 1 噸的車輛出口數據,近似剔除了低速電動車。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乘用車銷量亮眼銷量亮眼,滲透率加速提升。滲透率加速提升。2023 年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 886.4 萬輛,同比增長 36.3%,滲透率達 34.7%,較 2022 年增長了6.6 個百分點;零售銷量達 773.6 萬輛,同比增長 36.2%,滲透率提升至35.7%,同比增長8
30、.1個百分點;出口銷量達104.8萬輛,同比增長72.0%,滲透率為 27.4%,同比提升 3.2 個百分點。2023 年新能源出口主要集中在歐洲和亞洲地區,重點市場包括比利時、英國等歐洲國家以及泰國等東南亞國家,此外非歐盟的歐洲國家、巴西和墨西哥等市場的表現也較為強勁。圖圖 7:2023 年新能源乘用車批發年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銷量達 886.4 萬輛萬輛 圖圖 8:2023 年新能源乘用車月度批發銷量同比穩增年新能源乘用車月度批發銷量同比穩增 數據來源:乘聯會、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數據來源:乘聯會、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圖圖 9:2023 年新能源乘用車年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零售銷量達 77
31、3.6 萬輛萬輛 圖圖 10:2023 年新能源乘用車月度零售銷量穩步提升年新能源乘用車月度零售銷量穩步提升 數據來源:乘聯會、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數據來源:乘聯會、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行業深度研究行業深度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9 of 31 圖圖 11:2023 年新能源乘用車年新能源乘用車出口銷量達出口銷量達 104.8 萬輛萬輛 圖圖 12:2023 年年新能源乘用車出口銷量新能源乘用車出口銷量穩中有增穩中有增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乘聯會、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注:2019-2021 年新能源乘用車出口數據來自海關總署,海關出口數據剔除單月乘用車
32、均價小于3萬元人民幣和均重小于1噸的國家當月數據,2022 和 2023 年數據來自乘聯會。數據來源:乘聯會、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圖圖 13:2023 年我國乘用車出口的年我國乘用車出口的新能源新能源滲透率仍然滲透率仍然低于批發和零售低于批發和零售 圖圖 14:2023 年年 12 月月新能源新能源乘用乘用車車批發和零售批發和零售滲透率滲透率超超 40%數據來源:海關總署、乘聯會、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注:2019-2021 年新能源乘用車出口數據來自海關總署,海關出口數據剔除單月乘用車均價小于3萬元人民幣和均重小于1噸的國家當月數據,2022 和 2023 年數據來自乘聯會。數據來源:乘聯會、國泰
33、君安證券研究 車市優惠力度較大,經銷商庫存基本穩定。車市優惠力度較大,經銷商庫存基本穩定。2023 年國內車市的優惠力度較大,3 月起出于去庫存的目的優惠幅度明顯提升,并且從 10 月開始優惠力度環比繼續增加。2023 年上半年由于 2022 年年底的加庫存沒有及時消化,庫存處在較高位置,到 2023 年 Q4 庫存已恢復到合理水平。行業深度研究行業深度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0 of 31 圖圖 15:2023 年國內乘用車優惠幅度持續增加年國內乘用車優惠幅度持續增加 圖圖 16:2023 年國內汽車經銷商庫存基本穩定年國內汽車經銷商庫存基本
34、穩定 數據來源: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注:優惠變化指數以優惠幅度為基礎,用銷量加權計算,指數0 表示整體優惠幅度在上年度 12 月的基礎上同比增長。數據來源: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注:庫存系數=期末庫存量/當期銷售量。整車頭部品牌表現分化,整車頭部品牌表現分化,自主品牌自主品牌批發銷量快速增長,多家合資品牌銷批發銷量快速增長,多家合資品牌銷量下滑量下滑。根據乘聯會批發銷量,2023 年自主品牌比亞迪、奇瑞、吉利和長安等的銷量快速增長,特斯拉和理想等新勢力品牌的銷量增幅也較為顯著。而合資品牌整體銷量出現同比下降,一汽大眾、一汽豐田的銷量同比變化相對穩定,東風日產、廣汽
35、本田和上汽通用系等品牌的銷量降幅較大。表表 4:整車品牌銷量表現分化,自主品牌快速增長,傳統合資品牌銷量下滑整車品牌銷量表現分化,自主品牌快速增長,傳統合資品牌銷量下滑 批發銷量批發銷量 零售銷量零售銷量 品牌品牌 銷量銷量 2023(萬輛)(萬輛)同比增長同比增長/減減少(萬輛)少(萬輛)yoy 品牌品牌 銷量銷量 2023(萬輛)(萬輛)同比增長同比增長/減減少(萬輛)少(萬輛)yoy 比亞迪 301.3 115.0 61.8%比亞迪 270.4 90.4 50.2%一汽-大眾 185.0 4.8 2.7%一汽-大眾 184.7 6.8 3.8%奇瑞汽車 178.4 63.5 55.2%長
36、安自主 136.7 11.4 9.1%吉利(不含領克)146.6 21.3 17.0%上汽大眾 123.1-1.2-1.0%長安汽車 160.5 20.0 14.2%吉利(不含領克)119.3 30.6 34.5%上汽大眾 121.5-10.6-8.0%廣汽豐田 90.1-7.0-7.2%長城汽車 102.8 14.7 16.7%上汽通用 87.3-16.6-16.0%上汽自主 102.4 18.0 21.3%奇瑞汽車 80.5 9.6 13.6%上汽通用五菱 100.2-30.0-23.1%一汽豐田 80.2 0.3 0.3%上汽通用 100.1-16.9-14.5%長城汽車 76.0 4.
37、8 6.8%廣汽豐田 95.0-5.5-5.5%東風日產 73.9-14.9-16.7%特斯拉(上海)94.8 23.7 33.3%華晨寶馬 70.5 5.1 7.8%一汽豐田 80.0-3.5-4.1%廣汽本田 62.0-9.7-13.5%華晨寶馬 74.4 4.9 7.0%上汽通用五菱 60.9-1.6-2.6%東風日產 72.3-19.8-21.5%特斯拉(上海)60.4 16.4 37.3%廣汽本田 64.0-10.1-13.7%東風本田 58.2-6.2-9.6%東風本田 60.5-5.6-8.5%北京奔馳 57.9-0.7-1.2%北京奔馳 59.1-0.1-0.2%廣汽乘用車 5
38、0.4 21.2 72.3%廣汽乘用車 50.0 21.0 72.3%中國一汽 45.4 11.2 32.9%中國一汽 47.1 8.6 22.2%理想汽車 37.6 24.3 182.2%行業深度研究行業深度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1 of 31 廣汽傳祺 40.7 4.4 12.1%廣汽傳祺 35.5 2.6 7.8%理想汽車 37.6 24.3 182.2%上汽自主 31.5-5.0-13.7%北京現代 25.7 0.7 2.7%長安福特 25.4-1.4-5.1%長安福特 23.3-1.8-7.1%北京現代 24.0-1.1-4.5%領
39、克 22.0 4.0 22.3%領克 20.6 4.8 30.8%江淮汽車 20.0 3.4 20.3%蔚來汽車 16.0 3.8 30.7%沃爾沃 19.3 1.2 6.4%沃爾沃 14.7 0.6 4.2%悅達起亞 16.6 3.6 27.2%零跑汽車 14.4 3.3 29.7%蔚來汽車 15.7 2.1 15.7%小鵬汽車 14.1 2.0 16.7%零跑汽車 14.4 3.3 29.7%東風乘用車 11.5-6.0-34.2%數據來源:乘聯會、太平洋汽車、汽車之家、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2.2.自主品牌份額顯著提升,出口市場貢獻重要增量自主品牌份額顯著提升,出口市場貢獻重要增量 自主品牌
40、份額增長強勁自主品牌份額增長強勁,合資品牌份額合資品牌份額下滑下滑。2023 年按批發銷量統計,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達 1454 萬輛,同比增長 24%,市場份額約為 56%,同比增長6個百分點;按零售銷量口徑統計,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達1076萬輛,同比增長 19%,市場份額為 48%,同比增長 6 個百分點。而合資品牌方面,德系、日系和美系品牌市場份額均呈同比下降趨勢,韓系、法系和其他外國品牌的市場份額仍然較低。圖圖 17:2023 年年汽車汽車自主品牌批發銷量自主品牌批發銷量 1464 萬輛,同萬輛,同比比+24%圖圖 18:2023 年年汽車汽車自主品牌批發市占率自主品牌批發市占率 56%
41、,同比,同比+5pct 數據來源:乘聯會、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數據來源:乘聯會、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圖圖 19:2023 年年汽車汽車自主品牌零售銷量自主品牌零售銷量 1076 萬輛,同萬輛,同比比+19%圖圖 20:2023 年年汽車汽車自主品牌零售市占率自主品牌零售市占率 48%,同比,同比+4pct 數據來源:太平洋汽車、易車網、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數據來源:太平洋汽車、易車網、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行業深度研究行業深度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2 of 31 自主份額提升自主份額提升中出口銷量貢獻較大中出口銷量貢獻較大,零售銷量,零售銷量不同自主品
42、牌增速之間差不同自主品牌增速之間差異較大異較大。2023 年比亞迪、奇瑞、上汽自主、長城、吉利和長安自主合計批發銷量約 1014 萬輛,同比增長約 257 萬輛。在批發銷量當中,零售銷量的增長貢獻約 147 萬輛,貢獻比大約為 57%,比亞迪和吉利的零售銷量貢獻較多,比亞迪零售銷量同比增長約 90 萬輛,吉利零售銷量同比增長約 35 萬輛。出口銷量增長貢獻約 117 萬輛,貢獻比大約為 46%,奇瑞和上汽自主品牌的出口銷量貢獻較多,奇瑞汽車出口銷量同比增長 47萬輛,上汽自主品牌出口銷量同比增長 23 萬輛。此外,比亞迪和長城等品牌的出口銷量也呈較快增長的趨勢。表表 5:自主品牌出口銷量快速增
43、長自主品牌出口銷量快速增長 品牌品牌 批發批發 零售零售 出口出口 2023 年銷量(萬輛)同比增長(萬輛)2023 年銷量(萬輛)同比增長(萬輛)2023 年銷量(萬輛)同比增長(萬輛)比亞迪 301.3+115.0 270.4+90.4 24.3+18.7 奇瑞系 178.4+63.5 80.5+9.6 93.7+47.1 上汽自主 102.4+18.0 31.5-5.0 70.9+23.0 長城系 102.8+14.7 76.0+4.8 31.6+14.3 吉利(含領克)168.7+25.4 139.8+35.4 27.4+7.6 長安自主 160.5+20.0 136.7+11.4 2
44、3.6+6.7 合計合計 1014.1+256.6 734.9+146.6 271.6+117.3 數據來源:乘聯會、太平洋汽車、汽車之家、易車網、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注:上汽自主品牌車型的出口銷量采用批發銷量減零售銷量估算。一線合資一線合資品牌品牌零售銷量零售銷量相對穩定相對穩定,二線,二線品牌品牌份額份額下滑下滑顯著。顯著。2023 年一線合資品牌銷量較為穩定,大眾、豐田的銷量同比基本持平,而本田、日產和別克等銷量明顯下滑,份額受到自主品牌或新勢力的侵蝕。保時捷2023 年銷量同比減少 17.6%,傳統豪華品牌也面臨著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表表 6:2023 年合資品牌零售銷量表現分化(單位,
45、萬輛)年合資品牌零售銷量表現分化(單位,萬輛)主流合資主流合資/外資品牌外資品牌 銷量銷量 2023 銷量銷量 2022 豪華合資豪華合資/外資品牌外資品牌 銷量銷量 2023 銷量銷量 2022 大眾(含進口)223.95 224.31 寶馬(含進口)79.77 76.27 豐田(含進口)173.32 178.79 奔馳(含進口)72.48 72.03 本田 119.30 136.03 奧迪(含進口)71.52 63.22 日產 68.03 80.69 凱迪拉克 18.36 19.41 特斯拉(含進口)60.82 43.98 雷克薩斯 17.25 17.20 別克 52.03 64.60 沃
46、爾沃(含進口)16.66 15.93 現代 24.02 25.16 保時捷 7.67 9.31 福特 18.23 19.26 林肯(含進口)7.29 8.42 其他 64.01 76.74 其他 7.71 7.19 數據來源:太平洋汽車、汽車之家、易車網、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乘用車價格帶持續上行,乘用車價格帶持續上行,15 萬以上萬以上車型占比車型占比不斷不斷提升提升。零售口徑下,2023年 15-20 萬元/20-30 萬元車型銷量分別為 443.63 萬輛/328.84 萬輛,占比均同比小幅提升。30-40 萬元車型銷量為 219.72 萬輛,占比為 9.86%,行業深度研究行業深度研究 請
47、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3 of 31 同比提升 2.11pct。40-50 萬元/50 萬元以上車型銷量分別為 128.30 萬輛/56.88 萬輛,在乘用車整體銷量中的占比均同比小幅提升。而 10 萬元以下車型銷量為 334.29 萬輛,占比為 15%,同比下降 2.7pct,降幅較大。10-15 萬車型銷量為 717.35 萬輛,占比為 32.18%,同比下降 0.59pct。圖圖 21:乘用車價格區間逐漸上移乘用車價格區間逐漸上移 圖圖 22:2023 年年中高端車型占比提升中高端車型占比提升 數據來源:汽車之家、太平洋汽車、易車網、國泰君安證
48、券研究 數據來源:汽車之家、太平洋汽車、易車網、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傳統合資品牌面臨挑戰,傳統合資品牌面臨挑戰,10 萬以下和萬以下和 20-25 萬元萬元價格價格區間區間的的燃油車銷量燃油車銷量同比降低同比降低。消費升級趨勢下,10 萬元以下的燃油車的消費者在逐步向10-20 萬價格帶升級。在 20-25 萬元區間,合資品牌的中高端車型主要受到新勢力的挑戰,例如特斯拉 Model 3 和小鵬 G6 等車型,新勢力品牌在智能化方面較合資燃油車更具優勢。圖圖 23:燃油車燃油車 10-15 萬萬價格和價格和 20-25 萬價格車型銷量萬價格車型銷量同比下滑(單位:萬輛)同比下滑(單位:萬輛)圖圖
49、24:燃油車燃油車 0-10 萬車型萬車型銷量占比持續下滑銷量占比持續下滑 數據來源:中汽協、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數據來源:中汽協、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價格結構持續上行,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價格結構持續上行,15-20 萬萬和和 35-40 萬價格區間的萬價格區間的銷量提升速度較快。銷量提升速度較快。從批發銷量口徑看,2023 年 10 萬元以下的新能源車型銷量為 130.0 萬輛,占比 14.4%,同比-7.0pct。15-20 萬車型銷量為283.3 萬輛,占比 31.3%,同比+3pct。35-40 萬車型銷量為 112.1 萬輛,占比 12.4%,同比+4pct,占比增幅也較大
50、。新能源中高端車型供給持續增加,理想、騰勢和華為鴻蒙智行等品牌不斷提升產品力,中高端車型銷量實現較快增長。行業深度研究行業深度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4 of 31 表表 7:2023 年年低端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占比下降,中高端占比提升低端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占比下降,中高端占比提升 價格區間價格區間 銷量(萬輛)銷量(萬輛)yoyyoy 增速增速 占比占比 占比同比變化占比同比變化 0-10 萬 130.0-6.9%14.4%-7.0pct 10-15 萬 110.3 36.0%12.2%-0.2 pct 15-20 萬 283.3 52.7%31
51、.3%3.0 pct 20-25 萬 100.9 55.2%11.2%1.2 pct 25-30 萬 41.9 2.7%4.6%-1.6 pct 30-35 萬 83.1 47.6%9.2%0.6 pct 35-40 萬 112.1 103.1%12.4%4.0 pct 40-50 萬 33.6 33.3%3.7%-0.1 pct 50 萬以上 9.6 60.0%1.1%0.1 pct 總計總計 904.8 38.2%100%-數據來源:中汽協、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圖圖 25:新能源新能源 15-20 萬元、萬元、35-40 萬元價格車型的銷萬元價格車型的銷量較快增長量較快增長 圖圖 26:20
52、23 年年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乘用車價格帶價格帶持續上行持續上行 數據來源:中汽協、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數據來源:中汽協、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2.3.新能源銷量保持高速增長,自主和新勢力快速崛起新能源銷量保持高速增長,自主和新勢力快速崛起 增程與增程與插混插混車型車型增長勢頭強勁增長勢頭強勁。2023 年我國純電動乘用車批發銷量達625.3 萬輛,同比增加 24%,在新能源乘用車中的占比為 69%;插電式混動車型銷量達 210.1 萬輛,同比+65%,占整體新能源的比例提升至23%,同比+4pct;增程式車型銷量達 68.9 萬輛,同比+186%,占比 8%,同比+4pct。比亞迪是插混車型銷量增長
53、的主要推動力,長城、吉利、長安等品牌的插混車型銷量也實現了較快增長。增程式車型增量主要來源于理想 L 系列、問界 M7 和長安深藍等車型。圖圖 27:增程增程與插混車型銷量與插混車型銷量增長勢頭強勁增長勢頭強勁 圖圖 28:2023 年插年插電電式混動銷量占比提升至式混動銷量占比提升至 23%數據來源:乘聯會、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數據來源:乘聯會、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行業深度研究行業深度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5 of 31 表表 8:2023 年理想、比亞迪分別貢獻增程式、插混式車型重要增量年理想、比亞迪分別貢獻增程式、插混式車型重要增量 增程式
54、增程式 插電式混動插電式混動 車型車型 2023 年同比增量年同比增量(萬輛萬輛)車型車型 2023 年同比增量年同比增量(萬輛萬輛)理想 L7 13.41 宋 PLUS DM-i 25.45 理想 L8 10.25 宋 Pro DM-i 16.34 理想 L9 7.51 秦 PLUS DM-i 13.20 長安深藍 S7 5.42 騰勢 D9 10.18 問界 M7 4.72 護衛艦 07 6.79 零跑 C11 3.33 銀河 L7 6.62 長安深藍 SL03 3.32 海豹 4.30 嵐圖夢想家 1.56 歐尚 Z6 iDD 3.48 數據來源:乘聯會、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注:數據口徑為
55、批發銷量。新能源新能源 A0 級及以上的銷量快速增長,級及以上的銷量快速增長,A00 級微型車銷量下滑。級微型車銷量下滑。零售口徑下,2023 年 A00 級銷量 62.49 萬輛,同比-21.33%;A0 級車型銷量81.68 萬輛,同比+163.25%,實現高速增長;A 級車仍是新能源乘用車銷量主力,2023 年銷量達 256.22 萬輛,同比+39.52%;B 級車型銷量達161.29 萬輛,同比+63.59%;C 級車型銷量為 114.83 萬輛,同比+68.10%。其中,比亞迪海豚/秦 PLUS/漢系列分別位居 A0/A/C 級車銷量首位,特斯拉 Model Y 位居 B級車銷量榜首
56、,理想在 C 級和 C+級中大型新能源車市場銷量領先。圖圖 29:2023 年年 A0 級及以上的銷量快速增長級及以上的銷量快速增長 數據來源:汽車之家、太平洋汽車、易車網、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表表 9:從新能源各尺寸銷量:從新能源各尺寸銷量 top1 的車型看,比亞迪在的車型看,比亞迪在 A0、A 級和級和 MPV 市市場優勢顯著,特斯拉在場優勢顯著,特斯拉在 B 級車市場領先級車市場領先 級別級別 車型車型 銷量銷量 萬輛萬輛 yoy 增速增速 車企車企 A00 宏光 MINIEV 23.79-41%五菱 A0(轎車)海豚 29.97 47%比亞迪 A0(SUV)Smart 精靈#1 3.3
57、9 636%智馬達 A(轎車)秦 PLUS 43.42 41%比亞迪 A(SUV)宋 PLUS 39.02-14%比亞迪 B(轎車)Model 3 14.73 18%特斯拉 行業深度研究行業深度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6 of 31 B(SUV)Model Y 45.64 45%特斯拉 C/C+(轎車)漢 22.77-16%比亞迪 C/C+(SUV)理想 L7 13.41 2023 新車 理想汽車 MPV 騰勢 D9 11.86 1110%比亞迪 數據來源:汽車之家、太平洋汽車、易車網、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新能源新能源中高端車型銷量占比提升,整體
58、價格帶呈增長趨勢中高端車型銷量占比提升,整體價格帶呈增長趨勢。2023 年,15-25 萬元和 30 萬元以上的銷量同比增速較高,整體價格帶上移。10 萬元以下市場銷量同比減少,主要與 A00 微型車銷量降低有關。從結構看,15-20 萬元價格段的銷量占比達到 31.3%,同比+3pct。圖圖 30:中高端新能源銷量增速較高,中高端新能源銷量增速較高,10 萬元以下車萬元以下車型銷量同比降低型銷量同比降低(單位:單位:萬輛)萬輛)圖圖 31:新能源汽車價格帶持續上移新能源汽車價格帶持續上移 數據來源:中汽協、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注:數據口徑未包含進口車。數據來源:中汽協、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注:數
59、據口徑未包含進口車。表表 10:15-20 萬、萬、20-25 萬和萬和 30 萬元以上中萬元以上中高端高端車市場車市場的新能源滲透率的新能源滲透率快速提升快速提升 價格區間價格區間 銷量(萬輛)銷量(萬輛)新能源新能源滲透率滲透率 滲透率同比變化滲透率同比變化 0-10 萬 130.0 28.0%-0.7pct 10-15 萬 110.3 15.8%3.5pct 15-20 萬 283.3 49.3%9.3pct 20-25 萬 100.9 40.5%12.5pct 25-30 萬 41.9 32.4%-1.9pct 30-35 萬 83.1 48.7%9.4pct 35-40 萬 112.
60、1 64.2%8.6pct 40-50 萬 33.6 29.8%4.6pct 50 萬以上 9.6 27.5%5.7pct 數據來源:中汽協、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注:數據口徑未包含進口車。比亞迪、理想、特斯拉和比亞迪、理想、特斯拉和多家多家自主品牌新能源貢獻自主品牌新能源貢獻了了較大增量,較大增量,五菱等五菱等A00 級車占比較高的企業銷量下滑幅度較大。級車占比較高的企業銷量下滑幅度較大。按車企分析,2023 年比亞迪、理想和特斯拉是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貢獻最多的三家企業,其中比亞迪銷量同比增長 115 萬輛,理想和特斯拉的增長幅度均在 24 萬輛左右。廣汽(埃安、昊博等)、長安、吉利和長城等自
61、主品牌的新能源車型銷量同比增速也較快。銷量下滑的企業主要是 A00 級車型占比較高的整車廠,包括上通五菱、奇瑞和東風等。行業深度研究行業深度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7 of 31 表表 11:2023 年比亞迪、特斯拉、理想新能源銷量貢獻靠前年比亞迪、特斯拉、理想新能源銷量貢獻靠前 品牌品牌 銷量銷量 2023(萬輛)(萬輛)同比增長(萬輛)同比增長(萬輛)增長貢獻增長貢獻 比亞迪 301.3+115.5 46.2%理想汽車 37.6+24.3 9.7%特斯拉(上海)94.8+23.7 9.5%廣汽乘用車 50.0+21.0 8.4%長安汽車
62、43.9+19.0 7.6%吉利 48.7+15.9 6.3%長城汽車 26.2+13.0 5.2%上海股份 31.7+8.6 3.4%極星汽車 5.9+5.9 2.4%精靈汽車 6.7+5.6 2.3%上汽通用 10.0+5.1 2.0%中國一汽 10.6+4.9 2.0%華晨寶馬 13.4+4.1 1.6%東風本田 6.2+3.5 1.4%智己汽車 3.8+3.3 1.3%浙江零跑 14.4+3.3 1.3%上汽大眾 13.0+3.2 1.3%嵐圖汽車 5.0+3.1 1.2%廣汽傳祺 3.0+3.0 1.2%北汽股份 6.1+2.9 1.1%賽力斯汽車 10.7+2.7 1.1%一汽豐田
63、 3.5+2.6 1.0%蔚來汽車 15.7+2.1 0.9%數據來源:乘聯會、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注:數據口徑為批發銷量,貢獻計算方法為車企同比增/減量行業同比增量,2023 年新能源汽車行業銷量同比增量為 250.1萬輛。表表 12:部分:部分 A00 級車型占比高的企業,新能源銷量同比下滑級車型占比高的企業,新能源銷量同比下滑 品牌品牌 銷量銷量 2023(萬輛)(萬輛)同比變化(萬輛)同比變化(萬輛)上汽通用五菱 44.5-17.6 奇瑞 12.8-9.9 東風乘用車 3.5-4.1 威馬汽車 0.0-2.9 江淮汽車 2.9-2.9 易捷特新能源 7.5-2.5 合眾新能源 12.7-
64、2.5 江蘇吉麥 0.9-2.1 數據來源:乘聯會、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注:數據口徑為批發銷量,貢獻計算方法為車企同比增/減量行業同比增量,2023 年新能源汽車行業銷量同比增量為 250.1萬輛。行業深度研究行業深度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8 of 31 合資新能源合資新能源 2023 年的銷量年的銷量仍然仍然較低,在整體合資當中,德系品牌的電較低,在整體合資當中,德系品牌的電動化進展相對較快。動化進展相對較快。合資品牌在電動化產品、渠道和營銷方面的布局相對較弱,2023 年大眾、寶馬、通用等七家主流合資品牌的新能源車型批發銷量合計約 67 萬
65、輛,在國內新能源市場份額約 7.4%,同比略微下降0.2pct。分品牌看,德系品牌在國內市場的電動化轉型措施相對較多,部分車型已逐步打開市場,例如大眾 ID 系列 2023 年零售銷量接近 16 萬輛,同比增長約9%,寶馬iX3和i3合計銷量9.3萬輛,同比增長約136%。而日系品牌和傳統美系品牌的新能源銷量仍然相對較低,新能源車型數量也較少。在渠道方面,油電同網的 4S 店仍然是合資品牌的主要模式,在城市中心或商圈的展廳布局相對較慢。圖圖 32:2023 年合資新能源銷量較低年合資新能源銷量較低 圖圖 33:2023 年年合資品牌新能源市占率合計約合資品牌新能源市占率合計約 7.4%數據來源
66、:乘聯會、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數據來源:乘聯會、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表表 13:2023 年合資新能源銷量較低(單位:萬輛)年合資新能源銷量較低(單位:萬輛)品牌品牌 2 2023023 年銷量年銷量 2 2023023 同比增長同比增長 yoyyoy 增速增速 大眾 22.2 2.0 10%寶馬 13.4 4.1 44%通用 10.0 5.1 104%本田 7.7 3.9 106%日產 5.9 1.4 32%豐田 3.9 2.1 124%奔馳 3.8-0.2-4%七家七家品牌品牌合計合計 66.9 18.4 38%數據來源:乘聯會、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注:大眾品牌銷量已包含奧迪。2.4.國產中高端
67、汽車發力,自主品牌價格帶顯著提升國產中高端汽車發力,自主品牌價格帶顯著提升 國產國產中高端品牌中高端品牌持續持續發力發力,市場接受度大大提升,市場接受度大大提升。國產中高端品牌主要有兩大類,一是理想、蔚來、問界等新勢力品牌,二是坦克、騰勢、極氪等自主品牌旗下的中高端品牌。新勢力品牌的車型智能化水平較為領先,產品打造能力較強,并依托營銷端的資源優勢逐步建立了高端品牌認知。自主旗下的中高端品牌,如坦克、騰勢和極氪通過搭載較高配置,打造了較強的產品力,相對于合資中高端車型更具性價比。從零售端來看,2023 年理想、騰勢和嵐圖銷量翻倍增長,極氪的銷量同比增速也較高,而問界和方程豹等品牌則從 2023
68、下半年開始發力,在多個月份實現了亮眼的銷量。行業深度研究行業深度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9 of 31 表表 14:理想、騰勢、極氪等國產中高端品牌的銷量實現高增速:理想、騰勢、極氪等國產中高端品牌的銷量實現高增速 國產中高端品牌國產中高端品牌 零售零售銷量銷量 2023(萬輛)(萬輛)yoy 增速增速 理想 37.61 182%蔚來 16.00 32%坦克 13.74 12%騰勢 12.73 1198%極氪 11.87 65%問界 10.16 30%嵐圖 5.03 159%阿維塔 2.17-昊博 0.81-方程豹 0.57-數據來源:汽車之家
69、、太平洋汽車、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自主品牌整體價格帶上移,高端化持續推進。自主品牌整體價格帶上移,高端化持續推進。2023 年國內自主品牌整體價格帶上移,主要變化包括 15 萬元以上車型銷量的增速較快,銷量占比提升,以及 15 萬元以下車型的銷量占比降低。例如長城汽車 15-20 萬元價格區間的銷量占比同比提升 4.8pct,長安 15-20 萬元價格區間的銷量占比同比提升 9pct,奇瑞 15-20 萬元價格區間的銷量占比同比提升10.9pct,中高端車型的占比快速提升。表表 15:長城汽車:長城汽車 15 萬元以上車型的銷量占比提升(萬輛)萬元以上車型的銷量占比提升(萬輛)價格區間價格區間
70、零售零售銷量銷量 2023 yoy 增速增速 銷量占比銷量占比 同比變化同比變化 0 萬-10 萬(含)5.7-38.1%7.4%-5.4pct 10 萬-15 萬(含)46.2 2.6%60.7%-2.4pct 15 萬-20 萬(含)5.8 186.0%7.6%4.8pct 20 萬-30 萬(含)15.0 16.2%19.7%1.6pct 30 萬-40 萬(含)3.5 56.6%4.6%1.4pct 總計總計 76.0 6.7%數據來源:汽車之家、太平洋汽車、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數據口徑為零售銷量,包括哈弗、歐拉、坦克和魏牌。表表 16:長安自主品牌:長安自主品牌 15 萬元以上車型的銷
71、量占比提升(萬輛)萬元以上車型的銷量占比提升(萬輛)價格區間價格區間 零售零售銷量銷量 2023 yoy 增速增速 銷量占比銷量占比 同比變化同比變化 0 萬-10 萬(含)58.0 4.6%42.4%-1.8pct 10 萬-15 萬(含)54.2-10.7%39.6%-8.8pct 15 萬-20 萬(含)22.3 142.8%16.3%9.0pct 30 萬-40 萬(含)2.2 240622.2%1.6%1.6pct 總計總計 136.7 9.1%數據來源:汽車之家、太平洋汽車、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數據口徑為零售銷量,包括長安、深藍、啟源、歐尚、凱程和阿維塔品牌。表表 17:奇瑞:奇瑞
72、10-15 萬和萬和 15-20 萬元車型的銷量占比提升(萬輛)萬元車型的銷量占比提升(萬輛)價格區間價格區間 零售零售銷量銷量 2023 yoy 增速增速 銷量占比銷量占比 同比變化同比變化 0 萬-10 萬(含)35.9-24.7%44.6%-22.7pct 10 萬-15 萬(含)28.3 78.3%35.1%12.7pct 行業深度研究行業深度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0 of 31 15 萬-20 萬(含)14.4 189.9%17.9%10.9pct 20 萬-30 萬(含)1.9-19.1%2.4%-1.0pct 總計總計 80.5
73、 13.6%數據來源:汽車之家、太平洋汽車、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數據口徑為零售銷量,包括奇瑞、星途、捷途、智界、凱翼和開瑞品牌。表表 18:吉利:吉利 15-20 萬元車型的銷量占比提升(萬輛)萬元車型的銷量占比提升(萬輛)價格區間價格區間 零售零售銷量銷量 2023 yoy 增速增速 銷量占比銷量占比 同比變化同比變化 0 萬-10 萬(含)41.5 40.6%35.1%1.9pct 10 萬-15 萬(含)40.5 12.4%34.3%-6.3pct 15 萬-20 萬(含)24.0 51.4%20.3%2.5pct 20 萬-30 萬(含)2.6 2033.9%2.2%2.0pct 30
74、萬-40 萬(含)7.6 6.0%6.5%-1.7pct 40 萬元以上 1.9 同期無銷量 1.6%1.6pct 總計總計 118.1 33.2%數據來源:汽車之家、太平洋汽車、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數據口徑為零售銷量,包括吉利、極氪、銀河、幾何和睿藍品牌。表表 19:上汽自主:上汽自主 10 萬元以上的車型銷量占比均有提升,萬元以上的車型銷量占比均有提升,10 萬元以下的萬元以下的車型銷量占比下降(萬輛)車型銷量占比下降(萬輛)價格區間價格區間 零售零售銷量銷量 2023 yoy 增速增速 銷量占比銷量占比 同比變化同比變化 0 萬-10 萬(含)12.2-40.8%38.7%-17.7pct
75、 10 萬-15 萬(含)10.2-4.8%32.4%3.1pct 15 萬-20 萬(含)3.7 19.0%11.7%3.2pct 20 萬-30 萬(含)3.8 138.0%12.2%7.8pct 30 萬-40 萬(含)1.6 220.6%5.1%3.7pct 總計總計 31.5-13.7%數據來源:汽車之家、太平洋汽車、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數據口徑為零售銷量,包括 MG、榮威、飛凡和智己品牌。表表 20:騰勢、方程豹等高端品牌帶動了比亞迪:騰勢、方程豹等高端品牌帶動了比亞迪 30 萬元以上車型的銷量萬元以上車型的銷量快速增長(萬輛)快速增長(萬輛)價格區間價格區間 零售銷量零售銷量 20
76、23 yoy 增速增速 銷量占比銷量占比 同比變化同比變化 0 萬-10 萬(含)23.9 20315.5%8.8%8.8pct 10 萬-15 萬(含)137.0 69.9%50.7%5.9pct 15 萬-20 萬(含)52.1-6.6%19.3%-11.7pct 20 萬-30 萬(含)44.0 4.0%16.3%-7.2pct 30 萬-40 萬(含)13.5 915.1%5.0%4.2pct 總計總計 270.4 50.2%數據來源:汽車之家、太平洋汽車、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數據口徑為零售銷量,包括比亞迪、騰勢和方程豹品牌。行業深度研究行業深度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
77、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1 of 31 3.2024 年展望:自主品牌份額加速提升,中高端市場年展望:自主品牌份額加速提升,中高端市場持續發力持續發力 3.1.批發銷量穩步增長,出口繼續貢獻增量,零售銷量有彈性批發銷量穩步增長,出口繼續貢獻增量,零售銷量有彈性 預計預計 2024 年中國乘用車批發銷量仍將保持穩步增長,出口繼續貢獻重年中國乘用車批發銷量仍將保持穩步增長,出口繼續貢獻重要增量,更新需求釋放下,零售銷量有彈性。要增量,更新需求釋放下,零售銷量有彈性。2024 年中國乘用車出口仍將維持快速增長,東南亞、南美、中亞等地區是重要增長點,歐洲和俄羅斯貢獻部分增量;2009-2016
78、 年是中國乘用車保有量快速增長階段,存量市場巨大,在以舊換新等政策支持以及智能化驅動下,更新需求潛力大,零售銷量有較大彈性。預計 2024 年乘用車出口仍將維持快速增長,一帶一路國家為主要增量。2024 年對俄羅斯和西歐等國家和地區的出口有望穩中有增,而對拉美、東南亞、中東/非洲、大洋洲等地區中系車市占率仍然較低,2024 年有望成為出口銷量的重要增量市場。表表 21:中國乘用車出海中國乘用車出海潛力巨大,出口一帶一路市場有望持續貢獻增量潛力巨大,出口一帶一路市場有望持續貢獻增量 獨聯獨聯體體 西歐西歐 拉丁拉丁美洲美洲 中東中東/非洲非洲 東南東南亞亞 大洋大洋洲洲 東歐除東歐除獨聯體獨聯體
79、 美加美加 東亞除中東亞除中國大陸國大陸 南亞南亞 海外銷海外銷量合計量合計 2023 年乘用車市年乘用車市場容量估計場容量估計(萬輛萬輛)180 1400 550 350 350 130 200 1700 650 500 6010 2023 年中國乘用年中國乘用車海外銷量車海外銷量(萬輛萬輛)123 82 70 61 30 20 14 11 8 7 426 2023 年中國乘用年中國乘用車市占率車市占率 68%6%13%17%9%16%7%1%1%1%7%2023 年日系乘用年日系乘用車市占率車市占率 0%12%25%42%71%48%15%34%70%42%42%2023 年韓系乘用年韓系
80、乘用車市占率車市占率 1%7%9%16%3%13%9%10%21%17%12%數據來源:各企業官網、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乘用車更新需求潛力巨大,在政策驅動和智能化拉動下有望加速釋放,乘用車更新需求潛力巨大,在政策驅動和智能化拉動下有望加速釋放,帶動零售銷量快速增長。帶動零售銷量快速增長。2009 年-2017 年,中國乘用車銷量快速增長,從不足 1000 萬輛到超過 2200 萬輛,保有量持續提升,這批消費者逐步進入或者已經進入到換車周期,在以舊換新等政策的引導下、在智能電動車迭代的推動下,更新需求有望加速釋放,帶動零售銷量的快速增長。行業深度研究行業深度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
81、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2 of 31 圖圖 34:2009 至至 2017 年期間國內乘用車銷量快速增長年期間國內乘用車銷量快速增長 圖圖 35:中國國內的汽車保有量持續提升中國國內的汽車保有量持續提升 數據來源:乘聯會、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公安部、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表表 22:以舊換新等消費支持政策成為乘用車更新需求釋放的重要推動力以舊換新等消費支持政策成為乘用車更新需求釋放的重要推動力 提提出出時間時間 部門部門 大會或文件大會或文件 提法提法 2024/3/5 國常會 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1)鞏固擴大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領先優勢,加快前沿新興氫能、新材
82、料、創新藥等產業發展,積極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2)穩定和擴大傳統消費,鼓勵和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提振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電子產品等大宗消費。(3)大力改善農村水電路氣信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加強充電樁、冷鏈物流、寄遞配送設施建設。2024/3/1 國常會 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 推動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積極開展汽車、家電等消費品以舊換新,形成更新換代規模效應。2024/2/23 中財委 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 要推動各類生產設備、服務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鼓勵汽車、家電等傳統消費品以舊換新,推動耐用消費品以舊換新。2024/1/
83、26 商務部 商務部新聞發布會 將推動汽車、家電等以舊換新。2023/12/12 中共中央政治局 2023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穩定和擴大傳統消費,提振新能源汽車、電子產品等大宗消費。2023/7/20 發改委等 13部門 關于促進汽車消費的若干措施 二、支持老舊汽車更新消費。鼓勵各地加快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乘用車、違規非標商用車淘汰報廢。鼓勵各地綜合運用經濟、技術等手段推動老舊車輛退出,有條件的地區可以開展汽車以舊換新,加快老舊車輛淘汰更新。三、加快培育二手車市場。各地落實取消二手車限遷、便利二手車交易登記等政策措施。數據來源:中國政府網、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智能電動車加速迭代,消費者換車周期有望
84、縮短,更新需求加速釋放。智能電動車加速迭代,消費者換車周期有望縮短,更新需求加速釋放。2022 年以來,智能汽車在座艙和智能駕駛領域不斷迭代,尤其是主動泊車、高速 NOA 不斷完善,城區 NOA 也在加速迭代,將加速消費者的換車周期。政策端積極引導、大力支持政策端積極引導、大力支持 L3 級級智駕智駕試點試點。在政策面,2023 年末工信部等四部委發布 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實施指南(試行),以文件形式明確了智能網聯汽車準入、使用主體、上路通行、試點暫停與退出等四個方面的相關要求。截至 2024 年 1 月,比亞迪、華為、長安等十余家車企已宣布獲得 L3 級高速公路測試牌照,高階智能駕
85、駛的落 行業深度研究行業深度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3 of 31 地有望繼續加速。表表 23:比亞迪、華為、長安等十余家企業已獲得:比亞迪、華為、長安等十余家企業已獲得 L3 測試牌照測試牌照 獲批企業獲批企業 獲批品牌獲批品牌/車型車型 試點城市試點城市 長安汽車 深藍 重慶 長安汽車 阿維塔 重慶 上汽集團 智己 上海 廣汽集團 埃安 廣州 寶馬集團 寶馬 上海 梅賽德斯奔馳 奔馳 北京 北汽集團 極狐 北京 賽力斯 問界 M9 重慶 賽力斯 問界 M9 深圳 路特斯汽車 路特斯 ELETRE 無錫 比亞迪汽車 比亞迪 深圳 江淮汽車 江
86、淮汽車-數據來源:各企業官網、國泰君安證券研究。統計時間截至 2024 年 1 月 28 日。城市城市 NOA 產品產品加速加速迭代迭代,華為、小鵬和理想等有望持續領先。,華為、小鵬和理想等有望持續領先。受到法規和成本等限制,高精度地圖方案的推廣受限,因此“無圖化”已成為開發城市 NOA 的企業共識。在普遍采用 BEV+Transformer 架構的基礎上,企業的數據投喂能力、AI 算力基礎設施和軟件能力將是推動智能駕駛產品進化的關鍵要素。華為、小鵬和理想等企業的城市 NOA 產品正在快速迭代,預計到 2024 年將覆蓋全國主要城市,提供體驗和使用的區域將更加廣泛,需要人工接管的場景將越來越少
87、。表表 24:小鵬、華為等企業的高階智駕產品正:小鵬、華為等企業的高階智駕產品正在加快落地在加快落地 企業企業 高階智駕產品高階智駕產品 落地情況落地情況/規劃規劃 小鵬 XNGP 截至 2024 年 1 月,XNGP 無圖智駕已覆蓋國內 243 城。計劃在 2024 年實現高階輔助駕駛系統 XNGP 在全國主要城市路網的覆蓋,2024 年底 XNGP 將登陸歐洲市場 華為 ADS 最新版本為 ADS 2.0 已完成城區智駕領航輔助全國內測,已向部分車主推送“無圖”NCA 理想 AD Max 2023 年 12 月升級至3.0 截至 2023 年 12 月已覆蓋全國高速公路、城市環路及 110
88、 個城市的城區道路 智己 IM AD 2023 年 12 月高速 NOA 已全國貫通,2024年已推送上海主城區城市 NOA 比亞迪 DiPilot 2024 年 1 月騰勢 N7 已推送高速 NOA 功能,預計將在 2024 年實現 20 個城市 NOA 極氪品牌 浩瀚智駕 城市 NZP 將在 2024 年 6 月開啟公測 數據來源:各企業官網、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高速高速 NOA 和智能泊車將加快滲透,促進主流市場換車周期縮短。和智能泊車將加快滲透,促進主流市場換車周期縮短。目前,高速 NOA 和泊車輔助系統主要集中在中高端車型或高配版本上,據佐 行業深度研究行業深度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
89、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4 of 31 思汽研數據顯示,2023 年前三季度國內乘用車高速 NOA 的滲透率為6.7%。在 2023 年,大疆和毫末等企業推出了性價比較高的智能駕駛產品,如 8-9 萬元的五菱繽果已配備自適應巡航功能,12-14 萬元價位的寶駿云朵已具備不依賴高精度地圖的高速 NOA 和智能泊車功能。預計到2024 年,高速 NOA 和智能泊車功能的搭載比率將顯著提升,智能駕駛將開始促進 20 萬元以下價格區間市場的車輛更替加快。表表 25:大疆靈犀、毫末:大疆靈犀、毫末 Hpilot 等智駕產品有望快速開拓中端、中低端車等智駕產品有望快速開拓中端、中
90、低端車型市場型市場 智駕產品名稱智駕產品名稱 智駕產品描述智駕產品描述 售價售價 大疆-靈犀 不依靠高精地圖、不依靠激光雷達,基于 32TOPS算力實現高速領航駕駛和記憶行車、記憶泊車等 硬件成本占整車成本3%5%,售價范圍500015000 元 毫末-Hpilot HP170,基于 5TOPS 算力實現高速/城快 NOH、短距離記憶泊車 3000 元級 HP370,基于 32TOPS算力實現記憶行車速/城快 NOH、免教學記憶泊車等 5000 元級 HP570,基于 72/100TOPS 算力實現城市 NOH 等高階功能 8000 元級 小鵬-Xpilot 基于 30TOPS 算力,不依賴激
91、光雷達,實現高速 NOH 導航輔助駕駛*暫無外供,搭載Xpilot 的 Pro 版小鵬P5 售價高 1.8 萬元 數據來源:各企業官網、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 2023、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3.2.新能源新能源銷量繼續快速增長,中高端市場加速放量銷量繼續快速增長,中高端市場加速放量 自主品牌新能源銷量仍將高速增長,中高端市場加速放量,自主品牌新能源銷量仍將高速增長,中高端市場加速放量,A00 等低端等低端市場大概率繼續萎縮市場大概率繼續萎縮。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車技術、產品和渠道等方面持續發力,產品設計和生產制造能力不斷提升,優質供給越來越豐富。2024 年理想、賽力斯、比亞迪、智己等在中高端市場
92、將繼續發力,比亞迪、奇瑞、長安、吉利等自主品牌在 10-20 萬元中端市場也將通過混動產品快速放量。而在 A00 等低端市場則由于購置稅減免標準提升、雙積分價格回落等原因,銷量預計將繼續萎縮。2024 年中高端新能源車市場有望繼續發力。2023 年 H2 以來,理想、賽力斯在中高端市場迎來爆發,2024 年隨著新車型的推出,理想和賽力斯有望延續高增長,同時比亞迪仰望&騰勢、上汽智己、長安阿維塔等自主品牌中高端系列也將持續發力,共同帶動新能源車中高端市場的高速增長。表表 26:理想、華為系和小米多款中高端車型預計將在:理想、華為系和小米多款中高端車型預計將在 2024 年上市年上市 品牌品牌 車
93、型車型 定位定位 上市時間上市時間 預計售價預計售價 理想理想 MEGA EV 全尺寸 MPV 2024 年 3 月 55.98 萬元 L6 增程 中型 SUV 2024 年 4 月(e)25-30 萬元(e)3 款高壓純電車型 中型 SUV、中大型 SUV或MPV 2024 年 H2(e)30-50 萬元(e)行業深度研究行業深度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5 of 31 問界問界 M9 增程/EV 大型 SUV 2023 年 12 月 46.98 萬元起 M8 增程/EV 中大型 SUV 2024 年 H2(e)30-40 萬元(e)智界、星智
94、界、星紀元紀元 智界 S7 EV 中大型轎車 2023 年 11 月 24.98 萬元起 星紀元 ES EV 中大型轎車 2023 年 12 月 19.88 萬元起 智界 EHY 中大型 SUV 2024 年 Q2(e)25-30 萬元(e)星紀元 MPV MPV 2024 年 Q2(e)30-40 萬元(e)星紀元 ET 純電及增程版 中大型 SUV 2024 年 Q1(e)25-30 萬元(e)阿維塔阿維塔 阿維塔 12 EV 中大型轎車 2023 年 12 月 30 萬元起 阿維塔 E15 EV 中型 SUV 2024 年 Q3(e)20-30 萬元(e)阿維塔 E16 EV 中型轎跑
95、2024 年 Q4(e)20-30 萬元(e)小米小米 小米 SU7 EV 中大型轎跑 2024 年 Q1(e)20-30 萬元(e)小鵬小鵬 小鵬 F57 EV 中大型獵裝車 2024 年 H2(e)25-30 萬元(e)騰勢騰勢 騰勢新款轎跑/SUV 中大型車/中大型 SUV 2024 年 Q2(e)30-40 萬元(e)方程豹方程豹 方程豹 3 EV 緊湊型越野車 2024 年 H2(e)20-25 萬元(e)方程豹 8 PHEV 中大型越野車 2024 年 H2(e)50 萬元以上(e)極氪極氪 極氪 007 EV 中型轎車 2024 年 1 月 20.99 萬元起 全新 MPV EV
96、 中型 MPV 2024 年 H2(e)30-40 萬元(e)CM2E EV 緊湊型 SUV 2024 年 H2(e)20-30 萬元(e)EX1E EV 中大型 SUV 2024 年 H2(e)30-40 萬元(e)坦克坦克 坦克 700 PHEV 大型 SUV 2024 年 H2(e)45-50 萬元(e)數據來源:各品牌官網、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注:統計未包含改款車型。中端新能源車市場也將迎來多家自主品牌共同放量的局面。中端新能源車市場也將迎來多家自主品牌共同放量的局面。自主品牌在10-20 萬元新能源市場持續發力,比亞迪、奇瑞、長安和吉利的混動車型將在 2024 年密集地推向市場,銷量有
97、望持續快速增長。表表 27:自主品牌:自主品牌 2024 年將在中端市場發力,新車密集上市年將在中端市場發力,新車密集上市 品牌品牌 車型車型 定位定位 上市時間上市時間 預計售價預計售價 比亞迪比亞迪 宋 L EV 中型獵裝 SUV 2023 年 12 月 18.98 萬元起 元 UP EV 小型 SUV 2024 年 Q1(e)10-15 萬元(e)秦 L EV 緊湊型轎車 2024 年 Q1(e)10-15 萬元(e)海獅 07 DMi/EV 中型溜背 SUV 2024 年 Q1(e)20-25 萬元(e)海獅 05 DMi/EV 緊湊型獵裝車 2024 年 H2(e)15-20 萬元(
98、e)海豹 06 DMi/EV 緊湊型轎車 2024 年 H2(e)15-20 萬元(e)奇瑞奇瑞 山海 L6 PHEV 緊湊型 SUV 2024 年 Q1(e)10-15 萬元(e)捷途 L7(X70)PHEV 中型 SUV 2024 年 Q2(e)15-20 萬元(e)捷途 T1 PHEV 緊湊型越野車 2024 年 H2(e)15-20 萬元(e)捷途 T1 PHEV 中型越野車 2024 年 H2(e)20-30 萬元(e)風云 A8 PHEV 緊湊型轎車 2024 年 1 月 11.99 萬元起 風云 T6 PHEV 緊湊型 SUV 2024 年 Q2(e)10-15 萬元(e)風云
99、T9 PHEV 中型 SUV 2024 年 Q2(e)15-20 萬元(e)長安啟源長安啟源 啟源 E07 純電及增程版 中大型 SUV 2024 年 Q1(e)20-30 萬元(e)行業深度研究行業深度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6 of 31 啟源 A05 PHEV 緊湊型轎車 2023 年 12 月 8.99 萬元起 啟源 A06 PHEV 中型轎車 2023 年 10 月 10-15 萬元(e)啟源 Q05 PHEV 緊湊型 SUV 2023 年 12 月 11.99 萬元起 啟源 C798-2024 年 Q4(e)-長安深藍長安深藍 深藍
100、 G318 PHEV 中大型越野車 2024 年 Q2(e)20-30 萬元(e)深藍 C857 緊湊型 SUV 2024 年 Q3(e)15-20 萬元(e)吉利銀河吉利銀河 銀河 E8 EV 中大型轎車 2024 年 1 月 17.58 萬元起 銀河 E7 EV 中型 SUV 2024 年 Q2(e)15-20 萬元(e)銀河 L5 PHEV 緊湊型 SUV 2024 年 Q2(e)10-15 萬元(e)銀河 E6 EV 緊湊型轎車 2024 年 Q3(e)10-15 萬元(e)數據來源:各品牌官網、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注:統計未包含改款車型。預計預計 A00 新能源銷量將持續降低新能源銷量
101、將持續降低。2023 年末,工信部等三部門發布了關于調整減免車輛購置稅新能源汽車產品技術要求的公告,針對純電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最高車速和電池能量密度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诔寺摃l銷量統計,2023 年約有 57%的 A00 級純電新能源車型未達到調整后的技術標準。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廠商已能實現正負積分平衡,新能源積分售價將持續下跌,廠家推廣 A00 車型的動力減弱,預計 2024 年 A00 級新能源車型的銷量仍將繼續降低。圖圖 36:A00 級市場有較多車型未達到工信部級市場有較多車型未達到工信部 2023 年年調整后的技術要求調整后的技術要求 圖圖 37:近年來近年來 A00
102、新車上市數量持續減少,廠家推新車上市數量持續減少,廠家推廣力度顯著減弱廣力度顯著減弱 數據來源:工信部、汽車之家、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注:數據基于 2023 年批發銷量統計。數據來源:乘聯會、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圖圖 38:新能源正積分已經大幅多于負積分新能源正積分已經大幅多于負積分 行業深度研究行業深度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7 of 31 數據來源:工信部、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圖圖 39:隨著越來越多的車企實現正負積分平衡,新能隨著越來越多的車企實現正負積分平衡,新能源積分交易總額和規模已經顯著減少源積分交易總額和規模已經顯著減少 圖圖 40:2
103、022 年新能源積分交易單價回落至年新能源積分交易單價回落至 1000 元元 數據來源:工信部、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數據來源:工信部、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3.3.自主品牌份額加速提升,一線日系和中高端德系面臨壓力,自主品牌份額加速提升,一線日系和中高端德系面臨壓力,豪華車國產替代值得期待豪華車國產替代值得期待 2023 年傳統合資的終端優惠幅度較大,模式難以長期維持,預計在自主品牌的沖擊下,2024 年一線合資品牌和頭部豪華品牌的銷量也將面臨較大壓力,二線合資品牌的銷量將加速下滑。圖圖 41:2023 年國產品牌銷量提升較快,合資銷量整年國產品牌銷量提升較快,合資銷量整體小幅降低體小幅降低 圖圖
104、42:在在 15 萬元以上市場,國產替代仍有較大空間萬元以上市場,國產替代仍有較大空間 數據來源:汽車之家、太平洋汽車、易車網、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數據來源:汽車之家、太平洋汽車、易車網、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行業深度研究行業深度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8 of 31 展望中期維度,自主品牌市占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展望中期維度,自主品牌市占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在全球汽車生產國當中,日本和韓國市場的自主化率極高,達到 90%以上,法國的自主化率接近 70%,德國約 56%,而中國的自主品牌化率目前約為 49%(以零售口徑計算)。在中國自主品牌持續發力的帶
105、動下,以及在智能化優勢的驅動下,國內自主品牌的市占率在中期維度有望大幅提升。圖圖 43:日韓汽車市場的自主化率在日韓汽車市場的自主化率在 90%以上,德國和法國市場也較高以上,德國和法國市場也較高 數據來源:MarkLines、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豪華車國產替代大有可為。豪華車國產替代大有可為。理想、問界、極氪和紅旗等國產中高端品牌的旗艦級產品已進入 40 萬元以上市場,而一些國產品牌的定位達到了百萬元級市場,例如仰望等。新能源汽車的動力性能與燃油豪華車已經不相上下,國產車的設計水平和制造工藝也在持續提升,智能化配置方面則已經領先于外資品牌。預計高階智能化將成為豪華車的重要賣點之一,消費者對國產
106、高端車的認可度有望持續提升,豪華車的國產替代前景非常廣闊。表表 28:多款國產豪華車突出了高階智能化或性能強勁等賣點:多款國產豪華車突出了高階智能化或性能強勁等賣點 品牌品牌 車型車型/售價售價 上市時間上市時間 亮點配置亮點配置 理想理想 理想 L9 42.98 萬元起 2022 年 6 月 大空間全尺寸 SUV,豐富的車載娛樂、智能化和便利性配置 MEGA 55.98 萬元 2024 年 3 月 超大空間,高壓快充平臺,超低風阻外觀設計等 華 為 鴻 蒙華 為 鴻 蒙智行智行 問界 M9 46.98 萬元起 2023 年 12 月 大空間全尺寸 SUV,華為高階智駕、智能座艙和鴻蒙生態,大
107、型一體化壓鑄地板等 華為-江淮多款車型 50 萬元以上(e)2024 年 H2(e)預計將標配鴻蒙生態和華為ADS高階智駕系統 極氪極氪 極氪 009 2022 年 11 月 一體化壓鑄后車身、豐富的車 行業深度研究行業深度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9 of 31 50 萬元起 載影音娛配置、標配空懸等 極氪 001 FR 76.9 萬元 2023 年 10 月 四電機、最大功率 1300 馬力、零百加速 2s 級 紅旗紅旗 紅旗 E-HS9 50.98 萬元起 2020 年 12 月 大空間全尺寸 SUV,紅旗FME 平臺和 FEEA 2.0
108、架構等 仰望仰望 仰望 U8 109.8 萬元起 2023 年 9 月 大型越野車,高性能電機和云輦底盤、原地掉頭功能等 仰望 U9 168 萬元起 2024 年 2 月 純電超跑,2 秒級零百加速,云輦底盤,超低風阻系數等 仰望 U7 80 萬元以上(e)2024 年 H1(e)純電超跑,碳纖維運動套件,超低風阻系數等 數據來源:各品牌官網、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豪華車市場需求強勁,豪華車市場需求強勁,50 萬元以上車型銷量近萬元以上車型銷量近 60 萬臺萬臺。2023 年 50 萬元以上車型銷量達到 57 萬輛,同比增長 18%,40 萬元以上車型銷量達到 185 萬輛,同比增長 14%,超越
109、乘用車整體增速的 7%(零售+進口口徑)。目前豪華車市場龍頭主要是寶馬、奔馳、奧迪和保時捷等全球品牌,在 40 萬元以上級別市場,合資和進口車占據了 90%的市場份額。圖圖 44:2023 年中國年中國 40 萬元以上豪華車銷量萬元以上豪華車銷量 185 萬輛萬輛 圖圖 45:進口車銷量較為穩定,進口車銷量較為穩定,2023 年約年約 45 萬輛萬輛 數據來源:太平洋汽車、汽車之家、易車網、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數據來源:太平洋汽車、汽車之家、易車網、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表表 29:豪華車市場豪華車市場 BBA、保時捷等品牌市占率領先,并且市場份額的集中度較高、保時捷等品牌市占率領先,并且市場份額的
110、集中度較高 40-50 萬元市場萬元市場 50 萬元以上市場萬元以上市場 品牌品牌 銷量銷量 2023(萬輛)(萬輛)市占率(市占率(%)品牌品牌 銷量銷量 2023(萬輛)(萬輛)市占率(市占率(%)奧迪(含進口)36.66 28.6%寶馬(含進口)14.27 25.1%寶馬(含進口)32.24 25.1%奔馳(含進口)11.34 19.9%奔馳(含進口)27.51 21.4%保時捷 7.67 13.5%理想汽車 11.44 8.9%奔馳(含進口)4.14 7.3%沃爾沃 10.22 8.0%路虎-進口 3.75 6.6%數據來源:太平洋汽車、汽車之家、易車網、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行業深度研究
111、行業深度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30 of 31 4.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部分出口市場的政策風險部分出口市場的政策風險。2024 年 2 月美國政府宣布將對采用受關切國家的技術的互聯車輛進行調查,并采取行動應對風險。受關稅、反傾銷調查和貿易禁令等國際貿易政策的影響,如果乘用車出口銷量受到限制,行業銷量增長有可能低于預期。價格戰程度進一步提升價格戰程度進一步提升,造成,造成盈利低于預期盈利低于預期的風險。的風險。國內車市價格競爭激烈,如果價格戰程度進一步提升,消費者觀望加劇,供應鏈價格端承壓,整體板塊收入、業績不確定性增加。行業深度研究行業深度研究
112、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31 of 31 本公司具有中國證監會核準本公司具有中國證監會核準的證券投資的證券投資咨詢咨詢業務資格業務資格 分析師聲明分析師聲明 作者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或相當的專業勝任能力,保證報告所采用的數據均來自合規渠道,分析邏輯基于作者的職業理解,本報告清晰準確地反映了作者的研究觀點,力求獨立、客觀和公正,結論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響,特此聲明。免責聲明免責聲明 本報告僅供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的客戶使用。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本公司的當然客戶。本報告僅在相關法律許可的
113、情況下發放,并僅為提供信息而發放,概不構成任何廣告。本報告的信息來源于已公開的資料,本公司對該等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證。本報告所載的資料、意見及推測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判斷,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的價格、價值及投資收入可升可跌。過往表現不應作為日后的表現依據。在不同時期,本公司可發出與本報告所載資料、意見及推測不一致的報告。本公司不保證本報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狀態。同時,本公司對本報告所含信息可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資者應當自行關注相應的更新或修改。本報告中所指的投資及服務可能不適合個別客戶,不構成客戶私人咨詢建議。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
114、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本公司員工或者關聯機構不承諾投資者一定獲利,不與投資者分享投資收益,也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投資者務必注意,其據此做出的任何投資決策與本公司、本公司員工或者關聯機構無關。本公司利用信息隔離墻控制內部一個或多個領域、部門或關聯機構之間的信息流動。因此,投資者應注意,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本公司及其所屬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提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或期權并進行證券或期權交易,也可能為這些公司提供或者爭取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或者金融產品等相關服務。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本公司的員工可能擔任本報告所提到的公司
115、的董事。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投資者不應將本報告作為作出投資決策的唯一參考因素,亦不應認為本報告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斷。在決定投資前,如有需要,投資者務必向專業人士咨詢并謹慎決策。本報告版權僅為本公司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發表或引用。如征得本公司同意進行引用、刊發的,需在允許的范圍內使用,并注明出處為“國泰君安證券研究”,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若本公司以外的其他機構(以下簡稱“該機構”)發送本報告,則由該機構獨自為此發送行為負責。通過此途徑獲得本報告的投資者應自行聯系該機構以要求獲悉更詳細信息或進而交易本報告中提及的證券。本報告不
116、構成本公司向該機構之客戶提供的投資建議,本公司、本公司員工或者關聯機構亦不為該機構之客戶因使用本報告或報告所載內容引起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評級說明評級說明 評級評級 說明說明 1.1.投資建議的比較標準投資建議的比較標準 投資評級分為股票評級和行業評級。以報告發布后的12個月內的市場表現為比較標準,報告發布日后的 12 個月內的公司股價(或行業指數)的漲跌幅相對同期的滬深 300 指數漲跌幅為基準。股票投資評級股票投資評級 增持 相對滬深 300 指數漲幅 15%以上 謹慎增持 相對滬深 300 指數漲幅介于 5%15%之間 中性 相對滬深 300 指數漲幅介于-5%5%減持 相對滬深 3
117、00 指數下跌 5%以上 2.2.投資建議的評級標準投資建議的評級標準 報告發布日后的 12 個月內的公司股價(或行業指數)的漲跌幅相對同期的滬深300指數的漲跌幅。行業投資評級行業投資評級 增持 明顯強于滬深 300 指數 中性 基本與滬深 300 指數持平 減持 明顯弱于滬深 300 指數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所 上海上海 深圳深圳 北京北京 地址 上海市靜安區新閘路 669 號博華廣場 20 層 深圳市福田區益田路 6003 號榮超商務中心 B 棟 27 層 北京市西城區金融大街甲 9 號 金融街中心南樓 18 層 郵編 200041 518026 100032 電話(021)38676666(0755)23976888(010)83939888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