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促會&麥格納國際:2024中國汽車全球化之路藍皮書(45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貿促會&麥格納國際:2024中國汽車全球化之路藍皮書(45頁).pdf(45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1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麥格納國際中國汽車全球化之路藍 皮 書Blue Book of Chinas Automobile Globalization Roadmap 2024Blue Book of Chinas Automobile Globalization Roadmap 2目錄 CONTENTS序言序一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汽車行業分會會長王俠3序二麥格納斯太爾全球總裁羅蘭普雷特納5一、為什么中國汽車要走全球化之路61.全球化是中國汽車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 62.中國汽車產業鏈完整,具有韌性,汽車工業體系成熟103.完備的人才體系,是優質企業品牌全球化延伸的核心要素114
2、.能源轉型,可持續發展,為地球人類之長遠11二、全球化目標市場的選擇121.中國汽車出口分布地區分析132.歐洲市場的吸引力和潛力143.消費者偏好研究 164.潛在風險、挑戰及應對16三、如何推進全球化進程 191.產品定位與開發202.品牌打造213.渠道建設 224.全面本地化235.不同市場進入方案的第三方資源24四、車企全球化歷程研究及啟示251.豐田汽車262.現代汽車273.特斯拉274.中國汽車品牌出海的成功探索285.啟示:全球化之路上的戰略和方法29五、中國汽車全球化之路上的專家資源 311.選擇合適的當地伙伴 312.與已經實現了全球化的伙伴合作 31六結論35七附件36
3、附件一:車企進入新市場的五種方案36附件二:整車代工解決方案需要提供的信息清單38附件三:汽車出口到主要市場的認證標準及相關法律法規例舉41參考文獻443中國汽車出海是歷史的必然王俠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汽車行業分會會長全球汽車產業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國際化的歷史,中國汽車也是一樣。七十多年,中國汽車產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走過了一條充滿挑戰與機遇的發展之路。曾經,西風東漸,我們通過合資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以學習者和追趕者的姿態,虛心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如今,星移斗轉,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國汽車產業已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傳統燃油車領域,我們在技術研發、生產制造、品質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
4、新能源汽車領域,我們成為了全球汽車產業變革的引領者之一。堅定不移地走國際化道路,不僅成就了中國汽車四十年的高速發展,也推動了全球汽車的發展。如今中國汽車出海呈現出蓬勃之勢,既體現了中國汽車制造能力和技術實力提升之后對世界汽車市場的反哺,也是中國汽車繼續踐行國際化道路的生動體現。中國汽車產業出海實現全球化是歷史的必然,對中國、對全世界都是好事。隨著國內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拓展海外市場成為眾多汽車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選擇。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既面臨著巨大的機遇,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從機遇方面來看,全球汽車市場需求持續增長,尤其是新興市場國家對汽車的需求潛力巨大。中國汽車憑借著高性價比、豐富的配
5、置以及不斷提升的品質,在國際市場上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同時,我國在新能源汽車技術方面的領先優勢,也為中國汽車出海提供了強大的動力。4然而,我們也不能忽視出海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隨著出口量的不斷增長,中國汽車出海必然遇到知識產權、關稅、市場準入、法律糾紛諸方面更多更為復雜的挑戰。首先就是國際車企的挑戰,除了厚重的歷史積淀,它們的新能源轉型也在加速。其次是國外不同的市場環境及消費習慣方面的挑戰。比如,歐洲市場注重管控用戶信息數據的跨境流通,中國車企進入歐洲市場將面臨嚴苛的網絡安全合規監管要求。又比如,歐洲基礎設施建設速度比中國要慢一些,中國車企要適應這樣的環境節奏。面對機遇與挑戰,要學會分散風
6、險,并堅持長期主義。歐洲擁有全球第二大新能源汽車市場,但卻擁有全球最強大的傳統燃油車制造實力。早在2021年,其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就已經達到了21%,比國內還要提前一年。重視歐洲市場是對的,但我們在制定國際化戰略時也要學會分散風險,正所謂世界那么大,需要多轉轉。伴隨新能源汽車轉型,中國車企出口的目標市場也在發生變化。我們要善于發現和培育更多新興市場,讓全球化的路越走越寬。汽車產業的發展需要全球化,這是經濟規律和產業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中國汽車行業要緊緊抓住全球汽車產業變革的機遇,要堅定方向和信心不動搖,堅持共創共贏理念不動搖,加大技術創新力度,不斷提升產品品質和核心競爭力,堅決用最好的產品
7、、最優的服務、最真的誠意,去滿足全球更多消費者的需求。中國汽車全球化之路藍皮書系統地梳理了中國汽車出海的現狀、機遇與挑戰,深入分析了成功案例、發展趨勢以及可能的解決方案,為中國汽車企業出海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和指導。相信在這本書的助力下,中國汽車行業將在出海之路上走得更加穩健、更加自信。另外,在本書的寫作過程中,麥格納國際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專業知識和實操案例,在此表示感謝!最后,我衷心希望中國汽車企業能夠以開放的心態、創新的精神和務實的行動,激發新質生產力,致力于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我們應該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樹立良好的國際形象,提高中國汽車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讓中國汽車成為中國制造的新名片,讓中國
8、汽車國際化進程行穩致遠。中國車,行天下!讓我們業界同仁共同努力,書寫屬于中國汽車產業的輝煌篇章!5羅蘭普雷特納麥格納斯太爾全球總裁汽車行業和移動出行理念正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我們見證了從傳統燃油車向新能源汽車的轉變,也見證了汽車的差異性更多地通過軟件而非硬件來決定。這些大趨勢和全球化浪潮,讓中國汽車在全球市場的重要地位日益凸顯。從2020年起,麥格納的整車制造足跡擴展到了歐洲以外。通過在中國建立合資工廠,我們在這個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進行了布局。同時,在中國市場的布局讓我們能夠密切觀察市場發展趨勢,也更能理解中國市場上的機遇和挑戰。歐洲市場為中國整車廠提供了獨特的機會。歐洲汽車市場有著深厚
9、的歷史積累、發達的基礎設施以及嚴格的監管水平。中國汽車進入歐洲,可以根據市場特點提供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在全球市場獲得競爭優勢。在中國汽車全球化的進程中,我們相信,熟悉當地市場的合作伙伴至關重要 好的合作伙伴可以助力中國車企縮短產品上市時間,確保運營所需的人才和勞動力,助力車企熟悉相關流程。通過合作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雙方優勢,創造協同效應。作為汽車行業一站式服務提供商,麥格納可以為客戶提供交鑰匙解決方案。我們擁有全球布局和125年的整車經驗,是客戶首選的合作伙伴。我們很榮幸能夠助力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CCPIT-Auto)發布此藍皮書,以期用我們的專業能力服務中國整車廠。讓我們共
10、同打造更加美好的出行世界。6一、為什么中國汽車要走全球化之路中汽協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汽車整車出口量為491萬輛,同比增長57.9%,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120.3萬輛,同比增長77.6%。中國首次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各大整車廠紛紛抓住時機,發力出海和全球化之路,以抓住歷史機遇,乘勢而上。分析中國汽車全球化的驅動因素,有利于理解中國汽車產業在全球市場中的地位和發展方向,為決策者提供參考和依據。1.全球化是中國汽車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1)七十多年來,中國汽車產業走出了有特色的發展道路1953年,第一汽車制造廠在吉林長春隆重奠基,中國汽車工業從此揚帆啟航。經過70多年的發展,從最初的
11、“市場換技術”,到激活市場需求,再到自主品牌的崛起,中國汽車工業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歷程可以分為以下五個階段 1:起步階段(19531983年):這一時期標志著中國汽車產業的誕生與初步成長。1953年一汽奠基,1956年新中國第一輛解放載重汽車正式下線,結束了中國不能生產汽車的歷史。這一階段,中國汽車工業從一家蘇聯援建的汽車制造廠起步,發展到擁有6家整車制造企業,以及多家零部件和銷售服務企業的規模。產品線從單一的載貨汽車擴展到多種類型,從業人員數量大幅增加。民用汽車保有量從7萬輛增長到200余萬輛,建立了中國汽車產業體系的雛形。1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12、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工業年鑒2023年刊(總第35期),中汽傳媒(天津)有限公司,2023年10月出版10410210820231149176737716125341415267316812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55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18-2023務+務CAAM數據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AAM)7 對外開放階段(19841996年):1984年1月15日,新中國第一個汽車整車中外合資企業北京吉普汽車有限公司宣告成立。在這一階段,中國汽車工業通過引入合資模式,希望實現“市場換技術”的目標。雖然技術轉移受到限制,
13、期望的學習效應和技術擴散效應未完全實現,但合資企業的出現促進了汽車需求市場的發展,并為資本積累、管理經驗和人才培養提供了幫助,為自主創新奠定了基礎。多元化階段(19972006年):1997年3月,吉利在浙江臨?;I建汽車制造廠,后成為中國首家獲得轎車生產資格的民營企業。這一時期,城鎮居民家用汽車數量激增,家庭成為重要的市場需求因素。國有大型企業如一汽、上汽不斷壯大,同時民營和地方性企業如吉利、奇瑞等開始進入市場。自主品牌轎車市場份額逐漸上升,但核心技術短缺,產業在國際上仍處于不利地位。中國汽車產業面臨由大到強的轉型需求。轉型發展階段(20072013年):2006年11月,入世過渡期結束,汽車
14、關稅降低,合資企業外資股比限制放寬,中國汽車產業開始面對全球化挑戰。金融危機期間,中國汽車產業逆勢增長,成為全球產銷第一大國。盡管如此,核心技術缺失和對進口的依賴未得到解決。外資在汽車全產業鏈的滲透加深,國際貿易保護增強,國內面臨城市擁堵、環境污染等問題。新能源汽車、汽車電子和模塊化創新成為新的發展機遇??傮w來看,中國汽車產業在早期期望通過引入外資實現技術換市場,但核心技術并未完全獲得。新能源和智能化階段(2014年至今):2014年3月21日,國內首家股份制新能源汽車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掛牌成立。中國確立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汽車產業進入電動智能化時代。政策支持和市場開放推動新能源汽
15、車產業跨越式發展。中國汽車產業利用低成本、高效率等優勢,把握技術變革期,推動汽車向智能化升級,取得技術和規模優勢。2014年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和政策扶持使中國汽車產業開始崛起,把握住了電動化智能化的歷史機遇,形成了具有競爭力的供應鏈,展現了在電動化過程中的核心競爭力。1281912883273975156306751032137514501550179319702115243824722371214420182148235626060500100015002000250030001953 1983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
16、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2001-2023年中國乘用車整體市場銷量(萬輛)起步階段對外開放階段多元化階段轉型發展階段新能源和智能化階段數據來源:中汽協、蓋世汽車研究院數據庫、蓋世汽車研究院分析數據來源:中汽協、蓋世汽車研究院數據庫、蓋世汽車研究院分析8(2)中國汽車質量穩步提升,具備全球化的堅實基礎中國汽車工業生產制造工藝及裝備技術水平的提升,對汽車質量產生了多方面的積極影響,增強了中國汽車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中國汽車品牌在品質方面進
17、步飛快,與國外品牌的差距正在逐漸縮小。根據知名市場研究機構君迪(J.D.Power)發布的2023中國新車質量研究SM(IQS)2,2023年中國新車整體質量水平有所改進,行業整體新車質量的每百輛車問題數較2022年減少了9個PP100。此外,行業前20大問題的PP100占比從去年的41%下降到33%,接近成熟的美國市場水平。另外,根據德國汽車周報(Automobilwoche)3 的報道,中國制造商在電動汽車領域后來居上。與幾年前不同的是,現在的汽車在安全性方面尤其令人印象深刻,最新的Euro NCAP安全測試在這方面顯示了令人驚訝的結果。這個權威的碰撞測試機構對5款中國車型進行了測試:比亞
18、迪海豚、比亞迪海豹、蔚來EL7、蔚來ET5和小鵬P7。結果:所有5款車型都獲得了Euro NCAP的最高評級五星?!霸诟偁幖ち业臍W洲汽車市場上,中國制造商想要證明他們的汽車能夠與老牌汽車品牌競爭?!痹摴驹谝环萋暶髦姓f到?!敖裉熘袊囍圃焐掏瞥龅钠嚤砻?,安全是他們具有競爭力的核心領域之一?!睙o論是從工藝水平、技術裝備,還是碰撞結果,都表明中國汽車質量大步提升,這為其拓展全球市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3)中國在新能源汽車技術方面取得顯著進展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在電池、電機、電控“三電”技術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特別是在電池領域,中國動力電池產業已經進入全球領先梯隊,在成本和規模方面均具有明顯優
19、勢。韓國市場研究機構SNE Research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前十名分別是寧德時代、比亞迪、LG新能源、松下、SK On、中創新航、三星SDI、國軒高科、億緯鋰能和欣旺達。其中,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占據6個席位,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兩家的市占率總和達到52.6%,6家中國企業市占率總合超過60%4。另外,據彭博全球環境基金(BNEF)2023年的數據,中國的電池組平均價格最低,為126美元/千瓦時。相比較美國和歐洲的電池組,平均價格分別高出11%和20%5。在電機電控方面,中國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整體技術水平和核心競爭力方面仍處于追趕狀態。但隨著企業不斷加大研
20、發投入力度,特別是國內整車制造廠(如比亞迪)和第三方電控供應商(如匯川技術、上海電驅動等)之間的深度合作,中國在電機電控領域已經有了一定的生產能力和市場規模。NE時代根據汽車上險量統計的數據顯示 6,2023年中國新能源車電機和電控配套企業中,比亞迪處于絕對領跑地位,市場份額分別達到32.6%和32.7%。蜂巢電驅動、蔚來驅動科技、匯川聯合動力、方正電機等企業也榜上有名。2 J.D.Power,J.D.Power研究:中國新車整體質量水平回升,但問題類型更多元,2023年8月31日3 Marcus Erberich,Mit Euro NCAP gegen das Klischee:So sic
21、her sind Nio,BYD und Co,Automobilwoche,2023年10月27日4 王琳琳,全球動力電池格局悄然生變,中企市占率能否進一步提升,新京報(),2024年2月29日5 BloombergNEF(),Lithium-Ion Battery Pack Prices Hit Record Low of$139/kWh,2023年11月26日6 ne-,【NE報告】2023年電驅動市場分析-產業資訊,2024年2月18日 9(4)中國汽車引領智能化發展,對全球市場具有吸引力在中國,隨著“汽車+互聯網”融合模式的加速推進,車內語音交互、高清中控大屏和手機APP等配置和智能
22、網聯功能已成為中國新車型的標配,這大大提升了用戶體驗,同時有助于提升交通效率、減少交通事故,以及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隨著中國車企加大智能化領域的投入,城市級別的自動駕駛系統迎來了規?;瘧?,高級智能駕駛技術也逐步應用到實際車輛上。隨著智能駕駛技術的成熟,中國的智能汽車有望具備新的國際核心競爭力,從而提升技術壁壘,增加出口產品的價值。智能化方向正在改變車輛的產品形態和商業模式,并且智能化水平的差異將帶來巨大的產品差異。未來,中國汽車工業的核心競爭力將更多地體現在智能化領域,而智能化帶來的體驗對于全球消費者來說都是具有吸引力的。德國汽車管理中心(CAM)7 公布的創新排名,也驗證了中國汽車制造商在
23、全球汽車行業中的創新實力正在迅速增強。這一研究首次有5家中國汽車制造商吉利、上汽、小鵬、比亞迪和廣汽同時躋身全球十大最具創新能力的汽車制造商之列,這一成就標志著中國汽車工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小結:中國汽車工業70多年的發展歷程,從無到有,從“蹣跚”到“領航”,為消費者提供了具有競爭力的產品,為行業做出了重要貢獻。中國汽車在這個時候走向全球是其發展的必然結果,與全球消費者共享發展的果實,為更多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帶來更好的出行體驗。7 AutomotiveINNOVATIONS-CAM(auto-institut.de)259.7111.495.844.934.433.432.617.116.21
24、0.536.80%15.80%13.60%6.40%4.90%4.70%4.60%2.40%2.30%1.50%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050100150200250300千LGSK On務SDI GWh數據來源:SNE Research102.中國汽車產業鏈完整,具有韌性,汽車工業體系成熟中國的汽車產業鏈非常完整,涵蓋了從上游零部件到中游的一級和二級供應商,再到下游的整車制造廠和出行服務商的全產業鏈條。根據企查貓平臺顯示,中國目前存續/在業的“汽車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企業”超過20萬家。中國是全球唯一具備稀土全產業鏈
25、各類產品生產能力的國家,在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等方面具有全球優勢。同時,中國是全球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目錄中所有工業門類的國家,這使得中國的汽車產業具有很強的抗壓能力。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國也完成了產業鏈的升級:上游包括動力電池、電機、電控系統及傳統汽車零部件的生產。中游是整車制造環節,涉及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的生產:中汽協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958.7萬輛和949.5萬輛,連續9年位居全球第一。下游包括充換電服務和汽車后市場,例如充電基礎設施上,截至2024年5月底,中國充電基礎設施總量達992萬臺,已建成世界上數量最多、服務范圍最
26、廣、品種類型最全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 8 。8 中國政府網,我國已建成世界上數量最多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2024年6月18日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國元證券研究所整理繪制11 從支撐產業看,中國汽車產業已形成“從整車、核心零部件到基礎材料及配套設施”一整條較為完整的上下游產業鏈。中國汽車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產出穩定,且汽車配件及底盤增速顯著,對出口拉動增長趨勢明顯,證明國內已經發展出相對完善的汽車行業供應鏈。這些相關和支持行業為汽車制造業提供了強大的后盾,確保生產效率和成本控制。小結:完整、穩定的產業鏈意味著行業具有一定的韌性,受外界沖擊影響可控,且能實現快速修復,這是中國汽車行業走向成熟的標志。
27、這也代表著中國已經從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轉變,有能力在世界舞臺上為行業發展作出貢獻。3.完備的人才體系,是優質企業品牌全球化延伸的核心要素中國汽車行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塑造了一批優質的本土汽車品牌。除了技術的先進性、中國汽車大市場的歷練之外,非常關鍵卻經常容易被忽略的一點是中國的人才優勢。根據“中國人才研究會汽車人才專業委員會”測算,截至2022年年底,中國汽車行業從業人員數量不少于2228萬,彰顯了行業的龐大規模與活力。尤為引人注目的是,汽車產業上游零部件和中游整車制造廠商匯聚了不少于114.2萬名汽車研發工程師,這一數字不僅體現了中國汽車產業在研發和創新方面的實力,更預示著行業在智能化、電動
28、化等前沿領域的巨大潛力 9。而這一數字仍然在迅速增長中。中國汽車行業的人才優勢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高素質的科技人才隊伍完備,擁有技術創新能力,這是提升產品國際競爭力的關鍵。其次,中國汽車行業的人才培養體系,通過建立培養平臺、規范管理原則及要求、梳理職業發展通道等措施,培養了一批具有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人才。同時,行業內部還融合國際資源,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人才提供了基礎。在全球化競爭和市場需求變化的背景下,中國汽車行業通過優化人才培養體系、加強技術創新和國際化合作,以及重視高層次創新型科技人才的培養和激勵,構建了明顯的人才優勢。這些優勢有助于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也為行業
29、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持。這一批汽車人,有能力、有抱負,完全可以在世界舞臺上為全球汽車行業的發展貢獻力量。4.能源轉型,可持續發展,為地球人類之長遠能源轉型在全球范圍內已經成為基本共識,世界主要的經濟體紛紛提出到本世紀中期實現碳中和目標。例如,歐盟綠色新政要求203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相比1990年削減50%55%,這對歐盟的社會、經濟穩定有很大的價值。同時,歐盟2019年制定631條例,2035年開始所有歐盟上市的新車不再排放任何二氧化碳。中國政府也以實際行動 簽訂巴黎協定,對碳中和目標的實現給予了非常積極的支持。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為推動實現雙碳目標提供了助力。9 搜狐汽車_搜狐網()
30、,數據測算|中國汽車產業從業者不少于2,228萬人,研發工程師不少于114.2萬人!_ 2024年7月11日12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全球化對于地球可持續發展的助力是多方面的。首先,在減少碳排放方面,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使大量高效、低排放的電動車輛得以大規模生產和推廣。對傳統石油能源的依賴將逐漸降低,從而推動全球能源結構的優化。再者,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全球化發展有助于提升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整體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在電池技術、電動驅動系統、智能網聯技術等領域不斷取得突破和創新成果。通過全球化的市場競爭和合作,這些先進技術將在全球范圍內得到傳播和應用,推動全球相關產業的技術進
31、步。高能量密度電池技術、快速充電技術以及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等在全球范圍內的推廣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通過在全球范圍內開展技術合作或專利授權,進一步推動了地球可持續交通體系的建設。最后,在產業發展和就業方面,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全球化帶動了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協同發展。從原材料供應、零部件制造、整車生產到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全球化發展為全球各地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和經濟增長機遇。同時,通過加強國際產業合作,促進了全球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推動了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為地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產業基礎和經濟支撐。二、全球化目標市場的選擇 2023年中國燃油車主要出口
32、地區為歐洲、亞洲和北美洲,分別占比36%、30%、15%,中國新能源車主要出口地區為亞洲和歐洲,分別占比42%、41%,亞洲和歐洲占中國汽車出口銷量的70%以上。101.230%123 36%31.19%53.1 15%21.4 6%13.3 4%務千72.9 42%71.841%8.6 5%8.9 5%0.9 1%10.4 6%務千數據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AAM)數據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AAM)131.中國汽車出口分布地區分析根據中汽協整理的海關總署數據,目前中國汽車出口分布地區呈現多元化和多點開花的態勢。歐洲:俄羅斯是中國汽車出口的第一大市場,2023年出口量高達90.9萬輛,
33、占總出口量的19%,主要為傳統能源汽車。西歐國家出口市場排在前面的是比利時、英國、西班牙、德國等,2023年占比13%左右,新能源占比較高。美洲:2023年中國出口到墨西哥的汽車為41.5萬輛,但上牌數顯示中國車企在墨西哥銷量為13.2萬輛 10 出口到墨西哥的汽車,有很大一部分會再次出口至北美其他地區。在南美,巴西和智利處于榜單前列,尤其是巴西市場,中汽協統計的2024年1-4月主要出口市場累計量已達10.7萬輛(4月份當月達4.7萬輛),增速十分明顯,其中大部分是新能源汽車。澳大利亞:2015年中澳自貿協定的生效,使得中國非豪華車進入澳大利亞市場享受零關稅政策。此外,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合作
34、的推進,多個中國品牌也逐步進入澳大利亞市場。中東地區:“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為中國汽車在中東地區的布局和發展提供了助力。目前,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是中國重要的汽車出口市場。東南亞地區:中國汽車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在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逐漸占據一席之地;同時,比亞迪、哪吒、廣汽埃安、長安汽車等紛紛在泰國市場布局海外生產基地。從出口汽車的動力類型來看,新能源出口的前三大市場分別為巴西、比利時和英國 11。中國出口到俄羅斯、墨西哥以及中東地區的整車中,傳統能源汽車仍占主導地位。中國出口到東南亞地區汽車以新能源汽車為主,而出口到澳大利亞的汽車中,新能源汽車占比在迅速上升。目前來看,中國汽車在
35、中東、東南亞地區和澳大利亞的市場拓展之路較為明晰,政策友好,面臨的難度較小。綜合考慮政治經濟環境、市場體量和成熟程度,以及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優勢,歐洲市場對中國汽車全球化之路的重要性凸顯。因此,在接下來的分析和探討中,會對歐洲市場有所偏重。10 方正證券,2024年汽車行業出口專題報道:墨西哥出口方興未艾,北美市場輻射持續,2024年2月19日11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202407信息發布會2023務190.918.51%241.58.45%321.744.43%4千21.464.37%521.384.35%621.364.35%717.253.51%817.063.47%9163.26%10
36、13.872.82%1111.482.34%129.541.94%13千8.331.70%147.481.52%156.31.28%165.961.21%175.211.06%182.250.46%142.歐洲市場的吸引力和潛力梳理中國新勢力車企的出海路線,可以發現,通常是通過經濟發達、地理位置優越的國家向周邊區域進行輻射和擴散。這也跟品牌知名度推廣的需求密切相關。比如,很多中國新能源車企選擇挪威作為汽車出口歐洲的第一站。這主要和當地的新能源汽車扶持政策、消費者的環保意識和態度、挪威的地理位置、經濟發達程度有很大的關聯。另外海關總署的數據表明,中國出口到比利時的新能源汽車數量最多,這與比利時擁
37、有全球最大的汽車集散港口有關,中國汽車從這里可以更快地聯通歐洲腹地。歐洲市場,特別是西歐發達市場,對中國汽車的全球化有著特殊的意義,因為要實現真正的全球化必須經過成熟市場的洗禮。特別對于新能源車企來說,中國汽車憑借在電動化、智能化方面的領先以及性價比優勢,處在引領全球的地位,進入歐洲市場不僅是為了尋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也是進一步提升自身實力和影響力的戰略選擇。歐盟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具有巨大潛力,這與其對環保的關注密切相關。歐洲綠色新政2019年12月11日,新一屆歐盟委員會發布了歐洲綠色新政(European Green Deal),提出到2050年歐洲要在全球范圍內率先實現氣候中和,從包括能源
38、、交通在內的7個方面規劃了行動路線圖,要求到2050年將交通領域的排放減少90%。歐洲綠色新政被譽為歐洲綠色新綱領?!癋itfor55”一攬子立法提案2021年7月,歐盟提出了“Fit for 55”一攬子立法提案,并在2023年獲得通過。該方案旨在到2030年將歐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55%(這也是該提案名稱的由來)。其中包括提出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對進入歐盟的碳密集型產品生產過程中排放的碳制定公平價格。CBAM正處于過渡階段,一旦過渡期結束,即2026年1月1日起,CBAM將進入永久實施階段。屆時,進口商將需要每年申報前一年進口到歐盟的商品數量及其嵌入的溫室氣體排放,并購買CBAM
39、證書以覆蓋這些排放。對于汽車產業來說,鋼鐵、鋁、電力和氫氣等高碳密集型產品是CBAM的重要覆蓋范圍,這意味著汽車行業的相關企業需要特別關注這一新政策帶來的影響。千 10.43.42.62.51.51.21.21.11.11.1千 22.647.817.114.213.911.911.39.17.67.315同時,提案規定了更嚴格的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二氧化碳排放標準,要求新車的平均排放量在2021年水平基礎上,從2030年起降低55%,從2035年起降低100%,從而加速向零排放出行的轉型。因此,2035年起登記的所有乘用車和輕型商務車新車需要為零排放汽車。這意味著由汽油、柴油等化石燃料驅動的車
40、型從2035年起將無法在歐盟上市。因此,可以看出歐盟的環保政策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明確的方向、資金支持、基礎設施保障和良好的市場環境,有力地推動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長遠發展和前景。這也讓歐洲市場對中國新能源汽車更有吸引力。盡管目前面臨臨時性關稅等挑戰,長期來看,中國新能源汽車出海歐洲的優勢不改。按歐盟當前目標,2035年將禁售燃油車(使用碳中性燃料除外)。2023年歐盟純電動滲透率約為12%,要實現該目標,20242035 年純電動滲透率每年需提升7%。據歐洲運輸與環境組織(Transport&Environment)的分析,2024年中國制造的電動汽車將占據歐洲市場份額的25%,較去年
41、的19.5%有明顯增長。中國汽車品牌在歐洲的市場潛力預測根據S&P Mobility的銷量預測,2024年在中西歐市場銷量排名前10的中國汽車品牌為左下圖所示(數據不包含沃爾沃品牌):2026年,出口到歐洲的中國品牌銷量前10名預測如右下圖所示,其總和已經超過90萬輛。中國汽車在歐洲布局的窗口期縮短在充分認識到歐洲市場的優勢及與中國汽車品牌的契合度之外,中國車企同時要關注歐洲市場車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態勢。歐洲老牌車企紛紛投資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生產,推出了一系列新車型,并且通過與電池制造商、科技公司等開展合作,共同推動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發展和市場拓展。這些企業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發展態勢,將對全球
42、汽車產業格局產生重要影響。數據來源:S&P,Vehicle Production Export,Data Release June 2024數據不含沃爾沃,目標市場為中西歐地區數據來源:S&P,Vehicle Production Export,Data Release June 2024數據不含沃爾沃,目標市場為中西歐地區2024務 102024務247k千千81k41k23kDR22k18k11kOmoda()10k9k7kS&P,Vehicle Production Export,Data Release June 2024務2026務 102026務385k千千206k69k53k43
43、kOmoda()41k33k32k27k25kS&P,Vehicle Production Export,Data Release June 2024務16因此,中國汽車要想利用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優勢抓住機遇,就必須加快布局,盡快將產品投放到歐洲市場,成為市場上第一批新能源汽車品牌之一。3.消費者偏好研究不同市場的消費者,對產品的偏好有著較大的區別。比如美國消費者偏好皮卡、SUV等大尺寸車型,東南亞消費者偏好多功能、多用途小車,而歐洲市場對經濟型、緊湊型車有著一定的偏好。這受到當地道路條件等很多因素的影響,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歐洲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關注度較高。中國車企在進行全球化布局時,要充分
44、調研市場偏好來推出適應性的車型,滿足當地消費者的需求。同時,就新能源汽車的接受程度來說,2024年16月中國乘用車市場新能源滲透率分別為34.5%、35.8%、39.5%、42.5%、46.0%、48.8%,連續高速增長,但這一數據在歐洲和美國市場則趨于停滯狀態。目前美國市場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在10%左右。歐盟乘用車市場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自2022年以來一直在20%左右徘徊,目前出現了停滯甚至稍有下滑的趨勢。這與補貼政策退坡相關,但長期以來充電設施不足、缺乏有競爭力的產品以及宏觀經濟環境也有著很大的影響。中國的電動汽車產品以智能化引領+高性價比的組合進入歐洲市場,仍然有著潛力和競爭力。目前,
45、歐洲電動汽車銷量僅次于中國,是全球第二大電動車市場。同時,相較于純電池電動汽車(BEV)和插電式混合動力(PHEV),歐洲市場普通混合動力汽車(HEV與輕混)市場份額有所提升。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CEA)發布的數據顯示 12,2024年6月,歐盟電池電動汽車(BEV)的注冊量較上月下降了 1%,為156408輛,總市場份額從15.1%降至14.4%。盡管比利時(+50.4%)和意大利(+117.4%)出現大幅增長,但仍無法抵消其他主要市場兩位數的跌幅。2024年上半年共有712637輛新電池電動汽車注冊,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幅僅為1.3%,占市場份額的12.5%。2024年6月,插電式混合動力汽
46、車的銷量占整個汽車市場的6.1%,低于去年同期的7.9%?;旌蟿恿﹄妱悠囀俏ㄒ粚崿F增長的動力系統類別,2024年6月汽車注冊量增長了26.4%,達到321959輛。這一細分市場的所有四個最大市場都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法國(+34.9%)、意大利(+27.2%)、西班牙(+23%)和德國(+16.5%)。這一增長將混合動力汽車的市場份額從2023年6月的24.4%提升至29.5%。目前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出口中,電池電動汽車是主力,但隨著市場對混動車型的認可提升,預計相關份額將有所提升。4.潛在風險、挑戰及應對(1)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 關稅壁壘 歐盟委員會在2024年6月12日宣布,將對從中國進
47、口的電動汽車最高加征38.1%的額外關稅,這將嚴重影響中國汽車品牌在歐洲的競爭力和銷量。對此,中國車企需要盡早調整策略,從長遠著手制定全球化的戰略,制定推進本地化的時間表。12 www.acea.auto,New car registrations:+4.3%in June 2024;battery electric 14.4%market share-ACEA-European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2024年7月18日17 非關稅壁壘非關稅壁壘是指關稅以外的法律法規、政策措施等所形成的壁壘,其帶來的風險在某種程度上是更需要得到重視的,尤其
48、是在歐洲監管嚴格的成熟和發達市場。歐盟對新能源汽車的技術標準要求不斷提高,例如電池續航里程、充電時間、安全性能等方面的標準更加嚴格。中國某新能源車企表示這導致其某款車型在滿足歐盟新的技術標準時,成本增加了10%。同時,歐洲的環保政策、安全標準、質量認證等法規要求嚴格且不斷變化:例如,歐盟的報廢車輛指令(End-of-Life Vehicles Directive)要求汽車生產企業在設計和制造汽車時,考慮車輛的可回收性和可拆解性,以減少廢棄物的產生。此外,歐盟的化學品注冊、評估、許可和限制法規(REACH法規)對汽車生產中使用的化學品進行了嚴格管理,確?;瘜W品的安全使用。對此,建議中國車企與熟悉
49、歐洲市場的生產制造專家或者企業進行全面而深入的探討,避免在運營本地實體的過程中產生不必要的重大損失。法規與認證:某中國新能源車企在出口歐洲時,由于對當地的充電標準不了解,導致其產品在充電兼容性方面出現問題,遭到消費者投訴;中國某新能源車企的一款車型在首次申請歐盟質量認證時,通過率僅為50%,經過多次改進和重新測試后才最終通過認證。類似由于對法規和認證不熟悉而遭遇的運營成本和時間成本,以及對于企業品牌的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造成的負面影響,可以通過與當地專業機構進行合作來避免。(2)重資產投資風險當海外銷量達到一定規模,車企會考慮在海外投資設立工廠和研發中心,以降低關稅等政策層面帶來的風險,并及時對
50、市場做出反饋。在進行建廠布局的時候,需要考慮如時間節點、規模效益、長期計劃以及相關流程風險。在歐洲建設一個整車工廠,從土地建筑、設備投資、供應鏈物流,到勞動力成本,投資額或可達數十億歐元。從規劃到落成,基于審批許可和認證等正常進行的話,通常需要23年。研發中心在設備和運營方面的投資相對較少,人力成本是大頭。除此之外,需要注意的是環境法規、建筑安全法規、能源法規、稅收法規和勞動法規等的復雜性,即便是在歐盟市場各個國家也可能有不同的規定。對于初入市場或者尚未形成規模的車企來說,需要謹慎投資,避免由于產品適應性不夠、市場預判不夠準確,而未能達成預期帶來的巨額損失。同時,在市場進入初期,整車廠還需要進
51、行巨額的品牌、市場和渠道投入,可在前期以品牌和產品開拓為主,生產制造和研發可以采用合作、委托或者合資的方式進行,降低重資產投資帶來的巨大風險。(3)文化沖突造成的挑戰海外不同市場的文化沖突是一個非常寬泛的話題,在產品、營銷和運營方面都會對中國汽車的全球化產生影響。中國車企在海外市場的探索中都或多或少有所經歷 出海龍頭比亞迪也曾因英文品牌標識在海外的接受度引起討論。相較于營銷等便于及時調整的領域,文化沖突對于工廠運營的影響則更為明顯,往往后果也更嚴重。比如曾有中國車企在印度選址建廠時,因背靠被許多印度教徒視為神山的山嶺,當地宗教信仰認為工廠的建設會破壞山的靈性,從而對建廠計劃產生了負面影響。文化
52、沖突對工廠運營影響的重要表現之一,是在海外市場的用工問題。18不同國家與地區在工資、工時、福利待遇、社會保險等方面的規定不同。比如根據歐洲工作時間指令法(Working Time Directive)13,歐盟成員國員工的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得超過48小時,包括加班時間,并且要求保障員工的休息時間和帶薪休假。同時各個國家也有不同的要求,如在法國,每周工作35小時是較為普遍的標準,超過時長需支付高額加班費,這對企業的生產安排和成本核算產生重要影響。在許多歐盟國家,工會在員工權益維護和勞動條件協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海外企業在運營過程中需要與工會進行協商,處理諸如工資調整、工作條件改善等問題。中國車企
53、不僅要滿足各個國家的法律法規要求,也要尊重當地社會的用工文化和慣例。否則就會造成熟練工人的缺失,企業加大員工招聘與培訓成本,進一步影響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除此之外,在歐洲的工廠運營要對環保問題格外關注。特斯拉在德國柏林附近格倫海德(Gruenheide)工廠的擴建計劃就因此一波三折,曾遭到環保意識強烈的當地居民抗議。因環保人士和居民對野生動物、供水、環境等問題的擔憂,2020年1月擴建因蝙蝠冬眠停止,此后也多次受阻。直到2024年5月,該擴建計劃才得到了當地議會的批準,但要順利進行還必須獲得當地環保部門的批準。除了營銷和工廠運營外,不同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當地消費者的偏好,比如汽車內
54、飾的顏色搭配和造型是否符合當地消費者的審美標準等。這會影響產品的競爭力,會對產品在海外市場的適應性產生重要影響。(4)不可預見的供應鏈中斷風險海外運營還可能會面臨因地緣政治、貿易沖突等不可控因素造成的零部件供應中斷或延遲等風險,影響生產交付進度。以下是一些假設案例:假設案例一:英國脫歐對車企在英建廠的供應鏈影響假設某車企在英國建立了汽車生產工廠。英國正式脫歐后,新的貿易規則和關稅政策開始實施。原本該中國車企的一些零部件是通過歐洲大陸的供應商供應,英國脫歐后,海關檢查程序變得更為復雜,貨物運輸和清關時間延長。例如,汽車座椅的供應商位于法國,在英國脫歐后,由于新的邊境檢查和文檔要求,座椅零部件的運
55、輸時間從原本的35天延長到12周,且面臨因文件缺失或不符合要求導致的貨物滯留風險。這使得該車企在英國的工廠出現零部件供應短缺,生產線上被迫間歇性停工,新車生產交付進度嚴重滯后,無法按時向經銷商和客戶交付車輛。假設案例二:美歐對俄制裁對車企在歐洲建廠的潛在影響假設某車企在歐洲某國建立了汽車生產廠,一些重要的零部件原材料(如用于制造芯片的稀有金屬)來自俄羅斯。由于美歐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限制了與俄羅斯相關的原材料貿易和運輸。這導致該原材料的供應受到限制,價格飆升,并且交付周期變得不確定。例如,用于制造汽車電子芯片的鈀、鎳等稀有金屬供應出現短缺,原本定期供應的俄羅斯供應商無法按時交付,尋找新的替代
56、供應商又需要時間進行產品認證和供應鏈調整,使得該車企在歐洲的工廠面臨零部件原材料供應中斷的風險,汽車生產交付進度受到嚴重影響。13 Your Europe(europa.eu),Working hours in EU:What are the minimum standards?19雖然具體的例子可能并非完全對應實際發生的特定事件,但這類風險是真實存在的,并且企業在全球化經營中需要密切關注地緣政治和貿易形勢的變化,采取相應的策略來應對潛在的供應中斷或延遲風險。為應對此類零部件供應中斷或延遲風險,中國車企的策略可能包括:在供應鏈多元化方面,擴大供應商網絡,在全球范圍內尋找供應商以降低依賴,同時發
57、展本地供應商,提高本地零部件采購比例;加強供應鏈彈性,建立安全庫存以應對供應中斷風險,并優化供應鏈流程,提高響應速度與靈活性;同時加強供應鏈風險管理,建立風險監測與預警機制并制定應急預案;加強產業合作與聯盟,與同行企業合作進行聯合采購、共享資源,還應參與行業聯盟以爭取政策支持。三、如何推進全球化進程 進入一個全新的海外市場,中國車企要實現長足發展,成為一個國際化的企業,就必須胸懷天下,堅持長期主義,做好產品的本地化適應、大力建設品牌認知、理順營銷渠道,穩扎穩打地走本地化的道路,成為當地真正受歡迎的企業公民。如前面章節所述,目前中國車企出海的目標市場中,歐洲市場的戰略意義凸顯,因此在下列的論述中
58、會有所偏重。目前,整車廠出海的階段可大體劃分為整車出口、自建工廠和本地合作三個方面。整車出口整車出口模式的好處是產品能夠快速進入市場,在銷量較低的前提下整體成本效益較高,整車廠無需在海外進行大規模的基礎設施投資。但目前運力緊缺的影響非常明顯,同時關稅的影響也是當下尤為關鍵的問題之一。自建工廠自建工廠的優勢不僅在于降低地緣政治和供應鏈風險,滿足碳排放要求,更在于能迅速響應市場需求,及時調整生產策略。同時,在海外市場的投資也能夠提高當地消費者的信任度,提高品牌聲譽,吸引投資。其挑戰除了大規模的投資外,運營方面熟練的勞動力、完善的供應鏈和當地監管要求也可能構成障礙。比如歐盟市場工會的要求,對于中國整
59、車廠來說是不熟悉的領域。本地合作本地合作的模式有很多,比如散件出口在當地組裝,在海外市場尋求合資合作,或者尋找代工提供商等。在市場響應速度、品牌聲譽、地緣政治、供應鏈資源、碳排放要求等方面,本地合作可以獲得與自建工廠相同或類似的優勢。同時,這種模式比自建工廠的投資成本低。其限制主要體現在對合作伙伴現有地點的依賴,對選擇的靈活性有一定影響。20無論整車廠目前處于何種階段,在制訂其長遠的全球化戰略時,都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1)產品策略:產品對當地的適應性,包括消費者偏好和法律法規等。(2)品牌推廣策略:如何以最佳方式盡快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并且進行長期的品牌建設。(3)渠道策略:國內新勢力
60、傾向于采取的直營模式,與“傳統”海外市場消費者更熟悉的經銷商模式之間,應如何選擇和把握。渠道的選擇也涉及到售后服務的問題。(4)本地化策略:本地化如何推進、多大程度的本地化、在自建工廠和尋找合作伙伴之間的平衡,以及最佳時機的選擇。1.產品定位與開發產品開發:充分進行市場調研,與歐洲當地的制造商、經銷商、權威機構和整車開發企業等合作伙伴探討產品型譜,充分考慮產品在當地市場的適應性。不論是整車出口還是進行本地生產,產品對市場的適應性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該車型能否取得商業上的成功。汽車產品在設計、功能、性能、價格、質量等方面,需考慮海外市場的需求、消費者偏好、文化背景、基礎設施以及經濟狀況等因素,予以足
61、夠的考量和匹配。除此之外,所有車企都必須盡早將整車認證(homologation)納入規劃。為了順利通過認證,中國的整車,要么對成品車型進行工程改造,要么從初期就需要完全針對目標市場進行產品設計。不同國家的認證標準與法律法規極為繁雜。以歐盟認證體系為例,它是由德國StVZO 標準、歐盟EU指令/法規(EU Directive/Regulation)以及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UNECE法規(UNECE Regulation)這三套法規/指令共同構建而成的完整型式認證體系。其中,StVZO標準僅在德國本土適用,EU指令/法規被30多個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協約國所采用,而UNECE在聯合國框架下得到了歐盟
62、以及全球50多個國家的認可。它們對應的認證通常通俗地被稱作德國ABE認證、小e-mark認證和大E-mark 認證。鑒于此,整車廠在出口時必須充分探究目的地的認證標準,或者選擇與經驗豐富的第三方公司展開合作。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供應商之一,同時是具有整車專業知識、整車工程和代工制造能力的出行科技公司麥格納,總結了汽車出口到主要市場的認證標準及相關法律法規例舉,可在本書附件章節查看。堅持長期研發投入汽車的研發投入具有投入大、長回收周期的特點,但是中國企業要在全球市場取得長遠發展,必須堅持長期的研發投入。特別是新能源汽車技術仍在快速發展,有非常多的研發領域仍然有很大潛力。企業需持續投入資金和資源用于
63、電池技術、自動駕駛技術、智能互聯技術等核心領域的研發,以保持技術領先地位。例如,比亞迪在電池技術研發方面投入巨大,成功研發出刀片電池,大幅提高了電池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使其新能源汽車在市場上具備更強的競爭力;特斯拉不斷投入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其Autopilot系統不斷升級,引領了行業發展方向。21此外,為吸引優秀人才和技術資源,在整車開發領域需要建立全球網絡,加強與國際供應商、科研機構、當地高校的合作,通過不同的合作項目,加深理解,促進技術交流與本地創新。嚴格把控產品質量質量是長期主義的基石。整車企業需要建立完善的、統一的、符合當地法律法規的質量管理體系。從零部件采購上對供應商的嚴格篩選,到
64、生產制造環節的體系化和制度化、日?;木M運營,再到嚴格的檢測檢驗和高效快速的售后服務,全過程都必須堅守高質量理念,才能讓最終交付給消費者的汽車保持穩定的高質量,為品牌的長久發展奠定基礎。中國汽車的品質已經逐步贏得了海外市場的認可。除了豐富的配置外,中國汽車的可靠性和穩定性也逐漸獲得認可,是在國際市場取得成功的基礎。同時,中國車企要加強對產品質量的監測和反饋,對于市場的聲音要積極主動應對,及時發現和解決質量問題,不斷優化產品設計和生產工藝。質量是生命力的源泉,打造穩定的高質量產品絕非一朝一夕能完成。車企要充分認識到質量對于品牌而言的重大意義,堅持夯實質量工作。2.品牌打造品牌是有形資產+無形資
65、產的總和,講好品牌故事對于中國車企在海外市場的推廣至關重要。明確品牌定位與核心價值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清晰地明確品牌定位與核心價值是企業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這需要基于對目標市場和消費者需求進行全面、深入且精準的研究,以此來確定獨特且具有強大吸引力的品牌定位和核心價值,不斷增強品牌的競爭力。例如,上汽名爵品牌定位為具有歷史底蘊和運動基因的汽車品牌,強調設計、性能和駕駛樂趣,在歐洲市場以較高的性價比獲得消費者的青睞。比亞迪在歐洲市場的品牌定位是技術領先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強調創新、科技和環保,其車型以電動化和智能化為特點,吸引對新技術感興趣的消費者。領克在歐洲市場的品牌定位是高端時尚的汽車品牌,
66、強調個性、品質和科技,以獨特的設計和豐富的配置吸引消費者,同時提供個性化的購車和服務體驗。為了確保品牌能夠在全球市場中建立穩固的地位和形象,保持品牌形象的一致性至關重要。無論是在廣告宣傳、產品設計還是線下活動中,都要始終如一地呈現品牌的獨特風格和核心價值。例如,寶馬汽車在全球市場中始終保持著品牌形象的一致性。在廣告宣傳方面,寶馬的廣告無論在哪個國家或地區投放,都強調其駕駛性能、創新科技和豪華品質。廣告畫面通常展現動感的駕駛場景、精致的車內細節以及前沿的科技配置,傳遞出寶馬“終極駕駛機器(The ultimate driving machine)的品牌理念。當然,具體到每個地區的營銷活動上,需要
67、根據對當地消費者的洞察進行差異化營銷落地。當消費者在不同的渠道和場景中都能接觸到統一的品牌信息時,他們對品牌的認知和信任會逐漸加深,從而更有可能選擇該品牌的產品或服務。22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汽車是關系到安全的產品,要提高其美譽度,首先要通過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滿足消費者需求,提高用戶滿意度和忠誠度,從而借助用戶的口碑傳播提升品牌美譽度。同時,利用社交媒體、網絡廣告、公關活動等多種渠道進行品牌宣傳和推廣,講述品牌故事,傳遞品牌價值,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對于一個到海外市場的新品牌來說,充分利用大型的公眾活動,借力具有廣泛群眾基礎和高度關注度的體育賽事、國際展會等來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是非
68、常有效的。比如在2024年歐洲杯上,比亞迪成為贊助商中唯一的汽車品牌。自歐洲杯創立以來,比亞迪是首家由中國汽車品牌擔任的最高級別汽車類贊助商。此次合作也契合了歐足聯構建“綠色歐洲杯”的愿景,與品牌的價值傳播相得益彰。3.渠道建設制定多元化的營銷策略根據不同市場的特點和消費者需求,制定個性化的營銷方案。利用數字化營銷手段,如社交媒體營銷、內容營銷、搜索引擎優化等,精準定位目標客戶,提高營銷效果和效率。社交媒體:積極利用社交媒體平臺與消費者進行互動和溝通。蔚來汽車通過發布精彩的圖片、視頻和故事,展示產品特點、用戶體驗和品牌價值觀,吸引了大量用戶的關注。網絡廣告:利用搜索引擎廣告、社交媒體廣告、視頻
69、廣告等多種形式,將品牌信息傳遞給目標消費者。例如,領克在歐洲市場推出了一款名為“領克挑戰”的網絡廣告活動,邀請用戶參與挑戰,贏取領克汽車的使用權,吸引了大量用戶的參與。拓展適合地區消費者習慣的銷售渠道在進行銷售渠道布局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市場需求和消費者特征、法律法規和政策環境、競爭態勢、基礎設施和物流等來搭建合適的銷售和服務網絡。消費者的購車偏好可能會影響不同車型的鋪貨比例;支付方式和信貸接受程度會影響到與金融機構的合作計劃;政策環境例如質保和召回制度會大大影響售后規劃;當地的道路狀況和交通網絡會影響倉儲設施的可用性和成本以及汽車的運輸和交付效率。在銷售和服務網絡的搭建上,如何評估潛在經銷商的
70、實力和信譽,建立直營店、授權店或者與當地經銷商合作,對于獲客和銷售達成至關重要。近年來,歐洲的汽車銷售模式也發生了變化,由原來的授權經銷商為主,向更多的代理經銷商加入。另外,歐洲市場國家眾多、無法采用一家代理商覆蓋整個歐洲的方式,故需要在各國尋找不同經銷商集團合作。與當地經銷商、代理商建立合作關系,借助其渠道資源和銷售網絡,可以快速進入當地市場。而建立自有銷售網絡,在重點市場設立直營店、體驗店和服務中心,提供一站式的銷售和售后服務,可以增強對市場的掌控力和服務能力。同時,發展線上銷售平臺,通過電商平臺、品牌官網等渠道,為消費者提供便捷的購車體驗也可以納入早期的戰略規劃中來。23另外,車企需要充
71、分了解當地市場的習慣,因地制宜地制定銷售渠道策略。例如歐洲市場的租賃購車比例較高,根據波士頓咨詢的研究報告顯示,目前在歐洲D、E、F級主流高端車市場中,訂閱、租賃等使用權市場占到近60%的市場份額 14。租賃一般可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私人直接租賃,即消費者與代理經銷商簽訂租賃合同,確定首付比例、尾款比例、租賃周期等,租賃到期之后,消費者可以選擇支付合約規定的尾款購入該車;也可以不支付尾款,直接將車退回,甚至可以轉換合約至另一款新車;另一種是通過企業租賃,即當地企業與車企或租車公司達成合作,員工以公司福利形式獲得車輛的使用權。重視消費者體驗的蔚來汽車,在海外也是以服務作為破局的重要方式。截至20
72、24年7月,蔚來在歐洲累計布局了超過50座換電站、17座充電站、接入三方樁超過50萬根 15。同時,在歐洲建成的8家蔚來中心還為當地用戶舉辦了多場社區活動,以服務吸引消費者。而比亞迪則通過更加傳統的方法,積極發展當地經銷商網絡,并且在2022年宣布與SIXT租車公司合作,投放德國高端租車市場。4.全面本地化不同國家和地區在市場需求、消費習慣、法規政策、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尤其像歐洲這樣全球汽車產業的重要區域,擁有成熟的市場、嚴格的法規標準和挑剔的消費者。中國車企要在這樣的環境中立足并發展,必須深刻理解并實施本地化戰略,其重要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在實施本地化的過程中,重點考慮產品、人才
73、和供應鏈等的本地化。產品本地化在歐洲設立研發中心,招聘當地的優秀設計師和工程師,深入研究歐洲市場的流行趨勢和技術發展方向。例如,根據歐洲消費者對車輛外觀的喜好,設計出具有歐式風格的車身線條和內飾布局。針對歐洲的道路狀況、氣候條件和消費者的駕駛習慣,對車輛的底盤調校、懸架系統、動力性能等進行優化。同時,配備符合歐洲市場需求的高端配置,如先進的安全輔助系統、智能互聯功能等。嚴格按照歐洲的質量和安全標準進行生產和檢測,采用高品質的零部件和材料,確保產品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人才本地化積極招聘歐洲當地的專業人才,包括管理人才、技術人才、營銷人才等。同時,與歐洲的高校和職業培訓機構合作,培養適合企業發展的本
74、地化人才。建立跨文化的管理團隊,促進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與交流。通過培訓和溝通,提高中方員工對歐洲文化的理解和適應能力,同時幫助歐洲員工了解中國企業的文化和價值觀。制定具有吸引力的薪酬福利體系和職業發展規劃,激勵本地人才為企業創造價值,并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發展空間,留住優秀人才。供應鏈本地化在歐洲尋找優質的供應商,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與供應商共同研發和改進零部件,確保零部件的質量、成本和交付周期滿足生產需求。優化供應鏈的物流網絡,建立本地化的倉儲和14 國投證券研究汽車團隊,中國汽車全球化:出海塑新格局,挑戰中迎新機,2024年5月28日15 蔚來官網,NIO Chargemap24配送中心
75、,提高物流效率,降低運輸成本。同時,加強對供應鏈的風險管理,應對可能出現的供應中斷等問題。遵循歐洲的環保和可持續發展要求,選擇綠色環保的供應商,推動整個供應鏈實現節能減排和資源循環利用。5.不同市場進入方案的第三方資源車企在海外市場的銷量決定了其本地化的程度,但其決策驅動因素有很多,包括車企的目標是用于驗證市場的接受度還是追求在目標市場的高銷量,上市時間、運輸成本和關稅的平衡、海外供應商體系等等。綜合考慮這些因素,確定完善的市場進入方案,爭取在目標市場“一次就做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汽車供應商麥格納綜合考量海外市場的銷量、供應商體系、以及對運輸成本、關稅、投資、上市時間等因素的平衡,總結
76、了5種不同的市場進入方案,并可提供相應的支持。數據來源:S&P,車輛出口預測,2024年6月發布數據。產地為大中華區,出口目的國選擇為中西歐地區,包含所有品牌673425907999161,2151,3241,3061,2561,1261,059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20202021202220232024202520262027202820292030務務根據S&P Mobility 2024年6月發布的預測數據,中國車企整車出口到歐洲在20202026年之間將高速增長,但到2027年整車出口量趨于停滯并開始下降。這意味著一些中國車企將于2027年前后開始在
77、歐洲進行本地化生產。海外市場現場任務供應商體系運輸成本增加投資上市時間低低短長高高低關稅高低本土市場海外市場整車進口SKD(半散件組裝)CKD(全散件組裝)CBU(本地生產)MKD(中度散件組裝)10001000015000200002500050000100000+0年銷量5000白車身認證涂裝總裝白車身認證涂裝白車身認證涂裝總裝白車身認證涂裝總裝白車身認證涂裝總裝總裝*麥格納行業洞察車企進入新市場的5種方案的一部分,可在本書附件章節查看。25這也與各大整車廠宣布的海外生產計劃相吻合:2023年12月底,比亞迪宣布將在匈牙利建立其在歐洲的首家電動汽車工廠,預計23年內完工。2024年4月,奇
78、瑞汽車宣布與加泰羅尼亞公司 Ebro-EV Motors正式簽署合資企業協議,擬在西班牙巴塞羅那合資建設電動汽車工廠,投入生產Ebro及奇瑞旗下的Omoda汽車。據報道,上汽集團目前正與西班牙工業部磋商,考慮在西班牙建立一座電動汽車工廠,以生產旗下MG(名爵)汽車并在2027年投產。海外媒體報道Polestar計劃在2027年左右推出Polestar 7,并希望新車能在歐洲生產。麥格納整車事業部全球總裁羅蘭普雷特納表示:整車出口還是本地化生產取決于中國主機廠全球化所處的階段。初期來說,海運是比較合適的方式,但如果尋求中長期的發展,同時也要兼顧可持續性,就要追求本地化生產。麥格納一向認為,就地生
79、產是一個最可持續的、最為長期化的經營模式。而在不同程度的本地化方案中,麥格納均可為車企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整車進口(Import):車輛在本土市場進行生產,整車出口到海外市場。該方案中麥格納不需要參與生產制造,但是可以根據海外市場需求,為客戶提供車輛工程設計及改款的工作。半散件組裝(SKD):將經過認證的量產車拆解為一定數量的零部件,然后將零部件出口到海外市場,再由當地制造商重新組裝和檢查。在這種情況下,麥格納為客戶進行組裝流程的最后幾個步驟。中度散件組裝(MKD):主機廠將涂裝車身,以及供應商提供的零部件和模塊,直接出口到海外,麥格納可在海外為客戶提供總裝和認證。全散件組裝(CKD):主機廠
80、將某些零部件和模塊(大部分由供應商提供)發運到海外,其余在海外采購。麥格納為客戶提供白車身、涂裝、總裝和認證工作。本地生產(CBU):麥格納可以承擔整車生產和認證的全部工作。平臺模塊一般來自主機廠或本土供應商,其他模塊則在全球范圍內采購。四、車企全球化歷程研究及啟示中國車企在進行的海外市場擴張之路,日韓等國車企自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就已開啟,并通過完成全球化成為世界領先的車企。特斯拉等“造車新勢力”,則采取更為激進的策略,在短期內快速實現了全球化。對已經實現了全球化的車企進行案例研究,包括對中國車企全球化進程中的突出實踐進行總結,對中國汽車行業的全球化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261.豐田汽車豐田的全
81、球化擴張可分為3個階段 16 :1)起步階段(20世紀50年代):日本放開對汽車出口的限制,豐田汽車精益生產模式下生產效率提升,出口形成小規模量級。1949年12月1日,日本政府頒布外匯及對外貿易法、出口貿易管制令,建立出口管制的法律體系,恢復私營企業出口。1950年4月,日本取消對汽車價格的管制,汽車出口不再受到限制。40年代末,豐田開始探索生產模式的改進,以及時化與自動化為核心的豐田精益生產模式在50年代逐步得到全面應用,大幅促進了生產規模的提升。1950年,公司年產量為1.2萬輛,銷量為0.9萬輛。到1959年,豐田年產量突破10萬輛,銷量達9萬輛。19551959年,豐田汽車年出口數量
82、由281輛增加至6,134輛,初具規模,但以卡車和公共汽車為主,1959年卡客車占比為73.3%。從地區來說,亞洲、大洋洲、拉美地區出口數量快速增加,三地區出口量總和占豐田汽車出口總量的78%,對南美、中東地區出口數量也有所突破,均達到400輛以上。2)成長期(20世紀6070年代):豐田增強產品對當地市場的針對性,成功打開北美市場。兩次石油危機鞏固了日本汽車在美國的地位,豐田出口規??焖偬嵘?。豐田在美國市場的開拓,曾因產品市場適應性不足而受挫。1957年豐田決定對美國出口皇冠牌轎車并在美國設立銷售公司,但因對當地法律法規和市場偏好的考察全面性、深入性有所欠缺,如車燈照明不足、發動機動力欠缺等
83、,1958年就被迫停止了皇冠轎車對美國的出口。1965年,豐田在美國推出根據當地市場需求重新設計的轎車科羅娜、卡羅拉等。針對美國市場推出的科羅娜RT43L(CoronaRT43L)不僅搭載了自動擋變速器,排氣量也高達1.9L,定價僅為1,860美元??屏_娜RT43L助力豐田初步打開美國市場。1968年豐田開始將卡羅拉出口到美國,面向大眾帶來高性價比車型。1973 年爆發的第四次中東戰爭,促使石油價格猛漲近3倍,第一次石油危機給了大型豪華且高油耗的美國汽車當頭一棒?!坝秃慕箲]”促使美國民眾急需將手里的“油老虎”換成省油25%30%的日系車。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機再次沖擊了美國大型車企。兩次石油
84、危機鞏固了日本汽車在美國市場的領先地位。北美成為豐田主要出口地區,占比由1960年的8.3%提升至1979年的46.0%。到1980年,豐田海外市場銷量達184.6萬輛,明顯超越本土149.4萬輛的銷量水平,海外逐步成長為豐田的重要市場。3)成熟期(20世紀80年代起)豐田加快海外建廠,布局全球生產,并持續開拓新興市場。20世紀80年代90年代中期,受貿易摩擦與日元升值的影響,豐田出口規模在1985年達到198萬輛新高后開始下滑,到1995年僅有120萬輛;90年代中期至2008年金融危機前,受益于全球經濟增長,豐田出口規模向上,到2007年已達到267萬輛;2008年金融危機后,豐田出口規模
85、在180萬輛左右波動。盡管出口受到宏觀因素的擾動,豐田海外銷量整體仍實現穩步增長。主要源于兩個方面:推進海外建廠,加深海外本土化擴張;技術持續升級,高端品牌進一步提升品牌力。16 長江證券研究所,汽車行業專題報告:從豐田全球擴張看中國汽車出口前景,2023年2月27這一階段,豐田由合資合作到建立獨資制造工廠,基本實現全球化生產。1984年,豐田與通用汽車合資建立了新聯合汽車制造公司(NUMMI),以應對貿易摩擦;90年代初開始在歐洲籌劃本地化生產,先后建立了豐田英國(TMUK)、豐田法國(TMMF)公司;1998年,豐田在中國的第一家整車制造廠四川豐田成立;2000年,天津豐田成立;2002年
86、,在北美建立獨資的凱美瑞工廠等。豐田在北美、亞洲和歐洲的整車生產能力布局基本成熟。2.現代汽車現代汽車成立于1967年,起步較晚,但其全球化進程發展非常迅速 17。1)19671975年:在韓國政府的推動下,現代汽車從福特在韓國的組裝廠轉型進入汽車領域,并與三菱達成技術合作,為其汽車制造打下了堅實的技術和市場基礎。2)19761984年:現代汽車推出了首輛自主車型Pony,并開始嘗試出口。初期現代汽車的出口目標主要是欠發達國家,如南美、非洲和中東等地區。3)19851997年:現代汽車設計出口專用車型,打入美國低端車市場,開展分銷、設廠與CKD(全散件組裝),并加大自主研發,自研發動機,成功進
87、入歐美成熟市場。1988年,為加大美國市場業務,現代購買了位于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一個工廠,按照比之前更高的標準生產車輛并出售至北美市場。除了收購工廠之外,現代在欠發達國家進行CKD全散件組裝,一方面可降低進口關稅,另一方面小批量生產的成本和風險相對可控。其首個歐洲工廠是土耳其工廠,對歐洲市場具有重要意義1995年土耳其和歐盟達成協議,可零關稅出口至歐洲,隨后現代在伊茲米特建立工廠并于1997年投產。4)1998年至今:1998年,現代汽車收購起亞汽車。之后,現代汽車通過資源整合、鞏固成果,抓住新興市場,進一步擴大了其在全球市場的份額?,F代汽車在海外建設工廠(中國1999年,巴西2000年,美國2
88、002年),在全球擁有多個生產基地。3.特斯拉2003年,馬丁艾伯哈德和馬克塔彭寧聯合創立了特斯拉汽車公司。2004年,馬斯克投資后任公司董事長。作為一家成立僅20年的“造車新勢力”,特斯拉已經成為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的領導者,在全球范圍內擁有廣泛的市場份額和品牌認知度。研究特斯拉的全球化之路,可以從其發展史統籌來看 18。2008年,特斯拉公司因成本失控陷入危機,兩位創始人先后離開,馬斯克任CEO,同年推出第一款車型Roadster。2010年特斯拉獲得美國政府貸款,并在納斯達克上市。2012年,特斯拉Model S發布,是其“第一款面向大眾的豪華轎車”,在世界范圍引發純電動車熱潮,2013年5
89、月宣布第一季度首次實現盈利,公司扭虧為盈。17 未來智庫,韓國現代汽車全球化戰略解析及其對國內車企的啟示,2020年2月18 西南證券,特斯拉專題分析:全球新能源車領導者,新品和智能化引領未來增長,2022年28 2014年,特斯拉宣布共享專利技術。這一舉動不僅奠定了特斯拉在電動汽車領域的“開創者”形象,更促進了電動汽車在全球的繁榮,在全球市場為電動汽車爭取了更多的市場份額。2015年特拉斯發布第三款車型Model X,2017年推出Model 3、電動卡車Tesla Semi,2019年推出電動皮卡Cybertruck以及Model Y。目前,特斯拉官網展示,其在全球有7家工廠,其中5家是超
90、級工廠(Gigafactory),分別是:美國,弗里蒙特工廠(2010年被特斯拉收購,特斯拉第一座整車組裝廠,主要生產Model 3/Y以及部分Model S/X)美國,內華達超級工廠(2016年投產,集成Model 3/Y和新能源產品電池材料的生產)美國,紐約超級工廠(2016年收購SolarCity公司獲得,主要生產太陽能電池板和太陽能電池)中國,上海超級工廠(2019年,特斯拉在海外第一座工廠,主要生產Model 3和Model Y)值得注意的是,該工廠不僅為特斯拉在中國市場贏得了口碑和市場,還承擔了向歐洲和其他市場出口汽車的任務。上海超級工廠的投產對特斯拉在全球范圍內的生產、交付和市場
91、競爭力起到了關鍵性的支撐作用。特斯拉也是第一家在中國獨資建廠的外國車企。德國,柏林超級工廠(2022年投產,主要生產Model Y)美國,得州超級工廠(特斯拉全球總部,2022年4月正式開業,生產Model 3、Model Y、Cybertruck及電動卡車Semi)荷蘭,蒂爾堡工廠及交付中心(2013年成立的特斯拉組裝廠,負責零部件從美國進口,在歐洲散件組裝;2021年據消息稱工廠已關閉)特斯拉從推出第一款車型開始,用15年時間實現了全球化。這得益于其在電動汽車領域的開創者地位。特斯拉從Model S開始就進行面向全球的銷售,又通過在中國和德國建立的超級工廠,進一步深入和完善了其全球化進程。
92、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可以認為“全球化道路成就了特斯拉”,海外工廠大大提高了特斯拉的產能,同時更利于其在當地市場提供優質服務,展現對市場的信心,以及降低在海外市場銷售的成本。截至2024年6月,特斯拉已累計生產超過600萬輛電動車。4.中國汽車品牌出海的成功探索根據中汽協整理的海關總署數據,2023年中國整車出口量居前的企業有上汽、奇瑞、長城、吉利、比亞迪等,分別為52.4萬輛、33.8萬輛、24.0萬輛、16.8萬輛、10.9萬輛。中國車企出海之路上已經有了一些成功探索,我們可以簡單看看這些品牌做對了什么。上汽名爵系列作為上汽集團出海主力車型,2023年海外銷量達47.9萬輛,是中國車企出海當之
93、無愧的領頭羊。作為源自英國的汽車品牌,名爵有著天然的優勢,不僅在海外市場的認可度較高,而且對全球用戶的用車需求也更加了解。從2012年開始批量出口歐洲,在歐洲市場有了一定積累后開始出口全球。其品牌的“血統”優勢,是其他國產品牌所不具備的,但29其全球化的開發思維、對目標市場的詳盡了解,對其他品牌是一個啟示。吉利汽車于2010年收購沃爾沃汽車,成為其國際化戰略的重要基石,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后又通過寶騰、路特斯、阿斯頓馬丁等一系列的收購行為,成功進入多個海外市場,率先實現了品牌的全球化。同時,這一系列的收購動作也為吉利汽車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研發資源,提升了企業核心競爭力。在自主品牌出海之路上,吉
94、利汽車旗下各品牌的品牌層次和區域定位十分精準:領克作為中高端品牌,出海的第一個目標市場即歐洲市場,并推出新穎的“訂閱模式”制度,為傳統的汽車銷售增加更多服務體驗。極氪正在計劃從歐洲開始出海之旅。吉利品牌定位中低端,主打發展中國家市場。幾何品牌定位高性價比純電動汽車,成功進入以色列市場等。奇瑞作為中國汽車出口的龍頭企業之一,業務遍布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連續20年位居中國品牌乘用車出口第一,其領先的地位受益于早期戰略布局、因地制宜、針對不同市場進行針對性開發的戰略。奇瑞出海長期以來以整車出口為主,主要面向低勢能市場,這些市場本身汽車產業不成熟,且高度依賴進口車。奇瑞汽車通過低價、差異化策略,在
95、這些市場迅速站穩腳跟。2024年4月,奇瑞汽車同西班牙汽車公司Ebro-EV Motors簽署協議,將在西班牙巴塞羅那成立合資企業生產新型電動汽車,成為首家在歐洲生產乘用車的中國車企。這表明了奇瑞拓展歐洲市場的決心。比亞迪在全球新能源車市場的成功,除了在電動汽車領域的多年技術積累之外,還得益于其獨特的垂直整合戰略、多品牌矩陣布局以及強大的品牌力。垂直整合戰略使比亞迪能夠控制整個生產鏈,從原材料采購到產品設計、生產、銷售和售后服務,從而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為應對出海運力“卡脖子”的問題,比亞迪投入巨資與中集集團合作,訂購了8艘滾裝船,其魄力也讓全球消費者看到了品牌對市場的決心。2024年,比
96、亞迪成為歐洲杯官方出行合作伙伴,再次提升了其在海外市場的品牌力。5.啟示:全球化之路上的戰略和方法從上述完成了全球化的車企,以及在探索中取得成效的中國品牌身上,我們可以總結一些值得借鑒的戰略和方法:(1)對目標市場法律法規的充分了解至關重要:早期豐田在本土設計的皇冠車型出口美國時,就因對相關法律法規了解不足而無法完成車輛認證。美國汽車大燈多采用封閉式光束前大燈,但皇冠車型并未采用,因此無法達到美國加州的車輛認證標注。在1958年后,豐田出口未加裝前大燈的車型,到美國后在當地安裝符合標準的大燈。當前中國汽車出口面臨不同市場,法律法規及認證標準繁雜,比如歐盟的E/e-mark認證、北美的DOT和E
97、PA認證等。車企在出口時需充分了解目標市場的法律法規,在這種情況下選擇熟悉目標市場的合作伙伴是明智之舉。(2)產品需要符合當地消費者的偏好:在產品規劃方面,整車廠的選擇之一是在全球生產同樣的產品,通過規模效應降低成本,同時營銷的復雜性大大降低。但長期來看,整車廠要實現真正的全球化,產品需要符合不同市場的偏好,比如豐田為美國市場重新設計的科羅娜和卡羅拉,是其打開美國市場、實現成功擴張的關鍵一步。吉利汽車的多30品牌層次布局,以及名爵汽車在海外的成功,也說明了產品對目標市場的適應性對其商業上的成功具有決定性的作用。(3)車企要把握本地化生產的程度和節奏:車企出口最初基本都是通過整車出口的模式,以控
98、制投資風險,也是產品和品牌對當地市場接受度的“試水”階段。當銷量到達一定規模,基于滿足消費者對于服務的需求、規避區域貿易壁壘、實現成本的優化等各種因素,車企需要不同程度的本地化。上述各個整車廠,基本都有過在海外建立CKD工廠的階段,即散件運往海外,在海外進行組裝;目前來看,在海外市場銷量低于1萬輛的情況下,甚至可以考慮通過SKD,即半散件組裝的形式,將在本地經過認證的量產車拆成零件運到海外組裝。到了要完全在海外生產的情況下,有些車廠也會選擇通過收購或者建立合資工廠的模式,以降低工廠運營的難度和風險,比如新工廠招工的難度等。通過不同程度的本地化,當海外市場銷量達到一定規模時,最終通過在海外建廠完
99、成布局。(4)海外經銷商網絡的重要性:受特斯拉的影響,新能源汽車在銷售方面往往嘗試直營,或者直營+分銷的模式。比如以重視消費者體驗著稱的蔚來汽車,在阿姆斯特丹、柏林等歐洲城市開設了用戶中心Nio House,推出了新車銷售、訂閱、租賃等服務。甚至一些老牌歐洲車企也開始推動直營模式改革,比如寶馬和奔馳都做出過相應的探討,以降低分銷成本、更好地管理折扣等。但總體來說,多數品牌直營模式并未像特斯拉一樣收到如期效果。海外消費者尤其是歐洲的消費者,仍然傾向于在熟悉的經銷商處購買汽車。比亞迪在海外銷售的成功可以印證這一觀點。2021年,比亞迪宣布與挪威汽車經銷商合作,將唐EV打入挪威市場。2022年,比亞
100、迪宣布與歐洲最大經銷商之一Hedin Mobility合作,進軍瑞典和德國市場。到2024年5月,比亞迪在巴西市場第100家經銷商門店開幕。在全球市場,比亞迪都建立了完善的經銷商網絡,利用經銷商的資源和網絡,提高品牌在海外市場的可見度和競爭力,幫助比亞迪快速進入新市場。(5)抓住外部機遇和出海窗口期,成為進入目標市場的第一批品牌之一豐田汽車在美國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于石油危機等外部環境變化創造的機遇,讓目標市場小排量車型需求大幅增加。另外,美日貿易戰中,日本接受“自愿出口限制”,1996年對美國汽車出口量降低至110萬輛。日本車企開始追求利潤更高的中高端市場,美國三巨頭對低端車市場重視度低
101、,讓現代汽車獲得了打入美國市場的有利時機。這給到中國車企的啟示是,要抓住外部機遇和黃金窗口期當前,中國車企可以借助在電動化智能化方面的優勢在海外市場占據有利位置,成為目標市場上第一批成功的品牌之一。(6)把握節奏,穩扎穩打,中國汽車的全球化進程需要時間的歷練。中國汽車出海的長期趨勢已經非常明顯,出口規??焖僭鲩L,產業優勢突出,同時面臨著各種各樣的挑戰和困難。但縱觀全球化車企走過的路,我們可以發現這些企業都是用了幾十年的時間,不斷調整策略和方法逐步走向成功的。這條路長城、奇瑞、吉利等領軍企業已經走了20多年,但大多數中國品牌才剛剛起步,其成功需要經過時間的積累和歷練。中國車企要始終以過硬的質量和
102、持續的技術研發,穩扎穩打地向全球市場提供高質量產品。31五、中國汽車全球化之路上的專家資源 從區域來看,歐洲、亞洲和北美依次為中國汽車出口銷量最多的三個地區。這些地區的消費者偏好、監管環境等都有著較大差異。在中國車企向外擴張的路上,尋求專家資源,可以大大降低風險,減少全球化之路上的障礙。1.選擇合適的當地伙伴首先,目標市場中的合作伙伴對于中國車企能夠深入透徹地了解當地市場至關重要。當地資源可以協助企業進行必要的調研和流程性的工作,幫助企業更好地了解當地的法律法規、標準和慣例等。此外,不同市場的文化和用工環境存在顯著差異。工資水平、福利、工會或其他特定的需求可能帶來各種挑戰。即便目標市場離本土市
103、場在地理距離上并不遠,比如中國和泰國,但在文化上也可能相差甚遠。因此,如果車企選擇的市場進入方案中,包含較多的當地勞動力或受目標市場人員影響較大,聘請當地合作伙伴就變得十分必要。同時,如前面章節所述,經銷商等當地分銷網絡的建立,可以助力中國車企擴大品牌的可見度和知名度,讓當地消費者迅速熟悉和接受產品,對于中國車企的海外擴張來說是非常重要的。2.與已經實現了全球化的伙伴合作除了在目標市場尋求新的合作伙伴,中國車企所擁有的全球化供應商資源,在海外市場也可以起到助益。美國汽車新聞(Automotive News)根據各廠商2023年汽車配套營收,發布的2024年度全球汽車零部件配套供應商百強榜(20
104、24 top suppliers)中,大多數供應商都在中國有著強勁的布局,而其中有15家是中國(含香港地區)企業。2023()$55,8902$49,09(f)3$42,9(f)4務$4,365(fe)5$40,23(fe)6$36,964$32,6988$28,43(fe)9千$28,30(fe)0$23,46(f)32已經實現了全球化的供應商,不僅可以在車企進行海外本地化的時候,在海外市場提供相應的配套供應,還可以在車企進入新市場的流程中提供相應的咨詢和建議。在國際供應商中,麥格納是汽車零部件領域產品線最豐富的跨國供應商,產品覆蓋車鏡、門鎖、車燈、電子、驅動系統、外飾、座椅、金屬車身和底盤
105、等八大部件系列,擁有系統級的產品能力,公司還擁有整車工程和代工制造能力。麥格納主要部件供應能力全球概覽麥格納零部件事業部全球制造工廠分布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機電智能9381鏡像6117照明1461座椅3212223車身與底盤1623444外飾42035動力總成1311131電子335座椅機電智能鏡像照明外飾車身與底盤電子動力總成33麥格納作為整車廠長期合作伙伴的案例:麥格納與寶馬集團在整車制造方面的長期合作表明,麥格納有能力以高度靈活的業務模式為客戶提供支持,并快速滿足客戶的要求。寶馬X3-麥格納是寶馬X3的工程服務供應商,特別是在將新開發的零件進行整車集成方面為客戶提供了很大支持,寶馬X3于
106、2003年在麥格納格拉茨工廠量產。繼寶馬X3取得成功后,麥格納又以相同的業務模式,于2010年和2012年開始分別為寶馬的 MINI Countryman項目和MINI Paceman項目提供工程和制造支持。MINI項目于2016年結束。這些例子表明,麥格納能夠承擔完整的整車項目,并按時交付產品。同時,整車廠在新車型上市時,可以通過代工制造測試市場反饋,并利用制造伙伴現有的生產設施來分擔大規模投資風險。麥格納為客戶提供了很大的靈活性,可以根據客戶需求量身定制合作模式??蛻艨梢詻Q定將哪些制造業務外包。除了工程和制造的總包業務,麥格納還可以單獨進行白車身、涂裝和總裝的代工制造業務。寶馬5系-201
107、4年,寶馬與麥格納簽訂合同,麥格納位于格拉茨的工廠以分拆生產的方式承包生產寶馬5系的一部分車型 19,合同于2023年到期。這項服務為客戶提供了快速獲得額外產能的機會,例如出現了預期外的峰值的情況下。寶馬Z4-2018年開始,寶馬Z4開始在麥格納格拉茨投產 20。麥格納為寶馬代工進行整車生產的歷史長達20多年,并且仍在繼續中。實際上,在其超過125年的歷史中,麥格納整車事業部為11家主機廠下線了超過400萬臺車輛,包含不同動力總成的車型。此外,麥格納還利用其全球網絡,在格拉茨工廠之外為許多企業提供服務。在中國,麥格納不僅是市場上領先的工程服務提供商,更是通過與北汽新能源的合資公司在進行極狐汽車
108、的開發和制造。靈活性和成本效益是整車廠選擇整車代工的關鍵所在。麥格納的代工模式可以為中國主機廠出海提供一個新的思路:當下制約中國車企出海的因素中,貿易壁壘造成的影響凸顯。中國車企需要進行“足夠多”的本地化生產,以規避貿易壁壘,同時又希望本地化程度“盡量少”,以控制投資成本和運營風險。因此,在現階段選擇由麥格納代工,或者由麥格納進行CKD組裝的方式,不失為良策。19 ,BMW to outsource some 5-Series production to Magna Steyr20 ,BMW Z4 G29:Production starts at Magna Steyr in Graz34除了
109、作為供應商伙伴在奧地利格拉茨工廠提供代工服務,麥格納在斯洛文尼亞的現有工廠設施也可以開放合資,或根據主機廠的需求進行定制化的合作。麥格納在斯洛文尼亞目前建有涂裝車間,可以根據客戶的要求進行擴建,形成年產能10萬20萬輛的整車工廠。而相比較西歐地區,斯洛文尼亞還擁有明顯的成本優勢。另外,麥格納的整車工程解決方案也覆蓋了從車型升級到新車型開發的各個方面,可以針對海外市場需求對車輛進行改造。麥格納的服務還包括協助中國整車廠進行歐洲汽車認證(homologation)的執行工作,包括歐盟環保相關法規的認證等,當下對于中國整車廠是非常重要的。此外,作為在當地具有聲望的雇主,與麥格納的合作也將對中國車企的
110、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起到提升作用。麥格納針對中國汽車全球化,可以提供包括工程、制造、認證等各方面的交鑰匙服務,是中國汽車全球化之路上的首選伙伴。35六結論1.中國汽車全球化是大勢所趨。全球化是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其結果是讓消費者受益。這也是優質企業品牌的延伸,是中國汽車品牌真正成熟的必經階段。同時,全球化的大趨勢利于全球資源的流動和配置,使國家和地區之間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提高經濟效益,同時利于推動技術進步和創新。這也將帶來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理解,有助于構建更開放、更包容的社會,最終讓全人類受益。2.在中國汽車全球化的進程中,歐洲市場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目標市場的選擇和進入時機
111、對于中國車企至關重要。從成功實現了全球化的車企身上,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只有經過了成熟市場的洗禮,才能真正實現品牌的全球化。不管從市場份額還是監管政策來說,拓展歐洲市場都是中國車企全球化的必經之路。同時,目前歐洲市場政策出現一定的不穩定性,窗口期縮短,車企需要及時調整策略進行戰略布局。3.中國車企要根據自身發展把握全球化的節奏。在本地市場生產和提供服務是全球化取得成功的重要步驟。目前中國車企出現整車出口、本地建廠等多元化的局面,特別是區域貿易壁壘的推動下,本地化變得越來越重要。在這種情況下,車企要把握節奏,可以從散件組裝、當地合資合作建廠開始,逐步過渡到完全的本地化生產,以降低大規模投資的風險。
112、找到現階段適合車企的本地化的“度”,既能利用全球資源,又能滿足當地需求,是中國車企目前所需要的。4.選擇合適的合作伙伴至關重要。目標市場中的合作伙伴,和對目標市場熟悉的國際化的供應商伙伴,可以為中國車企提供當地市場所需的專業知識(know-how),幫助車企規避風險,是中國車企全球化道路上至關重要的資源。麥格納長達120多年的整車代工經驗為中國車企出海提供了新的思路。通過與麥格納這樣能夠一站式在整車工程、整車制造、整車認證等全過程提供服務的供應商合作,在初期通過代工、散件組裝等形式,或者在當地進行合資合作,中國車企可以大大降低風險和投資,保障產品上市。5.長期主義對于中國汽車全球化之路有著重要
113、意義。這意味著我們要不斷加大創新投入,通過持續的前瞻創新贏得市場,同時要加強品牌建設以及與當地伙伴的長期合作。中國車企既要著眼于當下的機會,又要有長期的戰略眼光和堅定的執行力。既要走出去,又要與當地社會相融合、與海外市場及利益相關方共同承載歷史重任,風雨同舟、利益與共。36七附件附件一:車企進入新市場的五種方案影響車企選擇市場進入方案的因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問題是:本地化生產率要達到何種程度?整車進口還是海外建廠,如何選擇更為明智?麥格納的整車事業部基于在海外目標市場的年銷量來劃分,總結了五種方案,以及麥格納所能提供的整車解決方案和合作資源。根據經驗,銷量越大,本地化生產的需求越高。整車進口(
114、Import):車輛在中國本土市場進行生產,整車出口到海外市場。麥格納可以根據海外市場需求,為客戶提供車輛工程設計及改款的工作。半散件組裝(SKD):將經過認證的量產車拆解為一定數量的零部件,然后將零部件出口到海外市場,再由當地制造商重新組裝和檢查。在這種情況下,麥格納整車事業部為客戶進行組裝流程的最后幾個步驟。中度散件組裝(MKD):主機廠將涂裝車身,以及供應商提供的零部件和模塊,直接出口到海外,麥格納可在海外為客戶提供總裝和認證。全散件組裝(CKD):主機廠將某些零部件和模塊(大部分由供應商提供)發運到海外,其余在海外采購。麥格納為客戶提供白車身、涂裝、總裝和認證工作。本地生產(CBU):
115、麥格納可以承擔整車生產和認證的全部工作。平臺模塊一般來自主機廠或本土供應商,其他模塊則在全球范圍內采購。不同的市場進入方案海外市場現場任務供應商體系運輸成本增加投資上市時間低低短長高高低關稅高低本土市場海外市場整車進口SKD(半散件組裝)CKD(全散件組裝)CBU(本地生產)MKD(中度散件組裝)10001000015000200002500050000100000+0年銷量5000白車身認證涂裝總裝白車身認證涂裝白車身認證涂裝總裝白車身認證涂裝總裝白車身認證涂裝總裝總裝37完善的制造解決方案還必須考慮五個因素:是否靠近供應商體系,需要開發哪些新的供應商;運輸成本和關稅需要平衡,還需要考慮總產
116、量。如果產量較高,則需增加投資,在海外進行本地化生產。最后,本地化生產程度越高,產品上市(SOP)所需要的時間就越長,特別是在需要新建工廠的情況下。麥格納可支持車企不同的市場進入戰略,提供完善的制造解決方案,以助力車企的國際化擴張。車企也可以選擇逐步提高本地化程度 比如從SKD開始,最終完全在本地生產。整車進口還是海外建廠的決策驅動因素以及麥格納的推薦方案麥格納為客戶提供的支持包括:-SKD 和 CKD 運營經驗-降低成本、縮短上市時間,可利用麥格納歐洲現有產線-當地市場文化習慣洞察分享-可擴展的解決方案,可支持完全本地化生產麥格納為客戶提供的支持包括:-工廠現有產能和資源-已有涂裝工廠可擴建
117、,為客戶減少投資成本-經驗豐富的人才隊伍-本地供應商網絡SKD(半散件組裝)CKD(全散件組裝)CBU(本地生產)MKD(中度散件組裝)如果您側重:我們建議如果您側重:我們建議驗證市場的產品接受度,初期量較低目標銷量較高,追求在目標市場穩定發展利用本土市場原有產能新增產能快速進入市場,為本地化生產探路可持續的市場進入戰略,新增海外產能運輸成本具有優勢關稅成本有優勢車輛定價較高本地生產:供應商網絡本地化,運輸成本最低,較大規模投資整車進口38整車代工解決方案需要考慮的要素:項目基本信息基本數據項目名稱產量峰值產能終生產量項目開始時間(DD.MM.YYYY)SOP時間(DD.MM.YYYY)EOP
118、時間(DD.MM.YYYY)產品數據車輛類型如敞篷車、轎車、SUV等。車體結構空間構架式非承載車身承載車身白車身參數mmxmmxmm長x寬x高此清單用于收集項目基本信息。信息包含兩個子類別:基本數據和產品數據。車身變化如天窗類型、左舵/右舵等。整車參數mm xmmxmm長x 寬x高車門數(個)驅動方式兩驅 四驅能源類型純電動 汽油 混動其他白車身重量kg整備質量kg軸距mm輪距mm附件二:整車代工解決方案需要提供的信息清單前言:在當前汽車行業的轉型期,整車代工(也被稱為外部整車生產合作伙伴)的作用日益凸顯。通常情況下,車企在優化后的內部生產鏈中生產自家汽車,然而并非所有新車型都能良好地適配現有
119、的生產系統,而且整合一款新車型在經濟層面上可能并不經濟。對于汽車制造商而言,整車代工是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能夠讓他們在不犧牲效率的前提下達成自身目標。選擇整車代工的關鍵指標某些情況下(如小批量生產、小眾車型或拓展新市場),整車廠會選擇將車輛生產外包給代工制造商。然而,汽車的生產制造非常復雜,需要詳細計劃,考慮多方面因素。此文件包含了一份清單,列舉了整車代工要考慮的最關鍵的指標,從而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的解決方案。通過下列清單,我們會引領客戶確認必要的信息,以獲取整車代工制造的報價。若還有一些信息沒有準備好,也沒有關系。麥格納擁有豐富的生產制造經驗,可以幫助客戶進行計算或做出預估。柔性化制造的七大評
120、估要素 項目基本信息 白車身 涂裝 總裝 IT 質量 供應鏈管理39基礎車輛組裝所需零件/組件數量模組總覽總模組數例如保險杠,玻璃,車鏡等需要制造伙伴進行預組裝 車門:否是,工作內容:座艙:否是,工作內容:發動機:否是,工作內容:驅動系統:否是,工作內容:車頂襯里:否是,工作內容:前軸:否是,工作內容:后軸:否是,工作內容:制造流程的下一步是總裝,這一清單我們需要了解由制造伙伴在現場進行預組裝的零件及其數量。需要制造伙伴進行預組裝總裝:否是,工作內容:車輪車胎:否是,工作內容:前保險杠:否是,工作內容:后保險杠:否是,工作內容:減震器/彈簧:否是,工作內容:電池包:否是,工作內容:系統安裝轉向
121、:否是冷卻液:否是客戶提供的測試軟件和設備否是總裝車間作業時間(每車)分鐘整車代工解決方案需要考慮的要素:總裝鋁制表面%車身PVC接縫密封膠長度m下車體PVC噴涂面積m2車窗邊緣遮蔽處理否是膠粘劑/水化阻尼材料噴涂型膠粘劑m2膠墊:底漆顏色數量面漆顏色數量面漆特殊顏色啞光對比色多層涂層定制色特別版防銹蠟需要的劑量發泡需要的劑量總裝前需要的其他工藝步驟如車頂粘合涂裝車間作業時間(每車)min涂裝不僅僅是關于車輛的顏色,還涉及防腐和密封性。整車代工解決方案需要考慮的要素:涂裝40整車代工解決方案需要考慮的要素:供應商管理供應商管理有多種選擇,有些可選服務(如運輸保護)可能會增加成本,但我們建議客戶
122、使用,以保護車輛避免運輸損壞和處置相關的零件數量每輛車:總計:包含不同配置和顏色內部序列流程數車輛訂單凍結時間(PPI,ARES)生產前凍結天數集裝箱交付節奏如每月一次或兩周一次成品車輛運輸保護否是整車代工解決方案需要考慮的要素:質量車輛檢查的復雜性供應商系統主機廠系統 評審每天完成車輛總數的%是否包含CoP否是 CoP=產品一致性通過此部分確定質量管控的標準,客戶可以選擇合作伙伴的質量控制體系或自有質量體系。整車代工解決方案需要考慮的要素:IT文檔供應商系統主機廠系統供應商接口100%通過EDI系統否 是 EDI:數據交換系統這部分用于了解車輛有關的IT問題41 汽車出口到主要市場的認證標準
123、及相關法律法規例舉 歐盟|北美|南美|中東及海灣地區|歐亞經濟聯盟|RCEP 東盟成員國|RCEP 其他國家|南亞|非洲 歐盟地區:1.整車型式認證(WVTA):即全車類型批準,是針對各種類型的機動車及其組件的認證。該認證確保歐盟成員國之間在技術、安全和環境標準方面的協調一致。2.E/e-Mark 認證:E/e-Mark 認證是歐洲共同市場對汽機車及其安全零配件產品、噪音及廢氣等進行的產品認證,確保行車的安全及環境保護的要求。E 標志證書的發證機構是 ECE 成員國的政府部門,各國的證書有相應的編號。例如,E1 代表德國,E2 代表法國 3.CSMS 認證:車輛網絡安全管理體系(cyber s
124、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認證證書。CSMS 認證還體現了汽車制造商符合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第 155 號法規(UN R155)的要求,這是全球第一個汽車網絡安全強制法規,對汽車制造商的網絡安全管理體系提出了明確的要求。UN R155 于 2021 年 1 月正式發布,2022 年7 月開始歐盟所有新車型需要遵守。4.LVD+EMC 指令的 CE 認證:對于充電樁等電子設備,需要進行 LVD(低電壓指令)和 EMC(電磁兼容指令)的 CE 認證,這是歐盟法律對產品提出的一種強制性要求。5.REACH 認證:歐盟關于化學品注冊、評估、授權和限制的法規。6.電池護照:自
125、2027 年起,動力電池出口到歐洲必須持有符合要求的“電池護照”,記錄電池的制造商、材料成分、碳足跡、供應鏈等信息。北美自貿區 美國:1.DOT 認證:美國交通部的認證,確保車輛及零部件符合美國的安全標準。2.EPA 認證:環境保護署的認證,主要針對車輛的排放性能。3.FMVSS 認證:聯邦機動車安全標準認證,涵蓋車輛的眾多安全方面,如制動、碰撞保護等。4.CARB 認證:如果出口到加州的產品,還需要加辦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California Air Resources Board)的 CARB 認證 附件三:汽車出口到主要市場的認證標準及相關法律法規例舉42 加拿大:1.CMVSS 認證:
126、加拿大機動車安全標準認證,類似于美國的 FMVSS 認證。2.ICES 認證:對于車輛的電磁兼容性要求的認證。墨西哥:NOM 認證:墨西哥的官方標準認證,包括車輛的安全性、環保性等方面。歐亞經濟聯盟 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CU-TR(海關聯盟認證)、能耗認證(參考歐盟 ECE R101 號法規)南美 巴西:LCVM(環保類)、CAT(安全類)、INMETRO(能耗標簽及零部件認證),排放法規階段已升級至 L7 阿根廷:LCM(汽車產品合格認證)秘魯:058 號最高法令(秘魯國家車輛法規)智利:3CV(安全類報告/聲明+排放當地試驗)中東及海灣地區 伊朗:VOC 認證,主要依賴于 ECE
127、 歐盟認證的部分標準;沙特:需滿足 GSO 和 SASO 標準 以色列:強制性認證,提供所需測試的報告或證書 海灣七國和伊拉克北部均認可 GCC 的認證,GSO 法規在海灣地區六國范圍內強制執行 RCEP 東盟成員國 泰國:整車-TISI 認證+DLT 注冊=準入資質(聯合國 UN ECE 與本地標準 TISI 標準并行的制度);零部件-TISI 認證 馬來西亞:按照聯合國 UN ECE 體系進行產品準入認證、噪聲和排放(電消耗及續航里程)需在當地測試 43 新加坡:可在國際通用的汽車安全認證體系中任選一項,進行要求的全部型式認證試驗即可注冊 印尼:需本地進行檢測與認證 越南:對進口每批次每車
128、型檢查,文件+實車+檢車測試 菲律賓:ICC 認證 RCEP 其他國家 澳大利亞:VSS 的整車認證(取得符合性銘牌 Identification Plate)韓國:由 MOT、MOE 和 MOI 歸口管理的安全、環保和油耗標簽三方面認證,電動汽車需通過 Appraisal Test 日本:JIS 認證 南亞 印度:CMVR 認證(要求印度當地測試或印度官員到中國現場見證試驗)非洲 如埃及、阿爾及利亞、尼日利亞、蘇丹等:提供所需測試的報告或證書即可,另尼日利亞要求每年提供一次 COC 證書 查看更多麥格納行業洞察: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8.德
129、國汽車管理中心官網,AutomotiveINNOVATIONS-CAM(auto-institut.de)9.J.D.Power官網,Homepage|J.D.Power()10.NE時代,【NE報告】2023年電驅動市場分析-產業資訊,2024年2月11.慧博智能投研,2024汽車出海深度報告:我國汽車行業出海優勢及市場前景、企業出海戰略及出海布局深度梳理,2024年7月12.德勤,從出海向全球化蛻變2024中國汽車企業海外銷量趨勢與觀察,2024年5月13.國投證券研究汽車團隊,中國汽車全球化:出海塑新格局,挑戰中迎新機,2024年5月14.國元證券,新能源汽車行業專題報告:電動市場需求深化,智能生態加速賦能,2024年5月15.麥肯錫咨詢,2024麥肯錫中國汽車行業消費者洞察:“內卷”為表,“進化”為里,2024年3月16.方正證券,2024年汽車行業出口專題報道:墨西哥出口方興未艾,北美市場輻射持續,2024年2月17.長江證券研究所,汽車行業專題報告:從豐田全球擴張看中國汽車出口前景,2023年2月18.艾瑞咨詢,2023年中國汽車出海研究報告,2023年6月19.未來智庫,韓國現代汽車全球化戰略解析及其對國內車企的啟示,2020年2月20.西南證券,特斯拉專題分析:全球新能源車領導者,新品和智能化引領未來增長,2022年46掃碼獲取電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