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游協會&南開大學: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報告(2023)(45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國旅游協會&南開大學: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報告(2023)(45頁).pdf(45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編纂單位:中國旅游協會健康旅游分會南開大學旅游與服務學院統籌指導:王春峰(中國旅游協會健康旅游分會 秘書長)姚延波(南開大學旅游與服務學院 教授/博導)編纂:李正莉(南開大學旅游與服務學院 博士研究生)渠興勤(華僑大學旅游學院 碩士研究生)目目 錄錄1 概況篇:健康旅游產業發展概述.11.1 健康旅游產業的發展背景.11.1.1 全球健康旅游發展潮流.11.1.2 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動力與推動因素.11.2 健康旅游產業規模.31.2.1 全球健康旅游產業規模.31.2.2 我國健康旅游產業規模.41.3 本報告健康旅游的定義與內涵特征.41.3.1 健康旅游的概念界定.41.3.2 健康旅游的
2、內涵特征.52 政策篇:構筑健康旅游新生態.62.1 國家層面的政策支持.62.1.1 國家層面健康旅游政策體系.62.1.2 國家層面相關政策對健康旅游的支持作用.112.2 地方層面的政策引導.122.2.1 地方層面健康旅游政策梳理.122.2.2 地方政策的區域差異與特色.172.3 我國健康旅游的優化方向.182.3.1 重視頂層設計,制定全面系統的政策體系.182.3.2 重視市場監管,完善監管機制和行業規范.192.3.3 重視集聚效應,加強資源整合和產業協同.192.3.4 重視品牌打造,加強創新投入和產權保護.193 市場篇:創新發展引領行業變革.213.1 健康旅游產品與服
3、務.213.2 健康旅游創新發展模式.223.2.1 生態資源依托型健康旅游發展模式.223.2.2 文化與養生驅動型健康旅游發展模式.243.2.3 醫療與科技/保險融合型健康旅游發展模式.253.2.4 社區與養老服務整合型健康旅游發展模式.263.3 健康旅游區域發展格局.273.3.1 全球健康旅游發展格局.273.3.2 我國健康旅游發展格局.284 案例篇:吸收國內外先進經驗.314.1 國際典型案例剖析.314.1.1 國際成功案例以德國巴登巴登小鎮為例.314.1.2 國際健康旅游發展經驗及啟示.324.2 國內創新典型案例.334.2.1 本土化案例以石家莊以嶺健康城為例.3
4、34.2.2 國內健康旅游發展經驗與啟示.345 未來篇:未來發展方向與策略.365.1 健康旅游產業未來發展方向.365.1.1 個性化與標準化.365.1.2 國際化與本土化.365.1.3 特色化與品牌化.375.1.4 安全性與智能化.375.2 健康旅游產業未來發展策略.385.2.1 強化政策支持,注重頂層制度保障.385.2.2 加強跨界合作,推動產業創新發展.385.2.3 加強市場推廣,打造本土特色品牌.395.2.4 升級智能科技,打造個性旅游體驗.395.2.5 強化資源整合,提升健康服務水平.40致 謝.412023 年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報告11 概概況況篇篇:健健康康旅
5、旅游游產產業業發發展展概概述述1.1 健康旅游產業的發展背景1.1.1 全全球球健健康康旅旅游游發發展展潮潮流流隨著人們對健康重視程度的日益提高,健康旅游作為一種新興的旅游形式,廣受關注和追捧。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開始將健康旅游納入重點發展戰略,通過開發具有本地特色的健康旅游資源,打造獨具特色的健康旅游品牌,吸引更多國內外游客。此外,國際性健康旅游組織的崛起,也為全球健康旅游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除世界衛生組織(WHO)、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UNWTO)外,醫療旅游協會(MTA)、全球康養研究所(GWI)、中國旅游協會健康旅游分會(CHTA)和中國國際旅行衛生保健協會(CITHA)等組織積極通
6、過制定健康旅游相關標準和規范、舉辦會議、發布研究報告等方式,為會員提供學習交流平臺,致力于推動全球或區域健康旅游產業的發展與合作、促進健康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幸福感。全球知名健康旅游目的地注重提高服務質量,不斷豐富和創新健康旅游產品和服務,為游客提供更加舒適、便捷、專業的健康旅游體驗。除了傳統的醫療和保健相關產品外,還出現了以康養、健身、食品等為主題的健康旅游產品,滿足不同游客的需求。除瑞士的醫療旅游、泰國的水療中心和 SPA、中國的中醫藥旅游、韓國的醫療美容、日本的溫泉旅游外,葡萄牙阿爾加維的高爾夫與水療按摩、印度瑞斯凱斯的瑜伽和冥想、泰國普吉島的健康飲食和健身課程、西班牙阿
7、利坎特的度假康養等產品也深受游客喜愛。1.1.2 健健康康旅旅游游產產業業發發展展動動力力與與推推動動因因素素健健康康生生活活方方式式崛崛起起和和旅旅游游消消費費轉轉型型共共同同推推動動健健康康旅旅游游產產業業升升級級。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之后,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人們對健康問題的關注度日益上升,認識到健康生活方式對身心健康的積極影響,更加關注睡眠質量、身體減重、飲食健康、身體素質等,主動擁抱追求健康生活方式,如改善不良生活習慣、增2023 年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報告2強自身免疫力等。這促使人們在出游決策和旅游過程中,更傾向于選擇健康的出游方式或活動,追求休閑放松、恢復療愈和身心健康的
8、旅游體驗。同時,疫情促使人們反思人與自然的關系,旅游者更想親近自然,幫助自身實現心情放松、壓力釋放和情緒舒緩。因此,森林、海濱、鄉村田園等健康旅游目的地受到越來越多旅游者的喜愛。此外,隨著收入水平提高,人們更注重發展型和享受型消費,促進旅游消費轉型升級。在這一趨勢下,旅游者更加注重旅游服務質量和體驗質量。健康旅游作為一種健康導向的高品質旅游方式,受到旅游者的青睞和選擇。人人口口老老齡齡化化與與養養老老需需求求助助推推健健康康旅旅游游市市場場蓬蓬勃勃發發展展。首首先先,隨隨著著老老齡齡化化進進程程加加劇劇,老老年年群群體體成成為為健健康康旅旅游游的的重重要要目目標標市市場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
9、報顯示,2020 年,中國大陸地區 60 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總量為 2.64 億人,占總人口的18.7,較上次人口普查上升 5.44%;65 歲及以上人口約為 1.91 億人,占總人口的 13.50%,較上次人口普查上升 4.64%。艾瑞咨詢發布的2021 年后疫情時代國民健康與免疫力提升狀況白皮書提到,隨著中國老齡化進程加快,預計到2030 年,65 歲以上人口數量將達到 3.2 億,占總人口比達 22%。老年人通常擁有更多的閑暇時間和經濟能力,對于健康和生活質量的需求也日益增長。他們更加注重養生、保健和醫療服務,愿意為健康旅游投入更多的時間和金錢。其其次次,“健健康康旅旅游游+養養老老”為
10、為老老年年人人提提供供了了更更多多養養老老選選擇擇。傳統的養老方式往往局限于家庭或養老院,而現代老年人更加追求多元化和個性化的養老方式。健康旅游作為一種結合了旅游、休閑、醫療和養生的新型養老方式,受到了老年人青睞。老年人可以通過參加健康旅游活動,享受到專業的醫療服務、豐富的休閑活動和優美的自然環境,提高生活質量和幸福感。此此外外,國國家家和和社社會會重重視視老老年年人人的的健健康康和和養養老老問問題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來支持養老和旅游的融合發展。例如,2021年,國務院出臺了“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積極推動養老和旅游融合發展,拓展老年醫療旅游、老年觀光旅游、老年鄉村
11、旅游等新業態,打造旅居養老旅游市場。同年,“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中提到要加快推進旅游與健康、養老、中醫藥結合,打造一批國家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區和示范基地。這為健康旅游市場的繁榮創造了有利條件。此此外外,科科技技應應用用也也為為全全球球健健康康旅旅游游的的發發展展帶帶來來新新機機遇遇?;ヂ摼W、大數據、人艾瑞咨詢.2021 年后疫情時代國民健康與免疫力提升狀況白皮書R/OL.(2021-10)2023-12-28.https:/ 年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報告3工智能等技術能對游客的健康狀況進行更加精準地監測和評估,為其提供專屬的健康旅游方案。以運動健康智能設備消費為例,艾瑞咨詢的研究數據表明,2021
12、年中國智能運動健身行業市場規模預計約 180 億元;到 2025 年,智能運動健身行業市場規模預計達到約 820 億元。同時,互聯網醫療的興起為健康旅游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游客可以通過在線醫療咨詢、遠程診斷等方式獲得專業的醫療服務,同時避免不必要的旅行和等待時間。此外,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的應用,也為游客帶來更加豐富的健康旅游體驗;醫療生物科技、基因技術、物聯網等科技進步為健康產業增長提供了技術基礎,能極大地賦能健康旅游創新與可持續發展。1.2 健康旅游產業規模1.2.1 全全球球健健康康旅旅游游產產業業規規模模國際健康旅游產業規模正在不斷擴大,健康旅游市場逐漸恢復并具有廣闊發展前景。從從全
13、全球球康康養養旅旅游游產產業業規規模模來來看看,健健康康旅旅游游已已經經進進入入恢恢復復發發展展快快車車道道,但但在在各各個個衡衡量量指指標標和和區區域域表表現現上上存存在在差差異異。這與地區經濟水平、資源優勢、市場開放程度和成熟度緊密相關。相關數據表明,從 2020 年到 2022 年,全球康養旅游人次平均每年增長 30.2%,旅游支出平均每年增長 36.2%(顯著高于整體旅游業,即 23.8%和 28.4%)。然而,全球康養旅游支出只恢復到 COVID-19 前峰值的八到九成,占到全球康養經濟總量的 11.6%。從全球康養旅游的出游人次和支出來看,2022 年,全球康養旅游者出游人次達 8
14、.194 億次,與 2020 年和 2021 年相比有較大幅度增長,但仍未恢復到 COVID-19 前水平。2022 年全球康養旅游人次占所有旅游人次的 7.8%,較 2019 年的 6.5%上升了 1.3%;2022 年全球康養旅游支出占所有旅游支出的 18.7%,相較于 2019 年的 15.3%上升了 3.4%。由此可見,在全球康養經濟中,康養旅游雖然受 COVID-19 負面影響最大,但已經步入穩步恢復階段。艾瑞咨詢.2021年中國智能運動健身行業研究報告R/OL.(2021-10)2023-12-28.https:/ Wellness Institution(GWI).Global
15、Wellness Economy Monitor 2023 EB/OL.(2021-10)2023-01-02.https:/globalwellnessinstitute.org/wp-content/uploads/2023/11/GWI-WE-Monitor-2023_FINAL.pdf.2023 年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報告41.2.2 我我國國健健康康旅旅游游產產業業規規模模隨著收入水平和健康意識提升,中國消費者更加青睞和追求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出游選擇,中國健康旅游市場增長較快,但受 COVID-19 的影響。中國健康產業在亞太地區處于龍頭地位。2020 年,在亞太地區十大康養市場排名中,
16、中國康養經濟規模位居第一,達 6827 億美元,遠超位居第二、第三的日本和韓國,分別為 3036 億美元和 941 億美元??叼B經濟研究所(2023)的數據表明,2020年和 2021 年,中國康養旅游經濟規模連續兩年位于亞太地區第一位,康養旅游收入分別達 107 億美金和 160 億美元;受 COVID-19 和出入境管控措施的影響,2022 年中國康養旅游支出跌至 112 億美元,低于亞太地區的日本(176 億美元)和澳大利亞(144 億美元);從康養旅游人次來看,2022 年中國康養旅游人次在亞太地區排名第二,為 4040 萬人次,低于排名第一的印度(9530 萬人次),略高于排名第三的
17、日本(3450 萬人次);從全球范圍來看,2022 年中國康養旅游支出總額位列第十二位,而排名第一的美國同年的康養旅游支出為 2559 億美元,約為中國的 23 倍;同年美國康養旅游人次為 19540 萬,也遠超中國市場。這表明中國健康旅游總體還處于陣痛期,未來還有較大的市場增長空間。1.3 本報告健康旅游的定義與內涵特征1.3.1 健健康康旅旅游游的的概概念念界界定定健健康康旅旅游游(Health Tourism),是指以醫療和康養活動為基礎,以促進身心健康和提升生活質量為目的的旅游活動。它關注個人在旅行過程中的身心健康需求和體驗,進而促進身體、心理、精神和社會適應健康。健康旅游包括康養旅游
18、和醫療旅游??悼叼B養旅旅游游(Wellness Tourism),是一種尋求維持、促進和改善個人整體健康的旅游活動??叼B旅游者及其主要動機是參與預防性和療愈性活動,涉及健身GWI.2022 Global Wellness Economy-Country RankingsEB/OL.(2022-02)2023-12-28.https:/globalwellnessinstitute.org/wp-content/uploads/2022/02/GWI2022_GlobalWellnessEconomy_CountryRankings_Final.pdfGWI.Global Wellness Ec
19、onomy Monitor 2023 EB/OL.(2021-10)2023-01-02.https:/globalwellnessinstitute.org/wp-content/uploads/2023/11/GWI-WE-Monitor-2023_FINAL.pdf.2023 年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報告5運動、膳食調理、康復理療、亞健康管理、溫泉療養等??叼B旅游包括典型康養旅游(primary wellness travel)和衍生型康養旅游(secondary wellness travel)。其中,典型康養旅游指的是旅游者的出游或目的地選擇是由康養驅動,旅游中可能涉及目的地水療中心、健康
20、度假村、溫泉度假村、瑜伽度假地和其他沉浸式康養體驗。衍生型康養旅游是指旅游者在旅游中試圖維持或促進健康狀態(不是主要目的),或在休閑、商務等其他旅游中有體驗過康養活動或康養服務。醫醫療療旅旅游游(Medical Tourism),是指離開慣常居住地,通過國內或國際旅行去接受特定醫療服務而開展的一種旅游活動,涵蓋疾病檢查診斷、治療、治愈、復查、康復與預防等系列服務或活動。1.3.2 健健康康旅旅游游的的內內涵涵特特征征根據健康旅游的定義,本報告將健康旅游的內涵特征總結為以下四點。第第一一,以以健健康康為為導導向向。健康旅游最顯著的特征是以健康為核心。健康旅游不只強調提高和改善旅游者的身心健康和提
21、升生活質量,還包含健康導向的旅游動機,旅游目的地的健康屬性、旅游行為的健康導向和旅游結果的健康效益。第第二二,專專業業醫醫療療和和康康養養支支持持。健康旅游通常涉及專業的醫療和康養服務,包括醫療檢查、康復療養、健身運動、瑜伽等,幫助游客實現全方位的健康提升。第第三三,對對環環境境質質量量要要求求高高。健康旅游與傳統觀光旅游有著顯著差異,更需要旅游者在適宜的環境中進行高質量和深度的健康體驗,對旅游環境,如氣候、植被、水域以及人文環境等有著較為特殊和高品質的要求。良好氣候、清新空氣、清幽環境、景色宜人的環境不僅有利于康養旅游者獲得療愈體驗,也有利于醫療旅游者獲得更佳的康復療養。第第四四,平平均均消
22、消費費水水平平較較高高。相關數據顯示,典型的國際康養旅游的旅游者每次平均旅游支出約 1764 美元,高出一般國際旅游平均支出的 41%;典型國內康養游的旅游者每次的平均旅游支出比一般國內游客支出高出 175%。這也說明健康旅游是一個很有商業價值和健康價值的市場。關于健康旅游、康養旅游和醫療旅游概念的更多內容,請參見: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旅游協會健康旅游分會.疫情背景下中國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報告R/OL.(2022-12)2023-12-25.http:/ Wellness Economy Monitor 2023 EB/OL.(2021-10)2023-01-02.https:/global
23、wellnessinstitute.org/wp-content/uploads/2023/11/GWI-WE-Monitor-2023_FINAL.pdf.2023 年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報告62 政政策策篇篇:構構筑筑健健康康旅旅游游新新生生態態2.1 國家層面的政策支持2.1.1 國國家家層層面面健健康康旅旅游游政政策策體體系系健康旅游是健康產業和旅游業深度融合的產業,涵蓋了醫療、養生、康復、療養、度假等眾多領域,一直是國家和政府相關部門重點關注的旅游業態,為鼓勵和引導健康旅游發展,挖掘健康旅游消費潛力,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相關政策,為健康旅游產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宏觀環境,具體如表 2.1 所
24、示。表 2.1 關于健康旅游的國家層面主要政策序序號號政政策策名名稱稱頒頒布布時時間間頒頒布布單單位位重重要要內內容容1關于釋放旅游消費潛力 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2023 年 10月國 務院 辦公廳在嚴格保護的基礎上,依法依規合理利用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沙漠公園、地質公園等自然生態資源,積極開發森林康養、生態觀光、自然教育等生態旅游產品。2關于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的通知2023 年 2 月文 化和 旅游部依托傳統醫藥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康養旅游;豐富旅游產品,支持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與鄉村旅游、紅色旅游、冰雪旅游、康養旅游、體育旅游等結合
25、,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3質量強國建設綱要2023 年 2 月國務院提升旅游管理和服務水平,規范旅游市場秩序,改善旅游消費體驗,打造鄉村旅游、康養旅游、紅色旅游等精品項目。4戶外運動產業發展規劃(2022-2025年)2022 年 11月國 家體 育總局、國務院 等八 部門鼓勵市場主體開發親子戶外運動體驗、老年康養旅游等產品與線路,舉辦家庭戶外運動賽事與節慶活動,提高家庭參與戶外運動的熱情。5文化和旅游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 6606 號建議的答復2022 年 8 月文 化和 旅游部加強頂層設計,從政策支持、品牌創建、宣傳推廣、人才培養等方面促進康養旅游發展。2023 年健康旅游產業發
26、展報告7(續表 2.1)序序號號政政策策名名稱稱頒頒布布時時間間頒頒布布單單位位重重要要內內容容6“十四五”文化發展規劃2022 年 8 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加快發展度假休閑旅游、康養旅游、研學實踐活動等。7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規劃2022 年 5 月文化和旅游部等重點發展人文旅游、研學旅游、生態旅游、康養旅游等。8“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2022 年 4 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展中醫藥健康旅游;促進健康與養老、旅游、互聯網、健身休閑、食品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健康旅游發展,加快健康旅游基地建設。9“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2022 年 3 月國務院辦公廳拓展中醫藥健康旅游市場:鼓勵地方結合本地
27、區中醫藥資源特色,開發更多體驗性強、參與度高的中醫藥健康旅游線路和旅游產品,吸引境內外消費者。完善中醫藥健康旅游相關標準體系,推動中醫藥健康旅游高質量發展。10“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2021 年 12月國務院加快推進旅游與健康、養老、中醫藥結合,打造一批國家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區和示范基地。11關于高質量打造新時代文化高地推進共同富裕示范區建 設 行 動 方 案(2021-2025 年)2021 年 11月文化和旅游部、浙江省人民政府支持創新旅游產品體系,提升度假休閑、鄉村旅游、海洋旅游、紅色旅游、康養旅游、研學旅游等服務品質,充分發揮旅游業的綜合帶動作用。12“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20
28、21 年 4 月文化和旅游部發展康養旅游,推動國家康養旅游示范基地建設。13“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2021 年 2 月國務院促進養老和旅游融合發展:建設康養旅游基地;拓展老年醫療旅游、老年觀光旅游、老年鄉村旅游等新業態;打造旅居養老旅游市場。14文化和旅游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 7214 號建議的答復2020 年 9 月文化和旅游部強化健康旅游理念,推動休閑度假、鄉村旅游、體育旅游、康養旅游、冰雪旅游等健康旅游產品和設施建設,促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152019 文旅康養提升工程實施方案2019 年 9 月國家發改委等多個部門提出康養小鎮的建設要求;指出飲食養生
29、是健康旅游中至關重要的一項內容。2023 年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報告8(續表 2.1)序序號號政政策策名名稱稱頒頒布布時時間間頒頒布布單單位位重重要要內內容容16促進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綱要(2019-2022 年)2019 年 8 月國 家 發 改委、教育部、科技部等 21部委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有關部門、機構示范發展健康旅游;加強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設。推進健康示范區(基地)建設;開發和推介一批健康旅游路線和產品;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及周邊國家的健康旅游合作。17關于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的意見2019 年 8 月國務院著力開發商務會展旅游、海洋海島旅游、自駕車旅
30、居車旅游、體育旅游、森林旅游、康養旅游等產品。18關于促進森林康養 產 業 發 展 的 意見2019 年 7 月國家林業局等到 2022 年建設國家森林康養基地300 處,到 2035 年建設 1200 處,向社會提供多層次、多種類、高質量的森林康養服務,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19海南省建設國際旅游消費中心的實施方案2018 年 12月國家發改委利用海南溫泉、冷泉、森林以及南藥黎藥等資源,發展特色康養旅游。20關于促進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意見2018 年 11月文化和旅游部 等 17 部門鼓勵東北地區依托農業、林業、避暑、冰雪等優勢,重點推進避暑旅游、冰雪旅游、森林旅游、康養
31、旅游、民俗旅游等,探索開展鄉村旅游邊境跨境交流,打造鄉村旅游新高地。21關于做好冬季旅游產品供給工作的通知2018 年 10月文化和旅游部依托獨特的氣候條件、生態環境和旅游特色資源,推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季節特點的冰雪旅游、溫泉旅游、紅色旅游、生態旅游、鄉村旅游、體育旅游、康養旅游、民俗旅游、避寒旅游等冬季旅游優質產品。22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2018 年 2 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設一批設施完備、功能多樣的休閑觀光園區、森林人家、康養基地、鄉村民宿、特色小鎮。2023 年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報告9(續表 2.1)序序號號政政策策名名稱稱頒頒布布時時間間頒頒布布
32、單單位位重重要要內內容容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支持社會力量提供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的意見2017 年 5 月國務院辦公廳發揮中醫藥獨特優勢,鼓勵社會力量以名醫、名藥、名科、名術為服務核心,提供流程優化、質量上乘的中醫醫療、養生保健、康復、養老、健康旅游等服務;推進國家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區、示范基地和示范項目建設;促進醫療與旅游融合,發展健康旅游產業,以高端醫療、中醫藥服務、康復療養、休閑養生為核心,豐富健康旅游產品,培育健康旅游消費市場;發展醫療和健康服務貿易,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醫療和健康服務貿易機構及健康旅游目的地。24關于促進健康旅游 發 展 的 指 導 意見2017 年 5 月國家衛生計
33、生委、國家發 展 改 革委、財政部等五部門首次從國家層面定義了“健康旅游”,提出積極探索健康服務和旅游融合發展,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逐步擴大試點范圍,推動健康旅游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建設一批各具特色的健康旅游基地,形成一批健康旅游特色品牌,推廣一批適應不同區域特點的健康旅游發展模式和典型經驗,打造一批國際健康旅游目的地。25“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2017 年 2 月國務院支持養老服務產業與健康、養生、旅游、文化、健身、休閑等產業融合發展,豐富養老服務產業新模式、新業態。26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2017 年 2 月中共中央、
34、國務院利用“旅游+”、“生態+”等模式,推進農業、林業與旅游、教育、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27“健康中國 2030”規劃綱要2016 年 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積極促進健康與養老、旅游、健身休閑融合,推動形成健康產業發展的新業態、新模式。28關于開展國家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區(基地、項目)創建工作的通知2016 年 7 月國 家 旅 游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用 3 年左右的時間,在全國建成 10個國家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區,100 個國家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1000個國家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項目。2023 年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報告10(續表 2.1)序序號號政政策策名名稱稱頒頒布布時時間間頒頒布
35、布單單位位重重要要內內容容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和規范健康醫大數據應用發展的指導意見2016 年 6 月國務院辦公廳推動中醫藥養生、健康養老、健康管理、健康咨詢、健康文化、體育健身、健康醫療旅游、健康環境、健康飲食等產業發展。30林業發展“十三五”規劃2016 年 5 月國家林業局發展集旅游、醫療、康養、教育、文化、扶貧于一體的林業綜合服務業。31中國生態文化發展 綱 要(2016 2020 年)2016 年 4 月國家林業局推進健康療養、假日休閑等多種類型生態服務業發展。32關于啟動全國森林體驗基地和全國森林養生基地試點的通知2016 年 2 月國家林業局森林公園管理辦公室要求各地認真做好
36、全國森林體驗基地和全國森林養生基地試點單位的遴選和推薦工作。33國家康養旅游示范基地標準2016 年 1 月國家旅游局首次從國家層面定義了“康養旅游”,頒布首批國家康養旅游示范基地。34關于促進中醫藥健康旅游發展的指導意見2015 年 11月國 家 旅 游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展中醫藥健康旅游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健康服務需求的重要途徑,是加快中醫藥發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任務,是促進旅游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推手,是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35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2015 年 8 月國務院辦公廳積極發展中醫藥健康旅游。36關于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201
37、5 年 2 月民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 等 10 部門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拓展適合老年人特點的休閑旅游、健康服務、精神慰藉等服務。37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2014 年 8 月國務院發揮中醫藥優勢,形成一批中醫藥健康旅游服務產品;結合養老服務業、健康服務,積極開發多層次、多樣化的老年人休閑養生度假產品。38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2013 年 9 月國務院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面向國際國內市場,整合當地優勢醫療資源、中醫藥等特色養生保健資源、綠色生態旅游資源,發展養生、體育和醫療健康旅游。2023 年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報告11(續表 2.1)序序號號政政策策名名稱稱頒頒布布時時間間頒頒布
38、布單單位位重重要要內內容容39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2013 年 9 月國務院鼓勵和引導相關行業積極拓展適合老年人特點的文化娛樂、體育健身、休閑旅游、健康服務、精神慰藉、法律服務等服務,加強殘障老年人專業化服務。40國務院關于加快發 展 旅 游 業 的 意見2009 年 12月國務院培育新的旅游消費熱點,支持有條件的地區發展生態旅游、森林旅游、商務旅游、體育旅游、工業旅游、醫療健康旅游、郵輪游艇旅游。注:本表格依據國務院、文化和旅游部(原國家旅游局)等國家部門官方網站整理得到通過對國家層面健康旅游相關政策文件的不完全統計,從 2009 年開始至今,一共頒布了 40 份政策文件。統計發
39、現,頒布政策文件最多的年份是 2016 年,其次是 2022 年,主要原因可能是 2016 年國家康養旅游示范基地標準的頒布,康養旅游被正式寫入國家政策且明確了其概念內涵,正式開啟了健康旅游發展的帷幕;“健康中國 2030”規劃綱要也是同年頒發,“健康+旅游”的融合發展被納入國家戰略。2022 年是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三年,大眾的健康意識顯著提升,同時對于外出旅游的想法和欲望達到頂峰,極大地提升了國家對于健康旅游的重視程度。國家層面頒布的政策文件類型多樣,包含意見、標準、通知、綱要、規劃、方案以及答復等,其中意見和規劃類政策文件占大多數,頒布最多的部門為國務院及文化和旅游部(原國家旅游局),為健康
40、旅游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2.1.2 國國家家層層面面相相關關政政策策對對健健康康旅旅游游的的支支持持作作用用(1)優優化化了了健健康康旅旅游游政政策策環環境境國家層面相關政策文件強調建立健康旅游發展部門協作機制,統籌協調健康旅游發展涉及的健康、醫療衛生、旅游等方面的政策,推動健康產業與旅游業融合發展,優化了健康旅游的政策環境。例如 2016 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的 “健康中國 2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制定健康醫療旅游行業標準、規范,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健康醫療旅游目的地;2017 年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發展改革2023 年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報告12委等五部門頒布的關于促進健康旅游發展的指
41、導意見,明確了“健康旅游”概念,指出其是一種集旅游活動與健康服務于一體的新興業態,同時強調積極探索健康服務和旅游的融合發展。(2)提提高高了了健健康康旅旅游游供供給給能能力力國家層面相關政策提出要提升健康旅游產品和服務的供應能力,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健康旅游市場需求。這包括但不限于提高健康旅游設施的建設和服務水平,加強健康旅游人才培養以及提升健康旅游產品的創新能力等。例如 2016 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的“健康中國 2030”規劃綱要指出,應積極促進健康與養老、旅游、互聯網、健身休閑、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2021 年國務院頒布的“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強調要加大優質旅游產品
42、供給力度來激發旅游發展的更大活力。(3)培培育育了了健健康康旅旅游游消消費費市市場場培育健康旅游消費市場,不但可以滿足大眾對健康養生和旅游出行的雙重需求,而且有助于推動健康產業和旅游業的協同發展。國家層面相關政策提出鼓勵發展高端醫療服務、中醫藥特色服務等,以此來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例如2015 年國家旅游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布的關于促進中醫藥健康旅游發展的指導意見 提出發展中醫藥健康旅游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健康服務需求的重要途徑,是加快中醫藥發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任務,是促進旅游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推手,是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同時,2017 年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五
43、部門頒布的關于促進健康旅游發展的指導意見也提到了要加強健康旅游市場監管,規范市場秩序,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國家層面相關健康旅游政策的出臺和實施,無疑為健康旅游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政策支持,不僅能夠推動健康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也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健康旅游需求。2.2 地方層面的政策引導2.2.1 地地方方層層面面健健康康旅旅游游政政策策梳梳理理在國家層面健康旅游政策的指引下,各?。ㄊ?、區)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2023 年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報告13了符合自身健康旅游發展的政策文件,選取 31 個?。ㄊ?、區)關于健康旅游的最新政策文件,具體如表 2.2 所示。表 2.2 關于健康旅游的地方層面主要政策
44、序序號號政政策策名名稱稱頒頒布布時時間間頒頒布布地地區區重重要要內內容容1加快建設京畿福地、老有頤養的樂享 河 北 行 動 方 案(2023-2027 年)2023 年河北構建“一區、一圈、三帶”康養產業發展格局,打造京冀養老福地;推進旅居項目建設,推進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項目建設,推進醫養項目建設,推進培訓療養機構轉型項目建設。2關于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20231057 號提案的答復2023 年福建整合特色旅游資源與康養服務資源,科學規劃、認真探索,將旅游資源與中醫藥、生態、養老以及職工療休養等產業緊密結合起來,培育發展中醫藥文化旅游產品,促進康養與旅游產業深度融合發展。3關于推進鄉村旅游高質量
45、發展的實施方案(2023-2025年)2023 年山東充分發揮泰山、沂蒙山核心景區輻射帶動作用,整合資源、豐富業態,聚力打造兩大生態怡人、景致優美、文化濃郁的休閑康養游憩帶,建設環泰山鄉村休閑康養游憩帶和環沂蒙山鄉村休閑康養游憩帶。4湖南省中醫藥康養旅游省級示范體驗 基 地 建 設 指 南(試行)2023 年湖南本指南基地建設主要分為溫泉、保健、田園、森林、旅居、人文等 6 類中醫藥康養旅游示范體驗基地。5廣東省“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實施方案2023 年廣東推動惠州打造灣區康養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著力打造溫泉度假、森林生態、山地運動、中醫藥康養等生態旅游品牌,推動旅游與中醫藥康養、森林康養、
46、溫泉康養等有機結合,打造一批康養旅游集聚區。6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第 356號建議的答復2023 年貴州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文旅康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安排部署,進一步強化統籌調度,加快完善基層康養體系,著力健全人才培養機制,督促指導各有關地區和部門狠抓責任落實,切實推動文旅康養產業與鄉村振興各項事業在融合中發展、在發展中提升,奮力打造“多彩貴州”文旅康養新未來。2023 年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報告14(續表 2.2)序序號號政政策策名名稱稱頒頒布布時時間間頒頒布布地地區區重重要要內內容容7海南省養老服務條例2023 年海南支持利用本省各類會展平臺舉辦老年人康養產品博覽會
47、、老年人康養旅游產業發展論壇等活動,增強老年人康養產業的競爭力和輻射力。8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旅游與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2023 年云南全面推進林草濕和旅游深度融合,加快生態旅游和森林康養高質量發展。9關于加大服務業重點行業扶持全面促進消費增長的若干政策措施2023 年甘肅開發“休閑避暑游”“特產品鑒游”“民族風情游”等產品,放大“慢游”形式,打造全國知名的休閑康養旅游目的地;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消費,開發農村旅游資源,支持發展鄉村休閑旅游、康養旅游等文旅業態。10關于促進養老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2023 年內蒙古大力發展康養旅游、候鳥旅游、紅色旅游等適合老年人的旅游項目。11 廣 西 貫
48、 徹 落 實(質量強國建設綱要)實施方案2023 年廣西建設一批康養酒店、職工療休養基地等特色康養旅游基礎設施,推進廣西旅居養老基地建設。12“寧夏二十一景”創新升級工程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 年)2023 年寧夏圍繞“文化、民俗、美食、冰雪”等不同旅游元素,深入挖掘休閑觀光、避暑康養、采摘體驗、冰雪運動、民俗體驗等旅游資源,因地制宜發展“春賞花、夏避暑、秋觀葉、冬玩雪”四季旅游產品。13自治區關于進一步恢復擴大消費實施方案2023 年新疆著力增加高質量的中醫醫療、養生保健、康復、健康旅游等服務。14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質量強國建設綱要的意見2023 年北京推進旅游服
49、務標準化建設,打造鄉村旅游、康養旅游、紅色旅游等精品項目。2023 年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報告15(續表 2.2)序序號號政政策策名名稱稱頒頒布布時時間間頒頒布布地地區區重重要要內內容容15天津市“十四五”養老服務體系發展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2023 年天津促進文化、旅游、餐飲、體育、家政、教育、養生、健康、金融等行業與養老服務業融合發展,促進養老服務企業(社會組織)連鎖化、品牌化發展。16質量強市建設實施方案2023 年重慶規范旅游市場秩序,改善旅游消費體驗,提升旅游服務供給品質,打造鄉村旅游、康養旅游、紅色旅游等精品項目。17遼寧省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3 2025年)202
50、3 年遼寧提出阜新市重點開發草原旅游、康養溫泉、世界瑪瑙之都產業基地等項目;鼓勵民營文旅企業開發休閑體驗、康養度假、旅游購物等新產品新業態。18吉林省旅游萬億級產業攻堅行動方案(2023 2025年)2023 年吉林形成森林康養、生態觀光、森林運動等森林旅游產業集群;以項目化、工程化方式打造和提升一批森林旅游康養業態產品;創建 10 個高質量森林生態康養基地。19山西省“十四五”文化旅游會展康養產業發展規劃2022 年山西優先發展避暑康養,優化提升溫泉康養,試點推進森林康養,培育鄉村休閑康養,大力推進運動康養,著力推動中醫藥康養;建設一批康養小鎮,培育一批康養社區,發展一批康養村落,打造一批中
51、藥材康養小鎮(基地)。20黑龍江省康養旅游高質量發展行動方 案(2022-2026年)2022 年黑 龍江積極推進康養旅游產業與健康、養老、體育等特色產業聯動發展,通過康養旅游與多方面社會生活相融合,構建“康養旅游+”全產業發展格局,形成我省康養旅游創新發展模式。21江蘇省貫徹“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實施方案2022 年江蘇鼓勵引導康養、露營、騎行等旅游新業態健康發展。22安徽省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2 2024年)2022 年安徽創新開發農業觀光、農耕體驗、農事節慶、生態康養、民俗演藝、紅色旅游、運動休閑、采摘垂釣等特色鮮明的鄉村旅游產品;培育“畫家村”“攝影村”“康養村”“文創
52、村”“非遺村”等主題村;開發培育主題客房、特色餐飲、健康養老等產品業態。2023 年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報告16(續表 2.2)序序號號政政策策名名稱稱頒頒布布時時間間頒頒布布地地區區重重要要內內容容23江西省康養旅游發展規劃(2021-2030 年)2022 年江西以大南昌都市圈康養旅游為核心區,建設五片多節點的康養旅游網絡;通過實施康養旅游品牌基地創建工程,打造若干康養旅游品牌目的地節點,以點帶面地推動康養旅游產業發展。24河南省“十四五”老 齡 事 業 發 展 規劃2022 年河南鼓勵旅游企業設計推出一日游、短途游、古都旅游、鄉村旅游、紅色旅游、康養旅游等適合老年人的旅游產品,提升老年人旅游
53、服務品質;依托山水、溫泉、中醫藥、太極少林文化等資源,深入推進醫養康養結合,建設適宜老年人的鄉村旅居、休閑康養目的地。25四川省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實施方案2022 年四川聯動“川東北文旅經濟帶”“環成都文旅經濟帶”“川南文旅經濟帶”建設環盆周山地康養度假旅游帶;做優文化體驗,以山地康養為特色,打造山水文化交相輝映的川東北文旅經濟區;以安寧河谷和金沙江沿岸農文旅融合為基礎,將攀西文旅經濟區建設成國際陽光康養旅游目的地。26青海省“十四五”老齡事業和養老服務發展規劃2022 年青海發展多樣化健康養老服務,大力培育健康養生、健康體檢、咨詢管理、體質測定、體育健身、運動康復、健康旅游等多樣化服務產
54、業。27西藏自治區“十四五”時期旅游綜合發展規劃2022 年西藏重點利用藏醫藥、綠色飲食等優質資源,創新建設一批康養旅游示范基地,培育打造旅游度假與高原生物產業深入融合的健康旅游新產品。28陜西省“十四五”養老服務體系專項規劃2022 年陜西支持有條件的地區打造健康養老產業基地,帶動老年人旅游消費;充分發揮我省歷史文化、紅色旅游、生態康養等資源優勢,構建旅居互動聯盟。29上海市健康老齡化行動方案(2022-2025 年)2022 年上海加強老年健康與養老、養生、文化、旅游、體育、教育等多業態深度融合發展,促進老齡健康產業可持續發展。2023 年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報告17(續表 2.2)序序號號政
55、政策策名名稱稱頒頒布布時時間間頒頒布布地地區區重重要要內內容容30湖北省旅游業發展“十四五”規劃2021 年湖北加快旅游與健康、醫療、養老、養生等康養業態聯動發展,開發中醫養生、太極養生、溫泉養生、森林氧療、運動康養等特色化康養旅游產品,推出一批康養旅游目的地。31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推進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促進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行動計劃(2021-2025 年)2021 年浙江積極打造高品質的中醫藥養生、溫泉度假、天然氧吧、森林氧吧等綠色康養旅游產品,形成“養生、養心”康養旅游新模式;打造 50 個以上浙江省中醫藥文化養生旅游示范基地、100 個以上森林康養基地、100個以上海洋休閑度假養生基
56、地、20 個以上溫泉保健療養基地等康養旅游基地和 10 條精品療休養線路;探索發展音樂醫療。注:本表格依據各?。ㄊ?、區)政府部門官方網站整理得到通過對 31 個?。ㄊ?、區)有關健康旅游最新政策文件的梳理發現,政策類型和涵蓋內容涉及廣泛。根據地方健康旅游政策文件依據來源的不同將其分為兩類,一類是基于中共中央以及國家各部門頒布的有關健康旅游政策文件,地方根據自身特色制定符合當地發展的健康旅游政策文件;另一類是直接依據本?。ㄊ?、區)健康旅游的發展進程以及擁有的資源優勢制定促進其加速發展的相關政策文件。2.2.2 地地方方政政策策的的區區域域差差異異與與特特色色(1)明明確確資資源源優優勢勢,打打造造
57、特特色色項項目目多數地方的政策文件明確了自身獨特的資源,針對資源優勢點打造特色項目,即識別市場需求,并設計出能夠滿足這些需求的產品或服務。例如山西省“十四五”文化旅游會展康養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優先發展避暑康養,優化提升溫泉康養,試點推進森林康養,培育鄉村休閑康養,大力推進運動康養,著力推動中醫藥康養,建設一批康養小鎮,培育一批康養社區,發展一批康養村落,打造一批中藥材康養小鎮(基地);廣東省“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實施方案提2023 年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報告18出著力打造溫泉度假、森林生態、山地運動、中醫藥康養等生態旅游品牌,推動紅色旅游、生態旅游、研學旅游等創新融合發展,推動旅游與中醫藥康養、森
58、林康養、溫泉康養等有機結合,打造一批康養旅游集聚區。(2)清清晰晰市市場場定定位位,塑塑造造特特色色品品牌牌清晰的市場定位和塑造特色品牌是健康旅游產業提升競爭力、實現經濟價值的關鍵。政策文件通過各種方式宣傳健康旅游,提高大眾對健康旅游的認知度和接受度,從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參與到健康旅游中,探尋清晰的市場定位,從而塑造健康旅游特色品牌。例如河南省“十四五”老齡事業發展規劃提出拓展老年人旅游消費領域,鼓勵旅游企業設計推出一日游、短途游、古都旅游、鄉村旅游、紅色旅游、康養旅游等適合老年人的旅游產品,提升老年人旅游服務品質;重慶的質量強市建設實施方案強調規范旅游市場秩序,改善旅游消費體驗,提升旅游服務供
59、給品質,打造鄉村旅游、康養旅游、紅色旅游等精品項目。(3)聯聯動動相相關關部部門門,形形成成強強勁勁合合力力地方政府應與其他相關部門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動健康旅游的發展,包括與醫療機構、旅游景點等建立合作關系,共同開發健康旅游產品。例如,貴州的 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第 356 號建議的答復提到要“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文旅康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安排部署,進一步強化統籌調度,加快完善基層康養體系,著力健全人才培養機制,督促指導各有關地區和部門狠抓責任落實,切實推動文旅康養產業與鄉村振興各項事業在融合中發展、在發展中提升,奮力打造“多彩貴州”文旅康養新未來”。地方層面相
60、關健康旅游政策的制定與實行,貼近當地實際情況,有利于提高政策實施效率,為當地健康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更加具體、有針對性的指導和支持,進而推動當地經濟和社會的發展。2.3 我國健康旅游的優化方向2.3.1 重重視視頂頂層層設設計計,制制定定全全面面系系統統的的政政策策體體系系為了更好地促進健康旅游發展,需要制定更加全面和系統的政策體系,為健康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首先,從國家最高層面出發對整個政策2023 年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報告19體系進行全面、系統地規劃和設計,確保政策的連貫性和一致性。其次,制定全面系統的政策體系,包括產業規劃、財政支持、稅收優惠、金融信貸、人才培養等方面,推動健康
61、旅游產業升級和創新。此外,國家在制定健康旅游標準時,應明確目標、考慮全面、分類細化,確保各項標準之間的協調性和統一性,更好地促進健康旅游的發展。2.3.2 重重視視市市場場監監管管,完完善善監監管管機機制制和和行行業業規規范范政府可以出臺相關政策,完善監管機制和提升服務質量。制定和完善健康旅游相關法律法規,明確監管職責和行為規范。建立跨部門的監管協調機制,形成監管合力,避免監管盲區。同時,加強對健康旅游企業的資質審核和動態監管,確保市場秩序良好。其次,制定健康旅游服務規范,建立服務質量評估體系。加強對服務提供方的監督和評估,督促企業提高服務質量;建立健全健康旅游投訴處理機制,及時處理游客投訴,
62、保障游客權益。2.3.3 重重視視集集聚聚效效應應,加加強強資資源源整整合合和和產產業業協協同同健康旅游涉及多個領域和部門,需要加強資源整合和產業協同。首先,政府應制定資源整合政策,鼓勵健康旅游相關產業之間的資源整合,打破行業壁壘,實現資源共享。例如,制定稅收優惠政策,鼓勵企業間合作,共同開發健康旅游產品和服務。其次,在政策的指引下,建立專門的健康旅游產業協同平臺,促進企業間的交流與合作。通過平臺,企業可以共享資源、交流信息、探討合作機會,打通健康旅游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實現從醫療、康復、保健、旅游等環節的無縫銜接,共同推動產業發展,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提高產業集聚效應和整體競爭力。2.3.
63、4 重重視視品品牌牌打打造造,加加強強創創新新投投入入和和產產權權保保護護政府可以出臺相關政策,鼓勵企業加強創新投入和品牌建設,提升健康旅游產業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首先,政府應出臺政策鼓勵企業加大對健康旅游產品和服務創新的投入力度,推動企業進行研發和創新,使企業通過創新投入,2023 年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報告20推動健康旅游產業科技含量提升,開發出更具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其次,政策應通過出臺政策鼓勵各地根據自身資源優勢和發展特點,培育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健康旅游品牌。通過特色品牌的建設,提升差異化競爭力和市場吸引力。同時,政府也應該鼓勵企業進行專利申請和維權。通過知識產權保護,保障企業的合法權
64、益,促進健康旅游產業的創新發展。2023 年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報告213 市市場場篇篇:創創新新發發展展引引領領行行業業變變革革3.1 健康旅游產品與服務健康旅游是一個涉及健康、醫療、康養、旅游等多方面的多元融合產業,因此對應的健康旅游產品體系也相對比較龐雜。本報告借鑒市場營銷學領域的整體產品概念,從核心產品、一般產品、期望產品、附加產品和潛在產品五個層次梳理和構建健康旅游產品體系,幫助健康旅游目的地和健康企業更好地進行產品的研發與營銷,打造具有競爭力和吸引力產品。核心產品是整體產品概念最基本、最重要的層次,指的是為滿足消費者需求所提供的利益或效用。健康旅游的核核心心產產品品是滿足游客的健康需求
65、。例如,在溫泉度假村中,游客可以享受溫泉的養生效果,體驗身心放松;醫療旅游中能夠治愈疾病,重獲健康等。一般產品是核心產品的具體表現形式,包括品質、產品特性、品牌、形式、包裝等。健康旅游的一一般般產產品品是指游客所獲得的具體的健康服務或體驗。例如,醫療旅游中醫院設施、醫生資質、醫療技術等方面的品質,溫泉度假村提供的溫泉服務,運動康復中心提供的運動康復服務,醫療機構提供的體檢服務,康養度假村的環境、設施、服務質量等。期望產品是游客期望獲得的一般產品密切相關的屬性和條件,比如對產品專業性、安全性、舒適性等的期望。健康旅游的期期望望產產品品需要滿足游客對服務的品質和安全性的期望,以及他們在整個旅游過程
66、中的舒適感受。例如,游客期望醫療機構提供專業的醫療檢查和診斷,同時也期望服務人員能夠給予他們足夠的關注和友善的服務。健康旅游附附加加產產品品是附加在核心產品和期望產品之上的附加利益,目標是提升游客的整體旅游體驗,增強其滿意度和忠誠度。在醫療旅游中,附加產品可能包括翻譯服務、交通安排、住宿服務等;在康養旅游中,附加產品可能包括健康講座、營養咨詢等服務。健康旅游潛潛在在產產品品是健康旅游未來可能發展的新產品或服務。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度不斷提高,以及技術的不斷創新,健康旅游的潛在產品可能包括虛擬現實健身、智能健康管理、基因檢測等新興領域。潛在產品的目標是開拓新的市場機會。健康旅游產品的特征主要體現
67、在以健康為核心,提供多樣化的健康服務和體驗,以及注重期望產品、附加產品和潛在產品的補充和輔助作用。2023 年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報告22健康旅游服務是指提供與健康相關的旅游服務,其核心目標是提升游客的身心健康水平。健康旅游服務不僅包括傳統的醫療保健、康復療養等服務,還融合了健身運動、營養餐飲、休閑娛樂等多個方面。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健康產業統計分類(2019)將我國健康產業劃分 13 個大類,其中“健康促進服務”這一大類中包括“健康旅游服務”這一子類別?!敖】德糜畏铡北欢x為“依托旅游資源、休閑療養機構等,面向游客開展的健康和旅游融合服務,包括以體育運動為目的的旅游景區服務以及露營地等管理服務,為
68、社會各界提供健康療養或醫療旅游的旅行社及相關服務,如向顧客提供咨詢、旅游計劃和建議、日程安排等服務,不包括以醫療機構、康復護理機構、療養院為主要載體開展的醫療康復服務部分”。該定義將健康旅游服務的提供者限定為旅游景區、露營地、旅行社等旅游企業主體,并將醫療、康復和療養機構排除在外。這可能是基于健康產業統計的現實考慮。但在實踐中,健康旅游過程的服務提供方除了旅行社和其他旅游服務機構之外,還包括醫療機構、康復療養機構、健身中心、技術支持企業等。這些提供者可以根據游客的具體需求組合產品和服務,形成完整的健康旅游服務體系,比如養生保健服務、母嬰健康照料服務、體育運動服務和旅居養老服務等。3.2 健康旅
69、游創新發展模式在創新發展方面,健康旅游與文化、科技、醫療、保險、養老等產業跨界融合,衍生出康養旅游新業態與新模式,進一步豐富了健康旅游產業鏈條和產品體系。根據產業融合特征和服務內容的差異,可以將健康旅游產品劃分為生態資源依托型、文化與健康驅動型、醫療與科技/保險融合型和社區與養老服務整合型健康旅游發展模式。3.2.1 生生態態資資源源依依托托型型健健康康旅旅游游發發展展模模式式生態資源依托型健康旅游發展模式主要依托區域獨特的自然生態資源,如氣候、溫泉、森林、海濱、農業景觀等,提供相關的休閑、娛樂、療養和居住服務。游客可以在這些具有療養價值的生態環境中進行如觀光休閑、放松冥想、康復療養、運動健身
70、等活動,享受大自然帶來的益處。代表性項目包括森林康養旅游、2023 年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報告23溫泉康養旅游、海濱康養旅游、鄉村田園健康旅游等,其主要的目標客群是尋求療養保健的全生命周期客群、旅居養老客群等。森林健康旅游是指在特定區域內,依托森林景觀、動植物資源、自然環境及相關人文景觀等旅游資源而進行的徒步、登山、露營、觀鳥等相關的游覽觀光、休閑度假和探險健身的旅游活動。一般而言,森林健康旅游具有如下特點:一是生態性。森林環境幽靜、空氣清新,有助于壓力釋放和放松身心;二是養生性。森林健康旅游除了自然環境體驗,還包括與自然互動聯結的健康活動,如徒步、瑜伽、冥想等,這些活動能夠刺激人體的感官,增強身
71、心健康;三是科學性。森林中的空氣負氧離子含量較高,負氧離子具有殺菌、凈化空氣、提高人體免疫力等作用,對人體健康有益;森林中的植物會釋放出芳香性氣體,如萜烯、芳香烴等,這些氣體具有殺菌、提神醒腦、降壓、緩解疼痛等作用。森林健康旅游的生態性、養生性和科學的特點使其成為健康和亞健康人群共享的旅游活動。溫泉健康旅游是一種以溫泉資源為基礎,融合健康養生理念,利用溫泉水質特性、溫泉文化和配套服務為游客提供放松身心、促進健康的旅游產品和服務。2017 年 12 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聯合印發關于規范推進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建設的若干意見,要求打造立足優勢產業、功能聚合、機制靈活的特色小鎮。2018 年 10
72、 月,文化和旅游部發布 關于做好冬季旅游產品供給工作的通知中要求“依托獨特的氣候條件、生態環境和旅游特色資源,推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季節特點的冰雪旅游、溫泉旅游冬季旅游優質產品”。以溫泉的養生保健功能為核心吸引力的溫泉旅游度假區、溫泉特色小鎮、溫泉健康管理中心等開始在全國鋪開建設。例如,騰沖東湖溫泉健康管理中心借鑒法國溫泉療法科研及產品體系,配備先進溫泉療法設備、聘請溫泉研究專家團隊專門開具溫泉調理處方,全方位打造科技創新支撐、優質資源集聚的“溫泉+”健康產業。濱海健康旅游是指以海洋或濱海為旅游場所,以享受海洋與濱海旅游資源并以此獲取和改善身心健康為目的而進行的旅游活動,注重游客在旅游過程中的
73、康體保健性和參與性。濱海健康旅游產品體系涵蓋海濱度假酒店和度假村等提供海灘、泳池、水療中心、健身房等高品質服務和設施的住宿場所;多種海濱運動體驗,如沙灘運動、沖浪、帆板和海洋探險等,讓游客在運動中感受海洋的活力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旅游協會健康旅游分會.疫情背景下中國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報告R/OL.(2022-12)2023-12-25.http:/ 年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報告24和魅力;豐富文化體驗和教育活動,參觀海洋博物館、海洋古跡、藝術展覽,參加各種海洋生態教育和環?;顒?,讓游客在旅游的同時增強環保意識和生態文明理念。鄉村田園健康旅游是一種依托鄉村生活空間、生產實踐和優美生態環境,進行回歸自
74、然、修身養性、健康身體、治療疾病、養生養老相關的健康度假方式。鄉村田園健康旅游產品注重鄉村生產、生活和生態三者之間的有機結合,融入農業體驗活動、景觀游覽、美食體驗、民俗文化體驗、動植物觀賞等活動,讓游客在鄉村田園旅游中獲得恢復、療愈體驗。3.2.2 文文化化與與養養生生驅驅動動型型健健康康旅旅游游發發展展模模式式文化與養生驅動型健康旅游發展模式是一種將文化資源和養生理念相結合的健康旅游服務模式。這種模式以文化體驗為核心,以促進身心健康為目標,為游客提供具有文化內涵和健康價值的旅游產品和服務。該模式注重文化傳承、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旨在為游客提供一次深刻的文化和健康的體驗。其主要特征可以概括為
75、以下四點:一是文化性,即以文化資源為核心,將我國哲學思想和中醫傳統文化融入旅游產品和服務中,如運動養生文化、作息養生文化、藥食同源文化、穴位按摩等,讓游客在參與和體驗中感受健康文化的獨特魅力和價值。二是健康目標導向,即以促進身心健康為目標,提供具有健康價值的旅游產品和服務,如健康飲食、健身活動、養生療法等,幫助游客實現身心的平衡和提升。三是參與性,即強調游客的參與和體驗,通過互動、交流等方式,讓游客深入了解當地文化和健康生活方式,提升旅游的趣味性和互動性。四是注重文化教育與傳承,即在健康旅游中融入當地的文化元素,保護和傳承當地的文化遺產,讓游客在健康旅游中體驗和了解當地的文化,實現文化的可持續
76、性。在文化與養生驅動型健康旅游模式中,可從多個方面著手,讓游客在旅游的過程中體驗和感受到健康養生文化的魅力。首先,注重挖掘當地獨特健康養生文化資源,包括傳統的中醫理論、民間療法、養生食物等;其次,結合當地的健康養生文化資源,開發一系列主題旅游產品,如“中醫養生之旅”“武術體驗之旅”“溫泉養生之旅”“健康美食之旅”等,讓游客在旅游的過程中學習和體驗養生知識和技巧;然后,在旅游過程中,開展養生文化活動(中醫講座、瑜伽課程、2023 年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報告25太極表演等),提供健康檢查、養生咨詢、針灸推拿等服務,讓游客游玩的同時關注和改善自身的健康狀況;最后,全方位營造養生氛圍,注重在健康旅游目的地
77、營造寧靜、祥和的氛圍,例如建設養生公園、禪修中心、中醫體驗中心等,讓游客獲得身心健康與療愈。3.2.3 醫醫療療與與科科技技/保保險險融融合合型型健健康康旅旅游游發發展展模模式式隨著全球旅行成本降低和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通過醫療旅游來接受優質和可接受的醫療服務。醫療旅游專業公司也應運而生,提供行前、行中和行后的咨詢和醫療服務的預約和協助。該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幫助游客接受可負擔的優質醫療服務為主,旅游是尋求醫療服務的附屬產品。因此,醫療旅游者除了關注目的地環境、醫療旅游花費、醫療設施和服務外,更看重的是醫療機構資質與排名,??漆t生的診療技術和口碑等。醫療旅游協會(MTA)的資料顯示,
78、醫療旅游者尋求的核心醫療服務主要涉及:牙科治療(含種植體、貼面、牙冠等)、骨科(含臀部、膝蓋、背部、脊椎等)、遠程醫療和第二意見、減重手術(含腹帶、胃相關手術等)、兒科、癌癥治療(含旁路術,胃套管診斷,射波刀,干細胞等)、替代方案(含針灸,預防,順勢療法,土著療法等)、心臟手術(含血管成形術、旁路術、瓣膜置換術、干細胞等)、康復和老年?。ê毙院吐约膊?、老年護理等)、不孕不育治療(含試管授精、生育能力、激素紊亂等)、器官移植(含肝、腎、肺等)、整容手術(含面部提拉、隆胸、矯正等)和干細胞治療等(含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癥、帕金森氏癥、癱瘓、心臟疾病等)。隨著醫學診療技術創新和國際疾病分類類目的變化
79、,相關的醫療服務也會與時俱進,不斷更新。醫療與保險相結合可以為健康旅游發展提供更全面的保障和服務。例如,保險公司根據醫療旅游的特點和需求,開發定制化的保險產品,如醫療保險、意外傷害保險、旅游保險等。醫療旅游與保險業具有天然的融合優勢。國際醫療旅游者需要前往其他國家或地區接受醫療服務,保險公司可以與醫療機構、康復中心等合作,共同提供健康旅游服務,確保游客在享受優質醫療服務的同時,也能獲得全面的保險保障。各大保險公司推出醫療旅游相關保險產品,為客戶前往海外就醫提供服務和保障。中國人壽保險、平安健康保險、太平洋保險、泰康保險、2023 年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報告26新華保險等在內的保險公司紛紛推出了國際
80、醫療保險或健康保障項目。例如,平安健康保險推出“平安海外特定疾病就醫無憂”保險,除提供特定疾?。ㄈ绨┌Y、心臟搭橋、活體器官移植、骨髓移植等)手術治療高額保障外,還協助旅游者進行醫生預約、翻譯、簽證辦理、行程安排等。醫療旅游者可以通過購買保險公司特定醫療/健康保險產品,享受更加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務,例如健康咨詢、預約掛號、健康檢查等。這種融合模式有助于保險公司更好地了解消費者需求,為其提供更加全面和個性化的服務。此外,健康旅游中的各種活動和項目,如登山、潛水、滑雪等,存在一定的風險,也需要保險來保障游客的安全。醫療與科技/保險融合型健康旅游發展模式是指將醫療保健與現代科技相結合,利用先進的醫療技術
81、、設備、信息化手段等,為國內外醫療旅游者提供全方位、個性化的健康管理和旅游服務。該發展模式具有以下特點:一是高科技化。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物聯網、大數據等手段,實現健康數據的實時監測、分析和反饋,為游客提供精準的健康管理服務;二是個性化。根據游客的個體差異和需求,提供個性化的健康旅游方案,包括定制化的醫療服務、康復計劃、營養膳食等;三是融合性強。將醫療保健、保險業與旅游產業相融合,形成一種交叉業態,既能滿足游客的健康需求,又能促進經濟發展;四是服務質量高。通過專業的醫療團隊和科技手段,提供高質量的醫療保健服務,確保游客的健康安全和舒適體驗。3.2.4 社社區區與與養養老老服服務務整整合合型型健
82、健康康旅旅游游發發展展模模式式社區與養老服務整合型健康旅游發展模式,是指將社區資源與養老服務緊密結合,以健康旅游為紐帶,為老年人提供集居住、醫療、康復、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服務模式。該模式旨在通過整合社區內外的各種資源,為老年人打造一個舒適、安全、便利的生活環境,滿足他們在身體、心理和社會各方面的需求。社區與養老服務整合型健康旅游發展模式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如下:一是適老性。該模式充分考慮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和需求,提供安全、舒適、便利的養老服務。二是資源整合性。該模式強調對社區內外資源的有效整合,包括醫療資源、康復資源、休閑娛樂資源等,以滿足其多樣化的需求。三是社區融入性。注重老年人與社區的互
83、動與融合,包括社區志愿服務、文娛互動、專屬活動空間等讓他2023 年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報告27們在社區中找到歸屬感和認同感。四是服務專業性。以健康為核心導向,注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提供專業化的健康管理和康復服務,如健康評估、健康咨詢和健康干預等。2021 年 2 月,國務院“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指出,要促進養老和旅游融合發展,建設康養旅游基地;拓展老年醫療旅游、老年觀光旅游、老年鄉村旅游等新業態,打造旅居養老旅游市場。浙江烏鎮綠城烏鎮雅園是社區與養老服務整合型的典型代表。烏鎮雅園依托原生態自然環境,為老年群體建設有養生度假酒店、醫療公園、國際養老護理中心、頤樂學院、養老居住
84、等功能板塊,打造的集健康醫療、養生養老、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特色養老小鎮,成為國內養老度假勝地。3.3 健康旅游區域發展格局3.3.1 全全球球健健康康旅旅游游發發展展格格局局從全球康養旅游發展格局來看,GWI(2023)的數據表明:在 2022 年,歐洲仍然是康養旅游出游最多的地區,超 3 億人次,高于亞太地區的 2.424 億人次和北美地區的 2.135 億人次;而在康養旅游總支出方面,北美地區以 2668 億美元繼續領先其他地區,歐洲以 2507 億美元緊隨其后;中東北非地區的出游人次雖然不高,但平均旅行支出達 1354 美元,超過了北美地區的支出水平,為 1250美元。2020-2022
85、年期間,非洲是全球整體健康旅游支出增長最快的地區,其中中東北非地區的康養旅游支出以每年 61.5%的增速增長,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每年以 53.1%的增速增長,但非洲整體支出水平還未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相比而言,亞太地區健康旅游市場恢復最慢,2020-2022 年期間平均每年健康旅游支出的回升速度為 29.0%,低于全球其他地區。2022 年,亞太地區康養旅游支出 851億美元,僅為 COVID-19 前水平的 58.5%。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中國在此期間嚴格的出入境旅行管控措施影響,日本、韓國和泰國等其他亞洲國家的康養旅游市場恢復很大程度上也受此影響。從醫療旅游的發展格局來看,國際健康旅游市場呈現
86、出多元化格局。不同國GWI.Global Wellness Economy Monitor 2023 EB/OL.(2021-10)2023-01-02.https:/globalwellnessinstitute.org/wp-content/uploads/2023/11/GWI-WE-Monitor-2023_FINAL.pdf.2023 年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報告28家和地區的健康旅游產業各有特色和優勢,如美國/瑞士的醫療旅游、歐洲的溫泉養生、東南亞的瑜伽和冥想旅游等。醫療旅游協會發布了 2020-2021 年醫療旅游指數報告(Medial Tourism Index,簡稱 MTI)。根據
87、 MTI 指數,全球排名前十的醫療旅游目的地(對應得分)依次是加拿大(76.43)、新加坡(76.43)、日本(74.23)、西班牙(72.93)、英國(71.92)、迪拜(71.85)、哥斯達黎加(71.73)、以色列(70.78)、阿布扎比(70.26)和印度(69.80)。該報告將全球康養旅游區域劃分為美洲、歐洲、亞洲、非洲、中東地區和澳洲。其中美洲排名前三的目的地是加拿大、哥斯達黎加和多米尼加共和國;歐洲排名前三的目的地是西班牙、英國和法國;亞洲排名前三的目的地是新加坡、日本和印度;非洲排名前三的目的地是南非、摩洛哥和突尼斯;中東地區前三的目的地是迪拜、阿布扎比和阿曼。此外,全球健康旅
88、游市場也吸引了眾多旅游企業和健康機構的參與,如旅行社、酒店、醫療保險公司等。3.3.2 我我國國健健康康旅旅游游發發展展格格局局從健康旅游的發展區域來看,目前我國 31 個省份都在積極發展健康旅游產業,但不同省份健康旅游產業的發展規模有所差異。按地理位置、經濟發展、康養旅游資源特色等要素,可以將我國健康旅游產業劃分為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四個區域。每個區域的特色健康旅游資源及依托的典型景區、企業或基地見表3.1。東部地區健康產業基礎好,適合發展醫療與科技融合型健康旅游。首先,東部地區區位優勢明顯,旅游基礎設施和配套完善,經濟發展水平居全國領先位置。東部區域是我國健康旅游產業最發達的區域,健康旅
89、游產業體系較其他區域成熟,主要以醫療旅游、濱海度假旅游、溫泉療養旅游、中醫藥健康旅游等為特色。東部地區也是國內醫療旅游資源的富集區,“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醫療水平領先;沿海城市眾多,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如沙灘、海島和海洋公園等,為健康旅游提供了海濱度假、海水浴、海釣等一系列特色服務;溫泉資源也相對豐富,為健康旅游增添了溫泉療養項目。此外,知名的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該指數根據美國人對 46 個國際醫療目的地的看法進行排名,主要依據目的地吸引力、安全性和護理質量三個維度和 41 條標準進行排名,了解美國消費者如何看待醫療旅游目的地選擇的影響因素。更多內容請參見醫療旅游協會(MTA):h
90、ttps:/ 年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報告29上海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天津健康產業園等均坐落在該區域,產業基礎好。表 3.1 我國健康旅游區域特色及典型代表注:本報告依據相關資料檢索整理而來中部地區是我國自然旅游資源和文化旅游資源都比較豐富的區域,但健康旅游產業規模不大,產業優勢不明顯。目前該區域的健康旅游產業主要以休閑度假養生、森林康養、中醫文化養生、宗教文化康養為特色,適合發展文化與養生驅動型健康旅游。西部擁有優質健康旅游資源,包括自然生態旅游資源和獨具特色的人文旅游資源,適合發展社區與養老服務整合型健康旅游和民族醫藥為依托的健康旅游。區區域域省省/自自治治區區/直直轄轄市市區區域域特特色色健健
91、康康旅旅游游資資源源依依托托的的典典型型景景區區/企企業業/基基地地東部地區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海南高端醫療資源、海洋資源、溫泉資源、中醫藥等北京小湯山溫泉度假區、天津健康產業園、河北霸州溫泉、上海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江蘇泰州中國醫藥城、浙江中翔紹興溫泉城、河北秦皇島北戴河、福建平潭綜合試驗區、山東青島市嶗山灣國際生態健康城、廣東廣州南沙新區、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等中部地區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森林資源、中醫藥、宗教文化等山西龍泉國家森林公園、安徽九華山風景區、江西三清山景區、河南老君山、湖北武當山、湖南灰湯溫泉、湖南天岳幕阜山國家森林康
92、養基地、山西中醫藥博物館等西部地區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民族醫藥、森林資源、宗教文化、自然景觀、氣候資源等內蒙古蒙古之源蒙醫藥原生態旅游景區、廣西桂林市健康旅游示范基地、重慶金映像中醫藥健康旅游城、四川九寨溝、峨眉山、貴州赤水康養旅游示范基地、云南白藥大健康產業園、西藏拉薩凈土健康產業觀光園、陜西中醫藥養生圣地藥王山、甘肅麥積山、青海茶卡鹽湖、寧夏騰格里沙漠、新疆烏魯木齊天山大峽谷等東北地區遼寧、吉林、黑龍江冰雪資源、森林資源、中醫藥等遼寧鞍山湯崗子溫泉療養院、千山溫泉療養院和湯崗溫泉,吉林長白山、露水河國家森林公園、國信南山溫泉酒店、奧美蓮花
93、山旅游集團、云嶺野山參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黑龍江小興安嶺、五大連池等2023 年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報告30西部地區受地理區位條件的影響,交通通達度不高,大部分區域經濟欠發達。隨著旅游消費需求的變化,西部區域近幾年旅游產業發展迅速,憑借優質的旅游資源,不僅成為國內著名的旅游勝地,也是國際旅游的熱點旅游目的地,如成都、重慶、西安等。目前健康旅游產業主要以民族醫藥、森林康養、宗教文化、氣候康養、度假休閑等為代表。但是西部地區省級省份眾多,且區域內健康旅游產業差異明顯,未來可以深度挖掘自身特色,打造獨樹一幟的特色康養旅游品牌。例如,藏藥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是藏族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形成的獨特醫
94、藥體系。東北地區受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的影響,擁有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和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依托這些資源,健康旅游產業主要以冰雪運動、體育康養、森林康養為特色。特別是黑龍江和吉林,擁有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發展以滑雪、滑冰、雪地摩托等冰雪體育運動和休閑娛樂為主的健康旅游項目。此外,東北地區的森林覆蓋率高,也為健康旅游提供了森林浴、徒步探險等特色項目。2023 年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報告314 案案例例篇篇:吸吸收收國國內內外外先先進進經經驗驗4.1 國際典型案例剖析4.1.1 國國際際成成功功案案例例以以德德國國巴巴登登巴巴登登小小鎮鎮為為例例德國西南部的巴登符騰堡州黑森林國家公園是德國最著名的森林康養
95、勝地,占地面積為 11,400 平方公里,是南北長 160km,東西寬 20-60km 連綿起伏的山區,山區中分布著大片茂密的森林,從遠處看給人黑壓壓的感覺,所以被稱為“黑森林”。德國于 19 世紀在這里設立了全球第一個森林康養基地,于 20世紀 90 年代將森林康養“氣候性地形療法”納入了醫保體系,進一步推動了森林康養服務的發展。著名的巴登巴登小鎮位于黑森林腳下,是游客前往黑森林旅游的必打卡點。巴登巴登小鎮位于黑森林國家公園內的西北角,被 UNESCO 列為 16 個“Great Spas of Europe”之一。這里的土地面積為 140.18 平方千米,人口為 5.5萬左右,其中森林土地
96、面積約為 4.2 平方千米,覆蓋率達到 3%左右。小鎮擁有悠久的歷史、獨特的溫泉資源、優渥的區位條件、完善的“防、養、治”康養體系、豐富的休閑娛樂服務體系以及個性化的康養產品體系等眾多優勢資源,助力了其成功發展和良好運營,滿足小鎮中游客同時享受森林浴、溫泉浴以及心理調節等需求。小鎮通過完善多功能溫泉療養設施、引進小而專的先進醫療服務、打造多場景多療效森林步道滿足了游客的康養體驗。此外,小鎮通過配置特色診所、引進先進醫療技術配備由內至外的全方位療養服務。因此,巴登巴登小鎮建構了以預防和保健為主、治療為輔的康養體系。同時,小鎮還提供了多種類的休閑活動項目,例如國際賽馬會、世界舞蹈晚會以及國際展會等
97、,在提供森林療養的同時,也提供了完善的旅游度假服務,使得巴登巴登小鎮成為歐洲水準較高的休閑和度假中心、沙龍音樂中心、文化中心。此外,針對不同年齡段的人群,巴登巴登小鎮打造了具有針對性的休閑服務設施。針對兒童群體,建造了水上樂園;針對中青年群體,提供了徒步、跳傘等2023 年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報告32不同運動級別的項目;針對老年人群體,開展了醫療水療服務結合美食和歷史文化知識的慢節奏小鎮游覽服務。此外,為個人、雙人、多人出游的家庭游客提供可供選擇的飲食、住宿和 SPA 等項目的多種套餐;為病人提供小鎮療養治愈服務;免費幫助游客辦理游客卡,使游客享受優惠待遇;為會展和商務會議人員設計娛樂休閑產品等。
98、4.1.2 國國際際健健康康旅旅游游發發展展經經驗驗及及啟啟示示(1)制制定定系系統統化化和和科科學學性性政政策策制制度度系統化和科學性的健康旅游政策制度保障了健康旅游的安全和質量。德國在20 世紀 90 年代就將森林康養的“氣候性地形療法”納入了醫保體系,進一步推動了森林康養服務發展。因此,應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規范市場秩序,加強對健康旅游的引導和管理,制定系統化和科學性的政策制度,提高政策制度的整體質量和實施效果,使其更加符合實際情況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為健康旅游的發展提供保障。(2)構構建建專專業業化化和和多多樣樣性性服服務務體體系系專業化和多樣性服務體系是健康旅游持續穩定發展的保障。
99、德國巴登巴登小鎮建構了以預防和保健為主、治療為輔的康養體系。此外,小鎮還提供了多種類的休閑活動項目,在提供森林療養的同時,也提供了完善的旅游度假服務。專業化和多樣性服務體系不僅滿足了小鎮游客康養的需求,而且進一步豐富了其旅游度假體驗。因此,健康旅游地應建立專門的健康旅游服務體系。充分發揮健康機構、旅行社、酒店以及保險公司等專業機構的力量,為游客提供更為專業化和多樣性的服務,包括健康咨詢、旅游安排、住宿安排等。同時,健康旅游還應注重品牌建設和服務質量,為游客提供高品質的休閑服務,從而加速健康旅游發展。(3)實實施施多多元元化化和和差差異異性性營營銷銷策策略略多元化和差異性營銷策略可以為健康旅游瞄
100、準更廣闊的消費市場,獲得最大程度的市場收益。德國巴登巴登小鎮根據客群制定營銷策略,提供豐富的配套休閑服務項目。針對兒童、中青年和老年人的需求和偏好,開發了適合各個年齡段人群的套餐、項目和體驗活動,以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因此,健康旅游企業應完善產品線和產品種類,針對目標市場實施多元化和差異性的營銷策略,以吸引2023 年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報告33各個年齡段、各種出游方式和出游動機的游客,使其都能獲得符合需求與預期的健康服務與體驗。(4)推推動動個個性性化化和和創創新新型型產產品品開開發發德國巴登巴登小鎮針對不同客群的不同需求設計了不同的健康旅游產品,滿足游客個性化需求。除提供以預防和保健為主、治療
101、為輔的康養產品外,還創造性地提供了國際賽馬會、世界舞蹈晚會以及國際展會等種類繁多的特色休閑活動與項目。因此,健康旅游應加強創新,開發個性化健康旅游產品,吸引更多潛在游客和獲得積極口碑推薦,提高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形象。4.2 國內創新典型案例4.2.1 本本土土化化案案例例以以石石家家莊莊以以嶺嶺健健康康城城為為例例以嶺健康城坐落在河北省石家莊市高新區,2016 年達到河北省創建 4A 級景區景觀質量評價標準且被授予了年度“最受喜愛的康養休閑類旅游地”榮譽稱號;2019 年被評為“中國康養旅游示范基地”和河北省首批“大健康、新醫療”產業示范基地。以嶺健康城的指導理念是吳以嶺院士創立的絡病理論和養生
102、文化為依托,充分發揮中醫藥優勢,融合現代科學技術,構建健康旅游全產業鏈;打造了醫療、保健、藥房、商業、酒店和旅游六大業務板塊,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購娛一站式的健康旅游服務。健康城以八字養生文化“通絡、養精、動形、靜神”為指領,以“健康需要管理,身體需要經營”為創新指引,構建了“醫、藥、健、養”為一體的健康管理新模式,為健康人群、亞健康人群以及慢病人群提供健康管理服務。以嶺健康城的初心和宗旨是“繼承創新,造福人類”,主打健康概念,包含了六大業務板塊:以嶺健康管理中心、凱旋門康養主題酒店、以嶺健康購物商城、以嶺連鎖藥堂、以嶺健康城電商和康嶺國際旅行社。其中,以嶺健康城凱旋門康養主題酒店是國內首家五星
103、級標準的健康主題酒店,涵蓋了養生藥膳、康養客房、健康養生館和健康產品等。近年來,以嶺健康城榮獲“中外酒店(第十六屆)白金獎最佳健康養生度假綜合體”“中國藥膳技術制作定點餐廳”等眾多獎項。2023 年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報告34以嶺健康管理中心屬于國家三級甲等中醫院河北以嶺醫院的附屬機構,其將中華傳統養生八字文化“通絡、養精、動形、靜神”和現代科學健康技術完美結合,創設國際化、智能化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新模式;建設了通絡館、養精館、動形館、靜神館三大養生館,為健康人群的健康養生、亞健康人群的健康調理以及慢病人群的慢病管理制定專屬方案。以嶺健康城以專業的姿態造就健康醫療新模式,以崇高的情懷追尋健康養生
104、新方式,以創新的精神打造中國旅游新業態,實現了有效整合境內外養生旅游資源,引領了健康養生新風尚,是中醫藥現代科技產業園區的范本。4.2.2 國國內內健健康康旅旅游游發發展展經經驗驗與與啟啟示示(1)發發揮揮政政府府主主導導,引引導導政政策策支支持持健康旅游的穩健發展需要充分發揮政府主導和政策支持作用。2019 年,以嶺健康城被評為“中國康養旅游示范基地”,開啟了以嶺健康城國內健康旅游高質量發展進程。因此,政府制定政策層面的發展規劃和戰略,從宏觀方向加強對健康旅游的指導和推進;持續出臺相關政策,為健康旅游的發展提供更加優惠的包括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政策環境,為健康旅游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促
105、進健康旅游的快速發展。(2)突突出出資資源源優優勢勢,打打造造特特色色品品牌牌我國擁有豐富的醫療資源和旅游資源,為健康旅游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以嶺健康城充分發揮了中醫藥和傳統文化優勢,融合現代科學技術,構建康養旅游全產業鏈。因此,各地應挖掘當地的特色資源,充分利用獨特的健康旅游資源優勢,如溫泉、中醫、養生文化等,根據自身的資源優勢和市場需求,推出具有特色的健康旅游項目,如中醫養生、溫泉療養等,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健康旅游品牌。(3)創創新新管管理理模模式式,提提升升服服務務水水平平創新管理模式和提升服務水平對于健康旅游的發展至關重要。以嶺健康城以八字養生文化指領,以“健康需要管理,身體需
106、要經營”為創新指引,構建了“醫、藥、健、養”為一體的健康管理新模式,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購娛一體的健康服務。健康旅游企業需要不斷探索和更新自身經營理念和管理模式,學習借鑒國內2023 年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報告35外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進行創新應用,提高管理效率和質量。同時,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服務水平,對服務流程進行優化,制定統一的服務標準和規范,提升對客服務水平,提升游客滿意度和忠誠度。(4)完完善善基基礎礎設設施施,注注重重人人才才培培養養健康旅游的發展需要依托完善的醫療設施和服務人員。以嶺健康城主打健康概念,集聚了醫療、保健、藥房、商業、酒店和旅游等六大業務板塊,業務種類齊全
107、,設施設備完善。同時,以嶺健康城不斷人才培養效果凸顯,近年來榮獲多項大獎,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由此可見,發展健康旅游應完善基礎設施,加大對健康設施和服務的投入,提高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為游客提供現代化的健康旅游服務。此外,健康旅游發展也應注重人才培養,通過開設相關專業培訓課程,培養具有國際水平和高素質的健康旅游專業人才,提高健康旅游服務的質量和水平。2023 年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報告365 未未來來篇篇:未未來來發發展展方方向向與與策策略略5.1 健康旅游產業未來發展方向5.1.1 個個性性化化與與標標準準化化旅游者對健康旅游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和個性化,不同年齡段、不同健康狀況的旅游者對
108、健康旅游產品的需求和偏好有所不同。針對不同的旅游者群體,需提供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以滿足其獨特需求,包括定制化旅游路線、針對性健康服務和活動等。通過滿足旅游者的個性化需求,可以提升健康旅游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針對不同年齡段、不同健康狀況的旅游者,提供個性化的健康旅游產品和服務將成為健康旅游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例如美國黑莓牧場針對不同游客群體需求開發了 5 處不同的區域,分別為會議接待和餐飲區、農園種植體驗區、動物牧場區、體育運動休閑區以及住宅區。旅游者在各個區域內既能享受牧場提供的各類服務,也可以親身參與實地活動,切實體會到康養旅游的樂趣。然而,在追求個性化的同時,標準化也是健康旅游產業
109、發展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如果缺乏統一的健康旅游評估和監管標準,所謂的“健康旅游景區”和“健康旅游線路”將會遍地開花,不利于市場監管,旅游者的合法權益無法得到充分保障。因此,頒布和實行健康旅游相關標準,可以為健康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規范和指引,規范健康旅游相關市場活動的同時,保障旅游者的權益和安全。5.1.2 國國際際化化與與本本土土化化隨著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健康旅游產業的國際化趨勢日益明顯。通過國際化的合作與交流,健康旅游產業可以吸收國際先進經驗和技術,提升自身的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包括與國際知名的醫療機構、旅游機構等建立合作關系,共同開發國際健康旅游市場;共同推動健康旅游產品和服務的國際化標準
110、制定等。例如全球醫療保健認證(GHA)負責驗證前往醫院接受醫療保健和保健服務的旅游者所接受的患者體驗和卓越護理,包括醫療保健組織的認證、培訓和咨詢服務等,涉及健康設施、酒店和房地產物業、政府、保險公司、第三方管理人員、經紀人、2023 年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報告37代理和福利顧問、旅游提供商等內容。本土化是立足之本。通過本土化的開發和創新,可以推動當地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提升健康旅游產業的可持續性,包括挖掘和利用當地的資源優勢和特色,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健康旅游產品和服務;結合當地的傳統醫學和養生文化,提供個性化的健康服務和體驗等。例如,騰沖市委、市政府從自身獨有優勢和特點出發,順勢而謀,提出了以“大
111、健康”統領一、二、三產業,深入推進“健康食品、健康醫藥、健康運動、健康旅游”四大產業發展,打造云南騰沖火山熱??叼B服務。5.1.3 特特色色化化與與品品牌牌化化隨著旅游者對健康需求的提升,針對不同消費者群體,需要提供具有特色的產品和服務,以滿足他們的特殊需求,包括具有地方特色的健康旅游項目、獨特的健康服務和活動等。通過突出特色化,可以吸引更多旅游者,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例如巴厘島以其在瑜伽和冥想領域的特色而聞名,許多旅游者選擇前往巴厘島進行這些活動的學習和體驗,以達到身心的和諧與健康。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另一重要的關鍵點則是品牌化。品牌化可以幫助健康旅游產業樹立良好的形象和口碑,提升旅游
112、者對產品和服務的信任度和忠誠度。因此,健康旅游產業需要注重品牌建設,通過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打造具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品牌,包括制定品牌戰略、提升品牌形象、加強品牌管理等措施。例如,瑞士蒙特勒擁有優質的醫療服務和溫泉療養服務,以其優美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文化活動,為旅游者提供全方位的旅游體驗,打造了品牌化的健康旅游。5.1.4 安安全全性性與與智智能能化化安全性是健康旅游產業發展的基礎。隨著旅游者對健康和安全關注度的不斷提高,健康旅游產業需要采取更加嚴格的管理措施和安全保障措施,確保旅游者的健康和安全,如加強旅游目的地的安全監管、提高服務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應急處理能力、加強健康和安全宣傳等。通過提
113、升安全性,旅游企業可以贏得旅游者信任,有利于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提升市場競爭力。例如新西蘭皇后鎮通過制定嚴格的安全標準和提供全面的健康保險,確保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的安全,深2023 年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報告38受游客信賴。智能化也是健康旅游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之一。隨著科技的進步,智能化設備和服務的應用將更加廣泛,為健康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機遇和可能性。例如,利用智能化技術對旅游者的健康狀況進行監測和評估,為其提供更加精準的健康旅游服務;利用智能化技術提高旅游服務的質量和效率,提升消費者的旅游體驗等。通過智能化技術的應用,健康旅游企業可以提升服務水平和效率,降低成本和風險,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
114、和個性化的服務。例如貴陽市水東鄉舍“村村”大數據平臺 APP 的“山水康旅”功能為旅游者匯集了周邊熱門景點和康養娛樂項目,為旅游者提供智能化健康旅游服務。5.2 健康旅游產業未來發展策略5.2.1 強強化化政政策策支支持持,注注重重頂頂層層制制度度保保障障健康旅游產業是健康和旅游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的新業態。推動健康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政府支持和相關政策保障。一是從宏觀方向加強對健康旅游的規劃和指導,推進全國范圍內健康旅游有序健康發展。二是加強對健康旅游市場監管,建立科學、規范的健康旅游管理和服務規范。健康旅游涉及醫療、保健等多個領域,對服務質量和安全要求較高。政府需加大對健康旅游市場的監管
115、力度,規范市場秩序和經營行為,確保健康旅游產品和服務供給的專業性和安全性;同時,借鑒國內外先進理念和相關標準,建立科學化、規范化的健康旅游行業標準與服務規范,更好地規范市場經營行為和保障旅游者的合法權益。三是打破壁壘,推動健康旅游區域合作和產業要素的跨區域流動。我國地域遼闊,各地區的健康旅游資源稟賦和開發模式存在差異。政府應積極推動區域合作,打破壁壘,促進資金、客源、人才和技術的跨區域流動;同時,提供多樣化政策支持,如貸款優惠、擔保支持、稅收優惠等,助力健康旅游企業穩步健康發展。5.2.2 加加強強跨跨界界合合作作,推推動動產產業業創創新新發發展展大力推動健康旅游產業的創新發展,為健康旅游注入
116、活力。首先,加強科研成果轉化,為醫療旅游賦能。充分利用我國豐富的醫療資源,通過制度創新和流2023 年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報告39程優化,加速新藥的研發和臨床試驗進程。這樣不僅能縮短新藥的研發周期,還能加速其在醫療旅游領域的應用,為健康旅游產業注入新的增長動力。其次,推進健康旅游與體育運動產業融合,滿足人們對健康生活方式的需求。大力開展各類戶外運動、健身活動等健康旅游活動,如登山、騎行、瑜伽等;在旅游景區內設置健身設施和運動場地;與體育俱樂部、健身機構等機構合作,提供專業化的健身和運動指導服務。此外,積極探索健康旅游與養老產業的深度融合,開發適老化的健康旅游產品,建設集養老、康復、休閑、旅居于一體
117、的綜合性健康旅游社區,為老年人提供專業的養老、康復服務和醫療護理。5.2.3 加加強強市市場場推推廣廣,打打造造本本土土特特色色品品牌牌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和資源特色,讓傳統文化以現代化的方式呈現,吸引國內外健康旅游者。首先,要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和資源,將其融入健康旅游產品中,形成獨特的品牌特色。通過宣傳和推廣本土健康文化和資源,如中醫藥養生資源、傳統養生文化、健康食品和烹飪等,吸引更多潛在健康旅游者,增加游客的黏性和忠誠度。其次,要加強市場調研和定位,把脈全年齡段康養旅游市場的不同需求和偏好,設計有針對性的健康旅游產品和體驗項目,并制定有針對性的市場推廣策略。通過市場細分和精準定位,可以更好地滿足
118、游客的需求,提高產品的競爭力和吸引力。第三,要創新營銷方式和渠道,采用多元化的手段進行宣傳和推廣。例如,可以利用社交媒體、網絡平臺、線下活動等渠道進行宣傳,同時結合短視頻、直播等新媒體形式,提高健康旅游產品及目的地的知名度和美譽度。5.2.4 升升級級智智能能科科技技,打打造造個個性性旅旅游游體體驗驗借助新技術手段,完善健康旅游目的地或企業的基礎設施數字化和智能化改造。建立統一管理健康旅游數據的集成性平臺,推動虛擬健康旅游和云健康旅游的智能化水平,為游客提供沉浸式的體驗,同時為殘障人士、老年人、孕婦等身體受限人群提供新的休閑康養可能性。融合智能科技,創新健康旅游個性化推薦系統。將健康游客的偏好
119、與健康旅游提供商相匹配,通過將用戶畫像與健康旅李軍,張雨,王鉻.新流動性背景下粵港澳大灣區健康旅游協同發展的形勢與思路J.旅游學刊,2022,37(03):12-13.DOI:10.19765/ki.1002-5006.2022.03.006.2023 年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報告40游服務提供商的產品和服務特征進行匹配,讓旅游者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以合適的價格享受到合適的健康旅游產品和服務。最后,利用智能穿戴設備監測游客健康狀況,實時提供個性化健康建議和運動指導。5.2.5 強強化化資資源源整整合合,提提升升健健康康服服務務水水平平健康旅游產業呈現出產業關聯性高、產品和服務多元化、利益相關主
120、體綜合性高的特征,強化資源整合,有助于促進健康產業可持續發展。首先,加強健康旅游產業與醫療、康復、保健、體育、文化等多個領域進行深度融合,推動業態創新,構建健康旅游完整產業鏈條。第二,建立完善的資源共享機制。政府、企業和社會組織應該加強合作,共同推動資源共享,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例如,醫療機構、康復中心、健身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可以共享設施設備,提高服務水平。其次,加強人才培養和引進。健康旅游服務需要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包括醫生、護士、康復師、營養師等。政府和企業加大力度引進和培養康養旅游相關專業人才,建設一支高素質人才隊伍。最后,推動服務創新。針對不同生命周期的游客需求,提供個性化的健康服務,如定制化的康復計劃、健康體檢套餐等;結合當地特色資源,開發具有特色的健康旅游產品,提升健康旅游服務水平,推動健康旅游高質量發展。2023 年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報告41致致 謝謝中國旅游協會健康旅游分會已于2019至2022年相繼發布了健康旅游發展相關報告。2023 年,我們聯合南開大學旅游與服務學院共同發布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報告(2023)。本報告得以順利完成