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中國地方政府ESG評級指標體系研究報告(2023)(39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清華大學:中國地方政府ESG評級指標體系研究報告(2023)(39頁).pdf(39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中國地方政府ESG評級指標體系研究報告(2023)RESEARCH ON THE ESG RATING SYSTEM OF LOCAL GOVERNMENTS IN CHINA(2023)中國地方政府ESG評級指標體系研究報告(2023)RESEARCH ON THE ESG RATING SYSTEM OF LOCAL GOVERNMENTS IN CHINA(2023)當前,全球范圍內ESG責任投資發展迅速,ESG理念正在成為全球市場投資的主流原則。本項課題創新性地構建了以地方政府為主要評級對象的ESG評級指標體系,自2021年開始連續發布中國地方政府ESG評級指標體系研究系列報告,以地方
2、政府作為ESG評級對象,旨在通過ESG評估過程更好地引領地方可持續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引導市場和投資主體共同促進地區可持續發展。中國地方政府ESG評級指標體系研究報告(2023)沿用2022年研究報告中構建的以地方政府為評級對象的ESG評級指標體系,對2016-2020年72個城市的ESG發展情況展開評價。同時,報告對核心經濟指標與ESG表現的相關關系進行了專項研究。這項報告對中國不同區域的地方在2016-2020年ESG總體發展情況及異質化特征進行總結提煉,對于引領地方可持續發展與促進可持續投資具有重要的參考和指導意義。本報告首先總結了近年來中國ESG發展的整體情況與相關政策,并闡述了中國地方
3、政府ESG評級的重要意義及應用場景。隨后,本報告沿用2022年研究報告中構建的以地方政府為評級對象的ESG評級指標體系,對中國72個城市和30個省份2016-2020年的ESG總體表現情況進行了定量評級,對其環境、社會、治理維度的表現水平進行深度分析(城市ESG評級結果由低至高分為B、BB、BBB、A、AA、AAA六個等級),并對核心經濟指標與ESG表現的相關關系開展了專項研究。在定量研究與案例研究的基礎上,為中國地方政府推進ESG發展提出了相應政策建議。最后,本項報告對當前中國ESG發展面臨的主要機遇和挑戰進行了總結。當前,中國ESG發展具備的主要優勢包括政府關注、市場推動、國際標準要求、可
4、持續發展需要;主要面臨的風險挑戰包括缺乏統一的ESG信息披露標準、ESG報告“漂綠”現象日益顯著等?;诒卷棃蟾娴慕Y果和當前中國ESG發展面臨的主要機遇和挑戰,建議進一步構建并完善中國ESG生態體系,并加速推動地方政府ESG評級進展。報告進一步對核心經濟指標與ESG表現的相關關系進行深度分析。第一,核心經濟指標與ESG綜合表現間具有明顯相關性?!叭司鵊DP”與“ESG綜合得分”間具有協同關系,“債務率”與“ESG綜合得分”間具有制衡關系。第二,核心經濟指標與ESG綜合表現間的相關性具有較大的空間差異,東部地區的核心經濟指標與其ESG綜合表現間的相關性最為明顯。東部地區中,“人均GDP”與“ES
5、G綜合得分”間具有協同關系,“債務率”與“ESG綜合得分”間具有制衡關系;而中部、西部地區中,只有中部地區的“人均GDP”與“ESG綜合得分”間具有協同關系。第三,核心經濟指標與ESG綜合表現間的相關性未呈現明顯時變特征,較為穩定。2016-2020年,“人均GDP”與“ESG綜合得分”間一直保持著協同關系,“債務率”與“ESG綜合得分”間一直保持著制衡關系。同時,本年度報告在2021年、2022年報告基礎上對中國各省ESG表現評級進行了年度更新。研究發現,2020年北京、廣東、江蘇、上海、浙江五?。ㄖ陛犑校┑腅SG發展最好;而新疆面臨發展瓶頸,ESG評級始終未得到明顯提升,僅處于BB級。從地
6、區發展情況來看,東部地區ESG整體水平領先,西部地區相對落后。環境維度,各?。ㄖ陛犑校崿F飛躍性提升,AAA級省份(直轄市)數量顯著增加。其中,湖北與重慶發展最好。同時,各地區發展情況較為均衡。社會維度,多數省份的評級結果與2019年保持一致,全國整體水平未有明顯變化。其中,北京、江蘇、上海、浙江、天津在全國范圍內保持處于領先水平,東部地區的整體發展也明顯高于其它地區。治理維度,全國整體水平穩步上升,BBB級及以上省份(直轄市)數量增加。東部地區整體水平較高,但地區內省份(直轄市)存在一定差距。西部地區整體水平較低,地區內省份(直轄市)基本僅處于BB級與B級。2016-2020年72個城市的評
7、級結果顯示,第一,ESG整體表現在波動中上升,平均水平偏好,仍有較大提升空間。獲評AA級及以上的城市數量呈現波動中上升的趨勢,由3個增加到11個。72個城市的ESG綜合表現的平均水平偏好(A級),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其中,杭州、深圳、廣州和成都長期處于ESG領先水平。第二,地區間差異明顯,東部地區表現好于中部和西部地區。位于東部地區的城市評級平均達到A級,處于領先位置。而位于中部和西部地區的內陸城市的ESG綜合表現則相對落后,兩個地區的平均水平均為BBB級。第三,經濟發達地區的城市ESG表現更加優異。72個城市中人均GDP(2020年)排在前50%的城市的ESG發展水平呈現上升趨勢。在A級及以上
8、的級別中,人均GDP排在前50%的城市占比呈現明顯優勢,且隨著時間推移,這一優勢呈現略微擴大趨勢。本報告進一步對72個城市在環境、社會、治理三大維度的評級情況分別進行了展示和分析。01執行摘要目錄圖表目錄前言一、中國地方政府ESG評級研究概述1.1 中國ESG發展概況1.1.1 中國ESG發展相關政策1.1.2 中國ESG建設參與主體1.2 中國地方可持續發展趨勢和重要進展1.3 中國地方政府ESG評級的理論創新與研究意義1.3.1 ESG評級體系的理論創新1.3.2 中國地方政府ESG評級的研究意義1.4 中國ESG評級體系應用場景二、中國地市級、省級ESG評級體系構建2.1 地市級ESG評
9、級體系構建2.1.1 地市級評級指標體系設計2.1.2 地市級ESG評級指標的數據收集與處理2.1.3 地市級ESG評分與評級2.2 省級ESG評級體系構建2.2.1 省級評級指標體系設計2.2.2 省級ESG評級指標的數據收集與處理2.2.3 省級ESG評分與評級三、中國城市ESG評級研究結果與分析3.1 中國城市ESG綜合評級情況3.2 中國城市環境維度(E)評級情況3.3 中國城市社會維度(S)評級情況3.4 中國城市治理維度(G)評級情況四、中國各省ESG評級研究結果與分析4.1 中國各省ESG綜合評級表現4.2 中國各省環境維度(E)評級表現4.3 中國各省社會維度(S)評級表現4.
10、4 中國各省治理維度(G)評級表現五、核心經濟指標與ESG表現的相關性分析六、政策與建議:中國ESG發展的機遇與挑戰6.1 中國地方政府ESG評級總結與發現6.2 中國ESG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6.2.1 中國ESG發展面臨的機遇6.2.2 中國ESG發展面臨的風險和挑戰6.3 推動中國地方ESG發展的政策建議6.3.1 鼓勵多元主體共同參與,構建并完善中國ESG生態體系6.3.2 提升社會維度的績效水平,降低治理維度的區域間發展不平衡6.3.3 重視地方債務問題,完善債務預警與管理制度6.3.4 推動促進地方政府ESG評級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推廣鳴謝課題組成員機構簡介目錄123455578999
11、1011111113131515161617172022242727283031323333343435353536363637373702中國地方政府ESG評級指標體系研究報告(2023)RESEARCH ON THE ESG RATING SYSTEM OF LOCAL GOVERNMENTS IN CHINA(2023)圖表目錄圖 1 中國ESG生態體系圖 2 ESG評級體系的理論架構圖 3 中國地方政府ESG評級的應用場景圖 4 中國地方政府(地市級)ESG評級指標體系圖 5 中國地方政府(省級)ESG評級指標體系圖 6 2016-2020年各評級城市數量圖 7 2016年ESG綜合評
12、級城市分布情況圖 8 2020年ESG綜合評級城市分布情況圖 9 2016-2020年環境維度各評級城市數量圖 10 2016年環境維度評級城市分布情況圖 11 2020年環境維度評級城市分布情況圖 12 2016-2020年社會維度各評級城市數量圖 13 2016年社會維度評級城市分布情況圖 14 2020年社會維度評級城市分布情況圖 15 2016-2020年治理維度各評級城市數量圖 16 2016年治理維度評級城市分布情況圖 17 2020年治理維度評級城市分布情況圖 18 2020年各?。ㄖ陛犑?、自治區)ESG綜合評級結果圖 19 2020年各?。ㄖ陛犑?、自治區)環境維度評級結果圖 2
13、0 2020年各?。ㄖ陛犑?、自治區)社會維度評級結果圖 21 2020年各?。ㄖ陛犑?、自治區)治理維度評級結果圖片070910121518191921222223242425262628293031表格表 1 中國ESG發展大事記表 2 72個評價城市表 3 城市ESG各維度評估的分級標準表 4 城市ESG綜合評估的分級標準表 5 省級ESG各維度評估的分級標準表 6 省級ESG綜合評估的分級標準表 7 2016-2020年各城市評級結果表 8 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ESG評級情況表 9 2016-2020年環境維度各城市評級結果表 10 2016-2020年社會維度各城市評級結果表 11 201
14、6-2020年治理維度各城市評級結果表 12 2016-2020年各?。ㄖ陛犑?、自治區)ESG綜合評級結果表 13 2020年各地區各等級省份數量表 14 2016-2020年各?。ㄖ陛犑?、自治區)環境維度評級結果表 15 2016-2020年各?。ㄖ陛犑?、自治區)社會維度評級結果表 16 2016-2020年各?。ㄖ陛犑?、自治區)治理維度評級結果表 17 核心經濟指標與ESG綜合表現間相關性的空間差異表 18 核心經濟指標與ESG綜合表現間相關性的時變特征06131414161718202123252728293031323303前言中國地方政府ESG評級指標體系研究報告由清華大學全球可持續
15、發展研究院發布,是國內研究機構首次運用ESG理念對中國地方政府進行評級指標體系研究。本研究以地方政府作為ESG評級對象,旨在通過ESG評估過程更好地促進地方可持續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引導市場和投資主體共同促進地區可持續發展。中國地方政府ESG評級指標體系研究報告(2023)沿用其2022年研究報告中構建的以地方政府為評級對象的ESG評級指標體系,對2016-2020年72個城市和30個省份的ESG發展情況展開評價。同時,報告對核心經濟指標與ESG表本報告首先總結了近年來中國ESG發展的整體情況與相關政策,介紹了中國地方政府ESG評級的重要意義及應用場景。報告主體部分沿用中國地方政府ESG評級指標
16、體系研究報告(2022)中構建的以地方政府為評級對象的ESG評級指標體系,對中國72個城市和30個省份2016-2020年的ESG總體表現環境、社會、治理三大維度表現進行定量評級,并分析其的演化特征和異質性特征。此外,本報告還對核心經濟指標與ESG表本報告倡導新發展理念與可持續發展理念,旨在通過創新性地構建地方ESG評級指標體系,為各級政府、市場機構與社會大眾提供量化參考,幫助上級監管部門全面系統地評估地方政府現有發展模式,提升民眾、媒體、企業對地方政府的監督,吸引國內外金融機構和投資者參與地方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建設,從而有效促進地方政府的可持續發展轉型和治理水平提升,進一步助力中國高質量發展
17、,加快推進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該項現的相關關系進行了重點研究?,F的相關關系進行了深入分析。最后,為中國地方政府推進ESG發展提出了相應政策建議。報告對于引領地方可持續發展與促進可持續投資具有重要的參考和指導意義。04中國地方政府ESG評級指標體系研究報告(2023)RESEARCH ON THE ESG RATING SYSTEM OF LOCAL GOVERNMENTS IN CHINA(2023)一、中國地方政府ESG評級研究概述1.1 中國ESG發展概況ESG(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是一種關于企業環境、社會、治理績效而非財務績效的投
18、資理念和企業評價標準,通常用來評估企業行為并預測企業未來的財務表現?;贓SG評級,投資者可以通過觀測企業ESG績效,評估其投資行為和企業(投資對象)在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的貢獻。在ESG理念提出前,已有“倫理投資”、“責任投資”、“綠色金融”等與之密切關聯的概念提出。2006年,聯合國支持的負責任投資原則(PRI)發布,對ESG理念的發展起關鍵作用;同年,高盛公司發布了一份ESG研究報告,將環境、社會、治理概念整合在一起,明確提出了ESG理念。近年來,非營利組織、政府等多主體開始將ESG理念作為組織可持續治理的新觀測維度。2023年,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ISSB)正式發布
19、國際財務報告可持續披露準則第1號可持續相關財務信息披露一般要求和國際財務報告可持續披露準則第2號氣候相關披露,這是有史以來首套全球ESG報告標準,為各國公司披露統一的氣候和可持續信息提供了國際標準,進一步提高了各國公司之間的可比性。ESG理念兼顧保護生態環境、履行社會責任與提高治理水平,與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目標高度契合。無論是“雙碳”目標對環境質量的提升,鄉村振興對社會公平的著力,治理現代化對于治理效能的注重,都為ESG在中國的實踐提供了豐富的意義內涵與廣闊的發展空間。為推動中國ESG發展,各部門陸續出臺一系列政策進行引導(表 1)。在頂層設計方面,中央提出企業需將“履行社會責任”、“建立健全E
20、SG體系”納入內部治理。2007年,國資委發布關于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指導意見,提出將履行社會責任納入公司治理,融入企業發展戰略,落實到生產經營各個環節;2011年,中央企業“十二五”和諧發展戰略實施綱要首次用專項戰略規劃對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提出明確要求;2016年,國資委印發關于國有企業更好履行社會責任的指導意見,要求國有企業將社會責任融入企業戰略和重大決策、融入日常經營管理、融入供應鏈管理以及融入國際化經營,建立社會責任指標體系,加強社會責任日常信息披露;2018年,證監會修訂上市公司治理準則,增加“利益相關者、環境保護與社會責任”章節,規定上市公司應當披露環境保護(E)、履行社會責任
21、(S)以及公司治理(G)的相關信息。隨后基金業協會正式發布中國上市公司ESG評價體系研究報告和綠色投資指引(試行),提出衡量上市公司ESG績效的核心指標體系;2022年,國資委制定印發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質量工作方案,其中提出“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探索建立健全ESG體系”,推動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參與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ESG信息披露規則、ESG績效評級和ESG投資指引;2023年,國資委印發關于轉發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專項報告編制研究的通知,力爭到2023年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專項報告披露“全覆蓋”。同時,該通知也為上市公司的ESG報告提供了最基礎的指標參考、格式參考。ESG理念在實踐應用過程
22、中逐漸形成了三大關鍵環節,即ESG信息披露、ESG評價體系、ESG投資?,F有政策多對信息披露進行規范,而對評價體系與投資兩方面關注相對較少。在ESG信息披露的相關政策中,證監會主要對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規則進行明確。2021年,證監會發布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2號年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2021年修訂),新增“環境和社會責任”章節,鼓勵企業主動披露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工作情況;2022年,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投資者關系管理指引,要求上市公司主動向投資者溝通企業ESG相關信息。深圳證券交易所(簡稱深交所)、上海證券交易所(簡稱上交所)則出臺了更為細化的信息披露指引要求。在信息披露內容
23、方面,2022年,深交所發布的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南第1號業務辦理(2022年7月修訂)中附件上市公司社會責任報告披露要求為上市公司披露社會責任報告提供了框架。同年,上交所發布上海證券交易1 來源:錢依森,桑晶,盧琬瑩等.ESG研究進展及其在“雙碳”目標下的新機遇J.中國環境管理,2023,15(01):36-47.所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1號規范運作,提出上市公司可以披露每股社會貢獻值,量化公司的社會價值;在信息披露考核方面,2020年深交所發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辦法(2020年修訂),2022年上交所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9號信息披露工作評價,均提出將履
24、行社會責任1.1.1 中國ESG發展相關政策105 來源:高雨萌,李凌.國內外ESG相關政策法規研究J.冶金財會,2022,41(11):22-26.22022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政策環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間投資發展的意見,明確“研究開展投資項目環境、社會和治理(ESG)評價”。歷經四個月的標準起草,中國經濟信息社聯合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等單位共同發布企業ESG評價體系團體標準,建立了一套既接軌國際又符合中國國情的ESG評價體系。同時,部分地區也開始對ESG評價業務進行初步規范。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管理委員會發布企業ESG評價指南(試行版),提出了一套以
25、環境、產品、員工、供應鏈、社區、ESG管理、公司治理為一級指標,下設24項二級指標的ESG評價指標體系。在ESG投資方面,中國相關政策更多關注與其密切關聯的綠色金融。2016年,我國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G20議題,并將“建立綠色金融體系”寫入“十三五”規劃。同年由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則標示我國開始構建系統性的綠色金融政策框架。2021年,中國人民銀行、發展改革委、證監會印發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實現了各類綠色債券評估標準之間,以及與中國其他綠色金融(如綠色信貸)標準的統一。表 1 中國ESG發展大事記時間 事件 中國發行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社
26、會責任公募基金興業全球社會責任基金 中央企業“十二五”和諧發展戰略實施綱要首次用專項戰略規劃對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提出明確要求 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聯合發布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標示中國開始構建系統性的綠色金融政策框架 中國經濟信息社聯合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等單位共同發布企業ESG評價體系團體標準,建立既接軌國際又符合中國國情的ESG評價體系中質協質量保證中心獲準成為國內首家ESG管理體系認證機構 2的披露情況納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內容,重點關注是否主動披露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ESG履行情況,報告內容是否充實、完整等 。國資委發布關于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
27、任的指導意見,提出將履行社會責任納入公司治理證監會修訂上市公司治理準則,規定上市公司應當披露環境保護(E)、履行社會責任(S)以及公司治理(G)的相關信息基金業協會發布中國上市公司ESG評價體系研究報告和綠色投資指引(試行),提出衡量上市公司ESG績效的核心指標體系為切實推動中央企業科技創新和社會責任工作,經中央編委批準,國務院國資委成立社會責任局國資委制定印發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質量工作方案,提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應參與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ESG信息披露規則、ESG績效評級和ESG投資指引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ISSB)公布有史以來首套全球ESG報告標準,為各國公司披露統一的氣候和可持續信息提供
28、國際標準國資委聯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全國工商聯等多方共同發布首份年度ESG行動報告,從官方角度對中國企業的ESG發展進行考察國資委印發關于轉發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專項報告編制研究的通知,為上市公司的ESG報告提供最基礎的指標、格式參考2023 年 07 月2023 年 06 月2023 年 06 月2022 年 11 月2022 年 11 月2022 年 05 月2022 年 03 月2018 年 11 月2018 年 09 月2016 年 08 月2011 年 01 月2008 年 04 月2007 年 12 月06中國地方政府ESG評級指標體系研究報告(2023)RESEARCH ON
29、THE ESG RATING SYSTEM OF LOCAL GOVERNMENTS IN CHINA(2023)來源:南方基金.中國ESG投資指南白皮書R.2023.來源:趙萱,董乃斌.數字金融、企業數字化轉型與ESG表現基于20112021年滬深A股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49(05):130-140.來源:新財富ESG.ESG讓企業品牌更加閃亮金風科技的ESG管理和實踐 EB/OL.(2022-12-19).https:/ 來源:張平平,曾平.ESG投資發展現狀與面臨挑戰探析J.商業觀察,2023,9(26):117-120.來源:新華財經.國內ESG
30、責任投資發展迅速 公募資產規模已近6000億元 EB/OL.(2023-09-20).https:/ PRI),其中91家為資產管理機構。以社保和養老基金以及保險行業為代表的先行者主動將ESG融入投資決策,帶動資本市場的資產管理機構適應市場需求,加大對ESG投資的重視。從具體實踐來看,中國頭部公募基金公司開始將ESG投資委員會和專職小組納入組織架構,制定相關ESG政策,逐步形成基本ESG投資架構。以博時基金為例,其已編制ESG投資全流程管理制度,強化將ESG標準融入在全球ESG理念迅速發展和中國新時代高質量發展要求的背景下,中國企業的ESG實踐進入發展快車道。從外部影響來看,企業的ESG實踐是
31、ESG生態體系中一切活動的基礎。從內部管理來看,ESG表現是目前國際社會衡量企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標準,企業對ESG的重視以及自身擁有的ESG優勢已成為企業未來的新型競爭優勢。作為一家風電企業,金風科技持續推動ESG理念融入企業的經營管理,不斷提升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工作的系統化、專業化水平。戰略管理方面,金風科技董事會下設可持續發展管理委員會,董事長親任可持續發展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會主要負責審批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規劃、年度工作計劃,以及階段性可持續發展項目等;經營管理方面,金風科技率先在行業內發起“綠色供應鏈”項目,影響帶動供應商降低風機零部件在生產過程中的能源消耗和廢棄物排放,并為其
32、提供節能改造、余熱利用等節能環保技術培訓,從而提升供應鏈的整體綠色水平。同時,金鳳科技對于員工身心健康的重視是公司履行員工責任的一大亮點。公司為員工建設了1.2萬平方米的多種運動場館,并聘請健康管理顧問為員工設計線上和線下運動課程,促進員工強身健體;報告編制方面,從2009年到20221.1.2 中國ESG建設參與主體中國ESG生態體系(圖 1)由政府部門、實體企業、資產管理機構、各類ESG專業服務機構等多元主體構成,是ESG理念在中國推廣的基礎條件。表 1 中國ESG發展大事記表 2 72個評價城市表 3 城市ESG各維度評估的分級標準表 4 城市ESG綜合評估的分級標準表 5 省級ESG各
33、維度評估的分級標準表 6 省級ESG綜合評估的分級標準表 7 2016-2020年各城市評級結果表 8 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ESG評級情況表 9 2016-2020年環境維度各城市評級結果表 10 2016-2020年社會維度各城市評級結果表 11 2016-2020年治理維度各城市評級結果表 12 2016-2020年各?。ㄖ陛犑?、自治區)ESG綜合評級結果表 13 2020年各地區各等級省份數量表 14 2016-2020年各?。ㄖ陛犑?、自治區)環境維度評級結果表 15 2016-2020年各?。ㄖ陛犑?、自治區)社會維度評級結果表 16 2016-2020年各?。ㄖ陛犑?、自治區)治理維度評級
34、結果表 17 核心經濟指標與ESG綜合表現間相關性的空間差異表 18 核心經濟指標與ESG綜合表現間相關性的時變特征認證機構認證ESG管理體系評級機構提供評級咨詢業務交易所提供ESG投資指引資產管理機構開展ESG投資活動實體企業開展ESG實踐政府部門 制定ESG政策法規;參與ESG考察評價各類ESG專業服務機構獲取ESG投資咨詢信息服務與標準框架提供ESG投資參考促進可持續發展通過政策法規引導投資資金流向通過獎懲機制激發企業ESG潛能促進可持續發展披露ESG信息提供ESG信披指引評價企業ESG表現圖 1 中國ESG生態體系各類ESG專業服務機構在ESG生態體系中主要發揮中介作用,為其它主體提供
35、信息參考,主要包括提供ESG投官方角度對中國企業的ESG發展進行考察,評選出“中國ESG上市公司先鋒100”企業。年,金風科技連續15年發布了社會責任報告,體現公司在可持續發展領域豐富的管理和實踐經驗。投資活動的實操能力。資指引的交易所、認證ESG管理體系的認證機構、提供評級咨詢業務的評級機構。3456707 來源:可持續發展經濟導刊.中國生態文明可以檢驗和深化可持續性科學EB/OL.(2022-10-15).https:/ 來源:生態環境部.國家低碳城市試點工作進展評估報告R.2023.來源:新浪財經.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三大交易所齊聚ESG全球領導者大會 熱議ESG助力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36、EB/OL.(2023-09-14).https:/ 。系統創新路線的目標則是用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這也是實現碳中和的根本路徑。上海市碳達峰實施方案提出要推廣以分布式“新能源儲能”為主體的微電網和電動汽車有序充電,積極探索應用新型儲能技術,大力發展低成本、高安全和長壽命的儲能技術。內蒙古自治區碳達峰實施方案明確將大力發展綠氫經濟,推動綠氫和煤化工、冶金等行業耦合發展,構建綠1.2 中國地方可持續發展趨勢和重要進展增加了如“扶貧”的特色化指標。氫制造、存儲、運輸、應用一體化產業鏈,促進氫能產業規?;?、集群化、高端化發展。在各地方政府推進可持續發展建設的過程中,第三方的評價反饋發揮著重要作用。20
37、23年2月,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院等智庫機構聯合發布了可持續發展藍皮書:中國可持續發展評價報告(2022)。報告基于中國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的基本框架,從國家、省級地區、重點城市三個層面對2020年我國可持續發展情況展開評級。除對各省市可持續發展情況進行綜合評價的報告,還有一些報告反映了各省市在環境(E)、社會(S)、治理(G)各維度的發展水平。環境維度,2023年4月,中國氣象局發布了2022年全國氣象高質量發展評估報告,從氣象科技創新能力、氣象業務基礎能力、氣象服務水平、氣象發展保障水平評估各省的氣象高質量發展水平;社會維度,市場監管總局每年從公共教育、公共就業
38、、醫療服務、社會保障一系列綠色發展新目標、新任務。在推進這些目標實現過程中,地方政府發揮著重要的實踐引導作用。8910上海證券交易所(簡稱上交所)、北京證券交易所(簡稱北交所)、深圳證券交易所(簡稱深交所)三大交易所積極引導ESG實踐,注重發揮ESG在助力深化資本市場改革方面的積極作用。上交所發展ESG基金產品和指數供給,創新推出科創版ESG指數,探索ESG在挖掘企業長期投資價值、提供優質投資產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北交所支持圍繞綠色低碳、節能環保、數字經濟等重點產業,支持主營業務突出、競爭力強、成長性好的創新型中小企業上市融資。目前北交所218家上市公司累計融資437.68億元,其中八成募集資
39、金流向以上重點產業;深交所持續完善ESG信息披露規則,發布環境信息披露白皮書,推動上市公司主動踐行ESG理念。2022年深市超2700家上市公司在年報中披露社會責任履行情況,超740家公司發布獨立的社會責任報告或ESG報告。8910082022年11月,中質協質量保證中心向國家認證認可監督委員會申請,獲準成為國內首家ESG管理體系認證機構。ESG管理體系認證能夠公正客觀地展現證明企業ESG管理能力,推進社會資本對獲證企業的認可。2023年6月,中國首張ESG管理體系認證證書由中質協質量保證中心頒發給全球500強企業山東能源集團兗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為其它企業的ESG認證提供學習借鑒經驗。中國地
40、方政府ESG評級指標體系研究報告(2023)RESEARCH ON THE ESG RATING SYSTEM OF LOCAL GOVERNMENTS IN CHINA(2023)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年度ESG行動報告R.2023.11可持續發展理論認為發展的根本要求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企業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微觀單位,只有在自身經濟效益、外部環境效益、社會效益三者之間形成平衡,才能實現企業自身以及整個經濟社會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外部性理論認為負外部性會使企業面臨經營風險,而正外部性則會提升企業價值并給企業帶來聲譽資產。因此為了提升企業價值,降低虧損風
41、險,企業會減少其負外部性行為,增加正外部性行為。利益相關者理論認為影響企業經營和管理的因素不僅包括企業的股東、債權人等,也包括了生產經營產業鏈條上的各參與方、附近社區的居民等所有受到企業經營影響的個體與群體。因此企業只有有效回應各方利益相關者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將推進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同時,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出要將建設美麗中國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突出位置,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因此,國家在中國的行政制度下,中央政府負責國家宏觀戰略規劃,地方政府是落實戰
42、略規劃中重要的執行主體,因此,地方治理水平和績效是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關鍵部分。在推進綠色發展轉型過程中,地方政府需要關注經濟、社會、生態、文化等領域的全面發展。因此,對地方政府績效的考核與評價,應包含經濟發展、生活環境、文化教育、公共安全、公眾福利和社會公正等一系列要素,需要建立一套符合地方政府可持續發展轉型需要的評價體系。扎實有效地推進地方政府的績效評估工作,才能打通從決策到落實的全過程,從而推動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取得實效,不斷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從地方發展角度來看,將ESG理念和評價體系應用于地方政府績效評估,至少有以下圖 2 ESG評級體系的理論架構 1.3.1 ESG評級體系的理論
43、創新基于可持續發展理論、外部性理論、利益相關者理論,ESG評級體系(圖 2)關注企業在踐行社會使命的要求下,如何通過增加正外部性行為來回應各利益相關方的訴求。1.3 中國地方政府ESG評級的理論創新與研究意義1.3.2 中國地方政府ESG評級的研究意義使命社會、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行為減少負外部性 增加正外部性目的回應各利益相關方訴求可持續發展理論外部性理論利益相關者理論11三個方面意義: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戰略的推進在于形成以“綠色價值”為核心的綠色治理體系。訴求,均衡各方利益期望,才能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經營。09等12個維度對全國公共服務質量展開監測。2021年的監測結果顯示,在120個城市
44、中南京排名第一;治理維度,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公室委托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電子政務研究中心開展了2021年度省級政府和重點城市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第三方評估工作。評估報告顯示省級政府中的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廣東、貴州與重點城市中的廣州、南京、杭州、深圳,近年來持續保持全國領先水平,發揮了很好的引領和示范作用。本研究構建的ESG評級體系有五個方面的主要應用場景(圖 3),包括中央政府監管、地方政府對標、地方招商引資、公眾參與和社會問責、企業 ESG 評級參考。首先,地方政府 ESG 評級體系能夠為中央政府或上級監管部門提供一種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地方政府績效考核方式,為政府問責提供基本參考;
45、第二,有助于地方政府在可持續發展方面找到對標和定位依據,促進健康、高質量、可持續的治理模式在地方政府間的橫向擴散;第三,該評級體系亦可為金融機構和投資者的投資行為發揮指導作用;第四,地方政府 ESG 評級結果可以作為公眾和社會主體監督政府的來源和依據;第五,地方政府引領地方的發展,其 ESG 評級結果能夠反映當地企業所在區域 ESG 基本從中央政府和上級監管部門角度出發,地方政府ESG評級體系提供了一種新的地方政績考核模式。該評價體系可反映地方政府在實現可持續發展上的成效,有利于推進地方政府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思想和理念。同時,地方政府ESG評級體系可作為中央政府和上級監管部門制定相關政策方針的
46、依據和參考。一方面,幫助中央政府和上級監管部門全面、系統地觀測地方政府現行發展模式取得的成效和不足,綜合判別全國范圍內可持續發展目標實現的具體水平;另一方面,有助于精準識別地方政府發展模式與地方債務中存在的風險,及時應對防范重大金融風險、社會風險、政治風險、債務風險等。2023年5月30日,財政部政府債務研究和評估中心副主任劉磊副主任一行來訪項目組,就本項目組建構的地方政府ESG評價指標體系展開座談會。雙方對全(1)政府監管的依據1.4 中國ESG評級體系應用場景中國地方政府ESG評級的應用場景 投資者的指引 評級機構的參考 社會監督的來源 政府監督的依據地方政府的對標第二,有利于地方政府貫徹
47、落實綠色發展和創新發展理念。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ESG評價體系構建及其應用結果,有助于地市級政府更好的判斷本地在可持續發展進程中的相對定位。以ESG理念引導地市級政府制定符合綠色發展的政策法規,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有助于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第三,有利于增強地方層面的社會治理和社會參與。ESG評價結果的公布,有助于市場主體和社會主體積極參與地方可持續發展程度和/或改善程度較大的地區。這一過程能夠為市場主體和社會主體參與地方發展和社會治理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同時,這一過程也能夠反向促使地方政府進一步提升公共服務,優化政府決策,進而促進圖 3 中國地方政府ESG評級
48、的應用場景國地方政府近幾年來的評估情況、指標體系在地方債務風險防控中的作用等重要問題展開了深入探討。情況,為企業ESG評級提供基本參考。地方可持續發展轉型。全面綠色轉型。第一,有利于全面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推動地方政府職能向科學發展轉型。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轉變政府職能,優化政府職責體系和組織結構,推進機構、職能、權限、程序、責任法定化,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建立適合于地市級政府的ESG評價體系,構建連續性、有實際應用價值的政府績效信息數據庫,有助于科學測評政府可持續發展水平,這對于明確地方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推動高質量發展下的政府管理與職能改革具有重要意義。10中國地方政府ESG評級指標體系
49、研究報告(2023)RESEARCH ON THE ESG RATING SYSTEM OF LOCAL GOVERNMENTS IN CHINA(2023)首先,對地方政府進行系統的ESG評級,可以識別出在轉型時期率先實現這一全新的可持續發展治理和創新發展模式的地方政府,激勵地方政府間的良性競爭,推動政府加快轉變發展理念和思路。此外,ESG評級還(2)地方政府的對標二、中國地市級、省級ESG評級體系構建2.1 地市級ESG評級體系構建本研究致力于構建一個體系化、簡潔普適的地市級政府ESG評價體系,主要步驟包括:構建指標框架及數據庫、指標賦權、評分以及評級。(1)指標選擇的原則在深入考量ESG
50、發展理念、國內外已有的ESG評估指標及本團隊于2021年構建的省級政府ESG指標體系后,本研究主要根據可得性、可比性和適用性三個原則來對地市級ESG評估體系的指標進行選擇。首先,可得性原則,是指研究選取的指標應該具有可量化的特征,并具有穩定的日常統計基礎。與此同時,本研究還要保證該指標數據滿足“權威來源、穩定更新”的特征,能夠依據此評級體系進行年度更新。從社會民眾的角度,一方面,發布地方政府ESG評級報告,可以起到宣傳、教育的作用,傳播ESG發展理念,提升全社會對于可持續發展模式認可度和參與度,全面發揮社會力量,促進社會健康、綠色、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向社會提供一套針對地方政府ESG發展情況
51、的量化數據指標參考,有助于民眾、企業、媒體等社會主體更好地發揮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的作用,提高政府施政水平和服務能力的提高。項目組撰寫的中國地方政府ESG評級指標體系研究報告(2021)、中國地方政府ESG評級指標體系研究報告(2022)分別在第九屆與第十屆中國責任投資論壇(China SIF)年會上發布。兩份報告清晰呈現了各省份、各城市的ESG(3)社會監督的來源地方政府ESG評級有助于企業與投資主體對地方治理基本情況進行了解,從而提升地方政府債券對于國內外金融機構等投資者的吸引力,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生態可持續發展。具體而言,地方政府ESG評級為具有社會責任、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投資者提供了一套
52、評價標準,為投資者提供投資參考。具有良好ESG評級水平的地方政府,可以提升資本市場對當地政府債券的投資意愿,吸引國內外金融機構和投資者參與地方基礎設施(4)投資者的指引地方政府ESG評級能夠為了解地方可持續發展及治理概況提供基本的評價信息。對地方政府進行系統、全面的ESG評級分析,其評級結果能夠為評級機構對企業進行ESG評級時提供參考依據,作為分析當地公司ESG綜合發展水平的參考。例如,某地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執行落實的情況,必然會對當地企業和公司ESG評級產(5)評級機構的參考有助于促進健康、高質量、可持續的地方政府施政模式在省級政府間的橫向擴散,促進ESG理念、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傳播與實踐。2
53、021年,項目組對北京市通州區、延慶區、石景山區展開調研,歸納總結三區的ESG發展經驗,對北京市在整體推進可持續發展轉型過程中體現的“北京經驗”展開了初步探索性研究。2022年,項目組對ESG發展水平領先的廣州市進行專項調研,總結了廣州市推動ESG發展的行動案例,旨在為國內外其它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轉型提供借鑒經驗。生影響,這能夠為企業ESG評級提供較好的基本參考。和公用事業建設,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發展情況,引起行業專家、研究機構等的廣泛關注,增強了地方層面的社會治理與社會參與。112.1.1 地市級評級指標體系設計(2)地市級ESG評級指標體系本項研究的中國地方政府(地市級)ES
54、G指標體系(圖 4),包括環境、社會、治理3個維度的9個一級指標、17個二級指標、32個三級指標。圖 4 中國地方政府(地市級)ESG評級指標體系12Environmental環境社會Social治理GovernanceEnvironmental環境社會Social治理Governance917EESSGGESGESGESG32第二,可比性原則,是指本研究選取的指標數據應能夠在不同城市間進行有效衡量。綜合考慮各城市經濟社會發展體量和資源稟賦的差異后,本研究選取了統一可比的相對指標而非絕對指標進行評估。最后,指標數據的適用性,是指本研究選取的指標數據需要兼顧兩方面內涵:一方面,要反映出ESG發展
55、的基本特點;另一方面,較好地展現中國地方可持續發展轉型與長期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契合程度。中國地方政府ESG評級指標體系研究報告(2023)RESEARCH ON THE ESG RATING SYSTEM OF LOCAL GOVERNMENTS IN CHINA(2023)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年度ESG行動報告R.2023.2.1.2 地市級ESG評級指標的數據收集與處理(1)基礎數據收集本研究中在2022年報告所評價的85個城市中,依據數據可得性、完整性選擇72個城市(表 2)作為今年的評級對象?;谏鲜鲋笜丝蚣?,收集了2016-2020年這72個城市的相關數據。所有數據均來源于中國權威
56、的統計年鑒、各市級政府的信息公開年報和研究中心發布的評估報告。在考慮各城市在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方面的現狀、體量有別的情況下,本研究對部分指標根據各城市各年年末總人口進行了人均化計算。(2)數據處理過程第一,缺失數據處理。本研究對出現數據缺失的部分指標進行數據插值處理。插值方法包括:均值插值、線第二,標準化處理。本研究采用Max-Min方法分別對正向指標(數據越大,評估得分越高)和逆向指標(數據越大,評估得分越低)的原始數據進行了標準化處理。性插值、前后年份數據的相同值插值以及Akima樣條插值。2.1.3 地市級ESG評分與評級(1)等級賦分處理本研究采用等權重方式,即:環境(E)、社會(S)
57、、治理(G)三個維度相同權重,每個維度下的一級指標相同權重,每個一級指標下的二級指標相同權重,每個二級指標下的三級指標相同權重的方式,對三級指標的標準化數據進行加權求和得到二級指標的得分,并依次采用加權求和的方式,計算得到一級指標和三個維度的得分。表 2 72個評價城市13廣東 廣州、佛山、深圳、中山、珠海 浙江 福建 福州、龍巖、南平、寧德、莆田、泉州、三明、廈門、漳州 河北 唐山 江蘇 遼寧 大連、沈陽、盤錦 山東 東營、濟南、青島、威海、煙臺、淄博 海南 三亞 杭州、嘉興、金華、寧波、紹興、臺州、舟山、湖州常州、淮安、南京、南通、蘇州、泰州、無錫、徐州、鹽城、揚州、鎮江東部地區城市省份貴
58、州 貴陽 新疆 烏魯木齊 甘肅 蘭州、嘉峪關 廣西 北海、柳州 內蒙古 包頭、鄂爾多斯、呼和浩特、烏海 陜西 西安、榆林 四川 成都、攀枝花 云南 昆明、玉溪 西部地區城市省份江西 新余 安徽 合肥、馬鞍山 河南 焦作、鄭州 黑龍江 大慶 湖北 鄂州、武漢、襄陽、宜昌 湖南 湘潭 山西 太原 中部地區城市省份(2)綜合評估分級得到每個城市環境(E)、社會(S)、治理(G)三個維度分別的等級賦分分值后,本研究通過計算三者的算術平均,來衡量各城市ESG的綜合水平。最終將評級結果分為6級(表 4),由低到高為:B、BB、BBB、A、AA、AAA。等級定性描述等級賦分平均值AAA地方政府ESG綜合狀況
59、極好生態環境與社會發展水平很高;地方治理與公共服務供給能力很強,可持續發展綜合水平很強。5.5,6AA地方政府ESG狀況較好生態環境與社會發展水平較高;地方治理與公共服務供給能力較強,可持續發展綜合水平較高。4.5,5.5)A地方政府ESG狀況偏好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水平處于持續改善之中;社會基本需求、福利基礎與發展機會較好;地方治理與公共服務供給能力與可持續發展綜合水平不斷改善。3.5,4.5)BBB地方政府ESG狀況一般生態環境與社會發展綜合水平一般;地方治理與公共服務供給能力一般。2.5,3.5)BB地方政府ESG狀況欠佳生態環境與社會發展綜合發展處于中等偏下水平;地方治理與公共服務供給能力
60、一般或較低。1.5,2.5)B地方政府ESG狀況較差生態環境與社會發展綜合發展處于較低水平;地方治理與公共服務供給能力較差。1,1.5)等級環境維度社會維度治理維度等級賦分6生態環境改善程度非常明顯,環境綜合治理水平很高社會基本需求、福利基礎與發展機會非常好地方治理與公共服務供給能力很強,可持續發展綜合水平很強生態環境改善程度比較明顯,環境綜合治理水平較高社會基本需求、福利基礎與發展機會較好地方治理與公共服務供給能力較強,可持續發展綜合水平較高生態環境有所改善,環境綜合治理水平略微偏高社會基本需求、福利基礎與發展機會水平略微偏高地方治理與公共服務供給能力較強,可持續發展綜合水平略微偏高生態環境
61、和環境綜合治理與往年相較基本持平社會基本需求、福利基礎與發展機會與往年相較基本持平地方治理與公共服務供給能力與可持續發展綜合水平與往年相較基本持平生態環境和環境綜合治理水平相對較差社會基本需求、福利基礎與發展機會相對較差地方治理與公共服務供給能力與可持續發展綜合水平相對較差生態環境與環境綜合治理水平非常差社會基本需求、福利基礎與發展機會非常差地方治理與公共服務供給能力較弱,可持續發展綜合水平非常低AAA0.7及以上AA0.6,0.7)5A0.5,0.6)4BBB0.4,0.5)3BB0.3,0.4)2B0.3以下1表 3 城市ESG各維度評估的分級標準表 4 城市ESG綜合評估的分級標準14依
62、據得分結果,對各城市E、S、G三大維度分別進行評級。本研究根據所有城市ESG得分分布情況,將評級結果分為6級(表 3),由低到高為:B、BB、BBB、A、AA、AAA。中國地方政府ESG評級指標體系研究報告(2023)RESEARCH ON THE ESG RATING SYSTEM OF LOCAL GOVERNMENTS IN CHINA(2023)2.2.1 省級評級指標體系設計(1)指標選擇的原則在深入考量ESG發展理念、國內外已有的ESG評估指標后,本研究主要根據可得性、可比性和適用性三個原則來對省級ESG評估體系的指標進行選擇,指標選擇原則與地市級指標選擇原則相同。(2)省級ESG
63、評級指標體系本研究構建的中國地方政府(省級)ESG評級指標體系(圖 5),包括環境、社會、治理3個維度的10個一級指標、31個二級指標、60個三級指標。Environmental環境社會Social治理GovernanceE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水資源、農業資源用水普及率、廢水中化學需氧量排放量、人均二氧化硫排放量、建成區綠化覆蓋率、人均農業產值、人均能源消費量、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等S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數、清潔能源普及率、萬人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小學學齡兒童凈入學率、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鎮登記失業率等基礎教育獲得機會、信息獲得機會、社會保障G政府透明指數、政府信息公開申
64、請辦結比例、教育預算支出、每萬人擁有社會組織數、社會服務綜合指數、財政自給率等信息公開、公眾參與、政府回應政務問責個一級指標10環境健康衛生設備&飲用水、重金屬、污水排放與處理、氣體污染與空氣質量發展機會個人自由與選擇、城鄉公平、高等教育獲得機會、就業保障政府創新能力、協同治理能力、績效管理能力、財政保障能力治理能力基本醫療保障、居住條件、個人安全公共服務公共服務供給投入、法制建設生態系統生命力基本需求福利基礎固體廢物處理氣候變化垃圾處理、工業廢物處理碳排放、能源結構與能耗、造林情況個二級指標31個三級指標60圖 5 中國地方政府(省級)ESG評級指標體系152.2 省級ESG評級體系構建本研
65、究致力于構建一個體系化、簡潔普適的省級政府ESG評價體系,主要步驟包括:構建指標框架及數據庫、指標賦權、評分以及評級。2.2.2 省級ESG評級指標的數據收集與處理(1)基礎數據收集本研究收集了2016-2020年中國30個省市及自治區(不含香港、澳門、臺灣、西藏)的相關數據,依據以上數據對省級地方政府進行ESG評估。所有相關數據均來源于中國權威的統計年鑒、各省級政府的信息公開年報和研究中心發布的評估報告。在考慮各省市自治區在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方面的現狀、體量有別的情況下,本研究對部分指標根據各省各年的年末總人口進行了人均化計算。2.2.3 省級ESG評分與評級(1)等級賦分處理本研究采用等權
66、重方式,即:環境(E)、社會(S)、治理(G)三個維度相同權重,每個維度下的一級指標相同權重,每個一級指標下的二級指標相同權重,每個二級指標下的三級指標相同權重的方式,對三級指標的標準化數據進行加權求和得到二級指標的得分,并依次采用加權求和的方式,計算得到一級指標和三個維度的得分。依據得分結果,對各省E、S、G三大維度分別進行評級。本研究延續2021年與2022年的分級標準,將評級結果分為7級(表 5),由低到高為:CCC、B、BB、BBB、A、AA、AAA。第一,缺失數據處理。本研究對出現數據缺失的部分指標進行數據插值處理。插值方法包括:均值插值、線性插值、前后年份數據的相同值插值以及Aki
67、ma樣條插值。第二,標準化處理。本研究采用Max-Min方法分別對正向指標(數據越大,評估得分越高)和逆向指標(數據越大,評估得分越低)的原始數據進行了標準化處理。等 級 等級賦分 環境維度 社會維度 治理維度 AAA 0.8 及以上 7 AA 0.7,0.8)6 A 0.6,0.7)5 BBB 0.5,0.6)4 BB 0.4,0.5)3 B 0.3,0.4)2 CCC 0.3 以下 1 生態環境改善程度非常明顯,環境綜合治理水平很高生態環境改善程度比較明顯,環境綜合治理水平較高生態環境有所改善,環境綜合治理水平有所提升社會基本需求、福利基礎與發展機會非常好社會基本需求、福利基礎與發展機會較
68、好社會基本需求、福利基礎與發展機會水平有所提升地方治理與公共服務供給能力很強,可持續發展綜合水平很強地方治理與公共服務供給能力較強,可持續發展綜合水平較高地方治理與公共服務供給能力較強,可持續發展綜合水平有所提升生態環境和環境綜合治理水平與往年相較基本持平社會基本需求、福利基礎與發展機會與往年相較基本持平地方治理與公共服務供給能力與可持續發展綜合水平與往年相較基本持平生態環境和環境綜合治理水平與往年相較有所下降社會基本需求、福利基礎與發展機會與往年相較有所下降地方治理與公共服務供給能力與可持續發展綜合水平與往年相較有所下降生態環境和環境綜合治理水平較差社會基本需求、福利基礎與發展機會較差地方治
69、理與公共服務供給能力與可持續發展綜合水平較差生態環境和環境綜合治理水平非常差社會基本需求、福利基礎與發展機會非常差地方治理與公共服務供給能力與可持續發展綜合水平非常差(2)數據處理過程表 5 省級ESG各維度評估的分級標準16中國地方政府ESG評級指標體系研究報告(2023)RESEARCH ON THE ESG RATING SYSTEM OF LOCAL GOVERNMENTS IN CHINA(2023)(2)綜合評估分級得到各省環境(E)、社會(S)、治理(G)三個維度分別的等級賦分分值后,本研究通過計算三者的算術平均,來衡量各省ESG的綜合水平。最終將評級結果分為7級(表 6),由低
70、到高為:CCC、B、BB、BBB、A、AA、AAA。等級賦分 平均值 等 級 定性描述 6.5,7 AAA 地方政府 ESG 綜合狀況極好 生態環境與社會發展水平很高;地方治理與公共服務供給能力很強,可持續發展綜合水平很強。5.5,6.5)AA 地方政府 ESG 狀況較好 生態環境與社會發展水平較高;地方治理與公共服務供給能力較強,可持續發展綜合水平較高。4.5,5.5)A 地方政府 ESG 狀況偏好 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水平處于持續改善之中;社會基本需求、福利基礎與發展機會較好;地方治理與公共服務供給能力與可持續發展綜合水平不斷改善。3.5,4.5)BBB 地方政府 ESG 狀況一般 生態環境與
71、社會發展綜合水平一般;地方治理與公共服務供給能力一般。2.5,3.5)BB 地方政府 ESG 狀況欠佳 生態環境與社會發展綜合發展處于中等偏下水平;地方治理與公共服務供給能力一般或較低。1.5,2.5)B 地方政府 ESG 狀況較差 生態環境與社會發展綜合發展處于較低水平;地方治理與公共服務供給能力較差。1,1.5)CCC 地方政府 ESG 狀況很差 生態環境與社會發展綜合發展很差;地方治理與公共服務供給能力很差。表 6 省級ESG綜合評估的分級標準三、中國城市ESG評級研究結果與分析3.1 中國城市ESG綜合評級情況本項研究按照上述研究方法進行評級,評級結果從ESG綜合評級及各維度評級逐次進
72、行報告,由此直觀地體現各城市在ESG三個維度治理績效的表現水平。在此基礎上,本研究進一步對各城市ESG視角下的發展情況和主要特征進行分析。2016-2020年各城市ESG綜合評級結果(圖 6、表 7、圖 7、圖 8),呈現以下特點。2016-2020年,獲評AA級及以上的城市數量呈現在波動中上升的趨勢,由3個增加到11個,包括:成都、廣州、寧波、蘇州、鄭州、珠海由A級上升至AA級,舟山和無錫則從BBB級上升至AA級,進步明顯;此外,2016-2020年,A級以下城市的數量由42個減少為37個。整體來看,“污水處理”“氣體污染”“創新能力”相關指標的表現提升,可能是造成平均綜合表現提升的主要原因
73、。第一,ESG綜合表現在波動中上升,平均水平偏好,仍有較大提升空間。ESG綜合平均表現出現過波動情況。例如,AAA級城市曾由2016年的0個短暫增加至2018-2019年的1個(杭州市),之后又于2020年降至0個,“碳排放”和“就業與生活”相關指標的表現下降,可能是主要原因??偟膩碚f,長期處于ESG領先水平的城市包括:杭州、深圳、廣州和成都。72個城市的ESG綜合表現的平均水平中等偏上(A級),但仍有較大提升空間。17010AAA104221182 6110 0 0 03032 3831 3135AAABBBBBB20304050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 24 30
74、272427等級20162017201820192020AAAAAABBBBBB成都、廣州、杭州、寧波、深圳、蘇州、無錫、武漢、鄭州、舟山、珠海成都、廣州、昆明、寧波、深圳、蘇州、舟山、珠海成都、佛山、廣州、沈陽、寧波、廈門、深圳、蘇州、烏魯木齊、武漢、珠海杭州杭州成都、廣州、杭州、深圳、威海、烏魯木齊佛山、福州、貴陽、合肥、湖州、濟南、嘉興、金華、紹興、臺州、太原、威海、烏海、烏魯木齊、西安、攀枝花、青島、廈門、玉溪、鎮江、淄博、昆明、蘭州、南京東營、鄂爾多斯、佛山、福州、貴陽、合肥、湖州、濟南、嘉興、金華、蘭州、龍巖、南京、南通、淄博、烏魯木齊、無錫、武漢、青島、廈門、紹興、沈陽、臺州、太
75、原、西安、煙臺、揚州、宜昌、玉溪、鄭州湖州、濟南、嘉興、金華、昆明、蘭州、龍巖、南京、南通、青島、紹興、臺州、威海、無錫、煙臺、宜昌、玉溪、鄭州、中山、舟山、東營、鄂爾多斯、福州、貴陽、合肥、呼和浩特、淄博佛山、貴陽、合肥、湖州、濟南、嘉興、金華、昆明、南京、南通、寧波、青島、廈門、紹興、蘇州、臺州、太原、無錫、武漢、玉溪、鄭州、中山、舟山、珠海杭州、深圳、武漢成都、佛山、廣州、貴陽、湖州、濟南、嘉興、金華、昆明、龍巖、南京、寧波、三亞、廈門、紹興、沈陽、蘇州、臺州、太原、西安、新余、宜昌、玉溪、鄭州、中山、珠海、青島北海、大慶、鄂州、柳州、唐山、襄陽、徐州、煙臺、嘉峪關、榆林大慶、鄂州、嘉峪
76、關、唐山大慶、榆林大慶、嘉峪關三明、榆林包頭、北海、常州、大連、南通、寧德、盤錦、莆田、泉州、三亞、沈陽、泰州、唐山、湘潭、襄陽、新余、徐州、煙臺、鹽城、揚州、大慶、東營、鄂爾多斯、鄂州、呼和浩特、淮安、嘉峪關、焦作、柳州、龍巖、馬鞍山、南平、宜昌、漳州、中山包頭、北海、常州、大連、盤錦、莆田、泉州、三明、三亞、泰州、唐山、威海、烏海、湘潭、襄陽、新余、徐州、鹽城、榆林、漳州、鄂州、呼和浩特、淮安、焦作、柳州、馬鞍山、南平、寧德、攀枝花、鎮江、中山包頭、北海、常州、大連、盤錦、莆田、泉州、三明、三亞、太原、泰州、唐山、烏海、西安、湘潭、襄陽、新余、徐州、鹽城、揚州、漳州、鎮江、鄂州、淮安、嘉峪
77、關、焦作、柳州、馬鞍山、南平、寧德、攀枝花包頭、北海、常州、大連、泉州、三明、三亞、沈陽、泰州、烏海、西安、湘潭、襄陽、新余、徐州、煙臺、鹽城、揚州、宜昌、榆林、東營、鄂爾多斯、福州、呼和浩特、淮安、焦作、馬鞍山、南平、寧德、攀枝花、盤錦、莆田、蘭州、柳州、龍巖、漳州、鎮江、淄博包頭、常州、大連、東營、盤錦、莆田、泉州、三明、鹽城、揚州、漳州、鎮江、鄂爾多斯、福州、合肥、烏魯木齊、無錫、湘潭、呼和浩特、淮安、焦作、蘭州、馬鞍山、南平、南通、寧德、攀枝花、泰州、威海、烏海、舟山、淄博表 7 2016-2020年各城市評級結果圖 6 2016-2020年各城市評級數量18中國地方政府ESG評級指標
78、體系研究報告(2023)RESEARCH ON THE ESG RATING SYSTEM OF LOCAL GOVERNMENTS IN CHINA(2023)東部地區的城市與中西部地區的城市,在ESG表現中呈現出較為明顯的空間差異。2016-2020年,位于東部地區的城市評級平均達到A級,處于領先位置。其中,深圳、廣州和杭州,長期處于AA級及以上水平,表現亮眼。此外,5年中,東部地區共13個城市表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包括:福州、威海、鎮江和淄博從BBB級上升為A級;廣州、寧波、蘇州和珠海從A級上升為AA級;唐山、徐州和煙臺從BB級上升為BBB級;無錫和舟山從BBB上升為AA級。相較于東部地
79、區,位于中部和西部地區內陸城市的ESG綜合表現則相對落后,兩個地區的平均水平均為BBB級。特別是,中部地區的6個城市(大慶、鄂州、焦作、馬鞍山、湘潭和襄陽),以及西部地區的5個城市(包頭、北海、嘉峪關、柳州和榆林),ESG表現長期處于BBB級及以下水平(S和G維度長期表現較差所致),可持續發展轉型仍面臨挑戰。第二,地區間差異較為明顯,東部地區表現好于中部和西部地區。圖 7 2016年ESG綜合評級城市分布情況圖 8 2020年ESG綜合評級城市分布情況19通過分析比較不同年份不同發展程度的城市ESG綜合表現(表 8),我們發現,從2016年到2020年,人均GDP(2020年)排在前50%的城
80、市的ESG發展水平呈現上升趨勢。在A級及以上的級別中,人均GDP排在前50%的城市占比呈現明顯優勢,且隨著時間推移,這一優勢呈現略微擴大趨勢;2016年,在A級及以上的級別中,人均GDP排在前50%的城市數量比后50%的城市數量多12個,而到了2020年,則多15個。從2016到2020年,獲評BBB級及以下的人均GDP排在后50%的城市數量雖然長期較多,但呈現出略微減少的趨勢。第三,經濟發達地區的城市ESG表現更加優異。3.2 中國城市環境維度(E)評級情況2016-2020年各城市在環境維度上的評級結果(圖 9、表 9、圖 10、圖 11),呈現以下特點。2016-2020年,各城市在環境
81、維度上的發展水平較高,72個城市的平均水平已達到AA級。其中,鄂爾多斯、龍巖和新余共3個城市在這5年間一直保持在AAA級,表現突出。2016-2020年,72個城市的平均水平呈現上升趨勢,獲評AAA級及以上的城市數量由7個增加到9個,其中,包頭、柳州、烏海、烏魯木齊和玉溪由AA級上升至AAA級,進步明顯;整體來看,“污水處理”“氣體污染”“固廢處理”和“生態系統服務”相關指標的表現此外,出現過BBB級及以下評級的城市數量極少,包括嘉峪關、大慶、唐山、沈陽和榆林,即使如此,這些城市的環境維度表現也同樣呈現出上升趨勢。相較于2016年,北海、杭州、漳州和三明共4個城市的環境第一,環境維度整體水平較
82、高,呈現上升趨勢。年份 2016 年 2017 年 2018 年 2019 年 2020 年 G人均DP合計前 50%后 50%前 50%后 50%前 50%后 50%前 50%后 50%前 50%后 50%合計 合計 合計 合計 AAA 0 0 0 0 0 0 1 1 0 1 1 0 0 0 0 AA 3 3 0 6 5 1 11 10 1 8 8 0 11 10 1 A 27 18 9 24 20 4 27 20 7 30 19 11 24 15 9 BBB 32 14 18 38 11 27 31 5 26 31 8 23 35 11 24 BB 10 1 9 4 0 4 2 0 2 2
83、 0 2 2 0 2 B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維度的表現在2020年出現下降,“水資源”和“碳排放”相關指標的表現下降可能是主要原因。提升,可能是72個城市的平均水平上升的主要原因。表 8 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ESG評級情況20中國地方政府ESG評級指標體系研究報告(2023)RESEARCH ON THE ESG RATING SYSTEM OF LOCAL GOVERNMENTS IN CHINA(2023)010AAA1000 00 0 0 0 0 9108774231323331AAABBBBBB203040502016年2017年2018年201
84、9年2020年 20 30312931 1 1132總的來說,長期處于ESG領先水平的城市包括:杭州、深圳、廣州和成都。72個城市的ESG綜合表現的平圖 9 2016-2020年環境維度各評級城市數量21等級20162017201820192020AAAAAABBBBBB榆林包頭、鄂爾多斯、柳州、龍巖、南平、烏魯木齊、烏海、新余、玉溪昆明、龍巖、南平、三明、包頭、鄂爾多斯、杭州、烏魯木齊、新余、玉溪鄂爾多斯、杭州、龍巖、烏海、烏魯木齊、新余、玉溪鄂爾多斯、昆明、龍巖、南平、三明、烏魯木齊、新余、玉溪大慶、唐山嘉峪關大慶、嘉峪關、沈陽鄂爾多斯、杭州、龍巖、南平、三明、新余、漳州北海、常州、大慶、
85、東營、廣州、淮安、濟南、嘉興、盤錦、青島、深圳、沈陽、蘇州、泰州、唐山、威海、武漢、襄陽、徐州、煙臺、鹽城、揚州、榆林、鎮江、南京、南通、攀枝花、中山、舟山、淄博常州、東營、鄂州、廣州、貴陽、淮安、濟南、嘉興、蘭州、南京、南通、寧波、深圳、沈陽、蘇州、泰州、威海、無錫、襄陽、徐州、煙臺、鹽城、揚州、榆林、鎮江、中山、舟山、淄博、攀枝花、盤錦、青島常州、東營、鄂州、廣州、貴陽、淮安、濟南、嘉興、南京、南通、寧波、淄博、深圳、蘇州、泰州、唐山、無錫、武漢、襄陽、徐州、煙臺、鹽城、揚州、榆林、攀枝花、盤錦、青島、鎮江、中山北海、常州、大慶、鄂州、廣州、貴陽、淮安、濟南、青島、深圳、沈陽、蘇州、泰州、
86、唐山、無錫、西安、襄陽、徐州、煙臺、鹽城、揚州、鎮江、舟山、淄博、嘉興、嘉峪關、南京、南通、攀枝花、盤錦、東營嘉峪關嘉峪關北海、常州、東營、廣州、濟南、南京、南通、盤錦、青島、深圳、沈陽、泰州、唐山、徐州、煙臺、鹽城、揚州、榆林、中山、淄博成都、大連、大慶、鄂州、佛山、福州、貴陽、杭州、淮安、嘉興、焦作、金華、莆田、泉州、三明、三亞、廈門、紹興、蘇州、臺州、太原、威海、無錫、武漢、西安、湘潭、襄陽、宜昌、漳州、鎮江、鄭州、舟山、合肥、呼和浩特、湖州、昆明、蘭州、馬鞍山、寧波、寧德、攀枝花、珠海成都、大連、鄂州、佛山、福州、貴陽、合肥、湖州、焦作、金華、蘭州、柳州、寧波、寧德、莆田、泉州、三亞、
87、廈門、紹興、臺州、太原、烏海、無錫、西安、湘潭、宜昌、漳州、鄭州、珠海、呼和浩特、馬鞍山包頭、成都、大連、佛山、湖州、焦作、金華、昆明、南平、寧波、寧德、莆田、泉州、三明、三亞、廈門、紹興、臺州、太原、威海、武漢、湘潭、宜昌、漳州、福州、合肥、呼和浩特、蘭州、柳州、馬鞍山、鄭州、中山、珠海包頭、北海、成都、大連、佛山、福州、杭州、合肥、珠海、焦作、金華、湖州、寧德、莆田、泉州、三亞、廈門、紹興、臺州、太原、威海、烏海、西安、湘潭、宜昌、漳州、鄭州、舟山、蘭州、柳州、馬鞍山、呼和浩特包頭、北海、成都、大連、佛山、福州、合肥、湖州、焦作、金華、昆明、柳州、泉州、三亞、廈門、紹興、臺州、太原、烏海、
88、武漢、西安、湘潭、宜昌、玉溪、鄭州、珠海、呼和浩特、馬鞍山、寧德、莆田、烏魯木齊表 9 2016-2020年環境維度各城市評級結果2016-2020年,三個地區的環境維度的平均表現均處于AA級,差距不明顯,其中,西部地區的環境維度表現相對領先,其次為中部地區,而東部地區較差。此外,5年中,3個地區均有城市呈現出明顯上升趨勢,包括:東部地區的9個城市(淮安、嘉興、寧波、蘇州、唐山、威海、無錫、鎮江和舟山)、中部地區的3個城市(大慶、鄂州、襄陽),以及西部地區的8個城市(包頭、貴陽、蘭州、柳州、攀枝花、烏海、烏魯木齊和玉溪)。2016-2020年,3個地區中,西部地區的嘉峪關長期處于BBB級及以下
89、,值得關注。第二,東中西部地區環境維度表現相對均衡。3.3 中國城市社會維度(S)評級情況2016-2020年各城市在社會維度上的評級結果(圖 12、表 10、圖 13、圖 14),呈現以下特點。72個城市中,達到AA級及以上的城市數量較少,最多為2018年的13個,最低則為2016年的5個。其中,僅有廣州、深圳、杭州、蘇州和武漢表現較好,長期獲評AA級及以上。2016-2020年,大多數城市獲評BB級和BBB級;BBB級及以下的城市數量,最多為2016年和2017年的57個,最少為2019年的45個;特別是,北海和榆林長期獲評B級,社會可持續發展面臨挑戰??傮w而言,72個城市在社會維度上的平
90、均水平為BBB級,明顯低于環境維度的平均水平,略低于治理維度的平均水平。第一,社會維度的整體水平較低,呈現波動趨勢。圖 10 2016年環境維度評級城市分布情況圖 11 2020年環境維度評級城市分布情況22中國地方政府ESG評級指標體系研究報告(2023)RESEARCH ON THE ESG RATING SYSTEM OF LOCAL GOVERNMENTS IN CHINA(2023)等級20162017201820192020AAAAAABBBBBB廣州、杭州、深圳成都、南京、蘇州、無錫、武漢、鄭州成都、廣州、蘇州、武漢、烏魯木齊成都、佛山、廣州、南京、無錫、烏魯木齊、武漢、鄭州、中
91、山成都、寧波、南京、無錫、烏魯木齊、武漢、鄭州、中山佛山、濟南、嘉興、昆明、寧波、青島、沈陽、太原、烏魯木齊、中山、嘉峪關常州、佛山、合肥、湖州、濟南、嘉興、金華、昆明、青島、廈門、紹興、沈陽、太原、舟山、珠海嘉興、昆明、寧波、廈門、紹興、太原、舟山、珠海佛山、嘉興、南京、寧波、太原、無錫、鄭州、中山深圳杭州、深圳杭州、深圳、沈陽、蘇州廣州、杭州、深圳、蘇州廣州、杭州、蘇州、武漢成都、佛山、嘉興、南京、寧波、太原、烏魯木齊、無錫、鄭州、中山包頭、大慶、東營、鄂州、南平、寧德、盤錦、莆田、泉州、三明、三亞、泰州、唐山、湘潭、襄陽、新余、徐州、煙臺、鹽城、揚州、淮安、焦作、蘭州、龍巖、福州、合肥、
92、呼和浩特、馬鞍山、玉溪、漳州大慶、東營、鄂州、福州、合肥、淮安、焦作、蘭州、寧德、莆田、泉州、三明、泰州、唐山、西安、湘潭、襄陽、新余、徐州、煙臺、鹽城、揚州、宜昌、玉溪、龍巖、馬鞍山、南平、漳州大慶、鄂州、淮安、焦作、南平、寧德、莆田、泉州、三明、三亞、西安、襄陽、新余、徐州、玉溪、漳州、柳州、龍巖、馬鞍山大慶、鄂州、淮安、焦作、南平、寧德、莆田、襄陽、柳州、龍巖、馬鞍山、新余、玉溪、漳州北海、大慶、東營、鄂州、淮安、焦作、柳州、龍巖、莆田、泉州、三亞、泰州、襄陽、新余、徐州、煙臺、鹽城、宜昌、玉溪、漳州、馬鞍山、南平、寧德三明、榆林北海、三明、榆林北海、榆林北海、柳州、三亞、榆林北海、柳州
93、、榆林包頭、常州、大連、福州、湖州、金華、蘭州、南通、紹興、臺州、唐山、威海、烏海、西安、湘潭、揚州、鎮江、舟山、珠海、淄博、貴陽、合肥、呼和浩特、攀枝花、盤錦、廈門、鄂爾多斯包頭、大連、東營、福州、貴陽、呼和浩特、嘉峪關、盤錦、泉州、三亞、臺州、泰州、唐山、威海、烏海、西安、湘潭、徐州、煙臺、鹽城、揚州、宜昌、鎮江、蘭州、南通、攀枝花、淄博、鄂爾多斯包頭、常州、大連、東營、盤錦、青島、臺州、泰州、唐山、威海、烏海、湘潭、煙臺、鹽城、揚州、宜昌、鄂爾多斯、福州、貴陽、合肥、呼和浩特、湖州、濟南、嘉峪關、金華、蘭州、南通、攀枝花、鎮江、淄博包頭、常州、大連、貴陽、金華、昆明、南通、淄博、廈門、紹
94、興、沈陽、臺州、威海、烏海、鎮江、舟山、鄂爾多斯、呼和浩特、湖州、濟南、嘉峪關、攀枝花、盤錦、青島、珠海貴陽、湖州、濟南、金華、青島、廈門、紹興、沈陽、臺州、威海、烏海、西安、宜昌、鎮江、舟山、珠海、常州、大連、鄂爾多斯、昆明、南通、攀枝花、淄博、嘉峪關010AAA3442168594343 22AAABBBBBB20304050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 11 158810 27 28302524 23 141928302016-2019年,72個城市的社會維度表現的平均水平呈現波動趨勢,“就業與生活”相關指標的表現下降值得關注。特別是,三明從BB級降為B級,宜昌從B
95、BB級降為BB級,“基本醫療保障”和“就業與生活”相關指標表現的下降可能是主要原因。圖 12 2016-2020年社會維度各評級城市數量表 10 2016-2020年社會維度各城市評級結果23此外,出現過BBB級及以下評級的城市數量極少,包括嘉峪關、大慶、唐山、沈陽和榆林,即使如此,這些城市的環境維度表現也同樣呈現出上升趨勢。相較于2016年,北海、杭州、漳州和三明共4個城市的環境2016-2020年,三個地區的社會維度的平均表現均處于BBB級,但是從評級來看,三個地區呈現出略微的空間差異。2016-2020年,西部地區的平均表現較好,提升趨勢則最為明顯,包括呼和浩特、包頭、蘭州從BB級上升至
96、BBB級;北海、柳州從B級上升至BB級;成都從A級上升至AA級;嘉峪關和昆明從BBB級上升至A級。此外,5年來,中部地區表現也呈現出上升趨勢,包括合肥、湘潭從BB級上升至BBB級,以及鄭州市從A級上升至AA級。特別是,東部地區7個城市(淮安、龍巖、南平、寧德、莆田、三明和漳州)、中部地區6個城市(大慶、鄂州、焦作、馬鞍山、襄陽和新余),以及西部地區4個城市(北海、柳州、榆林和玉溪)長期處于BB級及以下水平,社會可持續發展面臨挑戰。第二,東中西部地區社會維度表現均衡,西部地區平均表現的提升趨勢較為明顯。3.4 中國城市治理維度(G)評級情況2016-2020年各城市在社會維度上的評級結果(圖 1
97、5、表 11、圖 16、圖 17)。圖 13 2016年社會維度評級城市分布情況圖 14 2020年社會維度評級城市分布情況24中國地方政府ESG評級指標體系研究報告(2023)RESEARCH ON THE ESG RATING SYSTEM OF LOCAL GOVERNMENTS IN CHINA(2023)等級20162017201820192020AAAAAABBBBBB成都、杭州、寧波、青島廣州、深圳、舟山、珠海成都、廣州、貴陽、杭州、寧波、青島、珠海成都、廣州、杭州、寧波、廈門、舟山、珠海成都、廣州、杭州、寧波、青島、玉溪、舟山、珠海東營、湖州、嘉興、金華、昆明、南京、紹興、蘇州
98、、威海、無錫,武漢、西安、煙臺、鄭州、淄博東營、福州、湖州、濟南、嘉興、金華、昆明、南京、南通、蘇州、臺州、武漢、揚州,榆林、玉溪、煙臺、淄博北海、東營、佛山、貴陽、合肥、湖州、濟南、嘉興、金華、昆明、南京、南通、青島、紹興、沈陽、蘇州、臺州、武漢、襄陽、煙臺、玉溪、淄博東營、貴陽、合肥、濟南、嘉興、昆明、南京、南通、三亞、廈門、沈陽、蘇州、烏魯木齊、武漢、襄陽、煙臺成都、東營、佛山、廣州、貴陽、湖州、濟南、嘉興、金華、蘭州、青島、沈陽、蘇州、臺州、武漢、鹽城、玉溪杭州、寧波、廈門、珠海三亞、深圳深圳、威海深圳深圳、舟山盤錦、莆田、三明、無錫、揚州、榆林、鄭州、舟山、包頭、大連、呼和浩特、馬鞍
99、山、南平、南通北海、大連、大慶、佛山、盤錦、泉州、三明、湘潭、呼和浩特、淮安、寧德、新余徐州、榆林、鎮江、中山、大連、鄂爾多斯、鄂州、攀枝花、盤錦、湘潭、淮安、柳州、南平徐州、鹽城、漳州、鄭州、太原、烏魯木齊、新余、鄂爾多斯、合肥、淮安、馬鞍山、莆田、三亞焦作、柳州、龍巖、南平、莆田、沈陽、太原、唐山、新余、徐州、鹽城、榆林、佛山、呼和浩特、淮安、烏海、烏魯木齊、襄陽、馬鞍山鄂州、嘉峪關、焦作、北海、柳州、徐州、煙臺、漳州、淄博、寧德、泉州、唐山、烏海、烏魯木齊、湘潭、襄陽、鄂爾多斯、大慶莆田、唐山、烏海、漳州、包頭、鄂爾多斯、鄂州、福州、嘉峪關、焦作、龍巖、馬鞍山、南平包頭、大慶、焦作、太原
100、、唐山、烏海、新余、揚州、馬鞍山、寧德、三明、鄭州包頭、常州、大連、大慶、寧德、盤錦、泉州、三明、唐山、烏海、湘潭、鎮江、鄂州、呼和浩特、南平、嘉峪關、中山包頭、常州、大連、大慶、三明、湘潭、宜昌、中山、鄂爾多斯、鄂州、寧德、嘉峪關北海、福州、貴陽、合肥、濟南、蘭州、南通、鎮江、三亞、廈門、臺州、泰州、攀枝花、盤錦、泉州、揚州、玉溪、漳州北海、佛山、焦作、蘭州、廈門、紹興、沈陽、泰州、威海、無錫、西安、襄陽、柳州、龍巖、攀枝花、宜昌莆田、泉州、三亞、泰州、西安、鹽城、宜昌、漳州、常州、福州、呼和浩特、威海、烏魯木齊、無錫、嘉峪關、蘭州、龍巖常州、湖州、金華、蘭州、臺州、太原、泰州、無錫、西安、
101、徐州、鹽城、揚州、宜昌、榆林、鎮江、鄭州、柳州、攀枝花、紹興、中山、淄博常州、福州、合肥、淮安、昆明、龍巖、南京、中山、泰州、威海、西安、新余、攀枝花、紹興、太原、宜昌、鎮江010AAA4212247874AAABBBBBB20304050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 15 17221617 18 16172117 19 1311214 12 171213182016-2020年,72個城市在治理維度的整體水平一般,平均處于BBB級,具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其中,深圳、杭州、寧波和珠海連續5年獲評AA級或AAA級,表現出色;而包頭市、大慶市、鄂州市、寧德市、唐山和 烏海則有4
102、年均獲評B級,表現不佳。第一,整體水平一般,但顯示出略微的上升趨勢。2016-2020年,72個城市在治理維度的平均水平呈現出略微的上升趨勢,獲評AAA級和AA級的城市數量增加了2個。特別是,廣州由A級上升至AAA級,舟山由BB級上升至AAA級,廣州由A級上升至AAA級,成都和青島則由A級上升至AA級。圖 15 2016-2020年治理維度各評級城市數量表 11 2016-2020年治理維度各城市評級結果252016-2020年,三個地區間的治理維度的平均表現差距明顯,其中,東部地區領先于西部地區(均處于BBB級),而中部地區則較為落后(處于BB級)。5年中,東部地區共4個城市長期處于AA級及
103、以上水平,表現亮眼,包括:杭州市、寧波市、深圳市和珠海市;而中部地區共4個城市(大慶市、鄂州市、馬鞍山市和湘潭市),長期處于BB級及以下,治理水平尤其面臨挑戰。2016-2020年,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的平均表現,均呈現出較為明顯的上升趨勢;相比之下,中部地區未呈現明顯上升趨勢,處于波動中。第二,地區間差異明顯,東部地區表現優于中部和西部地區。圖 16 2016年治理維度評級城市分布情況圖 17 2020年治理維度評級城市分布情況26中國地方政府ESG評級指標體系研究報告(2023)RESEARCH ON THE ESG RATING SYSTEM OF LOCAL GOVERNMENTS IN
104、 CHINA(2023)等級20162017201820192020AAABBBBBBCCC廣東、江蘇、上海、浙江北京北京、廣東、江蘇、上海、浙江北京、上海、浙江、廣東、江蘇北京、廣東、江蘇、上海、浙江安徽、福建、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山東、陜西、山西、四川、天津安徽、河南、湖南、山東、天津山東、安徽、福建、湖北、天津、河北、河南、遼寧、四川、重慶山東、福建、湖北、天津、安徽、河南、湖南、遼寧、四川、重慶北京、江蘇廣東、山東、上海、浙江甘肅、廣西、貴州、江西、云南、海南、新疆、青海廣西、云南、海南、新疆、寧夏、青海海南、新疆、青海青海、新疆、廣西、貴州新疆、云南甘肅、廣西、貴州、海南、
105、黑龍江、寧夏、內蒙古、吉林、遼寧、青海、重慶內蒙古、寧夏、遼寧、黑龍江、吉林、江西、福建、甘肅、海南、四川、山西、陜西、云南、重慶、河北、湖北湖南、江西、山西、陜西、甘肅、貴州、吉林、內蒙古、廣西、黑龍江、云南、寧夏河北、山西、陜西、甘肅、貴州、江西、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安徽、福建、河北、湖南、湖北、遼寧、陜西、天津、河南、黑龍江、吉林、山西、四川、內蒙古、重慶、寧夏AAA2020年的評級結果顯示,從地區發展情況來看,東部地區ESG整體水平領先,西部地區相對落后。北京、廣東、江蘇、上海、浙江五?。ㄖ陛犑校┑腅SG發展最好,新疆面臨發展瓶頸,ESG評級始終未得到明顯提升,僅處于BB級。具體而言,
106、環境維度,各?。ㄖ陛犑校崿F飛躍性提升,AAA級省份(直轄市)數量顯著增加。其中,湖北與重慶發展最好。同時,各地區發展情況較為均衡。社會維度,多數省份的評級結果與2019年保持一致,全國整體水平未有明顯變化。其中,北京、江蘇、上海、浙江、天津在全國范圍內保持處于領先水平,東部地區的整體發展也明顯高于其它地區。治理維度,全國整體水平穩步上升,BBB級及以上省份(直轄市)數量增加。東部地區整體水平較高,但地區內省份(直轄市)存在一定差距。西部地區整體水平較低,地區內省四、中國各省ESG評級研究結果與分析4.1 中國各省ESG綜合評級表現中國各?。ㄖ陛犑校〦SG評級結果顯示(表 12),2020年北
107、京成為近年來首個達到AAA級的省份,ESG發展實現突破。從全國整體情況來看,多數省份(直轄市)仍集中于A級與BBB級。相較于2019年,A級及以上省份(直轄市)數量由10個增加為12個,全國整體水平保持平穩上升趨勢。從三個維度的評級結果來看,多數省份(直轄市)環境、治理維度的提升推動了綜合評級的提升。第一,ESG整體水平平穩上升,環境與治理維度提升相對明顯。北京、廣東、江蘇、上海、浙江五?。ㄖ陛犑校┓€定保持在ESG發展的第一梯隊,常年保持在AA級及以上評級,整體ESG發展情況較好。而新疆依舊處于BB級,在2016-2020年間未呈現明顯增長,在全國范圍內處于明顯落后位置,ESG發展情況較不樂觀
108、。同時,有一些省份(直轄市)的評級情況在2016-2020年間出現一定波動,如重慶、遼寧在2017與2018年達到A級,但在2019與2020年出現下降,變為BBB級。相較于2019年,評級上升的省份(直轄市)包括北京、江西、陜西、四川、山西、福建、河北、湖北、青海、廣西。具體為北京從AA級上升至AAA級,江西、陜西、四川、山西、福建、河北、湖北從BBB級上升至A級,青海、廣西從BB級上升至BBB級;云南的評級結果出現下降,從BBB級下降為BB級;其它省份(直轄市)的評級結果與2019年相比未發生變化。份(直轄市)基本僅處于BB級與B級。表 12 2016-2020年各?。ㄖ陛犑?、自治區)ES
109、G綜合評級結果27ESG綜合評級東中環境(E)維度社會(S)維度治理(G)維度AAAAAABBBBBB411211414163722合 計等級東北西東中合 計東北西東中合 計東北西CCC東中合 計東北西14763644232615132134422422412787421111551312242341332016-2020年各城市在社會維度上的評級結果(圖 15、表 11、圖 16、圖 17)。從各地區的評級情況來看(表13、圖18),東部地區中有9個省份(直轄市)處于A級及以上級別,整體ESG發展水平較高。在環境、社會、治理維度中,東部地區在社會與治理維度的表現優于其它地區,因此其整體ESG
110、評級更高;中部地區所有省份(直轄市)均為A級,ESG發展情況較為平均,處于全國中等水平;東北三省均獲評BBB級,有較大提升空間;西部地區中,陜西與四川獲評A級,領先于地區內其它省份(直轄市)。新疆與云南獲評BB級,處于相對落后位置。其它7個省份則均為BB級,整體ESG發展水平較低。在治理維度,西部地區的多數省份(直轄市)僅達到BB級、B級,制約了ESG整體評級的提升。第二,地區間差異較為明顯,東部地區整體水平較高。4.2 中國各省環境維度(E)評級表現各?。ㄖ陛犑校┉h境維度評級結果顯示(表 14),2020年全國各?。ㄖ陛犑校┰诃h境維度的發展水平實現飛躍式提升。獲評AAA級的省份(直轄市)數量
111、從2019年的1個增長為2020年的14個,AA級及以上省份(直轄市)數量達到21個,全國平均水平已達到AA級及以上?!皻夂蜃兓币患壷笜嗽u分的普遍明顯上升在各?。ㄖ陛犑校┲?,湖北與重慶在環境維度發展最好,評級達到AA級及以上,并在2018、2019年成為全國唯一達到AAA級的省份(直轄市)。而新疆、青海、寧夏三省在2020年還未達到A級,具有較大提升空間。從一級指標得分來看,“環境健康”與“固體廢物處理”兩項得分偏低是三省在環境維度整體評級相對較低且一直未有明顯提升的主要原因。相較于2019年,多數省份(直轄市)的評級獲得提升。甘肅、山西、陜西從第一,整體水平飛躍式提升,多數省份環境級別明顯
112、提升。是AAA級省份(直轄市)數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表 13 2020年各地區各等級省份數量圖 18 2020年各?。ㄖ陛犑?、自治區)ESG綜合評級結果28中國地方政府ESG評級指標體系研究報告(2023)RESEARCH ON THE ESG RATING SYSTEM OF LOCAL GOVERNMENTS IN CHINA(2023)等級20162017201820192020AAAAAABBBBBBCCC北京、廣西、海南、江蘇、山東、四川、云南安徽、北京、福建、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南、江蘇、江西、山東、天津、云南、浙江、重慶安徽、湖北、廣東、河北、湖南、河南、北京、江
113、蘇、山東、福建、浙江、江西、云南、貴州、廣西北京、安徽、重慶、貴州、湖北、廣東、福建、山東、河南、陜西、湖南、江蘇、河北、浙江、天津安徽、廣東、河北、重慶、山東、湖北、福建、陜西、江蘇、浙江、貴州、北京、河南、湖南、海南重慶湖北安徽、福建、甘肅、廣東、貴州、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山西、陜西、浙江、重慶新疆甘肅、寧夏、內蒙古、青海吉林、內蒙古、青海、新疆寧夏吉林、青海、內蒙古、新疆、寧夏內蒙古、寧夏、青海、新疆寧夏、青海、新疆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上海、天津甘肅、黑龍江、吉林、遼寧、山西、陜西、上海、四川黑龍江、四川、天津、甘肅、上海、陜西、遼寧、山西、海南四川、甘肅、黑龍江、云南
114、、廣西、江西、上海、海南、遼寧、山西上海、黑龍江、四川、云南、廣西、天津、江西、吉林、遼寧、山西從地區發展情況來看(表 13、圖 19),四個地區在環境維度上基本均處于較高的發展水平,地區間差距較小。中部地區所有省份(直轄市)在環境維度均達到AAA級,整體表現亮眼。東部地區省份(直轄市)集中于AA級及以上,東北三省均為A級,西部地區中除寧夏、青海、新疆處于BBB級,其它省份(直轄市)均達到A級及以上。第二,地區間發展均衡,中部地區表現亮眼。A級上升至AAA級,安徽、福建、廣東、貴州、河北、河南、湖南、江西、浙江、重慶從AA級上升至AAA級,四川從A級上升至AA級,內蒙古從BBB級上升至A級。表
115、 14 2016-2020年各?。ㄖ陛犑?、自治區)環境維度評級結果圖 19 2020年各?。ㄖ陛犑?、自治區)環境維度評級結果294.3 中國各省社會維度(S)評級表現各?。ㄖ陛犑校┥鐣S度評級結果顯示(表 15),多數省份的評級結果與2019年保持一致,全國整體水平未有明顯變化。相較于2019年,北京從AA級上升至AAA級,黑龍江、青海從2019年的BBB級上升第一,整體水平未有明顯變化,少數省份評級發生變化。各地區在社會維度上的發展水平仍存在著一定差距(表 13、圖 20)。東部地區的整體發展明顯高于其它地區,除福建、海南、河北、山東處于BBB級外,其它省份(直轄市)均達到A級及以上。其中,
116、北京、江蘇、上海、浙江、天津在全國范圍內一直處于領先水平,自2017年開始,五?。ㄖ陛犑校┒歼_到了AA級及以上的評級;中部地區中除山西獲評A級,其它省份(直轄市)均為BBB級;東北三省中黑龍江獲評A級,其余兩省則為BBB級;西北地區整體處于下游水平,貴州與云南兩省一直在所有省份中評級最低,亟需突破提升。從一級指標得分來看,西部地區省份(直轄市)在“發展機會”指標上得分較低,存在一定問題。第二,地區間存在一定差距,東部地區發展處于領先水平。等級20162017201820192020AAAAAABBBBBBCCC江蘇、上海、浙江北京、江蘇、浙江天津、江蘇北京、浙江、上海、江蘇、天津北京、浙江、上
117、海、江蘇上海、天津北京、上海、浙江北京、天津貴州、云南貴州、云南貴州、云南貴州、云南云南新疆、海南、吉林、青海、河南、四川、江西、甘肅、廣西、湖北新疆、廣西、甘肅、海南海南、廣西、貴州、青海甘肅、廣西、四川、重慶甘肅、廣西、四川、重慶福建、黑龍江、安徽、山西、河北、重慶、陜西、湖南、遼寧黑龍江、重慶、河南、安徽、吉林、江西、陜西、四川、湖北、河北、青海河南、黑龍江、湖北、重慶、江西、新疆、四川、甘肅河南、黑龍江、湖北、福建、海南、河北、湖南、吉林、江西、遼寧、青海、山東、陜西、新疆安徽、福建、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江西、遼寧、山東、陜西、新疆廣東、黑龍江、寧夏、內蒙古、青海、山西
118、安徽、廣東、內蒙古、寧夏、山西內蒙古、寧夏、山東、遼寧、廣東、福建、山西、安徽、陜西、湖南、河北、吉林寧夏、內蒙古、遼寧、廣東、福建、山西、山東、湖南天津、廣東、寧夏、山東、內蒙古至A級,上海從AAA級下降至AA級,安徽從A級下降至BBB級,其它省份評級未發生變化。表 15 2016-2020年各?。ㄖ陛犑?、自治區)社會維度評級結果圖 20 2020年各?。ㄖ陛犑?、自治區)社會維度評級結果30中國地方政府ESG評級指標體系研究報告(2023)RESEARCH ON THE ESG RATING SYSTEM OF LOCAL GOVERNMENTS IN CHINA(2023)4.4 中國各省
119、治理維度(G)評級表現各?。ㄖ陛犑校┲卫砭S度評級結果顯示(表 16),2020年全國整體水平穩步上升。AAA級省份(直轄市)數量從2019年的2個增加為4個,BBB級及以上省份(直轄市)數量從2019年的10個增加為15個。同時,相較于之前年份,不再有省份(直轄市)獲評CCC級,全部省份(直轄市)都已達到B級及以上水平。相較于2019年,多數省份(直轄市)在2020年的評級實現提升。江蘇、上海從AA級上升至AAA級,山東、浙江從A級上升至AA級,四川從BBB級上升至A級,河北從BB級上升至A級,安徽、福建、天津從BB級上升至BBB級,湖北從B級上升至BBB級,黑龍江、江西、內蒙古、山西從B級上
120、升至BB級,廣西、海南、青海從CCC級上升至B級。第一,整體水平穩步上升,多數省份評級提升。等級20162017201820192020AAAAAABBBBBBCCC山東、浙江江蘇、上海浙江、江蘇、北京北京、江蘇、上海北京廣東廣東、上海北京、廣東北京、廣東、江蘇、上海貴州、江西、新疆、內蒙古、寧夏、廣西廣西、內蒙古、寧夏、江西黑龍江、寧夏、吉林、海南、廣西、新疆貴州、黑龍江、湖北、吉林、江西、山西、新疆、內蒙古廣西、貴州、海南、吉林、青海、新疆、云南青海、海南新疆、青海、海南青海廣西、海南、青海福建、河南、黑龍江、遼寧、湖南、安徽、湖北、陜西、重慶、天津、河北、云南、山西、甘肅云南、河北、陜西
121、、山西、貴州、甘肅、天津、黑龍江湖南、重慶、陜西、河北、云南、貴州、內蒙古、山西、甘肅、江西安徽、福建、甘肅、河北、寧夏、陜西、天津、云南、重慶寧夏、山西、陜西、甘肅、黑龍江、江西、內蒙古、重慶浙江、吉林、四川遼寧、吉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福建、重慶河南、安徽、遼寧、福建、天津、湖北河南、湖南、遼寧、四川安徽、福建、河南、湖北、湖南、遼寧、天津河北、四川山東、浙江四川、山東四川、浙江、山東江蘇、上海、廣東、山東表 16 2016-2020年各?。ㄖ陛犑?、自治區)治理維度評級結果圖 21 2020年各?。ㄖ陛犑?、自治區)治理維度評級結果31各?。ㄖ陛犑校┉h境維度評級結果顯示(表 14),2
122、020年全國各?。ㄖ陛犑校┰诃h境維度的發展水平實現飛躍式提升。獲評AAA級的省份(直轄市)數量從2019年的1個增長為2020年的14個,AA級及以上省份(直轄市)數量達到21個,全國平均水平已達到AA級及以上?!皻夂蜃兓币患壷笜嗽u分的普遍明顯上升在各?。ㄖ陛犑校┲?,湖北與重慶在環境維度發展最好,評級達到AA級及以上,并在2018、2019年成為全國唯一達到AAA級的省份(直轄市)。而新疆、青海、寧夏三省在2020年還未達到A級,具有較大提升空間。從一級指標得分來看,“環境健康”與“固體廢物處理”兩項得分偏低是三省在環境維度整體評級相對較低且一直未有明顯提升的主要原因。相較于2019年,多數
123、省份(直轄市)的評級獲得提升。甘肅、山西、陜西從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經濟領域,同樣也需要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這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要求。ESG可以被視作是經濟治理的工具,能夠給經濟領域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可用的手段。因此,厘本研究進一步通過使用Spearman相關系數法,分析“人均GDP”和“債務率”分別與“ESG綜合得分”的相關性,即計算相關系數(),以反映關鍵經濟指標與ESG表現的相關關系。該方法不依賴于數據的分布假設,還具有對異常值不敏感、適用于非線性關系等優點。正相關(大于0
124、)表示兩個指標之間為協同作用,負相關(小于0)表示兩個指標之間為權衡關系。具體而言,本研究首先分析2000-2020年72個城市的整體情況(3個指標的數據量均為360);其次,分別分析2000-2020年東部地區(3個地區的數據量均為220)、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3個指標的數據量均為80);最后,分別分析2000-2020年歷年的72個城市的情況(歷年3個指標的數據量五、核心經濟指標與ESG表現的相關性分析72個城市整體來看(表 17),“人均GDP”與“ESG綜合得分”間具有協同關系,相關系數值為0.36(1%顯著);“債務率”與“ESG綜合得分”間具有制衡關系,相關系數值為-0.26(1%
125、顯著)。第一,核心經濟指標與ESG綜合表現間具有明顯相關性。分區域來看(表 17),東部地區,“人均GDP”與“ESG綜合得分”間具有協同關系,相關系數值為0.506(1%顯著),“債務率”與“ESG綜合得分”間具有制衡關系,相關系數值為-0.499(1%顯著);中部地區,“人均GDP”與“ESG綜合得分”間具有協同關系,相關系數值為0.364(1%顯著),而由于相關系數值不顯著,該地區的“債務率”與“ESG綜合得分”間的相關性不確定,這可能是由于數據量有限所致(即評估的城市數量較少);同樣地,西部地區由于相關系數值均不顯著,該地區的“人均GDP”與“ESG綜合得分”間的相關性和“債務率”與“
126、ESG綜合得分”間的相關性均不確定??偟膩砜?,三個區域中,東部地區的核心經濟指標與其ESG綜合表現間的相關性最為明顯。第二,核心經濟指標與ESG綜合表現間的相關性具有較大的空間差異。研究區域 人均 GDP 與 ESG 綜合得分 債務率與 ESG 綜合得分 72 個城市 協同(0.36*)制衡(-0.26*)東部地區 協同(0.506*)制衡(-0.499*)中部地區 協同(0.364*)不確定 西部地區 不確定 不確定 各地區在治理維度上呈現明顯發展差距(表 13、圖 21)。東部地區整體水平較高,但地區內省份(直轄市)存在一定差距。北京、廣東、江蘇、上海四省獲評AAA級,而海南、天津、福建僅
127、處于BBB級及以下。從一級指標得分來看,海南、天津、福建在“公共服務”指標上得分均較低,造成社會維度整體評級停滯不前;中部地區發展水平相近,所有省份(直轄市)均處于BB級和BBB級;西部地區整體水平較低,除四川達到A級,其它省份(直轄市)均處于B級和BB級;東北三省中遼寧獲評BBB級,黑龍江獲評BB級,吉林獲評B級。第二,地區間差距明顯,各地區呈現不同特點。表 18展示了2016-2020年,歷年核心經濟指標與ESG綜合表現間的相關性。2016年,“人均GDP”與“ESG綜合得分”間具有協同關系,相關系數值為0.322(1%顯著),而由于相關系數值不顯著,該地區的“債務第三,核心經濟指標與ES
128、G綜合表現間的相關性未呈現明顯時變特征,較為穩定。均為72)。清核心經濟指標與ESG綜合表現間的相關性具有重要指導意義。表 17 核心經濟指標與ESG綜合表現間相關性的空間差異32中國地方政府ESG評級指標體系研究報告(2023)RESEARCH ON THE ESG RATING SYSTEM OF LOCAL GOVERNMENTS IN CHINA(2023)時間 人均 GDP 與 ESG 綜合得分 債務率與 ESG 綜合得分 2016 年 協同(0.322*)不確定 2017 年 協同(0.244*)不確定 2018 年 協同(0.419*)制衡(-0.333*)2019 年 協同(0
129、.464*)制衡(-0.412*)2020 年 協同(0.316*)制衡(-0.331*)率”與“ESG綜合得分”間的相關性不確定。2017年,“人均GDP”與“ESG綜合得分”間具有協同關系,相關系數值為0.244(5%顯著),而由于相關系數值不顯著,該地區的“債務率”與“ESG綜合得分”間的相關性不確定。2018年,“人均GDP”與“ESG綜合得分”間具有協同關系,相關系數值為0.419(1%顯著),“債務率”與“E S G 綜 合得分”間具有制衡關系,相關系數值為-0.333(1%顯著)。2019年,“人均GDP”與“ESG綜合得分”間具有協同關系,相關系數值為0.464(1%顯著),“
130、債務率”與“ESG綜合得分”間具有制衡關系,相關系數值為-0.412(1%顯著)。2020年,“人均GDP”與“ESG綜合得分”間具有協同關系,相關系數值為0.316(1%顯著),“債務率”與“ESG綜合得分”間具有制衡關系,相關系數值為-0.331(1%顯著)??偟膩砜?,從2016-2020年,核心經濟指標與ESG綜合表現間的相關性未發生明顯變化。表 18 核心經濟指標與ESG綜合表現間相關性的時變特征33再次,報告進一步對核心經濟指標與ESG表現的相關關系進行深度分析。研究發現:第一,核心經濟指標與ESG綜合表現間具有明顯相關性?!叭司鵊DP”與“ESG綜合得分”間具有協同關系,“債務率”
131、與“ESG綜合得分”間具有制衡關系。第二,核心經濟指標與ESG綜合表現間的相關性具有較大的空間差異,東部地區的核心經濟指標與其ESG綜合表現間的相關性最為明顯。東部地區中,“人均GDP”與“ESG綜合得分”間具有協同關系,“債務率”與“ESG綜合得分”間具有制衡關系;而中部、西部地區中,只有中部地區的“人均GDP”與“ESG綜合得分”間具有協同關系。第三,核心經濟指標與ESG綜合表現間的相關性未呈現明顯時變特征,較為穩定。2016-2020年,“人均GDP”與“ESG綜合得分”間一直保持著協同關系,“債務率”與“ESG綜合得分”間一直保持著制衡關系。首先,本報告2016-2020年72個城市的
132、評級結果顯示,第一,ESG整體表現在波動中上升,平均水平偏好,仍有較大提升空間。獲評AA級及以上的城市數量呈現波動中上升的趨勢,由3個增加到11個。72個城市的ESG綜合表現的平均水平偏好(A級),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其中,杭州、深圳、廣州和成都長期處于ESG領先水平。第二,地區間差異明顯,東部地區表現好于中部和西部地區。位于東部地區的城市評級平均達到A級,處于領先位置。而位于中部和西部地區的內陸城市的ESG綜合表現則相對落后,兩個地區的平均水平均為BBB級。第三,經濟發達地區的城市ESG表現更加優異。72個城市中人均GDP(2020年)排在前50%的城市的ESG發展水平呈現上升趨勢。在A級及以
133、上的級別中,人均GDP排在前50%的城市占比呈現明顯優勢,且隨著時間推移,這一優勢呈現略微擴大其次,本年度報告在2021年、2022年報告基礎上對中國各省ESG表現評級進行了年度更新。研究發現,2020年北京、廣東、江蘇、上海、浙江五?。ㄖ陛犑校┑腅SG發展最好;而新疆面臨發展瓶頸,ESG評級始終未得到明顯提升,僅處于BB級。從地區發展情況來看,東部地區ESG整體水平領先,西部地區相對落后。環境維度,各?。ㄖ陛犑校崿F飛躍性提升,AAA級省份(直轄市)數量顯著增加。其中,湖北與重慶發展最好。同時,各地區發展情況較為均衡。社會維度,多數省份的評級結果與2019年保持一致,全國整體水平未有明顯變化
134、。其中,北京、江蘇、上海、浙江、天津在全國范圍內保持處于領先水平,東部地區的整體發展也明顯高于其它地區。治理維度,全國整體水平穩步上升,BBB級及以上省份(直轄市)數量增加。東部地區整體水平較高,但地區內省份(直轄市)存在一定差距。西部地區整體水平較低,地區內省份(直轄市)基本僅處于BB級六、政策與建議:中國ESG發展的機遇與挑戰6.1 中國地方政府ESG評級總結與發現與B級。趨勢。來源:中國經濟網.ESG投資增長迅速,未來發展空間大EB/OL.(2023-08-17).https:/ 來源:投資時報.從概念走向實踐!中國ESG正在迎來哪些快速發展機遇?EB/OL.(2022-11-18).h
135、ttps:/ 來源: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ISSB準則對中國企業影響以及企業應對措施EB/OL.(2023-07-07).https:/ 來源:法制日報.踐行ESG理念助推企業可持續發展EB/OL.(2023-09-22).http:/ 中國ESG發展面臨的機遇近年來,政府關注、市場推動、國際標準要求及可持續發展需要等多方面因素推動著中國ESG發展。首先,從政府關注角度而言,踐行ESG理念為中國的“雙碳”目標、鄉村振興等重要發展戰略推進提供了新的著力點,因此各級政府對ESG發展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中央政府持續發布政策文件對ESG發展進行引導,政策內容重點隨著中國ESG發展情況而呈現一定
136、變化。2022年以前,中央政策主要向企業傳遞“建立健全ESG體系”的信號。2011年,中央企業“十二五”和諧發展戰略實施綱要首次用專項戰略規劃對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提出明確要求。2018年,證監會修訂上市公司治理準則,增加“利益相關者、環境保護與社會責任”章節,規定上市公司應當披露環境保護(E)、履行社會責任(S)以及公司治理(G)的相關信息;2022年之后,越來越多的企業將ESG體系融入日常經營管理之中,中央政策開始具體規劃企業的ESG報告披露、ESG績效評估等環節。2023年,國資委印發關于轉發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專項報告編制研究的通知,為上市公司的ESG報告提供了最基礎的指標參考、格式
137、參考。特別值得關注的是,2022年,國務院國資委成立社會責任局,并召開了成立大會。點明社會責任局的重點工作任務包括踐行ESG理念,足見中央對于ESG發展的重視。同時,各地方政府也大力鼓勵本地上市公司深入踐行ESG理念。例如,蘇州市副市長查穎冬在首屆上市公司ESG管理體系大會上提出希望以此次大會為契機加快推進上市公司踐行ESG理念,強化ESG治理,提升ESG績效,持續推動經濟綠色、低碳轉型和可持續發展;再如,云南省組織舉辦三場省屬國有企業ESG可持6.2 中國ESG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續發展行動聯合發布會,展現了黨的二十大以來云南省屬企業的ESG行動和工作成效。15資能力、降低資金成本 。其次,
138、從投資市場角度而言,ESG表現可以有效反映企業資產的長期投資價值和抗風險能力。ESG本質上就是資本市場機構投資人的一種風險排查機制。因此,ESG理念正日漸成為投資者評估企業經營的重要指標,甚至被視為企業的“第二張財報”。根據中金公司研究預測,中國ESG投資規模預計于2025年達到20萬億元至30萬億元,占資產管理行業總規模的20%至30%。迅速增長的ESG投資規模為企業發展帶來了大量的資金支持,而為獲得更多的資本青睞,企業需要做好ESG相關工作,將ESG理念融入組織戰略和重大決策、日常經營管理,主第三,從國際標準角度而言,中國企業可以積極利用國際標準作為溝通橋梁,在國際市場展開持續性交流。20
139、23年,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ISSB)正式發布1號可持續相關財務信息披露一般要求和國際財務報告可持續披露準則第2號氣候相關披露,這是有史以來首套全球ESG報告標準,為各國公司披露統一的氣候和可持續信息提供了國際標準,因此此份報告的發布堪稱ESG 領域的里程碑事件。ISSB準則發布后,中國監管部門以及市場層面都對ISSB準則的落地予以高度關注,中國財政部(MoF)和香港證監會、香港聯合交易所等監管機構與交易場所均已表示支持并響應ISSB準則 。ISSB準則在國內外受到廣泛認可意味著中國企第四,從可持續發展角度而言,踐行ESG理念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方法和路徑。ESG理念倡導保護生態環
140、境、履行社會責任、提高治理水平,充分納入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內容,與我國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相一致。企業作為中國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重要力量,應當踐行ESG理念,探索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平衡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履行社會責任;同時,從市場數據來看,可持續發展表現優異的企業更容易獲得投資者的青睞,并且獲得更高的市場估值,有助于提升企業融121314業需要密切跟蹤ISSB準則進展,主動采用ISSB準則編制ESG報告,以保證企業信息在全球范圍內的可比性。動編制ESG報告對企業信息進行充分披露。34中國地方政府ESG評級指標體系研究報告(2023)RESEARCH ON
141、 THE ESG RATING SYSTEM OF LOCAL GOVERNMENTS IN CHINA(2023)6.3.1 鼓勵多元主體共同參與,構建并完善中國ESG生態體系中國ESG生態體系的實踐主要涉及五方面:核心是企業的ESG管理;政府部門的監督管理;評級機構對企業ESG績效的評價;非政府組織對企業信息披露標準和框架的制定;投資市場以ESG理念開展的投資活動。為完善目前的中國ESG生態體系,需要多方主體群策群力,形成合力。企業開展ESG管理既需要在組織架構上進行改變,還需要將ESG理念與企業使命愿景結合起來。在組織架構上,相比于經濟利益導向的傳統管理模式,兼顧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
142、效益的ESG管理模式要求更多維度的數據獲取和風險分析、更有革命性發展的技術水平、更具復合能力的專業人才。在使命愿景上,ESG管理模式所帶來的收益往往要通過長期積累才能顯現,對于一些中小型企業而言,企業規模、經營水平等多方面因素限制為了更好對企業的ESG實踐進行監督管理,政府部門需要對于ESG信息披露標準與ESG表現評價標準進行統一規劃。具體而言,需要整合推行已有的團體標準。自2022年開始,多份ESG相關團體標準相繼發布。其中較具代表的為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組織發布的企業ESG評價體系團體標準與企業ESG披露指南團體標準,指導企業進行ESG治理實踐與信息披露,為評級機構提供參考體系。標準的
143、制定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還是執行與實施。在現有的社會推廣之上,為進一步激發標準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政府部門可以考慮將團體標準納入政策規劃之中,以官方力量加強宣傳推廣標準的通用性、科學性、適用性,使標準得到更多中國ESG投資與國際市場聯系日益密切,要求ESG評價體系接軌國際。但中國的經濟體制、市場建設、政策執行等多方面都與發達國家存在明顯差異,注定無法直接完全采納國際通用的ESG評價體系。因此,各評級機構構建的評價體系既要借鑒國際通用標準又要融入本土指標,兼容通用性與特色性。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上市公司ESG行動報告(2022-2023)提出中國特色“1+1”ES
144、G框架,即以國際ESG指標中的共性指標作為普適性基礎框架,并基于中國國情與戰略布局形成特色ESG指標 。本報告構建的ESG評價體系與該框架相似,框架的構建基于對ESG發展理念、國內外已有的ESG評估指標、中國地方政府發展情況的深入6.3 推動中國地方ESG發展的政策建議18考量。企業的采納與踐行。其更關注短期的生存和利潤。因此,如何平衡短期與長期收益是企業重新定義使命愿景的關鍵。6.2.2 中國ESG發展面臨的風險和挑戰中國ESG發展尚處于初級階段,ESG相關產品和服務布局較慢,面臨以下風險與挑戰。第一,缺乏統一的ESG信息披露標準,企業信息披露質量不高。中國現有政策文件缺少對于企業ESG信息
145、披露標準進行統一規劃,雖然部分社會組織發起制定了ESG信息披露的團體標準,但同一行業企業會選擇不同的標準進行信息披露,這就導致投資者無法對企業信息披露的數據進行比較,無法為投資決策提供重要信息。同時,因為缺乏統一標準,非強監督環境下中國企業的ESG信息披露質量不高,兩級分化嚴重:定量信息披露少,數據統計口徑不一致,信息可靠性、透明度不足;選擇性披露,信息失衡,披露內容無法全面反映企業的真實第二,ESG報告“漂綠”現象日益突出,削弱了ESG報告的公信力。外部監督上,中國ESG報告目前仍處于自愿性披露階段,尚未針對ESG報告“漂綠”現象立法懲處,違規成本極低。同時,不同組織發布的ESG報告標準存在
146、較大差異,而企業往往會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報告標準,難以真實有效地反映企業信息。主觀動機上,為樹立對環境、社會負責的良好形象,以獲得綠色金融機構的青睞,吸引綠色投資,企業會利用信息不對稱“漂綠”ESG報告,粉飾或夸大其的環境績效。薄弱的外部約束與強烈的主觀動機使ESG報告“漂綠”行為肆無忌憚,常見的手段包括使用模棱兩可的語言、不易理解的專業用詞、未經證實或不相關的表述、選擇性披露以及提供過于完美1617的承諾與說明等 。情況 。351617 來源:海南省綠色金融研究院.我國ESG發展面臨的挑戰和建議EB/OL.(2023-01-01)https:/ 來源:中國經營報.“漂綠”手段升級,反“漂綠”
147、方法迭代加速EB/OL.(2023-07-22)https:/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解讀中國上市公司ESG行動報告(2022-2023):本土特色“1+1”ESG框架逐步成型,國際ESG評級存挑戰EB/OL.(2023-08-15)https:/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ISSB準則落地,企業ESG信披迎挑戰EB/OL.(2023-07-15)https:/ 來源: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如何化解地方政府債務?EB/OL.(2023-10-12)https:/ 來源:新浪財經.地方政府如何破解債務難題EB/OL.(2023-06-26)https:/ 2021表 18展示了2016-2020年,歷年
148、核心經濟指標與ESG綜合表現間的相關性。2016年,“人均GDP”與“ESG綜合得分”間具有協同關系,相關系數值為0.322(1%顯著),而由于相關系數值不顯著,該地區的“債務第三,核心經濟指標與ESG綜合表現間的相關性未呈現明顯時變特征,較為穩定。6.3.4 推動促進地方政府ESG評級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推廣建立地方政府ESG評級體系并將其納入政府考察內容,有助于科學測評各級政府可持續發展水平,判斷本地在可持續發展進程中的相對定位,明確地方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推動高質量發展下的政府管理與職能改革。同時,將地方政府ESG評級結果公開,能夠為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參與地方發展和社會治理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
149、同時,這一過程也能反向促使地方政府進一步提升公共服務,優化政府決策,進而促進地方可持續發展轉型。本項目在2021年發布的系列報告構建并應用了省級政府ESG評級指標體系,2022年發布的系列報告構建并應用了地市級ESG評級指標體系,實踐應用證明兩項評級指標體系都具有一定的科學性與可行性,為地方政府ESG評級體系提供了參考依據。6.3.3 重視地方債務問題,完善債務預警與管理制度研究顯示,地方政府債務率與地方政府ESG表現間呈現制衡關系,地方債務能力會對地方政府ESG表現產生顯著影響。自疫情以來,受房地產市場下行和土地出讓金大幅下降影響,地方債務規模上升而財力下降,地方債務付息壓力凸顯。從本報告的
150、數據來看,72個城市中超過半數的城市的地方政府債務率已超過100%的警戒線。同時,各地級市的政府債務顯示出較強的異質性。以北上廣為代表的東部地區城市通過融資債券已基本化解了隱形債務,地方政府債務控制較好,但中西部地區很多城市如貴陽、包頭的真實隱形債務規模比表面上的數據高很多。除融資平臺之外,還有很多隱性負債隱藏在當地國企或其他機構的資產負債表中 。對于這些城市而言,靠本級政府化解債務問題很是困難的,中央與省級政府都需要采取一定措施。中央堅持不救助原則,但有支持措施。對于財政能力較弱的城市,中央可通過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等方式減少地方事權。省級政府負總責,主體責任體現在以
151、下幾方面:一是統籌協調全省財政資源,增強化債能力;二是科學分配地方政府債務新增限額;三是加強對基層政府舉債監管,完善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考核和問責2021顯示,2016-2020年,大多數城市獲評BB級和BBB級,明顯低于環境維度的平均水平,略低于治理維度的平均水平,社會可持續發展面臨挑戰。尤其通過提升高等教育供給水平、擴大養老與醫療保險覆蓋人群、增加公共交通數量等基本需求與福利,能夠有助于提升社會維度的整體發展表現;第二,降低治理維度的區域發展不平衡。研究顯示,2016-2020年,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的治理維度的平均表現明顯好于中部地區。通過提升地方政府可支配財力,可能會對提升治理維度
152、的地區平衡性起到較大作用??梢源蠓黾映鞘虚g的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協同發展。機制 。6.3.2 提升社會維度的績效水平,降低治理維度的區域間發展不平衡基于各城市在三大維度的表現,地方政府應重視以下兩方面的發展。第一,提升社會維度的績效水平。研究ISSB準則的發布為企業可持續和氣候相關信息的披露提供了一致性基礎框架,中國非政府組織需要以此作為基準制定中國企業ESG信息披露標準和框架。ISSB準則作為可持續相關披露的全球通用語言,能夠讓企業有機會向全球資本市場投資者展示自己可持續發展的風險識別以及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成效。在ISSB準則之外,ESG信息披露框架還需保留本土化指標,以滿足中國市場各利益
153、相關方的信息需要。ISSB準則發布不久,港交所明確表示將在ESG披露文件中引用ISSB標準,尤其是關于氣候變化的指引,在港股上市的內地企業以及與之對標的同19從國內外ESG的發展趨勢來看,ESG將成為投資活動中必不可少的非財務指標?!皠撔?、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框架,以環境改善、社會發展和完善治理為基本目標的ESG投資理念與新發展理念有著較強的邏輯一致性。因此,在中國經濟發展中,ESG投資理念需與新發展理念深度結合?;诖?,各金融中介機構可以借力中國政府在環境保護和綠色發展領域推出的一系列扶持政策,繼續發展以綠色金融或ESG為主題的債券類或混合類基金,擴
154、大ESG基金市場的成長空間,通過信息傳遞和資源配置,構建一個動態的“價值鏈”。業機構都將受到ISSB準則的直接影響 。36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院長清華大學全球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后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清華大學全球可持續發展研究院辦公室主任清華大學全球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項目主管課題組成員機構簡介清華大學全球可持續發展研究院清華大學全球可持續發展研究院(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Tsinghua University,英文簡稱為THUSDG,中文簡稱為“清華SD
155、G研究院”)成立于2017年5月14日,是清華大學批準成立的校級科研機構,依托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并聯合相關院系開展教學研究工作。研究院致力于深入開展關于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整體框架、政策執行和各個具體目標的多學科交叉研究;全面促進與聯合國相關機構及國際同行在SDGs領域中的經驗交流與互鑒;加強世界各國執行SDGs的經驗交流和政策學習;努力成為SDGs研究領域中具有國際學術影響力和政策影響力的專業研究機構。同時,研究院還將通過全新的課程體系和靈活的培養過程,提供專業性研究生學位項目和各種短期培訓項目,為國際社會培養和輸送SDGs領域的綜合性人才。此外,研究院還將與中國有關政府機構開展密切合作,努力成為中國SDGs研究領域中最具影響力的高端智庫。鳴 謝本研究課題由清華大學全球可持續發展研究院研究團隊撰寫完成。感謝北京穆迪投資者服務有限公司、北京商道融綠咨詢有限公司為本課題提供慷慨支持。本報告于2023年12月5日在第11屆中國責任投資論壇(China SIF)年會暨2023年中國責任投資周上發布。朱旭峰 關 婷 郇軼中 付莉珊 鄭 藝 彭 絲 https:/ ON THE ESG RATING SYSTEM OF LOCAL GOVERNMENTS IN CHINA(20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