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恩公司:2024年ESG對亞太地區醫療技術行業的重要意義研究報告(20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貝恩公司:2024年ESG對亞太地區醫療技術行業的重要意義研究報告(20頁).pdf(20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APACMed|Bain&Company ESG對亞太地區醫療科技行業的重要意義 ESG 對亞太地區醫療技術行業的重要對亞太地區醫療技術行業的重要意義意義 據調研,近 70%受訪醫療科技行業客戶認為 ESG將成為核心采購標準 Vikram Kapur、Kevin Chang、Miki Yu、Glenda Ya-Wen Teng 和和 Benish Aslam APACMed|Bain&Company 隨著亞太地區醫療科技行業新時代的臨近,將 ESG納入考量不僅是大勢所趨,而且勢在必行。未來十年,醫療科技將迎來快速發展階段,可持續性和道德治理也會得到高度關注。滿足醫療需求的創新科技得到發展的同
2、時,環境和社會問題也將得到重點關注。數字健康解決方案、遠程醫療和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的興起,將最大限度地減少患者對基礎設施和交通的依賴,從而徹底改變患者護理全局,減少碳排放。挑戰在所難免。不斷演變的監管環境、持續變化的消費者預期及全球經濟環境,都將帶來不可預見的阻礙。但挑戰也蘊藏著無與倫比的機遇。全面擁抱ESG的醫療科技企業將領導市場,引領思想和創新。這些開拓者將樹立行業基準,影響政策框架制定,并贏得消費者信任。協作仍然是重中之重。政府、行業利益相關者、投資者和消費者必須攜手共進,創建一個既堅持 ESG原則又支持創新的生態系統。通過跨境合作研究、以可持續發展為中心的投資組合,以及消費者教育活動等舉
3、措,助力世界醫療科技行業走向可持續發展的未來。本報告由亞太醫療技術協會(APACMed)與貝恩公司(Bain&Company)聯合發布,匯集 15個APACMed會員單位的意見,并針對亞太地區 6個市場醫療科技價值鏈的環境法規,建立在線綜合環境法規信息匯總表。此外,報告還對 120個客戶、800余位員工和多位醫療科技企業高管進行了采訪調查。報告探討了在利益相關者的期望不斷變化的背景下,如何深入認識環境、社會及治理(ESG)作為企業戰略要點的地位。亞太地區醫療科技行業即將迎來變革。將 ESG擺在這一變革過程的核心位置,醫療科技行業將實現飛躍式發展,保證承擔社會責任,構筑風險抵御能力,堅守行業核心
4、理念。前言前言 Harjit Gill APACMed 首席執行官 Vikram Kapur 貝恩公司資深全球合伙人,常駐新加坡 APACMed|Bain&Company ESG對亞太地區醫療科技行業的重要意義 摘要摘要 環境、社會和治理(ESG)正日益成為亞太地區及全球客戶和員工競相關注的重點領域。貝恩公司和 APACMed就 ESG問題聯合調研了醫療技術行業的 120個客戶和 800余位員工。醫療科技企業在權衡當前競爭力與未來投資的同時,也會考慮 ESG的經濟價值。ESG需要醫療科技行業圍繞三個關鍵目標采取集體行動,即分享最佳實踐、開展積極對話,以及發起行業級倡議,以此推動取得切實成果。社
5、會正在轉型,未來人們將更加關注能源、出行、食品、醫療、資源、循環、社區和金融等領域的可持續發展。2015年,聯合國全體成員國通過了 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旨在促進社會、經濟和環境的整體發展1。這些可持續發展目標對于創立可持續發展全球框架至關重要,并將引導人們加大對環境、社會和治理(ESG)領域優先事項的關注。值得注意的是,行業客戶對ESG事項的認識也在日益提高,促使企業進一步踐行可持續發展。由此可見,負責任的商業實踐與客戶忠誠度之間存在關鍵聯系。然而,在實現以上全球目標的過程中,醫療科技行業面臨獨特挑戰,特別是在增長快速、多樣化程度較高的亞太地區。醫療科技產業的全球規模約 6,600
6、億美元,其中亞太地區占 18%,且預計將成為增長最快的地區。未來五年,亞太地區醫療科技行業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 9%2。在這一增長前景下,全球和各國領軍企業將持續擴大其在亞太地區的商業、制造和供應鏈版圖。亞太地區醫療科技產業的共同努力表明,實現 ESG目標和促進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企業的共同承諾。醫療科技企業采取諸多舉措,通過節能制造、供應鏈參與、回收減廢、再制造和應用環保材料等途徑,積極解決各種 ESG問題。此外,醫療技術企業繼續專注于改善醫療衛生服務的可及性,提高社區參與度、多樣性和包容性。亞太地區的醫療科技企業已進一步認識到商業倫理和透明度的重要性,因此已相應修訂標準操作程序,并為員工提供輔助
7、性的合規培訓。APACMed|Bain&Company ESG對亞太地區醫療科技行業的重要意義 ESG 成為醫療成為醫療科技科技企業的戰略要點企業的戰略要點 包括政策制定者、投資者、客戶和員工在內的所有利益相關者的期望不斷提高,ESG作為醫療科技企業戰略要點,其重要性被反復強調。隨著企業紛紛承諾環境、社會及治理目標,ESG實踐領域發生重大轉變。政府和行業通力協作,共同應對緊迫的環境和社會挑戰。企業的商業行為越加體現出對社會責任和商業道德的關注。逾 35個亞太國家承諾將減少溫室氣體(GHG)的排放3。此外,截至 2021年 8月,亞太地區的 ESG相關政策數量比 2016年增加了兩倍,出臺政策和
8、修正案共 200多項4。除了政策格局的變化,投資者的預期也在迅速轉變。全球 82%的資產管理公司將 ESG納入了投資決策過程5,約 60%的全球投資者預計未來五年內將 ESG納入行動標準6。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助推了這一趨勢,目前 79%的亞太投資者已大幅或適度將 ESG標準納入投資戰略7。與 2016年相比,2021年,亞太地區 ESG證券的發行量激增五倍,這突顯了該地區對可持續投資興趣的增長8。除投資者以外,亞太地區的醫療科技客戶也在強調 ESG與日增長的重要性。來自澳大利亞、中國、印度、日本、韓國和越南的 120名醫療科技采購決策者中,超過 70%表示其所在組織已制定ESG戰略,并已提出大
9、膽的目標、精確的指標和可量化的任務9。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和澳大利亞處于這一趨勢的最前沿,超過 90%的受訪客戶表示已出臺明確的 ESG戰略。53%的受訪客戶預計,未來兩年,ESG標準在其供應商選擇中的重要性將有所上升,更有 69%的客戶預計其重要性在未來五年內將進一步增加。大多數來自澳大利亞(85%)和中國(60%)的受訪客戶預計,他們后續兩年將在關鍵采購標準中優先考慮 ESG因素。而對于是否將 ESG納入供應商選擇流程,來自印度、韓國、越南和日本的受訪者意愿低于亞太地區平均水平(圖1)。APACMed|Bain&Company ESG對亞太地區醫療科技行業的重要意義 圖圖 1:未來兩到五年內
10、,ESG指標在亞太地區企業供應商選擇中的重要性將進一步提升 注:其他關鍵采購標準包括成本(總擁有成本和前期成本)、績效表現、易用性和政府采購政策等 資料來源:2022 年貝恩醫療科技行業 ESG 調研(N=65);2023 年貝恩與 APACMed 醫療科技行業 ESG 調研(N=120)對 ESG計劃的日益重視也在塑造客戶的期望,并對整個亞太地區員工的觀點和期望產生重大影響。在 874名受訪員工中,60表示其所在公司已制定 ESG目標及具體指標,43表示公司供應商制定了獨立的 ESG戰略10。環境管治至關重要環境管治至關重要 假如把全球醫療健康行業視作一個國家,它將是全球第五大溫室氣體排放國
11、,排放二氧化碳當量(tCO2e)約占全球總量的 4.4%11。其中 71%是范圍 3的排放12,主要來自于醫療供應鏈中的生產、運輸和處理環節。值得注意的是,化石燃料燃燒占醫療健康行業碳排放的 50以上,其中大部分為范圍 2和范圍 3排放13。雖然醫療科技只是醫療健康行業一個體量較小的分支,但它十分重要,且業內人士日益意識到要解決環境挑戰,就必須加強合作。如果未來五到十年內,企業不采取行動,減輕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則將可能面臨各種后果,包括成本的增加。例如,新加坡計劃于 2026-27年將碳補償價格提高至 33美元/tCO2e,于 2030年提高至 59美元/tCO2e14。同樣地,到 2030年
12、,中國15和韓國16的碳價將分別上調約 34%和 25%。隨著碳市場的引入,印度的碳價預計也將于 2050年達到 80美元/tCO2e17 18。包括越南在內的其他亞太國家也正在研究碳交易機制,以實現溫室氣體減排量的貨幣化。亞太地區的環境可持續性政策正在逐步收緊,逾 15個亞太國家在過去五年中宣布將致力于實現雄心勃勃的凈零排放目標。因此,亞太地區正在推動轉型,目標是到 2030年實現強制性氣候披露和大幅減排。例如,澳大利亞政府計劃從 2024年開始強制執行與氣候相關的財務披露要求,進一步 APACMed|Bain&Company ESG對亞太地區醫療科技行業的重要意義 要求企業行為對環境負責。
13、此外,一些國家正在制定嚴格的廢物處理法規,例如日本19和韓國20的目標分別是到 2030年,塑料廢棄物減少 25%和 50%。因此,醫療科技行業和更廣泛的醫療健康行業越來越重視環境管治。雖然薪酬、優質產品和福利等仍然是求職者選擇工作時的重要考慮因素,但環境領導力也正成為一個新興要素,所受關注預計將與日俱增。四分之三的亞太醫療科技企業受訪員工表示,環保表現是他們選擇雇主時的重要標準。約 70員工表示更愿意為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而做出努力的公司工作,74的員工表示自己不愿為那些對環境有較高負面影響的公司工作(圖2)。圖圖 2:環境領導力將成為吸引人才的獨特優勢 資料來源:貝恩與 APACMed 醫療
14、科技企業員工 ESG調研(N=874)員工在選擇雇主時會權衡其環保表現,亞太醫療科技企業也在選擇供應商的過程中越來越多地考慮環境因素。約 23%受訪客戶表示在選擇供應商時,除產品質量和成本外,還會優先考慮環保表現。未來兩年內,對環境因素的重視程度將進一步上升,30%的受訪客戶將其作為選擇醫療科技供應商時的三大標準之一(圖3)。APACMed|Bain&Company ESG對亞太地區醫療科技行業的重要意義 圖圖 3:雖然產品、財務和供應商相關因素目前較為靠前,但預計未來兩年環境因素將得到更多關注 注:產品(診斷精度、可靠性等)、財務(總擁有成本、前期成本等)、供應商(公司聲譽、客戶服務等)、效
15、率(減少人力需求、降低運營成本等)、社會(供應商的社會效應,如勞動標準、健康和安全記錄等)、環境(減少碳排放、用水量等)、治理(有效的供應商風險管理政策、反腐敗等)資料來源:2023 年貝恩與 APACMed 醫療科技行業 ESG調研(N=120)醫療科技組織中的專業人士也認為環境因素至關重要。調查顯示,在面向客戶的團隊中,多達89%的團隊將環境問題視為公司日常運營的關鍵領域。這種觀點在高管層也得到了廣泛認同,85%的高管意識到環境問題對其組織的日?;顒佑兄匾绊?。綜上,隨著利益相關者對可持續實踐的期望不斷提升,以及監管環境的持續變化,亞太地區企業正面臨更高風險。機遇與挑戰并存機遇與挑戰并存
16、 亞太地區許多市場的醫療科技企業在推進 ESG,尤其是推動“環境”方面發展的進程中,雖然會遭遇重重挑戰,但也能從 ESG生態體系中獲得支持、抓住機遇、把握利好。然而,亞太地區各國環境政策發展程度各異,這為醫療技術企業帶來了不同的挑戰和機遇。例如,澳大利亞是 ESG領導者,發展較為成熟,已實施一系列全面的法律法規,包括各州和國家層面在環境方面制定了廣泛政策。此外,澳大利亞對醫療科技行業的可持續實踐有具體要求和激勵措施,例如澳大利亞國家重建基金通過提供股權、貸款或擔保,支持醫學研究和設備等重點領域的可持續項目。過去五年,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國也在環境政策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重點關注降低能源強度和實現
17、碳中和。在這些國家,與可持續材料應用和廢物管理相關的循環經濟倡議正在獲得越來越多的關注,預計未來幾年將得到更廣泛的實施。APACMed|Bain&Company ESG對亞太地區醫療科技行業的重要意義 另一方面,印度和越南等國家仍處于環境發展的初級階段。這些市場目前正在出臺更多環境監管規定,包括旨在滿足醫療科技行業特殊需求的制度(圖4)。圖圖 4:監管成熟度和合規要求因市場而異 注:環境(“E”)要素包括溫室氣體/碳排放、空氣污染、水資源管理、廢棄物安全處置、產品循環及再利用、有害物質、電子廢棄物管理,以及能源管理 資料來源:文獻檢索 由于亞太地區具有多樣化的環境政策格局,醫療科技企業需要投入
18、大量資源,來確保合規。為適應錯綜復雜且不斷變化的政策框架,制造商面臨極大的財務和運營壓力。由于缺乏可比且可靠的數據,企業難以做出明智的 ESG投資和商業決策。盡管缺少這些數據,醫療科技企業正努力適應新的環境法規。許多環境政策并非針對某一特定行業而設計,醫療科技企業需要時間來適應政策差異。例如,在向可重復使用產品過渡的過程中,企業要滿足嚴格的監管要求(如無菌標準);同時,印度在沒有明確替代方案的情況下全面禁止一次性塑料,也是企業需要應對的一大難題;另外企業還要面臨重新包裝和跨境監管等多重挑戰。但部分市場為醫療科技行業提供了政策豁免,其他市場可以借鑒這種方式,為行業提供生態系統支持,以防損害和影響
19、產品可及性。例如,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21,醫用一次性塑料享有特別豁免權。韓國22則豁免了醫療設備在有害物質限制、回收和廢棄物處理方面的責任。在印度23,一些在使用過程中不產生廢水或排放物的醫用和外科設備無需向污染控制局申請“無異議證明”。利益相關者在 ESG方面的參與,為醫療科技企業帶來了新的機遇。企業可以通過與政府、民間社會組織和其他更廣泛的社區開展合作,基于自身專業優勢和興趣來提升醫療科技行業的 APACMed|Bain&Company ESG對亞太地區醫療科技行業的重要意義 ESG標準??蛻粢餐瑯右筢t療科技企業采取相關措施,響應 ESG需求。不同亞太市場的客戶要求可能各有不同。
20、在澳大利亞,盡管價格和產品質量等傳統的關鍵采購標準仍然至關重要,但客戶選擇供應商時越來越重視環境因素。澳大利亞約三分之一的受訪客戶將環境考量列入供應商選擇的前三項標準,另有 40%的客戶預計將在兩年內采取這種做法。在他們的環境考量因素中,電子廢棄物管理和產品循環性被評為最重要的供應商選擇標準。與此相比,在越南和韓國,只有 18%的受訪客戶將環境因素列為三大采購標準之一。在另一方面,相較于發達市場,發展中市場的員工對環境問題更為關注。在印度和越南,超九成的受訪員工認為環境因素在其日常生活及公司運營中至關重要。在這兩個市場,約 78%的受訪員工認同環境管理是吸引人才的關鍵(見圖5)。對于 ESG因
21、素的重視程度,不同地區的客戶、員工以及其他利益相關者差異明顯。歐洲和亞太地區在這方面已取得顯著進展,而美國則顯得稍顯落后。企業面臨的難點在于,如何設計符合特定區域需求的 ESG戰略,同時確保在整個企業范圍內落實關鍵措施,包括溫室氣體排放報告及減少供應鏈中的范圍 3排放等。圖圖 5:醫療科技企業希望發揮更大作用,但面臨多重挑戰 注:*答復包括關鍵優先事項相當重要和比較重要|2022 年貝恩醫療科技行業 ESG調研(N=65);2023 年貝恩與 APACMed 醫療科技行業 ESG調研(N=120)APACMed|Bain&Company ESG對亞太地區醫療科技行業的重要意義 亞太地區的醫療亞
22、太地區的醫療科技科技企業擁有獨特的機會窗口,企業擁有獨特的機會窗口,ESG 潛力有望得到充分釋放潛力有望得到充分釋放 亞太醫療科技行業應在全球 ESG戰略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同時應在制定符合區域和國別特點的要點和倡議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成功的醫療科技企業都高度關注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同時能夠深刻認識到適應當地市場的細微差別以及與當地利益相關者合作的重要性。眾多醫療健康和醫療科技領域的領軍企業已經有效地實施了 ESG計劃,著眼于解決亞太地區的關鍵環境問題。例如,某國際診斷公司與澳大利亞的廢棄物處理和回收合作單位聯手,確保廢棄儀器得到妥善處置和管理。同時,某國際性的醫療器械公司則與日本容器和包裝
23、回收協會開展合作,進行廢棄物的回收。2021年,該公司在協會簽約回收企業的協助下,回收了 31噸紙張和 207噸塑料包裝。企業可通過制定與當地市場復雜性相符的計劃,與當地利益相關者合作,為客戶創造實實在在的價值,吸引和留住人才,并與當地政府的優先事項保持一致。盡管醫療科技企業深知 ESG計劃的重要性,但在亞太市場中,許多經濟體的醫療健康投資占 GDP比例尚未達到應有水平,醫療服務可及性仍是重大問題。這種投資缺口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影響了創新醫療科技的定價和報銷,進而導致與其他地區和市場的顯著差異。醫療科技企業在權衡當前競爭力與未來投資的同時,也會考慮 ESG的經濟價值。許多企業采用多種戰略,
24、向關鍵利益相關者展示其 ESG計劃的價值。例如,某醫療器械商通過提高其在亞太地區工廠和辦公室的能效,大大降低了運營成本。而某專注于醫用耗材的醫療科技企業則是對產品進行了重新設計,通過降低新一代靜脈輸液泵和靜脈輸液袋中的塑料用量,使其更加環保,從而滿足關鍵客戶的需求,推動可持續發展。企業通過這些 ESG措施不僅提升了商業價值,而且促進了可持續發展。醫療科技企業需要在多數利益相關者廣泛關注的領域設定目標,尋求多方面利益,從而達到利益相關者預期,為成功奠定基礎。此外,他們會通過戰略決策,確定那些“追求更高目標”的領域即在關鍵要素上尋求差異化競爭優勢的領域。決策的關鍵因素包括:識別特定子行業或產品組合
25、的重要 ESG問題,理解關鍵利益相關者的關注點,以及能否利用全球競爭優勢,超越監管要求和當地競爭基準。與此同時,以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的變革也帶來挑戰,需要在組織文化和方法論方面進行轉型。企業必須將可持續發展納入業務運營的方方面面,同時杜絕一成不變的僵化方式,轉而通過靈活的方式逐步落實。同時,企業必須重視投資新能力和新技能,以及能力的可擴展性和可調整性,這對于實現能力提升至關重要。此外,與可再生能源供應商、政府部門、教育機構和非政府環保組織等非常規伙伴合作,對于有效推動系統性變革十分關鍵。ESG 需要行業圍繞三個關鍵目標采取集體行動需要行業圍繞三個關鍵目標采取集體行動 1.亞太地區醫療科技行業應積
26、極行動,提升自身 ESG能力,加強最佳實踐的交流分享(圖6)。APACMed|Bain&Company ESG對亞太地區醫療科技行業的重要意義 圖圖 6:ESG 是整個行業共同推動實現的重任,APACMed可在其中扮演領導角色 從中短期來看,APACMed將建立并維護一個 ESG資源庫,能夠兼顧各國具體差異,從而滿足監管構、客戶和員工等關鍵利益相關者的需求。此外,APACMed 還建立了一個在線看板,用于追蹤亞太 6個主要市場不斷變化的環境法規,幫助醫療科技企業全面了解各大市場的監管法規要求,從而做出相應調整,有效應對特定的環境問題。APACMed還計劃定期更新亞太地區的環境監管動態,惠及整個
27、醫療科技行業,包括中小型企業、初創企業,以及可能缺乏專門 ESG資源的小微企業。APACMed將與 Medtech Europe和 AdvaMed(Advanced Medical Technology Association)等全球貿易協會及 MTAA(Medical Technology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等亞太地區協會定期溝通,主動關注其他地區的 ESG最新動態。長期來看,醫療科技行業可以建立一個卓越中心,促進最佳實踐分享,并與教育機構共同制定課程和培訓計劃,加強對利益相關者的教育,幫助其了解醫療科技行業的挑戰和需求。醫療科技行業應積極參與與利益相關者的對
28、話,強調在制定適合醫療科技行業的 ESG法規時,應考慮到醫療方面的特殊考量和獨特因素 需要通過正確的方式宣傳醫療科技行業對社會的價值和積極影響:醫療科技在改善醫療效果、提升患者體驗、促進人口健康、降低整體醫療服務成本以及提高醫療服務可及性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通過與醫療健康利益相關方利益相關者開展合作,醫療科技行業始終致力于探索變革性解決方案,確?;颊咴诤侠淼臅r間以適當的方式獲得妥善的護理??梢酝ㄟ^利用宣傳平臺,與政策制定者開展合作,強調就影響本行業的政策變化進項商業 APACMed|Bain&Company ESG對亞太地區醫療科技行業的重要意義 協商的重要性,特別是在新政策可能對行業產生實質
29、影響之時。倡導并支持可以推動可持續實踐、創新及環保方案投資的股權割讓、撥款和激勵措施。這種合作將為行業贏得足夠的過渡時間,在不犧牲產品質量和安全性的前提下確保合規。醫療科技行業是創新的催化劑,應鼓勵內部合作,為未來的政策變動提出潛在的解決方案或建議。參與多邊平臺、論壇、會議和工作組對于制定 ESG議程和推動醫療科技行業內部環境管理至關重要。2.要對醫療科技行業的關鍵環境問題施加顯著影響并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在全行業層面通力協作,集中處理一兩個緊迫問題。這些舉措應當根據每個國家的特殊要求進行調整,從而真正惠及當地利益相關者。為了有效應對環境管理方面的重大問題,應組建由行業專家和利益相關者組成的專門
30、技術工作組。通過合作,這些工作組能夠設計并發起針對特定環境挑戰的行業級倡議。作者作者 本報告由貝恩公司和 APACMed 共同編制。為本報告做出貢獻的作者包括:Vikram Kapur 貝恩公司資深全球合伙人,常駐新加坡 Kevin Chang 張咸毅張咸毅 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華區醫療保健業務主席,常駐香港 Miki Yu 俞秋月俞秋月 貝恩公司亞太區醫療及生命科學業務董事經理 Glenda Ya-Wen Teng 政府事務及市場準入總監 APACMed Benish Aslam 政府事務及市場準入經理、ESG主管 APACMed 致謝致謝 我們要感謝為本報告編制付出不懈努力的團隊成員:
31、貝恩公司貝恩公司 Gerry Mattios Yang Liu Gwyneth Fries Kenneth Goh Ishan Ramanathan Mayank Puri Sudhanshu Sharma Manvi Singhal Shreya Ghosh Tuhin Dutta Sakshi Vohra APACMed ESG 工作組工作組 1.Jasraj Virdi,雅培公司全球公民與可持續發展總監 2.Karen Wong Chayavirabood,雅培公司亞太區公共事務總監 3.Chee Ming Song,貝朗醫療設施管理主管 4.Pinaki Ghosh博士,貝朗醫療 HE
32、OR/市場準入亞太區高級經理 5.Allison Fox,波士頓科學亞太區項目管理辦公室主任 6.Aniruddha Patankar,卡地納健康亞洲直接市場常務董事 7.Jane Crowe,卡地納健康澳大利亞及新西蘭常務董事 8.Steven Shen,費森尤斯醫療全球可持續發展項目總監 9.Victor Thevaraj,費森尤斯醫療環境健康與安全區域高級經理 10.Jane McMillan,強生公司亞太區醫療技術、政府事務和政策主管 11.Dion Everts,卡爾史托斯亞太南部使能技術、澳大利亞可持續發展網絡協調員、區域經理 12.Kapil Rana,卡爾史托斯亞太北部-印度可
33、持續發展網絡協調員、運營及監管事務主管 13.Jane Wagstaff,美敦力亞太區環境健康與安全總監*14.Quettfenn Lai,奧林巴斯亞太區 ESG主管*15.Nicole Ling,羅氏制藥亞太區環境監管事務主管*16.Vineet Gupta,瓦里安及西門子醫療印度政府事務部主管 17.Annie Watt,史帝瑞公司亞太區 ESG主管、亞太區臨床教育高級經理 18.Alastair McLean,史賽克亞太區矯形外科、脊柱、T&E和數字營銷高級總監 19.Anne Smith,史賽克日本政府事務總監 20.Ankur Datta,泰利福 RA經理 21.Dhruv Daya
34、l,賽默飛世爾科技總經理兼政府和企業事務主管*報告審查編輯組部分成員 我們要特別感謝 APACMed 首席執行官 Harjit Gill,以及 APACMed董事會和會員單位一直以來的支持和指導。本報告還匯集了來自六個主要亞太市場的 120多名客戶的調研意見,以及來自上述部分會員企業 800余位員工的調研反饋。報告中的觀點和內容也得益于亞太地區及其他地區領先行業專家和地方行業協會的智慧和見解。如果沒有這些思想指引,我們的報告內容無法如此豐富,亦無法達到如此的思想深度。我們對接聽電話及回復郵件的受訪者深表感謝。此外,我們還要感謝以下 MTAA人員在報告編制過程中提出寶貴意見:1.PRAVIN S
35、iriwardena,MTAA政策經理 2.Stuart Anderson,MTAA臨床翻譯和商業化:醫療技術經理 參考資料參考資料 1.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2015年 1月 2.Fitch Solutions,醫療器械市場規模數據 3.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聯合國兒童基金會(2022),2022年亞洲及太平洋氣候目標審查:強化以自然為基礎的解決方案,提高 NDC目標,2022年 11月 4.高盛,高盛可持續發展:亞太 ESG監管,2022年 2月 5.Russell Investments,ESG管理者調研,2021年 11月 6.Natixis
36、Investment Managers,ESG投資人人參與,2021年 4月 7.MSCI,MSCI投資洞察 2021全球機構投資者調研,2021年 2月 8.摩根大通,亞太地區 ESG研究,2023年 1月 9.貝恩公司和 APACMed,ESG醫療科技客戶調研,2023年 5月。該調研旨在收集醫療科技行業客戶對于其供應商在亞太地區(特別是中國、印度、日本、韓國、越南和澳大利亞)ESG考量的觀點。調研著重了解客戶在亞太市場現有和未來的 ESG成熟度、戰略和第三方服務提供商的主要選擇標準。調研針對六個關鍵市場的大型醫療服務提供商(每個市場有 20家醫療服務提供商,其中同一公司不超過一名受訪者)
37、,包括公立醫院、私立非營利組織和私立營利組織;受訪者均為采購決策主要負責人 10.貝恩公司和 APACMed,ESG醫療科技企業員工調研,2023年 5月。該調研旨在收集亞太地區醫療科技企業內部員工對于 ESG考量的觀點。調研關注員工對環境管理的重要性、ESG舉措是否能夠在亞太地區招聘過成功中吸引人才以及客戶是否關心當前和中短期未來的環境可持續性。調查對象為中國、印度、越南、日本、韓國和澳大利亞的員工,以及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或香港區域總部負責監督亞太市場的員工。11.Healthcare without Harm&ARUP,醫療健康行業的氣候足跡,2019年 9月。醫療健康 行業包括所有致力于
38、提供醫療健康產品和服務的組織、機構和資源,活動范圍從醫院和門診治療到輔助服務、預防護理、藥房、行政管理、融資。12.范圍 1排放指企業控制的排放源直接產生的排放;范圍 2排放是指所采購的能源產生的間接排放;范圍 3排放是指來自外部活動的間接排放,包括供應鏈和產品使用 13.Healthcare without Harm&ARUP,醫療健康行業的氣候足跡,2019年 9月。14.路透社,亞洲碳定價和排放交易系統,2023年 3月。15.標普全球,2023年大宗商品:中國以能源安全和經濟為優先,導致碳市場在 2023年增長放緩,2023年 1月 16.世界銀行,碳定價看板,2023年 5月 17.
39、標普全球市場財智,印度可能在今年宣布國家碳市場計劃細節,2023年 3月 18.The Hindu,碳排放定價正當時,2023年 4月 19.Plastic Atlas Asia,日本塑料廢棄物管理挑戰及潛在解決方案,2022年 5月 20.MDPI,旨在實塑料廢棄物有效管理的新政策框架與控制計劃,2020年 7月 21.新南威爾士州環境保護局,減塑與循環經濟法案,2021年 22.韓國環境部資源循環處,電氣電子設備及汽車資源循環法案草案修訂,2023年 23.中央污染控制委員會(CPCB),將工業部門劃分為紅、橙、綠和白四類:一個促進環境管理的工具,2016年 本次報告的研究基礎包含次級市場
40、研究、針對貝恩獲取的財務信息的分析研究和一系列行業參與者訪談。貝恩公司沒有對所獲取的財務信息進行獨立驗證,因此無法以明示或暗示的方式保證此類信息的準確性或完整性。本次報告所含的市場和財務信息預測、分析和結論均建立在上述數據的基礎上,所以在貝恩公司看來,它們不應當被視為未來表現或結果的明確預測或保證。本次報告所包含的信息和分析不包含任何類型的建議,不能用于判斷、組建投資意圖。無論貝恩公司及其分公司、還是它們各自的主管、理事、股東、員工和代理機構都不必為任何因為使用或信任本文件中所含的信息和分析所造成的后果承擔任何責任。本次報告的版權由貝恩公司和凱度消費者指數聯合所有。任何個人或組織不得在沒有貝恩
41、公司明確書面授權的情況下發表、傳播、散布、復制或重印整篇報告或其任一部分。本報告中,為表述方便,使用第三方商標或其商業標識代指第三方,并不表明本公司與該第三方存在授權或投資或其他關聯關系。Copyright 2023 Bain&Company,Inc.All rights reserved.關于貝恩公司關于貝恩公司 貝恩公司是一家全球性咨詢公司,致力于幫助世界各地有雄心、以變革為導向的商業領袖共同定義未來。目前,貝恩公司在全球 40個國家設有 65個分公司,我們與客戶并肩工作,擁有共同的目標:取得超越對手的非凡業績,重新定義客戶所在的行業。憑借度身訂制的整合性專業能力,配以精心打造的數字創新生
42、態系統,我們為客戶提供更好、更快和更持久的業績結果。自 1973年成立以來,我們根據客戶的業績來衡量自己的成功。我們在業內享有良好的客戶擁護度。是什么使我們在競爭激烈的咨詢行業中脫穎而出 貝恩公司堅信管理咨詢公司發揮的作用不應局限于提供建議方案的范疇。我們置身客戶立場思考問題,專注于建議方案的落地。我們基于執行效果的收費模式有助于確??蛻襞c貝恩的利益捆綁,通過與客戶通力合作,以發掘客戶的最大潛力。我們的戰略落地/變革管理(Results Delivery)流程協助客戶發展自身的能力,而我們的“真北”(True North)價值觀指導我們始終致力于為我們的客戶、員工和社會實現目標。關于關于 APACMed APACMed成立于 2014年,總部位于新加坡,代表亞太地區醫療設備、器械和體外診斷制造商和供應商、行業協會以及與醫療科技行業相關的其他主要利益相關方。APACMed為亞太地區的醫療器械和體外診斷行業統一發聲,積極主動地與雙邊、地區和地方政府機構合作,制定政策,展示醫療科技的價值,促進監管措施的統一化。我們通過與亞太地區的醫療器械協會和企業合作,努力推動數字醫療創新,并對政策產生影響,從而幫助更多的患者獲得醫療健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