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與汽車零部件行業智電新銳度之二:鴻蒙智行開新篇高端車市迎新局-240505(41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汽車與汽車零部件行業智電新銳度之二:鴻蒙智行開新篇高端車市迎新局-240505(41頁).pdf(41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行業研究丨深度報告丨汽車與汽車零部件 Table_Title 智電新銳度之二:鴻蒙智行開新篇,高端車市迎新局%1 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2/41 丨證券研究報告丨 報告要點 Table_Summary華為以 Tier1、HI 模式和智選模式全方位賦能造車,其中,在智選方面,華為主要以賽力斯、奇瑞、北汽和江淮四家合作車企發力高端市場,賽力斯當前推出的問界 M7 和 M9 已獲得市場認可,標志著華為智選高端化之路已獲得階段性成功。以 M7 和 M9 成功經驗為基礎,華為加速推進后續新車布局,預期問界、智界和享界有望年內落地多款新車,華為智選將進入新一輪車型迭代周期。伴隨著新車持續落地,華
2、為智選有望快速搶占市場先機,重塑中高端及豪華價格帶自主領導地位。分析師及聯系人 Table_Author 高伊楠 張永乾 陳佳 SAC:S0490517060001 SAC:S0490524030002 SAC:S0490513080003 SFC:BQT624%2bUbUdXdX8X8XeUdXaQaO7NnPqQtRtPkPnNsPkPrRvN6MmMxOvPnOsPvPrNmO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丨證券研究報告丨 汽車與汽車零部件 Table_Title2智電新銳度之二:鴻蒙智行開新篇,高端車市迎新局 行業研究丨深度報告 Table_Rank 投資評級 看好丨維持Table_S
3、ummary2 消費電子龍頭,以智能化全力賦能造車。相較于傳統能源汽車,電動車的產品差異化要素發生變化,智能化將成為核心抓手。華為深耕消費電子多年,在智能化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以消費電子為協同,華為超前布局電動智能車關鍵部件,當前已形成“1+8+N”戰略。在智能駕駛領域,以自研芯片及算法為基礎,當前已具備“無圖”自動駕駛能力;在智能座艙領域,華為積極布局,HUD、鴻蒙操作系統已具備核心競爭優勢。電動化的前半程已過,智能化的后半程加速,華為有望搶占先機。高端市場加速擴容,華為智選精準布局。中國乘用車高端市場 2023 銷量為616 萬輛,同比增長 12.6%,2019-2023 高端市場銷量C
4、AGR為 16.1%。自主品牌以電動智能化為核心競爭優勢,持續加速國產替代進程。2023 年自主品牌高端車銷量為 182.6 萬輛,同比增長 54%。2019-2023 年高端自主銷量 CAGR 為 108.5%,自主品牌高端市場市占率已由 2019 年 2.8%提高至 2023 年 29.6%。華為憑借手機高端化之路的成功經驗,以智能駕駛及座艙領域積累的核心競爭優勢為基礎,通過鴻蒙智選快速布局高端汽車,將有望享有中國汽車高端化崛起紅利。問界已獲成功,“四界”有望重塑汽車高端市場新格局。華為智選模式當前已拓展至賽力斯、奇瑞、江淮、北汽,分別定位為高端增程 SUV、高端純電轎車/SUV、高端純電
5、/增程轎車、超豪華純電 SUV/MPV/轎車。四家智選合作伙伴車型定位及價格帶劃分清晰,覆蓋 25 萬+全部高端價格帶。其中,問界品牌已得到市場認可,新款 M7 2023年 9 月上市后大定數據一度突破 10 萬臺,連續多月月均交付量突破 2 萬輛。問界 M9 2023 年12 月上市即巔峰,截至 2024 年 4 月 11 日,大定數據突破 7 萬臺,問界 M7/9 大定及銷量表現標志著華為智選問界品牌已獲成功。后續,問界品牌持續加大新車投放力度,問界有望步入正循環。同時,華為持續推進與其他車企合作進展,智界 S7 2024 年 4 月 11 日重磅返場,有望突破產能瓶頸,迎來大規模交付周期
6、。享界 S9 有望近期落地,以問界 M9 高端品牌成功塑造為基礎,疊加高端純電轎車稀缺性,享界 S9 有望成功。同時,華為加速與江淮豪華布局進程,后續伴隨著江淮豪華車的落地,華為智選將成為自主品牌高端化布局最完善的品牌之一。華為智選已經入強車型迭代周期,“四界”有望重塑中高端市場格局。投資建議 2024 年是行業重要拐點之年,在各廠商無圖自動駕駛方案的加速推進下,汽車行業或將迎來真正的自動駕駛拐點,智能化將成為未來迎來板塊性重大布局機會。華為以智選車為核心抓手,同步推進 HI 模式加速布局,有望抓住汽車行業消費升級疊加智能駕駛帶來的行業紅利。因此,我們重點推薦華為汽車相關產業鏈,整車推薦:長安
7、汽車,零部件推薦:拓普集團、星宇股份,同時建議關注:賽力斯、北汽藍谷、滬光股份。風險提示 1、上游原材料成本漲價超預期風險;2、政策風險;3、技術開發進程不及預期風險;4、芯片供應緩解不及預期的風險。Table_StockData行業內重點公司推薦行業內重點公司推薦 公司代碼公司名稱 投資評級 000625長安汽車 買入 601689拓普集團 買入 601799星宇股份 買入 市場表現對比圖市場表現對比圖(近近 12 個月個月)資料來源:Wind 相關研究相關研究以舊換新補貼力度強勁,車企與金融支持配合有望釋放換車需求2024-04-28“以舊換新”看重卡:置換需求主導下,政策有望加速存量淘汰
8、,催化天然氣重卡滲透率提升2024-03-19“以舊換新”看乘用車:置換主導支撐內需韌性,政策有望帶動需求超預期2024-03-13-19%-7%6%18%2023/52023/92023/122024/4汽車與汽車零部件汽車上證綜合指數2024-05-05%3 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4/41 行業研究|深度報告 目錄 消費電子龍頭,以智能化全力賦能造車.7 智能化重塑汽車產品差異化.7 華為深度布局電動智能化,現已進入收獲期.10 問界首獲市場認可,華為智選未來可期.14 復盤華為高端手機之路,智選高端布局具備成功基礎.14 三種模式齊頭并進,智選模式率先破局.16 問界:智駕賦能,
9、問界系列涅槃重生.21 智界:強強聯合,布局中高端純電領域.30 拓寬合作范圍,江淮、北汽持續承接.34 NewCool 落地:華為造車輕裝上陣,有望加速 HI 模式推廣.37 投資建議.38 風險提示.39 圖表目錄 圖 1:燃油車時代的公司核心競爭力.7 圖 2:法拉利 V12 發動機.7 圖 3:燃油車 VS 電動車差異化塑造對比.8 圖 4:發動機 VS 驅動電機輸出動力性能對比.8 圖 5:智能駕駛滲透率趨勢.9 圖 6:智能汽車演變趨勢展望.9 圖 7:上汽與阿里深度合作.10 圖 8:長安與騰訊深度合作.10 圖 9:華為鴻蒙 OS 四大性能.11 圖 10:全場景智慧生活解決方
10、案.11 圖 11:華為智能網聯解決方案布局.12 圖 12: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布局.12 圖 13:華為 MDC810 智能駕駛計算平臺.12 圖 14:華為 MDC 平臺全方位合作.12 圖 15:鴻蒙操作系統升級歷程.13 圖 16:DriveOne 多合一電驅動系統.13 圖 17:DriveOne 三合一電驅動系統.13 圖 18:華為手機產品線及迭代情況.14 圖 19:手機產品線的定位和車型產品定位.15 圖 20:華為用戶畫像.15 圖 21:新能源汽車用戶畫像.15 圖 22:高端車市場銷量持續增加(萬輛).16 圖 23:高端車輛銷量增速明顯高于中低端車.16 圖 24:
11、高端市場主要價格帶銷量(萬輛).17%4 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5/41 行業研究|深度報告 圖 25:高端市場主要價格帶份額變動.17 圖 26:自主高端車型銷量明顯增加(萬輛).17 圖 27:自主高端品牌銷量增速顯著超過其他品牌.17 圖 28:高端市場自主品牌新能源滲透率大大高于其他品牌.18 圖 29: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智能化程度普遍高于豪華合資品牌.18 圖 30:2018 年至 2023 年中國高端市場主要車企市占率變化.18 圖 31:華為與各車企合作車型一覽.19 圖 32:華為智選車部分車型價格帶分布.20 圖 33:高價格帶車型占比及新能源汽車滲透率.21 圖 3
12、4:華為智選賽力斯車型及銷量梳理.22 圖 35:賽里斯華為智選 SF5 特點.23 圖 36:SF5 歷史銷量(單位:輛).23 圖 37:問界 M5 外觀.23 圖 38:問界 M5/M7 與 HI 模式下各車型華為參與比較.23 圖 39:華為動態自適應扭矩系統.24 圖 40:問界 M5EV 外觀.24 圖 41:問界 M5 系列銷量/輛.25 圖 42:問界 M7 外觀.25 圖 43:超級桌面.25 圖 44:新款問界 M7 與老款對比.27 圖 45:問界 M7 系列銷量/輛.27 圖 46:問界 M9 外觀.28 圖 47:問界 M9 聲盾隱私系統.29 圖 48:問界 M9
13、AR-HUD 系統.29 圖 49:問界 M9 86 天大定突破 60000 輛.30 圖 50:問界 M9 3 月交付 6243 輛.30 圖 51:奇瑞與華為合作的首款高端純電中型轎車智界 S7.30 圖 52:奇瑞歷史銷量/輛.30 圖 53:奇瑞汽車車型分布.31 圖 54:奇瑞汽車歷史 ASP/萬元.31 圖 55:智界 S7 外觀.32 圖 56:智界 S7 月銷量/輛.33 圖 57:智界 S7 開始大規模交付.33 圖 58:北汽藍谷與華為合作歷程.34 圖 59:BBA 品牌 40-60 萬價格帶核心車型銷量數據(輛).34 圖 60:2023 年 BBA 品牌 40-60
14、萬價格帶核心車型占該價格帶比例.34 圖 61:2024 年 1-2 月份 30-60 萬價格帶純電車型銷量.35 圖 62:享界 S9 側視圖.35 圖 63:享界 S9 后視圖.35 圖 64:江淮官宣與華為合作.36 表 1:華為 MDC810 計算平臺及競品對比.13%5 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6/41 行業研究|深度報告 表 2:華為與各車企門店數量對比.16 表 3:華為智選模式下確定性車型合作情況梳理.19 表 4:問界 M5EV 競品對比.24 表 5:問界 M7 競品對比.26 表 6:問界 M9 競品對比.28 表 7:智界 S7 及競品對比.33 表 8:報告書中
15、 DE/X6 平臺對應車型及產能情況.36 表 9:HI 模式合作車企具體情況.37 表 10:重點公司盈利預測、估值與評級.38%6 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7/41 行業研究|深度報告 消費電子龍頭,以智能化全力賦能造車 智能化重塑汽車產品差異化 燃油車時代技術是支撐產品和品牌差異化的根本要素 在在過過去去的的燃燃油油車車時時代代,后后進進入入行行業業的的參參與與者者要要想想與與歐歐美美的的百百年年汽汽車車品品牌牌競競爭爭,其其核核心心突突破破口口之之一一為為主主打打性性價價比比,從從日日本本、韓韓國國到到中中國國車車企企均均如如此此。長期來看,依靠性價比的品牌在存量市場生存空間有限
16、,掌握關鍵的差異化能力,打造產品溢價才是根本的競爭要素,油耗、高性價比是 60 年代日本汽車開始走向海外市場的主要定位。在燃油車時代,支撐起品牌與產品溢價的基礎在于技術,動力系統技術則為差異化的根本技術要素,例如,豪華車型匹配的發動機排量更高,整車動力性能更佳,從而又影響了產品的溢價。從硬件參數到標定調校,動力更加澎湃的發動機,技術難度更高、造價也更高。圖 1:燃油車時代的公司核心競爭力 資料來源:2030 出行研究室,長江證券研究所 圖 2:法拉利 V12 發動機 資料來源:2030 出行研究室,長江證券研究所 電動化趨勢下,燃油車以動力為產品定價的邏輯不再適用 隨隨著著電電動動車車賽賽道道
17、中中競競爭爭者者日日益益增增多多,電電動動車車企企業業面面臨臨著著如如何何避避開開同同質質化化的的難難題題。與燃油車復雜且技術含量高的發動機、變速箱等動力總成有所不同,由電池、電控和電機等核心零部件組成的電動車,門檻相對較低。當前,車企眾多車型應用的電池主要來自寧德時代等幾家供應商,同級別的電動車很難進行差異化競爭。%7 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8/41 行業研究|深度報告 圖 3:燃油車 VS 電動車差異化塑造對比 資料來源:長江證券研究所 對對于于純純電電動動車車來來說說,差差異異化化的的根根本本技技術術要要素素不不復復存存在在。對于純電動車來說,由于電機的輸出特性在低轉速時可以提供
18、高轉矩,且響應速度極快,這與發動機的高轉矩位于中高轉速的輸出特性截然不同,這意味著電機可以提供普通發動機、變速箱總成所無法比擬的低速段加速度。圖 4:發動機 VS 驅動電機輸出動力性能對比 資料來源:2030 出行研究室,長江證券研究所 大功率電機的制造技術成熟,相較于大功率發動機的高成本,大功率電機有大量成熟供應商可以生產制造,因此,動力差異在電動車中不復存在,過往以動力為產品定價的邏輯不再適用。智能化成為車型塑造差異化的核心抓手 電電動動化化的的后后半半場場,智智能能化化接接力力,L2+滲滲透透率率加加速速上上行行。智能化成為新一輪朱格拉周期核心抓手,汽車深度智能化推動自主品牌品牌溢價持續
19、提升。全球自動駕駛滲透趨勢不斷提升,電動智能化屬性的零部件價值量增加。自動駕駛應用場景不斷探索,疊加自動駕駛技術的不斷成熟,L1/L2 等非特定場景的滲透以及 L2+自動駕駛特定場景應用的滲透均加速提升,自動駕駛已駛入快車道。%8 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9/41 行業研究|深度報告 圖 5:智能駕駛滲透率趨勢 資料來源:高工產研,中保信,長江證券研究所 智智能能化化推推動動汽汽車車產產業業加加速速變變革革,當當前前智智能能汽汽車車已已成成為為繼繼智智能能手手機機后后又又一一里里程程碑碑式式的的產產物物。智能汽車與智能手機都是移動互聯網下劃時代的產物,相應的發展皆遵循著“交互的變革-架構
20、的升級-生態的演變”這一路徑。從按鍵加小屏幕,從功能到智能系統,從小屏幕到大屏幕,到現在智能語音,擁抱生態。本質上智能手機的發展路徑和智能汽車的發展路徑是一致的。圖 6:智能汽車演變趨勢展望 資料來源:Vehicle,長江證券研究所 以以新新勢勢力力為為代代表表的的廠廠商商開開始始在在純純電電動動差差異異化化路路徑徑上上的的探探索索,最最為為典典型型的的案案例例莫莫過過于于蔚蔚來來與與小小鵬鵬,分分別別在在服服務務與與科科技技兩兩個個方方向向上上打打造造長長板板。蔚來聚焦用戶旅程的每個環節,用“伙伴”、充換電體系、NIO House、NIO 社區四重抓手構建了獨有的服務網絡,為用戶提供了車以外
21、的大量增值服務。小鵬則沿著用戶在車內的感觸端,從智能座艙到輔助駕駛,極大地突出了小鵬與傳統車在駕駛體驗上的差異,并不斷打磨新功能,來突出小鵬與特斯拉及其他新勢力的差異。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主機廠緊隨其后,如果說服務面向的主要是豪華車型,受限于品牌定位與營銷成本不易廣泛推廣,那么至少在中國市場,科技已經和純電動車強綁定,消費者已初步建立了純電動車應該是智能汽車的認知。無論是智己 L7、蔚來 ET7、極狐阿爾法 S HI 或是其他待發布的純電動車型,紛紛將小鵬當下的獨家功能 NGP 視作對%9 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10/41 行業研究|深度報告 標對象。傳統主機廠尋求合作塑造差異化,華為
22、迎來機遇 電電動動車車之之爭爭僅僅是是上上半半場場,電電動動車車硬硬件件本本身身的的發發揮揮空空間間相相對對有有限限,更更多多的的增增值值空空間間在在于于下下半半場場的的智智能能化化之之爭爭。特斯拉的創新,不僅在硬件方面,還在軟件以及商業模式等方面皆有新突破,其 OTA 不斷進行實現數據能力、地圖能力等方面升級。越來越多傳統車企在保持硬件優勢的同時,也紛紛跳出原有的汽車圈,朝科技公司轉型,開始探索“軟件定義汽車”。例如,上汽集團、浦東新區和阿里巴巴集團三方聯合打造的高端智能純電汽車項目“智己汽車”,通過大幅革新軟件能力來提升這個新品牌的核心競爭力。廣汽埃安,加速朝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和共享化
23、轉型,不僅在 EV 技術上發力,也在 ICV 領域謀求新突破,通過軟件不斷迭代來實現在自動駕駛賽道上提速前進。不過,與特斯拉等自成立起就直接定位為“科技公司”的企業相比,從傳統車企里衍生出來的新派系在“軟件”上并不占優勢。因此,傳統車企當前打造新的高端智能電動車品牌的同時,普遍采取結盟的形式,上汽牽手阿里,廣汽與華為建立合作關系,長安與華為、騰訊確立合作,共同在硬件與軟件的融合上尋找新突破口。圖 7:上汽與阿里深度合作 資料來源:上汽官網,長江證券研究所 圖 8:長安與騰訊深度合作 資料來源:長安汽車官網,長江證券研究所 華為深度布局電動智能化,現已進入收獲期 華為布局萬物互聯戰略,智能汽車為
24、關鍵要素之一 華華為為萬萬物物互互聯聯戰戰略略:2019 年年華華為為開開發發者者大大會會中中首首次次推推出出全全新新分分布布式式操操作作系系統統鴻鴻蒙蒙,支支持持手手機機、物物聯聯網網、智智慧慧屏屏等等多多種種設設備備。未來硬件生態將以手機為中心,通過 AI 形成三圈層結構。圍繞手機,華為提出了 1+8+N 的戰略,其中 1 指的是手機也是主入口,而 PC、平板、TV、音響、眼鏡、手表、車機、耳機則是 8 個輔入口,這些設備盡管有限制性,但是它們便捷性會優于手機。在出行場景中,汽車完全可以代替手機部分功能,當人們進入汽車之后,顯示器、音響、GPS 交給車機來做,手機主要負責計算。這樣一來,車
25、機和手機就結合在一起。%10 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11/41 行業研究|深度報告 圖 9:華為鴻蒙 OS 四大性能 資料來源:面包板,長江證券研究所 鴻鴻蒙蒙操操作作系系統統的的全全生生態態場場景景下下,智智慧慧出出行行將將是是非非常常重重要要的的一一環環。2021 年鴻蒙操作系統發布會上,華為規劃搭載鴻蒙 OS 的智能硬件設備將超過 3 億臺,其中 2 億為華為手機及平板等電子產品,另外 1 億為以智能汽車為代表的的第三方 IOT 智能終端設備。圖 10:全場景智慧生活解決方案 資料來源:第一黃金網,長江證券研究所 華為超前布局智能汽車,當前已形成“1+8+N”戰略 華華為為智智能
26、能汽汽車車解解決決方方案案品品牌牌 HI,整整體體呈呈現現“1+8+N“的的業業務務布布局局,包包括括 1 個個全全新新的的計計算算與與通通信信架架構構和和 8 大大智智能能系系統統?!癗”代表激光雷達、AR-HUD 等全套的智能化部件。華為以集中式 CCA 架構為基礎,構建三大操作系統 HOS、VOS、AOS,搭建智能座艙、智能車控、智能駕駛三大計算平臺,并聯合激光雷達、攝像頭、AR-HUD 等智能化硬件設施作為功能外延,最終打造出五大智能系統: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電動、智能網聯及智能車云。%11 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12/41 行業研究|深度報告 圖 11:華為智能網聯解決方
27、案布局 資料來源:維科網,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長江證券研究所 圖 12: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布局 資料來源:華為,億歐智庫,長江證券研究所 華為 C/C 架構大幅領先現有 E/E 架構?,F階段絕大部分的智能駕駛功能采用分布式E/E(Electrical/Electronic)架構,硬件互相獨立,每項輔助駕駛功能需要獨立的傳感器與計算單元,算力無法共享導致算力低。華為采用集中式 C/C(Computing/Communication)架構,通過分布式網關和以太環網實現高速網傳輸數據,并在性能強勁的計算中心進行數據的實時分析與處理,實現整車的感知共享、算力共享、電源共享。同時硬件可插拔、軟件 O
28、TA 升級的整體架構,支持智能駕駛功能不斷平滑更新。圖 13:華為 MDC810 智能駕駛計算平臺 資料來源:華為 MDC 智能駕駛計算平臺白皮書,長江證券研究所 圖 14:華為 MDC 平臺全方位合作 資料來源:華為 MDC 智能駕駛計算平臺白皮書,長江證券研究所 華為致力于構建涵蓋產業鏈上下游的傳感器、執行器與應用算法三大類生態合作伙伴,共同推動智能駕駛產業快速成熟與商用落地。智能駕駛汽車中,包含四個核心子系統:傳感器、計算平臺、執行器與應用算法,華為 MDC(Mobile Data Center:移動數據中心)定位為智能駕駛的計算平臺。2019 年,華為推出 MDC 300F,開啟 MD
29、C 生態建設,2020北京車展華為發布了 MDC 210與610,2021年上海車展,華為發布了MDC 810。當前 MDC 平臺可實現 L2L5 級自動駕駛能力全覆蓋。華為 MDC810 計算平臺是當前市面上算力領先、功耗較低且產品滿足功能安全 ASIL-D的產品。此平臺集成華為在 ICT 領域 30 多年的研發與生產制造經驗,搭載智能駕駛操作系統 AOS、VOS 及 MDC Core,兼容 AUTOSAR,支持 L2+L5 平滑演進,結合配套的完善工具鏈,客戶或生態合作伙伴可靈活快速的開發出針對不同應用場景的智能駕駛應用。%12 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13/41 行業研究|深度報告
30、 表 1:華為 MDC810 計算平臺及競品對比 芯片廠商 域控制器 算力 芯片方案 功能安全 華為 MDC810 400+昇騰 610 ASIL-D 特斯拉 HW4.0 720 2*FSD 2.0/英偉達 DRIVE AGX Pegasus Orin 2000 2*Orin ASIL-D Mobileye EPM59 216 6*Eye Q5 ASIL-D 資料來源:電子技術設計,汽車之家,長江證券研究所 Harmony OS 車車機機操操作作系系統統生生態態強強大大,聯聯合合手手機機、物物聯聯網網等等領領域域,實實現現部部件件與與子子系系統統的的共共用用共共享享,節節約約了了車車機機操操作
31、作系系統統研研發發的的大大量量時時間間與與經經費費。傳統汽車的開發工作中,各類功能往往由不同的供應商分別開發,導致軟件版本繁復、不統一,升級維護難度較大,同時重復研發現象普遍導致大量資源浪費。華為在 Harmony OS 系統上增量開發了 9 類車載增強能力、開放 1517 個車載業務 API、13000 多個 Harmony OS 的 API,提供了語音、視覺、音響音效、觸控等全套核心能力,實現功能開發的統一配置,并以 API 的方式實現核心能力的共享,幫助車企、Tier1、應用生態伙伴更好利用鴻蒙系統去開發滿足用戶需求的服務或功能,全力推動汽車行業的智能化升級。當前,Harmony OS
32、車機操作系統已升級至 4 代,鴻蒙 4.0 車機系統的主要亮點包括:六音區聲源定位、多人多屏多音區并發控制、艙內眼球位置追蹤及眼部狀態識別、多屏多通道雙向流轉、多屏跨設備投屏。圖 15:鴻蒙操作系統升級歷程 資料來源:華為官網,長江證券研究所 電電驅驅動動系系統統 DriveONE 業業內內領領先先。華華為為已已量量產產的的 DriveONE 電電驅驅動動系系統統,包包括括三三合合一一電電驅驅動動系系統統、多多合合一一電電驅驅動動系系統統兩兩種種。其優勢在于采用一體化設計,高度集成了電機控制器、電機、減速器。多合一電驅系統還集成了車載充電機、電壓變換器(DC/DC)及電源分配單元(PDU),支
33、持融合 BMS 軟件算法,并可適配 A0C 級車型需求。圖 16:DriveOne 多合一電驅動系統 資料來源:華為官網,長江證券研究所 圖 17:DriveOne 三合一電驅動系統 資料來源:華為官網,長江證券研究所%13 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14/41 行業研究|深度報告 問界首獲市場認可,華為智選未來可期 復盤華為高端手機之路,智選高端布局具備成功基礎 華華為為有有著著 20 年年消消費費電電子子業業務務經經驗驗并并取取得得成成功功,在在消消費費電電子子業業務務中中展展現現了了高高端端產產品品定定義義能能力力。華為在經歷外部嚴峻的限制之后,重回高端手機市場,Mate 60 pr
34、o 廣受消費者認可,同時華為的旗艦機型 Mate X5 也一機難求。MateX5 售價 12999-16999 元,作為業內的頭部機型,MateX5 在官網商城中長期處于斷貨預約狀態,反映了市場頭部消費者對于華為高端產品的認可。圖 18:華為手機產品線及迭代情況 資料來源:華為手機官網,長江證券研究所 華華為為在在消消費費電電子子業業務務中中證證明明了了其其高高端端產產品品設設計計能能力力,隨隨著著問問界界 M9 的的發發布布,華華為為在在高高端端車車上上的的產產品品定定義義能能力力也也應應當當受受到到重重視視。華為 CBG 在用戶畫像解讀、用戶需求匹配上有豐富經驗和成功案例,針對旗艦產品的特
35、定潛在客戶亦然。汽車作為高價值消費品,產品線劃分、用戶畫像等一定程度上與手機有相同之處,華為 CBG 在高端新能源車領域有望復刻其在高端手機領域的成功。面,前置 像支持 鴻蒙系統 高 龍 理 理 與鴻蒙 系統,快 高,快 鴻蒙 ,可選 ,首發 顯示 理,鴻蒙 系統及 可變 技術 鴻蒙 系統,二代 ,可 星電 用 技術,支持 的高 新率 理 龍 理,鴻蒙 系統,理,大 用后置四 像頭,支持側面 價價格格(元元)支持北 星消 鴻蒙 系統,大電 支持 北 星消,四 機 時時%14 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15/41 行業研究|深度報告 圖 19:手機產品線的定位和車型產品定位 資料來源:長江證
36、券研究所 華華為為生生態態日日趨趨成成熟熟,從從品品牌牌到到渠渠道道全全面面賦賦能能車車企企。品牌效應凸顯,存量客戶體量龐大,用戶群體與新能源車用戶群體重合度高。華為深耕消費者終端業務多年,積累良好的用戶口碑,形成品牌效應。2024 年 3 月 22 日,華為應用市場發布 2023 年度安全隱私報告,報告顯示華為應用市場全球已覆蓋全球 170 多個國家和地區,月活躍用戶超過 5.8億,全球注冊開發者超過 450 萬,超過 18.7 萬個應用集成了 HMS Core,華為移動應用引擎計劃將正式開啟。圖 20:華為用戶畫像 資料來源:MobData,長江證券研究所 圖 21:新能源汽車用戶畫像 資
37、料來源:MobData,長江證券研究所 華華為為在在手手機機終終端端領領域域積積累累了了完完善善的的渠渠道道網網絡絡,從從產產品品推推廣廣到到銷銷售售全全面面賦賦能能車車企企。截至2024 年 1 月,理想汽車在全國共布局 474 家零售中心,覆蓋 142 個城市,售后維修中心及授權鈑噴中心 360 家,覆蓋 209 個城市,2024 年零售中心目標增至 800 家;截至2023 年 12 月份,蔚來在全國 152 個城市設有門店,包括 142 家蔚來中心和 326 家蔚來空間,擁有 314 家服務中心和 62 家交付中心,覆蓋 217 座城市;截至 2023 年 9 月份,小鵬汽車于全國布局
38、銷售功能門店 500 家。截至 2022 年底,華為在中國擁有超過6 萬家門店和專柜,包括 5500 多家體驗店和 2200 余家華為授權服務中心,服務中心覆蓋 47 個國家和地區。截至 2022 年底,華為賣車門店增至 1000 家,覆蓋城市從 109 個增至 150 個。完善的終端渠道建設與終端營銷經驗為車企提供助力,減少大額資本開支的同時直接賦能車型銷售,有助于提高合作車型的品牌力和銷量表現。手機產品產品定位汽車產品 系列 級 系列 系 系列 系列 瑞 適用 精 和高預算的用戶,機型 適用年輕消費,產品風格時,重 適用 人,高端機型 高性價比之選 車型 中 年高品 消費 體,重 動與操
39、高端 車型,產品風格 ,適用于公 用車 中端車型,品 、經 用%15 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16/41 行業研究|深度報告 表 2:華為與各車企門店數量對比 品品牌牌 門門店店數數量量 長安 4601 家門店,覆蓋 214 個城市(截至 2023 年)比亞迪 5031 家門店,覆蓋 284 個城市(截至 2023 年)吉利 1337 家門店,覆蓋 303 個城市(截至 2023 年)特斯拉 超 395 家體驗店及特斯拉中心,覆蓋 60 多個城市(截至 2023 年)蔚來 468 個蔚來中心和蔚來空間,覆蓋 152 個城市(截至 2023 年 12 月)小鵬 500 家銷售功能門店,覆蓋
40、 142 個城市(截至 2023 年 9 月)理想 474 家零售中心,覆蓋 142 個城市,售后維修中心及授權鈑噴中心 360家,覆蓋 209 個城市(截至 2024 年 1 月)華為 超過 6 萬家門店和專柜,包括 5500 多家高端體驗店和 2200 余家華為授權服務中心,覆蓋所有地級市(截至 2022 年)資料來源:GeoQ 智圖,理想官網,港灣商業觀察,電動汽車觀察家,華為 2022 年年報,長江證券研究所 備注:表中數據包含門店、商超和展臺數據 三種模式齊頭并進,智選模式率先破局 高端車型市場擴容,自主新能源搶占先機 中中國國乘乘用用車車高高端端市市場場快快速速擴擴容容。按照乘用車
41、的價格將其分為高端(25 萬以上)、中端(8-25 萬)和低端(8 萬以下)。中低端市場 2023 銷量為 1965 萬輛,同比增長 9.3%。高端市場 2023 銷量為 616 萬輛,同比增長 12.6%。2019-2023 高端/中低端市場銷量CAGR 為 16.1%/2.3%,高端市場銷量增速明顯高于中低端市場。圖 22:高端車市場銷量持續增加(萬輛)圖 23:高端車輛銷量增速明顯高于中低端車 資料來源:中汽協,長江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中汽協,長江證券研究所 高高端端市市場場中中,30-40 萬萬價價格格市市場場增增長長明明顯顯。2018-2023 年高端市場 25-30 萬、30-4
42、0 萬和 40 萬以上價格市場銷量均持續提高,其中 30-40 萬市場擴容最為明顯,從 2018 年的 91.4 萬輛增長至 2023 年的 237.7 萬輛,CAGR 為 21%。從市場份額來看,40 萬市場份額持續降低,2023 年份額為 26.4%;30-40 萬市場份額雖然 2023 年有所回落但份額仍然最高,2023 年達到 38.6%,25-30 萬市場份額則主要在 30%左右波動,2023 年份額為 35.0%。%16 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17/41 行業研究|深度報告 圖 24:高端市場主要價格帶銷量(萬輛)圖 25:高端市場主要價格帶份額變動 資料來源:中汽協,長江
43、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中汽協,長江證券研究所 高高端端市市場場中中自自主主品品牌牌車車銷銷量量表表現現突突出出。分品牌類型來看,日德系高端品牌銷量比較平穩;美系品牌受益于特斯拉的熱銷銷量在 2019-2022 年持續上漲,2023 有所下滑;自主品牌銷量增幅明顯,2023 年銷量為 182.6 萬輛,同比增長 55%。2019-2023 年高端自主銷量 CAGR 為 108.5%,日德美 CAGR 為 3.9%/2.5%/24.5%,高端自主銷量增速明顯超過其他派系。高端市場份額來看,自主品牌由 2019 年 2.8%提高至 2023 年 29.6%,增加了 26.8pct。圖 26:自主高端
44、車型銷量明顯增加(萬輛)圖 27:自主高端品牌銷量增速顯著超過其他品牌 資料來源:中汽協,長江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中汽協,長江證券研究所 憑憑借借電電動動智智能能化化優優勢勢,高高端端自自主主品品牌牌有有望望進進一一步步提提高高市市場場份份額額。燃油車時代 BBA 等高端合資品牌地位穩固,但隨著汽車進入新能源的時代,國內自主品牌憑借電動智能化的優勢挑戰高端合資品牌的地位,份額持續提高。新能源方面,國內高端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滲透率大大高于其他品牌,2023 年國內高端自主新能源滲透率為 89.0%,而日德美系新能源滲透率為 9.5%/9.3%/52.6%。智能化方面,高端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智能化
45、程度普遍高于豪華合資品牌。根據消費者洞察與市場研究機構 J.D.Power 對國內各品牌的創新指數12023 年統計結果顯示,國內主流新能源車品牌(主要為自主品牌)創新指數平均分為 552 分,高于豪華傳統品牌(主要為高端合資品牌)的 539 分,其中國內新 1品牌創新指數(以 1,000 分計):綜合考量先進配置裝配率和使用率表現計算,對汽車品牌的整體創新能力進行評價。2023 年先進技術配置分為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兩個類別,其中智能座艙的先進技術配置為 18 個,智能駕駛的先進技術配置為 12 個。%17 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18/41 行業研究|深度報告 能源高端自主品牌如理想、
46、小鵬、極氪、問界等品牌創新指數均超過 600,而 BBA 等高端合資創新指數低于 580。圖 28:高端市場自主品牌新能源滲透率大大高于其他品牌 圖 29: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智能化程度普遍高于豪華合資品牌 資料來源:中汽協,長江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J.D.Power,長江證券研究所 2023 年年國國內內高高端端市市場場 BBA 和和特特斯斯拉拉等等外外資資車車企企份份額額居居前前列列,自自主主品品牌牌緊緊跟跟其其后后。2023年高端市場中 BBA 和特斯拉占比 40.9%,理想和比亞迪份額均達到 6%左右。蔚來,小鵬占比分別為 2.5%和 1.2%,增長潛力大。從 2018 年和 2023
47、 年高端車品牌銷量占比變化看,自主品牌憑借著電動智能化正在搶占市場份額。圖 30:2018 年至 2023 年中國高端市場主要車企市占率變化 資料來源:中汽協,長江證券研究所 華為智選精準抓住增量價格帶,全系布局高端車型 華華為為與與車車企企共共有有三三種種合合作作模模式式:增增量量零零部部件件供供應應商商模模式式、并并行行實實現現的的 HI 模模式式(Huawei Inside)和和智智選選汽汽車車模模式式,三三種種模模式式與與汽汽車車企企業業的的合合作作程程度度依依次次遞遞增增。%18 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19/41 行業研究|深度報告 圖 31:華為與各車企合作車型一覽 資料來
48、源:極果網,驅動之家,汽車之家,鴻蒙官網,長江證券研究所 智智選選模模式式下下,華華為為參參與與深深度度更更進進一一步步,不不僅僅主主導導產產品品設設計計、定定義義,更更直直接接參參與與到到產產品品定定位位定定價價、營營銷銷及及終終端端銷銷售售環環節節,從從技技術術到到渠渠道道全全面面助助力力車車企企。此前華為智選車模式僅與小康股份合作展開,后來又引入奇瑞、北汽、江淮,與四家廠商合作的車型分別命名為問界/智界/享界/傲界。2021 年 4 月,華為與小康正式推出賽力斯華為智選 SF5;2021 年12 月,雙方正式發布 AITO 首款量產中型豪華 SUV 問界 M5,采用華為 DriveOne
49、 純電驅增程平臺,是首款搭載華為 Harmony 智能座艙的車型。2022 年 7 月,華為與賽力斯聯合開發的 AITO 第二款新車問界 M7 上市,同樣搭載 Harmony OS 座艙系統,并首次搭載“超級桌面”功能,可以將華為手機中的全部手機應用同步到車機屏幕中,且所有應用可適配車機屏幕實現反向控制。2023 年 4 月問界 M5 智駕版上市,同年 9 月新版問界 M7 上市,同年 12 月問界 M9 上市。華為與奇瑞合作的首款車智界 S7 于 2023 年11 月上市,這也是華為智選車模式下的首款轎車。目前華為與四家參與智選車模式的車企的合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預計 2024 年將上市
50、問界 M8、智界 S9、首款享界行政轎車,2025 年將上市首款傲界 MPV。表 3:華為智選模式下確定性車型合作情況梳理 模模式式 合合作作 車車企企 車車型型代代表表 智智能能駕駕駛駛 智智能能座座艙艙 智智能能電電動動 銷銷售售 渠渠道道 計計算算平平臺臺 傳傳感感器器 軟軟件件 硬硬件件 智選 小康 賽力斯 SF5/Hi-Car 華為 SOUND 華為 Drive One三合一電驅系統 華為體驗中心+AITO 門店+華為線上商城 問界 M5/長距離超聲波雷達12 毫米波雷達3 攝像頭5 Harmony OS HUAWEI Share 華為SOUND AR-HUD 華為 DriveOne
51、電驅增程平臺 問界 M7/速騰聚創激光雷達1 Harmony OS HUAWEI Share 華為SOUND AR-HUD 華為 DriveOne電驅增程平臺 模模式式 模模式式智智選選模模式式合合作作深深度度低高高價價格格比比 價格 萬元 合作情況 一輛配備華為 網 的車型,全場景智能互聯系統長長安安 阿阿維維 價格 萬 合作情況 華為 高 電動平臺、高階智能駕駛 系統、基于 開發的智能 。北北汽汽 阿阿 法法 價格 萬 合作情況 配 解決方案多個 、像頭以及 算力的華為 小小 賽賽力力斯斯 價格 萬元 合作情況 系統、華為 三合一驅動系統,華為門店展示、銷 小小 問問界界 價格 萬元 合作
52、情況 系統、華為 三合一驅動系統,華為門店展示、銷 小小 問問界界 價格 萬元 合作情況 系統、華為 三合一驅動系統,華為門店展示、銷 小小 問問界界 價格 萬元 合作情況 系統、華為 三合一驅動系統,華為門店展示、銷 奇奇瑞瑞 智智界界 價格 萬元 合作情況 系統、華為 三合一驅動系統,華為門店展示、銷 長長安安 阿阿維維 價格 萬 合作情況 華為 高 電動平臺、高階智能駕駛 系統、基于 開發的智能 。廣廣汽汽 安安:價格 :萬元 合作情況:華為 計算平臺%19 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20/41 行業研究|深度報告 長距離超聲波雷達12 毫米波雷達3 攝像頭11“超級桌面”功能 問界
53、 M9/192線激光雷達1 長距離超聲波雷達12 毫米波雷達7 攝像頭11 Harmony OS 4 HUAWEI Share HUAWEI 華為SOUND AR-HUD 華為 DriveOne電驅增程平臺 奇瑞 智界 S7 MDC 810 激光雷達1 長距離超聲波雷達12 毫米波雷達3 攝像頭11 Harmony OS HUAWEI Share 華為 SOUND 華為 DriveOne電驅增程平臺 華為線上商城+華為體驗中心 資料來源:汽車之家,長江證券研究所 從從價價格格帶帶及及車車型型定定位位上上看看,華華為為智智選選四四家家合合作作車車企企定定位位清清晰晰,高高端端價價格格帶帶全全面面
54、發發力力。鴻蒙智行產品線清晰,四大合作車企依托各自稟賦分工明確,隨著問界 M9 的正式發布,鴻蒙智行正式進入高端旗艦市場。新款問界 M7、智界 S7 立足 C 級車,分別對標了高端家用 SUV 與高端運動轎跑市場,鴻蒙智行在 25-35 萬的高端市場已具備競爭力;此次 M9 發布,作為鴻蒙智行首款 D 級別車型,布局了 40-60 萬市場;后續,鴻蒙智行與北汽藍谷合作的 C 級高端轎車、與江淮合作的 D 級別轎車/SUV/MPV 將陸續發布。鴻蒙智行將在 C 級市場補充高端行政轎車這一重要品類,并完善在 D 級別旗艦市場的產品線,屆時鴻蒙智行作為自主品牌高端化的代表,將向旗艦豪華合資/進口車市
55、場發起強有力沖擊。圖 32:華為智選車部分車型價格帶分布 資料來源:各公司官網,懂車帝,公司公告,長江證券研究所%20 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21/41 行業研究|深度報告 華華為為智智選選車車型型布布局局細細分分市市場場精精準準定定位位,各各車車型型具具備備獲獲勝勝基基礎礎。以 2023 年全年銷量為基礎,在 25-30 萬價格帶車型中,SUV 占據主導市場,同時,該價格帶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接受度較高,因此,華為智選問界以增程版 M5、M7 主打這一市場。在 30-40 萬價格帶區間,轎車市場占比提升,其中轎車新能源滲透率約為 27%,同時,該價格帶 SUV也有一定的需求空間,而該價
56、格帶 SUV 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約為 48%?;趦r格帶市場的情況,華為智選現已布局了增程版 SUV 車型 M5/7,以及在規劃中的純電版享界 S9。在 40-60 萬價格帶區間,SUV 和轎車需求均較高,但該價格當前轎車的新能源化接受度相比于 SUV 弱,因此華為智選主要以增程版 SUV 車型 M9 為核心車型主打該市場。從不同價格帶 SUV、轎車以及新能源滲透率情況看,華為智選精準抓住細分市場需求。圖 33:高價格帶車型占比及新能源汽車滲透率 資料來源:中汽協,長江證券研究所 問界:智駕賦能,問界系列涅槃重生 賽力斯與華為合作時間最長、程度最深,截至目前共計推出了 6 款產品,分別是華為智選
57、 SF5、問界 M5、問界 M7、問界 M5 BEV、問界 M9 和問界 M9 BEV。從銷量表現上看,賽力斯車型周期經歷了新車投放-市場校驗-問題整改-智駕賦能整改后的新車再次放量等階段。從車型銷量表現看,我們大致可以將賽力斯華為智選車分為三個階段:1、探索階段,至 2021 年 12 月前,為華為賽力斯智選模式初代嘗試摸索的階段,該階段雙方合作推出 SF5 車型,但華為賦能智能化相對較弱,因此 SF5 的市場表現并不樂觀;2、2021 年 12 月至 2023 年 10 月為賽力斯華為加速新車投放的新一階段,該階段雙方合作開發了 M5 和 M7 兩款主力車型,M5 車型在 SF5 基礎之上
58、,華為賦能更多智能座艙,因此 M5 上市之日獲得了市場的認可。但,由于隨即推出的 M7 在價格定位上與 M5重疊度較高,短期壓制了 M5 的銷量,同時 M7 投放市場后,經過時間的校正,一些底盤操控及舒適性的問題制約了 M7 長期穩定的銷量。隨即,賽力斯及華為根據車型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并于 2023 年 4 月和 9 月分別推出新款 M5 智駕版和 M7 智駕版,賽力斯華為智選隨即迎來第三階段;3、第三階段開始于 2023 年 10 月,華為賽力斯耗資 5 億元對 M7 在底盤、安全性及智能駕駛等板塊進行全面升級,因此 M7 及后續推出的 M9 車型無論是大定獲取還是單月%21 請閱讀最后評
59、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22/41 行業研究|深度報告 交付等,均表現優異,也標志著華為賽力斯智選迎來階段性成功。圖 34:華為智選賽力斯車型及銷量梳理 資料來源:各公司官網,中汽協,長江證券研究所 SF5 初試承,問界 M5 再發力 首首款款華華為為加加持持車車型型 SF5 問問世世,電電動動化化實實力力強強。從 2021 年 4 月 19 日產品發布到 5 月 29日產品正式交付,華為智選模式的首款產品 SF5 只相隔了四十天。SF5 提供兩驅與四驅兩款車型,售價分別為 23.68 萬、26.68 萬。SF5 精準定位錨定 20-30 萬增程式 SUV空白市場。與同價位的純電 SUV 相比,SF
60、5 在動力上有著顯著的優勢:1)電機采用了SEP200+HW150 電機組合,前橋搭載賽力斯自研 SEP200 電機,最大轉速 16000rpm,峰值功率可達 255kW;2)續航表現出色,純電模式下 NEDC 續航里程達 180km,滿油滿電 NEDC 續航里程可達 1000km;3)操控性優秀,前懸掛采用雙叉臂式獨立懸架,同時采用輕量化鋁合金材料底盤,鋁合金在保證底盤強度的同時還能很大程度的降低了重心和簧下質量,在電動助力轉向系統上選用了成本更高的雙小齒輪軸電動助力轉向系統,還配備了 HUAWEI DriveONE 多合一電驅系統,高度集成化,重量輕。智智能能化化水水平平欠欠缺缺導導致致
61、SF5 銷銷量量承承壓壓,2021 年年全全年年銷銷量量僅僅 8000 輛輛。作為首款華為智選車,華為智選 SF5 的智能化程度其實并不高,華為此次參與更多的體現在宣傳和終端銷售上。同隨后大火的問界系列相比,賽力斯缺失了華為目前最核心的競爭力智能化。同問界系列推出的鴻蒙智能座艙系統所能提供的無縫流轉,萬物互聯,和智能語音小藝迅速準確的反應相比,SF5 表現欠佳。%22 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23/41 行業研究|深度報告 圖 35:賽里斯華為智選 SF5 特點 資料來源:公司網站,長江證券研究所 圖 36:SF5 歷史銷量(單位:輛)資料來源:中汽協,長江證券研究所 華華為為要要素素上
62、上升升,AITO 問問界界 M5 大大受受歡歡迎迎。繼 SF5 之后,華為與賽里斯于 2021 年 12 月初成立了子品牌 AITO 問界,月底發布了第一款產品問界 M5,并于 2022 年陸續推出了問界 M5 BEV 和 M7 兩款新車,在此期間,華為深度參與了 AITO 問界品牌下各車型的設計、研發、宣傳、銷售。問問界界 M5 是是首首款款搭搭載載鴻鴻蒙蒙座座艙艙系系統統 Harmony OS 的的車車型型,在在智智能能化化體體驗驗上上達達到到了了一一個個全全新新的的水水平平。1)產品設計方面:作為 Harmony OS 主要載體的是具有華為 pad 美學的15.6 英寸的中控屏,邊框極窄
63、,UI 設計界面美觀,交互簡單高效,華為的用戶不需要任何學習成本。2)萬物互聯:登錄同一個華為賬號的手機和車機,在 Harmony OS 的分布式技術支持下,可實現導航、音樂、視頻、等服務在手機和車機間的自然接續、無縫流轉。3)手機生態:在一個華為賬號下,用戶可通鴻蒙車機共享手機生態,分布式操作系統帶來強大優勢,使華為用戶手機內所有應用可進入車機,而應用體驗更適配車內的使用環境和硬件基礎。4)智能語音助手:語音助手小藝首次采用華為自研的領先的端云協同架構,同時發揮端側時延低,云側大模型大實體的優勢,語音操控可支持多媒體所有功能的應用,還可實現長達 60 秒的連續語音口令和功能控制識別,具備全雙
64、工語音交互(同步進行對話與接受指令)隨時打斷、無效指令屏蔽等功能,真正做到了車內大部分功能全部語音智能化控制。圖 37:問界 M5 外觀 資料來源:AITO 官網,長江證券研究所 圖 38:問界 M5/M7 與 HI 模式下各車型華為參與比較 資料來源:澎湃新聞,長江證券研究所 在動力上,M5 在 SF5 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相比賽力斯 SF5,問界 M5 搭載的發動機代號為 H15RT,是新的升級版本,基礎設計與原來的 1.5T 相同,但做了發動機方面的優化,賽力斯提供的增程器采用了米勒循環技術,擁有 15:1 最高壓縮比,41%的超高熱效率,以及 3.2kWh/L 的最大發電效率,滿油滿電情
65、況下車輛可實現 CLTC 工況續航%23 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24/41 行業研究|深度報告 1242 公里。這種改進也使得問界 M5 相較于 SF5 在百公里油耗上有更優秀的表現。問界 M5 一經推出就大受歡迎,上市 87 天,累積銷量就破萬,達 11296 臺,創新品牌單款車型交付破萬的最快紀錄。拓寬市場,AITO 推出純電問界 M5。2022 年 9 月 6 日,AITO 推出問界 M5 的純電版,并在 2023 年 4 月更新了純電智駕版。作為純電版本,問界 M5 EV 與已經交付的 M5 增程版整體區別不大,只是進行了細節上的優化。在空間上,由于原本發動機的位置空出,純電版
66、增加了一個前備箱,增加了至少 80L 的儲物空間。同時 M5 EV 搭載的 Harmony OS3.0 在原有功能基礎上新增了雙屏協同、手機協同、手機日程/導航等信息自動同步至車機等功能。問界 M5 EV 有單電機兩驅和雙電機四驅兩種配置可選,四驅版采用交流異步電機+永磁同步電機組成,系統最大功率365kW,百公里加速4.5秒,后驅智駕版最大功率200kW,百公里加速 7.1s。電池方面,問界 M5 EV 兩驅版和四驅版搭載的都是 80kWh 磷酸鐵鋰電池組,其中前者 CLTC 續航為 602km,后者為 534km。問界 M5 EV 賽力斯汽車和華為聯合研發的 DATS 動態自適應扭矩系統,
67、DATS 可根據路況和車輪附著力進行動態的扭矩調教,讓汽車在經過顛簸路面時更加平順,在經過彎道時更加平穩安全。圖 39:華為動態自適應扭矩系統 資料來源:CBNETA,長江證券研究所 圖 40:問界 M5EV 外觀 資料來源:AITO 官網,長江證券研究所 但總體來看,在 25-30 萬價格帶中可選車型較多,除問界 M5 以外,包括特斯拉 Model Y、比亞迪唐、極狐 阿爾法等等,相比于競品車型,問界 M5 在定價以及車身尺寸方面均沒有特別突出的優勢,以至于當后續理想 L7 的上市以及特斯拉 Model Y 實施降價策略后,問界 M5 的整體銷量承壓。表 4:問界 M5EV 競品對比 問問界
68、界 M5 2022 款款 純純電電后后驅驅標標準準版版 Model Y 2024 后后輪輪驅驅動動版版 唐唐 2023 款款 冠冠軍軍版版 600KM 尊尊享享型型 極極狐狐 阿阿爾爾法法 T2023 款款 森森林林版版 688E+160kW 價格/萬元 25.98 26.39 24.98 24.58 長*寬*高/mm 4785*1930*1620 4730*1921*1624 4900*1950*1725 4788*1940*1623 軸距/mm 2880 2890 2820 2915 車型 中型 SUV 中型 SUV 中型 SUV 中型 SUV 能源類型 純電動 純電動 純電動 純電動 C
69、LTC 控電續航里程(KM)620 554 600 688 最大功率(kW)200 220 160 175%24 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25/41 行業研究|深度報告 圖 41:問界 M5 系列銷量/輛 資料來源:中汽協,長江證券研究所 M7 初探受阻,改款 M7 獲認可 乘乘勝勝追追擊擊,AITO 擴擴展展產產品品矩矩陣陣問問界界 M7。在問界 M5 大獲成功之后,AITO 在 22 年 7 月又推出了中大型 SUV 問界 M7??臻g方面,問界 M7 車內布局由 M5 的 2 排 5 座提升至 3 排 6 座,空間相較于 M5 大了不少,同時 M7 推出行業內首款商用的零重力座椅,并
70、且還支持通風加熱和按摩??梢钥闯?,相比 M5 年輕運動的風格,M7 氣質更偏向于舒適沉穩。M7 同樣搭載 Harmony OS 座艙系統,并首次搭載“超級桌面”功能,可以將華為手機中的全部手機應用同步到車機屏幕中,且所有應用可適配車機屏幕實現反向控制。圖 42:問界 M7 外觀 資料來源:AITO 官網,長江證券研究所 圖 43:超級桌面 資料來源:AITO 官網,長江證券研究所 初初代代問問界界 M7 相相比比競競品品對對手手,優優勢勢較較弱弱。從問界 M7 的定位和售價來看,理想 ONE 和最大扭矩(Ps)360 440 350 360 0-100km/h 加速(s)7.1 5.9 官網
71、0-50km/h加速 3.9s 8.4 80%快充時間(h)0.5 1 0.5 0.5 百公里耗電量(kWh/100km)15.1-15.7 16 電池類型 磷酸鐵鋰電池 磷酸鐵鋰電池 磷酸鐵鋰電池 三元鋰電池 資料來源:懂車帝,長江證券研究所%25 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26/41 行業研究|深度報告 理想 L8 為直接競品車型,其中理想 ONE 已停產。M7 與 L8 都采用增程式的動力方案,均定位 6 座中大型 SUV,M7 四驅智駕版定價定價 32.98 萬,與 2024 款 L8 Pro 33.98萬的售價也十分接近??臻g上,問界 M7 遜色于競爭對手,和 L8 有 185c
72、m 的軸距差,軸距過短這一點也確實是 M7 的短板,甚至短于自身尺寸更小的產品 M5。舒適性上也略有差距,盡管搭配有零重力座椅,但是后排無獨立空調這點,在舒適性上有所減分。動力上,問界 M7 最大功率顯著低于理想 ONE,與 L8 持平,而在扭矩,最高時速,百公里加速方面,都強于 L8。智智能能化化方方面面,問問界界 M7 搭搭載載 Harmony OS 智智能能座座艙艙系系統統,更更是是首首次次搭搭載載超超級級桌桌面面,車車機機應應用用的的豐豐富富程程度度遠遠超超理理想想。但在輔助駕駛上,問界略輸一籌,除了常規的 L2 輔助駕駛功能,理想 ONE 還支持自動變道輔助等功能,理想 L8 更是搭
73、載了理想 ADpro 輔助駕駛系統。表 5:問界 M7 競品對比 問問界界 M71.5T 智智駕駕四四驅驅Plus 版版 理理想想 ONE 理理想想 L8 2024 款款 Pro 價格(萬)30.98 34.98 33.98 長*寬*高/mm 5020*1945*1760 5030*1960*1760 5080*1995*1800 軸距/mm 2820 2935 3005 車型 中大型 SUV 中大型 SUV 中大型 SUV 增程發動機 四缸 1.5T 三缸 1.5T 四缸 1.5T WLTC 純電續航里程(KM)175 148 190 最大功率(kW)112 245 113 最大扭矩(N/m
74、)660 455 620 最大時速(km/h)190 172 180 0-100km/h 加速(s)4.8 6.5 5.3 整車質量/kg 2460 2300 2490 0-80%快充時間(h)0.5 0.5 0.5 動力電池 三元鋰電池 三元鋰電池 三元鋰電池 懸架類型 前麥弗遜后多連桿 前麥弗遜后多連桿 前雙叉臂后五連桿 資料來源:懂車帝,長江證券研究所 初代問界 M7 雖然在華為智能座艙的加持下,座艙智能化體驗仍然表現優秀。而在智能駕駛方面,基于 ADS 1.0 版本的智能駕駛功能,依舊沒有拉開明顯差距,相比于競品車型,智能駕駛的能力并沒有行成跨代的差距。在空間布局上,盡管問界 M7 用
75、料充足,但由于其前輪輪距的限制,問界 M7 前麥弗遜懸架結構,使得 M7 無法兼顧舒適性和操控性。華華為為智智駕駕賦賦能能新新款款問問界界 M7,與與競競品品對對手手拉拉開開差差距距。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華為投入了五億研發費用進行優化,并在 2023 年 9 月推出了新版問界 M7。與老款相比,新版問界M7 升級為雙 FSD 可變阻尼減震器,用了增強型的前麥弗遜式懸架+H 臂式多連桿后懸架,并進行了全新的底盤調校,解決了被人詬病的底盤問題。新新款款 M7 價價格格進進一一步步下下探探,性性價價比比優優勢勢凸凸顯顯。由初代 M7 的售價區間為 31.98-37.98 萬元調整至 24.98-32.
76、98 萬元,下調 3 萬元。其中新版的 M7 可選項分為五座車型價格為%26 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27/41 行業研究|深度報告 24.98-30.98 萬元,六坐車型為 26.98-32.98 萬元。圖 44:新款問界 M7 與老款對比 資料來源:公司網站,長江證券研究所 其次,在續航、安全性、智能化等方面也做出了增強。在智能駕駛方面,問界 M7 首次搭載華為 ADS2.0 版本自動駕駛方案。華為 ADS 2.0 的功能也有了明顯的提升,采用了全新的感知融合算法,可以更好地融合多個傳感器的數據,提高感知的準確性和穩定性??梢詫崿F城市 NOA(導航輔助駕駛)功能,在城區復雜交通場景下
77、也能實現一定程度的智能駕駛,另外還增強了智能泊車等 ADS 1.0 原有的功能。新新版版問問界界 M7 電電動動性性能能突突出出,智智能能駕駕駛駛能能力力方方面面與與競競品品形形成成了了“代代際際”差差,同時,在底盤調校方面持續升級,這使得問界 M7 瞬間成為市場爆款,帶領問界品牌吹響反攻號角。圖 45:問界 M7 系列銷量/輛 資料來源:Wind,中汽協,公司公告,長江證券研究所 M9 上市即巔峰,華為智選已步入新的階段%27 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28/41 行業研究|深度報告 M9 發發布布,鴻鴻蒙蒙智智行行正正式式進進軍軍高高端端旗旗艦艦市市場場。2023 年 12 月 26
78、日,AITO 旗下旗艦車型問界 M9 正式發布,鴻蒙智行進入高端旗艦市場。之前的新款問界 M7、智界 S7 立足 C 級車,分別對標了高端家用 SUV 與高端運動轎跑市場,鴻蒙智行在 25-35 萬的高端市場已具備競爭力;此次 M9 發布,作為鴻蒙智行首款 D 級別車型,布局了 40-60 萬市場。問界 M9 目前發布了四款車型:增程版 Max/Ultra 與純電版 Max/Ultra,起售價 46.98 萬,最高 56.98 萬元,其中 2024 年 2 月增程版月銷 4579 輛,純電版月銷 672 輛。問界 M9 為六座高端 SUV,主要對標理想 L9、極氪 009 等同價格帶多座位高端
79、 SUV。圖 46:問界 M9 外觀 資料來源:AITO 官網,長江證券研究所 表 6:問界 M9 競品對比 問問界界 M9 增增程程 MAX 版版42kWh 問問界界 M9 純純電電 Ultra 版版100kWh 理理想想 L9 增增程程Ultra 極極氪氪 009 純純電電ME 版版 價格(萬)46.98 56.98 45.98 58.8 長*寬*高/mm 5230*1999*1800 5230*1999*1600 5218*1998*1800 5209*2024*1848 軸距/mm 3110 3110 3105 3205 車型 大型 SUV 大型 SUV 大型 SUV 中大型 MPV
80、增程發動機 四缸 1.5T 四缸 1.5T 四缸 1.5T-WLTC 純電續航里程(KM)225/CLTC 630/CLTC 280/CLTC 822/CLTC 最大功率(kW)112 390 113 400 最大扭矩(N/m)205-686 最大時速(km/h)200 200 180 190 0-100km/h 加速(s)49 4.3 53 4.5 整車質量/kg 2560 2560 2570 2906 0-80%快充時間(h)0.5 0.25 0.42-動力電池 三元鋰電池 三元鋰電池 三元鋰電池 三元鋰電池 懸架類型 前雙叉臂后多連桿 前雙叉臂后多連桿 前雙叉臂后五連桿 前雙叉臂后多連桿
81、 資料來源:懂車帝,長江證券研究所 質質量量是是最最好好的的營營銷銷,遙遙遙遙領領先先的的智智能能化化水水平平加加表表現現不不俗俗的的機機械械素素質質造造就就高高端端 SUV 市市場場的的一一匹匹黑黑馬馬。M9 優秀的產品力吸引了大量的關注,華為智選致力于將 M9 打造為 1000萬以內最好的 SUV。動力方面,增程和純電版本均采用了前后雙電機輸出組合,其中增%28 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29/41 行業研究|深度報告 程版本搭載前 165KW 后 200KW 雙電機,最大輸出扭矩為 675N m,零百加速時間 4.9秒;純電版本搭載前 160KW 后 230KW 雙電機,最大輸出扭矩
82、 673Nm,零百加速時間 4.3 秒。智 能 化 方 面 增 加 多 項 新 應 用,例 如 AR-HUD 系 統、HUAWEI SOUNDSUPERIOR 卓越系列、HUAWEI ADS 2.0、途靈底盤、LDP 百萬級像素智能大燈系統、聲盾隱私系統、汽車飛行模式等。內飾方面,首次采用雙中控+副駕屏幕三連屏的設計,并增加了首個車規級投影巨幕;座椅部分采用三排六座布局,延續了 M7的女王副駕并首創總統空間;用料部分采用了十層設計的 NAPPA 真皮包裹座椅,支持加熱、通風、按摩功能。除了在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空間利用、動態表現上保持了華為智選系一如既往的品質之外,在豪華感的設計與配置上,也彰
83、顯了華為 CBG 對于旗艦產品的深度理解。Ultra 版搭載了全新的智能燈光系統,具備較強的實用性,同時彰顯了旗艦車型的獨特個性;Ultra 版車型配置了電動門系統,采用靜音無刷電機,提升豪華的機械質感;Huawei Sound 音效系統,采用 25 單元聲學設計,2080w 功放,具備柏林之聲、寶華韋健等頂級車載音響水準,后者的選裝價值在 10 萬人民幣左右。為旗艦而生的動力表現與高智能化程度,加上獨具匠心的設計感與豪華感,助力問界 M9成為爆款。2024 年 3 月 22 日,鴻蒙智行宣布,上市 86 天后,問界 M9 大定突破 6 萬臺。M9 的售價在 50 多萬元,銷售 6 萬臺車有望
84、帶來 300 多億營收。圖 47:問界 M9 聲盾隱私系統 資料來源:鋒潮評測,長江證券研究所 圖 48:問界 M9 AR-HUD 系統 資料來源:AITO 官網,長江證券研究所 問問界界 M9 在在短短短短 86 天天的的時時間間,大大定定訂訂單單量量便便突突破破了了 60000 臺臺的的大大關關,標標志志著著問問界界 M9依依然然成成為為國國產產高高端端 SUV 市市場場中中創創造造了了一一個個新新的的里里程程碑碑。在新車交付方面,基于問界 M5和 M7 的交付經驗,問界 M9 交付順利,3 月份問界 M9 共交付了 6243 輛,位居中國新勢力 50 萬元以上車型銷量第一。%29 請閱讀
85、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30/41 行業研究|深度報告 圖 49:問界 M9 86 天大定突破 60000 輛 資料來源:AITO 公眾號,長江證券研究所 圖 50:問界 M9 3 月交付 6243 輛 資料來源:AITO 公眾號,長江證券研究所 智界:強強聯合,布局中高端純電領域 奇奇瑞瑞實實力力雄雄厚厚,產產能能近近百百萬萬。作為一家有二十多年歷史的汽車企業,奇瑞在技術和制造能力上都有著很深厚的底蘊,每年的汽車銷量都是能接近百萬輛,2023 年全年,奇瑞的汽車銷量達到 188.1 萬輛。與汽車銷量匹配的是其完整且規模龐大的汽車供應鏈,奇瑞具備年產 90 萬輛整車、90 萬臺套發動機及 80
86、 萬臺變速箱的生產能力。這樣穩定龐大的供應鏈,帶來的是華為急需的大量產能以及規模效應下的可觀溢價空間。圖 51:奇瑞與華為合作的首款高端純電中型轎車智界 S7 配配置置 車型 高端純電中型轎車 平臺 BEV 平臺 動力 DriveONE 800V 高壓碳化硅平臺;續航里程為 705km/855km/630km;華為、寧德時代打造的 800V 巨鯨電池;百公里加速依據電機數量有 5.4 秒和 3.3 秒兩種 智能座艙 HarmonyOS 4 鴻蒙座艙 自動駕駛 ADS 高階智能駕駛 首次推出時間 2023 年第四季度 資料來源:動力測評,長江證券研究所 圖 52:奇瑞歷史銷量/輛 資料來源:中汽
87、協,長江證券研究所 品品牌牌升升級級需需求求迫迫切切,合合作作推推出出子子品品牌牌或或可可破破局局。奇瑞本身的品牌是以低端車型為主,目前在售的 15 款車型,最主力的瑞虎 8 車型,主要成交價在 12 萬以下。而瑞虎 7、瑞虎5 等車型,都只是剛到 10 萬或者在 10 萬以下區間。%30 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31/41 行業研究|深度報告 圖 53:奇瑞汽車車型分布 資料來源:公司網站,長江證券研究所 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汽車消費結構在不斷升級,汽車市場也從增量市場慢慢演變成了存量市場,加之近年新能源汽車對傳統車企的沖擊,這些都讓奇瑞品牌升級向上的需求也越來迫切。同華為共同推出智能汽
88、車高端子品牌,會是奇瑞品牌升級的重要破局手段。圖 54:奇瑞汽車歷史 ASP/萬元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中汽協,長江證券研究所測算 引引入入消消費費電電子子龍龍頭頭,完完善善安安徽徽汽汽車車產產業業集集群群布布局局。華為與奇瑞的合作,不僅是對兩家企業都有很大好處,同樣也是奇瑞背后股份占比超過 50%的國有資產希望看到的。安徽對汽車產業集群的規劃已久,在傳統廠商中,引進了大眾(安徽),在造車新勢力中,引入%31 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32/41 行業研究|深度報告 了蔚來,而在消費電子龍頭中,目前只有華為在汽車行業涉足最深也初步得到市場認可。因此,要想完善安徽的汽車產業集群布局,華為可以
89、說是當下最好,也是唯一的選擇。所以二者的強強聯合,不僅是促進雙方發展的一步,也是推動我國汽車工業發展,推動安徽世界級汽車產業集群的一步。2023 年年 11 月月,EH3 如如期期而而至至,并并被被正正式式命命名名為為智智界界 S7,這這也也是是除除問問界界系系列列之之外外的的又又一一“界界系系列列”正正式式上上市市。作為奇瑞的首款華為智選車,智界 S7 誠意滿滿,首發八大華為黑科技,包括 ADS2.0 高階智能駕駛、途靈智能底盤、鴻蒙 4.0 智能座艙、800V 碳化硅高壓動力平臺、華為巨鯨 800V 高壓電池平臺等,以上這些智能化功能涉及到駕駛、乘坐、安全等各方面的智能化體驗。圖 55:智
90、界 S7 外觀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長江證券研究所 智智界界 S7 持持續續升升級級,于于 2024 年年 4 月月 11 日日再再度度亮亮相相。其中,智界 S7 Pro 后驅長航版價格不做調整,但電池由 62 度升級至 82 度,同時,智界 S7 Pro 后驅長航版首次亮相純視覺方案的基礎版 ADS,基礎版 ADS 針對高速 NCA 可實現 99.5%覆蓋面積,匝道通過率達 96%,降級次數 0 次,可實現智能調速、識別水馬和錐桶;針對智能泊車可實現異形車位、斜列車為和自定義車位泊車,在高速 NCA 和智能泊車領域全面領先。智界 S7 Max 后驅長航智駕版、智界 S7 Max 后驅超航智駕
91、版和智界 S7 Max RS 四驅性能版在原有基礎上均降價 2 萬元。同時,新增智界 S7 Ultra 四驅旗艦版,定價 34.98 萬元。整體智界 S7 車型持續擴容,供消費者更多選擇。智界 S7 為智選車旗下首款轎車,覆蓋 25-35 萬價格帶,該價位帶競品繁多,如特斯拉Model3、小鵬 P7、蔚來 ET5 等,憑借著優秀的性能,智界 S7 并不遜色。%32 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33/41 行業研究|深度報告 表 7:智界 S7 及競品對比 智智界界 S7 Max+智智界界 S7 Max RS 小小米米 SU7 MAX 小小鵬鵬 P7i 702 Max 鵬鵬翼翼版版 蔚蔚來來
92、ET5 75kWh Tesla Model 3 長長續續航航全全輪輪驅驅動動版版 價格(萬)29.98 32.98 29.99 24.99 29.8 28.59 長*寬*高/mm 4971*1963*1474 4971*1963*1466 4997*1963*1440 4888*1896*1450 4790*1960*1499 4720*1848*1442 軸距/mm 2950 2950 3000 2998 2888 2875 車型 中大型車 中大型 中大型 中型車 中型車 中型車 前輪距/mm 1695 1695 1693 1615 1685 1584 WLTC 純電續航里程(KM)855/
93、CLTC 630/CLTC 800/CLTC 702/CLTC 530/CLTC 713/CLTC 驅動類型 單電機 雙電機 雙電機 單電機 雙電機 雙電機 電機總功率(kW)215 365 495 203 360 331 電機總扭矩(N/m)-679 838 440 700 559 最大時速(km/h)210 210 265 200 200 200 0-100km/h加速(s)5.4 3.3 2.78 6.4 4 4.4 整車質量/kg 2050 2170 2205 1980 2195 1823 電壓平臺 800V 800V 800V-400V-快充時間(h)0.25 0.25 0.32 0
94、.48 0.6-動力電池 三元鋰電池 三元鋰+磷酸鐵鋰 三元鋰電池 三元鋰電池 三元+磷酸鐵鋰 三元鋰電池 懸架類型 前雙叉臂后多連桿 前雙叉臂后多連桿 前雙叉臂后五連桿 前雙叉臂后五連桿 前后均五連桿 前雙叉臂后多連桿 城市 NOA 已開通 已開通 24 年 8 月開通 已開通-資料來源:懂車帝,長江證券研究所 智智界界 S7 銷銷量量短短期期承承壓壓,產產能能制制約約問問題題有有望望緩緩解解。智界 S7 上市之初以豪華的配置以及華為智駕的賦能,斬獲超 2 萬訂單。但因芯片短缺、工廠搬遷后新環境下零部件良品率不達標等因素影響,導致智界 S7 交付周期加長,上市至今,智界 S7 單月交付量僅幾
95、百臺。華為及奇瑞積極應對現存問題,并推進智界 S7 改款車型,新款智界 S7 重整旗鼓,已于 4 月 11 日重新發布,新款智界 S7 加大交付節奏,預期智能工廠實現“一分鐘交付一臺車”,智界 S7 有望開啟全新篇章。圖 56:智界 S7 月銷量/輛 資料來源:Marklines,長江證券研究所 圖 57:智界 S7 開始大規模交付 資料來源:澎湃新聞,財聯社,微博,長江證券研究所 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2023 11 2023 12 2024 1 2024 2%33 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34/41 行業研究|深度報告 拓寬合作范圍,江淮、北汽持續承
96、接 北汽合作升級,力產品 上 北北汽汽新新能能源源是是最最早早與與華華為為合合作作的的車車企企之之一一。公司與華為最早在 2017 年即開始在智能網聯電動領域開展合作,2021 年發布的極狐阿爾法 S HI 版由極狐與華為聯合開發,華為在其中提供包括 1 個全新計算通信架構和 5 大智能系統的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以及激光雷達、AR-HUD 等智能化核心零部件。公司與華為開啟智選合作模式。2023 年 8 月 14 日,公司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深化合作,北汽新能源與華為在現有戰略合作基礎上,將與華為開展智選合作,首款車型定位為高端智能純電動轎車。為滿足新車型設計及投產需求,公司將現有 BE22
97、 平臺全方位升級,打造北汽新能源新一代高端純電動智能網聯汽車平臺,升級后的 BE22 平臺產品將由北京高端智能生態工廠負責生產。圖 58:北汽藍谷與華為合作歷程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財聯社,中國日報網,長江證券研究所 40-60 萬萬價價格格帶帶銷銷量量需需求求接接近近 150 萬萬輛輛,但但新新能能源源相相關關車車型型較較少少,具具備備智智能能駕駕駛駛屬屬性性的的享享界界 S9 有有望望獲獲得得一一定定的的市市場場份份額額。享界作為華為鴻蒙智行第三界,首車已經申報,名為 S9,定位豪華行政旗艦。從定位上看,該車的競爭目標就是寶馬 5 系、奔馳 E 級和奧迪 A6L,頂配版價格有望達到 50
98、萬元。從總量看,2023 年 40-60 萬價格帶總銷量接近 150 萬輛,其中 BBA 相關車型總體占比在 33%左右。因此,對比享界 S9 車型定位看,其所定位的價格帶區間仍有比較大的需求空間。圖 59:BBA 品牌 40-60 萬價格帶核心車型銷量數據(輛)資料來源:中汽協,長江證券研究所 圖 60:2023 年 BBA 品牌 40-60 萬價格帶核心車型占該價格帶比例 資料來源:中汽協,長江證券研究所 以以具具備備智智能能化化屬屬性性的的純純電電車車型型替替代代燃燃油油車車,享享界界 S9 具具備備一一定定的的核核心心競競爭爭優優勢勢。在這個%34 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35/
99、41 行業研究|深度報告 細分市場中,當前自主品牌確實缺少一款具備核心競爭力的豪華轎車,尤其是純電車型。我們拉取了 30-60 萬價格帶純電車型,從 30-60 萬價格帶純電車型看,2024 年 1-2 月份累計銷量超過 7000 臺的車型分別是寶馬 i3(轎車)和蔚來 ES6(SUV),銷量累計超過 2000 臺的車型分別為阿維塔 12(轎車)、蔚來 ET5T(轎車)、小鵬 X9(SUV)、蔚來 EC6(SUV)、蔚來 ET5(轎車)、阿維塔 11(SUV)和奧迪 Q4 e-tron(SUV)車型,其中,純電轎車競品車型較少。享界 S9 主打豪華、智能純電轎車,在該價格帶具備明顯的競爭優勢。
100、圖 61:2024 年 1-2 月份 30-60 萬價格帶純電車型銷量 資料來源:中汽協,長江證券研究所 外外觀觀方方面面,享享界界 S9 具具備備較較為為明明顯顯的的鴻鴻蒙蒙智智行行家家族族化化特特征征。申報信息顯示,該車定位于中大型轎車,其新車長寬高分別為 5160/1987/1486mm,軸距為 3050mm,還提供 20英寸和 21 英寸輪轂可選,均為密輻式。側面車門面板與前后翼子板上沒有采用過多的線條設計,搭配隱藏式門把手以及封閉式輪圈,穩重大氣,極具行政要素。同時,車頂搭載激光雷達,標志著該車具備高階智駕能力。不止如此,享界 S9 還支持電子外后視鏡,還將配備 HUAWEI XSC
101、ENE 光場屏,尺寸可達 35 英寸,堪稱裝進車內的私人影院。動力方面,該車將配備后置單電機與前后雙電機四驅兩種版本,其中單電機版最大功率 227 千瓦,雙電機版前電機最大功率 158 千瓦,后電機最大功率 227 千瓦,配備三元鋰電池。除純電版本之外,享界 S9 后續有望落地增程動力版。圖 62:享界 S9 側視圖 資料來源:懂車帝,長江證券研究所 圖 63:享界 S9 后視圖 資料來源:懂車帝,長江證券研究所 江淮合作落地,卡位 值豪華%35 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36/41 行業研究|深度報告 2023 年年 12 月月 1 日日,江江淮淮汽汽車車發發布布公公告告稱稱,將將與與華
102、華為為終終端端有有限限公公司司簽簽署署智智能能新新能能源源汽汽車車合合作作協協議議。雙方將基于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在產品開發、生產制造、銷售、服務等多個領域全面合作,打造豪華智能網聯電動汽車,隨后被證實車型為 MPV。根據協議,江淮汽車將負責雙方合作車型的產品開發,并提供生產基地。華為終端或其指定的第三方則在全球范圍內獨家提供合作車型的銷售服務,包括但不限于營銷、銷售、用戶及生態運營。此外,雙方將共同搭建合作車型的服務體系。華為終端與江淮汽車高層將建立定期互訪機制,定期開展市場信息、行業動態、技術創新、營銷經驗等方面的交流,包括分別設立工作組、成立聯合工作組、開展聯合市場調研即推廣等工作。協
103、議劃清合作雙方的知識產權界限。在本項目合作過程中,由華為終端獨立開發的或完全由華為終端提供的任何技術、工具、設施、人員、設備、參數、數據、要求,以及技術訣竅所產生的技術成果及其衍生作品,屬于華為終端作品,知識產權屬于華為終端所有,而江淮汽車的相關知識產權則屬于江淮汽車所有。圖 64:江淮官宣與華為合作 資料來源:長江證券研究所 2024 年年 3 月月,安安徽徽省省生生態態環環境境廳廳公公示示了了江江淮淮年年產產 20 萬萬輛輛中中高高端端智智能能純純電電動動乘乘用用車車建建設設項項目目環環境境影影響響報報告告書書(以以下下簡簡稱稱報報告告書書),披披露露了了華華為為江江淮淮合合作作工工廠廠以
104、以及及新新車車型型的的進進展展。報告書顯示,安徽肥西超級工廠規劃年產 20 萬輛純電動(含增程式)乘用車、投資 39.805 億元,將開發江淮汽車全新的新能源專屬 DE 平臺、華為智能技術賦能的 X6 平臺。報告書還列出了各平臺車型的主要參數,資料顯示,基于 X6 平臺的產品規劃僅有一款產品,車型為 MPV,規劃年產能 3.5 萬輛。該 MPV 車廠 5200mm,軸距 3200mm,售價或達百萬級。表 8:報告書中 DE/X6 平臺對應車型及產能情況 序號 車型 規劃達產年產能(輛)1 新能源專屬平臺(DE 平臺)B 級轎車 60000 2 C 級轎車 36000 3 A+級 SUV 480
105、00 4 B 級 SUV 21000 5 豪華新能源平臺(X6 平臺)MPV 35000 6 合計 200000 資料來源:易車,江淮年產 20 萬輛中高端智能純電動乘用車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長江證券研究所%36 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37/41 行業研究|深度報告 NewCool 落地:華為造車輕裝上陣,有望加速HI 模式推廣 長安汽車與華為正式簽訂投資合作備忘錄。2023 年 11 月 25 日,長安汽車與華為簽署投資合作備忘錄,華為擬設立一家從事汽車智能系統及部件解決方案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和服務的公司,長安汽車擬出資獲取目標公司股權比例不超過 40%,占比幅度超市場預期。
106、雙方計劃在本備忘錄簽署日之后 6 個月內簽署最終交易文件,包括股權購買協議、股東協議等其他相關文件,預計后續相關股權有望繼續開放認購,并優先引入戰略合作方來加入。1 月 16 日,在 2024 長安汽車全球伙伴大會上,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表示,長安與華為的新合資公司暫定名為“Newcool”2。車車 BU 獨獨立立,股股權權層層面面引引入入主主機機廠廠,有有望望推推動動 HI 模模式式加加速速布布局局。HI 模式下,華為超越傳統 Tier1 的角色,深度參與到智能汽車研發及智能軟硬件上車的過程之中,提供智能駕駛應用軟件、計算平臺以及傳感器等智能駕駛全棧解決方案,還負責云端的數據存儲、軟件迭代。
107、華為與主機廠聯合開發、共同定義,且成品車身附上 HI 標識對外銷售,合作深度、粘性大幅提升。表 9:HI 模式合作車企具體情況 車車型型 合合作作內內容容 進進展展 北汽極狐 阿爾法 S 華為 HI 版 搭載 MDC 810 智能駕駛計算平臺、華為麒麟車機模組、華為 DriveONE 雙電機智能四驅系統,運行 HarmonyOS 車機操作系統 3 顆 96 線車規級激光雷達、6 個毫米波雷達、12 個超聲波雷達和 13 個攝像頭,以及 400TOPS 算力的華為芯片 2022.05.07 正式發布 2022.07.16 正式交付 長安汽車 阿維塔 11 集成華為 HarmonyOS 車機操作系
108、統、華為 AOS 智能駕駛操作系統、華為 VOS 智能車控操作系統和華為 ADS 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搭載華為 DriveONE 高壓電動平臺。3 顆半固態車規級激光雷達、6 顆毫米波雷達、12 個超聲波傳感器、13 顆高清攝像頭 2022.06.05 首次展示2022.08.08 正式發布 阿維塔 12 集成華為 HarmonyOS 車機操作系統、華為 ADS2.0 智駕系統、華為 VOS 智能車控操作系統、鴻蒙智能座艙,搭載華為 DriveONE 高壓電動平臺。3 顆華為 96 線激光雷達、6 顆毫米波雷達、12 個超聲波傳感器、11 顆高清攝像頭 2023.11.10 正式發布 202
109、3.12.10 正式交付 深藍 暫未說明 2024.3.16 首次說明 東風汽車 嵐圖 暫未說明 2024.1.11 首次說明 猛士 集成華為 HarmonyOS 車機操作系統、華為 AOS 智能駕駛操作系統、華為 VOS 智能車控操作系統和華為 ADS 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搭載華為 DriveONE 高壓電動平臺。3 顆半固態車規級激光雷達、6 顆毫米波雷達、12 個超聲波傳感器、13 顆高清攝像頭 2024.2.21 首次說明 一汽解放 暫無 暫未說明 2023.10.24 首次說明 資料來源:蓋世汽車,長江證券研究所 2 資料來源于財聯社新聞%37 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38/
110、41 行業研究|深度報告 投資建議 伴隨著汽車消費者結構由首購群體向增換購群體轉移,汽車呈現消費升級趨勢。2019-2023 高端/中低端市場銷量 CAGR 為 16.1%/2.3%,高端市場銷量增速明顯高于中低端市場。高端市場份額來看,自主品牌由 2019 年 2.8%提高至 2023 年 29.6%,增加了26.8%。從 2018 年和 2023 年高端車品牌銷量占比變化看,自主品牌憑借著電動智能化正在搶占市場份額。華為智選以鴻蒙車機賦能座艙智能化,成本優勢突出;以 ADS2.0 智駕系統賦能智能駕駛,城市 NOA 提升智選車核心競爭優勢,打造具備智能化核心競爭優勢的華為智選系列車型。目前
111、智選模式下的合作車企以拓展多家,包括賽力斯、奇瑞、江淮、北汽,其中,與賽力斯合作布局高端增程 SUV 賽道,與奇瑞合作布局高端純電轎車及 SUV 賽道,與北汽合作布局高端豪華純電及增程轎車賽道,與江淮合作布局超豪華純電 SUV、MPV 和轎車賽道。四家智選合作伙伴車型定位及價格帶劃分清晰,其中,問界品牌已得到市場初步驗證,2023 年銷量累積破九萬。后續伴隨著問界系列迭代車型加速落地,同時智界、享界和傲界車型有序推出,華為智選有望搶占市場先機,獲得中高端及豪華價格帶自主領導地位。同時,華為積極推進車 BU 走出去戰略,將車 BU 獨立,同時以股權形式引入外部多家主機廠參與,長期看,有望推動華為
112、 HI 模式加速布局。整體看,2024 年是行業重要拐點之年,在各廠商無圖自動駕駛方案的加速推進下,汽車行業或將迎來真正的自動駕駛拐點,智能化將成為未來迎來板塊性重大布局機會。華為以智選車為核心抓手,同步推進 HI 模式加速布局,有望抓住汽車行業消費升級疊加智能駕駛帶來的行業紅利。因此,我們重點推薦華為汽車相關產業鏈,整車推薦:長安汽車,零部件推薦:拓普集團、星宇股份,同時建議關注:賽力斯、北汽藍谷、滬光股份。表 10:重點公司盈利預測、估值與評級 證證券券代代碼碼 證證券券簡簡稱稱 股股價價(元元)EPS(元元)PE(倍倍)評評級級 2023A 2024E 2025E 2023A 2024E
113、 2025E 000625.SZ 長安汽車 16.36 1.15 0.91 1.26 14.63 17.88 13.01 買入 601689.SH 拓普集團 64.54 1.95 2.59 3.28 37.69 24.90 19.71 買入 601799.SH 星宇股份 133.59 3.87 5.28 6.98 33.90 25.30 19.14 買入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長江證券研究所(注:股價為 2024 年 4 月 29 日收盤價)%38 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39/41 行業研究|深度報告 風險提示 1、上游原材料成本漲價超預期風險:新能源產業快速增長,上游原材料緊缺,供需缺
114、口下有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超預期的風險。2、政策風險:產業政策發生重大調整令公司面臨較高的產業風險,導致訂單不及預期。3、技術開發進程不及預期風險:新產品技術開發進程不及預期。4、芯片供應緩解不及預期的風險:全球芯片緊缺對國內汽車行業供給約束超預期,導致銷量不及預期。%39 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40/41 行業研究|深度報告 投資評級說明 行業評級 報告發布日后的 12 個月內行業股票指數的漲跌幅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的漲跌幅為基準,投資建議的評級標準為:看 好:相對表現優于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 中 性:相對表現與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持平 看 淡:相對表現弱于同期相
115、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 公司評級 報告發布日后的 12 個月內公司的漲跌幅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的漲跌幅為基準,投資建議的評級標準為:買 入: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漲幅大于 10%增 持: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漲幅在 5%10%之間 中 性: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漲幅在-5%5%之間 減 持: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漲幅小于-5%無投資評級:由于我們無法獲取必要的資料,或者公司面臨無法預見結果的重大不確定性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我們無法給出明確的投資評級。相相關關證證券券市市場場代代表表性性指指數數說說明明:A 股市場以滬深 300 指數為基準;新三板市場
116、以三板成指(針對協議轉讓標的)或三板做市指數(針對做市轉讓標的)為基準;香港市場以恒生指數為基準。辦公地址 Table_Contact上海 武 Add/浦東新區世紀大道 1198 號世紀匯廣場一座 29 層 P.C/(200122)Add/武漢市江漢區淮海路 88 號長江證券大廈 37 樓 P.C/(430015)北京 深圳 Add/西城區金融街 33 號通泰大廈 15 層 P.C/(100032)Add/深圳市福田區中心四路 1 號嘉里建設廣場 3 期 36 樓 P.C/(518048)%40 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41/41 行業研究|深度報告 分析師聲明 本報告署名分析師以勤勉的
117、職業態度,獨立、客觀地出具本報告。分析邏輯基于作者的職業理解,本報告清晰準確地反映了作者的研究觀點。作者所得報酬的任何部分不曾與,不與,也不將與本報告中的具體推薦意見或觀點而有直接或間接聯系,特此聲明。法律主體聲明 本報告由長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及/或其附屬機構(以下簡稱長江證券或本公司)制作,由長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地區發行。長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具有中國證監會許可的投資咨詢業務資格,經營證券業務許可證編號為:10060000。本報告署名分析師所持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書編號已披露在報告首頁的作者姓名旁。在遵守適用的法律法規情況下,本報告亦可能由長江證券經紀(
118、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地區發行。長江證券經紀(香港)有限公司具有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核準的“就證券提供意見”業務資格(第四類牌照的受監管活動),中央編號為:AXY608。本報告作者所持香港證監會牌照的中央編號已披露在報告首頁的作者姓名旁。其他聲明 本報告并非針對或意圖發送、發布給在當地法律或監管規則下不允許該報告發送、發布的人員。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本報告的信息均來源于公開資料,本公司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也不保證所包含信息和建議不發生任何變更。本報告內容的全部或部分均不構成投資建議。本報告所包含的觀點、建議并未考慮報告接收人在財務狀況、投資目的、
119、風險偏好等方面的具體情況,報告接收者應當獨立評估本報告所含信息,基于自身投資目標、需求、市場機會、風險及其他因素自主做出決策并自行承擔投資風險。本公司已力求報告內容的客觀、公正,但文中的觀點、結論和建議僅供參考,不包含作者對證券價格漲跌或市場走勢的確定性判斷。報告中的信息或意見并不構成所述證券的買賣出價或征價,投資者據此做出的任何投資決策與本公司和作者無關。本研究報告并不構成本公司對購入、購買或認購證券的邀請或要約。本公司有可能會與本報告涉及的公司進行投資銀行業務或投資服務等其他業務(例如:配售代理、牽頭經辦人、保薦人、承銷商或自營投資)。本報告所包含的觀點及建議不適用于所有投資者,且并未考慮
120、個別客戶的特殊情況、目標或需要,不應被視為對特定客戶關于特定證券或金融工具的建議或策略。投資者不應以本報告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依據本報告做出決策,并在需要時咨詢專業意見。本報告所載的資料、意見及推測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判斷,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的價格、價值及投資收入可升可跌,過往表現不應作為日后的表現依據;在不同時期,本公司可以發出其他與本報告所載信息不一致及有不同結論的報告;本報告所反映研究人員的不同觀點、見解及分析方法,并不代表本公司或其他附屬機構的立場;本公司不保證本報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狀態。同時,本公司對本報告所含信息可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資者應當自行關注相
121、應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范圍內,與本報告中所評價或推薦的證券不存在法律法規要求披露或采取限制、靜默措施的利益沖突。本報告版權僅為本公司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和發布給其他機構及/或人士(無論整份和部分)。如引用須注明出處為本公司研究所,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d或者轉發本證券研究報告或者摘要的,應當注明本報告的發布人和發布日期,提示使用證券研究報告的風險。本公司不為轉發人及/或其客戶因使用本報告或報告載明的內容產生的直接或間接損失承擔任何責任。未經授權刊載或者轉發本報告的,本公司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本公司保留一切權利。%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