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顯示行業:全面滲透與國產化中大尺寸布局加速-240314(19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OLED顯示行業:全面滲透與國產化中大尺寸布局加速-240314(19頁).pdf(19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敬請參閱報告結尾處的免責聲明 東方財智 興盛之源 行業研究 東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研究報告 O OLEDLED 顯示顯示行業行業:全面滲透與國產化,中大全面滲透與國產化,中大尺寸布局加速尺寸布局加速 2024 年 3 月 14 日 看好/維持 電子電子 行業行業報告報告 分析師分析師 劉航 電話:021-25102913 郵箱:liuhang- 執業證書編號:S1480522060001 投資摘要:OLED 技術技術優勢明顯,優勢明顯,預計預計 2024 年年 OLED 產能增長率可達產能增長率可達 20%。OLED 作為基于有機化合物的薄膜發光技術,正逐漸取代傳統的 LCD 等技術,其中
2、 AMOLED 技術在高分辨率、色彩表現、響應速度等方面更具有優勢。此外,OLED 具備柔性顯示的技術實現,在顯示效果、功耗、輕薄性等方面表現突出,為顯示設備帶來更加優質的體驗?;谄涠嗑S的優勢,據 Omdia預測全球 OLED 面板產能將以兩位數速度增長,預計 2024 年產能增長率可達 20%。智能手機發布浪潮推動了智能手機發布浪潮推動了 OLED 手機面板需求回暖手機面板需求回暖,中低端手機滲透率逐步提升。,中低端手機滲透率逐步提升。全球柔性 OLED 智能手機市場份額預計持續增長,到 2024 年將達到 81%的銷售收入份額。智能手機發布浪潮推動了 OLED 手機面板需求回暖,其中三星
3、占據著OLED 手機面板出貨量的最大比重。各品牌陸續導入 OLED 面板,品牌使用 AMOLED 面板意愿增強;同時,OLED 面板價格的下降也促進了其向中低端手機機型的滲透。TrendForce 集邦咨詢預計,全球 OLED 面板手機市場滲透率 2026 年有望超越六成。折疊手機迎來折疊手機迎來快速發展期快速發展期,給給 OLED 行業發展行業發展帶來新的增量帶來新的增量。隨著技術不斷成熟和消費者對創新設計的追求,Omdia 預計折疊手機市場呈現穩步增長趨勢,預計到 2024 年全球出貨量將達 3400 萬部左右,2026 年有望達到 6000 萬部。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折疊屏智能手機
4、市場之一,2022 年占全球市場份額達 26%。2023 年上半年,OPPO 的折疊屏手機全球市場份額達到 20%,其中 OPPO Find N2 Flip 占據小折疊屏手機市場份額的 31%。預計 2025 年國產折疊手機出貨量將達1700 萬部。隨著多品牌切入折疊機領域,2027 年全球折疊屏智能手機出貨量將超過 1 億部,給 OLED 顯示行業發展帶來新的增量。國內廠商積極布局投資產線國內廠商積極布局投資產線,國內,國內 OLED 產能產能占比占比有望持續提升有望持續提升。全球 OLED 市場規模持續上升,2022 年達到 384.4 億美元,預計到 2032 年將增至 2596.7 億
5、美元,復合年增長率達 21.1%。中國市場認可度提升,2022 年規模約 393 億美元,2023年預計將達 426 億美元。國內廠商如京東方、維信諾等積極投資布局,全球 OLED 產能逐漸向中國傾斜,預計 2023 年中國OLED 產能將達 27 平方千米。中中大尺寸大尺寸 OLED 將成為主要發展趨勢將成為主要發展趨勢。8.5 代中大尺寸 OLED 產線逐漸量產,為行業規?;l展奠定基礎。同時,國內 OLED技術取得進步,為國產 OLED 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中大尺寸基板技術難度高,國內廠商進一步加大新產品的技術研發投入,8.6 代和 8.5 代 OLED 產線逐漸開始量產。投資策略:投
6、資策略:當前 OLED 為市場主旋律,國產進程化加速,OLED 面板板塊我們推薦維信諾,受益標的:京東方、深天馬、TCL科技;OLED 材料與設備板塊受益標的:精測電子、精智達、奧來德、萊特光電。風險提示:風險提示:產品價格波動、行業競爭加劇、中美貿易摩擦加劇。P2 東興證券東興證券深度深度報告報告 電子行業:全面滲透與國產化,中大尺寸布局加速 敬請參閱報告結尾處的免責聲明 東方財智 興盛之源 目目 錄錄 1.OLED 成為主要顯示技術,中高端手機發布推動成為主要顯示技術,中高端手機發布推動 OLED 面板需求回暖面板需求回暖.3 2.折疊手機迎來快速發展期,給折疊手機迎來快速發展期,給 OL
7、ED 行業發展帶來新的增量行業發展帶來新的增量.9 3.OLED 國產化進程加速,景氣度提升國產化進程加速,景氣度提升.12 4.投資建議投資建議.16 5.風險提示風險提示.16 相關報告匯總相關報告匯總.17 插圖目錄插圖目錄 圖圖 1:OLED 按照驅動方式可分為主動式(按照驅動方式可分為主動式(AMOLED)和被動式()和被動式(PMOLED).3 圖圖 2:隨著顯示技術不斷進步,隨著顯示技術不斷進步,OLED 技術為主要的顯示技術之一技術為主要的顯示技術之一.4 圖圖 3:2024 年年 OLED 面板產能增長率有望可達面板產能增長率有望可達 20%.5 圖圖 4:OLED 顯示屏應
8、用仍集中于手機和電視領域顯示屏應用仍集中于手機和電視領域.5 圖圖 5:智能手機柔性智能手機柔性 OLED 面板數量以及市場份額預計持續上升面板數量以及市場份額預計持續上升.6 圖圖 6:2023 年年 Q3 OLED 出貨同比增長出貨同比增長 23.0%.6 圖圖 7:2023 年年 OLED 滲透率將達滲透率將達 50.8%.7 圖圖 8:智能手機智能手機 AMOLED 顯示技術比重增加顯示技術比重增加.7 圖圖 9:2018-2019 年各品牌年各品牌 OLED 智能手機面板出貨量中,三星出貨比重居前智能手機面板出貨量中,三星出貨比重居前.7 圖圖 10:OLED 面板向中低端機型滲透面
9、板向中低端機型滲透.8 圖圖 11:2026 年全球折疊手機出貨量有望達年全球折疊手機出貨量有望達 6000 萬部(單位:百萬)萬部(單位:百萬).9 圖圖 12:2025 年國產折疊手機出貨量有望達到年國產折疊手機出貨量有望達到 1700 萬(單位:百萬)萬(單位:百萬).9 圖圖 13:根據各品牌折疊屏手機出貨量預測,未來全球折疊屏智能手機市場進入多品牌競爭時代(單位:百萬部)根據各品牌折疊屏手機出貨量預測,未來全球折疊屏智能手機市場進入多品牌競爭時代(單位:百萬部).10 圖圖 14:2023 年年 1-6 月月 OPPO 折疊屏手機市場份額位列第一折疊屏手機市場份額位列第一.10 圖圖
10、 15:2023 年折疊屏產品發布狀況:全球及中國折疊屏市場對比年折疊屏產品發布狀況:全球及中國折疊屏市場對比.11 圖圖 16:2032 年全球市場規模有望達到年全球市場規模有望達到 2596.7 億美元億美元.12 圖圖 17:2021 年三星年三星 OLED 市場份額占比最高市場份額占比最高.12 圖圖 18:國產柔性國產柔性 OLED 面板出貨量市場份額提升面板出貨量市場份額提升.13 圖圖 19:2023 年中國年中國 OLED 產能有望達增長到產能有望達增長到 27 平方千米平方千米.13 表格目錄表格目錄 表表 1:AMOLED 具有適應高分辨率、色彩表現良好、響應速度快的相對優
11、勢具有適應高分辨率、色彩表現良好、響應速度快的相對優勢.3 表表 2:OLED 在顯示效果、功耗、輕薄性等方面更具優勢在顯示效果、功耗、輕薄性等方面更具優勢.4 表表 3:Q223 和和 Q323 按品牌劃分的按品牌劃分的 Top 5 剛性和柔性剛性和柔性 OLED 智能手機面板采購情況智能手機面板采購情況.8 表表 4:中國中國 OLED 行業產線匯總(單位:萬片行業產線匯總(單位:萬片/月,截至月,截至 2023 年年 5 月)月).14 表表 5:按產線匯總中國按產線匯總中國 OLED 產能(單位:萬片產能(單位:萬片/月)月).15 QVZYZZCWPY4WUW8ObPbRtRoOsQ
12、sOiNpPmPfQqRnQ9PnMnNMYmQmOMYnQsO 東興證券東興證券深度深度報告報告 電子行業:全面滲透與國產化,中大尺寸布局加速 P3 敬請參閱報告結尾處的免責聲明 東方財智 興盛之源 1.OLED 成為成為主要顯示技術主要顯示技術,中中高端手機發布推動高端手機發布推動 OLED 面板需求回暖面板需求回暖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機發光二極管”)是一種基于有機化合物的薄膜發光技術,由有機化合物構成的薄膜層,其中包含發光層、電子傳輸層和陽極等組件。當電流通過時,電子在發光層和電子傳輸層之間結合,激發有機分子發光。AMOLED技術優勢
13、明顯,是主流技術優勢明顯,是主流顯示顯示技術之一。技術之一。OLED按照驅動方式的不同,OLED可分為主動式(AMOLED)和被動式(PMOLED)。相較于被動式 PMOLED,AMOLED 技術的復雜性使得其屏幕在高分辨率、色彩表現、響應速度等方面具有優勢,因此被廣泛應用于手機、電視、平板電腦、電腦顯示器、可穿戴設備等各種顯示設備。圖圖1:OLED 按照驅動方式按照驅動方式可分為主動式(可分為主動式(AMOLED)和被動式()和被動式(PMOLED)資料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東興證券研究所 表表1:AMOLED 具有適應高分辨率、色彩表現良好、響應速度快的相對優勢具有適應高分辨率、色彩表現良
14、好、響應速度快的相對優勢 分類分類 相對優勢相對優勢 相對劣勢相對劣勢 AMOLED(主動式)1、驅動電壓低/功耗低 2、適合大尺寸、高分辨率面板 3、響應速度快、亮度易提升 4、發光壽命長 1、成本較高 2、技術門檻高 PMOLED(被動式)1、結構簡單 2、技術門檻低,不涉及 TFT 工藝 3、材料成本低 1、不適于大尺寸、高分辨率面板 2、發光效率較低 3、耗電量高、壽命較短 資料來源:海譜潤斯招股說明書,東興證券研究所 P4 東興證券東興證券深度深度報告報告 電子行業:全面滲透與國產化,中大尺寸布局加速 敬請參閱報告結尾處的免責聲明 東方財智 興盛之源 顯示技術不斷進步,顯示技術不斷進
15、步,OLED 行業迅速增長行業迅速增長。隨著用戶以及廠商對于顯示的效果等要求不斷提升,CRT、LCD等技術逐漸過時,OLED 因其優質特性備受矚目,成為目前主流顯示技術之一,正逐漸取代 LCD。作為第三代顯示技術,OLED 以其在多個維度上的優勢,受到廠商喜愛,OLED 行業迅速增長。圖圖2:隨著顯示技術不斷進步,隨著顯示技術不斷進步,OLED 技術為主要的顯示技術之一技術為主要的顯示技術之一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東興證券研究所 OLED 性能優越,性能優越,可可實現柔性顯示。實現柔性顯示。相對于 LCD,OLED 有機發光二極管是由發光有機材料組成的,通過在電流通過時發光來顯示圖像。不
16、需要背光源的同時,每個像素點可進行自發光,解決了 LCD 在顯示黑色時無法做到純黑而呈現出灰色的問題。OLED 面板在顯示效果、功耗、響應速度、輕薄性等方面,都具備顯著的優勢,真正實現了柔性可折疊。表表2:OLED 在顯示效果、功耗、輕薄性等方面更具優勢在顯示效果、功耗、輕薄性等方面更具優勢 技術技術 優點優點 缺點缺點 LCD 1、技術成熟,價格便宜 2、壽命高 1、對比度低 2、漏光 3、成品厚重 4、功耗高 OLED 1、色域廣,無漏光,可視角好,整體畫質優異 2、對比度高,響應速度快 3、無背光源,成品輕薄、便攜 4、功耗低,續航時間長;5、可制作柔性形態,1、壽命低;2、技術難度高,
17、成本高 資料來源:群智咨詢,東興證券研究所 面板廠擴張意愿明顯,面板廠擴張意愿明顯,OLED 面板產業面板產業產能有望產能有望快速快速增長增長。據 Omdia 預測,2024 年全球 OLED 面板產能增長率有望可達 20%。各廠新的 OLED 產能開始進入量產,全球 OLED 面板的產能預計會繼續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LCD 面板的產能預計將僅會以個位數的速度增長。東興證券東興證券深度深度報告報告 電子行業:全面滲透與國產化,中大尺寸布局加速 P5 敬請參閱報告結尾處的免責聲明 東方財智 興盛之源 圖圖3:2024 年年 OLED 面板產能增長率有望可達面板產能增長率有望可達 20%資料來源:
18、Omdia,東興證券研究所 OLED 下游終端市場應用廣泛下游終端市場應用廣泛,主要應用在手機和電視領域。,主要應用在手機和電視領域。近年來,隨著智能手機、電視、虛擬現實(VR)、車載系統、可穿戴設備以及照明領域的快速發展,OLED 技術在這些領域的應用也逐漸增多,手機和電視顯示屏為 OLED 的主要應用領域。圖圖4:OLED 顯示屏應用仍集中于手機和電視領域顯示屏應用仍集中于手機和電視領域 資料來源:DSCC、東興證券研究所 智能手機柔性智能手機柔性 OLED 面板面板市場份額預計將持續增長市場份額預計將持續增長。DSCC 預計,到 2024 年,全球柔性 OLED 智能手機面板的單位份額將
19、達到 76%,收入份額將達到 81%,可折疊 OLED 智能手機面板將達到 4%的銷量份額和 11%的銷售收入份額,剛性 OLED 將同比增長 9%,收入同比增長 6%。-5.00%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20202021202220232024OLEDLCD P6 東興證券東興證券深度深度報告報告 電子行業:全面滲透與國產化,中大尺寸布局加速 敬請參閱報告結尾處的免責聲明 東方財智 興盛之源 圖圖5:智能手機智能手機柔性柔性 OLED 面板數量面板數量以及市場份額預計持續上升以及市場份額預計持續上升 資料來源:DSCC,東興證券研究所
20、高端智能手機發布浪潮推動高端智能手機發布浪潮推動 OLED 手機手機面板需求回暖面板需求回暖。據群智咨詢統計,2023 年第三季度各不同技術類別面板出貨呈現分化,其中 a-Si LCD 出貨約 2.7 億片,同比增長約 33.8%;LTPS LCD 出貨約 7800 萬片,同比下滑14.5%;而柔性OLED在iPhone15系列以及華為Mate 60系列等中高端旗艦新機型發布潮的帶動下,智能手機面板出貨約 1.3 億,同比增長約 23.0%;剛性 OLED 面板出貨約 3500 萬片,同比增長 6.2%。圖圖6:2023 年年 Q3 OLED 出貨同比增長出貨同比增長 23.0%資料來源:群智
21、咨詢,東興證券研究所 OLED 面板在手機市場滲透率不斷提升,品牌使用面板在手機市場滲透率不斷提升,品牌使用 AMOLED 面板意愿面板意愿增強。增強。據 TrendForce 集邦咨詢預估,全球 OLED 面板手機市場滲透率將從 2018 年 29.20%提升至 2023 年的 50.80%,2026 年則預計超越六成。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不同顯示技術中,AMOLED 技術占比最大,2022 年達到 46%。OLED 技術的價格下降使其更具競爭力,吸引了更多品牌選擇在其智能手機中采用AMOLED面板。這種市場動向不僅推動了AMOLED技術在手機領域的普及,同時也促使了整個 OLED 面板市場的擴
22、大。-60.00%-40.00%-20.00%0.00%20.00%40.00%60.00%22Q322Q423Q123Q223Q3a-Si LCDLTPS LCDROLEDFOLED 東興證券東興證券深度深度報告報告 電子行業:全面滲透與國產化,中大尺寸布局加速 P7 敬請參閱報告結尾處的免責聲明 東方財智 興盛之源 圖圖7:2023 年年 OLED 滲透率將達滲透率將達 50.8%圖圖8:智能手機智能手機 AMOLED 顯示技術比重增加顯示技術比重增加 資料來源:集邦咨詢,東興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集邦咨詢,東興證券研究所 三星三星手機手機占占全球全球 OLED 手機面板出貨量比重最大手機
23、面板出貨量比重最大,其次是蘋果手機,其次是蘋果手機。2019 年第四季度,三星品牌占 OLED智能手機面板出貨量約 40,而排名前四的中國品牌(華為,OPPO,vivo 和小米)占近 40,而蘋果位于第二的位置,約占 OLED 面板出貨量的 20。圖圖9:2018-2019 年各品牌年各品牌 OLED 智能手機面板出貨量智能手機面板出貨量中,三星出貨比重中,三星出貨比重居前居前 資料來源:DSCC,東興證券研究所 各品牌開始陸續導入各品牌開始陸續導入 OLED 面板,面板,OLED 手機市場需求擴大。手機市場需求擴大。在蘋果 iPhone 12 系列全面采用 OLED 面板的引領作用下,其他廠
24、商也在高端機型中普遍采用OLED面板。目前,蘋果手機主要系列已全部過渡至OLED,三星手機的 OLED 面板使用率也超過一半,而小米、OPPO、vivo 等品牌的 34 成機型也選擇采用 OLED面板。蘋果和三星是前五大蘋果和三星是前五大 OLED 手機面板采購品牌。手機面板采購品牌。2023 年 Q2,蘋果占據前五大面板采購機型中的四款,三星持有其中一款,這五款機型共占據 35%的市場份額和 52%的智能手機收入份額。而在 Q3,受 iPhone 15 系列面板出貨量大幅增長的推動,DSCC 預計面板出貨量將環比增長 1%,同比增長 13%,達到 13900 萬塊,前五大機型的單位份額將升至
25、 39.4%。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OLED 滲透率OLED 滲透率0.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20212022AMOLEDLTPSa-Si/IGZO P8 東興證券東興證券深度深度報告報告 電子行業:全面滲透與國產化,中大尺寸布局加速 敬請參閱報告結尾處的免責聲明 東方財智 興盛之源 表表3:Q223 和和 Q323 按品牌劃分的按品牌劃分的 Top 5 剛性和柔性剛性和柔性 OLED 智能手機面板采購智能手機面板采購情況情況
26、23Q2 份額份額 23Q3 份額份額 Apple iPhone 14 11.6%Apple iPhone 15 Pro Max 11.1%Apple iPhone 13 8.5%Apple iPhone 15 Pro 10.3%Apple iPhone 14 Pro Max 5.7%Apple iPhone 15 9.6%Apple iPhone 14 Pro 5.5%Samsung A54 4.7%Samsung A54 3.7%Apple iPhone 15 Plus 3.7%小計 35%小計 39.4%資料來源:DSCC,東興證券研究所 OLED 面板面板價格價格下降,中低端手機機型下
27、降,中低端手機機型逐步逐步滲透滲透 OLED 顯示屏顯示屏。據 CINNO 數據,柔性 AMOLED 面板價格持續下探,OLED 價格的持續下降加快中端檔位 OLED 滲透進程,逐步開啟低端檔位滲透通道。榮耀 X50、OPPO K11、Redmi Note12 Pro 等低端機型開始采用 OLED 屏幕,OLED 滲透率有望持續提升。圖圖10:OLED 面板向中低端機型滲透面板向中低端機型滲透 資料來源:各公司官網,東興證券研究所 東興證券東興證券深度深度報告報告 電子行業:全面滲透與國產化,中大尺寸布局加速 P9 敬請參閱報告結尾處的免責聲明 東方財智 興盛之源 2.折疊手機迎來折疊手機迎來
28、快速發展期快速發展期,給給 OLED 行業發展帶來新的增量行業發展帶來新的增量 折疊手機的出貨量折疊手機的出貨量快速增長快速增長,據,據 Omdia 預計,折疊手機的全球出貨量預計,折疊手機的全球出貨量 2024 年將達到年將達到 3400 萬部左右,萬部左右,2026年將達到年將達到 6000 萬部。萬部。隨著技術不斷成熟和消費者對創新設計的追求,越來越多廠商推出各類折疊手機。折疊手機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中的份額將逐漸擴大,出貨量有望穩步增加,折疊手機將成為未來智能手機市場的一個重要增長點。據 Omdia 預計,折疊手機的全球出貨量 2024 年將達到 3400 萬部左右,2026 年將達到6
29、000 萬部。圖圖11:2026 年全球折疊手機出貨量有望達年全球折疊手機出貨量有望達 6000 萬部萬部(單位:百萬(單位:百萬)資料來源:Omdia,東興證券研究所 中國為全球最大折疊屏智能手機市場,中國為全球最大折疊屏智能手機市場,2025 年中國折疊屏手機出貨量達年中國折疊屏手機出貨量達 1700 萬萬。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折疊屏智能手機市場之一,截至2022年,中國折疊屏智能手機在全球市場份額達到了26%。根據Counterpoint的預測,2025 年中國折疊屏手機出貨量達 1700 萬,中國智能手機品牌將繼續引領國內折疊屏手機市場,并通過海外擴張進一步奪取更多的市場份額。圖圖1
30、2:2025 年國產折疊手機出貨量有望達到年國產折疊手機出貨量有望達到 1700 萬(單位:百萬)萬(單位:百萬)資料來源:counterpoint,東興證券研究所 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0102030405060702020202120222023202420252026折疊手機yoy0%50%100%150%200%250%0246810121416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2025中國折疊手機出貨量yoy P10 東興證券東興證券深度深度報告報告 電子行業:全面滲透
31、與國產化,中大尺寸布局加速 敬請參閱報告結尾處的免責聲明 東方財智 興盛之源 2027 年全球折疊屏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將超過年全球折疊屏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將超過 1 億部億部,中國折疊屏市場正在迎來多品牌競爭的新階段中國折疊屏市場正在迎來多品牌競爭的新階段。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預測,2027 年全球折疊屏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將超過 1 億部,其中三星和蘋果公司將占據最大的市場份額。華為和蘋果分別位居中國折疊屏市場的前兩名。隨著更多國內品牌的加入,市場競爭格局正悄然發生變化,中國折疊屏市場正在迎來多品牌競爭的新階段。圖圖13:根據根據各品牌折疊屏手機出貨量預測各品牌折疊屏手
32、機出貨量預測,未來全球折疊屏智能手機市場進入多品牌競爭時代未來全球折疊屏智能手機市場進入多品牌競爭時代(單位:百萬部)(單位:百萬部)資料來源:counterpoint,東興證券研究所 中國中國品牌品牌有望有望成為折疊屏智能手機引領者成為折疊屏智能手機引領者,市場份額持續提升,市場份額持續提升。三星在 2019 年率先推出了折疊屏智能手機,國內手機品牌隨后快速跟進,在國內市場不斷推出創新的折疊屏產品。截至 2022 年,中國已占據全球折疊屏手機出貨量的 26%,在這一領域取得領導地位。2023 年上半年,OPPO 的折疊屏手機全球市場份額達到20%,其中 OPPO Find N2 Flip 更
33、是占據小折疊屏手機市場份額的 31%,位居第一。圖圖14:2023 年年 1-6 月月 OPPO 折疊屏手機市場份額位列第一折疊屏手機市場份額位列第一 資料來源:counterpoint,東興證券研究所 00.020.040.060.080.10.120.14市場份額 東興證券東興證券深度深度報告報告 電子行業:全面滲透與國產化,中大尺寸布局加速 P11 敬請參閱報告結尾處的免責聲明 東方財智 興盛之源 國內廠商推出折疊產品,折疊屏市場國內廠商推出折疊產品,折疊屏市場有望迅速有望迅速增長。增長。多家廠商相繼推出適應中國市場的折疊屏產品,其中2023年推出的華為 Mate X3、vivo X F
34、old 2 和 vivo X Flip 等備受矚目。這一趨勢使得中國折疊屏市場保持強勁增長。在 2023 年第二季度,中國市場推出了五款專為本地市場量身定制的折疊屏產品,而同一時期,在中國以外的全球市場只推出了兩款。圖圖15:2023 年折疊屏產品發布狀況:全球及中國折疊屏市場對比年折疊屏產品發布狀況:全球及中國折疊屏市場對比 資料來源:counterpoint,東興證券研究所 P12 東興證券東興證券深度深度報告報告 電子行業:全面滲透與國產化,中大尺寸布局加速 敬請參閱報告結尾處的免責聲明 東方財智 興盛之源 3.OLED 國產化進程國產化進程加加速速,景氣度提升,景氣度提升 預計預計 2
35、023-2032 年年全球全球 OLED 市場規模市場規模復合年增長率為復合年增長率為 21.1%,國內,國內 OLED 市場規模市場規模也將持續提升也將持續提升。根據precedenceresearch 數據,2022 年全球 OLED 市場規模估計為 384.4 億美元,預計到 2032 年市場規模為2596.7 億美元,2023 年至 2032 年復合年增長率為 21.1%。圖圖16:2032 年全球市場規模有望達到年全球市場規模有望達到 2596.7 億美元億美元 資料來源:precedenceresearch,東興證券研究所 三星出貨量占比最高,國產替代有較大空間。三星出貨量占比最高
36、,國產替代有較大空間。從全球 OLED 面板出貨企業來看,OLED 面板市場集中在少數企業手中,其中三星出貨量占比最高,為 41%;其次為 LGD 和京東方,占比約 17%和 11%,OLED 市場主要份額被國外企業占據。圖圖17:2021 年年三星三星 OLED 市場份額占比最高市場份額占比最高 資料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東興證券研究所 國產國產 OLED 份額上升份額上升,京東方、維信諾、天馬和京東方、維信諾、天馬和 TCL 華星份額提升華星份額提升。盡管目前在 OLED 行業三星仍保持領先地位,但像京東方、維信諾、華星光電等國內替代供應商的崛起,三星正面臨著來自低成本 OLED 面板05
37、01001502002503002022 202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 2031 2032市場規模(十億美元)41%17%11%7%4%3%3%2%12%三星LGD京東方深天馬維信諾信利和輝光電華星光電其他 東興證券東興證券深度深度報告報告 電子行業:全面滲透與國產化,中大尺寸布局加速 P13 敬請參閱報告結尾處的免責聲明 東方財智 興盛之源 的激烈競爭,其市場份額在連續第三個季度下降至 50%以下,顯示器行業的格局正在發生變化,市場主導地位可能面臨挑戰。圖圖18:國產國產柔性柔性 OLED 面板出貨量面板出貨量市場份額市場份額提升提升 資料來
38、源:stone partners,東興證券研究所 全球全球 OLED 產能逐漸轉向國內產能逐漸轉向國內轉移轉移,給國內給國內 OLED 面板廠商帶來新的機遇面板廠商帶來新的機遇。在 2018 年之前,我國在全球OLED 產能中的占比不到 10%;而 2023H1 增長至 43.7%,全球 OLED 產能逐漸向國內轉移。2021 年,中國 OLED 產能達到 13.6 平方千米;2022 年,中國 OLED 產能增至 21.8 平方千米,同比增長 60.3%。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2023 年我國 OLED 產能達 27 平方千米,國內 OLED 面板廠商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圖圖19:2023 年中
39、國年中國 OLED 產能產能有望達增長到有望達增長到 27 平方千米平方千米 資料來源:中商情報網,東興證券研究所 國內廠商積極布局投資產線,國內國內廠商積極布局投資產線,國內 OLED 產能加速釋放產能加速釋放,景氣度提升景氣度提升。京東方、維信諾等中國企業加大投資,搶占 OLED 市場份額。京東方作為 OLED 龍頭,在 OLED 領域布局多年,目前擁有 7 條投產及在建產線。2024 年京東方在成都高新區投設一條 OLED8.6 代生產線,建成后將使成都成為全國最大的柔性面板生產基地。0%10%20%30%40%50%60%70%80%90%100%2022Q22022Q32022Q42
40、023Q12023Q22023Q3SDC京東方LGD維信諾深天馬華星光電051015202530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E產能:平方千米 P14 東興證券東興證券深度深度報告報告 電子行業:全面滲透與國產化,中大尺寸布局加速 敬請參閱報告結尾處的免責聲明 東方財智 興盛之源 表表4:中國中國 OLED 行業產線匯總行業產線匯總(單位單位:萬片萬片/月月,截至,截至 2023 年年 5 月月)廠商廠商 產線代號產線代號 地區地區 技術路線技術路線 投產時間投產時間 設計產能設計產能 京東方 B6 鄂爾多斯 5.5 代 AMOLED 2013.11 5.4 B7 成
41、都 6 代 AMOLED 2017.05 4.8 B11 綿陽 6 代 AMOLED 2019.07 4.8 B12 重慶 6 代 AMOLED 2021.12 4.8 B15 福州 6 代 AMOLED 在建 4.8 B20 北京 6 代 AMOLED 預計 2025 5 B16 成都 8.6 代 AMOLED 在建 3.2 華星光電 T4 武漢 6 代 AMOLED 2020.01 4.5 T5 武漢 6 代 LTPS 在建 4.5 T6 深圳 6 代 AMOLED 2019.11 9 T7 深圳 6 代 AMOLED 2020.11 9 T8 廣州 8.5 印刷 OLED 預計 2024
42、/深天馬 TM5/TM15 上海 5.5 代 AMOLED 2015.12 1.5 TM17 武漢 6 代 AMOLED 2018.06 3.75 TM18 廈門 6 代 AMOLED 2016.12 3 TM18 二期 廈門 6 代 AMOLED 2022.02 4.8 惠科/長沙 8.6 代 OLED 2021.02 13.8 LGD/廣州 8.5 代 OLED 2020.07 9 維信諾 V1 昆山 5.5 代 AMOLED 2015H1 1.5 V2 固安 6 代 AMOLED 2018.05 3 V3 合肥 6 代 AMOLED 2020.12 3 信利/惠州 4.5 代 OLED
43、2016.07 3/仁壽 6 代 AMOLED 在建 3 和輝光電/上海 4.5 代 AMOLED 2014Q1 3/上海 6 代 AMOLED 2019.01 4.5 華映科技 Mantix 福建 3.5 代 OLED 2018.06 3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各公司公告,東興證券研究所整理 東興證券東興證券深度深度報告報告 電子行業:全面滲透與國產化,中大尺寸布局加速 P15 敬請參閱報告結尾處的免責聲明 東方財智 興盛之源 中中大尺寸將成為未來大尺寸將成為未來 OLED 發展主要趨勢。發展主要趨勢。目前,國內 OLED 面板產線主要以 6 代及以下世代線為主,6代及以下世代線主要用于
44、中小尺寸液晶基板玻璃。中大尺寸基板技術難度高,國內廠商進一步加大新產品的技術研發投入,8.6 代和 8.5 代 OLED 產線逐漸開始量產,為中大尺寸基板玻璃產業規?;l展奠定了基礎。表表5:按按產線匯總中國產線匯總中國 OLED 產能(產能(單位單位:萬片萬片/月月)產線 基板尺寸 代號 產能 廠商 8.6 代 OLED 2250*2600mm B16 3.2 京東方/13.8 惠科 8.5 代 OLED 2200*2500mm/9 LGD 6 代 A MOLED 1500*1850mm B7 4.8 京東方 B11 4.8 B12 4.8 B15 4.8 B20 5 T4 4.5 華星光電
45、 T6 9 T7 9 TM17 3.75 深天馬 TM18 3 TM18 二期 4.8 V2 3 維信諾 V3 3/3 信利/4.5 和輝光電 5.5 代 AMOLED 1300*1500mm B6 5.4 京東方 TM5/TM15 1.5 深天馬 4.5 代 OLED 730*920mm/3 和輝光電/3 信利 3.5 代 OLED 600*720mm Mantix 3 華映科技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京東方公司公告,東興證券研究所整理 P16 東興證券東興證券深度深度報告報告 電子行業:全面滲透與國產化,中大尺寸布局加速 敬請參閱報告結尾處的免責聲明 東方財智 興盛之源 4.投資建議投
46、資建議 當前 OLED 面板滲透率提升,國產進程化加速,OLED 面板板塊我們推薦:維信諾,受益標的:京東方、深天馬、TCL 科技;OLED 材料與設備板塊受益標的:精測電子、精智達、奧來德、萊特光電。5.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產品價格波動、行業競爭加劇、中美貿易摩擦加劇。東興證券東興證券深度深度報告報告 電子行業:全面滲透與國產化,中大尺寸布局加速 P17 敬請參閱報告結尾處的免責聲明 東方財智 興盛之源 相關報告匯總相關報告匯總 報告類型報告類型 標題標題 日期日期 行業普通報告 電子行業:頂層設計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看好算力和 AI 應用板塊 2024-02-22 行業深度報告 電子行業:
47、AI 半導體的新結構、新工藝、新材料與投資建議半導體技術前瞻專題系列之一 2024-01-08 行業深度報告 FPGA 的國產替代現在是什么情況?未來是哪些方向?“FPGA 五問五答”系列報告五 2023-12-26 行業深度報告 如何理解 FPGA 商業模式?龍頭競爭優勢的來源?“FPGA 五問五答”系列報告四 2023-12-25 行業深度報告 FPGA 在各行業究竟用在哪里?未來哪個下游最有機會?“FPGA 五問五答”系列報告三 2023-12-25 行業深度報告 電子行業 2024 年投資展望:“長鞭效應”再起,科技巨擘勇立潮頭 2023-11-29 行業深度報告 電子元器件行業:復盤
48、海外光掩膜行業龍頭發展之路,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示?2023-09-28 行業深度報告 電子行業 2023 年中期投資策略:從模式創新到技術創新,擁抱硬件創新浪潮 2023-07-03 行業深度報告 導電膠行業:封測材料替代進行時,看好導電膠領域 2023-05-26 行業普通報告 電子行業點評:三星顯示攜手 eMagin 公司布局硅基 OLED 領域,助力 XR 行業發展 2023-05-22 公司普通報告 統聯精密(688210):毛利率環比明顯改善,折疊機鉸鏈零部件等新項目需求逐步釋放 2023-11-06 公司普通報告 統聯精密(688210):Q1 業績承壓,折疊屏鉸鏈產品陸續導入量產
49、2023-05-05 資料來源:東興證券研究所 P18 東興證券東興證券深度深度報告報告 電子行業:全面滲透與國產化,中大尺寸布局加速 敬請參閱報告結尾處的免責聲明 東方財智 興盛之源 分析師簡介分析師簡介 劉航劉航 復旦大學工學碩士,2022 年 6 月加入東興證券研究所,現任電子行業首席分析師兼科技組組長。曾就職于 Foundry 廠、研究所和券商資管,分別擔任工藝集成工程師、研究員和投資經理。證書編號:S1480522060001。分析師承諾分析師承諾 負責本研究報告全部或部分內容的每一位證券分析師,在此申明,本報告的觀點、邏輯和論據均為分析師本人研究成果,引用的相關信息和文字均已注明出
50、處。本報告依據公開的信息來源,力求清晰、準確地反映分析師本人的研究觀點。本人薪酬的任何部分過去不曾與、現在不與,未來也將不會與本報告中的具體推薦或觀點直接或間接相關。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本證券研究報告所載的信息、觀點、結論等內容僅供投資者決策參考。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證券研究報告均不構成對任何機構和個人的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者在決定投資前,務必要審慎。投資者應自主作出投資決策,自行承擔投資風險。東興證券東興證券深度深度報告報告 電子行業:全面滲透與國產化,中大尺寸布局加速 P19 敬請參閱報告結尾處的免責聲明 東方財智 興盛之源 免責聲明免責聲明 本研究報告由東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撰寫
51、,東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是具有合法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的機構。本研究報告中所引用信息均來源于公開資料,我公司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也不保證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議不會發生任何變更。我們已力求報告內容的客觀、公正,但文中的觀點、結論和建議僅供參考,報告中的信息或意見并不構成所述證券的買賣出價或征價,投資者據此做出的任何投資決策與本公司和作者無關。我公司及報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圍內,與本報告所評價或推薦的證券或投資標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關系。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我公司及其所屬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提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頭寸并進行交易,也可能為這些公司提供或者爭取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
52、問或者金融產品等相關服務。本報告版權僅為我公司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和發布。如引用、刊發,需注明出處為東興證券研究所,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本研究報告僅供東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戶和經本公司授權刊載機構的客戶使用,未經授權私自刊載研究報告的機構以及其閱讀和使用者應慎重使用報告、防止被誤導,本公司不承擔由于非授權機構私自刊發和非授權客戶使用該報告所產生的相關風險和責任。行業評級體系行業評級體系 公司投資評級(A 股市場基準為滬深 300 指數,香港市場基準為恒生指數,美國市場基準為標普 500 指數):以報告日后的 6 個月內,公司股價相
53、對于同期市場基準指數的表現為標準定義:強烈推薦:相對強于市場基準指數收益率 15以上;推薦:相對強于市場基準指數收益率 515之間;中性:相對于市場基準指數收益率介于-5+5之間;回避:相對弱于市場基準指數收益率 5以上。行業投資評級(A 股市場基準為滬深 300 指數,香港市場基準為恒生指數,美國市場基準為標普 500 指數):以報告日后的 6 個月內,行業指數相對于同期市場基準指數的表現為標準定義:看好:相對強于市場基準指數收益率 5以上;中性:相對于市場基準指數收益率介于-5+5之間;看淡:相對弱于市場基準指數收益率 5以上。東興證券研究所東興證券研究所 北京 上海 深圳 西城區金融大街 5 號新盛大廈 B座 16 層 虹口區楊樹浦路 248 號瑞豐國際大廈 5 層 福田區益田路 6009 號新世界中心46F 郵編:100033 電話:010-66554070 傳真:010-66554008 郵編:200082 電話:021-25102800 傳真:021-25102881 郵編:518038 電話:0755-83239601 傳真:0755-23824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