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發硅谷銀行:中國雙碳新能源行業資本市場趨勢2023年度報告(13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浦發硅谷銀行:中國雙碳新能源行業資本市場趨勢2023年度報告(13頁).pdf(13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中國雙碳新能源行業資本市場趨勢2023年度報告動力電池|儲能|氫能|光伏2023年市場表現及投資市場回顧全行業、雙碳新能源3浦發硅谷銀行視角下的雙碳新能源主要賽道動力電池、儲能、氫能和光伏7中國雙碳新能源行業資本市場趨勢2023年度報告2023年市場表現及投資市場回顧全行業、雙碳新能源綠色轉型促進投資擴張,雙碳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2024年趨勢逐步構建“碳達峰碳中和”重大宣示三年以來,我國構建完成了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在“雙碳”政策、產業、技術方面均有所突破。2020年中國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48.4%,累計少排放二氧化碳約58億噸,超額完成了中國向國際社會承諾的到2020年
2、下降40%-45%的目標。2023年,我國積極穩妥推動從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變,發布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確認首批碳達峰試點城市等。同時,我國能源轉型再次迎來里程碑節點,2023年上半年,全國可再生能源累計裝機規模達13.22億千瓦,歷史性地首次超過了火電;全年可再生能源裝機已達14.5億千瓦,占全國發電總裝機超過50%。雙碳新能源賽道空間大、中期增長速度高,持續成長屬性強。從供給側來看,2021年各行業經歷了一輪投資擴張,部分新興行業存在重復布局和“內卷”式競爭,一些行業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2023年,生產者物價指數(PPI)為負的情況下,制造業及中游設備制造業投資TTM(過去12
3、個月投資總額)分別同比增長6.4%及15.3%,這一輪投資擴張以綠色轉型和高技術產業為主力。從需求側來看,工業需求尚處低位。2023 年下半年以來,市場各主體參與者對部分產能過剩已形成共識,無論是產業鏈相關公司更加謹慎的擴產計劃,還是資本市場、地方政府支持力度的收緊,都有望降低擴產速度與幅度,推動行業盡早進入良性循環階段。從市場格局角度看,激烈的競爭對公司能力帶來重大考驗,行業也有望在2024年逐步進入出清階段,行業格局出清之后,行業發展趨勢也將更為明朗,投資邏輯也將更加明顯。浦發硅谷銀行重點關注的雙碳新能源賽道中,動力電池、儲能、氫能、光伏行業發展方向明確,處于技術革新關鍵點突破階段,亮點細
4、分賽道多,在2023年總體投資回落的背景下呈現很強的韌性:動力電池在加速技術創新迭代,主輔材、新型電池等均有突出投資機會,重點關注技術迭代路徑及產業化進展;儲能中,磷酸鐵鋰方案占據主導,液流電池備受關注;氫能上游制氫機會更明確,光儲氫聯動初見成效;光伏組件價格下跌帶動電站投資熱,N型電池帶動產業鏈迭代。浦發硅谷銀行將持續挖掘并支持雙碳新能源的高潛標的,陪伴客戶穿越短期產業鏈供需錯配等原因帶來的景氣度變化,支持客戶完成關鍵節點的突破,在激烈競爭中提升成功概率。注:數據來源于國家能源局。2023年資本市場概況回顧 2023年全球IPO持續放緩,全球IPO市場共有1,298起IPO,籌資1,232億
5、美元,較2022年分別同比下降8%及33%。2023年,414家中國企業上市,同比下降19%,籌資額近3,500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75%。2023年下半年,與年中的7月1日排隊企業狀態相比,IPO中止企業數量增加近9倍。從IPO受理來看,2023年7月、8月和10月,僅新增受理6家北交所企業,滬深交易所零受理。2023年中國投資熱度趨緩,出手階段更為謹慎。新能源投融資金額大,且多為產業資本壓注:2023年投融資事件9,893起,同比減少5%;融資金額7,762.59億元,同比減少27%;投資輪次最多為A輪,往年A輪之前最活躍;先進制造投融資事件最多,新能源位列第四,但能源轉型支撐新興領域投資
6、高速增長,先進制造中不乏有新能源產業鏈相關環節。融資金額上,新能源位列第二;從投資人出手情況來看,先進制造投資熱度最活躍,投資數量前三為國資PE機構,新能源投資方以產業資本為主。5注:數據來源:烯牛數據、安永、睿獸分析,以及浦發硅谷銀行根據公開數據按投資事件數量進行的不完全統計。0102030405060深圳高新投深創投毅達資本奇績創壇中金資本紫金科創中金資本啟明創投君聯資本國電投小米產投蔚來資本奇績創壇藍馳創投經緯創投先進制造企業服務醫療健康新能源人工智能02000400060008000A輪之前A輪B輪C輪及以后 戰略融資2021202220232023年資本市場整體投資數量分布11414
7、216216619920722323526228529334538343551765068310471138203820414131教育建筑業金融通信業務物流運輸生活服務電商零售化學工業農業文娛傳媒智能硬件公用事業大數據傳統制造物聯網汽車出行消費人工智能新能源醫療企業服務先進制造114 115 123 124 132 144183288 3003333616008099821040125515721924智能硬件公用事業建筑業化學工業大數據物流運輸傳統制造電商零售農業物聯網金融消費人工智能醫療企業服務汽車出行新能源先進制造2021-2023年資本市場整體投資輪次分布2023年投資數量前五大行業
8、最活躍投資機構2023年資本市場整體投資金額分布(億元人民幣)2023中國雙碳新能源行業資本市場趨勢年度報告雙碳新能源資本市場回顧 盡管2023年總體投資回落,2020年至2023年,浦發硅谷銀行重點關注的雙碳新能源賽道中,動力電池、氫能、儲能呈現出很強的韌性,投資活躍度均有提升:2023年動力電池投資活躍度大幅提升且最高,動力電池四大主材均有亮點突出的投資機會,我們認為主要得益于:1)中國鋰電池在全球遙遙領先;2)鋰電池市場相對成熟;3)下游需求快速釋放;4)下游對于鋰電池能量密度提升、成本降低、安全保障的迭代訴求;從融資階段來看,投資多集中于A輪及以前。雙碳新能源賽道發展周期較長、投入成本
9、高,但方向明確、亮點細分賽道多,對早中期投資較友好;從活躍投資人來看,雙碳新能源賽道以地方政府、國電投、深圳高新投等國有資本為主,動力電池領域吸引到了產業資本的支持,光伏領域得到了深耕雙碳新能源賽道的財投壓注。6注:浦發硅谷銀行根據公開數據按投資事件數量進行的不完全統計。2023年雙碳新能源賽道投資輪次分布2023年雙碳新能源細分賽道最活躍投資機構020406080100120A輪A輪之前B輪C輪及以后050100150200儲能光伏動力電池氫能合成生物2020202120222023050100150儲能動力電池光伏氫能合成生物012345中金資本時代伯樂高瓴創投國家電投晨道資本泉州金控集團
10、朝希資本國家電投洪泰基金HIT高新投基石基金合肥創新投資成為資本厚實基金綠洲資本儲能動力電池光伏氫能合成生物2023年雙碳新能源細分賽道投資數量分布2020-2023年雙碳新能源細分賽道投資數量分布2023中國雙碳新能源行業資本市場趨勢年度報告浦發硅谷銀行視角下的雙碳新能源主要賽道動力電池、儲能、氫能和光伏8動力電池:四大主材、新型電池迭代方向明確,行業處于技術節點突破階段 2023年動力電池需求量690GWh,供給量達1800GWh,預計2024年動力電池產能結構性過剩情況將會持續,但開始步入調整期。探尋未來電池技術革新路徑是動力電池企業“內卷”生存之道,2024年將迎來新一輪洗牌,有新技術
11、突破的企業發展潛力巨大。我們觀察到,在巨頭壟斷格局之下,電池系統龍頭上市公司分拆出的子公司,以及高比能、型電池、軟件算法領先的特色電池系統廠家獲得了突出重圍的機會,在一級市場最為活躍。2023年,有10余家鈉離子電池企業完成了融資。鈉離子電池安全性高、成本低、低溫性能好,是鋰電的有效補充。然而,隨著碳酸鋰價格的持續走低,鈉離子電池短期內面臨一定的競爭壓力;電池回收的邏輯與之類似,上游原材料的價格下行對回收利用企業有所影響。復合集流體、粘結劑等輔材隨著電池主材迭代會相應升級,且高端輔材多以進口為主,國產替代迎來窗口期。負極將從現在的石墨向硅碳過渡,最終目標是運用金屬鋰解決能量密度問題;正極在向高
12、鎳無鈷的方向發展,以此實現低成本、高儲能空間和高倍率。2025年,動力電池鎳含量預計會從現在的33%提升至90%,鈷含量會大幅減少。注:數據來源:SNE Research、云岫資本、浦發硅谷銀行根據公開數據按投資事件數量進行的不完全統計。21%8%4%13%12%6%10%18%8%電池電池回收電解液/質輔材負極隔膜其他新材料正極0102030鈉離子固態全釩液流石墨烯水系鋅離子水系有機液流粘結劑電池箔NMP復合集流體硅碳人造石墨硬/軟碳活性包覆材料金屬鋰磷碳天然石墨磷酸鐵鋰三元前驅體富鋰錳基碳酸鋰無鈷鋰電池新材料輔材負極正極電池回收隔膜電解液/質0%10%20%30%40%50%2021202
13、220232023年動力電池細分領域投資熱度分布2021-2023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占比2023年動力電池細分領域投資熱度占比2023中國雙碳新能源行業資本市場趨勢年度報告9儲能:磷酸鐵鋰方案占據主導,液流電池備受關注 2023年新型儲能發展迅速,已投運裝機超30GW,2023年新增裝機規模22.6GW,較2022年增長210%。源網側儲能、工商業儲能和戶用儲能均增長迅速。從裝機量上來說,鋰電池依然占據主導地位,但是從投資人的傾向上來看,其他電化學儲能路線投資熱度的占比不斷提升;在鋰電儲能系統價格快速下跌的大背景下,依然有接近10家液流電池企業獲得了融資,這可能是因為:1)傳統磷酸鐵鋰電池儲
14、能系統行業市場格局已基本穩定,但是投資人的退出渠道和回報依然有不確定性;2)液流電池儲能系統在各省的招標需求較2022年明顯提升;3)中國釩資源較為豐富,釩液流儲能系統降本趨勢較為確定;4)共享儲能模式前景可期,在長時效、長壽命、高安全性的儲能路線中,液流電池適配性較好;5)源網側強制配儲能以及整體利用率較低的現象引起各方重視,初始投入較高,但是預計全生命周期回報更優的液流儲能市場份額有望提高。從應用場景上來看,在工廠、園區等用電側的工商業儲能系統,投資熱度和裝機項目數量有顯著的增長,小范圍內的儲能部署使工商業的用電更具經濟性,同時配合電網的智慧化管理,可以有效緩解電網壓力。注:數據來源:國家
15、能源局,以及浦發硅谷銀行根據公開數據進行的不完全統計。儲能組件 6%二氧化碳 1%飛輪儲能 4%服務 9%壓縮空氣 3%鋰電59%鈉電 3%鉛酸 1%全釩液流8%全鐵液流 2%水基鋅 2%液態金屬 2%電化學77%鋰離子電池97.40%鉛碳電池 0.50%壓縮空氣 0.50%液流電池 0.40%其它 1.20%2.47.322.64.915.948.7202120222023GWGW*h2023年儲能細分領域投資熱度占比2023年中國新型儲能裝機量占比2021-2023年中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發電裝機功率(GW)發電裝機容量(GWh)2023中國雙碳新能源行業資本市場趨勢年度報告10氫能:上游制
16、氫機會更明確,光儲氫聯動初見成效 從投資熱度看,2023年的投資主要投向制氫與氫燃料電池兩大方向,制氫環節中以電解槽和新材料企業為主,其中堿性隔膜材料企業居多。氫燃料電池也備受資本關注,其中電堆及系統最多。當前,氫能制備、儲運和應用均有較大提升空間。作為產業鏈的最后一環,氫燃料電池車的普及掣肘于基礎設施建設,銷量雖增速較快,但是總量依然較少。從資本市場來看,2023年依然有眾多基金“未雨綢繆”,布局了具備氫燃料電池核心零部件研發能力的企業;我們還觀察到,除了車用之外,致力于氫電航空、氫燃料船舶的企業同樣獲得了資本支持。隨著氫能新政的逐步落地,行業有望進一步提速。2023年,我們看到有些光伏龍頭
17、布局的綠氫產能已初具規模并完成了市場化的融資,綠氫的前景受到資本和產業方的認可,氫能與光伏、儲能的聯動有望成為高效的大規??稍偕茉蠢梅桨?。注:數據來源:中國汽車工業信息網,以及浦發硅谷銀行根據公開數據進行的不完全統計。儲氫運氫14%加氫站 2%氫燃料電池49%整車制造 2%制氫33%629127515272737100015863367776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ALK32%PEM25%SOEC 6%催化劑13%隔膜 6%膜電極 6%氣體擴散層 6%天然氣 6%2023年氫能細分領域投資熱度占比近八年中國氫燃料電池車銷量2023年制氫領域細分領域
18、投資熱度占比2023中國雙碳新能源行業資本市場趨勢年度報告11光伏:組件價格下跌帶動電站投資熱,N型電池帶動產業鏈迭代 2023年以來,隨著越來越多的產能投產以及企業跨界進軍光伏市場,光伏從硅料到組件的整條產業鏈進入價格下行周期,價格競爭較為激烈,電池片、組件廠的業績表現有所下滑,部分落后產能較難維系,正在加速出清。與此同時,光伏電站的EPC成本大幅下降,電站資產的投資回報更具吸引力,無論是集中式還是分布式的電站,在2023年都受到了投資人的青睞。每當主流產品的轉化效率逼近理論極限,新一代組件就會受到更多的資本投入和研發支持,并成為下一個五到十年的主流產品;從主流組件的理論效率和量產效率之間的
19、差距來看,TOPCon和HJT有機會成為下一代的主流組件;從近三年的出貨量來看,N型電池片取代P型電池片的進程不斷加速,PERC面臨較大的產能出清或轉型的壓力。鈣鈦礦是目前科研上能夠看到的光伏組件理論極限,也是2023年投資熱度最高的新型電池片。與之相比,TOPCon和HJT競爭格局基本確定,新建產能面臨價格競爭壓力較大,資本關注度有所下降。N型硅料、硅片,TOPCon銀漿和HJT低溫銀漿等產業鏈上的核心節點依然受到投資人支持。另外,隨著分布式光伏的逐步普及,更適合分布式部署的BC電池、輕質組件也同樣值得關注。注:數據來源:Infolink,以及浦發硅谷銀行根據公開數據進行的不完全統計。HJT
20、7%TOPCon 7%電站28%鈣鈦礦18%光伏設備18%硅棒 3%逆變器 7%其他12%23.526.0525.521.824.528.728.545PERCTOPConHJT鈣鈦礦量產效率理論效率155219.04345021.92105202120222023P型N型10%39%17%34%已停產/關停預計關停預計升級未定2023年光伏細分領域投資熱度占比2023年下半年起PERC產能退坡分布2021-2023年P型與N型電池片出貨量對比(GW)2023年主流光伏電池片量產效率與理論效率對比(%)2023中國雙碳新能源行業資本市場趨勢年度報告作者Schofield Li 李闖浦發硅谷銀行
21、創新金融副總裁sli6spd-Irene Xiong 熊抒原浦發硅谷銀行創新金融總監ixiongspd-Molly Gao 高磊浦發硅谷銀行北京分行行長mgaospd-浦發硅谷銀行氣候科技和可持續發展主題專家Jie Zhu 朱婕浦發硅谷銀行創新金融副總裁jzhu3spd-關于浦發硅谷銀行浦發硅谷銀行于2012年成立,是中國首家專注于科創領域的科技銀行,致力于在中國打造“科技創新生態系統”。通過上??傂幸约拔挥诒本?、深圳和蘇州的分行,在數字化轉型、智能制造、半導體、生命科學與醫療、氣候科技與新能源等科技創新領域,浦發硅谷銀行為不同階段的科創企業和投資機構提供靈活、客制化的金融解決方案,我們的風險貸款解決方案幫助客戶提高成功概率。此外,我們還向科創企業及投資機構提供行業洞察報告、資本及資源對接、專屬活動等多元化增值服務。訪問s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