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華永道:2024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96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普華永道:2024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96頁).pdf(96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乘風破浪 砥礪前行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普華永道中國ESG可持續發展主管合伙人蔡曉穎蔡曉穎過去幾年,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經歷了深刻的轉變,不僅體現了對長期韌性的追求,更凸顯了可持續在重塑企業全球競爭優勢中愈發重要的作用。ESG的各項議題,ESG的各項議題,包括自然資源、氣候技術、能源轉型、社包括自然資源、氣候技術、能源轉型、社會穩定、循環經濟、負責任投資、公司治會穩定、循環經濟、負責任投資、公司治理與報告披露,已經成為企業贏得市場的理與報告披露,已經成為企業贏得市場的關鍵所在。關鍵所在??v觀當前可持續發展的新趨勢,(1)全球可持續監管要求與披露指令愈發嚴格,對中國
2、企業合規性提出了更多挑戰與要求;(2)監管要求改變對供應鏈影響尤為顯著,使可持續供應鏈的重塑成為企業轉型的重要部分;(3)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項下的碳披露和減排規定,影響企業的出口成本與進入門檻;(4)可靠數據收集與分析在企業可持續決策與披露中的角色愈發重要,使可持續數字化解決方案成為必不可少的手段;(5)產品回收與再利用的要求提升,企業循環經濟的布局和投資成為新風向。以上這些可持續要求的標準化、主流化與強制化,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普華永道憑借深厚的行業洞見和系統性解決方案,正在助力企業實現可持續信息披露和可持續管理升級。普華永道可持續披露指令服務體系、科學碳目標實施策略、供應鏈轉型、可持續數
3、字化工具等一系列服務,不僅幫助客戶在新的嚴格監管要求下保持業務的連續性、有效規避法律風險,而且讓ESG迅速成為客戶的全球商業戰略核心組成部分。能源轉型作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議題之一,也正處于前所未有的變革之中。隨著新能源技術的快速迭代與對外輸出,全球能源格局正發生深刻調整。中國新能源企業通過產品輸出、海外生產、技術迭代和屬地化合作,正在實現新一輪的全球化進程。這一過程中收益與風險并存。普華永道能源轉型與國際化服務與能力,將幫助新能源企業洞察全球化先機、抓住產業熱點、制定目標市場的進入策略與長期耕耘方案,從而在全球化與可持續化的大背景下,引領企業走向更加可持續和負責任的未來。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
4、皮書一一、成立背景成立背景共建“一帶一路”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際合作倡議。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上海代表團提交了關于探索建立長三角區域性“一帶一路”綜合服務平臺的建議,被全國人大列為重點督辦建議;10月,成立長三角“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社團被納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務實合作項目清單;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要求“促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深度融合”。滬蘇浙皖17家單位積極響應,共同發起成立長三角“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促進會(以下簡稱促進會),得到國家發展改革委、民政部和中國貿促會的大力支持。經各方共同努力,
5、2024 年6月6日,促進會作為重要成果在第六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層論壇現場正式揭牌成立。二二、基本情況基本情況促進會由長三角三省一市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市場經營主體以及金融、會計、法律、信息等專業服務機構共同發起,集聚國有、民營、外資等各類單位的社會團體,業務主管單位為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促進會的宗旨是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有關要求,踐行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和綠色開放廉潔理念,以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為目標,發揮長三角區域聯合優勢,助推長三角區域“一帶一路”建設高質量發展。促進會的業務范圍主要包括:為會員企業提供信息資訊、投資貿易接洽、金融法律等專
6、業服務對接、企業培訓、海外響應支持等綜合服務,并根據社團自身發展不斷實現功能疊加和提升,以期推動專業服務業和“走出去”企業整體出海。長三角“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促進會 情況簡介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隨著全球產業體系和產業鏈呈現多元化布局、區域化合作、綠色化轉型、數字化加速的態勢。特別是綠色化,已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和必然要求。依托日益完善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和持續的技術創新,中國新能源產業形成了一定的比較優勢。越來越多的中國新能源企業正從產品出口轉向產業鏈出海的新階段。伴隨著企業“出?!蹦J降纳壓屯七M,面臨的問題也愈加明顯。一方面,“走出去”企業普遍面臨國別風險和投資風險較難把握、專業
7、服務支持尚需加強、境外項目投資效益尚待提升等困難。另一方面,現有相關服務資源分散、服務方式單一,缺少準確把握“一帶一路”倡議的綜合性、非營利性服務平臺,完全依靠企業自身解決上述問題成本高、難度大。在此背景下,滬蘇浙皖17家“走出去”企業和專業服務機構主動作為,共同發起成立長三角“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促進會(以下簡稱“促進會”),得到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6個中央部委及滬蘇浙皖三省一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經各方共同努力,2024年6月,促進會經民政部批準登記成立,以中國貿促會為業務主管單位,上海市貿促會擔任首屆會長單位,并在第六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層論壇上正式揭牌。促進會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共建“一
8、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有關要求為宗旨,踐行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和綠色開放廉潔理念,以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為目標,發揮長三角區域聯合優勢,助推長三角區域“一帶一路”建設高質量發展。作為促進會首批會員單位和重要專業服務力量,普華永道為國內外企業提供審計、稅務和咨詢服務,在全球范圍內擁有廣泛的客戶群體和豐富的行業經驗。促進會將與普華永道等會員單位一道,以中國新能源企業出海白皮書的發布為契機,共同助力中國新能源企業乃至廣大“走出去”企業出海展業,行穩致遠。03天時:機中有危,把握窗口1 中國新能源產業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全球化化歷程歷程回顧回顧2 中國新能源中國新能源全球化全球化的驅動因素
9、的驅動因素3 洞察變化,洞察變化,把握機遇窗口把握機遇窗口目錄30地利:因地制宜,兼容并蓄1 東南亞市場東南亞市場2 中東市場中東市場3 中亞市場中亞市場4 東歐市場東歐市場5 拉美市場拉美市場6 歐美市場歐美市場72人和:和衷共濟,明察細謀1 新能源產業全球化建議新能源產業全球化建議 變“零和博弈”為“和衷共濟”變“安于所習”為“洞察先機”變“追求擴張”為“精耕細作”變“產能輸出”為“內外閉環”2 普華永道新能源國際化服務支持普華永道新能源國際化服務支持02序言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1序言能源轉型與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國際社會廣泛認同的緊迫議題,是當前多變的國際環境下,各國合作與交流的關鍵領
10、域。在推動全球能源轉型和實現可持續綠色發展的過程中,中國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中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正成為國家“內循環”戰略的核心引擎,在推動了國內產業結構的優化與升級同時,還為全球可持續發展和能源轉型貢獻了高效方案,從而實現了國家“雙循環”戰略的深度融合。近些年,中國在光伏、鋰電池、風電、電動汽車等新能源領域踏浪出海,快速形成規模。具體來看,2023年,中國新能源企業出口的硅片、電池片、組件、鋰電池均為世界第一,風機出口創歷史新高,增長率高于50%?!按髧仄鳌钡馁|量水平與品牌口碑持續提升,中國新能源企業已處于全球領先地位。對于國際新能源合作,一方面關系到當地國計民生、經濟發展,乃至區域能源安
11、全,往往具有涉及范圍廣、投入規模大、持續時間長的特點;另一方面,跨國合作類項目的經濟政治環境及文化背景差異大、信息獲取難度大,加之近年來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無疑使得出海風險進一步擴大,海外經營環境更加復雜。在這樣的歷史時刻,總結優秀經驗推而廣之,并分析失敗原因,避免后來者重走彎路是非常必要的。本白皮書旨在從數據與案例出發,結合宏觀趨勢,從天時、地利、人和三個維度深入分析當前中國新能源企業在海外市場窗口市場窗口、關鍵成功因素與核心模式策關鍵成功因素與核心模式策略略,為新能源企業的決策者、管理者、參與者、合作者提供建議,為推動中國企業向高質量發展轉變以及為新能源產業的全球化布局添磚加瓦、獻計獻策
12、。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2天時:機中有危,把握窗口01表表1:中國新能源產業出海階段中國新能源產業出海階段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41.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歷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歷程回顧程回顧中國新能源產業的國際化歷程,總體來看可歸納為三個階段:從產品出海到資本與服務出海,再到產能出海。過去國內制造銷全球國內制造銷全球,如今世界工如今世界工廠走世界廠走世界,這一演進過程反映了中國在全球能源市場中影響力和競爭力日益增強。階段一階段一階段二階段二階段三階段三出海類型出海類型產品出海資本服務出海產能出海開始時間開始時間200920132019 特點特點中國造,海外賣海外投建,海外賣海外造,海外
13、賣內容內容企業將國內生產的新能源設備通過出口的方式,拓展到國際市場進行銷售。中國企業通過對外直接投資和工程總承包,如在海外開發綠地項目、參與工程EPC、或股權收購,獲取全球能源資產。中國企業將生產能力擴展到海外,通過在目標市場地區建立生產基地和供應鏈來優化全球生產布局。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成本控制能力渠道拓展能力工程效率、項目開發和投融資能力供應鏈的國際化能力,本地生產經營能力主要區域主要區域北美與歐洲“一帶一路”國家全球范圍主要行業主要行業光伏光伏、風電、地熱“新三樣”產業等:光伏、儲能、電池、EV、風電代表企業代表企業光伏組件企業:無錫尚德、江蘇協鑫、金風科技等電力投資運營商:國電投、華能、大
14、唐、國能投、三峽等電網公司: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地方能源集團新能源制造商:天合光能、晶科能源、隆基綠能、寧德時代、國軒高科、億緯鋰能、蔚來、比亞迪、金風科技、遠景能源等來源:普華永道分析2000年,在全國人大九屆三次會議上,“走出去”戰略被提高到國家戰略層面。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制造業迎來了出海的真正紅利期,開啟了“中國造、海外賣”的出海步伐。其中新能源裝備制造是這批生力軍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經歷了市場動蕩、西方雙反、銀行融資白名單等沖擊后,涌現出一批成功的新能源裝備制造(主要集中在光伏組件、逆變器等領域)企業,發展勢頭迅猛。自2010年起,中國可再生能源產品貿易中國可再生能源產品
15、貿易轉為順差轉為順差,并且逐年擴大并且逐年擴大。在全球光伏組件總出貨量的市場份額中,中國光伏企業占據了全球50%以上的市場份額,光伏電池產量也達到了8GW,占當時全球總產量的一半,位居世界第一。同時,一系列光伏企業如尚德、賽維LDK、英利、晶澳、阿特斯、中電光伏等紛紛實現海外上市,為第一輪的國際化奠定了國際合作基礎。階段一:產品出海尚德電力尚德電力天合光能天合光能英利英利表表2:2011年中國光伏組件企業出口數據年中國光伏組件企業出口數據歐洲、美洲、亞洲阿特斯阿特斯歐洲、美洲歐洲、美洲歐洲、美洲、亞洲2011年中國光伏組件年中國光伏組件出口企業出口企業主要出海地區主要出海地區全年出口組件全年出
16、口組件(MW)1973144313301160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5來源:企業年報,普華永道分析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6在第一波國際化進程中,尚德在歐洲、北美和東南亞市場獲得了前五的市場份額。為了控制其光伏組件的成本,并確保原材料國內外供應穩定,尚德不僅在國內積極布局產業鏈上游,還與海外頭部供應商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如尚德與全球領先的硅片供應商之一美國的MEMC公司,簽訂了為期十年、總價值高達60億美元的硅片供應協議;與HoKu、ReneSola、亞洲硅業等多家國際知名的硅材料供應商簽訂了長期供貨協議。這些戰略合作為尚德電力的長期發展和海外擴張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尚德通過收購德國
17、KSL公司和日本MSK公司,獲得了自動化制程等相關技術,迅速提升其產品能力。2006年12月,天合光能在紐約證交所上市,募資資金9800萬美元,成為第三家在美股市場掛牌交易的中國民營企業。天合光能加強自主創新推動生產成本下降,建成光伏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其Honey組件技術連續打破世界紀錄。2010年5月,天合光能成立中國光伏行業第一家可以獨立進行產品檢測的檢測中心,同時與TUV、UL和CGC等世界一流檢測機構建立戰略合作關系,以保障產品質量。中國早期光伏行業發展主要依賴國際市場,天合光能在發展初期即成功拓展德國、英國、西班牙、意大利等海外市場。之后,受歐美“雙反”制裁影響,2012年,天合
18、光能在新加坡成立亞太、中東和非洲區域總部,重點開拓新加坡、泰國和馬來西亞等具有潛力的光伏新興市場。以這些企業為代表的第一輪出海浪潮,提升了中國在全球可再生能源領域的知名度,也為全球能源轉型的中國方案奠定了基礎。尚德和天合光能早期國際化歷程尚德和天合光能早期國際化歷程歐洲歐洲俄羅斯俄羅斯西亞西亞波斯灣波斯灣地中海地中海中亞中亞南亞南亞印度洋印度洋南太南太平洋平洋新亞歐大陸橋中歐班列新亞歐大陸橋中歐班列中國中國-中亞中亞-西亞西亞經濟合作走廊經濟合作走廊中國中國-中南半島經濟合作走廊中南半島經濟合作走廊中巴、孟中中巴、孟中印緬兩個印緬兩個經濟走廊經濟走廊海上以重點港口為節點,共同建設海上以重點港口
19、為節點,共同建設通暢安全高效的運輸通道通暢安全高效的運輸通道東南亞東南亞南海南海2013年9月和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期間,先后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2015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強調要積極推強調要積極推動水電動水電、核電核電、風電風電、太陽能等清潔太陽能等清潔、可可再生能源合作再生能源合作。在該愿景與行動方案下,中國新能源行業在海外的項目投資和項目總承包服務迎來了蓬勃發展期。中國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當地綠色能源項目合作,聚焦能源轉型和可持
20、續發展議題,為全球能源變革貢獻中國方案。階段二:資本出海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7圖圖1:“一帶一路”倡議覆蓋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覆蓋國家來源:普華永道分析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8這一階段,中國的電力投資運營商和電力工程總承包服務商成為推動新能源產業國際化的重要力量。這些企業通過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新能源項目的開發、投融資、建設和運營服務,實現了新能源整體解決方案的出海。同時,中國電力投資運營商也積極采用收購與合資的方式來獲取新能源項目,迅速積累了全球新能源電力資產。2013至2020年,中國在“一帶一路”建設項目中可再生能源投資占比提升了近40%。截至2023年5月,“一帶一路
21、”共建國家的能源投資中,綠色能源投資已超過傳統能源投資,中國企業幫助許多國家和地區進入到綠色能源的新時代。圖圖2:中國企業新能源海外投資項目數量及容量中國企業新能源海外投資項目數量及容量來源:WRI China,普華永道分析051015202530051015202530可再生能源項目數量項目容量(吉瓦)表表3:國家電投的主要海外可再生電力項目國家電投的主要海外可再生電力項目國家電投在海外的新能源投資規??捎^,其投資足跡遍布亞洲、歐洲、大洋洲和南美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截至2019年末,國家電投的海外業務已經擴展至包括日本、澳大利亞、馬耳他、巴西、智利、土耳其、巴基斯坦、緬甸在內的45個國家,其
22、中37個國家位于“一帶一路”倡議沿線。該公司在這些國家的運營裝機容量達到了總裝機521萬千瓦,其中清潔能源占比65.1%,包括水電234萬千瓦、風電71萬千瓦、光伏發電16萬千瓦。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9類型類型國別國別/地區地區項目項目/公司公司投資方式投資方式總裝機容量總裝機容量水電水電緬甸小其培電站BOT99MW巴西圣西芒水電站特許經營權1710MW風電風電澳大利亞特拉格風電項目全資收購107MW德國德國伯嫩風電場全資收購8MW黑山黑山莫祖拉風電站合資投建46MW光電光電日本茨城、兵庫、大阪光伏子公司直投43MW匈牙利Tokaj項目子公司全資197MW土耳其胡努特魯電廠控股投資46M
23、W水電水電+風電風電澳大利亞、智利、巴西太平洋水電公司全資收購900MW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一帶一路”“一帶一路”中的中的海外投資海外投資來源:企業新聞,普華永道分析自2019年起,中國新能源企業在國內外多重因素的驅動下,開啟了新一輪的國際化征程。這一階段,中國新能源企業以產中國新能源企業以產能輸出和供應鏈全球化為主要特征能輸出和供應鏈全球化為主要特征,不僅產品出口取得了顯著成就,而且通過海外投資建廠和布局當地供應鏈,形成了產業鏈的國際化。通過本土化的生產與經營,中國新能源企業可以更積極響應全球各國能源轉型的需求,憑借技術創新與優質服務,不斷提升在全球新能源產業中的競爭力
24、和影響力,實現與東道國的互利共贏。在這一過程中,中國的光伏、風電、電動汽車(EV)和電池產業均實現了快速發展。中國光伏、風電、動力電池的設備生產規模已躍居世界第一,為全球提供了90%以上的光伏設備,60%以上的風電裝備,60%以上的動力電池。前10家光伏組件企業中有8家中國企業,全球前10家風機整機企業中有6家中國企業,前10家動力電池企業中有6家中國企業。與以往兩輪的新能源出海不同,本輪中國新能源企業出海主要呈現五大特征主要呈現五大特征:一是供應鏈本地化,在關鍵市場建立本地供應鏈,長期深耕當地市場;二是價值競爭,企業依靠技術創新和優質服務打造國際化品牌;三是抱團出海,以龍頭企業出海建廠為中心
25、,帶動產業鏈各環節企業在海外布局產能,形成產業鏈整體輸出。四是多維輸出,靈活運用多種模式實現全球市場覆蓋;五是ESG承諾,企業積極融入當地ESG體系,踐行可持續發展承諾。圍繞這五大特征,中國新能源產業正在經歷新一輪的轉型升級。階段三:產能出海表表4:2023年中國新能源產業海外出口與海外投資年中國新能源產業海外出口與海外投資來源:中國海關總署,CWEA,普華永道分析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10出口量出口量增速增速海外投資海外投資硅片硅片70.3GW93.7%44億美元電池片電池片39.3GW65.1%光伏組件光伏組件211.7GW37.8%風機風機3.67GW60.2%5.5億美元鋰電池鋰電
26、池150GWh60%244億美元EV120萬輛77.6%130億美元第一第一,從狩獵模式到農耕模式從狩獵模式到農耕模式在本輪出海中,能源企業在新能源領域的海能源企業在新能源領域的海外擴張從僅追求短期利潤和市場份額外擴張從僅追求短期利潤和市場份額,轉向轉向關注長期發展的本地化運作關注長期發展的本地化運作。本地化運作的核心在于通過建立本土產能與供應鏈,精準滿足當地用戶的需求、加快響應速度,更好地融入當地市場文化與消費習慣,并降低全球化成本。當前,中國企業產能布局中,光伏海外產能占比已超過10%,鋰電池超過25%,風電裝備超過5%。中國新能源企業通過在關鍵市場建立研發中心、制造基地和組裝基地,形成橋
27、頭堡,進一步輻射周邊國家和地區。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11企業企業產品產品海外產能海外產能占總占總產能產能比重(比重(%)天合光能天合光能硅片12%組件7%隆基綠能隆基綠能電池片9%組件10%晶科晶科硅片9%電池片13%組件12%阿特斯阿特斯電池28%組件22%寧德時代寧德時代鋰電池10%國軒高科國軒高科鋰電池5%孚能科技孚能科技鋰電池15%表表5:中國部分新能源企業海產能占比中國部分新能源企業海產能占比來源:各公司年報,公司公告,新聞,普華永道分析第二第二,從成本競爭到技術競爭從成本競爭到技術競爭隨著“中國制造2025”戰略深入推進和新質生產力的提出,中國新能源企業在新一輪的出海中,不再
28、將成本競爭作為主要方式,從從依賴價格競爭的出海模式轉變為依靠技術創依賴價格競爭的出海模式轉變為依靠技術創新和優質服務引領的國際化戰略新和優質服務引領的國際化戰略。通過利用新要素、服務新產業、創造新價值、重塑新動能,中國新能源企業以技術實力和品牌影響力贏得全球市場的認可。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122022年,寧德時代推出了麒麟電池,該產品以其卓越的系統集成度創下了全球記錄,并成功實現了規?;a;2023年,寧德時代再次取得技術突破,推出了凝聚態電池技術,能量密度高達500瓦時/千克,不僅實現了能量密度的大幅提升,還確保了電池的高安全性。寧德的技術發展引領了整個新能源電池行業的價值轉變。20
29、24年隆基宣布其研制的晶硅-鈣鈦礦疊層太陽電池取得了重大突破。據歐洲ESTI的權威認證,該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高達34.6%,再次刷新了世界紀錄。另外,隆基自主研發的背接觸晶硅異質結太陽 電 池(HBC)光 電 轉 換 效 率 達 到27.30%,再次刷新了單結晶硅光伏電池轉換效率的世界紀錄。隆基綠能在硅基單結電池和硅基-鈣鈦礦疊層電池兩個主流技術賽道均成為世界第一。光伏與電池技術創新光伏與電池技術創新本輪出海的中國新能源企業通過技術創新,積極挖掘各地區潛在需求,提出了獨特的中國方案,如中東地區的防風沙解決方案、光熱與光伏新能源綜合園區方案,中亞地區的沙地、鹽堿地解決方案,歐洲商業用儲能解決方案
30、、運輸用生物質燃料,東南亞的地熱能利用技術等。第三第三,從從“龍頭龍頭”出海到出海到“抱團抱團”出海出海過去國際化布局的基本都是中國新能源產業的龍頭企業;而如今這波出海,在龍頭企業的率領下,不少從未出海的零部件供應商紛紛形成了海外輸出。以中國風電為例,僅金風、遠景、明陽等龍頭企業就帶動了20多家零部件供應商出海的局面。優勢互補是抱團出海戰略的核心,企業識別并發揮各自的核心競爭力,通過合作彌補自身的短板,實現資源共享和能力互補。這種互補性合作有助于提高項目執行的效率和成功率,同時也能夠提升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品牌形象。通過抱團行動,企業還可以共享市場信息、風險評估、當地法律和文化知識,從而降低進入
31、新市場的門檻和風險。通過這種合作方式中國企業將在海外市場上形成合力,進一步提升整體競爭力。受產業鏈聚集效應帶動,全球新能源新一輪全球新能源新一輪的產業鏈與供應鏈格局正在重塑的產業鏈與供應鏈格局正在重塑。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13表表6:中國企業出海策略中國企業出海策略第四第四,從單一輸出到多維輸出從單一輸出到多維輸出在當前的產能輸出階段,中國新能源企業的出海模式從過去直接出口或借助EPC實現內銷,進一步拓展至利用本地建廠本地建廠、本地代工本地代工、聯營聯營、技術授權技術授權、形成合資公司形成合資公司等多元模式組合,使得新能源企業能夠根據不同地區的特點,快速構建起在關鍵市場的全面競爭優勢。靈
32、活多元的國際化路徑,幫助新能源企業更好地適應各地市場需求,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始終占據有利地位。同時,在融資模式上,國內新能源企業也建建立多元化融資體系立多元化融資體系,拓展出口賣方信貸拓展出口賣方信貸、并并購貸款購貸款、多邊金融機構多邊金融機構、離岸項目融資離岸項目融資、發發行綠色債券行綠色債券等多種融資方式,助力出海。模式模式描述描述實施實施速度速度資源資源投入投入進入進入難度難度管理管理難度難度1.1.出口出口出口給海外工程服務商較快出口給海外業主和投資人2.2.借船國內借船國內EPCEPC深度綁定國內投資者、鏈主或EPC商,借船出海較快3.3.本地建廠本地建廠通過在當地建廠,構建本土競爭
33、壁壘,并實現本土化,實現產品出海較慢4.4.本地代工本地代工通過在當地尋找代工滿足重點國家本土化要求,或滿足部分地區項目交期要求,構建本土競爭壁壘中等5.5.并購并購通過并購海外企業,快速獲取該企業在全球的市場份額、技術和渠道資源較慢6.6.合資合資通過與當地企業或當地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形成JV中等7.7.技術轉讓技術轉讓與國外相關企業合作,通過特許經營權或技術授權,實現海外布局很快8.8.分銷分銷通過與當地分銷商、平臺等建立戰略合作,將分布式產品直接出海至指定市場較快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14來源:普華永道分析第五第五,從關注利潤到關注責任從關注利潤到關注責任在當前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大背景下
34、,中國企業在全球舞臺上的角色和責任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新能源企業在拓展海外市場的過程中,已經超越了對單一利潤最大化的追求,轉而關注企業治理的完善,積極融入和服務當地環境與社會,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152023年3月25日,蔚來宣布承諾加入科學碳目標倡議(SBTi),是國內第一家加入科學碳目標倡議的新能源車企。同年,蔚來在ESG領域有諸多實踐成效:蔚來整車運輸循環包裝使用比例達98%,合計使用可再生能源電力55,495.53兆瓦時,同比大幅上漲283.7%。2023年實現了200臺車的小批量閉環鋁回收試點,實現整車至整車級別的資源再利用。這些舉措都幫助蔚來更好的融入到
35、海外經營中。中國企業在全球踐行中國企業在全球踐行ESG責任責任根據清華大學發布的光伏、風能、新能源汽車行業政策研究及發展分析報告顯示,在披露情況方面,行業的頭部企業對可持續發展問題認識較全面,每個主題都有相應的信息披露,64家“光伏設備”企業中,有59 家企業提及了相關的內容,其中有7家相對詳細地分析了相關政策對企業 的具體經營活動可能產生的實際影響。這些頭部企業正在引領新能源企業從單一關注利潤逐漸轉變為重視社會責任,從ESG體系搭建、流程優化、產品管理等方面積極響應可持續的要求。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162.中國新能源全球化的中國新能源全球化的驅動因素驅動因素中國新能源企業這一輪出海其背
36、后驅動因素主要有四重:捕獲捕獲國際市場對新能源的日益增長的需求、規避規避國內產能內卷帶來的白熱化競爭、應對應對全球貿易保護的升級,以及發發揮揮中國企業在海外市場已建立的先發優勢。這四大因素共同開啟了本輪中國新能源企業出海窗口。當然,我們也要客觀與辯證地認識到,這些核心驅動因素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不同區域也有差異,企業只有未雨綢繆、析微察異、審時度勢,才能真正抓住出海的窗口期,享受到出海的紅利。能源轉型與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國際社會共同關注的緊迫議題。截至2024年5月,已有151個國家宣布了實現碳中和的宏偉目標,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所有198個締約方均已出臺了應對氣候變化的相關法律,120個國
37、家以法律或政策文件形式確立了目標的法律地位,86個國家提出了詳細的碳中和路線圖。在實現全球性的雙碳目標過程中,新能源需求增長是必然趨勢。國際能源署(IEA)的預測顯示,到2030年,新能源的裝機容量預計將達到9,767GW,成為未來能源結構中的主體部分。需求領航需求領航從2020年至2023年,新能源領域吸引了1.5萬億美元的投資,占全球FDI總額的四分之一以上。光伏、風能、綠色氫能和電池儲能等新能源項目成為投資的熱點。全球各區域的新能源的市場規模迅速增加,投資資本持續涌入,為中國新能源企業帶來了二次增長的絕佳機會,成為本輪中國新能源企業出海的根本動力。圖圖4:2020-2023年全球外商直接
38、投資(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資(FDI)五大熱門領域)五大熱門領域圖圖3:全球:全球主要主要國家零國家零碳目標年份碳目標年份20702060205320502045204020352030已達成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1728.30%15.20%7.60%5.30%5.1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新能源電子產品通信和媒體旅游汽車資本支出(百萬美元)2020-2023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資(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資(FDI)五大熱門領域)五大熱門領域來源:Energy&Climate Intelligence Unit,普華永道分析來源:Global Data,普華永道分析
39、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182327909531,1851,6102,1182,6483,2123,8184,4625,1365,8389,20312,3337318248991,0151,1411,2661,4041,5501,7051,8712,0792,8623,4191,2141,3381,3661,3981,4111,4351,4571,4821,5041,5241,5461,5761,6891,8081231801901982082162242362482612762743424141,9632,1092,2002,2362,2432,3152,3062,2752,2442,20
40、02,1612,2362,0381,8451,6211,8221,8541,8752,0072,0052,0192,0272,0402,0532,0662,2622,3232,366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202241641420234254092024E4474152025E4533932026E4613702027E4663532028E4744232029E4044783002030E4395342692035E5862272040E6,4118,2268,6329,32510,064201511,48212,23413,02313,85615,044
41、19,25922,99841532641342620207,815415430202141710,781光伏風電水電其他可再生能源核電煤電氣電石油20152040 CAGR 5.2%CAGR(2023-2030)10.8%2.0%-0.0%1.7%4.0%-4.5%1.6%20.2%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圖圖5:全球分電源裝機容量發展趨勢(全球分電源裝機容量發展趨勢(GW)來源:2024 IEA,普華永道分析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19新能源行業的盈利能力與資本驅動,使得企業持續追求規模產能的擴大,并且越來越多的新玩家擠入這一領域,導致行業總產能快速擴張,市場供需關系開始發生變化,出現了新一輪產
42、能內卷的現象。高盛最新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光伏組件、鋰電池和電動汽車的國內產能利用率僅為60%、56%和61%,遠低于理想狀態,直接反映了產能過?;虍a能結構不合理的問題。產能利用率的低下直接影響了企業的現金收益率。在國內市場趨向飽和的情況下,部分龍頭企業開始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加速開拓海外市場。這一戰略調整實質上是企業在面對國內市場的挑戰和追求利潤增長的雙重驅動下,被迫做出的應對之策。圖圖6:新能源產業國內產能利用率新能源產業國內產能利用率產能內卷產能內卷0%10%20%30%40%50%60%70%太陽能組件鋰電池電動汽車新能源產業國內產能利用率新能源產業國內產能利用率預測(2024)過去來源
43、:高盛,普華永道分析與此同時,國內新能源終端的補貼政策也持續收緊,進一步加大了國內新能源產業鏈的整體利潤壓縮。自從2018年“531新政”的補貼退坡以來,國內各項新能源投資項目已逐步邁入平價時代。今年10月9日,國家能源局發布的關于6MW以上大型工商業項目需全部自發自用的征求意見稿,預示著新能源項目的收益將面臨進一步降低,這一趨勢已傳導至新能源產業鏈各個環節。因此,新能源企業只能通過積極尋求國際市場來獲取新的產業利潤。圖圖7: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EBITDA利潤率利潤率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20-10%-5%0%5%10%15%20%25%30%35%40%Chart Title-10%-
44、5%0%5%10%15%20%25%30%35%40%Chart Title-10%-5%0%5%10%15%20%25%30%35%40%Chart Title-10%-5%0%5%10%15%20%25%30%35%40%-10%-5%0%5%10%15%20%25%30%35%40%Chart Title-10%-5%0%5%10%15%20%25%30%35%40%Chart Title1Q192Q193Q194Q191Q202Q203Q204Q201Q212Q213Q214Q211Q222Q223Q224Q221Q232Q233Q234Q231Q2440%35%30%25%20%15
45、%10%5%0%-5%-10%太陽能組件EV電動汽車鋰電池功率半導體IGBT工程建設設備鋼鐵來源:高盛,普華永道分析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21隨著全球保護主義抬頭,各國家和地區出于本國產業保護的傾向,以及對外來競爭者的擔憂,紛紛提出本地化要求,對以傳統出口形式為主的中國新能源產業產生了沖擊。表表7:美國對中國美國對中國301關稅變化關稅變化產品類別產品類別現行關稅現行關稅擬議關稅擬議關稅增幅增幅擬議實施時間擬議實施時間電動汽車電動汽車25%100%300%2024年8月1日太陽能電池太陽能電池(無論是否組裝(無論是否組裝成模塊)成模塊)25%50%100%2024年8月1日電池零件電池零件
46、(非鋰離子電池)(非鋰離子電池)7.5%25%300%2024年8月1日鋰離子電動汽車電池鋰離子電動汽車電池7.5%25%300%2024年8月1日半導體半導體25%50%100%2025年1月1日鋰離子非電動汽車電池鋰離子非電動汽車電池7.5%25%300%2026年1月1日2003年,美國商務部針對有關中國太陽能組件制造商已將部分制造業務轉移到東 南 亞 以 規 避 反 傾 銷 和 反 補 貼(AD/CV)關稅的表述展開調查,包括調查在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開展業務的中國企業,并且最終裁定,認定從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四國光伏產品出口有規避反傾銷/反補貼關稅的事實。同時,美國重
47、建美好法案(BBB)與通貨膨脹削減法案(IRA)的落實對中國新能源企業帶來巨大阻礙。IRA對稅收抵免車型的產地、電池組件甚至原材料產地等全部做出要求,其后又在2023年末追加敏感實體名單。以電池材料為例,要求于北美地區生產的動力電池材料價值占電池總價值比例于2023 年達到50%,并于2029年之前達到 100%(完全本地化生產);此外,使用中、俄、伊朗、朝鮮企業生產的電池材料/金屬將失去補貼資格。2024年9月,拜登政府對華301關稅細則落地大幅度上調了電動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等中國產品的進口關稅。其中,對新能源電動汽車加征100%關稅,對 鋰 離 子 電 動 汽 車 電 池 加 征 關
48、稅 至25%,對光伏電池加征關稅至50%。貿易壁壘貿易壁壘美國:通過“雙反”與一系列政策,抑制中國企業美國:通過“雙反”與一系列政策,抑制中國企業來源: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普華永道分析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22在產業鏈本地化和可持續發展的雙重影響下,歐盟委員會從環保角度出發,針對動力電池行業出臺一系列新規。凈零法案設定了到2030年歐盟本土凈零技術制造產能需達到部署需求的40%的目標。電池和廢電池法案(后稱“新電池法案”)擴大到包括動力電池在內的五類電池,對電池排放管理、安全性和耐用性等性能、數字電池護照及CE標識、廢舊電池回收和管理等做出嚴格要求。尤其在回收層面看,草案將電池回收率目標上
49、調至 70%85%,并首次針對鈷、銅、鎳、鉛、鋰等重要原材料單獨提出了70%95%的回收率要求。為確保廢舊材料回收后可繼續投入使用,法案規定EV、汽車、工業電池自2027 年起需在技術文件中主動披露產品所使用的回收原材料的比例,并于2035 年之前達到歐盟制定的回收原材料使用比例要求。同時,對于中國的光伏產品,歐盟公共采購項目要求40%的本地化率,這意味著為了獲得歐盟的公共采購合同,光伏產品必須有一定比例在歐盟境內生產。2023年10月4日,歐盟委員會還正式對從中國進口的純電動汽車(BEV)啟動反補貼調查。歐洲的碳邊境調節機制也將給新能源企業的盈利帶來顯著影響。按照歐洲碳價及產品碳排放水平測算
50、,動力電池可能面臨50元/kWh的碳關稅稅額,這將導致動力電池成本上浮10%15%。歐盟:“綠色貿易壁壘”加強,保護新能源產業本土化發展歐盟:“綠色貿易壁壘”加強,保護新能源產業本土化發展沙特在新能源領域不斷提高本土化要求,并伴隨更加嚴格的審計和懲罰措施。沙特計劃在2019-2024年發展本土供應鏈,本土化比例為17%-19%,到2025年,本土化比例達到33%-35%,2028年以后本土化將達到40%-45%。沙特:“沙地化”趨勢沙特:“沙地化”趨勢在這樣的國際環境下,中國新能源產業必須尋求單一出口、轉口貿易以外的出海生存模式??紤]到全球對本地化生產的需求日益增長,中國新能源這一戰略性措施也
51、有著長期的收益:通過在目標國家或地區建立生產基地,不僅可以有效規避可能的貿易壁壘,還能滿足當地市場需求,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23巴西光伏電站項目取得低成本融資的前提是采購產品需要取得Finame認證。Finame是巴西國家發展銀行(BNDES)下屬機構針對國家戰略需求行業提供的金融產品,有低于市場貸款利率、超長還款期等優勢(最長30年)。當電站項目或業主公司用Finame貸款時,需采購帶Finame認證的設備。巴西:本地化認證作為項目融資要求。巴西:本地化認證作為項目融資要求。印度尼西亞:印度尼西亞:雖然印度尼西亞對外商投資持開放態度,但其勞工法規定嚴苛,企業在雇傭
52、外籍勞工時需要得到嚴格的審批。對于外商,印度尼西亞可能在雇傭階段要求更高的本地員工比例,以促進本土就業。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24得益于中國國內龐大市場,各類中國新能源企業已通過國內市場的孵化,積累了豐富經驗,形成了規模經濟,在全球市場上取得了顯著的先發優勢。中國已成為全球極少數能夠構建從原材料供應、裝備制造、工程服務到投資運營的全新能源產業鏈協同發展的國家。這種全產業鏈的發展模式使得企業能夠在全球市場上快速響應需求變化并靈活調整生產和供應鏈策略。以光伏產業為例,中國在全球光伏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已經培育出一批龍頭企業,這些企業憑借其雄厚的資金實力、創新的商業模式以及產業間的協同效應,正積極參
53、與到國際市場的高層次競爭。在此過程中,中國政府更為企業提供了一系列的激勵鼓勵措施,包括財政補貼、稅收優惠、金融支持等,進一步加強了中國企業在國際化競爭中的先發優勢。先發優勢先發優勢硅料硅料上游上游中游中游下游下游硅料硅片單晶硅多晶硅電池片電站EPC電站運營維護硅片硅片電池片電池片組件組件逆變器逆變器支架支架毛利毛利水平水平銀漿銀漿市場市場規模規模10453000億元8703335億元16404715億元46809000億元760億元1225億元360億元1560%15%20%15%20%10%20%16%18%5%25%20%40%支架邊框逆變器組件銀漿玻璃輔材膠膜膠膜、膠膜、背板背板610億
54、元20%集中度集中度高高較高高中 固定支架:低 跟蹤支架:中高中代表代表企業企業通威股份協鑫科技大全能源新特能源隆基綠能TCL中環營京運通通威愛旭潤陽股份捷泰科技晶科能源隆基綠能天合光能阿特斯協鑫集成聚合材料帝科股份蘇州固锝中信博天合跟蹤清源股份陽光電源華為上能電氣固德威特變電工福斯特海優新材鹿山新材東方盛虹圖圖8:光伏產業鏈中國龍頭企業一覽光伏產業鏈中國龍頭企業一覽系統集成來源:普華永道分析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253.洞察變化洞察變化,把握機遇窗口把握機遇窗口第一,平衡長短期需求窗第一,平衡長短期需求窗口,注意超額規劃問題口,注意超額規劃問題盡管新能源產業的全球需求長期必向好,但短期來
55、看,受各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國際政局等影響,短期需求可能出現波動。一些地區對新能源的采納表現出猶豫和保留,甚至是那些曾經在推動新能源發展的先鋒國家,也開始出現對新能源推廣的謹慎態度。例如,歐洲受俄烏沖突和能源危機的影響,新能源增速存在不確定性。彭博新能源財經12月初下調了2024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至1670萬輛,減少了近800萬輛;瑞士聯邦委員會電力應急預案草案顯示,假如冬季能源危機惡化到一定程度,瑞士可能會限制電動汽車的使用,要求私人電動車“非必要不上路”等。部分區域還存在超額規劃、搶跑項目遠超規劃等現象。不少國家在推進綠色能源轉型過程中面臨資金和投資的短缺,導致實際執行的綠色能源項目數量顯
56、著低于官方規劃,且項目實施進度普遍滯后。在一些地區,大量新能源項目訂單或路條批復已掌握在當地政府關聯企業和其他當地企業手中,即便政府有巨大的規劃容量,但實際市場化的訂單并不充足;一些國家,雖然存在明確的需求,但由于大量項目已經提前完成,市場亦不會展現出預期的增長潛力。因此,新能源企業在布局國際市場時,評估不能僅僅依賴于各國公布的數據,而應深入應深入分析每個區域具體的項目實施狀態分析每個區域具體的項目實施狀態,核準核準、路條批復路條批復、施工啟動等關鍵階段施工啟動等關鍵階段,以確保對以確保對市場需求的判斷更為精確和客觀市場需求的判斷更為精確和客觀。出海驅動因素出海驅動因素普華永道對普華永道對驅動
57、因素的洞察驅動因素的洞察一、全球需求領航一、全球需求領航要把握長短期需求的轉化窗口;要防止一些區域超額規劃、提前建造問題;二、消化國內產能二、消化國內產能防止企業在海外再次扎堆內耗;辯證看待產能輸出,區分有效產能與總產能;三、規避貿易保護三、規避貿易保護通過本地化規避貿易壁壘時,要小心隱形的保護手段;四、產業先發優勢四、產業先發優勢正確認知中企的先發優勢正在遭受上下擠壓;表表8 8:出海驅動因素及出海驅動因素及洞察與建議洞察與建議在上述四大驅動窗口的共同作用下,中國新能源產業國際化發展迅速;但這些因素也在不斷經歷著復雜多樣的變化。如果中國新能源企業僅僅依賴已知的驅動因素進行國際化拓展,可能會削
58、弱其戰略動能,進而導致優勢的流失。唯有洞察變化、提前規劃、深入分析市場趨勢、靈活調整策略,并持續推動創新,才能確保企業在國際化的航程中穩健前行。第二第二,避免海外過度競爭避免海外過度競爭此輪國際化的一大驅動因素是新能源企業為了規避國內產能過剩,尋求海外高利潤市場,然而,這一進程也將行業產能內卷帶往國際市場。一些細分賽道的產能冗余,也并非靠國際化能夠完全吸收。相關數據顯示,組件、電池片、硅片等產品,其總產能不僅遠遠超出了國內的需求,甚至超過了全球市場的總需求。圖圖9:各國新能源目標與現有各國新能源目標與現有/批復項目(批復項目(GW)-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
59、0.00 35.00 40.00 45.00巴基斯坦埃及丹麥泰國保加利亞目標規劃現有&已批復項目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26來源:IEA,國際新聞,普華永道分析中國新能源企業要辯證看待全球產能的問題中國新能源企業要辯證看待全球產能的問題,區分總產能與有效產能區分總產能與有效產能。以上述鋰離子電池為例,雖然中國總產能已超過世界總需求的50%,但是全球鋰電池的優質產能依然偏緊。中國企業在出海時,關注點應該是優質產能、有效產能的輸出,而非過剩產能的消化。同時,為了避免扎堆出海、過度競爭,出海企業要善于洞察,抓住新區域、新領域、甚至是新模式,盡快跨出第一步,搶先完成窗口期下的布局。這與國內的發展策略
60、不同:一味等待先行者開拓市場,并效仿其成功經驗,在全球化布局中很難奏效。圖圖10:中國產能占國內與全球需求的比例(中國產能占國內與全球需求的比例(%)EV鋰電池風機整機光伏組件齒輪箱葉片電池片硅片多晶硅-50 100 150 200 250 300-100 200 300 400 500中國產能占全球需求中國產能占全球需求比例比例中國產能占國內需求中國產能占國內需求比例比例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27來源:IEA,GWEC,高盛、普華永道分析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28另一個隱形阻礙來源于出海企業面臨的國際化認證要求。如歐盟需要企業完成多項準入認證,準備與申請過程較長。歐盟通過企業可持續發
61、展報告指令(CSRD),要求相關企業進行更嚴格的ESG信息披露,這也影響所有在歐盟開展業務的中國企業,增加了其出海難度和運營成本。中國企業出海時,不僅要充分考量政府對外不僅要充分考量政府對外公布的貿易壁壘要求公布的貿易壁壘要求,更需要深刻了解兩國更需要深刻了解兩國的市場差異的市場差異、地緣格局差異地緣格局差異、文化差異文化差異,洞洞察可能存在的隱形保護手段察可能存在的隱形保護手段,并積極拉攏與建設當地合作伙伴,形成與當地利益相關方的聯合體,從而規避隱形壁壘。第三第三,規避貿易壁壘時留規避貿易壁壘時留意隱形保護手段意隱形保護手段本輪產能全球化布局,部分原因亦是為了規避各國出臺的貿易保護政策;但為
62、了遏制中國新能源企業過快搶占全球市場,一些國家在明示的關稅、市場準入限制和本土化政策要求之外,還會采取更多更隱性的保護手段,以減緩和阻止中國新能源企業在全球市場的擴張步伐。例如,中國新能源企業在美國的建廠計劃遭遇了不同程度的阻礙,導致一些投資項目遲遲不能落地,增加了大量的前期成本。國軒高科美子公司Gotion宣布在美國密歇根州建廠計劃,該計劃先后獲得州政府、美國財政部批準;但2023年以來,國軒在美建廠計劃遭遇多方意外的阻礙:如密歇根州格林查特鎮居民罷免了五個當地官員,理由是他們批準了建廠項目;新任鎮長正在重審與擬議工廠有關的所有事項,包括環境問題和國軒所有權的擔憂。中國另一家新能源產業巨頭寧
63、德時代與福特的合資,雖然寧德是技術授權的模式,也是在幾經調減了工廠產能后,才得以落地實施。第四第四,先發優勢正在遭遇先發優勢正在遭遇上下擠壓上下擠壓傳統上,中國企業新能源產品和服務出海,主要與歐美和日韓等發達國家企業競爭。在一些對價格敏感或注重效率的發展中市場,中國企業占據優勢地位;加之中國技術和品牌價值的不斷積累,具備了一定優勢。但如今在國際化市場上,一方面,中國企業正越來越多地受到更低價的企業(如土耳其、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企業的侵蝕;另一方面,歐美日韓等企業也頻繁參與到了價格戰的競爭中。例如中東市場,2017年,沙特阿拉伯北部AI Jouf省的Sasaka 300MW光伏項目中,法國ED
64、F Energies Nouvelles聯合當地電力公司報出了光伏項目歷史上的最低價格,即1.79美分/千瓦時。2024年,由日本丸紅商社主導的聯合體簽署了兩項風電項目的購電協議,其中600MW A/-Ghat項目的電價降至1.56558美分/千瓦時,再次刷新了歷史記錄。中國國際化的先發優勢正在收到其他國家企業上下擠壓的影響。在高端市場,基于歐美的技術標準和品牌影響力,歐美產品價格逐步降低,與中國競爭日益激烈;在低端市場,土耳其和印度等企業正在對中國構成新的威脅。這種上下夾擊的局面,使得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的競爭空間不斷縮小。面對新能源的國際化競爭,中國企業需要迅速做出應對與轉型,一方面,中國企
65、業要進一步加強研發與國際品牌,利用規模窗口在中高端市場需要追趕日韓等國的先進企業。另一方面,中國企業要布局當地供應鏈,保持產品的成本競爭力,抵御土耳其和印度等國家企業的價格競爭。此外,新能源企業在進行全球化布局時,也需要仔細評估本地化生產的利益和風險,全面審慎地規劃全球生產和供應鏈網絡。這包括考慮當地的市場需求、生產成本、政策支持、貿易環境等因素,以確保在全球范圍內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和風險的有效管理。綜上所述,雖然中國新能源出海有著強大的驅動力,但相對穩定有效的窗口期或只有35年,出海布局的機會稍縱即逝、失不再來。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29地利:因地制宜,兼容并蓄02基于全球各區域新能源市
66、場的特征,全球新能源產業市場可分為三大類型:增量市場增量市場、結構市場與成熟市場結構市場與成熟市場。不同市場新能源需求體量不同,產業基礎不同,政策導向不同,資本支持不同,呈現出鮮明的差異化特征。增量市場增量市場伴隨著經濟快速增長、人口紅利持續釋放與投資資本快速積累,新能源行業呈爆發式增長,這些區域也是中國新能源企業最先批量進入的區域,涌現出眾多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俱佳的新能源成功案例。增量市場主要包括東亞、南亞與中東,均為“一帶一路”的核心腹地。結構市場結構市場存在能源資產的結構性問題。新能源占比亟需提升,或老舊資產需更新改造,帶來大量結構性調整機會,拉動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這些區域資源較為豐富,
67、基礎設施較為完善,制度體系相對完整。新能源企業可通過靈活調整產品和業務策略,獲取戰略先行收益。結構市場包括中亞、東歐與南美。成熟市場成熟市場新能源需求規模大、消費基礎穩固、盈利能力強,但存在較高的貿易壁壘和本地化要求。新能源企業可專注于細分市場,通過產品技術差異化、精益運營和品牌建設,獲取高利潤。主要包括美國和歐洲發達國家。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311.東南亞市場東南亞市場東南亞市場是中國新能源企業出海的主戰場。該市場的主要特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中國投資和EPC服務在當地的壟斷實力強有力地推動了中國新能源產業的布局;其次,隨著參與該地區的中國新能源企業增加,區域競爭日趨激烈;第三,
68、隨著美國對東南亞的關稅豁免到期,東南亞的轉口地位或將重塑;最后,盡管該地區出臺了一些列新能源鼓勵政策,但政策存在不確定性且地區性差異較大。這些特征共同塑造了中國新能源企業在東南亞市場的戰略定位和發展方向。東南亞東南亞菲律賓、柬埔寨、老撾、馬來西亞、緬甸泰國、文萊、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越南圖圖9:全球各區域全球各區域GDP增速與可再生能源發展增速(增速與可再生能源發展增速(%)GDP增速增速2023-2035GDP增速增速2023-2050可再生能源增速可再生能源增速2023-2035東南亞3.12.74.3南亞6.54.86.9中亞1.71.53.0中東3.33.218.9拉美2.52.42.
69、8東歐2.52.24.4西歐1.51.24.6北美2.12.04.8來源:IEA,普華永道分析特征一:特征一:新能源新能源需求增量大,需求增量大,中國投資與中國投資與EPC推動產業出海推動產業出海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32在東南亞地區,高經濟增速和人口基數紅利推動了能源需求的迅速上升。數據顯示,未來十年東南亞區域的經濟增速將位于世界前列。區域各國政府正積極規劃和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東盟能源合作行動計劃中提出了目標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占總裝機容量35%。根據IEA數據預測,在可持續發展情景下,東南亞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將達到44%,其中光伏發電、風力發電年增速高達15%。圖圖11:
70、東南亞各國東南亞各國2024-2034年年GDP增長預測增長預測來源:Southeast Asia Outlook 2024-2034圖圖12:2020-2050 年可持續發展情景下東南亞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分布(年可持續發展情景下東南亞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分布(TWh)來源:IEA,普華永道分析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2020202520302035204020452050煤炭天然氣石油太陽能光伏風電水電地熱生物質氨其他低排放0.0%2.0%4.0%6.0%8.0%越南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ASEAN6中國2024-2034 GDP 增速預測中國新能源產業
71、全球化白皮書33圖圖13:2019-2023年中國企業在東南亞新能源領域的投資額與承包工程總額(億美元)年中國企業在東南亞新能源領域的投資額與承包工程總額(億美元)中國政府“一帶一路”以及東盟貿易互助等政策促進了中國與東南亞在新能源領域的持續長期合作。中國EPC工程總承包和電力投資運營占據了東南亞新能源項目的半壁江山。2019-2023年中國企業在東南亞的可再生能源方向承包工程累計金額為83億美元。中國企業通過EPC、BOT(建設-經營-轉讓)、BOO等模式廣泛參與東南亞新能源項目建設?;诔墒斓墓こ探ㄔO經驗,中國企業進一步布局分布式光伏和儲能領域,創新系統集成方案,將相關產品成功輸出到東南亞
72、市場。中國企業在EPC環節的核心競爭力,帶動了新能源設備的持續出口。同時,2019-2023年中國企業在東南亞的新能源項目資產投資高達近30億。隨著中國能源企業在東南亞的資產規模上升,對國產設備和原材料的需求也隨之增加,為中國的裝備制造業帶來了新的出口訂單,推動了中國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在新能源資產投資與新能源工程項目服務的在新能源資產投資與新能源工程項目服務的雙輪驅動下雙輪驅動下,中國新能源產業最先完成了東中國新能源產業最先完成了東南亞市場的布局南亞市場的布局。2023年,中國新能源企業在東南亞已布局產值近1000億。東南亞不僅成為中國新能源裝備出口的最大市場之一,也成為中國新能源企業本地化投
73、資運營的最大市場之一。來源:東盟能源中心,普華永道分析05101520253020192020202120222023億美元中企在東南亞的新能源投資額中企在東南亞可再生能源方向的承包工程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34圖圖14:2021-2023中國向東南亞出口新能源商品金額(億元)中國向東南亞出口新能源商品金額(億元)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2021202220232021-2023中國向東南亞出口商品金額(單位:億元)電池片及組件硅片逆變器蓄電池+56%+12%東南亞地區,憑借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開放的投資政策以及龐大的市場潛力,已逐漸成為中國新能源
74、企業出海戰略的首選目的地。雖然中國新能源企業在東南亞的市場份額斷層領先,但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進入東南亞市場,區域競爭日趨激烈。特征二:特征二:區域競爭加劇區域競爭加劇來源:東盟能源中心,普華永道分析數據顯示,中國出口至東南亞的新能源產品和服務普遍呈現出數量增長而價格下降的趨勢,這一現象反映出該地區,尤其在中低端產能方面競爭激烈。全球基地全球基地東南亞基地東南亞基地鋰電池鋰電池248光伏光伏2623資料來源:普華永道分析表:新能源產業海外規?;財盗勘恚盒履茉串a業海外規?;財盗刻卣魈卣魅恨D口貿易地位或將重塑轉口貿易地位或將重塑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35西方國家針對中國企業日益加
75、強的貿易保護政策促使中國新能源企業投向東南亞市場。東南亞地區歐美關稅相對友好、綜合成本較低,故成為中國新能源企業進入西方國家市場的“跳板”。以光伏行業為例,為規避西方雙反政策,我國光伏企業在東南亞已陸續實現了硅片電池組件一體化產能布局,打通了繞道東南亞出口美國的綠色通道。2023年中國企業在該地區的電池年中國企業在該地區的電池、組件產能組件產能均超過均超過50GW,硅片產能達到硅片產能達到25GW。東南東南亞出口到美國的光伏組件約占美國總進口量亞出口到美國的光伏組件約占美國總進口量的的75%。然而,美國將針對中國新能源企業這一轉口貿易形式開始實施反制措施。隨著美國給予東南亞光伏產品關稅豁免即將
76、到期以及對東南亞“雙反”(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重啟,未來的東南亞轉口地位充滿變數。2024年5月16日,美國已宣布將取消對來自東南亞四國的光伏組件實施的關稅豁免。因此,中國新能源企業需要及時調整其全球戰略,以保持其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接下來,在深挖東南亞當地市場需求以解決產能問題的同時,企業需要放眼全球,盡快做出新一輪布局重組。東盟以及東南亞各國均出臺了鼓勵新能源發展的一系列政策,包括引入IPP項目、FIT(上網電價補貼)、大型可再生能源項目拍賣機制、PPA、稅收優惠以及稅收減免等,加強了東南亞新能源市場的吸引力。然而,由于歷史沿革,東南亞部分國家的地方政府享有很大的自治權,導致各地方(?。?/p>
77、的投資環境存在顯著差異,影響了項目執行與國家層面政策的一致性。并且各地方政府的政策存在一定隨意性,導致項目未來收益存在不確定性。其中,金融體系與稅收政策上的地區性差異尤為明顯。如越南與老撾,因各省政策不同與電網支付模式或承受能力的差異,不少電力出現無法上網或暫時的電費回收困難。如在印度尼西亞,雖然稅收立法權和征收權主要集中在中央政府,但地方政府也擁有部分地方稅稅權,稅權較為分散。由于各地方政府的具體的稅率和優惠政策可能存在差異,在稅收執行上也會有所區別,企業需要與各級稅務機關溝通協調。東南亞各國政府雖然新能源企業在當地投資建廠提供了一定的激勵和便利,但同時也存在一些挑戰和不確定性。企業在做出投
78、資決策時,不僅要熟悉國家政策與法規,也要充分考慮地方體系,積極與地方政府溝通,并密切關注政策的變化。特征特征四四:政策地區性差異大政策地區性差異大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362.中東市場中東市場全球能源轉型過程中對石油等傳統能源的未來需求造成了不確定性,這對以石油出口為經濟支柱的中東各國構成了挑戰。面對全球能源市場的這一變化,中東國家已經采取措施,減少對石油經濟的依賴,積極擁抱新能源,以實現經濟的多元化和可持續發展。中東地區太陽輻照資源豐富,可再生能源開發潛力巨大。中東年均光照強度超過2000千瓦時/平方米,遠高于中國大部分地區的14001600千瓦時/平方米。2023年的數據顯示,中東地區
79、新能源發電量不足45太瓦時(TWh),該地區在新能源領域的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意味著中東地區在新能源領域仍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市場空間。特征一:特征一:可再生可再生資源豐富,增量市場前景廣闊資源豐富,增量市場前景廣闊中東中東阿聯酋、阿曼、巴林、卡塔爾、科威特、黎巴嫩沙特阿拉伯、土耳其、敘利亞、也門、伊拉克、伊朗、約旦在新能源企業的國際化征途中,中東市場因其獨特的地理優勢和豐富的資源稟賦成為首選目的地。該地區不僅自然條件優越,政策和市場環境亦極為有利,為新能源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同時,中東地區電價的持續下降激發了對新能源的迫切需求,加之其強大的區域輻射能力,使得中東成為連接歐亞非及美洲市場的關
80、鍵樞紐。此外,中國與中東國家間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為中國新能源企業的出?;顒犹峁┝藞詫嵉闹?。然而,盡管中東市場潛力巨大,其供應鏈的薄弱環節仍需中國企業審慎思和強化,以確保其在這一戰略要地的穩健發展和成功布局。圖圖15:2023年中東地區能源消費結構年中東地區能源消費結構其他可再生能源發電生物質發電太陽能發電風能發電水力發電核能發電燃氣發電燃煤發電燃油發電來源:Energy Institute-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24)with major processing by Our World in Data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37圖圖16
81、:中東地區風光資源開潛力全球排名情況中東地區風光資源開潛力全球排名情況阿聯酋阿聯酋分布式光伏:115集中式光伏:50陸風:105約旦約旦分布式光伏:107集中式光伏:60陸風:67伊拉克伊拉克分布式光伏:30集中式光伏:29陸風:32敘利亞敘利亞分布式光伏:60集中式光伏:52陸風:34阿曼阿曼分布式光伏:127集中式光伏:24陸風:23沙特阿拉伯沙特阿拉伯分布式光伏:55集中式光伏:6陸風:13伊朗伊朗分布式光伏:28集中式光伏:12陸風:17也門也門分布式光伏:27集中式光伏:22陸風:11埃及埃及分布式光伏:14集中式光伏:8陸風:42來源:殼牌能源數據庫,普華永道分析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
82、化白皮書38圖圖17:中東各國新能源發電量占比現狀與目標:中東各國新能源發電量占比現狀與目標1.40%8.40%2.70%0.20%20.90%0.90%3.60%30%32%18%12%70%27%3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沙特阿聯酋卡塔爾科威特摩洛哥阿爾及利亞阿曼現狀2030目標來源:IEA,普華永道分析在豐富的可再生資源與能源發展需求雙重驅動下,中東各國政府都提出了宏偉的新能源發展目標并探索適宜的開發路徑。各國都設定了顯著提高的2030年可再生能源目標。沙特甚至連續三次調高了新能源的目標比例。根據國際能
83、源署(IEA)的預測,中東地區可再生能源裝機量預計將在2030年達到近120吉瓦(GW)。從2023年到2030年,中東地區可再生能源裝機量將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其中光伏和風力發電是主要的增長驅動力。圖圖18:中東地區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量預測(中東地區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量預測(GW)02040608010012014020232024202520262027202820292030其他風力光伏水力生物質來源:IEA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39圖圖19:中東地區新能源新增裝機預測:中東地區新能源新增裝機預測05101520252023E2024E2025E2026E2027E儲能裝機(GWh)
84、來源:GWEA,普華永道分析中東地區因豐富的太陽輻照資源和優惠政策,光伏和風電項目中標電價屢創新低。2021年Al Shuaibah PV IP項目以1.04美分/千瓦時中標,刷新光伏低價記錄,2024年沙特風電項目電價也創下了歷史低價記錄。這一現象得益于中東的自然條件、政策支持和市場競價機制。自然條件上,光照資源帶來的高額發電量降低了光伏的度電成本。政策上大政府全額收購新能源電力,提供稅收減免等優惠,降低了地區的投資成本。在市場環境方面,沙特通過推動PPP融資模式,吸引外資參與基礎設施建設,降低財務壓力,促進光伏產業本地化,增強市場競爭力。中東地區采用的鼓勵競爭的競價機制,進一步降低了中東地
85、區的中標電價。特征二:特征二:能源轉型加速,低電價催生新產業能源轉型加速,低電價催生新產業風、光能源的快速發展也為儲能市場帶來了巨大的機遇。預計到2027年中東地區風電與光伏的新增裝機容量將分別為0.8GW與29GW,假設新能源配置儲能的比例為20%/3小時,儲能系統集成單價為0.9元人民幣/瓦時,預計到2027年中東地區的儲能新增市場空間將達到161億元人民幣,年復合增長率近40%。隨著中東地區對新能源和儲能技術需求的增長,新能源企業可通過提前布局,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把握市場發展的先機。2024年,陽光能源、晶科能源、三暉電氣、寧德時代等中國新能源企業在中東市場的布局也表明了這些企業
86、對區域儲能市場的長期承諾和信心。其中,陽光電源與沙特ALGIHAZ成功簽約全球最大儲能項目,容量高達7.8GWh。表表10:2013-2023年中東光伏中標價年中東光伏中標價序號序號年份年份國家國家項目名稱項目名稱裝機裝機(MWp)度電價度電價(USD/kWh)12015阿聯酋(迪拜)MBR Solar Park(Round 2)2000.058522017阿聯酋(迪拜)MBR Solar Park(Round3)8000.029932017阿聯酋(阿布扎比)Noor Abu Dhabi11700.029442018阿聯酋(迪拜)MBR Solar Park(Round4)9500.02452
87、018沙特NREP(Round 1)3000.023662018約旦150W Solar Project1500.024972019阿聯酋(迪拜)MBR Solar Park(Round 5)9000.016982019埃及Kom OMBO2000.027592019卡塔爾AL Kharsaah8000.0175102021沙特REPDO II CategoryB光伏群Al-Faisaliah6000.0104112023沙特Al Henakiyah11000.0168122023沙特Tabarjal4000.0171低電價對中國新能源企業在中東的盈利性造成了一定挑戰,但也為其他能源板塊帶來了
88、新的增長空間,如在綠氫領域。當前階段綠氫行業的發展仍受限于經濟性表現不佳。綠氫的經濟性主要由電解槽成本和電力成本決定。隨著電解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可再生電力成本的進一步降低,綠氫的經濟性將逐漸顯現。當電解槽的成本降至400美元/千瓦,并且可再生能源的成本降至10美元/兆瓦時以下時,綠氫的生產成本將有望降至1美元/千克。伴隨綠氫價格下降,其在能源、化工領域的需求將日益旺盛。綠氫作為一種穩定的新能源消納方式,將成為產業發展重點之一。來源:國際新聞,普華永道分析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41圖圖20:氫能各國消費水平與生產潛力氫能各國消費水平與生產潛力海灣國家海灣國家澳大利亞加拿大阿根廷智利挪威新西蘭中
89、國美國印度巴西法國德國英國意大利日本韓國生產(消費)潛力低生產(消費)潛力低潛在出口潛在出口生產潛力生產潛力低高自給自足自給自足潛在進口潛在進口低國內消費國內消費高來源:論文文獻,普華永道分析低電價環境為智慧低碳城市建設提供了有利條件,特別是在中東地區,多個國家已經提出了建設智慧清潔城市的宏偉規劃。智慧城市的概念涉及到利用先進的信息和通信技術來提高城市的運作效率,改善居民生活質量,并促進可持續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低電價能夠降低智慧城市建設中的關鍵技術如物聯網(IoT)、大數據分析、智能電網和電動交通等的運營成本。而中國企業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擁有顯著優勢,特別是在城市能源體系、城市設計和基建方
90、面。這些企業正與專業的城市設計與建設企業合作,共同參與到中東智慧城市的建設中。通過跨領域的合作,中國企業能夠提供高效節能的基礎設施,引入智能化數字化管理系統,幫助中東城市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以沙特NEOM新城為例,這是一個占地26,500平方公里的智慧新城項目,投資額為5000億美元,計劃完全由清潔能源提供動力,實現零排放。中國企業已經參與到NEOM新城的建設中,遠景能源向該地綠氫綜合園區提供風機,并貢獻零碳園區解決方案。其他如沙特的阿卜杜拉國王經濟城(KAEC)投資高達1000億美元,而科威特的絲綢城(Silk City)項目投資額更是達到了1320億美元,這些清潔智慧新城
91、投資進一步凸顯了中東地區新能源的發展潛力,并且為新能源企業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機遇。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42中東地區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被譽為“世界的中心”,這一地區能夠在兩周內抵達全球主要港口,可覆蓋東非、南亞和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中東開放的貿易環境和交通網絡,對中國新能源企業具有極高的戰略意義,促使中國企業在中東加速布局供應鏈,除了滿足中東本地市場需求,可作為橋頭堡,進一步輻射其他地區市場。特征特征三三:強大的區域輻射能力強大的區域輻射能力圖圖21:中東到各大洲距離中東到各大洲距離以土耳其為例,該國在歐洲新能源供應鏈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土耳其計劃到 2030年建成80GWh的鋰電池產
92、能,并將為此推出規模達45億美元的激勵方案,旨在將土耳打造成輻射歐洲區域的電池生產中心。中國新能源企業可以在土耳其建立生產基地,利用其優越的地理位置、發達的物流網絡以及具有優勢的人力成本,縮短對歐洲市場的交貨周期,保障供貨穩定,實現對歐洲等地區市場需求的快速響應,增強市場競爭力。由于土耳其與歐洲之間實行關稅互免政策,當地企業制度與歐洲標準接軌,為土耳其地區公司服務歐洲提供便利。在土耳其地區設立公司可減少清關流程和額外成本以及繁瑣的申請材料,從而提高效率。中東地區具備強大的區域輻射能力還體現在中東頭部電力企業在中亞、非洲、東歐等市場積極活躍,如Masdars(瑪斯達爾)和Acwa Power(沙
93、特國際電力和水務公司)等。在其他區域的出海競爭中,中國新能源供應商可與中東業主維持長期合作,在建立互認互信之后,“借外船、再出?!?,進入全球其他市場。中東非洲歐洲亞洲澳洲南美洲北美洲19公里2763公里3498公里10992公里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43中國與中東地區的經貿關系十分緊密,中國已連續多年成為中東區域最大的貿易伙伴國。2023年,中國與中東的貿易額達到了近4000億美元,充分展示了雙方在經濟合作方面的深度和廣度。在能源領域,中東是中國最大的海外原油供應地,這一貿易關系在未來仍將保持穩定。隨著全球能源轉型的推進,中國與中東的合作也在新能源領域全面升級。2023年5月30日,中阿合
94、作論壇第十屆部長級會議成功召開,這是中國與中東國家能源合作的重要里程碑。在此次會議上,中國與與會各國及阿盟秘書處簽署了北京宣言,旨在加強能源合作,推動能源轉型,實現可持續發展。除此之外,隨著沙特提出2030愿景、阿聯酋提出了2050年能源戰略,“中國模式”已成為中東各國的榜樣。一方面,隨著中國與中東國家雙邊關系的持續升溫,雙方在新能源領域的合作正逐步從單一的傳統工程服務向多元化合作模式演進。從新能源發電項目投資,拓展到提供運營和維護服務(O&M)。這種合作模式的升級體現了雙方合作的全面深化,為中國企業打開了新的增長空間。另一方面,在雙邊友好的基礎上,中東強大的資金實力正在助力中國新能源企業開拓
95、當地市場。中東主權基金資金實力雄厚,在2024年主權基金排行中,中東基金占據前十中的五個席位。遠景、晶科和TCL中環等中國新能源頭部企業均與沙特PIF基金簽訂戰略協議。同時,中東國家對中國企業開放金融市場,允許發債融資和長期貸款,最長年限可達27年,且提供利率優惠,為中國新能源項目融資提供了更多選擇。圖圖11:全球主權基金規模排行全球主權基金規模排行來源:國際新聞,普華永道分析基金基金國家國家2023PIF沙特31.6GIC新加坡19.9Mubadala阿聯酋17.5ADIA阿聯酋13.2CPP加拿大9.4BCI加拿大7.3Temasek新加坡6.3QIA卡塔爾5.9ADQ阿聯酋5.8OTPP
96、加拿大5.3特征四:特征四:雙邊關系蜜月期雙邊關系蜜月期在中東市場,業主偏好選擇那些具有本地業績和遵循歐美標準的企業作為合作伙伴,這增加了中國新能源企業進入的難度。他們必須提供包括公司資質、制造地點、產品設計與制造經驗、生產能力以及光伏電站跟蹤器業績記錄在內的詳細證明文件,并展示其國際認證的質量與環境管理體系,以滿足業主嚴格的篩選標準。這些要求對中國企業來說是一個挑戰,尤其是在積累必要的項目經驗和業績記錄方面,可能會限制它們在中東的發展。中國企業在將國內或東南亞的成功經驗復制到中東市場時,常會遇到供應鏈的復雜性和渠道的不穩定性,導致訂單損失和履約風險。中東市場的供應鏈復雜性,部分原因是由于該地
97、區基礎設施及配套服務的薄弱,以及供應鏈的不透明性。此外,中國企業在中東市場可能面臨合同談判中的高標準、嚴苛條件、短工期和低價格等問題,這些都增加了商業風險。為了在當地市場取得成功,中國企業必須建立強有力的當地資源網絡,包括穩定的渠道資源,以確保項目的順利進行和訂單的穩定性。企業在拓展中東市場時,為了更好地融入當地市場,中國企業越來越多地采用合資建廠的模式,充分利用雙方的優勢,實現資源共享和風險共擔,提高管理效率和決策質量。例如,晶科能源、TCL中環和遠景科技集團等中國新能源頭部民企計劃在沙特設立合資公司建廠,總投資達到百億級別,這顯示了中國企業在中東市場的深入布局和合作模式的創新。中國新能源產
98、業全球化白皮書44特征五:特征五:本地化本地化要求高要求高,聯營實現本土化盈利,聯營實現本土化盈利例如,孚能科技與土耳其汽車創業集團TOGGG的合資公司Siro,專注于動力電池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根據孚能科技年報,Siro在土耳其蓋姆利克的電池工廠已于2023年3月建成并投產6GWh的模組和電池包(Pack)產線,具備對歐洲、中東、非洲、南亞業務拓展的支持和輻射能力。隨著Siro電池工廠的啟動,公司將迅速擴展其在海外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網絡。這一戰略舉措,尤其是在歐洲和中東地區,將極大提升孚能科技的制造能力和供應鏈效率。土耳其電動汽車市場的迅猛發展,加之政府對本土品牌TOGGG的有力支持,為孚能
99、科技的合資企業Siro在當地的業務拓展提供了堅實基礎。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45企業企業產業產業鏈環節鏈環節產能產能投產時間投產時間地區地區備注備注協鑫科技硅料12萬噸2025阿聯酋FBR顆粒硅項目。協鑫科技聯席首席執行官蘭天石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公司正致力于在中東國家建造一家年產能為12萬噸的工廠,預計最早會在2025年投產。TCL中環硅片20GW沙特阿拉伯TCL中環與PIF的子公司RELC、VI簽署股東協議,設立合資公司,共同在沙特建設年產20GW光伏晶體品片項目。鈞達股份電池片10GW2025阿曼年產10GW的N型TOPCon高效光伏電池產能,項目分兩期實施,每期5GW。晶科能源電池
100、片、組件10GW電池、10GW組件2025-2026沙特2024年7月16日,晶科能源宣布與PIF子公司RELC、VI共同投資建設10GW光伏電池及組件項目,預計2025年底或2026年初投產。安泰新能源輔材24GW2025沙特阿拉伯建跟蹤支架廠,產能預期24GW。計劃在2025年實現年產能8GW的目標,2026年達到15GW,2027年達到24GW。天合光能全產業鏈5萬噸高純硅料、30GW晶體硅片、5GW電池組件阿聯酋2023年10月,天合光能與AD Ports Company PJSC、江蘇省海外合作投資有限公司簽署關于天合光能阿聯酋項目的合作諒解備忘錄。公司有意向在中阿(聯酋)產能合作示
101、范園和阿布扎比哈利法經濟區內投資建設垂直一體化大基地項目,規劃產能包括約5萬噸高純硅料,30GW的晶體硅片和5GW的電池組件,分三期建設。振江新能源輔材3GW2024.06沙特阿拉伯智能太陽能跟蹤器零部件生產基地。該工廠計劃在2024年6月開始運營,并計劃初期年產能達到3GW,未來可擴展至5GW。中信博輔材3GW沙特光伏支架生產基地。24年4月簽署了土地租賃協議秦能光電電池片、組件2GW電池、8GW 組件阿曼8GW先進光伏組件和2GW光伏電池生產基地。產品將覆蓋TOPCON及HJT技術路線。表表12:中國新能源企業中東合作產能布局中國新能源企業中東合作產能布局來源:企業新聞,普華永道分析通過合
102、資模式,不僅有助于中國企業克服海外市場供應鏈的不穩定性問題,還能借助當地合作伙伴的市場經驗和資源,更快地適應和深入當地市場,從而實現更順暢的運營和業務拓展。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463.中亞市場中亞市場特征特征一一:區域能源結構轉型與設備更新升級需求疊加區域能源結構轉型與設備更新升級需求疊加中亞地區的電力消費增長速度略超過全球平均水平。2021年中亞五國的電力消費量達到了2157億千瓦時,較前一年增長了3.5%,而過去十年的平均增長率為2.7%,略高于全球2.5%的平均增長率。在發電裝機容量方面,中亞地區整體顯示出穩步增長的態勢,其中火力發電作為主要的電力來源占據了中亞73%的比重,而新能
103、源僅占4.5%。圖圖22:中亞地區國家能源消費結構中亞地區國家能源消費結構0%20%40%60%80%100%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其他可再生能源發電生物質發電太陽能發電風能發電水力發電核能發電燃氣發電燃煤發電燃油發電來源:Energy Institute-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24),普華永道分析中亞地區中亞地區阿賽拜疆、格魯吉亞、亞美尼亞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未包括俄羅斯)由于中亞地區具有豐富的風光資源,且面臨傳統能源轉型與電力老舊設備更新的雙重需求,加之與中國雙邊合
104、作關系歷史悠久,逐步成為中國新能源企業出海的優選區域。與此同時,中東玩家在此區域的布局和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增長,也為中亞新能源發展帶來新的元素。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47中亞地區的電力機組普遍存在老化問題,各國大量的電力機組面臨著更新改造的需求。其中21%的機組已運行45至55年,而9%的機組甚至超過了55年,隨著老舊機組的逐步退役,新能源技術的應用將成為滿足電力需求和推動能源結構轉型的關鍵。圖圖23:中亞各區域機組平均使用年限中亞各區域機組平均使用年限9%21%27%19%24%60年50-60年40-50年30-40年30年在結構轉型與更新改造的背景下,中亞各國提出了相應的規劃和政策
105、來支持光伏和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以實現能源結構的優化和可持續發展目標。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48來源:國際新聞,普華永道分析中亞多國針對光伏或可再生能源裝機制定相應規劃與頒布相關支持政策國家太陽能與風能資源稟賦可再生能源支持政策、裝機目標烏茲別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可再生能源資源豐富,年均日照天數達320天。2020-2030年電力發展戰略要求到2030年烏茲別克斯坦裝機容量將從2020年的1290萬千瓦增加到2930萬千瓦,新增裝機容量中太陽能光伏發電將占500萬千瓦,風電將占300萬千瓦,可再生能源發電將占該國總裝機容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塔吉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光伏年發電潛在產能可達25億千瓦時,
106、年平均日照22003000小時;風力年發電潛能可達9200億千瓦時,近半區域的風速達到 46米/秒。該國還有較高的硅儲量;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將提高至6%,2030年將達到10%,2050年提高至50%。吉爾吉斯斯坦年均日照時間達3000小時,年均太陽能輻射量達2400千瓦時/平方米;太陽能4.90億千瓦時/年,風能4.46億千瓦時/年2019一2024年工業可持續發展戰略規定,支持可再生能源項目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項目土庫曼斯坦土庫曼斯坦為干旱沙漠氣候,太陽能資源豐富,年均輻照長達25003000小時;風力資源同樣豐富,風速達到46米/秒,發電潛力地區面積占國土總面積的40%以上
107、。2030年前發展可再生能源國家戰略,擬將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自2020年的不到1%增至2030年的10%。表表13:中亞多國針對光伏或可再生能源裝機制定相應規劃與頒布相關支持政策中亞多國針對光伏或可再生能源裝機制定相應規劃與頒布相關支持政策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49中亞地區憑借其豐富的太陽能、風能和水能資源,在新能源開發領域展現出巨大潛力。太陽能資源主要集中在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也具有巨大的開發潛力。風能資源則主要集中在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位于北半球風帶區,擁有強對流氣候,風能潛在可開發利用量約9290億kWh/年。到2070年哈薩克斯坦、烏茲別
108、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在全球的長期陸風潛能排名分別為5、22、30。特征特征二二:資源稟賦優勢,產業換資源資源稟賦優勢,產業換資源表表14:中亞五國中三國陸風具有較優質的陸風潛能中亞五國中三國陸風具有較優質的陸風潛能盡管資源豐富,但中亞地區獨特的新能源資源稟賦特點也對傳統新能源路線提出挑戰。例如,土庫曼斯坦雖然具備豐富的太陽能和風能資源,但干旱沙漠氣候可能導致設備過熱和沙塵暴,影響光伏的效率和風電場的運行。烏茲別克斯坦的鹽堿地風資源也對風機建設與維護帶來挑戰。中國新能源企業針對中國新能源企業針對中亞地區的特殊資源條件中亞地區的特殊資源條件,也在積極開發適也在積極開發適應當地環境的新能源新技術方案應
109、當地環境的新能源新技術方案。中亞國家普遍缺乏投資資金,一定程度上依賴外國企業的援建。因此,當地傾向于通過當地傾向于通過本地資源互換的方式來推動新能源項目的發本地資源互換的方式來推動新能源項目的發展展。這種模式為中國企業提供了獨特的機遇,使得它們在中亞的抱團出海集體行動變得至關重要。通過參與資源互換,中國企業在取得新能源項目開發的同時,還能夠有效取得當地的資源,確保上游原材料和礦產資源的穩定供應,提高自身供應鏈安全保障。陸風潛能全球排名中亞國家5哈薩克斯坦22烏茲別克斯坦30土庫曼斯坦來源:殼牌全球能源資源數據庫,普華永道分析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50在中亞地區的新能源項目投資中,中東企業扮
110、演著重要的角色。這為中國的新能源設備供應商和工程總承包商(EPC)提供了機會,使他們能夠通過參與中亞地區的項目而進入中東業主的短名單,并借此機會擴展到中東等更具挑戰性的市場.特征三:特征三:中東企業在中亞中東企業在中亞新能源產業扮演新能源產業扮演重要角色重要角色表表15:中東企業在中亞的新能源項目中東企業在中亞的新能源項目國家國家項目名稱項目名稱容量容量類型類型Masdar在中亞的項目在中亞的項目烏茲別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2GW光伏風電500MWh儲能光伏、風電、儲能烏茲別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Zarafshan風電項目500MW風電烏茲別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900MW光伏烏茲別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
111、Nur Navoi光伏項目100MW光伏塔吉克斯坦塔吉克斯坦/500MW光伏、水力Acwa Power在中亞的項目在中亞的項目烏茲別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河濱發電項目200MW光伏500MWh儲能光伏、儲能烏茲別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Bukhara、Navoi風電項目1000MW風電烏茲別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Karakalpakstan 1500兆瓦風電項目1500MW風電烏茲別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Nukus 100兆瓦風電項目100MW風電烏茲別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1GW 風電來源:國際新聞,普華永道分析如烏茲別克斯坦的Zarafshan 500MW風電項目,是中亞最大單體風電項目,它就由阿布扎比
112、未來能源公司Masdar投資,采用DBFO(Design-Build-Finance-Operate)模式,項目電價為2.679美分/KWh。中國電建山東電建第三工程有限公司為工程總承包,金風科技為項目供應風機,融資來源包括國際金融公司(IFC)、亞洲開發銀行(ADB)、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BRD)等組成的銀團。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51中東的主要電力公司在中亞的重要角色,為中國新能源企業發展提供了“引進來、走出去”兩個發展選項。首先,中國新能源企業可以通過在中亞與這些中東業主的合作,累計項目經驗,降低進入白名單的門檻,從而跟隨這些業主走出中亞、拓展更為高端的中東或歐美市場。其次,在中東已
113、經深厚布局的新能源企業,也可以通過這些業主引進來,多管齊下共同拓展中亞未來的新能源市場。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52作為中國的近鄰,中亞地區已經成為中國企業投資和合作的重要舞臺。中國企業在中亞的深耕細作,從能源到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果。這一合作不僅促進了中亞地區的經濟發展,也為中國企業的國際化戰略開辟了新天地。第一波,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在中亞早期的雙邊合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利用當地豐富的資源稟賦,開展了廣泛的油田勘探、開發、管道建設等合作項目。例如中石油在中亞的合作包括土庫曼斯坦復興氣田二期開發、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D線建設等。這些項目不僅增強了中亞能源供應的穩定性,還促進了當
114、地經濟增長。第二波,中國的路橋建設企業進入中亞,參與建設了高速公路和高鐵項目,極大地推動了當地的互聯互通和經濟發展。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承攬了中吉烏公路、吉爾吉斯斯坦南北第二條公路建設項目、比什凱克市政路網改造項目等多項著名項目,對于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和區域互聯互通具有重要意義。第三波,電力和電網建設方面,中國企業通過EPC,帶資EPC等模式,幫助中亞各國完成了老舊機組的改造重建,以及電網的更新升級。為中亞地區的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持。中電建與中能建已成為中亞各國電力產業的核心供應商。這些早期的戰略布局不僅加強了中國與中亞這些早期的戰略布局不僅加強了中國與中亞國家之間的經濟和貿易紐帶
115、國家之間的經濟和貿易紐帶,而且為未來新而且為未來新能源領域的合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能源領域的合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同時,這些合作也促進了雙方的信任建立這些合作也促進了雙方的信任建立,為中國為中國新能源產業在中亞地區的進一步發展和突破新能源產業在中亞地區的進一步發展和突破鋪平了道路鋪平了道路。2023年至2024年上半年,中國企業公布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風電儲備項目容量達到8.9GW,其中83%位于中亞區域。中國風電整機企業除了提供風機機組之外,也積極參與到中亞區域的項目開發,并計劃部署本地供應鏈,將逐步在中亞區域形成全產業鏈布局。特征四:特征四:雙邊合作關系歷史悠久雙邊合作關系歷史悠久中國
116、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53圖圖24:2023年中國風電機組出口國家情況年中國風電機組出口國家情況(單位:(單位:MW)來源:CWEA,普華永道分析亞洲:亞洲:2125.1MW13.5MW(海上)(海上)烏茲別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915.8老撾324沙特阿拉伯273阿聯酋175哈薩克斯坦哈薩克斯坦168越南164.84.5(海上)土耳其102日本2.59(海上)歐洲:歐洲:85MW北馬其頓43.2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29.4塞爾維亞9.9希臘2.5美洲:美洲:306MW智利288巴西18非洲:非洲:937.5MW埃及515.5南非344摩洛哥78大洋洲:大洋洲:198MW澳大利亞198中國新能源產
117、業全球化白皮書54新能源車在中亞的快速普及,帶動新能源消費的激增。在中亞地區,尤其是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新能源汽車的銷售量迅速增長。2023年1至10月,烏茲別克斯坦進口電動汽車近2.25萬輛,同比增長超過5倍,其中從中國進口的電動車超過2.06萬輛,占比高達91.7%,烏茲別克斯坦正成為中國電動車出口的新增長點。此外,哈薩克斯坦在2023年1至5月期間進口中國汽車數量達到1.6萬輛,超過2022年全年的1.25萬輛。盡管哈薩克斯坦的電動車市場剛剛起步,但未來增長空間巨大。新能源車市場在中亞的蓬勃發展,推動了整個中國新能源產業在當地的布局。2023年 10月,特銳德(特來電)和哈薩克斯坦
118、 Astana Motors汽車銷售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合作共建“一帶一路”充電網,為Astana Motors 提供便捷高效的充電網生態解決方案,推動哈薩克斯坦新能源汽車發展、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和能源生態圈建立。與此同時,新能源車也成為了中亞未來電力的新增量,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在中亞地區投資新能源產業來滿足未來新增的用電需求,如在哈薩克斯坦,政府為了新能源車的普及,連帶規劃多個可再生能源項目,中企積極參與建設了包括扎納塔斯風電場、圖爾古孫水電站、阿拉木圖光伏電站等項目,切實助力當地向低碳轉型。特征五:特征五:新能源車市場蓬勃發展推動新能源產業鏈新能源車市場蓬勃發展推動新能源產業鏈中國新能源產業全
119、球化白皮書554.東歐市場東歐市場東歐(包括巴爾干地區)作為歐洲為數不多新興市場,正經歷快速發展,預計未來電力需求年均增速遠超歐洲平均水平。中國-中東歐能源合作報告指出,中東歐地區電力裝機缺口持續擴大,電力建設需求巨大,預計2030年中東歐地區需要新增有效裝機容量超過6000萬千瓦,新能源及儲能為其重點發展方向。特征特征一一:經濟活躍,電力需求增長超歐洲平均經濟活躍,電力需求增長超歐洲平均圖圖16:東歐整體及國別電力需求增長預測東歐整體及國別電力需求增長預測東歐東歐塞爾維亞、黑山、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馬其頓、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希臘(未包括白俄羅斯、烏克蘭)東
120、歐作為歐洲新興市場,經濟活躍,電力需求增長迅速,預計將出現供給缺口。隨著該地區國家向歐盟靠攏,可再生能源發展受到政策支持,成為能源轉型的重點。新能源項目在該地區享有穩定的投資回報,得益于FIT補貼和成本優勢。另外,能源體制的變革,特別是電力市場化改革,為中國企業提供了進入市場的機遇。2016-20202021-20252026-2030東歐國家2.3%1.18%0.78%ENTSO-E成員國0.68%0.55%0.05%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56在歐盟“東擴”的背景下,中東歐地區國家積極尋求加入歐盟,這一進程不僅體現了這些國家“回歸歐盟”的愿望,也符合歐盟擴大其影響力和市場的戰略目標。所以
121、,中東歐地區國家積極制定滿足歐盟對于減排和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的要求,為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和市場空間。例如,塞爾維亞已經出臺了一系列法規和政策,計劃到2040年至少有40%的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特征二:特征二:向歐盟靠攏,各國踐行可持續目標向歐盟靠攏,各國踐行可持續目標圖圖25:東歐各國入歐進程東歐各國入歐進程根據2015-2030年東歐地區的可再生能源發展預測,該地區的新能源裝機容量正迅速增長,以滿足歐盟提出的2030年新能源占比超過30%的要求。東歐地區在太陽能、風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資和開發正逐步增加。為填補能源供應的缺口,適應歐盟的能源政策和
122、市場需求,可再生能源有望成為東歐地區未來發展的關鍵領域之一。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希臘克羅地亞塞爾維亞馬其頓阿爾巴尼亞波黑黑山歐盟成員國候選成員國(正將歐盟法律體系融入全國法)潛在候選國(尚有些要求未達到歐盟標準)來源:普華永道分析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57除了新能源發展目標遵循歐盟標準外,該地區國家在企業篩選、供應鏈管理和環境、社會及治理(ESG)方面也將逐步遵循歐盟的法規。中國企業在拓展東歐市場時,必須密切關注歐盟的相關要求。預計東歐地區未來可能會出臺與歐盟接軌的一系列政策,涉及人權、勞工標準、ESG以及碳排放交易(CET)標準等領域,相關企業應提前做好準備。圖圖26:中中東歐地區新能源占比
123、東歐地區新能源占比0%20%40%60%80%100%塞爾維亞希臘波黑馬其頓巴爾干地區黑山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克羅地亞阿爾巴尼亞新能源其他能源至2023年,新能源占比將超過超過30%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58在東歐地區,新能源項目的建設與運維成本優勢正在逐漸顯現。近年來,新能源項目建設成本呈現波動降低的趨勢,這主要得益于技術進步和規模經濟效應。同時,運營和維護(O&M)市場也出現了許多提供低成本服務的運營商,這為新能源投資項目的穩定盈利提供了進一步的保障。這些低成本運營商通過優化運維策略和提高效率,降低了新能源項目的運營成本,從而提高了項目的整體經濟性。特征三:特征三:新能源產業政策性保障確保
124、項目收益新能源產業政策性保障確保項目收益表表17:中東歐各國新能源補貼措施中東歐各國新能源補貼措施FiTFiP零補貼拍賣CfD希臘希臘保加利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羅馬尼亞塞爾維亞塞爾維亞黑山黑山波黑波黑馬其頓馬其頓克羅地亞克羅地亞阿爾巴尼亞阿爾巴尼亞來源:ENTSO-E,各國能源局,普華永道分析東歐作為歐洲新能源項目投資的熱點區域,新能源項目投資收益穩定且有保障。該地區是歐洲少數幾個仍然以固定電價補貼(FIT)作為主要可再生能源激勵機制的地區之一,這種機制顯著提高了新能源投資的收益穩定性,有效規避了市場價格波動的風險。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59東歐地區的電力行業正處于深刻的變革之中,隨著電力自
125、由化改革的推進,該地區正逐步擺脫國有垂直壟斷的舊有模式,轉而采用廠網分離的新體制。特別是在新能源發電領域,私有資本的引入和對外國資本及技術的需求日益增長,為中國電力企業進入該市場提供了有利條件。伴隨著電力體制的改革,外國資本和技術在新能源領域的引入需求日漸增長,這為中國電力企業帶來了市場進入的良機,中國新能源企業不僅能夠促進當地能源結構的轉型,還能成為區域電力體系改革與未來電力發展的機會捕獲者。特征特征四四:能源產業處于變革期能源產業處于變革期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60圖圖27:東歐地區各國電力體制結構圖東歐地區各國電力體制結構圖電力自由化改革為東歐地區新能源投資打開了通道,但投資窗口期較
126、短,需要投資者盡快把握機會。阿爾巴阿爾巴尼亞尼亞波黑波黑保加保加利亞利亞克羅克羅地亞地亞希臘希臘馬其頓馬其頓黑山黑山羅馬羅馬尼亞尼亞塞爾塞爾維亞維亞國有企業 私有企業 混合所有制企業市場結構市場結構(國有發電企國有發電企業發電占比業發電占比)75%88%60%90%63%90%100%50%95%發電發電輸電輸電配電配電售電售電EMSEPS(Distribucija)EPCGCGESEPCGTranselectria私營售電商私營售電商MEPSOEVNADMIE(IPTO)HEDNOHOPSHEP-ODSBEH-ESOEPBiH TranscoEPBiH TranscoEPBiH/EPRSOS
127、TOSHEE來源:普華永道分析大型配售電集團大型配售電集團IPPKESHEPBiH/EPHZHB/EPRS;EFT/其他其他BEH下屬企業下屬企業中小型發電商中小型發電商中小型發電商中小型發電商HEP中小型發電商中小型發電商PPC+IPPELEMIPP中小型發電商中小型發電商三大發電企業三大發電企業IPPEPS小型配電公司小型配電公司自由市場自由市場售電商售電商其他售電商其他售電商OSHEE私營售電商私營售電商HEP售電公司售電公司小型配電企業小型配電企業大型配電公司大型配電公司私營售電商私營售電商EPS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615.拉美市場拉美市場受結構調整的影響,拉美地區的新能源市場正
128、在迅速崛起,成為全球新能源投資的新興熱點區域之一。這一地區的市場特征主要體現在下屬幾個方面:首先是對本地化有明確的要求,政策要求企業在當地建立生產基地以滿足項目資格,本地化要求為中國企業產品出海增加了限制,但也增加了產能出海的必要性與機遇。其次,拉美國家提供了個性化的新能源政策支持,以促進新能源項目的發展。拉美拉美墨西哥、阿根廷、阿魯巴、巴拉圭、巴拿馬、巴西、玻利維亞、哥倫比亞、古巴、秘魯、墨西哥、尼加拉瓜、薩爾瓦多、危地馬拉、委內瑞拉、烏拉圭、牙買加、智利、加勒比海各島國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62特征一:特征一:新能源長期市場看好,短期存在轉型波動新能源長期市場看好,短期存在轉型波動拉丁
129、美洲的風電和光伏新增裝機容量去年再創新高,巴西驚人的增長是推動力,該國風電和光伏新增裝機容量在全球排名第三。除墨西哥外,所有主要市場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繼續攀升。僅巴西的分布式光伏項目就占到2023年拉丁美洲風電和光伏新增裝機總量的43%,占清潔能源新增投資總額的55%。光伏已成為巴西裝機容量結構中第二大技術。拉美地區是極具吸引力的可再生能源投資目的地,預計到2050年,拉美可再生能源投資需求每年約為450億美元,每投資1美元可帶來38美元的經濟回報。然而,短期內各重要市場的補貼政策取消,會給當地的新能源產業收益帶來波動。拉美最大新能源市場巴西,從20年以來持續削弱和取消光伏補貼,市場新增裝機量
130、出現下降,當地企業業績不佳。因此,2024年IEA等機構也調低了巴西與拉美的新能源短期增速至2.8%,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政策的波動與取消給短期市場帶來了不確定性。圖圖28:拉丁美洲新增風光裝機(:拉丁美洲新增風光裝機(GW)0510152025201820192020202120222023巴西墨西哥智利其他414252760637095248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63近年拉美各國出臺的新能源政策可圈可點,并非一味地學習其他國家一刀切的釋放政策紅利,而是針對一些細分領域進行政策刺激。以智利為例,該國政府推出的PMGD(小型分布式發電)計劃,為小型光伏項目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促進了光伏市
131、場的發展。根據智利國家能源委員會的數據,PMGD計劃自實施以來,已經批準了數千個小型光伏項目。這些項目不僅為當地居民和企業提供了清潔能源,還為智利的能源結構轉型做出了重要貢獻。此外,智利政府還通過提供稅收優惠、簡化審批流程等措施,進一步降低了新能源項目的成本,提高了項目的吸引力。特征二:特征二:小而美政策支持另類新能源發展路線小而美政策支持另類新能源發展路線圖圖29:智利智利PMGD項目計劃項目計劃26528636251470405001,0001,5002,0002,5003,000單位:MW18428712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8E
132、3245727515783535941,3211,9371,6521,9001,230其余光伏新增裝機容量PMGD光伏項目裝機新增122PMGD光伏項目個數PMGD光伏項目裝機已累計突破2.4GWPMGD具體內容:(Peque os Medios de Generacin Distribuido),是鼓勵發展的9MW的小型新能源電站建設計劃。滿足要求的電站即可自動接入電網,享受接近煤電價格的24小時穩定的售電價格,同時還可獲得下調的輸電費用。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64通過提供財政激勵、簡化審批流程和稅收優惠等措施,智利政府成功地推動了新能源項目的發展,為其他國家提供了寶貴的經驗。隨著政策的
133、進一步落實和市場的不斷成熟,拉美地區有望成為全球新能源發展的多元引擎之一,為中國新能源企業出海提供差異化機遇。前三大前三大PMGD光伏項目開發商光伏項目開發商ENEL Green Power ChileGPG GDSonnedix123項目數量:8個總裝機量:37MW項目數量:10個總裝機量:34MW項目數量:4個總裝機量:21MW來源:普華永道分析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65拉美地區,正在成為全球新能源產業鏈投資的關鍵市場,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該地區對本地化生產的明確要求和政策支持。巴西政府為了促進國內產業的發展,規定本地內容要求,這意味著外國投資者必須在巴西建立生產基地,以滿足項目資格并
134、享受相關政策優惠。特征三:特征三:本地化本地化策略,策略,龍頭拼產業,二線拼產能龍頭拼產業,二線拼產能面對這些產業本地化要求,中國新能源企業的入局存在多種選擇:對于有豐富海外拓展經驗,且有較強供應鏈掌控能力的企業,可以選擇對上游供應鏈與中間件進行本地化建廠與運營,從而垂直一體化的豐厚利潤。而對于海外運營經驗較少的企業,也可以選擇在組裝環節進行本地化建廠,并通過進口采購+本地采購原材料的方式,實現最終市場的產品輸出,并通過規模效應來實現盈利。所以,未來中國企業在拉美重點區域的本地化可以總結成“龍頭拼產業,二線拼產能”。以光伏為例,巴西光伏電站項目取得低成本融資的前提是采購產品需取得Finame認
135、證。Finame認證是巴西國家發展銀行(BNDES)提供的金融產品,具有低于市場貸款利率和超長還款期的優勢。當電站項目或業主公司使用Finame貸款時,必須采購帶有Finame認證的設備,可參與所有集中式大型光伏電站項目,并可覆蓋所有終端客戶。若無認證,只能參與部分小型集中式、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且只能服務有直接進口資質并不需要任何貸款的終端客戶。產品本地化認證要求需同時滿足:第一,本地化認證指數(IC)最低為50%,滿足條件需要50%的部件為本地生產,且公司需要在本地擁有工廠;第二,產品結構指標(IEP)最低為30%。認證時長為2個月。雖然很多客戶初期詢價時并不強制要求產品的Finam
136、e認證,但是根據項目進展和貸款情況經常在最終決策時把Finame認證列為強制要求。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666.歐美市場歐美市場歐美市場依然是新能源的重點市場,展現出高利潤高需求的特點。數據顯示,2019年至年至2023年間年間,美國在清潔能源美國在清潔能源FDI投資方面排投資方面排名全球第一名全球第一,緊隨其后的是西班牙緊隨其后的是西班牙、英國英國,從規模和盈利來看從規模和盈利來看,成熟市場依然是新能源成熟市場依然是新能源產業的主力市場產業的主力市場。從數據來看,成熟市場的新能源投資額絕對量與增量規模依然排名首位,是其他所有發展中國家經濟體的2-3倍。成熟區域成熟區域美國、加拿大、中西歐
137、各國盡管歐美發達區域市場對于中國新能源產業的防御是剛性且長期的,但成熟的西方市場卻依然是高利潤、高需求的新能源核心的市場。同時,其技術領先與資金重組也將推動更為新興的能源應用領域的率先發展與盈利。所以,歐美發達區域是中國新能源企業在全球產業博弈中,不可能放棄但又需謹慎對待的區域。特征特征一一:市場規模大,盈利空間好市場規模大,盈利空間好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673來源:IEA,普華永道分析911 610 275 1,756 1,033 1,041 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發達經濟體中國其他發展中國家Billion USD2023年2035年
138、圖圖30:2035全球各區域清潔能源投資全球各區域清潔能源投資分行業來看,全球風電市場市場盈利潛力和規模潛力排名靠前的國家是以美國、西班牙、德國、英國等為代表的成熟市場國家。圖圖31:各地區風電市場發展潛力各地區風電市場發展潛力美國印度巴西澳大利亞越南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沙特英國德國意大利法國波蘭韓國日本西班牙南非荷蘭捷克市場規模潛力市場盈利潛力來源:普華永道分析注:APS,已宣布承諾情景(Announced Pledges Scenario),即假設各國政府制定的國家能源和氣候目標都能按時全部實現來進行的展望 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68表表18:2023年海外各地區儲能市場需求規模(年
139、海外各地區儲能市場需求規模(GWh)地區地區2022年年2023年年同比增速同比增速北美北美405538%歐洲歐洲923156%其他(除中國)152353%來源:SNE Research,普華永道分析此外,歐美市場還是交通電氣化的核心市場。歐洲市場達到了2180億美元。德國市場接近470億美元。英國達到了340億美元,而法國則略低于280億美元;美國則是全球第二大電動汽車市場,市場規模800億美元,并加速增長,增長率高達28%。綜上所述,成熟市場依然對中國新能源企業充滿吸引力。僅北美的電力供應商之一NextEra Energy,就計劃在2326年新增33至42吉瓦的風能、光伏和電池儲能項目,并
140、投資綠色氫能,將會成為非常有吸引力的當地合作伙伴。全球光伏市場,歐美發達區域占據了全球1/3的市場規模;歐洲是僅次于中國的第二大光伏市場。REPower EU方案提出,到2025年太陽能光伏目標裝機容量320GW,到2030達到600GW。歐盟太陽能戰略(EU Solar Energy Strategy)還提出了全面推廣太陽能屋頂倡議:到2026年,所有實用面積大于250平方米的新建公共和商用建筑都必須安裝屋頂太陽能,到2029年,所有新建住宅建筑都必須安裝屋頂太陽能。全球儲能市場在歐美也將進一步打開,儲能的項目規模也在持續增加。2023年美國和歐洲的儲能市場規模分別達55和23GWh,同比增
141、長38%和156%,保持高增。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69歐美地區為推動本國制造業回流,針對新能源產業的提出了一系列貿易保護政策,如美國雙反稅、本土制造業扶持計劃與歐洲綠色關稅、等。在這些政策的加持下,未來全球的新增新能源產能投資將從中國(2023年占據90%)轉向歐美市場(2025年歐美占據30%新增產能)。所以,中國新能源企業若要在國際競合中持續保持競爭力,逆流而上逆境成長將是不可回避的道路。從本質上來說,歐美這一輪圍繞新能源向中國構筑的貿易壁壘,主要針對來自中國的商品傾銷,但依然為中國在本地的投資留有口子??v觀歷史,貿易保護促使各國產業落地歐美運作也并不鮮見。上世紀80年代,日本在美國
142、政府壓力下“自愿”限制對美出口汽車數量。豐田汽車與通用汽車合資在美國建廠,并通過一系列本土化策略逐漸化解危機,成為全球第一車企。2023年底,豐田汽車海外工廠年銷售已經達到1000萬輛。類似地,中國新能源龍頭企業已經紛紛宣布在美國的本土化布局。特征二:特征二:長期博弈平衡長期博弈平衡圖圖32:各區域各區域新能源產業新增新能源產業新增/規劃規劃生產設施投資(十億美元)生產設施投資(十億美元)來源:BNEF,普華永道分析從本質上來說,歐美這一輪圍繞新能源向中國構筑的貿易壁壘,主要針對來自中國的商品傾銷,但中國在本地依然存在產業投資的機會??v觀歷史,貿易保護促使各國產業落地歐美運作也并不鮮見。上世紀
143、80年代,日本在美國政府壓力下“自愿”限制對美出口汽車數量。豐田汽車與通用汽車合資在美國建廠,并通過一系列本土化策略逐漸化解危機,成為全球第一車企。2023年底,豐田汽車海外工廠年銷售已經達到1000萬輛。類似地,中國新能源龍頭企業已經紛紛宣布在美國的本土化布局。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e2025e2026e2027e歐洲美國亞洲(除中國)其他國家(除中國)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70普華永道認為,從長期博弈來看,即使歐美市場新的貿易壁壘不會從根本上改變中國新能源產業的格局。目前歐美
144、發達國家由于缺乏長期產業技術積累和全產業鏈布局,對于新能源的投資偏向于下游工廠,幾乎沒上游產能的布局規劃。當地上游制造商依舊面臨嚴峻的障礙,包括高利率、勞動力短缺、高運營成本和市場價格波動,極大增加了上有工廠計劃的實施難度。從產業鏈完備等綜合條件來看,歐美與我國成熟的新能源產業鏈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日韓也不具備相應的技術路線。所以所以,上游生產以及新能源產業鏈上游生產以及新能源產業鏈的整體優勢仍在的整體優勢仍在,技術與生產方面的多維領技術與生產方面的多維領先仍能維持先仍能維持,新能源企業有希望克服成熟市新能源企業有希望克服成熟市場的限制場的限制,實現產業全球輸出實現產業全球輸出??傮w而言,企業布
145、局成熟市場,面臨最大的挑戰是要做好長期經營的心態,從賺快錢、賺好錢的心態中脫離出來。表表19:中國新能源企業美國布局中國新能源企業美國布局來源:企業新聞,普華永道分析企業企業地點與合作地點與合作投產時間投產時間阿特斯阿特斯德克薩斯州建立5GWN性光伏組件工廠2023年投產國軒高科國軒高科第二個電信工廠建設規劃2024年投產隆基綠能隆基綠能在俄亥俄州建設5吉瓦組件工廠與美國Invenergy合作2024年投產隆基綠能隆基綠能德國建廠2025年投產天合光能天合光能美國德克薩斯洲建立5GW光伏組件工廠,投資超2億2025年投產奇瑞新能源奇瑞新能源西班牙重啟汽車工廠極星汽車極星汽車美國南卡羅萊納州新增
146、產能極星汽車極星汽車在韓國建立工廠2025下半年寧德時代寧德時代密歇根州建設35GWh鋰電池工廠,福特擁有全部股份,寧德提供專利技術許可2024年億緯鋰能億緯鋰能與Accelera、帕卡、戴姆勒合作建造21GWh動力電池工廠,億緯鋰能10%并技術服務。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71歐美市場除了傳統新能源投資外,在一些能源轉型的新興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包括碳捕捉、氫能、綠色工業、綠色運輸燃料、生物塑料、清潔鋼鐵(氫氣)、電氣化清潔供熱、新型儲能等等。歐美發達國家在上述領域的投資額合計超過2000億美元。特征三:特征三:新興應用領域在成熟市場率先拓展新興應用領域在成熟市場率先拓展圖圖33:海外
147、清潔能源技術投資前十大經濟體(十億美元):海外清潔能源技術投資前十大經濟體(十億美元)由于部分新型能源應用領域在國內的發展仍處于早期階段,相關企業在國內市場獲利有限,所以此類賽道的企業出海動機較強。企業可在成熟市場上積累實際運營經驗,進行技術或產品的迭代升級,等待時機成熟,反哺國內和布局其他市場。257.8360.529.731.432.032.234.855.573.995.4303.1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其余國家(不包括中國)歐盟意大利印度日本西班牙巴西法國英國德國美國可再生能源電網核能儲能碳捕集封存氫能電氣化運輸電氣化熱能清潔工業清潔航運其余國家(不包括中國
148、)智能電網來源:BNEF,普華永道分析人和:和衷共濟,明察細謀03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73變變“零和博弈零和博弈”為為“和和衷共濟衷共濟”新能源新能源全球化全球化歷程中歷程中,零和博弈的時代早已零和博弈的時代早已過去過去,要想在國際新能源獲得收益要想在國際新能源獲得收益,必須學必須學會追求雙贏會追求雙贏、追求多贏追求多贏。一方面,注重建立和維護長期良好合作伙伴關系,有機結合各方資源,推動新能源國際化模式多樣化和深度提升;另一方面,密切關注跨界參與者在國際能源合作中的重要性不斷提升,其角色正由用戶或邊緣參與者更多地向合作方轉變,甚至作為主導方參與新能源產業。中國新能源企業應在未來注重與此類
149、跨界參與者的交流與合作,挖掘業務新增長點,推動業務發展??缃缙髽I跨界企業新能源產業切入點新能源產業切入點企業代表企業代表電裝備制造企業裝備生產與出口VS新能源設備生產GE西門子金風遠景寧德時代跨界裝備制造企業裝備生產與出口VS新能源配件生產及智能電網方案思科霍尼韋爾三星華為華東重機創新科技類企業裝備生產與出口VS清潔能源設備生產與投資特斯拉Google蘋果AlevoCharge Point軟件公司軟件VS綜合解決方案麥迪科技WeaveGrid基金/主權基金投資者VS產業引入者PIC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MubadalaGICOTPP其他金融機構基礎設施投資VS
150、新能源投資GIPHastingsFirst State InvestmentsBerkshire HathawayGoldman Sachs表表20:跨界企業及其方式跨界企業及其方式來源:普華永道分析擁抱跨界參與者擁抱跨界參與者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74圖圖34:項目聯合體模式項目聯合體模式初步初步設計設計設計設計招標招標施工施工圖設圖設計計項目項目評估評估項目項目可研可研供應商供應商管理管理工程工程建設建設施工施工招標招標項目項目許可許可項目項目融資融資成本成本回收回收項目項目盈利盈利項目項目管理管理能源項目能源項目項目項目投產投產項目項目經營經營初步初步設計設計來源:普華永道分析尋求當
151、地合作伙伴尋求當地合作伙伴擇善而從擇善而從增進互信互利增進互信互利通過跨界合作,新能源企業能夠進入新的市場領域,拓展業務邊界,增加收入來源,從而在全球市場上占據更有利的競爭位置。尤尤其是各類基金其是各類基金,國家主權基金國家主權基金、養老基金養老基金、保險基金等保險基金等,在國際新能源布局與合作中發在國際新能源布局與合作中發揮著作用巨大揮著作用巨大。眾多主權基金承擔了助力該國家的可再生能源轉型,致力于發展風電、光伏、氫能、儲能等可再生能源。如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主權基金之一PIF,于24年7月16日帶著遠景科技集團、晶科能源、TCL中環等中國新能源企業入局沙特,以推動沙特可再生能源設備和零部件本地
152、化生產。擁抱項目聯合體擁抱項目聯合體中國企業在出海過程中,應充分發揮自身的特長,而非試圖在每一個環節都守住自身利潤。通過專注于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同時與其他企業合作,可以更有效地實現資源共享、風險共擔和利益最大化。以新能源項目為例,越來越多的海外項目投標中出現了聯合體(consortium)的形式。與傳統的中國企業追求覆蓋產業鏈所有環節的模式有所不同,聯合體要求各參與方提供自身最具優勢的技術、產品或能力,共同參與項目。在海外市場,企業需要遵循當地的游戲規則,積極尋求與每個環節最具競爭優勢的當地伙伴形成聯合體,擇善而從。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75通過與國際與當地伙伴形成聯合體,中國企業不僅能充
153、分發揮自身優勢,還可以借鑒和吸收國際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提升自身的國際化水平。同時,聯合體模式有助于降低單一企業在海外市場的風險,通過共享資源和分散風險,提高項目的成功率。擁抱產業生態圈擁抱產業生態圈在新能源產業的國際化進程中,中國企業應采取競合(合作競爭)的關系視角:企業之間在某些領域可能是競爭對手,而在其他領域則可能是合作伙伴。競合關系的建立對于新能源行業生態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能夠促進知識和技術的交流,同時減少無序競爭。一個健康的產業生態不僅包含企業之間的合作,還涉及到政府、研究機構、金融機構、非政府組織以及消費者等多方參與者。三分打拼,七分整合,通過長效合作長效合作,建立合作共贏的新
154、能源產業生態,可以促進創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最終實現新能源產業鏈整體的可持續發展。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76變變“安于所習安于所習”為為“洞洞察先機察先機”中國企業在拓展海外市場時,往往傾向于選擇具有成功先例的地區進行布局。然而對成功經驗的路徑依賴,雖然能夠規避未知市場的潛在風險,但也可能因此錯失新興市場的機遇。成功的國際化企業成功的國際化企業,始終會在風險控始終會在風險控制與洞察新市場之間尋求平衡制與洞察新市場之間尋求平衡。企業應當在充分利用歷史成功經驗的同時,善于洞察先機,勇于探索新的市場領域,以積累先發優勢,實現國際領先。挖掘藍海區域挖掘藍海區域“藍?!眳^域市場并非中國企業的傳統
155、目的地,也非這一輪國際化的網紅目的地,但蘊藏著巨大的潛力和機會。例如美國地區戶用儲能市場與工商業光伏、歐洲地區海上風電和商業儲能、中東地區分布式新能源和光熱及儲能、以及東南亞地區的地熱和氫能等區域市場,都值得新能源企業率先布局。表表21:新能源區域潛力分析新能源區域潛力分析來源:中國電力投資數據庫,普華永道分析布局較少布局較少布局較多布局較多可再生能源較少可再生能源較少岡比亞乍得南蘇丹烏茲別克斯坦馬拉維吉爾吉斯斯坦巴布亞新幾內亞摩洛哥塞爾維亞蘇丹塔吉克斯坦約旦俄國加拿大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越南南非印度緬甸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孟加拉國尼日利亞阿聯酋墨西哥新加坡韓國美國加納柬埔寨哈薩克斯坦埃及波斯尼亞和
156、黑塞哥維那斯里蘭卡土耳其荷蘭津巴布韋白俄羅斯菲律賓馬耳他可再生能源較多可再生能源較多格魯吉亞斐濟匈牙利黑山馬爾代夫肯尼亞法國羅馬尼亞西班牙古巴比利時保加利亞意大利新西蘭愛爾蘭赤道幾內亞剛果日本多哥加蓬馬里秘魯烏克蘭德國喀麥隆剛果民主共和國科特迪瓦波蘭玻利維亞巴西英國老撾厄瓜多爾阿根廷贊比亞尼泊爾烏干達埃塞俄比亞幾內亞智利瑞典葡萄牙0.010.020.030.040.050.060.070.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清潔鋼循環業生物質塑料清潔氨氫能共建式可再生能源碳捕集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77全球新能源市場的窗口期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國際形勢、各國政策、當地產業
157、發展、環境因素、供應鏈、社會文化等,瞬息萬變。對于出海的中國企業而言,具備洞察先機的能力變得至關重要。企業需要通過持續的市場研究、政策分析和行業趨勢預測,來識別和把握海外市場的新熱點,從而在競爭激烈的全球市場中占據有利位置。挖掘藍海領域挖掘藍海領域為了有效避免在國際區域的白熱化競爭,企業必須拓寬視野,尋找那些尚未被充分開發的潛力領域。企業可以圍繞新能源主產業鏈布局上下游細分市場。例如,在光伏組件出口已成熟的背景下,企業可以考慮銀漿、跟蹤支架、薄膜電等相關產品的國際化布局。通過成為市場的先行者或跟隨者,建立當地的生產設施,獲得先發優勢。同時,結合區域的需求特點,新能源企業也可以積極挖掘能源綜合利
158、用,如海風資源一體化利用,大壩綜合浮體項目,光伏+飲水智慧能源項目等,這些都是中國新能源企業在海外藍海領域的探索。關注能源轉型的新興應用也是挖掘國際化藍海領域另一路徑,包括循環經濟、生物塑料、綠氨氯醇、氫能與碳捕捉等領域。近年來,新興領域全球投資增長迅速,預計未來這些領域全球市場規模將超過300億美元,年均增速超過20%。圖圖35:清潔行業全球投資:清潔行業全球投資(十億美元)(十億美元)來源:BNEF,普華永道分析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78通過深入分析和精準定位,企業可以在避免過度競爭的同時,發掘并利用新興市場的潛力,實現可持續的國際化發展。挖挖掘藍海模式掘藍海模式中國新能源企業在出海中
159、的洞察先機,不僅體現在對新區域新市場的探索,還表現在對業務模式的創新。企業需要跳出熟悉的業務環節,從更高的維度洞察當地區域的核心需求,并提供定制化的服務。這種轉變是企業國際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企業在海外市場建立更強大的競爭力。圖圖36:項目需求的前移項目需求的前移尋求從項目開發到電站運維的“端到端”服務尋求EPC總承包EPC帶資訴求提升,緩解電站建設投資壓力設備采購設備采購EPC總承包總承包融資融資項目開發項目開發國家電力規劃國家電力規劃尋求國家整體電力或能源規劃排他性排他性高高低低過去過去現在現在未來未來業主需求不斷向項目前期延伸來源:普華永道分析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79在新能
160、源項目開發中,當前大多數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主要承擔設備供應商與EPC角色;部分企業為了解決當地項目融資或是路條審批的問題,前移到帶資EPC或項目開發階段,企業不再局限于提供硬件設備,而是擴展服務范圍,涵蓋項目規劃、融資、建設以及運營等全方位服務,以滿足項目業主的多元化需求。而在一些電力基礎設施較差、缺乏能源規劃能力的欠發達國家,中國新能源企業甚至可以基于長期經驗,進一步幫助當地政府或能源公司進行國家整體電力或新能源產業規劃。這不僅有助于提升當地能源基礎設施水平,也為企業創造了新的市場機會,積累了政府關系,實現了企業間乃至國家間的互利共贏。例如,在烏茲別克斯坦,中國能源機構與當地合作方就建立了
161、首個海外能源規劃研究機構絲路能源規劃咨詢公司,高質量完成烏國家電力規劃研究,被烏政府定位為國家級發展戰略。通過助力國家能源規劃,來提升中國在該國的技術能力形象,也更好的了解當地未來產業的布局。表表22:海外項目參與階段分析海外項目參與階段分析可研前階段可研前階段進入進入開發階段進開發階段進入入融資階段融資階段開工開工RTB階段階段建設階段建設階段COD階段階段運營階運營階段段工作工作包括可行性研究、土地收購和初步許可。獲取許可(路條)、并網協議、初步工程設計融資落實、完成詳細設計、施工許可證建設準備、土建、安裝、調試電站開始運營運營2-3年投入投入大量前期投資,政府關系投入大量的時間和財務投入
162、,當地關系財務投入,當地關系,合作伙伴供應商管理,電網關系EPC投入 運營投入、人員投入、知識轉移運營管理投入優勢優勢潛在的回報最高可影響項目設計項目可行性提高項目完成的確定性較高核心批復完成;項目完成時間可預測完成的可見性高無需額外資本投入穩定現金流風險風險高監管風險土地協議風險環評風險高許可周期并網風險中等融資關閉風險中等施工風險本地化風險中施工延誤風險、成本超支風險。小運營風險小市場風險、電價變化典型投資典型投資者者當地開發者海外基金金融機構、政策性銀行EPC商、電力投資商電力公司、保險基金、養老基金電力公司、各類穩定性基金來源:普華永道分析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80變變“追求擴張追
163、求擴張”為為“精精耕細作耕細作”在全球化的競爭格局中,企業不僅追求海外市場的份額提升,更要在這些市場中實現長效收益,追求長期的投資回報率?!按蛳陆饺菀?,守江山難”。企業在海外市場的深耕細作面臨著比國內市場更為復雜的挑戰。中國企業在海外建立工廠和實現供應鏈本土化方面已經取得了初步的進展,但為了更好地適應海外市場,企業的管理策略和經營模式也必須進行相應的調整和優化。實現屬地化精益運營實現屬地化精益運營結合普華永道大量國際化服務案例,我們總結了國際化過程中存在的幾個主要不確定因素。相比國內而言,第一,海外供應鏈的管理遠比國內供應鏈復雜。企業必須重新規劃物流、倉儲、生產周期和生產模式,以適應不同國家
164、和地區的特定要求。這些規劃需要考慮到跨國界的物流成本、不同國家的倉儲設施、以及生產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延遲等問題。這些因素都對企業的供應鏈效率和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海外供應鏈的穩定性和供應商的可靠性往往低于國內。海外供應商可能由于各種原因突然停止供貨或生產,這對于依賴這些供應商的企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風險。第三,海外市場的政策法規復雜多變,這對企業的行業知識和適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國家有著不同的稅收體系、勞動法規、環保標準等,這些都要求企業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來識別和把控風險。第四,海外員工與人才的差異性極大,比起國內的員工配置,海外更需要注重人才的技能培訓和引進策略。一味調動國內
165、管理人才或是一言堂的國內決策機制,很可能導致海外經營的錯誤決策;而企業當地缺乏知名度、薪資待遇不匹配、招募優秀人才困難等因素,也會影響了當地業務發展。第五,文化差異和地緣政治因素也是企業在海外市場必須面對的挑戰。當前中國企業出海,“供應鏈的國際化”一詞被頻繁體積。這里不僅涉及到企業為了適不僅涉及到企業為了適應海外市場應海外市場,對現有供應鏈體系進行優化和對現有供應鏈體系進行優化和重組;更包括整合與開發符合當地特點的供重組;更包括整合與開發符合當地特點的供應鏈應鏈,以適應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市場特點和需求。同時,設備的國際認證、企業的國際標準建立,都是供應鏈國際化不可或缺的前提。與此同時,出海的新能
166、源企業要深刻的認識到,與傳統火電或其他能源項目不同與傳統火電或其他能源項目不同,新能新能源項目具備單體規模小源項目具備單體規模小,但項目各階段要求但項目各階段要求并無降低的特點并無降低的特點(如下圖展示如下圖展示)。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81該因素更需要出海企業通過精益化的本地運營,控制從項目前期,項目簽約,項目采購,項目交付等各階段的投入與成本,從而確保本地化的盈利空間。實現屬地化精益管控實現屬地化精益管控中國新能源企業的國際化進程,多以成立國際公司或海外區域公司來實現管理和拓展。這種模式下,海外公司往往被包容在國內集團或股份公司的管理框架下,這與GE、西門子等跨國公司的整體國際化架構相
167、比,存在比較大的不同。在這種架構下,普華永道分析總結出海的客戶案例,總結出三種海外企業的管控模式。模式一:以內養外模式一:以內養外,內圈輻射內圈輻射在這一模式下,企業的國際化主要依靠國內市場的資源和經驗來支持海外業務。企業將國內成功的模式直接復制到國際市場,而缺乏對當地市場特性的深入理解和適應。這種模式在初期可能有效,但隨著海外市場的深入,其局限性逐漸顯現,因為不同市場之間的差異要求企業必須進行本地化調整。0%10%20%30%40%50%60%70%80%90%100%已建成項目數量已建成項目規模煤電氣電油電核電水電光伏風電地熱其他圖圖37:已建成項目數量與容量對比(截止已建成項目數量與容量
168、對比(截止2022年)年)來源:Woodmac,普華永道分析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82模式二:內外并重模式二:內外并重,一司兩制一司兩制在這一階段,企業開始意識到需要為海外業務制定一套適應當地市場的規則和制度。這一階段的特點是國內外業務并行發展,但各自遵循不同的運營規則。雖然這種模式在開發階段問題不大,但在經營管理階段則可能遇到較大挑戰。例如,企業可能需要為海外業務制定特定的人員安全制度、市場推廣策略等,以適應當地法規和文化。模式三:全球一體模式三:全球一體企業在全球范圍內實現戰略協同、資源整合、文化融合和品牌統一,實現全球一體化運作。在這一模式下,企業不僅在管控上實現了全球統一,而且在運
169、營實踐中也實現了深度融合。例如,華為、中電建等海外收入占比較大的企業,已經成為全球一體化運作的典范,它們的成功在于能夠在全球范圍內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文化的深度融合以及戰略的一致執行。表表23:國際化國際化管控價值管控價值管控價值管控價值角色角色原則原則市場價值市場價值驅動輪利于快速捕捉市場機遇;利于收益創造;利于執行效率風控價值風控價值制動輪控制資金風險、運營風險、項目風險確保合法合規協同價值協同價值傳動帶最大化發揮資源效用最小化管理成本不同主體協調發展無論那種國際化管控模式,屬地化經營管控始終目標應從上而下以業務價值為切入點,實現市場價值、協同價值和風控價值的三者平衡。以市場價值為驅動車輪
170、以市場價值為驅動車輪,以協同價值以協同價值為捆綁履帶為捆綁履帶,以風控價值為制動剎車以風控價值為制動剎車,有的有的放矢地實現企業整體價值最大化目標放矢地實現企業整體價值最大化目標。注重業務開發的國際化注重業務開發的國際化注重跨國經營的國際化注重跨國經營的國際化人才素質人才素質 業務開發前期,熟悉國際并購規則、具備國際投資分析能力的人才 業務開發前期,熟悉國際并購規則、具備國際投資分析能力的人才 了解海外業務財務體系和公司治理的管理型人才 綠地項目投產/跨國收并購完成后,能勝任在異國工作的管理和專業技術人才覆蓋幅度覆蓋幅度 一人多個項目并行 開發人員一人多個項目并行 海外公司運營人員一人一國外派
171、強度外派強度 項目開發人員在海外非常駐 投后整合/海外公司管理層在海外常駐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83實現屬地化人才團隊實現屬地化人才團隊伴隨著從“走出去”到“跨國運營”的變化,人才也從海外項目開發人才轉向綜合管理人才,包括職業經理人和整合經理人等,需要建立前瞻動態的屬地化人才機制。選:滿足海外屬地化經營的需求選:滿足海外屬地化經營的需求圖圖38:屬地化人才機制屬地化人才機制表表24:人才團隊國際化人才團隊國際化定義人定義人才需求才需求01 海外人才定義 海外人才能力素質 海外人才訴求分析發展人發展人員潛能員潛能發現吸引發現吸引甄選人才甄選人才部署合部署合適的人適的人在合適在合適的位置的位置
172、040203 海外人才計劃 海外人才職業發展路徑 海外核心崗位繼任計劃 海外人才安排 海外人才評估和甄選機制 海外人才招聘 海外業務人才轉崗 海外人才的發展與培訓 海外人才的全面激勵 知識管理來源:普華永道分析海外派遣員工全球人才數量1960197019801990200020102020203020402050 年未來未來30年全球人才的跨年全球人才的跨國流動以國流動以海外派遣員工海外派遣員工為主,逐步增加當地招為主,逐步增加當地招聘及第三國員工的比例聘及第三國員工的比例當地招聘員工第三國員工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84對于屬地化海外團隊,企業應建立兩支隊伍:一支專注于技術和項目管理,另一
173、支專注于市場開發和政府關系。這兩支隊伍需要緊密合作,共同推動項目的成功實施。技術團隊負責項目的設計、建設和運營,確保項目的質量和效率;市場開發團隊則負責與當地政府和企業的溝通協調,推動項目的落地和市場的拓展。育:更具實戰性的人才培養育:更具實戰性的人才培養利用現有的海外業務和網絡資源,增加人才能力培養的“實戰性”,在實踐中出真知,構建更實操性的國際化崗位任職和培養體系。業務開發與跨國經營階段的海外人才培養方式存在差異。在跨國經營階段,上海電力可以在現有人才國際化系列培訓的基礎上,利用海外的資源網絡,對外派較多的員工進行各業務類型的輪崗計劃,積累全面的跨國經營管理經驗,提高水平。圖圖39:全球人
174、才增長與類型:全球人才增長與類型 用:因地制宜部署合適的人在合適的崗位用:因地制宜部署合適的人在合適的崗位建立海外人才發展計劃、職業發展通道。在建立國際化人才體系中,兼顧中國企業的領導觀念、管理機制和選拔機制,有效管理外派國際化專業經營人才。來源:普華永道分析注重業務開發的國際化注重業務開發的國際化注重跨國經營的國際化注重跨國經營的國際化培養方培養方式式 領導助理:海外事業部領導、海外公司高層領導下設助理,協助領導開展工作,助理屬集團黨委管理干部 海外培訓系列課程:與外部培訓機構、大學、商學院等合作,對中外籍、中高層員工開展文化、戰略、投資、市場、法務、財務等方面培訓 海外項目鍛煉:將后備干部
175、或具備潛力的員工派遣到海外項目上工作??砂才排c其經歷完全不同的工作,通過項目提高其欠缺的某種能力與素質 全球輪崗計劃:派送中國員工去海外任職和參與管理,定期輪崗,讓中國員工與其它不同文化背景的員工及客戶在各方面增進理解溝通和交流 優勢:開拓中國本地人才的國際化視野,為今后海外管控做好人才儲備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85 留:薪酬福利體系接軌國際留:薪酬福利體系接軌國際跨國經營對人才需求提出更高的要求后,將會引入更多市場化的人才,這些人才的職業發展路徑與全面薪酬能力需與國際接軌,以確保公司跨國經營人才體系運轉的可持續性。人才保留市場化人才保留市場化,有形激勵績效化有形激勵績效化,社會保社會保障
176、人性化障人性化,成果共享長效化以及無形激勵及成果共享長效化以及無形激勵及時化時化。在設定全球薪酬管理原則時,出海的新能源企業目標做到以下五個特征表表25:國際化人才培養國際化人才培養1.全局性全局性以公司整體戰略發展為出發點,梳理和整合公司管理文化,在人力資源政策的主要架構、核心內容上,推進公司文化的認同與融合2.國際化國際化區分海外國家不同的管理模式、海外員工薪酬水平定位,建立海外員工的薪酬基本戰略和整體思路,以適應公司國際化的發展思路3.本土化本土化各國的人力資源政策、薪酬政策充分考慮當地的勞動法規、政府規章,薪酬水平的制定考慮當地的市場競爭狀況,與當地市場接軌4.科學性科學性整體薪酬方案
177、、框架的制定,崗位等級體系的確定,借助統一、科學的手段,整合全球各國的人力資源制度5.靈活性靈活性在確定整體薪酬框架時,留出各地調整的空間,使人力資源制度能夠靈活的適應各公司的實際情況來源:普華永道分析來源:普華永道分析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86變變“產能輸出產能輸出”為為“內內外閉環外閉環”新能源企業的國際化發展進程應當是一個全面的、閉環的過程,涉及產業發展、產品輸出、產能輸出以及技術品牌的閉環流動。這一戰略可以分四個階段的展開,最后形成螺旋上升態勢發展,以實現持續的增長和品牌的全球影響力。圖圖4040:國際化戰略階段閉環國際化戰略階段閉環產能輸出產能輸出產業發展產業發展技術品牌技術品牌
178、產品輸出產品輸出外內內外生產生產市場市場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87第一階段:國內產業發展第一階段:國內產業發展在這一模式中,企業主要關注國內市場,通過優化生產流程和提高產品質量來滿足國內消費者的需求。這一模式為企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積累了必要的資本和技術,為后續的國際化提供了條件。第二階段:國外產品輸出第二階段:國外產品輸出隨著企業實力的增強,企業開始將產品和服務輸出到國際市場,這是國際化的初步階段。在這一模式下,企業通過出口、建立海外銷售網絡或與海外分銷商合作,將產品銷往全球各地。這不僅為企業帶來了新的收入來源,也提高了品牌的國際知名度。第三階段:國外產能輸出第三階段:國外產能輸出進一步
179、的國際化涉及到海外投資,如能源資產的購買和海外工廠的建設。這一模式使企業能夠更深入地融入當地市場,提高對當地供應鏈的控制力,并能夠更好地滿足當地消費者的需求。同時,這也有助于企業規避貿易壁壘,提高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第四階段:技術品牌合作第四階段:技術品牌合作企業不僅在國外市場建立了生產基地,更致力于在當地市場打響品牌知名度,與國際先進技術合作,提升自身技術實力和品牌形象。通過與當地及國際科研機構、高等學府的合作,企業能夠引入前沿技術,推動產品創新,從而在國際市場上樹立起高端技術品牌的形象。形成閉環的關鍵形成閉環的關鍵,是通過海外技術與品牌的是通過海外技術與品牌的積累積累、創新與合作創新與合作
180、,最終反哺國內產業發展最終反哺國內產業發展,形成新一輪出海的循環形成新一輪出海的循環。中國新能源企業要中國新能源企業要意識到意識到,在國際化戰略的實施過程中在國際化戰略的實施過程中,海外海外建廠本身并非終局目標建廠本身并非終局目標,而是作為實現區域而是作為實現區域品牌影響力的一個手段品牌影響力的一個手段。通過在海外建立生產基地橋頭堡,企業不僅能夠在核心市場形成強大的品牌效應,而且能夠與當地的先進技術進行合作,從而產生創新的產品設計和技術路線。這些源自海外合作的新技術,新設計和新影響力,可以被引入中國市場,實現反哺。新能源企業國際化的終局模式,應當是通過上述四個階段的閉環循環。在這一閉環循環中,
181、企業做到了內外兼修,不僅走出去獲取收入和利潤,而且引進來積累下一輪發展勢能。這種螺旋式上升的發展模式,將使中國新能源企業在全球市場中持續建立起強大的競爭力,并最終實現可持續的國際化之道。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88明察明察首先是明察,普華永道將通過內部與外部現狀的詳細分析,幫助出海的新能源企業認清局勢、熟悉規則、細看項目、認識自己。洞察洞察局勢局勢,充分認識全球新能源行業趨勢與當地政治、經濟乃至社會形勢,確立清晰明確的發展戰略與因地制宜的業務策略;熟悉規則熟悉規則,全面了解當地市場規則、監管要求、行業標準等,確保企業在當地合法合規經營;細觀項目細觀項目,與交易對手方及合作方積極溝通,必要時引
182、入專業三方機構,對項目范圍、背景、環境等各方面進行詳盡細致的調查、了解與梳理;認清自己認清自己,即在國際化業務背景下對企業自身業務能力、技術水平、人才儲備等進行充分了解與客觀評估,明確自身競爭優勢與短板,揚長避短細謀細謀其二為細謀,在方案規劃、設計與落地的過程中,至上而下,注重詳細謀劃與有效落地。普華永道將出海方案設定分為三個層面:戰略,戰術與戰法。普華永道新能源出??蛻舴罩С制杖A永道新能源出??蛻舴罩С?明察明察、細謀細謀圖圖4141:普華永道出海解決方案普華永道出海解決方案目的地本土化商業模式設計合作商、供應商標的尋源與盡調可行性研究與財務測算投資架構設計、稅務架構設計國際化戰略愿景與
183、目標確定目標市場優先級制定進入策略與業務組合設計公司管控與組織,提升經營韌性設計海外業務流程,確保高效運營實施海外管理信息平臺支持戰略戰略戰術戰術市場開拓落地市場開拓落地戰法戰法構建國際化投資和運營體系構建國際化投資和運營體系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89戰略戰略-指引:指引:幫助企業規劃國際化戰略體系時,重要的是要培養恰當的思考模式,整合國內和國際的優勢,同時預測并控制潛在風險。普華永道善于幫助客戶確定目標市場的優先順序,并實施最適宜當地環境的策略。細致地制定具體的策略,這包括但不限于競爭策略、產品和服務的組合以及與當地、盈利模式以及定價策略等。工具:出海數據庫,國別報告,國別風險提示,區域
184、優先級評估模型普華永道會定期更新并為客戶提供出海數據庫和國別報告,作為新能源企業出海判斷以及。同時,也請各位讀者盡情期待普華永道未來即將發布的分國別重點國家新能源產業分析報告。圖圖4242:海外區域海外區域優先級評估優先級評估模型模型戰術戰術-布局:布局:一場戰役的戰術相當于對一個市場開拓和落地布局,包括當地的生產模式、供應鏈整合、銷售渠道拓展與合作模式的搭建,以及對于可獲取資源的有效整合與利用。普華永道具備豐富的幫助公司落地海外的項目經驗,能夠從生產模式評估,供應鏈設計與選型,渠道拓展,當地資源尋源,資源整合對接等服務方面幫助企業完成在區域市場的布局工具:盡調清單,項目篩選模型,長名單-短名
185、單,供應鏈評估模型,可行性研究,稅務分析與架構設計重點發展重點發展不關注不關注保持關注保持關注機會導向機會導向發發展展潛潛力力協同性協同性高高高高低低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90普華永道具有幫助企業建立國際化的資源整合的能力,在海外市場有效聚攏與結合相關利益方,聚指成拳,共同出擊。通過普華永道的海外信息海外信息庫庫,幫助企業了解各類參與者在當地的布局情況,從而既避免在同一國家或地區的同質化競爭;同時普華永道尋源合適的合作伙伴及供應商的長名單尋源合適的合作伙伴及供應商的長名單短名單短名單,幫助企業實現在當地的盡快落地。普華永道為企業探索并申請最優的國家補貼,設計稅務架構以優化稅收負擔稅務架構以
186、優化稅收負擔,同時遵守國際稅務合規要求,防范稅務風險。普華永道為企業設計同樣重要的公司架構公司架構,包括法律形式、管理結構和運營模式,以確保高效運營和便捷管理。戰法戰法-落地:落地:戰術是執行落地的手段,確保企業在當地找到發力點。普華永道具有豐富的全球稅務架構分析與設計,運營管理架構設計,屬地化人才體系設計,風控管理流程以及可持續管理等眾多服務能力,能幫助企業在海外落實核心競爭力的建設。工具:當地服務,海外流程管理庫,可持續解決方案最后,普華永道幫助企業提升海外經營的韌性,建立適應當地市場的管控體系、制度流程、企業文化體系和ESG體系,以實現穩定發展。圖圖4343:項目篩選模型項目篩選模型戰略
187、維度戰略維度對公司整體戰略的支撐程度財務維度財務維度標的公司基本面分析、未來增長速度和可持續盈利預期風險管控維度風險管控維度標的公司未來經營風險把控程度并購交易的成功概率和風險性協同效應維度協同效應維度標的公司與公司現有業務、區域、轉型目標等的協同性新能源企業的國際化進程,驚喜有之,意外有之;風光有之,風險亦有之。但無論是成功的經驗或是不成功的嘗試,皆有其共鑒之處。希望中國新能源企業能夠把握天時、順應地利、謀求人和,在全球化的航線上乘風破浪,砥礪前行,成為中國走向世界的又一張金名片。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白皮書91聯聯系我們系我們可持續發展咨詢團隊可持續發展咨詢團隊蔡曉穎蔡曉穎普華永道中國ESG可持續發展主管合伙人電話:+86(21)23233698郵箱:孫越孫越普華永道中國ESG可持續發展合伙人電話:+86(21)23233172郵箱:郜怡晨郜怡晨普華永道中國ESG可持續發展經理電話:+86(21)23235062郵箱:調研合作咨詢調研合作咨詢張艷張艷普華永道中國政府事務總監電話:+86(21)23233707郵箱:孫靜旖、衛欣、徐龐博 對本文亦有貢獻本文僅為提供一般性信息之目的,不應用于替代專業咨詢者提供的咨詢意見。2024 普華永道。版權所有。普華永道系指普華永道網絡及/或普華永道網絡中各自獨立的成員機構。詳情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